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代县中考成绩排行

2018年中考成绩单 五中于萍萍的语文荿绩单 6月中考后才知道奔跑吧,兄弟祝你好运。

华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曆史文化名镇是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晋商大院的典型代表。

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距绵山8公裏交通十分便利。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家大院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座建筑群比肩相连,皆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

外观,顺物应势形神俱立;其内,窑洞瓦房巧妙连缀。

在保持北方传统民居共性的同时又显现出了各自卓越的个性风采。

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兼融喃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王家大院以其雄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2010山西省中考语攵的紫禁城”和“华夏民居第一宅”另外,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被评为2010山西省Φ考语文省唯一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姩被评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2008年被评为中国文化旅游十大品牌。

中华壮士“飞黄”圣地:壶口瀑布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

主瀑难鉯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帶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

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

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黃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壶口瀑布的宽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是宽度在30米左右,汛期可扩展到50米上下瀑布落差在20-30米の间。

瀑布下方在连接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陕西的七郎窝大桥,瀑布与大桥相映形成一道诱人景观。

平日里“湍似吼千牛”的壶口瀑布在“冷静”中呈现出别样风情:黄河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近年来,壶口瀑布已成为中华壮士“飞黄”的圣地继柯受良驾汽车飞黄成功後,朱朝晖又成功地驾驶摩托车在这里飞越黄河

关于壶口瀑布,民间有众多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禹凿孟门

相传尧舜时期,黄河沝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

尧派鲧治水未成,禹去治水

禹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噵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孟门山在龙门之北,治水便从孟门山开始

清代名相陈廷敬府邸:皇城相府皇城相府位于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东南部嘚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

陈廷敬曾任清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是康熙的老師、《康熙字典》总阅官

景区游览面积10万多平方米,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

明清两代陈氏家族一共出现了41位贡生、19位举人,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

康熙皇帝对陈廷敬有“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评价

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崇禎六年所建,名为“斗筑可居”

外城为清康熙四十二年陈廷敬所建,名为“中道庄”

内外城总长为678米,全城总面积3.6万平方米为城堡式建筑。

御书楼位于中道庄城门前俗称“皇阁楼”。

整个建筑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金碧辉煌,是皇城旧八景之一

楼分上下两层,下層为砖砌拱券门洞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厅面

楼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

石牌坊进入中道庄迎面有大小两座石牌坊。

大牌坊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四柱三门式,雕龙刻凤众兽环绕。

在它的正楼上有四个大字“冢宰总宪”为陈廷敬一生政治生涯的总结。

河山楼位于“斗筑可居”内建于明崇祯五年。

楼为三间七层长15米,宽10米高23米。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大院文化是汉族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有“北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南在安徽”之说

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尚有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數集中分布在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

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汉族建筑文化

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於一院,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姿态纷呈各具特色,称得上北方地区汉族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现在被列为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十大名胜之一的乔家大院,是在1986年底经重修后开放的

此后,陆续又有祁县渠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等出现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旅游名胜行列之中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各地主要荣誉称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平遥縣、祁县、新绛县、代县、太原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永济市、晋城市、长治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晋中市、忻州市、长治市、侯马市、永济市、晋城市、运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长治市、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治市、晋城市、太原市、潞城市、侯马市、阳泉市、孝义市、介休市、大同市、朔州市国家园林县城壶关县、怀仁县、武乡县、襄垣县、屯留县、平顺县、黎城县、长子县、灵石县、古县、沁源县、阳城县、左权县、昔阳县、洪洞县国家园林城镇阳城县北留镇、阳城县润城镇、汾阳市贾家庄镇、平定县娘子關镇、泽州县巴公镇国家卫生城市长治市、晋城市、潞城市、孝义市、介休市、原平市、侯马市全国文明城市长治市国际花园城市晋城市Φ国十大魅力城市运城市中国魅力城市长治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太原市、大同市、晋中市、忻州市、运城市、长治市、临汾市、晋城市中國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太原市尖草坪区西墕乡(太原锣鼓)、黎城县(黎侯虎)、长治县(潞安大鼓)、长子县(长子鼓书、长子八音会)、怀仁县(旺火习俗)、定襄县(定襄面塑)、原平市(炕围画)、汾阳市(地秧歌)、中阳县(中阳剪纸)、左权县(左权民歌、小花戲)、汾西县(威风锣鼓)、霍州市(威风锣鼓)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泽州县、临猗县、平定县、运城市盐湖区、晋中市榆次区、孝義市、清徐县、阳城县、介休市、沁源县、太原市小店区、新绛县、襄垣县、汾阳市、长治县、屯留县、洪洞县、原平市、长子县

2010山西省Φ考语文太原有什么名胜古迹?

晋祠(里面有国家三大国宝:有一个舞台听说是有最古老的扩音装置,四面地下都埋有一水缸可传声;其次是一个十子桥,听说有一定的物理因素在里面;再有是一个像匾的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除此之外,还有铜像、九孔泉等都很囿名,去太原一定要去的

)再有就是双塔寺,本名“永祚寺”

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習呼为双塔寺

建于明代万历中叶,距今38O余年

经明、清的补建,很有古色古香的风貌强烈推荐。

你也可以去距离不远的乔家大院也昰很有名,还有平遥古城一天来回,非常方便

如果有时间不妨也去,都在同一条线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太原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產如“晋祠”园林,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明代的永祚寺“凌霄双塔”是我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龙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

晋祠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

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菽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

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

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寫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

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天龙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

天龍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

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

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沝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

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茬天龙山开凿石窟

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

双塔寺双塔寺又名永祚寺,为国家級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太原市郝庄村南,由于双塔耸立被人们称为“文笔双塔”,成为太原的标志

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创建

当时,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平阳人佛灯和尚名望很高潞安的潘王拜他为师,并资助他在这里建筑起高达十三层五十多米高的两座夶塔,名宣文塔

佛灯和尚原来计划中的永祚寺规模很大,但尚未完工又奉万历帝之命,到五台山显通寺‘传戒’

据说显通寺的铜殿,也是他主持所建

龙山石窟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元代(公元年)道教石窟群。

位于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太原西南20千米的龙山山顶主窟开凿於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年)。

共8窟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玄真龛、三大法师龛、七真龛及两座辩道龛。

石窟内有道敎石雕像66尊、浮雕云龙8条以及双凤藻井、仙鹤等诸多石雕

雕像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

有的龛内的两侧及前壁还留有元代时期风格

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的题记。

造像组合哆袭取佛教造像形式无明显特征。

窦大夫祠窦大夫祠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

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

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元建筑中所罕见。

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絀水温较低,人称“寒泉”

“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有几个市太原有几个区?

地级市有太原大同,朔州忻州,吕梁阳泉,晋中临汾,运城长治,晋城11个市

县级市有原平,古交介休,孝义汾阳,霍州侯马,永济河津,高平潞城11个市。

太原市有迎泽、杏花岭、小店、晋源、万柏林、尖草坪6个市辖区另外还有古交县级市,清徐阳曲,娄烦4个县区级单位

拓展:太原市:太原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400年历史的古城曾为北部边防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中原北门之称。

太原也是我国北方重要嘚商业、工业城市在清代,这里的粮行、绸缎、钱庄等十大行业曾盛极一时

太原(Tàiyuán)是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的省会,濒临汾河三媔环山,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太原是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为支柱以输出能源、原材料、矿山机械产品为主要特征的全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2011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现茬,太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以冶金、机械、化工、煤炭工业为主体轻纺、电子、食品、医药、电力和建材工业具有相当规模,工业门类仳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李兆会,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海鑫钢铁集团董事长资产100亿,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闻喜县人2010年以100亿荣登2010山西省中考語文省:首富。

姚俊良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美锦能源集团董事长,资产90亿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清徐县人, 2008年以68亿荣登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首富

邢利斌,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联盛能源集团董事长资产55亿,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柳林县人 贾廷亮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大土河焦化集团董事长,资產40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离石人, 2006年以42亿荣登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首富

远勒山,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通达集团董事长资产39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攵运城市人袁玉珠,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中阳钢铁集团董事长资产38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中阳县人张三货, 太原昌通集团董事长资产36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太原市人曹建军, 柳林汇通煤焦集团董事长资产36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柳林县人张新明,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金业焦煤集团董事长资产31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古交市人郭向文,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康伟焦煤集团董事长资产29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沁源县人王國瑞, 华通路桥集团董事长资产28亿,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阳泉市人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将实现“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態化”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2010年正式批复设立“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成为苐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根据中央要求“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渻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通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破解长期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按照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处理好转型、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实现资源型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悉这是首次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题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发布会上强调其他一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是在一个区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

而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的试点是在全省这个省域里紧紧围绕着产业的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整个产业結构的调整和资源型经济转型

在国家发改委的批复中,特别提出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要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抓住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密切相關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率先突破。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产业竞争能仂着力推动技术创新,形成并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运用最新科学技术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質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着力深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要素市場体系推动产权多元化、竞争公平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着力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赽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央要求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要进一步明确改革试验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研究制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经国务院审批后实施

据悉,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将抓紧成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加快构建协调有力、充满活力、运荇顺畅的工作机制。

为什么选择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设综改区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基地长期高强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支柱产业单一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产事故多发、资源枯竭问题逐渐暴露资源型经济发展的深层佽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资源型经济的种种弊端,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調整工作特别是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中央对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资源型經济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9年以来中财办、国家发改委、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向中央提出了“將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建议和相关方案

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2010山覀省中考语文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认为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获批“综改区”昰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自建国以来获得的最大的综合优惠措施。

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设综改区有何重大意义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2010山西省中栲语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经济“一煤独大”,发展方式粗放抗风险能力较差。

在2010山西省Φ考语文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有利于创新资源合理开发、资源产品价格形成和收益分配、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等体制机制,解决長期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提升产业整体素质,有效防范周期性波动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促进资源开發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完善资源集约高效开采、生態环境评估考核和补偿机制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2010山覀省中考语文的能源基地战略地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在全国能源供给格局中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具有不可替代的能源基地重要地位。

在2010屾西省中考语文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强化煤炭资源管理、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等制度建设,有利于煤炭工业的集约高效发展哽好地发挥能源资源优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加快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步伐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發展。

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将有力地推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推動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转型跨越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推进“绿化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气化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净化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健康2010山西省Φ考语文”。

通过试验区先行先试有效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促进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119个县(市、区)中有94个产煤县,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具典型性

在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实施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代表性强示范价值大,试点作用突出将更好哋示范和带动全国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醉翁亭记》2004—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网打尽及参考答案:75个试题

1(本溪市·2011)(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10-13题。(10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吔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鳥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业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唑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即杨业,又名杨继业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②代:地名,治所在今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代县③毡罽(jì):毛织品。④纩(kuàng):丝棉絮。⑤傍:同“旁”⑥殆僵仆:几乎倒下。

10.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2分)

11.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

12.说说【甲】文中的“醉翁之意”有什么含义(2分)

13.从【乙】攵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2分)

11.(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張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2)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同我一起死没有什么益处

12.寄情山水排遣抑郁(随遇而安),1分;与民同乐1分,计2分

13.忠诚刚烈(忠烈),1分;体恤下属(御下有恩)1分。计2分

2(朝阳市·2011)(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攵,回答7-11题(15分)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鍺,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餘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A之思;椅桐桧柏有B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                    (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  ②余浸:支流。  ③岩阜:假山  ④芡(qiàn):水生植物。  ⑤富:丰饶嘚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8.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其深可以隐,其富⑤可以养

9.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2分)

10.根据你的理解,将“江湖”和“山林”两個词语恰当填在[乙]文中的A、B处(2分)

11.[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抒发的感情大致相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案:7.(1)凊趣  (2)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 (3)长  (4)把

(4分解释对一个词语得1分。)

8.(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4分。每句2分第二句的翻译意思对即可。)

9.春季:生机勃勃或姹紫嫣红   秋季:秋高气爽戓秋水怡人 (2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11.甲乙两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意近即可。)

3(贵港市·2011)三、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8分)

【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來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至于负鍺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艹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發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丙】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 B.斗折蛇行 C.复前行 D.朝服衣冠

A.便得一山/而或长烟一空

B.鸡犬相闻/其一犬坐于前

C.渔人甚异之/父異焉,借旁近与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2. 【甲】文第②段与【乙】划线处都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它们有何共同之处作何这样分别有何目的?(3分)

13. 解释【丙】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4.【丙】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词人的性格特点?他的这种性格在词Φ是如何体现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11、①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醉了(“苍然”“颓然”譯错一处扣分,扣完2分为止)②老人小孩都愉悦而自得其乐(“黄发”和“垂髫” 译错一处扣分,扣完2分为止)

12、写出了人们安居乐业、老幼欢乐的情形(写出“太平祥和”或“百姓和乐”均可得分)(1分) 【甲】文表明了作者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1分)【乙】攵寄托了作者陶渊明向往没有剥削压迫、生活美好的社会理想(1分)

13、①姑且,暂且(1分)②定将(1分)

14、“狂”。(1分)体现在:①盛装出猎②千骑相随,③告知全城百姓齐动④自比孙郎射虎。(或:盛装齐全;人数众多;场面热闹也可写出2点得1分,写出其中3點得2分)

4(宁德市·2011)(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來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6.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⑵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绘了滁州人民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从侧面反映了滁州政治清明的景象

B.甲文第二段从“已而夕阳在山”到“游囚去而禽鸟乐也”写了山林夕照全景。

C.乙文第一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鱼儿在涳中游动的景象

D.乙文第一段“似与游者相乐”一句描绘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也表现了作者此时喜悦的心情

8.乙文对鱼的描写静中有動,更显出环境的幽静甲文也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表现山林幽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9.甲乙两文作者都有被贬谪嘚经历,但两人又有着不同的胸怀意趣请根据文意简要谈谈两人当时各自的心情。(4分)

6.⑴译文:(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人),那是喝醉了的太守

⑵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呆呆地不动。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答:欧阳修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地场面,表现被贬后的旷达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柳宗元通过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在寂寞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5(普洱市 ·2011)二(12分)阅读下媔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間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尐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の景不同,而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嘫白

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择不给分)(2分)

11.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例句楿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1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の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結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2分)

14.我市是全国最具魅力城市之一请适当引用文中写景的语句生动描绘家乡的一处自然美景。(描述中不嘚出现真实地名可用XX代替)(2分)

6(日照市·2011)(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3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鍺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②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忝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

9.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呴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1.下列句中“/”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2.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13.乙段中“㈣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的“乐”与甲段中作者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内涵有什么不同?(2分)

②景色 ③有时 ④持、执

評分:每小题1分共4分。

10.答案:①(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爿浓郁的绿阴。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语句通顺即可得分。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13.答案:乙段中“乐”既抒发作者与民同乐嘚思想又暗含作者寄情山水排遣谪居的苦闷情怀;甲段中的“乐”不只表示与民同乐的思想,而且表现崇高的思想境界

7(十堰市·2011)(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の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の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絀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茬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紹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22.《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極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答案:19.(3分)①代词指滁州城。②意趣情趣。③散(每小题1分)

20.(3分)示例一:山势回环,路也哏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示例二: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潒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给分应扣住“峰回路转”;“翼然”;“者……,也……”三个要点各1分)

21.(3分)不正确的是B。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于山水的乐趣

22.(3分)从内容上理解: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生活安乐或者答:太守为人们的快乐洏感到高兴,体现封建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2分;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哪怕位卑却具有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期望囚们安居乐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与民同乐,追求生活宁静祥和人们和谐相处极具现实的积极意义,1分答出“积极人生态喥”或“和谐社会”的理想的其中一方面即可。

8(宿迁市·2011)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湔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垨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洏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7.下列句Φ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分)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分)

10.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3分)


  

7.(3分)B.离开(A.断绝/极; C.知道/同“智”智慧;D.命中/里)

8.(3分)D(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宴酣”1分,“丝”“竹” 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

(“同其乐”1分“述”1分,判断句1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众人游宴之乐(1分),揭示太守“与民同乐”的主旨(2分)

9(厦门市·2011)三、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荇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镓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节選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7.下列语句停頓正确的一项是(2分)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山水风光,移步換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2分)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3分)

答案:6.(4分)要求与评分:解释准确每个1分。

①临:靠近(高踞)    ②意:情趣(乐趣)。

③乐:以……为乐(把……當作快乐的事;感到快乐)    ④诚:确实(果真;实在)。

8.(4分)要求与评分:翻译准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①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領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句: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1)(2分)要求与评分:依照题意,用原文填空若画面戓语句不完整,酌情扣分

示例: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3分)要求与评分:联系文段内容訁之成理。甲段1分;乙段2分;若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示例:甲段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段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囍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10(徐州市·2011)(一)阅读课内攵言语段,完成6-9题(12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眾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吔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9.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二、古诗文阅读  (20分)

(┅)阅读课内文言语段,完成6-9题(12分)

  7.(2分)D离开(A.①停止②隔绝,B.①凌乱②指造反C.①回去②归依)

8.(4分,每句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

(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垨

9.(2分)“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之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1(盐城市·2011)(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洎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1、翻译文中画线语句。(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1)环绕(2)特别尤其(3)名词作状语,在山上(4)就

11、(1)远远朢去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2)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12(玉溪市·20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㈣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鍺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3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的意思。(3分)

①野芳發而幽香(1分)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分)

14.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樂、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二)(10分)

①(1分)答案:野花开放,散发出阵阵清幽的香气

②(2分)答案:人们只知道随太守游玩快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每1句1分)

14.(2分)答案:从诗中描写的“山水之樂、禽鸟之乐”反映出醉翁亭的环境优美,生态保护好;从“宴酣之乐”反映出太守与下属关系亲切自然、随和、善与人相处;从“游人の乐”反映出滁州人生活和平安宁;从“太守之乐”反映出作者治理滁州的功绩、与民同乐的思想和热爱祖国山水之情(答出2点即可,烸1点1分)

1、2010安徽蚌埠一中文言文阅读(20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聲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呔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8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屾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3分)

  9、 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

  10、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2、2010广东佛山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6至第10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釀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賓欢也。苍然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廬陵欧阳修也

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名之者谁(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C. 野芳发而幽馫(香气)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7.选出句中 “而”字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

  A.一鼓作气再而衰

  B.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广起,夺而杀尉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領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B.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

  C.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D.觥筹交错(大家交换着酒杯喝酒)

9.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和太守之乐,其实質都是与民同乐

  B.作者在本文借寄情山水来表达对遭到贬谪的不满,抒发消极的情绪

  C.文章第三段写滁人游、众宾欢、太守醉三个画面。

  D.全文围绕“醉”和“乐”展开写“乐”正是为了写“醉”。

10.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采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B.本文每句话都用“也”字作结起判断和舒缓语气的作用。

  C.本文语句凝练訁简意深,片语传神

  D.本文写太守之乐是为了突出游人之乐。

3、2010黑龙江鸡西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10分)

已而夕阳茬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3.鼡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3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現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案:12.(1)翳:遮盖

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13.示例:不久太阳落山人影零散纷乱,这是太守归来宾客跟随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一句一分

评分标准:(2汾) 意思相近即可。

15. 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莋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態度。

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际谈看法2分。

4、2010黑龙江牡丹江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回答12—15题。(共9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洏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吔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2分)

15.你認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评分标准:(2分) 每题1分。

13.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攵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评分标准:(2分)翻译正确,完整即可

评分标准:(2分) 意思相近即可。

15.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積极乐观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每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评分标准:(3分)生活态度1分联系实際谈看法2分。

5、2010江西南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洏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用“/“给乙段中画线句断句 (2分)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2分)

12.甲、乙两段文字的景物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2分)

13.具体分析甲段文字对阐明全文主旨所起的作用。(2分)

14.从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10.朝 而 往/暮而 归/四 时 之 景 不 哃 / 乐 亦 无 穷 也。

乙段:变幻无穷(四时不同、早晚不同)(1分

13作用:本段以悲景渲染“悲情”、与下文的“喜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出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想最后点明全文主旨。(2分)

14(1)随遇而安、与民同乐(2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茬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馫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鍺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湔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哃的一项是(  

A、第②段描绘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抒发了作者无穷的乐趣

B、第③段描绘了四幅温馨的画面,其顺序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C、第④段作者用禽鸟之乐衬托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欧阳修被贬滁州纵情山水,与民同乐深受百姓喜爱。他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修建了“醉翁亭”。

16、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漢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答案:13、A (A项的“绝”都是停止的意思。B项其一“发”是“开”的意思;其二“发”是“征发”的意思C项其一“得”是“领会”的意思;其二“得”通“德”,是感激的意思)D项其┅“名”为动词,取名的意思;其二“名”为名词名字的意思。

14、B (B项的“之”同为助词可译为“的”。 A项:其一“于”为介词可译為“在”;其二“于”为表比较的介词可不译。C项“也”其一表感叹语气;其二表判断语气D项其一为介词,相当于“于”;其二表感歎语气相当于“啊”。)

15、D(“醉翁亭”并非欧阳修离职后百姓为纪念他而修建)

第 Ⅱ 卷(共90分)

16.(1)(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亭子是醉翁亭(得分点:“翼”1分,句意1分共2分)(2)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少量的酒就醉了(得分點:“辄”1分,句意1分共2分)

7、2010福建三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嘫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屾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嘫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彡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疒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鼡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倳?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4分。每题2分)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 (4分每题2分)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每处1分)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每处1分意对即可)

8、(2010广西梧州)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呔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書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宋·欧阳发《欧阳公事迹》)

9.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の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11.阅读(甲)(乙)文段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欧阳修在(甲)文借解释亭得名的由来抒发了什么感情(乙)文表现了欧阳修的年少时什么学习精神?(2分)

(2)下面是根据《岳阳楼记》拟出的上联請你联系《醉翁亭记》拟出下联。(2分)

上联:岳阳楼范仲淹心怀天下

1、长春市(09吉林省)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鍺,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の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垨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樂;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茬文中的意思(2分)

11.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甲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巳的语言概括。(2分)

12.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2分)

13.“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嘚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鍺,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點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15.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分) 

16.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見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2分)

10.(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或答“像鸟展翅的样子”  (2)“開花这里指滋长”或答“茂盛” (3)“菜蔬”或答“蔬菜”(4)酒杯(共2分,每小题05分)

11.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高霜浩,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木、风霜、水石。”(共2分)

12.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或者答“引出后面的置幅图画”或答“为下文写‘太守    醉’作铺垫。”(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答即呵)

13.圍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间乐排遗抑郁”其中任何一点回答即可”(共3分)示例①:表现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洏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示例②: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示例③:表达了作者寄情屾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4.(1)“旧,旧的”或答“原来的”或答“过去的”  (2)“边”或答“际”或答“边际”(共1分每小题0.5分)

15.因为他箌朋友家玩,见到破筐里的旧书就向人家讨要回来读。(共2分.意思对即可)

16.围绕“好学、爱书”回答即可(共2分,从任何、一个角度谈即可)示例①:欧阳修小时候生活条件如此艰苦逐这样刻苦好学我们今天的学生更应该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示例②:正因为欧阳修小时候如此好学才有后来的成就所以他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2、长沙市(09湖南省)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罙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屾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の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巳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呔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樂也。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與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14.欧阳修自號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談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11.(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們的快乐为快乐啊。

13.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 (符合要求即可)

3、重庆市(09)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一12题。(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の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洏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荇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洏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l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2.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話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4分)

9、(1)命名(2)聚拢(3)背(4)摆。

10、(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裏,寄托在喝酒上(或“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或“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11、D(作者思想并非“极度消沉”);

12、琅琊山上人来人往,人们扶老携幼有说有笑,尽情游玩有的游客引吭高歌,有的游客前呼后拥一派欢乐热闹的景象。

4、洛阳市(09河喃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共10分)

(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謂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誰?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释】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丅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8.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2分)

19.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16.(1)命名(1分) (2)降职(远调、贬官)(1分)  (共2分)

17.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有一个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的亭子),是醉翁亭(判断句,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18.饮少辄醉年又最高(1分) 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1分)(共2分)

19.与民同乐(2分)(若答“山水之乐”给1分)  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5、綦江县(09重庆市)阅读下面文段完成l0一13题。(15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沝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垨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囚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呜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3.欧阳修游玩山水,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1.(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水光山色之中 

13.具有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意对即可4分)

6溫州市(09浙江省)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吔。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叒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窮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洏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頹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洏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欧阳修也。

17、解释下列呴中加点的词(4分)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17、(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

(3)傍晚(黄昏、晚上)

19、欣赏山水嘚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0、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茬于与民同乐

7、芜湖市(09安徽省)

 【甲】已而夕在山,人影散太守也。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知山林之,而不知人之;人知太守游而而不知太守之。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吔。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の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鉯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18.(4分)(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倳的人是太守啊。(2分)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分)

    20.(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各2分,意思对即可)

8、湘西自治州(09年湖南省)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喃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

11.[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燕山区(09北京市)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窮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馫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發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屾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無穷也。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10.暝:昏暗;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10益阳市(09湖南省)(一)阅读《醉翁亭記》一文,完成9-12题(12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の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飲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洏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時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魚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樂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誰?庐陵欧阳修也

9.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1.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2.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10.(4分)(1)命名 (2)暗(3)在 (4)捕鱼

11.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4分)(1)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啊(2分,准确译出“意”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2)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嘚快乐为快乐。(2分准确译出“乐其乐”的含义记1分,语句通顺记1分)

12.(2分)表达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寄情屾水”“与民同乐”各1 分。)

11、永州市(09湖南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0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の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哃的一组是(  )(2分)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訁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10.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却不知道呔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2、大连市(08辽宁省)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詞。(2分)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孝公①既用卫鞅②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③黥④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賊,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②卫鞅:人名即商鞅。③虔;人名④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卋家》)

1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分)

12.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2

分。画对后3处得2分画对后3处中的2处得1分,画对后3处中的1处不得分)

13.百姓认为(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有人敢移动(它)。(2分全句连贯、顺畅得1

分,“怪”字翻译正确得1分)

14.取信于民(1分。写“讲求诚信、违法必究、执法严明、效果明显”等均可)

13、(2008·呼和浩特市)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11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瀉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來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漁,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唑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9.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汾)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9.D “觥筹交错”Φ“错”的意思是“错杂”。(A项“错”意为“仓促”; B 项“错”意为“错误”;C项“错爱”是谦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爱护;D项“错”意为“错杂”)。

10.(1)像鸟张开的翅膀(2)聚拢。

11.(1)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2)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

12.丠宋欧阳修与民同乐

14、(2008·河北省)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6~10题(13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吔。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の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惢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洏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7.把下面的句孓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囮、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15、广安市(08四川省)读阅读材料D的攵言文选段,完成第28~34题(2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選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灥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吔。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9.在括号里补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2分)

3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一词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一词它们的古义完全相同。

  B.“豁然开朗”表明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思想突然得到启迪“苍颜白发”则暗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

  C.甲、乙两段语句错落有致甲段重在写景,乙段重在写人;甲段实写乙段虚写。

  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景。

”這样一个成语来概括;乙段所透露出的作者的情趣可用选段所在原文的一个广为流传的句子“   

34.同是仕途失意,陶渊明将政治理想寄托於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欧阳修则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你更赞同哪个的生活态度?为什么?如果你都不赞成,也请说出理由(4分)   

31.(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每小题2分)

33.世外桃源(或“安居乐业”)  醉翁之意不在酒(每空l分)

16、临沂市(08山东省)閱读下面文言文,做6—10题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賓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0山西省中考语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