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找个人三国志10结婚生子子

找个结婚对象是门技术活
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吧,,微信号:vikilife
标签: ┊ 微信号:vikilife ┊
去结婚一定要记住,不要找个条件好的男人,而是要找个让你更好的男人。——
二十五岁这年,终于有了男朋友。
对于备胎一箩筐的女神来说:“这事儿一点都不稀奇,这年头谁还没有个男朋友啊?”但是对我这种屌丝女而言“这事儿还真是个稀奇事儿,找个男朋友比登天还要难啊。”
其实吧,我真心不是那种“拎包待嫁、立等可取”的大龄女青年。但是出于社会的压力和父母的双重包围之下,好像这事儿越来越紧张起来,还真心感觉到它很重要,还很棘手,像个烫手的芋头。
20岁的我,那时候很是天真浪漫,曾经对老妈说:“要是真能去结婚,这当然是皆大欢喜呀。可是万一真找不到灵魂伴侣,一个人单身也蛮好的,我可以陪着你和爸爸。”话才刚落,老妈直接扔来两颗“卫生球”,慢条斯理地说道:“你以为是看小说、拍电影啊?还灵魂伴侣,给我老老实实找个合适的男人,赶紧把自己嫁了。”
我哥也曾说过:“一个女人最好的年华就是20岁到25岁之间,如果你不趁着年轻帮自己找个如意郎君,以后只会越挑越差,到最后你会发现挑来挑去都没有第一个好。”
可当时的我年轻气盛,才不相信哥哥的鬼话:“事业都没有,怎么可能找到好的伴侣。”
“又不是要你找富二代、官二代,找个喜欢你的、你喜欢的男人。明白吗?”
按我哥的话来说,他不否认这个世界上有女强人这种类型的女人,但是很多例子摆在眼前,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女强人的家庭并不幸福,夫妻关系并不融洽。两个人在一起先是谈感情,再说物质条件。并且最重要的是双方的性格都很重要,你有什么缺陷,他来补上。他有什么缺陷,你来填上。
所以“门当户对”从古自今就没有改变过,你要求对方家里有钱有房还要有车,那么请你的家庭也要匹配得上,不是自己有高学历就是自己家庭条件也要有对象的一半。新浪微博曾经就发过一个小故事,内容大概是:“有个煤老板,想找个身材高挑、五官漂亮的女孩子结婚,可是身材高挑、五官漂亮的女孩子却想钓个有品位的金龟婿,可是有品位的金龟婿却想找个高学历、有教养的淑女。可是高学历、有教养的淑女却想漂洋过海找个洋鬼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一物降一物,爱情和婚姻也是如此。中等家庭出生的男孩子对待婚姻无非只有一个愿望:“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中等家庭出生的女孩子对待婚姻的愿望更是简单:“人好、实在、有门技术活。”(微信号:vikilife)
我有个表妹,家庭条件很一般,母亲在一家有钱人的家庭带孩子,父亲仅仅是个射击教练员。但她从小就是个花钱的主,父母总认为女孩子要金贵点养,小时候的她就可以把一些品牌倒背如流。长大后找个富二代,男方的父亲是个地产大亨,可是她的男朋友并不像那种有钱人家庭培养出来爱读书、懂礼貌又不知人间苦疾的三好学生。读书也是半调子,性格暴躁。
两个人在一起后,成天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我问她:“男孩子喜欢你什么?”表妹说:“他喜欢我的病态美。”我不知道她这样的回答算不算是回答了我的问题,如果只是看上了我表妹的外表,这种关系很容易崩塌的,并且我也不认为他是看重了我表妹的外表,毕竟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男孩子会喜欢姑娘的病态模样。
身为表姐,当时居然还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把学业好好地完成,找个好点的工作,不然将来真和他结婚了,如果娘家和你还要依靠他,很容易争吵的。“丈夫钱,隔只手。”并且你的性格也要改改,别那么傲娇,他如果读完书接父亲的公司,在外花天酒地地应酬很是正常,你要想清楚。”
我一直希望表妹能找个老师或者药剂师这种职业的男人,那种富二代只适合谈恋爱,却不适合结婚。希望有个贴心的男人能包容她的任性,毕竟表妹娇生惯养,很少能为别人着想。果真不出半年,表妹的男朋友在外出轨了,表妹又因为自尊心强无法原谅他,两个人在争吵中分手了。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打洞。”这个是形容一个人的出生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各有各的好处和特点。“萝卜白菜,一个坑一个洞,各有所爱。”这个是形容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择偶的标准。
我也曾对自己的未来伴侣很是恐惧,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男人,后来有个已经结婚生子的闺蜜跟我聊天,才恍然大悟。她说:“去结婚一定要记住,不要找个条件好的男人,而是要找个让你更好的男人。一个男人如果不能让你前进,但至少也要让你保持原地踏步,而不是让你还在原来的基础上退步了。并且你要记住,你愿意保持原地踏步是有原因的,不是你爱他,而是他很爱你,让你愿意为此付出。”
放眼望去,除了富二代和官二代,很多家庭都是中产阶级。靠脑力劳动,也受了很好的教育,我们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相比,都要比父母那代人好太多了。我们避免了“包办婚姻”的噩运,可以选择自己的梦想、职业、和理想的伴侣。可很多城市中的男女都很现实,可以不要感情,先要物质,心里永远都做着“灰姑娘”的美梦,盼望着有一天,有个英俊潇洒的男人带着成千上万个仆人和金银财宝来把自己娶回去,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她们都忘记了“灰姑娘”也是贵族啊,王子娶她可不是因为她掉了只水晶鞋,而是“灰姑娘”各方面都很好。你想想连“灰姑娘都会洗衣做饭打扫猪栏”别说是王子要娶她了,全世界的男人都愿意。
谈恋爱大部分是靠运气,找个花容月貌的姑娘和英俊帅气的男人去恋爱,让自己的青春留点儿美好的回忆并不难,可是要想水到渠成,结婚生子却很难。因为没有承担柴米油盐的负担,风花雪月,怎么浪漫怎么来。可是要浪漫先要浪费呀。所以最后所有的男女找了一个相貌普通,却能把彼此的生活打理得很好的对象。
男神和女神就像头顶上带着金光闪闪的皇冠,可是金光闪闪很容易被人抢走,谁叫咱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呢。
找个结婚对象的确是门技术活,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就在梦里过瘾一下就行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当然你也可以对我说,现实中也存在过这种事情。当然存在,只是很可惜,你没有被上帝宠爱到,这种美事轮不到你。
爱情是让你变得很美的好人,婚姻则让你变成更好的人。要心存感激,要怀有希望,过一种常态的生活。婚姻更多的是维持两个人对未来的一种希望,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愿景。按男朋友的话来说:“我种田来,你织布。我打渔来,你养猪。耶!”好好的找个人结婚生子_百度知道
好好的找个人结婚生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那就找个人结了吧
那也要看找个什么样的啊至少也要能跟你过日子的吧
这也要问人啊····这不是围脖····
多少岁了。
其他类似问题
结婚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结婚真想找个人好好生活 - 南京江宁东山征婚 - 百姓网
&&关注百姓微信公众号,尽享快捷刷新、信息推送、抽奖活动等众多微信功能您只需要:1 &用微信“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2 &在微信中“关注”我们&|&||||||结婚真想找个人好好生活&提示信息设置为“搞定了!”状态后,其他用户将无法查看您的联系方式。您确认搞定了这条信息吗?提示重新发布后可使用“刷新”将发布时间更新为最新时间,并将信息排到第一页。&&5月5日 22:40 &...次浏览 &信息编号: &1379534****号码归属地:上海&&百姓网号码保护功能介绍&&拨打百姓400转呼电话绝不收取您任何额外费用,该信息发布人仍能看到您的来电号码。联系时,请一定说明在百姓网看到的,谢谢!发现“急于见面,指定地点消费”请&性别:男士年龄:27岁QQ号:地区:&-&&&类似 征婚 信息男士&/&26岁男士&/&25岁男士&/&23岁男士&/&23岁男士&/&28岁男士&/&28岁男士&/&26岁男士&/&28岁男士&/&27岁男士&/&28岁男士&/&28岁男士&/&28岁男士&/&28岁男士&/&24岁男士&/&28岁男士&/&25岁男士&/&26岁男士&/&25岁男士&/&28岁男士&/&29岁该用户其他信息5月2日&江宁 - 百家湖男士&/&27岁
安全小贴士
酒托、花篮托“守株待兔”,真诚交友怎会:急于见面、指定地点消费,开张生日、指定花店送花篮?
反馈建议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一、着急嫁人的90后
最近认识几个90后的姑娘,跟她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最关心的,跟我聊得最多的话题与很多80后的姑娘一样,那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认识更多的异性,然后怎么选择男朋友,最后如何成功地嫁掉自己。
我很好奇,问她们一个问题:你们刚大学毕业,24岁都不到,为什么这么着急嫁人呢?
她们的回答有如下几种: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早做准备,到时候就晚了,我可不想成为大龄“剩女”。
女人年纪越大在婚恋市场上越难找对象,趁现在年轻,有选择的资本,等年纪大了,你只有被别人选择的份啦。
女人的价值是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减的。反正都要结婚,早结早生孩子,对以后身材的恢复也很有好处。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这辈子有两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出生,还有一次是嫁人,所以要认真对待,从早规划。
穿上婚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想着穿着美美地婚纱拍结婚照就很幸福,婚纱照一定要年轻的时候拍出来才好看!
有位女生,23岁,跟男友恋爱两个月后意外怀孕,来找我做咨询。我帮她梳理了一遍她的想法,并跟她探讨了最坏的结果,然后我震惊了。她一定要嫁给那个离过婚,有两个小孩,年纪比她大很多,家庭条件也没有她好,还不是很愿意娶她的男人。她的父母也非常赞同她的想法。她和她的父母一致认为:一个女人只要结过婚,即便后来老公抛弃她,她独自带着孩子也比年纪大了没结婚,做个单身剩女要好。
有个旧同事,是个88年的女生,在QQ上和我聊自己生活的困扰。她从24岁开始相亲,每个周末至少与一个男生见面相亲,多的时候三四个男生,相了整整两年,至今没有相到令她满意的对象。两年的相亲马拉松,使得她的身心疲惫不堪,同时还遭到七大姑八大姨各路亲戚以及那些给她介绍对象的媒人的指指点点,说她太挑剔啦,说她心理有问题,说她也没有多漂亮,要搞搞清楚自己的状况……总之,现在不再去相亲的她,除了婚恋上的压力,还有被人戳脊梁骨的痛苦,但更深的痛苦来自她的内心:自我价值的缺失,人生的空虚与孤独,还有对那无法挽回的被浪费的时间的痛惜与悔恨。她忍不住一遍遍地想:如果我不去相亲,我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用这些时间去实现我的梦想,我现在是否更快乐。为了能够成功将自己嫁掉,原本一直想去国外读书的她一直没有行动起来。这就是时间与选择的残酷性,你永远不可能重头再来,当你选择了人生硬币的A面,就等于放弃了人生硬币的B面。
听完她痛苦的倾诉,我以朋友的身份安慰她:就当这两年的相亲是你的人生功课,现在完成了这个功课,你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实现梦想这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晚。但我的这些话丝毫安慰不了一颗焦虑的心。
二、影视剧中的“剩女”焦虑
为什么这些年纪轻轻的姑娘为嫁人如此焦虑?
我想我们当下的传媒和舆论环境所传递的价值观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几年,当我想通过看影视剧来放松的时候,我会找日剧或者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产电视剧来看,比如《一代女皇》《外来妹》等,我已经好久不再看中国当前的电视剧了。为什么呢?因为近年的国产电视剧所呈现的价值观实在太单一,太乏味了,就是一个中心思想—“女人要嫁人”。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往往强调女人要独立,要为自己开辟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要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而如今的电视剧光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主题,前几年的的《女大当嫁》《钱多多嫁人记》,近期的《咱们结婚吧》《一仆二主》等,这些至少三四十集的电视剧,不管制作得多么精美,服装道具多么时尚,主演们是多么大牌闪耀,它们传递的价值观都远远落后于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嫁人文化”。近几年的电影也是如此,《爱情呼叫转移》《幸福额度》《单身男女》《非诚勿扰》等电影不是有大量相亲的画面,就是表现女主角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嫁出去的,或者成功嫁个有钱人。
在影视剧中,就算女性成功将自己嫁掉,接下来生活的主题还是一地鸡毛,围绕着“婆媳大战”“斗小三”“保卫婚姻”等展开。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婚姻保卫战》等一度很火的电视剧。反正,嫁人,和男人过日子,守住自己的婚姻就代表了一个女性生命中的一切。
这种“女人要嫁人”的价值观不仅仅出现在各种影视剧中,还出现在各类婚恋网站,综艺节目,女性图书,流行歌曲,电视广告中。相亲类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个卫视都有一档自己的相亲节目。春节期间,在各卫视轮番播出的婚恋网站广告,外婆问“结婚了吗?”更是让无数单身女性胆战心惊……
嫁人文化甚至蔓延到城市的公园里。上海的人民公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外国人来上海会去参观,外地人来上海也会去游览。他们去公园主要是为了看看蔚为壮观的相亲角。每到周末,在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有无数的爸妈将子女的个人信息写在纸片上用绳子悬挂起来,还有许多中介为单身男女代理“挂牌”,收取一定的费用。成千上万的婚姻分类广告铺在道路两侧,人潮汹涌,行人往来如织,摩肩擦踵,浏览着这如雪片般的“挂牌”信息,有意向的家长互相咨询,人声鼎沸,还时常上演“夺人大战”。这些被“挂牌”的广告中大约有80%的单身人士是女性,高峰时会聚集着2000多人。
人民广场相亲角
前段时间,还有一群盛装打扮的外国美女惊现人民公园相亲角,不少外国美女还打印了自己的相亲简历,“工资:很多钱。户口:欧盟户口。婚房:等你买”。这些外国美女吸引了很多前来为子女寻找姻缘的阿姨和大叔们。不过,她们是否真的想相亲还是只是为了好玩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很多老外会去相亲角是为了“看热闹”,他们很多人大概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会如此焦虑儿女的婚姻大事,为什么是父母扎堆在抢夺联系方式,为什么是父母替孩子在找对象。那样的场景在他们眼中,也许只是中国的奇异景观之一。
据说,现在其他的城市也出现类似的相亲角,父母积极地为儿女的婚事奔走,为了能让他们结婚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和技能都义无反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他们的婚恋价值观强加在子女身上。因此,除了媒体在努力输出“女人要嫁人”的价值观,还有中国的父母也在不遗余力地传播这一价值观。他们正在对子女进行日复一日地洗脑和压迫。
有个读者给我写信,说她的母亲不停逼迫她结婚,尽管她才25岁,她的母亲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家就算离过婚了,也比你没结过婚的好。”每次听到这句话,她的内心痛苦如被针扎,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母亲会对自己说出这样伤人的话。
为什么一个女人和一个不爱的男人领一张证,凑合着过日子会比快乐地独身强呢?
还有的母亲会对女儿说:你嫁不出去,事业发展得再好,赚再多的钱都是失败者。
为什么一个女人一定要靠一个男人定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为什么一个女人没有男人,她人生的一切就没有意义?
还有的母亲对女儿说:你一直不结婚,丢了我们全家的脸,是我们的耻辱。
为什么婚姻和男人像夏娃必须要穿的衣服,没穿衣服就是不正常,就是羞耻的事?
可以猜想,有无数中国的母亲此刻正对着自己的女儿说着类似的话,她们不停地贬低和打击自己女儿的价值,为的就是让她们顺应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找个男人顺利结婚。这些母亲不知道,女儿们的天空已经不再像她们当初的那个天空那么低矮了,女儿的天空有更多展翅飞翔的可能。
三、当起点变成了终点
顺应这种嫁人文化的结果往往造成个人生活的悲剧。
我有个朋友,33岁时在父母的压力下与一个相亲对象闪婚。后来发现婚姻生活实在很痛苦,因为双方都没有爱,经常争吵和上演冷暴力,于是一年以后迅速离婚。
有个女性网友写信来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身边很多人都结婚了,后来闺蜜们也都结婚了,微博和QQ群里不是在晒婚纱照,就是在讨论奶粉和尿不湿的品牌。她没有朋友了,又不愿意去交更年轻的女性朋友。而同时,又面临着父母催婚的压力,她在明明不想结婚的情况下,还是勉强自己结婚。过了痛苦的两年婚姻生活,最后以离婚收场。
还有一个男性网友写信来说,迫于父母的压力,34岁时随便找个人结婚了,很快就生了一个孩子。孩子2岁时,他却遇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女生,那是能够让他产生爱情的姑娘,于是他出轨了,但是他的内心非常苦楚。一方面是家庭的责任,一方面是爱情的甜美。他对妻子没有爱,甚至对孩子都没有爱,不知道该如何将婚姻进行到底。在要不要离婚这个问题上纠结徘徊,在道德与爱情之间痛苦挣扎。
中国现在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其中有个原因就是缔结婚姻的两个人没有爱,为了结婚而结婚。如果你结婚是以嫁出去为目的或者把一个姑娘娶过来为目的的话,或者你结婚只是为了要穿一次婚纱,拍一次婚纱照,再或者你结婚只是为了一个婚姻的框架,为了摆脱他人眼光带给自己的压力而结婚,这样的婚姻是很危险的。当你为了减轻外部催婚的压力,随便找个人结婚时,结果是这样凑合的婚姻更加痛苦,无法忍受,身心受伤之际,只能以离婚收场。本来结婚只是起点,而你却将其当成了终点,最后只能悲剧告终。
与嫁人焦虑相对应的则是离婚率的不断飙升。上海、北京等地的离婚率早已超过30%,直逼40%。民政部曾发布了这样一组数字:“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93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长10%,粗离婚率为2.5%。,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40.3万对,法院办理离婚40万对。”中国每年离婚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离婚率的增幅远超结婚率。更有趣的是,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步的是,中国单身人数越来越多,晚婚的人数越来越多,选择独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这里面单身、晚婚和选择独身的女性也越来越多。
在我看来,高离婚率,女性主动选择离婚,“剩女”多,这正是中国女性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独立的表现。中国的女性在受教育和获得工作机会上由于越来越多地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机会和权利,她们成长得很快,表现异常优秀。她们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能够很好地养活自己,不再需要像她们的母亲那样通过婚姻来依傍男人,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石;她们自由大胆地去追求爱情,看重婚恋关系的质量,而非婚姻的框架;她们不愿意迁就和凑合,不那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不愿意被道德观念束缚,希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这是中国“剩女”多的内部原因。
另一方面,中国男性的审美观和择偶观念还没有与时俱进,他们一碰到独立能干,尤其事业上比他们发展得好的女人就阳痿了,自信心不足;他们还不懂得欣赏成熟女性的魅力,比较偏爱萝莉型,幼齿型女性,因为这样的女性更容易“顺服”和“调教”;他们还是把女性的年龄商品化,觉得女性年龄越大越不值钱。这是造成中国“剩女”多的一个外部原因。
要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的两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跋涉。
四、独立地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目的
在日本,也有大量的“剩女”的存在,据统计,在1975年到2005年的30年间,日本的适婚女性(25岁~29岁)比率由20.9%大幅上升到59%。她们除了涌入“婚活”队伍中,开始相亲、结婚,同时也开始思考女性一个人生活的可能性,不结婚的利与弊。这一时期,出了很多女性一个人生活与变老为主题的图书。中国读者熟悉的有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系列和上野千鹤子的《一个人老后》。
2013年春节时,一个在日本生活的亲戚告诉我,日本女性一个人生活的情况非常普遍,与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中,6名女性就有2名四十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她们已经决定一辈子不婚。正所谓管中窥豹,以此可以看出日本独身女性的数量之多。
2012年秋,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名为《不结婚》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两名大龄女性,分别是35岁的田中千春和44岁的桐岛春子,各自不结婚的过程和原因。这部剧以日本婚恋情况的一门社会学课作为开始并贯穿全剧,最后的结局是两位女主角都获得了真爱,但是她们并没有结婚。
这部剧以理论结合现实的形式对婚姻观进行了重新思考:在获得真爱的同时,是否一定要结婚?在日本,随着女性的高学历化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晚婚甚至不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日本社会对这些女性的宽容性也越来越大。
日剧《不结婚》剧照
对比日本,也许因为我们发展水平的有限,中国社会对单身女性恰恰缺乏日本的这种宽容和尊重。在我看来,现在中国传媒与父母极力在传播和灌输给年轻女性的“嫁人文化”,其实是畏惧这股女性独立风潮的一种外在表现,因为害怕中国女性的“不婚主义”“单身主义”,害怕她们的生活样本与自己的不一样,他们开始采用大规模地洗脑战术。
在当下的中国,面对各类媒体和父母的“女人要嫁人”这一观念的狂轰滥炸,单身和不婚女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恐惧和不安,她们没办法淡定,因为目之所及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地结婚、生孩子,只有自己是不一样的。“你不一样就是不正常”“人家都在结婚,看看你在干什么”,这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焦虑。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价值观强暴。一个人在多大年龄结婚、跟谁结婚、能不能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这些都是个人私领域的事,是个人的选择,社会应该给予个人意志更多的尊重和自由,而不是用统一的价值观进行洗脑式镇压。社会的做法不禁让人揣测其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政治统治的目的和管理需要。
八十年前,伍尔夫在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这样鼓励女性:“我希望你们可以尽己所能,想方设法给自己挣到足够的钱,好去旅游,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鱼线深深沉入这条溪流中去。”
六十多年前,波伏娃在其女性主义作品《第二性》中写了一段令女性反思的话:“当女人开始参与规划世界时,这个世界仍然是属于男人的世界:男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而女人也几乎觉察不到。拒绝成为他人,拒绝与男人合谋,就等于放弃与高等阶层联合给她们带来的一切好处。男人-君王在物质上保护女人-忠君者,前者负责保证后者的生存:女人在回避经济上的危险的同时,也回避自由带来的形而上学的危险:这种自由要孤立无援地创造目的。凡是个体都力图确定自身是主体,这是一种伦理上的抱负,事实上,除此之外,人身上还有逃避自由和成为物的意图:这是一条险恶的道路,因为人被动、异化、迷失,就会成为外来意志的牺牲品,与其超越性分离了,被剥夺了一切价值。不过,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样就避免了本真地承担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无论是年轻的女孩还是大龄“剩女”,需要警惕“嫁人文化”的洗脑,要警惕那些洗脑的话术:“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把自己嫁出去”,“女人最好的成功就是成为贤妻良母”,“女人干得好不如嫁的好”,“人家就算离过婚了,也比你没结过婚的好”,“嫁人是你唯一的出路,不嫁人你就没出路”……当你听从这样的话时,往往换来悲惨的命运,因为以嫁人为己任的女人往往修不到幸福的婚姻,就像唯利是图的商人赚不到丰厚的财富。
无论如何,嫁人都不应该是你人生的全部,也不是你生活的目的和终点,婚姻只是人生存的一种形式,婚姻也只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你人生的精彩时刻也不该仅仅是穿上婚纱的那一刻。不要只因为你是女人,就放弃了独立地去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机会。你可以像伍尔夫说得那样,去挣钱,去工作,去旅游,去阅读,去思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无所事事或者街头闲逛,而不该只是嫁人。如果你一心只想嫁人,而不想其他,也许是因为相比独立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目的,嫁人显然是一条更容易走的道路,或者说嫁人就是你谋生的方式,你落魄到为了生存而嫁掉自己。
长期研究两性关系的美国作家珍娜·麦卡锡分享了关于美满婚姻的重要发现,其中有一条是:男人越积极做家务,你们的性就越多,婚姻就越幸福。我想起《Eat、Pray、Love》的作者说过一段话:“如果你想为你的女儿出谋划策,如果你想让她长大后过上幸福的生活,你就必须鼓励她完成自己的学业,尽可能推迟自己结婚的时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控制儿女的数量,并且找一个乐意清洗浴缸的男人。这样,你的女儿才有可能过上健康、富裕和幸福的生活,就像她的丈夫一样。”希望我们这一代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争取女性的平等和自由,为女儿们做出榜样,等我们的女儿长大后,鼓励她们独立自主,在世界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去完成自己对生命的探索,然后还可以顺便找到一个乐意清洗浴缸的男人,跟他一起幸福的生活。
meiya,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已出版《这辈子最渴望做的事》,《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目前在系统学习心理学,创立豆瓣小站:。
相关人气资讯 :
自知,是打破幻觉、错觉以及因为害怕而对外界的抗拒,用温和而坚...
当然,也唯有在我们发现自己价值的时候,才具备了让自己真正自主...
你觉得已经倒霉透的时候,还有更倒霉的事情在等待着你。所以这是...
宁缺勿滥,剩的独立自由绽放,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很多女性之所以想结婚,是因为家庭从来就没有培养出她们去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他们究竟该不该为了结婚而结婚,我希望她们过的更加有意义,但是她们还做不到。就是在你咨询中遇到的那种无奈,无法说服她们,因为她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太对了,你说的太对了
看到这篇文章想了很多,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毕业后参加工作了就开始加入了相亲结婚这个浩浩荡荡的大工程。就觉得结婚生子后一切都稳定了。然而真的稳定了吗?现代中国法定的结婚年龄二十几岁。二十几岁除了上学,毕业后忙着找工作,真的还没有静下来好好想想要找什么样的人来共度此生,就被安排相亲结婚。有点仓促,为了结婚而结婚。所以导致离婚率高。结了婚的女人更是如折了翼的小鸟,不能自由飞翔。为了孩子,老公,工作筋疲力尽。现如今的女性虽然有了和男性同样的工作机会,但是家庭中仍然担任着家务的主要角色。使女人与梦想越来越远。那份想走就走的洒脱也变成了到哪都会有个小拖油瓶。那份单身的淡然,平静也被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熏染成了带着油烟味的家庭主妇了。
就这么一路走来,曾经年轻的八零后,渐渐的步入中年人的行列。看着那些高喊着单身主义的小女孩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羡慕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并为之努力。小女生们活出自己来吧,加油!
我只想说,作者见到的还是社会的角落一个,很多女性之所以想结婚,是因为家庭从来就没有培养出她们去独立面对社会的能力。他们究竟该不该为了结婚而结婚,我希望她们过的更加有意义,但是她们还做不到。就是在你咨询中遇到的那种无奈,无法说服她们,因为她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了.........不知道如何生活下去
我今年24岁,每年回去过年父母就张罗相亲的事,说什么年纪大了就嫁不出去了。可是我一点都不着急,而他们一点都不理解
为了结婚而结婚不如不结。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部分,你可以选择去体验,任何时候,任何对象,但也仅仅只是一种人生体验而已,并非必需品,和爱的人结婚,那是顺其自然的事。别人的一句话,当事人承受的也许是一辈子的伤痛,不能坚持自己,最后受苦的就是自己。婚姻不是一个证书,不是几张婚纱照,不是一次婚礼,不是婚礼上的几句誓言,而是两个人实实在在的一起生活。他们也许要在一起生活30年、40年,甚至60年。生活中面临着家务怎么分配,财产怎么管理,孩子怎么抚养,对方的家人怎么对待,工作上怎么互相帮助或互相理解,价值观的不同怎么在生活中调和。一切的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一个人的生活都无法过好,又怎么会在多一个人的情况下更好呢?希望每个人都能独立的思考,当下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生活得更幸福,因为他们不会被外界左右,不会随波逐流,他们只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是。
很喜欢这文章,独立,享受人生过程,胜过迎合外界对自己的无理的压力。
文章很棒。
楼上很到位!赞一个
根据“监狱扮演实验”,若是女人主动将自己物化,那么男人就会相应地将自己“主人化”,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和占有欲,通过辱骂,殴打等方式宣示自己的所有权。你会尊重自己的电饭煲吗?如果它正常工作,那是应该的;如果它出了故障,你也只是有点烦心;万一坏了,换个新的就是,虽然有些损失,但“它”毕竟只是“物”,对吗?所以女人学会独立,是走向幸福的重要途径。当你经济独立,就能从容地选择恋爱的对象;当你人格独立,就能不被他人的价值观胁迫,结婚与否全凭自己心意。女人独立,不仅对自己有益,也对男人有益。人格独立的女人会使男人意识到,对方是与自己不同而又平等的个体,两人在一起,是因为互相吸引,而不是对方对自己的臣服或依附。这样,两人的关系就会更和谐,男人也会在一段平等,和谐,成熟的关系中发展自己的优良品质,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这也就是我身为一个男人也对女性独立这么赞同的原因。最后,祝天下所有已婚或将结婚的女子,你们结婚不是因为经济的窘迫,父母的催促,社会的压力,而且因为那句“我愿意”是发自内心的呼喊。
今天,我来当小编! &
推荐心灵探索:
编辑推荐:······
热门测试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0结婚生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