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并发症的病发症

食品行业知识资料网站
┆┆┆┆┆┆┆┆┆┆┆┆┆┆
&站点位置:
& 正文 【设置字号:
高血糖并发症有哪些 长期高血糖的六大危害
时间: 15:47:00 来源:-
血糖高会出现哪些并发症?长期血糖高会危害人体的代谢系统,继而出现各种病症。血糖高的人警惕,在查出高血糖时就要做好预防。那么,血糖高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高血糖并发症吧。
常见的高血糖并发症:
脑血管病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但是糖尿病特别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是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者高4~10倍。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比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糖尿病患者脑血管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糖尿病性血管病中,主要为多处脑血栓形成,而脑出血相对较少。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的另一个特点是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是由小动脉病变引起,多因脑基底节区深部穿通动脉阻塞所致,脑梗塞后液化,1~3个月后,液化组织吸收,遗留直径0.5~15毫米的空腔。临床表现,常因反复出现的轻度卒中发作而呈现脑皮质萎缩,记忆力和智力降低,较严重的是出现痴呆、偏瘫、运动失调、行动困难等生活不能自理情况,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2、眼部病变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眼部并发症是视网膜病变。据国内文献统计,糖尿病人中有视网膜病变者最高达36.6%,40岁以上者为84%,失明者占7%。糖尿病病期超过20年,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模糊;眼前有一小球样的物体飘浮;双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医学上称为视野)较以前明显缩小;夜晚视力明显不如以前;看书读报时,视力较以前减退,严重的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最后导致失明。
其次,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机会较普通人多,也比普通人发生年龄早,病情也较普通人重。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加重了晶状体混浊的速度。白内障的症状有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阅读或做针线活时感觉眼睛非常吃力,甚至无法做下去;总感觉眼前有一层雾,总想揉揉眼会看得更清楚,但又没有多大帮助;瞳孔(俗称黑眼珠)颜色由黑色变为灰色,严重者失明。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容易出现青光眼,导致眼压增高,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失明。而眼屈光改变,老视出现也比非糖尿病者出现早;眼肌麻痹是另外一个并发症,常表现为患者眼球活动障碍以及视物成双;还可能有视神经的病变,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
3、心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多为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8倍。糖尿病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往往更广泛、更严重、发病年龄更早;在血糖水平尚未达到可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时,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就已经增加了。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有:
①心跳加快。糖尿病早期常累及心脏的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处于相对兴奋状态,常表现为休息时心动过速,一般心率可达90~100次/分,甚至可达130次/分。②心律失常。③体位性低血压(指由卧位改变为站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30毫米汞柱)。出现无力、头晕、视力障碍、甚至晕厥等症状。也有一些人无不适症状。④无痛性心肌梗死。由于心脏传入痛觉的神经功能受损,即使心肌缺血极严重而无心绞痛发作,无痛性心梗可见于42%的病人,可引起恶心、呕吐、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4、消化道病变
由于胃肠道植物神经的损害,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胃瘫痪(胃的正向蠕动减少,医学上称胃轻瘫)、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并且这些症状改善较困难,往往长期存在,逐渐加重。
5、泌尿道及生殖系统病变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与血糖控制差有直接的关系,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据报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1型糖尿病约为30%~40%,2型糖尿病约为15%~60%。其表现有:
①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②水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水肿,少数患者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水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水肿就会出现,甚至有明显的全身水肿。③高血压,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二者呈恶性循环。四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发生,若不认真治疗,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还可能出现尿潴留、泌尿道感染、尿失禁、小便淋漓不尽;性欲减退、性功能丧失,男性可有勃起功能障碍(俗称阳痿)等。
6、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致下肢失去感觉和(或)下肢因为血管病变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若受伤或合并感染容易发生慢性迁延不愈的溃疡、坏疽,最严重的结局是截肢。糖尿病患者截肢危险为非糖尿病人群的15倍。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Techoo-5
文章相关:
提意见或留言(需要审核后显示)
&热门图片新闻
蜂蜜搭配哪些可以养生防病
冬季养生注意八件事 第六件很少有人做到
橘子身上这物养生效果真是绝了
五种养生法分分钟毁掉你的健康!
健康养生:“四柔”助老年人更长寿
&更多关于本文的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产品操作视频
糖尿病管家
您的位置:
血糖控制稳定 为什么还会有并发症
血糖控制稳定 为什么还会有并发症
导读:有的患者尽管高血糖控制的不好但是未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但是有的患者就开始抱怨我的高血糖控制的那么好而为什么还患上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往往患者都是
有的患者尽管高控制的不好但是未出现的并发症,但是有的患者就开始抱怨我的高血糖控制的那么好而为什么还患上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往往患者都是一头雾水,找不到病情的病因所在而导致盲目的用药。
血糖控制稳定 为什么还会有并发症
第一、控制高血糖能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分三类:急性并发症,包括、高血糖;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和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若血糖不高,前两者都不会发生,而大血管并发症并非糖尿病患者特有,即使没有高血糖,这些并发症照样可以发生发展。所以,严格控制高血糖能够预防的只是大部分并发症。
第二、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一定遗传背景有关。
例如,在同样长的病程和同样高的血糖条件下,有的患者发生了眼底病、肾病,有的则没有。
第三、血糖检测只是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高血糖的影响同样是长期的。假如初发病时高血糖没有控制好,若干年后才引起重视,治疗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屡见不鲜。假如出现了严重的眼底病、肾病、,此时即使控制好血糖,并发症也难以逆转。
当然,控制血糖仍然要比不控制的结果好得多。
第四、关注血糖波动
研究证实,血糖波动大,容易造成组织器官的损伤。尽管这个血糖波动幅度靠空腹血糖或从糖化血红蛋白均难以反映,但结合临床还是能看出端倪。如空腹血糖多次检查正常,而糖化血红蛋白始终很高,这就说明,患者餐后或其他时间段的血糖是高的,只有加强血糖监测才能观察到。
第五、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中,高血糖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重要因素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吸烟、等。高血压在糖尿病眼底病、肾病、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怕收缩压、舒张压仅仅高出几个毫米汞柱,人群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就会有明显差异。因此,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应建立在控制多种相关危险因素的基础上。
第六、降血糖的同时避免
严重的低血糖除了可以致残甚至致死以外,还可以加重并发症的发展。例如,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引起严重的眼底出血,诱发高血压而导致心衰,我本人就处理过这样的病例。
所以,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就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况且,我们许多患者是自以为血糖"正常",实际上,这个正常或是仅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础上,或是建立在偶尔测1-2次血糖的基础上。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
您可能感兴趣的资讯
大家都在问您的位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在鄞州区的老王今年56岁,半个多月前,他突然觉得左胸部很痒,用手挠了又挠,结果越挠越痒,最后把皮肤都给挠破了。这块溃烂的皮肤出现了感染迹象,局部地方红肿,破溃处还不断渗出脓液。老王当时没当回事,找来一根针挑破脓包,把脓液给挤出来了一些。第二天,他发现左胸部这个破溃处破口肿得像乒乓球一般大,而且疼得厉害。没办法,老王只好去医院看看。医生初步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他开了抗病毒的药物。老王连着挂了两天点滴后,疼痛是有所好转了,但皮肤溃处红肿仍不退。大约过了一个多星期,一天早上,老王突然头晕乏力,站都站不稳。儿子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到鄞州人民医院抢救。医生检查发现他左胸部皮肤溃烂红肿,且侧腋下皮肤大面积红肿,考虑“感染性休克”,立即转入ICU抢救。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发现,老王的血糖值“爆了表”,一询问病史,才知道老王3年前体检时就查出来患有病,但他一直没当回事,迟迟不治疗。ICU主任说,老王左胸部皮肤溃烂不是“带状疱疹”,而是蜂窝织炎,而且由于过高血糖合并急性感染引发了感染性休克,并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胃溃疡等并发症。“蜂窝织炎的元凶就是糖尿病。糖尿病人本身容易皮肤,而且破损后又容易出现感染,他又去挠,加上用了不干净的破脓包,导致感染加重,这才发展到现在的地步。”老王在ICU呆了十天,现已脱离生命危险,转到内分泌科继续治疗。什么是糖尿病?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症状以“、、和”为主,2型糖尿病症状以“、肥胖”为主。一般情况下,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为糖尿病。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如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的高血糖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会引起高达100多种的糖尿病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因此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病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急、慢性并发症一、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类并发症重者可致死。2、各种感染:如皮肤化脓性感染、真菌感染如、女性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导致、尿路感染如及肾盂、合并肺结核。二、慢性并发症1、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的患病率很高,发病年龄较轻,病情进展较快,大、中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等,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其中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引起的冠心病呈多支弥漫性严重病变,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甚至肺水肿;脑血管病易致死致残;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动脉狭窄,血压升高不易控制;外周动脉硬化尤其是下肢动脉硬化出现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严重狭窄时出现肢体坏死,甚至需截肢。2、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患者,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死因,2型糖尿病发生该并发症的严重性次于冠心病及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肾功能下降,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时发展为。病视网膜病变,是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行眼底镜检查。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猝死。3、神经病变:周围神经受累最常见,通常呈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情进展缓慢,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如伴麻木、、灼热或如踏棉垫感觉,有时痛觉过敏。后期可有运动神经受累。自主神经病变也较常见,影响胃肠道、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性器官功能,临床表现有胃排空延迟、饭后或午夜腹泻、便秘;性低血压、持续性;尿失禁、尿潴留、等。4、眼的其他病变:白内障、青光眼、黄斑病、屈光改变等。5、病足:是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下肢动脉粥样供血不足、等多种因素所致,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死等病变。糖尿病的治疗要点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检测和控制几个方面。1.糖尿病知识教育糖尿病一旦确诊,即应对病人进行糖尿病教育,包括糖尿病的一般知识、自我血糖和的监测。降糖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等。以及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及防治。2.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基础治疗的首要措施。饮食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热量和体重。减少食物中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食物纤维含量,使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所占比例合理。控制膳食总能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维持合理体重,超重/肥胖患者减少体重的目标是在3-6个月期间5%-10%。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①脂肪:膳食中脂肪所提供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30%,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300mg/日。②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0%。食物中应富含膳食纤维。③蛋白质:肾功能正常者,推荐蛋白质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10%-15%,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摄入量&0.8g/kg体重/日;从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0.6g/kg体重/日,并同时补充复方-酮酸制剂。④饮酒:不推荐病患者饮酒。每日不超过1-2份标准量(一份标准量为:啤酒350ml,红酒150ml或低度白酒45ml,各约含酒精15g)⑤食盐:食盐摄入量限制在每天6g以内,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限制摄入量。3.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支持。运动方式、强度、频率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运动时间每周至少150分钟。当血糖&14-16mmol/L、明显的低血糖症或血糖波动较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以及各种心肾等器官严重慢性并发症者暂不适宜运动。4.戒烟吸烟有害健康,尤其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2型病患者。应劝诫每一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停止吸烟,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5.药物治疗主要口服降糖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促胰岛素分泌剂(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糖苷酶抑制剂、二基肽酶-VI(DPP-VI)抑制剂等。药物选择应基于2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来考虑。此外,患者的血糖波动特点、年龄、体重、重要脏器功能等也是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联合用药时应采用具有机制互补的药物,以增加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制剂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根据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剂,如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1型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睡前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目的为空腹血糖降到4.9~8.0毫摩尔/升,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6、糖尿病的手术治疗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通过腹腔镜操作减肥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2种:可调节胃束带术和胃旁路术。手术适应症主要是肥胖症伴2型糖尿病并符合下列条件者:(1)BMI&35kg/m2,伴2型糖尿病;(2)BMI32-34.9kg/m2,伴2型糖尿病,经过口服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6个月以上HbA1c&7%;(3)年龄在18-60岁之间;(4)2型糖尿病病程&5年;(5)胰岛自身免疫抗体测定阴性,C肽水平不低于0.3mg/L;(6)无其他腹部手术的禁忌症。7、血糖监测(1)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长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标,也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标准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的正常值范围为4%-6%,在治疗之初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3-6个月检查一次。对于患有贫血和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来评价血糖的控制。(2)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是指病患者在家中开展的血糖检测,用以了解血糖的控制水平和波动情况,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8、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的监测和控制2型病的治疗除了降糖之外,血压控制、血脂控制和阿司匹林的使用也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TC、TG及HDL-C)。用调脂药物者还应在用药后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血压在患者每次就诊时均应测量。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的方法糖尿病并发症是直接导致病人致残、致死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预防住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并发症就要做好控制高血糖的准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有:1、监测血糖定期检测血糖,以尽早发现无症状性糖尿病。应该将血糖测定列为中老年人常规的体检项目,即使是健康者,仍要定期测定。凡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如皮肤感觉异常、减退、视力不佳、、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的宝贵时间。要综合调动饮食、运动、药物等手段,将血糖长期平稳地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空腹血糖宜在每升6.11毫摩尔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宜在每升9.44毫摩尔以下,反映慢性血糖水平的指标&&糖化血红蛋白应在7.0%以下。还要定期测定血脂、血压、心电图,这些都是血糖控制的间接指标。2、正确对待病树立正确的进食观并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糖尿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生虽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生活和环境因素。现已知道,热量过度摄入、肥胖、缺少运动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是预防糖尿病的最佳饮食配伍。对体重进行定期监测,将体重长期维持在正常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时,应及时限制饮食,增加运动量,使其尽早回落至正常。要使运动成为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终生的习惯。运动不但可消耗多余的热量和维持肌肉量,而且能提高充实感和欣快感。当然运动要讲究科学和艺术,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照顾兴趣、结伴进行,以易于获得效果和便于坚持。要戒烟和少饮酒,并杜绝一切不良生活习惯。双亲中患有糖尿病而本人又肥胖、血糖偏高、缺乏运动的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预防。3、加强并发症监测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病慢性合并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伤残和死亡率。糖尿病人很容易并发其他慢性病,且易因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糖尿病慢性合并症加强监测,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糖尿病,常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能长期过接近正常人的生活。高血糖的危害有哪些?导致各种并发症
高血糖的危害,引起高血糖的因素有很多,大部分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这也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健康问题。血糖高危害大,需要重视。
  的危害有哪些  1、短时间、一次性的高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  2、长期高血糖  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胰腺功能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缺乏、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等。  ①导致机体脱水及高渗状态  高血糖致使大量随尿排泄,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机体脱水,脱水使得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引起细胞内失水,脑细胞失水可引起脑直至昏迷,临床上称之为&高渗性昏迷&。  ②导致电解质紊乱及酸  高血糖时,病人尿量明显增加,并从尿中带走大量电解质,导致电解质紊乱,由于高血糖病人存在糖的利用障碍,转而通过分解脂肪产生能量,伴随着脂肪分解,酮体生成增加,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③导致胰岛功能衰竭  长期高血糖对胰岛?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导致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更少,病情进行性恶化,。  ④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降低  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不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利用而是从尿中大量丢失,机体通过分解脂肪、蛋白质来提供能量,结果导致全身消瘦、乏力,机体免疫力下降。  ⑥导致各种血管、神经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及神经,导致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足坏死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关键词:&&&&&&&&&高血糖并发症有哪些?_教育指南_百度教育攻略
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高血糖就是其中之一,其他两高是和高脂血压。大家不要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高血糖只是血糖比较高而已,如果这么认为,那么你就错了。其实呢,高血糖还有其他的一些并发症,接下来,大家就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平的升高。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下降、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糖尿病患者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患者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以上呢,就是小编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包括高血糖的危害和高血糖的并发症,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也希望小编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如今的社会上,“三高“人士越来越多 ,所以大家在平时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小编也祝愿大家身体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糖并发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