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培城区邮编城区2376605

绵阳市主城区分哪几个区?_百度知道
绵阳市主城区分哪几个区?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涪城区(政府所在)、游仙区不久后安县还会建区
培城区,游仙区
涪城,游仙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绵阳市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绵阳城区将新增一条南北大动脉,建成后哪些区域会受影响?绵阳城区将新增一条南北大动脉,建成后哪些区域会受影响?淘房家居网百家号从绵阳建市以来,绵阳城区的交通乃至城市建设都是围绕着两条大动脉延伸开去。即东西大动脉临园干道,南北大动脉长虹大道。两条大动脉的交汇处科委立交桥就是绵阳城地域上的中心。两条大动脉出了疵漏,全城交通就得瘫痪。两条大动脉延伸到哪里,城市就发展到哪里。临园干道长虹大道交汇图比如,临园干道东起的终点就是红星街和顺河街交汇处,无法向东扩展,就加油向西延伸到永兴到磨家,一路畅通,高新区由此不断扩容,越做越强。长虹大道向北延伸接通绵江大道,绵江产业带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向南延伸成了绵州大道接通绵三公路直到三台,于是有了经开区这样的后起之秀。绵阳市总体规划图根据新的规划,绵阳城区的终极用地目标是3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要达到380万;2020年,绵阳城市建成面积将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0万人。尽管不停地改路建路和起动轻轨建设,但仍然满足不了绵阳城市发展的需要。绵阳轻轨规划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增加新的大动脉,城市骨架由“田”字形变“井”字型。根据绵阳城市产业发展和区域人口增加速度,本着轻重缓急的通盘考虑,绵阳又有一条比肩长虹大道的南北大通道欲之即出南北第二干道意向图虎哥日前从绵阳市规划局获悉:目前,由于绵阳交通路网仅有一条南北向贯穿性道路长虹干道,加之园艺组团、高新组团等成熟组团间尚缺少一条主干道进行串联,这一现状导致我市有关片区交通压力非常大。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2013年12月市城乡规划局便开始组织有关单位对南北第二干道路线走向、主要节点设计方案和建设时序等进行调研论证。历经四年的多次沟通协调和深入研究论证,今年终于确定了南北第二干道线型方案,并于日通过专家评审。下一步,市城乡规划局将对该线路方案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后,提交市规委会审议。南北第二干道定位为城市主干路,南起绕城高速,经石桥铺、双碑中街、园艺街,穿教育园区,北接绵江路,全长约17.1km。该项目已列入2017年城建攻坚项目计划,建成后,构建南北向贯穿性通道,搭建绵阳“环线+放射线”的结构路网体系,有力缓解绵阳市南北向交通压力。建成后,哪些区域受影响呢?我们看这条大动脉的走向:南起绕城高速南环线(丰谷境内)——杨家、吴家境内——石塘境内——石桥铺——双碑中街——园艺街——教育园区——青义、龙门境内——绵江路。我们不妨参照长虹大道和临园干道两边的繁荣景象,这条大道两边未来的发展是什么样子。目前,绵阳相关产业已经在沿着这条线路布局,有心人从国土局拍卖的工业用地就看得出来,路通,百业通,房地产也不例外。绵阳科委立交桥附近商圈今年以来,绵阳房价势如破竹地往上窜,从4000+、5000+向翻筋斗云似的翻到目前的7000+,甚至8000+的也不鲜见,把大量的购房大军挡在门外望房兴叹。不少刚需人群想向郊区发展,但确实太远,交通不便,上个班在路上转车就要转几个小时,太苦逼了!绵阳2017年新房价格走势前几年,绵阳淘房家居网把丰谷作为效区的重点关注区域,不仅楼盘多,且价格便宜得离谱,2000多元一平方,大多数工薪族一年就可以买套房,根本不屑,再不济也要锁定经开区塘汛地段。如今,塘汛成了绵阳房价涨得最快最高的区域,动手慢了的,手头资金不宽裕的,下手塘汛可能不太现实了,可以赶紧向丰谷下手。这条路建成后,向南,对丰谷是最大的利好,就业也罢,送子女读书也罢,无论是走老动脉到经开区,还是走新动脉到高新区、教育园区,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丰谷的房价咸鱼翻身,一跃而起已成必然。向北,青义、龙门和教育园区的优势与丰谷一样,目前这一区域楼盘较少,因为有了这条路,必将成为房企开发的热土。还有,以前在教育园区购了房感觉位置太偏,生活不便宜的问题,教育园区一到周末和开学季就堵成一锅粥的问题也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沿途的石桥铺、双碑片区和石塘境内的居民不仅外围交通进一步改善,同时带动不动产进一步升值。同时,大家都明白的,拆迁户,拆迁富,货币安置成主流的时代,这一部分资金又将流入楼市,拉动绵阳房地产的发展。本文为作者原创,不代表淘房家居网立场,未经允许严禁摘录及转载。作者简介:陈虎,笔名峥嵘、沈惊鸿等,绵阳房地产界领军写手,现为淘房家居网特约编辑,就绵阳楼市及城市发展撰写评论文章,为安家置业绵阳的购房者提供信息导航。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淘房家居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提供绵阳地区楼市行情,把握家居动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绵阳市统计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强劲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综合经济发展提速、结构向好。2011年,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实现GDP1189.1亿元,增长15.2%,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6.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9.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11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7亿元,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达到54.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基本单位总量稳定增加。2011年末,全市共有基本单位30086个,比上年增加405个,增长1.4%。全部单位拥有从业人员77.6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增长9.3%。其中:法人单位22557个,增长3.2%。2011年底,全市“三上”企业达到174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7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13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205户,资质内建筑企业268户,房地产企业291户。
物价逐步回落。2011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1.1%,居住类上涨6.0%,是带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
企业家信心、经营景气指数略有波动。2011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为142点,二季度为125.4点,三季度为134.3点,四季度为125.1点。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6.3点,二季度为131.8点,三季度为140.1点,四季度为126.5点。说明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为担忧。
两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绵阳工业化率达到44.7%,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1.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41.84%,比2010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5.9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20.0%,新三城建设加快推进。
二、农&& 业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8.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5%,林业总产值增长8.2%,牧业总产值增长1.5%,渔业总产值增长6.5%。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
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5万公顷,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38.9万吨,增长2.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3.7万吨,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增长2.5%。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3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32.4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90.8万吨,增长6.6%。
养殖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下降2.9%。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3.7%。
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万公顷。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比上年增产1677吨,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10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10.8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农机总动力达到24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2.5万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加快发展。2011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增长23.7%,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重轻工业的比例为56.3:43.7。
“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91.2%,增长31.7%。在“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41.3%,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5.2%,冶金机械产业增长35.2%,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6.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
县域工业较快发展。涪城区属、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其余县市区和园区也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011年,全市重点监测的80种工业产品中,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等离子电视增长69.4%,改装汽车增长41.5%,水泥增长81.7%,白酒增长78.8%,卷烟增长35.4%,发电量增长4.1%,钢材增长4.1%。
工业效益稳步回升。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总额167.4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
建筑业平稳增长。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06.1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7.2亿元,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增长11%。全市建筑安装行业共完成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2011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7.4%,在灾后重建基本结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
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3亿元,增长25%,增幅比去年回落30.6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12%。
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11年,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增长12.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达到191.3亿元,增长20.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18.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10.4亿元,增长42.1%;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增长18.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49.6%;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19.3%。
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102.9%;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元,增长17.8%。总量居全省第2位。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增长41.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15.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3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8.3%。
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34.6亿元,增长19.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6亿元,增长15%。
分类质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9%,粮油、食品类增长27.5%,服装类增长34%,汽车类增长10.4%。
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1.5万人次,增长32.4%;实现旅游总收入97.2亿元,增长49%。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11年,全市引进内资项目626个,到位资金487.7亿元,增长27.3%。
2011年,全市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
2011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9%。其中:进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13.8%;出口(含代理)总额9.7亿美元,增长17.8%。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持续改善。2011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8.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1042.7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6.3亿人公里,增长3.5%;公路货运周转量52.2亿吨公里,增长25.1%;水运客运周转量332万人公里,下降7.3%;水运货运周转量13.76万吨公里,增长129.3%;铁路客运量409.9万人,增长0.9%;铁路货运量118.2万吨,增长2.3%;民用航空客运量62.3万人次,增长7.9%;民用航空货邮运量7878.8吨,增长0.1%。
通讯业稳步发展。2011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18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全年实现通讯业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增长12.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机用户73.7万户,下降0.7%,其中住宅电话59.7万户,增长3.9%。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33.4万户,增长12.8%。国际互联网用户44.7万户,增长31.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2.1亿元,增长44.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44.7%。税收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37.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
金融运行稳健。2011年1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7亿元,增长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2.6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9亿元,增长12.9%。重点支持了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建设、工业、民生和“三农”等领域,为灾后重建和发展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1年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其中:产险公司17家,寿险公司15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人身险33.7亿元,增长1.3%;财产险12.8亿元,增长15%。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1亿元,增长1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2011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46所,在校学生87.5万人,专任教师4.8万人。
全市高校达到12所。2011年招生(含成教全日制生)4万人,在校生12.2万人,毕业生3.4万人,专任教师6098人。
基础教育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连续十一年全省双第一。年末全市有小学428所,在校小学生26.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普通中学258所,在校学生29.9万人。
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2011年招生3.2万人(不包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7.5万人,专任教师2045人。
科技创新不断扩大。全市共组织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0项,落实无偿资金11784万元。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8项,落实无偿资金2771万元。全市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89家。全市全年共申请专利2441件,专利授权1362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3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68.4万册。艺术馆、文化馆287个,剧场、影剧院15个,博物馆、展览馆10个。乡广播电视站264个,广播覆盖率达98.3%,电视覆盖率达98.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71.1%,城区数字电视转换率96.15%。全市公开发行报纸4种,报纸印数3165万份,公开刊物16种,印数170万份,地方性图书276种,印数33万份。
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全市有卫生机构112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95个,卫生技术人员2.1万人,执业医师9054人,注册护师、护士7364人,医院床位数2.1万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1年,全市共有体育场馆数13个,全市举办各种运动会895次,参加人次达543万。在参加省以上比赛中获奖牌73枚,其中:金牌30枚,银牌40枚。
十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
环保防治力度加大。各县市区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全市共有污水处理厂9个,污水日处理能力为33万吨/日,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1.48%。全年共实施结构减排项目24个,工程减排项目5个,农业源减排项目32个,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削减。
环境质量稳定。2011年全市空气质量监测天数为365天,其中有365天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国家二级标准,达标率为100%。主要流域涪江三台百顷出境断面水质每月监测1次,12个月均达到和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涪江干流水质状况良好。城区共布设噪声监测点238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64个,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状况等级为一级(好),声环境质量完全达标。
年度节能目标圆满完成。2011年,绵阳单位GDP能耗下降3.92%,规模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83%,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2011年度单位GDP能耗下降3.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的目标任务。201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为349.72万吨标煤,增长14%;工业增加值单耗0.6965吨标煤/万元,下降7.83%。
安全生产事故稳步下降。2011全市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201起,下降4.5%;死亡226人,下降11.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839起,下降9.1%;死亡184人,下降4.2%。工矿商贸事故36起,死亡38人;火灾326起,死亡4人。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基本情况。2011年,全市年末总户数195.3万户,年末户籍人口543.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93万人,非农人口150.43万人。常住人口462万人。当年出生人口51251人,死亡人口3101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55‰。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98元,增长1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183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70元,增长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13元,增长19.7%。
就业压力仍然较大。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累计达21.9万人,当年新增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8%。全市有1.4万人员实现再就业。
社会保障覆盖广。2011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0.9万人;江油、安县、北川、平武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8.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3.2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2.1万人,参合率99.32%;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260元/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城镇居民12.4万人,增长0.5%,农村居民18.3万人,下降5%。失业保险金标准市本级及江油为546元/月,其他县市区497元/月。年末全市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28个,床位数2.1万张。
1.《公报》中使用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据,正式数据以《绵阳统计年鉴2012》为准。
2.GDP、工业增加值、农业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由于科学城数据涉秘,故2008年起社会保障方面数据不再包括科学城。
4.“三上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批发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零售业单位、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万元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及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当前位置: &
查看: 6039| 回复: 36
fe719fe4c2a74fb2507783.jpg (45.12 KB, 下载次数: 0)
11:41 上传
06:07:04 来源: (四川)
18日,省人大代表、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在成都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两会会客厅嘉宾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消除军民融合体制障碍,突出“军转民”、“民参军”双向转化,加快创建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建成绵阳科技城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进绵阳科技城等重点创新区域建设。“我曾在科技领域工作多年。绵阳饱含科技基因,我为这座城市而骄傲。”1月18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专访时,省人大代表、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表示,绵阳在奋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同时,还在实践让“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的有感发展。谈方向全创试验主攻“军民融合”华西都市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绵阳被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体现了绵阳的哪些优势?彭宇行:绵阳是全国、全省国防科技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其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是绵阳的“三件宝”。另外,绵阳还有如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家、两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7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7%,科技进步综合水平指数达68%,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德阳相比,绵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彭宇行:四川作为全面创新改革全国八大试验区之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按照中央部署,成都、绵阳和德阳都肩负了创新改革试验使命。不过,根据各自城市特点,分工有所侧重。省委、省政府要求绵阳要以科技城为重要载体,提升国防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我们坚持以军民融合为主攻方向,举全市之力集中攻坚、加速推进,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如期完成全创试验任务,向中央和省上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市、军民融合示范市奠定坚实的基础。说成绩模式创新订单也能贷到款华西都市报:绵阳在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改革试验中,取得了怎么样的成绩?彭宇行:在过去的一年,绵阳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主要开展了推进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产业培育、人才开发、开放合作和金融服务“五大体系”建设。每个体系都有实实在在的事项落地。比如,在创新转化体系方面,营运了全国第一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在产业培育体系方面,绵阳牵头成立了四川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在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成立了全国第一支20亿元的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军民融合保险公司,正在组建全国第一家军民融合银行。华西都市报:哪些经验可以在全国推广?彭宇行:去年,我们军民融合出了很多经验。其中,有两条经验属全国首创,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第一条经验,探索形成“在绵国防科研设施资源共享”。在绵科研院所有大量先进的设备仪器,但过去跨军民、跨行业、跨地区的开放共享程度不高。我们通过建立共享平台,把大量设备仪器整合起来,为社会、企业所共享,更好为经济发展服务。下一步,我们还将做成全国性的平台。第二条经验,军民融合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服务。比如长虹这样大型企业,它的订单是很有价值的,一些长虹的中小供应商,贷款的时候没有抵押物,就拿长虹的订单去贷款。这也为广大军民融合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谈民生有感发展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华西都市报:在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时,你提到了一个关键词“有感发展”。什么叫有感发展?彭宇行:关于有感发展,我们提了一句话,“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改善民生不能只写在纸上,要看得见、摸得着,这就是有感发展。比如,当你登上绵阳的越王楼,你一定会觉得很惊艳,我们用灯光秀给你讲述一个城市的故事。很多来看过的人都有一个冲动,下次一定要带家人一起来看。这样的城市美景,绵阳还有很多,这就是美丽抬头可见。幸福触手可及,也有两个例子。一个是绵阳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实现了全市全覆盖,惠及近20万孩子,这在四川是第一个。另一个是绵阳建立了四川规模最大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覆盖人数超过10万人,对市民的养老提供“一键服务”,有需要按一下,全部上门解决。民生工程很多城市都在干。我们注重的就是“有感”,让大家能够时时处处看得到美丽,感觉得到幸福。说交通高铁公交化轻轨已在论证中华西都市报: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张绵阳地铁规划图,是真的吗?彭宇行:绵阳轻轨项目正在论证中。我们相信,绵阳将会是继成都之后,四川第二个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目前,绵阳城区人口规模已接近150万,轨道交通势在必行。轻轨的线路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我们正在积极推动。华西都市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城市群内部打造“一小时经济圈”。绵阳如何在交通上,加强与成都、德阳的对接?彭宇行:绵阳也属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成绵高铁已经实行公交化运行,基本上每半小时就有一班。下一步西成客专通车后,我们和成都、德阳的联系会更加紧密。空港方面,2016年绵阳机场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这比当初预计提前了整整14年。我们现在与全国30多个城市通航,进一步巩固了绵阳西部交通枢纽的地位。现在,绵阳国际航站楼也开始建设,下一步还将建设国际机场、组建本土航空公司。谈个性都有科技基因为绵阳感到骄傲华西都市报:你曾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到绵阳这几年,你觉得是不是已完成了从一名科技工作者到地方领导的转变?彭宇行:对我来讲,到地方工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绵阳是我到地方工作的第二站。这座城市饱含科技基因,和我过去的经历比较吻合,来到这里感到非常亲切。应该说,过去的经历对我在绵阳的工作是有帮助的。华西都市报:绵阳是四川第二大城市,刚才谈到已经获得很多全国第一,创造了很多绵阳经验。要继续领先,是否感觉到压力?彭宇行:压力肯定是有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总量不够大。作为第二大城市,我们和第一的距离太远,和第三的距离太近。事实上,绵阳的基础和条件是很好的。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取向,进一步做大总量、做优质量,巩固好四川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第二是发展不平衡。在四川十强县中,绵阳涪城区排第三,但我们的北川、平武还是国家级贫困县。所以,我们将继续做好脱贫攻坚和民族地区的工作,抓好县域经济振兴发展,不断缩小区域、城乡差距,让全市人民同步全面小康。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梁波 丁伟 姚茂强 摄影张磊
猜你喜欢这些帖子
好像还没报到发改委,希望快点
赞赞赞赞赞赞
脚踏实地的干就对了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绵阳没去过城里,但是凭感觉应该也不错
蜀ICP备号-4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30511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川网文(1号
服务热线: 028-8-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绵阳市培城区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