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牛王洞,名牌成都大学金牛?

&&& 人文活动是中华民族园向社会展示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帮助人们从人的社会行为角度,了解中国各民族的风貌。
&&& 中华民族园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一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不但能够提供举办各种大型专题文化活动的空间。在中华民族园内,还居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通过歌舞演出、宗教与节庆活动等形式,与游客共同分享他们的文化生活。
&&& 以展现中华民族风貌、体现国家团结昌盛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是展现中华民族风貌、体现国家团结昌盛的窗口。1994年9月,远南残疾人运动会的闭幕式在刚开放3个月的民族园举行,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博物院举办大型活动的优势和能力。
&&& 从此,许多次国际大型会议在这里举行闭幕式和晚会,如国际军事医学大会、国际档案大会、国际地质大会、国际建筑师大会、国际邮政大会、国际友好城市大会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纷纷看好中华民族博物院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到院里举行各种活动。
&&& 如团中央组织的香港青年访京团与北京各界青年大联欢、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举办首届&中国儿歌日&开幕式、全国妇联举办&心系新人&大型集体婚礼、民政局举办九九重阳万名老人游园活动等。举办各种大型专题活动,已成为中华民族博物院的特色和优势。
&&&&&&&&&&& 走近中华民族博物院&&贵州织金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周&&&
&&& 日,走近中华民族博物院&&贵州织金旅游文化宣传活动周在北京中华民族园启动。在全国工商联及全联旅游业商会、中华民族博物院的支持下,贵州省织金县首次在京举办大型旅游文化主题宣传推介活动,旨在推介织金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清凉宜人的气候条件、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织金旅游产品在北京客源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王平、织金县党政负责同志等出席启动仪式。
&&& 谢经荣在讲话中指出,织金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县。自1994年以来,全国工商联通过引资、捐资、集资等各种渠道,采取助学、助医、招工和教育扶贫、科技示范、提供滚动扶贫资金、帮助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对织金进行全方位帮扶。全国工商联将一如继往关心、支持和帮助织金发展,并希望全联旅游业商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商会的企业家到织金进行旅游资源考察调研,共同探讨旅游开发新路子,为织金旅游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 据悉,织金县位于贵州省中偏西部,毕节试验区腹地,素有&溶洞王国、煤海磷都、宝桢故里、竹荪之乡、山水之城、百泉古镇&之称。
&&&& 启动仪式上,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与织金县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结成友好景区。活动周期间,北京中华民族园内每天将有浓郁的织金民族风情展演和观众互动活动。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节日异彩纷呈。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通常会在每年的一个特定时间举行庆祝活动或祭祀仪式。中国各民族的节日,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六个大类型。
&&& 民族节庆是文化风俗的传承,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蕴,既表现出一个民族对于生活的热情、对于未来的祈望;又展示出一个民族的伦理、礼仪、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联络情感的作用和凝聚社会群体的功能。
&&& 很多节日与自然界季节相关,或祈求丰收,或崇拜神灵,或赞颂英雄,或载歌载舞,相亲相聚...... 节日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是民族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传统生产、生活与文化的生动展示。
&&&& 尽管各民族的节日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千差万别,但这些节日都具有稳定性、群众性、民族性和传承性等共同特点。不少民族节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有的甚至经历了上千年的岁月,成为深深植根大地上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文化宝库。
&&& 在中华民族博物院内的人文活动展示中,有部分题材源于各民族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的情况,会根据季节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具体活动时间与内容请参见本网站《通知》栏中发布的活动信息。
&&& 下面是有关各民族节日活动的简要介绍。
东乡族传统节庆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 13世纪时,东乡等地区已成为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中心。东乡族主要节日阿术拉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教历9月斋戒,10月1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
古尔邦节 东乡人称之为&阿也&。阿拉伯语&古尔邦&有&牺牲,献身&之意。回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凡是具有宰牲能力,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都要宰牛或羊庆祝。
圣纪日 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举行,在清真寺举办,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等。
阿术拉节 即粮食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也是东乡族妇女和儿童的节日。届时,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按照古规,男人们只举行一个简单的祈祷仪式后即走开。节日里吃一种东乡语叫&罗波弱&的肉粥,寓有对当年五谷丰登的祝愿。
京族传统节庆
哈节 岁时祀神、祭祖、和乡饮的活动。&哈节&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澫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
节日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迎神: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把所养的&象&(猪)赶到哈亭绕行三周,然后留到半夜杀掉。最后由主持&哈节&活动的头人组织参加&哈节&乡饮。参加乡饮的听哈人各自养一头大猪,养时要把猪洗得白白净净,不得弄脏,也不能咒骂,称为&养象&。到了节日,看哪个养的猪最大就选他的,这头猪用以祭神之后,只分八斤猪肉给众人吃,其余的由&养象&户自行支配。
祭神:祭神的具体时间为节日的当天下午三点钟左右,祭神时读祭文,还要唱&进香歌&、跳&进香舞&、&进酒舞&、&天灯舞&等。
入席、听哈:祭神毕,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且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妇女只是捧菜上桌,不能入席坐,妇女、儿童均在&哈亭&外边听歌。&唱哈&是&哈节&的主要活动,&唱哈&的主要角色有三人,即一个男子叫做&哈哥&,又称&琴公&,两个女子叫做&哈妹&,又称&桃姑&。
送神:&唱哈&完毕就送走了神灵。送神时必须念《送神调》,还要&舞花棍&。送神后整个&哈节&的仪礼便结束了。
每当哈节,皓月当空,海浪轻拍,青年男女们在哈亭外踏月传情,趁花好月圆的良辰吉日,彼此敞开心扉。  
中元&施幽&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早上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仍先供拜祖先,然后进餐饮酒。民间认为,无人供养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会侵扰村庄,所以,请法师在七月十五施衣食,称为&施幽&。在哈亭前的空坪立起&招魂榜&,两旁铺两行芭蕉叶,放上炒玉米、饭团、饼子、冥衣、冥钞、纸宝,数人戴面具扮饿鬼,一法师于锣鼓声中持法刀上场,喝令四方饿鬼集合在&招魂榜&前,读榜念词,要饿鬼均分衣食莫扰村庄。卜以杯珓,得胜珓,便是饿鬼已受食,然后法师一声令下,扮饿鬼者便与围观的儿童一哄而上,将食品一抢而光。民间认为小孩抢到&绝幽&食品为&得福&。抢罢食品,将一只芭蕉船放入海中,芭蕉船用芭蕉杆拼成,长两米,宽一米,上插红三角纸旗,装几把米、一些冥衣、冥钞、纸宝,芭蕉船入水时,鸣放鞭炮,焚烧&招魂榜&和冥衣、冥钞、纸宝,将鬼送走。
食新米节 农历十月初十下午,各家煮新米供拜&田头公&和祖宗,然后全家吃新米饭,而且要关起门来吃,不能给外人看见。
仡佬族传统节庆
仡佬年 农历三月初三过年,节时一天。届时要准备鸡、酒、肉、饭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认为敬了这些神就会清吉平安。供品用过以后,就在山上或寨门前聚食。
&&& 每年这天吃过早饭,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着崭新的盛装,携带着仡佬族的五管芦笙和篾鸡蛋(用竹篾编成并用棉花填充的实心小球)等竞技器械,以及酒肉饭菜,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坟茔的草坪上。人到齐后,由本民族的首领点放鞭炮和鸣放火铳,表示过年开始。
吃新节 根据农作物初熟的时候,选择吃新节的日子。吃新节前,男女盛装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谷、毛豆,次日将谷 、稗舂为大米粒,集体宰牛1头。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饭,连同煮熟的牛肉一并祭祖,缅怀先祖开荒辟草之功。毕,大家一起分享祭物,所余牛肉各户均分带回,于第四日将其与新米饭一起置于扣饭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后,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谷穗挂在灶角的吊板两边,板上垫着糯米草,草上放直径约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仓房放左,捏成的犁、耙、牛等放右,大粑上摆碗、筷、酒杯,由家长念请各位祖宗来吃新米饭,焚烧香纸跪拜,保佑全家平安。
&&& 有的地方吃新活动是三天。头天下午,各家将祭食准备好;次日下午全寨集中分工动手将新谷焙干舂为米,磨豆腐,宰牛,于寨内坝子中祭谷神后集体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余食物再会餐一次。吃新节所用谷物,都是从自己耕种的田地里采来的。
牛王节 农历十月一日,又称敬&牛王菩萨&或&祭牛王&。每到这一天,便要杀鸡备酒,点香燃烛烧纸钱,在牛厩门前敬牛王菩萨,祈愿它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据说,这一天就是为牛做寿,酬谢耕牛对仡佬族所作的贡献。养牛人家,到了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脚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然后把糍粑,给牛吃掉,表示替牛祝寿。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没有养牛的人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钱,到自家的田边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吃虫节 农历六月初二。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具风味的菜&&油炸蝗虫、盐酸蚂蚁、甜炒蝶蛹、烧炒虾米泥鳅等。凡出嫁的姑娘必须按时赶回娘家过吃虫节,并在途中捕捉各类害虫,带回家放入调料腌制用油炸熟全家食用。然后,敲锣打鼓,穿行于田间地垄,边走边捕捉害虫,并插上染有鸡血小园盘以示向害虫示威。
踩秋 立秋之日,无论男女不得外出劳作。这天外出劳动成为&踩秋 &,踩秋对于庄稼不利。俗语有:&一年踩秋,十年不收&之说。
仫佬族传统节庆
婆王节 又称小儿节,农历三月初三。婆王活动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祀,养育孩子靠&婆王&恩赐,所以祭&婆王&是为了感谢&赐子&之恩。传说:山乡自古以来有个专司管理妇女&生男育女&的地方神,叫&婆王&。
牛王节 又称&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养牛的人家都要停止对牛使役,要让牛在家休息,并把牛厩收拾得干干净净,垫上厚厚的软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饲料喂牛,还在大门插枫树枝,以驱赶蚊蝇。同时,还要用上等糯米打两个糍粑,分别挂在牛的两只角上,再把牛牵到水边,让它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然后取下糍粑,给牛吃掉,说这是替牛祝寿,酬谢耕牛对仡佬人所作的贡献。有的地方,还要放一串鞭炮,给牛披红挂彩,表示祝贺,祈愿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没有养牛的人家,也要备办酒、肉、香、烛、纸线,到自家的田或土边祭祀牛王菩萨,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买上耕牛,或租借别人的耕牛使用时顺顺当当,乖乖地听使唤,耕起地来又快又好。
依饭节 每隔3-5年举行一次,在立冬后择日举行。依饭节为祈神驱邪、保安集福、贺五谷丰登。
&&& 依饭节的活动内容,除了&峒&内族人聚会和祭祀神灵外,还请来唱师,敲锣打鼓,歌舞娱神。选最长最饱满的糯稻谷穗,用彩带扎起,悬于墙上,堂屋中央的大桌上摆满用芋头、红薯刻成的水牛、黄牛模型,摆上五色糯米饭,其周围摆上芝麻、黄豆、八角、沙姜等12种农产品和鸡、鸭、鱼、猪心、猪肝等12种祭品,以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不忘神恩祖德。歌师身穿红衣围桌边唱边舞,歌唱 &十劝歌&,教人尊父母、敬师长、睦邻里、诚实为善、信誉行商、勤俭持家等。结束时,将谷穗和耕牛模型分送给各家各户。
&&& 传说:古代仫佬山群兽为害,兽王──神狮,凶猛异常,伤人畜,毁庄稼。这时来了一位白马姑娘,她力大无比,射死了神狮,解救了万民,并从狮口中夺回谷种送给人们,又用芋头、红薯做成黄牛、水牛为人们犁田耕地。为了纪念她,人们便以&峒&(仫佬族以血缘聚居,同姓为一家族,族内分&峒&)为单位,集资轮流主持聚会,即依饭节。
走坡节 又称&后生节&,是年轻人对歌传情,寻找终身伴侣的日子,多在春、秋农闲时节举行。春季走坡选在春节至元宵节的一段时间,秋季走坡选在中秋节前后的一个圩期里。届时,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女的花枝招展,男的潇洒大方,成群结队,由各村各寨云集到坡场来。唱歌传情,互唱互答,有邀请歌、盘问歌等,增进彼此的了解。如果男女双方有情有意,便接唱倾诉爱慕之情的&谈情歌&;如双方感情进一步加深,进而即唱&初结歌&,表示初步认定对方为自己的意中人。对歌结束时,要唱&惜别歌&、&相约歌&,表示年轻恋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盼望再相见的心情,并互赠信物,男方送女方月饼称&同年饼&,女方送男方同年鞋,又称&鸳鸯鞋&,意为成双成对,共结同心。
  再次走坡时,先到的一方唱&守等歌&,接着唱&重逢歌&,试探对方诚意和表示永远相爱的&结双歌&,互相赞美的&赞花歌&,表示别后思念之情的&思双歌&,渴望结亲和向往婚后幸福生活的&同住歌&及&算日歌&、&分离歌&等。双方经过多次约会相见,以歌传情,互相了解后,仍然不能私定终身,要按俗例,经双方家长同意,再经&月下老人&牵线搭桥,才能结为&秦晋之好&。
佤族传统节庆
拉木鼓节 佤历&格瑞月&(公历12月)为拉木鼓节日。
&&& 木鼓是佤族祭拜用的乐鼓,也是祭器。木鼓为神器,战争时报警,跳舞时伴奏,召集群众议事时击木鼓,每个村寨都要为木鼓盖房。每年播种前,都要剽牛祭鼓,一年或三、四年换新鼓。换新鼓时,全村男女要一齐把新鼓拉下山来,称之为&拉木鼓&。从制木鼓到拉木鼓都要举行宗教仪式,制木鼓前要剽牛祭祖,并由祭司念咒:大意是,希望保佑庄稼丰收,不受外寨袭击,生活美好。拉木鼓活动历时六七天,男女青年唱歌、逗趣,跳起粗犷的木鼓舞。
便克节 农历6月24日为便克节,是佤族灭灾驱鬼,送旧迎新、家事平安、五谷丰登、六畜满园的隆重佳节。视为灾难、饥饿、疾病的结束,吉祥、平安、快乐的开始。
过节时,家禽家畜、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要关好收齐,全寨人也不下地干活,不出门串亲。女孩到旱谷地采摘小米穗或叶子、瓜果之类,拿到家后,杀鸡、蒸糯米饭、舂粑粑,由老人念祝语叫魂。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点燃火把,竖在屋檐下,寨子亮如白昼;青年男女借机谈情说爱,老人们成群结队喝酒唱歌,年轻人踢球,寨子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之中。
接新水节 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为祭祀火神&安木永&,祈求风调雨顺。节日期间,全寨禁下地生产三天,寨民们带上祭品,到水源头迎接&水神&回寨;然后修整水源,疏通渠道,架好竹槽,把山泉引到村寨;新水进寨后,人们抢着喝新水,抬着新水回家。仪式毕,全寨人喝酒吃肉,歌舞不停。
新米节 农历八月,根据粮食的成熟情况,选定日子。节日时,主人备好酒菜,请寨头人或老人到家,自己去割新谷,回来时把一束谷穗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舂出新米后,煮成新饭,请头人祭谷神,献祖先,以保佑全家平安、粮食丰收。家祭完毕,主人才请村民来一同过节,富裕的还要剽牛、杀猪接待客人。客人带着礼物祝贺,唱歌跳舞,欢庆通宵。
侗族传统节庆
&&& 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
新婚节 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这一天成亲,类似今天的&集体婚礼&,贵州剑河县小广、化敖等地还保留此风俗。
架桥节 相传侗族祖公祖奶因架桥发子发孙,架桥的节日正好是二月初二,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把这一天定为架桥节。
送春牛 是侗族的传统习俗,在农历春日,家家休整,打扫牛栏,用嫩草,饭,糯米酒喂牛。晚上舞&春牛&。用竹做骨架,上面粘纸,作成牛头,用灰布点缀棉绒做牛身,上挂一朵大红花,两人提着写有&立春&的大灯笼引路,二人合舞&春牛&,紧随后面是一群挑担荷锄的青壮年,边走边表演各种耕耘动作,如耕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虫等,舞姿简朴粗犷,很有生活气息。
俄罗斯族传统节庆
丰收节 为庆祝五谷丰登,举行传统农祀活动,每年公历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收割结束时,人们特意在地里留下最后一束小麦,将它周围的杂草除清,然后摆上面包、盐和奶酪等供品,表示感谢苍天大地对人的恩赐,祈求来年获得更大丰收。
谢肉节 又称&送冬节&,为每年3月22日或4月25日前一周举行,节期7天。节期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星期一迎春日,星期二娱乐日,星期三美食日,星期四醉酒日,星期五新姑爷回门日,星期六姑娘相新嫂子日,星期天为送冬日和宽恕自己的言行日。在谢肉节期间,家家户户大摆酒席,因谢肉节过后的斋戒期内不能吃荤和喝酒。
圣诞节 为庆祝耶稣诞生,又称耶稣圣诞瞻礼节或主隆生节。
&&& 节日前夕,买圣诞树布置家庭,把松树和柏树精心修整成塔的形状,树干上挂满了彩灯、彩带和玩具礼品,十分漂亮。之后由圣诞老人身背福袋一只,内装各种礼物,于圣诞夜向孩子们祝福和分发礼物。圣诞之夜家人团聚,家家准备丰盛的节日佳肴,饮料和蛋糕,按习惯晚宴必备圣诞鹅。他们弹着三弦琴,拉着手风琴,唱歌跳舞,欢度节日。
复活节 四月上中旬举办,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也不开展各种娱乐活动,据说是因为这个时期耶稣还钉在十字架上的缘故。节日前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洒扫庭院,粉刷房屋,缝制新衣,准备过节。到了过节这天既可&开斋&,而且要准备非常丰富的食品,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因为这天耶稣复活了。按照习俗,这天都要相互串门祝贺,表示他们的喜悦心情。每家除准备丰富多彩的蛋糕以外,还要准备煮熟的彩色鸡蛋,鸡蛋的颜色除了白色以外,要有红、黄、蓝、咖啡、绿、紫等色彩,看上去犹如五彩缤纷的花坛。进门的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贺耶稣的复活,接着主人递过一个彩蛋,表示祝贺,以象征生命的昌盛。节日第二天人们聚集在宽敞的地方,他们唱起古老的俄罗斯民歌,小伙、姑娘们跳起了踢踏舞,尽情欢乐,有时这种活动要进行到深夜。
报喜节 农历三月上旬举行。圣母玛利亚将由&圣灵&感孕而生耶稣。节日间人们进行各种庆祝活动。三月四日孩子们把烤好的百灵鸟形状的饼干带到田地里,抛向天空,然后再接住,以示迎春。妇女们于三月九日把一块亚麻布铺在林外的地上,摆上一个大圆面包,请春天母亲享用。姑娘们则用纸或布扎成各种小鸟,用绳子拴在折下的树枝上。各人自找山坡,屋顶,柴垛等较高的地方,摇动树枝,唱迎春歌。
洗礼节 公历1月19日举行。在洗礼节那天人们除去教堂祈祷外,还要到江河里破冰取&圣水&,有的人还要跳到冰窟窿里洗一洗,十八日晚按风俗习惯是占卜时间,尤其是女孩子们要予占卜自己的终身大事。
保安族传统节庆
&&& 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开斋节又称&尔德节&,这一天人人都要穿上最新最美的服装,家家户户炸油香、馓子、果果等香甜美味的面食;男人们要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男女老少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合家安康,节日愉快。
傈僳族传统节庆
刀竿节 傈僳历二月八日,相传是纪念反侵略的英雄。傈僳族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表达愿赴汤蹈火保卫祖国疆土的感情。刀竿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构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活动。
阔什节(年节)傈僳历十二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为一年一度的过年节。节前准备好食品和酿制的水酒,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饮同心酒。为祈求五谷丰一,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
收获节 傈僳历九、十月间举行。节日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澡塘赛歌会& 又称&春浴节&,洗浴治病的风俗。傈僳历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的登埂、马掌河等地温泉。届时,邻近地区的傈僳族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尤其是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江沙埋情人 是傈僳族青年求偶活动的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初四、初五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傣族传统节庆
泼水节& 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每年四月中旬举行(傣历新年期间),为期三天。
&&&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或将佛请到龙亭浴佛。众人虔诚地双手合十,伏地跪拜聆听和尚诵经。诵经祈福,浴佛除疟,这是傣族泼水节中最隆重的仪式。诵经完毕后,人们来到泼水场的泼水亭,泼水亭里有一条像水渠式的长龙,当寨主把第一盆圣水倒进龙身时,龙头开始喷水,村民们端着从龙嘴里接满水的桶,开始了泼水节的狂欢。圣洁的水花高高地在天空中飞洒,人们用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人都沉醉在欢快的泼水中,谁被泼得越湿、越多,就是最幸福的人。泼水声、鼓锣声响彻云霄,场面十分壮观。
&&& 泼水节时,还要 &放高升&和夜晚放&孔明灯&来增强节日的气氛。
&&& &高升&是傣族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和其它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升架上,接上引线燃放。放高升时,点燃的引线使火药燃烧便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如火箭般推入高空;竹子吐着白烟,发出嗖嗖的尖啸声,同时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光彩夺目。谁放得越高越响,越吉祥。
&&& 入夜,将烛灯点燃,放到纸糊的白色孔明灯罩内,让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在放飞前,都要在心里默默许愿,并祈祷愿望的实现。
&&& 节日期间,也是傣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日子。青年男女喜欢到林间做丢包游戏,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 此外,龙舟比赛,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的活动内容。
关门节、开门节,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是傣族的传统节日。
关门节 为傣历9月15日(约公历7月15日)。从关门节到开门节期间有三个月,是傣族&关门&的时间。这段时间,僧侣去佛寺净居修学,接收供养,禁止外出巡游;各村寨的男女老少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味食物、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在关门时间内,宗教活动频繁,7天一小赕,其间有一大赕;赕佛的晚上要放火花、爆竹、孔明灯,举行&赶摆&(小商品集市)。关门期间,一般不盖房子。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
开门节 为傣历12月15日(约在公历10月15日)。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表示解除&关门节&的禁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和外出。节日这天,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献,祭祀完毕,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哈尼族传统节庆
十月年 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至申猴日止,历时6天。节日里,山寨打扫得干干净净,人人身着崭新的节日盛装,鼓声终日不停,妇女舂糯米粑粑和团子面,男人杀猪宰鸡,烹制各种美味佳肴敬献天地和祖先,摆设盛大的街心宴;亲友互访,小孩去&认舅舅&,嫁出去的女子都要带酒、肉、食品回娘家祭祖。姑妈、娘娘和姐夫、妹夫是&扎勒特&期间的上宾,娘家同宗亲属均以丰盛的食品设宴款待。有男青年的人家,也多在这个日子里托媒人提亲。年轻男女赶场聚会,谈情说爱,或在郊外平坦的草坪摔跤,对歌作乐。磨秋场是各方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
六月节 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开始,节期3~5天。从高山上砍回一棵笔直的青松木,在磨秋场上架设磨秋,又用栗木和藤条架起转秋和荡秋。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会聚在磨秋场骑磨秋、摔跤、歌舞作乐,村村寨寨杀猪宰牛,邀来四方亲友同欢乐。
节日里,每个寨子都要举行全寨性的街头酒宴,称为&姿八多&(互相轮流敬酒之意)。小的村寨是全寨欢聚在一起,大的村寨则分成几片几天进行。每片轮流做东道主,轮到的各户人家都要置办一桌可口的酒菜,抬到街上供全村人分享。大家十个八个自由组合成一桌一桌,席间畅饮笑谈,充满团结友爱的气氛。
姑娘节 红河哈尼族中,奕车人的姑娘节在农历二目二日,相传是为纪念一对殉情而死的恋人。节日里,人们抬着猪肉和染黄的糯米,到后山两棵传说是情死者化身的栗树下野餐,唱歌跳舞祭奠美丽的姑娘和她忠诚的情侣。节日之夜,少女们常常聚在村口,呤唱一种叫&厄勒姑&的情歌,赞美自己的山寨。
新米节 农历八月第一个龙日,是红河哈尼族的新米节。节期三天,头天背回新谷,杀鸡买肉,把自种瓜豆蔬菜统统拿来尝新;第二天做一碗鲜竹笋,象征粮食产量像新竹一样节节冒尖;第三天早上做糯米粑粑祭天,祈求日月永照人间。新米节还要祭奠为人类寻找五谷种子及各种财富的始祖塔婆居费和她的儿子欧罗。
回族传统节庆
开斋节 回族的斋月,在伊斯兰历九月,封斋一个月。斋月的起止日期主要看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
&&& 斋月里,都备有牛羊肉、白米、白面、油茶、白糖、茶叶、水果等有营养的食品。
封斋的人,在东方发白前要吃饱饭。东方发晓后,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封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让有钱的人真心救济穷人。逐步养成坚忍、刚强。
&&& 当人们封了一天斋,快到开斋时,斋戒的男子大多数都要到清真寺等候。听见清真寺里开斋的梆子声后,就在寺里吃&开斋饭&了。开斋时,若是夏天,有条件的先吃水果,没有条件的喝一碗清水或盖碗茶,而后再吃饭。这主要是斋戒的回民在夏天首先感到的是干渴,而不是饥饿。若在冬天,先吃几个枣子后再吃饭。
&&& 庆祝斋戒期满开斋节三天,第一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来,打扫院子巷道。男女老少都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给人以清洁、舒适、愉快的感觉。
&&&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馓子、油香等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羊,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开斋节期间又是举行婚礼的时期,使节日更加热闹。
古尔邦节 称&宰牲节&,一般在开斋节过后七十天举行(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
&&& 节日里,除了炸油香、馓子及会礼外,还要宰牛、羊、骆驼。经济条件较好的,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所宰的肉要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 宰牲典礼举行后,家家户户开始热闹起来,老人们一边煮肉,一边给孩子吩咐:吃完肉,骨头不能扔给狗嚼,要用黄土覆盖。这在古尔邦节是一种讲究。肉煮熟后,要削成片子,搭成份子;羊下水要烩成菜。而后访亲问友,馈赠油香、菜,相互登门贺节。有的还要请阿訇到家念经,吃油香,同时,还要去游坟,缅怀先人。
圣纪节 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回民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 西北地区回族阿述拉节:即时要选用当地的五谷杂粮,掺上牛羊杂碎煮熟食用,节日期间宴请客人必备手抓羊肉,其次是用鸡肉做成的各种菜肴。
土家族传统节庆
过赶年 又称过蓑衣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日(大月则在二十九日) 举行,节期几天至十几天。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合菜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大菜。相传明朝年间,土家族的先民为了按期出发征讨倭寇,提前一天过年。其后代子孙为了继承发扬祖先爱国精神,依旧提前一天过年,以示纪念,并相沿成俗。
&&& 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土家人合家团聚吃&坨坨肉&、穿新衣、放鞭炮、挂灯笼,还要给大公鸡献花,最后人们聚集到村内的摆手堂跳&摆手&舞。除此之外,&过赶年&的庆祝活动还包括耍龙灯、卖艺耍刀、唱山歌、出售山货、叫卖小吃等等。土家族的赶年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过年期间要举行最丰富的喜庆活动。
社巴节 &社巴节&又名&调年会&,是土家古老的祭祀庆典节日。举办时间有正月初三至十五、三月三、六月六:正月是庆贺新春,三月三是踏青祭祖,六月六称为&过半年&。在&社巴节&中,有祭祀祖先,也有预祝丰年,还有男女青年对歌择侣,谈情说爱。在&社巴节&期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欢聚在摆手堂前,举行盛大的摆手舞会,祭祀祖先,祈祝丰年。而男女青年则通过赛歌、跳摆手舞等活动进行交往,谈情说爱,各自寻求自己称心如意的终身伴侣。
过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一天节期。主要活动有:上坟祭祖,但不祭扫新坟;吃&社饭&,即用蒿菜末、野蒜、地米菜、豆干粒、腊肉丁为佐料蒸制的糯米饭。亲邻好友,彼此以社饭相赠以示和睦。
四月八 农历四月初八或四月十八这一天是土家族祭祀牛王的节日。过节这天,土家山寨杀猪宰羊打粑粑,亲朋戚友均被请来过节,十分隆重。传说这天是牛王下凡的日子,因此,为了表达对牛王的感激之情,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把牛栏整修一新或打扫干净,并设台祭祀;耕牛休息,犁耙挂起,除喂春草外,还要给牛煮稀饭、灌白酒和鸡蛋,以及油粑粑等喂牛。届时,还给两只牛角上套上红纸圈,表示喜庆,有的老人还用土家语唱《祝牛王词》给小孩听。总之,这一天要让牛吃好、休息好。
&&& 某些地方把四月八当作是祭婆婆神、嫁毛虫的日子,祈求莫起病虫害,保护五谷丰登。这天不喜欢下雨,认为下雨就是下虫。
女儿会 一年一度的&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结交的盛会,每年五月初三,或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赶会一次。这一天妇女结伴赶场赴会,男女青年可以自由结交,对歌言情。
  每到&女儿会&当天,土家姑娘们精心梳妆打扮,把最漂亮的衣裳穿在身上。其穿法是里长外短,让一层层镶边衣裳翻成笋壳状,这叫&节节高&;还要佩戴最好、最珍贵的首饰,穿上轻巧的绣花鞋。&女儿会&实际上是让姑娘们打扮漂漂亮亮,在集会上选一个如意郎君,是未婚姑娘们的最大的心愿。
  在街场上,姑娘们将背来的土产山货、丝织锦帛摆在街道两旁,自己则稳坐一旁,等待意中人来&买东西&。有时,嫂嫂会在姑娘边帮忙&参谋&。土家男青年也来赶&女儿会&,他们在肩膀上斜挎一只空背篓,看似漫不经心各处游荡,到了相中的姑娘面前就装作买东西搭话。卖东西和买东西的人,心其实都不在意货物,青年男女双方在货物交易的同时,在进行感情的对话。如果彼此觉得合意,就到街外的树林或阳坡上&边边会&。
  &边边会&就是青年男女的对歌会。在山坡丛林中对歌问答,一般是女问男答,内容包括上至星星月亮,下至峻岭深潭,大到商贾务农,小到个人爱好,对歌要随机应变,脱口而出,互诉衷情,彼此加深了解,最后约定终身。
六月六 六月六节在土家各个地区的内容各有不同。湖南永顺为晒龙袍的日子,家家户户在六月六这一天晒出棉衣新衣。湖北清江流域为向王节,人们焚香烛、放鞭炮、备酒肉,祭祀&向王&,祈求他保佑人们在水面上航行平安。利川、龙山等地的土家人相信黑神能驱邪除秽、消灾免病,六月六这天燃烧香烛,抬着披红挂彩的黑神游行,名曰&烧黑神&。湘西严姓的土家人在六月六这天过年。有部分土家人认为六月六日是太阳的生日,要敬祭太阳神,祈求太阳神赐给阳光,温暖万物,确保丰收。有的地方又以六月六日为吃新节,人们煮酒杀牲敬神,感谢、祈祷神灵赐与丰收。
土族传统节庆
纳顿节 每年夏季麦收后举行,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历时2个月。节日期间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节日活动时间长、规模大、场面隆重,由当地各村由东向西依次轮流主办,最后回到中心地区结束。届时,各村外的麦场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呈现出一派丰收后的喜庆、欢乐景象。
观经会 农历正月四日、六月初八和初九日在佑宁寺举行。届时,人们身着洁衣,到寺院磕长头,点酥油灯,滚忙茶(施舍茶),布施,供饭,转山,煨桑等。然后瞻仰大佛像,观看喇嘛跳神舞。此外,会上还进行物资 交流和赛马、射箭等活动。
青苗会 农历三月至六月,由巫师择日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先到广福寺点灯焚香,顶礼膜拜,请出龙神轿杆、护法神箭,然后组成仪仗队前行;队伍排成单行,有的击鼓鸣金,有的吹海螺牛角,随行的众人手持柳条,直到大东岭休息、野餐,漫花儿。随后登山踏青,巡视田禾,并借用神的名义约束乡民不准在田地里放牧牲畜,不许砍树践踏青苗。
擂台会 农历二月初二日在县府所地举行。节日这天,人们盛装打扮,纷纷来到会场,特别是许多著名的花儿歌手,远道跋涉而来,试与当地歌手比高低。人们各自选伴结伙,分成若干赛场,每组七至十人左右,在广场上摆开阵势对唱。当比赛进入高潮时,各场涌现出许多新的歌手,然后组成新的小组,继续比赛对唱。直到暮霭降临,人们才陆续离去,对歌优胜者被誉为&花儿王&,当众披红挂彩。除唱花儿外,节日的主要活动还有物资交流、唱戏、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
基诺族传统节庆
过年节 基诺族行太阳历,一年13个月,每年第一月第一天(约为农历二月)过年,故称年节。年节前一天,村寨要派使者带着礼物去邻村邀请客人。使者唱着&请客歌&请客人到本寨一起过年节,主人亦用歌来回答,接受盛情邀请。节日期间,男子身穿无领对襟小褂和蓝、白色裤子;妇女穿绣花无领对襟小褂和黑色镶红边的前开合短袖褂或长裙,挽发髻盘于头上,戴白厚麻布后披翅帽,在大耳孔内插着鲜花,别具风采。节日清晨,应邀客人全部聚齐后,&卓巴&连敲三响木鼓,人们闻鼓声欢呼雀跃,开始过节。各家将烹调好的野兽、飞禽、蔬菜野果等佳肴分别用竹筒盛装,插上鲜花,集中到&卓巴&家聚餐。插满鲜花的大木鼓由男子抬着,妇女敲打簇拥着来到广场上。大家围着木鼓纵情歌舞,尽情娱乐。随后各家互相登门恭贺,开怀畅饮。节日最后一天,&卓巴&杀一条狗、两只鸡为客人送行。全体宾客举杯向木鼓敬酒,向木鼓滴几滴酒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携带主人盛情赠送的礼物返寨。
新米节 农历七八月间,谷物即将成熟的时候。基诺族就从田地里采集一些新谷子、蔬菜和瓜豆,再杀几只鸡,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同时举行一些仪式。人们边吃边唱,欢乐的歌声常常通宵达旦。
打铁节 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人们除了杀猪宰羊,开怀畅饮外,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竞技活动,打起太阳鼓,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相传,很早以前,有位妇女怀胎以后,一直不生孩子,直到九年零九个月后,她怀的孩子才呱呱坠地。孩子一出母腹,便见风而长,变成一个一手持锤,一手握钳的壮实汉子,无师自通,安炉支砧,动手打制铁刀、铁斧,使基诺族人用上了铁质工具。人们为纪念,便于每年腊月举行一次打大铁的节日,成为基诺族隆重的节庆。
&&& 过打铁节,以村寨为单位开展活动,节期由各寨长老&卓巴&决定。节日期间,要举行剽牛、祭大鼓(神鼓)、跳大鼓舞、荡秋千、踩高跷、打陀螺等活动,并且要举行一次象征性的打铁仪式,全寨群众要向铁匠敬献一只竹鼠,表示对铁器创制人的敬重。过节的早晨,寨内老&卓巴&首先用力敲击供在楼上的太阳大鼓,发出节日来临的信号。男女老少们听到大鼓声后,穿戴一新,拥向剽牛场参加剽牛。寨民到齐后,&卓巴&面对拴牢待剽的祭牛诵念一段剽牛词,指挥人们开始剽牛。这时,全村的成年男子,每人手持一根竹标,站在距牛五六米外的地方,依次举标投向牛,直到剽枪扎入牛体,有鲜血流出,牛受到重创以后,人们才用刀割杀祭牛,剥皮分肉。牛肉要先分给寨内&七老&(卓巴、卓色、巴糯、色糯、可补、补糯、奶奴),然后按所凑的钱均分给各户。中午,各户家长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祭鼓时,鼓前应摆鸡毛、铁锤、铁钳、姜、芋头、花卉。&七老&依次而坐,由卓巴念祭鼓词,敲响大鼓,带领大家跳大鼓舞,唱辞旧迎新歌;下午&七老&分头与寨内住户进餐;是夜,集中于卓巴家听歌手唱歌,男女青年在楼下随意歌舞,达旦方散。次日上午,举行打铁仪式。寨内群众在&七老&的带领下,将所有会打铁的人(铁匠及其徒弟)簇拥到卓色家,请铁匠挥锤敲砧,寓意已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节前,由寨父、寨母分派一些人上山砍松柏,把砍来的树枝在寨内广场上支起一高大火把。这天全寨人停止征税,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家庭主妇忙于准备节日会餐,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晚上,在寨外烧起火把,人们汇集到火把周围,待卓巴向火把祈祷后,人们便纵情歌舞,老人们开怀饮酒。青年男女则合着锣、象脚鼓和三弦,尽情鼓舞,直至通宵达旦。
塔吉克族传统节庆
灯节 伊斯兰历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它是用一种高原上特有的&卡乌日&草草杆做芯,外面裹上棉花,扎成火把状,蘸上酥油或羊油制成。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著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用丰盛的佳肴。接著,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它被称为&天灯&。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仰望&天灯&,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
肖公巴哈尔节 农历春分前,又称&迎春&节。届时,家家要打扫干干净净,意思是要将一冬天所积的污垢都清除干净,然后在屋里的墙上画一些花纹,上面撒上面粉表示祝福。节日当天早晨,家里的男孩子牵毛驴或牛在屋子里转一圈,主人给毛驴喂块馕,在它的背上撒些面粉,然后,把驴牵到屋外,把屋外的东西搬回家里。跟着,大伙推选的&肖工&带领大家去各家各户拜年。大伙每到一家,便道&恭贺新年&,主人回答,&但愿如此&。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面粉洒在&肖工&和来拜年的人们肩上,之后盛情款待来客。按照习俗,肖工把馕切成块,念一句&比斯米拉&(以真主的名义),并吃一口,然后大伙一块进食。此外,各家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和犁,喂给牲畜吃。各村还要举行赛马,刁羊、歌舞活动。节期通常为两天。
祖吾尔节 &引水&节,属于农事节日。塔吉克人聚居的地区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他们的农牧业无法依靠雨水来灌溉,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早春,砸开冰块,引水入渠,灌溉播种。引水入渠后,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跪在地上共同祈祷,共同分食各自带来的大型烧馕,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人们还要举行叼羊、赛马等传统的游艺活动,庆祝引水节。
古尔邦节 也称&献牲&节&。在肉孜节后的七十天举行。节前,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内墙边撒一些白面粉,还要准备各种各样得节日食物。节日当天早晨,塔吉克族的成年男子都要用清清的山泉水沐浴,然后穿上节日盛装,参加一年一度的盛大&会礼&,并相互拜节。节日期间,家境稍好一点的家庭,都要宰一只羊,有的还宰牛、宰骆驼,招待前来拜节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
肉孜节 也叫&开斋节&,在封斋一个月以后开斋的那一天举行,一般要过3天。节日的凌晨,教徒聚集礼拜寺作盛大的礼拜,然后开始热闹的节日活动,家家户户都备有丰盛的节日食品,并且互相登门贺节,男女老少都出来游玩。塔吉克人过肉孜节,也相互拜节,但不封斋。
塔塔尔族传统节日
肉孜节 也称&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举行。在节日到来的前几天,每家都要粉刷房屋,把院落打扫得干净,还要制作出各种油炸食品和糕点、以便宴请宾客。节日当天人们要沐浴净身,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清真寺或荒野郊外,举行集体会礼,然后由阿訇率领人们游坟扫墓,并为逝世的人整坟培土,祭祀祈祷。随后分头前往各个亲朋戚友家,互赠馓子炸果与节日食品。同时举行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古尔邦节 又叫&宰牲节&、 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以宰羊替身献祭。每年的这一天,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要杀羊宰牛,馈赠亲友,款待客人。节日那天,当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到清真寺作完节日会礼之后,各家各户开始杀羊,举行宰牲仪式。大人小孩、男女老少身穿新衣、头戴新帽,走亲串友,拜年祝贺。在广阔的草原上大家集会欢庆,轻歌曼舞,赛马刁羊,热闹飞凡。&&
撒班节 撒班是塔塔尔族犁地的工具。据传说,由于撒班的产生,促进塔塔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撒班节通常是在冻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某一晴朗的日子,举行节日活动。节日这一天,乡亲们聚在野外,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除最隆重的赛马外,还有摔跤、赛跑、跳跃、跳水渠比赛等。
登宵节 传统宗教节日,伊斯兰教历七月二十七日。是日,通宵达旦地作礼拜、祈祷、说吉利话,严禁粗言秽语。
努鲁斯节 传统岁时节,伊斯兰教历八月十四日举行。农历春分。这一天昼夜相等(阳历三月二十二日前后),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为新年开始的元旦,有辞旧迎新之意。
油葫芦节 传统宗教节日,伊斯兰教历八月十五日。每一户人家在天亮时,都要在院内树上挂一油葫芦灯,油尽灯落时,要踩碎葫芦,表示一切灾难都被破除。
布依族传统节庆
&&& 布依族除过大年、端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外,还过&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等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
大年节 据方志记载,布依族皆&以十一月为岁首&,其实应在这月过大年,但现在已统一并入春节。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缝制新衣。除夕要敬供祖先,燃放爆竹,合家守夜直到鸡鸣;正月初一天刚亮,姑娘们都争挑第一担水回家,名曰&聪明水&,男孩子则争先到土地庙旁,用绳子牵来小块石头放在畜圈之中,意为&六畜兴旺&;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对歌,中老年人彼此拜年祝贺,共同饮酒为乐;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后,才下地干活。在此期间,有的还开展各种娱乐活动,举行赛马、铜鼓、唢呐、歌舞、篮球、掷石头、舞龙等活动。
三月三 是祭社神和山神的节日。社神是一村或邻近几个小村共建社祠供奉,有的还有基金,用基金或临时集资购买猪、牛宰杀供祭,供祭之日,禁止外人入村。这一天,望谟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饭,关岭要做清明粑,有的人家则在粑粑中掺清明菜。这天或次日,又是西部地区布依族的扫墓日;罗甸祭社神可在三月三这天,也可在十三日举行;紫云在三月三日只祭祀祖先,祭社神则在七月十五日;惠水的九龙一带,青年们这天群集歌唱玩乐,搞摔跤比赛;盘县等地的青年男女,这天是他们的社交活动日,全寨都要休息,有的地区休息三天;册亨县南部过这个节日,还意味着农忙季节已经到来,须开始投入农事活动了;望谟、册亨县的一些地方,这天要杀狗、杀猪请客。
四月八 &四月八&,又称&牛王节&、&牧童节&、&开秧节&。&四月八&这天,全村寨都让牛休耕一天,人们煮好花糯米饭喂给牛吃,还去山上割最好的青草放在牛圈里,让牛不停地享用。牛圈旁设一个简易的神台,摆上香火,主人要念一些祝福语,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贵州荔波一带,每逢这个节日,要做黑糯米饭敬&牛王&;望溪县要吃四色糯米饭;有的地区不但要做糯米饭还要杀鸡备酒祭祖,并用鲜草包糯米饭喂牛,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表示人们对耕牛的爱护和酬劳;个别地区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娱乐活动。在有些地方,还要给每个孩童一只蒸熟的公鸡,让他们挑到河边洗澡,抓小鱼、吃鸡肉、晒太阳。青年人则相邀进行对歌、&赶表&等活动。
七月半 是布依族祭奠亡灵的节日,在七月十四日举行。有的布依族村寨要&祭山神&,连续祭三天,有的地方杀鸡、杀猪或杀牛祭祖,晚上烧纸钱或金银绿锭,红水河沿岸要连过三天。十四日做&搭联粑&供祖;十五日晚到河边放冥船,任其随水漂流;十五、六日年青人和儿童聚集在大榕树下,或荡秋千,或打陀螺,或去游泳。有些地方集中于古桥堡对歌,跳粑棒舞和铜鼓舞,同时进行唢呐比赛。主家乃杀狗招待客人,晚上,各村道路沿途插香,如同繁星点点。长顺县猛秋地区则举行玩山活动,俗称&赶秋坡&,参加者达万人以上。
布朗族传统节庆
过年节 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红糖糯米粑粑,还要用芭蕉叶包成两份,各插上一对蜡条,两朵鲜花,送到族长家中:一份装入族长卧榻上方挂的&胎嘎滚&(家族神位)内,作为祭祀家神之用;另一份献给&高嘎滚(家族长)。各户男家长都要脱下自己的包头巾,向作为整个&嘎滚&(家族)代表的族长行拜年磕头礼。并且用水象征性地从头到脚为族长做洗礼,祝贺长命百岁,吉祥平安。族长也向人们祝福,然后,族长为&胎嘎滚&(家族神)&代袜么&代袜那&神祈祷祭祀。最后,村社以家庭为单位,向西方(日落方向),举行滴水仪式。
关门节、开门节 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为关门节,十二月十五日为开门节,中间三个月为&关门&时间,&关门&期间,禁止青年男子下寨串姑娘,以便集中精力从事农业生产。在&开门&、&关门&节日这两天,村寨成员停止一切生产劳动,成年男女均到佛寺听佛爷念经祈福;家族成员要给族长送一朵鲜花、一对蜡条,去祭&胎嘎滚&,并抢着为族长举行洗手、洗脚礼,表示祈福;全家男女老幼还要向房门,楼梯及家具杂物的鬼灵磕头,分别奉两对蜡条作为祭品,祈求人畜平安。
祭龙 施甸的布朗族每年大年初二都要祭龙,实际上是兴修水利的一种形式了。传说是摆榔的老黑龙与湾甸的黑龙争夺保山龙泉门白龙的女儿,湾甸黑龙敌不过对手,设一木龙做替身,在激战中木龙被击落在木龙元。而摆榔的老黑龙把白龙之女领到摆榔,后来知道自己击落的是一条假龙,而真正的对手仍在湾甸,老黑龙决心每年采取恶风瀑雨的形势攻击湾甸黑龙。这一恶行使当地农作物受到严重损害,布朗族为了避免这种灾难,每年正月初二就杀鸡宰猪、吹打、跳舞敬献两位黑龙,劝告他们不要再行瀑作恶,要保佑百姓平平安安。把全寨的劳动力集中起来修建水井、水沟和塘坝。
祭棉神 布朗族人种植棉花纺线织布的历史悠久,人们对棉神十分崇拜。每年春天种棉的季节来临时,人们要择寅日或戍日插种棉籽。种棉籽和种其它谷物不可同日进行,也不能在种棉花的地里兼种其它作物,不然,棉花长不好,家人也会生怪病。撒种的头一天,先在地边划定一小片地域,点种几粒棉籽,明确宣布这是种给鬼神的,不许鬼神再到凡人的棉花地里扰乱。正式种棉之日,播种者要准备好糯米饭、鸡蛋等祭品到棉地里献祭。祝词说道:&种出的棉花要像糯米饭一样柔软,棉桃要有鸡蛋一样大。&献祭完毕种好棉籽,并在地里吃完祭品。返回家时要从原路返回,不得走岔,不能携带东西回家,否则会得罪棉神而给家人降下难治疾病。农历八月十五日前,要择寅日或戍日举行收棉祭礼仪式。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先从棉地里摘一点棉花回家放在神台上。八月十五日用一块盐巴、一些果品去棉地里把棉神接回来,献祭完后把盐巴分开,再加上一点棉籽分头送给邻居们,意为共同分享棉神带来的好处,也共同分担棉神带给的祸殃。献在神台上的棉花只能用作灯芯,或搓蜡条敬神。
洗牛脚 每年五月,布朗族过洗牛脚节。届时老人和头人头戴斗笠,披蓑衣,手执杨柳、桃枝扎成的扫把,牵着羊,把支支红纸小幡插在各家门前,表示祝福。被祝福的户主,应把洁净的水泼在老人和头人的身上,表示洗去牛脚迹,最后把羊牵到寨子外宰杀煮熟共餐。
出行 &出行&是施甸布朗族进行比武的场所,每逢大年初一全寨的成人男女,拿起刀枪和贡菜、贡果之类到约定的地方进行比武,先是敬献山神、路神,接着在摆设贡品100米远的地方放一个靶子,大家有序地用火枪或弩箭打靶比赛。传说古代是打一条飞奔的牛,谁先击中目标谁就享受牛的头蹄、心肝,其余的肉平分全寨的每一户。这种比赛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敌浸入和守猎技能而把一代一代的青年训练成具有战斗力的群体,沿袭了千百年的这种比赛形式,已经成为布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世代相传。
厚南节 又称&桑刊节&、&宋坎节&,每逢农历三月清明节后7日举行。节日里的主要活动是相互泼水以迎接太阳。所以,人们把这个节日称之为迎接太阳的节日。
滥地节:传统农祀节日,每年一次,在农历十一月秋收完稻谷时举行。滥地节有庆丰收的意思,过节时,各家吃糯米饭、酒肉,到佛寺供祭品,听佛爷诵经。当天,青壮年多出外&撵山&(打猎)。
火把节 又称&姑娘节&,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举行,祭五谷大神,祈求五谷丰登。届时,全村各户家长齐集村前一棵树下,杀猪祭五谷,祈求五谷生长良好。过节期间还要祭色(神)林,各户携带米、酒若干,在神林树下煮饭,并杀猪分牲肉。祭神林时,十二岁以下的儿童不能参加,孕妇不能摸猪头和猪内脏。二十四日中午,各户准备酒、肉供品前往玉米地献山,杀鸡一只,祈求玉米、麦子、旱谷等农作物生长良好。凡已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来过节。全家杀鸡、吃肉、喝酒,表示庆祝。当天,各家准备火把,到晚上,将火把点燃,先照屋内,后照老人,并撒以松香粉,口念&跳蚤、蚊子烧完了,天灾没有了&等语,然后持火把照房前屋后的果木树,以示烧掉害虫。
成丁节 布朗族青年男女满十四岁,就要举行成丁礼。在夜幕降临时,达到成丁年龄的男女青年相邀到年轻人聚会的火塘边,由姑娘们用名叫&考阿盖&的树枝,在铁锅片上烧取黑烟,依次帮男青年们一个个染牙齿,染后的男女方可视作成人,从此也才获得恋爱和结婚的权利。
冈永节 冈永节即祭竹鼠节,傣历四月或九月举行,具体时间由寨内群众商定。过冈永节时,男女老少穿戴一新,抬着锄头、背上竹篓一起上山去挖竹鼠。挖到竹鼠以后,将其中一只竹鼠用山花野草装饰打扮,带上花环,拴在一根长竹竿上抬回村寨。人们敲着竹板缓缓绕寨一周,再把竹鼠抬到达曼家中,摘去竹鼠身上的鲜花和饰品,一刀砍下竹鼠头留给达曼。将竹鼠收拾干净,一户割下一小片肉带回家去,在铁三脚架(或火塘上的锅桩石)的3只脚的上方各点一下,或摆在铁三脚架上,表示祭祀神灵。据说,在冈永节期间祭过竹鼠,当年的谷物就会茁壮成长,粮食就会丰收。
插花节 农历二月八日过插花节,为时一天。届时,全寨妇女手持旗幡,列队上山采花。采来鲜花后,她们把花插在寨心早已竖好的一棵花树上,树上挂满纸条纸幡。全寨人围着花树,在蜂桶鼓、象脚鼓、锣、芒等乐器的伴奏下,手打着肩,挑起欢乐的舞蹈。妇女们一边跳,一边向花树撒爆米花。围着花树跳过一阵后,大家手牵着手,边跳边绕行村寨,表示村寨的团结和兴旺。跳完舞蹈,姑娘小伙们弹着牛腿琴,吹着&咪萧&和口弦,到临近的村寨串寨,找伴侣,谈情说爱。
彝族传统节庆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 &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点起篝火,翩翩起舞地尽情欢唱。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赛装节 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举行赛装节:永仁县直苴村,农历正月十五日;大姚县三台乡,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 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设计、制作和穿着&表演&的衣服最漂亮。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的是,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路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更换的服装。
插花节 是云南楚雄一带彝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人们会集在一起,采摘鲜花,唱歌,踏脚进行庆祝活动。
彝年 是彝族人都要欢度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上旬,在节日的早上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用美酒佳肴敬过祖先后,走出家门来到村寨互祝节日。妇女在家中准备丰盛的食物接待前来庆贺的客人,年轻人则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荡秋千,转磨子秋,还举行赛马、射箭、角力等活动。
德昂族传统节庆
泼水节 公历4月14日至16日举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都换上盛装,特别是姑娘们打扮得鲜艳夺目,老人把已准备的食品和各色纸剪小幡旗、香炷、蜡条等贡品携往庄房贡于佛堂神龛。然后,信徒把准备好的水龙木槽支架放在小佛房内,小佛房四周摆着十余尊小佛像,并将转水花筒插于龙头孔中。晌午,佛爷诵经毕,便开始举行泼水仪式。众民以泼水用的小竹筒盛来清泉水,依次倒入龙槽,水即顺龙槽流入转水花筒推动喷水器,反复旋转洒水洗四周小佛身。浴佛毕,众民们在象脚鼓、铓锣声中尽情互相泼水,表示吉祥如意。
关门节(入雨安居节)农历6月15日举行,为期2天。全寨信徒都要携带贡品前往佛寺赕佛,参拜佛像,听佛爷念经,乞求佛祖保佑寨中人平安生活、五谷丰登。16日傍晚,佛爷便将寺院大门关闭三个月。在关门节三个月内,寺院所在僧侣都要遵守佛规,即不能串寨,也不能喝酒等。信徒不能杀牲、谈情说爱和结婚等。
开门节(出雨安居节) 从关门节始至阴历9月15日止,期满三个月后,即举行开门节仪式。但两个节日之间佛爷经常念经,信徒都要前往寺院听念经。全寨父老都要到庄房参拜佛祖,青年人要敲铓锣、象脚鼓,以求神保佑。开门节过后,僧侣即将佛寺大门打开,便可串寨。
烧白柴节 阳历12月14日。在寨外广场上搭一座5米高的白柴宝塔,点火焚之。德昂族人认为,天气冷了,怕佛祖受冻,需烧白柴,给佛烤火,以驱寒冷,增加温暖之意。
做摆 &做摆&是德昂人赕佛活动之一。&做摆&日期根据村寨是否具有财力来决定举行的。日期不定,数年举行一次,每次3&5天。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承头人选出之后,便着手筹集资金,并到寺院拜赕佛,敬献贡品等。&做摆&之意是祈祷村寨人和家人平安、消祛灾难。由佛爷念《长拉尼亚》经,以求大家有吃有穿,年年有余。??
怒族传统节庆
怒族年节 主要活动内容:敬祖、祭土、歌舞。节期为农历十二月底至次年正月十日。
&&& 旧年腊月二十九日,家家清扫庭院,扫除火塘里的火灰,把陈垢倒在远离家门的地方,表示送旧。然后,采来青松枝插在大梁和中柱上,地下铺松毛,象征四季常青,月月吉祥。 吃团圆年饭前,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将爆玉米花放在火塘里的三角架上,在三角架的三个角上各放一片肉和一杯酒,祝祷新年丰收,有粮、有肉、有酒。初一凌晨,鸡叫头遍,各家小孩就背着水桶,打着火把,去抢舀全寨各个水井里的水,从每口井里舀一瓢水,背回家中。相传,新年第一个清晨,天上会飘下一种状似酥油的吉祥之物,漂浮在各个水井的水面,人们喝到这种&吉物&,一年就会吉祥如意。拜年从初一开始,除给长辈拜年,还要给自家的牛和狗拜年,行斗跪礼,喂它们油煎面饼和肉汤。他们认为,牛耕田,狗撵山,辛苦了一年,理当回报。
&&& 节日期间,小伙子们最喜欢玩的是赛射弩。他们把自己带的粑粑和肉都挂在树枝上,然后大家划定距离用弩弓去射,谁射中了就归谁。姑娘们最喜欢的是荡秋千,她们身穿带绣花边的衣裙,佩戴着珊瑚、玛瑙、贝壳、银币及小珠子串成的胸饰及首饰,在大树下的秋千上欢笑翻飞,犹如风中彩霞飘忽不定,好像花中蝴蝶追逐嬉戏。小伙子射弩准头大,姑娘的秋千荡得高,都是勇敢机灵的表现,备受赞赏。节日之夜,男女青年各自带上琵琶、口弦琴,相聚一处,琵琶舞、狩猎舞、洗衣舞,还有模仿乌鸦喝水及猴子掰玉米等舞蹈。老年人则凑在一起边喝酒边唱民歌,有的老人能断断续续唱两三天。所唱的内容大多是民间传说、英雄故事等。
&&& 年节期间有禁忌习俗,如大年三十和初一的三餐都不能泡汤吃,认为泡汤吃,会遭致风不调、雨不顺,旱涝成灾。 同时不能往外泼水,过年后的第一天劳动要祭山神。
鲜花节 也叫仙女节,农历三月十五日。传说在很久以前,气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灾,田地荒芜,人们生活十分艰难。聪明善良的阿茸姑娘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劈开悬崖,在高黎贡山上凿出一个大岩洞,将泉水引入怒寨。人们有水喝了,土地也湿润了,怒江岸边的荒山变成了沃土。阿茸姑娘的名字传遍了怒江两岸,人们都称她为仙女,十分崇拜她。阿茸的美貌让可恶的头人起了坏心,想霸占阿茸,阿茸只好躲进深山,藏到山洞里。头人不死心,追到山洞口,要阿茸姑娘出来嫁给他,阿茸姑娘没有答应他。就在农历三月十五日这一天,头人放火将阿茸姑娘烧死在山洞里。人们怀念她,就将这一天定为鲜花节,让满山遍野的山花为她开放。
&&& 鲜花节这一天早上,怒族人家都早早地起来,认真打扮,特别是姑娘们都穿起节日的盛装,然后带上她们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要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的鲜花,一家家、一伙伙地从寨子里出来,翻山越岭到捧打乡吉母登寨附近的仙女洞或丙中洛乡附近的贡当崖仙女洞。各个村寨的人都来了,仙女洞前好不热闹。仙女洞前的祭台四周挂着许多经幡、唐卡,台上摆满了各种祭品,祭台前两侧坐着穿红黄教服的老人,他们吹唢呐、打鼓、敲锣、念经。祭台旁边有一个3米高的烧香台,台上插着松枝、鲜花和各种颜色的彩旗,长长的竹杆尖上插着一个个老玉米。松枝象征着吉祥如意、万古长青,玉米象征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鲜花是敬献给仙女阿茸的。
&&& 祭祀后,在鼓乐声中朝拜者手持鲜花,绕着祭台和烧香台走一圈,并把鲜花插在烧香台的竹杆丛中。祭祀活动结束之后,人们又到仙女洞,向仙女敬鲜花、喝仙水。
&&& 整个祭祀活动后,一家家或亲朋好友围坐在山坡上,将准备好的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兴起时又踏起欢快的舞步,山坡上充满了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晚间,青年男女们燃起篝火,对唱情歌、欢快地跳舞,通宵达旦。
祭谷神 原碧江县匹河怒族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
&&& 祭谷神不准妇女和儿童参加。参加者仅为成年男子,寨中男人们抬着一头猪,一锅桥米白酒、大米到事先选定的场地,主持祭仪的巫师叫人砍一支金竹、一根芦苇和一枝青枫栎,插在场上。祭祀时,巫师先喝一碗酒,然后将酒倒入一竹筒中,用一根十字形状的小木棍使劲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念念有词地祷告谷神保佑来年寨子里的庄稼丰收。祭祀仪式结束后,众人生火烧饭,并将猪肉煮熟,剁碎,和着米饭大家分而食之。
祭山林节(又称&祭天节&)农历正月初四五举行。祭祀之前,要在村寨附近的核桃树旁选一空地作为祭场。节日当天,寨中的男性都集中在祭场上,巫师主持仪式,将一头猪,一只鸡或一只羊杀死,作为祭品,祈求天神保佑全寨风调雨顺。祭毕,将祭牲的肉分而食之,不能带回家中,否则是对神灵的不敬。祭祀后,人们不能在祭场附近的深林打猎,更不能砍伐林中树木,以免受到惩罚。
新米节 为兰坪怒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稻谷成熟时举行。各家各户从熟地里割下一些稻谷,舂成米,并杀一只鸡,做一顿新米饭,先将鸡肉和米饭喂狗吃后,全家再吃新米饭。
桃花节 每年农历二月八日。主要活动为:节中要结彩绕村庄以示吉祥,藏传佛事活动,跳锅庄舞。
拉祜族传统节庆
葫芦节 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葫芦节源自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叙述厄莎造就天地万物后,将一粒金色的葫芦种子种在一棵大树下,种子慢慢发芽、开花、长成葫芦。厄莎请来小米雀和松鼠啄开葫芦,拉祜族始祖扎迪(男)和娜迪(女)便从葫芦中走出来。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十五日,成为拉祜族的诞生日,每年都要举行庄严的庆祝仪式和丰富多采的欢庆活动。
扩塔节 即春节,节日期间,姑娘和小伙子们吹响葫芦笙,跳起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晚上,看热闹的人们纷纷离去,山坡上升起了一堆堆篝火。一对对青年情侣在一起谈情说爱,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 除夕傍晚要举行宗教仪式,大家面对日落的方向迎接祖先的灵魂回来一道过年。要在这天上山砍一棵约2米高的松树,栽在堂屋外的天井内(称作松棚或天地棚),供物祭奉。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吃糯米粑粑,饭毕,人们给牲畜喂些&年夜饭&,妇女们把做好的米粑粑粘在锄头、砍刀等农具上,以示犒劳过去一年的辛苦,鼓励来年继续努力之意。夜半,各村寨齐鸣火枪、火炮,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黎明,青年男女们争相跑出家门,到山泉边抢接&新水&。拉祜人认为一年之始的新水最新最纯,喝了能使人消灾免难,获得幸福。第一个抢到新水的人被认为是最幸福的。新水取回后,先要赕佛敬祖,而后给老年人洗脸,老人们则给年轻人唱歌祝颂。早饭后,人们纷纷涌向寨主家,一排排跪着向他叩头祝福。之后,各家在家长的带领下,互相拜年;夜晚,人们聚集寨中心,欢乐歌舞,通宵达旦。从初二于始,人们带着粑粑、桂肉、酒等礼物走亲串友。初三,全村人吃团结饭,寨人各自携带饭 菜酒肉等食物,到寨主家祭祀会餐。吃饭时要按性别分为两桌(男左女右),由寨主举杯向篾桌四角滴水,祭祀祷告,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随后,安占宣布村规寨章及选举新头人的事宜,由众人自由讨论。太阳落山后,全村各户又一次集中,各家抬着盛满食物的箩筐祭祀祖先,并将过年期间吃剩的秽物用火烧后丢到寨外。
过小年 过大年之后10天左右,照例还要过小年3天。拉祜族有大年是女人的年,小年是男人的年之说。小年期间的活动与大年基本相同。到了十五日晚上,当一轮满月当顶之际,全寨由寨主主持欢跳由芦笙伴奏的&合心舞&,表示月圆人也团圆之意。至此,拉祜族春节的全部活动即告结束。
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之夜村寨中央立一对数丈高的大火把,由头人或德高望众者将大火把点燃,各家家长也将自家房前的火把点燃,持火把绕行房前屋后,田间地角,驱赶蚊虫鼠蛇,青年们则围着村寨广场的大火把欢跳芦笙舞,通宵达旦。&
祭祖节 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举行。祭祖时,每家在神龛旁临时摆一篾桌,将芭蕉、菠萝、桃子、石榴、姜苗花、鸡凤花等祭品一一堆放在篾桌上,祭品堆数与去世的祖宗人数相同,插上香蜡,之后杀鸡做饭,用最好的菜敬奉祖先。祭祖时要按去世祖先的辈分大小一一恭请回来过节,祈求他们保佑世人平安幸福。祭祖祭三天,至十五日将祭品用一块篾笆盛着送至寨外僻静处,节日方告结束。
尝新节 在农历的七、八月间稻谷黄熟时选一天。男女分别在稻田和包谷地里选一些颗粒饱满、成熟较早的稻穗和包谷做新米饭,并以鲜菜瓜果、杀猪煮酒,邀舅舅、叔伯和亲友共同聚餐。
祭太阳神节 祭太阳神在立夏日,拉祜人说,这是一年中太阳赐光最多的一天。凌晨,妇女们手持竹箩,内装爆米花,围着寨心桩边跳边撒,敬献神灵,祈祷年丰。跳完,男人们敲着锣鼓,手持长刀,列队向山坡行进,先到太阳神庙下方的祖庙里烧香磕头祭祀祖灵,然后到太阳神庙,列队庙旁,举行祭祀。祭司念咒,人们边唱边歌,边撒爆米花。此时太阳偏西,阳光直射神庙,金色的阳光、雪白的米花映衬着人们肃穆的面孔。直到祭司念完咒语,人们把爆米花全部撒完,太阳落山,整个仪式才告结束。
&&& 澜沧县拉祜族太阳神庙,建在背东向西的山坡上,除了在右头顶上留着智慧之辫的祭司能进去之外,任何人严禁入内。
撒拉族传统节庆
开斋节 又叫&尔德节&,是最大的节日。人们在封斋一月后,这天可正常进食称为开斋。届时,人们身着盛装,结队到&海卡尔&去会礼;会礼结束后,人们互道&撒俩木&,表示祝贺,并拿着油渍渍的薄饼相互问候(妇女们在半夜已开始烧薄饼);小孩们则是跳前跑后,挨家挨户去拜年,人们拿着油饼、馓子走亲访友。整个撒拉族地区人来人往,到处弥漫着安然、欢乐的节日气氛。至此,以示人们坚强毅力和精神的斋月结束。
圣纪节 又叫&圣忌节&。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十二日,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等。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或献牲节。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届时,穆斯林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节期三天,热闹非凡。
普米族传统节庆
大过年 普米族人的春节一般要持续三天到半个月时间,在宁蒗以腊月初七为岁首,兰坪、维西则在正月过春节。春节期间,普米族同一氏族的人邀约集体上山放牧,共同聚餐。青年男女举行赛马、打靶、赛跑、踢毽子、荡秋千等多种活动。每逢新年,普米人还要为年满十三周岁的小孩举行成丁礼,祝福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大十五节 宁蒗普米人在每年腊月十四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上山露营,举行篝火晚会,次日,绕&嘛呢堆&祈祷求福。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一节日唱歌跳舞,进行社交活动。
清明节 兰坪、维西一带普米人的节庆。家家门前插柳、上坟祭祖,青年男女到河边野餐。
转山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宁蒗地区的普米族要进行&转山会&,拜干母女神。男子携带甜食,女子携带甜酒瓜果到狮子山游玩。路遇行人,无论是否相识都要热情关照,互赠食物。青年男女也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社交和娱乐。
尝新节 每当大小春收获季节,普米族人都要举行尝新节。每家用新粮酿造成美酒,并煮新米,供奉灶神,祭祀祖先,然后全家宰鸡杀羊,煮猪膘肉,宴请亲友,庆祝丰收。
景颇族节庆
目脑纵歌 最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十五日至以后取双日举行。&目脑纵歌&意为歌舞盛会或大伙跳舞,是景颇族用来驱恶扬善、祝颂吉祥、欢庆丰收的传统节庆。每逢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均要跳&目脑纵歌&。
&&&&目脑纵歌&节时,四面八方的景颇民众汇聚到目脑纵歌广场。男子身挎筒帕,腰佩长刀,人人显得勇猛刚强;女子头戴头帕,身穿艳丽的筒裙,穿着银泡盛装,银光闪闪。
广场内,高高竖起四根长约高6.5米的目脑柱,亦称&雌雄柱&;中间两根为阴,外面两根为阳,是目脑纵歌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景颇人心中最崇敬的塔坊。中间两根顶端雕刻太阳,代表目脑纵歌传自太阳宫,象征雄性和白天;两侧顶端的月亮,象征雌性和夜晚;四柱上的交错曲线表示景颇人所走过的漫长迁徙路线和目脑纵歌舞谱;四柱中间的刀剑是景颇人生产工具,也是防身武器;横梁的乳房表示对女性的崇拜;其它图案表示五谷丰登、六蓄兴旺等。
&&& 节日开始时,礼炮、象脚鼓、锣、短笛齐鸣,德高望重的老人,身穿大龙袍,头戴插有孔雀、野鸡羽毛和野猪牙齿的目脑帽,带领队伍绕场一周,向目脑柱礼拜,朝拜祖先和祈求平安。在景颇族传统乐器洞巴、巴扎、竹笛、芒罗、牛角号、木鼓、象脚鼓齐奏的古调舞曲伴奏下,参加的群众踩着鼓点,鱼贯而入,仿游龙一般,列队起舞。舞者少则百人,多则万人,通宵达旦、狂欢三天三晚。
新米节 谷子成熟时节,家家过&新米节&。前一天,主人背插满鲜花的篮子,收一捆成熟的糯谷回来,通知村民来家做客。节日清晨,左邻右舍到主人家,帮助准备饭食;妇女炒谷子,舂新米,做粑粑,挖野菜,小伙子下河抓鱼。饭食备好后,先祭谷子,祈祷来年丰收,然后喂狗和牛,表彰它们的功劳,最后请客人吃饭。
采草节 即采集酿制药酒的草药。九、十月间,当苦草、甜草、辣草、酸草等成熟的时候,举行采草仪式。届时,挑出一对人品、相貌出类拔萃的男女青年,由&董萨&以及德高望众的老人带领,携带米酒、糯米饭、鸡蛋等物品上山,在空地上举行仪式。青年同老人面对席地而坐,由巫师念唱采草节的来由,药酒的传说,然后,人们开始采集草药。景颇人认为,仪式越隆重,酿出的药酒质量就越好。
朝鲜族传统节庆
&&& 朝鲜族节日主要有春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老人节,以及三个家庭节日:抓周节(孩子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家庭节日中后两个节显得最重要,子女、亲友、邻居都要向老人祝福祝寿;朝鲜族自古有尊敬、优待老人的传统,老人有很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春节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上元节 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放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密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上元节有许多游戏,过去有火炬战、车战、拔河等。火炬战,即赛火,看谁的火炬最亮,燃的时间最长。车战,是比谁的车结实。所有娱乐活动,全村人都来参加。围观者敲鼓助威,热闹异常。取胜者唱歌、跳舞,欢庆胜利。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抓周节 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祝福的话。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回婚节 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老人节 主要流行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和吉林省延边一带的朝鲜族民间,分别于阳历八月十五日和阴历九月九日举行。是朝鲜族专门为孝敬老人的敬老日。老人节时各村身着盛装的男男女女敲锣打鼓,为老人祝寿,届时凡年逾花甲和老人都要戴上大红花,坐在台子上,接受人们的祝福,仪式结束后还要举行歌舞活动,同时也有荡秋千、跳板、打球、摔跤等体育活动。
柯尔克孜族传统节庆
肉孜节(即开斋节)伊斯兰教传统节庆,10月1 日(教历)。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黎明就起床,进行大净、淋浴、更换干净衣服和新衣,然后到清真寺或阿匐指定的草坪上进行聚礼。礼拜完毕,相互祝贺节庆,随后举行各种娱乐活动。
诺鲁孜节 意为新年。柯尔克孜人将白羊星升起的时候定为一年的开始,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欢度此节。在节日期间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举行各种活动驱邪,迎接平安和丰收,整个节日活动持续十几天。
&&& 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菜饭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用小麦、大麦、豌豆、黄豆、羊肉、奶油等七种以上的食物熬制而成的粘粥&克缺&,是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用以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饮食丰盛。过节的那天傍晚,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以示消灾解难,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这时村民们要围在火堆旁唱&诺鲁孜节&歌,并举行传统庆祝活动。
喀尔戛托依节 柯尔克孜族妇女的传统节日。传说古代有一次柯尔克孜族遭到外来侵略,妇女们以歌声和舞蹈吸引敌人,掩护男人们转移牲畜后再来袭击敌人。后来,人们就在每年阳历五月初一举行仪式。&喀尔戛托依&意为&乌鸦宴&,在节日这天,妇女们聚在一起,穿上新装,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主持下,先每人喝下一碗奶子,以示忠诚、洁白、勤劳。然后唱歌、跳舞、讲故事,男人们则为妇女们杀羊准备食物。
马奶节 农历小满节气的第二天是马奶节,节期三天。每年从这一天起开始生产和食用马奶,所以逢此时节就要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清早,人们穿上盛装到拴马处,在家长抓住马鬃祈祷后,由一个老年妇女挤马奶,先用一木碗初乳喂马驹,再舀一勺喂家里最小的孩子,以示小马健康生长,孩子纯洁幸福,然后大家分食挤出的马奶。这一天家家户户宰羊、做丰盛的食品,人们互相拜贺。
毛南族传统节庆
火把节 每年腊月三十晚上为火把节。年三十晚上,由相邻的村寨各组成两支队伍,分别打着桐油制成的火把走村串寨,火把辉映的山寨,铜鼓咚咚,敲击成征战的鼓点;牛角呜呜,吹奏成远古的回音,大家在寨老的带领下,就像勇士持枪跃出战壕,浩浩荡荡向邻寨奔去。火把在山路上舞动,时聚时散,闪闪烁烁,呼喊声此起彼伏,鞭炮声山鸣谷应。距离越来越近,寨与寨的火把队伍如约相遇,相遇时总会&如临大敌&,迅速&抢占&有利地势,举火把招招摇摇,展示队伍的庞大阵营。对抗的武器是&对骂&,以祈求来年无灾无难、庄稼丰收。最后在锣声、鼓声、牛角声、爆竹声和怒吼声中捉对方俘虏,押回本寨,寨老们亲自给他们松绑,大酒大肉盛情款待,直到&俘虏&不胜酒力,高声喊&降&才被&释放&回去。 各自的队伍撤退后,小伙子和姑娘们回到院坝里围成圆圈纵情对歌。
放飞鸟 春节将到,家家户户都上山采集蒲叶回来。除夕这天,用菖蒲叶精心编织&百鸟&,给&百鸟&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饭豆或加上芝麻馅,煮好后,用一根甘蔗把&百鸟&的麻绳子提耳串起来。挂在堂屋正中香火堂前,看上去滚肥大肚儿的是鹦鹉,有细头长尾的山鸡、有灵俐的燕子、有长颈秃尾的鸬鹚等。&百鸟 &一直摆到元宵节,主妇把&百鸟&和棕子取下来,再放锅里煮,晚上用&百鸟&当饭,这就是&放鸟飞&。这个祭祀活动有个传说,毛南山乡有一个老法师,他只有一个女儿,她和村上的一个后生相好,经常在一起学手艺,她向后生学编花竹帽,后生向她学编&百鸟&,村上人就叫小鸟姑娘。天长日久,两人决定在春节初一完婚。但老法师要考一考后生的本领。除夕那天,老法师对后生说:侬呀!屋后山上的地翻好了,你要在天黑前把种子撒完,后生心急,把一担糯谷挑到山上撒完后,回来禀告老法师。老法师去查看,怎么撒的全是糯谷,贫瘠的山地只能种小米,于是,法师叫他马上捡回糯谷种,再撒小米。后生着急了,小鸟姑娘说:阿哥!你回家去拿出我们编的百鸟来,小姑娘给百鸟吹了一口气,他把百鸟带到山上,霎时,满山遍野的鸟把山上的糯谷捡得一粒不剩,老法师经过查看,连续点头。后生见还没有天黑,马上回家挑小米种上山去撒。老法师见后生有本领,又诚实勤快,说:你俩成亲吧!但又说:&让我们父女俩人吃个团圆饭吧!到正月十五那天送小鸟姑娘过去&。以后每逢春节,毛南家家户户堂屋挂&百鸟&群,元宵节就有了&放飞鸟&。
分龙节 一年一度,祈求五谷丰登的农业祭祀节。每年夏至后的头一个辰(龙)日,是水龙分开之日,水龙分开就难得风调雨顺,所以要在分龙这一天祭神保禾苗。
&&& 过节的日期有两个,毛南山乡的地势南高北低,南段山村为&一团&,宰马为祭品,先于&下团&五日过节;北段乡村为&下团&,取辰(龙)日过节,椎白色水牛牯祀神。
&&& 祭神分庙祭和家祭。庙祭两天,第一天,先在庙内供神,当晚,汇于庙前观看身着法衣、头戴面具的巫师跳神演唱;次日,又围于庙前,观看椎牛祭神仪式;第三天,即分龙日,各户举行家祭家宴,请青少年作社交娱乐活动。这一天,家家户户宰鸡鸭,制作五色糯饭、粉蒸肉等佳肴,用于祭祖和祭家氏神等。并用各色糯饭捏成小团团,插在竹枝上,表示硕果累累,预祝丰收,同时用糯饭团夹粉蒸肉喂耕牛,以示慰劳。供奉祖先诸神之后,即请亲友赴宴,共度节日,青年男女则相邀于水边、山上山下阴凉处,对歌游戏,约会诉衷肠,尽情欢乐。
南瓜节 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各家把收获到家的形状各异,桔黄色的大南瓜摆满楼板,逐一挑选,年轻人走门串户,到各家评选&南瓜王&。不仅要看外观,而且要透过表面看到瓜籽,待到众人意见基本一致,由一身强力壮者用砍刀劈开&南瓜王&,手起刀落,&南瓜王&被劈开两半,主人掏出瓜瓢,把饱满的籽留作来年的种子。然后把瓜切成块,放进小米粥锅里,文火煨炖,煮得烂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尔后众人共餐同享。
射月亮 即八月十五。入夜时分,皓月从山尖冉冉升起,家人把八仙桌抬到凉台,用一根两、三米长的竹竿削尖,插一个柚子在顶端,柚子上插三炷香,把竹竿捆在桌边,顶端的柚子和香对着皓月,毛南话叫&乒年&意思是射月亮。男女青年有的到溪边去做&瞎角&,有的到村外去做&瞎禁&。做法是:请一个法童,坐在竹席中间,低头伏于膝上,用一张蓝色(或黑色)被单蒙头,旁边放一碗水,碗上置一长刀,众人围法童于中间,烧三柱香,由一人念咒,说是可以降阴问神。然后唱歌互答,直到天快亮才散。
药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这一天,男的上山找草药,女的在家做糍粑,这种糯粑是用当地的狗屁藤和米磨成浆然后放在锅里煮熟,吃起来有一种香味。吃了这种糯粑可防病疫,用雄黄研末成粉,冲酒喝一杯,又可以驱病邪。老人说这一天男人上山采回的草药,药效特别高,不管是人是畜,吃了都可以防病驱瘟,老人还说这天吃了蛇肉蛇汤,就不会生病,患风湿和要它癣病。各家各户还采来枫树枝插了大门边,以驱除各种妖风毒气。
中元节 农历七月初七开始过节至初十五。这一天,天麻亮,主家拿一根尖头扁担,下头插在大门上阶梯的泥地里,上头一顶竹笠,中间束一把草(或树叶),尔后烧三柱香,口中喃喃自语:公哟! &公奶啊!栓马在这里&,说是给祖先回来拴马的。从这天起祖先就回来了,家中有新亡人,就要给他烧纸钱,给他&分田&,进行祭祀时要杀鸭,要把新亡人的遗物拿出来,一件件地在烧钱纸火上掠过,口中念道:&爹妮,你的东西在这儿,拿去用吧&。
&&& 从初七到十二日,虽然祖先回来了,但每餐均以日常饭菜敬奉,不杀鸡鸭,到十三日早上,妇女拿一只鸭、香支、钱纸、酒、肉等回外婆家敬祖祈福,外婆送给糯粑、红蛋和禾把,(这天晚杀鸡不杀鸭)在主妇卧室门边供祭,说是安花佑子,焚香化纸后,给小孩分红蛋。十四日较隆重,早晚两餐要杀鸭,全天休息,开怀畅饮,十五日早上,要送祖先&回家&,杀鸭供奉就餐后,把从初七到十五早上烧的钱纸灰用两张芋叶包好,用一小根竹片装或小担子,毛南族叫&担公&。
水族传统节庆
端节 又叫瓜节,水族人称之为&借端&。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农历八月下旬到十月上旬),水族各居住地依先后顺序轮流过节,时值大季收割、小季播种,是水历的年末岁首,是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祭祀祖先的盛大节日。
&&& 端节之前,家家洒扫庭院,居室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除夕,&借端&的村寨敲响铜鼓,辞旧迎新。&借&是水语&吃&的意思,&借端&开始,户户都杀鸡宰鸭吃新谷,以鲜鱼炖汤,备好新米鲜汤招待亲朋。
&&& 端节期间,悠扬的歌声和芦笙调,从早到晚回荡在翠竹掩映的水乡山寨。端节清晨,在长老指挥下,敲起神圣的铜鼓,村民们聚集在铜鼓周围,互祝人寿年丰,然后随着铜鼓挨家挨户贺新年,吃年酒。孩子是吃酒队伍的重要角色,孩子的欢笑会带来好运。
&&& 祭祖是端节最重要的活动,在除夕夜和大年清晨进行。祭祖的主品为&鱼包韭菜&,将韭菜、栗仁等塞满鱼腹后,炖煮或清蒸而成。相传,水族的远祖由南方北迁时,送行者送上一包内有九种青菜的煮鱼,远祖靠这食物充饥来到黔南。&除夕&与&初一&相连的两顿饭,忌荤食素,但不忌鱼虾。
&&& 赛马是端节的高潮。赛马的地点叫&端坡&或&年坡&。水族赛马非常独特,也叫&挤马&。赛马时,人山人海,当指挥者一声号令,骑手扬鞭策马,在山谷互相冲闯,在&挤马&中向坡顶冲去,先到远坡顶者,就是胜者。赛马场上人山人海,同时,还举行斗牛、吹芦笙、敲铜鼓等活动,欢呼声、锣鼓声响彻&端坡&。
卯节 水语称之为&借卯&,是对女性崇拜的节日。水历十月被喻为&绿色生命最旺盛的季节&。卯日过节,有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人畜兴旺的愿望。
&&& 祭祖、赶卯坡是卯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卯日这天,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在卯坡对歌,叫赶卯坡。他们用歌声传情达意、互诉衰肠;对歌一般从午后开始,以歌试探对方,如果不中意,便拼命突围,重新物色意中人。年轻人赶卯坡、谈情说爱是卯节的特色。
&&& 由于&端节&和&卯节&都是过年,水族有&过端不过卯,过卯不过端&的传统。过端节的地区不过卯节,过卯节的地区不过端节。 而且,各地区过节的先后次序是不能颠倒或混淆的。传说古代水族的祖公拱登有两个儿子,哥哥住在上边内外套地区,弟弟住在下边九阡地区;由于相距路远,往来不便,就约定:哥哥过端节,弟弟过卯节。时至今日,水族是按同宗同姓一同过节的风俗划分。
苏宁喜节 又叫&娘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大学金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