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做父母的都远离恋人未成年年子女而外出务工或经商,从而使孩...

当农民工为了子女外出打工时,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就成了无人看管的羔羊,他们在性格、心理、学习上都出现_百度知道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华侨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然而受到二元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及经济水平的限制,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将子女留在原户籍地,将未成年子女委托给亲属或朋友代为监护,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中的一类特殊人群,由于法定监护的缺失和委托监护的不完善,致使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得不到保障,监护的缺失也是导致留守儿童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重要的是要解决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
目前我国有许多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社会学的视角对留守儿童问题做了调查研究,但很少从法律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保障他们的权利。造成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我国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我国法律目前对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并未制定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相关法律法规,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因此,本文认为要解决我国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的问题,需要从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入手,通过对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研究,明确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及国家、社会、学校等应承担的监护责任,从加强法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和构建国家监护制度方面来完善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合理享有监护的权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D922.183【目录】:
摘要3-4Abstract4-9引言9-12第一章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基本理论12-16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12-13 二、 监护的基本理论13-14
(一) 监护的定义13
(二) 监护权的性质13-14 三、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内涵14-16第二章 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现状及问题16-25 一、 留守儿童监护的现状16-19
(一) 单亲监护16-17
(二) 隔代监护17-18
(三) 上代监护18
(四) 同辈监护18-19 二、 留守儿童监护缺失产生的问题19-21
(一) 留守儿童生存权受到威胁19-20
(二) 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20
(三)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失衡20
(四) 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20-21 三、 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的原因分析21-25
(一) 立法上的空白21-22
(二) 社会制度的不合理22-23
(三) 教育政策的不公平23-24
(四) 监护监督体系的不完善24-25第三章 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法律缺陷分析25-40 一、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现状25-29
(一)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法律规定25-26
(二) 未成年人监护的类型26-27
(三) 监护人的职责27-28
(四) 监护人的法律责任28
(五) 监护关系的变更和终止28-29 二、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不足29-34
(一) 我国监护制度未区分监护与亲权29-30
(二) 有关监护人资格的规定不够全面30-32
(三) 监护人的权利义务不对称32
(四) 监护人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32-33
(五) 未设立有效的监护监督机制33-34 三、 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法律责任分析34-40
(一) 留守儿童监护制度中的政府责任34-35
(二) 法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承担主要责任35-36
(三) 其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承担法律责任的有限性36-37
(四) 学校对留守儿童承担监护责任的有限性37-40第四章 完善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立法建议40-49 一、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40-43
(一) 建立亲权制度40-41
(二) 明确监护人的条件41-43 二、 完善留守儿童委托监护制度43-44
(一) 委托监护人的资格43-44
(二) 委托监护人的权利义务44 三、 构建留守儿童国家监护制度44-46
(一) 完善国家监护制度44-45
(二) 建立留守儿童监护监督机制45-46 四、 建立社会化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46-49
(一) 切实履行教育公平的原则47
(二) 建立寄宿制学校47-49结语49-50参考文献50-53致谢53-55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范君;[J];前沿;1997年06期
林孟娴;;[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何少峰;;[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王泽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于水;;[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蔡文辉;[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04期
孙蕾,方媛媛;[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4期
周绍强;;[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张建;;[J];学理论;2009年06期
刘昕;;[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中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王忠毅;张晓光;;[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佟丽华;;[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张丽燕;;[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陈勤;;[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高敏;李文丽;;[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陈瑛珣;;[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佟丽华;;[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朱斌;;[A];2009’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邢鸿飞;孙海涛;;[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戴 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杨立新;[N];法制日报;2009年
柴英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王亚明;[N];检察日报;2004年
贾丽鸥;[N];人民政协报;2003年
苏晓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陈丽平;[N];法制日报;2008年
武汉大学法学院
叶欣;[N];光明日报;2008年
刘宏;[N];法制日报;2008年
刘子昂;[N];经理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欣;[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朱雪林;[D];吉林大学;2012年
魏树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方勇男;[D];吉林大学;2012年
闫弘宇;[D];吉林大学;2006年
李霞;[D];山东大学;2007年
张莉;[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司丹;[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果海英;[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王海军;[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彦明;[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廖晓苏;[D];华侨大学;2013年
赵兴龙;[D];兰州大学;2011年
李岚;[D];安徽大学;2010年
焦玉瑾;[D];兰州大学;2013年
韩尚耀;[D];河南大学;2013年
李荷新;[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周亮;[D];湘潭大学;2010年
王鑫;[D];上海大学;2013年
喻华勋;[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留守儿童尊的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pdf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20 &&
留守儿童尊的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留守儿童自尊的特点及其家庭影响因素 捅要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目前我国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章。留守儿章的家庭结构不
完整性和亲子教育的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自尊作为自
我系统的核心成分之一,不仅是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也是个体身心健康的决定
因素。研究留守儿童自尊可以预测和了解留:子儿章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开展以及儿童自尊的培养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 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助自编的《留守儿
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以及他人编制的《儿童A尊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
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看护人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以489名四年
级至初三的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留守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留守儿童自尊各维发的
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也考察了不同看护类型下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非留守儿
章自尊水平、还考察了留守儿童自尊水平与其家庭影响因素之问的关系。为了进
一步说明研究结果,我们还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获
得了以下结果: 1、留守儿童自尊的发展随着年级的上升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自尊水平四年
级到五年级上升,进入初中阶段急剧下降,初一、初三是自尊发展的“低谷” 初
一处于低谷,初二上升,初三下降 ,初一、初三是个体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和转
折期。 。 2、留守儿童自尊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自尊要略高于男生,且男女生自
尊的年级发展趋势存在不同特点。从四年级至初三,男生自尊发展呈“M”型 初
一和初三是低谷 ;女生自尊发展呈“v”型 初一是转折期 。 3、两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农村“留守孩子”若干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的分析研究——针对浙江省兰溪市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调查.pdf6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农村“留守孩子”若干问题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基于渐江省兰溪市农村中小学学生的调查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特别
在浙江省兰溪市这一经济落后的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
转移。农村“留守孩子”是伴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而产生的一个社会群
体,是指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里,并需要其他亲人
或委托人照顾,年龄在十八周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孩子”由于其年
龄不大,还不能支配自己,需要他人的监督。而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
造成监督出现“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他们不能充分享有亲情,
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呵护,不能得到平等的对待,逐步形成了孤独、 自卑、任性、不愿交往、甚至逆反心理,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成绩
下滑;抱有报复念头,常会以捣乱正常的教学秩序与集体活动来发泄
心中的不满,影响着学校的安全,招来同学的冷淡、老师的批评,久
而久之,他们就出现厌学甚至辍学了。流入社会,成了社会上的问题
孩子,极易危害社会。 农村“留守孩子”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首先要国家加强
宏观调控,完善法律,制定法规政策,缩减城乡二元对立格局,消除
城乡差别,改变目前的人口流动状况,构建和谐的生活网络和监护网
络。其次是重视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 的基础,父母亲必须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创造一种浓浓的亲情,培养
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面不是父母亲包办一切。最后要充
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关心对农村“留守孩子” 的教育,学校多与家长联系,指导家长如何教育孩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系统维护中,。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人未成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