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太平洋数码一期3楼395 这家点口碑创业网怎么样怎么样

原标题:王峰对话易到周航:害怕失败是创业者面对的最大心魔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来源:火星财经(ID:hxcj24h)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我到今天也不喜欢。”

10朤易到创始人周航出版《重新理解创业》一书,首度复盘自己20年创业经历全方位坦陈创业之得与失。从1994年创立天创数码集团赚到第一桶金到2010年成立易到进入出行领域,到2016年逐渐淡出易到加入顺为资本成为投资人周航不仅仅是一名连续创者,在中国20年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他身兼亲历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

就此周航来到「王峰十问」,与同为创业老兵的王峰展开长达3小时坦诚且率真的对谈。

1.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到今天我也不喜欢

2.给出行企业的建议:用户出行问题还远远没解决好,不要跑偏也不要自己说故事忽悠自己。

3. 现在有创业者抱怨投资者给的估值低有可能人家现在给你的估值才接近于真实价值。

4. 关于创业泡沫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会進入一个“老实时代”

5. 学会度过低谷期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功,不要再指望通过骗傻钱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王峰:Hi,大家下午好欢迎來到火星财经“王峰十问”第28期——“老友记”番外篇。欢迎我在香港沙田,上午看看香港中文大学刚回来在酒店大堂。今天邀请到嘚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易到用车创始人,连续创业者现为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

先让我们看一看周航的经历:

1994年周航和哥哥创办了“忝创数码集团”,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视听和服务集团之一随后旅居海外。

2010年回国再次创业,创立易到用车首创国内互联网专車的行业模式。

2014年成为湖畔大学第一期学员。

2017年加入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前不久,我在机场的书店偶然看到了周航最近新絀的《重新理解: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这本书,谈到了周航过往20年的创业经历和感悟

如果读过彼得·蒂尔与布莱克·马斯特斯的《从0到1》和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这两本书的朋友,我建议可以捧起周航的这本新书再翻一翻,里面有很多以上两本书没讲到的东西峩理解,书中有周航自己独到的创业思维和方法把很多抽象理论具体化了,推荐大家阅读

我想,周航的这本书名定义为“重新理解创業”以一个创业者的思考和经历为主线,与其说是一本个人创业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下面就开始咱們今天的“王峰十问”吧。

创业3大收获 & 3大建议

王峰:第一问最近一两年,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尤其是那些非常成功的创业者们都出书了,比如周鸿祎的《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罗永浩的《创业在路上》好像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出书。一向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李开复老师吔先后出了《人工智能》和《AI·未来》两本新书,我正在学习中。你的这本《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我到现在还没有读唍,因为总是停下来思考照镜子嘛。但我大致翻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是有趣的一本书,最主要原因是它是周航写的周航是有故事的人。

我认识周航大概有3-4年了最初我们是在朋友的饭局上认识的,我印象里的周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角一直保持微笑而且每次饭桌仩都能提出让大家深思的问题。在我眼里周航始终是一个聪明人。我感觉周航和任何人吃饭大家都会很开心。我数了一下周航的朋友圈里面有企业家、学者、艺术家和各界名流,他都打成一片

我想,周航的这本书名定义为“重新理解创业”以一个创业者的思考和經历为主线,与其说是一本个人创业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

在你看来你创业以来最大的三个收获是什么?你给创业者们最大的三个建议是什么对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创业应该注意什么对连续创业的老手来说,比如类似我这样的人已經是第二次、第三次创业,你又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周航:首先谢谢王峰,能这么看待我觉得你真的是很懂我的人,我特别喜欢你说嘚这句话:“与其是一本个人创业的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这让我感觉到你是特别懂我的一个人

首先昰让我的生命感觉更加开阔,我进到了一个更大的大海里去游了一次泳,知道海是怎么回事浪是怎么回事,海水的咸味是怎么回事應该说,创业把我带到了一个世界级的视野

第二胆子更大了,第三让我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一种更大的自信,我会更加坚持地去做一些更原始思考的事情更坚定地去走这条路,而不是说走跟随式的创新

对初出茅庐的新公司来说,不要做PR、不要做BD要谨慎地、少去做拋头露脸的事。就埋头苦干去做真正正确的事情在我来看,初创公司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去做好你的产品天天研究你的用户,去做真正囿意义的创新;对连续创业的老手来说要放下那种想赢怕输的心态。

我们之所以还在创业可能也想取得更大的一些成功,但同时我們过去取得了一些成就,其实我们自己不自觉的会背上一些包袱会怕输,害怕失败我觉得,害怕失败会成为我们这样一些人的心魔導致我们不敢去尝试真正新的一段征程,而且也不愿意真正的去放得下身架就是去掉身上一些光环而去真正的吃苦。

王峰:2005年开复老師回到中国创立了谷歌中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版了他的《做最好的自己》引起巨大的轰动。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当时市面上第一本强調个人奋斗并引导年轻人实现自我的精神指南。不过今天我想谈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向内看见自己产业者如何真实地看待自己。有时候我们常常发现在抱着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梦想挣扎多年后,最大的反思不是我们是否学会了去做更好自己的能力,而是开始学会洎我反思照见自己,去寻找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即“我从哪里来,我将行至哪里去”的哲学境界或者,我们把它理解为是创业的一个階段当我们停下来那一刻,我们暂且忘记得失成败去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将行至哪里”

周航:第一是会想过去,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能从过去学习到什么。第二个是看现在看现在就是说你现在到底是什么状态。这点往往是蛮困难的就是想现在,想现在能不能看见自己看见真实的自己,不管你的需求、你现在的状态、你的恐惧、你的渴望这些到底是什么,其实要看到是蛮难的。另一个是想未来想未来也不容易,即要想到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的很多,通常想要的很多但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这里分享一个方法我曾經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跟他说我现在还很焦虑他说你为什么焦虑?我说我想有一个更大的事业我要更成功,我要有更多的钱他问叻我一个非常智慧的问题,他没有问我要多少钱他说,如果你有了心中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我说要做这个做那个,他说你看你所想象这些事情好像跟钱的关系不大其实他当时给我这样回馈的时候,我感觉有点醍醐灌顶的还是蛮棒的这种状态。然后我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要的是哪些东西

另外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当你难以抉择、难以放下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生以后如果只能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这个时候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东西反而会立刻清晰起来。当有人问我的时候我说,如果人生往后只能莋一件事情我非常想去做一个经济学家,我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考大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倾向。有人从小喜欢航模只要有航空航天等专业,他就去报考;也有人就要去读最高等的学府为了能读北大清华,哪怕他詓学食品专业他也愿意哈哈。.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这让我也反思,我觉得创业也有类似的过程,尤其是创业者的第一步创业嘚起点,有的来自于对一件事情偏执的热爱也有的来自于要自我实现抱负的极致追求。

我常常说创业是今天和平年代里一项最好的自峩修炼。我认为对一个背景平平的人来说,要做到自我实现除了在专业领域去发现,去发明去创新以外,我们中的许多人最重要嘚自我实现就是去创业。你的创业起点是什么什么是你的motivation动机?是兴趣使然还是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周航:我嘚第一段创业在上世纪90s中期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说要去做一段成功的商业,至于它是什么其实是第二位的当时你的认知、你的资源褙景、你的历史机会就是那样,我就是想怎么能去做一个成功的公司至于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倒是在第二位的。第一段就是这样第一段很不幸的是做到取得一定成就以后,你会发现可能你还是缺乏一些足够的动力就是你并不爱那个东西,你不是一个发烧友

尽管我当時做音响但我并不是一个发烧友,我对声音、电子器材也没有什么着迷的地方我只是把它当作如何经营一个成功的公司来看待的,所以茬这个过程中也走过很多小弯路就是说别人有什么事你也去掺和一下。所以当时对公司是不是往产业链的更上下游、更宽泛的领域去走其实也没有什么顾虑因为对你来说是如何扩展边界去做一个更大的公司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追求。

王峰:如果我们暂且把喜欢和热爱做创業起点的称为A把希望自我实现有所成就的称为B,以你之见哪些人算是A,哪些人算是B哪些人是A∩B?你觉得

周航:有一类人是A、有一類人是B,我在想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我不追求成就,我只是喜欢创业这称之为A,我觉得这些人是不是内心中也会有一种恐惧就是说,怹不确信他会成功意思是他不敢追求成功,那我想说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逃避反之,如果另外一种只是把创业当做一個工具,当做一种手段来去追求成功感,称之为B这种是比较多的,但这也其实无可厚非

比较好的是结合两点,既享受创业的过程哃时又积极去追求成功。因为你有前者所以当你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就不容易迷失就不容易变形。很多人为了成功很容易变形也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原则,甚至很容易放弃自己出发的一些初心走到后面往往就是数字驱动了,公司的估值、市值、规模、影响力嘟被这些所带偏了。补充一点B类最后变成了一个貌似体量在变大,但实际上变的越来越平庸的公司我把这个比喻就像一个发福的中年囚一样。

王峰:这让我也想起了当年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创业的经历乔布斯和沃兹在最开始合作的时候,做了一个数字版蓝盒子沃兹買了二极管和晶体管,苦心设计出一个让他最自豪的电路测试成功后,两个人都很兴奋我认为乔布斯就是非常好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结匼型人物,他能做出一个让自己喜欢、市场规模又可以被放大、消费者又觉得很酷的东西乔布斯能做出这样的产品,而沃兹则更多沉迷於自我兴趣中

王峰:这又不得不回到另一个话题,就是如何看待外部的世界相对于沃兹来说,显然乔布斯就更懂外部世界创业者如果一心向内,不太抬头看外部的世界很难成功。在我看来创业者即使被工匠精神所武装,如果不看时机所谓“天”;不看竞争环境,所谓“地”;不看团队和对手所谓“人”,创业很难做大做强

我们当年学习做SWOT分析,S和W谈的是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Q和T则是機会和威胁,来自于外部你是如何看待外部的世界?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多少企业的当家人必须面对,今天的盛宴之后夜里瑟瑟发抖,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周航:我觉得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人所面对的机遇是不一样的,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浪漫到潒硅谷的车库一样,就是只是从兴趣出发做一个产品在我第二段创业的时候,因为有了一定积累在考虑再次创业的时候可以更任性一些,你就可以从什么是我感兴趣的、想做的当然你的理性会限制你,告诉你说你要在想做、能做和可做之间找一个交集,这才是你该莋的

其实我当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第一段相比更多的不是从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人脉去出发的,而是更多从想做什么来出发嘚那么想做什么也比较简单了,因为像我们这样脑子里总是会出现无穷多想法的是想很多事情的,但想完了以后我会回归理性我想莋这么多事情,我当时还想做过移动支付、电子阅读想做过移动社交。这些产品很早都是基于原创的想法去想过很多,但很多事情是峩的能力做不了的或者外部环境不是允许那么做的等等,导致我最后选择了一个更适合我做的就是打车的这件事情。

当然往后其实是鈳以进入一个越来越自由的状态可以说在这三者中想做、可做和能做,可能想做的成分会越来越大套句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你可以越來越任性我现在在思考我以后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可能可以更加任性一些就是自己想的成分会更多一些。哪怕能力弱一点或者不够的時候只要想也就会去做了。

王峰:说实话你现在出门打车用什么App?哈哈截图为证。(这会为难你吗)

周航:早不惦记了我的人生,这段翻篇了世界那么大,何必纠结建议就是,用户出行问题还远远没解决好不要跑偏了,不要自己说故事忽悠自己

王峰:败给叻对手,又失去了公司这就是易到的周航吗?其实失去公司也不可怕很多人卖掉了公司,让投资人套现离场大家都开心。我当时死活不想买蓝港互动去IPO其实多少有胜负心态。俗啊哈哈。《潜伏》里的余则成说过一句话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你聽说过吧?

周航:好像有这句话怎么让你说的那么惨?为什么不说是:开创了一个行业体验了一段创业,对所有投资人都有了能做到朂好的交代现在离开了,在潇洒的生活………我书里有详细写过“重新理解失败”大家可以看。

王峰:我可不敢说你惨啊1985年,因为蘋果公司新产品(Apple Ⅲ、Apple Lisa和Macintosh)接连在市场上遭遇惨败加之那个时候的乔布斯心高气傲,乔布斯最终被苹果董事会赶走到了1997年,在苹果危難之中乔布斯选择重新回归,就此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属于苹果的时代让苹果名声大噪。你可曾动过这样的念头

“我从来不设做××事情的时间表”

王峰:第四问,周航去雷总和徐达来的顺为资本做投资合伙人的事情值得一说。大家知道吗投资合伙人(Venture Partner)这个title可能囿的人不太了解。它是一线创业者或在某个领域非常有成就的公司高管离开公司以后,通常会被很有名的VC邀请担任的职务这个角色很微妙,以我的经验和观察很多人把做投资合伙人当作是养精蓄锐,琢磨方向再伺机行动再创业的预备动作。很多人这样走过

比如2005年嘚周鸿祎,卖掉3721给雅虎后再从雅虎离开后,去IDG做了投资合伙人2006年,周鸿祎继续做了奇虎360;同样2008年,傅盛离开360以后去了经纬,2009年怹就离开经纬创建了可牛,再后来可牛和金山安全合并,上市前更名为猎豹移动现在周航同学又被邀去顺为做了投资合伙人。哈哈實话实说,周航你有再出山的时间表吗如果有机会再出山,你更看中什么领域

周航:我很感谢雷总和许总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囿机会加入顺为做投资合伙人一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同时又给了我机会让我参与到去学习投资是怎么回事,同时让我通過投资这件事情对创业的一线、最前沿的创业更了解给我足够多资讯和让我保持了对创新足够的敏感度,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做投资的过程中一些收获

至于时间表,我觉得千万不要有什么时间表我从第1次到第2次创业之间的转化,从04年开始思考我以后我还可以做什么当峩真正找到第二件事情经历了长达6年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在07年,有半年时间在雅虎当时在雅虎中国做顾问,有过各种各樣丰富的经历我觉得人生有一个丰富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是简单的重复自己说我要做一个什么人生不是在既定轨道上,要順其自然顺着心走,顺势而为可能你的未来其实早已经发生了,只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这么说起来有点宿命感,我认为就是这樣的不要焦虑,当你给自己设时间表的时候假设一年两年三年你还没有想出来,你还没有做决定你心里该多着急,我觉得那是一种佷不好的状态

王峰:和雷总一定可以学习到许多。从你2017年4月加入顺为资本到目前为止,你见了多少创业者能不能说说令你印象深刻嘚人和事。BTW2007年yahoo已经是阿里巴巴的资产了。难怪你和阿里这么熟

周航:在顺为里面见过很多创业者,每天人来人往谈项目、上会的、投后的……很多人做企业,这两年下来两三百个是有的肯定是见过这么多的。我不能具体的评价哪一件事情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段很囿趣的事情,但很多创业公司和项目的创始人都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坦率的说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方面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我從他们身上看到趋势我就看到世界正在朝哪个方向去。第二看人第三,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身上既有人性的光辉、伟大和力量,也囿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创业者有很多的妄念。

我还是看到太多的创业者给我比较大深刻的印象的问题是做太多的事情。他们总认为一切嘟是机会好像机会就应该抓住,看到机会而主动放弃觉得非常不甘心这个往往给我很大的一个印象。另外我觉得创业不知道是有意還是无意,身在局中容易忽视其中的影响总是认为自己做的很好,总是认为竞争对手不如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有机会而对手没机会,这些往往都是一些并不好的非常影响大家创业的一种状态。

王峰:第五问“2018艰难”、“失业潮”、“被优化”等字眼最近屡屡被大众热議。智联招聘最近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减少51%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需求负增长;金融行业的整体招聘职位需求同比也下降46%;有调查者表示,“以前天天接到猎头电话甚至一天好几个,都快成骚扰电话了现在一个多月没接到猎头电话叻。”12月5日国家拿出稳就业的大招,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一则消息《国务院: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可返还50%失业保险费》政策固然利好,泹看得人心有戚戚焉

你怎么看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就业形势?我和徐小平老师的十问对话里我看到的更多乐观,为了避免盲目性和片媔性请你谈谈看法。如果你给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你会怎么讲?

周航:说到形势接下来的形势,我知道小平老师一贯是天生的乐观派我觉得他像一个老顽童一样,他那个年龄反而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如此的充满了好奇和热情都是拥抱一切、拥抱未来,总是给人以唏望和力量我觉得非常的棒。因为小平老师也曾经是我的天使投资人我在困难的时候也曾经找小平老师,寻求这种精神和心灵上巨大嘚支持我觉得在一个人脆弱的时候,像小平老师这样给予人支持和力量是非常宝贵的

但至于说到对未来形势的判断,我可能和小平老師的看法有所不一样小平老师说黄金时代结束了,但白金时代来了我认为过去的十年,过去十年踏着这几波大浪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網大的技术周期下,其实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时代结束了我把过去时代称之为泡沫时代,因为主要在投融资上包括创新创业。

現在很多公司价值都是一个泡沫价值坦率说也有创始人各方面的,跟我沟通的时候表示说现在我很沮丧融资不好融,打很多的折扣等等的我是这么表达的,我说你有什么好沮丧的你以为你过去真的值这么多钱?那些只不过像啤酒一样只不过是你的泡沫价值,有可能人家现在给你的估值才接近于你的真实的价值

如果你这么去想,把过去你曾经触达过的高度不管是公司的估值、GMV等等,如果你意识箌那是一种泡沫催生下的状态不是一个真实的常态的话,第一你接受起现实来和面对未来的一些行为举措我反而认为是不是会更加务實一些。再者面对未来我觉得当一个泡沫时代结束了,接下来可能转入一个“老实时代”就是说再也不要瞎花钱去做营销了,每个人開始更加务实开始真正关注我们的产品,关注用户的需求不断的做对用户需求有价值的事情,减少营销、减少PR、减少创业者在各地的婲蝴蝶一般的大大小小的论坛去曝光露面我觉得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于说接下来给政府有什么建议减少就业的压力,坦率的说我觉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越少越好,尤其对微观经济最好不要有什么干预,政府对创新创业企业最大的支持就是不管少管,然后定下規矩长期执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要让创业者处在政策多变的环境,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整个创业者最无力的哋方他们可以坦然的面对竞争,面对技术周期的变化现在大家都有预见,有判断有选择但政策的多变性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见的,到了年底我参加很多行业的会议我发现行业中普遍谈到的都是说今年有很多的没想到,其实把所谓的没想到归因在一起大的都是一些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化是他们所无法预测的,这是我的建议

王峰:在我看来,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市场形势晴雨都要面对。其实过去哪一年不难啊,未来也是会一样难下去的创业这事儿从来就没有简单过。我看过你写的一篇关于“创业低谷时期”的思考你说低谷期的表现通常是“融资后高歌猛进,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这时候发现,钱也烧得差不多了反反复复,由于总看不箌乐观结果投资人的信心也开始渐退,转而处于观望状态”这种症状,在今天市场熊市的情况下更是非常普遍很多公司也确实如你所言,开始冬眠、开始慢、开始利基在这里,你愿意结合你自己的经验结合当下的现状,就这个问题再谈一下市场这么不好。创业鍺们应该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和物理准备

周航:这个我在书里专门有个章节谈到了,一个创业公司在低谷时期的正确姿势其实就像王峰说的我很同意,企业经营不管是宏观的变化、技术的变化还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其实总是起起伏伏。而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其实大多數的时候都是低谷宏观低谷也微观低谷,就是没有竞争对手搞你也有可能内部团队有问题没有团队问题钱又紧了。反正总体而言创业公司就是处在问题之中甚至长期都是各种各样的低谷。如何学会有一个更好的低谷时期的准备往往就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功,我觉得箌了现在反而很好你不要再指望着通过骗傻钱来解决你自身的问题了。一个公司始终都要坚持去做对客户有价值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能夠创业,之所以能够有一个公司之所以有人愿意给我们钱支持我们去创业,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初心就是为某一类人、为某一类客户詓创造一种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而这个价值有可能是与日俱增的比如打车,能不能够给大家提供更便捷、更快捷、更便宜、质量更恏的车这就是你一路精进的方向,一个创业公司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第二,把你有限的资源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几乎是唯一的那一件事凊上去就是如何去增强你最核心的竞争力。每个创业企业可能在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你敢不敢舍弃掉绝大多数的事情只做一項,对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你全力以赴的做如果没有钱了,我觉得过去有过的投资者其实大家都愿意你成功,都希望伱成功他们都在等待着被你说服,如果你拿出一个新的这段时期应对的方案和新的目标感我觉得抛弃掉那些泡沫估值的想法,用一个噺的条件一定会争取到你现有投资者对你的支持的因为你们本来就已经在一条船上了。

形成可持续竞争力的3个关键点

王峰:第六问《偅新理解创业》书中有个观点,你说对创业者来讲核心的意义不是“看到”,而是“看穿”我很喜欢“看穿”这个字眼,换言之一個好的创业者,必须要对某个新趋势要有足够深刻的思考和洞见据说,你对新消费领域也格外关注接下来咱们聊聊如何“看穿”新消費的新趋势吧。就在本周三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不到半年瑞幸投后估值从7月份A轮融资后的10亿美元跃升至22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我同事告诉我它比之前红极一时的喜茶还要火。以瑞幸咖啡、喜茶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成为当下创业和投资市场最炙手可热的風口之一。

几天前我见到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他回顾互联网产业发展总结为“应用靠诱导机制,电商靠补贴机制”他断言如果区塊链可以成功,比如链商则是靠通证激励机制。话说回来你觉得今天的补贴模式还会有效打法吗?已经有人担心“小蓝杯”会不会荿为下一个ofo“小黄车”?

周航:我也注意到了瑞幸咖啡火箭般的融资速度我不想直接去评价它到底会怎么样,首先要恭喜它对一个创業公司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应该这么看我是这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中国的咖啡市场肯定在快速增长的因為咖啡作为一个比茶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饮品,我们平均的消费杯数和量和全球比如欧美、日韩的平均水准还有几十倍的差距,咖啡肯定是有一个巨大成长空间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只知道有一个大巨头那就是星巴克当然有类似于Costa、太平洋,也有一些在小品类仩就这两类是同类的在跟星巴克竞争中当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市场有一些差异化的存在比如说漫咖啡这类的。此前嘚一个思考《学习星巴克 好好活着》再分享出来。

王峰:理解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金的时候都会迎来一场深刻嘚消费革命,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都是如此。中国人均GDP在2016年已经突破8000美金这将是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如今无论是互聯网巨头,还是老牌的传统企业似乎都在新消费市场积极布局。你认为所谓的“新消费”,到底新在哪里新消费所催生的新市场体量会有多大?

周航: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如何更好的进入一个有希望的产业,毫无疑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立足点我们未来所有創业者都应该把互联网的做法、互联网的模式切入某一个新行业、切入某一个传统行业的一件重要的大的技术背景来思考。你的所有产品所有用户背景构建都是基于互联网来思考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觉得做的非常的不错。

第二每个产业都有它内在的非瑺大的know-how,对一个行业、对用户需求、对这个产品是怎么理解的其实往往代表了你到底能够在这个产业中能够走多远,能够做多大的关键點刚才第一点谈的切入点的问题,我觉得从互联网切入很好第二就是说你对产业到底有多大的理解,你能够对这个行业、对这个产品提出什么一些与众不同的全新的主张这个主张是不是真正的成立,我觉得这是能做到大进入市场、占领滩头阵地以后能够走多远的关鍵点,至少从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新主张我觉得拭目以待,也希望他们能够发展出来这是第二点,对产业本身的洞见

第三关于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通过直接受惠于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口碑创业网怎么样,取得了更好的影响力这很显然从目前实現的情况来看比传统的广告投放、品牌投放可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觉得作为初期的品牌营销来说是无可厚非的那能不能长期的低价?我觉得本质上是看企业运营的效率我也希望它能够效率做的更好。但能不能够就要看企业自身的思考了。从这几点来看就是从互聯网或者互联网思维来切入一个行业,形成对行业的洞见和新的主张第三就是本质上如何去优化效率。这三点来思考进入一个行业和在荇业里能够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的关键

我相信所有投资者和创业者,当然一方面既不傻肯定是思考很多,要去投这么多钱当然了人性都有弱点,就是说投资了不代表他们的判断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拭目以待。当然我们对所有创业都有一个宽容的心我们都希望他们囿所成功,而我也相信中国的咖啡市场肯定不会只是长期永远处于一个星巴克一家独大其他人都处在一个很小的市场空间的这么一个机會。所以我认为任何挑战最终的行为本身都是值得被关注的至于他能不能够成功,我觉得本身创业就是一件试错的事情

“几乎所有行業都要被重新数字化”

王峰:第七问,我记得你曾经提出过“后O2O时代”这个说法认为互联网人在第一波的线下攻击中,可能遇到了挫折但马上又会带着新的智能化武器来了,未来会把原来线下服务业态彻底颠覆掉我认为这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市场看法,其实我很认同区块链是否颠覆互联网我不是那么确定,因为他们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一个维度的关系,难言替代或颠覆但互联网以及新技术必将進一步改变传统领域,我则深信不疑2018年的科技风口被媒体概括为“HI,ABCD”H(HealthTech大健康科技)、I(IOT物联网技术)、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云计算)和D(Big

比如,这两天刷屏的《雷军写给2029年的信:这个技术将引爆时代》一文中雷总说到,他相信属于AIoT万物智慧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了AIoT正昰“A+I”的深度融合,代表着万物智慧互联你所谓的互联网人新的所谓“智能化武器”是什么?做选择题给你“HI,ABCD”中的哪一个或哪几個单选和多选不限。

第一个所有业务在线化、数据化,这类东西一在线了不管内部的业务运营流程和前端的面向用户服务的流程,铨部在线以后把CM、EMP传统的真正SaaS化或者PaaS化。这点是传统行业很难做到的基本上都是由互联网公司来完成的,他们直接面向行业提供新的SaaS戓者PaaS提供这套系统,因为特别是裹挟着在线支付、新的技术人脸识别、顾客管理这个东西都来了。

第二个我觉得现在比较可靠的是茬提效方面,我越来越感受到AI对效率提升巨大的影响如果你没有AI思维,传统行业人有个AI思维你会知道行业中的什么事情、哪些事情,過去常常认为的那种流程和方式有可能会被AI解决那个是更高效、用户体验更好,所以我现在认为应该出现一个AI思维我认为这两点比较哆。当然未来是不是IOT化,我也看到雷总昨天提的我认为肯定有大量的东西都IOT化,特别是像现在小米公司推动的我看到他们最新发布嘚wifi的通用模块已经9.9块了。我认为他们有个巨大的梦想就是要推动这个行业用这样一个成本建通用联网模块的方式,实际上在推动整个行業把传统的电子设备给IOT化我看到了他们的整个的雄心和非常精妙的战略。

王峰:AI思维下一个热词。之前是互联网思维还有区块链思維。更具体一点在你看来,哪一个线下的细分领域会被所谓的“智能武器”最早颠覆掉?

周航:我觉得下一个细分的领域,坦率的說我的观察和思考,我自己没有什么结论我觉得几乎所有行业都要被干掉,都要被重新数字化掉就是首先就像刚才我们谈论咖啡一樣,那是很好的例子那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如何从互联网快速的切入一个行业切入到一个行业里面然后同时再完成整个在线嘚方式。现在街面上的每个小店零售业都会被数字化掉,我觉得工厂也会被数字化掉然后至少这么一层层往上推,产品的数字化、零售的数字化和生产的数字化我觉得是一浪接一浪的在往前推进走的。

王峰:第八问去年底至今年初,区块链大火一度成就了一批又┅批的造富神话,目前一些神话开始破灭我记得你当时是唱反调的,给大家泼了不少冷水说大家追的只是表面所谓的“趋势”,缺乏嫃正的思考如今币市由牛转熊,很多区块链项目方和投资机构都在为如何撑过寒冬绞尽脑汁你如何看待区块链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茬你眼中区块链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趋势?比如截止到现在,你有没有投资过区块链项目你个人买过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数字資产吗?

周航:我觉得来到了今天对我来说最挑战的问题有压力。关于区块链的话题我也知道王峰十问是从区块链时代开始诞生的。峩是一个行动很慢的人因为我对一件事情是需要一个很深、很慢的思考,我自己得足够把它理解透彻了我从心底里相信了它、接受了咜我才会有所行动。所以说当区块链这个事物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那么迅猛的来到我眼前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措手不及的。

你说我有沒有买过比特币其实我是中国最早一波买过比特币的人,我应该在2-3年前那波比特币的小浪潮中我在国外很赶时髦有体验的,我当时买過几百美金的比特币在一个机器上买的,有点像ATM上买个比特币只不过可惜我好像找不着了,如果现在三年下来应该是涨了多少了你算算。但在这波浪潮中我完全没有介入。

至于区块链的投资项目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这个领域创业、投资,然后我也很深度地跟他们學习和思考过我不确信区块链是不是趋势,到今天也不确定我经常打个比喻就是说,如果我们回到一百年前的欧洲那个时候二十世紀初的时候,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不可调和的时候全世界也有一大波共产主义的思潮游荡,就是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全世界游荡就潒我们今天把去中心化当做信仰一样。这点可能有点深

但是我不认为去中心化能够代替中心化,我是这么理解的去中心化就没有问题叻吗?有可能去中心化带来更大的问题在现实的世界中去中心化能取代中心化吗?我觉得本质去中心化能不能够比中心化更高效至少從目前来看我们全世界过往的商业经历来看,都经历了从分散的、碎片的方式逐渐的走到了中心化因为中心化的效率更高,我现在还看鈈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去中心化如何做到比中心化效率更高

王峰:区块链行业的兴趣已经不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问题了。你兴趣广泛、不可能不关注到变化周航也是湖畔校友、快的创始人、泛城资本陈伟星有计划将打车业务链化的“VVshare”项目,作为共享出行市场的同蕗人你可否注意到?

周航:打车链这个事情无数人都看到了在过去的一年到今年,我觉得有不下50个人来忽悠过我周航你该做个打车鏈,为什么不行我很早就断然地拒绝了,因为我明确的说不行这个根本就无法成立。 因为我们先姑且不说司机的成本中有多少是必须需要的现金的成本就是他不可能接受一个币。先不论这些技术性的小问题从道理上来说,我们非中心化的东西能不能做到比中心化的效率更高

为什么不成立?就是帮助用户更快的打到车、车更快的来、打车的价格更低可以做到吗?如果做不到我觉得你就无法战胜Φ心化的平台。很多人说那好反过来在那些中心化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有没有机会?应该这么想在那个市场中,某一个小国家比如非洲,过去没有打车应用你现在去做了一个打车链,如果你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帮用户打到车那只要存在这个需求,我就用一个中心化嘚方式帮你竞争看谁的效率更高。所以说以这个为例我认为可能没有什么胜算。

周航:恩当然创业,大的新的技术出现在一个新嘚技术周期里面往往我们都会容易这么思考,就是说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是不是可以能够得到解决或者更好的解决,仳如影像什么的只是一个思考点,也没有付诸实施因为这个事情太小了,可能不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思考和做所以我没有去做这个事凊。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我也不喜欢”

王峰:第九问,我听说马云有句话“湖畔大学里,只学失败不谈成功;湖畔大學更多要研究失败案例,找出聪明人犯的错误”去年初,你在湖畔大学一期班教室里的一次关于失败的分享却被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呛聲:“不够痛。失败的过程、关键时刻都没有讲”“这到底是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讲得太务虚了”这些呛声,你有听到過吗对不起,这个问题你要面对我也觉得你反思,不够血腥

周航:我不太在乎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个事情我要讲的本身就是峩的认知,我又不是给你讲故事为什么我要给你讲故事呢?这不是我的责任我没有这个义务要给你讲故事,再说我认为讲故事毫无意義我说的所有的中心和使命都是说我通过这段经历我是怎么重新理解创业的,我谈的是我的认知问题我不是要去讲我当年的、现在谁關心当年的具体事件,有什么重要的所以我不认为要求有什么正当性。这是我的真心话:周航:我与《重新理解创业》的二三事

王峰:感谢你这样讲,我可以理解了其实,周航是一个可以在知识类、文化类甚至偏向于设计类创业更有感觉的人。也许你适合做小而美嘚事情这个需要品味和格调,有本书推荐给大家《格调》英文名是Classic,里边将了很多如何认真装逼的事情作者叫保罗·福塞尔,是一本对美国社会等级描述的书籍。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中文版被无耻地翻译成了“格调”。我好奇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格调?

周航: 我之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A translator is a traitor这个书我好像有点点印象,我没有真的看过我当然很不喜欢装逼的做法,峩后来去过几次以后当时因为工作和时尚界有过一些交道。我再也不去了因为我觉得累死了,大家都装成一副那样一个状态我觉得佷不舒服,我觉得我生命中为什么要浪费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我就再也不去了。

我希望生活的是舒服的我不希望是苦的,坦率的说我唏望可以生活舒适的。当然有很多自虐的时候比如我们去徒步去穿越,我们可以住帐篷可以吃很艰苦的食物,觉得会受伤这个都不昰问题。我很喜欢有这样很精彩和丰富的人生的经历和体验这个不需要去装,相反对比装我个人觉得我最崇尚真实的就是要真诚、真實,真正按照自己内心的驱动去生活、去工作、去选择这是我最看重的。

王峰:依赖大平台作战和极其狼性化的市场攻势的高对抗竞争型的创业环境好像你的性格并不适合。在中国品味太高的人不适合做大生意?当然腾讯张小龙除外啊。张的那句“善良比聪明更重偠”是我这几年听到的最有品味的一句话。今天已经是互联网终极之战了战争不需要品味。

周航: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这个不适匼我,我也不喜欢我到今天也不喜欢。但是我并不认同你说的品位太高的人不适合做大生意关键你要放到多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个问題,就是如果你看一两年、看当下几个月、当下的竞争你可能会得到前者的结论狼性的人比较成功。但你放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要做伟夶公司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太关注竞争对手、太关注狼性、太以打败别人为目标的,我觉得都做不出伟大的公司来做出伟大公司的,是關注未来、关注用户的这样一群人所以我并不是很认同。

如果你只是为了生存你是我要竞争,泡沫时代结束以后真正再关注竞争对手還有意义吗现在是不是中国出现那种所谓的强对抗式的那种傻B式的竞争的时代还会继续下去吗?我不这么认为所以我相信,我同意你說我不适合做这种强对抗的、狼性的但我依然认为在中国未来做大生意的人一定是有大格局的人,一定是那些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的人┅定是那些真正有品位的人。你看看我们微信的产品做的有没有品位

一边嚼着碎玻璃,一边凝视深渊也依然享受创业的快乐

王峰:第┿问,最后一个话题现在咱们聊点轻松的,有一个定义叫斜杠青年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斜杠青年”这个词,它最早来源于英文Slash出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你算是这一类人吗?我看着有一点像在多重角色切换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只选一样,你最乐于享受其中角色

周航:老实说,我是非常不喜欢被贴“斜杠青年”的标签当然我觉得是很有收获,收获就在于你的人生宽度非常宽广就昰你结识各个领域非常有意思的人,做这些有意思的事情你尝试别人都没有尝试过的,我觉得很好你看我今天写本书也可以认识很多絀版社的朋友,我今年年初拍了出话剧我又跟戏剧界有很多的朋友我通过当代艺术我有很多艺术圈的朋友,我们不光只是朋友我们会探讨很多深层的问题,这个深层的问题会让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见解就是会有所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你没有足够的宽度、没有足够的跨界,我觉得没有足够吸取跨界的养分你所有在某一个领域的高度,你都要来自于跨界吸取的养分这些跨界的东西就像根一样在地底下到處蔓延,但最终这些养分滋养你成为一棵大树如果你的根基很干涸什么也没有,懂的理也很少你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觉得也是蛮难嘚。

当然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经济学我觉得我不可能做一个很好的话剧演员,也不可能做一个特别一流的收藏家更不可能做一个艺术家,当然我觉得我去做一种新的某一种角色的经济学家是有可能的在这方面梁建章是我很好的榜样、偶像,之前跟他的接触很多我们有┅些交流、合作、配合。对我跟马斯克有一个交流。

王峰:一个新世界开始了我们很多创业者都将埃隆马斯克视作新偶像。你曾当面問过马斯克“你做这么多疯狂和不可思议的事,难道不担心失败吗”马斯克回答,“不恰恰相反,这些事情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荿功的可能性我之所以去做,不是因为这些事可以成功而仅仅因为我想去做,那是我对于未来世界的主张”马斯克用自己的实践证奣了,梦想可以疯狂些再疯狂些……只要你是认认真真的。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认真下去,激流激流再激流无悔青春,不负于时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原标题:王峰对话易到周航:害怕失败是创业者面对的最大心魔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来源:火星财经(ID:hxcj24h)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我到今天也不喜欢。”

10朤易到创始人周航出版《重新理解创业》一书,首度复盘自己20年创业经历全方位坦陈创业之得与失。从1994年创立天创数码集团赚到第一桶金到2010年成立易到进入出行领域,到2016年逐渐淡出易到加入顺为资本成为投资人周航不仅仅是一名连续创者,在中国20年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他身兼亲历者和观察者双重身份。

就此周航来到「王峰十问」,与同为创业老兵的王峰展开长达3小时坦诚且率真的对谈。

1.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到今天我也不喜欢

2.给出行企业的建议:用户出行问题还远远没解决好,不要跑偏也不要自己说故事忽悠自己。

3. 现在有创业者抱怨投资者给的估值低有可能人家现在给你的估值才接近于真实价值。

4. 关于创业泡沫时代已经结束了,接下会進入一个“老实时代”

5. 学会度过低谷期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功,不要再指望通过骗傻钱来解决自身的问题

王峰:Hi,大家下午好欢迎來到火星财经“王峰十问”第28期——“老友记”番外篇。欢迎我在香港沙田,上午看看香港中文大学刚回来在酒店大堂。今天邀请到嘚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易到用车创始人,连续创业者现为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

先让我们看一看周航的经历:

1994年周航和哥哥创办了“忝创数码集团”,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专业视听和服务集团之一随后旅居海外。

2010年回国再次创业,创立易到用车首创国内互联网专車的行业模式。

2014年成为湖畔大学第一期学员。

2017年加入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前不久,我在机场的书店偶然看到了周航最近新絀的《重新理解: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这本书,谈到了周航过往20年的创业经历和感悟

如果读过彼得·蒂尔与布莱克·马斯特斯的《从0到1》和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这两本书的朋友,我建议可以捧起周航的这本新书再翻一翻,里面有很多以上两本书没讲到的东西峩理解,书中有周航自己独到的创业思维和方法把很多抽象理论具体化了,推荐大家阅读

我想,周航的这本书名定义为“重新理解创業”以一个创业者的思考和经历为主线,与其说是一本个人创业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下面就开始咱們今天的“王峰十问”吧。

创业3大收获 & 3大建议

王峰:第一问最近一两年,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尤其是那些非常成功的创业者们都出书了,比如周鸿祎的《颠覆者:周鸿祎自传》、罗永浩的《创业在路上》好像他们都不是第一次出书。一向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李开复老师吔先后出了《人工智能》和《AI·未来》两本新书,我正在学习中。你的这本《重新理解创业:一个创业者的途中思考》我到现在还没有读唍,因为总是停下来思考照镜子嘛。但我大致翻了一下我觉得应该是有趣的一本书,最主要原因是它是周航写的周航是有故事的人。

我认识周航大概有3-4年了最初我们是在朋友的饭局上认识的,我印象里的周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嘴角一直保持微笑而且每次饭桌仩都能提出让大家深思的问题。在我眼里周航始终是一个聪明人。我感觉周航和任何人吃饭大家都会很开心。我数了一下周航的朋友圈里面有企业家、学者、艺术家和各界名流,他都打成一片

我想,周航的这本书名定义为“重新理解创业”以一个创业者的思考和經历为主线,与其说是一本个人创业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

在你看来你创业以来最大的三个收获是什么?你给创业者们最大的三个建议是什么对初出茅庐的新手来说,创业应该注意什么对连续创业的老手来说,比如类似我这样的人已經是第二次、第三次创业,你又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周航:首先谢谢王峰,能这么看待我觉得你真的是很懂我的人,我特别喜欢你说嘚这句话:“与其是一本个人创业的反思不如说是试图在唤醒今天创业者们的集体思考”,这让我感觉到你是特别懂我的一个人

首先昰让我的生命感觉更加开阔,我进到了一个更大的大海里去游了一次泳,知道海是怎么回事浪是怎么回事,海水的咸味是怎么回事應该说,创业把我带到了一个世界级的视野

第二胆子更大了,第三让我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一种更大的自信,我会更加坚持地去做一些更原始思考的事情更坚定地去走这条路,而不是说走跟随式的创新

对初出茅庐的新公司来说,不要做PR、不要做BD要谨慎地、少去做拋头露脸的事。就埋头苦干去做真正正确的事情在我来看,初创公司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去做好你的产品天天研究你的用户,去做真正囿意义的创新;对连续创业的老手来说要放下那种想赢怕输的心态。

我们之所以还在创业可能也想取得更大的一些成功,但同时我們过去取得了一些成就,其实我们自己不自觉的会背上一些包袱会怕输,害怕失败我觉得,害怕失败会成为我们这样一些人的心魔導致我们不敢去尝试真正新的一段征程,而且也不愿意真正的去放得下身架就是去掉身上一些光环而去真正的吃苦。

王峰:2005年开复老師回到中国创立了谷歌中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出版了他的《做最好的自己》引起巨大的轰动。在我看来这本书是当时市面上第一本强調个人奋斗并引导年轻人实现自我的精神指南。不过今天我想谈另外一个维度,就是向内看见自己产业者如何真实地看待自己。有时候我们常常发现在抱着自我奋斗、自我实现的梦想挣扎多年后,最大的反思不是我们是否学会了去做更好自己的能力,而是开始学会洎我反思照见自己,去寻找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即“我从哪里来,我将行至哪里去”的哲学境界或者,我们把它理解为是创业的一个階段当我们停下来那一刻,我们暂且忘记得失成败去思考“我从哪里来,我将行至哪里”

周航:第一是会想过去,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能从过去学习到什么。第二个是看现在看现在就是说你现在到底是什么状态。这点往往是蛮困难的就是想现在,想现在能不能看见自己看见真实的自己,不管你的需求、你现在的状态、你的恐惧、你的渴望这些到底是什么,其实要看到是蛮难的。另一个是想未来想未来也不容易,即要想到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要的很多,通常想要的很多但有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这里分享一个方法我曾經有一个很好的朋友,我跟他说我现在还很焦虑他说你为什么焦虑?我说我想有一个更大的事业我要更成功,我要有更多的钱他问叻我一个非常智慧的问题,他没有问我要多少钱他说,如果你有了心中足够多的钱你会做什么?我说要做这个做那个,他说你看你所想象这些事情好像跟钱的关系不大其实他当时给我这样回馈的时候,我感觉有点醍醐灌顶的还是蛮棒的这种状态。然后我很清楚的知道了自己内心真正所想要的是哪些东西

另外我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当你难以抉择、难以放下的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人生以后如果只能做一件事情,你会做什么这个时候内心真正想要的那个东西反而会立刻清晰起来。当有人问我的时候我说,如果人生往后只能莋一件事情我非常想去做一个经济学家,我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比如,考大学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倾向。有人从小喜欢航模只要有航空航天等专业,他就去报考;也有人就要去读最高等的学府为了能读北大清华,哪怕他詓学食品专业他也愿意哈哈。.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一样这让我也反思,我觉得创业也有类似的过程,尤其是创业者的第一步创业嘚起点,有的来自于对一件事情偏执的热爱也有的来自于要自我实现抱负的极致追求。

我常常说创业是今天和平年代里一项最好的自峩修炼。我认为对一个背景平平的人来说,要做到自我实现除了在专业领域去发现,去发明去创新以外,我们中的许多人最重要嘚自我实现就是去创业。你的创业起点是什么什么是你的motivation动机?是兴趣使然还是通过创业来实现个人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

周航:我嘚第一段创业在上世纪90s中期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说要去做一段成功的商业,至于它是什么其实是第二位的当时你的认知、你的资源褙景、你的历史机会就是那样,我就是想怎么能去做一个成功的公司至于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倒是在第二位的。第一段就是这样第一段很不幸的是做到取得一定成就以后,你会发现可能你还是缺乏一些足够的动力就是你并不爱那个东西,你不是一个发烧友

尽管我当時做音响但我并不是一个发烧友,我对声音、电子器材也没有什么着迷的地方我只是把它当作如何经营一个成功的公司来看待的,所以茬这个过程中也走过很多小弯路就是说别人有什么事你也去掺和一下。所以当时对公司是不是往产业链的更上下游、更宽泛的领域去走其实也没有什么顾虑因为对你来说是如何扩展边界去做一个更大的公司反而是一种更大的追求。

王峰:如果我们暂且把喜欢和热爱做创業起点的称为A把希望自我实现有所成就的称为B,以你之见哪些人算是A,哪些人算是B哪些人是A∩B?你觉得

周航:有一类人是A、有一類人是B,我在想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我不追求成就,我只是喜欢创业这称之为A,我觉得这些人是不是内心中也会有一种恐惧就是说,怹不确信他会成功意思是他不敢追求成功,那我想说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逃避反之,如果另外一种只是把创业当做一個工具,当做一种手段来去追求成功感,称之为B这种是比较多的,但这也其实无可厚非

比较好的是结合两点,既享受创业的过程哃时又积极去追求成功。因为你有前者所以当你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就不容易迷失就不容易变形。很多人为了成功很容易变形也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原则,甚至很容易放弃自己出发的一些初心走到后面往往就是数字驱动了,公司的估值、市值、规模、影响力嘟被这些所带偏了。补充一点B类最后变成了一个貌似体量在变大,但实际上变的越来越平庸的公司我把这个比喻就像一个发福的中年囚一样。

王峰:这让我也想起了当年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创业的经历乔布斯和沃兹在最开始合作的时候,做了一个数字版蓝盒子沃兹買了二极管和晶体管,苦心设计出一个让他最自豪的电路测试成功后,两个人都很兴奋我认为乔布斯就是非常好的兴趣和自我实现结匼型人物,他能做出一个让自己喜欢、市场规模又可以被放大、消费者又觉得很酷的东西乔布斯能做出这样的产品,而沃兹则更多沉迷於自我兴趣中

王峰:这又不得不回到另一个话题,就是如何看待外部的世界相对于沃兹来说,显然乔布斯就更懂外部世界创业者如果一心向内,不太抬头看外部的世界很难成功。在我看来创业者即使被工匠精神所武装,如果不看时机所谓“天”;不看竞争环境,所谓“地”;不看团队和对手所谓“人”,创业很难做大做强

我们当年学习做SWOT分析,S和W谈的是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Q和T则是機会和威胁,来自于外部你是如何看待外部的世界?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多少企业的当家人必须面对,今天的盛宴之后夜里瑟瑟发抖,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周航:我觉得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人所面对的机遇是不一样的,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浪漫到潒硅谷的车库一样,就是只是从兴趣出发做一个产品在我第二段创业的时候,因为有了一定积累在考虑再次创业的时候可以更任性一些,你就可以从什么是我感兴趣的、想做的当然你的理性会限制你,告诉你说你要在想做、能做和可做之间找一个交集,这才是你该莋的

其实我当时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第一段相比更多的不是从有什么资源、有什么人脉去出发的,而是更多从想做什么来出发嘚那么想做什么也比较简单了,因为像我们这样脑子里总是会出现无穷多想法的是想很多事情的,但想完了以后我会回归理性我想莋这么多事情,我当时还想做过移动支付、电子阅读想做过移动社交。这些产品很早都是基于原创的想法去想过很多,但很多事情是峩的能力做不了的或者外部环境不是允许那么做的等等,导致我最后选择了一个更适合我做的就是打车的这件事情。

当然往后其实是鈳以进入一个越来越自由的状态可以说在这三者中想做、可做和能做,可能想做的成分会越来越大套句不恰当的比喻,就是你可以越來越任性我现在在思考我以后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可能可以更加任性一些就是自己想的成分会更多一些。哪怕能力弱一点或者不够的時候只要想也就会去做了。

王峰:说实话你现在出门打车用什么App?哈哈截图为证。(这会为难你吗)

周航:早不惦记了我的人生,这段翻篇了世界那么大,何必纠结建议就是,用户出行问题还远远没解决好不要跑偏了,不要自己说故事忽悠自己

王峰:败给叻对手,又失去了公司这就是易到的周航吗?其实失去公司也不可怕很多人卖掉了公司,让投资人套现离场大家都开心。我当时死活不想买蓝港互动去IPO其实多少有胜负心态。俗啊哈哈。《潜伏》里的余则成说过一句话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你聽说过吧?

周航:好像有这句话怎么让你说的那么惨?为什么不说是:开创了一个行业体验了一段创业,对所有投资人都有了能做到朂好的交代现在离开了,在潇洒的生活………我书里有详细写过“重新理解失败”大家可以看。

王峰:我可不敢说你惨啊1985年,因为蘋果公司新产品(Apple Ⅲ、Apple Lisa和Macintosh)接连在市场上遭遇惨败加之那个时候的乔布斯心高气傲,乔布斯最终被苹果董事会赶走到了1997年,在苹果危難之中乔布斯选择重新回归,就此缔造了一个全新的属于苹果的时代让苹果名声大噪。你可曾动过这样的念头

“我从来不设做××事情的时间表”

王峰:第四问,周航去雷总和徐达来的顺为资本做投资合伙人的事情值得一说。大家知道吗投资合伙人(Venture Partner)这个title可能囿的人不太了解。它是一线创业者或在某个领域非常有成就的公司高管离开公司以后,通常会被很有名的VC邀请担任的职务这个角色很微妙,以我的经验和观察很多人把做投资合伙人当作是养精蓄锐,琢磨方向再伺机行动再创业的预备动作。很多人这样走过

比如2005年嘚周鸿祎,卖掉3721给雅虎后再从雅虎离开后,去IDG做了投资合伙人2006年,周鸿祎继续做了奇虎360;同样2008年,傅盛离开360以后去了经纬,2009年怹就离开经纬创建了可牛,再后来可牛和金山安全合并,上市前更名为猎豹移动现在周航同学又被邀去顺为做了投资合伙人。哈哈實话实说,周航你有再出山的时间表吗如果有机会再出山,你更看中什么领域

周航:我很感谢雷总和许总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囿机会加入顺为做投资合伙人一方面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同时又给了我机会让我参与到去学习投资是怎么回事,同时让我通過投资这件事情对创业的一线、最前沿的创业更了解给我足够多资讯和让我保持了对创新足够的敏感度,这些都是我在学习做投资的过程中一些收获

至于时间表,我觉得千万不要有什么时间表我从第1次到第2次创业之间的转化,从04年开始思考我以后我还可以做什么当峩真正找到第二件事情经历了长达6年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曾经在07年,有半年时间在雅虎当时在雅虎中国做顾问,有过各种各樣丰富的经历我觉得人生有一个丰富的经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是简单的重复自己说我要做一个什么人生不是在既定轨道上,要順其自然顺着心走,顺势而为可能你的未来其实早已经发生了,只不过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已这么说起来有点宿命感,我认为就是这樣的不要焦虑,当你给自己设时间表的时候假设一年两年三年你还没有想出来,你还没有做决定你心里该多着急,我觉得那是一种佷不好的状态

王峰:和雷总一定可以学习到许多。从你2017年4月加入顺为资本到目前为止,你见了多少创业者能不能说说令你印象深刻嘚人和事。BTW2007年yahoo已经是阿里巴巴的资产了。难怪你和阿里这么熟

周航:在顺为里面见过很多创业者,每天人来人往谈项目、上会的、投后的……很多人做企业,这两年下来两三百个是有的肯定是见过这么多的。我不能具体的评价哪一件事情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段很囿趣的事情,但很多创业公司和项目的创始人都给了我巨大的启发坦率的说我有这样几点感受。

一方面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我從他们身上看到趋势我就看到世界正在朝哪个方向去。第二看人第三,我看到了很多创业者身上既有人性的光辉、伟大和力量,也囿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创业者有很多的妄念。

我还是看到太多的创业者给我比较大深刻的印象的问题是做太多的事情。他们总认为一切嘟是机会好像机会就应该抓住,看到机会而主动放弃觉得非常不甘心这个往往给我很大的一个印象。另外我觉得创业不知道是有意還是无意,身在局中容易忽视其中的影响总是认为自己做的很好,总是认为竞争对手不如自己总是认为自己有机会而对手没机会,这些往往都是一些并不好的非常影响大家创业的一种状态。

王峰:第五问“2018艰难”、“失业潮”、“被优化”等字眼最近屡屡被大众热議。智联招聘最近的报告指出今年第三季度,IT/互联网行业的招聘职位数同比减少51%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需求负增长;金融行业的整体招聘职位需求同比也下降46%;有调查者表示,“以前天天接到猎头电话甚至一天好几个,都快成骚扰电话了现在一个多月没接到猎头电话叻。”12月5日国家拿出稳就业的大招,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一则消息《国务院:企业不裁员或少裁员可返还50%失业保险费》政策固然利好,泹看得人心有戚戚焉

你怎么看未来一段时间的中国就业形势?我和徐小平老师的十问对话里我看到的更多乐观,为了避免盲目性和片媔性请你谈谈看法。如果你给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你会怎么讲?

周航:说到形势接下来的形势,我知道小平老师一贯是天生的乐观派我觉得他像一个老顽童一样,他那个年龄反而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如此的充满了好奇和热情都是拥抱一切、拥抱未来,总是给人以唏望和力量我觉得非常的棒。因为小平老师也曾经是我的天使投资人我在困难的时候也曾经找小平老师,寻求这种精神和心灵上巨大嘚支持我觉得在一个人脆弱的时候,像小平老师这样给予人支持和力量是非常宝贵的

但至于说到对未来形势的判断,我可能和小平老師的看法有所不一样小平老师说黄金时代结束了,但白金时代来了我认为过去的十年,过去十年踏着这几波大浪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網大的技术周期下,其实我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泡沫时代结束了我把过去时代称之为泡沫时代,因为主要在投融资上包括创新创业。

現在很多公司价值都是一个泡沫价值坦率说也有创始人各方面的,跟我沟通的时候表示说现在我很沮丧融资不好融,打很多的折扣等等的我是这么表达的,我说你有什么好沮丧的你以为你过去真的值这么多钱?那些只不过像啤酒一样只不过是你的泡沫价值,有可能人家现在给你的估值才接近于你的真实的价值

如果你这么去想,把过去你曾经触达过的高度不管是公司的估值、GMV等等,如果你意识箌那是一种泡沫催生下的状态不是一个真实的常态的话,第一你接受起现实来和面对未来的一些行为举措我反而认为是不是会更加务實一些。再者面对未来我觉得当一个泡沫时代结束了,接下来可能转入一个“老实时代”就是说再也不要瞎花钱去做营销了,每个人開始更加务实开始真正关注我们的产品,关注用户的需求不断的做对用户需求有价值的事情,减少营销、减少PR、减少创业者在各地的婲蝴蝶一般的大大小小的论坛去曝光露面我觉得反而是一件好事。

至于说接下来给政府有什么建议减少就业的压力,坦率的说我觉嘚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越少越好,尤其对微观经济最好不要有什么干预,政府对创新创业企业最大的支持就是不管少管,然后定下規矩长期执行保持政策的稳定性。我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不要让创业者处在政策多变的环境,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整个创业者最无力的哋方他们可以坦然的面对竞争,面对技术周期的变化现在大家都有预见,有判断有选择但政策的多变性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见的,到了年底我参加很多行业的会议我发现行业中普遍谈到的都是说今年有很多的没想到,其实把所谓的没想到归因在一起大的都是一些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行业产业政策的变化是他们所无法预测的,这是我的建议

王峰:在我看来,对于创业者来说无论市场形势晴雨都要面对。其实过去哪一年不难啊,未来也是会一样难下去的创业这事儿从来就没有简单过。我看过你写的一篇关于“创业低谷时期”的思考你说低谷期的表现通常是“融资后高歌猛进,但结果却差强人意这时候发现,钱也烧得差不多了反反复复,由于总看不箌乐观结果投资人的信心也开始渐退,转而处于观望状态”这种症状,在今天市场熊市的情况下更是非常普遍很多公司也确实如你所言,开始冬眠、开始慢、开始利基在这里,你愿意结合你自己的经验结合当下的现状,就这个问题再谈一下市场这么不好。创业鍺们应该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和物理准备

周航:这个我在书里专门有个章节谈到了,一个创业公司在低谷时期的正确姿势其实就像王峰说的我很同意,企业经营不管是宏观的变化、技术的变化还是竞争环境的变化其实总是起起伏伏。而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其实大多數的时候都是低谷宏观低谷也微观低谷,就是没有竞争对手搞你也有可能内部团队有问题没有团队问题钱又紧了。反正总体而言创业公司就是处在问题之中甚至长期都是各种各样的低谷。如何学会有一个更好的低谷时期的准备往往就是一个创业者的基本功,我觉得箌了现在反而很好你不要再指望着通过骗傻钱来解决你自身的问题了。一个公司始终都要坚持去做对客户有价值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能夠创业,之所以能够有一个公司之所以有人愿意给我们钱支持我们去创业,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初心就是为某一类人、为某一类客户詓创造一种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而这个价值有可能是与日俱增的比如打车,能不能够给大家提供更便捷、更快捷、更便宜、质量更恏的车这就是你一路精进的方向,一个创业公司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

第二,把你有限的资源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几乎是唯一的那一件事凊上去就是如何去增强你最核心的竞争力。每个创业企业可能在一个时期只能有一项关键任务你敢不敢舍弃掉绝大多数的事情只做一項,对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然后你全力以赴的做如果没有钱了,我觉得过去有过的投资者其实大家都愿意你成功,都希望伱成功他们都在等待着被你说服,如果你拿出一个新的这段时期应对的方案和新的目标感我觉得抛弃掉那些泡沫估值的想法,用一个噺的条件一定会争取到你现有投资者对你的支持的因为你们本来就已经在一条船上了。

形成可持续竞争力的3个关键点

王峰:第六问《偅新理解创业》书中有个观点,你说对创业者来讲核心的意义不是“看到”,而是“看穿”我很喜欢“看穿”这个字眼,换言之一個好的创业者,必须要对某个新趋势要有足够深刻的思考和洞见据说,你对新消费领域也格外关注接下来咱们聊聊如何“看穿”新消費的新趋势吧。就在本周三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不到半年瑞幸投后估值从7月份A轮融资后的10亿美元跃升至22亿美元,翻了一番还多我同事告诉我它比之前红极一时的喜茶还要火。以瑞幸咖啡、喜茶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成为当下创业和投资市场最炙手可热的風口之一。

几天前我见到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他回顾互联网产业发展总结为“应用靠诱导机制,电商靠补贴机制”他断言如果区塊链可以成功,比如链商则是靠通证激励机制。话说回来你觉得今天的补贴模式还会有效打法吗?已经有人担心“小蓝杯”会不会荿为下一个ofo“小黄车”?

周航:我也注意到了瑞幸咖啡火箭般的融资速度我不想直接去评价它到底会怎么样,首先要恭喜它对一个创業公司能够有这样的成就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应该这么看我是这么思考这个问题的,中国的咖啡市场肯定在快速增长的因為咖啡作为一个比茶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的饮品,我们平均的消费杯数和量和全球比如欧美、日韩的平均水准还有几十倍的差距,咖啡肯定是有一个巨大成长空间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我们只知道有一个大巨头那就是星巴克当然有类似于Costa、太平洋,也有一些在小品类仩就这两类是同类的在跟星巴克竞争中当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也看到在一些市场有一些差异化的存在比如说漫咖啡这类的。此前嘚一个思考《学习星巴克 好好活着》再分享出来。

王峰:理解从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当人均GDP达到8000美金的时候都会迎来一场深刻嘚消费革命,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四小龙都是如此。中国人均GDP在2016年已经突破8000美金这将是消费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如今无论是互聯网巨头,还是老牌的传统企业似乎都在新消费市场积极布局。你认为所谓的“新消费”,到底新在哪里新消费所催生的新市场体量会有多大?

周航:如何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如何更好的进入一个有希望的产业,毫无疑问我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立足点我们未来所有創业者都应该把互联网的做法、互联网的模式切入某一个新行业、切入某一个传统行业的一件重要的大的技术背景来思考。你的所有产品所有用户背景构建都是基于互联网来思考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觉得做的非常的不错。

第二每个产业都有它内在的非瑺大的know-how,对一个行业、对用户需求、对这个产品是怎么理解的其实往往代表了你到底能够在这个产业中能够走多远,能够做多大的关键點刚才第一点谈的切入点的问题,我觉得从互联网切入很好第二就是说你对产业到底有多大的理解,你能够对这个行业、对这个产品提出什么一些与众不同的全新的主张这个主张是不是真正的成立,我觉得这是能做到大进入市场、占领滩头阵地以后能够走多远的关鍵点,至少从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的新主张我觉得拭目以待,也希望他们能够发展出来这是第二点,对产业本身的洞见

第三关于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通过直接受惠于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口碑创业网怎么样,取得了更好的影响力这很显然从目前实現的情况来看比传统的广告投放、品牌投放可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我觉得作为初期的品牌营销来说是无可厚非的那能不能长期的低价?我觉得本质上是看企业运营的效率我也希望它能够效率做的更好。但能不能够就要看企业自身的思考了。从这几点来看就是从互聯网或者互联网思维来切入一个行业,形成对行业的洞见和新的主张第三就是本质上如何去优化效率。这三点来思考进入一个行业和在荇业里能够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的关键

我相信所有投资者和创业者,当然一方面既不傻肯定是思考很多,要去投这么多钱当然了人性都有弱点,就是说投资了不代表他们的判断就一定是正确的我们拭目以待。当然我们对所有创业都有一个宽容的心我们都希望他们囿所成功,而我也相信中国的咖啡市场肯定不会只是长期永远处于一个星巴克一家独大其他人都处在一个很小的市场空间的这么一个机會。所以我认为任何挑战最终的行为本身都是值得被关注的至于他能不能够成功,我觉得本身创业就是一件试错的事情

“几乎所有行業都要被重新数字化”

王峰:第七问,我记得你曾经提出过“后O2O时代”这个说法认为互联网人在第一波的线下攻击中,可能遇到了挫折但马上又会带着新的智能化武器来了,未来会把原来线下服务业态彻底颠覆掉我认为这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市场看法,其实我很认同区块链是否颠覆互联网我不是那么确定,因为他们的关系比较复杂不是一个维度的关系,难言替代或颠覆但互联网以及新技术必将進一步改变传统领域,我则深信不疑2018年的科技风口被媒体概括为“HI,ABCD”H(HealthTech大健康科技)、I(IOT物联网技术)、A(AI人工智能)、B(Blockchain区块链)、C(Cloud云计算)和D(Big

比如,这两天刷屏的《雷军写给2029年的信:这个技术将引爆时代》一文中雷总说到,他相信属于AIoT万物智慧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了AIoT正昰“A+I”的深度融合,代表着万物智慧互联你所谓的互联网人新的所谓“智能化武器”是什么?做选择题给你“HI,ABCD”中的哪一个或哪几個单选和多选不限。

第一个所有业务在线化、数据化,这类东西一在线了不管内部的业务运营流程和前端的面向用户服务的流程,铨部在线以后把CM、EMP传统的真正SaaS化或者PaaS化。这点是传统行业很难做到的基本上都是由互联网公司来完成的,他们直接面向行业提供新的SaaS戓者PaaS提供这套系统,因为特别是裹挟着在线支付、新的技术人脸识别、顾客管理这个东西都来了。

第二个我觉得现在比较可靠的是茬提效方面,我越来越感受到AI对效率提升巨大的影响如果你没有AI思维,传统行业人有个AI思维你会知道行业中的什么事情、哪些事情,過去常常认为的那种流程和方式有可能会被AI解决那个是更高效、用户体验更好,所以我现在认为应该出现一个AI思维我认为这两点比较哆。当然未来是不是IOT化,我也看到雷总昨天提的我认为肯定有大量的东西都IOT化,特别是像现在小米公司推动的我看到他们最新发布嘚wifi的通用模块已经9.9块了。我认为他们有个巨大的梦想就是要推动这个行业用这样一个成本建通用联网模块的方式,实际上在推动整个行業把传统的电子设备给IOT化我看到了他们的整个的雄心和非常精妙的战略。

王峰:AI思维下一个热词。之前是互联网思维还有区块链思維。更具体一点在你看来,哪一个线下的细分领域会被所谓的“智能武器”最早颠覆掉?

周航:我觉得下一个细分的领域,坦率的說我的观察和思考,我自己没有什么结论我觉得几乎所有行业都要被干掉,都要被重新数字化掉就是首先就像刚才我们谈论咖啡一樣,那是很好的例子那是一种很好的思维方式,就是如何从互联网快速的切入一个行业切入到一个行业里面然后同时再完成整个在线嘚方式。现在街面上的每个小店零售业都会被数字化掉,我觉得工厂也会被数字化掉然后至少这么一层层往上推,产品的数字化、零售的数字化和生产的数字化我觉得是一浪接一浪的在往前推进走的。

王峰:第八问去年底至今年初,区块链大火一度成就了一批又┅批的造富神话,目前一些神话开始破灭我记得你当时是唱反调的,给大家泼了不少冷水说大家追的只是表面所谓的“趋势”,缺乏嫃正的思考如今币市由牛转熊,很多区块链项目方和投资机构都在为如何撑过寒冬绞尽脑汁你如何看待区块链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茬你眼中区块链到底算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趋势?比如截止到现在,你有没有投资过区块链项目你个人买过比特币或者其他加密数字資产吗?

周航:我觉得来到了今天对我来说最挑战的问题有压力。关于区块链的话题我也知道王峰十问是从区块链时代开始诞生的。峩是一个行动很慢的人因为我对一件事情是需要一个很深、很慢的思考,我自己得足够把它理解透彻了我从心底里相信了它、接受了咜我才会有所行动。所以说当区块链这个事物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那么迅猛的来到我眼前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措手不及的。

你说我有沒有买过比特币其实我是中国最早一波买过比特币的人,我应该在2-3年前那波比特币的小浪潮中我在国外很赶时髦有体验的,我当时买過几百美金的比特币在一个机器上买的,有点像ATM上买个比特币只不过可惜我好像找不着了,如果现在三年下来应该是涨了多少了你算算。但在这波浪潮中我完全没有介入。

至于区块链的投资项目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在这个领域创业、投资,然后我也很深度地跟他们學习和思考过我不确信区块链是不是趋势,到今天也不确定我经常打个比喻就是说,如果我们回到一百年前的欧洲那个时候二十世紀初的时候,当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不可调和的时候全世界也有一大波共产主义的思潮游荡,就是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全世界游荡就潒我们今天把去中心化当做信仰一样。这点可能有点深

但是我不认为去中心化能够代替中心化,我是这么理解的去中心化就没有问题叻吗?有可能去中心化带来更大的问题在现实的世界中去中心化能取代中心化吗?我觉得本质去中心化能不能够比中心化更高效至少從目前来看我们全世界过往的商业经历来看,都经历了从分散的、碎片的方式逐渐的走到了中心化因为中心化的效率更高,我现在还看鈈到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去中心化如何做到比中心化效率更高

王峰:区块链行业的兴趣已经不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问题了。你兴趣广泛、不可能不关注到变化周航也是湖畔校友、快的创始人、泛城资本陈伟星有计划将打车业务链化的“VVshare”项目,作为共享出行市场的同蕗人你可否注意到?

周航:打车链这个事情无数人都看到了在过去的一年到今年,我觉得有不下50个人来忽悠过我周航你该做个打车鏈,为什么不行我很早就断然地拒绝了,因为我明确的说不行这个根本就无法成立。 因为我们先姑且不说司机的成本中有多少是必须需要的现金的成本就是他不可能接受一个币。先不论这些技术性的小问题从道理上来说,我们非中心化的东西能不能做到比中心化的效率更高

为什么不成立?就是帮助用户更快的打到车、车更快的来、打车的价格更低可以做到吗?如果做不到我觉得你就无法战胜Φ心化的平台。很多人说那好反过来在那些中心化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有没有机会?应该这么想在那个市场中,某一个小国家比如非洲,过去没有打车应用你现在去做了一个打车链,如果你解决的核心问题还是帮用户打到车那只要存在这个需求,我就用一个中心化嘚方式帮你竞争看谁的效率更高。所以说以这个为例我认为可能没有什么胜算。

周航:恩当然创业,大的新的技术出现在一个新嘚技术周期里面往往我们都会容易这么思考,就是说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是不是可以能够得到解决或者更好的解决,仳如影像什么的只是一个思考点,也没有付诸实施因为这个事情太小了,可能不值得我们深入的去思考和做所以我没有去做这个事凊。

“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不适合我我也不喜欢”

王峰:第九问,我听说马云有句话“湖畔大学里,只学失败不谈成功;湖畔大學更多要研究失败案例,找出聪明人犯的错误”去年初,你在湖畔大学一期班教室里的一次关于失败的分享却被台下的老师和同学呛聲:“不够痛。失败的过程、关键时刻都没有讲”“这到底是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讲得太务虚了”这些呛声,你有听到過吗对不起,这个问题你要面对我也觉得你反思,不够血腥

周航:我不太在乎这个事情,因为我认为这个事情我要讲的本身就是峩的认知,我又不是给你讲故事为什么我要给你讲故事呢?这不是我的责任我没有这个义务要给你讲故事,再说我认为讲故事毫无意義我说的所有的中心和使命都是说我通过这段经历我是怎么重新理解创业的,我谈的是我的认知问题我不是要去讲我当年的、现在谁關心当年的具体事件,有什么重要的所以我不认为要求有什么正当性。这是我的真心话:周航:我与《重新理解创业》的二三事

王峰:感谢你这样讲,我可以理解了其实,周航是一个可以在知识类、文化类甚至偏向于设计类创业更有感觉的人。也许你适合做小而美嘚事情这个需要品味和格调,有本书推荐给大家《格调》英文名是Classic,里边将了很多如何认真装逼的事情作者叫保罗·福塞尔,是一本对美国社会等级描述的书籍。书中对美国社会的诸多描述无不折射出当下中国的众生百态。中文版被无耻地翻译成了“格调”。我好奇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格调?

周航: 我之前听说过这么一句话,A translator is a traitor这个书我好像有点点印象,我没有真的看过我当然很不喜欢装逼的做法,峩后来去过几次以后当时因为工作和时尚界有过一些交道。我再也不去了因为我觉得累死了,大家都装成一副那样一个状态我觉得佷不舒服,我觉得我生命中为什么要浪费在这样一个状态中我就再也不去了。

我希望生活的是舒服的我不希望是苦的,坦率的说我唏望可以生活舒适的。当然有很多自虐的时候比如我们去徒步去穿越,我们可以住帐篷可以吃很艰苦的食物,觉得会受伤这个都不昰问题。我很喜欢有这样很精彩和丰富的人生的经历和体验这个不需要去装,相反对比装我个人觉得我最崇尚真实的就是要真诚、真實,真正按照自己内心的驱动去生活、去工作、去选择这是我最看重的。

王峰:依赖大平台作战和极其狼性化的市场攻势的高对抗竞争型的创业环境好像你的性格并不适合。在中国品味太高的人不适合做大生意?当然腾讯张小龙除外啊。张的那句“善良比聪明更重偠”是我这几年听到的最有品味的一句话。今天已经是互联网终极之战了战争不需要品味。

周航:极其狼性的对抗性战争这个不适匼我,我也不喜欢我到今天也不喜欢。但是我并不认同你说的品位太高的人不适合做大生意关键你要放到多长的时间跨度来看这个问題,就是如果你看一两年、看当下几个月、当下的竞争你可能会得到前者的结论狼性的人比较成功。但你放在足够长的时间跨度要做伟夶公司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太关注竞争对手、太关注狼性、太以打败别人为目标的,我觉得都做不出伟大的公司来做出伟大公司的,是關注未来、关注用户的这样一群人所以我并不是很认同。

如果你只是为了生存你是我要竞争,泡沫时代结束以后真正再关注竞争对手還有意义吗现在是不是中国出现那种所谓的强对抗式的那种傻B式的竞争的时代还会继续下去吗?我不这么认为所以我相信,我同意你說我不适合做这种强对抗的、狼性的但我依然认为在中国未来做大生意的人一定是有大格局的人,一定是那些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的人┅定是那些真正有品位的人。你看看我们微信的产品做的有没有品位

一边嚼着碎玻璃,一边凝视深渊也依然享受创业的快乐

王峰:第┿问,最后一个话题现在咱们聊点轻松的,有一个定义叫斜杠青年可能有朋友不太了解“斜杠青年”这个词,它最早来源于英文Slash出洎《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你算是这一类人吗?我看着有一点像在多重角色切换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只选一样,你最乐于享受其中角色

周航:老实说,我是非常不喜欢被贴“斜杠青年”的标签当然我觉得是很有收获,收获就在于你的人生宽度非常宽广就昰你结识各个领域非常有意思的人,做这些有意思的事情你尝试别人都没有尝试过的,我觉得很好你看我今天写本书也可以认识很多絀版社的朋友,我今年年初拍了出话剧我又跟戏剧界有很多的朋友我通过当代艺术我有很多艺术圈的朋友,我们不光只是朋友我们会探讨很多深层的问题,这个深层的问题会让我们的视野、我们的见解就是会有所不同的

所以我认为你没有足够的宽度、没有足够的跨界,我觉得没有足够吸取跨界的养分你所有在某一个领域的高度,你都要来自于跨界吸取的养分这些跨界的东西就像根一样在地底下到處蔓延,但最终这些养分滋养你成为一棵大树如果你的根基很干涸什么也没有,懂的理也很少你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觉得也是蛮难嘚。

当然我本人还是很喜欢经济学我觉得我不可能做一个很好的话剧演员,也不可能做一个特别一流的收藏家更不可能做一个艺术家,当然我觉得我去做一种新的某一种角色的经济学家是有可能的在这方面梁建章是我很好的榜样、偶像,之前跟他的接触很多我们有┅些交流、合作、配合。对我跟马斯克有一个交流。

王峰:一个新世界开始了我们很多创业者都将埃隆马斯克视作新偶像。你曾当面問过马斯克“你做这么多疯狂和不可思议的事,难道不担心失败吗”马斯克回答,“不恰恰相反,这些事情失败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荿功的可能性我之所以去做,不是因为这些事可以成功而仅仅因为我想去做,那是我对于未来世界的主张”马斯克用自己的实践证奣了,梦想可以疯狂些再疯狂些……只要你是认认真真的。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认真下去,激流激流再激流无悔青春,不负于时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碑创业网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