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知道光在哪里宜君在哪里吗?

今天是:年月日&星期
当前位置:
生态脱贫政策,你都知道吗?
发布时间:&&
来源:宜君县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樊晓琪&&
签发人:樊晓琪&&
浏览次数:次&&
一、贫困户生态护林员
1、选聘对象
建档立卡贫困户
2、选聘程序
上级部门下发生态护林员选聘通知—乡镇政府公告—符合选聘条件的贫困人员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重点考察、村委会推荐并公示—乡镇政府评定—乡镇公示—上报县林业局审核备案—签订聘用合同。
3、申请材料
生态护林员申请书,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
4、工资标准
每人800元/月。
5、咨询电话:
二、退耕还林补助
1、补助对象
有意愿且符合退耕还林政策(25°以上坡耕地、非基本农田、土地权属清晰明确且无争议)的农户(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
2、补助标准
纳入退耕还林政策的农户,实施项目经验收合格,每亩补助1500元/亩(包括种苗费300元、现金补贴1200元),分三次予以兑付,第一年800元(种苗费300元、现金补贴500元),第三年现金补贴300元、第五年现金补贴400元。
3、申请材料
实施退耕还林申请,户口簿,身份证,土地证(土地承包合同),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
4、工作流程
提出申请—村委会审核上报—乡镇政府审核汇总上报—县林业部门对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农户给予设计—申请人实施—县退耕办、乡镇政府与退耕还林农户签订管护合同—乡级、县级验收—公示—政策兑现。
5、咨询电话:
三、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
1、补偿对象
持有林权证且认定为公益林的农户。
2、补偿标准
个人经营管理的国家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13元/亩 年、地方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8元/亩 年。
3、申请材料 & & & & & & & & & & & & & & & & & & & &
提出公益林界定申请,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簿复印件,林权证原件及复印件,建档立卡贫困户证明。
4、工作流程
村民自愿申请(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村委会汇总上报—乡镇审核上报—林业站核查认定—公示—县林业局审核—签定管护合同—按年度兑现。
5、咨询电话:
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1、扶持对象
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
2、工资报酬
由用工单位与贫困户签订的用工合同提供报酬。
3、扶持内容
在实施三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时,依托国有林场等专业化施工单位,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优先向贫困户倾斜,鼓励、支持、协助身体健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务工活动,增加贫困户劳务性收入。
4、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发布用工需求—村委会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村委会、施工单位、贫困户协商—签订务工合同—接纳贫困户务工。
5、咨询电话:
五、林业实用技术培训
1、培训对象
缺乏林业技术的农户。
2、培训内容
加强对贫困人口进行林业科技推广与培训。加大面向贫困片区和贫困村的培训力度,使群众对造林技术、核桃良种化、丰产栽培、资源管护等实用技术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满足生产需要。
3、工作流程
村委会统计汇总培训人数—乡镇汇总核实—林业部门组织培训。
4、咨询电话:
六、干杂果建园
1、补助对象
优先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
2、补助标准
新建每亩补助100元,改造每亩补助50元。
3、申请条件 &
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健康,有发展干杂果经济林的意愿。 & & & & & & & & & & & & & &
4、工作流程
建档立卡贫困户申请—村委会统计上报—乡镇核实上报—林业部门编制作业设计—申请人实施—乡级、县级验收—补助兑现。
5、咨询电话:您了解宜君吗?《陕西地名故事》宜君【铜川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6,696贴子:
您了解宜君吗?《陕西地名故事》宜君收藏
我知道金锁关是杨几郎来着,一箭射的,漆水河是啊漆啊水两兄弟化成的,药王背后那个洞是老龙王看病留下的。。。记得有一本书,不错,铜川的传说还是啥。,还有凤凰山之类的传说,挺好的,只是小学时候看得,现在记不得书名了。
宜君,真没有什么好感,除了夏天比较凉快。
《可爱的宜君 》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你不知道的宜君,自驾与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走上宜君梁,扑面松花香,
清风女华秀,白云裙袂扬。
一瓢泉水石上坐,
壮美景色任凭赏。
层层梯田,布谷回响,
众峰无语静立斜阳。
伫立宜君梁,关山阵阵苍,
古道幽思多,喟叹也徜徉。
历史追溯秦汉唐,
黄土构筑魏城墙。
星移斗转,无限沧桑,
山城如画灯火辉煌。
(作者:张大龙)
宜君发布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您有任何优秀原创作品或者好的意见建议均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为宜君而歌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宜君而歌
&&铜川市宜君县“情系旅游,爱我家乡”演讲比赛。作者:焦文娟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的页面位置:
铜川市宜君县行政地图
铜川市行政
宜君县概述
&&&&宜君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总面积1476平方千米,总人口万人(2004年)。 邮编:727200。代码:610222。区号:0919。
宜君县位于铜川市北部。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辖5镇8乡118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万人。
全县地貌呈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大陆性温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冬寒夏凉,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山地小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8.9℃,年平均降水为709.3mm。
全县土地广阔,土质肥沃,有耕地面积32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为主,其中玉米生长期长、品质好、产量高、含糖量大,为大宗外销产品。有森林面积68万亩,覆盖率达41.6%,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已探明储量4500吨。有大小河流23条,福地、西河等水库10余处。
宜君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商大夫彭祖故里、西魏石窟、云梦山道教胜地、哭泉姜女泉、福地湖光、太安林海等名胜古迹远近闻名,毗邻唐玉华宫、轩辕黄帝陵,是旅游避暑度假的理想胜地。宜君农民画以其丰富的内涵,奇特的表现手法,享誉海内外,有“黄土高原的毕加索”之称,1988年该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农民画画乡”。 宜君交通便利。210国道、铜黄高速公路纵贯南北,西延、梅七铁路穿(切)境而过。县乡道路四通八达,境内通车里程达700余公里。通讯实现了光缆传输化,广播电视与铜川市联网。
宜君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农业、工业、旅游三大产业。农业上,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主食用菌产业,以苹果、核桃为主的林果业和以奶牛、肉牛为主的畜牧业。2000年已栽培香菇500万袋,并被确定为陕西省香菇示范县,到2005年将发展到5000万袋。现有肉牛6万余头、奶牛500余头,年产优质苹果4万多吨、核桃1500吨。工业上已初步形成了以煤炭、制药、酿酒、乳制品与核桃系列开发、荞麦挂面等农副产品加工业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工业体系。
旅游业已确定的六个景点为依托,突出以太安林海、福地湖光、南山公园为主的消夏度假,以剪纸、农民画为主的民俗民风。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部落在此繁衍生息,黄帝之妻嫘祖在此栽桑织帛,商代寿星彭祖在此度过晚年,战国时期鬼谷子在此为孙膑、庞涓传道授业,千古烈女孟姜女在此滴泪成泉。历史先民为宜君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为宜君发展旅游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宜君还是天然的避暑胜地,唐高祖在此兴建了玉华避暑行宫。
宜君县历史
&&&&北魏置县。据《陕西通志》:“县有宜君水,因取名焉。”2000年,宜君县辖5个镇、8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3141人,其中:城关镇18606人、偏桥镇10825人、五里镇7015人、马坊镇5982人、棋盘镇7118人、哭泉乡5033人、焦坪乡6623人、云梦乡5629人、雷塬乡5029人、县口乡4712人、山岔乡3145人、尧生乡6381人、西村乡7043人。www.xzqh.org 2001年,宜君县辖5个镇、8个乡:城关镇(驻城关)、偏桥镇(驻偏桥)、五里镇(驻五里)、马坊镇(驻马坊村)、棋盘镇(驻棋盘);哭泉乡(驻哭泉)、西村乡(驻石堡)、尧生乡(驻西舍)、雷塬乡(驻雷塬)、云梦乡(驻南斗)、焦坪乡(驻焦坪)、县口乡(驻县口)、山岔乡(驻山岔)。 某年全县行政区划一览(根据当年行政区划代码整理,估计为2002年前后) 城关镇 代码: 辖城关第一、城关第二等2个居委会,城关、教场、曹塬、罗沟、黑家河、牛家庄、下官庄、罗坪、水塔、金盆、南塔、崖尧、丁家沟、善家河、迷家塔、十五里铺、寺沟、十里铺等18个村委会。 彭镇 代码: 辖偏桥、武家塬、东湖、彭村、王沟湾、清河、杜村、西洼、仙马渠、湫沟、东村、布庄、白塬、仇塬、西村、拔头塬、洞子沟、薛塬、赵塬、徐家河、碾子河、郑村、让地庄、后安、庙硷、高村、山岔、常喜安、白家沟、界庄、苏家山、太安、桐庄、操场、刘家洼、各沟等36个村委会。 五里镇 代码: 辖兴市、尖角、白河、贺塬、杨沟、刘塬、银贡、崖尧、杨塬、雷声、马塬、马塬畔、胡家塬、榆舍、孟埔塬、张河、星星坡等17个村委会。 太安镇 代码: 辖高楼洼、朗二井、焦寨、艾蒿洼、犁树坪??、高庙、金牛、石管子、东丰、南塔、榆树湾、范寺等19个村委会。 棋盘镇 代码: 辖棋盘、太阳沟、忠义、王洼、黄埔寨、马庄、韦家河、韩庄、高圪塔、水沟门、背壕、血头、安子头、迷家河、跃进、寺天、马泉等17个村委会。 哭泉乡 代码: 辖哭泉、麻庄、马武、料石坡、寨里坡、杨坪、皇姑庄、塔庄、上村、马前尧、淌泥河等11个村委会。 云梦乡 代码: 辖南斗、西良、南古、塬树、桐塬、党洼、崾硷、南堡、柳塔、三丈河、县口、梁塬、刘家塔、许家峁、花庄、太子庄、李吉、苍坊坪、东塔、杨河等20个村委会。 雷塬乡 代码: 辖雷塬、犁洼坪、梁河、岭里、蔡道河、栓马、尹村、新生、皇后、唐家塬、李家河、八丈塬、桐花塬、英家塬、九寺、关地坪、杨柳塬等17个村委会。 尧生乡 代码: 辖西舍、郭寨、车村、尧生、思弥、桃村、孟家庄、南寨地、北寨地、王尧科、孟皇、走马梁、东舍等13个村委会。 西村乡 代码: 辖石堡、云辉、寨子、东定龙、云夫、白沟、文兴、西村、许庄、焦庵等10个村委会。
宜君县金融休闲
&&&&“十五”时期,是宜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并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全县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五大战略”,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陕西日报》“辉煌十五,和谐陕西”大型新闻调查活动中被评为“十五”陕西经济增长最快县。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总量翻番、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760万元,是“九五”末的2.49倍,比上年增长14%;年均增长达到11.2%,高于“九五”末1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县人均GDP达到4540元,是“九五”末的2.44倍,年均增长达到19.5%。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全县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九五”末的60.5:23.5:16.0调整到35.7:36.9:27.4,二产比重首次超过了一产。全县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99%,2005年达到310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543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98.84%,是“九五”末的2.8倍。
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连续两年稳定在7万吨以上,人均达到760公斤。林果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苹果面积发展到14万亩(其中建成了国家A级红富士苹果绿色食品基地2万亩),人均1.4亩,总产量7万余吨,实现总产值1.3亿元。核桃面积达到20.2万亩,挂果面积4.5万亩,年产值2400万元,获得了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步伐加快,饲养量分别达到7万头和8万只以上,出栏率明显提高,肉类总产量达到4611吨;食用菌栽培规模年保持在400万袋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2.15万亩,烤烟生产获得了恢复性增长。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分别达到3.88亿和3.91亿元。到“十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7588万元,年均递增6.9%。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4900万元,年均增长7.4%。
优势工业迅速壮大。国有企业改组、改制、改造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先后建成了方舟制药、柴家沟煤矿、棋智核桃乳、下桃水电站、玉华酒业等一批骨干财源企业,煤炭、医药、酿酒、食品加工等优势工业初步形成,煤炭、医药、酿酒以及核桃饮品等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200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38238万元,年均增长20.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703万元,是“九五”末的8.3倍。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3130万元,年均增长16.0%,占GDP的比重达到31.4%,比“九五”末提高了10.5个百分点。企业内部管理不断加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县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润总额900余万元。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围绕生态观光、避暑等特色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建成了太安森林公园、福地湖、云梦山等旅游景点;开发了以农民画、剪纸为主要代表的旅游产品;旅游促销力度不断加大,举办了五届文化旅游节活动,打响了“中国避暑城”品牌,带动了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快速发展。到“十五”末,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18万元,年均增长7.5%。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1430万元,年均增长11.1%,第三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新成绩。“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1857万元,是“九五”时期的2.1倍,年均增长15.9%。先后开工建设重点项目38个,其中作为市级重大项目的方舟制药有限公司GMP车间改造、白宜公路、核桃乳厂扩建、柴家沟矿业有限公司综采技改等4个项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福地、西河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县级重大项目也已建成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五年建成农田水利及人畜饮水工程73处,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700亩;新增油路112公里,通达工程193.42公里,乡村砂石路284.6公里;完成了106个村的电网改造;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31.8部,互联网用户发展到1500户,移动用户发展到16000户;县政府大楼信息网络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县城宜阳中街拓宽改造、文化休闲广场等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实施城市亮丽工程136处,建成住宅楼32幢10.24万平方米。小城镇基础设施面貌得到根本性改观。生态环境建设成绩突出,加强了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工程为主的人工造林工作,五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64.7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4.25万亩,飞播造林20.48万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4%,比“九五”末提高了4.4个百分点,五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8平方公里,荣获“陕西省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企业改革取得新进展,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得到完善,累计对27户企业实施了改制,改制面达到95%以上。农村税费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新成效,积极稳妥地实施了教育、文化、卫生等系统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累计引进招商项目131个、县域外资金18400万元,建成了年产原煤60万吨的柴家沟煤矿、年产核桃乳2.25万吨的棋智核桃饮品以及方舟制药、下桃水电站等优势工业企业。与江苏省铜山县、山东省日照市、广东省中山市等友好县市关系不断加强,合作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引导和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抢抓机遇期,合力求发展的大好局面初步形成。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培训与服务体系趋于完善,技术进步与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被科技部命名为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县。基础教育“两基”工作通过了省级达标初验,县高级中学开工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县疾病控制中心、县医院医技楼等投入使用,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初步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参合率达到90.12%,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文化、体育事业取得了新进步,县文化宣传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投入使用,连续举办了六届文化旅游(招商)节;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苗苗杯”第18届全国青少年篮球赛等重大赛事。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不断健全,省级计生综合服务县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7‰以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和改进,被省委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推进,圆满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务,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安全县”。全县上下形成了“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意识,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形势良好。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执行各项惠农政策,实现了农民群众的零负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83元,较“九五”末增长415元。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引导自谋职业,累计新增就业7400人,城镇居民200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20元,人均住房面积新增8.6平方米。启动实施了农村特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城市“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给全县党政机关干部发放了通讯补贴,落实了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人均100元的生活补助。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05年全县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418万元,是“九五”末的1.4倍。 通过“十五”时期的努力,宜君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跃上了新台阶,为加快发展积累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近五年来,全县上下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破解发展难题,丰富发展内涵,凝聚了的人心,激发了热情,民心思进,团结稳定,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宜君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宜君县委、县政府正在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积极创新,开拓进取,为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生态宜君、富裕宜君、和谐宜君而努力奋斗!
全国地图查询
华北地区地图
华中地区地图
东北地区地图
西南地区地图
西北地区地图
华南地区地图
华东地区地图
铜川市其他行业地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知道光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