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高中2009

以内部机制改革引领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
湖北省孝感工业学校校长 程文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职教同行:
&&&&刚才,我们听了张厅长和华校长的精彩演讲。张厅长是一位具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他的发言体现了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寄予的厚望;华校长是我们职教战线一颗耀眼的明星,是我的榜样,他不当局长当校长,不当中学校长要当职业学校校长,成为职教界的一段佳话,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对两位的发言都受益匪浅。
&&&&我发言的题目是 《以内部机制改革 引领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出这个命题,是源于我多年从事职教工作 实践所得 和对职教发展的研判思考。
&&&&一、困境中的反思
&&&&和华校长一样,我也是在中国职教大滑坡的背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孝感这所办学历史悠久,却最先走入低谷的工业学校的校长。98年只招了200来人,比当时的教职工人数还少,而后来破产解体的孝感商贸学校 当时也招500多人。随之而来的是高达1000多万元的债务和教职工工资难保,一时间,骨干教师人心思走,学校濒于倒闭关门。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能使这样一所学校 起死回生吗?我会不会是这所学校的最后一位校长。90年代末中职学校的困境看上去 是和高考扩招、国有企业转制、中专毕业生不包分配有关,实则是职业教育严重的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据统计,从97年到99年,我校毕业生70%没有找到工作。我跟踪了20名没有就业的毕业生去向,发现有不少同学一边在家务农,一边等待原国有企业兑现定向委培包拿“铁饭碗”的承诺。看到一个个学了4年工科的学生毕业后在田里插秧,我感到一阵阵的心痛。带着对毕业生的愧疚感,我踏上了为毕业生寻找出路的南下列车,受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外来妹》的影响,我要为我的学生寻找比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外来妹”更好的出路。我们住在广东最便宜的旅馆,唯一的要求是房间有免费电话和当地企业的电话黄页。我们跟一个个外资企业打电话,坐着便宜的摩的穿梭于一个个外企之间,告诉他们我们是湖北一所很有名的工业学校,想为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的企业输送优秀的技能人才。没想到受到企业老总的亲自接待和热烈欢迎。他们说,沿海工业企业正在实行产业升级,没有受到良好职业训练的“外来妹”已经很难适应企业需要。其中,台湾旭祥集团老总袁家瑞董事长告诉我,台湾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撑起了台湾 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半边天,在台湾,企业和职业学校有着紧密的联系。90年代末的这次调研,大大提升了我对职业教育的信心,发达国家和地区篷勃发展的职业教育 怎么可能在工业化初期的中国大地 没有前途呢,这次调研不仅解决了校内积压的400多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而且形成了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明确学生、学校和企业 权利义务的初步合作框架,更主要的是,形成了一个以内部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适应市场办学的一整套学校重振计划。
&&&&二、突破内部机制
&&&&(一)以观念更新为突破口,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办学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99年底,我们把辞去国有企业铁饭碗到外企工作并做出成绩的毕业生请回学校作报告,以此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提出了“适应就业抓改革,面向市场求发展”的口号。当时,有很多专业已经没有市场,但这些专业的老师仍然固守自己的专业,于是,我们又确立了“教师适应学校,学校适应学生,学生适应市场”的办校理念,“面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面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面向中高级技能型岗位群”的培养目标,这种岗位群可能是研究生、本科生不愿意干,但没有受过技能训练的高中生又干不了的事情,就是我们工业学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去年,我们又提出了“立足武汉城市圈,对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办学定位。我们引进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校园里到处贴满了企业的口号,张扬着企业的文化。
&&&&(二)以人事分配改革为突破口,激活人力资本,形成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事因人成、业因人兴,公办中职学校成了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玩的、玩的不如捣蛋的,导致学生无动力、教师无压力、学校无活力。十年前的孝感工业学校有几个情景仍浮现在我眼前:一名临时工在修剪花坛里的树木,边上围着总务部门5名正式职工 在那里评头品足,就是没有一人亲自动手;后勤不足30㎡的仓库 已有4个保管员,但还有人找领导、托关系要往里钻。看来,学校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于是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严格“三定”,即定编、定岗、定责。学校根据当年招生规模,以满负荷工作量为前提,设定编制,通过制定《岗位职责》和《岗位工作目标责任书》及奖惩办法。应聘人员提出竞岗申请,通过在竞聘会上述职、答辩、评委评议,现场公布结果。2000年以来,无论是中层干部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做到了一年一聘,实现了人人有机会,年年有机会,人人不懈怠,年年不懈怠的人事机制。
&&&&二是 打破现有“财政在编人员”、“人事代理新进人员”、“社会兼职人员”三类教职工身份界限。非在编人员当选中层干部而在编人员从中层岗位落聘,非在编人员走上学校重要岗位而在编人员转岗、待岗、下岗直至解聘、除名,都已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三是 形成了“以岗定酬、岗变薪变,注重实绩、倾斜重点”的 分配制度。改革拉开了不同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使各方面人员根据岗位的能绩要求和自己的兴趣特长,找到了最能发挥自己潜力的舞台。
&&&&四是强化岗位考核。学校每学期组织服务对象、同行、领导对各类人员的履职情况和服务质量进行量化测评。测评结果分 A、B、C 三个等级,三个等级中的人员每学期处在动态的升降之中。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盘活了干部用好了人,激活了人力资本。2000年12月,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做法被湖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 通过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向社会宣传推广。
&&&&(三)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形成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改革模式。
&&&&05年—07年,我校施行了三个层次的分层教学。第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到科技含量较高的 国内外知名企业从事中等技术管理工作,毕业工作一年后月薪定位在3000元以上;第二层次主要是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普通技术工人,毕业后月薪定位在2000元以上;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培养适应企业岗位要求的 熟练劳动者,毕业后月薪定位在1000元以上(实际最低能过1500元),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有很大不同。
&&&&我们对课程进行取舍和综合,大力开发校本教材,甚至直接把合作企业的培训资料引入教学内容;以通过知名企业招聘考试而进入到重要岗位的毕业生数为重要依据评价教学质量。近两年我们主要是在推行以有效教学为前提,1、2、3、4、5为框架的教学改革模式,即一个中心,二个层次,三段式(或体现直观性、参与性、反馈性的三元素)教学,四个学期统筹,五个结合的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改革。
&&&&(四)以连锁化、股份化、集团化办学为突破口,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集约化发展格局。
&&&&学校自2004年以来先后与本地的五所学校建立起“1+2”联合办学模式,不仅输出了我校的管理,盘活了闲置教育资源,而且还放大了学校品牌影响,延伸了招生触角。去年又与上海、江苏、河南、甘肃、黑龙江等地开展了跨区域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双方的优质职教资源和实习、就业优势,扩大了学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为应对中职扩招,满足生源高峰期学生住房等生活设施的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引进民间资本以较低价格集资共建五栋 可供学生居住的教职工公寓,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既解决了学生眼前住房困难,也使教职工住房条件获得根本改善。
&&&&同时,市政府还为学校规划了 500亩的发展用地,学校将引入新机制,走共享互补的集约化发展之路。
&&&&我们还积极参加孝感市职教集团,正在探索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新模式。
&&&&(五)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突破口,实行毕业生召回制,建立就业反馈保障机制。
&&&&职业学校的出路首先来源于毕业生的出路。我们通过与企业的“订单培养”,日益形成“招生宣传订单、教学依据订单、就业兑现订单”的良好态势。学校有十几个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定向班。同时建立就业反馈机制,实行毕业生“召回”制度。学校于2000年就开始尝试“召回”毕业生的做法,并于2003年向社会推出了毕业生“召回”承诺,全国80多家主流媒体都给予了报道。
&&&&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内部机制改革激发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招生就业的“进出”两旺,这所90年代末濒临倒闭的中职学校,2005年成为 湖北省首个万人中职学校;1999年办学全部收入不足300万元、欠债1700多万元,近几年年平均办学收入达5000多万元。2005年6月 出席全国公办职业院校 改革发展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受到教育部领导高度赞誉;2005年11月,作为全国三所职业院校之一和湖北省唯一的职业院校代表出席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接受温总理颁奖;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把培养质量始终放在首位,在刚刚举行的2009年湖北省中职技能大赛上,学校夺得全部一等奖的三分之一。正因如此,当学生不好招和不好教困扰中职教育时,我们已在控制规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质量取胜的内涵发展之路(这是几天前《楚天都市报》、《孝感晚报》等媒体 对我校计算机专业两位同学的报道。李达同学 被北京中游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特聘为客户端游戏开发工程师,月薪6000。舒明权同学 也是被江苏唐人游 软件公司相中,并许以重要的岗位和优厚的待遇。两位同学在上月初 代表孝感市的中职学校 参加了 2009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获得“企业网络搭建”项目 全省第一名,遗憾的是 他们明年不能代表湖北省 参加天津技能大赛,因为他们已经提前就业了)。当资金投入成为中职学校建设的瓶颈时,我校却通过以自筹为主引入民间资本为辅的方式,以7000万元的投入完成了1个多亿的建设,而且学校基本不负债。当毕业生就业主要依靠学校寻求企业时,我校却出现了众多企业主动为学校提供教育奖励基金 和建立专业实验室并抢订毕业生的可喜局面。
&&&&三、实现持续发展
&&&&十年一个轮回,99年的大滑坡使我们记忆犹新,2009年全国性的中职下滑又使我们感到了一丝寒意。要想实现高速增长后的持续发展,我们还要依靠职教发展大环境的根本改变,同时也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的校长们在深化学校内部机制改革中大有作为。为此,我郑重建议:
&&&&要继续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消除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
&&&&要妥善解决当前 对职业教育管理的业务重叠问题,打破条块分割,避免多头办职业教育,要支持有实力的公办学校 实行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实行竞争性财政拔款机制,通过财政杠杆 激励职业学校科学发展。在实行中职免费教育以前,要以职教在校生生均经费为拨款标准,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要加强宏观调控。今年,北京的很多优质中职学校招不到学生和澳大利亚众多职教集团倒闭警示我们应加强对中职教育的宏观调控,在生源持续下滑的趋势下,避免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要强化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督导检查,从制度上保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要给更多中职学校毕业生提供进入到 更高层次学校学习的机会。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当前的职业教育困难与机遇并存,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9武汉城市圈(孝感)职教论坛欢迎访问孝感市财政局网站!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孝感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孝感市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提出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代表提出意见。&一、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全市财政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坚持统筹兼顾,增收节支,加强财政管理与改革,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财政预算任务。全市财政收入完成48.5亿元,为预算的104.1%,增长23.4%(上年数不含汶川地震捐赠收入3076万元,下同)。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9亿元,为预算的107.8%,增长27.5%。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6.9亿元,为预算的110.5%,增长23.8%。全市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加上税收返还、转移支付以及各项补助收入,减去体制上交和专项结算后,收支相抵,当年略有结余。根据《预算法》规定,下面重点报告2009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09年市级财政收入完成100096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09.5%,同比增收26984万元,增长36.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2100万元,占全年预算的106.8%,同比增收13829万元,增长36.1%。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完成3826万元,为预算的90.7%,增长11.2%;营业税完成11734万元,为预算的87.6%,增长7.3%;企业所得税完成5146万元,为预算的132.5%,增长72.2%;其他工商税收完成8862万元,为预算的134.8%,增长60.5%;耕地占用税完成3615万元,为预算的325.7%,增长523.3%;契税完成2862万元,为预算的69.8%,下降22.7%;非税收入完成15027万元,为预算的103.3%,增长48%。市级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9560万元(不含上级专款和专项转移支付支出),为预算的102.7%,增长25.9%。其中,教育支出8661万元,增长26.6%;科学技术支出1034万元,增长7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713万元,增长17.9%;医疗卫生支出4230万元,增长25.0%;环境保护支出2177万元,增长24.2%。市级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资金来源9420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100万元,中、省调拨及下级上解收入36492万元(包括税收返还5293万元,省体制调整基数返还4390万元,体制补助272万元,中省转移支付14031万元,政府债券专项收入7000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322万元,结算资金184万元),上年结余5614万元。资金运用9369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89560万元,中省调拨及补助下级支出4130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年终滚存结余516万元,其中,净结余56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预算执行情况为:收入总额65283万元。其中,当年收入64888万元,上年结余395万元。在收入总额中,政府性基金收入59286万元,专项收入5997万元。2009年,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支出总额为65110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支出59142万元,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5968万元。上述收支相抵,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年终结余为17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结余144万元,专项收入结余29万元。过去的一年,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积极健全财政增收节支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1、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市争取国家和省对我市基本建设投资71440万元,争取支持企业发展各类政策性资金8098万元,其中市级5456万元。市级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发展奖励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200万元,建立企业孵化基地。积极为捷能照明、孝棉等十几家企业争取省级生产调度资金、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3500万元。筹资8000万元,组建“孝感市政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平台。以城市改造升级为契机,投入资金6638万元,完成文化路、乾坤大道、孝汉大道等改造和绿化工程。&2、支持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全市争取“两型社会”激励性转移支付资金2708万元,其中市级441万元。争取中央投入资金3000万元,将全市污水处理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落实资金300万元,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市本级争取中央、省环保资金1142万元,加大对环保项目的投入;投入700多万元支持企业科技创新。&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2495万元,增长65.2%。市级筹集再就业资金2251万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带动就业政策,实现再就业人数4050人;筹集城乡低保资金1399万元,城镇低保对象扩大到4180人,保障面达到城镇人口的8.6%,农村低保对象2106人,占市级农村人口的4.1%;提高农村五保户和农村分散供养孤儿的供养标准,分别在原标准上年人均提高300元。全市医疗卫生支出36384万元,增长8.5%。市级安排资金13.1万元,免费救治晚血病人131人;安排资金112.6万元,为37535名在校大学生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39.6万元,安排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376.6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308万元。&市级筹集安排危房改造资金368万元,安排廉租住房保障资金2900万元,兴建廉租住房3.5万平方米,为孝感城区2942户发放廉租住房保障补助资金481.2万元。&&4、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教育支出195026万元,增长24.7%。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工资和津补贴100%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直发;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面提标。市级规范发放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1500万元,兑现教师基础绩效工资1755万元,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113.5万元。实施科技兴市战略,按政策将科普经费足额纳入预算,全市科技支出7906万元,增长23.9%。市级安排 30万元“科普助农”专项资金;拨款167万元用于旧“三馆”改造,实行免费开放。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农村适龄青年免费婚检政策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政策,发放奖扶资金325.6万元。着力保障公共安全,全市公共安全支出51407万元,增长12%。市级落实政法部门经费分类保障政策,建立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公用经费按标准要求全部到位。安排资金1106万元,加大政法部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资金950万元,支持公安、武警部队信息化系统建设。落实应急、维稳、处突资金225万元。筹措资金221万元,保障“三城同创”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5、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全市财政支农支出49986万元,增长19.6%;共拨付粮食直补资金6187万元,综合直补资金20920万元,发放农机购机补贴5464万元,良种补贴6118万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实行“一卡通”发放直接到户;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安排资金1987万元,完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民办公助”建设项目;投资10800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项目9个,新农村示范项目1个,农业产业化项目6个,水毁项目4个;安排资金2078万元,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争取资金1150万元,支持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为农户安装可清洁能源;兑付家电下乡等各项补贴资金4053万元,兑付率达94.3%;落实 “雨露计划”和“阳光工程”培训资金1200万元, 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26000余人。筹措资金7000万元,支持“三河连通”工程建设。&6、财政管理与改革进一步深化。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建立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政体制机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出台《孝感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开展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执业质量检查;加大小金库治理力度,全市对364个单位开展了检查,共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0268万元。坚持采管分离,实行阳光采购,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2009年全市政府采购金额万元,节约资金12665万元,节约率9.5%;其中:市级政府采购金额15236.1万元,节约资金1043.5万元,节约率6.4%。严格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全市新增公布各类政务信息1857项,其中市级174项;上网公开财政专项资金241987万元,市级1995万元。市级财政上网公布部门预算20家。总的来看,2009年我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收支规模进一步扩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加强指导和依法监督的结果,是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对财政工作理解和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和项目支出决算执行不到位,非税收入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管理相对宽泛。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二、2010年预算草案&2010年我市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家经济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招商引资效果不断显现、两型社会建设不断深入,为全市经济发展增加了活力。另一方面,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全市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形势复杂。2010年财政将十分困难,收支紧张的矛盾非常突出。收入增长难度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减排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都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财政支出压力增加。因此,我们要认真分析经济形势,增强财政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市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我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有利政策机遇,按照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培植财源,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厉行节约,大力控制行政成本,节约行政经费开支。进一步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根据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情况和上述指导思想,2010年全市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72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农业、教育、科技以及社会保障等法定政策性支出分别按有关规定安排。按照《预算法》规定,现提请审议2010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2010年,市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算为61460万元,增长18.0%。与此相对应的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16857万元,增长16.7%。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预算为43744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增值税4556万元,增长19.1%,企业所得税5798万元,增长12.7%,营业税15442万元,增长31.6%,个人所得税1093万元,增长6.3%,其它各税16855万元,增长9.9%。非税收入预算为17716万元,比上年增长18.0%。市级财政支出预算为91280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10.6%(上年完成数不含地方政府债券支出7000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0513万元,增长21.4%;科技支出1307万元,增长2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427万元,增长17.6%;农林水事务支出3461万元,增长27.1%。2010年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资金来源9390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460万元,中、省调拨收入26608万元(税收返还5320万元,省体制调整基数返还4390万元,体制补助272万元,中省转移支付16442万元,结算资金18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5322万元,上年结余516万元。资金运用93906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91280万元,中省调拨及补助下级支出2626万元。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相抵,收支平衡。根据《监督法》以及中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2010年继续对13项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编制收支预算。其中政府性基金7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政府住房基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政府专项收入6项,包括教育费附加、排污费、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经过审核汇总,2010年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收入预算总额为71308万元。其中:当年收入71135万元,上年结余173万元。市级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支出预算总额为71308万元。其中:当年支出71076万元,结转下年232万元。基金(专项收入)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划分为:城乡社区事务68299万元,环境保护1250万元,教育12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48万元,农林水事务35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376万元。&三、确保完成2010年财政工作任务&2010年,我们要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调控作用,继续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稳定的财政政策落实力度。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深入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确保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国家调控政策等因素对全市财政收入的影响,认真分析研究经济运行中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制定增收措施,确保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加强对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和工程进展情况的全程服务、跟踪分析,及时协调解决有关财税问题,大力培养财源税源,努力形成多点支撑、多极增长的财政增收格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占用费的征收管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预算制度,充分行使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权益。&&2、促进经济加快发展。提高财政投资效益。切实支持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环境保护以及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投资。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调整完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通过政府资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断改善企业融资条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大力支持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力支持项目建设,通过加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大力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筹措资金支持汉孝城际铁路、孝汉大道三期、临空经济区加快建设和发展。着力支持祝站、三汊农业试点建设,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大力支持三江工业园、华中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培植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支持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扶持重点产业发展。逐步扩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3、着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落实城镇、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推行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确保教师工资发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保国家助学资金落实到位。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落实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各项政策,认真组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保障城乡低收入群体、农村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等的基本生活。安排好各项就业补助资金,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增加医疗卫生投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补助及配套资金。积极筹措资金,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增加公共安全投入,维护社会稳定。&4、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确保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及时足额到位,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继续推动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繁荣和发展农村消费品市场。增加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完善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强财政扶贫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5、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方面,要健全预算编制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水平。建立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资金分配相结合的互动机制,推行预算与绩效捆绑、履责与绩效挂钩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进一步强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6、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财政资金安全管理,重点对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涉及民生的资金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涉及民生的资金安全运转和使用。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依照定员定额等标准编制、核定单位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加强项目评估论证,防止重复建设和损失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对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出国(境)经费等支出严格控制,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收益的管理。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推进财政管理信息化。加强财政法制建设,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政务公开,深化财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孝感高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