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朋友们,有二手电脑东西愿意送我爱我的朋友们英文请进来一下。...

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_市民心声
[您的位置]
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点击次数: 44363
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269 
作者: ( 9:35:26) &
&&&&&&&&&&&&&&&&&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发发言  今年投稿给大江晚报副刊三十几篇的稿子,到目前为止一篇也没有刊用,难道我写的文章都是粗制滥造的吗?不尽然!我可是按照贵报的版面风格、质量要求和编辑口味而动手创作的,难道就没有一篇被你们编辑看中吗?明眼读报的朋友,一眼就看出其中原由、弊端。既然你们拿我们这些无名写作者不重视,我们还顾及什么幻想心里有怒气怨言不说出来的呢???芜湖市民心声网 http://www.smxs.gov.cn
 此主题共分9页: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293 
作者: ( 10:10:28) &
&&&&又是一位才高八斗而不遇者。《晚报》这么糟糕,你何必在意?天下晚报多了,仅仅是安徽就有一大批,何必在这发牢骚,你来一个群发试试吧,也许,东方不亮西方亮,说不定,《今晚报》《新民晚报》会量才录取你的大作。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341 
作者: ( 12:06:02) &
&&&&依我看晚报啊,可以取消副刊这个栏目,改登广告或其它类文章,起到抑制编辑发人性情稿关系稿小圈圈用稿的腐败现象的作用,这样可以打消许多的无名写作者投稿晚报不采用知一二零心生怒言的效果。据我所之,全国有很多的纸媒,均取消了副刊这个栏目。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376 
作者: ( 13:15:53) &
&&&&不光是《大江晚报》,现在都是“人情稿”。您的稿子想变成铅字,要么给编辑送点脑白金,要么就先将自己变成余秋雨。  再说,好文就别投《大江晚报》了。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560 
作者: ( 19:43:51) &
&&&&你怎么就这么确定是你的稿子写的好对方不录用?也许是写的不怎么样呢.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696 
作者: ( 10:25:41) &
&&&&何必生气,不就是个大江晚报吗,她不搭理你,你选别的得了,更泡妞一样,细细。她又不是《光明日报》。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743 
作者: ( 11:46:41) &
&&&&地方小报的悲哀  创刊之初&你们拼命地争取读者和订户  不放过任何一个轻微细节  只要有读者或作者对你们提出的意见和要求  虚心倾听,设法改进  即使没有办法改进,也要让读者、作者、订户满意  对你们的办报宗旨和四项基本原则心服口服  因而,才涌现出一大批的读者和作者视你们的报纸为茶余饭后的唯一的精神食粮、投稿给你们  即使你们偶尔出点小错误,读者也没有较强的指责声,作者的稿件杳无音信也毫无怨言 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你们地方小报也不例外,自负盈亏走向市场  报社要发展,职工待遇要提高,广告费占有你们全年财政收入比率的85.06%  你们不得不什么广告都做,只要有钱赚  胸罩掀起盖头来,妇女病男人阳痿夺人眼球、撩人心动、潇洒良宵今夜不放过……  钱进账是不少,但造成的社会影响、负面作用很大  读者有意见,纷纷用各种方式缱责你们  开始,你们视而不听,听而不改,一位读者看了你们的报纸,买了本是保健药品,你们却说成是治疗病症的良药,告到药监局  责令停止做此类广告,你们才悬崖勒马 文艺副刊版块是一个市乃自一个县的文学爱好者、广大文艺工作者发表作品、交流写作的园地,谁也左右不了它  版面风格、作品、质量的要求,是随着时代发展和风格多样化的出现,不断推陈出新改版,满足各个层次、不同读者作者的需要  谈古不忘写今,大家不忘小家,小家不忘作者,作者不忘新人  不求方方面面,但求新颖别致  严谨不忘活泼,高深不忘浅出  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坚持文学作品面向广大民众的方针  然而你们,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关系稿、人情稿、潜规则、小农意识、小圈小派用稿占平时一般业余作者的来稿发表率的50%  还有少数编辑近水楼台先得月,把自家的小报当成自己的自留地,今天发一篇,明天刊两篇,满足了自己愿望,占据了许多无名作者的来稿发表的机会  知道点滴老夫子皮毛,站在高处之乎者也,写些小鱼小虾小花小草文章拿来古人的经典诗词文章,为我所用,不管读者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还说这是纯文学,严肃庄重  没有新意,时间久了,谁会去看,一翻而过  一篇,二篇,三篇……石沉大海,难道一个个业余作者相信你们、投给你们那么多的稿子里没有一篇打动你们小报编辑、符合你们小报要求留用刊登的吗?投稿的积极性被扼杀,稿子被枪毙枪毙枪毙,纸言片语都没有,怨言肯定有,时间长了,不再相信你们,另图他家,因此失去一个个喜欢你们小报的作者,对你们嗤之以鼻  你们会说,你算什么,一个无名小卒,有什么资格对我们小报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  是的,无名小卒是不能左右你们什么,但是,全国有那么多家的刊物,放弃你这家小报,曙光就在前头  一个连本地作者读者群都搞不定的小报,何谈向外拓展  一个小报以牺牲众多读者和作者为代价,不虚心倾听读者和作者的呼声,虽然眼前有商家的广告费维持生计,那是得不偿失的,会失去更多的读者和作者&。 编辑把他的版面当成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一半用来和外地编辑交换发稿,  一半用来讨好对自己有用的人:  儿子学校的班主任、  省里的所谓作家――  年年都是老掉牙的文章:  《走进马仁山》、《镜湖情思》、  《天门山断想》、《走马九寨沟》  烂得不能再烂,看标题就厌恶,  就不要说看文章了――  楼主说得非常客观真实,严重支持! &&&&&&&&我们芜湖一些业余文学爱好者,可以说是亲眼目睹晚报的成长与发展的,从1996年创刊之初的《芜湖晚报》到今天的《大江晚报》,记得当时我也是刚刚初学写稿、投稿的,虽然写得很幼稚,但也能在晚报副刊上发表几篇出来,那时的晚报几乎是认稿不认人的,注重培养文学新人,值得读者、作者的喜爱和信赖。  &&&&&&&&  &&&&&&&&可如今的《大江晚报》副刊,本市业余写作者一看都清楚,发的稿件大多是人情稿、关系稿、小圈子里的稿和自己的稿等等。  &&&&&&&&  &&&&&&&&&&笔者近两年来,给家乡的晚报副刊投稿,可总是石沉大海,真的是我文章的质量太差吗?我很自信地认为并非如此,我的稿件总是先投家乡的《大江晚报》,然总是无声音无图象的,再改投外报,竟在《南方都市报》、《杂文报》、《西安晚报》等报发表了。此种现象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 &&&&&&&&&&我现在可以怀疑并肯定晚报编辑,对我们这些既无关系也没人情的无名小卒稿件,根本未打开就直接点击删除了。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6908 
作者: ( 18:05:46) &
&&&&6&楼的朋友谈的非常中肯认真投入.而且分析到位切入时弊.这一点上我们看心声论坛就远比我们的晚报和市报起到了表率和楷模的作用.& 作为舆论导向的平面媒体应该走在时代和社会的前列,&用超前意识的眼光来审视自我,区别良莠,决不能把人民的权利滥造成发展个人势力的小圈子小团体,变成个人关系的合法交易所!我觉得我市侨办的葛编辑就值得晚报编辑学习.人家就是以稿件质量为采用标准,不以人际关系为准则而忽略地方文化的发展.一个副刊编辑更要以一个地区发展的眼光来脚踏实地的选择有建树的代表性的文章来取稿,决不能以个人意气个人好恶看人下菜那才能带动本地文坛的建设和发展,才能真正起到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的园地作用.否则就不必叫什么文学副刊而改猥亵副刊罢了! 楼上观点鲜明,敢于揭示报界丑陋现象实属难能可贵.我坚决支持.并为有这样敢于为我市文化文学艺术发展大胆的鼓与呼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欣赏和真诚的祝贺.我之所以退出淬剑池这个网络文学园地的症结也正如6楼所言,帮派关系等不正之风的尘上掩盖了真正文学志士的心声.尽管许多不错的网友挽留我使我不忍离去,我依然愤慨的佛袖而去.而市民心声则和晚报和剑池的做法截然不同.坦率的说心声的宽容海纳百川,英雄不问出处的做法是心声兴盛强大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才吸引挽留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内外的众多网友聚会一处畅所欲言的大好局面. 元旦即将来临,让我在岭南广东新丰江畔首先真诚祝愿心声越办越好,相信越来越多的各地网民将在新的一年络绎不绝的纷至踏来.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149 
作者: ( 12:58:21) &
&&&&查查晚报的副刊部主任是谁?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30 
作者: ( 10:22:20) &
&&&&本不想理会,因为一:一年前我就不是副刊部主任了,且上面点到的那几个书名号的东东都不是在我编的版面上,本人完全没必要理这个茬;因为二:如果有人吃饱了没事做,可来报社总编办查我开出的稿费单,起码三分之二以上是外地的或陌生人的稿酬,一些地址因无法核清,周折费尽,别人或许会想,这小报编辑不怕麻烦用外面的生稿,却放着家门口人不用而去背骂名,是头脑里进了水呀?因为三:别人还会想,你这么有才,真不如将写这等文字的功夫和精力花到新安或扬子或新民上,露那脸,怎么说也比在这里同小报纠缠划来得多!因为四:上过淬剑池的人或许知道,这两文几个月前就在那里挑出过,已被回应辨说清了的,怎么又一字不拉地搬这来了,你起码也得弄点新鲜口气才不致叫人厌恶……  如此这般,本人索性也学一学鲁迅,拿来主义一下,将原来在淬剑池里的回应帖不怕别人嫌烦地一字不易贴出。  不过,对于所有针对性回贴恐难有回复,心迹既明,敬祈谅解。 晨间上网,方看到这个帖,好像有点冲我来的,以为哪个闷骚愤青所抒发的一股生命的激情和精神的张力,本懒得回……但略过去后,猛然想起,这“水烟”的名,正是几天前我多次向遇才先生打听过的,发在池子里的一篇帖我还捧了几句场。想来还是回复为妥,所谓之无不达之隐,无不尽之情吧。  &&从敬业这点来说,我不能骂自己家的这张小报烂臭,是险恶、愚蠢更兼麻木,甚而危害社会,为天理所不容,但在报社,我是逢会便提出激烈的批评,在我们这里是尽人皆知。我曾因为版面上的征文恼火至极,差不多要和顶头上司干翻。报纸靠什么,靠新闻,新闻的含量、广度和深度,才是立命之本。我家那个可恶的老婆子,动不动就恶毒攻击我:你看你看你们报纸上还有什么东西噢?我心情不好给惹毛了时,恨不得冲上去掌她的嘴。但我还是清楚她是爱之深才责之切。所以我不护短,也没有护短的理由。正如我不掩饰自己许多时候所表现出的轻浮浅薄一样。  我只是客观说几句。  &&广告的问题,是所有电视和纸媒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你找来北京晚报看看,上面什么没有?那还在党中央国务院眼皮底下哩。  &&广告收入的百分比,水网友好像知之甚详,可惜还是说了许多外行话。从几年前进入厚报时代开始,报纸就是赔钱的,纸张费、印刷费不计,一大叠报纸就是卖废纸也能卖回一两毛钱。报纸发行越多,赔的越多,但发行量大,广告起点就高,报纸全靠广告的深水养护着。  &&任何一个事物,一个团体乃至政体政权,新生创业期都是充满生气的,但又有着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疲劳衰期。建国之初,毛领神说他找到了根本解决的办法,但他找到了吗?  &&大江晚报创办之初,纯副刊版面每周有12块,现在哩,一削再削,每周仅存4块,而且还要砍。夏天我在武汉,他们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连着几天都没看到有文学副刊版面。  &&报纸是植根天亚文化写作中的。报纸副刊首先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早在十年前,沿海多家报纸就喊出“淡化文学”甚到“拒绝文学”的口号。报纸副刊编辑,首先要从时代的总体语言型构去考虑读者的感觉,而不是写文字的人的感觉,要服务并服从于报纸发行量。  &&新民晚报“花鸟虫草”副刊上,全是小鱼小花不草的,北京晚报副刊版最受欢迎的是“段子”,羊城晚报是“故事会”……你能拧得过来么?说老实话,我们不怕多烂的稿,而是怕一些文学痕迹太深的稿。如果哪位副刊编辑真要把自已的版面弄成“交流写作的园地”要搞“纯文学”,而且大言不惭“谁也左右不了它”,不是头脑进了水,就是一觉睡过了二十年,只怕老总早就将其开缺或调离岗位了。  &&不要把我们想象得那么烂臭。你怎么就断定我的版面全用关系稿、交流稿哩,我在池子里打捞生手稿,不知姓名,仅给遇才先生就打过好多查询寄致稿酬的电话,你可去问他。但淬剑池算不算“小圈子哩。即使现在池子里,也有好多位外地的,当初陌生,是我发了他们的稿,又介绍并引他们来池子里。这些人一回生二回熟,再给你稿并附上几句热切的话,这算不算关系稿了哩?各报编辑互相交换发稿,十年前是普遍现象,后来大家说不写都不写了,拿我们家董金义的话说:挣那两个稿费钱,太累人了,划不来。话说回来,编辑发关系稿、人情稿,这谁也避免不了,哪一行哪一业不是如此呢,领导、同事、朋友托付关照的稿,你能回绝得一干二净么。  &&我自己承认,我确实是“霸占”了不少普通作者发稿空间。但早先报纸,都是力倡编辑自己写稿,因为首先质量肯定强过普通来稿,其次编辑更多是为调配版面而写稿,像徐铸成,冯英子,张恨水,还有金镛,都是一面作编辑,一面自己写稿才最后做强做大的。当然,你若是个只能写狗屎稿的狗屎编辑,则又当别论了。我自衬是介于精英与狗屎之间,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即使多种了一点自己的小菜苗,但我也还有一小半东西从没拿出来晾晒呀。  &&报纸只怕失去读者,并不太在乎失去“作者”。因为现在网络写手太多,单是芜湖,就有好几位以此谋生的“自由撰稿人”。他们观念新,知道深浅,掌握读者阅读趋向,而且文字干净,编起来不费力气。但我还是情愿多用本地稿,多用生手的稿。就我现在眼下景况而言,文字稿件每天收十来封,是每篇必看的,电子邮箱里每天进来百十篇,每篇都打开来看,起码要占去一半以上的工作精力,这几乎是不可能。因此,我只看一些熟人的稿,有聪明的作者,会在标题里注明“本地作者投稿”,还有,就是标题很吸引人,也打开来看一看。其余好全选全删。  &&对于一些较特别的稿,我常会将处理意见告知,前提是你必须留上电话号码。现在文字回复是很希罕的事了,全国各报刊都在约成本,压缩邮寄费用。一些新手,一些老实人,一些自我感觉好的,常会要求编辑老师给“提出宝贵意见”,你想,哪位“老师”有这功夫和精力哩?  &&看得出来,水网友是位感觉良好的人,文章不被嘎门口小报看重,却能登上声名赫赫外地大报纸,这比朱买臣还解气,人生爽快莫过如此。我本人也是写文章的,此遭遇,在我尚未“发迹”取得安身立命资格的早年,亦多次碰上。但我那时除了自认晦气外,是不好鸣冤于人的。因为我早就知道“九华山菩萨――招远不招近”这句话,外面能打响,家门口人却无人识,这也不是多了不起的大事。  &&嘎门口生姜,就是不辣。我在北京,不只一次听人赞扬奇瑞车,但在芜湖几乎是不可能的。大江晚报是芜湖人办的,芜湖人不骂自家的东西反而不正常。大江晚报只是地市级报,在皖省,除了新安晚报,没有第二家能望其项背。西瓜和西瓜比,芝麻和芝麻比,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大约是安庆、铜陵、宣城、马鞍山几家地市报加起来的总和。我年轻时打篮球,现在下围棋,是最大众的水平,你若拿姚明、科比和常昊来要求我,我只好不活了。  西瓜是西瓜,芝麻是芝麻,芝麻要想长到西瓜那么大,几乎是不可能的。办报纸做新闻也是这样,地域决定了你的新闻空间,你是地市级报,做死了做不成省报的规模和气势,你的环境、设施、还有人才,以及观念见识,都把你局限住了。就如一个小地方人到了大都市,说话行事处处都要露馅一样。这是没办法的。  &&正确定位,不妄自尊大,亦不无由薄视自己。最要紧的,是观念不能老旧陈腐。改革开放,就是让很多东西处在不断的洗牌中,观念也要随时不断洗牌。哪怕是小地方人,只要观念新,照样可在语言和经验上都可获得一种典型性。  &&事实上我是小报的编辑,我只是在水烟的话中分明听出了很多蔑视与不屑,任是修养再好,心里难免不有鲠骨之感。要是我脾性上来了,大话二五地也来一句“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你信吗。鄙人码字是三脚猫的功夫,但做编辑,就十八般武艺的综合素质来说,能超过鄙人的怕也不多,不信你找个大编辑来,咱们切磋切磋,哪怕是较量一下拳脚也不为过。早年不是没有过理想之光,只是这光被后来的一大堆垃圾掩盖,笑傲王侯,就等于清扫垃圾,并努力做得姿态好看,免得自己彻底变成垃圾。  我刚看了双柱先生转帖的那篇南方某刊谈文学及文学大师的文章。那上面说的也净是外行的话,你不想想,二三十年前是什么一种状况,任何一张报纸都能津津有味地从头看到屁股,露天里搭个台,只要有穿红着绿的人跳,下面就能围住人山人海的……而眼下,有多少东西在切割着我们的精神生活,你能静下心来把一篇文章认真读完么?所以说,这是一个没有大师,也不可能寻着大师的年代。王蒙是绝对通透的,老成,持重,不乏热情,也的笔触进入任何领域,都能传递出一份快感,但他做着文化部长时起,就决定了他的心胸、眼光、才智已不能超出被圈定的范围。论写作技能,老韩的本家长兄韩少功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他始终以湖南人的执拗在同社会生气较劲,始终严格地看管着自己的文字,但他同我们池子里老柳一样,过于理性过于端庄了,缺少的是灵巧,是随意,是洒脱。王安忆是针线活高手,但从未真正写活过任何一个人。马原眼界倒是很高,目空一切也就有点弥人耳目了。莫言身上不缺浪漫,粗犷与朴素并存,但又太粗糙了。就是余华,也少了点至关重要的东西……说轻飘飘的余秋雨是大师,说易超男是大师,小女子于丹是大师,你认这个栽吗?其实,都不是这些人本身有什么过节,而是整个社会不容于有大师横空出世。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又是一个极其直白的功利的时代,一个资本和权力互相觊觎的时代……一个浅薄的时代浅薄的社会,唯有轻浮浅薄地对待之,这话有点难听,但能说明一点问题的性质。如果我们老是想要打扮自己,老是想要装正径,装道义,就象以前粤思归那样声情并茂,自以为是,不觉得太乏味太令人恶心了么?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分寸感的人,多是只看不说,心里有数就行了,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32 
作者: ( 10:27:06) &
&&&&副刊编辑丛谭 关于副刊  我国报纸的副刊出现于清末,时称“附张”。&1921年北京的晨报改版,第七版定名“晨报附镌”,请一位著名书法家以隶书体题名。隶书体没有“附”字,书法家就挥笔写了个“副”字替代,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副刊的黄金时期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报纸与文学合流,相辅相成,达到辉煌的境界。许多报纸存在和发展,要仰仗副刊的声望。那时的副刊编辑之于社长,是有朋友帮忙意味的,如孙伏园、徐志摩、刘半农诸人出面打理副刊版面,皆是这种情形。随着社会的发展,副刊逐渐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形态演化、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作品问世、公民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提高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正刊呈现出唇齿相依、并驾齐驱的态势。  &&&&通常的说法是,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一个好的副刊,团结着一大批高文化品位读者。试想一下,新民晚报如果没有深受读者欢迎的品牌栏目“夜光杯”副刊,能拥有和保持那么高的发行量吗?但同时也要看到,在媒体异常发达的今天,读者对副刊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阅读副刊的心态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过去的副刊,给人的感觉文化品位比较高,是因为大家能阅读到的东西很少,而且阅读的时间也会很长,能够从容地去细细品味。另外,当年很多的文学大家都在副刊上发表作品,副刊的质量有足够的保证。现在人们对于副刊的要求比过去要淡薄了,因为可供他们选择的文化鉴赏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对副刊的阅读也比较匆忙,即使很多有品位的作品,也很难有那样的闲情逸致去品味和欣赏了。当代文学的衰落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是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文学鉴赏的情趣没有过去那么浓厚。综合性文艺副刊还得经受着当代报纸副刊专栏化、专刊化、白领休闲化的挑战,很难再拾起传统副刊的尊严。二是文化传媒的发达,许多人更乐意接受像网络那样轻松活泼并且更能展示自我的东西。三是作家跟不上这样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学离时代越来越远了。而报纸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主动抛弃一些文学的元素,而代之以文化和时尚的元素。在某种意义上,这都是文学失去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编辑不仅做嫁衣  有人认为,报纸副刊编辑&“眼高手低”,自己写不成像样的东西,才来替人缝缝补补,做一些针线活计,无非只是拼拼版面编辑字号。这显然是对编辑工作缺乏理解。  从创作的角度而言,编辑水平可能低于作家,但就品评鉴赏以及与社会广泛接触的角度来说,编辑似乎应该超出作家。  编辑个人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遴选作品的把握,也是能否让副刊取得读者认可的关键因素。遥想“五四”时期造就的一代大家,如鲁迅、茅盾、叶圣陶、林语堂等人,多有作家和编辑的双重身份。现在好多报纸副刊编辑同时也是知名作家,不说光明日报的韩小蕙、农民日报的刘震云、中华工商时报的邱华栋、新民晚报的曹正文、海南日报的伍立杨等,就从我们周边来看,像安徽日报的周根苗、蒋维扬,新安晚报的马丽春、阎红,安庆日报及安庆晚报的一批人如沈天鸿、黄复彩、甲乙、金肽频,皖江晚报的吉太耘,哪一个不是省作协会员或中国作协会员。我们大江晚报副刊的几位编辑,包括先前的总编和分管总编,几乎每人都长期坚持写作,出版专著。  副刊编辑必须是多面手,必须具备全面的素养,知识面宽,文笔好,懂摄影,对图画书法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副刊编辑绝不仅仅满足于替人做嫁衣,尤其是在报业空前发展、副刊的传统操作手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今天,大多数编辑不得不跑步跟进,采、编、写全能,眼、口、手到场,前瞻意识、策划意识、整合能力俱全,力度、深度、广度齐备。这种有着较高适应性的专业技能,给副刊带来的影响是全面和深远的,它不仅保证和维护着副刊的高品位高质量,也操练出一批优秀的副刊编辑。副刊编辑工作繁琐,责任重大,除了组稿、改稿,还要设计版面、编排和看大样,过后还要处理稿费和联络工作。 讲求兼容并蓄  作为编辑,肯定有自己的喜好,但一定不要据此来随意斫伐别人。一个孤陋寡闻、情趣干瘪并且自以为是的编辑,他可能会看着鲁迅“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不顺眼,删改成“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如此,特有氛围尽失。  我们副刊编辑,办的是文学和文化的聚会与盛宴。一个优秀明智的有眼界的编辑,一定要有宽容之心,容得下多种个性与风格。如果一个厨师烧出的菜全都是一个滋味,那是多么萧条单调而无趣呵。比方说,同样是叙述语,精炼是一种美,但那种有意造成的拖沓繁复,亦自成气候,自有韵味。这后一点,南陵籍作家胡旭东表现得尤其突出。鲁迅的《孤独者》与《在酒楼上》,曾被不少人认为是颓废文学的代表作,假如碰巧稿子投到一个不喜好文学的编辑手中,那可就有点麻烦了。关键是编辑要宽容,要能超越自己的喜好而简拔真正优秀的作品。  每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禀性爱好不同,阅世处事或表述有差异。不要以雅的眼光去睥睨俗的东西,同样更不可以据俗以拒雅。好多副刊编辑错就错在一个人办副刊上,一个人的思路,一个人的水平,一个人的见解,总是有限的。而成功的副刊编辑,应该是兼容并蓄、广开门路,注重随时吸纳新鲜时尚的元素,发动全社会来办副刊,发动全体读者来办副刊。 高雅与通俗  报纸副刊对高品质文学作品的追求是必然也是必需的,因为真正的文学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一股社会的元气。文学是人学,作为新闻的联袂版面,报纸副刊更应关注人的生存本身。  以大江晚报副刊而论,在当前多元文化大潮的冲击下,在文学被淡化、弱化的社会思潮中,在休闲、娱乐、生活小品充斥报纸版面的现实状态下,大江晚报副刊并没有放弃对纯文学的认真关注。我们的“镜湖星月”文学版一直没有降低自己的文学品位,也一直没有隐没自己的声音。创刊以来,包括刘醒龙、蒋子龙、赵枚、毛志成、何立伟、叶延滨,那么多名家多次在“镜湖星月”上发表文章,即使在今天,纵观全国这么多家晚报,唯有我们还在拥抱和接纳诗歌。因为在一大批高层次的读者那里,他们真正渴望的依然是人文的关怀,是清新纯净且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学,这种文化的陶冶,让他们在多元文化挤压下,于此寻找到一块精神憩园。  晚报副刊对高品位文学的追求,并不排斥它对“俗”内容的接纳。当然,这个俗不是粗俗、庸俗、低俗,而是通俗,是文学亲近大众和现实生活的一个通道。为此,副刊的各版面皆强调写实性,以更贴近读者阅读为需要。多选取写身边事、身边人的稿件,在选稿时注意文字的长短,单篇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注重标题的选择,在意与生活的贴近程度,而非文笔的高低。副刊作品必须更热切、真实地关注和贴近老百姓的生存空间,更敏锐、迅速、深刻地捕捉到瞬息万变的世态中有价值的东西。副刊从导向上来讲,要力求突出一个“杂”字。副刊的名牌栏目之一“民间语文”,就是以文、史、杂为主调的,它的风格平易,知识性趣味性和时尚性兼顾,无论是高端的还是普通的读者,都能喜爱。  由于副刊历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在雅俗共赏的基础上突出新闻性、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及地域文化性,它所面向的更多是寻常百姓。副刊的主流是大众口味,而不应是副刊编辑个人口味,或者仅是一部分文学爱好者的口味。
  [10&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34 
作者: ( 10:28:57) &
&&&&约稿也是一种策划  编副刊的,其实丝毫不比做新闻的轻松,自己采稿,编稿,策划选题,不像新闻版编辑只做来料加工。因为现在的副刊,已经从原来的狭义的文学副刊延伸到了广义的副刊,它包含了除新闻、市场外的所有关注精神家园的版面,尤其是近来颇受人关注的情感、话题等版面。在我们大江晚报,还包括收藏、书画视觉这样的版面。  就以约稿来说,看起来简单,似乎只是打打电话,说明要求,剩下来就是等着接收稿件了……其实不然。我在竞争激烈的京城大报圈内,甚至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要想约到好稿,你不是做他们(指那些有专门路子的写手)的情人,就是要能言善饮,要经常在一起吃吃饭……否则,没戏。  约稿,也是一种策划。当下京沪穗的一些大报的专副刊,已很少用自由来稿了,主要倚重约稿,特别是一些重点稿,几乎都是策划手段下的约写稿。  当一份副刊版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时,一切都是无法掩饰的,编辑的个人风格、品位修养,策划手法,都会跃然纸上,一览无余。一个成熟的编辑,手里应是有着一张联络图的,不仅是一大批作者的电话号码,连他们的文字专长和个性色彩,都应了然于胸。试想,一个学识和眼界都很平庸的编辑,是不大可能深切了解作者并同作者进行深层次交流的,他不可能居高临下知道某个作者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这就给组稿造成了障碍。事实上,一个版面的策划,一篇重要选题的大稿,是编辑和作者共同研讨完成的,从敲定作者到成稿的全过程,编辑都是积极参与其中的。   副刊的栏目  报纸副刊历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它所有的版面及栏目的安排,首先要考虑的是寻常百姓的喜爱。它刊登的应是最合适的文章,而不是写作定义上的最好的文章。  大江晚报副刊自创刊以来,若只是文学版面“镜湖星月”一统天下,雅则雅矣,恐怕更多的读者会缺乏欣赏的兴趣和阅读兴奋点。实际上,我们一直是在走“多种经营”路子。我们“故事”和“话吧”版,就是为众生打造的,要的是市井味与大众阅读的效果。而“民间语文”展示的是民间原创色彩,除了文史钩沉方面内容,其它更接近草根阶层的的阅读和行笔的空间。早先曾开设过一块“百姓手记”版,倡导不枝不蔓的简洁文体与写实风格,强调零距离接触,真性情原生态展出,以“随手而记”的形式,最有效地体现都市味、市民化,并折射出现实生活的多元化。同时期的也是由我主持的“镜湖星月•专栏”稍有不同,这实际上是一个兼顾随笔、杂感与时评多种语式文体,以思想性见长的版块,它追求新闻性,话题性,焦点时终对准处于变化之中的社会潮流,更多的是一种公正理性的判断、认识和建议。除此之外,我们先后还创设过“读书周刊”、“行走写真”、“职场众生”等联袂而出色彩各异又统一和谐的体现副刊多样性与可读性的版块。  应该说,任何报纸的栏目,都有一个老化的过程,像有些白领副刊长期关注“情感问题”和“小资情调”,实际上是将副刊格局缩小了,时间一长,难免重复,因此老化的速度更快。还有一些以专栏为主的副刊,由于作者队伍狭窄且相对固定,生命力也很脆弱。而一些互动栏目,却是可以常做常新的。  有的编辑,将全身心的精力都用在编辑专刊的刻意追求中,从组稿一直到设计编排版面安排栏目,都融入一种独特而舒逸的风格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在他的操觚下,无论是高品位的文学味还是浓郁的市井气息,都能体现出副刊版面样式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欣赏需求。 时评和杂谈  &“韦月闲话”曾是大江晚报的一个招牌栏目,就事论事,快意宣畅,当时读者热捧,可想而知。  时评和杂谈,是快捷地对社会现象发表见解的一种文体,它反应灵敏、观点明确,尤其是批评类的时评和杂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丑恶现象、不良风气以及一些违规操作给予一针见血的批评。当年北京晚报副刊开设的《燕山夜话》杂文专栏,曾使它的编者和作者同时背难,而历史却最终确认了这个副刊名专栏的地位。时至今日,那些文章依然会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  任何一个时代的精神产品,都有它强烈的时代特征。与杂文有深厚血缘关系的时评和杂谈,肯定属于典型的杂文性质的副刊文章,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它们已经成为当今报纸的一个新品种,独立于副刊之外,通常用正楷体字排出,加框,被放到一版或二版的重要位置上。这是否说明传统报纸副刊的批判功能已经弱化?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现在的副刊要提前好几天就做好版,业内话叫“做预备版”,以便将机动有效的排版时间让给新闻版面,但这样一来,一些非常讲求时效性的时评和杂谈,便受到制约。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即是将时评和杂谈位置前移,放到一版或二版上去。有时还可跟随一些重大报道连袂而出,以增加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这何尚不正是副刊批判功能的突前和延伸?  杂文被誉为报纸(副刊)的眼睛,由于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特有的批判风格,大家都喜欢读。或针砭时弊、快意恩仇,或隔山打鸟、指桑骂槐,最能让报纸在社会上引起比较好的反响。  副刊编辑不一定是思想家,但要有思想家的眼光。优秀的文学编辑是要有思想上的超前性。一个优秀的编辑,若是不写杂文,容易失去对于社会问题的真正关心及深刻认识。 面对网络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自费出书热为标志的出版业的繁荣,和计算机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兴起,划时代、革命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流渠道和空间,人们可以在网络上真实的表达、宣泄,并且得到回应。相比之下,文艺副刊不再是万人争仰的交流载体了。想要阅读,已不再是只有打开纸质传媒才能做到的事,在网络上同样可以阅读,甚至可以更舒服地阅读,并能同时得到几方面的感官享受。报纸的传统副刊,一般都刊登一些文艺性的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杂文、书评、摄影书画作品等。而对于网络来说,这只是涵盖其中的一部分,网络利用视频、音频、动漫等手段,可以做得更为丰富,更为吸引人。  网络夺走了纸媒的很大空间,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网络资源对报人来说,却同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这就是快捷,便当,信息的畅通无阻。所以,我们在欢呼网络媒体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探讨的是纸质媒体如何跟上时代的问题。网络对副刊的冲击,是一种压力,更是一种动力,它逼迫着副刊人要考虑适应变化了的读者需要,适应变化了的社会需要,适应新的时代的时尚阅读的需要,不断拓展副刊自我发展空间。  网络大大方便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编读联系。数年前,我们在版面上登出投稿的电子邮箱后,副刊的来稿量由每天二三十篇激增到每天超过二百篇。如此大量的稿件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余地。不过,大量的网络来稿,也给甄别稿件带来了困难,编辑有自身繁重的编务,不可能每篇都能打开来看,只能大致地浏览标题,浏览一些有印象的作者的稿件,接收一些预约的文字和图片。一些自由投稿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在思想和立场上都有问题。即使是利用网络的资源编辑一块版面,也不是单纯地下载照搬,而是有着很准确定位的调整、组合和主题策划及栏目安排在其中……这就要求晚报副刊编辑加强业务能力的修养,有效地处理好这些网络来稿,为己所用。
  [11&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35 
作者: ( 10:29:52) &
&&&&增强副刊的新闻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报刊副刊编辑是伯乐是神明,深受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拥戴,他们的手就是点金手,指向谁,万丈光焰就落在谁的头上。但到了90年代,随着文学走下坡路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副刊在报社的位置也是一落千丈,尤其是一些日益打零售牌的都市报,将文化体育和生活类副刊划拉到一起,成立专刊部,对于文学性质的副刊基本是弃之不辖。很多报社现在已没有了副刊这样的部室,副刊真正成了“附刊”。当传统意义的副刊被越来越多的报业决策者视作一种闲散资源时,如果你操持的副刊仍旧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方面,显然远远不能承担起报纸发展的重任了。  因此,在新的发展态势下,增强副刊的新闻性、文化味,强化副刊的信息容量和思想蕴涵,显得至关重要。副刊编辑要加强策划、关注民生,抓住公众和社会主流的思维兴奋点和关注点,在写作题材的范围、在关注社会的宽广度上多作探索,通过对有趣味性、时尚性的当前生活的精美深入的描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把以往用通讯、特写来表现的主题,变成以副刊体裁的故事、散文、随笔、特写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理念和思考。特别是要在好看、实用和轻松、悦读上下功夫。  副刊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种类,只要我们经营时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尽可能地把社会需要的政治的、思想的内涵,通过更加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副刊就依然能够形象地反映我们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虽然,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报纸走向市场时承载着不容推卸的职责,但是真正的文化人,还是希望副刊是一块有着优雅文化品位的绿洲。  形式还是副刊的形式,但内容却是带有某种新闻视角和“气质”,从而在静态中有动感,字里行间体现出参与生活、引导生活的意识。直指现代生活的最前沿。 引进新闻策划手段  在所有的新闻活动中,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可能预先“策划”的,但是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的表现方式却可以被“策划”。办副刊版,如果也通过新闻策划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其内容就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没有时间去一一细读报上的信息,副刊欲将读者的目光牢牢吸引住,必须紧追读者的阅读趋向,从理念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求变。报纸在增加信息量和时效的同时,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加强版面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模块化组版、视觉化包装的流行报纸版式,使得副刊也由传统的追求清新、雅致的艺术美感,转变到突出视觉效果,讲究视觉冲击。内容策划,要善于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发掘主题,组织稿源。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洞察事物变化态势及发展趋势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并以此作为编辑策划的向导。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更要不失时机地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主题性专版,必要时副刊编辑可以直接采访组稿。三年前,我们策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版,正值炎天酷热的季节,我领着副刊部的几位同事在市郊及三县连续跑了数日,亲临当年抗战实地进行采访,诸多感同身受,尽付图文中,用了4块版面打通整组,配以通栏粗黑字大标题及高耸的父子岭纪念碑大幅摄影图片,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极强。  当然,还有一些话题,如果按新闻的归纳方法来概括,它们大都属于静态选题,不直指突发的新闻事件,可能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系列新闻事件的大背景,一种精神需求,甚至说是讲一种观点或一个道理,有内涵上的跨度,有相对自由的伸缩空间。这种静态选题,也是适合副刊的。比如我们就曾做过几期关于城市精神、关于创新文化大讨论的专版,反响也很好。  副刊传统的编辑方式,尽管也讲究约稿、组稿艺术,但严格来讲,还是处于被动编辑的状态。由被动编辑到主动策划,是当今副刊编辑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如何使副刊版的主色调鲜明、突出,给读者以阅读上的吸引、心理上的震动以及视觉上的享受?整体策划是副刊追求卓越的重要手段。  当今副刊之包装  &&&&为了适应快节奏时代人们简洁明了的生活理念,像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那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版式,过去一直被热捧,如今都已被大多数报纸弃之不用了。今天的副刊版式,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和谐、平衡、清新、秀丽等元素退居二线,醒目、夸张、直感、对比等要素走上前台,力求精致与大气结合,使之更适合于现代社会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副刊版式风格,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方便阅读。重直线轻花线,直线的方向性明确,有简洁、明快、大方的视觉效果。感觉中,好像最早是北京青年报带的头,几年之后,一些对开版的大报副刊,无一例外地都是厚题薄文,大照片、大题区。再稍后,在南方地区,杭州四开加长版钱江晚报的版式,被一些有眼光的业内同行引入培植,效果很不错。所谓“浓眉大眼,充分留白”,就是利用空白的视觉膨胀力营造视觉效果,借用标题与版面自然形成的黑白对比度来达到版面效果,增强了版面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纵深感。粗线有力深沉,细线精致高雅;无论用较粗的框线还是用深色底纹来装饰和分割版面,均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版面上的“色香味俱佳”,使副刊包装更富审美情趣,更有风格,更利于读者悦读。但是,无论版式的风格和面目如何变化,其内核、其对文化的认知是不变的。     关于熟人稿  &&&&有作者说,他写稿,常常也就是那几个熟悉的编辑给编发,偶尔投到副刊版面别的陌生的编辑那里,却鲜有发表。有人以为,找个人引荐一下,或者哪天“在一起聚一聚”,过后就好发稿了。我说,这想法并不可靠。  无须回避,哪一家报纸的副刊编辑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常编发这些人的稿,也是有道理的,首先,稿件质量相对来说有保障,用着顺手,尤其是编辑在策划版面急需专稿和主题性稿时,首先想到向这些人约,版面已给预留,哪一方面内容,多少字,什么时候发到邮箱里来,只要讲清楚了就行。做一名称职的编辑,首先得拥有广泛的、良好的人脉关系,才有能力组织优秀稿件。  但这并不是说“作者群”外陌生人的稿子就很少理会。实际上,熟人也是由新人转化而来的,一回生二回熟,熟了就好了。  就我而言,我是不薄熟人厚新人,重点扶持有潜力的新作者,尽力去做一个让大众写手称赞的平民编辑。一份报纸,副刊上倘若总是那么几个熟面孔摇来晃去的,别人不烦,自己心里也腻歪得很。多种风格,繁花迷眼,总不能老靠那几个人在那里旋来旋去地施展手脚吧。常发稿的人,你给他发个三篇五篇他无所谓,发了一个新人的稿,他会激动难以自抑,会有他的众多亲友一起来关注并收藏这天的报纸,这对扩大报纸的影响无疑更有好处。  至于还有一种熟人稿,亦即是“人情稿”,这在哪家报纸都是避免不了的,编辑也是人,发熟人稿件在所难免。但可以肯定地说,哪个编辑都非常讨厌这种人情稿。对付此类稿的通常处理办法,一是大删特删,因为它本来就先天不足,所以还得给它输血补救,起码得保证它出来见人时不至于太难看。再有,就是采取夹带措施,让几篇好稿给遮挡掩护一下,打个马虎眼。否则的话,版面给弄得对不住人,你就不怕砸了自己饭碗?  发熟人稿原因很多,不能全归不正之风。应相信大多数编辑是忠于职业的。
  [12&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36 
作者: ( 10:31:04) &
&&&&关于发名家稿  假如花同样的钱,却买得品牌商品,肯定是令人高兴的事。一般读者,当然愿意挑选名家的文章读,以领略一番名家的风采。名家所处的地位、阅历识见、码字的能力,肯定比一般人强多了,编辑约请名家撰稿,自然也是为了赚眼球,提高栏目的品位声誉。要是各路名家都能在你的版面上纷纷闪亮登场,那真是群贤毕至,呈一时之盛。而对于读写兼顾的一类读者,看到名家频繁占据报纸的版面,消耗本地资源,心里自然不是太爽。要是偏偏这名家的玩艺不咋地,皱巴巴像风干的空心老萝卜晾挂在那里,对于版面编辑来说,可能就很惨了。  如今,愿意分心给报纸写东西的名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而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副刊,谁不想锲而不舍地约来名家撑一把劲,产生名人效应,借此提拔一下档次?无奈名家亦是人,亦懂得一稿多予多得稿酬广结情缘的道理。于是乎,才情如星火,其势成燎原,报刊级别不论大小,层次不分高低,同一件“大作”,这里碰头,那里撞脸。所谓“名家专递”,应为名家最新力作,由名家专门提供,是不容置疑的。但有些名家在分身乏术时,却将本已收在文集中的篇章扒拉出来,甚至会找来箱底尘封之物,旧作新发朝花夕拾,你还奉若珍宝给贴上最新精品的商标,这就是好心办坏了事,坑了读者,砸了牌子。  作为编辑,对名人确实应该把关,即便不像对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来稿者那样严格得近乎挑剔,也不能唯名是崇唯名是求,见是名家便一脸灿烂地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是,真正做起来怕是很难很难。别的原因不说,我就曾读过一位名家悼念某编辑的文章,说那编辑人品修养如何好,对人如何尊重,对他的文稿如何轻易不改动一字,即使要改也是几番信邮往复征询意见。你想想,你若是编辑,这样的文字,于你何尝不是一种有力“鞭策”? 关于投稿  过去投文字稿,是信件寄出,而今除了上年纪人或家里没有用上电脑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发送稿件了。网络的快速发展,进入论坛和养博的人多了,使得投稿数量激增。对于编辑来说,网络稿用起来快捷方便,避免了打字录入的麻烦,但让编辑头疼的,大量的网络来稿有相当一部分是一稿多投。过去的职业写手,将文字稿油印或复印多份洒向天南地北,而今,只要在网上下载一份“投稿指南”或“报刊大全”,全国各地报纸副刊老编的姓名、邮箱尽在其中。最不济,利用“搜索”的功能,亦可将想要的资料悉数搜来,再群发抛射,一篇篇稿子漫天撒开,广种广收。  职业写手中,也有较高文字修养且有一定声望的作家,如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活跃在各家报纸副刊上的鲍吉尔原野、牟丕志等人,基本上都是顶着国家级作协会员的头衔。像我们芜湖走出去的黑白,健笔凌云,几年前就全家移民沪上凭稿费活得很滋润。一般说来,这些人只给有联系的报刊杂志写稿和接受约稿,稿子偶尔同时出现在三两家报纸上,但他们很顾及自己名声,不会让编辑难堪的。  普通作者出现一稿多投的情况,并不全是出于想多刨点稿酬的动机,有的是稿子给压长了,再投给另一编辑,不想同时将稿发出来,撞车了。也有人认为,我的稿子倾注了大量心智和激情,只押给你一家,要是给闷掉了,那多扫兴……不妨多投两家,这边日出那边雨,东方不亮西方亮,多上一点保险系数才好。不同地方两家报纸联袂刊出,问题还不大,若是齐刷刷晾挂在一个锅里搅饭吃、分楼上楼下办公的大江晚报和芜湖日报两个副刊版上,你说这算不算“责任事故”?所以对于一些性急的投稿者,编他们的稿前,我通常会打个电话询问沟通一下。 &&&&&投稿的几个细节  新闻编辑的邮箱里稿,一般都是本市投来的,量也不会太大,可用率高,大致能做到每篇必复。而副刊这边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地域概念的限制,网络来稿数量大得惊人,天南海北什么样的人都来投,内中起码有一半属于无甚采用价值的垃圾稿,相信不少编辑难有精力和耐心悉数看完。比如我的邮箱,每天有一百多篇稿子进来,有时出去开个会三五日回来,邮箱里就积下六七百篇稿。只能挑标题吸引人的打开来看,再就是将一些熟识的作者稿看一下,其他只好全选全删。在省里开副刊会期间,我问过别的同仁,不少人有同样感受,都说邮箱里稿挤炸了,“发稿到我信箱时,一定要在标题中注上自己的名字,否则我怎么找稿呢……最好再给打个电话提示一下”。所以,对于投稿者来说,切不可忽视标题的制作,要用心把标题做得“跳”一点,能跳起来抓人眼球。另外,你还可在邮件标题中加上诸如“我是本市作者”、“我是……初次投稿,请给予关照”等字眼。像我,就偏向于用本地稿、用新人稿。  许多投稿者留言,希望“编辑老师”能就稿件内容“多提出宝贵意见”,或是将处理结果尽快告知。但前题是你必须留下电话号码,“编辑老师”才好同你沟通呀。因为眼下大多数报社的编辑记者办公电脑只连通局域网,对于电邮回复须得另换一台电脑,操作起来不是太方便。  至于文字信件投来的稿,可信度要大得多,而且量也少,每天也就十几两十篇,我是每篇都看得认真。有的编辑偏重信件投来的稿,认为这能减少抄袭稿和一稿多投的弊病。但网络稿信息快,观念新,可选择范围大,尤能省去录入的麻烦,优势还是要大一些。 关于“民间语文”  这里单独说一说大江晚报“民间语文”版。  在汉语言文化被赋于多种理解色彩的今天,我于数年前推出了全国独一家体例的“民间语文”,挖掘民间文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权达变的风格走出了一条民间化的路子。融文化、历史与大众娱乐语体于一炉,兼叙人物春秋之事、地域风情之趣,根据版面定位,围绕地方文化做“本土特色”的文章。所开辟的日记、书信、歌谣、俚言歇后语和老照片、市井记趣、手机短信等栏目,展示的完全是民间原生态的中文根基。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记忆,记载着城市的兴衰,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脉络。芜湖襟南带北,是一座非常具有包容精神且地域特色明显的码头城市,历史故实多,文化积淀层深厚。副刊版面就是要力求凸显我们的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个性。对于一份地方报纸的副刊来说,优势或许就在于它的人文资源,将这些人文资源合理整合、利用,使其发挥出最大信息值。这也会成为我们的格调。  应该说,正是我们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风俗、自然景观,才赋予了我们的副刊版面这些钟灵毓秀的文化性情。也正是有鉴于此,我想,今后将“民间语文”改称“人文芜湖”,或许含义更准确、更大气一些。 &&&&&&&&&&&&&&&&&&&&&&&&&&&&&&&&&&&再说一遍:到底什么样的稿才是“好稿”  万家灯火、饮食男女、市井百态、百味人生、啼笑皆非、家长里短、写字楼里、情感驿站、青春骚动、晒晒心情、人在旅途、域外传真……等等,只要看看当下报纸副刊这些通用栏目的设置,就大致明了什么样的文章最能进入老编的法眼了。当然,更有老编会说:栏目是死的,只要是好稿,尽管投来,我们可以为你另设栏目。  早先,评价一篇好文章,首先说它思想性强,感情真实,或是温情流溢,感人至深……而在今天,这类文章已被许多报纸副刊所拒绝了。因为市场的压力,现在副刊上的文章,或轻松调侃,或时尚幽默,观念前卫,意绪跳跃,却有着很强的叙述性,注重吸收网络语言和戏说成分,尤其拒绝冗长抒情与一本正经的说教和考证。我就不止一次见过编辑如此叮嘱作者:“记住,一定要幽默,再幽默。”多年前,我给得改革开放之先的羊城晚报投过稿,一位编辑回信:&“感谢来稿,能否见报,主编说了算……但我们更期待您的具有轻松幽默元素的好稿!”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阅读和写作当然也要随之变化。如果有人抄袭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茅盾的《白杨礼赞》投寄出去,估计哪一家报纸也不会刊登,不是因为被识破,而是这种章法太落伍了,除了文学爱好者外,大多数读者不会看的。像十数年前一直占据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杨朔的那类典型的托物言志的丢“套子”的手段,更是让今人看扁了。平庸的生活里,人们不求深思,只求多看点轻飘的但却个性十足、颠覆常态的文字。 寄希望于副刊审美的复归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有经验的报人常说的话。著名的报人赵超构就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办过报纸的金庸也说过同样的话:“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副刊承担着为媒体拓宽报道空间、挖掘报道深度、提升报纸品位、活跃报纸版面以及扩大读者群的任务。副刊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系到张报纸的生命力、竞争力和舆论影响力。  一张报纸,对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新闻是他主要关心的对象,但是,回家以后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副刊的内容。所以说,副刊的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这张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一个好的副刊是能团结一大批有着相同文化品位的读者的。  副刊用思想的蕴藏和文化的品位与读者交流,它跟读者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副刊不祈求去改变什么,副刊只是希望把人类最喜好的东西告诉读者,把最美好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  相对新闻版面而言,副刊是静态的,但副刊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大大小小、点点滴滴若是都能注意到与时事、与时代生活相结合,让读者在品赏文化与文学的阅读中,能收获一定的知识与信息,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时代风貌,拓宽视野,提升精神品位……那便是“静中有动”了。  作为一名副刊经营者,我时刻在寻找这样一些“好稿”:能鲜活地反映现代生活,字里行间有一定的思想穿透力,文字平实或精美,并具有一定的新闻元素和时尚元素各种类型文章。  面对当今势态格局,将副刊办出特色,办出生气,既合时代潮流,而又不流于庸俗,于我而言,便是一种天涯努力吧。
  [13&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48 
作者: ( 11:06:02) &
&&&&增强副刊的新闻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报刊副刊编辑是伯乐是神明,深受众多文学爱好者的拥戴,他们的手就是点金手,指向谁,万丈光焰就落在谁的头上。但到了90年代,随着文学走下坡路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变迁,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副刊在报社的位置也是一落千丈,尤其是一些日益打零售牌的都市报,将文化体育和生活类副刊划拉到一起,成立专刊部,对于文学性质的副刊基本是弃之不辖。很多报社现在已没有了副刊这样的部室,副刊真正成了“附刊”。当传统意义的副刊被越来越多的报业决策者视作一种闲散资源时,如果你操持的副刊仍旧仅仅局限在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方面,显然远远不能承担起报纸发展的重任了。  因此,在新的发展态势下,增强副刊的新闻性、文化味,强化副刊的信息容量和思想蕴涵,显得至关重要。副刊编辑要加强策划、关注民生,抓住公众和社会主流的思维兴奋点和关注点,在写作题材的范围、在关注社会的宽广度上多作探索,通过对有趣味性、时尚性的当前生活的精美深入的描述,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的陶冶。把以往用通讯、特写来表现的主题,变成以副刊体裁的故事、散文、随笔、特写的方式,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理念和思考。特别是要在好看、实用和轻松、悦读上下功夫。  副刊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种类,只要我们经营时能适应读者的需求和时代的需要,尽可能地把社会需要的政治的、思想的内涵,通过更加艺术的、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副刊就依然能够形象地反映我们时代进步的声音,传递人民对社会的呼唤和需求。虽然,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报纸走向市场时承载着不容推卸的职责,但是真正的文化人,还是希望副刊是一块有着优雅文化品位的绿洲。  形式还是副刊的形式,但内容却是带有某种新闻视角和“气质”,从而在静态中有动感,字里行间体现出参与生活、引导生活的意识。直指现代生活的最前沿。 引进新闻策划手段  在所有的新闻活动中,新闻事实本身是不可能预先“策划”的,但是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它的表现方式却可以被“策划”。办副刊版,如果也通过新闻策划的手段来表现主题,其内容就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没有时间去一一细读报上的信息,副刊欲将读者的目光牢牢吸引住,必须紧追读者的阅读趋向,从理念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求变。报纸在增加信息量和时效的同时,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加强版面的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模块化组版、视觉化包装的流行报纸版式,使得副刊也由传统的追求清新、雅致的艺术美感,转变到突出视觉效果,讲究视觉冲击。内容策划,要善于从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从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中发掘主题,组织稿源。这就要求编辑具有洞察事物变化态势及发展趋势的能力,能够准确把握读者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并以此作为编辑策划的向导。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要历史事件纪念日,更要不失时机地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主题性专版,必要时副刊编辑可以直接采访组稿。三年前,我们策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版,正值炎天酷热的季节,我领着副刊部的几位同事在市郊及三县连续跑了数日,亲临当年抗战实地进行采访,诸多感同身受,尽付图文中,用了4块版面打通整组,配以通栏粗黑字大标题及高耸的父子岭纪念碑大幅摄影图片,气势磅礴,视觉冲击力极强。  当然,还有一些话题,如果按新闻的归纳方法来概括,它们大都属于静态选题,不直指突发的新闻事件,可能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系列新闻事件的大背景,一种精神需求,甚至说是讲一种观点或一个道理,有内涵上的跨度,有相对自由的伸缩空间。这种静态选题,也是适合副刊的。比如我们就曾做过几期关于城市精神、关于创新文化大讨论的专版,反响也很好。  副刊传统的编辑方式,尽管也讲究约稿、组稿艺术,但严格来讲,还是处于被动编辑的状态。由被动编辑到主动策划,是当今副刊编辑方式的一个重要转变。&如何使副刊版的主色调鲜明、突出,给读者以阅读上的吸引、心理上的震动以及视觉上的享受?整体策划是副刊追求卓越的重要手段。  当今副刊之包装  &&&&为了适应快节奏时代人们简洁明了的生活理念,像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那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版式,过去一直被热捧,如今都已被大多数报纸弃之不用了。今天的副刊版式,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和谐、平衡、清新、秀丽等元素退居二线,醒目、夸张、直感、对比等要素走上前台,力求精致与大气结合,使之更适合于现代社会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副刊版式风格,强调几何造型的单纯明快,方便阅读。重直线轻花线,直线的方向性明确,有简洁、明快、大方的视觉效果。感觉中,好像最早是北京青年报带的头,几年之后,一些对开版的大报副刊,无一例外地都是厚题薄文,大照片、大题区。再稍后,在南方地区,杭州四开加长版钱江晚报的版式,被一些有眼光的业内同行引入培植,效果很不错。所谓“浓眉大眼,充分留白”,就是利用空白的视觉膨胀力营造视觉效果,借用标题与版面自然形成的黑白对比度来达到版面效果,增强了版面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纵深感。粗线有力深沉,细线精致高雅;无论用较粗的框线还是用深色底纹来装饰和分割版面,均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版面上的“色香味俱佳”,使副刊包装更富审美情趣,更有风格,更利于读者悦读。但是,无论版式的风格和面目如何变化,其内核、其对文化的认知是不变的。     关于熟人稿  &&&&有作者说,他写稿,常常也就是那几个熟悉的编辑给编发,偶尔投到副刊版面别的陌生的编辑那里,却鲜有发表。有人以为,找个人引荐一下,或者哪天“在一起聚一聚”,过后就好发稿了。我说,这想法并不可靠。  无须回避,哪一家报纸的副刊编辑都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常编发这些人的稿,也是有道理的,首先,稿件质量相对来说有保障,用着顺手,尤其是编辑在策划版面急需专稿和主题性稿时,首先想到向这些人约,版面已给预留,哪一方面内容,多少字,什么时候发到邮箱里来,只要讲清楚了就行。做一名称职的编辑,首先得拥有广泛的、良好的人脉关系,才有能力组织优秀稿件。  但这并不是说“作者群”外陌生人的稿子就很少理会。实际上,熟人也是由新人转化而来的,一回生二回熟,熟了就好了。  就我而言,我是不薄熟人厚新人,重点扶持有潜力的新作者,尽力去做一个让大众写手称赞的平民编辑。一份报纸,副刊上倘若总是那么几个熟面孔摇来晃去的,别人不烦,自己心里也腻歪得很。多种风格,繁花迷眼,总不能老靠那几个人在那里旋来旋去地施展手脚吧。常发稿的人,你给他发个三篇五篇他无所谓,发了一个新人的稿,他会激动难以自抑,会有他的众多亲友一起来关注并收藏这天的报纸,这对扩大报纸的影响无疑更有好处。  至于还有一种熟人稿,亦即是“人情稿”,这在哪家报纸都是避免不了的,编辑也是人,发熟人稿件在所难免。但可以肯定地说,哪个编辑都非常讨厌这种人情稿。对付此类稿的通常处理办法,一是大删特删,因为它本来就先天不足,所以还得给它输血补救,起码得保证它出来见人时不至于太难看。再有,就是采取夹带措施,让几篇好稿给遮挡掩护一下,打个马虎眼。否则的话,版面给弄得对不住人,你就不怕砸了自己饭碗?  发熟人稿原因很多,不能全归不正之风。应相信大多数编辑是忠于职业的。
  [14&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53 
作者: ( 11:08:27) &
&&&&关于发名家稿  假如花同样的钱,却买得品牌商品,肯定是令人高兴的事。一般读者,当然愿意挑选名家的文章读,以领略一番名家的风采。名家所处的地位、阅历识见、码字的能力,肯定比一般人强多了,编辑约请名家撰稿,自然也是为了赚眼球,提高栏目的品位声誉。要是各路名家都能在你的版面上纷纷闪亮登场,那真是群贤毕至,呈一时之盛。而对于读写兼顾的一类读者,看到名家频繁占据报纸的版面,消耗本地资源,心里自然不是太爽。要是偏偏这名家的玩艺不咋地,皱巴巴像风干的空心老萝卜晾挂在那里,对于版面编辑来说,可能就很惨了。  如今,愿意分心给报纸写东西的名家,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而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副刊,谁不想锲而不舍地约来名家撑一把劲,产生名人效应,借此提拔一下档次?无奈名家亦是人,亦懂得一稿多予多得稿酬广结情缘的道理。于是乎,才情如星火,其势成燎原,报刊级别不论大小,层次不分高低,同一件“大作”,这里碰头,那里撞脸。所谓“名家专递”,应为名家最新力作,由名家专门提供,是不容置疑的。但有些名家在分身乏术时,却将本已收在文集中的篇章扒拉出来,甚至会找来箱底尘封之物,旧作新发朝花夕拾,你还奉若珍宝给贴上最新精品的商标,这就是好心办坏了事,坑了读者,砸了牌子。  作为编辑,对名人确实应该把关,即便不像对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来稿者那样严格得近乎挑剔,也不能唯名是崇唯名是求,见是名家便一脸灿烂地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但是,真正做起来怕是很难很难。别的原因不说,我就曾读过一位名家悼念某编辑的文章,说那编辑人品修养如何好,对人如何尊重,对他的文稿如何轻易不改动一字,即使要改也是几番信邮往复征询意见。你想想,你若是编辑,这样的文字,于你何尝不是一种有力“鞭策”? 关于投稿  过去投文字稿,是信件寄出,而今除了上年纪人或家里没有用上电脑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发送稿件了。网络的快速发展,进入论坛和养博的人多了,使得投稿数量激增。对于编辑来说,网络稿用起来快捷方便,避免了打字录入的麻烦,但让编辑头疼的,大量的网络来稿有相当一部分是一稿多投。过去的职业写手,将文字稿油印或复印多份洒向天南地北,而今,只要在网上下载一份“投稿指南”或“报刊大全”,全国各地报纸副刊老编的姓名、邮箱尽在其中。最不济,利用“搜索”的功能,亦可将想要的资料悉数搜来,再群发抛射,一篇篇稿子漫天撒开,广种广收。  职业写手中,也有较高文字修养且有一定声望的作家,如差不多十年前就开始活跃在各家报纸副刊上的鲍吉尔原野、牟丕志等人,基本上都是顶着国家级作协会员的头衔。像我们芜湖走出去的黑白,健笔凌云,几年前就全家移民沪上凭稿费活得很滋润。一般说来,这些人只给有联系的报刊杂志写稿和接受约稿,稿子偶尔同时出现在三两家报纸上,但他们很顾及自己名声,不会让编辑难堪的。  普通作者出现一稿多投的情况,并不全是出于想多刨点稿酬的动机,有的是稿子给压长了,再投给另一编辑,不想同时将稿发出来,撞车了。也有人认为,我的稿子倾注了大量心智和激情,只押给你一家,要是给闷掉了,那多扫兴……不妨多投两家,这边日出那边雨,东方不亮西方亮,多上一点保险系数才好。不同地方两家报纸联袂刊出,问题还不大,若是齐刷刷晾挂在一个锅里搅饭吃、分楼上楼下办公的大江晚报和芜湖日报两个副刊版上,你说这算不算“责任事故”?所以对于一些性急的投稿者,编他们的稿前,我通常会打个电话询问沟通一下。 &&&&&投稿的几个细节  新闻编辑的邮箱里稿,一般都是本市投来的,量也不会太大,可用率高,大致能做到每篇必复。而副刊这边就不同了,由于没有地域概念的限制,网络来稿数量大得惊人,天南海北什么样的人都来投,内中起码有一半属于无甚采用价值的垃圾稿,相信不少编辑难有精力和耐心悉数看完。比如我的邮箱,每天有一百多篇稿子进来,有时出去开个会三五日回来,邮箱里就积下六七百篇稿。只能挑标题吸引人的打开来看,再就是将一些熟识的作者稿看一下,其他只好全选全删。在省里开副刊会期间,我问过别的同仁,不少人有同样感受,都说邮箱里稿挤炸了,“发稿到我信箱时,一定要在标题中注上自己的名字,否则我怎么找稿呢……最好再给打个电话提示一下”。所以,对于投稿者来说,切不可忽视标题的制作,要用心把标题做得“跳”一点,能跳起来抓人眼球。另外,你还可在邮件标题中加上诸如“我是本市作者”、“我是……初次投稿,请给予关照”等字眼。像我,就偏向于用本地稿、用新人稿。  许多投稿者留言,希望“编辑老师”能就稿件内容“多提出宝贵意见”,或是将处理结果尽快告知。但前题是你必须留下电话号码,“编辑老师”才好同你沟通呀。因为眼下大多数报社的编辑记者办公电脑只连通局域网,对于电邮回复须得另换一台电脑,操作起来不是太方便。  至于文字信件投来的稿,可信度要大得多,而且量也少,每天也就十几两十篇,我是每篇都看得认真。有的编辑偏重信件投来的稿,认为这能减少抄袭稿和一稿多投的弊病。但网络稿信息快,观念新,可选择范围大,尤能省去录入的麻烦,优势还是要大一些。 关于“民间语文”  这里单独说一说大江晚报“民间语文”版。  在汉语言文化被赋于多种理解色彩的今天,我于数年前推出了全国独一家体例的“民间语文”,挖掘民间文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通权达变的风格走出了一条民间化的路子。融文化、历史与大众娱乐语体于一炉,兼叙人物春秋之事、地域风情之趣,根据版面定位,围绕地方文化做“本土特色”的文章。所开辟的日记、书信、歌谣、俚言歇后语和老照片、市井记趣、手机短信等栏目,展示的完全是民间原生态的中文根基。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记忆,记载着城市的兴衰,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脉络。芜湖襟南带北,是一座非常具有包容精神且地域特色明显的码头城市,历史故实多,文化积淀层深厚。副刊版面就是要力求凸显我们的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个性。对于一份地方报纸的副刊来说,优势或许就在于它的人文资源,将这些人文资源合理整合、利用,使其发挥出最大信息值。这也会成为我们的格调。  应该说,正是我们这个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风俗、自然景观,才赋予了我们的副刊版面这些钟灵毓秀的文化性情。也正是有鉴于此,我想,今后将“民间语文”改称“人文芜湖”,或许含义更准确、更大气一些。 &&&&&&&&&&&&&&&&&&&&&&&&&&&&&&&&&&&再说一遍:到底什么样的稿才是“好稿”  万家灯火、饮食男女、市井百态、百味人生、啼笑皆非、家长里短、写字楼里、情感驿站、青春骚动、晒晒心情、人在旅途、域外传真……等等,只要看看当下报纸副刊这些通用栏目的设置,就大致明了什么样的文章最能进入老编的法眼了。当然,更有老编会说:栏目是死的,只要是好稿,尽管投来,我们可以为你另设栏目。  早先,评价一篇好文章,首先说它思想性强,感情真实,或是温情流溢,感人至深……而在今天,这类文章已被许多报纸副刊所拒绝了。因为市场的压力,现在副刊上的文章,或轻松调侃,或时尚幽默,观念前卫,意绪跳跃,却有着很强的叙述性,注重吸收网络语言和戏说成分,尤其拒绝冗长抒情与一本正经的说教和考证。我就不止一次见过编辑如此叮嘱作者:“记住,一定要幽默,再幽默。”多年前,我给得改革开放之先的羊城晚报投过稿,一位编辑回信:&“感谢来稿,能否见报,主编说了算……但我们更期待您的具有轻松幽默元素的好稿!”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阅读和写作当然也要随之变化。如果有人抄袭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茅盾的《白杨礼赞》投寄出去,估计哪一家报纸也不会刊登,不是因为被识破,而是这种章法太落伍了,除了文学爱好者外,大多数读者不会看的。像十数年前一直占据在初、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杨朔的那类典型的托物言志的丢“套子”的手段,更是让今人看扁了。平庸的生活里,人们不求深思,只求多看点轻飘的但却个性十足、颠覆常态的文字。 寄希望于副刊审美的复归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有经验的报人常说的话。著名的报人赵超构就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办过报纸的金庸也说过同样的话:“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副刊承担着为媒体拓宽报道空间、挖掘报道深度、提升报纸品位、活跃报纸版面以及扩大读者群的任务。副刊的定位是否准确,特色是否鲜明,直接关系到张报纸的生命力、竞争力和舆论影响力。  一张报纸,对当今快节奏生活的人来说,新闻是他主要关心的对象,但是,回家以后静下心来耐心去品味的东西,还是副刊的内容。所以说,副刊的文化品位的高低,决定了这张报纸的品位,也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读者的品位。因而,一个好的副刊是能团结一大批有着相同文化品位的读者的。  副刊用思想的蕴藏和文化的品位与读者交流,它跟读者的关系应是平等的,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副刊不祈求去改变什么,副刊只是希望把人类最喜好的东西告诉读者,把最美好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  相对新闻版面而言,副刊是静态的,但副刊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大大小小、点点滴滴若是都能注意到与时事、与时代生活相结合,让读者在品赏文化与文学的阅读中,能收获一定的知识与信息,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时代风貌,拓宽视野,提升精神品位……那便是“静中有动”了。  作为一名副刊经营者,我时刻在寻找这样一些“好稿”:能鲜活地反映现代生活,字里行间有一定的思想穿透力,文字平实或精美,并具有一定的新闻元素和时尚元素各种类型文章。  面对当今势态格局,将副刊办出特色,办出生气,既合时代潮流,而又不流于庸俗,于我而言,便是一种天涯努力吧。
  [15&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56 
作者: ( 11:19:19) &
&&&&其实你们做编辑的没必要弯弯绕解释这件事,解释得越多越说明你们编辑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你们做编辑工作的最清楚!作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句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的事情,不是一尘不变的,时时在变,看看身边就知道,变,是人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你们晚报副刊编辑总有退下来的那一天,到那时,树倒猢狲散。
  [16&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472 
作者: ( 12:06:01) &
&&&&建议楼上几位搬到合肥去吧  明年大江晚报要开拓合肥市场了  合肥作者的文章肯定能登载滴
  [17&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533 
作者: ( 14:25:00) &
&&&&谈先生:你不感觉自己的文章拖沓冗长的要命吗,很多地方的重复性语言和意思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一个副刊编辑如此的文字语言水平我实在不敢勾通。我说不出一点赞美揄扬之声,可惜了您先生长篇大段的铺陈了.  语言的凝练到位与扼要是编辑起码的常识,更何况副刊的编辑更应该要深入浅出,精练得当.尤其让我感觉奇怪的是,多年从事创作的您,难道连写诗人的特质竟也不知道?&试问坦诚与直率如何在你眼中变成了对我旁敲侧击的“老是想要装正径,装道义,就象以前粤思归那样声情并茂,自以为是,不觉得太乏味太令人恶心了么?”如果说常人之见属于一般读者,那么编辑则应该公容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您又一次不失偏颇的站在自我的角度看待别人和事物,由此可见一个编辑的视野是否得当,代表的将不是他个人看问题的角度,而是代表一家报纸的水准和能量。编辑我们是应该站在大家风范的角度审视社会,而不应该站在小我的角度审视社会和人生的来看待作者,仅由此,足见先生是带有自己小我意识如何看待整个大的社会的。正因如此,您无法抛却自我狭隘的先入为主的观念,看待任何稿件带有先入为主的偏激就成为必然了。  楼上先生对您的批驳我以为决非空穴来风。讲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但是我以为,您万变不离其宗的依然没有跳出自我的意识在为自己的所为辩解。不承认吗?为什么同样是文化界人,请问文联王主席为什么和先生的看法大相径庭呢,人家的客观和大度,而不同与你的看法偏激的让人感觉到处处的小家子气呢,正如先生所言,在本地方上成长的因素导致您看问题和审美角度的局限性,我说那么这就是先生症结之所在了,您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自己的本地区眼光看问题,那能不失片面吗,因此您摆脱不了视野的局限和偏激,一个人不能跳出自我审视的狭隘地域观念,试问能够有大家风范和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勇气吗?你的夫人如此贬斥您的报纸副刊,难道仅仅是爱的体现吗?难道没有代表大多数读者意见的成分吗?!我以为值得先生自我反思。  敢于解析自己袒露自己的人未必就是坏事,因为他能够看到自我,而一贯自诩感觉良好的总为自己辩解的人其实活得很承重,我不怕别人骂,只要本质是好的,我坚信好的总归是好的。终归可得人心。伪善的谦虚毕竟人们迟早会看的透。我以为一个人读书多未必就是成果,一个行万里路的人未必比读万卷书的人差,刘邦读书了吗?他能运用与实践的作为证明了他的才气未必比读书人差,马谡读书倒比孔明多,却为什么因失街亭而被问斩呢,站在您自己的地位主观看待的别人您就会错误百出。宏观的把握人生和社会,就必将为人们所接纳,这不是以您先生主观意志和个人看法所决定的。因此先生的“老是想要装正径,装道义,就象以前粤思归那样声情并茂,自以为是,不觉得太乏味太令人恶心了么?”实在是可以休矣!我以诗人的坦荡无私,真诚待人,因此在您的眼里变成了自以为是的乏味恶心,我为您狭隘观念和浅薄的意识感到悲哀!&那么先生长篇的重复性自我表白不同样更是让人感觉味同嚼蜡吗?!  只有跳出自我的角度看待别人和事物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在这一点上即使是地位极高声名造诣极为显赫的人依然在不断的提高自我,更何况我们一个区区地极城市的小报编辑呢?!我纵横南北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到处有我的足迹。我的一生经常检验和审视自己,也不断的完善和改造自己臻于完美,所以我不怕人耻笑嘲讽,才有了四海的朋友,因此我活的舒心而不感到压抑自我。所以大气而恢弘的诗和作品才得以不断的出现。看您写了这么多辛苦的文字,因此才写了这点小东西回报你的长篇大论,还望先生读后深思。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18&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545 
作者: ( 14:38:03) &
&&&&谈先生物理的辩解说明了什么,其实反而让大家名被了更多内幕,说实话,20多年前我曾借调山西省文联&火花&编稿,曾在山西省作协&作家企业家纪实&编过稿,在海口也当过记者,这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更多的内幕我是知道的.  正所谓:&“大诗人靠名气,小诗人靠关系,无名诗人靠运气,&编辑靠的是自留地”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你那么多的长篇大论我一句话就给您概括了。 再请您看下面16楼他说的又是多么的形象准确:  无名写作者(&11:19:19)&&&  &&&&其实你们做编辑的没必要弯弯绕解释这件事,解释得越多越说明你们编辑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个秘密只有你们做编辑工作的最清楚!作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有句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的事情,不是一尘不变的,时时在变,看看身边就知道,变,是人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我相信你们晚报副刊编辑总有退下来的那一天,到那时,树倒猢狲散。
  [19&楼]
回应:投稿给《大江晚报》有意见的朋友,请进来
ID:947546 
作者: ( 14:41:07) &
&&&&物理的辩解说明了什么,其实反而让大家名被了  更正:&无力的辩解说明了什么,&其实反而让大家明白了
  [20&楼]
 此主题共分9页:
  版 权 声 明
  本帖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芜湖政府网观点。
  本贴版权归作者和芜湖政府网、芜湖市民心声网共同拥有,转贴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作者本人或芜湖政府网联系。
  本栏目内容经芜湖政府网、芜湖市民心声网同意后,可能会在其他媒体发表。如果作者对此有异议,可在发言时注明或发邮件与我们联系。
  联 系 编 辑
法律支持:
主办:芜湖市人民政府 承办: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爱我的朋友们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