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种甘蔗值钱还种桉树。还有这几女2013年养猪行情的行情

三岔镇砍掉桉树种甘蔗 _河池网
欢迎您登陆河池网!
&&&&&-&&&&-&&&&-&&&&-&&··&&-&&·&&-&&&&-&&
三岔镇砍掉桉树种甘蔗
9:26:36&&来源:河池日报&&编辑:&&阅读数:&&网友评论:
&&&宜州讯&2月19日,宜州市三岔镇举行桉树整治改种春植蔗现场会。
&&&&今年以来,三岔镇按照该市整治规范速生桉种植的规定,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清查清理整治占用基本农田种植速生桉的行为,遏止利用基本农田种植速生桉的蔓延势头。该镇还加大对群众的思想宣传工作力度,进村入户主动把基本农田种植桉树属于违法行为的原因和后果向群众讲清楚,让群众知晓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讲清速生桉砍伐后改种甘蔗等作物的扶持政策,发动群众种植甘蔗。截至2月19日,三岔镇已整治基本农田种植桉树127亩,其中整治桉树改种春植蔗36亩。&(李茁源)
&&网络问政
&&河池民声桉树有毒还是被妖魔化 速生桉之争一直未断(图)_新浪广西_新浪网
  南国早报讯(记者 陶海华 程浩楠 吕海锋)近10年来,广西掀起发展桉树人工林的热潮,同时,关于桉树对生态影响的争论一直不断。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绿色沙漠”,甚至传言“桉树有毒”等。而今,一些县份的“禁桉”、“限桉”政策的出台,也大多与桉树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质遭受影响、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有关。林业部门及研究专家比较一致的声音则是:真正有问题的,是现有的种植方式——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高密度种植、超短期轮伐,掠夺式攫取地力。社会争论将靶心对准桉树,是一种误读,问题在人而不在树。
空中俯瞰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镇岭上种植的速生桉。记者 唐辉吉摄
在一些地方,由于人为干预过重,桉树林下并无植被覆盖。
有的地方,桉树林底下,灌木、杂草能够正常生长。记者 吕海锋摄
  部分种植户的担忧
  朝江品(化名)2001年在北海牛尾岭水库旁开始承包山头种植桉树,有300亩左右。他发现桉树的大规模种植,对森林生态环境确实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2008年,朝江品种植的300亩桉树已成材。第一轮伐期结束后,他决定从中划出60亩林地种植西瓜。第二年夏天,朝江品血本无归,“种植桉树过后,土壤就像一个漏斗,不论如何浇水、施肥,西瓜就是长不起来”。
  恭城瑶族自治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称,2013年恭城栗木镇平磊村有村民反映,村上有口井的水变色了,喝起来还有点变味。环境监测站去取样回来,做了两次化验,结果发现水里硝酸盐氮和亚硝酸氮含量严重超标。
  平磊村村民称,平磊果场原来种了300亩的果树,后来因为黄龙病果树都死了,果场主人就把其中的170亩承包给别人种桉树。以前种果树时,井水清澈且可以直接喝,但种了几年桉树后,人们发现井水逐渐变色。尽管当时没证据表明井水的变色跟地面上种植桉树有直接关系,但村民从此心里有了个结:种桉树对水源到底有没有污染?
  在今年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自治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广西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和不科学的种植及经营行为,导致水库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影响到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社会稳定,建议尽快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明确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严禁种植速生桉。
  对此,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西大学林学院教授罗建举教授有不同看法。他表示,澳大利亚各大城市饮用水源的涵养林基本上都有桉树生长,其著名国宝动物“考拉”也专吃桉树叶为生。尽管桉树速生快长,吸水吸肥力强,但不是所谓的“抽水机”,更不会污染水源。
一些村民把桉树种植在耕地上。记者 吕海锋摄
  民间传言“桉树有毒”
  严志晖(化名),合浦县人,从事桉树、松木等木材收购,经常在北海、钦州、玉林等地走动。
  在上世纪90年代,严志晖刚开始从事原木收购生意。每到一个地方,严志晖就听到当地林农说,桉树的树皮、叶子落地沾水后,过了几天,水会呈现黑色。久而久之,在民间便传出“桉树有毒”这个说法。为此,严志晖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取一块树皮和几片叶子放入脸盆中,几天过后,脸盆里的水真的变黑了。“但让我感到很奇怪的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桉树发生中毒事件”。
  “桉树里所含有的某种元素和水接触后,会让水在外观上变黑,但并没有毒性。”对于坊间盛传桉树有毒的说法,北海林业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如此解释。
  该工作人员介绍称,2014年,关于牛尾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公益林建设问题,北海市相关部门曾召集保护区范围内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座谈。在座谈会上,一些代表就提出桉树会污染水质,建议把桉树全部清理。
  随后,有关部门随机抽取牛尾岭水库的水样品,拿到检测部门进行检定。最终检定报告显示,水质中各项指标一切正常。
  2006年,广东省林业局曾发文指出,桉树无毒无害,适地适树、适度发展桉树人工林符合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份名为《关于发展桉树人工林的意见》的文件指出,经过国内外许多专家的科学论证,桉树“有毒”的说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环保组织和志愿者的公开信
  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大学协助广西柳州的志愿者发出《联署呼吁自治区人民政府:严格控制桉树的种植面积》的公开信。
  信中写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山顶上缭绕的不再是白云,山上清一色的是桉树,奔流的山泉也不知去向。我疯狂地搜索着:速生桉。映入眼中最多字眼: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绿色沙漠等,甚至更有人称之为亡国树。速生桉庞大而深的根系,在地下酝酿着绝地的复苏。惊人的生长速度吸收大量土壤中的有机物和大量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面对这封联合署名的公开信,同年7月31日,自治区林业厅通过邮件给予正面回复。林业厅表示,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桉树不是“抽水机”、不是“抽肥机”,也不是“绿色沙漠”。
  林业厅对于桉树的评价为:“七分优点三分不足”。桉树具有生长快、生产木材多、经济效益好、固碳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轮伐期短、经营强度大、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等缺点,“只要我们尊重科学,适地适树,科学整地,合理施肥,密度适当,按照可持续发展规律来经营桉树,就可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指出,由于桉树林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又是集约经营的纯林,其生物多样性比自然生态系统肯定简单得多,但绝没到“地上不长草”的程度。整体来说,广西桉树林的生物多样性总体不如热带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雨林,但优于马尾松等人工林、灌丛、草地和农业用地。个别情况下,桉树林下植被很少,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工抚育强度过大,人工除草及时并施用除草剂,高度集约经营,导致没有杂草;二是桉树种得过密,林下无阳光,造成植被稀少;三是有些地方因土壤贫瘠,在造林前本身就没有植被,桉树长起来了,只能说明桉树适应性强。
  “污染环境”成“限桉”理由
  记者归纳总结近一年来一些县份“限桉”、“禁桉”的理由,大多列举的是桉树种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水质遭受影响、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
  比如,今年2月,恭城“禁桉令”出台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由于大面积速生桉种植所伴生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日趋严重,各方面反响比较强烈”。今年3月,天等县政协针对县里桉树种植的调研报告指出,该县种植速生桉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土地肥力退化,水质变色”。
  上林、扶绥、武鸣等地实施“限桉”,政府给出的理由也如出一辙——种植桉树对生态环境将造成不良影响,如“土壤衰退”、“水源枯竭”、“环境污染”、“引发森林病虫害”等。
  一个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在2007年,中国社科院曾发布环保绿皮书称,桉树在生长的同时会对种植地的乡土树种产生极强的抑制作用,带来生态灾难,建议严控桉树造林规模。
  与之对应的是,在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广西为桉树人工林项目进行了评估,充分肯定了桉树的环保作用。广西林科院副院长项东云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桉树本身并不会对生态和环境带来危害,《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中,尾叶桉、巨尾桉等多种桉树列为防护林造林主要乔木树种,桉树与其他树种一样,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
  在罗建举教授看来,不少县份采取“限桉”政策,与当地的地方保护主义有关——近年甘蔗价格持续走低,包括人工费在内每吨仅有三四百元,种植甘蔗基本无利可图,农民纷纷选种桉树。由于糖厂在本地交税,而桉木在广西各地多为粗加工,利润低、纳税少,政府往往更偏心前者。
  “桉害”源于不科学的种植方式
  对于桉树,为何质疑之声总是不绝于耳?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谢耀坚认为,造成这些诟病的一个原因在于对桉树本身“七分优点,三分缺点”的特点不够了解,真正造成生态破坏的其实是不科学的种植方式。
  据介绍,与其他树种不同,桉树生长极快,在迅速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土壤肥力要求很高。在种植密度大,单一种植的情况下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同时由于快速地生长,总的用水量可能会比其他树种多一点。但由于桉树分布于雨量充足地区,并不会构成危机。
  据悉,为了栽种桉树,需要“炼山整地”。很多地方将丘陵山地原生林灌草全部砍尽,然后放火烧山,这种称为“炼山”的方式将该地所有野生动植物消灭。栽种上桉树林后,由于生态环境很难恢复,桉树林下不但兽类绝迹,鸟类也不敢投林了,甚至连昆虫和微生物也大幅减少。同时,为了更多更快获得经济效益,很多地方都采取高密度种植,短周期轮伐(一般3至5年就采伐)。由于桉树生长需要大量养料,又存在不合理施肥和滥用除草剂的情况,造成土地消耗过大,有机质锐减。心急的种植者伐林之后又来一次放火烧山,如此反复,少有生物能劫后余生。
  就是这样的种植方式,致使桉树种植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质遭受影响、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一系列恶名由此而生。
  2013年,自然大学森林保护项目的调查人员,在广东的调查中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大力发展桉树商品林,主要由私人老板和农民经营。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其种植方式一直都有失科学,具体表现在诸如砍伐天然林、整座山不设缓冲区连片大面积造林、炼山、种植过密、不合理施肥和用除草剂、单一树种长期连续不休地种植和短轮伐期经营、过度采伐利用等方面。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发中心研究员陈少雄强调,其实不论哪种人工林,大面积、单一种植都是不科学的,都会造成土地肥力下降等情况出现。因此,他提倡镶嵌式造林、交叉种植。
  网友观点 PK
  反对 网友“dr_vh”:速生桉的巨大破坏力主要在于这种树根非常浅,且山岭的原生植被全部消退,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正因为原生树种消失,导致生态平衡完全被打破。
  支持 网友“近海观潮”:原先种的桉树中,肯定有些种植不规范,没有按照要求来种,现在规范一下,是正确的。桉树产业利国利民,只会更加规范,更加成熟,形成规模经济,造福社会。
  中立 网友“回头遇见你”:我一直觉得,对于桉树的问题,其实应该辩证地看待。比如如果是那些荒坡地,或者那些利用开发价值比较低的土地,其实种上桉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如果是优质林地,甚至耕地,那还是不要种的好。所以,也不是全面禁止就一定好。
04-24 08:33|分享
04-24 08:29|分享
04-24 08:26|分享
04-24 08:24|分享
04-24 08:20|分享
04-24 08:17|分享
04-24 08:15|分享
04-24 08:13|分享
04-24 08:07|分享
04-24 08:05|分享
12345678910
新浪地方站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29258|回复: 16
鱼和熊掌怎能兼得?六新路段又兴种桉树又呼吁保护水源
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小江六新路段,俺们村口,最近回家发现多了块牌牌,喜忧参半,为毛呢?听我唠两句。
2.jpg (190.16 KB, 下载次数: 0)
18:07 上传
N年前,俺们村里几个岭头全变成了速生桉,听村里人说是林业部门的,种这个能挣大钱,后来俺们村里好多人都种了。就在快砍的时候,这两年又有砖家说了——速生桉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周边的水源。不知道是不是砖家危言耸听,但是速生桉下面村草不生又很难解释,甚至有人拿水去化验然后装个几千块的净水器滤一滤自己造的孽,俺们文化低不懂的,人家说啥挣钱咱就种啥,想换个树种也来不及了啊。
1.jpg (217.34 KB, 下载次数: 0)
18:07 上传
现在俺们村委公路边有个牌牌要保护饮用水源了,普大喜奔啊!可是弱弱地说怎么保护?把桉树砍掉换成甘蔗么?种啥比较能保护水源啊?是不是看见有人烧山种速生桉就举报啊?
3.jpg (218.21 KB, 下载次数: 0)
18:08 上传
还有,以前听村干号召种桉树能发家致富的,现在辛苦种下去的桉树却变成了人们眼中的祸害了,现在开始要保护水源了。农民好难做啊!!!听谁的好?唉,没文化真可怕,早知道当年好好用功,也不至于为这几亩地种点啥发愁了。
种甘蔗可以保护。
好矛盾啊。
楼主说自己是农民,这文采我不信
砍掉种荔枝吧
一个地方两条狼跑来抢饭吃,&
好矛盾啊。&
自相矛盾啊
MADE,可怜的农民都被忽悠了。&
农民好为难啊:lol
速生桉确实污染环境,水变黑
狗日的,太黑了&
种甘蔗可以保护。&
楼主说自己是农民,这文采我不信
夜色太美 发表于
砍掉种荔枝吧
好矛盾啊。
夜色太美 发表于
砍掉种荔枝吧
一个地方两条狼跑来抢饭吃,
支持楼主,赞一个:handshake
小呆瓜 发表于
自相矛盾啊
MADE,可怜的农民都被忽悠了。
观阴大湿 发表于
速生桉确实污染环境,水变黑
种甘蔗可以保护。
观阴大湿 发表于
速生桉确实污染环境,水变黑
狗日的,太黑了
装净水器找威世顿,威世顿净水专家
wjq3jzobz7qu38.jpg (73.55 KB, 下载次数: 0)
19:51 上传
615a9bf8-aa14-408e-8f9a-9519eba60383.jpg (123.68 KB, 下载次数: 0)
19:51 上传
144530zlac25a0e2h0hh5a.jpg (51.96 KB, 下载次数: 0)
19:51 上传
144513rersdllggidsk9gs.jpg (47.58 KB, 下载次数: 0)
19:51 上传
sncumzhohm.jpg (49.14 KB, 下载次数: 0)
19:51 上传
144453bdrzo9bcmbot0crb.jpg (69.58 KB, 下载次数: 0)
19:52 上传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你来得真是时候&
威世顿净水 发表于
装净水器找威世顿,威世顿净水专家
你来得真是时候;P
难得糊涂 发表于
你来得真是时候;P
有需要请给我来电话:handshake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难得糊涂 发表于
你来得真是时候;P
电话来自: Android客户端
Powered by广西明年甘蔗种植面积将减少_农产品资讯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广西明年甘蔗种植面积将减少
  生意社12月24日讯
  木薯、香蕉、桉树等正在大量挤占甘蔗田,这是在广西崇左等地考察时发现的一个现象。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是蔗农和糖企的利益权衡和博弈。
  “明年甘蔗种植面积肯定会减少”
  据了解,甘蔗、香蕉和桉树是广西农民种植的三大品种,不过,目前这几种作物的种植情况正在悄悄发生改变。
  “由于这两年的砍蔗人工费大幅增加,种植甘蔗收益不如香蕉。”广西东门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体来看,甘蔗种植面积增加潜力有限。
  “各地用于甘蔗种植的土地已十分有限,即使近几年政府在甘蔗种植和收购上给予了蔗农一定的优惠政策,甘蔗种植面积也并没有出现明显增加。”来宾市糖业发展局局长李小江对记者表示,很多地区还由于公路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等原因占用了大量甘蔗田。“不过,弃种甘蔗,说到底还是因为人工成本的提高,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李小江说,按目前蔗农收益情况,明年甘蔗种植面积肯定会减少。
  “签合同、有补贴的蔗农种蔗积极性较高”
  据悉,为了扶持制糖企业,从日起广西制糖企业每年按照当地政府划分的蔗区范围收购甘蔗,与蔗区农民签订的糖料蔗收购合同将免征印花税。
  钦州的欧亚糖业是订单农业的代表,据欧亚糖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定资金扶持蔗农,去年机耕及农药、化肥补助费用为370元/亩,今年为250元/亩。“我们还给蔗农统一提供甘蔗种,集团60%都种植粤糖93-159”。此外,为了解决砍蔗费用较高的问题,该公司还在蔗农中成立了互助组,每个互助组有3―5户农户,通过这一措施大大降低了砍工成本。
  然而,没有与企业签订合同的农民就没那么幸运。据南宁吴圩地区的蔗农介绍,目前算上机耕、农药、化肥及收获等费用,种一亩甘蔗的成本在1000元以上,每亩收益也就800―1000元。
  因此,签合同、有补贴的蔗农收益比较有保障,种蔗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要想保持甘蔗种植面积,就要多扶持蔗农,保证其种蔗收益。
  “期货是避险工具而非盈利手段”
  随着广西、云南、海南糖厂后续开榨数量的增加,新糖供应量也将不断增加,新糖的大量上市将给市场带来较大压力。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广西产糖量将达到850万吨,同比增加20%左右,全国糖产量将达到1400万吨,比上个榨季增加200多万吨。
  面对这一严峻的供需局面,记者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当地糖企对期货市场相当重视,认识也比较到位。“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不能只想着政府的扶持,糖企要灵活运用市场资源如期货工具来规避生产经营风险。”一家糖企负责人介绍,当地糖企一般不把期货当成盈利工具,而是当成避险工具来使用。据了解,面对不断下跌,当地许多糖企和贸易商纷纷选择通过期市套保来锁定利润。
&&|&&&&|&&桉树种植,在争议中继续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桉树种植,在争议中继续
  雷州市木材加工企业已增加到100多家。
  继去年2月云浮叫停桉树种植以后,今年6月,河源也宣布暂停速生桉种植审批,但有关桉树的争议并未终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8月22日,内蒙古万里大造林董事长陈相贵等3位负责人涉嫌集资诈骗,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与之前“亿霖传销案”类似,两家公司宣传的关键噱头都是速生杨。林业行业中有“南桉北杨”的说法。速生桉、速生杨,有人称是“绿色银行”,有人说是“绿色沙漠”,从未远离争议。
  关于桉树和杨树的讨论,涉及生态平衡是否被破坏、涉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是否理智、涉及国外部分造纸企业是否有意毁林……在宏大的讨论之外,在广东,那些种桉树的人、买桉树的人、管桉树的人之间其实有着另一场博弈。
  上个世纪50年代,广东林业工作者种植桉树绿化了干旱的雷州半岛。50多年后,雷州半岛干旱却被相当一部分人归结到“桉树”身上。
  雷州半岛是国内最早种植和推广桉树的地区,也是国内种植桉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从湛江驱车前往雷州,公路两边都种满了桉树,高高低低。当地人说,这些也是为了创收而种的。桉树,在这座城市的印记颇深。
  在雷州,公路两边种桉树,水利部门说桉树抽水,林业部门说桉树致富,还有一些部门说不要种桉树来种甘蔗――在种种力量的推动下,桉树走上了一条有趣而微妙的PK之路。
  加工厂:数量增多,“吃不饱”
  8月21日夜,雷州。
  “我不打算做了。”方国全移开目光,身体向后一仰,日光灯下,他的脸上透出一丝无奈和疲惫。他是雷州甚至是全国最早从事桉树加工的人。“国内做木材的,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方国全身边一个朋友告诉记者。然而现在,方国全不想做桉树了。
  他的唐家木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30万吨,实际还不到2万吨。加工厂每天只能工作一个小时,工人们闲着没事在打麻将,工厂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声。为了节省资源,方国全决定,每两三天才开一次工。
  像唐家木材加工厂这样“吃不饱”的在雷州占了多数。对于方国全来说,当然桉树越多越好。偶尔,他也会回忆起90年代中后期时的黄金时光,那时,本地加工厂只有少数几家。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木材加工厂老板说,雷州这几年木材加工厂的数目在快速增加。“审批木片厂的权力部分从省级降到了市县一级,这两年木材加工厂批得太多了,去年估计批了一二十家。现在的管理有些混乱。”对于木片厂审批权下放一说,雷州市林业局办公室主任符戾云说,年生产能力2000立方米以下的木片厂和旋切板厂等年生产能力较小的企业都由市县级林业部门审批。2001年以后,随着国内外木材市场前景看好,带动了雷州当地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2003年之前木材加工企业只有30多家,而现在已经超过100家。
  夜幕下城市的另一边,方国全掐着手指算自己名下的桉树面积。他的4000亩桉树林,分布在雷州不同的地方,大大小小,有的连方国全自己都忘了在哪儿。现在厂多了,竞争变得激烈,桉树林早就成了加工厂紧盯着的“猎物”。有一次,别的加工厂的人竟跑到方国全的林场,要包买下来。每说起这件事,方国全都觉得好笑。
  桉树,曾经是方国全眼里的金砖,让他“发了财”,然而现在他却有些犹豫。“不想做了。但接下来干什么还不确定。”和桉树打了十几年交道,方国全有些舍不得,“利润不高,但是价格稳定,风险低。”
  林户:收入稳定,让人心动
  林户陈立机看到相机,立刻转过头去,他说自己长得不好看不要拍照。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接受采访,有什么答什么,不会多说一个字。他种桉树的理由,和方国全的类似:稳定。
  在西瓜、香蕉、甘蔗、辣椒、桉树等作物之间进行仔细地选择,陈立机最后还是种了桉树,这一种就是200亩。说起种桉树,陈立机的话也多了起来,兴高采烈。种桉树的生活,在陈立机的描述下,是操作简单而又成本低廉的。
  陈立机的200亩桉树在雷州和徐闻交界。2004年,他以每年每亩60元的价格租了地,每亩地种上了260棵桉树。平时,他基本上不用去地里看,每年也只需要施一次肥。“施肥的时候雇上几十个人,3天时间就能搞定。”陈立机心里的小算盘打得清清楚楚。每亩地每年的总成本大概在150元~160元左右,这样3~4年后,这茬桉树就可以砍伐了,再过三四年再砍,再过三四年再砍――到了砍伐期,陈立机只需要把消息散出去,自然就会有人上门谈生意。桉树的时价大约在每吨400元左右,树梢、树干各有不同的价钱。“平均起来每亩能收入3000元左右,除去成本,也能收获2000多元。”粗算起来,陈立机三四年的收入就在40万元~60万元之间。
  陈立机平时不用看护林地,还可以去做其他的生意。对他来说,收入稳定相比较高利润更让他心动。“这几年的价格都在上涨,很稳。”陈立机以往的种植经历中,香蕉、甘蔗、辣椒无一不是因为价格不定而被他淘汰的:“香蕉价格波动大,去年辣椒每斤才卖0.1元卖亏本了。而且还要雇工人照看。”
  陈立机2004年种下桉树,到今年才是收获的时节。从年初,他就开始盯着桉树的价格。盘算之下,陈立机决定9月份砍,问他为什么,他笑笑说:“现在是生长旺盛的时期,而且雨水多不容易育苗。”桉树只要长成,任何时候都可以砍。陈立机说,每年的冬天和第二年春天是砍伐比较集中的时期。
  砍树,是不用陈立机动手的,也不需要他雇人。雷州的桉树产业链日益发展,已经衍生出了一个新的职业:砍树。砍树的人是比较固定的团队合作。他们有着固定的销售网络,根据桉树不同的部位进行分类取材,有用来做切片制成木浆造纸的,有送到旋切板厂用来制三夹板的,还有送到建筑工地的。
  这些复杂的事,陈立机通通不用操心。
  甘蔗:比桉树提前整合升级
  种桉树的人多了,地租也从原来的几十元上涨到二三百元,最高甚至有每亩600元的高价。
  然而,“现在还是供不应求。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种桉树。桉树拉动了农村地价,整合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加工厂也发展起来了。”符戾云说,有群众说,桉树是“绿色银行”。但是,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除了林业部门,当地政府部门似乎并不太推崇桉树种植。他们会更多地说起甘蔗。
  桉树和甘蔗的PK,早已开始。方国全说,雷州开始大规模种植桉树是在2002年左右。符戾云也告诉记者这样一组数字,2002年以前,雷州市每年桉树商品造林面积约3万亩,2002年当年造林面积达到5万亩。现在雷州市属桉树商品林规模,包括农民、个体户所种桉树等,共有65万亩。而另有政府官员告诉记者,雷州甘蔗则在近3年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以每年10万亩的速度递增达到现有80万亩种植面积。
  既然雷州桉树已成规模,为何政府还要大力推广甘蔗?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主要和税收有关系。雷州当地有几大糖厂,制糖业从甘蔗种植到制糖,整条产业链都在雷州市内,上交税收所占比例更大。而桉树,只从种植、加工,而产业终端如造纸企业等在雷州少有落户,税收也相应地少些。一位在政府工作多年的人士告诉记者,当地制糖业已经产业化,糖厂在当地建立了甘蔗种植基地,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可以协助管理,如何时种植、何时收割、哪块收割,然后适当收取管理费。这样做既规范,政府又能有所收入补贴基层财政,何乐而不为?
  一些从事桉树种植加工的工厂老板也在心里羡慕甘蔗的操作模式,“桉树其实应该更好管。”
  在雷州采访的几日,桉树还是甘蔗?不仅政府在选,农民也在选。陈立机当初放弃甘蔗,是因为“价格不稳,而且有打白条。但现在好了。”很显然,雷州的甘蔗种植也刚经历了整合升级。那么桉树呢?
  争论:魔鬼还是摇钱树?
  俗语称:桉树林“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至今关于桉树的种种争论仍然没有定论。桉树是魔鬼还是摇钱树?
  6月30日本报报道,河源市委、市政府近日经过反复讨论后作出决定:从今年6月下旬开始,该市将暂停速生丰产桉种植计划审批,同时暂停速生丰产桉种植山地出租,暂停速生丰产桉种植。在解释政策出台时,河源方面提到,桉树大规模种植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以后河源将推广多树种混交种植,以便有利于河源市森林生物链的发展,保护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河源市政府以正在开展调研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去年,云浮也暂停了丰产桉种植,而同时,肇庆等市却在大力推广桉树种植。
  对于将来雷州是否会像河源一样对现有桉树林进行物种多样性调整,符戾云说,这需要专家进行深入论证。
  对于桉树是不是“抽水机”、会不会容易引起山火虫害等问题,此次被访对象全都予以否认。但物种单一影响生物多样性,这一点却得到了他们的认同。“但种什么是群众的自由,只要生态公益林有保证,其他的,我们不能干涉群众自由。”符戾云说,雷州现有生态公益林11.47万亩,商品林经济林70多万亩,其中桉树占65万亩。他还说,生态公益林具有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承担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重要林种之一,必须保证。“商品经济林具体种什么品种,没有硬性要求。”符戾云说。
  在雷州,关于桉树,没有宏大的、高深的讨论,而是以一种很实在的方式存在着,在普通林户和商家最朴实的计算中成长。对于方国全,桉树是曾经的“摇钱树”、现在的战场;对于陈立机来说,是一桩有着稳定收入的生意,不用花费心思;对于符戾云,桉树是林业部门推广的树种之一。“木材市场缺口太大。”符戾云说,这个市场还要发展。“现在,许多雷州人都到外面去种桉树了,怀集、茂名、阳江……”方国全说。
  记者手记:
  人之祸还是桉之错?
  桉树,从未远离争议。先是桉树被冠上“抽水机”之名被指是地下水位下降的罪魁之一,后是部分地区为招商引资大规模种植桉树被指毁林破坏生态,再是不少人认为这一切都是国外部分造纸企业在背后推动。
  关于桉树这个话题,站在哪一方都会受到指责。一方说桉树是“抽水机”,另一方也会有相应的证据来反驳。有的专家不禁要问,破坏生态,到底是人之过还是桉树之错?是桉树本身就有“原罪”,还是人们没有规划地、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生态被破坏?
  避开宏大的讨论,记者只是选取了一个地方的几个人和桉树的故事。这个方法有些取巧。然而,不论关于生态也好,关于经济也罢,理解他们的心理,才能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桉树”这个议题。
  文/图 记者 李颖 关家玉 乔军伟实习生 黄建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3年养猪行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