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一位会做四川菜的厨师 价格好说 我是山东菏泽音乐学院庄寨德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 & & & 菏泽新闻
1 / 100 页
1 / 100 页菏泽 历史文化知识-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文化宗教
菏泽 历史文化知识
菏泽历史文化知识
1、菏泽,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后建曹州之区域。古为济水所汇,菏水所出,连通古济、泗两大水系的天然湖泊,因南有菏泽,北有雷泽,故名“菏泽”。2、菏泽古称曹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面积1.22万平方公里,人口960万,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3、菏泽是驰名中外的牡丹之都,牡丹栽培历史悠久。从隋唐时期开始就有了种植。菏泽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科研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5万亩,共9大色系,10大花型。4、黄河自河南省兰考县入境,流经辖区内的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境内全长157公里。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北流,不再流经曹县,留下现在的黄河故道又称咸丰故道。东明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现行河道是黄河自古以来第25次改道后的河道。5、菏泽市戏剧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是我国著名的“戏曲1
之乡”,有中国戏曲声腔剧种博览会和展览馆之称,戏曲之盛为中原之冠。曾走出柳子戏著名演员张春雷、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崔兰田、全国梅花奖演员朱桂芹等一大批优秀的地方戏名家。主要剧种有山东梆子、大平调、枣梆、柳子戏、大弦子戏、两夹弦、四平调、豫剧。其中枣梆是全国仅有的,有“天下第一团”之称。6、菏泽大平调系山东梆子声腔系统的地方大戏剧种,具有粗犷豪放,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伴奏乐器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距今有400年历史。7、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成武民歌包楞调,填补了中国声乐史上民间花腔的空白,打破了国外音乐界认为只有欧美才有民间花腔的论断。8、菏泽书画历史源远流长、名人辈出,宋代燕素,北宋晁补之兄弟、元代商挺至明代曹州何氏家族以诗书艺传家,历代不衰。清代马延熙、郭如仪、刘琨、田如烩等皆为当时书画名家。近代著名书画家牛千古、郑树屏、李楣川等都为菏泽的书画艺术作出较大的贡献。其中北宋时期的燕肃所著《春山》《秋册晚霭》《寒岩积雪图》三幅画被清故宫收藏。9、菏泽民众素喜武,早在明朝就与徐州、沧州、青州并称全国四大“武术之乡”,发源于菏泽的大洪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自成体系,普及广泛。2
10、菏泽是蜚声中外的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全市共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达到30项。木版年画、剪纸、面塑、纸扎被誉为鲁西南民家艺术“四绝”。11、菏泽牡丹区面塑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面塑传人之一李芳清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2、巨野是我省著名的“民间杂技艺术之乡”。其中大义镇孔楼杂技最具代表性,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了。13、定陶皮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400年的历史。14、单县羊肉汤色香味俱佳,在国内享有盛誉,号称天下第一汤,已有200年的历史。15、曹州耿饼由曹州镜面柿制作而成,自生白霜,肉质柔软,橙黄透明,具有清热降火、凉血润肺、生津化痰等功效。明朝曾被尊为皇家贡品。16、据考证,商羊舞是商周时期发源于鄄城县境内北部地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集体舞蹈。17、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级风景名胜区仿山,是曹国19世25位国君墓葬地。18、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山寺,始建于东汉,先后称法源寺、兴化寺、兴化禅院、左山寺。3
19、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曹州牡丹园 、鄄城孙膑旅游城两处景点成为国家4A级景区。20、葭密寨 是菏泽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建村于春秋时期,是著名的曹州之战发生地。2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始置定陶县,定陶之名源于范蠡定居于陶。22、位于曹县大集乡殷庙村伊尹墓前的祠堂称元圣祠,是因为商汤尊称伊尹为元圣。23、商汤伐夏,曾在景山会盟诸侯;伐夏胜利后,遇大旱在这里祈天求雨。24、公元前487年,曹国被宋国所灭,国传19世25君,享国 560年。25、尧是首推禅让制的“五帝之一”。26、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鄄邑人,著名军事家,指挥的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成为中国军事史重要的经典战例。27、商朝,郓城称庇。商代第十三位国王祖乙胜曾迁都于此。28、夏商时期,济水自菏泽市西南入境,流经曹县、定陶、巨野等县,是大禹治理的四渎之一。29、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计然,越王勾践用其策而富国强兵,范蠡用其策迅速巨富。4
30、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原名孙阳。史有“骥服盐车”“牝牡骊黄”等典故。31、春秋时期,宓子贱
巫马施治理单父,功绩卓著,被后人称为单父二贤。32、春秋末期,范蠡居于陶为朱公,经商致富,“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史称陶朱公。33、战国时期,道家的经典著作《庄子》 又称《南华经》,被郭沫若称为一般散记文学的鼻祖。34、战国初期,著名军事家吴起先后事鲁、魏、楚三国,为魏将时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35、史称“春秋三传”之一的 《春秋左氏传》作者是左丘明。36、传说中孔子的一生与麒麟有深刻的文化渊源,孔子母亲因梦麟而诞生孔子,孔子衔玉而生,与麟相似,孔子后因西狩获麟而绝笔《春秋》,不再授徒,不久即郁郁而终。37、孔子弟子世称三贤之一的冉雍独著《论语》6篇,谓之《敬简集》。38、传说春秋时孔子的弟子曾参(子舆)与“三冉”(冉雍、冉耕、冉求)在文亭山弘扬儒术,留下了“三冉会文”的千古佳话。39、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设立单父县,为单县建县之始。单父之名来源于舜师单卷。5
4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吕雉,公元前241年出生在单县终兴镇潘庄。41、公元前202年,彭越率领人马在垓下与刘邦会师,击灭项羽后,刘邦封彭越为梁王。42、西汉著名谋略家陈平,六出奇计,帮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43、楚汉彭城大战,刘邦惨败,逃到定陶,遇到戚姬,成就了一段佳缘,后被封为夫人,生子赵王如意。44、承继西汉大统,刘欣被称为汉哀帝的定陶王。45、西汉重臣汲黯,敢于直谏、爱护百姓,深受皇帝器重。死后,其弟官至九卿,其子官至诸侯相。46、“九女矢志孝双亲”“养亲甘牧豕”堪称中华孝文化的经典。其中“养亲甘牧豕”说的是东汉经学家、孝子孙期。47、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建造的读书台,后人称陈王读书台,简称陈台。48、东明古称东昏,把东昏首次改为东明的帝王是王莽49、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儒,被誉为关西孔夫子,杨震辞金的故事直到现在菏泽广为流传。50、北魏著名文学家温子升与邢邵齐、魏收被誉为“北地三才”。51、北周时期,西兖州改为曹州,自此始有曹州之名。6
52、李 ,古曹州离狐人,本姓徐,为建立唐朝立下不朽功勋,后被李世民赠以国姓的唐初大将。53、唐天宝四年(745年),大诗人李白过成武晏崮堆有诗传世:《送族弟凝至晏崮》。54、李白诗:“陶公有逸兴,不与常人俱。筑台象半月,迥向高城隅。置酒望白云,商飙起寒梧。秋风入远海,桑柘罗平芜。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终当过江去,爱此暂踟蹰。”是描写当时单县琴台的深秋景色。55、唐天宝三年,李白、杜甫、高适、陶沔四君子同游单父,共登琴台,咏吟唱和,留下灿烂诗篇。56、卧化塔位于成武县大田集镇田塔村东侧,始建于唐朝初期。该塔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端庄,是鲁西南地区现存最早的石质地面建筑。57、唐代理财家刘晏,推行“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的“常平法”财政体制改革,实行“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一改过去只管收取金钱,不管人民死活的税收政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58、“几盘断塔类层苔,岁岁能招海燕来。不厌僧贫香积废,殷勤飞去复飞回。”诗中“断塔”指的是唐塔。59、巨野城内现存的屏盗碑,建于五代后周,碑文记载了济州刺史任汉权的政绩。因为文绝、书绝、刻绝,被称为“三绝碑”。7
60、宋仁宗皇v年间宰相庞籍是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诗人。除安邦治国外,留有诗作《清风集》和《清风集略》,范镇为《清风集》作序,司马光为《清风集略》作序。61、北宋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其中晁补之是巨野籍。62、王禹 曾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奠基者,被诗人林逋曾称之为“纵横吾宋是黄州”。63、《张成墓碑》是我国古代四大书法名家“欧、颜、柳、赵”之一的元代大书法家赵孟\所书。64、苗好谦,元代成武人,著有《农桑辑要》、《栽桑图说》,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65、1126年,宋代抗金英雄韩世忠
调任单州团练使,驻防单州。66、明朝天启年间,徐鸿儒领导了曹州农民起义,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67、巨野文庙大成殿系明代建筑,是祭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地方。68、凝香园,又名何园、正香园,原是明万历年间西台御史何尔健购置的私家花园,亦称“何家花园”。 凝香园园名由何鲁丽亲笔题词。8
69、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时,武状元张宪周奉旨护驾有功,清光绪帝赐予“捍御功伟”金匾的武状元。70、清光绪年间,在巨野县磨盘张庄教堂内杀死了两个德国洋教士,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71、在明嘉靖和隆庆年间,定陶抗倭将领曹邦辅同戚继光、俞大猷一样被载入史册。72、1865年5月,曹州捻军在曹州之战中大捷,杀死清兵统帅、清亲王僧格林沁。73、民国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清华大学创始人周自齐于日至11日摄行大总统职务。74、定陶大型汉墓被誉为: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规格最高的大型“黄肠题凑”墓葬,属王侯级别。75、陈超 荣获“新中国第一位武状元”、“中华世纪武状元”两项桂冠。76、在近代,王殿玉被称为“丝弦圣手”的全国著名擂琴艺术创始人。77、菏泽市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党的活动,是从菏泽城内的南华中学、省立六中、第二女师等学校青年学生中开始的。78、1927年10月,菏泽市最早的中共党支部中共曹州支部建立,徐鹏翥任支部书记。9
79、1939年初,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山东后,现菏泽市范围内形成了湖西、鲁西南、运西3片抗日根据地。80、日,中共鲁西南地委于曹县北刘岗村正式成立,戴晓东任书记。81、1939年2月,郓城樊坝战斗被称为开辟鲁西抗日根据地的奠基礼,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团长杨勇任主要指挥员。82、1943年8月,为纪念已故的鲁西南专署专员刘齐滨,曹县改称为齐滨县。83、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冀鲁豫边区政权组织名称是冀鲁豫边区行政主任公署;1945年11月至1946年9月,1948年10月至1949年8月菏泽两度成为边区首府。84、日~10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二、三、六、七纵队及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发起巨野战役。85、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万人强渡黄河,打响了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此次战役包括郓城之战、定陶之战、巨野独山集、六营集之战和金乡羊山集之战。86、日,王克勤在鲁西南战役攻克定陶县城10
时壮烈牺牲,成为全国著名战斗英雄。87、抗日战争时期,曹县的刘岗、曹楼、伊庄被誉为“红三村”。 88、1948年底,刘伯承、陈毅从淮海前线去西柏坡途中经单县题词“冀鲁豫人民为完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尽了最大努力,现在还是努力支前工作,十分难得,特致敬佩”。89、1949年8月冀鲁豫边区撤销,改建为平原省,省会为新乡。菏泽城为平原省菏泽地委、专署驻地,单县城为平原省湖西地委、专署驻地。90、朱程烈士在曹县王厂对日作战牺牲,孔庆嘉烈士在济南“四五”惨案中牺牲,任守钧烈士在济南“四五”惨案中牺牲,李贞乾烈士在湖西“反扫荡”马桥战斗中牺牲,王克勤烈士在鲁西南战役定陶战斗中牺牲。91、解放战争时期,运西地委先后由万里、郭超、张承先、安法乾任书记。湖西地委先后由郝中士、郭影秋、陈璞如、鹿渠清任书记。鲁西南地委先后由刘星、戴晓东、赵淘、逯昆玉任书记。92、赵登禹,菏泽市牡丹区杜庄乡赵楼村人。在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卫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笔为赵登禹家属签发了烈士证书。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11
93、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的全景画馆内,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夏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打响了鲁西南战役的第一仗郓城攻坚战的壮观场面。94、日,菏泽市自来水厂建成首次向菏泽城区供水。95、日―3日,中共菏泽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96、1978年春,东明县柳里村把600余亩多年闲置的碱荒地分给农民耕种,迈出菏泽市乃至全省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开端。97、中国第一届林产品交易会于日,在菏泽成功举办。98、迄今为止,菏泽市国际牡丹花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23届。 99、日,菏泽市开发区发现一艘元代沉船,约有600多年的历史,保存之好、考古成果之丰,大大出乎专家预料。100、菏泽元代古沉船的发现对研究元代上层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沉船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剖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另外,沉船的发现对菏泽地区漕运史、河运交通及蒙元脂期黄泛区之地形地貌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12
101、“五大基地,一大产业”是菏泽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制定的新的经济发展重点,是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点。五大基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煤电化工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贸物流基地。一大产业是:文化旅游产业。102、菏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菏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03、菏泽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确定,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104、被誉为“齐鲁第一桥”之称的是东明黄河公路大桥105、日,在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两项世界大奖,79个金银铜奖,获奖个数占评奖总数的73.1%。106、199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东西结合,加快菏泽发展的决策,确定 4个经济强市、5个特大型企业对菏泽市9县区对口帮扶,给菏泽市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0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单县蔡堂镇张楼村视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108、日,国务院决定,同意撤销菏泽地区和13
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和牡丹区。109、2001年2月,经国家林业部和中国花卉协会联合考察验收,菏泽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城”。110、2002年9月,中国首批200粒“太空育种牡丹”种子成功植入菏泽曹州百花园中。111、日,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正式落户菏泽,成为永久会址,并于每年9月19日定期举办。112、日至29日,温家宝总理在菏泽与群众共度春节。113、菏泽市农村改厕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并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114、2006年底,山东省菏泽市被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城”。115、日,菏泽市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116、2012年3月,菏泽市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这使得菏泽牡丹有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117、日,习近平调研菏泽尧舜牡丹产业园时表示长了见识,令人印象深刻。
三过家门而不入上古帝尧时,洪水泛滥,一望无际,天下民众苦不堪言。尧为了解除民众的苦难,任用鲧治理洪水。鲧采用水来土挡的办法,效果不佳。鲧治水九年,洪水仍然肆虐大地,成效甚微。这时,舜代替尧行天子政事,看到鲧治水不力,将鲧流放羽山,进而又选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15
夏禹,名文命,是皇帝的玄孙。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仁爱可亲,堪称百官的典范。禹娶涂山女为妻,婚后四天,就接受舜帝的命令外出治水。临走时,涂山女对禹说:“水性阴,故趋下,宜顺其性分流,疏浚入漕,不可一味筑堤坝挡水。”禹听后认为很有道理,就牢牢地记在心里。禹集思广益,认为:“只有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弄清地势的高低,顺着水流的方向,开挖河道,把水排出去,就能够解除洪灾。”因此,他借鉴父亲治水的教训,改堵为浚。为探求治水的最佳具体方案,禹带领伯益、后稷等人对需治理的区域进行全面实地考察,亲自到水流的源头、上游、中游、下游查看。而后,带领民众,疏通河道,深挖湖泊,使洪水顺河道流入大海。禹治水从冀州开始,然后是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所有这些地区的山川湖泊都治理的很成功。禹在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知疲倦地劳作。他带领民众开发了九州的土地,疏通了九条河道,深挖了九处湖泊,测量了九大山系,从根本上治理了水患。从此,国家得到安定,人们得到生息。因其治水有功,遂称“大禹”。17年后,接任舜帝,登天子位。葵丘会盟
春秋时期,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东明县陆圈镇五霸岗村),签订了和平友好盟约,正式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古时,因该地盛产向日葵,且有一高大广阔的土丘,故名为“葵丘”。因参加会盟的是五个影响很大的诸侯国霸主,随更名五霸岗。春秋初年,齐已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诸侯国,齐桓公已成为中原地区的霸主。此时,南、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入侵中原,中原诸国人民深受其害。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公元前662年,齐桓公出兵帮助邢(今河北邢台)驱走了狄人。公元前660年,狄人灭卫,齐桓公把卫国的难民迁到楚丘(今河南滑县),另立国君,卫得以复国。因而齐桓公在诸侯各国的威信大大提高。公元前656年,南方的强楚不断北侵,齐桓公率齐、鲁、曹、卫、宋、陈、郑、许八国军队伐楚,楚见齐军势盛,乃派人言和。于是,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盟约。后来,周王室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公元前651年,齐太子即位后,特派使者答谢,齐桓公趁此在宋国的葵丘(今五霸岗)会合诸侯,并招待了周天子使者,同时订立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盟约,即: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敌手;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准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和平共处、友好相待。参加会盟者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卫国公、曹穆公。这次五17
霸会盟目的明确,意义重大,也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
城濮之战(晋楚冲突)城濮之战旧址位于鄄城县临濮镇金堤西南端。晋文公五年(前632),曾在此发生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晋楚之战(即城濮之战)。它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战略决战。春秋时期,大国争霸,最先崛起的是东方的齐国。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不已,霸业遂告中衰。这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楚国乘机向黄河流域扩展势力,并在泓水之战中挫败宋襄公图霸的企图,将自己的势力范围发展到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控制了郑、蔡、卫、宋、鲁等众多中小国家。正当楚国势力急剧向北发展的时候,北方的晋国也兴盛了起来。公元636年,长期流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历尽艰辛,终于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他执政后,对内修明政治,任贤使能,发展经济,崇俭省用,整军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争取与国,从而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权的强大实力。晋国的壮大崛起,引起了楚国的严重不安。两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围绕对宋国的控制权而导致了这一冲突的全18
城濮之战(晋楚斗智)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曹、卫两国结盟,几度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求助。而泓水之战后被迫屈服于楚的宋国,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就转而依附晋国。楚国为了维持自己在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并想借此来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而晋国也不甘心长期局促于黄河以北,于是便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次年冬,楚成王率楚、郑、陈、蔡多国联军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成公于危急中派向晋国求救,当时晋、宋之间隔着曹、卫两国,大臣狐偃向晋文公建议:先攻打曹、卫两国,调动楚军北上,以解救宋国,进而坚定了晋文公出兵的决心。准备就绪后,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统率大军渡过黄河,很快占领了整个卫地。之后,晋军又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晋军攻打曹、卫两国,目的是引诱楚军北上,然楚军却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商丘。于是宋国又向晋告急求援。这就使得晋文公进退为难:如不出兵驰援,则宋国力不能支,19
一定会降楚绝晋,与已无利;但若出兵驰援,则原定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将落空,在远离本土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恐难以取胜。此时,晋国把曹、卫的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以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楚国同曹、卫本来是盟国,如今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而齐、秦见楚国不给面子,也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都是当时的大国,他们放弃中立立场,使得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成王看到晋、齐、秦三大国结成联盟,形势不利。就命令各出战队伍纷纷撤回国内,但围攻商丘的主将子玉,却坚请与晋一战。子玉使用手段,让晋军撤出曹、卫,而楚军则撤离宋国,解除对宋都的围困。但晋文公并没上当,他一方面以曹、卫同楚国绝交为前提条件,私下答应让曹、卫复国。另外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宛春,以激怒子玉。子玉果然中计,倚仗楚、陈、蔡联军兵力的优势,与晋拉开战幕。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避锋芒,诱敌深入,后发制人,遂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 一舍为15千米)撤到预20
定的战场―城濮(今鄄城县临濮镇金堤西南)一带。原来,晋文公重耳曾流亡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热情招待。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你做了晋国的国君,拿什么报答我?”重耳说:“金银珠宝,你多得很,……。将来万一两国开战,我一定命晋军退避三舍,来报答你的恩情。”终于晋楚两国开战,晋文公一是实践自己的诺言,取信于天下,二是以弱示敌,使楚将子玉产生轻敌思想,只要楚军一直追击,就有理由和他们作战了。晋军的“退避三舍”,实际上是晋文公谋略胜敌的重要一着妙棋,它在政治上争得了主动――“君退臣犯,曲在彼矣”,赢得了舆论上的同情。在军事上造就了优势――便于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以逸待劳。从而为晋军后发制人,夺取决战胜利奠定基础。然而刚愎自用的子玉却认为这正是聚歼晋军,夺回曹、卫的大好时机,挥兵跟踪追至城濮。
城濮之战(晋“取威定霸”)晋军在城濮驻扎下来,齐、秦、宋诸国的军队也陆续抵达和晋军会合。子玉将楚军和陈、蔡两国军队分成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力,由他本人直接指挥。公元前632年4月4日,城濮上空战云弥漫,晋楚两军在21
这里展开了一场战车大会战。决战中,晋军针对楚中军较强、左右两翼薄弱的部署态势,以及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翼侧,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有的放矢发动进攻。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命人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那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楚右翼迅速就歼。尔后,晋军又采用分割聚歼的战法对付楚的左军。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装扮出退却的样子。同时,晋下军主将栾枝也在撤退,以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左翼军追击。晋中军主将先轸、佐将S臻见楚军中了圈套,便立即指挥最精锐的中军横击楚左军。晋上军主将狐毛、佐将狐偃也乘机回军夹攻。楚左翼遭此打击,很快也被消灭。子玉此时见其左、右两军均已失败,大势尽去,不得已下令中军迅速脱离战场,才得以保全中军。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子玉旋即被迫自杀。城濮之战以晋军获得决定性胜利而告结束。
桂陵之战(齐魏冲突)22
桂陵之战,是发生于战国中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著名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战国中期(公元前354~前353年),齐、魏、燕、赵、韩、楚、秦等战国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一年不敌,便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建议说:“齐、赵是盟国,应以信义为重。齐国虽赶不上魏国强大,出兵救赵的确要担很大风险,可是如今魏国连灭数国,咄咄逼人,骄横已极,若再听任它灭赵,魏的势力将会更大,对我越发不利。我认为还是主动出兵,伺机而战,救赵于危难,给魏以重创为上策。”齐威王认为孙膑分析的有道理,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路上,田忌主张直奔邯郸解困,而孙膑却说:“扼咽喉,击空虚,攻其必救,其围自解。如我奔邯郸救赵,魏军以逸待劳,于我不利,这不是上策。”建议:“急速进军大梁(魏国都,今开封),庞涓必放弃围赵而回兵自救。”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的作战方针,即“围魏救赵”的主张。于是田忌驱师乘虚直奔魏都大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23
“释赵而自救”。魏军长期在外作战,已疲惫不堪,又突闻齐军进逼国都,仓惶从赵撤兵,回救大梁。庞涓率军回到魏国,得知齐军刚刚退兵,于是下令急追三天三夜不懈。路上,孙膑命士兵沿途丢弃兵器、衣物、粮草等,以诱敌深入。庞涓胜战心切,不知是计,率师连夜追击,天亮时追至鄄阿之间(今菏泽城东北何楼一带)的桂陵,猛然发现已进入山谷中。他吃惊地勒住马僵,刚一停顿。只听一声鼓响,丛林处跃出千军万马,眨眼间摆出一个阵势森严,刀枪如林的兵阵。庞涓慌忙登上战车,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颠倒八门阵”,这种阵法系老师鬼谷子(孙膑、庞涓求学于鬼谷子)所传,难道孙膑在齐军中?他正要退兵,忽报后面又发现伏兵,归路被切断。庞涓拍马挥师闯阵,刚一入阵,阵势刹时变幻,杀声震天,四面八方都是“孙”字大旗。庞涓企图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左冲右突,但孙膑布阵有方,变化无穷,庞涓损兵折将,眼看要冲出山口,突然一条绊马索把他摔下马来。庞涓终于被孙膑生擒。这次战役使魏军得到重创,打击了魏国,提高了齐国的威望。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攻打弱小的韩国,24
包围韩都新郑。危难之际,韩国求救于齐威王,孙膑则建议“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 “尊名”“重利”一举两得。齐威王欣然接受。齐威王抓住魏、韩皆疲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直入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 于是决定放过韩国,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孙膑见魏军来势凶猛,且敌我力量悬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便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诱庞涓上钩。他命令军队由外黄向马陵撤退。马陵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命兵士第一天挖10万个灶坑,第二天减为5万个,第三天再减为3万个。庞涓接连3天追下来,见齐军退却避战而又天天减灶,便得意忘形,认定齐军士卒逃亡过半,斗志涣散。于是丢下步兵和辎重,只带轻装精锐骑兵,昼夜兼程追赶齐军。天黑时赶到马陵,火光下,只见一棵大树被剥去一块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8个大字。庞涓顿悟中计,刚要下令撤退,齐军伏兵已是万箭齐发。魏军阵容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庞涓自知厄运难逃,大叫一声:“一着不慎,遂使竖子成名!”便拔剑自刎。齐军生擒太子申,大获全胜。史称此战为“马陵之战”,称孙膑25
的战法为“减灶之计”。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场典型的“示假隐真”、欺敌误敌、设伏聚歼的成功战例。
项梁战死定陶城项梁,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贵族出身,名将项燕之子,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继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与其侄项羽诛杀会稽郡守,在吴(今江苏苏州)起义。时拥有精兵8000人。后率兵渡江北进,队伍很快发展到70000余人。公元前208年,秦军章邯出兵以来,曾屡战屡胜,后在东阿被项梁军一举击破,逃至濮阳。章邯欲出奇制胜,再立战功。项羽兵屡次获胜渐渐产生骄傲情绪,日日在营中饮酒消遣,逐日宽懈。章邯探知此情,便汇集大军趁机与项梁军决一死战。时当秋季,凄风苦雨,连宵不止,把定陶城下的楚军只知昼餐夜宿,蹉跎过去。一夕惧安睡营中,忽闻营外喊杀连天,千军万马奔杀进来,楚军方才惊起。但见那些金盔铁甲的大将,跃马舞刀,锋刃所及,血肉横飞,使楚人丧胆。项梁则仓皇出账,觅路逃生,迎面遇到敌军大将杀来,两人一个是长刀横劈,光焰逼人,一个却短箭难支。才约片时,项梁被敌帅章邯一刀剁下,劈作两段。刘邦登基锼26
刘邦,西汉开国皇帝,字季。秦朝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据《史记?高祖本纪》载:“正月,诸侯即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甲午乃即皇帝位锼簦穸ㄌ障毓囟眩!刘邦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心怀大志,不善农务。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同年九月,刘邦在萧何、曹参等人的拥戴下,聚众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第二年投靠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后,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决战巨鹿时,刘邦受楚怀王(熊心)的派遣,带领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战武关,于公元前206年十月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听说刘邦已定关中,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刘邦虑及与项羽实力悬殊,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自鸿门谢过(鸿门宴)。此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与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亡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与韩信、彭越等人率军围攻项羽军与垓下,项羽至乌江自刎。27
打败项羽后,汉王刘邦又平定了西楚,鲁城投降,遂后挥师定陶。公元前202年正月,韩信、彭越、英布等七王联明请求汉王刘邦登基称帝。是年二月初二,刘邦在定陶锼簟囟焉暇傩械腔蟮洌⒑和醭9蚀囟殉泼囟眩置苊郴蚣次惶场曹操称雄古鄄城曹操(155~220),安徽亳州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92年,曹操把兖州治所由昌邑移往鄄城,以30万青州兵为资本,发展生产,扩张军队,开始了统一北方的事业。因此,鄄城是曹操成就功业的发迹地。兴平元年(193年)初,曹操的父亲曹嵩被徐州牧陶谦手下截杀于回鄄城的途中。为父报仇,曹操亲率大军杀奔徐州,连破十城。同年夏天,曹操令旬、程昱守鄄城,率大军再征徐州,连破五城。194年,曹操率兵攻打定陶,久攻不下。同年夏天,曹操领兵围攻巨野,击杀了吕布的守将薛兰,收复巨野。为筹军饷,曹操令将士帮助百姓收麦,吕布、陈宫趁机率军万余突犯鄄城,曹操设计让百姓守城,而他亲自率军埋伏在城外,吓退了敌后。其后,曹操连夜召回收麦将士,并绕开树林将大军埋伏在大堤内外,而树林中只插许多旗帜。吕布果然28
又来,疑林中有伏,放火烧了树林。吕布认为曹兵已进火海,率军大胆推进,曹在堤上令一支人马诱敌,将吕布全军陷入伏击圈。曹操亲自率军掩杀,在占领了定陶城后,又挥戈西南,攻占了雍丘,后又回师相继收复了州府鄄城附近的几个县城。经过两年征战,曹操进一步巩固了以鄄城为中心的根据地,为征战中原,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隋末孟海公起义隋大业九年(613年),济阴(今定陶)人孟海公以周桥(今定陶田集)为据点,筑土围寨,聚众起义。义军很快发展至3万余人,声势浩大,曾一度攻陷曹(菏泽)、戴(成武)二州。孟海公初称“录事”(掌管文书的中下级官吏)。618年(唐武德元年),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之后,孟海公改称为“宋义王”,成为山东农民起义的一位著名的领袖。唐武德四年(621年),孟海公在和窦建德交战中被俘,义军溃散。其后,孟海公余部占据郓州的蒋善合、占据曹州的孟啖鬼(孟海公从弟)看到主帅降唐,也都归降唐朝。但不久,孟海公被唐朝处死。已被唐朝任命为戴州刺史的孟啖鬼深感不安,就以孟海公的儿子孟义为首领,在曹、戴二州起兵反唐。孟啖鬼又去联络他的知心朋友,当时任禹城县令的蒋善合起兵。蒋善合已死心塌地归顺朝廷,就跟左右亲信共同设谋杀了孟啖29
鬼。孟海公余部的反唐活动遂告结束。
黄巢起义八里寺八里寺,后称曹米寺,位于今东明县城西4公里处。西距黄河约2公里,紧偎黄河大堤,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冲天大将军黄巢起义的策源地。相传,黄巢自幼习书练武,非常聪明。咸通年间,他到京城应试,考中文武状元。当时,凡中了状元都要游宫,召为驸马。皇帝、娘娘在新状元游宫时看他生相丑陋,随即下诏革去文武状元,赶出皇宫。黄巢离开京都,一路颠沛流离,神情恍惚,走到开元寺(今东明县八里寺村)的庙院门前便病倒了。庙院主持卞律不但能诵读经文,而且还懂医道,在和尚卞律的精心治疗调养下,病情逐渐康复。黄巢在此养病期间,总是以探亲访友为名,结交外界贤士,目的是策划在清明节举行起义。一则除暴安良;二则报复皇帝。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起兵。此时,已有数千人响应加入起义军,黄巢在此起义后,起兵向曹州进发,先攻下曹州,继而向东南挺进,直抵广州后杀回长安,义军发展到80多万人,最后,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徐鸿儒起义30
徐鸿儒(?―1622),本名徐诵,山东钜(巨)野县人,后迁居郓城。早年参加白莲教。万历末,他以白莲教教义组织群众o聚众至数千人。被山东、南北直隶、河南、山西等省信徒推为教主,约定各地于天启二年(1622)八月起义。但是年春被人告发,不少骨干被捕,徐鸿儒遂于五月提前在徐家庄树旗起义。起义军占领郓城p钜野交界处的梁家楼一带,拥立徐鸿儒为中兴福烈帝,建号大乘兴胜,设立官职,建立政权。义军头缠红巾,先后攻占郓城、钜野等地。同时o其它白莲教首领沈智p夏仲进p张柬白p侯五p周念庵p孟先汉等,也分别攻占滕县p邹县p峄县(今枣庄东南)等县城及漕运要道夏镇,并进攻兖州、曲阜、郯城等地,很快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的广大地区,阻截漕运,多次重创官军。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徐鸿儒等仍固守邹县、滕县与官军抗衡。明军调集山东、北直隶等地的大量官军,围徐鸿儒军于滕县。九月,徐鸿儒粮尽援绝,突围不成而被俘,十二月在北京被害。徐鸿儒起义历时190余天,范围遍及半个山东,虽然失败了,但它点燃了明末农民斗争的烈火。曹州捻军兴起31
“捻”,是山东、安徽、河南交界处一带的方言。一“捻”即“一股”或“一伙”的意思。曹州是“捻”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1840年以后,曹州府一带,地主占地越来越多,农民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再加旱涝灾害、黄河决口等,人民饥寒交迫,受尽煎熬。当时有民歌道:“今年早,明年淹,树皮草根都吃完”,“两岁的孩子大街卖,换不来财主半瓢面”;“穷人要过好日子,杀死皇王夺江山,一下打到京城去,咱们坐一坐金銮殿。”因此,淮北、曹州、河南等地的老百姓,纷纷投入“捻”的战斗行列。捻众斗争非常勇敢,敢打敢拼,甚至公开与州府作对。1845年,曹州府濮州、郓城一带的捻众举起刀枪,英勇反抗清兵的镇压,砸了官府的钱铺、布店、油坊,抢走财物。他们还打出“捻”字大旗,向清兵冲杀,斗争轰轰烈烈,虽然经常遭到官府的镇压,却如扑不灭的星星之火在曹州大地上蔓延开来。
捻军曹州大捷1860年9月,清朝皇帝命亲王僧格林沁率领12000精锐部队镇压捻军。僧军是清政府的王牌军和嫡系部队,僧格林沁骄横异常,根本没把捻军放在眼里。曾军所到之处,掳掠百姓,32
杀害“捻党”。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不怕蚂蚱吃,不怕大水淹,只怕僧王住一天。”1865年,捻军采取“打圈圈”战术,忽东忽西,时南时北,把清兵拖得士气低落,疲于奔命。是年4月下旬,捻军首领赖文光、张宗禹率兵从江苏折回山东曹州,选择了背靠黄河,地形复杂,易打伏击战的高楼寨一带,撒下天罗地网,准备与清军展开决战。5月6日,僧军2万余人追至菏泽以西的解元集,捻军派一支小部队迎敌佯战。7日正午,僧军追至葭密寨,小股捻军再次佯败北走。待僧军进入伏击圈,捻军突然枪炮齐发,伏兵四起,杀声震天。僧格林沁遂兵分三路:一路向西迎战;一路居中,僧格林沁督阵;第三路向东迎战。捻军也兵分三路与僧军短兵相接,僧军节节败退。捻军主力趁机四面包了中军,僧格林沁左冲右突,难逃重围,只得趁着暮色率残部退守高楼寨以南的郝胡同。三更时分,僧格林沁逃至菏泽西北吴家店(今吴店)附近,被捻军追上。僧格林沁中矛坠马,抱伤藏在麦垄里,后被捻军张皮绠发现,连刺数枪,击毙僧格林沁。至今,菏泽民间还流传着:“三月里,三月三,山东大地起狼烟,高楼寨前打一仗,管叫僧王(僧格林沁)命归天”。
大刀会横扫洋教堂33
单县大刀会成立于1894年,是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一支,又名金钟罩、无影鞭、铁布衫等。主要领导人是单县刘庄(今高老家乡人)刘士端。清光绪年间,白莲教徒金钟罩术师赵金环在河北受到清政府追捕,逃到单县,在单县收刘士端为徒,教授武艺。后来,刘士端以“保卫身家”相号令,广招徒弟,并于1894年秋正式举起了大刀会的义旗。大刀会最初的口号是“保卫身家”。后来明确提出“灭洋人、杀赃官”、“兴华灭洋”。已由秘密会社发展为声势浩大的反洋教斗争。大刀会纪律严明,戒条是:“勿贪财,勿好色,灭洋人,杀赃官”。深得人心,会员迅速发展到10余万人,分布于山东单县、曹县、成武,河南的虞城、兰考,安徽的砀山、肖县,江苏的丰县、沛县等。1896年初夏,砀山刘堤头教民刘荩臣仗势欺人,强割庞林村庞三杰的麦子。庞三杰便向刘士端告急,刘士端派兵将刘堤头、薛孔楼等地的教堂,尽皆摧毁,并处死了作恶多端的洋教民巩克亮、王学亮。一时期,就有30余处教堂被摧毁,传教士纷纷逃跑。清政府立即电告江南总督刘坤一、山东巡抚李秉衡派兵镇压,大刀会与清兵展开激烈战斗。但因众寡悬殊,大刀会抵挡不住洋枪洋炮,会员伤亡惨重,彭桂林等被俘,智效忠当场牺牲,主要首领刘士端以后受诱骗被捕,于7月7日在曹县西门遭杀害,大刀会的斗争暂时失败。单县大刀会的反洋教斗争,也是山东义和团的先驱。
巨野教案34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纷纷派大批传教士对中华民族进行精神腐蚀和文化渗透。在巨野,传教士及其教徒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敲诈勒索,作恶多端,百姓饱受压迫欺凌之苦。日夜,阴云密布。十多个手拿匕首,短刀的人,闯进巨野盘张庄教堂,杀死了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迦略。能、韩二人原本分别在阳谷和郓城一带传教,因去兖州天主教总堂参加&诸圣瞻礼&,路此天晚而宿。张庄教堂神甫薛田资,主让客先,安顿能、韩二人上房下榻,自己住进院门耳房。义民们本是来杀薛的,不料能、韩二人成了替死鬼。薛田资仓惶逃往济宁,电告德国驻华大使并转德国政府。朝野上下,一片震惊,外国洋人闻之丧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亦称“曹州教案”。13日,即“教案”发生后的第12天,德政府派军舰多艘,强行占领胶州湾,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德胶澳租界条约”。惩办了山东巡抚李秉衡、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镇台万德力、巨野知县许廷瑞等近十名地方官。赔银20万两,并在巨野、济宁、曹州等地建造教堂及传教士防护住所。从此,山东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始祖母华胥氏35
华胥氏是我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的一位杰出的女首领,神话传说中女娲和伏羲的母亲。即“华夏之根”。华胥氏是风兖部落的女首领,与族叔风偌率族人逐水草而居,过着浪漫的游牧生活。相传华胥氏外出,在雷泽湖边(今鄄城东南与牡丹区西北)无意中踩到一个大脚印,感应受孕,怀胎十二年后,生下伏羲。《春秋世谱》载:“华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山海经?内东经?郭注》载:“华胥履大迹生伏羲”。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即此,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华夏民族。华胥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有关华胥的传说流传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龙的传人”来由)伏羲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36
太昊,史记中称伏牺,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相传伏羲是蛇身人首。“伏羲出生于蛇系氏族,并且以蛇为尊。他身上穿的树叶或鹿皮,形右蛇之鳞身或花纹,这正是蛇系氏的族徽或图腾标志”。中国古代神话中,开始繁衍人类的任务,就是交给了伏羲、女娲两兄妹。华胥氏在雷泽湖边所踩的巨大脚印,是雷神(龙神)留下的,雷神长着龙的身子人的头,《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因此,伏羲是龙身(蛇身)人首的“龙种”,是龙神的儿子,女娲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 故有“龙的传人”之说。唐?李冗《独异志》卷下:“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妇,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遗我兄妹二人为夫妇,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二人即结为夫妇。”此即为伏羲女娲再造人的传说, 至今在民间仍广泛流传。
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是古代华夏部落的杰出首领,在五帝中尊为东方天帝―“三皇五帝”之首,主要功绩是:37
创“八卦”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史记.太史公自序》说:“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发明渔猎工具
伏羲氏族世居雷泽、大野泽、菏泽、孟诸泽及济水、濮水岸边,打猎捕鱼以接济生活。《周易.系辞下》说:(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又《尸子》中说:“伏羲之世,天下多兽,教人以猎。”制嫁娶之礼
氏族社会早期,人类过着原始群居生活。三国谯周《古史考》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俪皮即鹿皮。至汉代,《仪礼?土婚礼》的“纳征礼”仍有“纳俪皮”一项。造书契
《周易?系辞下》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伏羲造书契,指的是契刻符号记事,这比结绳记事更简捷方便,八卦也有书契的功能。创历法
《周髀算经》上说:“伏羲作历度。”即历法。《尚书?尧典》:(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传授民众”“。人工取火
清?马《绎史》引《河图挺辅佐》说:“伏牺禅于伯牛,钻木作火。”制琴作乐
东汉许慎《说文》释“琴”说:“苞牺氏所作弦乐38
也。”西晋王嘉《拾遗记》说:“苞牺氏灼土为埙。《古史考》”说:“伏羲作琴瑟”。清马?《绎史》引纬书《孝经?钩命决》说:“伏羲乐名《立基》,一云《扶来》,亦曰《立本》。”
帝尧制定史上首部历法尧,姓伊祁,名放勋,系轩辕皇帝五世孙,《史记?五帝本纪》列为五帝之一,约生活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父帝喾,名高辛,娶陈锋氏女生下放勋,《皇览》说“甲申岁生于三阿南伊长儒家”( 今鄄城县境)。在位九十八载,一百一十七岁去世,葬于谷林(今鄄城富春乡谷林寺)。帝尧仁德如天,以“修身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为治国准则,弘扬和顺的美德。在位期间,百官政绩昭著,各方诸侯和睦相处。尧命人观测天象,制定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历法。他派羲仲住在东方的砀(yang)谷,观测日出,把日夜时间均等,朱雀七宿中的鸟星黄昏出现在天上正南方的日期定为“春分”;派羲叔住在南方的交趾,观测太阳向南运行的情况,把白天时间最长,苍龙七星中的火星黄昏出现在天上正南方的日期定为“夏至”;派和仲住在西方的昧谷,辨测日落,把昼夜时间相等,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出现在天上正南方的日期定为“秋分”;39
派和叔住在北方的幽都,辨测太阳向北运行的情况,把白天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出现在天上正南方的日期定为“冬至”。经过长期观测,确定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一年,有366天,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有29天多一点。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6个大月和6个小月合计为354天,比一年的实际天数少12天,故又用闰月的办法加以调整。依据历法,指导庶民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了生产的发展及社会的前进。
尧帝首推禅让制尧,最为后人所歌颂的是他实行了让贤制度。他打破等级制度,摒除传统观念,不管氏族关系的亲疏,不论社会地位的高低,谁能够弘扬帝业,就把天下让给谁。传说尧曾屈驾到箕山之侧,颖水之旁(均在今鄄城境)去拜访隐居的高士许由,要他出山继承帝位,许由未应。后来,尧年事已高,就让四方诸侯之长推荐继承人。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他这人愚顽、凶恶,不能用。”尧提出从所有同性异性远近大臣及隐居者当中推举,大家一致推荐了舜。舜是盲人的儿子,尧尊重四方诸侯长的意见,决定把舜作为帝位继承人进行考察和培养。于是,尧微服来到40
历山,看到舜在田间耕地,犁前驾着一黑黄两头牛。奇怪的是,青年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簸箕,以敲簸萁激励牛拉犁。尧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萁不打牛?”舜礼貌地回答:“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萁,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又和青年谈论治理天下的问题,舜都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智慧。后来,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舜,让九个儿子跟舜做事,进一步观察了解舜的德行。经过20年的考察、培养,最后把帝位让给了他。尧曰:“把天下传给舜,全天下人都可以得到好处,只有丹朱痛苦;传给丹朱,全天下人都痛苦,只有丹朱得到好处。我不能拿天下人的痛苦,去迁就一个人的幸福。”至此,开启了禅让制之先河。
舜师单卷单卷又名善卷、卷、单父,是帝舜的老师。相传为远古后期游牧于菏泽四泽六水之地的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善道术,有德行,因居于单父(今单县),被时人尊称为单父。唐尧虞舜治理天下的五帝时期,今单县一带物产丰富、人口繁茂。单卷和他的部落在这里渔猎、采集、耕作、生息繁衍。他很有才德,受人拥戴,极受尧、舜的尊崇,舜曾拜他为师。《路41
史》载:“单父为舜师单卷所居……故称单父。”唐尧坐天下,听说单卷得了道,就经常到单县来向他问政,每次来拜访单卷,都毕恭毕敬,“北面而事之”,谦虚讨教。后来,尧把天下让给了虞舜,舜执掌天下后,又拜其为师,常去拜访他,并诚心地要把天下让给他。单卷说:“余立于天地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他满足于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丰衣足食的生活,谢绝坐天下。今江苏宜兴螺岩,山上有单卷洞,据说是单卷谢绝舜的逊让后在此隐居的地方。
贤明圣主虞舜虞舜,姓姚,名重华,史称虞舜,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历代传为贤明圣主,被司马迁列为五帝之一。相传,舜出身贫苦,曾在历山种地,在金宝山(今鄄城东南)打过柴,在雷泽(今鄄城东南境和牡丹区东北境)捕过鱼,在河滨(今定陶西)烧过窑,……。舜早年伤母,其父不义,后母不慈,弟(后母所生)狂傲放纵。一家三口都百般虐待舜,多次企图害死他。但舜天性至孝,从不把父、母、弟不良行为放在心上,但却把孝敬父母、42
友爱弟弟看作应尽的天职。舜心地淳厚,才干出众,善于教民。他佐尧帝处理国家政务,首先向黎民百姓宣讲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常道理,黎民百姓都乐于接受。舜治理天下,奖善惩恶,任人唯贤。他20岁有孝名,30岁被征用,佐尧帝施政20年,50岁代行天下事,61岁登帝位。在位期间,亲近贤良的人,疏远邪恶的人,制定法律等,因而华夏的百姓安居乐业,远方的臣民戴德宾服。天下升平,百姓兴旺,整个社会一派祥和景象。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定法律条文的人。主旨以宽大为怀,是为我国法律的萌芽。
耕历山 渔雷泽 陶河滨《史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历代尊舜为圣君。《濮州志》载:“雷泽在州之东南,舜常渔其间。”历山位于鄄城县东南20公里处,今阎什镇历山庙村。历山为鄄城“四山”之一,相传此山非他山可比,每逢黄水泛滥,总是水高山长,始终不得淹没,周围百姓因避水于历山之上,才得以保全。《濮州志》载:“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即虞舜躬耕之处,有舜庙。《水经?瓠子河注》云:”“雷泽西南十里有山,孤立峻上,43
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为舜耕于陶墟所在。”舜心地淳厚,他在历山耕种田地,历山人都以他为榜样,犁地都不犁到边沿。他在雷泽打鱼,泽边居住异常艰难,人们都自动让出自己的住所。他在河滨制作陶器,附近一带的陶器制品都非常细腻精致,美观耐用。他在哪个地方居住,哪个地方一年便会成为村庄,二年便会成为城镇,三年便会成为都市。整个社会一派祥和,其乐融融。成汤灭夏定商都商汤(约公元前16世纪),子姓,名履,始祖契,商朝建立者,是历史上有名的圣明君主。始祖契,曾辅佐大禹治水立功,被舜帝任命为司徒,封在商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功业昭著,百姓得以安定。从契到成汤,先后八次迁都。至成汤时,为追随先王帝喾,又定居于亳(今曹县土山集一带),并为此写下《帝诰》。汤继位商侯,为夏之方伯,有权征伐邻近的诸侯。汤有大志,自商迁于蒙,建亳都于涂山之南,娶有莘氏为妃。商汤会诸侯于景山(今曹县城东17公里梁囟眩硖煊γ挥牖嶂詈钜恢掠祷ぃ烦啤吧烫烙芯百裰!焙罄矗莱蔫睿幌蔫钋粲谙亩季āI滔嘁烈酌琅⒅楸τ谙蔫睿啦诺靡44
回国。商汤归途经过洛水,投璧币盟誓:“承天命,顺民心,一定剪灭夏桀,再渡洛水。”商汤回到亳都,修德政,商国大治。伊尹献计,汤北伐夏的邻国韦,又伐顾、昆吾。诸侯国表示:“我们盼望商汤来征,如大旱时盼望云雨一样。”商汤又接受伊尹的建议,出其不意从西方袭击夏都,两军战于有还实兀蔫畲蟀埽吮Hi,汤攻克三i获夏国宝玉、重器,流放夏桀与妻子妹喜于南巢。商汤灭夏后,为安抚夏人,就改三i为曹,以纪念夏禹分济入曹(漕的本字,义为河道,引申为驯服)之功,让夏人驯服于曹。商汤回到亳都,三千诸侯会于涂山,天下统一,并定都于亳。由商汤开创的商王朝,历经31个君主,存世600余年。从奴隶到宰相伊尹(约公元前16世纪)名阿衡,又名伊挚),夏朝有莘国(今曹县)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身的宰相。《史记》载:“夏末,伊尹生于空桑之中,被有莘国君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伊尹是个聪明勤恳且有心计的人,虽然身为奴隶,可他胸怀大志,注意研究尧舜和大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对当时社会有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后来,45
汤与有莘氏通婚,伊尹作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到商做厨师。伊尹的烹调技术高超,做出的饭菜味道极好,汤吃后赞不绝口,便问厨师是谁?下人告知是陪嫁奴隶伊尹,汤就召见了伊尹。伊尹以烹调为例,向汤阐明自己的治国主张,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驰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十分赏识伊尹,想安排他在朝为官,伊尹推辞不就。汤两次派人以厚礼迎聘伊尹不就,他不惜降身求贤,驾车亲访伊尹,正式拜为右相授以国政,史称“成汤三聘伊尹”。伊尹辅佐商汤大力发展农耕,铸造兵器,训练军队,国力迅速强大。汤灭夏建立商朝,登上天子位。伊尹作《咸有一德》,歌颂商汤品德纯正,宜为天下主。汤称伊尹为元圣,灭夏建商立首功,训示商族世世代代尊崇伊尹,一如商王。千古贤相第一人商汤死后,伊尹先后辅佐外丙、中壬为王,后又立汤孙太甲为王。太甲继承王位后,伊尹更是尽心尽职,教导太甲怎样做贤能君主,如何治理国家;要按祖宗规矩办事。太甲不听伊尹劝告,无视法规制度,一意孤行,使国家出现混乱。为了拯救国家,伊尹甘冒篡位的罪名,将太甲迁居商汤陵旁桐宫反省,自己摄行国政,接见诸侯。伊尹理政之余,常去桐宫训教太甲,46
太甲渐有悔过之意。三年后,伊尹认为太甲确已悔过自责,重新向善,就亲自迎太甲回朝,还政于太甲。太甲修养道德,诸侯归服,百姓安宁。伊尹很赞赏太甲,作《太甲训》三篇。太甲死后,伊尹为太甲谥号太宗。伊尹又立太甲之子沃丁为王。沃丁临政后,伊尹因年迈,不再过问朝政。伊尹享年百岁去世,沃丁以天子礼葬伊尹于亳城东北。史称伊尹为“千古贤相第一人”,又以“伊、吕(望)”并称,班固《汉书、古今人物》列伊尹于“仁人”。
商朝左相莱茱莱茱(约公元前17~前16世纪)名仲虺,是继奚仲之后又一名杰出的薛国国君,也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左相。传说,仲虺身上有赤蛇之样,故名仲虺。仲虺姓任,是黄帝的十二姓直系后裔。祖上是奚仲,夏禹时的车正,夏禹分画九州时封在了薛。奚仲的父亲发明了舟,奚仲本人发明了马车,奚仲的儿子吉光发明了木马车。说起身份,任仲虺只比“方伯长”商汤低半级。莱茱二十四岁继任薛国国君。他重视发展农业,倡导饲养牲畜,对薛国的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帛等都有一定的改进,薛国很快就成为一个经济发达、47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在商汤讨伐夏桀的战争中,莱茱高瞻远瞩,毅然加入了商汤灭夏的行列,并建议汤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等多个策略 ,商汤采纳了他的建议。汤任命莱茱为左相,伊尹为右相,制定了完备的灭夏方略。商汤灭夏后,莱茱写下了一篇重要文告―《仲虺之诰》,发布天下,其意推商汤为王,使汤成为商朝的开国之君。莱茱一生最大功绩是辅佐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推举商汤登上天子宝座。莱茱死后,葬于亳城北,世称宋天亍
中华第一哲人箕子箕子(约公元前11世纪)名胥余,爵为子,故称箕子。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哲人。箕子与纣同姓,在纣朝内任太师辅朝政。箕子佐政时,纣王荒淫暴虐,箕子曾多次进谏,但纣王仍一意孤行。有人对箕子说:“您应该离开纣王了。”箕子回答:“作人臣的向君主进谏,君主置之不理,臣子便离他而去,这是张扬君主的恶行,哗众取宠于百姓,我不忍心这样做。”为保全生命,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去给人家当了奴隶。纣王知道后怕他逃走,便把箕子囚禁起来。箕子隐忍不走,弹琴聊以自慰,后人将他弹的曲子称48
为《箕子操》。商纣王三十三年,纣王战败自焚。周武王将箕子释放,箕子不愿为周臣,率领殷人五千东渡朝鲜。武王知道后,就派人去册封箕子为朝鲜王。后来,箕子以礼朝周,武王向箕子询问天地自然规律之事,箕子侃侃而谈,武王听了非常感动,便让史官记下。他对公族群臣说:“商纣若用箕子、比干、微子,吾今仍会困居西隅。尔等记下来:国有贤臣,社稷洪福也;《洪范》九章,治国大法,谨慎地遵守,千万不要改变。”后来,箕子再次朝周,经过故殷墟亳都(今曹县城南)凭吊汤王,因伤感过度一病不起,殇于中土。微子率殷民葬箕子于亳西,与汤陵东西相望。
箕子朝鲜古国箕子入朝鲜时,把中土的诗书礼乐、医药卜筮,都带到朝鲜,教化臣民,使其习行中国礼乐制度,其衙门官制、饮食衣服全随中国。箕子教民八条化移其俗,民夜不闭户,无为盗者,妇人守贞不淫,男婚女嫁,不重聘礼,人民节俭敬睦,无争讼私斗。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遗迹。箕子与箕子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49
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箕子,作为中华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尚书大传?洪范》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箕子在古朝鲜建立的箕氏王朝延续了近千年,最后一个君王箕准被燕人卫满所驱赶至马韩。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上世纪60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
著名思想家计然计然,又名计倪,原姓辛,名文子,又名辛 ,葵丘濮上人(今鄄城县临濮集一带)。博学无所不通。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范蠡的老师,50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计然周游列国时到了楚国,未能被楚平王重用。后又到了越国,大夫范蠡拜他为师。时值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誓志报仇灭吴之际,然献策说:“一个国家要应付战争,必须有所储备,……。国家要长治久安,须兼顾农工商利益,谷物每斗20钱,农民就要吃亏,每斗卖到90钱,商人就无利可图。商人无利可图,货物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国家税收就要减少;农民无利可得,良田就无人耕种,荒地就无人开垦,因此,谷物每斗最高不超过80钱,最低不少于30钱,那么农民与商人都有利可得。……这就是治国的道理。关于囤积货物的原则应是,购进质量好,适销对路又容易久储的货物,……看货物的有余与短缺,就可知道物价的涨跌。上涨到极点就会下跌,下跌到极点又会上涨。……。财物货币要象流水一样长流不断,循环往复。”勾践很高兴地采用了计然的治国策略,遂灭吴称霸天下。后范蠡用计然之策经商,不几年便成为百万富翁。计然著有《万物录》13卷,《计然子》15卷。
伯乐相马传佳话伯乐(公元前约680~前610年)姓孙名阳,郜国(今成武县)人。秦穆公之监军少宰,官伯乐将军。《庄子?释文》载:“伯乐51
姓孙名阳,善驭马。”《石氏星经》载:“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孙阳善驭,故以为名。”孙阳少有大志,刻苦研习相马之术。《吕氏春秋?精通》说:“孙阳学相马,所见无非马者,诚乎马也。”郜是个子爵小国,不足以施展相马才能,孙阳学成,遂去秦国发展,深得秦穆公重用。相传,有一年,伯乐探亲返回秦国,路经太行,过虞坂。见一匹衰老的千里马拉着盐车上太行山,四蹄伸直,膝骨都快要折断了,尾毛浸湿,皮肤溃烂,负车不能上。伯乐见了,立即下车痛哭,慌忙解下衣服覆于马背。那千里马于是“俯而喷,仰而鸣,声达于天,若金石声者。”遂负车直上太行而去。伯乐为了秦国强盛,常不辞万里,深入塞北草原挑选良马。冀北产宝马,伯乐一经此地,便十棚九空。根据多年的相马实践,孙阳写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至隋唐时期,已经失传,仅《新唐书?艺文志》载有《伯乐相马经》一卷。1973年11月至1974年初,长沙马王堆出土《相马经》帛书,此外,还有《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传世。东汉经学家孙期为其后人,其子孙辗转“孙寺”村,明代归故,傍祖坟而居,原名王子村,清中期改为伯乐集。52
举贤荐能留美名伯乐不仅善于相马,而且能公而忘私,举贤荐能。有一天,秦穆公对伯乐说:“先生年纪大了,你的儿孙里有可派去找千里马的人吗?”伯乐回答说:“我的子孙都是些才能不高的人,可以教会他们辨别一般的好马,无法教会他们辨别天下特殊的千里马。”谢绝了秦穆公的关照,同时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召见九方皋,派他到外面去寻找千里马。三月后回来报告“千里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穆公问:“是什么样的好马呀?”九方皋回答说:“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到沙丘取马,却是匹黑色的公马。穆公责备伯乐说:“真糟糕,你推荐的相马人竟连马的颜色、公母都不能分辨,那怎么能认识什么千里马呢?”伯乐惊讶地说:“他竟然达到这样高深的地步了吗!这就是他比我强千万倍还不止的地方啊!他所观察到的正是事物的精神实质:抓到了实质,忽略了粗浅的表象;审察了内容,忽略了外形。他只去看他所要看的,不去看他不必要看的;他只观察他应该观察的,而丢开他不必要观察的。象九方皋这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就有着比相马更加重大的意义啊!”马牵来了,果然是一匹千里马。从此,伯乐举贤荐能的名声大振。53
伯乐事迹散见于《战国策》、《列子》、《韩非子》等书中。屈原、宋玉、贾谊、东方朔、李白、杜甫、李贺、元稹、黄庭坚等都有吟咏。吕不韦慨叹:“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唐韩愈更留下千古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形成了举贤荐能、知人善任,光照千秋的伯乐精神。
吏治典范宓子贱宓子贱,字不齐,鲁国人,孔子的学生。曾任单父宰。当年,宓子贱到单父上任前,先去拜访孔子。孔子告诉他:“不要因为别人的意见与已相反而拒绝,轻易拒绝就要出现蔽塞;也不要轻易许诺,轻许容易丧失操守。”后又到渔者阳昼那里请教,阳昼告诉他:“有两点钓鱼的体会,送给你吧。见到钓饵就咬的是阳鲚鱼,这种鱼肉薄味淡;见到鱼饵,象看到了又象没看到,若即若离,想吃又不贪吃的是鲂鱼,这种鱼肉厚味美。”宓子贱铭记于心,他来单父上任,一些官绅大户竞相出城迎接,宓子贱连声催促:车子快赶过去,阳昼说的阳鲚到了。宓子贱治理单父,把教化民众放在首位,同时还十分注重人才。他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对待百姓的孩子,抚恤孤寡,哀悼丧纪……。他向孔子汇报说:“我把他们当父亲看待的有三个人,当兄长看待的有五人,当朋友看54
待的十一人。有五个比我贤能的人,我尊他们为师。”孔子高兴地说:“尧舜治理天下,努力寻求贤能辅佐……可惜你治理的是一个小城。”宓子贱在单父三年,选贤任能,德入民心,常常身不下堂,鸣琴唱和,史称鸣琴而治。《史记》载:“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子贱之治,较子产、西门豹更胜一筹,成为两千多年来吏治的典范。
孔子高徒冉雍冉雍(前522~?),字仲弓,春秋末年鲁国茶仄拢窈试蟪嵌15里张什店)人。孔子高徒之一,与冉耕(伯牛)、冉求(子有)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当地人称为“三冉”。冉雍生于鲁昭公二十年,早年拜师孔子,随孔子周游列国。 《冉氏族普》记: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后公西氏闻孔子设教阙里,“命三子往从学焉”。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为人敦厚,气度宽宏,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最高评价。在《先进》篇里,孔子进一步将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学科“德行”之内,认为他已经具备为官的基本条件。这是孔子实行他的“学而优则仕”这一教育方针的55
典型事例。孔子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也。”孔子去世后,冉雍与闵子等弟子,将孔子的言行记录下来,编著《论语》120篇;又独著6篇,辑名《敬简集》(已失)。冉雍去世后,葬在曹州东南60里的冉兀氩!⒆佑泻响簦谄涔世锊仄陆糇搿@饨实墼谧鹂住⒓揽椎耐也对冉雍等诸弟子加以尊崇和封赐,加追谥号。勤政贤人巫马施巫马施(前521~?)姓巫马名施,字子勤,也称巫马勤,孔子弟子,春秋鲁国人,曾为单父宰。宓子贱在单父主政期间,孔子派弟子巫马施前往观察,从中学到不少为官的道理。宓子贱离任后,巫马施继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门,晚上星星出来才回署,栉风沐雨,日夜劳苦,事必亲躬,把单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巫马施问政于宓子贱,宓子贱说:“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闲,能用力的劳苦。”为了凭吊、怀念宓巫二贤,后人在宓子贱弹琴的旧址筑起一座前方后圆的高台,名曰琴台,上面盖有二贤祠,塑有宓巫金身。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杜甫、高适游单父,登琴台,咏怀赋诗,高度赞扬了宓巫二贤的政绩。56
军事家范蠡范蠡(公元前517~前448) 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范蠡出身贫寒,却胸怀大志,富于谋略。公元前496年前后入越,辅助勾践20余年,终于使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公元前494年,吴阖闾之子夫差为报父仇与越国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决战,越王勾践大败,仅剩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范蠡遂于勾践穷途末路之际投奔越国,献“卑辞厚礼,乞吴存越”之策。议和后,他向勾践断言“越必兴、吴必败”,进谏越王“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砺坚,君后勿悲,臣与共勉!”归国,他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九术,其中之一即“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浣纱河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在历史上谱写了西施深明大义献身吴王,里应外合兴越灭吴的传奇篇章。平定吴国后,范蠡认为勾践可与之共患难,难与之同安乐,便急流勇退,辞别越王。范蠡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为官则政绩显赫。其军事宗旨是“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57
儒商鼻祖范蠡范蠡辞别越王后,带着西施辗转到了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他勤劳治理产业,没有几年就积累几十万家产。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把他请进国都临淄,拜为相国。他喟然感叹:“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点。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了相印,散尽家财,到陶地(今定陶)居住下来,自称陶朱公。范蠡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其道路通畅,发展空间大。于是在陶地经商、耕种和畜牧,几年下来,积资又成巨富。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尊陶朱公为财神,乃我国道德经商――儒商之鼻祖。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书中有语概括其平生 “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世人誉之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他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独特的经商理念,创造了独特儒商思想的先河,成为彪炳千秋的儒商典范。被后世尊为“高祖”、“财神”。因此“陶朱公”也成为巨富的代名词。58
其主要著述:《计然篇》、《汉书?艺文志》记有范蠡兵法二篇,皆已失。范蠡死后,葬于今定陶镇崔庄村北。范蠡嫁女在定陶一带,还流传着范蠡嫁女的故事。西施来到陶丘以后,收养了一位义女。这义女长到十五岁,快该出嫁了,陶夫人对范蠡说:“如今咱虽有不少钱财,可不能白白送给那个小贱婢的义女啊!”范蠡说:“俗话讲,有儿不在庄园地,养女不在嫁妆女。咱们殷实人家,人称天下首户,总不能不给女儿一点嫁妆?”陶夫人听了气愤地说:“给他一粒谷子!到时候,这粒谷子能值多少钱,就给他多少钱的嫁妆!”范蠡沉思了一会,笑了笑说:“你是说一粒谷子的价钱给她办嫁妆吗?”陶夫人点了点头。谷雨到了,范蠡把夫人给的一粒谷种种到了饭盒里。谷子长得很旺,当年结下了一个半尺长的穗。第二年,范蠡把这颗谷穗上的谷子全都种到了菜园里,足足种了半分地。这一年,谷子长得很好,收了一布袋。第三年,范蠡把那一布袋谷子全部种到地里。第四年,他又把第三年的谷子全部种到了地里,这么年复一年,一粒谷子变成了满地粮。义女长到二十岁,该出嫁了,范蠡把这些谷子全部卖出去给义女买了一套华丽的嫁妆,比国王女儿的嫁妆还多还好!
著名军事家吴起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 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今定陶)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曾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学,在鲁国为臣。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任用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后因朝内大臣的猜忌,吴起鲁君辞退。吴起离鲁来到魏国,魏文侯因吴起善于用兵,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部阳一带)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公元前409年,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元里(今澄城南),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今华县),筑洛阴(今大荔南)、合阳(今合阳东南),尽占秦之河西地 (参见魏攻秦河西之战),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兵,创建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并著有《吴子兵法》,被称为“武经60
七书”之一,是吴起与魏文侯、魏武侯论兵的言论辑录。曾被译成英、日、俄等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吴起的治兵之道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材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从而感动拼命而战。吴起军事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略思想;二是知己知彼,机动灵活的战术思想;三是“以治为胜”、“教为先”的治军思想。吴起认为,战争胜负,不完全取决于军队的数量,重要的是军队素质如何,主张务必严格治理好军队,首先做到“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其次是着力提高士卒的作战能力,教给将士如何使用武器、熟悉阵61
法,从而培养一支由精干的指挥官、又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卒、有统一的号令、有严明的赏罚的能征善战的军队。总之,吴起进步的战争观,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战略战术思想,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庞涓设计害孙膑孙膑,字伯灵,齐国鄄邑(今鄄城县红船镇孙老家)人,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兵圣孙武后裔,为避吴越之乱,孙膑之父定居于鄄。孙膑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兵法。他的师弟庞涓天资学业虽较孙膑差,但为人奸猾,善弄权术。学成之时,庞涓回到魏国做了将军,打了胜仗,深得魏惠王的宠信。春风得意中的庞涓,却有一块自认为的“心病”――德才强于已的同窗好友孙膑。一旦孙膑来到魏国,以他的才能和智慧,声名威望很快就会超过自己;如果孙膑去了别的国家,对自己的威胁更大。于是,庞涓设计将孙膑骗到魏国,陷害孙膑犯有私通齐国罪,并将其施以膑足、黥脸之刑(剜去两个膝盖骨,脸上刺上标志)。受了膑刑的孙膑在魏国历经坎坷,受尽苦难,终于在齐国使巨(齐国使臣来大梁出使魏国)的帮助下,秘密地回到齐国。时值齐、魏争霸,交战不断的年代。孙膑回国后,很快见62
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宾的礼节殷勤加以款待。
著名军事家孙膑孙膑来到齐国,受到大将田忌的热情款待。之后寻机又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孙膑与齐威王谈论黄帝打蚩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例,孙膑滔滔不绝并进行了深刻独到的分析;齐威王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侃侃而谈,对答如流。齐威王随以“先生”相称,把他作为老师看待。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发兵8万,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前往救赵。大军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则建议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军奔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军杀往大梁,结果是魏军大败而逃,庞涓被活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孙膑晚年退隐鄄邑老家(今箕山镇孙花园村),设馆授徒,钻研兵法战策,著成《孙膑兵法》89卷,图4卷。《孙膑兵法》继承和发展了战国前期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不仅是一部宝贵63
的军事理论著作,而且对政治斗争、经济建设、商业交流都有指导作用,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道家始祖庄周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一说为山东东明县)人,曾做过漆园(今东明东裕州屯村)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主要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唐代(618-907年)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64
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秦朝开国大将魏冉魏冉(?~前264 )战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秦昭王时曾任大将军、丞相之职。公元前295年,赐封于穰地,加封陶邑(今山东定陶),称为穰侯。公元前264年,病死于陶邑。据《史记》载,魏冉是秦昭王的母亲宣太后的异父长弟,武王死后,他帮助拥立武王的弟弟为国君即秦昭王。昭王任命魏冉为将军,平定了季君公子及一些大臣们的叛乱,把武王后驱逐到魏国,诛灭了那些图谋不轨的秦昭王的兄弟,稳定了秦昭王的统治。自昭王十四年(前293)始,魏冉带兵或指挥秦将先后七次分别攻打了韩、魏、齐、楚、赵等国,占领了上百座城邑,扩大了秦国的疆域,削弱了诸侯国的军事力量,为秦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昭王三十六年(前271),时任相国的穰侯魏冉计划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借以扩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魏冉把周朝的九鼎运到了陶。遭大臣范睢的嫉妒而被谗进而被秦昭王免去相国之职,回到自己的封地陶。魏冉权势被夺,忧65
愁而死,葬在安陵囟选
吕刘患难建奇功 吕雉(公元前241~前180),字娥,单父(今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又称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吕雉与刘邦婚后生有一男一女(后来的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吕雉挑起了田间耕作、操持家务、照顾公婆和孩子的重担。楚汉之争间,刘邦无暇顾及家庭,直到控制了巴蜀和三秦,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派军队“从南阳迎太公、吕后于沛”(《史记?高祖本纪上》),因遭到楚军堵截,未能如愿。汉二年(前205年),刘邦再次派军队迎接老小,但只在途中找到一双失散的儿女。吕雉和太公都被项羽俘获,“项王常置军中”(《史记?项羽本纪》)作为人质。直到楚汉战争结束前夕,吕雉才得以与刘邦团聚。此前,吕雉虽无戎马战功,却有长期养老抚幼的辛劳,又因受刘邦的连累做了三年俘虏,所以叔孙通说她与刘邦是“攻苦食啖”的患难夫妻(《史记?叔孙通列传》)。刘邦统一了天下,在镅舻腔⒙里粑屎螅恿跤樱吃鳌66
太后称制开先河汉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号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权达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后、武则天、慈禧)的第一个。吕后当政内,创自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吕后遵守刘邦遗嘱,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吕后掌政期间,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为后来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吕后压住怒火,以礼相待,并赠与车马,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67
吕后晚年,因没有子孙,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前180年,吕后崩,终年62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西汉开国功臣彭越彭越(?~前197年),字仲,昌邑(今巨野县昌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诸侯王。彭越渔民出身,处事为人深沉有谋略。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项梁起义反秦,天下纷纷响应。有人建议彭越效仿也树旗起义,彭越却一直静观其变,一年后,在巨野湖泽众多渔民的拥戴下,彭越举起了义旗。刘邦从砀山北击昌邑,彭越率兵助战。此时,彭越的部队发展到一万多人却没有归属。汉元年秋天,刘邦授彭越将军印,让他进军济阴攻打楚军,彭越大破楚将萧公角。汉王二年春天,彭越率三万兵将归附刘邦,被任命为魏国国相,独揽兵权,平定梁地。汉四年冬,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彭越遂攻下睢阳、外黄等17个城池,迫使项羽亲自回兵收复了彭越占领的城池,彭越兵北走谷城。汉五年秋,项羽南走阳夏,彭越又攻下昌邑附近的20多个城池,缴获谷物十多万斛(一斛相当于十斗),供应刘邦的军需。不久,彭越率领全部人马在垓下与刘邦会师,击68
灭项羽。同年春,刘邦封彭越为梁王,建都定陶。汉十年,因梁王彭越违背刘邦出兵的命令以及手下人的出卖,刘邦出其不意袭击并逮捕了梁王,之后,汉高祖刘邦以彭具备谋反的罪证,把他废为平民,流放到四川青衣县。流放途中遇到前往洛阳的吕后,吕后在了解祥情后,便假意答应彭越,在吕后的建议下,刘邦派廷尉王恬诛杀了彭越及其家族,废除了他的封国。陈平坎坷升迁路陈平(?~前178),西汉初阳武户牖乡(今东明)人,开国功臣,谋略家,力仕四朝,位至右丞相,先后被封为户牖侯、曲逆侯。据《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少时家贫,但胸怀大志,擅黄老之学。陈胜起义反秦,他投奔魏王咎,为太仆,因魏王不听建议,陈平只好逃离;后投奔项羽,因得不到项王的信任,遂离开项羽,投奔汉王刘邦,被拜为都尉,并作为汉王的参乘掌管护军。刘邦信因听谗言,质问陈平的推荐人魏无知为何把陈平当作“贤人”来推荐?魏无知说:“臣之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之,行也。今有尾声(古信士)、孝己(有孝行)之行,而无益于胜败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今楚汉相争,臣进奇谋之士,顾其69
计诚足以利国家耳。盗嫂受金又安足疑乎?”一番话说得汉王茅塞顿开。于是又召陈平垂问,陈平当即表白:“诚臣计划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俱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雍容大度、理直气壮的回答,使汉王疑虑全释,并厚予赏赐,拜为护军中尉,监领所有将领,诸将才不敢再有赘言。
陈平六出奇计《史记》:“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但由于“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传世的只有以下几则:一是施用反间计,使项羽不用范增。公元前204年,汉王被项羽围困于荥阳,曾求计于陈平。陈平建议汉王拿出数万斤黄金,施行反间之计,离间项羽与其唯一谋臣范增和重要将领钟离u等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各怀疑虑,互相挚肘,然后举兵攻之,必然破楚。汉王以计而行,致使项羽与范增反目。二是巧突荥阳之围。楚汉相争时,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为脱荥阳之围,陈平设计以女子两千人,夜里从荥阳东门放出,将楚方兵力吸引到东门,陈平则陪同刘邦顺利从西门逃出。三是立韩信为齐王以防变。前203年,韩信率兵平齐,自立为齐王,并派人禀告汉王。汉王当着使者的面勃然大怒,陈70
平、张良附耳提醒他:“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自王乎?刘邦大悟,说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韩信感恩不尽。四是劝高帝伪游云梦,智擒韩信。前201年,陈平为高帝设置了借口出游云梦、会诸侯于陈,趁机擒韩信(时韩信有反意)。五是解平城之围。前200年,平城被匈奴包围,绝食七日。高帝用陈平奇计,方解。六是诛诸吕,匡扶汉室。吕后死后,他与周勃便合谋尽诛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孝文黄帝,使政权又回到刘汉王朝。汉王战败遇戚姬戚姬(公元前223-前194),又称戚夫人,西汉济阴戚家寨(今定陶县陈集镇大戚庄村)人,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姬聪慧过人,貌美如仙,擅跳“翘袖折腰”之舞,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公元前205年,汉王刘邦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失利,其父和夫人吕雉被项羽虏去,刘邦单身匹马逃到定陶。当时,天已全黑,在追兵紧逼的情况下,刘邦下马便猛击马腚,让马狂奔而去,他便纵身跳入眼前的一口大井,骗过了紧追不舍的楚军。楚军过去后,刘邦爬出大井,摸黑来到一村庄。村里有71
一戚姓老翁,在得知刘邦的身份后,便将其接入家中热情款待。席间戚老汉意欲将女儿戚姑娘许配汉王,刘邦一听大喜,随即解下佩玉作聘。戚姑娘也一见钟情,于是当夜洞房花烛,喜结良缘。戚夫人就此有孕,后来生下了刘如意。次日,刘邦辞行,两人洒泪而别。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打败项羽,回师定陶,在锼舻囊囟焉系腔隽嘶实郏饴里粑屎螅跤樱莘蛉宋箦跞缫馕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
红颜薄命的戚夫人戚夫人入宫后,深得刘邦宠幸,其子如意也深为刘邦所赏识。刘邦死后,16岁的刘盈继位即惠帝。惠帝继位后,尊吕后为皇太后。吕太后趁机扶持诸吕,大权独揽,对戚夫人及其子刘如意进行报复。公元前194年(汉惠帝刘盈元年),吕后命人将戚夫人囚于永巷,削去头发,戴上枷具,给其穿上奴隶的衣裳,强迫戚夫人舂米。戚夫人想着为王的儿子以及自己如今的处境,随和泪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为谁使告汝?”道出了对于奴隶生活的愤恨,对儿子的思念,以及对吕太后的刻骨仇恨。吕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72
丢入厕所,称为“人彘”,并带儿子汉惠帝前来观看,汉惠帝大为惊恐,指斥吕后“残害戚夫人致此,实非常人所能为”,并痛哭不已,从此,惠帝一厥不起,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几年后便死了,年方22岁。吕后心犹不足,又灭戚家九族,戚姓人不得不改姓齐而四处躲藏。
戚夫人巧施“荆筐计”汉王刘邦被戚姑娘救下之后,准备在定陶重树大旗。消息传出,燕王臧荼、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傲、齐王韩信等,纷纷到定陶来会刘邦,意有推谁为王中之王。戚夫人听了献计说:“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菏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