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收购游戏软件大概多少钱?只是做作业时听的歌需要用到数…

原标题:让学生爱上作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丨特别策划

作业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今天看来也许包含了更多的“负担”。搜索百度关键词,“另类”、“瘦身”、“心塞”……作业什么时候开始被冠上了这么多负面的标签?

还能让学生愉快地正视作业吗?当然!今天,最会布置作业的老师带你玩转“快乐”、“趣味”、“创意”的作业。一起“get”起来吧!是时候,为作业“正名”了!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

如果学生交来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只虫子;如果作业本上要考你一道奥林匹克数学题,或者留言提醒你吃哪种药可以治你的咳嗽等等,你会有什么反应?我就经常收到这样的作业本,而且总是乐此不疲地批阅着。

多元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

作业不应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这样的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我尝试赋予单一的文本作业丰富多彩的形式与内容。我鼓励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可以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来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用创作的乐曲,用摄录的活动录像,用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像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例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一文时,我就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作业:用3天的时间,走访老人,和他们谈一谈“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访报告。

教学《第一朵杏花》中的一段,“春天来了,春风吹皱了河水,吹绿了小树,吹鼓了花苞……” 我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形式来表现这一段所描写的景象。学生兴致高昂,表现出孩子们特有的天真:有的画出水彩画,有的画成油画,有的做成贴纸画,有的带来了剪纸,有的自己创作了竖笛曲,有的录制了小提琴的乐音……做这种作业,学生兴奋,老师高兴。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涉猎与教材相关的文学、生物、绘画、历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走进社会生活。

这样,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不仅获取了许多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自选作业——老师您就放心吧

过去,教师总是一厢情愿地布置作业,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以及作业难度,是否可以适应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呢?显然是做不到的。能否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谓自主作业就是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甚至批改,都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说了算。

有人担心,学生年龄小,水平不高,能设计出作业吗?作业的质量能够保证吗?毕竟我们最终还是要面对上级组织的书面考试的啊!其实,这种思想是多余的。

实践说明,学生是能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的。例如,对基础性比较强的作业,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量。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自主作业时,加强了学生之间互相出题做的环节——你出题给我,我出题给你,班级中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组际之间经常开展出题比赛,学生的兴趣非常高。

例如,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套“课文预习指南”,以模块化操作的方式,指明了一篇课文学习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要素,让学生的预习行为变成一个自学能力提升的过程。良好的预习,为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时,就能及时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我们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放权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以及作业要求。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己设定作业完成的数量、完成的时间、完成的进度。

减少机械性的抄记作业。实行基础性作业学生自己定制制度,对生字、新词、句段的抄记采用自己定量的方式。

同类作业实行难度选择制。把一个较难的问答题或小练笔,改成两三个难易不同但训练类型相似的题目,形成梯级让学生选择其一。这样很好的照顾了学习中的个别差异。

适当增加一些不限形式、内容综合性思的主题作业。例如“三八妇女节”期间,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妈妈一个惊喜”,要求看谁做的真诚又有创意,然后再写下一小段日记,把自己的创意和妈妈的欣喜记下来;学习完《琥珀》一文以后,我们带领学生参观古生物化石展览,然后让学生也模仿《琥珀》的写法,就某一种化石写成一篇想象文章,题目就定为《小小考古家》。结果学生的习作还真有一丝丝考古文章的味道。

对精彩的文学名著进行续写和扩写。这使得学生必须更好地阅读原文,主动调用自己以往在电视、电影里见到的技法来编创文章,不少同学的构思让老师看了也叹为观止。

另外,我们让学生自己添加附加题,并给这些附加题定一个好听的栏目名称。例如“名人名句”“小小评论员”“一句话新闻”“好诗大家读”“班级小故事”“说给老师的话”……这些栏目中的材料都是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颇有意思,让老师批改作业也成了一种享受。

如果学生某天由于其它作业多、家中有事不能完成,我也不责怪,只要学生在交来的空白作业本上写明事由就行。令我惊喜的是,几乎没有学生会向我“长期欠债”,反而出现了有学生建议多布置一些作业的请求。

思考作业——老师你想得够周到吗

知识显现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是,完成作业的过程,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语言风格、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都整合在其中。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蕴含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它提供了许多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

每次设计作业,我都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反复斟酌、认真考虑:

1.作业的内容值得做吗?教师对这项作业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和背景有较充分的了解吗?

2. 对学生来说,它值得完成吗?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学生了解做这个作业的真正意义吗?

3. 作业要求清晰吗?作业任务具体吗?学生知道怎样去完成它吗?课堂教给的方法和教材能被有效地利用吗?

4. 这项作业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兴趣和个性特点来安排的吗?

5. 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

6.学生有(或查找、搜集)完成作业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吗?

对于上面几个问题,如果回答是比较肯定的,那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算是好作业。反之,就要重新进行选择和设计,一直到能够充分说明上述问题为止。

开放管理——提高作业的练习质量

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很多教师下一步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业收回,然后进行批改,对学生如何去做这些作业这一过程并不关心。殊不知,学生“抄作业”现象的存在,与教师只注重结果、不关心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直接相关的。

一些教师想出的办法就是请家长帮忙,将作业的要求写下来让学生带回去,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家长,请家长进行督促。

但是,家长自己也很忙,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对教师的要求理解也常常不到位,在督促孩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搞得一头火,最终学生抱怨家长,家长抱怨教师,教师责怪学生,搞得谁也不开心,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老师需要变封闭式的管理成开放式的激励,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练习质量。

比如,定期举办作业展示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互相观摩,借鉴别人的好做法,谈谈别人作业的优点,说说自己作业的得失;开展针对作业的主题讨论,看如何完成作业效果更佳;进行典型经验的介绍,让身边的同学现身说法;组织作业的单项评比,激励学生在家中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建立作业档案,精选一些好的作业,收集到档案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展示,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他人的示范。

奉化市实验小学数学教师

作业,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过程。“主动投入”比作业的“完成”和“正确”更重要。

带有主动投入趋向的孩子,会主动付出努力和时间去完成一份自己理想的作业,因为他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乐趣或者对某一作业内容的主观兴趣导致其窥探到了作业的内在价值。

作业的过程,也是孩子锻炼自己意志的过程。然而,要让小学生主动投入作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研究探究作业也已经多年,其生命力就在于它融合在我的日常教学之中,是孩子们的奇妙思考让它生机勃勃。

新接手两个班级,报名这天,我下发了早备好的《牵手共进》告家长书。填写联系方式属于常规工作,而数学作业的常规要求则悄悄向家长们传递着我的教学理念。我选择两个小点进行“闪亮”提升:一是关于作业签名;二是告知作业中的特别规定。

签与不签的选择,内中蕴含着很多信息,不仅能让我粗粗地了解这个孩子在家里的作业习惯,还能让我窥见家长的教育观念、家教方式、教育氛围等等。我的细细分析和引导,意在让家长认识到一件极小的事情里原来也有那么多的讲究,感受到教育无小事,同时也为一些不知该怎么去关注孩子作业的家长提供了做法。

只说“禁用”和“善用”,看的人未必放在心上,更别提记在心里。可是,我把这样规定的原因一展示,家长就发自内心地认同了。

这学期的探究作业本印制得格外精美。封面用了硬纸,因为有传言书皮纸有毒,不管是否是正确信息,健康第一!我索性就提高了印刷的成本——胶装印制,让孩子们不包书皮也能保管好探究作业本。

于是,也生成了我们之间的这番对话。

师: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印作业册给你们。今年的探究册接近5元一本。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决心认真做,就不要领本子,允许软面抄上抄做题目,我可以将本子送给更愿意探究的孩子。

师:那你自己做好选择哦,考虑清楚。如果你选择要本子就等于许下了认真探究的承诺。一旦违反了,乱做或者胡乱应付,我要通知家长要把制作费用交给我。

白送的东西容易不懂珍惜,走一走这种在情理之中的选择形式,我觉得还是必要的。一旦孩子乱做敷衍,警告一次两次难免,事不过三,三次态度问题就直接索回。我想家长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对孩子而言,互相尊重和言而有信的意义绝对超过作业本身。

从概率角度而言,我可以说,探究作业模糊了孩子的成绩界限。而这,正是我所期待的----努力为不同的孩子寻觅到适合他表达自己、展现才华的小天地。

第一次尝试“命题”练习,我对着401那群小家伙布置了“长作业”。我告诉孩子们题型、比分、题量,让他们利用课堂作业本、数学报、数学书上的习题资料,结合自己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出现过的错误,猜题出题。成功完成命题+5分,猜中一题加0.5分。

“每日一题”,这算我们的一个小创意吧。我允许孩子们毛遂自荐出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题目必须是略有难度的好题,不能是哪里抄来的特别深难的题目。因为班级的舞台是一起来享受解题思考的乐趣,不是来炫耀某道题我会你不会的。我发现他们出的题往往比我出的还好。

比如汪登晖同学的这道题就很有意思:小狗在甲乙两人之间跑啊跑,一直跑到两人相遇为止,问小狗跑了多少米?

我穿插问了几个问题:“看到题目,你觉得难在哪里?”沈高芊说:“小狗来回跑来跑去,每次跑多少米,跑了几次都不知道了,感觉很绕。”

汪登晖分析得很清晰,一步一步讲解下来,我又插入一问:“他说求出两人相遇时间是30分,说明小狗也跑了30分,什么意思?”追问之下,终至“哦——”声起伏,众人恍然大悟。汪登晖用的是综合法讲解,我最后用分析法“执果索因”,从问题入手又帮孩子们理了一遍解题思路。一道题,这样才算走完。

不反馈、不分析的作业等于无效,只批改不讲评的作业效果也很差。比如周末数学作业一般要周一去讲解分析,但是习题讲评很花时间,作业讲几道, 35分钟的一节课就溜走了一大半。

更麻烦的是,学生之间存有差异。有的孩子作业过程中并不存在什么困难,而且家里也有人关注他的作业,已经纠正了错误,听你分析等于听你唠叨。而有的孩子错误一堆,家长想辅导却发现自己讲来讲去孩子却听不大懂,常常是讲着讲着就预备母子“开架”了。

针对这个情况我尝试了作业校对分析小视频。一般让孩子周六完成数学作业,周日我将拍好的视频上传到QQ群,让他们自己核对聆听。视频的好处是你可以将自己完全懂的讲解跳跃过去,你也可以将不懂的题目反复多听几次。总也算有点按需使用的味道了吧?

平时的家庭作业里如果有一两道难题,我也试过让个别孩子在家用手机拍好视频上传。这样一来,既提高了一部分优秀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有新鲜感愿意听。

寒假501数学作业超市

亲爱的宝贝们,爸爸妈妈们:

羊年寒假即将到来,数学作业超市也将开张“营业”了。请你们家庭协商选择“商品”,起码选购两种作业。虽说选购数量“上不封顶”,但休息、活动也很重要。

完成《寒假作业本》中余下的所有数学作业,并要求批改和订正。

(温馨留言:没有反馈的作业是无效的,如果选择了这个作业,家长就需要辛苦地及时反馈)

400字以上的数学日记1篇。

(温馨留言:要求电子稿发送到xx邮箱。我会帮忙修改投稿数学报哦)

三级魔方研究记录作业1份。(8K纸制作)

1.准备开学魔方6面成功大赛。

2.测量长、宽、高数据,计算6个面总面积。

3.研究涂色特点,比如两面涂色的有几块,分布在哪里?三面呢?……

(温馨留言:一开学就要魔方比赛,即使不选这个作业,也要练习练习哦)

制作一张错题卡。(8K纸制作)

1.本学期自己的错题摘录

2.研究总结自己的“犯错”特点

3.规划自己的“少出错”练习计划

(温馨留言:可以是五年级上下册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

探究作业——我对分数的研究。(8K纸制作)

数学绘本创作(题目自拟,格式自定)

(温馨留言:既然是创作,要有一定的页数,要有一定的创意,蕴含数学知识或道理)

( )和( )号数学作业

希望你们愉快地为自己的选择而努力!

孩子们完成的作业也真叫人惊喜!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

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办一份班级作文周报,名叫《评价周报》,配一本“评价周记”。“评价周记”又分两个部分,一是“每日简评”,二是“每周一稿”。每个双休日,写稿件向《评价周报》投稿是学生的唯一语文作业。

班级作文周报本身对学生有吸引力,学生想在周报上发表文章,它刺激着学生的写作欲望。但一两个月,周报的新鲜感消失,这份动力就会削弱。怎么办?我策划了三年的作文教学方略。

“动力系统”——制定三年作业计划

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就发“刊用纪念卡”一张。“刊用纪念卡”用普通的名片纸制作,卡上印一段激励的话。获得3张“刊用纪念卡”,获“作文新苗”称号;再发5篇文章,获“作文小能手”称号;再发表7篇文章,获“班级小小作家“称号;之后,是“班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的同学,有资格出版“个人专刊”。

“等级评奖”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教学细节:

第一次出版要“煽情”。教师要做好第一期班级作文周报的投稿动员工作,充分造势,煽起学生激情,使之跃跃欲试。

第一次选稿要“偏心”。主要是偏向于作文中等生和困难生,第一次选稿要有学困生的作文,使学困生们感受到“我也行”。

第一次发卡要隆重。第一次发“刊用纪念卡”要隆重,我常用数码相机把这些场面拍下来,形式的隆重会使学生更看重写作。当学生把写作与尊严、自豪联系在一起时,写作的动力才能持久。

第一次授称号要少。第一批获“作文新苗”称号的人不宜多,让学生觉得这是一项值得为之努力也需要努力的荣誉。最后—批“作文新苗”要多,让他们全部跨上一个台阶。

第一次示范要到位。每接一个新班,第一周的“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我会和学生一起写。每天放学前,我都把自己写的“每日简评”读给学生听。

所谓“积分活动”,就是学生在《评价周报》上发表一篇作文,就获得一张相应的积分卡,如学生甲发表的作文计491字,获得491分的积分;学生乙发表的作文计941字,则获得941分的积分。

积分也用名片纸制作,印上下面的话:

祝贺您在第( )期作文周报上发表文章《 》,据统计,您的这篇文章获得( )分的积分。期待着您再次写出精彩之作,祝您在下一次获得更多的积分!

学生积分卡上累积的分,是“素质报告单”上“作文”项成绩的决定性依据。“积分活动”有以下规则:

(1)基分。即学生发表习作的字数所得的相应的分。

(2)扣分。每期《评价周报》出版后,有四人小组对报上的作文进行评审——四人小组是按顺序轮的,发现一个错别字、错标点,从“基分中扣去10分;发现一个病句,扣去20分;发现一个交代不清或前后矛盾之类的问题,视情况扣去50—100分。扣下的分数,奖给四人小组。因此,四人小组和作者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方想多得到些积分,—方不想让到手的积分如煮熟的鸭子飞了。

(3)加分。《评价周报》每月开展一次“点题征文”。一等奖加500分,二等奖加400分,三等奖加300分。学生发表的作文被评为“佳作”,加100分。作文正式发表,奖300分。学生一个月若能写完一个周记本,奖500分。出一个“小作家专栏”,得1500分。

(4)排行榜。每位小作者获得的积分,由学生小助手记录于Excel文档里,月底利用电脑里的“工具”统计出一个“积分排行榜”,发在“班级作文周报”上。“排行榜”10人左右为一个军团,军团按积分排,前10名为第一军团,11—20名为第二军团,21—30名为第三军团……每个军团都分设冠军、亚军和季军。“排行榜”每月发布一次。教师在操作时,每个月都要搅动、打乱“排行榜”的排序,有意让第三、第四军团的学生进入第一军团。有“动”感,才有活力。

第三年:“‘稿费’活动”

如果说发表是“精神”刺激的话,那么稿费就是“物质”刺激。发给学生的“稿费”不是真“钱”,而是在一张名片纸上敲上“《评价周报》第期稿费 元 角”字样的章,以此模拟稿费单。

“稿费单”有什么用?——换课外书。书从哪儿来呢?起初,我从自己口袋里掏,学生每年在正式报刊上发表上百篇作文,学校对我有奖励,我就用这个钱买书。后来,我设想了三种经费来源:A学校提供。B家长资助。C收取实验费。

这样做,效果出奇地好,学生无论是写“每周一稿”的劲儿,还是对录用稿件修改的积极性,都超出想象。但也有问题。作文优等生见老师发一些不怎么样的文章,会问:为什么发他的不发我的?

为此,我推出了分版面设置“稿酬”活动:A版是“精华版”,每千字 8元;B版是“升级版”,每千字7元;C、D版是“大众版”,每千字5元。 C、D版“酬金”低,录用的文章数却多。学生写好稿件向编辑部投稿的时候,必须注明投什么版。录用A版的文章只在投A版的稿件中产生,录用B版的文章只在投B版的稿件中产生。这就形成了作文优等生同作文优等生竞争的良好局面,空出版面给其他同学发表作文。

“助力系统”——开发九个激励活动

“动力系统”只是个大架构,需要一些灵活多样的点子来推波助澜。

作文困难生的作文整体来看不如人意,里面却也常有一两句话写得不错。为此我推出新栏目——“佳句精选”,专门刊发学生的佳句。

第一年,三次入选“佳句精选”,获纪念卡一张;第二年时,每人选一次,得50分;第三年时,每人选一次,得5毛钱“稿费”。“佳句精选”到六年级时作用很大。那时,学生作文越写越长,周报受版面所限刊发文章的篇数明显减少,这会损伤学生的写作欲、发表欲。

“佳句精选”能够让更多学生的名字出现在周报上,使他们得到鼓励。

即学生在上面写祝福的话,比如祝福同学、爸爸妈妈的生日,祝福某同学发表文章、获得奖励。也可以在“心语港湾”上说道歉的话,与朋友伙伴难免有疙瘩,与爸爸妈妈难免有摩擦,有些话当面不好说,那么,把这一切交给班级作文周报吧。

班级作文周报使文字有了一个实现交流、交际功能的舞台,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文字的现实功能,“话题辩论”,则是进一步发挥文字的交际功能、作文周报的舞台功能。“话题”最好选择一些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两难”话题。

如:同桌,自选好还是老师安排好;流行歌曲进课堂,该,不该;网络游戏,好,不好;和伙伴怄气,该不该先低头求和……

我们陆续开展了《鸡大婶奇遇记》《大话三国》《明天的故事》《小旅行记》等“想象接力”。学生展开想象,一个接一个地写,有的“想象接力”。写了数万宇,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

“优先刊用卡”,简称“优先卡”,顾名思义,学生在投稿的时候上“优先刊用,同等质量优先刊用。“优先卡”要尽可能地运用到与作文“无关”的事件上。如数学考试得了满分,歌唱得动听,运动会上获奖……这样奖,能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每期“班级作文周报”,教师都要选定5篇“佳作”。学生也从本期周报中选出5篇佳作,猜中3篇以上者,有资格进入“才运大抽奖”,这是“才”的含义。抽到谁,要看运气,这是“运”的意思。凭“才运卡”可在“心语港湾”栏目上发表文字,也可以用两张“才运卡”换一张“优先刊用卡”。

一般每月推出一位作文“新星亮”。被选中的同学上了“新星亮”,一月里将连续发表3至4篇文章,“一炮打红”。就三年整体设计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成为“新星亮”栏目的“新星”。“新星”多挑选中后等学生。中后等学生的成功,犹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大石块,波澜向着四周扩散。

除了为班级小作家推出“个人专刊”,我们还有以下“专刊”:“假期专刊”“月末增刊”“新年专刊”“毕业专刊”等。

学生每天写“每日简评”,每周写“每周一稿”,一学期下来,少的写了五六个本子,多的写了十几乃至二十个本子。每学期末,我举办“‘我的书’装帧设计大赛”,评比“最美的书”“最厚的书”“最有创意的书”“最佳前言奖”和“最佳封面设计奖”。

适当调剂——让作业更好玩儿

我经常做一件很“损人”的事情。比如我进教室后,突然之间把作业本往讲台上“嘭”一扔,然后说:“最近布置作业很糟糕,放学布置作业老是闹哄哄的,害得有些同学没听到,现在先布置作业。”

第一项作业,把16、17课的背诵内容抄一遍。(这是最长的两篇背诵课文)

第二项作业,按老规矩,预习新课《滴水穿石的启示》。

第三项,挑一本最近读过的课外书,写一篇读后感。

第四项,(听好了,第四项,我没马上说,我等了三五秒钟才说出来。)刚才的作业,假的!

然后要求学生写一个500字以上的文章。看看学生的片段。

“第一项作业,把16、17课的背诵内容抄一遍。”

不,不是吧?抄课文,这两篇的背诵内容挺长的,可怜我的手啊。恐怕,我的手要断了,真希望我的手腕骨扭伤,让我别抄。

oh,天哪!抄死人啦,我想去申请:我发高烧,手严重抽筋。管老师你开恩吧,放宽一点,让我们双休日抄,抄五遍都行,别在今天啊。今晚我得熬一夜,您就饶了我们吧,我给您拜年啦!

“第四项”:管老师,你太过分了,那么多作业,是不是被魔鬼附身了呀!郁闷,郁闷。估计,下面的话,我是听不见了。

“以上作业全是假的!”

什么?没听错吧?怪不得呢,哪来那么多作业。管老师的“恐吓作业”,演得还真惟妙惟肖,把我们全给蒙了。慢着,让我想想,管老师这么“演”的目的何在?肯定是练习写作文!

你看,我就是说了四句话,布置四道作业题,他竟能写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而且这篇文章大家看了,还觉得蛮好玩。

为什么作业会成为负担?为什么学生不爱学习?

一说起作业,人们头脑中就会出现一张张试卷、一道道练习题、甚至一个个要记忆的概念。于是,“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羁绊,成为素质教育的拦路虎。

能不能改变作业的面貌,把传统的试卷、训练题、机械抄写变成一个轻松愉快、主动参与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感到作业不枯燥,甚至很好玩?

我所教授的是初中生物,其教学内容涉及到“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动物”等内容,每一部分都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尝试着设计了一些实践作业。

初一结合“生物的特征”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住宅附近去认识身边的生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学生就交来了各具特色的报告——有的用表格式将自己看到的植物动物列入表中,写出名字(或者不知道名字的就写俗名)、数量和生活环境;有的用摄影的方式记录了看到的生物;有的用画图的方式进行记录……无论哪种方式,都看得出学生很认真地进行了调查。

初二学习“营养与消化”这一章节时,我让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亲自采购食材做一顿营养丰富的午餐(或晚餐)并查阅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

结果很多学生是第一次买菜做饭,不仅仅学到了生物知识,还感叹道:“原来以为蛋炒西红柿是最简单的饭,但真的做起来也很复杂”,“我才做了一次饭就这么费劲,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吃,妈妈很辛苦”,“我以前经常挑食,通过查阅营养成分,我发现每种食物中的营养都不一样,以后不能挑食了”……

学习人的生殖发育内容时,我让学生回家访问妈妈,了解自己出生前后妈妈身体、心理等变化以及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学生很认真的跟妈妈对话,完成了这份特殊的调查报告,还深有感触:“以前只是知道生日有蛋糕吃、有礼物,现在生日时会想到妈妈生我的辛苦了”。

初三,结合“健康生活”一章的学习,我让学生调查自己和家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家人制定“家庭健康生活指南”。有的学生针对爸爸的饮酒或抽烟提出帮助爸爸戒酒或戒烟的计划并取得成功……

实践:单一布置→有效指导

每个学期只有两三次、最多四次这样的作业,学生也不感觉有压力,反而感到了轻松、愉悦。

为了鼓励学生完成作业,老师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些具体方法的指导,还要不断给予鼓励。

比如“城市绿化情况的调查”这一作业内容,课本上的作业是“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因我们的校园绿化已经做得很好,让学生设计很难出新意,也必然成了应付。

为此,我把这道作业改成了“任意选择居住的小区或者城市某公园、景点等进行调查,了解该地绿化情况(可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的方式,了解某公园过去和现在的绿化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

作业布置下去了,最先上交了报告的学生我在班里予以表扬,同时指出“报告”中不完善的地方,如只有对话记录没有进行分析,或者资料记录不完整,报告最后缺少“结论”和“致谢”,并告诉学生怎样写“结论”,怎样“致谢”等。

结果,被点评的同学和没完成的同学就能据此进行完善。最后,学生先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做得像模像样,让我感到惊喜异常,也让我意识到“指导”的价值——有时,不是学生懒不愿做,而是老师的指导不到位。

此外,不断发现好的典型,及时表扬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每次学生完成作业,我都会很隆重地表扬他们,让做得好的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做法,或者我拍照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就越做越好。

延伸:完成任务→主动创造

作业是有趣的,而学生作业的创意表达形式也被他们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中去了。

日常的生物课是没有作业的,只是在上课时间要做笔记,随时记下课堂学习的要点。结果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记录,也就诞生了各具特色的个性化创意学习方式:

安邦同学非常喜欢科学幻想,就创造了生物科学幻想故事:把所学生物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系列科幻故事中,如同一部长长的科幻连续剧。每一节课的学习,就是“连续剧”中的一集,而每一集的结束,都让我这个读者很期待他的“未完待续”。而他的科学幻想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如赵媛同学用“强强历险记”的主题介绍了人体的系列知识。

小龚同学喜欢漫画,常常一边听课一边画漫画。一堂课下来,他把当堂所学知识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漫画故事。如学习生物与环境一节,他当堂创造了“元谋人居住地树木被砍光,没有树叶做裤子”的漫画,让我的同事直呼“太有才了”;而学习了细胞核遗传部分,他创造的“小羊找妈妈”的漫画,更是让我笑到肚子疼!导致一同事读小学的孩子每次放学到我办公室就问我要“漫画作业”看。

金一同学也喜欢漫画,但她的漫画风格和小龚完全不同,能用非常简洁的结构图或有趣的示意图将知识准确表达出来。

小潘同学爱好文学,每节课的笔记都会有一段小诗引入,很让人惊叹:不知你是否留意/枝头上的云雀/她在歌唱春天//不知你是否留意/正在融化的冰雪/她在诉说春天——新生降临/你/听到了吗?/这是“耳与听觉”一节的诗意开头。

淑昕同学喜欢童话,就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来介绍各种动物、植物的特点,如“小白兔上学堂”“霉菌搬新居”“小金鱼自述”等充满了童真童趣的故事。

收获:创意作业→生命成长

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小宇宙。我很庆幸作业方式的改变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释放、潜能得到了发展。

而这样的一种作业形式,并不只是属于生物课堂,也可以属于数学课、物理课、语文课、化学课、历史课……因为教育本身是相通的,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在任何学科也都是可以多样化的。

在目前“以分数论英雄”、“一切为考试而教”的应试教育环境中,能够改变作业的面貌,让作业不再是狰狞的、沉重的负担,而是变得如此“好玩”,“坐中学”变成了“做中学”。那么,学生所获得的不只是知识,更是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是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的认识,也必会激发学生更大的求知欲与发展潜能,也必会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自由舒展、灿烂绽放。

老师对作业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教师布置作业时不能“一言堂”,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劳动。

制作报纸——激发历史学习兴趣

在吴江高级中学高一(2)班教室里,有一份份仿真的历史报纸:1937年7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1997年7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该班历史老师唐琴认为,报纸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要制作历史上某一天的报纸,首先,学生要浏览多种报纸,了解各种报纸的制作特色,注意报纸的栏目、标题、图片、文字和版式。其次,学生要根据所学知识,查阅历史资料等。总之,编辑一份历史小报,是一份锻炼学生动笔、动脑能力的作业。

不仅如此,唐琴还擅长用好“边角料”时间。唐琴发现,班上部分学生放假时爱看影视作品,但影视作品创作水平良莠不齐,那何不让学生从戏说影视作品中找出错误,加以还原历史真相呢?

这一作业又“戳中”了学生的兴趣。班上不少学生还给导演写信帮助更正:芈月是秦昭襄王的母亲,而黄歇的原型春申君是战国末期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黄歇和芈月的年龄相差20多岁,芈月的孩子比黄歇还大点。

写士兵日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历史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问,它既是最典型的社会科学,也是典型的人文科学。唐琴认为,历史课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了解历史,并学会敬畏历史、培育道德。

以参战战士的身份,在作战上前线前拟写一封家书,寄给远方的亲人;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就“亲临”某一次国际战争的某一次战役进行实时报道……这些都是唐琴布置过的历史作业。

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更能从和平和人性的视角回望战争。唐琴认为,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要体现人文关怀,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历史。

制作族谱——关注身边“活”历史

让学生留意家乡古老的城镇、宁静的乡村、别具风格的民居或令人叹为观止的民俗文化,还有或惊心动魄、或印象深刻、或婉转隽永的家族陈年往事……这些也是唐琴“探究——建构”历史作业的几项内容。

唐琴还从更贴近生活的方面为学生布置作业。比如让学生了解家族族谱、姓氏的历史渊源等。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实际走访和资料搜集了解亲人的经历,从具体的历史故事中探究个体与社会、局部与整体的互动关系。

“面对高一学生,传统的讲授和记录方式难免枯燥乏味,引导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很重要。我了解班里学生的兴趣,花心思去考虑更适合学生的教法,把知识和兴趣结合起来,希望这些尝试在让学生对学科知识学得更扎实的同时,也能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唐琴说。

【原创不易,认可价值,动手指点赞并转发,就是最好的支持与肯定。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授权!】

  写作业的时候难免感觉枯燥无味,不妨听一点好听的歌曲吧,那有哪些适合写数学听的歌曲呢,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写数学听的歌曲。

  写数学听的歌曲1(热门)

原标题:那首歌,只用10秒,却让我回忆了一辈子

不懂事时,我们听歌总是被旋律、声音吸引。

长大后,返回去听过去的歌,常常无意间被歌词戳中,回忆劈头盖脸地砸来。

甚至觉得,这首歌就是专属自己,不然怎能肆意穿过心底最坚实的防御,直抵灵魂深处呢?

知了话题圈发起了一个话题:

回答里的每一首歌,都是穿越到过去的时光机。

记忆模糊了,那段旋律又把我们拉回那个情景,仿佛那年的人,还在身边,那年的事,从未走远:

我已经相信,有些人我不必等

所以我明白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会哭

18岁的高三,第一次单恋一个同班男孩。

上课总会看向他的方向,和他对视会害羞、看到写着他作业本上的名字也会心跳加快。

偷偷在他课桌上放零食、放水果、放可乐,怕他知道是我,又怕他不知道是我。

偶尔听同学说,可是他已经有喜欢的女生了,无意间听到这首歌,泪如雨下,感觉自己是默默付出被忽略、情商累累的女主角。

后来考上大学,还常常听这首歌想起他,可是他现在都不知道,我的单恋整整持续了4年。

现在我风轻云淡,偶尔听到旋律,还是会想到10年前,那个白衣翩翩、脸庞俊俏的少年。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10年前,我高中住校,永远忘不了每天清晨校园里播放的这首歌。

它总是在提醒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靠成绩走出农村,靠学习让我的爸妈不再早起摸黑地给别人做早点。

3年后,我如愿地考上了一所985的金融专业,又过了四年,我申请出国读研,在异国他乡的日子,是这首歌鼓励我经过所有困难与压力,是这首歌,带我走过千山万水。

现在的我,已经有了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当我看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碰巧收到了在四川游玩的父母传来的游照,脑子里突然想到了这首曾经激励我很多年的《隐形的翅膀》。

那些青葱岁月里的耿耿于怀,历经千帆后,最终变成了笑着说出的风轻云淡。

后来,我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

我可能是整个评论区最不合格的男朋友吧。

大一选修课上,我逃课之前的笔记没有做,想着抄别人的应付。

正好那天旁边坐着她,正好她认真努力、笔记清秀,正好那天她扎着马尾,穿着格子衫背带裤。

我对她一见钟情,大二上半学期在一起,大四分手。

两年的恋爱里,我逃课玩游戏,她替我做笔记;我生病,她用宿舍违禁电器为我煲粥。

考试她为我划重点、逼我刷题上图书馆;我丢了手机,她把不多的生活费给我买手机;暑假里她会积攒很多零食,开学带给我。

我几次发脾气要分手,她流泪同意,后悔了求复合,她立刻心软。但是,我最后一次提分手她没心软......

现在我懂得照顾女生的情绪,熟记女生喜欢的口红色号和甜品,我甚至会把女孩子的需求处理得滴水不漏。

可是,我这辈子最想照顾的人却是她,可是,我再也没有这个荣幸。

看不见你的笑我怎么睡得着

你的声音这么近我却抱不到

那时,我长得又黑又胖,又丑,同学都在背后起外号的那种。

我同桌是唯一一个说我的眼睛、睫毛和鼻子很漂亮的人,也是愿意放弃周末休息为我讲题补课的人,也是在我上课睡觉、走神时,温柔戳醒我的人。

在我那个自卑灰暗的青春里,他是唯一一束温暖的光。

周杰伦每一首歌他都会唱,他最爱这一首,唱得最好的也是这首,晚自习时,他总是会分享给我一个耳机,一边听这首歌,一边写作业。

现在我瘦了、白了,变得很漂亮,每次用尤克里里弹唱《七里香》总能引起阵阵掌声。

却,再也找不到他了......

也许不会再看见,离别时微黄的天

有些人注定不会再见,那些曾青涩的脸

大学毕业前夕,我们班里拍了一个毕业短片:你觉得青春是什么?

有一个叫丁亮的男生红着眼唱起了韩红的《青春》:

风在歌唱,唱他曾去过的地方,在黑暗中,有朵花为你开放,当你转过头的那一瞬,晚霞般班美丽的笑脸,它曾开在,春日里某个季节。

当时还不知道这首歌意味着什么,毕业四年后再回到学校,食堂、教学楼、操场,甚至宿舍楼前那一株木棉花都在,里面的人还是说笑打闹,却换了一张张新面孔。

那时再听这首歌,才发现,照毕业照那天,很多人就是这辈子最后一次见面。

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你变老了

我愿用我一切,换你岁月长流

大三暑假回到家,平日里一向严肃的老爸突然转了性子,各种依赖我。

有一天洗完头发,爸爸还问要不要给我吹头发,我说不用,爸爸说哎呀让我给你吹吧。

吹头发时爸爸说:小时候黏在爸爸身上不下来,现在你长大了爸爸想帮你吹头发都吹不了。

当时就想赶快大四出去实习,然后努力工作赚钱让爸爸过上好日子,可是还没等到毕业,操劳一生的爸爸就病倒了。

知道身体撑不了多久时,爸爸把我单独叫到屋里对我说:“我这个病(肺癌)不管治不治的好,你以后都要好好跟妈妈生活,不要让她担心,多帮她点做点事”。我埋着头眼泪全部流进了嘴里,苦咸苦咸的。

现在每次把自己关在屋里听这首歌都会泪流满面,有时间多陪陪父母亲人吧,不要等离开了才教会你珍惜。

你知道 就算大雨让这座城市颠倒

当你摔倒了,五月天会鼓励你站起来继续拼,苏打绿会问你痛不痛。

第一次听这首歌,是一个小清新的闺蜜放给我的,只那一遍便爱上了它。

后来来北京上学,毕业继续北漂,真的遇到歌曲里就算大雨让城市颠倒,也会给我怀抱的人:

4年前北京的721暴雨,我下班回家没有汽车,没有雨伞、没有雨衣,他趟着水,在大雨中走了20分钟来接我,浑身淋湿,狼狈地笑着看着我。

那一刻,尽管狼狈,也觉得以后有依靠了。

今年七夕,他给我求婚了,唱着我最喜欢的《小情歌》。

北京欢迎你,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北京欢迎你》记得那年暑假,电视上全是这首歌,用现在的话来说,那真的是各种洗脑啊,但是每一次都会将这首歌听完, 因为真心觉得挺好听的。

在那个懵懂不知的年纪里,我们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它是那么激励人心。

那一场无与伦比的开幕式, 令各国震撼和感叹,以致于那一届北京奥运会后,再没有国家能复制出这样的盛况:中国奥运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了51 枚金牌。

那一年,全中国人民,见证了祖国的自信、强大。

美好总是回忆,现实总是无力

熟悉的曲调是回到过去的时光机

多年以后,我依旧安静地听着那首歌

不说话、不感慨,沉稳又安静

没有人知道,我的内心翻江倒海

哪首歌里藏着你的故事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作业时听的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