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大家生活告诉我我一下,河南的 隶属于国家的和教育部的…

麻烦大家告诉我一下,河南的 隶属于国家的和教育部的三本高校有哪些?谢谢了。&br/&另外,各省的也说一下。
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杨海峰的日志
河南大学叩拜教育部、河南省请求亡校书【转自河南杂谈】
已有 6230 次阅读&
河南大学叩拜教育部、河南省请求亡校书【转自河南杂谈】
惊悉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大学等近期进入了211工程,不由得无比惭愧,愧对先贤、愧对乡亲!愧对教育部、河南省的栽培,惟有引决自裁方能谢天下!因此恳请教育部、河南省将河南大学撤消! &&&&&&&&&& 河南省不让河南大学迁往省会,是一个英明的战略决策,是避免迁校花费、带动开封复兴的高瞻远瞩。相反,陕西将陕西科技大学由咸阳迁往西安、四川将西南石油学院由南充迁往成都是一个多么短视的行为。 &&&&&&&&&& 教育部、河南省不让河南大学跨市合并,是一个英明的战略决策,是避免只重视高校质量而不顾数量的高瞻远瞩。相反,山东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跨市合并、急速膨胀严重的形成了行业垄断。 &&&&&&&&&& 解放后,教育部拿走河南大学水利系、财经系、土木系、畜牧兽医系、植物病虫害系另建新校,是看得起河南大学。河南省拿走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另建新校,也是看得起河南大学。 &&&&&&&&&& 教育部让山西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只给钱和政策。而不让河南大学进省部共建,是给了自力更生的伟大精神。 &&&&&&&&&& 河南省不对开封的河南大学大投资,是避免资金打水漂的审慎行为,全国有哪个非省会级城市的大学能建好,河北大学、湘潭大学都不行。西北农大是中央七个部委共建,有985工程的巨额资助,还赶不上华中农大。 &&&&&&&&&& 50年来,河南省共给河南大学近亿元经费购买实验设备,已经快赶上了清华大学一年科研经费的十分之一。建一栋大楼才花多少钱! &&&&&&&&&& 经过合并和省部共建,河南省已经有了一所综合性大学。一山不容二虎,北大迟早要被清华灭掉,河南应该敢为天下先,集中力量建清华。 &&&&&&&&&& 长期以来,河南大学滥用英名,极大的损伤了国立河南大学的声望。因此,强烈的恳请教育部、河南省将现在的河南大学撤消,他只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而已,是不佩称作大学的。&&&&&&&&&& 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河南大学是有一席之地的,只是做了一点点贡献而已: &&&& &&&&&& 一、殷墟考古与甲骨文研究使汉字文化与先民文明彰现光芒。 &&&&&& 二、勇攀高峰的河大学子为科技进步作出贡献,赵九章是“中国卫星之父”,“两弹一星”三大元勋之一;张劭在英国研制青霉素..... &&&&&& 三、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五中山大学、国立河南大学为代表的河大教育促进了内陆地区的现代启蒙与走向世界。&&&&四、以台儿庄抗战医疗救护、学生抗日运动、学生参军为代表的河大抗日系列行动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 &&&&&& 五、部分院系南迁,实现了国家50年代的院系调整和专业院校的建立。财经系构建中南财经大学,水利系构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土木系并入湖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大,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大。 &&&&&& 六、部分院系独立,促成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完备和壮大,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化工学院(构建郑州工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皆系河南大学分出。 &&&&&& 七、部分师生另建中原大学,为中南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肇始了中南财经大学等校。 &&&&&& 八、以王实味、邓拓(马南屯)、焦国标为代表的批判知识分子或有偏颇,却不失为一家之言,有益于社会。 &&&&&&九、以斋楼、礼堂、七号楼为代表的河大近代建筑群 “高超的融汇中西建筑手法,为国内罕见,显示了中国古典建筑中西合壁的最高水平” 。(一清华建筑教授的说法) &&&&&& 十、大批校友成为政、军、商、文、理、工、农、医各领域一流人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 河大就是进不了211,省部共建,因为教育部只给河南一个指标 &&&&&&十所大学校园成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河南大学跻身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另:西南联合大学旧址、之江大学旧址、浙江大学贵州抗战时旧址目前已不是大学&&&&&&一代名校---河南大学,因为40年代请了蒋介石题写校名,因为80年代请了胡耀邦题写校名,于50年代、90年代被极左的河南打入冷宫,断绝财源,精英外流,急剧没落! 材料一:80年代&&&&部批教授数排在全国高校第28名的河南大学 &&&&&&&&&&80年代大学正教授人数 &&&&&&1清华大学309* &&&&&&2北京大学299* &&&&&&3天津大学241 &&&&&&4复旦大学203* &&&&&&5大连工学院186 &&&&&&6华中工学院177 &&&&&&7中国人民大学174 &&&&&&8华南工学院150 &&&&&&9南京大学148* &&&&&&10南开大学147 &&&&&&11西安交通大学147* &&&&&&12哈尔滨工业大学146* &&&&&&13上海交通大学144* &&&&&&14武汉大学143 &&&&&&15同济大学140 &&&&&&16北京航空学院138 &&&&&&17东北工学院133 &&&&&&18中山大学123 &&&&&&19北京钢铁学院120 &&&&&&20西北工业大学120 &&&&&&21中国地质大学117 &&&&&&22北京工业学院112 &&&&&&23浙江大学110* &&&&&&24中南工业大学108 && 注:当时的教授职称由教育部审批 &&&& &&&&&&资料来源:《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授人名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材料二:1949年前,开封有个国立河南大学, &&&&&& 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 &&&&&& 2000亩校园,几十位海归博士,全国大学二十强; &&&&&&&&&&1949年前,开封有个私立静宜女中, &&&&&& 拥有语、数、史、地、理、化几大课程, &&&&&& 几十亩校园,几十位中学教师,全省中学二十强; &&&&&&&&&&1949年,国立河南大学在去台湾的途中返回河南, &&&&&&1949年,私立静宜女中在去台湾的途中继续前进; &&&&&&&&&&1999年,国立河南大学沦落为省立文理学院、河南知名学府, &&&&&&1999年,私立静宜女中发展为公立静宜大学、国际知名学府; &&&&&&&&&&1943年,河南大学批准静宜女中为子弟学校, &&&&&&2003年,静宜大学接纳河南大学为兄弟学校; &&&&&&&&&&......... 材料三:&&&&抗日战争前后河南大学医学院的主要教师多半是同济或留德同学。现列表如下,任教短暂者未列入。 &&&&&&&&&&李赋京,同济及留德,解剖学。&&&&&&陈作纪,同济及留德,生理学。&&&&&&鲁斐然,同济及留德,病理学。&&&& 邢文火荣,留德,药理学&&&&&&上官悟尘,留日。&&&&&&夏一图,同济留瑞士。&&&&&&孙祥正,留美,细菌学。&&&&&&张孝宗,留日。&&&&&&褚葆真,留德。&&&&&&赵树萱,同济留瑞士。&&&&&&&&朱德明,同济及留德,内科。&&&&&&张静吾,同济及留德。&&&&&&杨光第,留德。&&&&&&段春和,留美。&&&&&&&&谢景魁,留美。 &&&&&&阎仲彝,同济及留德,外科学。&&&&&&郭鑫斋,同济及留德,眼科。&&&&&&&&&&刘蔚同,同济及留德,皮肤科。&&&&&&&&&&韩明炬,留德,妇产科。&&&&&&王毓琛,留日。&&&&&&杨初,留德。
材料五: 解放前,仅河南大学农学院就有五十多位"海归教师",附名单与简历 &&&&&&&&&&王直青(),名金吾,河南安阳县人,清末秀才。1914年,考取公费留学欧美资格,并赴柏林大学攻读农学。1916年转赴美国,先后在伊利诺、维斯康新、弗罗里达、佐治亚等大学学习,获硕士、博士学位,为留美四大植棉专家之一。曾历任中州大学教务长,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农艺系主任、河南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教授、系主任、院长&&&&&&吴肃(),字一鲁,河南固始县人。1901年,在河南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毅然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农学专业,1905年获学士学位。后又留学德国柏林大学,获林学硕士。1918年,应聘担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德语、英语两科教学。后留德成为博士的张静吾、阎仲彝、鲁章甫、武剑西都曾聆听过他的教诲。1923年,吴肃因对军阀统治和无端迫害强烈不满而自杀.&&&&&&万晋(),字康民,河南罗山县人。我国著名的农业教育家、林业与水土保持学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第一届英文班学生,1918年以公费留学资格赴美留学,获得美国耶鲁大学林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1927年8月开始长期执教于河南大学农学院,并担任农学院院长等职。&&&&&&郭须静(),字厚庵,河南唐河县人。日与何长工等人一起,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凡尔赛园艺专门学校专攻园艺,1924年应聘到开封中州大学任教。他把从法国带回的珍贵名产香蕉苹果、玫瑰香葡萄接穗引种到河南,并逐渐推广到大江南北和西北高原。1929年改任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园艺系主任,并任南京市公园管理处主任&&&&&&&&郝象吾(),字坤巽,河南武陟县人,中国基因遗传学理论的传播者、农业育种学专家。1912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8年公费出国留学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任河南大学教授兼农科主任、农学院院长、理学院院长、河南大学教务长等职。1943年4月,在极其艰难情况下,发表学术文章《演化倾向与育种方法》。1945年8月,完成专著《演化与优生》。并在校内开设《优生学》课程,是现代中国较早提倡优生的学者之一。1949年下半年,复旦大学任教。&&&&&&王陵南(),名琸,河南西华县人,著名园艺学家。1915年,考取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18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康乃尔大学攻读农科,研究园艺学,取得农业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昆虫学”、“生物遗传学”,获硕士学位。年任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教授、主任。年任河南省农业局局长,同时兼任河南大学农学院的教授。学术界把王陵南和李先闻的生物遗传学研究成果,称为“王李学派”。&&&&&&&&涂治(),字策三,湖北黄陂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植物病理学家。192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公费赴美国留学,在明尼苏达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和作物育种,获硕士、博士学位。1932年应聘到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并担任农学院院长2年。&&&&&&&&陈植(),字养材,上海崇明县人,著名林学家。1919年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学习,专攻造林学和造园学。1926年担任总理陵园设计委员。抗日战争以前,在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河南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院长等职。&&&&&&王鸣岐(),名凤岗,号济熙,河南滑县人,著名生物学家。1928年考入河南中山大学农科森林系,193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34年考取公费留学,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生院。1937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院长。解放后,任东吴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复旦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潇然(),河南偃师人,著名翻译家、经济学家。1915年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930年秋到日本东京学习,1932年春赴德国柏林大学哲学院国家学系学习,1936年春毕业归国, 1949年任浙江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主任。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农林厅副厅长兼河南大学农学院院长。1954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吴绍骙(),安徽嘉山县人。1934年考取安徽省留学欧美公费生,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农学院,在著名玉米育种专家海斯指导下深造,获博士学位。曾任广西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院教授,1949年受聘担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仇春生(1886~),浙江鄞县人。曾获美国葆灵大学硕士学位等。后应聘到开封任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教员。他要求学生极严格,是当时河南教育界有名的严师。正因为有了这类严师,才养成了预校良好的教学风气。&&&&&&潘慎明(1887~),江苏苏州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1948年10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曾任东吴大学教授。&&&&&&贾瑞生(),号祥云,河南信阳人,日本帝国大学毕业,1936年到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曾任河南省林务局局长。&&&&&&李燕亭(),名长春,字燕亭,河北定兴县人。1923年毕业于美国罗省公立图书馆学校,同时获得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24年在中州大学文科主任冯友兰的推荐下,到中州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化学教授。任教后积极传播近代图书馆的理念,他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及奠基人,还曾作为化学教授任河南省化学学会副会长。&&&&&&赵连芳(),字兰屏,河南罗山县人,水稻遗传育种学家。1923年获美国依俄华农工学院学士学位,后转威斯康星大学专攻作物遗传育种,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是年夏去康奈尔大学研究细胞学。年先后在金陵大学、河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央大学农学院任教授、系主任。1949年赴台湾,历任农林部技监、台湾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贾成章(),安徽合肥市人。1927年获德国明兴大学(今慕尼黑大学)林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大学农学院院长,东北大学农学院教授,西北农学院教授兼训导长。1950年至1957年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河南农学院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章君瑜(1896~),别号守玉,江苏吴县人,日本国立千叶高等园艺学校毕业,曾任西北农院、中央大学教授,1948年8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园艺系主任。&&&&&&彭谦(),字同生,湖北黄陂县人。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获土壤学与哲学博士学位,曾从事土壤化学分析方法,盐碱土改良与多种植物营养元素根外追肥等方面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成绩卓著。1931年来前河南大学任教至1937年,1946年彭谦先生又来校任教,1948年随校南迁苏州。&&&&&&沈文辅(1899~),浙江杭县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经济硕士,1948年8月到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刘同圻(),浙江宁波市人。1923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系。后到美国加州大学农学院攻读园艺专业。1924年获得硕士学位,又在澳洲利极农科大学继续研究工作。1950年,调河南大学农学院。&&&&&&路葆清(),别号仲乾,河南辉县人。获美国爱欧瓦州立农工大学畜牧部学士学位,美领菲律宾大学研究科毕业。1928年起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畜牧系主任、推广部主任、农业实习学校主任。&&&&&&冯克毅(),字紫岗,河南南阳人,著名经济学家、农学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法文科,并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1921年赴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农业经济硕士学位。1928年归国,任重庆政治学院教官。随后,受聘为浙江大学副教授、中央大学农学院副教授。1932年,回到母校,任河南大学农学院教授。材料七:一代名校---河南大学,因为40年代请了蒋介石题写校名,因为80年代请了胡耀邦题写校名,于50年代、90年代被极左的河南打入冷宫,断绝财源,精英外流,急剧没落! 材料八:河南大学英语专业多年跻身全国十强&&&&&&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全国仅十所大学&&&&&&河南大学教师王立群成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三位长期签约主讲人之一 &&&&&&河南大学人才流失情况: &&&&&&&&&&李娜去南开大学&&&&&&&&&&解志熙去清华&&&&&&&&&&沈卫威去南京大学&&&&&&&&&&肖红去清华大学&&&&&&&&&&张曙光去华中科技大学&&&&&&&&&&韩长印去上海交通大学&&&&&&&&&&张廷国去华中科技大学&&&&&&&&&&康保成去中山大学&&&&&&&&&&章武生去复旦&&&&&&&&&&余保龙去美国&&&&&&&&&&苗普敬去美国
材料九:90年代末,河南医科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联名上书河南省教委,请求模仿浙江大学,在中牟合并组建新的河南大学,以恢复、重振河南大学,结果是河南医科大学被执政的郑大帮并给了郑州大学,时至今日,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前的牌子仍拒绝更改为郑州大学第一医院。2005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申报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医院召开会议,缅怀在开封河大时的披荆斩棘史。&&&&&& 河南省将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并入没有生物学科的郑州大学,是令人寒心的,是劫贫济富,是损不足以奉有余&&&&&&&&&&&&&&新贵郑州大学不断的得到扶持、吞并外校;一边是功臣河南大学不断的被拆分、被掠夺。将河南大学医学院并给郑州大学,人为的拉大了两校的差距。材料十二:河大的雄起、沉寂&&&& 追随着京师大学堂现代大学滥觞的脚步,1902年河南大学堂在省会开封诞生,1912年,一批志士仿效清华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建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这种学校在全国少见,还有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在积贫积弱的内陆中原,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眼界高远、气魄宏大、教学先进,培养出了赵九章(中国卫星之父)、杨廷宝(建筑大师)、阎振兴(水利泰斗)、张伯声(地学巨子)等人,送走了很多学子去欧美深造,这批人后来大都成为栋梁,暗淡的近代河南闪现了一道亮色。 &&&&&&时间是1923年,清华成立大学部,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中州大学。洋博冯友兰任文科主任,海归曹理卿任理科主任。但同为洋博士的前校长李敬斋一直以来主张将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为工业学校,并以辞任以明志。两条道路泾渭分明,哲学家冯友兰着眼于长远,倾向通识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而李敬斋是权变的思路,当时的阶段应发展工科以促进工业化。孰是孰非?难以判断。但如果实施学校主攻工科,那么在1952年院系调整中,河南大学就会像浙大、湖大一样改成工学院,而不是和山西大学一起变为了师范学院。 &&&&&& 省主冯玉祥的支持下,中州大学合并农业学校、法政学校,成为综合性大学,得到了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的帽子(第二中山武大、第三中山南大、第四中山浙大)如同浙大,河大雄起于抗战时期。 1928年,河南大学成立了医学院,与已有的文、理、法、农并为五院。河南大学开始深耕,学校的建筑至今还昭示着当时的气魄和档次。这些建筑是比肩于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校园)、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校园)的,位居国内前列。规模宏大的大礼堂耗资二十万大洋,从德国进口屋架,可容纳三千人,而当时河大仅有五百师生。斋楼、六号楼、七号楼别具匠心,令人赞叹!这些建筑中西合壁,科学美观,至今仍是河大的骄傲。解放前河大2000多亩校区,号称华北第一大校,当年校园东起明城墙,西边是河,北靠铁塔,南临大湖,一派宁静优雅。解放后随着农、工、医学院独立,而今剩下八百亩校园。 &&&&&& 三十年代的河大很有实力人才济济,1942年升格为国立。1944年,在教育部高校评估中,河大获得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这个地位在今天很令人怀疑?河南大学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册的几所中国高校之列,科学史家李约瑟抗战时曾到访过河大。2003年,央视“世界著名大学”中国内地十所高校中选择了河南大学,引起了全国的嘲笑。河南大学官方并没有公开很多过去的资料,河大至少可以进入民国大学二十强。它农学院、医学院办得很好,医学院曾是全国五强之一,在解放后首批获得博士点。文学院更是名家云集,有范文澜、郭绍虞、姜亮夫、董作宾、萧一山、蒙文通、楚图南、高亨、傅侗、朱湘等。教育系入围全国前六,并培养出了研究生李秉德。从法学院当年开设的众多课程也可以看出河大的实力。 &&&&&&河大很强的又一个证据是,在三四十年代河大拥有几十位海归博士,这在六十年后的今天仍是会很有竞争力的。生物学博士王鸣岐解放后做了复旦生物系主任,水利系的严恺做了河海大学校长,化学博士李俊甫与英国人李约瑟的交流激发了后者《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写作。河大的很多任校长如田培林、邓萃英、刘季洪、姚从吾、许心武、黄际遇等都是洋博士,这些经受过欧风美雨现代文明滋养的学者使河大境界很高。&&&&&&河大得以雄起,一是靠延揽人才,像张仲鲁、刘季洪、张静吾等到处请人。另一是善于经营,河大从教育部和省里争到了很多政策和经费。工学院院长阎振兴后来做了教育部长,校长田培林做了教育部常务次长,邓萃英也做了教育部次长,刘季洪做了考试院院长,姚从吾做了中央研究院院长.... 再一是不拘一格,26岁的人能当教授,没有学历的人也能当教授,河大有很多歪才怪才偏才。 解放前开封的运河通畅,河大有很多来自省外的师生。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河大的科研、教学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培养出了很多的人才。从二十年代投身殷墟发掘开始,河大师生一直是殷墟和甲骨文研究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了董作宾、石璋如、尹达、孙海波、郭宝钧、朱芳圃等著名学者。经济系学生邓拓在校写成《中国救荒史》,填补了空白。化学系学生马可床头作曲,终成一代大家。医学院投入到台儿庄抗战医护贡献巨大,文学院出现了作家群星河灿烂。很多后来的名人如袁宝华、白寿彝、侯镜如、王实味、姚雪垠等都曾在河大就读。 &&&&&& 河大平静的校园生活总是暗潮涌动,派系之争屡屡交锋,抗日抗暴轰轰烈烈,地下party活动频繁,诸如王国权、赵毅敏、罗章龙、王雨田、邓拓、彭云等。1948年,河南大学左翼数百师生在范文澜、嵇文甫、王毅斋的领导下,投奔中原解放区,陈毅以其为基础成立了中原大学,范文澜任校长。中原大学1949年随C.P中原局迁往武汉,后发展为中南财经大学等校。河南大学本部受国民party的指令往台湾南迁,先到了苏州停留,很多人拒绝去台。这次迁校造成大量人才沿途流失。由于河大的欧美色彩,不少师生最终还是去了台湾。 建国后高等教育采用苏联模式,强调分科、专业化,压缩大学,加强工学院、师范学院。这与民国时按英美模式注重综合性是不同的。于是河南大学医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建校,财经系构建中南财经学院,水利系构建武汉水利学院,土木系并入湖南大学,植物病虫害系并入华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江西农学院。河南大学仅剩文、理科,但随后没有像山东大学那样保留综合性大学身份,而是变成了师范学院,全国后来仅有北师、华东、东北三所师范院校是重点。 &&&&&& 河大的衰落关键点与省内的两次决策,一是1955年将河大理科迁往新乡,在开封集中力量办文科。很有积累的河南大学理学院只换来新建的平原师范学院文科三专业。省里的小气使仅剩文科的开封河大不能入选历次的全国重点大学。 二是省会迁郑拿走了原河大医学院、农学院,又拿走河大化学系成立河南化工学院(郑州工业大学前身之一)。由于一省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政策限制,河大一直拖到二十多年后的1984年才得以复名。长期以来不以科研为主,学生就业多限于中学教师,严重影响河大的发展。迁到省会的山东大学与没迁省会的河南大学今天的差距巨大。 左翼河大的三大领导人范文澜、嵇文甫、李俊甫分别去了武汉中原大学、郑州大学、新乡师范学院,都做了校长。&&&&&&翻检八十年代初期的高教档案,河大拥有一百位左右的正教授,教授都是由教育部批,数量居全国大学前四十名之列,超过了华中师院、华南师院、陕西师院、郑州大学。竟没进入教育部直属?同样河南医学院当时并不比山东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差,却也没像后二者那样进卫生部直属。河大中文、历史、地理竟没设博士点,一种解释是教育部有保有压是不会让一个地方师范学院成为博士单位的,即使你很强。偏居开封的河大经过建国几十年岁月的淘洗,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河大一再的退让之后,它已经没有话语权去争待遇了,它曾经的优秀也饱受质疑。 &&&&&& 面对重重困境,河大苦苦的挣扎,尽管自身不乏痼疾,但曾经沧海、不甘沉沦的贵族骨血依然。 自河大沦落时起,一代代河大人矢志不渝、历尽艰难,要振兴河大、重铸名校。相信河南大学一定能够凤凰涅盘、再展雄姿! &&&&&&一部河南大学的兴衰史,河南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史。
材料十三:1995年河南大学的办学经费是257万,&&&&&&1995年郑州大学的办学经费是1749万,&&&&&&1995年湖南师大的办学经费是1002万, 而三者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成果差不多&&&&&&三校当时都是文理科高校&&&&&&终于知道河南大学是怎么衰落的了! &&&&&&&&&&详见: &&&&&&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 &&&&&&作者:武书连,吕嘉,郭石林(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第十八卷,1997年,第七期 &&&&&&&&&& 1995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前100名 说明:分类/分类排名,人力/投入人力科研经费单位为万,自科/自然科学得分...... &&&&&&校名 总得分 分类 人力 科研经费及排名 自科 社科 &&&&&&------------------------------------------------------------&&&&&&1清华大学 319 工1
1 313 5 &&&&&&2北京大学 217 综1
17 156 6&&&&&&3南京大学 202 综2
156 46 &&&&&&4浙江大学 176 工2
2 167 9 &&&&&&5西安交大 163 工3
12 158 5 &&&&&&6哈工大 161 工4
5 157 4 &&&&&&7复旦大学 156 综3
18 107 48 &&&&&&8华中理工 146 工5
10 136 10 &&&&&&9东南大学 144 工6
11 140 4 &&&&&&10西北工大 138 工7
8 136 2 &&&&&&......&&&&&&------------------------------------------------------------&&&&&&校名 总得分 分类 人力 科研经费及排名 自科 社科 &&&&&&------------------------------------------------------------&&&&&&&&51郑州大学 61 综15 4 27 34&&&&&& 52华中师大 54 师4 920 943 154 32 22 &&&&&&53北方交大 54 工30 977
0 &&&&&&54青岛海大 50 工31
46 4 &&&&&&55浙江农大 50 农3 663
2 &&&&&&56上海医大 49 医3 800
1 &&&&&&57西北农大 49 农4
43 6 &&&&&&58吉林工大 49 工32
48 1 &&&&&&&&59河南大学 48 师5
24 24 &&&&&&60山东工大 48 工33
44 4 &&&&&&61华南师大 47 师6
33 14 &&&&&&62湖南师大 47 师7 4 25 22&&&&&& 63武汉工大 46 工34
43 3 &&&&&&64苏州大学 45 综16 784
19 &&&&&&65山东师大 45 师8
29 16 材料十四: 高等教育---心中永远的刺痛&&&&&&一代代人欲哭无泪又无可奈何&&&& 从我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就把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省&&&&&&就是让这里多出农民多产粮食&&&&&&&&&&教育部属的近100所学校河南省一所没有 &&&&&&211工程的100多所学校&&&&&&河南只有郑大&&&&&&这还是靠了郑大郑工大河医大三校合并再加上省里的倾尽全力&&&&&&&&&&一亿的人口得不到一所重点大学&&&&&&所谓的教育部属学校集中在少数地域&&&&&&教育部属学校的当地生源平均接近一半以上&&&&&&他们不实行全国统一划线也绝对不按照人口比例分配招生名额&&&&&&&&&&河南高考生现每年已超100万&&&&&&985工程院校每所学校在豫招生按100名来算&&&&&&每年河南只有大约3500名!!!!!!!考生能够走进985的学校 &&&&&& 这个数字这样的录取率在全国范围来是一奇观&&&&&&而河南省只能把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放到一本招生凑数&&&&&&但是河大这个百年名校直到如今连211都不是&&&&&&河南科技大学出了河南省又有几个人知道&&&&&&&&&&河南省 这个中原腹地&&&&&&除了叹息&&&&&&它还有什么可以表达的遭遇政策不公 &&&&&&政策是指挥棒,有了政策的导向,发展会大大加快。作为一个落后地区,作为第一人口大省,作为东西南北交会的中原地带,作为民族传承的祖根之乡,河南理应得到更多的政策眷顾。但是我们往往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反而是政策的冷淡。&&&&&&&&解放后,占全国人口十三分之一的河南一直没有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河南的高校水平太低,因此进不了重点--- 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水平低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过去进不了重点所以现在水平低。&&&&&&&&&&解放前,河南高等教育水平并不低,也有重点大学。有三个响当当的高校:一, 焦作工学院,是中国矿业教育的摇篮,现迁到了北京和徐州,改名中国矿业大学,因为原矿业部在北京。 二,国立黄河水利专科学校,与河海水利专科学校齐名(现更名河海大学,前校长严恺院士原在黄河水专),后来受限于“一省一所国立大学”的政策而成为河南大学水利系,1952年在院系调整中被迁到了武汉,构建了武大水利系(后独立为武汉水利学院),黄河水专教师郭暄出任武大水利系主任。 三,国立河南大学,原第五中山大学,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和数十位海归博士,四十年代位居全国国立大学前列,英才云集,贡献巨大。该校解放后被分拆入中南数省,本部改为地方师范学院。 &&&&&&&&&&解放后河南高校也不是特别差,在八十年代,河南大学拥有的教育部审批的正教授数居全国大学前三十名(参考:《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授人名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长期以来,中央扶持重点大学、部属院校的政策对河南高校造成了特别严重的伤害。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在八十年代都有实力得到博士点,但当时博士点是向重点院校集中的。在科研项目的审批、办学经费的划拨方面,河南高校是不能与重点院校公平竞争的。这就导致了营养不良、恶性循环。&&&&&& 90年代申报“211”时,河南希望进入两所高校。教育部提出“一省一校”的原则(即一省扶持一所地方院校),要知道河南的人口相当于东北三省之和。就算不计人口,这个“一省一校”的原则为什么对江苏、上海网开一面,他们都有两所地方院校进了“211”工程,中央的教育经费和政策扶持反而倾向了富裕地区。2005年新增“211”高校,河南方面非常努力,河南大学的实力已经达到了“211”的标准,但还是进不去。就在这一次湖北又进了三所“211”高校。不管是什么原因,湖北有七所“211”高校而河南只有一所总是说不过去的。在解放前,湖北、河南都是一所国立大学。如果没有建国后的院系调整,没有中央的倾斜和扶持,湖北高校能把河南高校远远甩下吗?为什么几十年后在湖北设那么多重点院校?就算是建中心以带动周边,也不能集中到这种程度呀!能辐射得那么远吗?就算是计划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后遗症,现在要统筹区域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理应改弦更张,一视同仁给政策、拨经费了,还拖到什么时候。是在湖北设七所“211”高校重要还是在河南设两所“211”重要?全国人民都说河南人素质差,那么为什么不给他们提高素质的机会?给他们建一所好大学?就一所!难道说河南人没有纳税?纳的比邻居们少?&&&&&&&&&&2004年教育部决定在没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搞“省部共建”地方院校,同样确立了“一省一校”的原则。当然新疆由于有生产建设兵团,给了两个名额。河南想进两所高校是违反原则的,但湖南、陕西这样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也搞了省部共建地方院校就不违反原则吗?说湖南、陕西是老区,但河南是穷地呀,“老少边穷”是一起的呀!我们一方面指责它的穷,一方面在分配资源时又不给它,那它不是越来越穷吗?&&&&&&&&&&高等教育的落后只是河南落后的一个标本,高教政策的冷遇只是河南总体政策冷遇的一个方面。人们往往把河南的落后归因在河南自身,归因在河南的极“左”理念、河南人的劣根性...... 抛开近现代中原大地的战争和灾害不说,解放后中央搞的区域非均衡发展和以农促工、以乡养城政策就没有责任吗?解放后中央在河南搞Communist主义试验损害了河南,就不应该对河南进行补偿吗?既然让河南来搞农业,承当国家粮食安全,那么不应该对这种低附加值的产业进行补贴吗?材料十五:河南人民十问教育部:&& &&&&&&一, 凭什么现在在湖北设立七所国立大学,而河南一所不设?解放前,湖北、河南都是一所国立大学。解放前,河南高等教育并不像现在这样差,有国立河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黄河水利专科学校等。&&&&&&&&二, 211工程凭什么对大省小省实行同样的“一省一校”原则(即一省进入一所地方院校)?河南人口占全国十三分之一,为什么在211百所高校中只分到一个指标?&&&&&&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中原大学来自哪里?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拿走河南大学水利系、河南大学农学院、河南平原师范学院等系科,为什么不投桃报李?凭什么把河南高教资源拿往外省? &&&&&&四, 河南与湖北、陕西相比谁纳的税多?为什么河南的税收要拿去建设外省高校?&&&&&&&&五, 211工程“一省一校”原则(即一省扶持一所地方院校)为什么对江苏、上海、广东网开一面?这三个省都有两所地方院校进了“211”工程,中央的教育经费和政策扶持为什么反而倾向了富裕地区?&&&&&&&&六, 教育部在没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搞“省部共建”地方院校,确立了“一省一校”的原则。河南想进两所高校是违反原则的,但湖南、陕西这样有中央直属高校的省份也搞了省部共建地方院校就不违反原则吗?说湖南、陕西是老区,但河南是穷地,“老少边穷”在一起,河南为抗日被扒开黄河大堤的损失要补偿。&&&&&&&&七, 教育部一再明确反对师范大学、农业大学改名,明确反对农业院校合并。但是贵州、广西、浙江等省的农业大学都合并了。但是,教育部直属的西南师范大学与西南农业大学合并了,改名为西南大学,教育部还特批西南大学进入211工程。河南大学为什么就不能合并师范大学、农业大学增强实力?&&&&&&&&八, 华北电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能跨市合并,中国石油大学能两地办学,河南大学为什么就不能跨市收复原河南大学理学院、农学院等系科? &&&&&&&&九, 如果说教育部直属高校是面向全国,那么为什么它的本地生源比例那么大?&&&&&&&&十, 今天,难道我们还不对过去的政策进行纠偏?悲剧是否还会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继续?
&&&&&&&&?&
河大!河大!
河大!河大!
河大!河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活告诉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