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临沂经济开发区招聘领导是谁

领导之窗_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信息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局 版权所有 & 2010
技术支持:
地址:临沂经济开发区投资创业服务中心 电话:86- 传真:86-539-8785011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号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 * 768
您是第  位访问者-- 临沂日报 --
临沂市各县区(开发区)党(工)委、市直有关党(工)委书记2017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
日,16个县区(开发区)党(工)委和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市民政局社会组织党委、市工商局个体私营企业党委书记就2017年度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情况进行了述职。现将各县区(开发区)党(工)委和市直有关党(工)委书记2017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摘要公布,接受广大党员群众监督。兰山区委书记 赵晓晖
一是注重抓班子、带队伍。主持召开15次常委会研究党建工作,走访调研105个村社区,解决党建难题40个。针对民主生活会查摆问题,常委班子带头开展“亮承诺、抓整改、见实效”活动,带动区几大班子、镇街、区直部门以问题解决促进工作落实。创新实施干部实绩纪实评价,新华社《要情动态》《山东组工信息》刊发了有关经验做法。
二是注重抓引领、创品牌。叫响“三商”党建品牌,成立商城、商圈、商会党组织177个,组织覆盖率达90%。率先试点考聘100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建设72处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银河湾等7处城市党建示范点。实施招才引智工程,举办海外高端人才洽谈会,签约人才项目60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等各类人才559名。
三是注重抓基层、打基础。将党建工作作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系数,投入专项资金5212万元。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排查整治弱村86个,市级备案26个后进村全部完成整治。开展村级督查,整改问题4729个。推动经济薄弱村帮扶增收,用好“4+1”帮扶机制,投入帮扶资金7100万元,新上增收项目120个,增加村集体收入443万元。
四是注重抓机制、破难题。东风东关、火车站、国棉八厂等片区棚改征收全面“清零”,鲁南高铁兰山段征收全部完成。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功化解临商银行集中取款事件。开展参与信访党员“六个一”集中教育活动,区级领导按季度包积案化解,全区187件信访积案化解134件。加强无人管理小区党建工作,建立50个党支部。沂水县委书记 薛峰
一是抓宏观、定方向,让党建工作位置更突出。谋划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列入全县重点工作范围专项督察推进;开展“县委常委党建大调研”活动,带动县委常委履行“一岗双责”;增加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党建权重,分值占比提高到20%以上,强化大抓党建导向。
二是抓教育、强信念,让党员先锋意识更凸显。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围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展培训、宣讲、研讨、上党课“四集中”活动。优化结亲连心,用好党员“包片联户”、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提示”等载体。
三是抓班子、强组织,让换届选举基础更稳固。建立村级督查“五化”模式,提前整改问题9451个。以推广“灯塔-党建在线”、建设可视化信息平台、组建驻京驻沪流动党员党委为契机,托清党员底子。建立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帮包信访突出村、换届难点村制度,全县58个重点难点村得到整治。
四是抓增收、拔穷根,让村级运转保障更有力。领题突破集体增收党建项目,主持起草“百个产业项目助推千村增收计划”实施意见,召开推进会4次,发展项目269个,实现增收1405万元,基本消除了“空壳村”,相关经验做法被省委组织部推广。
五是抓创新、扩覆盖,让新兴领域党建更活跃。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组织理顺、运行融合、资源组团、服务统筹。建立“两新”工场,实现了政府、金融、社会服务资源集聚。实施综合提升、品牌创建、考核加压“三项工程”,打造机关党建品牌86个。
六是坚持抓人才、聚贤能,让智撑发展成效更显著。实施“人才招引八法”,引进高层次人才654名。设立专项经费800万元,搭建研发平台86个,出台优惠政策21项,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22.5%。
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兰陵县委书记 郑连胜
一是聚焦主业,认真履职。把基层党建列入全县十条工作专线之首,牵头抓落实;实行县委常委分工联系乡镇制度,督导党建工作开展。分类别、分层级研究制定党建重点工作“三张清单”,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约谈工作落后的党委书记。坚持率先垂范,深入79个村走访调研116次,征求意见建议131条。
二是直面问题,重点突破。将“建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模式,整体推动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县委书记突破项目,亲自调度、督导、落实,新设城市社区16个,划分基础网格160个,设立党员楼长467名,实现了社区党组织全覆盖。推行农村社区实体化建设,建成实体化社区71个,覆盖275个村,实现了工作重心、机关干部、职能权限、服务事项、民事调解“五个下沉”,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升了合并村融合度。实施基层组织信访“固垒筑坝”工程,接访件全部处结。
三是多措并举,强基固本。每月对所有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900余项,约谈10名相关责任人。开展后进村班子“百日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整治销号90个后进村。着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各级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职责,新上产业项目370个,办成民生实事1100件。
四是统筹用力,全面提升。带头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引进“千人计划”专家等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10人,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15人。围绕机关党建抓规范,开展了“读书明志、书香兰陵”读书实践活动;围绕“两新”组织党建抓提升,打造示范点9个;围绕流动党员管理抓创新,全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议推广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经验做法。
市政府党组成员,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副厅级)陈一兵
一是聚焦主业尽职责。顶层设计上,坚持经济发展与基层党建一起抓、同样硬,先后召开12次党工委会议,谋划推进27项重点任务,与基层党委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示范带动上,深入凤栖商圈、滨河社区和新集子村等联系点现场办公,指导化解信访积案,从根本上改变了联系村的落后面貌。
二是精准发力破难题。对23个后进村实行县级干部包扶,督促全部按期转化。圆满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建立街道“两新”组织联合党支部和“区域党委”8个,切实解决了有效覆盖问题。严格执行计划预审、全程纪实、责任追究等制度,基本消除3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推进村级督查及“回头看”,发现整改问题1244个。提升保障水平,全年拨付基层党建工作经费4000多万元。在全区建立五级“链条式”服务网格,建设党群服务中心25处、村级服务站所66个。
三是创新创优树品牌。提升智慧党建,投资900万元,建设228套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e支部”覆盖所有基层党组织。打造党建品牌,新建凤栖商圈、锅炉行业商会等示范点3处,打造“盘古天地e家红”等党建品牌20个。依托“群众说事室”,解决群众“烦心事”3500件,调解矛盾纠纷2200个。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引进A类人才15人、B类人才98人,列支人才经费2000万元、拨付创业启动资金1250万元,分别比上年度增加 75%、60%,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费县县委书记 程守田
一是坚持率先垂范,用心用力抓党建。坚持用党建统领全局,县乡村“三级同抓”。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7次,走访调研村132个,帮包后进村2个、换届难点村1个。主持攻坚机关党建“灯下黑”书记项目,谋划实施“三个三”工作模式,实行“网格化管理、精准式帮包”,开展机关党建十大品牌等评选活动,实现了短板变样板。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抓提升。深化“3+4”农村治理保障体系,每年投入1.6亿元用于保障村级班子运转、基础设施建设、便民服务代办等强基础、惠民生的实事落实,村干部工资整体上浮50%,村均经费保障达到9万元以上。出台《禁止村干部及其近亲属承包承建本村公共建设工程的意见》,全覆盖开展党务巡查、财务审计,整改问题2411项。查处扶贫领域突出问题49起67人。
三是坚持从严从实,凝心聚力抓队伍。构建“三诺两考一平台”党员日常管理新模式,建立党建、经济社会发展、廉洁自律“三张清单”,全员亮诺践诺兑诺、全员履职纪实、全员量化考核。从严整治52个后进村,攻克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29个,精心组织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开展“五查五看五问”活动,扎实做好省市委巡视巡察问题整改。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亮点抓突破。创新党代表履职模式,建立“1+9”制度体系,打造10处工作室,试点召开年会。考选81名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9个社区完成居企分离。高标准打造598个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引育各类人才476人,获批市以上平台载体18家。沂南县委书记 姜宁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抓党建。全年主持召开党建会议12次,牵头制定了《党的建设领导小组工作要点》《基层党支部提升组织力方案》等文件,先后到211个村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后进班子整治、党建扶贫等任务落实。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全县296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3万元以上,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是突出重点任务抓落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研究部署开展“坚定跟党走、永葆先进性”主题教育。建成沂蒙英烈事迹陈列馆,打造现场教学点42处。创新开展“党群共建、党旗飘扬”工程,“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增长16%、49%。新建5处纯城市社区,打造了君悦凤凰城“三商”党建示范点。推动完成296个行政村的村级督查。强化保障,研究设立2800万元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县财政拨付600万元专项经费补助新建村级场所46处,全面消除了“无场所村”。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整顿后进村班子40个,破解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16个,结合村“两委”换届,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新当选村党组织成员中40岁以下的达到297名。大力培树新时期基层党建先进典型,表扬村党组织书记功勋奖50名。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村级会议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全覆盖,16个乡镇实行“村档镇管”。主动破解停破产企业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整顿64个党组织。对省市委巡视巡察发现问题即时整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莒南县委书记 张佃虎
一是聚焦主责抓党建。开展“基层党建集中突破年”,先后主持召开12次常委会研究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带头深入镇村、企业等走访调研110多次,为基层讲党课2次,带动各级培训党员干部28367人次。对基层党建工作实行差异化月度考核,并作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系数,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载体抓品牌。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创新开展“转作风、提效能,勇担当、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查摆整改问题4300多条。将村级增收“融冰行动”作为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设立152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9亿元,探索多元增收路径,全县38个经营性收入低于3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在“两新”组织党建方面,个体私营企业基层党建标准化试点被列入2017年度“山东标准”建设行动项目。
三是强化重点抓突破。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全面推行“积分管理、星级评定”。加强村级班子建设,60个市县备案的后进村全部完成整治,全面完成行政村村级督查工作,整改问题4045个。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实施“十百万”行动,在全市率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强化人才保障,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445名,培育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名,成功申报西部经济隆起带和省扶贫开发重点区域急需紧缺人才2名。
四是瞄准短板抓整改。针对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成功破解26个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针对农村干部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针对机关党建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扎实开展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新设立党组13个,机关党委(总支)32个。针对村级活动场所不规范的问题,深入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35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任务。平邑县委书记 王君师
一是履职尽责,落实主体责任。召开2次开到村级的党建工作大会、16次县委常委会、4次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深化认识、查找问题、传导压力。带头落实“村村到”要求,围绕党建扶贫、集体经济增收等课题,深入基层调研,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推行“主题党日、主题活动周”制度。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对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统一规范建设,构建了“三共三融”党建新格局;深化农村“评星授牌”工作,评选表扬“五星级”党员1368名;在“两新”组织实施“党旗飘扬·邑起行动”工程,开展“素质培养”“堡垒优化”“品牌提升”三项行动;探索建立“1+6+1”机关党建规范化体系,从严从实抓好机关党建工作。
三是聚焦短板,规范整治提升。实施村集体增收“破零工程”,32个空壳村全部实现收入破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作用,集中抓好“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工程,增加任职村集体收入。投资2亿余元,高标准规划建设党校培训中心,规范提升九间棚展览馆、115师在沂蒙等3处党性教育基地。深入探索党的组织活动、审计监督、党务巡查、信息技术、执纪问责“五个延伸”,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四是锐意创新,打造党建品牌。着力打造村级督查“平邑模式”,累计发现整改各类问题6471个、涉及资金8.14亿元。搭建县镇村三级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实现党建工作远程管理、全程纪实,在全国“雪亮工程”建设推进会上作了“雪亮工程+党建”经验介绍。蒙阴县委书记 王皓玉
一是始终把抓党建作为主责主业。召开15次专题会议、开展23次专题调研、听取31次专题汇报,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推进“两学一做”、抓党建促脱贫等重点,理思路、定措施、传压力。健全完善考核方式,推动落实“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对排名靠后的党委书记重点约谈、帮促。
二是聚焦问题抓短板强弱项。部署开展“党组织生活规范提升年”活动,2次约谈县级班子成员和乡镇党委书记。狠抓党建扶贫攻坚,新增年收入3万元以上村20个。设立专项经费3978万元,离任村主职干部生活补贴、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县财政预算,支部书记基本报酬平均上浮200元;投资453万元,改造办公场所106处。
三是不断提升干部教育监督管理水平。以书记突破项目为抓手,指导办好网络、电视、彩信、微信四个“微”课堂,实现了党员学习教育全天候、全覆盖;建立县乡村三级可视化信息平台,1200个基层党组织和2.9万名党员全部纳入在线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展“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形成了教育、监督、激励、惩戒“多方抓药”的防病治病体系。
四是不断扩大基层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大对镇村支持力度,345个村全部选派党建指导员;新建城市社区4个、党群服务中心5个,打造“两新”组织规范化示范点11个,形成了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享、难事联办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设立人才专项经费260万元,深入开展“招才引智突破月”活动,新签约各类人才1060名,引进转化技术成果156项。罗庄区委书记 高永胜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党建履职力。把党建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主持召开23次区委常委会、党建专题会议,研究推进重点任务,专题调研党建39次。主持召开3次党建季度观摩点评会,并把党建列入2017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观摩考核,倡树了大抓党建的鲜明导向。
二是聚焦先锋引领,提升党员战斗力。开展“践行十九大、罗庄在行动”主题活动,实行“五日合一”主题党日制度,推行“六学模式”,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真查实改,建立区委常委会季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明确4类14项“负面清单”。带头认领“七月公社”项目,推动实现“一体四孵”功能,发起活动58次。选派450名党员干部挂靠10条工作线,评选先锋突击队6个、先锋党员67名。
三是聚焦班子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建立村级督查“2+3”机制,查处问题资金2.7亿元。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帮包制度,组建227人驻村工作队,52个后进村完成整治。开展定制式培训,建立正向激励制度,评选57名“红旗书记”,基本报酬上浮 30%。在村“两委”换届中,研究推行“双自荐”“标准化会场”等做法,突出“好人中选能人”。
四是聚焦新兴领域,提升发展驱动力。在域、网、面、点“四个维度”上下力气,推动党建“多网融合”,建立28个“三商”党组织、建成汽车商圈等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实施“党旗飘扬”工程,建立党建公积金制度。五是聚焦优化平台,提升人才吸引力。设立人才招引奖励资金,2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设立“人才罗庄”网络平台,先后建立驻京、沪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站,与清华启迪控股签约共建“启迪之星”产业园,人才高地建设掀开新篇章。河东区委书记 隽新阳
一是抓责任落实。先后主持召开常委会18次,研究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全年设立基层组织专项经费4000万元。认真落实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年内调研村(社区)134个、企业107家。从严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讲党课200余次、学习研讨600余次。
二是抓基层基础。开展了村级班子建设“百村帮扶行动”,整顿转化后进村100个,依法打击“村霸”6名,给予11名村干部党纪、组织处理。开展了壮大村级经济收入“百村帮扶行动”,作为书记难点突破项目,每年另设立3000万元专项资金,组织94个区直部门与100个薄弱村结对帮扶,逐村进行现场办公。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1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9个,新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2个、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4个。
三是抓薄弱环节。抓严抓实村级督查,党务巡查906个问题已整改887个,村居审计查处村干部42人;开展了“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年”活动,举办党务工作者培训班2期,备案的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村全部销号;举办了第二届“高层次人才河东行”活动,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61名,培育各类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284名。
四是抓工作创新。积极推进“三商”党建工作,打造五金市场、工友之家等示范点。聚焦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开展了选派第一书记“一争双带”活动,累计利用各类帮扶资金6400余万元,实现招商引资5080万元。探索实行机关党建网格化管理,划分12个党建网格,带动新建示范点14处。郯城县委书记 刘连栋
一是强化担当推动责任落实。推动建立保障、过硬、先锋、规范、统筹等“五大指数”考评体系,约谈上年度党建考核后两位的乡镇党委书记。开展党建“村村到”,组织2次党建现场观摩。投入基层党建专项资金4200余万元,村干部报酬人均年增2400元,大力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学做结合严抓党员队伍。带领县委常委班子坚持“五带头”,开展学习研讨、上党课15次,年内走访72.2%的村。两次在“千人大会”上为全县农村干部上党课。结合“七一”表扬等,开展“郯城大发展,党员怎么干”主题讨论等活动。充实党员关爱基金140万元,关爱党员1593名。
三是多措并举建强村级班子。带头帮包最难的后进村班子,13名“村霸”全部进入司法程序。对在职村干部和意向人选先查先审,查处问题人选165人。着眼优化村干部后备梯队,新发展年轻党员比例同比提升近10%。各级第一书记统筹协力,协调争取资金3.06亿元,开展共建项目37个,带动脱贫7116人。
四是精准发力补齐工作短板。把“村转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与居民自治组织剥离”作为书记项目,专题调研4次,成立机构专项负责,牵头解决难点问题。确定20家“两新”组织工委直接联系点,对450家“两新”组织开展“家家到”。开展以首任县委书记名字命名的“之言支部”创建活动。
五是打造平台凝聚各方人才。7名“千人计划”专家入驻,出台“郯十条”,实施“古郯桑梓人才计划”,对接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承办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高峰论坛。
市政府党组成员,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副厅级)刘纪民
一是担主责,推动工作落实。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主持召开党工委专题会议4次,带头建立党建联系点,深入15个村居、11家企业,指导整改问题23条,推动班子全员在一线抓党建、解难题;将基层党建年度考核纳入全区科学发展观摩必看项目,同部署、同打分。
二是强保障,夯实基层基础。牵头研究村干部绩效改革,将财政承担比例翻倍, 2017年,财政保障村级运转投入达到平均每村 20多万元;积极探索村居“造血”措施,以集体“三资”为切入口,实现村集体长期稳定受益,有效解决了村级资金使用难、管理难的问题;着重发挥第一书记作用,新上产业发展和致富项目16个,协调帮扶资金1500余万元,帮助村集体增收84.3万元。
三是抓整改,着力破解难题。开展后进村集中整治三年行动,建立县级干部帮包制度,21个后进村得到整治;狠抓村级督查,整改问题837个,处理村居干部10名;以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为硬抓手,抓牢抓实主题党日制度落实;创新“胡同党建”模式,开展“六带头”和结对帮扶活动,党员认领公益性岗位率80%以上,破解了党员作用发挥难问题。
四是促提升,培育特色亮点。将园区党建作为突破项目,亲自抓部署、抓推进;实施“党旗飘扬火炬红”主题工程,形成了8个园区,管理125家“两新”党组织,覆盖近300家企业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建设4处党群服务中心和2处“三商”党建示范点,打造园区“十分钟服务圈”。临沭县委书记 刘飞
一是真正扛起第一责任。牵头组建党建工作线,指导制订镇街、机关、镇直、“两新”组织4个层面考核意见,织牢三级抓党建责任体系。年内主持召开党建专题会议22次,实地调研54个村,带领县委中心组参加联系点集中研讨30余次。将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作为书记突破项目,全面推行“村事民议清单法”,规范议事率总体达85%。谋划实施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工程,引进各类人才450余人。
二是全面深化党员队伍建设。部署开展“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大讨论活动,征集意见建议1.4万人次、8805条,16位县领导在“问政临沭”电视栏目与媒体面对面,120位领导干部在“亮承诺、快行动”访谈栏目公开承诺;投入300万元建成“临沂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开办《临沭党建》电视频道,打造8大红色阵地。实行党员年度记实制度全覆盖,教育转化不合格党员109名。解决三年及以上不发展党员村52个。拿出51.2万元设立党员关爱基金。
三是着力打牢基层组织基础。整顿后进村18个,打击“村霸”31人,村审移送处理108人,查处拉票贿选和破坏选举案件5起。组织考聘自然村会计523名、网格警务员604名,县财政投入1800万元保障待遇。连续4年推行“县镇两级统筹、县镇村三级承担、惠农一卡支付”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投入3950万元将业绩报酬纳入县财政保障。各级第一书记帮扶20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加大城市社区党建统筹力度,部署开展“双城同创”等共建活动10余次。广泛开展“一争两创”主题活动,统一打造“党旗飘扬”工程示范点13个。 (下转A8版)(上接A7版)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赵立新
一是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压实。全年召开党建专题会议5次,研究工作23项,制定制度规范20项。区党工委开展集中学习25次,专题研讨4次,带动各级党组织集中学习研讨2562次。牵头确定“社区精细化管理”书记突破项目,推动管理权限、工作人员、服务事项“三个下沉”,突出“五化”管理,解决群众身边实际问题80余个。
二是瞄准问题,狠抓整改,党建工作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充分发挥第一书记作用,带动16个贫困村摘帽,5136人脱贫;实施“两新”组织结对帮包贫困村,提供就业岗位387个,帮扶资金260余万元。通过严控村干部近亲属入党比例,全年党员近亲发展同比下降7%。实施“党旗飘扬”工程,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实现了党建与企业生产共赢。
三是摸清短板,提升不足,基层党建基础更加坚强有力。注重从年轻群体、业务骨干中择优发展,严格程序,层层把关,逐一谈话,全年取消发展对象2人,约谈党支部书记5人、党务工作者4人。按照“有书记、有队伍、有场所、有机制”的原则,对13个软弱涣散班子进行调整。结合“临港党建”可视化信息平台建设,对村级活动场所、远程教育进行集中整合。坚持边督查边整改的原则,对全区27个社区(村),184个自然村进行督查,发现问题844条,完成问题整改762条,依法依纪移送处理人员15名。扎实开展人才工作,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34名,市外高校和院所12家,创建省、市级各类平台10余个,设立区级人才工作经费505.2万元。
临沂蒙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周东开
一是坚持聚焦主业,强化主体责任。主持召开研究党建工作党工委(扩大)会议28次、中心组学习13次,研究解决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11个,主攻基层班子和村集体经济这个“最弱项”,倒排3个后进村和1个换届难点村靠上进行包扶;全面推行各领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三张清单”、月观摩评比、半年纪实考核等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注重统筹协调,抓实重点任务。按照人均150元的标准列支党员培训经费,坚持“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探索“5+X”主题党日制度,拓展“+结亲连心”、“+精准扶贫”等载体,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探索村自查、镇清查、区督查“三级联动”村级督查工作机制,发现问题621个,按期整改率100%;完成人才引进任务的165%,创省级引智示范基地1处。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基层基础。开展“富民兴蒙我有责,我为发展解难题”主题活动和“蒙山大发展,应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收集意见3275条,作承诺2760个。将“1+x”村集体增收机制作为书记项目,做强村级班子这个“1”,探索乡村旅游“六统一”经营等10条路子,做大增收渠道这个“X”,69.4%的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培树党建品牌。在机关开展“一二三四”支部工作法和品牌创建活动,打造“红盾先锋”“绿荫富民”等党建品牌。按照“以红带绿、串点成线”思路,打造7处党员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打造10处旅游圈党建示范点。在国有企业,开展“党旗红耀蒙山”主题党日活动,为全域旅游发展增添强劲引擎。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刘仕江
一是逐级压实责任。主持制定2017年全市机关党的工作要点、重点任务分工和市直部门党组(党委)书记、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到市直和县区机关开展30多次党建专题调研,召开16次工委全委会议专题研究党建重点工作。指导市直部门党组织开展好党支部书记“双向述职评议”。盯住党建重点任务和省、市委巡视巡察反馈重点问题整改不放,全年召开调度会、现场推进会4次,组织重点督查、全面检查5次。组织开展了市直部门机关党组织书记和县区工委书记述职评议考核。
二是夯实基层组织。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深化“优秀支部工作法”创建,命名表扬20个“机关优秀支部工作法”,打造20个支部建设示范点。注重抓后进面转化,在临矿集团召开后进变先进现场推进会。
三是强化党员教育。把沂蒙精神红色基因融入机关党建,组织层层开展“寻闪光足迹、讲奉献故事”宣讲活动和“沂蒙机关党旗红”文艺演出。全面推行党员奉献积分管理。深化“党员画像”活动,指导基层支部开展好民主评议党员。主持制定了10项党内关怀激励机制,增强了党员的归属感。
四是狠抓问题整改。专题部署整改工作,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点名通报批评了5个效果不明显的部门。与财政部门协调,将党建经费列入市直部门经费预算。把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书记突破项目,个人到市直40多个部门宣讲党建与业务“一体两面”的关系;设计开展“富民兴临我有责、我为发展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书记 孙涛
一是抓好责任落实。年内召开专题党组会4次,研究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个,赴基层党组织调研党建工作16次,为基层党组织党员上党课2次,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支部的组织生活15次。认真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责考核评议工作。
二是抓好“两个覆盖”。深入实施“党旗飘扬”工程,坚持抓好“有形”和“有效”两个覆盖,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抓实“三商”党建中的商会党建工作,制定“三商”党建示范点推进备案表,每月一调度,每月一总结,打造2个全市“三商”党建示范点。
三是抓好教育引导。开展“颂歌欢庆十九大、同心聚力促发展”系列主题活动;组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深入开展“四进”宣讲活动;组织300余名党员开展“瞻仰烈士丰碑、缅怀革命先烈”主题党日活动;“七一”期间,召开现场推进会,表扬先进党组织和先进党员,并组织开展了党性教育活动。
四是抓好书记项目。把“提高非公经济党组织党内制度执行力”作为书记突破项目,部署建立党务工作者备案制度,配强各基层党组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各项党建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党建工作积极性。
五是抓好落实整改。实施“非公党建+”工程,制定完善“三个责任清单”,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过硬支部建设,着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开展“富民兴临我有责、我为发展解难题”,“党员画像”等活动。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社会组织党委书记 孙百迎
一是牢记政治担当,履行第一责任。主持召开5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拿出1周时间到17家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梳理意见建议23条;主持起草我市《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全面掌握工作情况,解决了社会组织党委统筹协调作用不够的问题。
二是实施党建引领,推进“两个覆盖”。严格按照登记、年检、换届、评估、评先树优“五个同步”要求跟进组建党组织,特别是新成立和应换届的社会组织,积极推行党建工作承诺制。目前,全市社会组织共有2174家,党的组织覆盖达76.77%。对未建立党组织的,全部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覆盖100%。
三是夯实基层基础,狠抓投入保障。投入160余万元保障工作经费,并安排2名工作骨干专职从事党建工作。推行“一党委两中心一支部”四位一体的社会组织区域化党建模式,建设社会组织创新孵化园区,设立社会组织党群活动中心和党建指导中心,成立孵化园区党支部。目前,全市有市级孵化园区1处,县级孵化园区8处,街道和社区孵化园区17处。
四是围绕中心大局,促进作用发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头上党课,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党建+精准扶贫”活动,面向全市社会组织征集精准扶贫项目130余项,已完成扶贫项目80余项,其中,临沂市慈善总会党支部投入善款200余万元开展一系列扶贫救助活动。
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个体私营企业党委书记 彭林东
一是压实责任、健全制度。在16个县区、136个乡镇(街道、市场)成立党建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乡镇(街道、市场)三级贯通、责权明晰的组织架构。主持制定了2017年度个体私营经济党建工作要点,层层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开展了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个体私营企业党建调研,提出5个方面18项具体措施。制定《关于“小个专”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要则》《关于加强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逐步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
二是聚焦问题、狠抓整改。依托工商部门企业登记注册系统,建立健全党建数据库,对3900余个非公党组织、2万余名党员实行动态管理。择优选派300余名党建指导员、联络员和“第一书记”进市场、进“小个专”任职,发挥很好的宣传、指导和服务作用。设立市、县区、乡镇(市场)三级示范点157家。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开展“两讲一促”活动100余场次。在部分县区实施“亮星党建”工程,全方位展现服务经济发展的新作为;支持部分县区实施个体私营企业党建+工会建设+品牌建设+企业文化+消费维权,形成党建合力。三是突出重点、创新提升。立足全市专业市场多的实际,坚持“将支部建在市场上”,在专业市场成立党委1个、党支部28个,吸纳管理非公党员668名,实现了“党员有组织、市场有发展”。争取市委党校支持,申请设立市委党校商城“两新”组织分校,开辟了新的教育阵地。以实施“党旗飘扬”工程为依托,深入开展“强企兴业当先锋”“热心奉献惠民生”“诚信发展兴市场”等主题党建活动。&
&& (不填默认为匿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沂经济开发区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