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生化危机4现在网上还能看吗? 貌似找不到了? 哪里可…

3天6.4亿!《生化危机6》为何在中国大爆|生化危机|米拉乔耶维奇_新浪娱乐_新浪网
3天6.4亿!《生化危机6》为何在中国大爆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生化危机6:终章》在内地市场上映的三日累积票房,已经达到了6.44亿。仅是单日票房,就已经超越了北美一个月的票房总额——2625万美元。
  不仅票房冲入国影史首日票房成绩单前五,更令歪果仁十分费解!
  这部终结篇在“烂番茄”上好评率仅有33%、连及格线都没达到,何以能在中国大卖?就因为中国人傻钱多?答案没那么简单。
  这部在欧美口碑扑街的电影,在国内豆瓣,却依然有6.9分,国内观众对于这部电影,远比欧美观众更宽容。实际上,该系列第四部,也就是李冰冰参演前的一部,在中国市场已经斩获了1.3亿票房,和北美票房接近,这背后,是大量丧尸片爱好者的力捧。
  这一次,也是来自众多玩家、丧尸片爱好者和粉丝的情怀加成,促成了《生化危机6》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大爆。
  也许就连导演保罗安德森也没想到,当全世界最会打丧尸的女人退休,竟然在中国激发出了全民情怀!
  在这部电影里,专业打丧尸15年之后,那个最世界最会打丧尸的女神回来了!并且亲手写下了自己的终章。
  她是打丧尸界最酷的女神,女神界最会打丧尸的死神,动作片女神里最会玩枪的,玩枪女神里最会耍刀的,她是死去次数最多的动作女神,也是复活次数最多的女神。总之,打丧尸行当,你能想到的,没有她搞不定的。
  是的,爱丽丝。&
  《生化危机》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奇葩的一个丧尸系列,甚至是最奇葩的系列电影——保罗安德森出于泡妹子的目的,拍摄了第一部《生化危机》,结果从此就停不下来,用15年拍摄了6部系列电影。&
  从B级冒险片到动作大片,再到牺牲核心观众迎合3D市场,这个系列从未得到过评论界一星半点的好评,甚至也不受游戏迷的待见,简单来说,这是个一直活在吐槽中的系列。
  可是,这个一直被吐槽、从未被超越的系列,依然妥妥地成为了丧尸片中的扛把子。&
  谈论《生化危机》最终章,情怀大概是最受鄙视的一种谈法了,但它又是最绕不过去的东西。
  当这个系列要结束的时候,那一个个被爱丽丝劈成两半的丧尸,竟然都成为了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
  世界操蛋,只有爱丽丝永远靠谱!
  现在,让我们谈谈这部神片的最终章,以及这个史上最受吐槽的系列,为什么值得我们像丧尸追逐爱丽丝一样,追到终章?
  别急,我们先回放一下赚了10亿美元票房的那些《生化危机》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头。保罗安德森导演有一天突发奇想——米拉·乔沃维奇太美了,必须让他成为我的老婆。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她量身定制一套电影。
  于是,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生化危机》。&
  没错,所有传奇的开场,都是如此出人意表。
  2002年,第一部《生化危机》上映,故事发生在安布雷拉(保护伞)公司的生物工程实验室“蜂巢”里。
  蜂巢异常封锁,地面上的人不得不派遣特种部队小分队去查询原因。爱丽丝在沉睡中醒来,却必须面对丧尸、丧尸犬和舔食者的来袭,最后爱丽丝是利用高速运行的列车,把舔食者丢下轨道烧死。&
  第一部中,保罗·安德森几乎全盘复制游戏格局,利用B级片格局、极具创意的死法和极度的恐怖气氛,将游戏复制到了电影里,结果,电影遭到欧美影评人和玩家的声讨,但是票房却不错,所以,当然要拍下去。
  第二部,《生化危机2:启示录》。
  爱丽丝一群人成功从蜂巢里逃脱,但一到地面就被一群穿着防护服的人隔离了起来。此时T病毒已经扩散到地面。
  现在,爱丽丝必须拯救T病毒与G病毒的创始人的女儿,从而换回逃出城市的机会。
  严格来说,这是对游戏场景和角色还原度相对最高的一部, 这次玩家满意了,影评人依然不依不饶,口碑继续扑街,可是票房更成功了,当然要有第三部——&《生化危机3:灭绝》。
  对于许多国内观众来说,这一部,堪称《生化危机》系列的巅峰。&
  也是在这一部里,在荒凉世界一辆摩托车千里走单骑的爱丽丝变成了真正的女神。&
  保罗安德森则在这一部将《生化》系列引向了西部片模式,在这一部中,丧尸乌鸦第一次出现,并构成了本片中最令人恐怖的群鸦特效场景。
  虽然剧情上没什么突破,但这一步不仅延续了前两部惊悚与动作的风格,场面更大,还有就是,爱丽丝更酷了,北美票房开始萎缩,但全球票房相当不错。所以,第四部当然没什么问题。&
  《生化危机4:来生》上映之前,《阿凡达》带来的“3D风”席卷全球,保罗安德森也为影片加上了“3D”噱头。&
  这一集里,爱丽丝干掉了艾萨克博士之后,带着她的克隆人小伙伴来到了安布雷拉东京大本营追杀威斯克。但是威斯克跑掉了,还炸死了所有的爱丽丝克隆人。&
  总的来说,这是最糟糕的一部《生化危机》了,剧情没突破,一味“3D”更令影片失去了原有的所有B级片乐趣,全片只剩下“3D”砍砍砍,影片口碑跌入谷底。&
  这部续集唯一的贡献,大概就是完成了 “迈克”版克里斯的出场。
  并且高还原了游戏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反派大Boss人物形象——总是戴着墨镜,沉着冷静,制服外穿一件战术背心的GT丧尸(阿尔伯特·威斯克变异体)。&
  尽管北美票房每况愈下,但——中国市场,已经向《生化危机》打开了大门,第四部在中国国内抢下了1.355亿人民币,几乎和北美票房相当。
  于是第五部——《生化危机5:惩罚》出现了,正是这一部中,被认为是系列电影中除了爱丽丝塑造最成功的游戏角色出现了——由李冰冰饰演的艾达·王,又名挨打王。
  总的来说,这又是部不甚成功的续集,除了艾达·王能够令影评人和游戏迷满意之外,电影几乎没有什么别的亮点,票房成绩也平平。&
  大概从那时候开始,《生化危机》的创始人保罗安德森,开始考虑为这个系列完成最后的——终章。
  现在,让我们谈谈这部神片的结局篇为什么对得起“终章”两个字?
  这一次,保罗安德森又回到了《生化危机》的初始化模式——B级片。
  一言以蔽之,这部作品,非常《生化危机》。&之前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所有元素,都再次出现。
  保护伞公司以及女主的最终命运——&
  爱丽丝打丧尸团队——&
  那些老朋友——丧尸大军、地狱犬。新朋友——丧尸飞龙!&
  第一部中最经典的杀人机器——激光网。
  还有看了之后男人会沉默、女人会流泪的爱丽丝打丧尸酷炫造型。
  最重要的,还是恒久不变的“爱丽丝是谁,爱丽丝从哪里来,爱丽丝要到哪里去”的《生化危机》三问。
  在最终章里,艾萨克博士想利用T病毒给地球来一个大清洗,创造属于自己的诺亚方舟,而爱丽丝则展开了与丧尸的终极对决。
  但除此之外,《生化危机:终章》又是非典型《生化危机》作品。比如,强烈的末世风格、那些战车与奔跑的丧尸,倒让人想起去年的另一部经典回归作品《疯狂的麦克斯4》。&&
  在拍摄手法上,系列第一次大量使用了手持镜头+跳剪的手法,将《谍影重重》的动作戏拍法嫁接到《生化危机》,放弃了之前走偏的过度“3D”化视觉风格,全片2D拍摄转制3D,寻求凶狠凌厉招招入肉的动作风格,从而令本片的视觉风格,找回了曾经的凌厉感。
  但更重要的是, 过去几部过度商业化的保罗安德森,这次居然能玩转一次复杂的主题回归!而且,几乎找不到Bug。影迷这时候才发现,系列从第一分钟起,就埋下了密密麻麻的铺垫、伏笔。
  某个一闪而过的细节、一句平凡的对白,都可能别有深意。这时候你才恍然大悟——哦,原来终章的反转,早在一开始就有线索了!
  比如,艾萨克博士为什么制造T型病毒?地球人死光了,对于“蜂巢”有什么好处?
  答案是,这个神经病想扮演上帝创世纪。
  又比如,爱丽丝的身世到底是什么?原来,爱丽丝也是克隆人!&她的原型艾丽丝患上早衰,已经进入老年。
  由此,影片也揭开了“红后”角色背后的深意:一切都是对爱丽丝的考验,因为只有跨越了“以牺牲自我来拯救人类”,也是从克隆人到人的必经之路。
  由此,一直到最后一部,保罗安德森才终于将丧尸世界观塑造完整。&但凭这一点,这部神片的结局篇就对得起“终章”两个字!是啊!
  我们每一次都吐槽《生化危机》烂透了,可为什么还在追?
  关于《生化危机》,一个最常见的句式是:口碑一部比一部烂,但实际上,《生化危机》第一部的口碑就已经扑街了。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来了:既然《生化危机》这么烂,为什么我们还在追爱丽丝?&
  有观众说,这不就是个只会打丧尸的烂片系列吗?在我看来,这种说法,是对《生化危机》系列,巨大的误解。
  《生化危机》系列能成为最长寿的丧尸系列,只因为它蠢,只因为它烂,这可能吗?
  在肥罗君看来——《生化危机》的长寿之道,有两点——皮和骨。
  第一步,擀一个不断进化的皮。整个《生化危机》系列,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打丧尸片,而是一个不断自我进化的系列,从中甚至能感受到,历年动作电影视觉和类型风格的嬗变。保罗安德森,绝对不是一个天才导演,但却是一个极其善于学习吸收的导演。
  从第一二部的B级片格局,&第三部转型大片化,注入西部片风格,到四五部的3D化,以及第六部中汲取《谍影重重》动作风格和《疯狂的麦克斯4》的末世风。&
  虽然未必每一次“改版”都那么成功,但一个不断变化的类型和视觉风格,终究推迟了观众的视觉疲劳,为系列生存多争取了一些时间。
  但最重要的,还是《生化危机》世界观的打造,为整个系列,构筑了骨血!
  《生化危机》从2002年第一部到如今第六部,前后已经15年,看上去,不过是每一部一个大BOSS,爱丽丝带着小伙伴们虐杀丧尸和各种怪兽,然后战斗继续。
  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系列总设计师的保罗安德森,早已经悄然完成了整个系列世界观的搭建:丧尸创世纪。&
  这才是《生化危机》系列能在大量丧尸片中,得以脱颖而出并坚持到底的真正原因。保罗甚至有意在打造一个“生化危机电影宇宙”。
  一系列游戏玩家熟悉的核心人物—“里三光”里昂、 “挨打王”艾达王、克里斯、克莱尔,以及反派矩阵中的吉尔、大反派威斯克等轮番出现,角色在正反派间不断反转,都构成了整个系列的完整性。&&
  但最最最重要的是,保罗安德森几乎将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整个系列的核心角色上,正是这个角色的成功,保证了整个系列 的生命力——爱丽丝。
  致爱丽丝:15年,女神老了,我们也是!下辈子,我们再一起看你,打丧尸!
  如果你在15岁第一次看到爱丽丝打粽子,那么今年你已经30岁了。《生化危机》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能看到那个熟悉的性感女神,再度出现。
  许多人还记得,第一部《生化危机》里走廊尽头一步步逼近让人避无可避的激光网!以及爱丽丝以帅气到爆的扮相和身手,逃出生天的画面。&
  这些年里,世界就像是一步步逼近让人避无可避的激光网!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里无处可逃。只有爱丽丝,永远潇洒,永远不会令人失望。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少跟我来这个,情怀算个P呀,烂大街了好吗?
  丧尸片你跟我谈个P的情怀啊?可《生化危机》绝对是残酷世界里,理想的治愈系。《生化危机》,是献给莫测世界的一份承诺。丧尸永远不死,它只是重生。而爱丽丝,是《生化危机》世界里,孤独的女神。
  昨天并肩作战的战友变成了丧尸,或者死去,所有曾经相信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可是爱丽丝,依然在这个孤独世界里,孤独地打着丧尸。
  而,对于那些由此评价这个系列幼稚的同学,我想表达十二万分的……不同意!任世界灭绝我自独行,这不叫幼稚,而是——真正的酷!
  也许,那个永远打丧尸给你看的爱丽丝,以后再也看不到了。那种简单粗暴的燃,看不到了。每两三年一度的集体吐槽,等不到了。那种尼泊尔军刀猎猎作响,砍翻丧尸只在分分钟的妥帖感,不再有了。能猜得到,身边肯定有人会说,这只是电影嘛……感慨个P!貌似,很有道理!
  可是,当当年的女神,容颜已逝,皱纹已经悄悄爬上女神的额头。
  却又用一个个 镜头告诉你:女神老矣,尚能打丧尸!这,难道不是这个变幻世界里,最实在的承诺!
  一个女人耗尽她的青春,在一个我们每年都吐槽“烂透了”,然后继续追下一部的丧尸系列里,一共打了30465个丧尸。&
  爱丽丝就此成为我们的生活里的一部分,当她不再归来,就好像我们的生活里,也缺失了一块拼图,再在无法补上。
  我们都知道万物消长、潮起潮落是自然规律,也知道只不过就是一个商业系列而已,但谁能说,这样一个商业片系列里的爱丽丝,就不是我们有限的生命中,曾经被记住的美好?你会用15年,等多少个女人,一次次打着丧尸回到你眼前?
  大概,一个而已吧!
  15年,女神老了,可你以为,你能有多年轻,谁,又能像丧尸一样抵挡住岁月的刀?&&&
  没人能预言未来。《生化危机》真的终章了吗?在内地市场砍下10亿左右票房后,对于好莱坞来说,系列是否就此终结,不再是个定论。
  但也许,这,就是终章了。
  这个宇宙中最会打丧尸的女人,终于要退休了!谢谢你,爱丽丝,谢谢女神15年来,为我们打的那些丧尸!
  我不会忘记。&
  是啊!情怀算个P,除非这部电影真的值!世界操蛋,只有爱丽丝和她手中的尼泊尔军刀永远靠谱!
  再见,爱丽丝。再见,米拉o乔沃维奇!后会有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里有生化危机4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