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天气伊春市电信无线网覆盖区域能覆盖到各个林业...

伊春旅游景点__黑龙江伊春旅游景点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伊春旅游景点
AAAAA   林海奇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距汤旺河区址8公里处,是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构成的生态旅游新区和国家地质遗迹公园。景区可分为天然牧场、雪色松林、溪水湿地、民族风情、山水浏览、兴安石林、秋色松林、花卉观赏八大区域。区内奇峰惊石凌空突起,百年古树苍松参天耸立,奇树怪石,形象逼真,寓义深广,栩栩如生。南区是由黑龙江省原省长,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陈雷同志于1993年视察时提写景区主体标志石“小兴安岭石林”,著名的景点有“一线天”、“罗汉龟”、“雄峰”、“护山大将军”等。西区是具有传统故事色彩的“剑劈山”、……AAAA   介 绍&&&&&& 五营是伊春各林区中红松原始森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设有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林国家红松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亚洲规模最大、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红松原始森林集散地。&&餐 饮/住 宿/购 物&&&&&&&&& 天赐湖畔有木楼可供住宿。&&交 通&&&&&nbs……AAAA   中国第一块恐龙化石的发生地――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因龙而名”。从这里出土的化石,已 经被装成了10具恐龙化石骨架。两年前,多国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在嘉荫野外考察时,发现了新的大 规模恐龙化石群,除甲嘴龙、虚骨龙外,还发现了甲龙化石、恐龙被皮肤化石和恐龙脚印化石,使“恐龙之乡”的名声更加远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遥远的黑龙江中俄边境上就有着这样一座因  “龙”而闻名的山――龙骨山。这龙骨山,山体矮小,甚至有点丑陋,但这里,是中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方,被誉为“恐龙的故……AAAA   红星火山地质公园,亦称谓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或红星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伊春市红星林业局大平台施业区,距伊春市中心160公里,占地面积20,188公顷,是继五大连池之后又新发现的火山地质奇观。这里大片的火山溶岩、石海以及周边多样生态类型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丹顶鹤、驼鹿等国家1、2级保护动物达47种,植物511种,被誉为黑龙江动植物资源保护区。公园有三大奇特景观:火山地貌、杜娟花海、库尔滨雾松。火山地貌。是由于此地从晚石碳纪、早二叠纪、晚二叠纪以来多次发生火山运动、玄武岩喷溢而形成的地质现……AAAA   桃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红松的故乡―大兴安岭的西坡南麓,松嫩平原北际,呼蓝河上游源头,是伊春市的西南门户。风景区所处的桃山林业局,东与朗乡林业局接壤,南临通河林业局,西与双丰林业局相邻,北靠铁力林业局。地理坐标:东经128°04――128°42,北纬46°40――47°11。境内自西向东有绥佳线国铁穿过,风景区有国铁桃山站接送旅客。铁路、公路交通方便,四通八达。两条国防公路贯穿本区,一处经铁力市可直达伊春市,出境南岔可直达佳木斯市,两条国防公路西行可直达省会哈尔滨。地质地貌风景区境内地貌……   位于小兴安岭北麓的黑龙江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类型最齐全、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的印支期花岗岩石林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时期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地质现象。这一花岗岩石林景区坐落于中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汤旺河区,是黑龙江省继五大连池、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之后,第三个被正式批准的国家级地质公园。伊春花岗岩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巨大的花岗岩基生于2亿年前的印支运动期,后经燕山运动、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了现代的地貌格局。旅游信息编辑汤旺河汤旺河-奇石风景区距伊春市中心区120公……AAA     拾级云端小天下,杜鹃追忆大渡河。“北疆第一园”――兴安森林公园位于克一河镇境内,占地2600公顷,是林区第一座植物园。此园设计独具匠心,融营林实验、科学研究和观赏浏览于一体,园0有自然和移植植物420余种,饲养大兴安岭野生动物30余种,从远处看,“十鹿奔春”雕塑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蔚为壮观。由植物园区、钢索吊桥、山顶兴安阁、千级石阶、野生动物养殖区等景区组成,具有旅游、科研、教学、健身等各种功能。  进入园门,人工修成的弯弯曲曲的园林小路犹如一条黄色的带子飘在山林中,4000余株云杉翠柏……AAA   金山小镇国家AAA级景区,是省内唯一一家以小镇为概念晋升的国家级景区,施业区总面积184949公顷,局址所在地8.41平方公里。金山小镇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汤旺河中游,始建于1952年,属政企合一体制,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93.3%,总人口5万人。金山小镇生态环境优美,山奇林茂、地势起伏、地形规则,汤旺河、大丰河两条自然水系环绕,恰似弯延盘绕在小镇的巨龙,区址四面环山、三面环水,赋予了小镇山水灵气,恰似美丽半岛。金山小镇交通便利,位于伊春、鹤岗、佳木斯三市之间,是通往东部5市18县的必……AAA   水上公园兴建于1997年,占地面积90万平方米,设水上游乐区、休闲垂钓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戏区、老年活动区五大园区。有绿地56000平方米,花坛18处,栽植各种绿化树木30多种,3万多株。2001年,被评为为全省“十大广场公园”之一,为林都伊春争得了荣誉。   这里有座纪念碑是水上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林都伊春的象征,是伊春人民为纪念伊春林区开发建设五十年而建的。纪念碑高19.98米,意为建成于1998年。它的碑顶是由两只伊春市的市鸟――啄木鸟组成,顶部的圆球代表林都伊春明天的希望,展翅高飞的……AAA   介 绍&&&&& 带岭区是我国现存红松原始林基地之一,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北地区林业教学的实验区。保护区森林覆被率95%以上。区内林木类型繁多,种类丰富,尤以天然红松树种比重居多,素有小红松故乡之称。&&& &&& 交 通&&&&&&& 伊春长途客运站有车开往带岭,发车时间13:00、14:30、16:00。&n……AAA   最佳游览时间:5月、6月、7月、8月、9月
美溪回龙湾山庄位于汤旺河东岸,回龙湾湖原名叫黑鱼泡,传说秃尾巴老李原在此泡,后来离去,每年回来探家,后得名回龙湾。美溪回龙湾山庄旅游度假场所,总面积4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8万平方米,山丘面积268万平方米,水面面积6万平方米。自停车场经曲折小径到汤旺河边,由大渡船摆渡过河进入山庄。山庄一面为山,三面被汤旺河环绕,主要旅游设施及游乐项目分布在山下的回龙湖两侧,有欧式风格的临清别墅、洗浴房、餐厅、游乐大厅、旅游商店、各具风格……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马永顺事迹展馆于2002年春破土动工,当年主体工程完成,2003年开始布展,2004年10月布展完成。马永顺事迹展馆坐落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团结路松涛街铁力林业局松涛生态园区,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07平方米。马永顺事迹展馆设有2个展厅,6个部分。“苦难岁月”部分记录了马老从1914出生至新中国成立前遭受日寇-和“把头”欺压的苦难历史;“伐木模范”部分记录了马老做为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为了祖国建设多伐木的豪情壮志;“育林英雄”部分记……AA   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地处小兴安岭中段,汤旺河流域,公园
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4.5公里,总面积为1684公顷,公园南依溪水森林经营所所址,西北以伊五公路为界,新春公路从南北两端在公园中穿过,将公园自然分成两个三角形,交通十分便利,是您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也是伊春“生态旅游”绿色通道上令人瞩目的亮点。生态旅游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以世外桃源般的优雅将浓浓的乡土气息和别致的异国风情融为一体,既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也有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园中的第一景都会令人赏……   仙翁山森林公园位于小兴安岭东南汤网河下游的南岔区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山水相依,森林葱郁,风光秀美。公园内山峦起伏,群山巍峨,雄伟壮观。各地质遗迹区峰林耸立、植被繁茂、林美峰秀、山间泉清水澈、溪流荡漾、雾海茫茫、胜境佳界、水色山光、旖旎婀娜、妙不待言。仙翁山无峰不奇、无石不特、无松不怪、无林不秀、无洞不幽,堪称兴安妙景,是小兴安岭上一颗闪耀翡翠光芒的明珠,被誉为“北国黄山”。园内具有小兴安岭珍贵的林木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原始林相是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云冷杉、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   凌云山明命寺是距桃山林业局23公里的一座佛道合一的古寺,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建设之初,其建筑规模为黑龙江省第一寺庙。位于桃山林业局春光林场施业区内的凌云山上,距桃山23公里。关于明命寺的创建,还流传着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元始天尊有一夜正在参禅悟道之时,偶见东北方向凌云升腾,金光普照,倍感金光从东北方向飞来,绕其仙体,元始天尊大悦。次日晨便派弟子通天道长下落凡尘传道,并寻觅凌云升腾金光闪现之地。通天道长领命来到凡间向东北方向前行寻觅,经长途跋涉来到了奉天(沈阳),就住在奉天……   梅花河山庄旅游度假村坐落在黑龙江省东北部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经营所境内。位于市中心区与梅花山滑雪场之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梅花河山庄距伊春市中心区12公里,距伊春林都机场6公里。平均海拔360米,是伊春新昊绿色旅游集团其中的一个子公司。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景观多姿多彩。梅花河山庄占地总面积1199公顷,于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新昊绿色旅游集团梅花山国家森林公园最高峰海拔1046.8米,是国家林业局批准的AAA级旅游景区,黑龙江省首届唯一一家全国低碳……    中国黑龙江省山脉。山文方向近似西北,山势低缓,海拔600&#公尺。分水岭两侧不对称,西南坡缓长,东北坡陡短。东南段主要出露花岗岩和变质岩,为长期隆起剥蚀区。西北段广泛分布第三纪陆相沉积。第三纪时大兴安岭与长白山已隆升,但小兴安岭西北段尚与松辽平原、俄罗斯境内的结雅(Zeya)河低地联成一片。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才沿东北向、西北向的断裂抬升为高地,与小兴安岭东南部连接成为西北向的山地,并把松辽平原与结雅河低地隔开。与此同时沿断裂有玄武岩喷发,小兴安岭东北侧的逊河流域保存有大片……   伊春市越橘庄园酒堡是一座集旅游、文化、酒品定制、期酒投资、采摘体验、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酒堡,占地面积29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酒堡主要由A栋、B栋、C栋和别墅区等组成,既具有欧洲风格,又充分展现了林都伊春的个性化。越橘庄园酒堡A栋共分地上三层和地下负一层。地上一层为多功能厅,主要承办会议、论坛及中西式婚礼;二层和三层为黑龙江小兴安岭蓝莓博物馆,是以小兴安岭蓝莓为主题,集科学知识、文化休闲、互动参与于一体的综合式文化场所,二层配有格调高雅的品酒室,供体验者亲身体验蓝莓酒的精致与……   又名嘉荫龙骨山,嘉荫龙骨山位于喜荫县境的黑龙江省右岸,在县城西南约10公里处。在东起永安屯东山,西至鱼亮子之间,长约20公里的江岸向里延伸300米的范围内多有恐龙化石分布。其中,由小滚子沟至安阳河口之间有4个层位,埋藏最为集中。时代属白垩纪晚白垩世的中、晚期,其地层属鱼亮子组。龙骨山原无名,20世纪70年代省内古生物工作者从这里发掘出土大批恐龙化石,群众称之为龙骨山,后由嘉荫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同时将化石产地命名为龙骨山遗址。嘉荫龙骨山临江壁立,林木繁茂,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登山顶可一览界江风光……伊春市规划局
当前位置:&>&
《伊春市中心城区通信基站站点布局专项规划》批后公布
发布日期:: 来源:规划局
《伊春市中心城区通信基站站点布局专项规划》已经伊春市人民政府(伊政函【2016】35号)批复,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将上述规划进行批后公布,热忱欢迎广大市民对城乡规划进行监督。
一、公布时间:自日至规划期末
二、公布地点:伊春市城乡规划局网址:/
三、公布内容:如下
四、联系机构:伊春市城乡规划局
联系地址:伊春区林都大街4号 &
联系电话:、
邮&&编:153000
联系人:王恩东、倪向楠
《伊春市中心城区通信基站站点布局专项规划》文本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以汤旺河支流伊春河得名,属中温带大陆性性季风气候。
伊春地处北纬46°28′至49°21′,东经127°42′至130°14′,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的汤旺河流域,东临鹤岗、汤原,西接庆安、绥棱,南邻依兰、通河,北接逊克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边境线长2495公里。小兴安岭纵贯全境,行政区划面积39017平方千米。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伊春市的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兴安杜鹃和啄木鸟。
伊春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至1℃,无霜期90天至120天,降雨量550毫米至670毫米,干湿指数1.13至0.92。占尽小兴安岭无限风光的大美林城——伊春区,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山水环绕,四季如画。春来万山滴翠,入夏千峰竞秀,深秋层林尽染,冬至雪塑冰晶,素以“避暑胜地、冰雪乐园、森林氧吧、养生之都”享誉全国。
图1.1-1 土地资源分类占比
伊春市是以伊春区为中心区,由21个卫星城镇组成的群体城市。体制为政企合一,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伊春林业管理局合一。辖1市(县级)1县15个区,其中13个区分别与所在地林业局实行政企合一体制。伊春林业管理局辖16个林业局,4个县团级木材加工、机电、建筑企业。行政划分如表1.1-1所示:
表1.1-1 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划分表
注:本表格数据来源于2013年伊春统计年鉴。
黑龙江省人口为115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0人,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1.1-2 全国省份每平方米人口密度图
一.3&规划背景
21世纪的前20年是我国信息通信技术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历来是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和丰富公民生活的关键组成部分。信息化是国家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其建设和利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有效衔接国家的“十三五规划”,确立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公共基础设施地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连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2016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号)。为贯彻切实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将以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提升共建共享比例为重点,切实减少重复、加强资源共享,促进电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要求自日起,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原则上不再自建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以及地铁、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车站等公共交通类重点场所和大型场馆、多业主共同使用的商住楼、党政机关等建筑楼宇类重点场所的室内分布系统,统一交由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承建(以下简称铁塔公司)。
黑龙江省为响应《关于基础电信企业与铁塔公司做好建设需求对接工作》(工通函〔号)文件要求,做好黑龙江省明年铁塔公司承建相关设施的准备、共建共享及我省基站建设五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由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委托铁塔公司,组织完成黑龙江省基站建设五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铁塔公司需会同各基础电信企业与日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并以此作为基站电磁辐射规划评审依据,列入城镇总体规划。
编制本规划旨在协同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和铁塔公司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完善内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指导检查,确保共建共享相关规定和要求的落实,并积极探索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基础电信企业与铁塔公司要建立完善需求对接、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机制流程。树立合作共赢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力量,满足各基础电信企业网络发展需求,共同推进行业共建共享水平提升,为各级共建共享协调机构提供支撑。
编制基站建设五年专项规划,加快推进4G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我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和基础。4G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服务需求;有利于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助力于“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实现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
铁塔公司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依托“宽带中国”、“宽带龙江”战略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推动龙江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为提高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比例,结合铁塔公司成立的契机,实现集约化建设、规范管理、行业共赢,加大事前规划与审批力度,积极落实编制移动基站建设规划。加快推动我省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设施,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明显增强。3G/4G网络实现我省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我省进入4G和宽带时代。
月全省通信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6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电信业务收入249.8亿元,同比下降4.2%(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上升0.2%);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97亿元,同比下降11.4%。12月份,全省电话用户减少5.7万户,总数4098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106.9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16.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90.2部/百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减少3.3万户,达到484.6户,互联网宽带接入普及率12.64%,4M及以上用户占比92.7%,位居全国第6位,8M以上用户占比达到42%,全国排名第13位。
黑龙江省的信息通信服务业由多家电信企业以及广电网络经营全部或部分业务,基本形成多元竞争态势,各类电信新业务、新技术、新思路、新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新一代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光纤宽带网络和下一代互联网,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在铁塔公司成立后如何营造有序竞争环境,如何高效利用各电信企业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共建共享力度,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为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服务,成为伊春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按工信部、国资委2016年共建共享指导意见,加强和改进城市通信设施规划,明确要求将基站、铁塔等通信设施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工信部联通〔号) 。
?&落实省政府推进龙江信息化建设三次专题会议要求
着力解决信息基础建设难题,政府有关部门简政放权、开放政府基础设施,简化、压缩审批手续,大力支撑龙江信息化建设(黑龙江省政府第二十三、二十六、六十三次专题会议纪要)。
?&推进4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省六厅局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我省4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由省通信管理局组织省铁塔公司统一编制全省城乡5年移动基站建设专项规划,作为城乡基站建设审批备案依据;
?&简化规划环评建设审批流程
?&由环保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基站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性审批(黑通管联〔号),简化手续流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效率。
一.4&编制意义
伊春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以往是由各电信企业自主建设,建设管理流程多样化、缺乏整体规划、沟通体质不及时,共建共享指标完成存在困难。
在国务院批准下中国铁塔公司的成立,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进一步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水平,缓解企业选址难的问题,增强企业集约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在积极引入竞争、破除垄断的同时保持国家通信整体实力,促进有效竞争,防止过度竞争,从而避免了国外电信改革走过的弯路,确保了信息通信服务业整体实力的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满足了企业和公民对信息通信服务的需求,维护了国家利益,促进了社会进步。
?&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龙江信息化进程;
?&建立健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机制,维护国家利益;
?&有效与城镇发展规划衔接,推进通信基础建设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相结合;
?&加快4G网络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化发展战略能力,使信息消费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指导通信基础建设合理、有效使用土地,为加快环评等相关审批手续提供依据;
?&提高共享共建比例,减少行业投资,提升行业效益,促进电信行业转型,保障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促进电信企业转型,提高运营服务质量,满足企业和公民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提早谋划、统一步调、合力推进,保障集约建设有序实施。
?&积极推进节能减排、集约美化和基站建设纳入城乡统一规划。
?&有利于降低电信企业的总体投资规模,有效盘活资产,节省资本开支,优化现金使用,聚焦核心业务运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1)&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令第1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国务院第291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91号)
(4)&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74号)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
(6)&工信部国资委《关于2016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局第18号)
(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YD/T )
(9)&《移动通信工程钢塔结构设计规范》(YD/T)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局《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11)&《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YD)
(13)&国务院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3〕31号)
(14)&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宽带龙江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5〕11号)
(15)&黑龙江省六厅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我省4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黑通管联〔号))
(16)&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黑政发〔2015〕15号)
(17)&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基础电信企业与铁塔公司做好建设需求对接工作》的通知(黑通管明传〔2015〕55号)
(18)&《关于第三代公众移动通信系统频率规划问题的通知》(信部无〔号)
(19)&黑龙江省通信电信企业年基站规划选址方案。
(20)&《黑龙江城乡规划条例》(2015年)
(21)&《伊春市中心城总体规划》()
(22)&《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 )
(23)&《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
一.6&规划编制架构
本规划是在伊春市政府的号召下,由通信管理局协调各家电信企业,组织伊春铁塔公司牵头编制本次规划,具体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1.5-1 规划编制工作组织架构
规划现状基准年为2015年,规划期限为年。
本次规划的站址均指室外宏基站(不含室内站),满足未来五年的4G网络发展需求。
(1)&前期工作准备
为保证本期规划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采取了以下措施:
·&电子地图和google&earth地形图数据
·&基站需求信息由各电信企业根据各自近、远期发展规划上报
(2)&需求调研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于日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重组,黑龙江省现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个电信企业,都分别拥有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而且各电信企业在市场份额、客户定位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带来不同电信企业在近、远期有着不同的规划发展需求。
根据三家电信企业提供的现网基站数据,年的建设需求清单,结合国道、省道、村屯、景区、工业园区等通信基础设施的需求,进行规划方案编制。
一、统一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信息通信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是我省按照“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国家“宽带中国”战略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相关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和基础。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信息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信息通信服务需求;有利于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助力于“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提升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实现我省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明确建设目标,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建设
铁塔公司按照“统一规划、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的原则,加快推动我省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设施,宽带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广泛渗透。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明显增强。3G/4G网络实现我省乡镇以上区域连续覆盖,我省进入4G和宽带时代。
三、完善政策配套,加快推进我省4G网络建设
(一)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各级规划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通信主管部门会同各电信企业,加快4G等信息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并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道路规划等,与其他相关建设规划相衔接。从源头上保障4G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落实和管(沟)道的建设。
(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4G网络建设用地保障,对基站站址、高铁沿线、通信机房、光缆线路等建设给予一定用地指标保障,加快基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和审批,加快权证办理,主动帮助协调土地征用相关工作。
(三)各级住建管理部门,要按照国家光纤到户强制标准,明确要求住宅建设单位预留通信配套设施资源(设备间、管道、桥架、基站站址等),所需投资一并纳入相应建设项目预算。并做为项目配套统一移交。
(四)各级房产管理部门,要加强物业公司管理,不得阻止、拒绝电信企业在住宅区进行移动基站、宽带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并协助电信企业做好宣传和基站选址建设工作,为用户提供优质通信服务。
(五)各乡镇政府,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加大农村4G网络建设支持力度,在4G基站选址、管道建设和电力引接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矛盾纠纷。推动光纤网络进乡入村、信息进村入户和农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发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大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开放力度
迅速开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等院校、车站、展馆、旅游景点等所属建筑物,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道路、桥梁、地铁、机场、公园绿地等市政设施,用于支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扩大采用小型化、景观化、绿色建站技术,确保基站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对已建基站将逐步进行景观化改造。
五、促进4G产业与应用,实现与4G网络的协同发展
引导支持4G业务应用。引导4G相关产品在本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管理、农村信息化、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现代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鼓励开发适应4G特点的高清视频、网络视听、互动娱乐等平台应用和消费服务,扩展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促进新应用、新模式、新服务的发展。
六、简化基站环评程序,提高环评效率
环保部门将现在实行的前置基站环评审批,改为后置环境监测。不再对单个基站进行环评审批,而是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在基站正式运行前,电信企业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公司将公众对电磁辐射有争议的基站进行环境监测,费用由电信企业承担。对无争议的基站不进行环境检测,也不出具检测报告。基站运行前,由电信运营企业对电磁辐射符合国家标准做出承诺,承诺履行情况计入诚信管理体系。环保部门加强对基站的日常监管,发现基站电磁辐射量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可责令电信企业停止基站运行并限期整改。
七、开展科普宣传,营造有利于4G网络建设的良好环境
做好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加大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基站设置、电磁辐射、4G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宣传内容应贴近生活、服务百姓。宣传方式应丰富多样、感受直观,充分利用好网站、微信、微博和传统媒体等各种平台和渠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感知度。各电信运营企业应结合各自4G业务推介加强宣传普及,并积极建设4G应用体验点和示范区,让市民直观体验4G的高速便捷。
八、加强组织保障,形成推进4G网络建设的工作合力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加强政府的服务与监管,发挥基础电信企业的主力军作用。成立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为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通信管理局、发改委、工信委、国土厅、建设厅、环保厅、交通厅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4G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省4G网络建设,解决4G网络建设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信息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将4G和宽带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规划落地、基站设置、电力引入、工程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主动协调解决4G和宽带网络建设中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依法打击破坏4G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推进本地区4G和宽带网络快速健康建设发展。
各电信运营企业应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相关要求,结合集团整体部署,细化制定全省的4G和宽带发展规划,明确计划、分步推进,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加快4G和宽带网络建设覆盖,确保完成建设目标。
一.10&移动通信发展状况及趋势
行业仍将保持持续平稳发展的势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据流量的超速增长,信息通信面对数据流量攀升对网络承载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4G网络的迅猛发展,势必将在基站站址数量有着激增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再次对通信行业进行了整合,节省资源,减少电信企业在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提升通信基础设施共享水平,成立中国铁塔公司。运用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电信行业需求,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发展经济的模式,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
一.11&黑龙江省通信发展
2015年黑龙江GDP增长率低于全国增长水平,结合龙江信息化发展策略,规划期末预期增长率略高于全国水平。目前,全国基础电信业总体趋势仍保持平稳增长,14年受到营改增影响,整体收入增速为-1.1%,可比口径增速4.3%。随着4G时代到来,我国进入流量爆发初期,流量增幅将超100%。
图2.1-1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状况
图2.1-2我国移动数据流量规模
图2.1-3 黑龙江数据流量规模
近年来,黑龙江省电信行业蓬勃发展,行业收入显著提升,其中移动通信发展尤为迅速,用户数逐年提升。截止2015年11月,全省电信企业业务总量完成350.4亿元,同比增长14.1%;电信企业业务收入完成229.3亿元,增长-4%。月,全省累计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3413.2万G,同比增长81.5%。
图2.1-4 2009年~2015年电信企业业务收入情况
目前,黑龙江省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0.2部/百人。3G移动电话用户1141万户,在移动用户渗透率为33%,比上年提高5.3%。
图2.1-5 2009年~2015年电信企业3G用户渗透率
依据目前黑龙江省3G用户数量,结合2G/3G用户发展趋势及电信企业15年行业发展思路,预测规划期末黑龙江省4G用户数可以达到1700万户,渗透率达到40%。
图2.1-6黑龙江2015年~2018年4G用户发展趋势预测
一.12&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2013年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是指利用LTE(包括TD-LTE、LTE-FDD)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业务,也就是4G通信业务包括了2G、3G网络已有的语音业务、补充业务、数据业务。4G业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其中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并保证高可靠的服务质量。4G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4G业务从技术、运营及市场需求不同角度来看,有如下分类。
(1)从运营角度划分
4G 业务主要是指在4G 网络上承载运营的业务,从电信企业角度看主要可以分为数据业务和VoLTE业务两大类。其中目前网络支持业务主要为数据业务,但在“十三五”期间VoLTE业务必将在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中推广使用。
(2)从业务技术需求角度划分
4G 标准继续依赖标准组织已发展的多项新定标准(IMT-Advanced)加以延伸,由无线LTE系列标准和核心网EPC系列标准共同组成。业务类型基本沿用3G标准的四种基本业务类型,即会话类业务、流媒体业务、交互类业务和背景类业务。受四类业务自身业务特性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移动通信相对于有线通信的特征、4G网络业务承载能力限制、电信企业利润需求、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等,四种业务类型的主流业务各具不同特色。
表2.2.1-1 从业务技术需求角度划分业务类型
语音通信是3G业务及后续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业务应用。移动语音通信服务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移动中的通信需求,是移动通信网络区别于有线通信网络的基本特征。
较小的时延
数据上下行速率对称
根据流媒体持续时间的长短,流媒体业务可分为长流媒体业务与短流媒体业务两大类;根据同时使用同一流媒体内容的人数多少,可分为群组流媒体业务与个人流媒体业务;根据人们对流媒体业务的接受主动性,可分为广播式流媒体业务和交互式流媒体业务。
视频流媒体点播
对误码率要求较高
FTP 内容下载
对时延要求进一步降低
交互类与背景类业务要求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获取服务响应与完成服务提供(背景类业务响应时延要求相对较为宽松),且数据传输的BER较低。交互类与背景类业务应用种类繁多,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其应用业务类型不同,具有典型的个性化特征,是3G数据业务的主要应用类型。
对误码率有一定的要求
互联网浏览和搜索
要求相对较低的时延
数据上下行速率非对称( 下行要求较高)
个人信息管理
对时延要求最低
电子邮件服务
对误码率要求最高
SMS\MMS\FAX
(3)从用户横向需求角度划分
从用户横向需求角度对业务进行划分,多种制式配合下业务标准可以分为五大类,主要包括五类:通讯类业务、信息类业务、交易类业务、娱乐类业务、办公类业务。
表2.2.1-2 从用户横向需求角度划分业务类型
通信类业务
传统语音电话
满足用户基本的沟通需求
可视电话(VoLTE)
UMS( 统一消息)
移动E-MAIL
信息类业务
定制信息类业务—— 如手机报、交通信息、天气预报、股票信息、体育新闻等
满足用户获得信息的需求
位置类信息
交易类业务
满足人们对交易便利性的需求
娱乐类业务
流媒体(VoD,AoD)
满足人们娱乐需求
办公类业务
个人信息管理
满足人们移动工作要求
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较为成熟的第四代,即4G时代,中国也在2014年启动4G市场。4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G与此前制式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提升。4G标准包括TD-LTE和LTE FDD两种制式。日,三大电信企业分别获得工信部颁发的TD-LTE制式牌照,日,批准部分城市以TD-LTE和LTE FDD混合组网形式建设,以各自的优势相互竞争,拉动4G市场的发展。
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3GPP定义的移动宽带网络标准,在2008年初被列入3GPP R8正式标准。LTE并非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如OFDM,MIMO,自适应技术等。与3G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等。LTE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 MHz到20MHz多种带宽。
LTE-Advanced是LTE的演进,正式名称为 Further Advancements for E-UTRA。它是3GPP为了满足 ITU-R 的IMT-Advanced(4G)的技术需求而推出的标准。IMT-Advanced要求未来的4G通信在满足高的峰值速率和大带宽之外还要保证用户在各个区域的体验。有统计表明,未来80%~90%的系统吞吐量将发生在室内和热点游牧场景,室内、低速、热点将可能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更重要的应用场景。因此,需要通过新技术增强传统蜂窝在未来热点场景的用户体验。LTE-Advanced在完善OFDM、MIMO、自适应等技术应用的同时,技术发展更多集中在RRM(无线资源管理)技术和网络层的优化方面。LTE-Advanced主要针对室内环境进行优化,能有效支持新频段和大带宽应用,峰值速率大幅提高,可以达到在带宽100MHz 内实现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
图2.2.2-1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图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多样化发展和4G技术的演进,电信企业的运营模式也随之产生新的发展趋势,从过去的电信企业与普通客户两者之间的前向运营模式,转向电信企业与普通客户和商家三者之间的前后向兼有的运营模式,电信企业的定位也由过去的通信服务供应商变成现在的综合信息供应商,精力也向运营发展和业务拓展方向转变。4G是一个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通信业与传媒业、娱乐业以及其它商业的融合。
运营模式除了从通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变以外,电信企业对其业务和客户的管理模式也是重要的一环,这其中包括通信社区的发展与用户的维护以及移动终端的定制等。通信社区是以用户数据为核心,通过整合通信资源而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社区服务;而移动终端的定制则融合了电信企业各自的网络制式与特殊的个性化服务,是实现各自客户的聚群管理与上下游产业链增值的发展模式。
一.13&伊春移动通信网络类型
目前,伊春市移动通信基站主要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基站组成,主要包含GSM、CDMA2000 1X、WCDMA、CDMA2000 1X EV-DO、TD-SCDMA、LTE等网络,上述系统使用频段情况,如下:
表2.3-1 电信企业网络情况介绍
采用频率情况
889~909 MHz (上行)/934~954 MHz (下行)
MHz (上行)/ MHz (下行)
A频段:MHz
F频段:MHz
E频段:MHz (室内)
F频段:MHz
E频段:MHz (室内)
D频段:MHz
909~915 MHz (上行)/954~960 MHz (下行)
MHz (上行)/ MHz (下行)
MHz(上行)/MHz(下行)
MHz(室内)、 MHz
MHz(上行)/MHz(下行)
825-835 MHz(上行)/870-880 MHz(下行)
MHz(室内)、 MHz
MHz(上行)/MHz(下行)
MHz(上行)/MHz(下行)
(1)&GSM数字蜂窝系统
GSM是欧洲国家标准,即泛欧数字蜂窝网通信标准,采用时分多址/频分多址的接入方式。GSM900、GSMl800均采用GSM技术标准,系统功能相同,主要差异是频段不同。XX移动所运营的网络包括GSM900、GSMl800网络,XX联通所运营的网络包括GSM900、GSMl800网络。
(2)&CDMA数字蜂窝系统
CDMA是北美数字蜂窝标准,采用码分多址系统。码分多址是以扩频技术为基础。扩频是把信息的频谱扩展到宽带中进行传输的技术。CDMA采用1:1频率复用,是个干扰受限系统,其覆盖、容量和质量等可相互转换。中国XX电信运营CDMA 2000 1X网络。
(3)&3G移动通信系统
3G是第三代移动技术的简称(3rd-generation),特指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一种蜂窝技术。它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提供高速数据业务。日国际电联ITU-R TG8/1第18次会议通过了“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规范”建议,有代表性的3G协议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三大标准各具优势,并已形成了各自的产业联盟。2009年1月我国3G牌照正式发放,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电信企业分别采用了CDMA2000、TD-SCDMA、WCDMA技术建网。
WCDMA的发起者主要是欧洲和日本标准化组织和厂商,它继承了第二代移动通信体制GSM标准化程度高和开放性好的特点,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HSDPA/HSUPA的演进策略。WCDMA采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其扩频码速率为3.84Mchip/s,载波带宽为5MHz。其核心网络基于GSM MAP网络的演进,无线接口为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并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国内WCDMA牌照被划分给。
CDMA2000的发起者主要是以美国和韩国等为主的以IS-95 CDMA为标准的制造商和运营公司,它是从CDMA One演进而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2000用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DS-CDMA)、频分双工(FDD)方式,扩频码速率为1.2288Mchip/s,载波带宽为1.25MHz,并可以采用多载波捆绑。它继承了IS-95窄带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电信企业同样可以在窄带CDMA网络中更换或增加部分网络设备过渡到3G,分两个阶段:CDMA2000 1X EV-DO(Data Only),采用话音分离的信道传输数据,和CDMA2000 1X EV-DV(Date and Voice),即数据信道于话音信道合一。其核心网络基于ANSI-41网络的演进,并保持与ANSI-41网络的兼容性。国内CDMA2000&1X EV-DO牌照被划分给。
TD-SCDMA是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集团)在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根据多年的研究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这是近百年来我国通信史上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的出现在我国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TDD)、TDMA/CDMA多址方式工作,扩频码速率为1.28Mchip/s,载波带宽为1.6MHz,与其他两种技术相比采用了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及动态信道分配、接力切换等技术,具有频谱使用灵活、频谱利用率高等特点,适合非对称数据业务。其核心网基于GSM/GPRS网络的演进,保持与GSM/GPRS网络的兼容性,可以基于TDM、ATM和IP技术并向全IP的网络结构演进;UTRAN基于ATM技术,统一处理语音和分组业务,并向IP方向发展,空中接口采用TD-SCDMA。国内TD-SCDMA牌照被划分给中国移动。
(4)&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包括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4G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5倍,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是由3GPP(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制定的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于2004年12月在3GPP多伦多TSG RAN#26会议上正式立项并启动。LTE系统引入了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和MIMO(Multi-Input & 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关键传输技术,显著增加了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20M带宽2X2MIMO在64QAM情况下,理论下行最大传输速率为201Mbps,除去信令开销后大概为140Mbps,但根据实际组网以及终端能力限制,一般认为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并支持多种带宽分配: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等,且支持全球主流2G/3G频段和一些新增频段,因而频谱分配更加灵活,系统容量和覆盖也显著提升。LTE系统网络架构更加扁平化简单化,减少了网络节点和系统复杂度,从而减小了系统时延,也降低了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LTE系统支持与其他3GPP系统互操作。LTE系统有两种制式:FDD-LTE和TDD-LTE,即频分双工LTE系统和时分双工LTE系统,二者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空中接口的物理层上(像帧结构、时分设计、同步等)。FDD-LTE系统空口上下行传输采用一对对称的频段接收和发送数据,而TDD-LTE系统上下行则使用相同的频段在不同的时隙上传输,相对于FDD双工方式,TDD有着较高的频谱利用率。
本次规划主要针对满足4G覆盖要求进行规划。
一.14&伊春通信站点现状
及国家对通信行业共建共享和节能减排逐年考核提升指标要求,通信基础设施现网数据的统计对日后共建共享有着重要意义。
一.15&站点类型统计
一.15.1&物理站址统计
各电信企业移动基站存在共址建设,即两个站址为一个站点,本次规划仅对站点情况进行统计。经过统计,全市共有1358个物理站址,其中中国移动880个,中国联通656个,中国电信498个。剔除电信企业共享站址676个,全市物理站点数约为1358个。
表3.1.1-1黑龙江电信企业现网物理站址数量
注:数据来源于日各电信企业交换及铁塔公司普查、收集数据(含在建工程)。
一.15.2&站点复用率统计
站点复用率定义为所有共享他方站址数量总和与所有的物理站点总和的比率。共享他方站址数量总和定义为各电信企业共享他方站址资源且去除重复共享数量后的和。经过统计伊春市所有物理站点数量为1358个,全市复用站点占比仅为33.23%,大大增加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的风险,降低电信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15.3&塔桅类型统计
移动通信塔桅是指承载各种移动天线的塔架、桅杆,包括自立式四角塔、单管塔、美化塔、一体化塔房、楼顶塔、拉线桅杆、增高架和楼顶抱杆等。今年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基站建设量不断扩大,塔桅的规模也随之巨增。塔桅的使用类型与基站选址位置周边的环境有一定的关联,今年随着国家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和历年共建共享的比例加大,塔桅类型已经可以决定是否可以满足共址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和制约条件。
本次规划对塔桅类型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一类为楼顶塔,另一类为地面塔,具体如下:
表3.1.3-1 塔桅分类说明
单管塔(路灯杆、美化塔、H杆)、角钢塔、三管塔、塔房一体化
拉线塔(拉线桅杆、增高架)、楼面抱杆、其它(美化天线)
通过对电信企业自有产权站址进行统计分析,全网共计有物理站点1358个,其中落地塔数量为1161座,占比为85%;楼面塔数量为197座,占比为15%。落地塔中三管塔的占比最高,预计后期可直接共享可能较大。
表3.1.3-2 落地塔分类统计
电信企业自有资源-落地塔
表3.1.3-3 楼顶塔分类统计
电信企业自有资源-楼面塔
一.16&基站覆盖场景统计
由于无线传播特性主要受地形地貌、建筑物材料和分布、植被、车流、人流、自然和人为电磁噪声等多个因素影响。根据无线传播环境类型,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区域可分为开阔区域与封闭区域,通常称为室外信号覆盖与室内信号覆盖两种。室外信号覆盖以建设定向宏基站为主要形式,配合其他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信号的广覆盖。室内信号覆盖以室外型宏基站信号穿透过墙、窗覆盖建筑物室内为主要形式,其他室外站点无法良好覆盖的部分高楼大厦需要单独建设室内分布系统,消除室内盲点,实现网络的深度覆盖,同时吸收热点话务。因此基站设置需根据无线网络规划统筹考虑室内、室外覆盖要求。
信号覆盖按照覆盖目的又可分为面覆盖、线覆盖与点覆盖三种。
伊春市面覆盖的典型区域主要分为:密集市区、普通市区、郊区乡镇、农村开阔地这几种场景。基站设置需根据不同的场景对选址的要求进行。
密集市区移动用户对数据业务的需求最大,服务质量要求最高。在该区域进行网络覆盖时,应兼顾室内、室外信号覆盖;室外覆盖以宏基站、分布式基站为主进行大范围覆盖,局部室外热点和覆盖盲点以微基站、射频拉远、直放站作为补充,尽量利用公共设施建筑物;基站在提供高数据速率、高话务量的同时,还需要控制基站间信号干扰,减少越区覆盖。普通市区网络建设以满足覆盖和话音为主。在该区域进行网络覆盖时,以宏基站为主进行室内外的大范围覆盖,以微基站、射频拉远、直放站对于城中村和部分建筑底层覆盖盲区进行补充覆盖,尽量利用公共设施建筑物;一般通过室外信号穿透覆盖室内,但站点选取有困难的大型居民区,可考虑采用小区分布系统。
郊区乡镇一般以话音需求为主,在上规模的开发区内有部分的高端用户,对数据业务有一定的需求。在该区域进行网络覆盖时,要兼顾基站周边未来楼群的发展,尽量选择在周边建筑物相对稳定的区域建站;对具有一定规模和话务需求的郊区乡镇主要采用宏基站来解决覆盖和容量的双重需求;对于话务需求不大或在偏远地区并且分布范围有限的乡镇采用微基站、射频拉远或直放站来覆盖。
农村地区一般主要对话音有需求,对数据业务一般需求较少。在该区域进行网络覆盖时,主要考虑扩大单站的覆盖范围,实现广覆盖;人口密集和话务需求高的农村区域主要采用宏基站来解决覆盖和容量的双重需求,话务需求低的区域采用射频拉远或直放站来覆盖;一般需要在空地上自建机房及铁塔,或在附近合适高度的山丘上建站。
通过对伊春市各电信企业现网存量面覆盖区域站点占比数据分析:市区单位面积中基站数达到5.23个,市区郊区达到1.86个,县城达到0.86个,市区和县城站点从数量上看可以支撑4G通信发展;但由于现网布局的片面性,同时随着城市的规模拓展,新增、补点、整合的需求也日益突显。
为保证交通干线的无线信号良好覆盖,及为线覆盖。交通干线将各点面交织结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线覆盖按重要等级主要分为高速、高铁、国道、航道、省道、县道及乡道,特殊情况下还有隧道及地铁等。
交通干线的地物环境差异比较大,要根据地理环境、车流量,制定合理的建设方案。一般可在道路拐弯处或交汇处设立两扇区宏基站实现广覆盖,尽量采用高增益定向天线,并可在沿路增加射频远拉、微基站、直放站等消除盲区。
城区内江信号控制复杂。以沿岸的面覆盖带江面覆盖为主,站点设置要结合沿江码头、乡镇、道路,统一考虑;基站天线应避免过强信号通过江面发射到对岸,形成干扰。
隧道的覆盖应根据隧道的深度、隧道截面积大小以及隧道外部信号的覆盖情况选择不同的覆盖方案。对于短、直、洞截面宽的隧道,可通过无线直放站实现覆盖;对于较长、弯曲、洞截面狭窄的隧道,可通过无线直放站配合微基站实现覆盖,也可以在隧道内建设分布式系统。
本次规划点覆盖含义为区域面积较小、数量较多,或所需要覆盖面积有限的区域,主要分为乡镇,村庄和旅游景区。
?&全省乡镇已经全部实现点覆盖,但乡镇以上连续覆盖仍存在空洞;
?&自然村的站点点覆盖整体上可达(55.88%)60%以上;
?&和景区的站存在覆盖盲区;
?&随着4G网络的延伸,目前依然有一定数量的重点区域或村屯站址还需补充。
一.16.4&人口覆盖
人口覆盖指单个物理站点下所覆盖的人口数量。指标可以反映区域内站址数量与人口关系比例。通过对全国的数据对比分析,伊春市平均每站覆盖666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映伊春市基站物理站点数量明显少于全国水平,结合我市地域面积,可证明深度覆盖不足,需要补点解决需求较为迫切。
图3.2.4-1 每站点覆盖人口数
一.17&现状分析
一.17.1&存在问题
一、通信基站资源现状问题数据分析:
(1)&现网存量资源复用率较低
虽然2009年以来新建基站共享比例逐年增高,但新建共享基站数量占存量基站比例较低,造成全省站点复用率仅为12.60%。
(2)&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短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提高,人口密度越来越高,用户对通信需求不断增大,加之城区不断扩张,新建覆盖和容量扩容需求同时增加,与市区建站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3)&村屯覆盖率偏低
由于伊春村屯、连队较多,分布广、且不集中,而且站址数量少,现有资源无法满足4G建设需要,与广大农村区域对数据业务日益增加的需求存在差异。
(4)&交通干线存在覆盖能力不足
至南岔的二级公路,途经美溪和金山屯旅游区,伊春至嘉荫的公路,进入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石林风景区和边陲旅游城镇嘉荫,周边站址数量较少,公路交通干线长,总体覆盖水平偏低,与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旅游存在偏差。
(5)&通信基础能力薄弱
伊春通信基础覆盖薄弱、信息化需求支撑能力欠缺,站址较难满足龙江“智慧城市”“宽带龙江”的发展需求,网络的能力提升存在滞后现象。
二、政策法规问题
(1)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公共性质需要深化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政府实现电信普遍服务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都离不开它,信息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保密性和可靠性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些都决定了信息通信网的性能必须是高质量的。但是,对于电信业的特殊性,社会上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误解,在须为电信基础设施配置资源时,又认为电信业是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对其发展所需的,且已列入城市规划的公共资源需求,在实际建设时往往难以落实。
(2)公共资源对通信信息业的支撑力度下降
各地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提供公共资源的力度不够,或虽作出了规划缺少政府多部门的配合操作。各企业提供通信信息服务必须建设的接入基础设施,得不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大多只能与业主协商,使多数站点处于无两证、不稳定的境地,同时与地方上整体用地、景观规划不符,处于随时可被拆迁的境地。
(3)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政策性问题
?&涉及信息通信设施建设的搬迁赔偿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妥善解决。
?&部分开发商还存在收取进入费、占道费和配合费等现象。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政府公用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在城市新建区域,配套城市道路建设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公共配套,应该是不收费的。部分地区和部门还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现象,影响了该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4)居民区站点建设困难
各信息通信基站设备均是经过国内各政府管理部门检测、批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国家环保、卫生、无线电管理标准或规范,并经现场测试符合环评和健康保护标准的,但因对公众进行的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知识的普及不够,居民对辐射的疑虑,使较多区域因部分居民的反对,无法设立移动通信基站而影响了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
一.17.2&基站资源现状解决对策
解决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取多种策略减少或排除基站建设过程产生的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整体规划,提高共享率
由于目前缺乏统一规划,各电信企业在获取基站站址时常采取排他方式,随着站址资源的日益紧缺,租赁、购买站址机房的成本必然不断增加,同时也带来基础资源的极大浪费。电信企业日趋严重的基站重复性建设问题已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注,颁布了基站共享共建的相关要求和操作指引。电信企业应在业务上竞争的同时,在有限的基础资源上加强合作,充分考虑在基站建设上互换、共享、共建基站的可能,在满足站址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设施物业,尽可能避开居民住宅,合理减少建站成本。在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和站址条件允许、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不同电信企业应优先考虑采用共站的方式建设基站,以免重复建设,减少建站成本。
(2)基础配套建设,充分考虑共建需求
日后在基础配套建设中,为了更好的做到可共享的目的,机房和塔桅在建设过程中预留余量,满足日后扩容或共建需求。
(3)有针对性的对交通干线和农村覆盖
为满足电信企业发现需求,加强重要交通干线及重要农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用地纳入城乡规划。
(4)力争将基站建设纳入城乡规划
要从根本上解决移动基站选址难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基站纳入城市、农村建设规划。电信企业将近期、中期、远期的基站规划报给市政规划部门,将专项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在相关的控规和修规之中予以落实。在公共用地上预留基站的建设用地。在写字楼和住宅小区建设审批工程中,将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建设的“七通”范围,作为必需的配套项目进行审核;农村的基站建设应纳入新农村的基础设施规划范畴。
一.18&规划思路与目标
一.19&通信基站规划思路
瞄准世界领先的信息化通讯技术,着力构建普遍覆盖、便捷高效的通信信息网络体系,大力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利用,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信息化与国际化、信息化与城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提升发展
自2016年期电信企业原则上不允许在新建通信基础设施,全部移交由铁塔公司建设,铁塔公司应按照各电信企业提供的建设需求完成建设工作量,同时考虑未来五年的网络布局,铁塔也对通信基站布局进行了部分站点规划,具体思路如下:
(1)年电信企业规划思路: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公司2016年-2020建设需求为4G建设需求,满足乡镇以上新增覆盖需求,少量新建城区、开发区及重要新建道路的2G补忙需求。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公司年建设需求均为4G建设需求,所有站点均为满足县城以上新增覆盖需求,总体投资水平为15-20亿。;
?&中国电信:以4G覆盖市区、县城及重点乡镇以上为主要建设目标,适当兼顾部分区域2G/3G补盲。
?&(2)适应信息化发展战略
?&响应政府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宽带龙江”战略落实,实现网络适度超前;
?&为实现信息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提供支撑和保障。
(3)统一规划 集约建设 协同发展
?&以规划为手段,促进基础设施的共建,实现集约化建设,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
?&统一协调,统筹部署促进行业与政府机关与通信行业沟通、衔接,支撑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4)资源共享 、规范管理、实现共赢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现有资源共享率,提升行业效益;
?&促进现网资源整合,解决行业选址难,减少行业投资风险,支撑电信行业转型发展。
(5)年度侧重
?&2016年主要以满足电信行业需求为主;
?&2017年以乡镇以上场景连续覆盖等为主,兼顾电信企业需求,结合各企业发展思路,对站址进行需求储备;
?&2018年以农村点覆盖和主干道路连续覆盖,同时考虑4G通信无线网络整体发展,统筹站址部署,力争最大限度满足本次规划的各项目标。
一.20&规划目标
密切配合政府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规划,全面提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水平,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创新和升级,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的应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惠及全民,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社会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关键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解决信息网络与系统的自主可控问题,保障国家安全。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移动通信行业发展需要,编制本市基站专项发展规划,作为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管理的一部分。
总体规划目标为2020年底初步建成适应伊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下一代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设施,具体如下:
(1)&明确建设目标,实现乡镇以上场景连续覆盖、力争覆盖村屯;
(2)&与城乡规划、土地整体利用规划、道路规划相适应;
(3)&适应移动通信的演进,实现4G通信网络的平滑过渡;
(4)&确保城乡扩展区域通信网络覆盖。
规划具体目标,满足点、线、面、站点复用率及基础设施能力提升情况,3G/4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省道以上连续覆盖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实现部分农村地区4G点覆盖。具体如下&:
(1)&面覆盖:市区单位面积基站数规划目标值为9个;郊区单位面积基站数规划目标3个;县城单位面积基站数规划目标为1个;
(2)&点覆盖:规划目标为全省乡镇以上实现连续覆盖、农村点覆盖为50%、景区点覆盖达到100%;
(3)&线覆盖:省道以上线覆盖站址满足4G 100%连续覆盖需求;
(4)&站点复用率:目标值为40%;
(5)&基础设施能力:降低单站覆盖人口数,提升到每平方公里基站数0.07个,单站平均覆盖人口数低于666人。解决容量和覆盖问题,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
一.21&通信基站规划原则
一.22&规划选址原则
在基站选址时应站在全网高度,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满足网络要求,同时满足城乡规划发展的要求,基站选址应遵循以下准则:
1.&技术性要求:
(1)&站址选择应符合网络蜂窝拓扑结构要求。
(2)&站址选择应满足无线网络覆盖要求和业务需求。
(3)&站址选择应适应站址周围的无线电波传播环境,并考虑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隔离要求。
(4)&按不同站型来考虑基站位置和天线安装位置,基站机房位置与天线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宏基站,基站天线位置比周围建筑物高出8~20米,四周50米半径范围内无明显阻挡;微基站,选择人流密集、话务量高的地方,天线位置比周围建筑物低,覆盖视距的有限范围。
(5)&为保障突发事件通信指挥调度、交通要道通信覆盖而设置的基站点应在规划中作战略考虑,应给予重点保护。
(6)&对于靠近边界的基站,应该做好与相邻地区的沟通,细化本市边界基站的规划,把边界基站的覆盖范围限制在本地区内。
2.&经济性要求:
(1)&在满足站址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共设施物业,尽可能避开居民住宅。
(2)&在满足电磁兼容要求、《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和站址条件允许的前提和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不同电信企业应优先考虑采用共站的方式建设基站,以避免重复建设和满足城市景观的要求。
3.&发展性要求:
(1)&站址的选取要与城乡规划相结合,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考虑中长期城市发展需要,并满足城市建设和城市市容景观的要求。
(2)&在城区、镇区的基站的天线安装应采用天线支撑杆,并考虑建筑物上安装的天线与周围景物相融合的美观要求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非城区基站因技术条件必需建造铁塔或通信杆。
(3)&在城区和中心镇区原则上不再采用铁塔和独立通信杆,在用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城区和中心镇区才可考虑适当建造铁塔或通信杆满足天线安装高度要求,但必须严格执行城乡规划管理规定,并考虑城市周围景观及电磁辐射环境保护要求,且新建的铁塔和通信杆必须考虑满足与其他电信企业共用站址的条件。
(4)&在城市道路(包括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两旁的第一排建筑物上尽量避免新建基站,如需新建基站,其基站天线须采用美化天线。
(5)&专项规划中的站址布点作为项目建设的初步规划选址意向,在符合规划原则的前提下,基站建设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具体准确的选址方案应符合专项规划的布局原则和相关规划要求并报规划部门审批。
4.&安全性要求:
(1)&站址选择必须满足安全要求,确保网络设备运行的安全。
(2)&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毒气体、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或者容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设置。
(3)&基站天线主方向100米范围内、非主射方向80米范围内一般不得有高于天线的学校、医院、幼儿园、住宅等敏感建筑物。
(4)&基站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和具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生产强脉冲干扰的热合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置。
(5)&基站建设前应由具备资质的电磁辐射监测机构对拟建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其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的功率密度一般大于20μW/cm2地区不宜建设基站。
(6)&基站应避免设置在雷击区。
(7)&环境协调方面:基站建设应与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相协调,与现状及规划的地上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各种管线保持安全距离,并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要求。
5.&工程可实施性要求:
(1)&站址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机房面积、负荷、天线架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等工程实施因素。
(2)&基站站址宜选在有适当高度的建筑、高塔和可靠电源可资利用的地点。
(3)&站址选用机房时,应根据基站设备重量、尺寸及设备排列方式等对楼面荷载进行核算,以便决定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并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机房面积。
(4)&本规划实施以前已设置的基站站址原则上保留不变,但对经评估核实影响较大,确需改造的基站应落实相关外观整治措施。
一.23&站点整合规划原则
目前,2016年~2020年4G网络是各电信企业主要建设制式,黑龙江省六厅局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我省4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加快黑龙江省的4G网络建设,允许铁塔公司在500米范围内调整基站位置。
一.23.1&站点整合规划依据
本规划主要针对4G通信基站规划,使用链路模型为COST-231,其是以载频1500MHz≤f≤2000MHz,基站天线高度 30m≤Hb≤200m,移动Hata模型台天线高度 1m≤Hm≤10m,基站和移动台间的距离 1km≤d≤20km为基准条件得到的。COST 231-Hata模型路径损耗计算的经验公式为:
&&&&&&&&&&&&&
式中,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因子,由下式给出:即
&&&&&&&&&&&
为小区类型校正因子,由下式给出:即
&&&&&&&&&&&&&&&&&&&
为大城市中心校正因子,由下式给出:即
&&&&&&&&&&&&&&&&&&&&&&&&&&&&&&&&&
式中:f为载频,为基站天线高度,为移动台天线高度,d为基站和移动台间的距离,为地形校正因子,反映了一些重要的地形环境因素对路径损耗的影响,如水域、树木、建筑等。合理的地形校正因子可以通过传播模型的测试和校正得出,也可以由用户指定。
公式中参数的典型值如下:
f≤1500MHZ
根据COST231-Hata模型计算可以得出LTE 1.8G频段覆盖情况,具体如下:
表5.2.1-1 LTE FDD(1.8G频段)链路预算
1.8G频段LTE FDD
单天线端口最大发射功率
发射天线增益
单用户分配RB数
接收机噪声系数
接收基底噪声
接收机灵敏度
增益余量损耗
接收天线增益
基站天线有效高度
UE天线高度
UE高度校正因子
农村地形校正因子
最大路径损耗
单向最大路径损耗
电信企业规划站址间距
共建偏移基站间距
共享偏离站间距
表5.2.1-2 TDD-LTE(F频段)链路预算
1.8G频 TDD-LTE
单天线端口最大发射功率
发射天线增益
单用户分配RB数
接收机噪声系数
接收基底噪声
接收机灵敏度
增益余量损耗
接收天线增益
基站天线有效高度
UE天线高度
UE高度校正因子
农村地形校正因子
最大路径损耗
单向最大路径损耗
电信企业规划站址间距
共建偏移基站间距
共享偏离站间距
一.23.2&站点整合原则
考虑到提高现网共建共享率,进一步提高共建共享水平,减少重复投资节约资源,在满足网络覆盖条件的前提下优先考虑共享电信企业现网基站,得出模型使用场景。
(1)&按1800M链路预算结果是密集市区覆盖半径为0.4Km,一般市区的覆盖半径为0.66Km,郊县的覆盖半径为0.94Km,农村的覆盖半径为1.4Km。
(2)&理论站间距密集市区站间距为0.59Km,一般市区的站间距为0.99Km,郊县的站间距为1.4Km,农村的站间距为2.1Km。
(3)&本次规划新建规划站间距为密集市区为300-500m,一般市区为400-900m,郊县为600-1300m,农村为800-1800m。
(4)&共建偏移站间距为密集市区为100m,一般市区为200m,郊县为300m,农村为500m。
(5)&共享偏移站间距为密集市区为100m,一般市区为200m,郊县为300m,农村为1000m。
(6)&伊春农村开阔地大多地势平坦,房屋间距大,传播环境良好,1000米偏移距离可以满足基本的覆盖要求。
注:高速、国道、省道、乡镇可以参考农村传播环境; 高速铁路由于车体衰减损耗较大,为满足高速率吞吐量建议站间距小于800米。
一.23.3&站点规划原则
依据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结合工信部2016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要求,统筹布置基础网络格局,优先考虑共享存量资源,加大共建力度,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解决转型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
(1)&4G共享存量资源满足选择距离
?&面覆盖:
o&密集市区100米内
o&一般市区200米内
o&郊县500米内
?&点覆盖:
o&乡镇、农村、景区1000米内
?&线覆盖:
省道以上交通干线1000米内
(2)&推动4G共建整合需求选择距离
?&面覆盖:
o&密集市区100米内
o&一般市区200米内
o&郊县300米内
?&点覆盖:
o&乡镇、农村500米内
?&线覆盖:
省道以上交通干线500米内
(3)&主动规划4G满足未来需求选择距离
?&面覆盖:
o&密集市区站间距300米内
o&一般市区、县城站间距400米内
o&郊区站间距600米
?&点覆盖:
o&乡镇600米内
o&村屯2000米内
?&线覆盖:
o&高铁700米内
o&省道、国道等交通干线2000米内
一.24&塔桅使用原则
对于移动通信中信息通信基础配套设施重要的一部分是塔桅,按类别可以分为如下:
表5.3-1 塔桅分类说明
单管塔(路灯杆、美化塔)、角钢塔、三管塔、塔房一体化
拉线塔(拉线桅杆、增高架)、楼面抱杆、其它(美化天线)
一.24.1&地面塔类型
(一)单管塔
单管塔是以单根大直径锥形钢管为主体结构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塔身横截面可以加工成圆形和正多边形两类,塔段间采用插接连接成整体。
插接单管塔塔身横截面一般为正12边到正16边形,采用外爬,爬梯设在塔身外面。
40m、45m、50m
优点: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施工机械化,缩短工期;风荷载体型系数小,受力性能好;插接连接,可搬迁重复利用。
缺点:造价较高;安装要求较高,一般优先考虑吊车安装;构件较大,二次倒运要求较高。
1)单管塔适用场景广泛,特别适用于拟建场地面积较小的情况、对景观要求较高的情况。
2)考虑到单管塔造价较高,城市市区和市郊、居民小区、高校、商业区、景区、工业园区、铁路沿线等区域应用较多。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单管塔可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桩承台基础和刚性短柱基础。
表5.3.1-1单管塔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50米单管塔
50米单管塔
11*11或大于120平
13*13或大于170平
(二)三管塔
三管塔指塔柱采用钢管制作,塔身截面为三边形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
三管塔塔柱采用钢管制作,塔身截面为三边形,是区别于角钢塔的一种高耸钢结构。
40m、45m、50m
优点:与传统角钢塔相比,塔身截面为三边形,构件数量减少,经济性好;占地面积小;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安装周期显著缩短。对二次倒运要求低。
缺点:三管塔刚度较弱,高度不宜高于55m;造型属于普通塔桅,无景观考虑。构件多,节点多,搬迁重复利用较困难。
1)三管塔适用场景广泛,特别适用于拟建场地面积较小的情况,节约建设用地。
2)工业开发区等市郊区域、县城、乡镇、农村等对景观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区域。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三管塔可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桩承台基础等基础形式。
表5.3.1-2三管塔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50米三管塔
40米三管塔
30米三管塔
11*12或大于130平
10*11或大于110平
9*10或大于90平
(三)角钢塔
角钢塔指采用角钢制作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
角钢塔塔体均采用角钢型材组装而成,采用螺栓连接,焊接工作量很小。
45m、50m、55m
优点:角钢塔整体刚度大,承载能力强,技术应用成熟。
缺点:造型属于普通塔桅,无景观考虑。风压较大地区和高度较高时,用钢量显著增加。塔桅根开大,占地面积大。构件多,节点多,搬迁重复利用较困难。
1)工业开发区等市郊区域、县城、乡镇、农村等对景观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区域。
2)适应于对挠度要求较严格的情况,如微波塔。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角钢塔可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承台基础等基础形式。
表5.3.1-3角钢塔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50米角钢塔
60米角钢塔
16*16或大于250平
17*17或大于290平
(四)景观塔
景观塔是以单根大直径锥形钢管为主体结构的自立式高耸钢结构,并考虑景观需求,设置景观造型;塔身横截面可以加工成圆形和正多边形两类,塔段间采用内法兰连接连成整体。
内法兰景观塔,塔身横截面为圆形,采用内爬,爬梯设在塔身里面。景观造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业主要求等灵活设置。
1)优点: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施工机械化,缩短工期;风荷载体型系数小,受力性能好;维护节点少;构件少,螺栓连接,较易搬迁重复利用。
2)缺点:造价较高;安装要求较高,一般优先考虑吊车安装;可安装天线数量较少;构件较大,二次倒运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较困难。
1)景观塔适用场景广泛,特别适用于拟建场地面积较小的情况、对景观要求较高的情况。
2)考虑到景观塔造价较高,城市市区、体育场馆、公园等有景观需求区域应用较多。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单管塔可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桩承台基础和刚性短柱基础。
表5.3.1-4 景观塔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35米景观塔
45米景观塔
11*11或大于120平
13*13或大于170平
(五)路灯杆
路灯杆是一种特殊的景观塔,在市政道路两侧、景区、公园、广场等应用较多。
塔身横截面为圆形。造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业主要求等灵活设置。
优点:体型简洁、美观;占地面积小;施工机械化,缩短工期;风荷载体型系数小,受力性能好;维护节点少;构件少,螺栓连接,较易搬迁重复利用。
缺点:可安装天线数量较少;天线挂高较低;后期天线维护较困难。
路灯杆适用于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区域,在市政道路两侧、景区、公园、广场等应用较多。
根据地质情况的不同,单管塔可采用的基础形式主要有:独立基础、桩承台基础和刚性短柱基础。
表5.3.1-5 路灯杆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六)塔房一体化
便携式塔房一体化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机房、塔桅一体化高耸结构,主要由塔体、机房体系及配重体系组成。
具有集成快速、易于搬迁的特点。
优点:自重抗倾覆,无需地基开挖;快速灵活布置,现场布置仅需2小时;塔、防、基础一体化设计、占地面积极小;模块化组合结构,易于搬迁;
缺点:临时性结构,结构可靠性低;造价较高。
网络优化,快速覆盖区域;局部热点,扩容补盲区域;居民阻扰,疑难站点区域;城区改造,拆迁施工区域;管线密布,不可开挖区域; &应急通信,信号保障区域;市政规划,临时覆盖区域。
板条式预制基础
整板式组合基础
表5.3.1-6 塔房一体化施工占地面积表(单位:米)
移动式(30米一体化)基站
移动式(40米一体化)基站
楼面塔类型
(一)楼面拉线塔
屋面拉线桅杆指建设在既有建筑屋面上,由立柱和拉线构成的高耸钢结构。
拉线桅杆是非自立塔,塔身不能独立承受荷载,必须增加拉纤来抵抗外荷载并通过拉纤施加预拉力来提供拉线塔的刚度。
优点:造价经济;构件轻,安装轻便;构件少,螺栓连接,较易搬迁重复利用。
缺点:承载能力较弱,结构可靠度相对较差。属于比较大的屋面塔桅,对既有建筑结构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较困难;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
偏远郊区、农村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
直接锚固与既有建筑结构构件。
(二)楼面增高架
屋面增高架指建设在既有建筑屋面上,格构式的高耸钢结构。
高度一般不是太高,截面一般为正多边形截面。
优点:可挂载天线数量多,结构可靠;现场组装,安装方便。
缺点:属于比较大的屋面塔桅,对既有房屋结构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较困难。构件多,搬迁重复利用较困难;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
偏远郊区、农村、小镇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民扰小的地区。
直接固定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通过转换基础底座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三)楼面支撑杆
在既有建筑屋面上架设的直接用于安装天线的带支撑的抱杆。
一根屋面支撑杆一般仅用于安装一副天线;根据与屋面的连接形式的不同分为植筋抱杆和配重抱杆两类。
优点:构件独立,可根据需求设置数量;单个构件占地面积小,可根据方位覆盖需求选择安装位置; 对房屋结构要求较低,安装方便;造价低;维护方便。
缺点:可挂天线数量少;对建筑物外观影响较大。
偏远郊区、农村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
直接锚固与既有建筑结构构件;配重基础。
(四)美化天线
美化天线是指外形美观、隐蔽而又符合技术要求的天线,旨在解决天线外观与环境一致、协调、减少人们对天线大的注意,以便于移动通信工程顺利进行。
造型美观、伪装效果好,便于进场施工。
优点:体型简洁、美观,满足个性化景观需求;
缺点:造价较高;对场景依赖强,无法利旧;网络优化方式单一。
中心城区写字楼、行政楼、大型卖场楼顶等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直接固定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通过转换基础底座与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五)楼面美化杆
屋面美化杆是设置在屋面的考虑景观需求的屋面景观塔。
造型灵活,满足景观需求。
优点:体型简洁、美观,满足个性化景观需求;
缺点:造价较高;安装要求较高,对屋面结构要求较高;后期天线维护较困难。
中心城区写字楼、行政楼、大型卖场楼顶等对景观要求较高的区域。
直接固定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通过转换基础底座与与既有建筑主体结构连接。
一.24.3&选型原则
塔桅选型应根据具体场景、建设需求及塔桅特点灵活使用,并依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综合确定。具体如下:
表5.3.3-1 塔桅选型方案
工业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市郊区域、县城、乡镇、农村等对景观要求低、易于征地的区域。
工业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等市郊区域、县城、乡镇、农村等对景观要求较低、易于征地的区域。三管塔具有占地面相对积小的特点,对于征地面积要求较低,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城市市区和市郊、居民小区、高校、商业区、景区、工业园区、铁路沿线等有一定景观需求的区域。
城市广场、体育场馆、公园、景区等有景观需求区域。
双轮景观塔、灯杆景观塔
重点市政道路两侧等有景观需求、且天线挂高要求低的区域
偏远城市郊区、农村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的楼房屋面。民扰小的地区的楼房屋面。挂载天线数量需求少。
屋面拉线塔
偏远城市郊区、农村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的楼房屋面。民扰小的地区的楼房屋面。挂载天线数量需求多。
屋面增高架
公园、景区等有景观需求区域。
网络优化,快速覆盖区域;局部热点,扩容补盲区域;居民阻扰,疑难站点区域;城区改造,拆迁施工区域;管线密布,不可开挖区域; &应急通信,信号保障区域;市政规划,临时覆盖区域;
便携式塔房一体化
拉线塔占地面积大,因此在开阔山区,农村应用较多。
地面拉线塔
偏远城市郊区、农村等对景观化要求低的地区的楼房屋面。民扰小的地区的楼房屋面。对天线挂高要求低。
屋面支撑杆
城市市区和市郊等有一定景观需求的楼房屋面。
屋面美化杆
一.25&机房使用原则
一.25.1&机房类型
(一)砖混机房
由砌块、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建造的单层通信机房。
土建机房优先采用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机房由砌体墙、圈梁、构造柱和现浇楼板组成,需要征地和现场施工作业,施工周期长,机房开间尺寸、面积、朝向等可根据需要和征地情况灵活设计。
优点:耐久性好,安全防盗,保温隔热性能优。
缺点:建设周期长,造价高,无法拆除再利用。
常建于征地容易的城郊、农村等区域;防盗要求高的区域;气候寒冷区域。
砖混机房一般采用条形基础。
(二)彩钢板房
地面彩钢板房
楼面彩钢板房
由彩色涂层保温复合围护板材构件组装的通信机房。
彩钢板机房由轻型钢骨架和成品彩钢复合夹心板围护构件组成,可建于地面也可在建筑物楼面建设,可模块化部署。机房开间尺寸、面积、朝向等可根据需要和现场情况灵活设计。
优点:可工厂预制,现场拼装;重量轻,投资低;施工周期短;可搬迁重复利用,可远期扩容。
缺点:安全防盗性一般;结构可靠性差;保温隔热性能相对稍差;楼面彩钢板机房建设过程中需破坏原结构防水层,后期使用存在一定隐患。
非寒冷地区;结构条件较好的屋面;对投资控制严格的站点;不适宜建设土建机房的站点。
地面彩钢板机房需设置混凝土平板基础或条形基础;
楼面彩钢板机房需设置钢结构基础,基础与楼顶梁、柱构件可靠连接。
(三)一体化机房
在工厂预制、组装完毕后运输至站址的彩钢板机房。
工厂预制组装,现场无安装工作量,可直接使用。
优点:工厂预制、组装;重量轻,投资低;建设周期短;可搬迁重复利用。
缺点:机房面积小;安全防盗性一般;结构可靠性差;保温隔热性能相对稍差。
非寒冷地区;要求快速建站的站点;不适宜建设土建机房的站点。
一体化机房需设置混凝土平板基础。
(四)室外机柜
由整体改装用作放置通信设备的独立机柜。
一体化机柜整体性强,可根据内部设备的差异定制生产,机柜内可安装蓄电池、DC模块、BBU、RRU、传输设备等,可1个、2个,也可多个组装,可以伪装,是高速路边、绿化带中常见的部署方式。
优点: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可在工厂模块化制作,现场吊装,重量轻,投资低,搬迁运输方便,可重复利用,可以伪装。
缺点:安全防盗性一般;承载网络容量小。
城区楼房的狭小空间,或高速路边和绿化带配合景观塔使用。
室外机柜需设置混凝土设备基础。
(五)租用机房
向第三方租赁房屋或房屋一定区域并进行改造后用作通信机房。
租赁机房是城区建站最常见的机房形式,其最大特点是机房的物业产权归出租方,我方仅取得租赁期内的使用权。一般需对房间进行承重评估、二次装修和改造。
优点:初期建设成本低;耐久性好;安全防盗;保温隔热性能优。
缺点:不适于标准化设计;租赁方式和过程复杂,有不可预见性的风险。
适用于有适合做通信机房的建筑物的城区。
租赁机房不需考虑新建基础。
一.25.2&选型原则
机房选型应根据具体场景、建设需求及机房特点选用,并依据“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综合确定。具体如下:
表5.4.2-1 塔桅选型方案
征地容易的城郊、乡镇、农村等区域优先考虑防盗要求的站点。
彩钢板机房
征地容易的城郊、乡镇、农村等区域优先考虑控制投资的站点。
彩钢板机房
征地容易的城郊、乡镇、农村等区域优先考虑节能要求的站点。
征地容易的城郊、乡镇、农村等区域优先考虑快速建站的站点。
一体化机房
彩钢板机房
征地困难的城郊、乡镇、农村等区域的站点。
彩钢板机房
城区有适合做通信机房的建筑物的屋面、且屋面结构较好。
彩钢板机房
无建筑物可用的城区站点。
一体化机房
中心城区;高速路边和绿化带配合景观塔使用。
有适合做通信机房的建筑物的城区。
湖区、蓄洪区等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或无法避开的低洼地区。
一.26&站点共建共享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大力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并相继下发了《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工信部联通〔 号)、《关于2009年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考核工作的通知》(工信部联通〔&号)、《》(工信部联通〔&号)、《关于2011 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业部联通〔 号)、《关于2012 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业部联通〔号)、《关于2016年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工信部联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龙江省伊春市天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