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秀资料故居何时修复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新绛文化】匾额看先祖李毓秀的教育思想
作者:李俊明(系李毓秀第十代孙)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故居位于新绛县周庄村的门楼
& &我出生在一个五花攒门的四合院里。
&我家的大门坐北朝南。两根圆柱矗立在大门左右两侧,带有铆钉与图案的长条铁板镶嵌在两扇门的四周,两扇门左右蹲着一对矫健的狮子,门楼雄伟高大,非常壮观。尤其是大门上的那块砖雕匾额“俭清明”三个大字,字迹斗方,遒劲有力,可谓家训。
&俭,是勤俭,即勤劳节俭。“勤以励志,俭以养廉”,不喜奢侈,华糜生活,爱惜财物,不铺张浪费。
&清朝年间,先祖考入秀才后,不图名不图利,放弃功名,一心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在当时秀才一年的薪水是40两白银,而普通工匠每年只有10两白银,相比之下还是较为可观的。但先祖崇尚节俭,反对奢华,经常教育后人及子弟们生活上要节俭;学习上要吃苦。先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弟子们深受其影响和教育,他的得意弟子阎廷蚧曾写诗来勉励提醒自己和后人:
少吃一只鸡,可买五日菜;
少穿一尺绸,举家有铺戴。
自幼闻是言,于今犹深爱;
惟俭足助廉,粗粝胜借贷。
& 这正是先祖思想的传承与延续。
“俭侧寡欲,俭素为美,自由德者,皆由俭来也”,节俭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应发扬光大。
清,是清白廉洁,不贪不占,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我的爷爷李殿栋生于光绪二十九年。在旧社会当过村长,期间从来不占便宜,不欺诈百姓,公正廉洁,与村民和睦相处。当时面对中央军、二战区、便村地痞的各种敲诈和盘剥,爷爷从来不向村民多收一粒粮、一分钱。所以在五零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土改运动中,不少行恶一时的村长受到政府应有的严惩,而我爷爷平安顺利的度过了这次运动。
明,是心地光明,明人不做暗事。凡事正大光明,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办事。明代薛瑄曾说过“水清则见毫毛,心清则见天理”,天理良心就在于透明可鉴。这正是先祖“平等博爱,防邪存诚,仁义孝道,大气大度”的真实写照。
牌匾《俭清明》告诫我们:生活上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做人要光明磊落。言行举止要有准则,合乎正义,符合道义。待人真诚恭敬、和睦相处;对己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承传先志,继往开来。作为后人应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生理念,身体力行,弘传先祖的思想、智慧和德能。
摘自《新绛文化》总第一期
原文地址:
【延伸阅读】
作者:卫世新 & &
& 山西日报
王俊闳(左一)与李毓秀后人李振声、李俊明(右一)合影。
图片来源:
梁龙池老师说匾额字实为:协清明。我专程到周庄李毓秀故居拍了照片,答案由网友自己判断。顺道又到李毓秀故居修复工地看了工程进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新绛故居·墓地修复进展顺利【组图】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故居.墓地修复进展顺利
高新生 & 山西图片网
&日,《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故居·墓地修复进展顺利。当日,今年9月启动的《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故居·墓地修复工程在《弟子规》作者李毓秀故乡山西运城市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加紧施工。李毓秀故居历经300多年岁月侵蚀和历史变迁,院落大部分已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据当地旅游局负责人王国杰介绍,通过政府采购,此次李毓秀故居.墓地修复工程以预计总投资约3500万元,占地面积约24亩。前期李毓秀墓地修复工程将于2014年5月完工。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字子潜,号采三,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新绛县)人,生于清代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作有《弟子规》、《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等。山西运城市新绛县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澄泥砚之都、中国鼓乐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民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此次修复李毓秀故居·墓地,旨在进一步促进当地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和“旅游兴县”战略目标实现。
原文地址: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李毓秀简介》_优秀范文十篇
范文一:李毓秀名言名句李毓秀名言名句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2、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4、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5、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6、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8、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9、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0、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11、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固邦国自宁。12、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章太炎名言温庭筠名言林则徐名言
范文二:弟子规【译文版】【清·李毓秀】总序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有益的学问。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父母的教诲,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受到父母的教育和责备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出门时告诉父母去向,返家后,面告父母报平安;起居作息,要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 变,以免父母忧虑;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公物虽小,也不要私自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公物,缺失品德,就会让父母伤心;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全力去做; 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不要去做(包括自己的坏习惯);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父母就会忧虑; 做出伤风败德的事,父母亲就会蒙受羞辱;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父母喜爱我们的时候,孝顺不是困难的事情;父母不喜欢我们或管教过于严厉的时候,孝顺父母才是难能可贵;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要和颜悦色、态度诚恳;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如果父母不高兴时不听规劝,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继续规劝;父母不听恳劝,我们虽难过的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居,戒酒戒肉;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出则悌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现能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长辈站立时,晚辈不可先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可以坐;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在尊长面前说话,要低声细气;声音太低而听不清楚,也不合适;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时,应当注视聆听,不可以东张西望;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对待别人的父辈,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别人的兄长,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谨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早上要比长辈起的早,晚上要比长辈睡的晚;人生易老,珍惜时光;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后,马上洗手;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放置衣服时,要有固定的位置;衣物不要乱放,避免造成脏乱;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服装贵在整洁,不在华丽;穿着上要根据自己的身份,与家庭的情况相称;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对待饮食,不要挑食偏食;饮食适量,不要过少过量;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恭敬;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进门时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抖动;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进入房间时,揭帘子、开关门的动作轻缓,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宽处转弯,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以免受伤;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拿着空的器具,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做事不要慌慌张张,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惧困难,不可草率行事。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恶的事情,不要好奇过问;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法分辨是谁;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借用别人的物品,要明着向人请求、征得同意;没有征得同意,擅自取用是偷窃行为;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借人物品,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信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戒之;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信而再次传播;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长短;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无事生非;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做,逐渐赶上;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唯有品德才学可以与人相比,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修养德才;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若是穿著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生气;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听到他人的称赞,唯恐过誉;听到别人的批评,欣然接受,良师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不是有心故意做错的 ,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过能改 归于无 倘揜饰 增一辜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泛爱众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敬重他,并非他的容貌外表好;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佩服他,并非他会说大话;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应当欣赏学习;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不要喜新厌旧;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自私自利,切记不要去评说;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赞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宜少;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恩;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诚服。而亲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义博爱的人稀少;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查色献媚;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不到真理;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贤的境界。
范文三:809李红简介 李红?你是谁?http://info./pub/918.shtml 蒙氏权威 唯一认证 李红女士湖北省唯一一位被AMI (国际蒙台梭利协会)认证的0-3岁蒙台梭利国际教师 在过去的十年中,李老师一直在教育行业工作。从最初的高中英文老师,到教成人出国雅思考试的英文老师,最后到关注于-1岁到3岁儿童教育的蒙台梭利老师,她人生的选择让很多人不理解:一位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一名倍受学生喜爱的雅思明星老师,为什么会放弃做成人教育,而转到很不起眼的3岁以下的儿童教育中来呢?她给出的答案是: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她发现成年人身上所出现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而在儿童时期,奠定一个人一生基础的就是3岁以前的生活经历。改变一个成人很难很难,但是对于正在进行着自我建构的儿童而言,杜绝或者改变一些问题要容易很多很多。不幸的是,社会上对-1岁到3岁儿童的真正了解和认识还知之甚少。从去年到今年2月份,李老师一直在AMI在中国唯一的授权单位:中国蒙台梭利国际教育培训中心担任0-3岁课程组总负责人、培训师课程翻译。在为期九个月的培训期间,李老师负责将蒙台梭利培训师的英文授课全程翻译成中文。于此同时,负责为培训中心和全体学员准备完备的、纯正的蒙台梭利环境;负责为学员安排指导250 个小时的观察;负责指导学员如何制作蒙台梭利教具等等。她因为其自身出色的工作表现被很多学员称为是“角色模范”。在过去的两年中,李老师对0-3岁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过长达400多个小时的专业的蒙氏观察。每个接触过她的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她有一双不同的眼睛。因为她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迅速看到孩子真实的、内在的需要。她对不同的家庭进行上门观察服务的时候,能够快速从家庭环境、成人态度、集体环境等方面发现阻碍以及辅助孩子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同因素,并行之有效的为家长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很多的家庭已经从中受益!李红女士师从于AMI 0-3岁课程组蒙台梭利国际培训师Maria Teresa Videlas 。李老师将她从培训师那里学到的专业蒙氏知识与自己对中国孩子的实际观察相结合,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家长工作坊和家长课堂。让家长们可以从更根本的角度来看待对儿童的教育,用更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教育孩子。李老师也认识到:仅仅传授蒙氏理论的知识,很多时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长的问题,于是在她的家长课堂中,她会讲解很多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就像蒙氏教育所提倡的: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关于你家那个特别宝贝的特别的教育方法。在天生婴才,你将与李老师建立联系,她可以为你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答案。每个家长都希望将自己知道的最好的教育方式传递给孩子,这同样也是天生婴才最大的心愿:我们希望将李红老师所知道的最科学、最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最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与所有的家长一起分享。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过一个孩子应该享有的生活!当孩子真正成为孩子的时候,他的潜能必定使他成为一个健康、积极、自信、自律、快乐的孩子!这难道不是每一位家长的希望吗!
范文四:李珣简介: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人物简介编辑李珣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史料记载编辑五代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4中记载宾贡李珣,字德润,本蜀中土生波李珣斯也。少小苦心,屡称宾贡。所吟诗李珣句,往往动人。尹校书鹗者,锦城烟月之士也,与李生常为善友。遽因戏遇嘲之,李生文章,扫地而尽。诗曰:“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胡臭薰来也不香。”北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2中记载梓州李珣,其先波斯也。珣有诗名,以秀才预宾贡。事蜀主衍,国亡不仕。有《琼瑶集》,多感慨之音。其妹为衍昭仪,亦能词,有“鸳鸯瓦上忽然声”句,误入花蕊宫词中。李四郎名玹,字廷仪,其先波斯国人,随僖宗入蜀,授率府率。兄珣,有诗名,预宾贡焉。玹举止温雅,颇有节行,以鬻香药为业……暮年以炉鼎之费,家无余财,惟道书、药囊而已。概括李珣,字德润,五代时前蜀梓州(今四川三台)人,生活于九、十世纪。李珣祖籍波斯,其先祖隋时来华,唐初隋国姓改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定居梓州,人称蜀中土生波斯。李珣兄妹可考者三人,珣为长兄。其妹李舜弦为蜀主王衍昭仪。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喜游历,好摄生,尤以炼制丹药为趣,倾家之产不计,以鬻香药为业,曾为王衍的太子率官。研究及贡献编辑药学领域李珣对药学颇有研究,他曾游历岭南,饱览南国风光,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有《海药本草》六卷,以引述海药文献为特点,据现存佚文统计,全书收录药物124种,其中李珣作品96种标注外国产地。如:安息香、诃梨勒出波斯,龙脑香出律因,金屑出大食国。此外书中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书中收载的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惜原书至南宋已佚,其内容散见于《政类本草》和《本草纲目》等著作中。词作介绍李珣词现存54首,《花间集》录37首,《尊前集》录18首,其中1首《西溪子》重复。其词调可分为《渔父》、《南乡子》、《西溪子》、《女冠子》、《中兴乐》、《酒泉子》、《浣溪沙》、《巫山一段云》、《菩萨蛮》 、《渔歌子》、《望远行》、《河传》 、《虞美人》 、《临江仙》、《定风波》等,计15种。值得注意的是,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还记载了李珣以5种词调创作的另外5首词作。兹引录如下:伪蜀毛文锡,有《甘州遍》,顾夐、李珣有《倒排甘州》,顾夐又有《甘州子》,皆不著宫调。(卷3)《何满子》,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今词属双调,两段各六局,内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时尹鹗、李珣亦同此。(卷4)李珣《琼瑶集》有《凤台》一曲,注云:“俗谓之喝驮子。”不载何宫调。(卷5)伪蜀时,孙光宪、毛熙震、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赋后主故事,不著宫调,两段各四句,似令也。今曲在,两段各六句,亦令也。(卷5)《花间集》和凝有《长命女》曲,伪蜀李珣《琼瑶集》亦有之。句读各异,然皆今曲子,不知孰为古制林钟羽并大历加减者。(卷5)这5首词,即《倒排甘州》、《何满子》、《凤台》(俗谓《喝驮子》)、《后庭花》、《长命女》等均不见于《花间集》和《尊前集》,当早已亡佚。表现手法据笔者粗略统计,唐代诗人中创作词的有40余位(不包括花间词人),一般每位使用词调仅一、二种,作品数量也不多,其中作品最多的为道士吕洞宾,存词48首,使用词调17种,内容都与道术有关。此外就数刘禹锡、白居易了,二人所用词调均为7种,作品数量分别为41首和29首。在花间词人中,作品多于或等于李珣的有四人,其中温庭筠词69首,18调;孙光宪词61首,25调;顾敻55首,16调;韦庄词54首,22调。比较特殊的是毛文锡,作品虽仅有31首,词调却有22种,此外诸人的作品及词调都不及李珣的54首与20调之数。概言之,李珣词作品数词调数都位居第五,由此可推想李词地位之一斑。据《天香阁随笔》记载:德安府城西北有山,须水注入,有司马温公读书台,其下凿石为洞,洞中镌刻有李珣《渔歌子》(楚山青)一词。唐五代词被刻诸于石,于此仅见,说明李珣词在当时即已广为传诵。内容花间词多以叙写美女爱情为主,情调缠绵香软,辞采艳丽华美。词作虽以婉丽绮靡为主调,但各有千秋。从内容讲,既有诗客词人绔红偎翠的生活描写,又有春怨秋悲、离别相思的情感抒发,还有一些与花间词主题不同的横篱竹桥、渔女笑顾的生活画卷;同为描写女性和爱情的词作,着眼角度不同,感情李珣作品色彩也不同,体现着作者不同的心态。因此,在论及花间词风时,人们一般将其分为两派,分别以温词的浓(浓艳)和韦词的淡(清丽)为代表。清人周济把温词比作美妇人的“严妆”,韦词比作“淡妆”,实为恰如其分的概括。其他花间派词人,依其词风,要么归入温派,要么归入韦派,李珣则被划入韦派。《栩庄漫记》云:“李德润词大抵清婉近端已。其写南越风物,尤极真切可爱……又《渔歌子》、《渔父》、《定风波》诸词,缘题自抒胸境,洒然高逸,均可诵也。花间词人能如李氏多面抒写者甚鲜。故余谓德润词在花间可成一派而介立温韦之间也。”应称得的之论。婉约词风编辑主题分类李珣词作,依其歌咏主题,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描写美女姿态、男女爱情的词作,这里概称作婉约词;其二是歌咏闲适隐逸、抒怀伤今以及地域风情等的词作,本文简称之为抒怀词。前者为22首,占全部词作的40%;后者为32首,占60%。而温词则相反,在66首词作中,可归前者的有59首,仅有李珣作品7首属后者,比例分别为90%和10%;无独有偶,韦词54首,婉约词就占44首,抒怀词仅10首,比例分别为80%和20%。可以看出,李珣表现美女、爱情主题的婉约词远远少于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婉约词 美女姿态李珣词中描写美女姿态、男女爱情的词作不多,风格与温韦词风相近,其中以《浣溪沙》4首最为明显。为便于分析,兹录其文如下: 入夏偏宜淡薄妆,越罗衣褪郁金黄,翠钿檀注助容光。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拼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晚出闲庭看海棠,风流学得内家妆,小钗横戴一枝芳。镂玉梳斜云鬓腻,缕金衣透雪肌香,暗思何事立残阳。访旧伤离欲断魂,无因重见玉楼人,六街微雨镂香尘。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遇花倾酒莫辞频。红藕花香到槛频,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翠叠画屏山隐隐,冷铺文簟水粼粼,断魂何处一蝉新。第一首上片歌咏淡妆女子的清丽之美,下片描写女子和所爱的人相见却不能吐诉衷肠,心中思量几度,想抑制而抑制不住,直到梦中还在恋幕之中。第二首描写一位日暮之时步出庭院观赏海棠李珣作品的女子的妆饰及沉思的姿态。第三首描写主人公故地重游,探访意中人不遇,倍增伤感,无奈之际,要去觅花纵酒、放浪形骸。第四首由花香引发愁思,思美人之惆怅,嗟旧欢之难追。下片宕开,从景物着手,翠屏纹簟,景物依旧,悠思无限。这些作品香软艳丽,故后人有“珣以小辞为后主所赏,常制浣溪沙词,有‘早为不逢巫峡夜,那堪虚度锦江春’,词家互相传诵”之谓。以上4首词风格婉约,情味悠长,显系温韦词风之余绪。郑振铎认为其中的《浣溪沙》(入夏偏宜)“彻头彻尾是花间的情调。” 该词在表述手法上颇多可陈之处,句与句之间过度突然,如下片前二句为“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度拼却又思量”,第三句却遽转为“月窗香径梦悠飏”,由现实一步跨入梦境,给读者留下神思驰骋的广阔空间。这种手法与温词《更漏子》所谓“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鹧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空间跳跃使词的余韵更为悠长,体现了李词与温词风格的相近,不过这种相似性是不多见的。区别与温词相较,李词“清”有余而“浓”不足。《浣溪沙》(晚出闲庭)文意清晰,以美丽的海棠花映照沉思的女性姿态,但不如温词缥缈悠扬。温韦词多描写美女、爱情之作,词风香软艳丽,但又有差异。温词对景物常不直接叙写,韦词则恰好相反。韦庄通过个人的真挚感情把以往歌酒筵席间那些不具个性的艳歌变为抒写一己真情的词篇。在词的发展初期,这是很重要的转变。温词常以女子的身份说话,韦词则常用男子的口吻。李词《浣溪沙》(访旧伤离)就是从男子的角度来写的。从开首“访旧伤离欲断魂”之悲哀写到词尾“遇花倾酒莫辞频”的放纵,语言清新明快,与韦词风格接近。再如《酒泉子》(寂寞青楼)抒写青楼女子的春怨,追寻往事如梦如幻,思绪悠悠。上片的客观描写有温词风格,下片“思悠悠”直抒胸臆,接近韦庄词风。当然,这类作品对美女、爱情的描写在情调、风格和审美取向上是与温韦有本质区别的。在温韦笔下,词的背景常是红楼绿巷,描写的女子多为青楼歌伎,其情爱也常是士子与青楼女的恋爱。李珣词则多为游子思妇,征夫(妇)愁,商妇怨或少女情窦初开的真挚情感。这些作品透露的是人间美好淳朴的情怀。如《望远行》2首:春日迟迟思寂寥,行客关山路遥。琼窗时听语莺娇,柳丝牵恨一条条。休晕绣,罢吹箫,貌逐残花暗凋。同心犹结旧裙腰,忍辜风月度良宵。露滴幽庭落叶时,愁聚萧娘柳眉。玉郎一去负佳期,水云迢递雁书迟。屏半掩,枕斜欹,蜡泪无言对垂。吟蛩断续漏频移,入窗明月鉴空帷。李珣作品婉约词 美女姿态两词表现的均为女子思念远方情郎的作品,感情深沉,展现出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漫漫春日,不时传来莺声娇语,关照着主人公的春思离愁。禽鸟无思尚且能欢歌交语,衬托思妇的寂寥更显惨淡。以柳丝譬喻别离,条条柳丝牵着离恨别情,极状离恨之多,离恨之深。此词上片将写景与兴象融汇,意境浑然。下片叙写她“休晕绣,罢吹箫”,无心刺绣和吹箫,心灰意冷,抛却了一切美好的愿望。将女红术语入词,不见于其他词作,别具新意。词中“罢吹箫”一语,又使人想起箫史和弄玉吹箫引凤的典故。“晕绣”和“吹箫”本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这里都失去了意义。无奈春光虚度,人随花老,禁不住发问远在天边的“行客”:定情的同心结还系在腰间,难道就忍心辜负这良辰美景。深刻揭示了思妇的幽怨,凄婉中又包含着慷慨之情。后者上片以露珠滴落,黄叶飘零,环境冷清,映衬闺怨秋愁和对玉郎的思念惦挂。下片以屏、枕、蜡泪、吟蛩等景物描写,层层渲染,暗写女主人的孤独之感,回味不尽,余韵悠长。没有脂粉金玉装点,没有红楼绿巷的特定背景。同样,他的《菩萨蛮》描写的或为女子思夫,或为游子思归,或征人思妇、商妇思夫等。再如《河传》两首,其一写离情,用语清淡:“去去,何处?迢迢巴楚,山水相连。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想佳人花下,对明月春风,恨应同。”从巴山写到楚水,以猿啼衬托客愁,以抒写相思之情。其二描写女子送别夫君:“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敛双蛾。落花深处,啼鸟似逐离歌,粉檀珠泪和。临流更把同心结,情哽咽,后会何时节?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橹声幽。”用暮色、微雨、落花、啼鸟这些凄切伤感的情景,渲染气氛,融情入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寄情声色李珣词之清疏,亦反映在他对女性的态度上。花间词中所描写的女性形象多为男子观赏的对象和恋爱的对象,乃至寄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对象。李珣与此迥然不同。试以李珣《女冠子李珣作品》2首为例:星高月午,丹桂青松深处。蘸坛开,金磬敲清露,朱幢立翠苔。步虚声缥缈,想象思徘徊。晓天归去路,指蓬莱。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绝来书!前一首写道观设坛,环境清幽。女道士在空中一边漫步,一边诵经,空中掠过清远的诵经声,到黎明时分,指蓬莱而去。后一首写宁静的春山中,洞天疏磬声声,在虚幻的“玉堂”,细雾轻烟缭绕,女道士飘逸的衣著动态,以及她那看花望月,思念情人的情景。两词的意境极清幽虚玄,女主人公宛如美丽的仙女。她们的形容动态,是词人想象中的感觉,缥缈而辽远。比较温庭筠的《女冠子》: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雪胸鸾镜里,琪树凰楼前。寄语青娥伴,早求仙。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清扇,含羞下绣帷。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这里描写的是一位青楼女。对这位女子的形容仪态和妆束的描绘,极其细腻浓丽,是作者着意观摩品评的结果。温词描写女性的词还有《菩萨蛮》(小山重叠)等,所持大抵都是这种态度。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挑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两词为联章体,写男女在同一夜梦中相思相遇,前首以女子口吻,后首以男子口吻,表现的主题是男女相思别恨。女子是男性恋爱欢愉的对象。韦庄善于描写女子的感情性格,词中女主人公有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另如他的《思帝乡》(春日游)中的女子形象也有这一特点。就女性的描述而言,如果说温词浓丽,韦词清秀,那么李词则堪称清丽淡雅。在李珣的其它词作中对女性的描摹也是如此。因此,李珣词的清疏风格,与他对女性的态度也是有关的。抒怀词风编辑李煜词《虞美人》抒怀词内容包括怀古伤今、隐逸闲适、羁旅远游和地域风情等。关于这类词作的形成,一般都追源于南唐后主李煜,殊不知李珣的抒怀词比起李煜的悲痛亡国之作(如《虞美人》、《鸟夜嘀》、《子李珣作品夜歌》)等大约要早半个世纪。与婉约词相比,抒怀词在李珣的词所占比重更大,更能显示李珣的词风和独特品质。先看李珣的怀古伤今之作。《巫山一段云》(2首)曰: 有客经巫峡,停桡向水湄。楚王曾此梦瑶姬,一梦杳无期。尘暗珠帘卷,香销翠幄垂。西风回首不胜悲,暮雨洒空祠。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二词内容连贯,是词人途径巫峡时联想起有关故实而写下的怀古词篇。第一首写巫山神女祠。关于该祠,曾有传说云:“昔者先王(即楚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 巫山之女即传说中的赤帝之女瑶姬。从传说联想到楚国故实,使人怀古之思油然而生。面对空祠,无限盛衰兴亡之感涌上心头。神女之事姑属虚无,而楚王昏庸误国诚足后世鉴戒。第二首从神女祠转到楚行宫。此行宫傍山枕水,据传是春秋时楚灵王游宴处。时过境迁,往日宫廷的奢华与繁盛都已烟消云散。“云雨”两句与前一首“楚王神女”之说遥相呼应。云雨,指代的是神女传说:“(神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碧天巫山,雨迷云轻,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岁月就这样流逝。对楚国的兴亡感慨万千。前事可哀可鉴,词人身世之感也因此而一发不可收拾,可谓别有幽愁暗恨生,已不必等猿声来触发幽思,舟中行客的愁与恨已够多了。此二词将写山水景物与咏史融为一体,吊古伤今,颇具低回留连,回环曲折之致。再如《定风波》:“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纵有回文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河传》:“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猿声到客船。愁肠岂异丁香结?因离别,故国音书绝。”都能感受到寄托其中的深沉哀思。除李珣外,在《花间集》中只有皇甫松的一首《杨柳枝》(春如行宫映翠微)是怀古伤今之作,其它如皇甫松《杨柳枝》(烂漫春归)、薛昭蕴《浣溪沙》(倾国倾城)、毛文锡《临江仙》(暮蝉声尽)、牛希济《临江仙》(峭碧参差)、孙光宪《思越人》(古台平)和(渚莲枯)、毛熙震《临江仙》(南齐天子)等作,都只是怀旧之作,伤今之情很少。从这一点来讲,李珣词在花间词中也是非常独特的。《茅亭客话》谓李珣《琼瑶集》多感慨之音,或许指的就是这类作品。《碧鸡漫志》谓李珣有《后庭花》曲,皆言后主事,很可能也是联系当时之世,抒发亡国悲慨之声。李珣抒怀词中也有较多抒写闲适及歌咏隐逸之趣的词作。较典型的有《渔歌子》4首: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淡荡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歌归去。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下长汀,临浅渡,惊起一行沙鹭。九疑山,三湘水,芦花时节秋风起。水云间,山月里,棹月穿云游戏。鼓清琴,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4首词均描写湘楚山水之美。第一首上片以景语发端,描绘清秀宁静的自然风光。青山绿水,春风荡漾,教人看不够赏不足;草木茂盛,鲜花簇拥,渔舟相接,棹歌相和,人们在大好春光中愉快劳动的场景更让人神往不已。词人热爱自然,陶醉于自然美景的盛情已深隐于写景之中。下片以情语起笔:一任沉浮,垂钓月归,倾杯畅饮,全然不将功名利禄放在心上。将厌倦官场,寄情山水的隐逸志趣顺势迸出,一吐无遗,毫不晦涩。后三首也同为表现词人远离尘俗,淡泊功名,荡舟垂纶,悠然自得的归隐志趣。全词自然潇洒,清新瑰丽,故李调元认为和张志和《渔父》词相比,他更爱李珣《渔歌子》:“世皆推张志和《渔父》词,以‘西塞山前’一首为第一。余独爱李珣词云:‘柳垂丝,花满树……’不减‘斜风细雨不须归’也。” 结合《茅亭客话》所谓“(李珣)事蜀主衍,国亡不仕”之语考察,此4词当系词人这种生活情志的写照。《定风波》5首,多描写词人在亡国后的隐居生活,抒发怀恋故国,孤洁自守的情怀。试看其中两首。其一曰: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词中多用典,“功成归看五湖春”引用范蠡助越灭吴后乘舟泛于五湖的故事。“希夷”语出《老子》“视而不见名曰夷,听而不闻名曰希”之语;“荷衣蕙带”则语出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原是伸少司命的装束,这里借指词人超脱尘俗,高洁不染的精神品质。其二曰: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与。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到处等闲邀鹤伴,春岸,野花香气扑琴书。更饮一杯红霞酒,回首,半钩清月贴清虚。词人在创作方法上熔叙事抒情为一炉,描写自己十年来的隐居生活和情趣。远避尘嚣,襟怀淡泊,安于林泉,与白云流水、仙鹤野花为侣,时而乘兴驾舟,时而弹琴读书,一心寻求老庄之道,与自然为伍,忘却尘世烦恼。但回首明月,却又透露出不可名状的淡淡惆怅。体现了隐逸诗人的共有心态和深沉的意识潜流。从中可以看到儒、道思想对李珣词的深刻影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吊古伤今,咏物抒怀是兼济不达的悲慨;寄青山水是独善其身的写照;凭藉老庄思想用以驱除烦恼,调养性情。李珣的地域风情词作,主要是《南乡子》17首,描写粤地风土,情趣盎然,饶有民歌风味,但比民歌更典雅、优美。此略举其中4首:归路近,扣舷歌,采珍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其三)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带香游女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其四)相见处,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其十)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其十一)“归路近”描写采珠姑娘们唱着歌荡舟归来,沿着曲折的河岸,经过小桥,月亮升起了,夜幕降临了,在月雾朦胧中仍可见少女们的盈盈倩影。表现了采珠姑娘们欢乐的生活情景。“乘彩舫”写李珣作品一群姑娘在夏日莲塘中泛舟嬉戏的情景。画舫穿过“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莲塘,欢声笑语惊起了安睡的鸳鸯,姑娘们偎伴娇憨的笑态,以及相竟折取荷叶遮挡夕阳,显示各自妖娆美丽的体态。充满青春的欢乐气息,富有江南生活色彩。“相见处”通过描绘姑娘细腻的感情和举止,生动展现了少女向男方表心迹的一幕,勾勒出少女纯朴的情态和南国水乡人的恋爱风情。“携笼去”写采菱女冒雨急划小舟归来,到桄榔树下躲雨。摄下了多雨的水乡特有的景致,富有生活气息。重要因子编辑《南乡子》17首皆写南国风物人情,色彩鲜明,动态可掬,表现了劳动的情趣,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妇女淳朴的情怀,勤劳美丽的风姿。除“鱼市散”一首略带羁旅之愁外,节奏皆欢快明朗,是五代词中难得的清新之作。这些词作也集中体现了词人善于吸取民歌营养,丰富自身的诗歌创作。李珣词音节明快上口,其句三字一顿,是常见的民歌节奏。词作色彩鲜明,情景富有生气,用语清新通俗,不尚雕饰,具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在花间派词人中,除李珣之外,较注意吸取民歌营养的词家只有皇甫松和欧阳炯两人。这也是李珣词风清疏卓越,不同于大多数花间词人的重要因素。这类词作有的借传统手法,以香草美人抒发忆昔悲今的情怀。试观以下例句:可堪闲忆似花人,旧欢如梦绝音尘。(《浣溪沙》)旧欢无处再寻踪。更堪回顾,屏画九疑峰。(《临江仙》)同心犹结旧裙腰,忍辜风月度良宵。(《望远行》)这些怀古悲今,歌吟隐逸的作品与词人在蜀亡后不再出仕的史实相映照,使人不由联想到其中的象喻性意义。借美人、爱情以抒怀旧伤今之情,正是晚唐五代诗家词人所擅。温庭筠《更漏子》有“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之谓,韦庄《归国遥》有“罗幕绣帷鸳被,旧欢如梦里”之感,张泌《浣溪沙》慨叹“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而顾敻《虞美人》则发出“旧欢时有梦魂惊,悔多情”之喟叹。南唐后主李煜更是藉“新愁往恨”之思具现于一身的词人。因此,李珣这些词作寓有身世之感慨也属必然。文化因子编辑李珣词风的独特性不管是在婉约词或者抒怀词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同时又见于其词作的个别用语之中。如对酒的表述就与众不同。笔者统计,《花间集》收词500首,有27首使用了“酒”字,其中7首为李珣的作品;与“酒”字同意的“绿蚁”、“醑”出现于3首词中,都是李珣的作品。但是,与“酒”字密切相关的“醉”字,在《花间集》中共有39首,而李珣词仅2首。从这个比例可看出,李珣喜酒但不以醉为美,恰如他的个性与词风,追求的是恬淡与素雅。我们知道,自古以来,文人与酒似乎就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李珣也概莫能外。抒发作者超脱尘俗和志归隐逸之作的《渔歌子》4首均提到了酒。其一:“酒盈樽,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其二:“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其三:“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其四:“鼓清瑟,倾绿蚁,扁舟自得逍遥志。”这里的酒显系作者借以表现超脱尘世,淡泊功名的隐逸情志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与酒关系之密切同出一辙。魏晋名士阮籍、嵇康纵酒旷达,故作狂态;初唐王绩融诗、酒、躬耕于一体的隐居生活;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潇洒,使酒无形中成为旷达、超脱的象征。正象香草美人喻君子一样,酒已成为古典诗词的“语码”,被赋予了深层的含义。李珣词中的这些“酒”字正是这种意义的象征。在《南乡子》17首中,带“酒”字的有5首,即第2、6、15、16、17首。兹引其前二首略作分析。第二首:“兰棹举,水纹开,竟携藤笼采莲来。回塘深处遥相见,邀同宴,绿酒一卮红上面。”表现了南国水乡风情。采莲人之间互相邀请,同饮清酒,一派欢乐的气息和友好的情怀。第六首:“云带雨,浪迎风,钓翁回棹碧湾中。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表现钓翁内心闲适,无所牵挂。其余3首表现的也都是饮酒时的欢乐心情。清疏风格编辑李珣词中对“酒”(包括同意的“绿蚁”、“醑”)的引用共见于16首词中,其中6首表旷达心胸,6首表水乡风情,3首表愁思或相思,只有1首例外,表达的是男女之爱,基调与《花间集》主格调同。可见,李珣词中使用“酒”的地方虽多,但基本与酒色无关,无违于清疏风格。《渔父》再看“醉”字在李珣词中的用法。《渔父》:“棹惊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表示其远离尘嚣,不关心人间是非之志向;《渔歌子》:“扁舟自得逍遥志。任东西,无定止,不议人间醒醉”表超脱尘俗,追寻隐逸之情趣;《定风波》:“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表现的是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南乡子》:“春酒香熟鲈鱼美,谁同醉?缆却扁舟篷底睡”表现的则是南国的风情和闲适的情态。李珣词中不仅“醉”字不多,且“醉”字的意蕴与“酒”字一样,主要表超脱旷达和隐逸情志,只有《西溪子》表现的为男女恋情:“马上见时如梦,认得脸波相送。柳堤长,无限意,夕阳里,醉把金鞭欲坠,归去想娇娆,暗魂消。”比较区别试与韦庄词中的“酒”和“醉”字意涵义作比较。韦庄《浣溪沙》:“日暮饮归何处客?绣鞍骢马一声嘶,满身兰麝醉如泥。”抒写游子的离愁思归,因愁思难耐而倾杯沉醉。饮酒至酩酊大醉方休,这与李词中的饮酒是不同的。另如《菩萨蛮》三首:“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表人生苦短,及时行乐者如《天仙子》:“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尤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道人生能几何?”这些都是西蜀文人沉醉歌楼酒馆,痛享现世人生的真实写照。李珣词中酒、醉,一般不反映痛饮沉醉的情景,这或许是穆斯林特有的文化底蕴所致,显示了李珣词与其他花间词人风格迥异的微妙关系。质疑李珣作为早期来华的波斯人之后裔,其文化底蕴无疑当是伊斯兰文化。这从他兼治医学,其弟亦以从医为业中即可得到某种启示。西域文人兼治医学者不少,如元代著名维吾尔族作曲家贯云石晚年即以行医为生,元末回回诗人丁鹤年也兼擅医术,当为西域伊斯兰文化之一特色。尹鹗戏评李珣之诗句似也说明李珣身上不乏伊斯兰文化之痕迹。诗称:“异域从来不乱常,李波斯强学文章。假饶折得东堂桂,狐臭薰来也不香。”意思是说,外人入华从来都是循规蹈矩的,独李珣不然,敢违背常规应举考试。但即使成功折桂,桂香也会被狐臭味薰光。这里所谓的狐臭指代的当为外来的非汉族文化。此诗虽为戏谑之言,但生动也体现出李珣文化底蕴的异质性。当然,由于李珣长期生活于中土,受汉文化的濡染自然在所难免。伊斯兰圣贤自古也都是提倡接受先进的汉文化的,穆罕默德所谓“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即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思想。李珣“以秀才预宾贡”,全面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身上固有的伊斯兰文化因子仍时时在发挥着作用。“词”是词人的心曲,是词人情志的外化。他“亡国不仕”,“多感慨之音”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他少柔婉纤丽的情调,而多明快真切的风格,不无潜在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用,使其词作在西蜀文坛上别开生面。海药本草编辑《海药本草》五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润)撰。本书从五十余种中药文献中引述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资料,记述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方法、禁忌畏恶等。全书涉及四十余处产地名称,以岭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佚文中含药124种,其中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16种为新增。此书为我国第一部海药专着,别具一格。《证类本草》保存其佚文最多。今有尚志钧1983年辑佚本,引注详明。
范文五:李煜简介: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于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今南京)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于汴京,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早期经历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2] 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双瞳[3] ,因貌有奇表[4] 遭长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5]显德六年(959年),太子李弘冀病逝,钟谟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李璟大怒,流放钟谟至饶州[6] ,封李煜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7] 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今南京)。[8-9]
登基为帝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尊母亲钟氏为圣尊后,立妃周氏为皇后(大周后),封诸弟为王[10] ;并派中书侍郎冯延鲁入宋进贡,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陈述南唐变故。[11] 宋太祖回赐诏书,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恭贺李煜袭位。九月,宋昭宪太后病逝,李煜遣户部侍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入朝纳贡。[12] 十二月,李煜设置龙翔军,教练水军。[13]奉宋正朔建隆三年(962年)三月,泉州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病发身亡,其子留绍镃袭称留后,李煜降诏追赠留从效为太尉、灵州大都督[14] ;四月,泉州部将陈洪进以留绍镃勾结吴越,解送其家族至金陵,推举张汉思为清源留后。[15-16]
六月,李煜遣客省使翟如璧入贡北宋,宋太祖释放南唐降卒千人。十一月,遣水部郎中顾彝入汴京进贡。[17]乾德元年(963年)四月,泉州副使陈洪进废张汉思,自称留后,李煜就以陈洪进为节度使,以维持泉州对南唐的隶属关系。七月,李煜奉诏入京面见宋太祖。十二月,李煜上表宋廷,请求罢除诏书的不名之礼(李煜继位后,尊奉宋廷,故宋对南唐的诏书不直呼李煜的名讳),改为直呼姓名,未得许可。[18-19]
李后主题跋像[20]乾德二年(964年),任韩熙载为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主持贡举;又命徐铉主持复试。[21] [22] 三月,颁布铁钱。九月,封长子李仲寓为清源公,次子李仲宣为宣城公。[23-24]
十月,仲宣卒,皇后(大周后)感伤而逝,李煜撰《昭惠周后诔》。十一月,太祖遣作坊副使魏丕吊祭,李煜亦遣使入宋,献银二万两、金银龙凤茶酒器数百件。[25]乾德三年(965年)九月,母亲钟氏去世;十月,太祖遣染院使李光图吊祭。[26] 乾德四年(966年)八月,李煜遣龚慎仪持诏书出使南汉,相约臣服宋朝,龚慎仪至南汉,被扣留。[27] 乾德五年(967年)春,李煜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值班光政殿,咨问国事,每至深夜。[28-29]
开宝元年(968年),境内大旱,宋太祖赐米麦十万石。十一月,立周氏为皇后(小周后)。[30]降制示尊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屯兵汉阳,李煜非常恐惧,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遣其弟郑王李从善朝贡,上表奏请罢除诏书不直呼姓名的礼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从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军于荆南建造战舰千艘,请求派人秘密焚烧北宋战船,李煜惧怕惹祸,没有批复。[31] 时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似焚,每天与臣下设宴酣饮,忧愁悲歌不已。[32]开宝五年(972年)正月,李煜下令贬损仪制:下“诏”改称“教”;改中书、门下省为左、右内史府,尚书省改为司会府,御史台改为司宪府,翰林改为文馆,枢密院改为光政院;降诸“王”为“公”,避讳宋朝,以示尊崇。[33] 元宗时,虽臣服后周,但金陵台殿皆设鸱吻(殿脊的兽头);乾德年间,宋朝使者到来,李煜就撤去,使者走后再复原;至此,遂撤去一应器物,不再使用。太祖晋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在汴阳坊赏赐宅院,暗示李煜入京降宋;李煜遣户部尚书冯延鲁为李从善所受封赐道谢,冯延鲁入汴京,因病未能朝见宋太祖而返。[34]开宝六年(973年)夏,太祖遣翰林院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上表愿接受北宋册封爵位,被拒。十月,内史舍人潘佑感于国运衰弱,上书极言劝谏李平为尚书令,徐铉、张洎进言“李平妖言惑众,煽动潘佑犯上”,李煜遣人收捕,潘佑在家中自杀,李平亦自缢狱中。[35-36]
国破人亡开宝七年(974年),李煜上表求放李从善归国,宋太祖不许。秋,宋太祖先后派梁迥、李穆出使南唐,以祭天为由,诏李煜入京,李煜托病不从,回复“臣侍奉大朝,希望得以保全宗庙,想不到竟会这样,事既至此,唯死而已”。[37] 太祖闻信,即遣颖州团练使曹翰兵出江陵,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等随后出师,水陆并进;李煜亦筑城聚粮,大举备战。闰十月,宋军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严,并停止沿用北宋年号,改为干支纪年。时吴越乘机进犯常州、润州,李煜遣使质问,说以唇亡齿寒之理,吴越王不答,转送李煜书信至宋廷。[38] 北宋攻陷芜湖和雄远军,沿采石矶搭建浮桥,渡江南进。李煜招募兵卒,委任皇甫继勋统领兵马,全力御敌,因强弱悬殊,兵败如山,内殿传诏徐元瑀、刁衎阻隔战败消息,宋屯兵金陵城南十里,李煜尚不知情。[39-40]
开宝八年(975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进逼常州,诛 南唐亡国形势图杀皇甫继勋,权知州事禹万诚献城投降。[41] 六月,宋与吴越会师,进发润州,留后刘澄投降。洪州节度使朱令赟率兵十五万前往救援,行至皖口,遭遇宋军。朱令赟下令焚烧宋船,不料北风大作,反而烧至自身,朱令赟与战櫂都虞候王晖皆被擒(皖口之战)。外援既灭,北宋尽围金陵,昼夜攻城,金陵米粮匮乏,死者不可胜数。李煜两次派遣徐铉出使北宋,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太祖答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42] 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43-45]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宋太祖封为违命侯,拜左(一说右)千牛卫将军。[46-47]
同年,宋太宗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48]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李煜亦生于七夕),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49-50]
2为政举措编辑政治尊奉宋廷李煜继位后,寄希望于向宋纳贡以保全基业,在位期间,殷勤侍奉宋朝,除了岁贡外,每逢宋廷用兵或有重大活动,也进礼以示支持和祝贺,并多次派遣使者陈说臣服之意。[51]礼仪方面,李煜登基后,沿用北宋年号,每次会见北宋使者都换龙袍为紫袍(官服),变更李璟臣服后周时,只除帝号,其他礼仪不变的旧制[52] ;开宝四年(971年),李煜下令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又下令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并先后多次上表宋廷,请求直呼其名,以示尊奉宋朝。[33] [34]官吏任免李煜即位之初,由于淮南战败和中主的去世,南唐朝野充斥着一种悲观颓丧的气氛,为重振人心、确立威信,李煜重用旧臣,稳定高层重心。何敬洙军功累累,被授予“右卫上将军”之衔,封芮国公,及其去世,李煜下令废朝三日,以示哀悼。[53] 对于在淮南战事中弃扬州化装逃跑的冯延鲁,李煜也重新给予礼遇。[54] 同时,启用在杨吴时代就投奔江南的韩熙载、闽将林仁肇、皇甫赟之子皇甫继勋等人。科举方面,李煜重视选拔人才的公正和公平。乾德二年(964年),李煜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贡举,录取进士王崇古等九人;又命徐铉复试,并亲自命题考核。[21] [22] 开宝五年二月,内史舍人张佖主持礼部贡举,录取进士杨遂等三人;清耀殿学士张洎称张佖遗漏了很多人才,李煜便命张洎对落第之人进行复考,又录取了王伦等五人。直至南唐亡国的开宝八年二月,李煜还举行了南唐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录取进士张确等三十人。[55-56]
百官表官职姓名宰相严续、徐游、游简言[57] 、殷崇义(汤悦)[30]使相林仁肇、王崇文、何洙、汤悦、朱业、景诲、黄廷谦、严绩、柴克贞、皇甫继贞、郑彦华将帅陈谦、陈德诚、孙彦祥、李彦蛇、沙万金、刘存忠、胡则、宋克明、呙彦、林益、张粲、张遇、马信仁、蔡振、穆坚、谭宗、张进?、张仁照、李雄、吴翰、龚慎仪、罗延原、马承俊、谢彦质、谢文节枢密使严绩、朱巩、陈乔、殷崇义文臣徐铉、徐锴、韩熙载、王见贞、张洎、龚隶、张密、汤静、朱铙、乔舜、潘祐、汤滂、郭昭庆、孙举、伍乔、孟拱臣、高远、高越、冯谧、李平、张绍、贾彬、田霖、顾彝、赵宣辅(李煜时期百官表参考来源:郑文宝《江表志》)经济李煜继位时,由于李璟时期多次战争连绵,南唐国削势弱,国库空虚,但李煜爱民如子,诏令减免税收、免除徭役,与民生息;[58] 取消李璟时设置的诸路屯田使,将各郡屯田划归州县管辖,将屯田所获租税的十分之一作为官员俸禄,称为“率分”,此项政策推行后,既增加了赋税,又可使百姓安心耕作,免受官吏的挠刻。[59-60]
南唐时期土地买卖十分频繁,以致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李煜继位后,任用李平掌管司农寺,恢复井田制,创设民籍和牛籍,劝农耕桑,希望借此缓解国难。新制颁行后,因触犯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激烈抵制与反对,百姓也多为不便,改革遂以失败告终。[61-62]
南唐后期通货膨胀,钱荒严重,为使货币流通良性循环,乾德二年,李煜颁布铁钱,规定每10钱,铁钱6枚并铜钱4枚发行。因铜钱逐步废除,商人多以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出境,朝廷不能禁止。为挽救铁钱的流通,李煜诏令铁钱以一当十与铜钱并行流通。到南唐亡国,各郡蓄积的铜钱累计达六十四万缗。[63-64]
军事南唐国弱,面对强大的宋朝,李煜采用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65] 因此,南唐表面上臣服宋朝,暗中缮甲募兵,潜为备战。[66]宋与南唐开战后,李煜立即与宋断绝邦交,派兵应战,并亲自巡城;时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无意为战,刻意隐瞒战情,李煜即按罪诛杀以鼓舞军心。[67] 同时,李煜展开积极的外交,致书吴越王钱俶,以图瓦解宋与吴越的联盟[68] ;朱令赟战死后,李煜又命张洎作蜡丸帛书求救于契丹。[69]从战争过程看,李煜的军事战略是得当的,宋军于开宝七年十月正式出兵,到开宝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其中,宋军屯兵金陵城下即达一年之久。战况虽不利南唐,但双方亦各有成败。[70] 正是这些地方的反复争战,牵制了宋军的力量,导致久围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赵匡胤产生动摇,打算撤军休整。[71]3主要成就编辑文学成就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煜画像[72]李煜在词史上的地位,更多地决定于其词的艺术成就,李煜对词的发展主要有四方面贡献: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即使寄寓抱负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使词摆脱了长期在花间尊前曼声吟唱中所形成的传统风格,成为诗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艺术手法上对后来豪放派词有影响。②词境优美,感情纯真,因纯情而缺少理性节制。南唐亡国后,李煜被俘入宋,“日夕以泪洗面”,李煜直悟人生苦难无常之悲哀,真正用血泪写出了亡国破家的凄凉和悔恨;并把自身所经历的惨痛遭遇泛化,获得一种广泛的形态与意义,通向对于宇宙人生悲剧性的体验与审视,所以其言情的深广超过其他南唐词人。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花间词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则出之以疏宕,如《玉楼春》的“豪宕”、《乌夜啼》的“濡染大笔”、《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73] 、(《虞美人》的“自然奔放”[74] ,兼有刚柔之美,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75-79]
书画艺术李煜不仅擅长诗词,在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李煜曾考证过拨镫法的渊 李煜《入国知教帖》[80]源,并总结为“擫、押、钩、揭、抵、拒、导、送”七种技艺。[81] 李煜擅长行书,多以颤笔行文,线条遒劲,有如寒松霜竹,世称“金错刀”;又喜写大字,以卷帛为笔,挥洒如意,世称“撮襟书”。[82-83]
李煜曾出示南唐秘府所藏的书法作品,命徐铉刻成《升元帖》,周密评为“法帖之祖”。[84]画作上,李煜的竹,一一钩勒而成,自根至梢极小,很有特点,被称为“铁钩锁”。[85] 他所绘的林石、飞鸟,也都意境高远,远超常人。[86]4主要作品编辑据徐铉记载,李煜有《文集》30卷、《杂说》百篇[80]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煜集》10卷,《宋史·艺文志》亦载《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有《南唐二主词》1卷,录李煜词34首,存世有明万历四十八年墨华斋本,清代邵长光又录得 1首,近代王国维增加9首。李煜词集注本有清人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近人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詹安泰《李璟李煜词》等。[8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林故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