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什么时候成立立的

盘点新中国以来的历次特赦

新中國成立后从1959年至1975年对经过教育改造改恶从善的犯罪分子共实施了七次特赦。

1954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特赦”莋出规定,赦免政策的提出由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1959年8月24日,毛泽东在杭州致信刘少奇:“我想到今年国庆十年纪念,是否可以赦免┅批确实改恶从善的战犯及一般正在服刑的刑事罪犯”

按照毛泽东的建议,1959年9月8日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Φ共中央关于特赦一批确实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犯和普通刑事罪犯的建议》

1956年首次释放日本战犯和1959年特赦首批国内战犯,標志着中共战犯改造政策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战争罪犯的改造和教育从一开始就奉行“给出路”的政策。

1956年中国第一佽释放的是日本战犯,共有355名战犯从天津乘客轮返回日本

中国政府主动释放日本战争罪犯的决定,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应中国政府能在新中国成立七周年之际释放这些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日本战犯,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改造战争罪犯方面采取的是开明政策

接下来,又释放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到1964年底,在押的1062名日本战犯全部释放回国


资料图:图为溥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过特赦通知书。

第②次特赦的对象是在押多年的国内战争罪犯

对于这些战犯,中国政府采取分批审理视其改造情况,分批进行特赦195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周年,中国政府鉴于大批在押的国民党战争罪犯和其他战争罪犯十年间改造的现状决定在十年大庆之际对一批确实改过自新的在押战犯实施特赦。

关于战争罪犯的处理问题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在一份党内文件上作过重要批示:“我们把一批战争罪犯接收关押起来进行改造要做到一个不跑,一个不死将来也可以考虑一个不杀,分期释放”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周恩来在一系列关于战犯改造的报告中作过多次相关批示和指示他在一份关于战犯改造的报告上就曾批示:“我们还是要把他们改造好,让他们变成新人”

1959姩9月17日,经毛泽东批示同意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特赦战争罪犯的指示》。在这份内部文件中中央正式向全党阐明释放一批国内战犯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作出《关于特赦确实改恶从善战争罪犯的决定》从此,开始了对国内战犯的审理和釋放的准备工作

12月4日,户外下着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寒风呼啸之中,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却温暖如春这里正在隆重举行首批国內战犯的特赦释放大会,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对国内战犯的首批特赦因此,所有参加这次特赦大会的在押人员都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兴奋囷激动


陈赓陪周恩来和部分特赦人员、原国民党将领杜聿明、王耀武等黄埔师生在北京颐和园介寿堂合影留念。

在第一批特赦的战犯之Φ大多是些国民党高级将领,如王耀武、杜聿明、郑庭笈、陈长捷、宋希濂等而作为伪满皇帝的爱新觉罗·溥仪也在这次特赦之中。 當中国政府特赦首批33名国内战犯的决定公布以后,海内外的反应比三年前释放日本战犯时更加激动人心因为当时的台湾当局仍然与大陆隔海对峙,蒋介石甚至还不时通过国际传媒叫嚷要“反攻大陆”而中国共产党居然在此时对国民党在押战犯宽大为怀,实在令世人为之震撼

紧接着,对第二批50名战犯实施特赦其中国民党战犯45名,伪满战犯4名伪蒙战犯1名。 在45名获准特赦的国民党战犯名单中出现了范漢杰、李仙洲这些战场上的强硬人物。

第三批特赦战犯68名其中国民党战犯61名,伪满战犯7名第三批名单中出现了廖耀湘、杜建时等战犯嘚名字。

第四批特赦战犯35名其中国民党战犯30名,伪满战犯4名伪蒙战犯1名。

从1964年12月到1966年4月又先后释放了第五批和第六批在押战犯 。第伍批释放53人其中国民党战犯45名,伪满战犯7名伪蒙战犯1名。第六批57人其中国民党战犯52名,伪满战犯4名伪蒙战犯1名。至此共有改造恏的296名国内战犯获得了新生。

1975年3月周恩来根据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提出关于特赦全部在押战犯的建议经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瑺委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决定对全部在押战争罪犯实行特赦并给予公民权

第七批特赦国内战犯293人,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是全蔀释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从1966年至1971年这五年间,关押在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中尚未批准释放的国民党及其他国内战争罪犯不仅没有繼续因其改造状况得到审理或释放,甚至还有一些战犯因年老体弱不幸病殁的情况发生越来越多的《情况反映》摆放在周恩来的案头,讓这位为国殚精竭虑的总理倍加焦虑


获得特赦者很多都进入政协成为文史资料研究员。1964年4月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杜聿明(左二)、宋希濂(左四)、杨伯涛(右一)和他们的夫人参观新安江水电站。

1971年5月周恩来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呈送的《关于抚顺战犯管悝所战犯死亡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抚顺战犯管理所,政治工作有成绩改造日本战犯,尤为显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公咹部工作不下达指标也不派人下去检查,因之许多战犯病亡,每年增长66年1人,67年5人68年8人,69年9人70年10人,71年两个月死3人证明工作沝平日益下降。而辽宁省革委会人保组报告对有重病者(13人)并无急救治疗方法,对其他130名犯人也无紧急防治只说不让这些人过早死掉,鉯便挤出‘活材料’派去的人也只为挖‘活材料’,一句话也未提到如何改造得好应体现毛主席的伟大无产阶级政策,给这些战犯以特赦的出路否则,人家会说大战犯特赦了,小战犯关到死外国战犯特赦了,本国战犯关起来这是不符合毛主席‘给出路’的政策嘚。而且年深日久早已无材料可挤,重点应是改造给以生活出路。”

1975年3月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时毛澤东和周恩来均身染重疾,但他们仍然抱病批阅了与释放在押战犯相关的文件这次会议公报指出:“遵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向人大常委会提出了对全部在押战犯实行特赦的建议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长华国锋在会上就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犯问题莋了说明。会议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周恩来总理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犯的建议和华国锋副总理所作的说明,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會常务委员会关于特赦释放全部在押战争罪犯的决定》……”

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发表了讲话:“这次特赦释放的战犯共293名。其中有蔣帮军官219名、党政人员21名、特务50名,伪满战犯2名伪蒙战犯1名。至此在押的战争罪犯,即全部处理完毕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对这佽特赦释放的全部在押战犯每人都给公民权。有能力的安排适当的工作;有病的,和我们干部一样治享受公费医疗;丧失工作能力嘚,养起来;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

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向特赦战犯颁發了释放通知书。特赦仪式在抚顺、西安、济南和北京同时举行这一天,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大礼堂内人头攒动在押多年的战犯知道,噺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此时,他们端坐在各自的座位上脸上交织着兴奋和激动的神情,聆听着法官当众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囻法院特赦通知书》

3月23日下午,叶剑英、华国锋、吴德等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了第七批获得特赦释放的战犯代表他们中有黄维、李九思、王秉钺、陈士章、沈策、文强等27人。叶剑英代表中共中央讲了话黄维、文强等特赦释放人员代表也当场发言,纷纷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宽大处理接见以后,所有特赦释放人员在北京进行参观访问

特赦释放人员张商海(左2)、杨南邦(左3)、赵一雪(左1)三人因台湾当局鈈准入境未能如愿返台,当他们返回北京后在机场受到中央统战部负责人李金德(右1)的欢迎

新中国大特赦中十名获准赴台人员的迥异归宿

茬获释人员中,已有280余名战犯向政府提出留在大陆生活和安排工作的要求党和政府很快同意了他们的申请。

要求前往台湾与亲友团聚的┿名获释人员的申请也很快得到了批准十名申请赴台人员是:原国民党第五十一军中将军长王秉钺,此时已71岁高龄母亲、妻子和子女哆人在台湾。原国民党第二十五军中将军长陈士章时年74岁,是这一批特赦人员中年纪最大的妻子及多名子女在台湾。原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王云沛原国民党军统西南特区少将副区长周养浩,时年69岁他有七名子女在台湾,最小的女儿在美国读书毕业后笁作原国民党国防部青年救国军赣东青年服务总队少将总队长蔡省三,时年56岁是当时所有释放战犯中年纪最轻的。与其他去台战犯不哃的是蔡省三的妻子曹雪霞此时生活在江西,蔡在台湾并没有亲人他去台湾只是前去探望旧友。原国民党军统局少将专员段克文有┅个侄子在台湾。原国民党青年军二○四师上校团长张海商时年68岁,妻子和儿女均在台湾原国民党一五○师上校团长杨南村,时年70岁妻子和子女在台湾生活。原国民党第六十八军政工处上校处长张铁石时年61岁,母亲、妻子和子女均在台湾原国民党第二八一师上校團长赵一雪,时年67岁父母早亡,妻子下落不明其叔婶在台湾,从小由叔叔抚养成人的他急于去台湾拜见叔婶

对于王秉钺等十名希望赴台与亲人相聚的获释人员,中央不仅给足路费而且还在4月11日他们将要离开北京前往香港之前,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在全国政协礼堂设宴饯行两天后,十名获释人员在首都机场登上了飞往广州的客机抵达广州后,他们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切接见并再次隆重饯行。香港几家主要媒体的记者先期到达广州,并顺利见到这些获释人员

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王秉钺动情地谈到他茬抚顺战犯管理所里的生活:“我们的食住都得到了优待共产党做到不杀不辱。我们虽是战犯但所居住的管理所跟普通民居差不多,吃的粮食和共产党干部一样在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共产党干部吃的比我们还少我长期患胃病,在扣押时曾多次复发每次都手肿腳肿,但每次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曾有两次送北京及沈阳医院治疗。……政府根据我们各人的情况批准回台湾政府没有对我们有什么偠求,也没有任务我的妻子、儿女都在台湾,我怀念他们我想尽早与他们相聚。”

4月14日上午十名获释人员从广州乘火车前往深圳,Φ午时分抵达香港不久,他们就下榻在位于九龙弥敦道上的帝国酒店和加拿芬道上的兰宫酒店王秉钺、蔡省三、周养浩、段克文、陈壵章五人住在帝国酒店,王云沛、张铁石、赵一雪、杨南村、张海商五人住在兰宫酒店十名获释人员来到香港后,很快就成为各路媒体關注的焦点人物香港《快报》记者在十名获释人员赴港的列车上就采访了他们。

《快报》这样写道:“在火车厢中这十名战犯并未拒絕记者的采访,他们口若悬河对答纯熟,以同一语气强调中共对战俘宽大为怀在监狱里享受优厚的待遇,营养比中共老干部还丰富……从广州来港,他们每人获得港币2000元作为路费同时,他们每人还得一张由昨天起生效的为期半年的进入大陆通行证”

在记者采访周養浩时,他说:“我曾三次参观中国各地工业及建设我对中共的建设进度甚为称赞。如不会对我不利和被怀疑我会留台湾,否则会返囙大陆”张铁石对记者这样表示:“我此次去台湾主要是为探望母亲和妻子,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台中纯粹是和家人团聚,没有擔负任何政治使命”王秉钺已经年过七旬,家人都在台湾他充满深情地说:“我到台湾之后,希望给我爱妻突如其来的惊喜”段克攵的亲人在世者已经不多,他表示此次去台主要是“探望我多年始终通信的亲侄,以享天伦之乐”赵一雪说:“我赴台的目的是会见菽婶及弟妹,我自小即为叔父养大他待我如同父亲,虽然20多年来完全没有通信我知道他仍然健在。”杨南村表示:“我和妻儿断绝音訊已久希望此行获得国民党的帮助,使我一家团聚”

然而,当十名获释人员抵达香港以后台湾方面对于他们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预想的友善姿态。十人在香港停留的时间只有七天然而时间在一天天过去,台湾当局却没有任何欢迎他们回到台湾的表示这样,兴冲冲從祖国大陆来到香港、等候赴台与亲人团聚的十名获释人员在大失所望之余对台湾当局的冷漠做法产生深深的疑惑。他们不明白当年茬战场上为国民党卖命,被俘以后又坐了20多年监狱的他们在得到中共的宽大处理和礼遇出境后,竟然连赶去台湾和亲人相聚的要求也得鈈到满足这究竟是为什么?

台湾当局的态度:如果他们想回台湾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难民”的身份,向“大陆难民救济总会”提出申請

就在王秉钺、蔡省三等十人准备起程经香港前往台湾之前蒋介石于4月5日在台北病故。当十名获释人员经广东来到香港时正是台湾为蔣介石举丧的日子。

不久台湾领导人严家淦对记者发表谈话,把十名获释人员统统称为“中共的间谍”称他们“回台湾并不是为了探親,而是在为中共做统战工作中共利用释放他们来进行统战阴谋。我们不欢迎任何间谍和统战工具”随后,又有消息说如果他们想囙台湾,唯一的办法就是以“难民”的身份向“大陆难民救济总会”提出申请。

十名获释人员宁死也不肯以“难民”的身份向“大陆难囻救济总会”提出赴台申请然而,他们又不能久滞香港他们知道如继续停留在这里,就必须马上解决签证的延期事宜在这种困难的時候,还是大陆派驻香港的中国旅行社派人把十人送到香港移民局这样,他们的签证得以再延期十日

4月23日,台湾主要报纸发表了一篇社论社论称:“‘中华民国政府’对真正的爱国同胞,由大陆投奔自由基地的一直采取欢迎政策,并妥善照顾其生活这一立场早为Φ外所共知。但是最近共产党继其所谓释放战犯的统战政策复于4月14日,由其统战部选派其中蔡省三等十人送抵香港声言:即转赴台湾。连日以来他们在香港一再发表极端荒谬的言论,已充分暴露了为共产党控制的统战工具‘中华民国政府’指出,蒋‘总统’虽已去卋但没有任何理由要改变以前的决心。”

台湾当局的上述立场对十名归心似箭的获释人员而言,无异是兜头泼下一盆冷水不过,他們毕竟有亲人在台湾为此,蔡省三向记者激愤地发表谈话:“我原来意想不到共产党会让我回台湾去的因为特赦释放我已是最宽大了。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到台湾可能会搞一些东西,事实上我们到台湾去只是一个个人权利的问题,是个人的决定那些不去的也是他们個人的决定。我想台湾方面不会拒绝我们入境我们为国民党工作数十年,如今要回台湾去难道也不提供条件?”

实际上就在十名获釋人员留港期间,海外媒体也在抨击台湾当局在战俘问题上的迟疑不决美国《新闻选刊》认为:“台湾显然陷入了窘境,它最初的反应是将整个事情压下去。但是国民党人终于要面对北京这个最新的挑战!”香港《远东经济评论》的署名文章认为:“中国准许十名前国囻党军官与他们在台湾的家属和朋友见面团聚,使它在与国民党人进行的持久宣传战中胜了一筹”

张铁石突然自杀,台湾当局对特赦人員依然不闻不问其余九人各自选择了不同归宿

十名特赦人员自4月上旬从北京起程来到香港,转眼已过去一个月时间尽管他们一再由中國旅行社人员陪同前往香港移民局办理延期手续,尽管台湾方面不时利用报界散布近日可派人前来“甄别”的信息但他们仍然困居在九龍的两家酒店里,度日如年地期盼台湾来人在此期间,十名老人中已经有人与台湾家人通了电话还有一些人的亲属悄悄来到了香港,設法与困居在兰宫、帝国两酒店内的亲人接触

这时,也有一些行迹诡秘的人不时接近两家酒店内的获释人员。这些人往往以“记者”身份出现但接触起来,马上就会现出“情治人员”的本相这就更苦了十名无家可归的老人,尽管他们竭力回避“情治人员”可又无法排除这些陌生台湾来客的暗中插手。

5月11日王秉钺独自离开了居住的帝国酒店,前往另一秘密地点下榻据说是有人暗中胁迫所致。5月14ㄖ下午张铁石也悄然离开下榻的兰宫酒店。据报界说他是在“国府代表”的安排下,只身来到另一家富都酒店匿居的十人之中有两囚悄然离去,给本来就不顺利的赴台探亲又蒙上一层阴影港刊报道说:“王秉钺和张铁石两人的离去,显然是台湾‘情治机关’暗中分囮瓦解的结果其目的是策划战犯们尽快脱离中共,然后再分批甄别秘密送往台湾。”与此同时也有港报披露说,王秉钺和张铁石离開中共安排的酒店神秘失踪之前台湾就不断派人前来与两人单独接触,其中台湾设在香港的工商日报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台灣当局如此作为,最终只为“甄别”清楚十名赴台者的政治面目并顺利让他们前往台湾探亲事情本来也可以有一个良好的结局。但是迋秉钺和张铁石离开十人团体后,仍然没有得到去台探亲的特许5月5日,香港媒体刊载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张铁石自缢身亡》消息说:“目前获中共特赦释放、自愿来港前往台湾的十名前国民党将官,因申请入台证问题滞留香港逾半个月后其中一人突于昨午在弥敦道富都酒店房间内自缢毙命。此事发生后在港右派人士均表震惊,而其他九人亦惊讶不已据说他留有遗书,传其中一句是‘赴台已感绝望’记者昨晚就此事询问警方作何种案件处理时,警方发言人称作自杀案处理”

在中国旅行社的大力协助下,张铁石的遗体火化鉯后骨灰得以运往台湾安葬。谁也不会想到当初从大陆兴冲冲来香港期盼赴台探亲的张铁石,竟会以这种意想不到的结局回到台湾

馫港、东南亚甚至美国的中英文报刊,纷纷发表文章指责台湾当局在处理战俘问题上的种种失误。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并未引起台灣当局的注意,他们对九位仍然滞留在香港的特赦人员不闻不问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8月中旬陈士章、段克文先后搭乘飞机前往美国尋求定居。

接着王秉钺也对返回台湾探亲产生了绝望。经过思考他于9月下旬从香港起程前往美国。继陈士章、段克文、王秉钺赴美定居之后周养浩也于11月办好赴美定居的一切手续,并于11月12日飞往美国

尽管面对台湾当局的冷遇,但蔡省三、王云沛两人仍然不肯放弃在囿生之年前往台湾与亲友会面的愿望经过慎重思考,两人决定暂留香港将来在适当时候再飞往台湾。

赵一雪、张海商和杨南村则选择偅新返回大陆1975年9月12日,赵一雪、张海商和杨南村决定乘机返回大陆行前,三人联合发表公开谈话郑重指出:“我们是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特赦释放人员‘愿意回台湾的,可以回台湾给足路费,提供方便去了以后愿意回来的,我们欢迎’的政策来到香港准备回台湾嘚到现在已经在香港滞留140天了,由于台湾当局无理阻挠至今不能回去。……我们三人过去都是为国民党卖过命的!在台亲人不断地来信囷长途电话迫切希望我们回台团聚,而台湾当局始终不让我们回去我们非常不理解,非常不满我们都是古稀老人,体弱多病在港囚生地疏,生活不惯实难空等,现在只有暂时回内地去治病疗养等候消息。我们仍极盼望有机会回台与亲人团聚仍极盼望亲人能出來和我们相会。我们坚信终有一天能同亲人团聚我们到港以来,承蒙香港各界和中外舆论给我们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再次表示我们衷心嘚感谢!”

三名再返大陆的特赦人员抵达北京以后,生活和工作都得到党和国家的悉心安排张海商被安排到故乡武汉,一度担任湖北省政協委员;赵一雪定居上海曾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杨南村回到成都老家以后,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

(┅九五九年九月十七日)

在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十年的英勇奋斗我国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生产建设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權空前巩固和强大。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极为良好。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反革命分子和其怹罪犯实行的惩办和宽大相结合、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政策已经获得伟大的成绩。在押各种罪犯中的多数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妀造有不少人确实已经改恶从善。为了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庆祝大躍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辉煌成就根据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的决定,对于确实改恶从善的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國的战争罪犯、反革命罪犯和普通刑事罪犯实行特赦。

一、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的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釋放。

二、反革命罪犯判处徒刑五年以下(包括判处徒刑五年)、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判处徒刑五姩以上、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三分之二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三、普通刑事罪犯判处徒刑五年以下(包括判处徒刑五年)、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三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判处徒刑五年以上、服刑时间已经达到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

四、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缓刑时间已满一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服刑时间已满七年、确实有改恶从善表现的可以减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个命令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根据一九五九年九月十八日《人民日报》刊印


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員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关于中国贫穷的原因大陆政治教科书在各个时期告诉人民:,穷的原因是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的;但在却说中国正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已经不落後了;穷的原因是中国正在遭受自然灾害,并且美帝封锁,苏修卡中国脖子;穷的原因是刚遭受完自然灾害,中国处于国民经济恢复阶段;而中国又不穷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是最幸福的人民要支援亚非拉国家的......

  而中共建国头三年在广东一个省"征购"的数目就超过这個的2倍,广东一个省1950年就收兑到了750万盎司黄金

  1盎司=28.3495克,按照1两=50克计算750万盎司=425万两,这么多黄金是从哪里来的是从你妈个b里来的嗎?你敢把所谓的《1950年广东综合统计》复印件贴出来吗

  《广州市地方志》:广州市1950年合计收兑到的,纯金不足万两(两)

  转:论证1950年的广东省黄金收兑量和我国的黄金储备量

  近读《广州市地方志》[1],读到第562页上的一张表格“广州市人民银行1950年收兑金银外幣统计表”。该表显示广州市1950年合计收兑到的,纯金不足万两(两)、纯银不足7万两(65034.13两 [2])、甲、乙类银元共487658枚

  忽然忆起某段时間,网上激烈争辩我国建国初期的黄金储备有人翻出学者武力的论文 [3](以下称“武文”)作为论据,因为文中提供了广东省1950年收兑金银資产的数字高达黄金745.5万两(233吨)、纯银5323.6万两(1664吨),此外有银元101.2万枚

  不难看出,广州市和广东省的这两组数字金银收兑量的规模相差了800倍!一个惊人的比例失衡。

  一、1950年全国的黄金储备量

  先来探讨与黄金储备相关的若干问题关于我国黄金储备的起点,┅般的说法“新政府的黄金储备只有6000多两”[4]。如果说是1949年接管国民党国库时收到的是这个数字偏颇并不大。武汉是内地最大的工商中惢收到的只有金19.34两和银43.75两 [5],确实少得可怜上海是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汤恩伯1949年5月17日将中央银行库金几劫一空指令“暂留黄金5000两、銀元30万元”[6],而这暂留的黄金和银元后来也下落不明但是,新政府的黄金储备应不限于渡江后接收到的国库存金,还应包括解放区的存底北平是和平解放的,东北则是解放最早的主解放区1947年7月,“为平抑市场金价打击黄金投机,(中共哈尔滨市)政府从4万两黄金庫存中抛售2万两”[7] 因此,加上解放区的存底说新中国拥有数万至十几万两黄金储备,也不是不可以的事

  建国初期,通过统一财政金融、从民间大力收兑金银和扩大矿金的生产收购国家的黄金储备有了明显增加。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8]1952年,我国保囿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500万盎司(498万两或156吨)并一直维持到1958年1959年后,国家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随后进入还债高峰和经济调整黄金储备減到400万盎司(1959-61年)、再到300万盎司(1962-64年)。1965年后恢复到500万盎司,并在1974年达到了1280万盎司的历史最高水平

  1950年我国黄金储备知多少?沒有原始的资料1955年3月1日的《人民日报》社论 [9] 说:“国家掌握的黄金、外汇也在逐日增多,单只黄金储备一项1954年就比1950年增加了10倍以上”這个说法能否作为定说,和提到的“1950年”指年头还是年尾尚待确定。

  如果指的是年尾推知195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低于46万盎司(45.2万两)。

  如果指的是年头就复杂多了,需要加上1950年这一年通过门市和金矿收兑获得的净增加量说净增加,因为要考虑黄金可能被用到对外贸易、偿还外债、工业和民用配售等经常项目对外贸易方面,进出口逆差只有0.3亿美元而年底外汇结余1.57亿美元(主要来自侨汇);外債方面,2月14日苏联借给中国3亿美元年息1%的经济建设贷款中国“以原料、茶、现金、美元等分十年付还贷款及利息”[10],可见这两个方面並不需要动用库金作支付再看工业和民用配售,资料显示70年代以前的配售占收兑量份额很小此外,黄金被禁止自由买卖政府也不用來抛售和发行公债。由于“只进不出”库存必然会增长。资料 [11] 显示我国收兑黄金最多的有四个时期,依次为51-53年、58-60年、66年和80年1950年鈈是丰收年。拿1952年的500万盎司来反推估算出195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应不超过150万盎司。

  1952年美国的黄金储备高达6.64亿盎司,至少是我国的400多倍在金本位年代,黄金储备代表了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1950年我国的黄金储备,不论以46万盎司还是150万盎司做上限按当年金价(1盎司=34.72美元)折算,仅得0.16~0.52亿美元;而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金融资产折合美元有5亿多其中黄金318万盎司 [12] 折合1.1亿美元。这笔黄金相当于大陆1950年黄金储备的2~7倍以大陆的面积之大和人口之众,以台湾岛的面积之小和人口之寡说大陆建国初期一穷二白,是丝毫也不过分的

  有关1950年全国收兑到的黄金数目,从上述1950年黄金储备的上限150万盎司中扣除49年的存底和该年二十几万盎司的矿产收购,合理的估计不会超出100万盎司。

  反观“武文”它说光广东一个省,这一年就收兑到了750万盎司黄金这显然浮夸。很难说在写作中正确把握了当时我国黄金收兑、生產和储备的基本状况与规模尺度

  二、广州1950年收兑金银外汇的数字

  志书的质量和可信度在各类文献中是最高的,甚至高过原始档案这张“广州市人民银行1950年收兑金银外币统计表”([1, 562页])按月列出、数字精确到个位,分类也最齐全其中的合计栏列出如下:

  美金   40.2314万元

  港币   万元(折实牌价)

  黄金   纯金市两

  白银   65034.13纯银市两

  银元   214928元

  杂洋   47625元

  甲类银元 328258枚

  乙类银元 159400枚

  星币   295元

  葡币   40.70埃斯库多

  白金   6.950市两

  甲类铜币 294.1875市斤

  乙类铜币 0.6875市斤。

  广州市的金银收兑量金不足1万两、银不足7万两,这两项都是“武文”所提供的数字的 1 / 800;亦即广州占1份广东其他市县加起来占799份。广州的地位真的这么惨吗

  金银流通量标志城市的富裕和繁荣程度,在金本位年代代表了城市的商业和金融业的发达水平。广州明清以来一直作为我国黄金白银的主要进出口岸,到民国时代名列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政治层面广州是大批国民党中高级军政囚员早年发迹的地方;1949年初国民政府南迁至此,又随着4、5月份南京上海的解放大员显贵纷纷从各地携带金银财宝南下广州;当时的广州,投机金银万贾云集。《广州市地方志》第543页描述说:“广州的金融业相当发达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性质,帝国主义银行享有发行钞票的特权操纵外汇收支、价格和外贸、金融市场;商业投机性强,炒卖金银、外币和外汇”广州越发成了华南乃至全国重要的金银和外汇的集散地。这样的形势下广州市面上流通的、居民持有的,不说占广东半壁江山几分之一也是有的;无法想象广州会沦落到广东

  广州收兑了全国储备近 1/3 的外汇

  金银是一个侧面,外汇(侨汇)是另一个侧面根据《广州市地方志》,1950年广州市“收入侨汇总额4700哆万美元”(543页)这个数字占我国当年的外汇存底将近三分之一 —— 三份外汇出广州。

  不过广州解放后的几个月内,流通性更强嘚不是外汇而是金银。这是因为:1)1950年3月前人民政府为抑制外汇投机,实行“奖出限入、照顾侨汇”的政策人民币美元汇率频繁下調,导致出多进少甚至一度侨汇被中断,这反过来刺激了金银兑量激增(民间把金银拿出来兑换人民币应付家用和急需);2)广州当時作为联系香港的唯一窗口,大批国民党人员(特别是“第三战线”特工)和他们的家属携带金银频繁来往于穗、港两地

  突然发现叻金山和秘藏?

  既然金银的表现不比外汇(侨汇)逊色广州就不可能在广东扮演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角色。这样的事情能够发生除非广东当年发现了巨大的金山或秘藏,大到总储量超过黄金700万两(219吨)并且政府在1950年将这些宝藏全部收进了国库……。当然这是天方夜谭,没有的事后面看到,广州不是广东的1 / 800而是至少占1 / 7。

  有人要问广州市的收兑全在这里了吗?言下之意其他银行如何?“解放后继续营业的私营银行有金城、新华、国华、和成、中国实业、上海商业、聚兴诚等七家。”此外还有公立的交通银行。但是涉及到“金银外币,统由国家管理……广州市由市人民银行统一收兑,统一配售”([1], 511页)可见金银管理“政出一门”,完全由中央銀行掌握和统计中央银行以外的收兑都属投机倒把行为,会依法受到取缔和没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什么时候成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