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梦幻西游牧场养猪不养猪

您好,分享的企鹅
金华农牧场用上物联网 一只手机就能管好养猪场
颜伟杰 厉宝仙
生猪食料“量身定制”。想不想试试,到我们这儿来养猪?在金华大堰河农牧场的大门口,44岁的农场主金新振跟记者一照面,就开起了玩笑。“我们这里的‘猪倌’不看体力,看脑力。”金新振接着说,在他们大堰河农牧场工作,不要求不怕脏不怕累,因为猪粪不用人工清理,有机械代劳,连喂食、饮水都是自动化的,按按手机、点点鼠标全部搞定。从18岁高中毕业就开始养猪的金新振,看上去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这一番话却让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记者将信将疑,金新振依然不管不顾,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我们早用上物联网了,连云计算也有。”更多数据应用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过,当记者走近树木掩映中的那几幢养殖场的房子时,的确有些纳闷:这猪场不仅猪的叫唤声没有,连常见的养殖场异味也很难闻到,白墙青瓦、绿树丛生,倒像是个小小的创业园。“我们这猪舍,其实是生人莫入的呢,今天我只能带你远远看看。”金新振说着推开就近的一扇门。远远看去,约500平方米的智能猪舍内,被隔成不同的开间,分成起居室、餐厅、卫生间、娱乐嬉戏区、隔离区等不同功能区。这样的智能猪舍改变了传统的“定位栏”或“限位栏”模式,也符合生猪自然习性的“动物福利”。而在智能猪舍中央,一串香烟大小的监控探头,监测着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做到猪舍干净整洁不难,但要保持猪舍内空气新鲜,不是靠感觉,而是要用数据来说话。金新振掏出手机说,这个养猪场的智能化育肥猪群养系统主要有两个子系统,一个就是猪舍环境调节系统,有环境监测器,把数据传给控制系统的电脑,经过分析后,再将数据传到金新振的手机上。金新振点点屏幕,下午2时17分,猪舍内的空气很新鲜,3号栏内猪舍氧气含量是21.3%,而氨气浓度、硫化氢浓度、甲烷浓度分别在0.36ppm(百万分之一)、1.06ppm、1.06ppm。“空气质量和温度检测我想就不用解释了,湿度检测跟我们人的生活环境是一个道理,太干燥了,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太湿润了,细菌繁殖较快,会给猪带来疾病。”金新振说,一旦有指标出现异常,系统会调动养猪场内的风机和水帘等,进行调节。绕到猪舍的另一端,一排塑料管从猪舍穿墙而过,穿入地下。清扫猪舍是养猪最耗费人力的工作,而大堰河农牧场的离地高床饲养和水泡粪工艺则不需要人工打扫,全漏粪设施就像在每个猪舍下安装了个抽水马桶,达到一定量就自动排到专门的设备中,制造沼气、沼液等方便循环利用,猪舍里不会有粪便残留。充分的空间和相对舒适的环境,300多头猪仔正聚集成各自的小团体酣然睡着。“怎么样,信了吧,在我们的养殖场,是猪挑饲养员呢。”金新振小声说道。更抗价格波动智能化育肥猪群养系统不仅能对猪舍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控,也让人工喂食、人工加料等传统饲养方式成为过去,一切全靠机器就能自动完成。这就是猪舍的另一个子系统——猪体重调节系统。以前喂猪需要工人一个一个猪圈喂过去,人工耗费多,饲料也有浪费,现在他们通过全进全出的传送带流水作业,实现自动、定时、定量喂养。以往,一个500头猪的猪舍需要10几个工人,而现在,所有这些事情,两三人就可以完成了。而且,和普通猪吃“大锅饭”不同,这儿的每一头猪吃的都是“私人订制”。每个猪舍都有进食间,只允许相应的猪进入进食。“这对母猪特别重要,”金新振说,系统会根据母猪的耳标记录信息,分配每天的食物,遇到需要打疫苗、疾病或者待产等情况还会自动发出警报。对生猪的精准管理不仅仅只是饮食这么简单,“大堰河”还根据每头猪耳标中记录的食量、体重等信息,精准计算每头猪吃多少饲料长多少肉。平均一头猪喂4.5斤饲料,长出一斤肉,料肉比就是4.5,昨天料肉比是4.53,说明昨天长一斤猪肉消耗的饲料更多,料肉比持续上升,说明这群猪已经很难长肉,该出栏了。有了这个数据,再结合饲料的成本和猪肉价格,完全可以测算出什么时间出栏赚得最多。金新振说,他们这栋猪舍360头猪平均体重在132.5公斤,根据现在的生长速度,再过半个月能达到145公斤,到了那个时候的料肉比会超出4.5∶1,生长速度也大幅下降,消耗饲料越来越多,所以145公斤出栏,从成本和市场行情结合来看最合适。牧场养的猪出栏时重量一般在110公斤到140公斤之间,金新振说,这个体重区间的料肉比比较合理,不会亏本,而长30公斤肉一般要20天,也就是说要比其他养猪人多了一个月的弹性时间,这样抗击价格波动能力更强。更大研发投入“所以说,我们这儿的‘猪倌’,不好当的,是个脑力活。”在智能化育肥猪群养系统上花了上百万元研发和应用的金新振,早已把成本和盈利之间的算盘自然打得顺溜。依托自动化设施设备,现在的大堰河养殖场只有5名饲养员,如果按传统模式,至少需要15名饲养员。不过,金新振对饲养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按传统模式,一个人照顾300头猪就了不起了,但对于规模化生产,这个人的贡献力还远远不够。“减少员工,加上饲料及消毒药等浪费的减少,整个养殖场每年大概可以减少成本15万至20万元。”金新振说,但是,他之所以要做这套系统,不仅仅是在监控环境、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这个流程上,而是在满足猪喜欢的生活和需求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数据,再根据数据做最好的应对。比如说,消费者通常希望吃到更瘦的猪肉,消费者的需求其实和我是一致的。金新振举例说,因为猪长肥肉消耗的饲料更多,通常长一斤肥肉消耗能量是瘦肉的2.7倍左右,所以料肉比越高越不好。当料肉比超过一定比例时,我们肯定要出栏,保证出栏时瘦肉比例是最好的。金新振说,通过杭州慧牧科技有限公司为“大堰河”配套打造的云平台技术,用生猪生产中的各项真实的数据指标来指导生产,把成本做到可控,“我甚至可以做到在同一圈舍的猪供应三个营养套餐。”现在,金新振的大堰河农牧场每年猪的出栏数在5000头上下,规划年出栏15000头。“等明年做到对每头猪的精细检测后,我们会打造自己的品牌,用品牌来实现效益。”金新振说。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jimmyji]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新莱特总裁表示新西兰没有“万头牧场”
时间: 12:57:49 &&&&
来源: &&&&
在听到中国一些地区大力发展万头牧场后,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下称新莱特,光明乳业旗下控股公司,并为光明乳业生产高端奶粉培儿贝瑞...
在听到中国一些地区大力发展&万头牧场&后,新西兰Synlait Milk公司(下称&新莱特&,光明乳业旗下控股公司,并为光明乳业生产高端奶粉培儿贝瑞)总裁约翰.皮诺笑了笑:&在新西兰没有现代工业化运作的&万头牧场&。&
皮诺向《第一财经日报》介绍,在新西兰,最常见的是800头左右的奶牛牧场,主要是由牧场主掌控,并将牛奶提供给牛奶生产企业。在新西兰,&农户+企业&是最常见的模式,企业不涉及产业上游。新西兰的原奶主要依靠大量农场主提供,能够做到安全以及高产原因有三,首先,农场主有着较高素质,这些农场主往往有着很高的学历,世代从事牛奶养殖,很少做出违规的行为;其次,政府及企业对上游有着严格的监管措施及标准,企业会对上游农场主进行教育,并且对原奶有着较严的检测措施,发现质量不好会有一定的经济处罚;最后,奶牛养殖环境优于其他国家,由于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持生态平衡,控制了牧场养殖规模,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一场景与国内企业不断涉足上游奶牛养殖产业以及近年来掀起的&万头牧场&旋风形成鲜明对比。
在近年来,国内掀起了兴建牧场热潮,一些大企业或&奶源玩家&在极力推崇大办万头牧场。蒙牛、现代牧业、伊利、三元、辉山、飞鹤、完达山等企业都是万头牧场的拥戴者和实施者。乳业专王丁棉介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已建成或在建及计划准备建的万头牧场有可能会突破100个,总融资量高达400亿~500亿元。然而由于国内牛奶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牛奶养殖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加上相关监管措施不到位或没有很好执行,而导致奶源存在一定问题,但并不代表中国不适合发展&农户+企业&的模式。
(责任编辑:小尚)
(免责声明:中国动保网的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和我站联系管理员联系,联系电话6我们会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以保证您的权利。转载本网站的文章和信息必须注明“来源于中国动保网”或“转载于中国动保网”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养猪行业网站优先,PR4以下的链接全部撤下,恕不一一通知
中国动保网() 合作邮箱:(#号换成@)
Copyright (C) 版权所有
中国动保网QQ牧场怎么不养猪啊!_百度知道
QQ牧场怎么不养猪啊!
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怎么没有猪呢!
提问者采纳
因为养猪,qq牧场的那些工作人员就好比我们养的猪,不雅呀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8条回答
想起就郁闷,鄙视回族。。。少数民族那些老迷信。回族的吃猪肉又不是死。迷信的贱人呐因为为了照顾回族吧
这问题NB 我也在想怎么就不养猪呢?
猪又那么丑吗 真的是。。。
只有等他慢慢发展了,以后动物肯定会越来越多的。
你去向腾讯,申请啊
主要原因,猪不美观。可能以后会有!
这个问题好哦、养猪,QQ不就没形象了吗!
你去问问 qq老总啊
鸟类也没有啊,还有恐龙
qq牧场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牧场养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