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大附中和安新疆农大附中中哪个更好?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0:25
查看: 9283
提示:此帖已于荣登
-------------------------------------------------------------------------------
  2006年,安徽省在高中阶段实施新课改,合肥市为了推行均衡教育,打破原来的分级招生,将合肥一中、六中、八中捆绑在一起进行联合招生。2013年三校联招统招线为728分,由于取消择校招生,今年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联招的考生将按照统招生、指标到校生,分别由电脑均衡派位,安排到三所学校学习。一旦摇号确定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学校的调换。
  这一政策到2014年,整整实行了8年。
  这7年中,无论从参考报名人数还是各省示范、普高的招生人数都发生着变化,每年的招生政策、特长生、加分政策都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你可以了解到整个合肥中考发展的进程和趋势。合肥e度论坛为广大坛友搜集了近8年的合肥中考信息,如有不对、不全的地方,还请各位坛友跟帖更正、补充!了解清楚,我们才能充分准备,走的更远!
& && && && && && && &&&2006年~2012年合肥中考招生工作官方文件汇总& && && && && && && &
金币 + 15&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0:28
W存荣搞的事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0:38
本帖最后由 小t先生 于
10:39 编辑
& && && && && && && &&&2006年& && && && && && && && &
  6月16日,合肥市中考考务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据统计,2006年合肥市(含三县)初中升学考试共有70325人报名,其中市区23383人,比去年减少306人,课改考生23114人,非课改考生239人。据了解,此次考试市区共设立考点29个,考场781个。各考点实行考点主任责任制和考点主任、楼层巡考、监考组长三级管理。考点主任由校长担任,副主任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及其他校级领导担任。每个考场配备三名不同性别的监考教师,考场外设一定数量的流动监考员。监考老师实行监考抽签轮岗,监考教师及工作人员统一实行回避制度。
  具体考试日程安排如下:
  6月24日上午 8:30—11:00语文;下午 3:00—5:00物理、化学
  6月25日上午 8:30—10:30数学;下午 3:00—5:00思想品德、历史
  6月26日上午 8:30—10:30英语
  其中,思想品德与历史,课改和非课改考生全部实行开卷考试。物理与化学课改考生实行开卷考试,允许带教科书等相关资料,非课改考生实行闭卷考试。数学、物理与化学考试今年暂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语文课改考生允许使用《新华字典》,非课改考生不允许带字典。
  考生每30人编排为一个考场,每个考生要做到单人、单桌、单行。考生一律凭2006年安徽省初中升学统一考试准考证进入考场,开考前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60分钟后,方可交卷退出考场。考试期间出现重大问题要立即上报,及时处理,不准瞒报、漏报。实行一场一报,有事随时报的报告制度。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如试卷失密、泄密、大规模考场舞弊等)必须及时报告市中招考试部门。考试期间值班电话:中招办:1283市教育局办公室:2629336
  一、报名条件
  合肥市(市区,下同)户口,年龄不超过18周岁(日以后出生)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2005届初中毕业生。
  外地户口在合肥市借读的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通知其回户口所在地报考。
  外地户口初中学籍在合肥市的初中毕业生,因特殊情况需要借读普通高中(简称“普高”)的,须由家长向所在学校书面申请,由毕业学校负责审查并统一到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办理。经市普高招办批准在市内借读普高,或高一入学后户口迁出市内,因特殊情况仍需在合肥市借读的学生,其借读期间按照合肥市普高学籍管理办法和市物价局、教育局、财政局合价费[号文件的收费规定执行。
  外来投资人员子女,符合相关条件的,可直接到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办理报考有关手续。
  省示范高中只招收合肥市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含择校生)。
  二、志愿填报及要求
  今年合肥市公办高中继续适量接收择校生。接收择校生的学校,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
  今年实行成绩公布前填报志愿的办法,共设计2个批次5个志愿,其中第一批次2个志愿,第二批次3个志愿。
  第一批次:合肥一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十中等7所省级示范高中和合肥一六八中学。报考省级示范高中考生可选报2个志愿,其中第一志愿为计划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报考合肥一六八中学填报一个志愿,且填入第一志愿栏。
  第二批次:合肥二中、三中、五中、十一中、十三中、二十六中、合肥工大附中等7所市级示范高中、其它公办和企事业办高中及民办高中,考生可选报3个志愿,其中第一、第二志愿为计划生志愿、第三志愿为择校生志愿。企事业办高中和民办高中3个志愿均为计划生志愿。
  (一)合工大附中、中科大附中、安大附中、安农大附中、铁四局中学等5所学校仍继续面向社会招生。建议报考以上学校的非上述单位的职工子女考生,填报志愿前,咨询上述学校录取办法及收费事宜。
  (二)报考合肥外国语学校(含中新友好实验班,下同)、合肥二中艺术特色班(美术、音乐)、合肥三中美术特色班、合肥十一中体育特色班、合肥二十六中和合肥三十二中体育特色班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必须注明“外国语学校”或特色班的具体专业;同时需参加由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测试时间:6月3日-4日,具体事宜可直接向上述学校咨询)。
  (三)在合肥五十九中、六十中、六十八中三校就读的少量肥西县户口的应届毕业生,今年仍可以参加合肥市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统一考试,其普高志愿限报合肥十七中、二十八中、三十二中、五十一中和包河中学(含上述学校的择校志愿),按市区统一划定的控制线择优录取。
  (四)在合肥市就读,经批准在市内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外地户口考生,可报考市级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鼓励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五)在合肥市投资的外来创业人员,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其子女要求在市内报名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并借读普高,在选择志愿(录取)方面享受本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待遇。
  1、荣获合肥市荣誉市民称号或市级劳动模范、市级先进生产者(工作者)的外来投资者;
  2、在合肥市投资的外来企业达到以下投资规模的投资者:属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投资额达到80万元及以上;属第一产业的企业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属第二产业的企业投资额达到300万元及以上;属第三产业的企业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及以上。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的投资创业人员子女在报考时需提供家长书面申请、相关证件和市招商局出具的相关证明,属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还需提供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
  (六)普高志愿表应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要求学生违背意愿填报志愿。
  录取原则
  录取普高的考生,综合素质5个方面评价结果须达到4个C等级及以上,其中录取省示范高中的学生须达到4个B等级及以上,且“实践与创新”综合素质评价实证材料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须达到B等级及以上,“运动与健康”综合素质评价实证材料中体育考试须达到C等级及以上。直升生的综合素质等级须达到直升学校录取的要求,且体育考试、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须达到相应的等级。特长生的综合素质等级应参照普高要求且体育考试、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须达到相应的等级。政策性加分计入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总分。2005届合肥市户口考生均须参加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与应届初中毕业生同等要求。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分别录取;普通高中的计划生、择校生依批次分别录取。先录取计划生,再录取择校生;凡被计划生志愿录取的考生,不得参加择校生志愿的录取。
  录取以招生学校为单位,先录取计划生志愿,后录取择校生志愿。在两类志愿中,均根据各招生学校计划招生数以及接收择校生限制数,按照考生志愿顺序,依据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总成绩相同按照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从高到低录取,仍相同按学业统一考试等级从高到低录取。
  录取办法
  1、普高招生录取确定两条分数线,第一条为“计划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第二条为“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
  普通高中招生实行计算机录取,录取工作将分两个批次进行:
  第一批次:省示范高中(合肥一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九中、十中)以及合肥一六八中学;
  第二批次:市示范高中(合肥二中、三中、五中、十一中、十三中、二十六中、合工大附中)其它公办和企事业办高中及民办高中。
  民办高中招生对象原则上为合肥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合肥市具备住宿条件的民办高中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跨市、县自主招生,但要经生源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招生对象须是参加今年中考且达择校生最低控制线的考生;无档案的考生不得录取。
  两个批次录取后,市普高招办将通过媒体及合肥教育信息网()向社会公布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学校,对在两个批次中都未能按志愿依次录取的达线考生,通过“补录”进行录取。招生计划已完成的学校和在两个批次中已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补录”。
  2、凡未填合肥外国语学校志愿,未填上述学校艺术特色班(美术、音乐)和体育特色班志愿,或未参加专业测试以及专业测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3、合肥工大附中、中科大附中、安大附中、安农大附中、铁四局中学学校等5所企事业办的学校,按照考生志愿顺序,首先录取本单位职工子女中达到全市普高计划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上的考生(考生须是填报该校第一志愿),招生计划未完成时,再依据考生志愿顺序录取填报该校志愿的非本单位职工子女考生。
  4、合肥二十四中、二十六中、三十五中和合钢中学等学校综合高中班列入职业类综合高中招生。
  5、借读考生回市考试及录取办法
  合肥市户口在外地借读考生回本市考试根据来源情况分别处理。
  (1)书面考试。来自其他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简称“实验区”)的考生将参加实验区试卷考试,综合素质评定由毕业学校及所在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具书面认定材料;来自非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简称“非实验区”)的考生将参加非实验区试卷考试。
  (2)录取。实验区的考生与合肥市实验区考生录取办法相同;非实验区的考生由市根据省教育厅有关精神将其考试成绩转化为标准成绩后进行录取,综合素质评定不作要求。
  (3)体育考试。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市里组织的体育考试。
  (4)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所有考生均须参加市里组织的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政策性加分和照顾
  (一)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可加10分(须是省科协、省教育行政部门等联合主办的,且有获奖证书);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级计算机竞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竞赛必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且有获奖证书);
  3、烈士子女可加20分(须有民政部门签发的《烈士证》);
  4、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须有侨办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5、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华侨(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须有侨办或台办证明);
  6、符合本实施办法中关于外来投资创业人员条件的,其子女可照顾20分。
  (二)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在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全市普高计划生最低录取分数线或全市择校生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加分(只享受全市最低录取分数线或择校生最低控制线)。
  1、现役军人和异地安置的转业军官(含五、六级转业高级士官)子女可照顾10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照顾20分(须有军官证和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26军所属部队须有军政治部证明);
  2、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省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子女可照顾10分(须有相关证明);
  3、少数民族考生可照顾5分(须有市民族事务部门的证明)(注:须有市级以上民族事务部门证明和户口簿);
  4、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市级以上竞技类体育竞赛(规格须是同级体育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的)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照顾10分(须有获奖证书)。
  (三)符合(一)、(二)款项政策性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享受累计加分。
  凡符合政策性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报名时须将有关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交给毕业学校审核,学校须对符合加分条件的学生在校内公示,无异议的在报名时将有效证明材料和《2006年合肥市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政策性照顾加分登记表》送市普高招办审核,凡逾期不报的,一律不享受政策性照顾加分。对考生上报的各种加分证件,学校必须从严审查。如有弄虚作假、出具假证明或伪造证明的,一经查出,取消考生录取资格并通报毕业生所在学校。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0:54
& && && && && && && &&&2007年& && && && && && && && &
  6月20日,市教育局发布今年合肥市区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考务实施方案,公布中考相关规定。
  据介绍,今年合肥市(含三县)共有61548人报名参加中考,比上年减少8777人(2006年70325人);其中市区23480人,比上年增加336人(2006年23383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均为课改考生。此次市区中考共设考点29个,787个考场(其中有2个备用考场),每个考场安排30名考生。此次中考考试学科为7个,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2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150分,物理与化学150分。考试从6月24日开始,26日结束,共3天。
  方案规定,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60分钟后方可交卷退场。如遇考生缺考,监考人员将在缺考考生试卷上填写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并在总分栏内填写“缺考”二字,同时还将在考试记录上作记载。另外,今年还制定了考试工作人员及监考教师回避制度,应届初中毕业班的任课老师不得担任监考工作。
  外地户口在我市就读的初中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通知其回户口所在地报考。因特殊情况需要,且具有我市初中学籍的,要求在我市报考普通高中,须由家长向所在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后统一到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办理审批、报名手续,录取后作为“借读生”处理,其借读期间按照我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法和市物价局、教育局、财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阶段借读费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的收费规定执行(高一入学后户口迁出我市的学生,因特殊情况仍需在我市借读的,亦按此规定执行)。
  在外地就读的本市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要求回本市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和普通高中录取,可凭户口簿、就读学校学籍证明等直接到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报名。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4000人(不含合肥一中、民办高中外地招生计划及综合高中计划),招生的班级学额控制在60人以内。根据我市普通高中布局规划,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要求,今年合肥二十四中、三十五中、四十中等3校从今年开始停止安排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并逐步改制为综合高中;合肥实验学校从今年开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高中不再招生;同时积极扩大普通高中特色班招生规模。
  今年我市公办普通高中继续招收适量择校生。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招收择校生比例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总数的30%。
  今年我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即“知分填志愿”。共设计5个批次10个志愿,每个批次2个志愿,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等3个批次,每批次第一志愿为计划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第三、第五批次2个志愿均为计划生志愿。
  经省教育厅同意,合肥一六八中学与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共同设立的“珍珠班”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计划招生50人(每生每年资助2500元),招生名额分配原则上为我市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各5名,合肥市区10名,省内其他市25名。具体招生情况,请与合肥一六八中学联系(联系电话:9、3851533)。
  经省教育厅批准,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综合高中面向全省自主招生。
  经批准在我市参加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外地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报考和录取普通高中方面与合肥市区考生享受同等待遇,即可报考省、市示范高中,一般普通高中和民办高中等。录取后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择校费。
  普通高中志愿表应由考生本人填写,家长签名,任何学校和个人都不得要求学生违背意愿填报志愿。
  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确定三条分数线,第一条为“全市普通高中计划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第二条为“全市普通高中择校生最低控制线”,第三条为“综合高中班最低控制线”。
  普通高中招生实行计算机录取,今年省示范高中试行在局域网上录取。录取工作将分5个批次进行。
  报考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的考生,须服从3校均衡派位,否则不能录取。
  省体育特色学校合肥一中、一六八中学、合工大附中分别招收的篮球、田径、手球类体育特长生与各校计划生同时录取。
  民办高中招生对象原则上为市区的初中毕业生。我市具备住宿条件的民办高中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跨市自主招生,但须经生源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招生对象须是参加今年全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且达当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无档案的考生不得录取。
  学业成绩=分数+等级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学业考试成绩既作为学生的毕业成绩,也是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由统一考试和学校考查两部分组成。
  统一考试科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以及理科实验操作。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物理、化学的考试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命题,其中思想品德与历史、物理与化学为合卷。
  考试时间 语文6月24日上午8:30-11:00;物理和化学6月24日下午3:00-5:00;数学6月25日上午8:30-10:30;思想品德和历史 6月25日下午3:00-5:00;英语6月26日上午8:30-10:30;体育5月19日-25日;理科实验操作5月26日-30日。
  学科分值 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20分(其中听力测试2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150分,物理与化学150分,体育30分,理科实验操作10分。
  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共同呈现的方式。笔试科目等级分为A+、A、A-、B+、B、B-、C+、C、C-、D+、D、E等12个等级,各等级比例按照A+等级为5%、A等级为5%、A-等级为10%、B+等级为10%、B等级为10%、B-等级为10%、C+等级为10%、C等级为10%、C-等级为10%、D+等级为10%、D等级为5%、E等级为5%划定,其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别合并作为一个学科呈现分数、等级;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均分为A、B、C、D等4个等级,其中体育考试30-25分为A等级,24-18分为B等级,17-12分为C等级,11分及以下为D等级;理科实验操作考试10-8.5分为A等级,8-7分为B等级,6.5-6分为C等级,5.5分以下为D等级。
  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考试时允许考生带教材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今年物理与化学不再实行开卷考试,各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并作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重要实证材料之一,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考试项目为投掷实心球、50米和800米(女子)、1000米(男子),其中投掷实心球为考生必考项目,50米或800米(女子)、1000米(男子)等2个项目,考生可自主选择1项。
  指标到校生空缺不再补录
  2007年我市将各省示范高中计划生的60%分解到各初中,实行分校录取。具体指标:合肥一中、六中、八中3校计划生2232人,指标到校生1339人;合肥四中计划生420人,指标到校生252人;合肥七中计划生504人,指标到校生302人;合肥九中计划生420人,指标到校生252人;合肥十中计划生504人,指标到校生302人。
  指标到校生条件为2007年合肥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都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的学生);第一批次填报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或第二批次填报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十中等4所省示范高中计划生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符合省示范高中录取要求。
  初中毕业学校要实事求是地按照指标到校生条件对每个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并指导符合条件的考生正确填涂《2007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考生志愿信息卡》上所列的“指标到校生”专用标记。指标到校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或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十中等4所学校各自计划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线下20分。对具备指标到校生资格条件和达到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含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要求的考生,根据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及各省示范高中分配到各初中毕业学校指标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分数相同按综合素质5个方面等级从高到低录取,仍相同按照考生全省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等级从高到低录取,再相同按照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两科目考试等级从高到低录取。无效指标将调整为该校统招计划。因学校资格审核不认真、不严格、不负责或弄虚作假等,致使不具备条件的考生占用指标到校生计划录取到省示范高中的,一经发现,取消其录取资格,追究当事人责任。因此造成本校指标的空缺不再补录。
  2007年合肥中考总体情况
  (专访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刘正亚。最新消息:合肥市2007年普高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09分,综合班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91分。)
  7所省示范高中增招780人记者:中招即将开始,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今年合肥市市区的招生情况。
  刘局长:今年合肥市市区初中毕业生约为24400人,市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4000人。其中7所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为5520人,比去年增加了780人,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约37.28%,增招16.46%;省、市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合计8630人,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约61.89%,增招17.90%.
  此外,今年合肥市提高了指标到校生的比例,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由去年的50%提高到60%,录取分数线依然保持在不低于省示范高中计划生录取分数线线下20分。
  中招出现四大变革
  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合肥市中招政策有哪些变革?
  刘局长:今年我市中招出现了四大变革:合肥市市区普通高中志愿由“估分填志愿”调整为“知分填志愿”,将体育考试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直接计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成绩;今年省城还扩大了省、市示范高中的招生规模,以满足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其中7所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为5520人,比去年增加了780人,同时继续执行“严禁同城借读”政策。
  志愿设5批10个志愿
  记者:今年合肥市区志愿填报是如何设置的?
  刘局长:今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即“知分填志愿”;共设计5个批次10个志愿。每个批次2个志愿,其中第一、第二和第四3个批次,每批次第一志愿为计划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第三、第五批次2个志愿均为计划生志愿。
  第一批次:合肥一中、六中、八中3校实行联合招生;第二批次: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十中等4所省示范高中及合肥一六八中学;第三批次:合肥外国语学校、安大附中英语班、各省市示范高中共建实验班;第四批次:合肥二中、三中、五中、十一中、十三中、二十六中、合工大附中等7所市示范高中、其他公办和事业办普通高中及民办高中,有关学校的艺术特色班(音乐、美术)、体育特色班;第五批次:合肥二十四中、二十六中、三十五中以及四十中综合高中班。
  知分填志愿将降低风险
  记者:今年合肥市中招首次试行“知分填志愿”,请问市教育局是出于什么考虑实施此项政策的?
  刘局长:合肥市今年实施“知分填志愿”主要是为考生着想,希望能尽量减少撞车现象。往年“估分填志愿”时,很多考生对自己的估分不准确,造成志愿填报有误。或者估分过高志愿撞车,或者估分低了志愿填报吃亏。“知分填志愿”可以说降低了这部分的风险,加上今年五个批次的志愿设置,可以说不会出现高分考生志愿填低的情况了,对考生有利,也体现了教育部门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多设批次为保护考生利益
  记者:志愿设置了五个批次,这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何帮助?
  刘局长:今年合肥市中招设置了5个批次的志愿,就是要确保不再出现考生分数与所录取学校分数线差距过大的情况,保护考生的利益。前几年中招是将7所省级示范高中放在同一个批次上,考生填报志愿时一旦撞车就会失去就读省级示范学校的机会。往往会出现一个达到某校分数线的高分考生因为填报志愿不当,只能进入一所普通高中读书。
  尤其是现在合肥市取消了“同城借读”,多设几个批次就是为了让考生多些选择,等于是给考生填报志愿设置了“安全网”,第一批次上不了合肥一、六、八中,第二批次还有四、七、九、十可以选择,如果不行还有第三批次的省市共建实验班等,保障了考生的利益。
  各批次分数线无法细分
  记者:现在考生和家长都很关心各个批次分数线的划分,能否请刘局长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局长:分数线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近期教育局能对外公布的只是普通高中招生分数线,但具体到各个批次的分数线现在还没法划定,必须要等到考生志愿填报结束后才能划分出来。
  市教育局对外公布普高线,这是为了让考生在志愿填报上有一个方向的选择和把握。达到普高线的考生填报高中学校,而没有达线的考生则要考虑读中职,这个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分数情况可以划出来。但是如果想和高考那样把中考各个批次的分数线都划分出来,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中考各个批次的学校就几所,考生分数相同的也不少,没法知道这些考生究竟填报什么样的学校,同一所学校又有多少考生准备填报,如果考生根据批次线扎堆报考同一所学校,那么撞车现象就会出现。可以说,中招的分数线是根据考生志愿填报和招生计划,然后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划分出来的。
  增加四对“共建班”
  记者:去年合肥市区首次建立了省市示范学校共建实验班,今年还将继续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吗?
  刘局长:是的。今年我们在保持原来的三对共建实验班基础上,还增加了四对共建班。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今年仍分别与合肥五中、二中、三中共建对子,同时,合肥四中与二十六中、七中与十三中、九中与合工大附中、十中与十一中结成对子。
  今年扩大共建班的范围主要是为了尽可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发挥省示范学校的影响力,拉动市示范学校加速发展,市示范学校老师的刻苦敬业精神反过来也会影响省示范学校的老师。从三所学校共建对子一年来的情况来看,效果很显著。支持一些学校办“特色”班
  记者:近年来,特色班招生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年合肥有哪些学校设置了特色班?和普通文、理班相比,他们的优势在哪里?
  刘局长:今年安大附中试办英语特色班,合肥铁四局中学、安农大附中、合肥科学岛实验中学试办艺术特色班(美术、音乐),合肥五十一中、剑桥学校试办美术特色班,合肥三十六中试办体育特色班。
  和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的特色班有所增加,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趋势。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要想做到“一校一品”即一所学校有一个特色那很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几所学校做出自己的特色。上述的几所学校另辟蹊径,培养了一批艺术和体育类的学生,要知道现在高校招生里艺术和体育占有不小的比例。上述这些学校和其他学校单拼文、理科教学不具备优势,但是现在教育部门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培养艺术、体育类学生的平台,可以说其未来的发展空间将很大。
  报考中职前景也很好
  记者:今年除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外,各中职学校招生也占了不小的比例。社会上普遍认为上了中职就没有机会读大学,不知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刘局长:社会对于大学的界定局限在本科这块,认为只有读高中才有机会上大学,事实上并非如此。现在的中职招生分两种,一是直接报考3+2模式,这样3年后直接上大专,就是5年时间读完大专课程;还有一种就是对口升学,为发展中职,现在很多高校都设有对口升学的相关专业,例如城建学校的学生可对口报考合工大、安徽建工学院的一些专业,考取后所持文凭是一样的。此外,即使考不上,也不耽误考生出来就业,可以说报考中职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1:17
& && && && && && && &&&2008年& && && && && && && && &
  2008年,安徽省共有82万考生报名参加中考,合肥市考生占6.87%,共56300多人(2006年70325人,人),其中市区考生21838人(2006年23383人,2007年23480人),分布在28个考点的729个考场;长丰考生10900人,分布在5个考区11个考点;肥东考生14400人,分布在两个考区9个考点;肥西考生9200人,分布在三个考区8个考点。总体比去年少5400人,其中市区比去年减少约1640人。
  据介绍,今年在合肥市区参加中考的考生中,还有三位特殊考生,他们来自四川地震灾区。这三名考生将在合肥二中考点的0729考场进行中考。
  在中考报名基本结束后,合肥市招办根据报名数据,进行了一次考场模拟编排。针对大建设带来的交通压力大、以及中考考生年龄普遍偏小等特点,招办采取了分行政区就近划片安排中考考点的方式,即把市区的考生按照学籍学校所属行政区划片,其中瑶海区含新站区考生,蜀山区含经开区、高新区考生。最后,根据划片的结果统计出每个区域内的考生数后,就近安排区域内的考点学校,“这样既可以避免考生赶考时在市区内大范围跑动,也可以缓解考试期间的交通压力。”合肥市招办表示。
  省示范高中指标生
  2008年合肥市将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的60%分解到各初中,实行分校录取。具体指标:合肥一中、六中、八中3校统招生2870人,指标到校生1722人;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和十中等4所学校统招生均为420人,指标到校生均为252人。
  指标到校生条件:必须为2008年合肥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都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的学生);第一批次填报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或第二批次填报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十中等4所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符合省示范高中录取要求。
  学校要按照指标对每个考生进行资格审核,指标到校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或合肥四中、七中、九中、十中等4所学校各自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线下20分。对具备指标到校生资格条件和达到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含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要求的考生,根据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及各省示范高中分配到各初中毕业学校指标数,按照普通高中录取原则进行优先择优录取。无效指标将调整为该校统招计划。
  普高直升生
  普通高中直升生范围和比例,各市示范高中和其他完全中学。初中毕业生直升本校的比例原则上为该校初中毕业生总数的5%~10%。
  直升生资格,须为市区应届初中毕业生;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都在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所在直升学校录取要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须达到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含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
  各校在组织综合测评的基础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符合所直升学校录取要求),按照本校直升生指标数的150%产生直升生拟推荐名单。各校须对拟推荐直升生名单进行公示(第一榜),公示时间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学校按照1∶1确定直升生名单,并进行第二次公示。
  对经公示无异议且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含体育和理科实验操作考试成绩)达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的考生,根据各校直升生招生计划优先择优录取。
  高中特色班
  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级达到录取普通高中要求;报考艺术(美术、音乐)特色班须参加统一组织的专业测试,且专业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测试时间:6月27日~7月2日,测试地点:合肥二中,具体事宜直接向合肥二中咨询);报考体育特色班其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成绩不得低于满分的80%;报考英语特色班其初中毕业学业英语学科考试成绩不低于满分的70%。
  在规定的志愿栏内填报所报考的学校;合肥外国语学校(合肥二中)、合工大附中英语国际班、安大附中英语特色班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线上50分;合肥外国语学校(合肥二中)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
  合肥二中等7所学校艺术(含美术、音乐)特色班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的80%。合肥十一中等5所学校体育特色班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的80%。
  省体育专项特色(或传统项目)学校、合肥一六八中学、合工大附中和合肥三中分别招收田径、手球特长生工作由学校自主负责组织实施,与该校统招生同时录取,未完成计划将调为统招生计划,录取最低控制线不得低于全市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的80%。
  考生具备以上4个条件,根据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原则,择优录取。
  中等职业学校
  报考师范、幼师的考生,应为应届或2007届初中毕业生,年龄不得超过18周岁(日后出生);报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的考生,不受年龄、届别限制。外地户口随父母在合肥市就读的应、历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就读学校报名参加中考,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报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职业中专(高中)、成人中专的考生,应参加合肥市统一组织的体育考试与理科实验操作考试。
  报考艺术(美术)、体育类专业考生,可以兼报其他中等专业学校。
  五年制高职、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录取工作由市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情况适时进行二次报名和二次录取,具体录取时间、地点、程序及办法另行通知。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1:36
& && && && && && && &&&2009年& && && && && && && && &
  备受关注的2009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方案公布。今年,合肥四中暂停招生,合肥一、六、八三校继续联招,省市示范高中招生总数比去年有所增加。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合肥中招方案呈现五类八大变化。
  关键词:招生计划
  今年合肥市区招生学校共36所,比去年减少4所,招生总计划为15800人(不含合肥一中、民办高中外地招生)。
  变化一:合肥四中暂停招生
  变化二: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继续联合招生,实行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线,但三校的市区招生计划数均调整为1650人,合计4950人。
  变化三:省市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达到11740人,占招生总计划74.3%,比去年增长12.4个百分点;其中6所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达到6750人,占招生总计划的42.7%,增长1.6个百分点。
  关键词:特色班招生
  为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今年合肥市进一步扩大特色班招生学校范围,增加特色班招生计划。
  变化四:今年合肥市的外语、艺术班(美术、音乐)和体育班招生学校共21所,比去年增加6所,招生计划合计1350人,占总计划8.54%。
  关键词:停办综合高中班
  变化五: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今年起普高学校不得举办综合高中班。合肥市举办综合高中班的普高学校有5所,从今年开始停止招生,其中两所改制为中职学校,三所调回普高办学。
  由此,今年的普高招生志愿共设5个批次,依次为第一批次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第二批次七中、九中、十中和168中学、合工大附中、中科大附中,第三批次共建实验班、英语特色班,第四批次市级示范高中以及安大附中、安农大附中、科学岛中学,第五批次一般公办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和艺术、体育特色班。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变化六:今年合肥市的省示范高中体育类特长生招生项目有微调,新增足球项目,暂停网球和武术项目招生。招生办法是在合肥市设置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学校自主设定合格标准。
  变化七:体育特色班专业测试与初中毕业学业体育考试继续“两考合一”,但合格标准由去年体育考试总分的80%提高到90%,即由24分提高到27分。
  关键词:指标到校生
  变化八:根据省教育厅的规定,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不得低于65%。
  ◎报名条件-三县户口可享“同城待遇”
  合肥市(市区,下同)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2008届初中毕业生可报考普通高中(省示范高中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在合肥市就读并具有合肥市初中学籍的外地户口应届初中毕业生可在合肥市报考,享受与合肥市区考生同等录取待遇。被录取的外地户口考生按择校生处理,就读期间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择校费,其中三县户口考生享受与市区户口同等待遇。
  ◎招生计划-市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1.58万
  今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5800人,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50人以内。
  今年合肥市公办普通高中继续招收适量择校生。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招收择校生比例不超过本校招生计划总数的30%。
  ◎报考志愿-知分填志愿共分5批次
  今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实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的办法,即知分填志愿。共设计5个批次10个志愿,每批次2个志愿。
  第一批次: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同一志愿、同一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
  第二批次:七中、九中、十中等3所省示范高中,168中学、中科大附中、合工大附中。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其中168中学、中科大附中、合工大附中2个志愿均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不单列招生计划,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录取第二志愿考生,下同)。
  第三批次:合肥外国语学校(二中)、合工大附中英语国际班、安大附中英语班、五中英语班及各共建实验班。合肥外国语学校(二中)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合工大附中英语国际班、安大附中英语班、五中英语班、共建实验班2个志愿均为统招生志愿。
  第四批次:三中、五中、11中、13中、26中、17中、32中、51中等8所市示范高中,安大附中、安农大附中、科学岛实验中学等3所高校附中。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其中3所高校附中2个志愿均为统招生志愿。
  第五批次:其他公办普通高中、民办高中,艺术、体育特色班。第一志愿为统招生志愿,第二志愿为择校生志愿,其中民办高中和艺术、体育特色班2个志愿均为统招生志愿。
  一中、六中、八中联招电脑派位。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收的考生按照全市统招生、指标到校生和择校生分别由电脑均衡派位,安排到3所学校学习。报考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的考生,须服从三校均衡派位。
  6所市示范高中设共建班。合肥一中与五中、六中与二中、八中与三中、七中与十三中及安大附中、九中与二十六中及科学岛实验中学、十中与十一中及安农大附中分别结成共建对子,实行共建招生,其中6所市示范高中各设2个班,均为统招生;3所高校附中各设1个班。
  特色班招生限定分数。合肥外国语学校(二中)、合工大附中、安大附中、五中等4所学校招收英语特色班,报考英语特色班的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总分不得低于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具体条件由各校自主设定;二中、34中、铁四局中学、农大附中、科学岛实验中学、51中、剑桥学校、26中、35中、百花高中、新明高中等11所学校招收艺术特色班,报考艺术特色班的考生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总分不得低于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的80%,且须参加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并达到合格标准;11中、26中、32中、包河中学、36中、科学岛实验中学等6所学校招收体育特色班,报考体育特色班的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总分不得低于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的80%,体育考试成绩不得低于满分的90%。各校原则上于7月1~3日举行艺术特色班专业测试,7月8日前公布并上报合格名单。
  特长生须达统招最低分数线80%。省体育传统项目(或专项特色)学校168中学(田径)、合工大附中(手球)和合肥三中(手球、篮球)继续招收体育特长生。
  两所学校自主招生。经省教育厅同意,合肥一中面向全省自主招生400人,合肥特殊教育中心综合高中面向全省自主招生100人。
  ◎录取-综合素质评价须达4个C
  录取普通高中的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须达到4个C等级及以上,其中录取省示范高中须达到4个B等级及以上。省示范高中特长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参照普通高中要求。政策性加分计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
  普通高中录取确定两条最低分数线,即“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和“市区普通高中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对达到相应报考条件的考生,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将按照招生志愿顺序和计划数,以招生学校为单位分批次择优录取。招生实行计算机录取,根据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总分从高到低录取,总成绩相同按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从高到低录取,仍相同按初中毕业学业文化课统一考试等级从高到低录取,再相同按体育、理科实验操作两科目考试等级从高到低录取。
  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以及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等)分别录取。
  未录取达线考生有补录机会。在5个批次录取后,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将公布招生计划没有完成的学校,未录取达线考生可参加补录。招生计划已完成的学校和已被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补录。
  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占65%。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计划的65%按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规范办学行为情况等因素,分解到市区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学校),实行分校录取。凡初一至初三年级一直在学籍所在的合肥市学校就读(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省示范高中录取要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考生须在第一或二批次填报所选择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志愿”,并填写“指标到校生”专用标记。一中、六中、八中指标到校生联合招生。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根据分配到初中毕业学校指标数,统一按普通高中录取原则择优录取。指标到校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所报考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20分。未完成指标调整回该校统招生计划。
  直升生比例控制在5%。合肥市级示范高中和其他完全中学可直接招收部分本校初中部应届毕业生,直升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总数的5%。初一至初三年级一直在学籍所在的合肥市学校就读(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的完中初中部考生可以报考。被推荐的直升生不得再报考其他普通高中。直升生录取最低分数须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1:43
& && && && && && && &&&2010年& && && && && && && && &
  在2010年合肥市中考招生会议上,市教育局正式公布了全市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方案。相比往年,今年合肥市的中招方案发生了较大调整。除备受瞩目的一、六、八三校依然实行联合招生,招生总人数与去年持平外,今年合肥市中招无论是志愿填报批次,还是示范高中的招生计划均进一步优化。
  中考怎么考
  3天考完7科 合肥中考日程排定
  今年,首次提前10天举行的合肥市中考日程排定。从6月14日起,合肥市将用三天时间,结束全部7科的考试。
  根据日程安排,6月14日上午8:30-11:00进行语文学科的考试,下午3:00-5:00,进行物理和化学学科的考试,6月15日上午8:30-10:30进行数学学科的考试,下午3:00-5:00进行思想品德和历史学科的考试,6月16日上午8:30-10:30进行英语学科的考试。
  由安徽省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与分值为: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其中听力测试30分)、思想品德与历史合卷共150分,物理与化学合卷共150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与化学实行闭卷考试;思想品德与历史实行开卷考试,允许携带教科书等相关材料;语文考试允许使用《新华字典》;各科考试均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今年,合肥市中考成绩采用分数与等级共同呈现。由安徽省统一命题的考试科目等级,分为A+、A、A-、B+、B、B-、C+、C、C-、D+、D、E等12个等级,各等级比例按照A+等级5%、A等级5%、A-等级10%、B+等级10%、B等级10%、B-等级10%、C+等级10%、C等级10%、C-等级10%、D+等级10%、D等级5%、E等级5%划定,其中物理与化学、思想品德与历史分别合并作为一个学科呈现分数、等级。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八年级参加的生物、地理学科结业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学习态度与能力”方面的重要实证材料;音乐、美术(或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由学校自主考查,考查结果作为综合素质评价实证材料。
  省示范如何上
  16所示范高中“招生”万人
  根据正式对外公布的合肥中招方案,为缓解合肥考生升学压力,今年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为17500人,其中16所省、市级示范高中招生总人数突破万人大关,共计11100人。
  考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达4个B
  按照惯例,今年省示范高中仍然只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市区户籍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可就地报考普通高中,并在填报志愿、录取政策等方面享受与合肥市市区户口考生同等待遇。在省级示范高中录取方面,报考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的考生,须服从均衡派位,考生按照统招生、指标到校生和择校生分别由电脑均衡派位,安排到三校学习。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填报省示范高中的考生须达到4个B等级及以上。
  指标到校生降20分录取
  今年合肥市将省示范高中统招生计划的70%,按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规范办学行为等因素,继续分解到市区各初中(含民办学校),实行分校录取。凡一直在学籍所在的市区初中学校就读且期满二年及以上(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省示范高中录取要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
  指标到校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所报考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20分,未完成指标调整回该校统招生计划。获得省示范指标到校名额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填报所选择的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志愿(一中、六中、八中指标到校生联合招生),并准确填写“指标到校生”专用标记。
  6所省示范扩大共建班规模
  除了进一步扩大省、市级示范高中的“胃口”外,对于在去年高考中取得不俗成绩的“共建班”,合肥市相应加大了共建班的招生规模,以满足一部分中等成绩的考生入读省示范的需求。今年,合肥市6所老牌省级示范高中将再度“牵手”市级示范高中及普通中学,开办共建班。其中,一中与32中、51中,六中与二中、17中,八中与三中、35中,七中与13中、安大附中,九中与26中、科学岛实验中学,十中与11中、安农大附中将分别结成共建对子,实行共建招生,12个共建班计划招生人数1050人。
  中招录取如何取
  普高录取划定两条“最低线”
  在召开的中招会议上,合肥市教育局要求,各校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净化招生环境,严禁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写志愿。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继续严禁招收同城借读生。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凡未经批准擅自突破招生计划的一律不予建立普通高中学籍。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进行虚假宣传,不得参与与招生有关的吃请、游乐等活动,不得采取任何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违规招生。的学校和已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补录。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2:07
本帖最后由 小t先生 于
16:09 编辑
& && && && && && && &&&2011年& && && && && && && && &
  2011年合肥市市区中考报名总人数26475人,较去年增加2185人,初中毕业学校97所。外地户口总数继续大幅增加,今年总人数达到6745人,较去年增加1230人。
  2011年合肥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适当微调。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共37所,安排总计划17300人(不含一中等外地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800人。一中、六中、八中继续联合招生,每校计划1650人。合肥三中纳入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为600人。根据办学效益等微调其他部分学校计划。经调整,市区9所省示范高中总计划8550人,较去年增加700人,占市区总计划的49.3%,增长8.9个百分点;省市示范高中总计划12320人,较去年增加300人,占总计划71.1%,增长2.5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外语、艺术、体育类3类特色班招生学校总计划1780人,较去年增加140人,占总计划10.3%,增长8.6个百分点。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为提高招生质量,今年继续推进招生学校自主招生工作,包括省示范高中特长生(艺术、体育、科技3类)、普通高中特色班(外语、体育、艺术3类)完中直升生、二中美术特长生、168中学田径特长生。同时进一步加大过程监管和指导力度,严格报备、公示、审核等环节,确保自主招生公开、公正。
  经省教育厅同意,一中中加国际班(30人)、六中中美国际班(50人)、八中中美国际班(90人)、168中学国际班(40人)等国际班今年实施招生,共计招生210人。招生工作严格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有关规定由学校组织实施。省示范高中继续分别与市示范高中、高校附中等结对共建招生。省示范高中指标到校生比例为70%。政策加分项目和分值不变。
  普通高中招生继续实行“知分填志愿”。共设5个批次10个志愿:第一批次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第二批次其他省示范高中、168中学、科大附中,第三批次外语班、共建班,第四批次市示范高中、公办普通高中、部分高校附中、民办高中,第五批次艺、体特色班。为支持高校附中和民办学校发展,高校附中自主选择批次,民办高中在第四和第五批次中自主选择。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考政策,继续允许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包括省示范高中在内的所有学校,在填报志愿、录取政策等方面享受与合肥市户口考生同等待遇。外省户籍考生录取普通高中后,在毕业报考普通高校时按国家和安徽省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为严明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市教育局就贯彻《关于进一步规范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意见》进一步重申和强调。要求各类学校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严禁计划外招生,违规招收的学生一律不予建立学籍。切实规范招生行为,严禁任何形式的有偿招收,任何招生学校和参与招生的人员不得在招生咨询中预估录取分数线。强化招生宣传管理,除中职学校外,各招生学校不得擅自组织和参与招生宣传咨询活动,对外发布的宣传广告或招生信息必须依法依规报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备案。加强招生监督检查,严肃追究违规责任,对违规招生的学校予以责令整改、通报批评、减少招生计划或取消招生资格等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追究纪律责任。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4:52
本帖最后由 小t先生 于
16:07 编辑
& && && && && && && &&&2012年& && && && && && && && &
  2012年,我市公办高中全部取消择校生招生计划,全部纳入统招生录取。在志愿设置中首次将职业教育纳入志愿设置,同时参照高考和外地做法,对普通高中实行平行志愿录取,并对省示范高中特长生等设置提前批次。
  录取人数
  省示范高中继续扩招
  据了解,今年我市市区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为17300人(不含部分学校外地招生计划,巢湖一中、二中招生计划纳入巢湖市计划),招生班级学额控制在50人以内。市区公办普通高中今年不再招收择校生,全部按照统招生录取。
  其中在市区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中,合肥一、六、八三所学校继续实行联招,招生计划数为4950人(一中不含外地招生400人、国际班120人;六中不含国际班40人;八中不含国际班90人)。其他六所省示范高中共计招生3800人,合计875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市示范高中和168中学共计招生3490人,其中168中学招生人数为450人,不含外地招生计划。市区普通高中招生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志愿设置
  设7个批次15个志愿
  今年市区统一设置高中阶段招生志愿,将职业教育纳入志愿设置,并在普通高中招生中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考生在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即“知分填志愿”。今年共设置7个批次15个志愿,分别为提前批次,包括省示范高中及二中特长生招生,有关学校国际班招生,高校附属中学面向本校教职工子女招生以及完全中学直升生招生,设1个志愿;第一批次为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含指标到校生,同一志愿、同一录取最低控制线),设1个志愿;第二批次为合肥三中等6所省示范高中招生以及168中学、中科大附中招生,设A、B共2个平行志愿;第三批次为共建实验班招生,市示范高中、其他公办普通高中、安大附中及外语特色班招生和民办高中招生,设A、B、C、D共4个平行志愿;第四批次为艺术、体育特色班招生,设A、B、C共3个平行志愿;第五批次为五年制高职院校招生,设2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2个专业志愿;第六批次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设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设2个专业志愿。
  其中,报考第一批次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的考生,录取后按照统招生、指标到校生分别由电脑均衡派位,分别安排到3所学校学习,考生须服从电脑均衡派位;一中与三十二中、五十一中,六中与二中、十七中,七中与十三中、安大附中,八中与三十五中、二十八中,九中与庐阳高中、科学岛实验中学,十中与十一中分别结成共建对子,实行共建招生。
  录取方式
  首次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据了解,普通高中录取首先确定市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分数线。对达到相应报考条件的考生,市教育考试院将按照考生成绩、学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分批次择优录取。
  今年首次设置平行志愿,录取方法为首先对每个考生进行多重排序,即根据考生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总成绩相同的按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从高到低排序,仍相同的按初中毕业学业文化课考试等级从高到低排序,再相同的按体育、理科实验操作两科目考试等级从高到低排序,再相同的按文化课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再相同的按考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文化课考试成绩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得到一个从高到低的顺序位。录取时,采用计算机录取方式,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依照顺序位从高到低,对考生按平行志愿的顺序依次逐个检索投档。
  指标到校生
  录取分数线降至线下30分
  今年,各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70%按照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规范办学行为等因素,分解到市区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学校),实行分校录取。凡在学籍所在的市区初中学校连续就读满二年(含符合条件转入、复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省示范高中录取要求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
  省示范高中录取时,市教育考试院首先录取该校全市统招生,再根据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指标数,分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指标到校生。指标到校生录取最低分数线为所报考的省示范高中全市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30分。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从2012年初一年级起,只有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实际就读满三年的考生,中考时方可填报分配到该校的指标到校生志愿。
  特长生招生
  考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
  据了解,今年市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项目为体育、科技、音乐三大类,招生条件由招生学校结合实际制定,并报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后提前公布。5月15日前,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发布合肥一中、六中、八中特长生招生方案。其他各校特长生招生方案在报经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通过校园网等向社会公布。5月20日前,具备特长生招生条件的学生凭获奖证书原件等到各校或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地点报名,同时进行资格审查。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学校、一个项目,不得兼报。5月下旬,各招生学校组织特长生专业考核,其中合肥一中、六中、八中3校特长生专业考核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
  在自主招生方面,今年经省教育厅批准,合肥一中、六中、八中等校国际班今年继续招生。为强化特色,二中提前自主招收艺术特色生(美术60人、音乐30人),考生录取最低分数不得低于市区普通高中普通班录取最低分数线。合肥特教中心综合高中(100人)及经批准具备外地招生权的寄宿制民办高中,可面向外地招生。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5:43
2006年~2012年合肥中考人数变化
年份合肥市报名人数
2006年 23383人 2007年 23480人 2008年 21838人 2009年22682人 2010年24300人 2011年26475人
2012年25828人 2013年25625人
  自此2006年开始,安徽省在高中阶段实施新课改,每年的中考人数也有变化。
  2006年:合肥市(含三县)初中升学考试共有70325人报名,其中合肥市区23383人,比去年减少306人,课改考生23114人,非课改考生239人。(求证:一六八联招多少人?)
  2007年:合肥市(含三县)共有61548人报名参加中考,比上年减少8777人(2006年70325人);其中市区23480人,比上年增加336人(2006年23383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均为课改考生。(求证:一六八联招多少人?)
  2008年:合肥市(含三县)共56300多人(2006年70325人,人),其中市区考生21838人(2006年23383人,2007年23480人),分布在28个考点的729个考场;长丰考生10900人,分布在5个考区11个考点;肥东考生14400人,分布在两个考区9个考点;肥西考生9200人,分布在三个考区8个考点。总体比去年少5400人,其中市区比去年减少约1640人。(求证:一六八联招多少人?)
  2009年:合肥市区中考报名人数,22682人,比上一年增长844人。(求证:一六八联招多少人?)
  2010年:24300人,较去年增加1618人,外地户口的考生有5515人,比去年增加1060人,合肥一中、六中、八中三校在市区招生计划分别为1650人。省示范高中计划招生8340人,占总计划47.7%,提高16.6个百分点。省市示范高中招生计划共12960人,占总计划74.2%,提高7.7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合肥市一半的中考生能够上省示范。
  2011年:合肥市市区中考报名总人数26475人,较去年增加2185,外地户口总数继续大幅增加,今年总人数达到6745人,较去年增加1230人。普通高中招生学校共37所,安排总计划17300人(不含一中等外地招生计划),较去年增加800人。一中、六中、八中继续联合招生,每校计划1650人。合肥三中纳入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为600人,市区9所省示范高中总计划8550人,较去年增加700人,占市区总计划的49.3%,增长8.9个百分点;省市示范高中总计划12320人,较去年增加300人,占总计划71.1%,增长2.5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外语、艺术、体育类3类特色班招生学校总计划1780人,较去年增加140人,占总计划10.3%,增长8.6个百分点。
  2012年:报名人数为25828人,比去年减少651人;36所普通高中拟招录17200名考生(不含对外自主招生数),比去年减少100人。市区内省级示范高中计划招生875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省、市示范高中招生总计划为13050人,比去年增加730人。一、六、八中学,今年将继续实行联合招生,每校计划招生1650人,共计招生4950人。
  2013年:据合肥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陆昌云介绍,合肥市2013年中考共有考生77898人,比去年减少7395人。(延伸阅读:)
  其中市区共有考生25625人,长丰县7048人、肥东县16510人、肥西县7193人、庐江县12477人、巢湖市9045人。合肥市市区中,瑶海区4194人、庐阳区5029人、蜀山区5756人、包河区6589人、新站区1514人、经开区1853人、高新区690人。
用户等级:大学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324 小时
元宝:5366
金币:23529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5:48
赞一个!!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5 17:04
   2006年~2012年合肥中考加分政策   
  不详,有待补充
  取消在该市投资的外来企业投资者子女政策加分(20分);取消易地安置军转干部子女政策加分(5分)。
  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可加10分;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科协、教育行政部门等联合主办的,且有获奖证书);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级信息学竞赛个人三等奖及以上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且有获奖证书);
  3、革命烈士子女可加20分(须有市民政部门签发的《烈士证》);
  4、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须有市侨办证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5、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华侨(指长期或永久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须有市外办或市台办证明);
  6、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须有合肥市民委证明和户籍证明);
  7、现役军人子女可加5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须有军官证和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
  8、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照顾10分(须有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所在单位市级公安部门政治部证明及军(警)官证)。
  政策性加分调整,调整少数民族考生资格认定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并经与市公安局、市民委沟通,今年少数民族考生的资格认定工作改由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证明即可,市民委不再出具。
  扩大“青少年信息学”项目加分范围。即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一等奖个人项目队员,可加10分。
  增加“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加分项目。即在初中阶段获省级“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一、二等奖的团体队员,可加10分。
  2009年合肥市区中考加分包括9项政策性加分和2项照顾加分项目。
  (一)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个人一、二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
  3、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省级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
  4、烈士子女可加20分。
  5、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6、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指长期或永久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
  7、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
  8、现役军人子女可加5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
  9、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加10分。
  (二)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中考成绩没有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加分(只加分至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
  1、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省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子女可照顾10分。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市级竞技类体育竞赛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照顾10分(须是省、市体育或教育行政部门主办)。
  (三)符合(一)、(二)款项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
  二、所需材料
  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电脑机器人竞赛及体育竞赛获奖者,需提供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烈士子女需提供《烈士证》和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3、侨眷、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港、澳、台籍考生,分别需提供市侨办、外办或台办证明及户口本;
  4、少数民族考生需提供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5、现役军人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分别需提供军官证、警官证、士官证和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所在单位市级公安部门政治部证明;
  6、高层次人才子女,需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三、办理程序
  1、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向所在学校领取填写《2009年合肥市区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性加分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学校根据规定认真审核考生加分条件和提供材料真实无误后,将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名单在校园内公示5天.
  3、经公示无异议后,学校汇总造册(附《登记表》、有关证明或证书复印件),于6月1日统一将本校符合条件考生名单及有关证明材料报市中招办审批。
  4、市中招办核准后,统一予以加分。
  (一)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省级个人一、二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且有获奖证书)。
  3、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国家、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4、烈士子女可加20分(须有《烈士证》及户口簿)。
  5、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须有市外侨办证明、户口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6、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指长期或永久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须有市外侨办或市台办证明、户口簿)。
  7、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须有户口簿)。
  8、现役军人子女可加5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须有军官证或士官证、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
  9、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加10分(须有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所在单位市级公安部门政治部证明及军(警)官证)。
  (二)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加分(只加分至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
  1、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省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子女可照顾10分(须有相关证明及户口簿)。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市级竞技类体育竞赛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照顾10分(须是省、市体育或教育行政部门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三)符合(一)、(二)款项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
  2011年合肥中考将有11类考生可获得一定分值的“直接加分”和“线下加分”,最高可加20分,最低可加5分。其中,科技创新、信息学竞赛等获奖最多加10分。中考生须由本人携带户口本及有关证书、证明等材料,向所在学校(报名点)申报政策加分,并签订《诚信承诺书》。
  加分项目有:
  (一)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直接加分)
  1、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省级个人一、二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个人二等奖可加5分(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可加10分(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且有获奖证书)。
  3、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可加10分,市级一等奖可加5分(须是国家、省或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4、烈士子女可加20分(须有《烈士证》及户口簿)。
  5、侨眷(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即考生祖父母、外祖父母、考生本人的兄弟姐妹等是华侨、归侨)可加5分(须有市外侨办证明、户口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籍考生,参照侨眷可加5分。
  6、归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指长期或永久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子女和台湾籍考生可加10分(须有市外侨办或市台办证明、户口簿)。
  7、少数民族考生可加5分(须有户口簿)。
  8、现役军人子女可加5分;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可加20分(须有军官证或士官证、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
  9、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或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可加10分(须有所在部队师级政治部证明、所在单位市级公安部门政治部证明及军(警)官证)。
  (二)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没有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可照顾加分(只加分至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或择校生录取最低控制线)。(线下加分)
  1、高层次人才(博士后或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省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子女可照顾10分(须有相关证明及户口簿)。
  2、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初中阶段获省、市级竞技类体育竞赛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可照顾10分(须是省、市体育或教育行政部门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三)同时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和合肥市外侨办证明材料、合肥市台办证明材料或《烈士证》);
  2、少数民族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
  3、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省或市级党委组织部门证明、户口簿)。
  同时,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科技创新、信息学、电脑机器人3个科技类获奖项目在取消加分后,仍将作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ps:2012年合肥中考后来又出台了关于军人子女加分的政策,如下:
  根据省教育厅、省军区政治部日前下发的《关于贯彻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2012年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中情况进行登记:
  一、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
  二、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以及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
  三、以上规定范围以外现役军人子女。 报考普通高中的军人子女,符合以上优待条件的,须提交合肥警备区政治部证明,军级以上政治机关出具的学生父母工作单位、岗位性质及立功等级证明等材料。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符合以下条款之一的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加分: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籍考生以及烈士子女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和合肥市外侨办证明材料、合肥市台办证明材料或《烈士证》);
  少数民族考生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须提交户口簿);援疆和援藏人员子女在其中考成绩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须提交省或市级党委组织部门证明、户口簿)。
  同时,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或照顾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最高的一项,不累计加分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7-26 08:40
T先生好给力!
用户等级:大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899 小时
金币:84710
<em id="authorposton12-7-26 10:57
本帖最后由 小t先生 于
11:15 编辑
   2006年~2012年合肥中考特长生政策   
   不详,有待补充
   不详,有待补充
  不详,有待补充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示范高中积极形成办学特色,特制定本细则。
  一、招生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考生自愿原则。
  (三)择优录取原则。
  (四)分校录取的原则。
  二、招生项目和条件
  (一)体育类
  个人项目为田径、游泳、乒乓球、棋类(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击剑、射击等6项,招生条件为初中阶段获省或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上述单项竞赛个人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队员。集体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等3项,招生条件由招生学校自主确定。
  (二)科技类
  招生项目为青少年科技创新、青少年信息学、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招生条件为:
  1、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个人一、二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
  2、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二等奖(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
  3、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省级一等奖或市级一等奖(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
  三、招生学校和人数
  (一)体育类
  为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体育特长生继续实行“项目到校、相对集中”办法。各校体育特长生招生项目和人数见下表
项目招生学校招生人数棋类1中、7中原则上每校统招生计划的3%乒乓球8中、9中游泳6中、7中田径6中、8中、10中击剑1中射击9中篮球1中、10中各10人排球6中足球8中
  (二)科技类
  科技类特长生项目由各校自行确定,招生人数原则上为该校统招生计划数的2%。
  四、特长生资格
  (一)2009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第一批次填报合肥一中、六中、八中联合招生,或第二批次填报合肥七中、九中、十中等3所省示范高中统招生志愿;
  (三)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
  (四)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须达到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
  五、招生程序
  (一)发布招生信息
  5月15日前,各省示范高中根据本实施细则研究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方案,报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备案后,通过校园网等向社会公布。
  (二)学生自愿报名
  5月22-23日,具备特长生招生条件的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并凭获奖证书原件到报考学校报名。
  (三)学校考核预录
  5月27-28日,各省示范高中组织科技类、体育类特长生专业考核,并按不超过特长生招生计划1:2比例确定预录名单。具体比例由各校自主确定。
  (四)学校预录公示
  6月1日前,各省示范高中将本校特长生预录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性别、毕业学校、预录条件等基本信息,在校园网和校园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
  (五)录取
  6月5日,各省示范高中将公示无异议的特长生预录名单报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市普通高中招生办公室根据普通高中录取原则优先择优录取。未完成计划调整为该校统招生计划。
  六、工作要求
  (一)各省示范高中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工作。各初中学校应积极宣传,将特长生招收有关政策传达到每一个考生。
  (二)特长生的报名、考核面试和录取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各省示范高中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和项目内招收特长生。
  (三)各省示范高中要严格审查特长生资格,确保特长生质量。对因资格审查不严、或弄虚作假、冒名顶替造成误录取以及擅自突破招生范围和计划的,市教育局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学校领导、有关责任人责任。
  点击查看:
青少年科技创新
青少年电脑机器人
青少年信息学
管弦(西洋乐)
青少年信息学
青少年电脑机器人
青少年科技创新
青少年科技创新
青少年信息学
青少年电脑机器人
乒乓球男女各2人
足球(男)
青少年科技创新
青少年信息学
青少年电脑机器人
篮球(女)
电脑机器人
合工大附中
手球(女)
  2011年合肥市区省示范高中特长生招生实施细则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示范高中积极形成办学特色,特制定本细则。
  一、招生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考生自愿原则。
  (三)择优录取原则。
  (四)分校录取的原则。
  二、招生项目和条件
  (一)体育类
  个人项目为田径、游泳、乒乓球、棋类(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击剑、射击、手球等7项,招生条件为初中阶段获省或市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上述单项竞赛个人项目省级前六名、市级前三名队员。集体项目为足球、篮球、排球等3项,招生条件由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并报经市教育局基教处备案后公布。
  (二)科技类
  招生项目为青少年科技创新、青少年信息学、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招生条件为:
  1、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项目省级个人一、二等奖或市级个人一等奖(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2、初中阶段获“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个人一、二、三等奖或市级个人一、二等奖(须是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主办);在初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个人一等奖(须是全国计算机学会组织,且有获奖证书)。
  3、初中阶段获“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省级一等奖或市级一等奖(须是国家、省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科协主办,且有获奖证书)。
  (三)艺术类
  招生项目为西洋乐、民乐和声乐,招生条件由招生学校自主确定并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备案后公布。
  三、招生学校和人数
  项 目招生学校招生人数
  棋 类 1中、7中 原则上每校不超过 统招生计划的3%
  乒乓球 5中、8中、9中
  游 泳 6中、7中
  田 径 6中、8中、10中
  击 剑 1中
  射 击 9中
  手 球 3中、合工大附中(女)
  篮 球 1中、3中、10中(女)
  排 球 5中(女)、6中
  足 球 8中
  西洋乐 1中 原则上每校不超过30人
  声&&乐 6中
  民 乐 8中
  科技创新 各校自主申报 原则上每校不超过 统招生计划的2%
  信息学
  电脑机器人
  四、特长生资格
  (一)2011年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
  (三)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成绩不低于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
  五、招生程序
  (一)发布招生信息
  5月13日前,各省示范高中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本校特长生招生方案,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备案后,通过校园网等向社会公布。
  (二)学生自愿报名
  具备特长生招生条件的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并凭获奖证书原件到报考学校报名。报考学校要认真审核,并将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名单、条件等在本校校园栏和校园网公示3个工作日,并于5月26日前将名单报送市教育考试院备案。
  (三)学校考核
  5月28-29日省示范高中组织特长生专业考核,根据考生专业考核结果确定入围名单。
  (四)学校预录公示
  省示范高中将本校特长生入围考生的姓名、准考证号、性别、毕业学校、预录条件等基本信息,在本校以及考生所属初中毕业学校校园栏和校园网公示3个工作日。6月3日,要将公示无异议的入围名单报市教育考试院。
  (五)录取
  各省示范高中要在市区普通高中统招生录取最低分数线公布3天内,将本校正式录取的考生名单报市教育考试院。凡提前录取的考生不再填报其他志愿。未完成计划调整为该校统招生计划。
  六、工作要求
  (一)各省示范高中要加强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工作。各初中学校应积极宣传,将特长生招收有关政策传达到每一个考生。
  (二)特长生的报名、考核面试和录取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各省示范高中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和项目内招收特长生。招生学校组织的专业考核方案要提前5天报市教育局基教处同意后公布。专业考核侧重于考核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特长,不得组织文化课测试。
  (三)各省示范高中要严格审查特长生资格,切实执行规定的程序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农大附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