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市,中原经济区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金色梦想大学生...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前&&&&&言4月26日上午,由河南日报主办的“第四届河南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来自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学会等方面的嘉宾,以及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我省60多所大中专院校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的高校使命”。会上,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俊本代表主办方致辞。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做了“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主题演讲。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第一年。不久前,国务院又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大家紧紧围绕论坛主题,就如何通过内涵建设和改革创新,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我们在这里刊登部分专家和高校领导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周满生&&近几年,各地每年都有一批专科院校升为本科,从中等专业学校晋升为高等专科学校的也不少。但学校升格后,教学质量怎么跟得上,已经引起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去年初,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一方面提倡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加紧制定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国家高校质量年报从2011年在“985工程”高校开始,到2012年覆盖“985”“211”本科院校与示范、骨干高等职业学院,已经引发媒体评论,牵动学生、家长、校友的关注。正如国内学者指出,公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既是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是建立自身评价体系的需求,这是对先前自上而下行政评价的一种‘矫正’”。但从总体上看,2012年新版的本科质量报告缺乏学生反馈,内容被简化,部分高校依然“避重就轻”。而且,各高校对于“质量”没有明确界定,这种对质量衡量标准的不一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目前,教育部正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按照大学本科教学投入、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建立教师、学生、条件、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数据群组,确定师资队伍、学生基本情况、科研情况、学科建设等九类数据,并将每类数据分解为若干数据采集表和若干数据采集项,进行基本数据分析处理,形成系统化的、反映大学教学运行状态的数据集,建立大学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对大学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王俊本&&教育兴国,教育立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要让人民满意,首先就是要把教育质量抓上去。只有教育质量做好了,大学生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只有大学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特别是能够找到好工作,家长才会满意,人民才会满意。为了推动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快速提升,河南日报策划主办了“2013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调查评选活动。该活动自3月份启动以来,受到了全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200多家不同层次的办学机构踊跃报名。消息经河南日报和大河网向社会发布后,共有100多万读者和网民参与投票,充分体现了评选活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经过评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60多所大中专院校脱颖而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第一年。不久前,国务院又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省委书记郭庚茂在不同场合指出,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早日实现中原梦,全省上下要珍惜机遇,真抓实干,加快发展。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畅所欲言,为我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为实现河南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也将充分调动旗下的十报两刊三网的媒体资源,把大家碰撞出来的思想火花传播出去,让更多的院校得到启迪,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宏亮&&2012年11月,郑州大学成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这是郑州大学继“211工程”、省部共建之后学校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学校跨上了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我们将以此为新的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中原梦”提供人才支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师资要先行。今年,郑州大学先后启动两个计划,一个是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一个是校内高端人才特别支持计划。对于高端人才来郑州大学工作,我们给予特殊的条件和待遇,着力引进学术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核心在育人。一是继续抓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三是继续深化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四是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中原梦”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教育,要靠人才。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根本任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凌&&2011年,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分别在颁布实施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百年名校河南大学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河南大学建设,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站在新百年的起点上,河南大学将坚持融入国家战略、融入中原发展、融入行业进步,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坚定不移地走内涵提升的发展道路,在人才培养、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领等方面,致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根植中原文化沃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一是根据河南经济结构调整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加快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调整。二是提升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是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链接。四是突出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中原经济建设,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才智库。积极参与文化强省战略,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充分发挥河南大学在中原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依靠我校“黄河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优势,积极参与打造中原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河南风貌、具有国内外影响的文化品牌,不断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河南科技大学校长&&王键吉&&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和永恒追求。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大学更应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切实履行大学使命,有力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科技大学的优良传统。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工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长期隶属部委,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对接的办学优势;地处洛阳国家重工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河洛文化发源地的区域优势,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中成绩显著。取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11项国家三大科技奖项;作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实施主体之一,学校常年与地方和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河南科技大学将一如既往秉承光荣传统,履行神圣使命,以期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有更大担当、更大作为和更大贡献。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铁项&&高校必须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从而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做出贡献。多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从加快推进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全局出发,出台了《河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河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学术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形象文化六个方面全面规划大学文化建设。不断深化拓展大学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师范大学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实施精神文化建设工程,突出大学文化引领作用;实施制度文化建设工程,重视大学文化导向作用;实施学术文化建设工程,提升大学文化创新作用;实施行为文化建设工程,强化大学文化示范作用;实施环境文化建设工程,发挥大学文化熏陶作用;实施形象文化建设工程,拓展大学文化认同作用。学校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对大学文化建设分阶段实施。当前,大学文化建设既要解决共性方面的与时俱进问题,又要解决个性方面的吐故纳新问题。河南师范大学先后获批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学校组织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豫剧进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展演”等活动产生良好反响。美国舞蹈节(ADF)中国·河南“国际舞蹈大师班”落户学校,成为新乡文化的名片。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河南理工大学去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这是学校又一次重大发展契机。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工业强省过程中工业企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主要依托“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基础性、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依托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支持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主要依托“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院士工作站、“先进技术制造与装备”等教育部、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依托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探索基础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大支持,加强培育,努力形成一批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工业强省提供科技支撑。学校将深入实施社会服务支撑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会聚、科研领先、成果丰富的优势,全面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不断深化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地方的合作,深入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使学校成为高水平决策、咨询和服务基地。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张元&&河南工业大学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拥有国内最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构建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汇聚了大批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是全国粮食行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强化优势特色,狠抓内涵质量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协同创新,着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学校连续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大批科研成果,学生在全国各类学术竞赛中屡获大奖,成功入选“2011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单位。荣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将深度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李小建&&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的核心价值。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始终紧紧围绕感知、传承与弘扬中原文化这一主题,坚持大学景观、校园文化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大学精神构建模式,着力塑造“诚信、刚毅、拓新、惠众”的精神品格,不断提升文化引领的自觉自信,努力用美丽让大学精神出彩,用文化给中原经济添翼。让景观底蕴丰厚起来。学校在新校区建设中围绕“厚重、特色、美观、实用”的目标,将古长城的厚重与酒红色的欢快相融合,在河南高校中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色调景观。特别是尊重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脉,着力让校园景观体现中原文化特色和生态文明元素,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让校园文化厚重起来。学校紧紧抓住弘扬中原文化这一主题,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新校园文化,大力引导师生坚守诚实守信的道德基准、铸就刚正坚毅的宝贵品质、践行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弘扬惠民泽众的价值取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实践教学鲜活起来。近年来,学校注重从丰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传统中汲取育人资源,先后在焦裕禄的故乡兰考县、在具有“愚公”精神的太行山区和红旗渠所在地林州市等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严大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是水利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拥有2个部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在“情系水利,自强不息”办学精神的引领下,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从严治校,从严执教”的“两严”方针,确立了“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有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平台+模块”的本科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深化了“基础、实践、创新”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目标明确、信息全面、评价合理、过程严密”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有效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办社会满意的本科教育,构建协同联动促教促学机制,探索并实践新型和谐师生关系,通过“华水苇渡”微博,搭建华水学子心灵家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用得上”的毕业生特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学校将继续坚持本科教育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持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服务水利电力行业,持续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剧乂文&&“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科特色鲜明的高校,郑州轻工业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工科院校优势,加强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深化科学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全力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学校围绕建设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推进博士单位建设、更名大学等战略任务的实现,着力加强高层次学术成果培育、“协同创新计划”、“省局共建”、“卓越计划”等重点工作,从多个方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支撑: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创新实验项目,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几年我校学生获得了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国际顶级的IF概念设计奖全球第四名在内的国际国内奖励900余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积极融入国家、河南经济社会建设,与省内有关地市建立战略性产学研合作关系,转让的高新科技成果产值达到了数十亿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服务支撑。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续增长,近年来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中原工学院院长&&崔世忠&&作为我省骨干高校,中原工学院将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需求,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认真履行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当前,要特别通过高校科技创新,增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立足纺织服装、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建筑节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发制品、电子档案及网络安全等领域,以政府为主导,创新为核心,与科研院所和大中型骨干企业合作,构筑一批交叉集成、联合攻关、团队作战的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在服务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方面起到骨干和中坚作用。首批规划建设8个科技创新平台:纺织服装科技创新平台、超硬材料制品科技创新平台、节能环保科技创新平台、发制品科技创新平台、电子信息科技创新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科技创新平台、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科技创新平台等。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中原工学院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孵化平台,加大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扶持力度,向园区开放人才、技术、装备、基地、信息等资源,重点鼓励以科研创新团队为主,对学科建设起到重大支撑作用,与优势专业建设密切联系,并可以预期转化为高附加值市场产品,能够体现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成果入园。积极建设若干个以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支撑,力争使科技园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创新示范区。新乡医学院院长&&段广才&&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省内骨干高校、全国医药强校,实现“一个目标,两大跨越”的战略构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6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有1个博士后研发基地,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拥有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目前学校本科医学生培养总量占河南省一半以上,高考临床医学学生录取分数线位居全省高校第二。2012年,我校在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获得华中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先后入选全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单位、首批国家卓越医生培养计划项目单位、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建设单位。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一定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着力培养卓越医学人才,把学校打造成为中原地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医学科学研究的大平台、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力军、医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者,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河南科技学院院长&&王清连&&河南科技学院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应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办学机制,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肩负更大责任,做出更大贡献。一是创建新型教学载体,构筑人才培养高地。近年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学科—专业—基地—公司—农户”一体化教学载体,着力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及推广能力,培养有知识、强能力、懂经营、能创业的应用创新型专门人才。二是构建协同创新联盟,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学校以实施“科技攀登计划”为载体,积极探索校企(地)合作的长效机制,先后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长垣县政府等企事业及政府建立协同创新联盟,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研究生培养及成果转化,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成效显著,实现了两个第一、两个突破,即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成为黄淮麦区第一大品种,“百棉985”棉花新品种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域、生产试验产量第一;小麦育种有望突破杂交小麦优势利用的世界性难题,特优长绒棉“百棉长6”填补了我国纺330支以上纱的品种空白。三是紧扣经济社会需求,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学校围绕实施“重点学科跨越工程”,近年来,先后建立了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孙宏典&&信阳师院始终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信阳师院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兴校。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以学科带头人、学术领军人物、海外留学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克服地缘劣势,多途径延揽优秀人才。学校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80多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80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等100多人。信阳师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重点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打造学科品牌,增强办学特色。现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4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信阳师院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构筑科研平台,汇聚科研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农村综合改革研究、非金属矿开发应用、农业生物保护与利用、地方文化挖掘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石恒真&&多年来,南阳师院坚持“质量提升,内涵带动”发展战略,以质量谋发展,狠抓质量促提升,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发挥学科、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了学科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南阳师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着力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二要抓住我省实施“重点和特色学科专业提升计划”的契机,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的学科群,形成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一般学科协调发展,既能满足社会建设需要又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建设体系;三要积极参与实施协同创新计划,进一步加大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力度,着力提升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四要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建设,凝练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大学文化,打造育人品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安阳师范学院院长&&赵卫东&&近年来,安阳师范学院紧紧围绕学校确立的“一个目标、两大跨越”战略任务,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促进特色发展,办学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提升。按照“特区”精神和“院系强则学校强”的指导思想,学校在全校19个院系中遴选产生了5个教学研究型二级院系,重点建设了一批学术基础厚实、研究优势与地域特色突出的一级学科,带动了学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全面提升。二是始终立足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安阳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不断强化特色办学理念。目前,围绕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光伏产业三个传统优势学科,建立了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甲骨文)、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甲骨文信息处理)、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硅材料与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2009年,学校获得了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承担了“中华殷商文化和汉字起源”国家汉语推广项目。2011年10月,学校成功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重要里程碑。学校将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原则,处理好特色发展与共同发展的关系,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求提升,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俞海洛&&目前,全省上下正在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基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责无旁贷。河南高校如何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首先,要发挥“人才库”的作用。当今区域经济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河南高等教育应发挥区域人才优势,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创新人才,从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其次,要发挥“动力源”的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向高等教育提出了大量的人才开发需求、科技攻关需求、成果转化需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需求、高科技产业化需求、社会决策咨询需求等等。因此,河南高校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科技研发和创新,成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的引擎。再次,要发挥“思想库”的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技优势、智力优势、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献计献策。近年来,周口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为当地党委和政府提供科学决策与咨询,找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城建学院院长&&孔留安&&河南城建学院把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生命线”,经过不懈探索,找到了一条有效破解学生就业难题的有效方法。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12年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称号。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名片。提升四种能力:学校紧扣专业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四种能力,提出了“三从一大一导向”(从实际需求出发、从校企联合入手、从管理创新起步,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思路。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制度保障到位,学校确立了“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思路和就业工作机制;二是经费保障到位;三是师资保障到位;四是技术运用到位,学校建立了与全国对接的就业信息指导网站,构建立体化信息平台,促进了学生就业。实现四个率先:一是在全省率先系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二是率先编写《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充分发挥对就业的导向作用。三是率先建立大学生就业综合服务大厅。2006年,建立了河南省高校第一家大学生就业综合服务大厅,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四是率先成立省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2006年,建立了“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城建类分市场”,是河南省第一所建立省级大学毕业生就业分市场的高校,累计为毕业生提供34000多个就业岗位。平顶山学院院长&&文祯中&&平顶山学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坚持立足地方,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地方办学,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紧紧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应用型专业,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围绕河南省“文化强省”和平顶山市“文化强市”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立了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陶瓷研究所、“三苏”文化研究所、《歧路灯》与李绿园研究所,建立了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曲艺文化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组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雅乐团。积极挖掘、整理、发展地方历史文化,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发展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被批准为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全国唯一的以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室,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林业厅与平顶山学院三方合作共建,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了低山丘陵区生态修复院士工作站和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该实验室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市等重大项目,为河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黄淮学院院长&&介晓磊&&近年来,黄淮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立了“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形态匹配,高原见峰”的办学指导思想,“探索多元办学渠道,持续实现内涵发展,教育职前职后贯通,产业前端后端融通”的办学策略,提出了“国际视野,本土行动;校际错位,有序竞争”的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学校转型提升,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的特色发展之路。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为专业和产业群对接搭建了良性的互动平台,目前,合作单位160多家。依托联盟,在校内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园,有国内外企业31家入驻,进驻项目达到72个,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相融的集聚平台。校企双方还围绕着产业发展中重大的、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协同攻关,建立了十多个省市(厅)级工程技术中心和研究中心,承担着11项国家及省部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今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地方转型发展工程研究项目的组长单位,牵头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相关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示范、引领和带动全国层面的地方高校转型提升,真正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生活发展的同频共振、互惠双赢。黄河科技学院董事长&&胡大白&&黄河科技学院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2013年,入选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试点项目,同时学院30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已经启动,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找准定位,紧紧瞄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设置专业,把大学教育从“象牙之塔”变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国梦、中原梦、教育梦培养更多的造梦者、践行者。《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落实到民办高校自身:一是加快自身发展方式创新,加快服务社会方式创新,把自身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急需的高素质人才;三是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民办高校的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中原崛起新跨越,创造河南更加美好的明天,是民办高校的重任,也是民办高校肩负的使命。民办高校要进一步抓住机遇,凝心聚力,提高质量,突显特色,努力推进我省民办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河南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崔慕岳&&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教育教学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把教育教学贯穿于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需求,依据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扩充专业学科,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抓好实习实验课程开设,加大实践教学实施,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方面,我们按照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着眼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合理确定模块比例和教学进程。我们还加大校内外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积极推行“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稳定推荐,长期合作”的指导方针,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打造就业实习基地。近期,学院引导、教育学生应该目光长远,切实夯实专业基础,扎根河南,服务河南,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的不可逆转的洪流之中,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据统计,学院建校20年来,毕业生毕业率、学士学位授予率均在95%以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在全省平均通过率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在93%以上,且有80%左右约4万名学生都在河南就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贡献力量。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党委书记&&费鹤祥&&大学是一种独特的资源,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必须要对“大学如何服务区域经济”有着充分的战略认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实现双赢。作为中西合璧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今年迎来了15岁生日,作为一个河南高等教育的对外窗口,秉承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积极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尽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更加注重发挥学校中西合璧的教育优势,坚持国际化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家发展以及世界发展的国际大视野中去思考,首先把学院办成河南的教育以及若干专业培养人才的摇篮,成为河南省走向国际的一个平台。第二是把学院办成河南省引进人才的平台,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引进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西亚斯引进来。第三个是管道,这三个是重合的,但是又有各自的特点。总之,学院会紧紧围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引导下,统筹当前与长远,把握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为郑州、为河南做出更大的贡献。河南大学民生学院院长&&施昌海&&十年筚路蓝缕,十载沐风栉雨,民生学院也铸就了自己的“教育梦”,即以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以满足人民多样化、优质化的教育需求为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和民族的复兴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近年来,学院汲取百年河大历史文化底蕴,融汇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现金管理理念,以实干助力、以创新加速,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把教育梦和中国梦紧密融合在一起,主动迎接高等教育的挑战,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走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学院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品牌独立学院”、“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等荣誉称号。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2012年报考学院的考生达到录取计划的2倍,文理科录取分数分别高出省定分数线43分和55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和选调生的比率达20%以上;2013年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形势更加喜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出现了同一宿舍6位同学全部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优异成绩。学院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全国、省部级赛事中累计获奖达100余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院长&&杨捷&&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是河南省唯一的西医类独立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坚持“全面适应社会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育医学英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改进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考研率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茅。学校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前期趋同,按需求、高素质、后期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习型、人文型、创新型、实践型、发展型——“五型”人才为目标,设立人文素质教育中心,聘请专职培训师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发现自身潜力,不断提高社会竞争能力。2012年9月,学院成为省内唯一一家“中国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基地”。积极加强校企合作,探索订单培养模式,该校与驼人集团等多家医药单位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开展省内大规模医药类就业市场调研,及时调整学院教学、就业工作方案。每年举办几十场形式灵活的招聘会和就(创)业培训讲座,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学院理工类报考率在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报到率超过省内部分二本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考研率30%左右。大量毕业生签约省内外重点医院、医药集团,另有大批学生考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研究生。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黄乾&为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创新,是现代大学所肩负的重要使命;推动和引领区域发展,是现代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体现。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人才;培养人才,必须依靠高等教育。我们都知道,作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所以,如何紧紧围绕“三化”协调发展核心任务,主动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所需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独立学院,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从建校伊始,就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品牌,以管理促效益,以就业谋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逐步探索出了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三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赢得了公众的认可和好评,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等荣誉称号。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赵茂臣&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业方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本着“三个当做”(把职业当做事业、把工作当做家事、把学生当做子女)的工作理念,扎实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亮点,受到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表彰。多年来,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学校突出特色”、“校企联合办学董事会”、“2+1”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了“机专”品牌。目前,学校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与专业格局,现拥有国家级和省级特色专业20多个。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数控技能大赛、英语竞赛中获得100多项奖励,获奖层次和数量均居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当前,学校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职,着眼升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以工科为主、应用创新特色更加鲜明的教学型本科高校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原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王雪云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根本任务,一大批优秀学子已成长为我省经济社会特别是财税、金融等部门、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并以“敬业负责、踏实肯干”的显著特征,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满意度。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我们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一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自觉把实现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中原梦”的历史责任有机统一起来。二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创业培训为依托,积极搭建创业平台,组建创业团队,强化创业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潜能,增强创业技能。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在注重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训练,积极完善校企合作模式,搭建学生实践平台,努力实现与同类院校的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宋国华&&近年来,漯河医学专科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的办学定位,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探索集团化办学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2009年2月,漯河医专牵头成立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该集团是全省唯一的医药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集团。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由最初的68家增加至171家,构建出“校院(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新格局。豫健集团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围绕人才培养、就业指导、科技合作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集团大力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推行“工学结合”,将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集团探索出的临床医学专业“1+2m”人才培养模式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医学类专业教指委立项课题一等奖。校院(企)合作,共享科研和社会服务资源,利用先进的科研平台,以技术研发、培训、服务为纽带,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学生实习就业联动机制,校院(企)双方实现共赢。集团成员单位参与学生就业培训工作,并优先录用学校毕业生,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尤其是到基层就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其中大部分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就业。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张丙辰&&近年来,焦作师专立足焦作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为导向,打造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子。一是准确把握地方现实需求与基本发展趋势,以就业为导向,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大力发展并重点培育社会体育、心理咨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一大批受社会欢迎的热门专业,并对这些专业给予重点支持和政策倾斜。二是紧密围绕地方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构建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和名校长队伍的形成。三是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知识应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作为培育新型人才的四个关键内容,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四是以地域文化作为科研主阵地,先后成立了覃怀文化、太极文化等6个研究所。焦作师专将围绕内涵式发展主题,突出质量主线,坚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育人、科研、服务相协调,强化办学特色,培育办学优势,全面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做出的更大贡献。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卢新予&&我校是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第一所、全国第一批独立设置的七所幼儿师范学校之一,是河南省幼儿教师培养、培训中心。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在原郑州幼儿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校先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近20000名。郑州市90%以上的幼儿教师、95%以上的园长都是郑州幼师的毕业生。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4人,其中高级讲师71人,研究生学历78人;在校生3000多人。郑州幼专作为一所特色名校提出了优化专业基础课、精选专业理论课,拓展专业应用课、强化专业实践课的课程思路。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把幼儿园当课堂,把孩子当老师,把问题当课题”的实践教学理念,并且构建了与理论教学相衔接、与能力目标相一致、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园校一体、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生边学边做,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因此培养的学生能和幼儿教师无缝对接,即出即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多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位居省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之首。2006年、2008年、2012年先后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开封大学党委书记&&张新梅&&开封大学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和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院校。学校拥有4个国家级、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00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0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专业、省特色专业、省示范专业、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秉承“以德治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实施“就业、培养、招生”相结合、“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立校董事会,开展校企合作,与多家名企签订订单协议,实行“专班”教学,“订单”培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学校积极与河南大学合办本科班,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多所高校合作办学。近年来,教师出版专著200多部,发表论文260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500余项。学校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狠抓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跟市场需求,注重内涵式发展,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苏东民&&多年来,学校坚持“立足河南,依靠行业,服务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思想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工作。一是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连年代表河南参加国家级竞赛,获得国家级竞赛特等奖2项、金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8项,很多奖项实现了河南省高职教育“零”的突破。二是主动出击,坚持深度融入式校企合作办学。与郑州铁路局共建综合性培训实训基地作为“省局共建”项目之一,目的在于为铁路行业培养受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科研开发项目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正构建一个有特色、有创新的校企合作新典范。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涵盖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医院和物流等领域,订单培养规模呈递增趋势,目前已达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0%。近年来,铁院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2%以上,轨道类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目前,2013届近一半的毕业生已被各铁路局、城市地铁公司、工程局等大型国有企业提前预定,就业前景连年看好。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院长&&苏万益&&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勇于担当的一项艰巨任务和重大责任。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将抢抓机遇、大胆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保障。一是更新理念、创新机制。把学院自身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积极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注重加强内涵建设,科学谋划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能力。二是深化内涵、优化专业。加强专业建设,拓宽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范围与广度。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特别是已经启动的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人才的动态需求,切实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脉搏,实行动态跟踪、主动适应的机制,在专业设置和建设上,保证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工学结合、强化技能。以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继续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发挥优势,文化兴教。依托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核心传承区”的优势以及我省商贸经济文化传承,在积极参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同时,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办出独具特色且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院长&&董世平&&助力中国梦的实现,是教育自身发展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实现中国梦,高校要有所担当,也应大有作为。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中国梦”就包含了“教育强国梦”,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坚守自己的理想,做好本职工作,为梦想而不懈奋斗,这样,国家和民族就会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教育强国,人才培养是关键。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有强烈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人才,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既是一所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的警察院校,也是河南司法行政系统在职干警的培训教育基地。为更加适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近年来,学院不断探索实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德树人,通过实行警务化管理,培养学生的法纪意识,团队意识;注重能力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完善实习、实训条件,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一线政法干警担任实训指导教师,组织教师到政法单位调研,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打下良好基础。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唐伯武&&近年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为目标,按照“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的发展思路,开创了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一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以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带动教学改革。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精品课7门,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7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二是强化校企合作,增强办学活力,以河南军工职教集团为平台,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实施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服务、文化交流。同时,学院还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GE智能实验室,与德马吉合作设立“DMG&数控应用培训教室”,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合作建设“校中厂”式“SMT生产线”。三是以军工彰显办学特色。秉承军工办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军工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军工精神、军工标准、军工质量”为主要内涵的军工特色。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12年学院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合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校企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它的重要内容。切实实现校企合作,必须推行开放性办学。树立开放性办学意识。高职院校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求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必须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扩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在国家中部地区实施“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实现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行业人才需求与教育人才供给相衔接的保障机制。营造开放性办学环境。高职院校要在教学中大力推进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生产性实习实训等需求。全方位构建校企融合的管理平台,增强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职院校必须创新意识,更新模式,大力推行开放性办学。郑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崔振兴&&近年来,学院始终围绕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铸就质量品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部崛起,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打造高层次教师队伍&,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围绕新兴战略产业,构建支撑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根据现有专业设置情况和人才队伍的优势调整设置新专业,实施专业分类指导建设,构建适应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加大对专业规划的管理,增强专业建设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完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改革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加大课程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创新实践教学等措施,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拓宽人才培养途径。通过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措施,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拓宽了人才培养途径,形成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互惠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岳俊华&&树立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办学思想,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是我院重要的历史使命。我院已建设成为展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果的窗口单位之一。一是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共育高端旅游人才。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原则,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途径,不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挖掘校企合作深度,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机制,在互利共赢中拓宽和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学校、行业(企业)的共建共赢共发展。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打造旅游职教品牌。作为河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我院将与全体成员单位一道,继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力推进集团办学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和谐持续发展道路,努力使集团成为河南省内旅游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和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基地。三是充分发挥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继续以优质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合作为纽带,依托自身资源,面向生源、企业与社会,助推地方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深入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普锋&&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以“职”定位、以“特”取胜、以“效”求进,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特色强校之路。以“职”定位谋发展,确立科学办学理念。在坚持不懈的探索中,我们确定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服务社会人才需求、主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三个主动服务”的办学定位,确立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四对接”的办学模式。以“特”取胜求创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一是大胆改革,形成了“引企入校”、“进企办学”、“订单培养”等成熟可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二是按照企业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三是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订单培养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中学、学中练,实现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以“效”求进促提升,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学院在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学院还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助推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集团投资项目落户济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改英&&河南化工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以质量立校、以人才强校、以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通过“三大工程”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建品牌职业院校,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一是通过“教学工程”强特色专业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培育特色,充实内涵、塑造品牌”的建设思路,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形成了以化工、机电类特色专业为引领、骨干专业为支撑、各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二是通过“校企合作”工程建特色教学机制。按照“职业化教育、企业化教学、素质化培养”办学模式的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目前,学院建有校外实训基地64个,有效地促进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三是通过“素质提升”工程打造特色教学团队。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青蓝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充电工程”建设为引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高质量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智力支撑。近年来,学院知名度也不断攀升,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先后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凯&&学院成立以来,树立“打造‘文化内涵丰厚,艺术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职教育品牌”的办学宗旨,坚持“立足开封,面向全省,适应文化、艺术、教育、服务等行业一线岗位需要,满足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服务)的岗位需求”。的办学定位,大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校园环境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各项工作走上快速、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学院开设有文秘、旅游英语、表演艺术、装潢艺术设计、主持与播音、酒店管理等30个专业,在校生近6000人。建立开封歌舞剧院、开封市博物馆、清明上河园、开封汴绣厂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8个。本着“知识够用,突出技能”的指导思想,加强课程与教学改革,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学生就业率明显增强,毕业生供不应求。三年以来,学院获得省高职教育特色学校建设项目立项,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十一五”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申请获得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建设项目2个,共计400万元;学院荣获河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和合唱一等奖、舞蹈二等奖等。郑州经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耿富德&&学院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己任,初步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所有较高社会声誉、深受广大考生喜爱的高职院校。学院凭借“四措并举”、“五个结合”的做法,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连续三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立“坚持一个中心、抓住两个重点、实行三大战略、推进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即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抓住职业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培养两个重点,实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三大战略,推进突出财经和信息类为重点的专业建设、突出“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应用技能的教学改革与建设、突出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质量、规模、效益的统一,打造高素质技能型经贸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正在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执着的努力,为建设立足郑州,服务中原,特色突出的高等职业院校而奋斗。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省郑州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