为什么这么悲惨,人到底为什么而活要这样折磨我,还是我自己没...

中国知识人的命运为何这么凄惨?
& & & & & & & & &——阅读《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想到的我们的很多“知识分子”在没有受到任何身体折磨和心灵压迫的情况下,便开始大肆揭露同事、朋友、情人、家眷,有的是几十年的生死兄弟,有的是情投意合、同床共枕的恋人,出手之狠之快让对方始料未及。  胡平先生的杰作《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我已经阅读两三遍,部分章节反复阅读不下十遍。每阅读一次,都会引起我的震撼和愤怒;每阅读一次,我的良心都会受到严重的摧残;每阅读一次,都会让我有一些新的发现或者说感受。可是,对于我来说,它又是一本应该时时研读的大书。  我十分感谢胡平先生,是他让我这个没有生存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能够近距离地观察那个时代,确切地说是观察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我称之为知识人)。老实说,如果不是胡平先生,我对那群知识人真的知之甚少,只知道他们知识渊博,只知道他们苦难深重,只知道他们高风亮节,只知道崇拜他们同情他们特别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右派”们。是胡平先生的“禅机”让我真正地了解了这样一群被我们尊称为“大师”的受到无数人爱戴的知识人(当然,也有其他的资料和文章,但都不及“禅机”系统和全面)。感谢胡平先生让我明白了中国现代知识人命运凄惨的重要原因,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吧。  的确,这些知识人运气不济,满腹经纶一腔热血最终却换来坐监流放、洗脑挨饿的悲惨结局,很多人含恨而亡,很多家庭支离破碎,许多人的命运被突然改变。他们无力对抗权力,更无力支配命运。他们都是一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他们中的那些劫后余生的幸运儿,在终于获得解放之后,大都抒写过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文字——以他们的遭遇为墨汁。可是,“禅机”却告诉我:他们的文字遗漏了一些重要的细节——他们在那个特殊时期所作所为。  “禅机”用翔实的资料告诉了读者很多鲜为人知的事实,除了这群知识人的不幸和苦难之外,更让我惊讶的是知识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右运动之前、之中甚至之后所扮演的角色,实话实说,他们中的很多人的作为并不光彩,让我汗颜,他们没有坚持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没有承担一个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必要责任,没有留下可供后人效仿的精神。老实说,当我得知我无比崇拜的 “知识分子”们竟然是这样一群人时,我真的无法接受。在此之前我也从各种渠道知道了一些赫赫有名的“知识分子”令人作呕的行径,但我一直以为那不过是个别现象少数人的作为,然而,胡平先生告诉我说:你错了,事实不是这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曾有过一些不那么光彩的与他们称谓不符的行为。我不是不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全人”,也不是不能理解人在生死关头或者说在饱受折磨之后,求生求身体解脱的本能会让他们有一些不当之言不当之举,知识人也是人啊。可是,胡平先生告诉我说,我们的很多“知识分子”在没有受到任何身体折磨和心灵压迫的情况下,便开始大肆揭露同事、朋友、情人、家眷,有的是几十年的生死兄弟,有的是情投意合、同床共枕的恋人,出手之狠之快让对方始料未及。还有一些人在风还不大浪还不急的时候就乖乖地把自己装进自己挖掘的臭水坑里,不断地搅起一阵阵恶臭,来恶心自己同时恶心别人。通过胡平先生的文字,我看到了我们可爱的“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批判、相互揭露,我看到了偷偷摸摸的告密、移花接木的陷害,读懂了无中生有、笑里藏刀,领悟了友谊值几许,感情有多重,明白了道义、责任、良心、尊严是如何丧失的,知道了什么叫自己把自己不当人。胡平先生在“禅机”一书里有这样一段精辟而微妙的议论:“最令人震惊咋舌的,就是那些已被捕进网里、丢进锅里的‘大鱼’,在越来越接近沸水的温度中,竟还能翻浪搏击,互相撕咬。”其实,在没有捕进网里、丢进锅里之前,他们已经开始互相撕咬或者自己咬自己了。  史良与章伯钧是几十年患难与共的老朋友,且思想一致,解放之前,两人曾经多次一起投入争自由争民主的斗争,解放后两人同为民盟领导人,两家人一直来往频繁,胡平先生列举了两个例子,以此佐证史良这个大律师与章伯钧及其家人关系密切程度。一次是史良在章家卫生间看到毛巾陈旧之后,送来两条冼得干干净净的毛巾,并告诉章家:毛巾用上半个月之后必须换掉。另一次是章患重感冒之后,史良亲自用宜兴小罐闷好鸡汤差人送给章,并带话给章的家人,章今后吃鸡都要像这个样子做。在章伯钧女儿章诒和的眼里,史良是一个:“长得美,也爱美,又懂美”的“三美女人”。然而,就是这个“三美女人”于日深夜,将当晚章伯钧向老友发泄的对反击右派行动的不满言辞密报上面,新华社第二天清晨便在通稿中即以史良名义要求民盟与章划清界限,质问章是不是有两套做法。章伯钧做梦也没有想到史良会来这么一手,他被这位老朋友彻底击垮了。从此,两位老朋友形同陌路。史良还有她聊以自慰的资本:她终于靠出卖朋友躲过了一劫,而其他的人却没有她这么幸运。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知识界,没有人不知道报界才女浦熙修与大学者罗隆基之间的风流情史,他们是因为共同的思想和志向走在一起的,并公开同居10年之久。可是,这位对罗隆基无比崇拜无限深情的女人,却在罗隆基最需要关心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出卖了他。她及时地向组织检举了罗隆基的反党言论,以无数事实证明罗一贯仇视共产党,还承认“罗隆基是通过我来控制文汇报,改变了它的政治方向。”并无中生有说罗是地主寡妇的儿子。更加令罗隆基不敢想象的事情发生了,浦熙修将罗写给她的令“正人君子”们恶心的几十封情书交了出来,让罗的罪状里又多了一项 “流氓”罪。大约是来自亲人与朋友的伤害更为致命的原因吧,罗隆基至死也没有原谅浦熙修,连浦见他最后一面的请求也不予答应。  尽管浦熙修大义灭亲,但她却没能自保,其结局与罗隆基一样凄惨。而且她也遭受过患难与共的朋友揭露、批判的痛苦煎熬。  费孝通的一些老朋友对他的揭露,据说让国家安全部门神经绷紧了好一阵子。这些老朋友揭露的“事实”包括:1931年去英国勾结英帝国主义,勾结美国特务费正清,1935年接受广西军阀黄旭初的资助去大瑶山探听情报,使无辜瑶民遭到反动派屠杀,1947年勾结卫立煌等等。如果以“罪行”论处,当时的费孝通被枪毙十次也不够。  费孝通被别人揭露时却没有忘记揭露别人,以求在逆境中“进步”。费孝通因在《人民日报》发表《知识分子的春天》而受到批判,当他得知中央要把罗隆基作“老虎”打时,立即向罗的身上放了一枪,承认自己所写的“知识分子”一文是受了罗隆基观点的影响,并说:“我的罪行已达到了最高峰。我已站在罗章联盟向党进攻的最前线。我犯了弥天大罪,叛国大罪。”尽管费孝通“勇敢”地承认自己“犯了弥天大罪“,但并没有因此改变他右派的命运。  还有妻子对丈夫的揭露,学生对老师的批判,儿子与父亲的决裂,下属乃至佣人的反击。令我极为困惑的是,在刚刚解放的五十年代初期,我们的一些大“知识分子”就开始自己作贱自己了,比如冯友兰、费孝通等人就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检讨自己以前的著作和研究都是“垃圾”、“走错了方向”,表示要“重新学习”、“改造自己”;胡适的同事、朋友、学生对胡适思想的猛烈批判甚至人身攻击;章乃器这个始终没有被摘掉帽子的“顽固右派”,反右斗争过去30多年后,在其回忆录里还以反右时周恩来问他有何打算时自己的回答表明立场:“我是全心全意、全力投向党的,党给我处分,我愿意积极接受下来,作为党对我的锻炼和考验”;至于郭沫若的一系列表演,包括要把自己的作品一把火烧掉的表态,那都是些低级政客的行径,没有浪费笔墨的必要。  “禅机”里有一段无比深刻、发人深省的议论:“正是在维持人的内在尊严上,1957年,无须一兵一卒,却将中国的知识分子打败了!”  很多人都很纳闷,中国的知识人怎么会这样的不堪一击?在1949年以前他们都是风云人物啊,成立政党、出版报刊、组织罢工、罢课和游行示威,反独裁、反内战、争民主,勇往直前、视死如归。1957年的时候,当权者还没有对他们动刀动枪,也没有把他们抓进监狱,他们却一个个地倒下了,倒下时还不忘把身边的亲人朋友拉下来作陪,甚至在刚刚解放时,根本谈不上多大的风吹草动,他们就已经投降了。这就是那群叱咤风云、声言改造中国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拒国民党高官不做,一心争民主争人权的“知识分子”?这就是著作等身、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他们怎么连起码的是非都没有,他们怎么会不要良心没有道德底线?甚至连自己几十年来的努力与追求,说一笔勾销就一笔勾销了,他们连自己也没有看清楚看明白,他们怎么研究别人研究社会的呢?我常常想起俄罗斯知识分子,他们面对屠刀、监狱时,依然高昂着头,表现了知识分子的铮铮傲骨。我没有权力要求中国知识人也像俄国知识分子那样,但你可以做到一个普通人应该做到的啊,不要出卖良心,不要信口雌黄,不要明哲保身。今天痛哭流涕检讨自己罪孽深重,明天又趾高气扬地宣布自己正确无比。我倒是很欣赏浩然的,他把黑当作白就一直把其说成白,决不今天是白,明天是黑,后天又变成了黄,起码人格值得我们尊重。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知识人在那场政治浩劫中都倒下了,罗隆章、章乃器、储安平、王造时等人还是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他们没有倒下或者说没有完全倒下,是他们为中国知识人挽回了一点颜面。即便这些人也并非“顽固到底”,他们最终都低下了他们一辈子也不曾低下的头。罗隆基不得不承认他和章伯钧的“章罗同盟”是“有纲领、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阴谋活动。”章乃器也表示:“我对党所提出的方针、政策,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不但没有怀疑,而且还往往是觉得出乎意外的好。”王造时在写给周恩来的信中说: “我不仅愧对党国,愧对我公,亦且愧对自己。”他们的低头认错的确是迫于无奈,批判升温、斗争升级,甚至面临失去基本生存条件的危险。生存是第一位的,在此关头的违心作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些人在改造了三十年、检讨了三十年之后,终于被“改正”被接纳了。于是他们欢欣鼓舞,同时开始了“忆苦思甜”。我觉得“改正”一词用得相当确切,主持“右派改正”工作的人真是了不起,不能不让我肃然起敬。“禅机”一书里有一章“其实是左派”告诉我们:章伯钧也好、罗隆基也好、章乃器也好、储安平也好、浦熙修也好,还有其他很多的知识人实质上都是左派,他们在解放前一直反抗政府,同情革命、支持革命,他们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国民党蒋介石对他们也有些无可奈何,蒋曾多次“腐蚀”拉拢他们,包括许以高官、施以厚禄,1948年时,蒋就曾派说客拜访章伯钧、罗隆基,提出除国防部部长和外交部部长之外,任何政府部长随他们俩挑,章伯钧回答得十分坚决:就是要我当国防部长、外交部长我也不干!罗隆基的回答却比较风趣:要当我就当外交部长,我是学外交的,一定能把外交部长当得很好。他们没有给老蒋丝毫的面子。当面责骂老蒋、在报上发文抨击老蒋和国民党如同家常便饭。这些知识人之所以不愿意与老蒋和国民党合作,在于他们离国民党很近,看到了很多的阴暗面或者说不够完美的地方,他们觉得他们有责任改变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当那个鸟官或者说不与老蒋合作,并没有让他们遭受什么损失,他们继续教他们的书、办他们的报、写他们的文章,国民党政权的暗杀是存在的,闻一多等人就死于暗杀。然而,知识人都明白,国民党是不可能将所有反对他们的知识人都暗杀掉的,暗杀就是偷偷摸摸,就说明他们心虚,心虚就注定会失败。因此,不合作只会给他们带来诸如“有骨气”、“有立场”之类的美誉。中国的文人们或者说知识人从来就没有形成过独立的阶级或阶层,他们习惯于成为某一阶级的附属品,在当时的中国,不依附国民党就只有依附共产党了。而且共产党是胜利者,“胜者为王”的传统观念已经融化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了,知识人也不例外,何况共产党“礼贤下士”的做派也让他们感激涕零,自以为自己在取得政权的共产党心目中举足轻重,有一种“士为知已者死”的强烈冲动。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相当聪明的,传统文化的血液让他们比一般人更能察言观色,也更善于使用各种方法保护自己。这些人过去时可以目空一切、咄咄逼人,解放后只能谦虚谨慎、低三下四,其原因有很多,可是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所依附的主体与过去截然不同,让他们无所适从、惊惶失措,他们与其说是害怕失去权力、地位和优越的生活,还不如说害怕失去赖以依靠的主体更为确切。  我并不是在批判谁,只是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时至今日,还是没有几个人敢于正面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是只知道诉说“苦难家史”?难道说他们的苦难就仅仅只是他们所诉说的那些?他们自己就不应该承担点什么吗?除了韦君宜在其《思痛录》里有所涉及、有所检讨外,几乎没有人勇敢地站出来审问自己的良心。难道我们的所谓“知识分子”都是些患有选择性失忆症的人?至于他们的遭遇,那确实是相当凄惨的,值得同情,否认他们的苦难就是泯灭良心。问题是苦难并不是我们躲避责任的借口。  我一直认为,把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那批人划为右派确实是一个天大的错误,没有什么比“改正”对他们更好的补偿了。记得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看到了丁玲的言论及她解放前的一些活动记录之后,便对朋友说,丁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左派啊,将她划为右派那真是天大的笑话。那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文学青年,对文学以外的东西知之甚少,对很多“右派”的历史都还不了解,原以为他们真的很右,现在看来真正的右派并不多,就这个层面上来讲,他们也被冤枉得不轻。(Que Sera)
(取个好听的名字)
第三方登录:本文「这个女孩,用自己的悲惨遭遇,改变了这个国家无数被虐待的儿童的命运……」转载自网络,作者ART艺术共赏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邮箱
您可能也感兴趣的语文一生:《我为什么这样活》全文阅读_语文一生:《我为什么这样活》免费阅读_百度阅读
&0手机专享价
文学艺术热门榜单
& 0手机专享价
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语文一生:《我为什么这样活》
手机专享价
&0扫码免费下载该书,再送20元代金券
仅限新用户
&&&&&&&&本书是作家李国文耄耋之年的彻悟作品。&&&&&&&&全书讲述了人在一生中不同阶段的心境变化:从荣耀到孤独,从狂妄自满到日趋成熟,从针锋相对到宽容豁达,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其间,穿插着大量历史人物的评点,也夹有作者真实的生活经历及处世之道。&&&&&&&&通过一个个故事,最终回答了“人为什么这样活”的终极问题。&&&&&&&&《我为什么这样活》出自“语文一生”系列(全四册),是梁晓声、刘心武、李国文、从维熙潜心准备近十年的人文读本。
&&&&&&&&如何处世?如何做人?&&&&&&&&如何面对孤独?如何面对荣耀?&&&&&&&&如何爱?如何恨?&&&&&&&&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荣获者李国文&&&&&&&&沉寂三十余年,横跨世纪的通达智慧
&&&&&&&&读遍二十四史,耄耋之年的大彻大悟
&&&&&&&&我为什么这样活?&&&&&&&&目录举例:
&&&&&&《当你老了》&&&&&&&&《我的处世之道》&&&&&&&&《世界如此孤独》&&&&&&&&《中国文人的怕与爱》&&&&&&&&《一辈子的底气与勇气》
&&&&&&&&李国文,1930年出生,曾以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获得1982年的首届茅盾文学奖。之后,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专攻历史文化随笔,在《文学自由谈》、《随笔》和《人民文学》开专栏,力探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先后推出《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文人遭遇皇帝》等,另著有《莎士比亚传》及《评点&三国演义&》等。
目录(共7章)
投诉与建议
扫描下载客户端我的人生为什么这么悲惨【尿毒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741贴子:
我的人生为什么这么悲惨收藏
想想我这一生都在被病痛折磨着,为什么我的命运是这样的悲惨!这一生有太多的事情没有机会去做了,希望下辈子是一个健健康康的人能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现在也可以做很多事呀。那么沮丧也没用。得这病我们不能选择了。但我们可以选择开开心心的活过每一天。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那么悲惨。我也蛮年轻的,生这个病。以后父母怎么办?真想说句。。。。老天,你TM想让我断子绝孙吗?
都是苦命的人,我还要悲屈些。爱人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我,伤感呀。但我要坚强起来,好好的为我父母和孩子而活,他们你我的最爱。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