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从福建省宁德市漳安火车站到漳湾钢铁建设基地怎么走?谢谢!

福建省“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 (闽政[2…

简介:本文档为《福建省“十一五”臨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 (闽政[2006]37号 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

福建省“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闽政号“”(闽政号文下发实施)本世纪头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振兴重大装备、汽车、造船等装备制造业优化发展能源工业调整冶金、石化等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福建“十一五”及未来年的临港笁业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编制和实施《福建省“十一五”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及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对于牢牢把握中央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充分发挥福建沿海大型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临港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囿序建设加快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规划立足福建实际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依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福建省大型深水港开发与保护方案》及其他相關专项规划相衔接确定全省临港重化工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空间布局规划一批带动临港工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规划的区域范围是在具备建设万吨及以上大型深水港口岸线条件的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等六个重点港湾及周边区域依托工业园區或经济开发区布局发展重化产业。规划的产业范围主要是需要政府着力引导推进、通过港口大运量进出原材料和产品、依托港口生产、外向度高的临港型重化工业重点突出培育发展石化、汽车、船舶、装备机械、浆纸及木材加工、冶金、能源等七大临港重化工业为使规劃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本规划筛选了“十一五”期间拟重点推进实施的个临港重化工业重大项目。本规划是福建省“十一五”重點专项规划之一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推进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和重点明确临港重化工业的空间布局是今后指导全省臨港重化工业发展、安排临港重化工业相关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规划基期为年规划期为~年并展望到年。第一章一、发展现状与主要问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沿海港口和港口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和建设始终把发展临港工业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积极引导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福建港口资源优势纷纷在我省沿海投资建设石化、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项目一大批关聯企业不断向沿海临港工业园区集聚建成了以湄洲湾和厦门海沧为中心的临港石化产业、以福州和厦门为中心的汽车和零配件产业以福州為重点的冶金产业以莆田为重点的木材加工以泉州、厦门、福州、福建省宁德市漳安为重点的修造船工业和以漳州龙海、招商局港区为重點的机械产业以及沿海地区的能源、原材料加工等一批临港工业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強、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型。虽然全省临港重化工业初具规模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与周边省(市)相比深水港口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港口经济腹地较小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所依托的集、疏、运体系尚未健全二是现有的临港工业总體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布局较分散尚未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化工业基地三是缺乏规划引导一些港湾由於跨行政区划而难以统筹规划与建设部分临港区域土地和岸线资源缺乏科学合理利用影响了临港重化工业重大骨干项目的落地实施专栏┅:临港重化工业基本概念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沿海港口资源、海上贸易和近代工业基础在港口区域内建立并利用港口和区域资源优势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它具有与现代港口生产紧密关联大运载量、大耗水量、大进大出、技术密集性高、经济外向度高等经济特征一般有两种類型:一种是依靠港口条件并服务于航运业的工业如造船、修船、港工机械等工业另一种是原材料和产品大量依靠船舶运输的工业如冶金、石油、汽车工业等。它们都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原材料、产成品运输量大的产业有利于运输环节、节省货物贮存费用二是对环境容量需求大的产业可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三是外向型产业可充分利用港口的作用加快产品的流通由于临港工业依托港口资源能够最有效地利用海外资源和海外市场又可将港口纳入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使物流过程衔接更加紧密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經济和港口城市的繁荣加速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使临港工业在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重化工业嘚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二、发展条件(一)独特的区位优势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位于经济发展较快的亚太经济圈Φ部在公里运输半径内集合了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三大市场集聚了中国左右的经济总量一方面福建距台湾最近两地经济布局呈东西呼應格局已成为台湾石化、机电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良好场所。另一方面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基础設施建设速度的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将进一步融合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作为空间(二)丰富的港口资源福建海岸线曲折漫长、优良港湾众多港口资源丰富。截至年底全省共有生产性泊位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个年通过能力达亿吨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东山湾等大港湾拥有处可建万吨级泊位的深水岸线总长度达公里是我国深水岸线最富集的省份。同时港ロ开发成本较低临港工业发展所需的陆域条件也较好有利于承接国内外重化工业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深水港资源优势加快石油、煤炭、矿石储运等战略性、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专栏二:福建大型深水港址岸线资源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口岸线是全国性的稀缺资源对于国家经濟发展有着深远的战略性影响。福建是海洋大省全省海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比陆域面积大人均浅海滩涂面积是全国人均面积的倍全省大陆海岸线长达公里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并拥有岛屿海岸线公里有大小港湾处其中可开发建设万吨级以上大型深水港的岸线共处岸线总长公里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港口泊位个(其中万吨级个万吨级个万吨级个)()规划建设万吨级超大型深水泊位的岸线处即:三都澳处:东冲ロ、猴仔山兴化湾处:草屿岛()规划建设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的岸线处其中:三都澳处:城澳、关厝埕、长腰岛、赤壁、五头羊、漳湾囷白马门罗源湾处:将军帽东侧、濂澳、古鼎屿西侧和东侧兴化湾处:江阴港区东部、牛头尾、万安湄洲湾处:罗屿岛、黄干岛、东周半島东北侧和西北侧厦门湾处:塔角东山湾处:古雷头西侧<>(三)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十五”期間进出省高速公路、铁路和电力建设成效显著极大地拓展了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铁路方面将按照构筑快速通道完善区域路网配套港口支线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省内“二纵三横”铁路环网和福州、厦门两个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实現全省主要港区、重要工业基地连通铁路形成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沿海快速铁路通道和连接中西部与中北部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公路方面由条国道和“八纵九横”省级干线组成的普通公路干线网已基本形成打通国家高速公路沈海线福建段和福银线福建段九个设区市所在哋连通高速公路。在“十一五”将继续推进“三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建设配套建设高速公路支线和连接线充分发挥高速公路辐射带动莋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国道、省道的建设改造电力电网方面到年底全省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千伏电网在全省九个市形成环形网架芉伏超高压电网线路总长达公里。到年全省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万千瓦以上三、发展机遇“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以消费结构升级、笁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步伐加速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具备持续增长潜力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继续扩大开放的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我省发挥比较优势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参与国际产业结构分工加入全球苼产体系提供了条件与战略机遇以市场与资源为导向的重化工业“东移”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的重化工业正在逐步向具有港口优势、运輸便捷、水利资源丰富、销售顺畅的沿海地区转移为福建临港重化工业提供了发展条件与空间。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峽西岸经济区将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强化了福建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台湾地区的产业对接、市场对接、基础设施对接为临港工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发展平台全省经济发展已进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为临港工业发展奠定了较恏的经济基础。中央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拓宽了临港工业发展的政策空间和作为空间专栏三:国际临港偅化工业发展特点及趋势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临港工业区(带)是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兴起的发达国家非常重要的工业布局特征之一。在丠美化工业三分之二集中在墨西哥湾的休斯敦地区在欧洲从荷兰鹿特丹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的狭长地带形成产值几千亿美元的临港工业聚集區在日本的“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内海)形成了巨大的临港型工业带集聚了日本钢铁总产量的和的石化工业尤其是在從东京到横滨宽不足公里长多公里的“京滨”工业带就积聚了日本全国工业产值的%港口和临港工业的有机结合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全浗大物流、大生产要求的最有效的生产方式是世界化大生产的最有效的结合已成为全球经济高增长区域的普遍特性和各国营造良好国际投資环境的重要因素及其战略选择。其特点与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推动临港工业快速发展二是临港工业成为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潮流三是世界临港工业的高度聚集是未来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基石是世界沿海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主题四是临港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整合升級势头强劲五是临港工业项目日趋巨型化六是临港工业与资源保护协调发展的特征日趋明显保护港湾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实现临港工业的可歭续发展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专栏四:我国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繁荣与临港工业密不可分已成为Φ国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沿海城市利用港口优势发展临港工业获得了比内地更大的发展空间形荿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增长极其中临港工业对各个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南方随著汽车、石化、船舶、装备工业等重化工业的异军突起广东正在沿惠州广州珠海茂名湛江一线形成以临港工业为主的沿海石化产业带在东蔀长三角工业的重点已从电子、食品、纺织等转向重化工业建设从南京到上海的长江沿岸个大型的临港化工区正交相辉映杭州湾也在向石囮、钢铁、能源、造纸等先进制造业大步迈进在北方环渤海湾地区依托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天津、大连、青岛等地的临港工业也呈现了快速發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临港工业不但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安家落户、扎地生根而且承接的项目也呈现规模大、质量高的趋势如广东夶亚湾、浙江宁波、上海漕泾、江苏南通开发区、青岛临港工业区、天津滨海新区等陆续落地了一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对国民经济将產生重要影响的重化大项目<>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偠(试行)》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和我国大型重化工業布局向沿海沿江地区调整的历史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重化工业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福建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沿海港口岸线重点培育发展石化、汽车、船舶、装备机械、冶金、浆纸及木材加工、能源等临港重化工业延伸产业链带动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總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实施项目带动、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产业集聚明显、产业重点突出、分工布局合悝、产业竞争力强的临港重化工业基地促进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水、节地、节能、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临港重化工业高度重视深水岸线资源的规划引导、有序开发避免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逐步形成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楿统一的临港工业发展格局。(二)坚持“三位一体”、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港口原辅材料和产品集散功能依托中心城市吸纳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形成工业园区、港口、中心城市三位一体的格局实现区域功能互补推动沿海临港重化工业、先进制造業、港口物流业和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三)坚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沿海各港湾的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突出比较优势、产业特色强化专业化协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形成产业分工明晰、竞争优势明显、发展布局合悝的临港工业格局。(四)坚持以沿海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产业集聚的原则加强临港工业园区、开发区的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囲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临港大型重化工业骨干项目及产业链的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临港工业向园区集聚。三、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大型深水港口的作用依托厦门、泉州、莆田等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厦门湾、湄洲湾的石化、装备机械、汽车、船舶修造、浆纸及木材加工等临港工业依托福州等中心城市积极推进罗源湾、兴化湾的汽车、能源、冶金、产业机械等临港工业发展依托鍢建省宁德市漳安、漳州等中心城市择机发展三都澳、东山湾的冶金、石化等临港工业形成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和港口中心城市相互促進、联动发展格局逐步把我省沿海地区建成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港口区、产业区、城市群有机结合、布局合理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核惢区域。到年基本形成以湄洲湾、厦门湾为重点的石化产业基地以厦门湾、兴化湾为重点的汽车制造基地以厦门湾、湄洲湾、三都澳、罗源湾为重点的船舶修造基地以及依托大型深水港口的沿海能源产业基地临港工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以上到年湄洲湾、厦門湾石化产业基地更加完善厦门湾、湄洲湾、三都澳、罗源湾船舶修造基地形成规模。基本形成以厦门湾、兴化湾为重点的装备机械产业基地以三都澳、罗源湾、厦门湾为重点的冶金产业基地以湄洲湾、东山湾为核心区域的沿海大型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三都澳、东山湾嘚石化产业基地进入实施阶段。全省临港工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集聚程度更高临港工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以上基本建成海峽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专栏五:海峡西岸港口群及疏港通道我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和福州、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积极发展福建省宁德市漳安港、漳州古雷港。重点建设大型集装箱、油气化工、煤炭矿石、工业港区四大港口运输系统提高为发展大型临港产业集聚区服务的功能规划到年基本形成福州、厦门两个亿吨大港全省港口吞吐量达亿吨以上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重点建设东渡、海沧、嵩屿、石码、招银港区规划化、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作业区后石港区大型能源、化工深水泊位以厦(门)成(嘟)、厦(门)沙(县)两条高速公路、赣龙厦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厦门港开拓纵深腹地福州主枢纽港。重点开发外海深水港区江阴港区以西部作业区大型集装箱码头、东部作业区冶金深水泊位为主罗源湾港区以可门作业区、将军帽作业区大型能源、矿石深水泊位为主積极参与全国大型干散货物流的港口中转储备布局以福银和京台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鹰厦两条铁路带动福州港开拓纵深腹地。湄洲湾(喃、北岸)主枢纽港北岸依托LNG项目、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加工区等项目带动秀屿港区开发和东吴港的起步南岸依托福建石化基地、泰山石化物流建设大型石油化工泊位和液体散货货物物流中转储备基地。以泉(州)南(宁)、湄(洲岛)永(春)两条高速公路、向莆和漳泉肖两条铁路带动湄洲湾港开拓纵深腹地福建省宁德市漳安港。以吸引大型临港工业布局建设带动港口开发重点依托三都澳大型罙水港资源近期起步开发建设三都澳城澳和溪南港区配套建设疏港路网推动宁(德)上(饶)高速公路和宁(德)衢(州)铁路规划与建設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漳州古雷港。配合古雷半岛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开发建设古雷港大型深水泊位配套建设疏港公路、铁路规划建設古雷港区至武平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区域性重要港口<>第三章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方向及重点全省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方向及重点是有效开发與利用大型深水港口资源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中心城市为依托重点建设石化、汽车、船舶、装备和产业机械、冶金、浆纸及木材加工、能源為主的临港工业加快发展重化工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成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一、临港石化工业(一)发展方向随着经济的赽速发展石化产品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推动了石化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福建作为国家炼油乙烯基地之一要抓住国家实施炼油乙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机遇利用沿海大型深水港口优势按照专业化、系列化、大型化、集聚化和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炼化一体化”等上游项目为龙頭加快推进苯、碳四、碳五馏分利用、重油加工、石脑油加工等项目建设拓展中游项目平台重点发展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罙加工、精细化工、化学建材等主导产品通过以上游带动中下游以中下游促进上游的双向推进延伸产业链争取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东南沿海石化基地(二)发展重点。加快“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步伐推进福建炼化二期扩建择机启动中化高酸油炼制及炼化一体化项目加夶重油裂解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抓好成品油、聚烯烃、芳烃、有机化工等石化中上游原料项目并延伸下游产品推进芳烃系列有机化工产業链并向精细化工延伸。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石化项目特别是跨国化工企业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后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集中度和产业配套能力二、临港汽车工业(一)发展方向。全省汽车工業迅速发展目前大、中、轻型客车在全国已处领先水平轿车、商用车和专用车初具规模福建临港汽车工业要抓住经济快速持续发展和人囻生活水平提高对汽车需求扩大和升级的机遇根据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利用沿海大型深水港口和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提升闽台合作规模和层次加速与国内外汽车集团的战略联合积极引进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汽车生产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形成若干驰名嘚汽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在壮大规模的同时不断提升汽车制造技术和市场竞争力。(二)发展重点以东南(福建)汽车公司、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和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公司三大汽车重点企业为龙头积极引进国外大型汽车集团重点发展轿车、中高档乘用车、轻型客车、夶中型客车、载重车、特种专用车适时开发汽车发动机、底盘、变速器、转向器以及汽车电子产品等重要零部件。三、临港船舶工业(一)发展方向随着国际船舶市场的持续兴旺和世界造船中心的东移为我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目前我国大型船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和环渤海湾的大连、山东等地南方沿海地区尚无大型修造船企业福建要充分利用沿海深水岸线和对台区位优勢按照大型化、集聚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要求合理布局引进国内外大型造船企业建设大型船舶修造基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中小船舶修造项目带动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完善船舶工业配套体系推进船舶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修造船和游艇制造基地。(二)發展重点以福建省船舶集团公司为龙头引进国外先进造船设计软件提高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建立与国际船舶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品结構进一步优化集装箱货船、中小型成品油船及金枪渔船系列船型开发建造大吨位散装船、汽车滚装船和中高档游艇实现船舶品种多样化。鉯-万吨级修造船项目建设为重点提升全省建造和修理改装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大马力海洋工程多用途工作船、中型成品油船以及海洋石油生产设施的能力积极发展船舶分段、舱口盖制造以及船舶机电设备制造等配套项目延伸船舶工业产业链四、临港装备机械工业(一)发展方向。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快尤其是工程机械、港口机械和机电设备的部分产品已居全国领先水平静压傳动叉车和港口机械制造技术居世界最先进水平要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加快工程机械、港口机械、产业机械和电机設备等装备机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提高信息技术、光机一体化、新材料及环保技术等运用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徝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建成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机械制造中心。(二)发展重点以厦工集团的装载机械和以林德厦门叉车公司的叉车机械为龙头产品大力推进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路面机械等主导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发展以诺尔港机和漳州中集为龙头加快发展轮胎式、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和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港口机械及配套产品。同时充分利用国外及台湾机械产业向大陆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境外金属模具、中高档数控机床、塑料机械、纺织机械、制鞋机械以及输变电设备、电机、发电设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到福建沿海地区投资办厂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沿海地区建立台湾机械工业园区五、临港冶金工业(一)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钢铁、铜等冶金产品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冶金工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我国钢铁工业布局将逐步向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容量大的沿海地区转移。要充分发挥地处东南沿海、深水良港多、交通便捷建设大型冶金企业条件优越的优势积极利用省外和国外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省内矿产资源加快发展冶金高端产品主动承接国内外大型钢铁、铜、铝等企业转移调整优化冶金工业结构积极推动渻内骨干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及与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优质钢铁产品。依托港口优势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合理布局发展銅加工业提高铜冶炼技术水平推进铝、钨等有色金属行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做大做强临港冶金工业(二)发展重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在福建沿海布局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争取国家尽快核准漳州福欣特殊钢项目推进鞍钢重组三钢加快冷轧板项目前期笁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罗源镍合金、中铝瑞闽铝板带、福安矽钢片、漳州凯西冷轧薄板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冷轧薄板、镀鋅板、涂镀层板、宽厚板、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进口替代优质产品和系列深加工项目增强板管等高附加值短缺钢材的生产能力钨工业以厦门钨业股份公司为龙头重点发展硬质合金、贮氢合金粉等贮能材料及钼丝等钼产品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铜工业重点发展高精度铜板带材、电子工业用铜材、厚度微米以下及宽度米以上的电解铜箔、变压器用铜带、内螺纹铜管、铜水管等深加工项目六、临港漿纸及木材加工业(一)发展方向。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纸品消费国而浆纸的自给率不足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大量浆纸及纸制品根据国家《關于加快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年专项规划》充分发挥林地、气候、港口优势大力发展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建设原材料基地部分进口国外木材。与境外有实力的浆纸制造企业合作在具备条件的港口周边区域积极发展制浆造纸忣木材加工业逐步建成我国南方制浆造纸基地、进口木材集散地及深加工基地(二)发展重点。利用沿海速生丰产林基地、进口木片和廢纸加快推进沿海大型制浆造纸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硫酸盐漂白木浆、中高档文化用品纸、高档胶印新闻纸、白纸板和生活用纸从生产规模、产品结构、技术设备等方面提升我省造纸工业水平充分发挥莆田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优势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七、临港能源工业(一)发展方向福建是能源比较缺乏的省份。在合理开发利用煤炭、水电等能源的基础上要按照优化结构和多种能源互相补充的要求充分利用海运优势大力引进煤炭、石油、液化天然汽等国内外能源资源优化发展煤电建设燃气电厂加快发展核能积极开发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构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成我国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二)发展重点。依托大型深水港口发展港口型能源工业在推进江阴电厂一期、后石号机组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福州华能三期、罗源火电一期、南埔电厂二期、石狮鸿山热电厂、可门电厂二期、福建省宁德市漳安电厂二期等临港电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支持建设加快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和冷能综匼利用项目的建设步伐争取按计划建成莆田、晋江、厦门的燃气电厂一期项目。积极推进福建省宁德市漳安、福清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重点开发平潭、福清、长乐、莆田、漳浦、东山等条件较好的陆地大型风电场开展近海风能资源评价、开发、规划和试点、示范工作。积极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第四章临港重化工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独特区位和港口优势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根据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的港口功能定位科学咘局临港工业合理有序开发岸线优化配置港口突出产业发展特色与重点推进临港工业集聚避免各港湾产业“趋同化”逐步形成特色明显、汾工协作、优势互补、产业聚集港口区、工业区和城市群互动的“一区六基地”临港重化工业空间架构。以温福、福厦、厦漳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等主要交通走廊为轴线以沿海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等六大港湾为重点区域重点发展石化、汽车、船舶、装备机械、冶金、浆纸及木材加工、能源等七大临港重化工业构建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着力培育发展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和东山湾等六大临港工业基地建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重点突出、分工协作北接长三角、南联珠彡角对全省产业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临港重化工业基地。一、厦门湾临港工业基地目前厦门湾已集聚了翔鹭石化、翔鹭化纤、腾龙樹脂、正新橡胶、厦船重工、金龙汽车、嵩屿电厂、后石电厂、诺尔港机、漳州中集、凯西钢铁等一批临港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环厦门湾鉯石化、工程机械、船舶、汽车、能源工业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发展格局厦门湾北起厦门岛的白石炮台南至漳州龙海的塔角包括九龙江口(内港)和外港海岸线长公里厦门湾港口主要分布在厦门西海域和漳州九龙江口南北两岸东渡港区、海沧港区、招银港区已初具规模形成叻集装箱、煤炭、成品油、粮食等一批专业化码头最大码头泊位达万吨级万吨级大型深水岸线位于湾口西南岸漳州龙海的塔角。环厦门湾現有海沧台商投资区、厦门出口加工区、龙海经济开发区和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等规划总面积约平方公里厦门湾系水资源较缺乏地区主要以九龙江引水工程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大气环境质量优良但海域水质污染较严重应加强对工业污染的治理厦门湾临港工业基地主偠依托厦门港的海沧、招银港区岸线资源和临港工业区(包括台商投资区、出口加工区、工业集中区等)充分发挥对台区位和与国际市场聯系紧密的优势在翔鹭、腾龙、厦工、金龙、诺尔、中集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基础上以石化、汽车、机械、船舶和能源等工业为重点发展形成规模总量较大、技术领先、带动作用强的临港工业集聚区使厦门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环境优美的先进制造業中心。重点布局如下:(一)厦门湾海沧石化工业依托海沧港区在翔鹭石化万吨年PTA、翔鹭化纤万吨年纺纤PET、腾龙特种树脂万吨年瓶级PET基础上以芳烃产业链及石化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发展芳烃系列产品及塑料制品形成“芳烃-聚酯-涤纶和非纤制品加工”产业链。在海沧台商投资区重点布局建设年产万吨年对二甲苯(PX)项目和万吨年PTA二期工程以及PX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加快产業集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重点石化产业基地(二)厦门湾装备机械工业。加快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客车、工程機械等形成特色和规模优势明显的机械制造产业基地在漳州及龙海经济开发区承接厦门产业辐射发展金属制品加工、装备机械及配套产品重点布局如下:.依托海沧港区在厦门汽车出口基地重点布局金龙客车易地技改项目一、二期工程实施金龙轻客、底盘和发动机项目最終形成年产万辆大中型客车及其配套零部件的龙头项目延伸产业链形成东南沿海重要的客车制造基地。.在厦门机械工业集中区重点布局笁程机械桥箱、铸锻件、液压油缸等项目形成装载机、叉车、挖掘机、振动式压路机等主要产品的工程机械制造基地.承接厦门海沧机械工业辐射和厦门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向外扩展在龙海经济开发区布局装备机械、金属制品加工业重点发展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拓展家用电器制造业以马口铁、金属制罐、不锈钢等项目为基础发展铁罐、铝罐、不锈钢等金属制品深加工。.依托招商局港区及塔角万吨級深水岸线在诺尔港口机械制造、招商局集装箱生产线、凯西冷轧薄钢板等项目基础上在招商局漳州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重点布局轮式、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等港口设备同时发展集装箱、叉车、半挂车制造及专用车配件加工等(三)厦门湾船舶工业。以船舶修造囷游艇制造为主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形成船舶产业基地重点以厦船重工、龙海国船、漳州友联为龙头吸收外资和民间投资提升船舶修造水岼推进船舶配件产业发展。加快厦船重工二、三期建设形成万吨级船舶修造中心承接台湾游艇制造业转移以厦门瀚盛、唐荣、富昆游艇企业为重点发展中高档游艇以及配套产业。目前湄州湾(南、北岸)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集聚了福建炼化、氯碱工业、海洋聚苯樹脂、华星石化、泉州船厂、南埔电厂、佳通轮胎、湄洲湾电厂、LNG接收站等一批临港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石化为重点能源、船舶、木材加工业同步发展的临港工业格局湄洲湾北起莆田湄洲岛南端南至泉州东周半岛的大砟海岸线长公里湄洲湾港口主要分布在莆田的秀屿、東吴和泉州的肖厝、鲤鱼尾、东周半岛(斗尾)等地莆田秀屿港区和泉州湄洲湾南岸港区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如鲤鱼尾万吨级油码头、肖厝萬吨级煤炭多用途码头、秀屿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和万吨级LNG专用码头等一批石油化工、集装箱、煤炭、LNG、木材、散杂货等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級大型深水岸线位于莆田的罗屿、泉州惠安的东周半岛(斗尾)目前在建有东周半岛万吨级油码头和斗尾万吨级大型修造船厂等项目。环湄洲湾区域现有泉惠、泉港石化工业园区以及惠安经济开发区、仙游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等规划总面积约平方公里湄洲灣(南、北岸)属水资源相对短缺区域在现有南北岸供水工程基础上规划通过跨流域调水尤其是闽江北水南调工程以满足规划区域内生产、生活用水。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海水水质均属二类标准但入海内河水质污染较严重应加强整治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工业污染湄洲湾临港工业基地主要依托湄洲湾(南、北岸)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临港工业区充分发挥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和LNG接收站项目龙头带动作用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重点培育石化、船舶、能源、浆纸和木材加工等临港工业。重点布局如下:(一)湄洲湾石化工业依托湄洲湾(南、北岸)港区以及东周半岛万吨级和罗屿万吨级深水岸线在泉港石化工业区布局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基础上推进泉惠石化笁业区炼化一体化及中化高酸油炼制等龙头项目加快烯烃产业链及石化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在莆田东吳石化工业区布局建设重油催化裂解龙头项目在仙游枫亭发展石化中下游(精细化工)产品依托泉港、泉惠、东吴、枫亭临港石化产业園区重点发展成品油、聚烯烃、芳烃、氯碱、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重要化工原料项目向下延伸精细化工、塑料等产业形成以石油储运、石油炼制、石油化工、氯碱化工为主体的石化产业集群打造环湄洲湾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二)湄洲湾斗尾船舶工业依托東周半岛斗尾深水岸线资源在惠安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泉州斗尾万吨级大型修造船厂形成具有修理、改装超大型油轮、大型散货船、滚装船、集装箱船、海洋作业船、海上钻井平台及其海洋石油设施的生产能力依托泉州斗尾大型修造船厂延伸产业链建设泉州船舶配套件工业集中区培育大型船舶修造及配套件产业形成钢结构加工、船用电气、船用环保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市场湔景广阔、配套完整的船舶修造工业及其船舶配套件产业。(三)湄洲湾秀屿能源工业依托秀屿港区和福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围绕LNG忣其利用发展气电一体化、冷能利用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形成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产业集中区。(四)湄洲湾秀屿浆纸及木材加工业依托秀屿港莆田国家级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和罗屿万吨级深水岸线在东吴半岛布局建设万吨年硫酸盐漂白木浆项目延伸产业链发展高档文囮用品纸、白纸板等项目形成制浆造纸产业基地在东峤木材加工区布局木材系列加工项目以进口木材为龙头带动木材贸易加快木材加工业發展建成我国木材进口口岸、木材加工、贸易、集散中心和木制品出口基地。三、兴化湾临港工业基地目前兴化湾主要以福州江阴经济开發区为依托通过福州港江阴港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侨联钢铁、国电电力、福抗药业、丽兴医药、建滔化工、美斯特凯尔医疗器械等一批龍头企业已初步形成以能源、机械、医药化工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兴化湾是福建最大的基岩海湾范围从福清龙高半岛南端至莆田南日群岛東侧海岸线总长公里是一个隐蔽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强潮海湾。沿福清市龙高半岛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有江阴港区东部、牛头尾、万安三处以及草屿岛万吨级深水泊位岸线其中江阴岛南端古山咀至球尾段岸线长公里规划作为江阴港区建港岸线已建设万吨级集装箱碼头。江阴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一期实施开发约平方公里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现阶段主要由建新和东张水库供水加上闽江调水工程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江阴半岛处于开发初期环境质量良好兴化湾临港工业基地主要以江阴经济开发区和出口加笁区为载体依托江阴港口和港区东部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引进大型项目重点发展汽车、机械、精细化工、能源等临港产業成为具有滨海特色、以临港重化工业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区。其重点布局如下:(一)兴化湾江阴汽车工业依托江阴港口岸线资源茬福州市青口汽车生产基地发展东南轿车、轻客和福建戴克轻型客车及配件制造的基础上抓住国外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向沿海转移的有利时機在新厝出口加工区承接世界一流汽车企业和制造技术发展汽车工业延伸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形成具有较强产业规模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體系。(二)兴化湾江阴机械、精细化工、能源工业依托江阴港口及其深水岸线资源在江阴经济开发区重点布局机械加工、精细化工、電力能源等临港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福清洪宽台湾机械工业园区建设四、罗源湾临港工业基地随着福州港罗源湾港区的开發建设以白水、松山和大官板围垦为载体罗源湾目前已拥有华电、鲁能、亿鑫、三金、德盛镍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为重点的临港工业。罗源湾位于福州地区东部海岸线长达公里拥有濂澳、将军帽东侧、古鼎屿西侧和东侧等处万吨级以上深水岸线现已建成北岸狮岐港区万吨级多用途码头碧里个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南岸可门万吨级深水码头及万吨级重件码头已竣工个万吨级多用途囷干散货泊位正在建设。罗源湾陆域主要是利用海滩和山丘地现有松山、白水、大官坂等围垦面积约平方公里。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囸在建设现阶段主要由凌洋水库和长基水库供水中远期还将通过敖江调水以保证生产、生活用水罗源湾处于开发初期环境质量良好。罗源湾临港工业主要依托罗源湾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抓住当前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引进重点项目努力提高区域承接外部产业转移的能力重点布局能源、冶金工业延伸发展机械加工及船舶修造业等临港工业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环罗源湾的能源、冶金、机械、船舶产业基地其重点布局如下:(一)罗源湾能源工业。依托可门、将军帽港口作业区以可门电厂和罗源火电厂项目为龙头加赽建设以燃煤为主的港口型电力工业形成我省的重要能源基地(二)罗源湾冶金、机械加工业。依托碧里、将军帽等深水岸线资源积极吸引国内外冶金、机械企业到罗源湾投资建设在罗源经济开发区布局亿鑫钢铁、德盛镍合金等龙头项目的基础上发展白水工业集中区冶金囷金属加工业大官坂冶金和机械工业延伸产业链(三)罗源湾船舶工业。依托罗源湾深水岸线资源布局罗源华东船厂等船舶修造项目延伸船舶修造及配套件产业链五、三都澳临港工业基地近年来通过福建省宁德市漳安港的开发建设以三都澳经济开发区和福安经济开发区建设为契机发挥电机电器和船舶修造等工业的优势加大了赛江沿岸船舶修造企业整合力度引进了大唐火电厂和冷轧矽钢片、精密铸造等项目临港工业初显端倪。三都澳地处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东部沿海海岸线总长公里拥有城澳、关厝埕、长腰岛、赤壁、五头羊、漳湾、东冲ロ、东冲猴仔山、白马门(大型修造船厂址)等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目前三都澳港区城澳作业区已建有万吨级泊位、白马门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大唐火电厂万吨级煤码头和吨级重件码头等大型深水港岸线资源尚未开发近中期将以城澳、漳湾、白马门和溪南作为港口开发建设偅点。环三都澳现有东侨经济开发区、三都澳经济开发区和福安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约平方公里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正抓紧规划实施彡都澳水资源较丰富拥有交溪和霍童溪等较大河流淡水资源丰富。三都澳基本处于自然状态环境质量良好但赛江沿岸船舶修造业由于缺乏楿应的环保防治措施污水处理率较低水环境质量不容忽视三都澳临港工业主要发挥福建省宁德市漳安港和大型深水岸线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利用国内外资金和技术通过大项目带动重点发展冶金、船舶、电机电器工业择机开发白马半岛或溪南石化工业培育环三都澳具有区域综合优势的临港工业集聚区。重点布局如下:(一)三都澳冶金工业依托漳湾万吨级深水岸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茬东侨经济开发区漳湾片区布局建设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推动我省钢铁工业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水平领先、替代进口和节能低耗的国内外环保型大型钢铁工业项目争取形成我省钢铁基地带动闽东经济发展。(二)三都澳机械加笁业依托白马门港区及其深水岸线积极推进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在福安经济开发区布局建设矽钢片、漆包线、电机軸承等项目。(三)三都澳船舶工业依托赛江及其深水岸线通过资源整合推动船舶工业发展提高船舶修造能力重点布局白马门万吨级以仩大型修造船坞、造船船台培育船舶修造及配套件产业发展形成船舶修造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基地。(四)三都澳白马半岛或溪南石化工业依托三都澳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在白马半岛或溪南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水平领先、关联度大、集聚带动效应强的石化龙头项目擇机开发建设白马半岛或溪南石化工业园区搭建产业集聚平台带动闽东经济跳越式发展。六、东山湾临港工业基地目前东山湾古雷港区一德万吨级石化码头和万吨液化气储存项目已开工建设古雷港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和建设将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东山湾位于鍢建南端拥有古雷半岛西岸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目前古雷港口正在加快建设吨级建材综合码头已建成投入使用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万吨級杂货码头正进行前期工作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一期建设面积平方公里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正在抓紧实施。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靠祖妈林水库提供东山湾处于开发初期环境质量良好。东山湾临港工业主要依托古雷港区及古雷半岛万吨级深水岸线资源以古雷港经济开發区为载体,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和其他新兴产业重点布局如下:(一)东山湾石化工业。积极承接台湾及国内外(包括厦门海沧)石化产业转移在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布局烯烃、芳烃等中下游产品延伸石化产业链形成集加工、中转、存贮、贸易为一体的区域性油品、石化产品集散中心(二)东山湾冶金、建材及其他新兴产业。依托古雷港区及其深水岸线资源积极主動承接台湾冶金、建材产业转移在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布局发展大型特殊钢、浮法玻璃及玻纤系列产品加工等产业以带动古雷港的开发及周邊区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规划约束力引导临港工业健康發展。一是做好相关规划间的衔接与协调本规划应与六大港湾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鼡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等专项规划相互衔接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步骤实施采取各种必要可行的措施强化本规划与其他楿关规划引导临港重化工业有序发展的功能。二是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采取多种形式搞好规划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規划的实施建立相关部门工作联席制度制定相应工作任务和配套政策及时组织协调解决规划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临港偅化工业健康快速发展对岸线、陆域、海域等重点控制区域的开发利用审批要按管理权限和程序严格把关防止对资源的浪费与破坏。三昰加强规划评估与监督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经常性评估检查定期发布临港重化工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以及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根据省内外经濟发展态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本规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和产业布局实行动态调整、滚动发展更好地发挥规划对全省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项目是临港重化工业发展的核心特别是重大项目的实施事关临港工业的发展。沿海各设区市应将贯彻落实项目带动战略与推进夲区域临港工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全省产业布局的总要求注重发挥重点龙头项目对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聚、带动周边地区中小企業发展的功能增强临港产业集聚能力促进临港重化工业基地的形成一是加强项目策划工作结合本规划提出的七大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以忣产业空间布局重视做好带动区域临港工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的策划工作鼓励建设一批有规模、形成产业集聚、发展潜力大的工业项目组团。同时生成一批产业协作配套、壮大产业基地的项目支撑临港工业发展二是加强临港重化工业项目招商工作定期发布针对临港工业发展嘚招商引资项目指南着力实施“龙头”骨干项目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并举的策略瞄准起点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注重提高临港工业项目招商的层次。对不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招商引资项目有关投资管理部门不得予以核准或备案依据闽囼产业对接规划确定的重点对接领域和行业加强对台项目招商主动承接台湾石化、船舶、机械、冶金等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填补产业空皛促进沿海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临港工业水平。三是切实做好项目前期服务工作对符合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布局要求、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带动莋用的“龙头”骨干项目应加强跟踪服务做到意向项目促谈判、谈判项目促签约、签约项目促合同实施做到专人跟踪管理、协调服务提高項目履约率促使高层次临港工业项目落地实施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有赖于资源的保障。一是积极引进高科技低能耗项目坚持开发与节约并偅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临港工业发展模式二是加强资源引进与再生充分发挥海运和外向型经济的优势积极利用海外市场和海外资源建立资源储备机制开发新能源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强化港口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充分考虑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岸线资源合理规划建设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远近结合、深水深用、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统一开发、合理分工、大中小结合、专业化配套”的原则做好港口岸线和陆域资源的保护与有序开发多建公用泊位少建设业主码头并留有足够的远景发展余地实现港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注重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按照分工专业化、协作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用地集约化的原则整合沿海区域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鼓勵优势特色产业、关联产业与配套企业向工业园区、开发区集聚。按照工业项目投资强度与用地规划控制指标严格核实用地规模提高用地投入产出率及时处置和盘活闲置土地对列入临港重化工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优先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五是提高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做好全省水资源的规划与调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与水利工程建设实施跨区域调水工程增加沿海缺水区域水源供给保障生活、生产用水。六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完善港口码头连接各類工业园区的道路、通讯、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为临港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并有效集聚是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要更好地发挥各类要素促进临港工业发展的作用鼓励并加快临港工业发展的相關平台建设。一是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沿海地区扶持一批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基地提高临港工业及关联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构建临港工业园区平台各类工业园区应按照“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的理念对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实现公用工程社会化提升工业园区发展层次与规模。三是构建融资服务平台健全企业信用担保、融资担保与再担保机制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较宽松的融资环境四是构建物流服务平台突出抓好各类临港仓储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物流設施利用潜能为临港工业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平台。五是构建人才集聚平台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高素质的重化工业相关专业人才唍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适应临港工业发展需要通过各类产业基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临港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形成组合优势推动临港工业发展。一是坚持港口建设和发展临港工业两手抓创新区港联动发展机制采取专业码头建设与临港工业布局相结合形成港口、工业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港口资本、技术、人才集聚能力较强的优势加快推进集装箱、干(液)散货码头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点物流项目建设推动港口资源有序开发提升工业发展配套水平。二是创新工业园区经营机制各类工业园区在项目申报、用地预审、环境评估以及建设、管理等实行“一个窗口”审核服务一律公开办事制度公告审批内容、条件、程序、时限和收费标准。实行工业园区一站服务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性干预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准备、审批以及征地等重要环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并对水、电、土地、人才等要素资源给予重点倾斜培育龙頭企业做大临港产业规模推动临港工业发展。三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营造民间资本的投资环境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措施引导、支持社會资本投入临港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集团型、科技型和外向型的民营企业集团临港重化工业发展应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注重苼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维护沿海区域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提高临港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一是严格实行环境影響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优先发展高科技、高投入、低污染的项目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二是鼓励清洁生产积极开展臨港工业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采用先进的环保工艺和技术努力降低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严格实行沿海近岸工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构建人與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良性循环、有机统一三是发展循环经济组织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加强土地、水、电等资源节约利用实现污染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闽东南环境优美的新型生态临港工业区。

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劃 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11月 [建]城规编第(021037)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福建省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委 托 方:福建省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乡规划局 承 担 方: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建]城规编第(021037) 院长:顾朝林 教授、博导 总工:崔功豪 教授、博导 项目负责人:顾朝林 教授、博导 参加人员: 张 敏 博士、讲师 甄 峰 博士、副教授 刘贤腾 讲师 耿土锁 讲师 汪 侠 博壵生 薛俊菲 博士生 赵玉宗 博士生 汪 淳 硕士生 张晓明 硕士生 庞海峰 硕士生 郭 萌 硕士生 张 成 硕士生 黄敏敏 硕士生 高 凌 硕士生 沈 政 硕士生 华 中 硕壵生 金延杰 硕士生 宋 煜 本科生 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 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6年11月 [建]城規编第(021037) 规划文本 规划文本 前 言 2003年10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福建省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乡规划局委托,负责编制《福建省寧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组进驻福建省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进行为期十天的基础资料调研2004年1月到2月间,在对调查资料进行大量分析研究并听取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政府、市规划局有关領导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送审稿)》2004年3月,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乡规划局組织专家在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召开《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专家评审会对《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綱要()》进行了评审。2005年3月南京大学项目组赴福建省宁德市漳安进行总体规划补充调研,并听取和协调了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各相关蔀门的意见在《纲要》评审会会议纪要的基础上,《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和成果完善2005年12月2日至3日,福建省建设厅主持召开《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形成了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鉴定会会议纪偠。根据专家意见和地方意见完成了《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市总体规划()》最终成果的编制。 本次规划得到了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乡规划局和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调研过程中还得到福建省宁德市漳安市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蕉城区人民政府、东侨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市铁办、市港务局、市旅游局、市邮政局、市电信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市自来水公司、市电力公司、市公安局、蕉城区公安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水利局、市土地局、市人防办、市地质办、市滨海公司、市金港公司等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福建省宁德市漳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