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旅游景点水果批发市场

您的位置:&&&&&&
宜州市万亩葡萄新鲜上市
  连日来,宜州市万亩葡萄陆续成熟上市,外地商贩纷纷前来抢购,果农喜获丰收。
  6月16日,记者在庆远镇李家甫看到,果农们正忙将成熟的优质葡萄采摘、装箱。果农覃大姐告诉记者,虽然受到气候方面的影响,但由于护理得当,今年的葡萄产量、价格仍然好于去年。
  今年开春后,宜州市呈持续低温天气,葡萄生成缓慢,针对这一情况,宜州市水果等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加强对果园种植管护技术的指导。同时,统筹规划水果产业布局,着力加强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葡萄一年两熟栽培、&三避&技术等高效农业新技术,强化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引进优质水果品种,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葡萄市场竞争力,奠定果农增收基础。
  据统计,今年全市夏季葡萄种植面积11500多亩,预计总产量可达10800吨,产值5400万元。东盟水果涌进中国年货市场 广西口岸一片繁忙
中新社广西柳州1月26日电 题:水果涌进年货市场 广西口岸一片繁忙
作者 朱柳融 林浩
时下正值等东盟国家的火龙果上市,其外观透着一股“红红火火”的姿态,味美之余还有一份吉祥的寓意,近年来走俏广西年货市场。
临近中国传统春节,广西宜州市的水果商贩潘清秀一早赶到广西新柳邕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水果批发行里采购东盟水果。
潘清秀说:“现在正是节前水果销售的旺季,象征着‘红红火火’的火龙果这几年成为许多人年货的必备品。”
看了几家店的货,最终潘清秀在六合利果业定了20箱共计0.5吨重的火龙果。已经从事越南火龙果批发多年的六合利果业老板陈如炬说,从前火龙果还是“贵族水果”,价格不菲,近年来火龙果的价格逐渐变得便宜,成为“亲民水果”,销量也逐渐增加。
这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渐深入,东盟已成为广西最大的农产品贸易伙伴。作为东盟国家水果进入中国内地最大通道的广西,目前进境水果指定口岸已达7个。据南宁海关统计,2016年,广西口岸鲜、干水果及坚果累计进出口111.9万吨,货值52.2亿元人民币。
中国—东盟进出口水果商会会长苏德茂2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春节将至,中国国内市场对火龙果、山竹、榴莲等东盟水果需求量增加,商会每天的发货量比平时增长40%,价格也涨了10%。
从1992年在中越边境从事水果进出口贸易至今,苏德茂见证了中国—东盟水果贸易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广西凭祥市浦寨口岸周边的路很难走,只有越南的香蕉、荔枝等少量新鲜水果可以进行交易,有时遇上天气变化或堵车,水果还没到达中国北方市场就在路上变质了。”如今浦寨口岸周边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中越货运车辆可零接驳进出,高速公路直达市场门口,运送水果的冷链物流线路覆盖全中国,到达新疆市场仅需4天时间。
苏德茂表示,浦寨口岸北通南友高速公路到南宁,南连越南最高等级的1号公路至河内,再延伸还可达、,穿苏门答腊岛到印尼,是中国—东盟开展新鲜水果贸易的“黄金通道”,2016年,浦寨口岸开放第三国水果贸易以来,为缩短运输时间,来自老挝、泰国、、、印尼等地的水果由水路改走陆路,商会会员的生意更加红火,比往年增长了25%,进出口水果量达140多万吨。
近日,记者在浦寨口岸看到,虽然口岸简化了出入境手续,但由于货运量太大,需进出境运输水果的货车还是在口岸前排起了约500米的长队。
为更好地解决水果保鲜难题,提高销售速度和销量,中国—东盟进出口水果商会试水电子商务。2016年,商会会员集资千万元建设占地面积30亩的中国—东盟(凭祥)水果电商供货平台,产品溯源中心、冷链仓储、装卸平台、包装配送中心、水果展示中心、特色商业街、电商运营中心等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汇融果业、新农人、上海久迎、百宝源等6家知名电商企业率先入驻平台,经营进口东盟水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与广西邮政速递物流分公司合作,打造品种齐全的水果电商供货平台;同时组织能力强、有胆略、有远见的会员,直接‘走出去’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落户,把进口水果交易场直接推进到产地国,确保榴莲、龙眼、菠萝蜜等紧俏进口水果货源不断,苹果、雪梨、柑橘等出口水果市场扩大。”谈起今后的发展,苏德茂信心满满。(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本公司主要经营,采购水果套袋等。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缺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
其他采购水果套袋公司
2017新注册公司
@ 京ICP证100626您现在的位置:
宜州市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日期: 16:01
作者:易宏高 黄 全
来源:宜州党政网
点击次数:0
下载文件:&&
  近年来,宜州市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柑桔、葡萄等优质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力度,全市特色水果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三年前,刘三姐乡小龙村小龙屯的张文平,看到种植金桔前景不错,于是种了10多亩。由于他采用无公害的栽培方法,种出的金桔清甜可口、色泽红润,为他实现了增收。
  据了解,种植金桔每亩年产值可达元,在张文平的带领下,目前小龙屯已种植有金桔100多亩,发展特色水果产业,成了该屯很多农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近年来,宜州市在稳步扩大水果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调整结构,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对果农开展生产“一条龙”全程跟踪服务,水果种植出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同时积极引导果农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市场占有率,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全市水果总面积达9.91万亩,2013年水果总产量逾7万吨,增长6℅,其中“优果工程”建设面积5.2万亩。
字体:&&&&
您最近浏览的新闻宜州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宜州特色水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图为吴剑铭在挑选新鲜哈密瓜准备打包送货。
进入6月份以来,宜州市庆远镇马安村马草塘屯农民吴剑铭的20亩哈密瓜基地里,每天来自宜州、金城江、罗城、环江、柳州等地的瓜客源源不断。这让吴剑铭尽尝哈密瓜丰收带来的喜悦,他的哈密瓜目前总销售收入已近10万元。
近年来,宜州市围绕“实施农民增倍工程”计划,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倾力扶持哈密瓜、葡萄等特色优势水果产业,在丰富农民菜篮子的同时,通过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基地的示范引领等措施,致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高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起农民钱袋子,促进产业提质发展,让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白 璐)
这些问题你都不会?连小学都上不了!
近期全国各地小学报名正陆续开展。一些城市中热点小学的面试题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方面,难度远超适龄儿童认知水平,甚至大人眨几下眼睛之后也不见得能给出正确答案……
←扫一扫看究竟|回复“有料”,你能答上来吗?
(责编:王勇、庞冠华)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今日速递|热点推荐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宜州水果批发市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