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家沱怎么坐车到重庆到綦江在哪坐车书刊交易市场????

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文化政策图书馆
您现在的位置: &
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 1:08:00&阅读<font color="#37次
[关键字词]
[文件类别]
规范性文件
[发布机关]
地方政府和部门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效力状态]
[国家地区]
文化产业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动力,是中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已将文化产业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支持。未来五年,重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转型发展的任务迫切而艰巨。制定重庆市文化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客观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环境,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思路及重大任务,对全市加快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西部文化产业高地和全国前列的文化产业强市意义重大。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重庆市文化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作用持续增强,产业整体实力和外部形象均发生巨大变化。
&&文化产业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38.75亿元,占全市GDP比重3.01%左右,年均增速超过26%,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超过2%。
&&文化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形成了与&一圈两翼&相匹配的&一圈两线&空间分布形态,&一圈&即1小时经济圈,正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线&即&长江黄金水道线&和&渝怀铁路沿线&,正成为支撑渝东北和渝东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条主线。同时,&六大基地十大项目&推进良好并开始产生集聚效应。
&&文化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年,核心层增加值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从59.5%下降到43.3%,外围层从28.4%上升到34.9%,相关层从14%上升到21.8%,基本打破核心层占绝对地位的发展特征;网络文化服务业、其他文化服务业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迅猛。
&&文化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组建市国有文化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大国有文化集团、演艺集团、&红岩联线&,四大国有文化集团资产总额比2005年整体翻了近一番,国有文化产业实力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完成全市7个文化艺术院团和51个图书、音像电子、互联网、出版发行等单位的转企改制,全市文化市场经营机构增长7%以上,民营文化产业占比不断上升,活力不断增强。
&&文化产业融合有效深化。文化与旅游、科技、体育等融合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和人文古迹、民俗文化和古镇旅游、创意文化和教育基地、抗战文化和革命历史遗迹等紧密结合;成功推出报网互动、手机电视、在线阅读、电子书等产品;举办了世界杯武术散打赛、武隆越野赛、长寿湖铁人三项等重大赛事活动。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发展机遇良好。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加剧,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软实力&竞争成为各国核心竞争领域。国务院颁布《》,已将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十二五&时期,全国人均GDP将增加到5000美元,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文化需求增长比例将会大大超过物质需求,文化消费体量及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文化业态;后金融危机时期形成的文化反周期动力,将使文化产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重庆面临西部大开发、国家中心城市等历史机遇,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发展差距较大。从横向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比较,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距离文化产业强市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总量相对偏小,对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支撑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居多,原创研发设计与终端销售环节扩展不足。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不高,尚未形成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数量少。文化企业规模普遍不大,缺少战略投资者和骨干企业。文化品牌建设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政策体系和保障措施不完善,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抓住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消费之都&契机,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巩固优势、提升品牌、开放引领、项目带动、区域协调、融合发展&的思路,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为核心,以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文化产品&走出去&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切实把重庆建成西部文化产业高地和全国前列的文化产业强市。
第四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弱化政府直接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政府在产业引导、政策调节、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依托全市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内容和文体会展等新兴文化行业,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强的大型文化产业集聚区,提升传统文化行业,扶持培育新兴文化行业,逐步实现各文化产业门类整体推进、联动发展,全面繁荣重庆文化产业。
&&坚持产业集聚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大局,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明确不同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带动周边产业,周边产业与集群产业发展互补局面。
&&坚持自力更生与扩大开放相结合。坚持自力更生,通过整合资源、挖掘自身潜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不断开放文化市场,积极营造宽松、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本市文化产业领域,鼓励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与重组,积极加强文化产业对外交流与合作。
&&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考虑文化的两种属性,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任务,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协调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鼓励、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充分展现巴渝文化魅力。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市文化产业总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十百千万&目标,基本建成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高地、全国前列的文化产业强市。
&&文化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实施10个西部一流的市级重大项目,培育一批产值10亿级和100亿级的大型文化企业,年增加值迈上1000亿元台阶,产业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文化产业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
&&文化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建成10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各具形态的文化产业园区和100个市级文化产业基地,培育10000个中小文化企业。在优势行业上形成前端研发、中端拓展、后端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结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对产出增长贡献值的比重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三大层次增量贡献值的比重调整为25∶20∶55。
&&形成创新水平高的品牌群。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全面提升,产业研发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打造形成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品牌40个以上。
&&文化产业综合效益更加凸显。文化产业年均新增就业岗位不低于2万个,2015年末行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超过3%;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融合度显著提升,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更加凸显;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6%以上。
第三章& 优化产业总体布局
第六节& 产业布局
根据全市各区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结合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科学规划文化产业总体布局,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形成&一核两带多节点&的总体构架。
&一核&,即以主城九区为中心的都市文化核心区。依托主城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文化旅游、会展、广播影视、出版发行等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把主城九区打造成全市十大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分别在CBD片区、两江新区及西部新城等区域,布局十个西部一流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差异化发展的国家级及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形成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极核,引领全市文化产业高水平发展。注重文化产业与制造业、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全市支柱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发展,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
&两带&,长江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带和渝东南&渝西特色文化产业带。一是在推进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过程中,依托白鹤梁、白帝城、石宝寨等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将旅游与文化发展充分结合起来,着力培育长江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带。继续大力推进三峡文化产业富民工程,策划、建设数个市级及一批区县级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园区,做大做强三峡文化旅游。二是依托渝东南特色生态文化与土家族、苗族等民族文化资源以及渝西石刻、宗教遗址、古城等历史文化资源,以成渝区域合作、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为契机,加强川渝、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合作与对接,着力培育渝东南&渝西特色文化产业带。强化成渝经济区文化资源整合和深度开发,积极融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带。
多节点,依托各区县具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综合考虑各地的交通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文化产业发展潜力等因素,形成若干特色文化产业&节点&。重点打造大足石刻景区、江津民俗文化影视基地、黔江土家休闲生活体验区、酉阳桃花源民族文化产业园、长寿湖景区、万州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巫山三峡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展示中心等若干重大项目及文化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各节点在所在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有效支撑全市文化产业大发展。
&
图1 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布局示意图
第四章& 优先发展重点行业
加快构建全市&442&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数字文化内容、文体会展4大新兴文化行业,着力提升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印刷包装、演艺娱乐4大传统文化行业,积极培育文化商品制造、艺术品创作和交易2大行业,促进文化产业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第七节&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业
一、发展目标
依托重庆特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工业和建筑设计、文化科技、时尚设计、咨询策划等行业,加快推进文化创意载体建设,到&十二五&末,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文化创意产业高地。
二、主要举措
发展文化创意重点业态。立足重庆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由&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转变。充分发挥重庆高校、设计企业和研究机构优势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以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为主体的创意设计,辅以装潢、图文制作、建筑模型等相关行业。
推进文化创意载体建设。大力推进文化创意基地和园区建设。以主城为核心,在CBD片区、两江新区及西部新城等区域,重点建设南滨现代文化产业园区、解放碑时尚文化城、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北碚时尚文化城等文化创意平台。对区县特色创意产业进行合理布局,重点建设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渝东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文化创意平台。&
专栏1&&&十二五&文化创意重点项目
重庆文化产业促进中心、解放碑时尚文化城、黄桷坪艺术园区、南滨现代文化产业园、五里店工业设计中心、巴国城婚庆创意产业街区、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渝东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
第八节&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
一、发展目标
充分依托境内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强化区域合作,凸显重庆特色,加强旅游产品市场推广,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打造西部领先的文化旅游高地,把重庆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主要举措
优化布局,凸显特色。依托重庆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结合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天生三桥、温泉之都等旅游精品,重点开发颇具特色的三峡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都市文化旅游、巴渝民俗文化旅游以及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等业态,推出6条特色人文旅游线路、5条抗战遗址旅游线路、9条红色旅游线路,逐步形成&一圈、一带、两翼&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一圈&指主城区,主要依托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主城都市文化旅游圈。&一带&指长江三峡,主要依托三国文化、巫巴文化等三峡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掘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丰都鬼城、巫山古人类遗址等文化资源,打造长江三峡文化旅游发展带。&两翼&即依托大足石刻、潼南大佛寺等文化旅游资源,在渝西片区打造宗教文化旅游西翼;依托乌江画廊、黔江号子、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秀山花灯艺术等自然民俗文化资源,在渝东南片区打造全市自然民俗文化旅游南翼。
加强合作联动发展。依托区域性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推动区域性文化旅游联动发展。一是依托长江三峡,加强与湖北合作,共同开发三峡文化旅游资源,做大做强三峡文化旅游业。二是依托渝西片区宗教文化资源,加强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合作,积极推动大足石刻与敦煌石窟的旅游联动发展,打造世界知名的宗教旅游区域。三是依托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与湘西、黔北等地合作,策划、包装各具风情的民俗文化旅游线路,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与媒体合作,提升全市文化旅游知名度。整合重庆媒体资源,制作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重庆文化、旅游的形象促销专题片。加强与全国及国际主流媒体合作,采取阵地促销、节会促销、网络促销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推动重庆文化旅游项目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创新内容,延伸产业链。深入挖掘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创新旅游服务内容,加强旅游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支持建设重庆旅游商品展销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市场、工艺美术品交易市场等,着力打造全市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品牌。把学术活动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鼓励各类学术机构到相关领域文化旅游胜地召开各种学术论坛、专业研讨会等,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
图2& 重庆市文化旅游产业布局示意图&
专栏2&&&十二五&文化旅游重点项目
重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五方十泉、一圈百泉、两翼多泉、红色经典旅游区、大型文化主题公园、重庆摩谷、重庆抗战文化遗址长廊、磁器口古镇民俗文化产业园区、万州天仙湖文化娱乐休闲公园、重庆合川钓鱼城文化产业示范园、潼南县大佛寺文物风景区、菩提山中国长寿文化城、丰都鬼城民俗文化产业园区、忠县白公祠综合景区开发、奉节县夔州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等。
第九节&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内容业
一、发展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先进数字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数字广告等数字内容产品,加快培育一批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龙头企业,形成区域特色明显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集群。
二、主要举措
加强传统内容与数字技术融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数字技术,与电影、电视、报纸、艺术、游戏等传统内容产品结合,全力打造包括数字游戏、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艺术、网络服务、内容软件、数字出版与典藏等数字内容产品。
吸引国际知名企业来渝投资。支持引进国际知名动漫创作室、影视特效数字工作室、游戏开发商、数字传媒商、内容运营商来渝投资办企业。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本地企业加快提升应用技术开发和运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数字内容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打造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集群。合理规划、布局数字文化内容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构建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集群。依托重报集团、大渝网、华龙网等媒体网络,依托视美、天健、水星、华龙等动漫基地,吸引一批数字内容企业入驻高新区、两江新区发展数字文化内容产业,着力将两江新区打造成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集群。&
专栏3&&&十二五&数字文化内容重点项目
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庆天健创意产业基地、北碚动漫网游创意园、重庆华岩动漫产业园、西部新媒体数字集成中心及重庆电子商务城、大渝网门户服务平台等。
第十节& 大力发展文体会展业
一、发展目标
依托文体会展场馆设施,大力发展各类文化会展活动,培育和引进知名文体会展品牌,不断壮大重庆文体会展业,将重庆建设成西部&会展之都&。
二、主要举措
深度开发会展活动。整合全市体育场馆、会议展馆资源,举办各类会展活动。坚持把会议论坛、重大赛事、文化活动、产品销售与展览展示有机结合,紧紧围绕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文化产品等优势产业,整合各类资源,多层次开发会展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营销、网上展览会等新兴业态。
培育知名会展品牌。提升文化会展节庆活动规格和影响力,培育打造品牌会议展览活动,继续办好重庆艺术节、西部动漫节和全球采购会、渝洽会、高新技术博览会、国际汽摩博览会、&重庆读书月&等品牌会展活动。依托区县优势产业和特色民族文化,举办永川国际茶文化艺术节、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三峡移民文化艺术节、黄桷坪文化艺术节、万盛夜郎风情节、秀山花灯艺术节、磁器口春节庙会、大足宝顶香会、丰都鬼城庙会等会展节庆活动,构建多元化会展经济体系。
合理布局会展活动。在全市&一圈多点&总体空间格局下,合理布局体育场馆、会展场馆等设施,促进场馆设施建设与会展活动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以重庆规划展览馆、重庆国际会展中心、西部国际会展中心等场馆为支撑的重庆会展核心经济圈。依托万州三峡库区中药材城,举办专业医药会展,使其为长江中上游最有影响力的中药材展销中心;依托大足五金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大型专业博览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发挥黔江在渝东南的区位优势,建设渝东南会议展览中心。
&
专栏4&&&十二五&文体会展重点项目
西部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三峡国际会展中心、渝东南会议展览中心、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项目等。
第十一节& 着力提升广播影视业
一、发展目标
大力推动内容产品生产、有线网络发展及新媒体新业态发展,着力培育影视剧制作公司,打造影视剧拍摄基地,力争到2015年形成传统媒体产业和新媒体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广播电视产业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在本地市场份额每年同比增长10%,受众收视率排名进入全国五强,基本实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目标。
二、主要举措
着力推动内容产品生产。加大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和纪录片等影视作品创作力度,提升作品质量,促进全市广播影视业跨越发展。着力挖掘巴渝文化资源,制作彰显重庆特色的影视作品,提升重庆广播影视产业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视剧创作生产达到50部1000集、电影创作生产达到20部、纪录片创作生产达到50部,年制作广播电视节目达到15万小时。
加快发展有线网络。把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广播影视产业的战略重点加以培育,加快完成全市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数字化转换,开展国家下一代广播电视传输网络(NGB)试点建设。加速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加快有线电视网络由小网向大网、由模拟向数字、由单向向双向、由用户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拉动上游内容创作生产,扩大下游消费市场。
着力培育新业态。依托重庆作为&中国互动新媒体网络与新业务科技工程建设&第一批试点城市等优势,争取国家网络视听产业基地项目落户重庆,着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与研发。搭建全国领先水平的新媒体技术开发和高新技术应用平台,逐步把新媒体新业态培育成广播影视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网络广播影视,进一步完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统一运营体制,健全与网络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与运营模式。
培育影视剧制作公司。采用合资合作、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影视制作产业,培育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影视剧制作公司,提升电影、电视剧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组建重庆电影集团,打造依托广电媒体、独立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支撑影视制作产业的发展。力争到2015年,推出20部精品电影,3&5部获得国际国内电影奖,全市实现年均电影票房4亿元。
打造影视剧拍摄基地。按照&一核多点&,影视剧制作+影视拍摄基地&双轮&驱动的布局思路,以中国国际影视城为核心重点发展影视剧制作产业,着力打造大足龙水湖、江津民俗文化、武隆乌江、黔江濯水古镇、彭水民俗文化、渝北龙兴古镇、长寿湖、三峡万州等影视基地拍摄点,建设成集拍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影视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影视拍摄视基地。
&
专栏5&&&十二五&广播影视重点项目
重庆数字媒体中心、重庆网络电视台、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手持移动多媒体项目、中国国际影视城、大足龙水湖影视基地、江津民俗文化影视基地、黔江濯水古镇影视基地、武隆乌江影视基地、彭水民俗文化影视基地、渝北龙兴古镇影视基地、长寿湖影视基地、三峡万州影视基地等。
&
第十二节& 着力提升出版发行业
一、发展目标
积极培育新兴业态,加快出版发行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到&十二五&时期,出版发行结构更加优化,基本建成我国重要的数字出版基地,力争行业销售收入、年生产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行业和全市经济平均水平。
二、主要举措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结构调整的主线,推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和集约化重组,打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出版、印刷、发行、衍生&四大产业&体系。一是推动转型升级。大力加强原创作品生产,调整优化报刊图书出版结构,注重内涵发展,由数量型向规模型、特色型、品牌型、效益型转变。二是培育龙头企业。落实集约化战略,强化龙头企业在四大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版产业,要全力支持出版集团打造百亿集团,确保3家出版社在&全国百强&中保级升位,积极培育五大品牌报刊集群。发行产业,要在推动新华集团打造百亿集团的同时,培育5家以上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的民营企业。
健全出版发行市场体系。一是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力争到2011年底实现报刊改革全覆盖。督导转企后的出版单位&改制&,使所有经营性出版单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法人主体。二是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形成由市场配置资本、技术、人才、出版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机制,发挥市场在推动&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战略重组和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基础作用。三是优化市场布局。鼓励扶持民营经济,进一步形成多元平等竞争的所有制格局。以动态配置书号、有选择地支持报刊更名等方式推进出版单位调整市场定位,形成读者细分、产品互补的&专精特新&的市场格局,减少同质竞争,凝聚核心竞争力。四是建设市场载体。打造西部一流的新华物流中心(二期物联网)和书刊批发市场,建设远郊中心书城及社区、农村的基层发行网点,形成四个层次构建的市场载体。五是推进市场营销。一手抓&引进来&,力争每年举办1至2次全国性或区域性出版物展销活动;一手抓&走出去&,每年组团参与1至2次国际书展,进一步提升重庆新闻出版的辐射影响力。
打造满足多元化产品。一是打造出版品牌。实施精品战略和品牌战略,着力打造和经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出版发行文化品牌。启动实施&十二五&十大出版工程和十大经营性报刊工程。确保一批精品陆续面世,形成重庆出版的民生导向、优势品牌和特色定位。二是丰富出版品类。以倾斜配置出版资源等方式,大力推动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一个内容多种介质的全媒体发布,形成书报刊碟网、纸质、电子、视听读物等样式齐全、品类新颖、百花齐放的格局。三是扩大出版规模。力争每年全市新出图书增加500种以上;全市报刊期刊印量增加40万份(册)以上,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出增长50%以上,使重庆出版规模、质量整体提升。
加快出版发行基地建设。以主城区为核心,依托重庆北部新区高新园打造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依托出版集团、新华集团在主城区的出版、发行、销售网络打造图书出版发行基地,加快建设南滨路出版传媒创意中心、渝北传媒产业园和物流发行配送基地。依托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布局区域性大型书城和出版物发行物流中心。重点抓好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平台建设,以完善电子出版产业链为方向,积极引进中文在线、汉王科技、雅昌集团等国内新闻出版领军企业,积极支持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新华书店集团、《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电脑报》、腾讯大渝网、《商界》等市内数字出版企业向基地聚集,并规划引导黔龙、重报、华林等印刷企业发展配套。
&
专栏6&&&十二五&出版发行重点项目
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重庆出版传媒创意中心、重庆新闻出版传媒产业中心、重庆光盘制作中心、新华畅快物流等。
&第十三节& 着力提升印刷包装业
一、发展目标
不断提升印刷包装技术水平,突出重庆特色,向精细化、品牌化、数字化转变,&十二五&时期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引领西部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
二、主要举措
提升印刷包装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印刷包装设备,大力发展彩色印刷、高新技术印刷,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提高印刷包装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产品质量,降低行业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引进光盘生产线,加快光盘复制业发展。
促进印刷包装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印刷包装龙头企业吸收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基础较好的中小型企业,组建集约化印包集团。鼓励企业跨地区经营,引进和发展外商投资印刷包装企业,全面推进民营印刷包装企业发展,建设一批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包装基地和园区,提升我市印刷包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优化行业布局。主动融入两江新区和西永微电园发展,以江津现代印刷包装物流基地与渝北印刷包装基地为&两极&,重点围绕玖龙纸业等重点项目进行配套和产业延伸,积极带动其下游印刷包装及物流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构建以万州、涪陵、长寿为中心的库区印刷复制产业带,着重发展包装装潢印刷业;以黔江区为中心的渝东南印刷复制产业带,并依托民族服饰、饰品、用具等生活装饰特色,发展&民族生活装饰印刷&服务产业;以永川、合川为中心的渝西印刷复制产业带,围绕一小时经济圈各项产业需要,积极内引外联,促进资源、资本、业态的优化集聚,打造以非公经济为主的包装装潢印刷产业集群。
&
专栏7&&&十二五&印刷包装重点项目
现代化刊物印刷及物流集散基地、重庆现代印刷包装基地、重庆日报文化创意产业园、三峡印务包装产业园区。
&第十四节& 着力提升演艺娱乐业
一、发展目标
积极培育演艺主体与演艺品牌,有效整合演艺场所资源,加快剧院建设,优化演艺环境,逐步建立健康有序的演艺市场,提升全市演艺娱乐场所的整体层次和文化品位,促进演艺娱乐业繁荣发展。
二、主要举措
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重庆市演艺集团在演艺市场上的主体与主导作用,支持其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网络、娱乐、演艺场所资源整合重组,采取收购、兼并、重组或连锁、加盟等方式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演艺娱乐团体、开办演出机构、举办演出活动,支持民间艺人组建微型演艺娱乐团体。
积极打造演艺娱乐品牌。支持原创性、有文化内涵、价值取向积极的文艺表演作品的创作、生产及营销,提高演出单位的品牌竞争力,打造演出市场知名品牌。加强文化交流演出,积极推动《渝美人》、《印象武隆》、《梦幻桃源》文艺表演精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重庆本土文化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依托国际马戏城、国泰艺术中心等演出载体,打造1&2台常年性大型文化旅游演出节目。统筹城乡文艺演出,继续开展&城市文化下乡&与&农村文化进城&活动,着力提升铜梁龙舞、土家族摆手舞等演出水平,塑造特色鲜明的文艺品牌。积极扶持培育重庆本土娱乐企业发展,力争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KTV、量贩式综合性娱乐城。
加强剧院建设与资源整合。按照&一核三片四级&的布局思路,以主城为核心,以CBD片区、两江新区、大学城片区为重点,以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县、中心乡镇四级演艺场馆为基础,建立健全全市演艺娱乐场馆体系。鼓励各区县和民营企业建设各类演出剧院,并充分开发利用现有场馆,维修、改建、开发闲置场馆,通过自主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盘活国有演出场馆资产,整合场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演艺娱乐环境。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演艺娱乐市场体系。整顿演出市场秩序,建立全市统一的票务平台。加强演艺行业协会建设,促进行业自律。规范经营内容,净化经营环境,大力支持积极健康的演艺娱乐项目和经营活动,提升演艺娱乐项目的文化品位和科技水平,引导演艺娱乐业向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
专栏8&&&十二五&演艺娱乐重点项目
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濯水古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中心、国际马戏城、区县影剧院、乡镇演出舞台。
&第十五节& 积极培育文化商品制造业
一、发展目标
重点围绕文化用品与特色历史文化产品制造,通过建设文化商品产业园,打造特色文化商品品牌,延伸文化用品制造产业链条,促进全市文化商品制造业快速发展,引导带动相关产业提档升级。
二、主要举措
建设文化商品产业园。按照&一园多点、百花齐放&的布局思路,依托规划建设的文化旅游商品产业园项目,吸引主城区较为分散的文化商品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并积极引进国内外有规模有实力的文化商品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发展。不断壮大文具及办公用品等传统文化用品生产规模,鼓励入驻企业研究开发适应现代办公需求的有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文化用品。充分利用全市各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品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基地,提升重庆文化商品制造业的形象和实力。
打造特色文化商品品牌。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展现文化内涵,提升产品质量,展示重庆文化特色,形成特色文化商品品牌。重点依托綦江农民版画、大渡口剪纸艺术、梁平竹帘和年画、铜梁龙艺术品、永川蝴蝶画、永川竹工艺品、荣昌折扇、荣昌陶器、开县临江折扇、重庆蜀绣、万州丝绸、万州木梳、大足石雕石刻艺术品、三峡石、黄杨木雕等特色民间工艺美术品,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商品品牌。同时通过市场扶持与培育,做大做强大足石刻工艺、乌木工艺、重庆漆艺、手工渝绣等非物质文化特色品牌。
延伸文化用品制造产业链条。坚持将文化用品制造业融入大工业、大市场的格局,支持文化产业各门类间以及与旅游、服装等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推进文化用品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结合旅游业,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与现代科技,提高产品的纪念价值与实用性,在增加旅游魅力的同时壮大文化用品制造业规模。&
专栏9&&&十二五&文化商品制造重点项目
重庆文化旅游商品创意产业园
&第十六节& 积极培育艺术品创作和交易业
一、发展目标
深度挖掘重庆文化资源,鼓励发展艺术品创作和交易,到2015年,依托产业的快速发展,将重庆打造成为西部一流的艺术品创作和交易中心。
二、主要举措
依托黄桷坪艺术园区、四川美术学院和市工艺美术协会等平台,深度挖掘重庆文化资源,支持当代艺术和工艺美术业发展,重点发展绘画、书法、雕塑和具有重庆优势和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积极扶持和引进工艺美术工作室,建立多种形式的工艺美术品生产基地和经营企业,鼓励民间工艺美术品制作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大力扶持艺术品拍卖、交易、鉴赏、展览等中介组织,建成重庆当代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交易市场,规划建设一批艺术品交易卖场、艺术创意工作室、艺术品交易中介机构,通过举办主题沙龙等活动,为重庆的原创艺术品提供交易展示平台,进一步繁荣重庆艺术品交易市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行业发展,培育艺术教育、创作、鉴定、交易、会展、文物艺术品开发等产业链。加强策划包装和营销推广,制定出口退税、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工艺美术品出口。&&
专栏10&&艺术品创作和交易重点项目
重庆当代艺术馆、重庆艺术品交易中心、川美&创谷、重庆书刊交易市场等。
&第五章& 发展保障措施
第十七节& 加强政府引导
&&加强政府宏观引导。成立重庆市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区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推动文化产业深入发展。健全重大决策的论证、听证和评估等制度,以及文化消费评价与信息反馈制度。加强文化产业理论研究,重点围绕资源开发、产业发展、非遗保护与开发、市场培育和管理等内容进行研究,引导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与实践,鼓励合理、健康的文化消费,将文化产业建设和管理纳入法治轨道。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鼓励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010〕13号)、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94号)、《文化部、中国工商银行关于贯彻落实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通知(文产函〔号)等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通过税收、金融政策调节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第十八节& 强化要素保障
&&出台鼓励投融资政策。整合文化产业发展融资和信贷担保平台,鼓励社会闲置资本、风险投资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支持文化企业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推动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通过债券市场融资,实现投资主体和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机构可在国家允许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范围内给予文化企业一定的利率优惠,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组建各类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增加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份额,奖励扶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
&&保障文化产业发展用地。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可采取划拨、出让、租赁等方式,给予政策优惠;鼓励旧城改造和城市拓展区建设用地中,预留用地指标;鼓励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民居、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街区土地资源兴办文化企业,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本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产业项目,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暂不征收土地收益。
&&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文化培训机构的合作,推进人才培训的国际、国内交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教育培训体系;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
&&加强法制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体现重庆特色、操作性强的地方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建设,清理和修订与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推动出台《重庆市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第十九节& 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引导、辐射作用,鼓励、扶持文化产业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增加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坚持产业之间的融合。借助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业、汽摩业、网络数字业等产业的市场规模和成熟形态,选择优势领域,推进文化与支柱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丰富产业发展渠道和消费模式。
&&坚持产业内的融合。挖掘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开发潜力,提高文化产业软实力。坚持内容和形式创新,率先促成文化与旅游、会展、体育融合,加快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加快文化作品向文化商品转化。推动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与上、下游产业链有机结合,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外围层和相关层产业门类,加大外围层和相关层的比重,形成整体发展的竞争优势。
&&坚持产业与科技融合。积极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推动文化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借助&三网融合&和物联网快速发展的契机,创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延伸文化产业链。
第二十节& 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
&&搭建对外交流平台。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文化产业强市目标,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对外交流服务平台,推进政府间合作、深化企业间合作,鼓励中介服务机构的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重庆与国际国内交流合作层次,积极引进资金雄厚、管理经验先进的文化企业进驻重庆发展。
&&支持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建立重庆文化对外文化产品交流项目库,支持重庆文化企业及产品进入文化部重点产品出口名录,鼓励和扶持动漫、杂技、图书、艺术品等文化品牌打造。加强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研究,争取建立重庆对外文化产品交流信息中心,积极帮助文化贸易企业对接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支持重点文化品牌做大做强。
&&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制定奖励、扶持、出口减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国有、民营文化企业开拓海外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输出。支持重庆电影集团采取合资合拍、节目交流等方式,推动重庆影视作品走出去;支持重庆演艺集团等企业在海外建立演出基地,着力推出重庆文化精品。
第二十二节 健全评价机制
建立宏观调控部门牵头、统计部门支撑、有关部门和地方相互协作参与的文化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动态发。建立健全全市文化产业动态监测制度体系,加强以市场交易规模为主要内容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定期消费者需求倾向调查制度与宏观监测点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加快文化产业各领域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制订、宣传和实施,开展文化企业等级评估和资质认定工作,建立文化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评级制度。结合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科学制定文化产业统计指标及统计口径。积极开展文化市场的调查和预测,掌握文化市场、文化消费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信息,为引导文化消费和文化产业正确发展提供依据。
附表1:&&&&&&&&&&&&&&&&&&
重庆市&十二五&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表
主管督促部门
投资预算(亿元)
黄桷坪艺术园区
黄桷坪艺术产业园区东起滩子口,西至李家沱长江大桥北桥头,南起江滨,北至铁路中学,包括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中心的3平方公里区域。该项目以文化艺术为重点,以&川美&创谷&为核心,引导文化创意产业聚集,构建重庆市并辐射全国的多元文化产品市场。着力发展文化创意设计、艺术品交易、艺术中介服务、艺术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打造西部文化创意高地,建成西部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和时尚创意生活集聚地。推动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
九龙坡区、重庆市文资公司、四川美院
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惠民特色庄园
&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惠民特色庄园&在巴南区{民街道(镇)沙井村、龙凤村、辅仁村、胜天村共计8平方公里内规划和建设,其中核心项目为800亩的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文化门类/功能最齐的民俗文化/观光旅游基地。并配套以巴渝风情特色街区、巴渝民俗文化广场、巴渝民俗博物馆、巴渝民俗文化新村(农民集中居住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现代工业设计中心与动漫产业孵化园、市级服务外包基地的后续产业园、影视城、户外婚庆基地、户外人体艺术摄影基地、重庆非公经济教育培训基地/渝商文化活动中心、渝商博物馆、渝商总部会所、渝商农耕文化体验基地、渝商会所/馆、渝商康体休闲中心、渝商{民特色庄园、党政干部农耕文化劳动/体验基地、青少年农耕文化体验中心、胜天森林休闲公园、民俗风情小寨等。
重庆蓝设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巴南区委区政府、重庆市工商联、市文广局
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它所提供的包括大众文化交流、创意展示、时尚潮流体验、高级商务交流和高端商务服务在内的五大平台,将为重庆市及解放碑CBD的文化培育、交流与传承提供高品质的载体和内容。包括书城、影剧院、演讲厅、展示厅、论坛、艺术品拍卖、画廊、商业品牌演绎、高档商务会所在内的诸多社会文化基础设施及泛文化产业,将汇集在时尚文化城的大众文化区、文化互动区、创意产业区、展示演绎区、商业体验区、主题商业区、商务服务区、游憩休闲区等八大功能区中。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
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市文资公司
重庆文化产业促进中心
建设中国西部文化产业产权交易中心、项目展示推介中心、融资担保平台、产品出口服务平台、产业孵化中心、文化产业贷款平台及SOHO办公集聚地。
市文资公司
市文资公司
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
前期利用重庆大剧院配套物业建设重庆唯一,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后期选址扩大规模。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时尚文化交流、高端艺术品鉴、世界顶级品牌展示、前沿时尚品牌发布及企业文化形象展示、大型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项目。将弥补重庆乃至西部地区该领域业态缺失的状况,形成中国西部时尚产业的风向标,服务于政府提出的打造&时尚之都&目标。
重庆嘉融时尚发布中心公司
市文资公司
南滨路现代文化产业园区
重点培育休闲文化、康体文化、创意文化三大文化产业集群,建成最显活力的经济增长极,最具人气的文化产业带,最具品位的人居环境。
南滨路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
南岸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渝东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拟由民族文化展演园区、田园休闲园区、民族工艺品生产园区、民族工艺品批发园区等四大园区构成。在5&10年间建成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第一大规模民族工艺品批发市场。
黔江区文广局
黔江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重庆九龙国际珠宝产业园
该项目由珠宝产业园、珠宝交易广场、房地产开发用地三个部分组成,集楼宇工业、商贸、旅游、创意、婚庆、房地产等为一体,建设周期为六年,预计总投资48亿元人民币。珠宝产业园净用地8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珠宝交易展示中心、珠宝创意设计中心、珠宝制造中心厂房、珠宝公共服务中心、珠宝产业培训中心、珠宝生态旅游中心、珠宝检测鉴定中心等七大中心以及为工业和商务配套的生活区。珠宝交易广场占地约30亩,主要建设珠宝交易中心、综合业务中心和珠宝婚庆活动中心以及配套建设商务公寓;房地产开发净用地约800亩,主要开发供国内国外珠宝大师、专家、产业园内管理和研发人员创作、居住的高尚住宅及商业配套设施。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450亿元人民币,实现年利税约45亿元人民币,新增就业岗位约8万人。
深圳市安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皇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九龙坡区人民政府
巴国城红喜坊婚庆城
在巴国城打造集婚庆礼仪、婚庆产品销售、婚庆文化、婚庆民俗展示等于一体的重庆婚庆产业高地。
重庆市龙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社会投资
九龙坡区文广新局
重钢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原重钢厂区为核心,延伸包括马桑溪公园、义渡公园等。重钢搬迁遗址区位优越、交通发达、滨江临水,拥有宝贵的钢铁工业历史遗产和厂房建筑遗产等,开发土地宽阔集中,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风水宝地,适宜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工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艺术表演展示、文娱消费等多种业态,综合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给工业基地遗产注入时尚创意元素,建成重庆CRD核心片区。
大渡口区文广新局
中国&涪陵文化创意产业园
坐落在涪陵坪上龙潭镇兴隆湖畔,规划用地1000公顷,依托龙潭,连接青羊、大顺辐射坪上。由法国华侨华人会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园、现代农业园、农耕文化园、生态牧场区、鹤年养生区、大地艺术区、影视文化区、旅游发展区、高端宜居区、服装制造区、华人华侨投资区、全球华人文化展示区、中法低碳经济示范区、林地保护区等。
涪陵区委、区政府
涪陵区委、
北碚画家村项目
在北碚区歇马镇甘家桥水库周围打造高品质文化生态社区,筑巢引凤建立高级别画家村落,形成艺术创作、教育、交易产业基地。占地约328亩(含水面170亩),拟建面积10万平方,其中创作室60000平方,教学楼10000平方、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10000平方,综合楼20000平方。计划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
重庆永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碚区区文广新局
三峡文化创意产业园
在钟鼓楼街道都历村,投资12.36亿元。其中:投资3600万元对三峡工程漏统文物大佛寺进行复建,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12亿元对万州区部分文物及部分优秀近现代民居进行复建,并新建部分景观,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同时将具有万州及三峡库区特色的非遗项目进行集中展示,设置文化保护、旅游观光功能的文博园区,并建成含文化传媒、工艺美术、时尚消费、动漫设计、园林山水设计、根雕、广告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万州区兴茂集团、万州区文管所
万州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为促进文化与摩托车产业的融合,提升汽车摩托车产业的价值,拟引进世界摩托车锦标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汇集以摩托为主题的运动竞技、文化演出、体育旅游、休闲娱乐、商贸培训以及餐饮等产业,打造一个集&文化、体育、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主题园区,满足各类消费群体对泛体育活动多方位多层次需求。
重庆市嘉禾实业公司
市文资公司
红岩文化产业基地
选址地点为红岩革命纪念馆周边,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12亩.拟建红岩文化产业基地总建设规模约113000平方米,在功能上主要考虑四个分区:1、产业基地:约55000平方米,包括影视、剧场、排练、培训、餐饮等功能;2、服务配套用房:约20000平方米,包括红色旅游商品研发、展销等功能;3、五星级酒店:约30000平方米;4、高档会所:约8000平方米,包括高端论坛、会议、沙龙等功能。项目投资预算约58610万元,其中建设经费约50110万元,拆迁经费约8500万元。建设周期约2&3年。项目建成后,可使红岩联线弘扬和传播&红岩精神&更加广泛、多样、深入,使重庆市的红色旅游和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高度,也可为社会提供新的劳动就业机会。其经济效益则体现为对交通运输业、商业、加工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带动性和对经济结构调整、对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推动性。
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
重庆抗战文化遗址长廊
曾家岩&化龙桥抗战遗址文化长廊建设项目位于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中区北侧嘉陵江沿线,东西跨距达6公里。项目涵盖周公馆等24处抗战遗址资源点,均为建筑类遗存,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点两处、市级四处、区级四处、普通文物点四处、新发现文物点十处,主要分布在上清寺、李子坝、红岩村三个片区。项目性质定位为:中国抗战历史文化体验长廊、怀旧主题的民国风情时尚休闲长廊;名称策划为:岁月.重庆;主题形象为:江山岁月,重庆情怀;功能定位为:重庆都市文化的4S店;目标定位为:中国抗战文化遗址展示长廊、西南地区怀旧主题的时尚休闲区、重庆的文化旅游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周期为年。2010年已经完成:(1)中四路街区改造,完成投资3800万元(包括拆迁)。(2)长廊核心区&&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的建设任务,完成投资(包括拆迁)2.6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产业引进和布局。下一步在对李子坝二期工程进行策划和资金筹措。
渝中区房地局康翔公司
渝中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磁器口古镇民俗文化产业园区
位于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的&巴渝老街&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16.5公顷,总建筑面积104441平方米。拟建三个部分:西风东渐区(位于幸福街东段,建筑面积49125平方米,经营业态为创意产业园,吊脚楼客栈,龙隐会所,水岸休闲区,游客集散中心,马鞍山文化公园)、陪都流韵区(位于北碚路侧,建筑面积24276平方米,经营业态为老字号,私房菜馆,都市舞台)、江渝旧事区(位于马鞍山山脚,建筑面积31040平方米,经营业态为古街旺铺繁华街市,&老滋新味&美食区,戏园,私人博物馆,茶馆)。现此项目的城市规划设计已完成,并与上海豫园签订了框架合同协议。此项目计划分二期开发,拟投入资金30亿元,预计2014年完成。古镇内核心区十一个重点院落按一院一景,一院一风格的原则进行重新打造。现正在做前期拆迁手续的申报,计划分多期开发,拟投入资金1.1亿元,预计2014年完成。
磁器口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
沙坪坝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酉阳桃花源民族文化产业园
该产业园是以桃花源国家4A级景区为核心,以桃花源文化创意广场、酉阳综合文体中心、渝东南民俗风情街、桃花源国际旅游度假区、桃源金水岸、腾龙山文化主题公园为主要载体,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业、文化娱乐业、民族歌舞演出、影视基地拍摄及播映,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以及传统的广告、印刷出版、包装等文化产业,打造集多种文化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产业集群。
酉阳县文广新局
酉阳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大足石雕艺术创意产业园
在大足城南建设占地3100亩的大足石雕艺术创意产业园,把艺术与石雕结合,重视石雕的艺术内涵,重视作品的创意,让石雕产业的艺术生产服从审美艺术创造规律、经济规律,让石雕艺术走向市场,从而实现石雕艺术产品价值最大化,实现从审美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换,最终实现石雕艺术的产业化,促进石雕艺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建设主要内容为:1、建立石雕艺术生产加工中心(占地约1000亩);2、石雕艺术创意研发中心(占地约150亩);3、石雕艺术展示销售体验中心(占地约250亩);4、国际雕刻艺术博览馆(内设石材博览馆、国际名人石像馆、国际雕刻艺术交流中心)(占地约250亩);5、石龙文化广场(国际节会主会场)(占地约200亩);6、建立国际石雕文化公园(香国乐园)(占地约1250亩)。目前,先期项目工作进展如下:大足石刻旅游商品研究开发中心已与重庆邮电大学艺术传媒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关研发正在进行;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进入实质筹备阶段,计划20011年3月前进行首站英国威尔士博物馆展出,正在进行石刻产品整体复制。其它项目初步规划正在审批中,预计2017年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
重庆大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大足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合川钓鱼城文化产业示范园
项目位于合川城区东城半岛,占地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滨水岸、宋元古战场钓鱼城军事城堡、涞滩古镇、盐卤温泉等合川独特的人文资源,建设宋元古战场大遗址保护工程、钓鱼城休闲文化主题公园、钓鱼城宋元历史文化街区、大型影视剧《钓鱼城》、大型情景剧《巴渝雄魂&钓鱼城》、钓鱼城(西部)艺术家之村&六大项目,预计总投入266000万元,分三阶段建设:第一阶段(),预计投入84000万元,拍摄完成大型影视剧《钓鱼城》,建设完成中国西部(钓鱼城)艺术家之村,开展钓鱼城嘉陵江休闲文化主题公园、钓鱼城宋元历史文化街区、宋元古战场大遗址保护工程的前期策划准备工作。第二阶段(),预计投入147000万元,建设完成钓鱼城嘉陵江休闲文化主题公园、钓鱼城宋元历史文化街区。第三阶段(),预计投入53000万元。实施宋元古战场大遗址保护工程,排练合成演出大型情景剧《巴渝雄魂&钓鱼城》。
合川区城投公司
合川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菩提山中国长寿文化城
项目规划面积约15平方公里,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空间布局为:一廊(万寿天梯长寿文化长廊)、一镇(长寿古镇)、两核(丹寿文化区和佛寿文化区两大核心区)、三区(主题创意产业区、居住区、绿色生态抚育区)。项目投资概算110亿元,以5A级风景区标准打造。项目采取整体开发,分区推进。核心区(丹寿文化区、佛寿文化区、长寿古镇等)在第一阶段(2010年&2015年)实施;拓展区(主题创意产业区、未来生态居住区、绿色生态抚育区等)在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实施。目前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长寿古镇已于2010年10月开工,万寿天梯、佛寿文化区将于2010年底相继动工。预计2012年核心区建成开放,2015年全面完工。
重庆长寿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长寿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中国&重庆&子如文化园&
子如文化园总投资25325万元人民币。其中&善恶&灵魂家园&投资6300万元,系根据刘子如先生1921年出巨资兴建规模宏大的重庆青年会宗旨创建,即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让那些喜欢追求物质利益以外的游客,在&善恶&灵魂家园&内与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心理学大师对话并进行路径选择,在游玩中放松身心。《刘子如》系列文艺精品投资10525万元,是以电视剧为龙头,在拍电视剧时套拍电影,辑录剧情画面编著连环画,将剧本改编为传记小说,再根据小说制作励志爱国的动画片,构成&电视剧、电影、传记小说、连环画、动画片&五项文艺精品(电视剧投资4500万元,电影投资2900万元,传记小说投资10万元,动画片3部共100集投资3100万元,系列连环画投资15万元)。&人生轨迹&影视旅游基地投资8500万元,是在摄制电视剧、电影时,按照刘子如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轨迹建造的影视旅游基地。建设周期预计为3&5年。
北京翔宇德铭文化发展公司
万盛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潼南县大佛寺文物风景区建设工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景区内有亚洲第四、全国第一大鎏金摩岩大佛&八丈金仙&、我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全国最大的顶天&佛&字和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七檐佛阁&等到不可再生的、宝贵的旅游资源。为重庆市&十大旅游精品工程&项目之一。规划区面积379公顷,其中大佛寺景区面积278公顷,&旅游综合服务区面积101公顷。建设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酒店、管理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十大善园、沙滩休闲公园、生态观光园,对大佛殿、千佛岩等重要景点和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性建设以及部分旅游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为3期工程,预计总投资18亿。目前,第一期核心区工程游览道路、广场基本完成,已投入使用。
潼南县大佛寺景区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潼南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永川古城复原规制的建筑格局,彰显地域文化形象风貌,形成旅游发展的主要平台,符合市场化运作。建筑风格为明清时代建筑风貌,川东地域建筑风格为主,融入川渝及周边地区的风格,加入封火墙等其他移民地域的特色元素。总用地规模为61.59公顷,城市建设用地60.30公顷,以商业、居住功能为主导。经营性用地37.78公顷。居住用地27.94公顷,占46.33%。商业用地9.84公顷,占16.32%。道路广场用地7.39公顷,占12.26%。绿地4.69公顷,占7.78%。功能包括:箕山、园林、县衙、鼓楼、城隍庙、商业街、锦云书院、城隍庙、商业街、禹王宫、南华宫、文庙等。投资总额5.97亿元,2015年完成。
永川区新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永川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重庆文化养生苑
重庆文化养生苑项目一期规划占地面积300亩,项目定位为中高端主题度假休闲养老中心、重庆市级文体老干疗养中心、文化养老配套中心、生态养老休闲中心。该项目不仅可以弥补目前重庆市老年公寓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更在对重庆老年产业的发展上起到了最大效应的推广和领头的作用。该项目可在主城周边形成连锁式发展
重庆欣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市文资公司
奉节县夔州古城文化产业园区
园区建设包括文物复建,古城墙复建,民俗文化街复建,历史文化展示区\文化公园等文化体验、参与项目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目前,已完成文物复建、城楼复建,白帝城博物馆建设正在实施中,预计2015年底建成完成。
奉节巴蜀旅游文化公司
奉节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白公祠综合景区开发
该项目占地面积900亩,建筑面积445800平方米。其中包括:(1)民俗建筑一条街(包括:秦家上祠堂、太阳寺、龚家院子、马识途故居、石宝文庙等建筑),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2)文物古建筑复建一条街(包括:萧公庙、陈一伟民居、洋渡王爷庙、永兴王爷庙、忠州巴王庙、太保祠、关帝庙、老官庙等),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3)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园(包括:原始制盐工艺流程演示园、陶艺制作展示园、造纸工艺流程展示园、民间工艺展示园、忠州忠孝故事园等),占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4)忠州博物馆,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7080平方米。(5)基础设施(道路、绿化、给排水工程、消防通道等),占地面积200亩。(6)旅游服务设施,占地面积115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
忠县文物局
忠县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丰都鬼城民俗文化产业园区
该项目在对名山风景区提档升级的基础上,与毗邻的小棺山古民居进行资源整合,扩大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文化旅游链,共同构建&鬼城民俗文化产业园区&。1、名山风景区提档升级工程:①在名山景区大堤上复建丰都古镇,浓缩修建世界鬼文化之窗,展示丰都民俗文化产品;②利用光电技术,打造民俗文化体验项目;③修建十八层地狱,宣传从善文化;④完善鬼王石刻的配套工程建设。2、小棺山古民居文化主题园,与名山风景区整合打造,集中展示峡江民居生产生活情况、建筑艺术和文化情况:①完善景区配套设施;②征集与古建筑同时代文物器具,充实古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③打造影视拍摄基地;④在名山脚下的防护大堤上复建陈公馆、吴家大院、李家大院、陶家大院,扩大古民居主题园建设规模;⑤打造鬼城古乐舞演出工程
丰都县巴渝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丰都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桃花岛旅游度假区
项目位于巴南区木洞镇桃花岛,拟建设1500亩主体公园,集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生态文化主题园区。
重庆市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巴南区政府
重庆花木世界
重庆花木世界位于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的界石镇,项目占地面积5000余亩,集花木交易展示、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花木商业旗舰,分为花木综合交易展示、花木仓储基地、物流配送中心、特色商业街、郊野休闲公园、文化创意以及综合配套区等8大功能区。规划将国际性的园艺博览会、主题花木节、重庆花博会及相关产业链纳入花木世界,同时将花木相关文化嫁接植该区域、形成国际化的花木文化展示交易平台,更好地推动产业升级。
重庆赛英思实业有限公司
巴南区政府
巴南区文广新局
巴南区界石镇
小田溪巴人遗址公园
文物陈列厅、现场展厅、陶器生产作坊、接待中心、露天游泳场、围墙及大门标志性建筑物。占地7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2011年启动,预计2015年建成。
涪陵区文广新局
涪陵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蔺市红酒小镇
修建鸡公山游乐公园,西普陀寺庙、香溪廊桥,农民新村特色民居,游客接待中心,20多个休闲游乐景点、酒窖及附属设施。占地3000亩。2009年启动,2013年投入使用(目前部分景点已建成并接待游客)。
美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涪陵区政府、涪陵区旅游局
816地下核工程
核反应堆复原,接待中心(绿化带、停车场),洞体内基础设施建设,游乐场、监控设施等。洞长5公里,2009年动工,2011年投入使用(2010年已开始接待游客)。
涪陵区政府、市文广局、区旅游局
北碚抗战历史文化风貌街区
抗战时期,北碚曾经留下浓墨重彩,不仅是当时的文化大后方,更被誉为&陪都的陪都&而蜚声海内外。200多个机关、学校、社会事业单位先后涌入,3000余名全国政经界、科技界、教育界、文艺界名流巨擘汇聚于此。北碚抗战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保护范围包括,位于北温泉街道行政区域内的金刚碑,东至嘉陵江,西到212国道西侧,北临五指山疗养院,南接重庆煤矿疗养院,规划总用地98公顷。将进行传统老街区的保护,同时将北碚老城区几十年变迁中消失的40多处抗战遗址恢复在此,结合旅游开发,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同胞缅怀抗战时期重要文化和交流的聚集地之一。
北碚区十里温泉城管委会
北碚区文广新局
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总部及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主要包括总部大厦(包含六大中心功能:散客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旅游结算中心、旅游调度中心、旅游商务中心、旅游培训中心)、演播大厅、影视拍摄基地、动漫制作基地、五星级酒店等,建筑面积18万O
重庆旅游文化传媒集团公司
市旅游局、北碚区文广新局
万州天仙湖文化娱乐休闲公园
规划红线面积为427.06公顷,湖面面积149.49公顷,实际用地面积277.77公顷,该项目着力将天仙湖区域打造成为集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为一体,三峡文化旅游、娱乐休闲、特色服务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全国最具魅力的三峡风情文化水街;全国著名休闲度假胜地,三峡旅游客厅。
万州区文广新局
万州区政府
数字文化内容
西部新媒体数字集成中心及重庆电子商务城
与中搜合作打造重庆新闻区域性搜索平台;建设重庆&3G门户,为重庆手机网友提供本地的资讯、产品和服务。重点整合重庆礼品市场,以诚信经营、价格优惠、交易便捷、物流顺畅为优势建设重庆电子商务城;以发布、查询实用生活资讯为重点,打造重庆生活商务通,建设大型户外新闻视频等。总投资3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第一年投资1.5亿元,第二年投资1亿元,第三年投资0.5亿元。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中国西部新媒体从业人员培训和认证中心(华龙大厦)
建设中国西部新媒体培训基地,立足重庆面向西部开展网站采编人员、主持人、技术人员等从业资格认证和专业培训(华龙大厦)。项目总投资5亿元,建设周期为3年,第一年投资4亿元,后两年分别投资0.5亿元。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数字文化内容
大渝网门户服务平台
依托于腾讯QQ客户端的区域定位技术优势和《重庆商报》的本土内容和经营优势,通过基于QQ客户端的定向传播手段(allinone地方版、tips和区域定位系统消息等等),建设一个立足于为重庆、为本地互联网用户提供本地化的内容资讯、互联网产品和城市生活便利服务的网站平台。&十二五&期间打造重庆旅游网络黄页&&大渝网&旅游超市&和重庆餐饮网络黄页&&大渝网&餐饮数据库&两大重点项目。
市新闻出版局
重庆数字媒体中心
建成支持多种格式数字视音频内容的新媒体运营支撑平台,整合内部节目版权资源和内容生产能力,搭建IPTV集成播控平台。重庆数字媒体中心将打造成为重庆&三网融合&的唯一内容分发平台。重庆数字媒体中心投资额约1亿元。目前,已完成重庆数字媒体中心组建方案的论证工作。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利用宽带网络,结合GIS、GPS、RS等高新技术,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子信息网络平台,打造&数字重庆&。建设覆盖全市数字视频监控工程、全市电子政务外网网络平台、统一的市级电子政务外网数据中心、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应用平台,建设重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方式及致富信息,促进农村信息化,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实现物联网的运用。建设周期为2011年,数字重庆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目前,&数字重庆&正在进行社区信息化系统端搭建工作,终端正在研发中;政务外网正在进行技术储备。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重报数字媒体工程
本项目是重报集团继&十一五&期间EIP数字媒体项目后又一全新项目,主要目的是实现重报集团旗下报媒&一报一网&工程,使平面媒体信息与互联网信息共同实现全方位信息覆盖的目的。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预计将于&十二五&期间全部建设完成。现已建立起的网站有:华龙网、晨网、大渝网、晚报网、女网等。项目建成后,占领数字媒体高地,达到提升重庆媒体影响力的目的。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投资1&亿元建设重庆书城网上书店和网上商城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连锁销售业务系统,完善网上商品展示、网上销售管理、用户订单结算等系统,丰富业务模式和类型,实现与全市连锁网络实体店的良性互动和无缝衔接,提高出版物和文化商品在线交易、用户服务的效率,拓展主业增长点。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数字文化内容
西南电纸书生产基地
基地是汉王科技与天健互联网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系统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出资建设。是集内容资源、研发、生产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阅读器生产基地。争取在2011年下半年进行生产,2012年达到正常生产和销售,实现赢利。该项目将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推动中国电纸书取得更快更大的发展,通过掌握自主品牌在这一新兴产业的全球市场话语权,推动数字出版发展。目前已基本完成初级准备阶段的工作。于日与汉王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市新闻出版局
重庆新闻出版再教育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西部分中心)
定位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西部分中心角色,承担西部十二省市新闻出版产业每年5万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任务。项目落地重庆北部新区,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新闻出版行业职能培训;新闻出版行业技能培训;新闻出版人才交流服务;新闻出版培训服务研究;人才培训后勤保障;可以为重庆新闻出版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市新闻出版局
市委宣传部&&
国家数字出版研发中心(国家级全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
建成西部最大的全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研究全媒体数字出版前沿技术,版权保护,制定行业标准,提供全媒体数字出版文化体验服务。目落地重庆北部新区,占地面积15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用于全媒体技术研发;全媒体版权保护研究;全媒体数字出版标准规范研究;全媒体创意体验。争取到2020年,助推基地达到入驻企业超过500家,数字出版核心产值超过300亿,带动其他产业附加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目标。
市新闻出版局
&&市委宣传部
重庆华岩动漫产业园
该项目以重庆电大二郎校区为基地,建设以文化传媒创意为核心的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技能鉴定、文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交易为一体的动漫产业基地、动漫企业孵化基地、文化产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文化产品生产制作基地,建设&九龙动漫大厦&、动漫主题公园、动漫剧场,引进中电集团,建设国家级动漫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中电集团、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九龙坡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北碚动漫网游创意园
该项目规划面积1978亩,重点发展软件、影视动漫文化创意等,现有重庆创游软件有限公司重庆创游软件有限公司等网游企业入驻园区。已经研发出《笑闹天宫OnLine》大型创新回合制游戏,同时还有《真武侠无双Online》《WEB游戏》等多款产品在研发中,并将于2009年上市。
北碚区新城管委会
北碚区文广新局
数字文化内容
天安数码城&&
重庆天安数码城地块位于大渡口区商业中心圈地带,南临建桥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北临大渡口区商业中心步行街,西临城市轻轨线陈庚站,城市干道松青路等纵贯其间,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数码城内将集聚众多电子科技企业,在文化产业上适宜发展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内容制作、动漫网游设计等互联网业态,形成重庆市互联网发展的重镇。
天安数码公司&&
大渡口区文广新局&&
正大软件学院中央职业教育动漫游戏实训培训、生产、研发基地
按照全面规划、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思路,在现有实训基地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实习基地的实训规模,采取实训基地的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探索和采用先进的职业教育培训理念,应用动漫游戏生产、研发手段与方法,融教学为一体,建成可同时满足年实训培训2000人的先进的实训培训基地,引进20个左右的动漫游戏研发公司,达到年1200人左右的生产、研发能力,成为融人才实训培训、生产、研发三位一体的、西部一流的动漫游戏实训培训、生产、研发基地,并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和一定影响力的动漫游戏实训培训、生产、研发基地。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巴南区人民政府
巴南区文广新局
大学科技城数字文化园
该项目是在三网融合前提下,以西南大学出版社为龙头,以西南大学出版社正投入研制的《名师在线》全媒体教育平台为基础,创建占地3万平方米的集图书数字出版、网络服务、全媒体教育培训、多媒体制作以及发展软件、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到文化创意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
西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创游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北碚区文广新局
西部动漫节
西部国际动漫文化节作为重庆的动漫盛会,也是国家布局西部的大型主题文化展会,它为展示西部的动漫产业实力,为市内外乃至国内外动漫产业的沟通交流,更为推动动漫关联产业发展,搭建起很好的平台。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西部会展中心
在渝北悦来片区建设高水平的西部国际会展中心,是我市打造长江上游地区会展之都的重要举措。会展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30公顷,总建筑规模6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馆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0万平方米,酒店和会议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会展中心紧靠嘉陵江,临江面为200米宽、2000米长的滨江绿地公园,后面是坡地绿地,总面积约0.8平方公里。建筑形式为展览、会议及酒店整体式布局,展览部分采取半架空式方案。
重庆市地产集团
渝北区文广新局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项目
以PPP模式建成重庆最先进的体育馆,成为我市举办综合性国内外体育赛事的主场馆,同时具有承办大型演艺活动的功能和适度的商贸配套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市文资公司
市委宣传部
渝东南会议展览中心&&
在黔江舟白、正阳新城片区建设高水平的渝东南会展中心,是将黔江打造成为渝鄂湘黔毗邻地区公共服务高地的重要举措。会展核心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其中,室内展馆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万平方米,酒店和会议中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形式为展览、会议及酒店整体式布局,展览部分采取半架空式方案。建成集展览、商业、会议、科技等为一体的大型会展中心。
黔江区政府&&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
重庆影视基地
该项目包括影视生产基地、大足影视制作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影视生产基地主要承担后期制作、加工,拟选址北部新区。影视拍摄基地采取整合区县原有拍摄基地资源,包括渝北、大足、黔江、永川、忠县、武隆、酉阳、长寿等区县。
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
重庆网络电视台
组建重庆网络电视台开展直播、点播等业务,打造融合网络特色和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终端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跨平台、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渠道的全新网络媒体平台。重庆网络电视台将成为重庆市网络视频的主要播出平台,并成为信息、检索等数据业务的主要提供商。目前,已完成重庆网络电视台组建方案的论证工作。重庆网络电视台投资额约5亿元,初期投资5000万元。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转换为基础,利用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构建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通过打造三网融合的业务平台,形成可以支撑高清标清、交互业务、高速数据、视频语音等全业务的平台,按照不同的业务需求选择不同的接入技术达到入户频率40M,建设形成覆盖重庆市主城区和区县的市区部分的无线网络。建设周期为年,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总投资约5.1亿元。目前,NGB网络已完成前期EPON、EOC试验;计划明年部署DOCSIS3.0,增加下行流,扩大主城区覆盖用户接入带宽;正在评估有关无线接入方式。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区县影剧院
2012年前,完成全市所有区县公益性影剧院建设。40个区县至少保证有1个以上公益性影剧院。
区县文广新局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文广局&&
重庆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该项目是打造以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国家级创意出版基地加上市新闻出版信息中心&三合一&的数字出版基地,基地以&园中园&方式在北部新区高新园设立,构筑数字出版产业平台、建设数字出版企业孵化器、打造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优化数字出版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数字版权保护和贸易体系,吸引相关数字出版企业以及工作室入驻,培育重点出版企业。5年内产业收入有望超越40亿元,10年后达到100亿元,同时,带动其他产业附加值将在1000亿元以上。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
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重庆市新闻出版局
重庆日报报业大厦
该项目占地43.82亩,计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00米,由裙房和两幢塔楼组成。其中一幢用于重庆传媒内容生产和数字媒体运营基地,约5万平方米,另一幢约5万平方米用于房地产开发,计划总投资5亿元,计划工期2年。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市委宣传部、市文资公司
重庆出版传媒创意中心
位于重庆市CBD(南部)文化创意&现代服务经济区滨江核心C5&2、C10&5地块,占地面积约50亩。该项目由重庆出版集团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共同投资10亿元联合建设。&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发展成为一个整合图书选题策划、数字网络出版、电子音像出版、图书网络发行销售、卡通动漫创作及衍生产品生产研发,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名副其实的创意策划基地。将有力于提升重庆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项目于9月29日举行了开工典礼,计划2012年上半年完成。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涪陵出版物大型卖场
建设1个营业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集出版物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发行中心。2010年启动,2011年12月投入使用(目前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
涪陵区新华书店
涪陵区文广新局
重庆光盘制作中心
为满足重庆IT产业光盘配套的市场需求,积极推进光盘生产线的生产转型和升级改造,提升产能和收益,积极发展新华多媒体光碟、银杏光盘,配合惠普公司做好光盘配套相关产业发展。抓住重庆IT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投资1亿元改造升级银杏光盘复制生产线,建成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强、管理最优、质量最好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达到国际一流技术水准,产能达到年产1.6亿片的规模,满足惠普等IT业光盘配套的需求,&十二五&期末实现产值3亿元。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新华物流项目
项目地处&两江新区&核心区,占地210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建设周期5年。一期80亩地已建成,重点搞好二期130亩地物流项目规划建设,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上游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运转最快捷的出版物和文化商品流转基础。年产值达7亿元,可吸纳2000人就业。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印刷&&包装
现代化刊物印刷及物流集散基地
位于茶园新区J标准分区4&1/01号地块。重庆出版集团在该宗土地上投资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刊物印刷及物流集散基地。项目计划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成为西部地区较大的集刊物包装装潢设计、制版、印刷业务于一身兼具物流集散功能的综合性大型物流产业基地。目前集团已和南岸区人民政府签订招商合同,茶园管委会正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用地征地工作,争取2010年年底前进行土地招拍挂。
市新闻出版局、市文资公司
三峡库区涪陵印刷中心
建设一个厂区园林化,产品结构链式化、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品牌化的印刷包装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500亩,厂区能容纳20&30家现代化印刷包装企业。2010年启动,2013年全面投入使用(目前已有4家印刷、包装企业投产)。
涪陵区文广新局
涪陵区委、区政府
重庆大剧院
围绕场馆设施的综合利用,市场化运作,开展各种文化演艺娱乐活动。
市文资公司
&&市委宣传部
国泰艺术中心
结合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特色和民族文化风情,主要建设舞台背景、观众座席、演出通道(隧道)、演员排练、灯光音响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以真山、真水、真人为实景,打造大型山水实景文艺剧目。
市文资公司
&&市委宣传部
国际马戏城
市演艺集团
印象武隆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武隆喀斯特印象文化发展公司
武隆县委县政府、市文广局
濯水古镇大型山水实景演出
结合濯水古镇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主要建设舞台背景、观众坐席、演出通道、演员排练、灯光音响以及相关配套设施,以真山、真水、真人为实景,打造大型古镇山水实景文艺演出剧目。
重庆鸿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黔江区委区政府、市文广局
艺术品创作和交易
重庆当代艺术馆
规划建设重庆当代艺术馆,推广当代艺术、进行艺术品投资,收藏优秀作品,开展对外艺术交流。拟选址重庆发电厂旧址。
市政府委托单位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利用九龙坡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校区的空间资源,通过&川美&创谷&项目建设,把川美黄桷坪校区建成集艺术家创作、艺术品展示和交易、艺术教育、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艺术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以文化艺术体验为主题的4A级景区,成为黄桷坪艺术园区的核心区。
四川美院/九龙坡区/市文资公司
九龙坡区政府、市文资公司
重庆艺术品交易中心
规划建设一批艺术品交易卖场、一批艺术创意工作室、一批艺术品交易中介机构,定期不定期举办各类艺术活动。
政府支持的单位
市文广局、市文资公司
&附表2:&&&
重庆文化产业十大集聚区
集聚区名称
广播影视产业集聚区
重庆影视产业项目(北部新区影视制作基地,大足、永川、合川、忠县、武隆、黔江、酉阳、长寿、万州等区县影视拍摄基地)
中国国际影视城项目
&三网融合&产业园项目
印刷包装产业集聚区
重庆现代印刷包装基地
现代化刊物印刷及物流集散基地
重庆光盘制作中心
畅快物流项目
文体休闲产业集聚区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
重庆文化主题公园
重庆汽摩欢乐谷
重庆文化养生苑
西部国际会展中心
重庆大剧院
重庆国际马戏城
国泰艺术中心
民俗文化产业集聚区
重庆抗战文化遗址长廊
磁器口古镇民俗文化产业园区
巴渝风情文化创意小镇/惠民特色庄园
时尚文化产业集聚区
解放碑时尚文化城
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
南滨路现代文化产业园
新技术新媒体产业集聚区
全市有线、无线网络整合及改造项目
西部新媒体数字集成中心及重庆电子商务城
中国西部新媒体从业人员培训和认证中心(华龙大厦)
大渝网门户服务平台
重报数字媒体工程
重庆数字媒体中心
手持移动多媒体项目
当代艺术产业集聚区
重庆当代艺术馆
重庆艺术品交易中心
西部原创艺术产业基地
出版发行产业集聚区
重庆新闻出版再教育基地(新闻出版总署培训中心西部分中心)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国家数字出版研发中心(国家级全媒体数字出版实验室)
重庆新闻传媒产业中心及创意产业园
重庆出版传媒创意中心
西南电纸书生产基地
国家动画产业集聚区
视美动画国家动漫产业园区项目
重庆华龙动漫产业基地
重庆天健创意产业基地
水星动漫基地
北碚动漫网游创意园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重庆文化产业促进中心
中国西部文化创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
重庆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展示推介中心
重庆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
重庆日报文化创意产业园
&附表3:&&&&&&&&&&&&&&&&&&&
重庆文化产业&十二五&十大项目表
&三网融合&产业园项目
以建设重庆网络电视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实施光电网络整合改造为主题,以研发生产手持多媒体、光纤光缆、家庭智能终端、高清视频解码芯片等为重点的产业链,构建重庆三网融合发展的云计算中心、软件研发中心、智能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市文广局/广电集团
数字传媒工程项目
以国家数字出版研发中心、广电数字媒体中心、出版集团西南电纸书生产基地、华龙网新媒体数字集成中心及重庆电子商务城、重庆晨报966966呼叫中心、大渝网门户服务平台等内容为主要载体,打造重庆数字传媒基地。
新闻出版局/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中心项目
以PPP模式建成重庆最先进的体育馆,成为我市举办综合性国内外体育赛事是主场馆,同事具有承办大型演艺活动的功能和适度的商贸配套业态,促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融合发展。
市文资公司
重庆文化产业促进中心项目
建设中国西部文化产业产权交易中心、项目展示推介中心、融资担保平台、产品出口服务平台、产业孵化中心,促进产业的集聚和培育。
市文资公司/出版集团
重庆新闻传媒产业中心及创意产业园项目
建设新闻传媒核心产业及相关产业的集聚中心;建设报业印刷发行物流基地和文化创意基地。
中国国际影视城项目
建设集影视拍摄、制作、生产、电影院线、主题公园、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影视产业基地。
两江集团/市文资公司/广电集团
重庆现代印刷包装基地项目
建设我国西部最大的印刷包装创意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印刷、包装印刷、特色印刷和文化创意产业。
解放碑时尚文化城项目
解放碑核心中央商务区,建设国内一流的集文化展示、教育、消费、服务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经营中心。
视美动画产业园项目
建设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画教育研究基地,少儿影视基地和TICO乐趣城,打造一个集动漫产业发展和青少年文化建设于一体的平台。
重庆天健创意产业基地项目
建设创意人才培训、创意产业孵化、出版传媒选题基地,打造全国出版界一流的创意文化、休闲商业集群。
来源: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网站
作者: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
新法速递:
相关法规: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到綦江在哪坐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