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个在成都迅捷通讯英翔软件设计 问一下平均工资是好多嘛!

数家关联公司因中移动腐败窝案重新洗牌
  过度依附于中移动、业务单一的关联公司,无论拟上市,还是上市中,甚或已上市,都要在中移动变政后重新洗牌  “钱还拿不回来,成都娱音的资产都被冻结了,没办法。”邦德国际负责人王峰近日再次向财新《新世纪》记者抱怨。部分股东透露已拿到成都娱音的退股承诺函,但王峰对此一无所知。  成都娱音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成都娱音)原本是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独家音乐内容运营支撑合作商。2009年启动融资,并准备在2010年上市。王峰于2009年末以邦德环球国际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下称邦德国际)名义向成都娱音投资1000万元,成为其小股东。但2010年年中,原本前途大好的成都娱音,自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负责人李向东案发后,上市进程戛然而止。  财新《新世纪》记者近日从接近四川移动的消息人士处获知,一家名为“中国海峡环球”的公司已于今年4月底接替成都娱音,成为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指定的音乐内容运营支撑合作商。至此,成都娱音主营业务彻底终结,濒于绝境。  王峰称,当时是看了中信证券出具的投资报告才做的投资决策,“真金白银投进去的”。同一轮融资中进入的,还有中信证券旗下直投机构金石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金石)。  与积极抢投铁路垄断产业链上的“新兴公司”类似,资金亦疯狂涌入国有垄断的电信行业,投向那些向市场放开的电信增值服务领域。成都娱音之“死”可能很快就会让人忘却,一夜致富的神话仍在激励后人前仆后继。成功上市者前有神州泰岳(300002.SZ)、联信永益(002373.SZ)等,后有5月5日登陆纳斯达克的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网秦)。  不过,成都娱音还是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类似这类寄生于垄断行业的服务公司,往往技术门槛与政策门槛均不高,最重要的是关系,即依附于垄断行业获得订单的能力及其可持续性。但这种关系生存模式十分脆弱,垄断企业的政策变化、领导人变更、腐败案发等,都可能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0年,中移动原副总经理张春江、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负责人李向东、四川移动原总经理李华等一系列腐败窝案爆发,相关利益链条上的公司或个人亦渐次浮出水面。之后,中移动大面积轮调省级公司领导人,李跃接任中移动总经理一职。  李跃上位后表现强势,提出了全新的采购和增值业务发展思路,改变与相关服务公司的合作方式、重组中移动增值业务的“大管家”卓望。业内普遍认为,这一系列举措是中移动内外部利益的大调整,将带来新一轮的电信增值和服务领域大洗牌,危及一大批中移动的“关系户”与“寄生虫”,衍生增值服务商首当其冲。  那些过度依附于中移动、业务单一的关系公司,无论是拟上市,还是在上市进程中,甚或已上市,都面临一场生存挑战。  中移动反腐案还在进一步深入,更多的公司被卷入漩涡。  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包括中移动在内的业内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中移动数据部副总马力已被四川有关部门带走调查,据说涉案金额过亿。4月底,前TOM网CEO、现任空中网董事长兼CEO王雷雷亦涉案;其堂弟王霆霆的公司,正是与四川无线音乐基地有关的另一家重要公司迅捷英翔的股东。目前,在美国上市的空中网仍未披露有关信息。  超级吸金器夭折  2009年,创业板开闸,一批中小企业上市后股价暴涨。这些企业大多规模不大,来头不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移动飞信业务支撑平台神州泰岳。  神州泰岳在挂牌五个月前,引入中信证券旗下直投公司金石投资和汇金立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两家机构分别入股2.2152%和2.8481%,价格仅相当于五个月后神州泰岳发行价58元的20%左右,挂牌四个月又暴涨500%。  这令承销商中信证券备受争议,因其代表了创业板一个畸形的运作模式券商承销造势,旗下PE在上市前火线入股。成都娱音如法炮制,但被反腐风暴袭击,没能走到底。  也是由中信证券作保荐,金石在成都娱音股改后的第二轮融资中入股。2009年12月,成都娱音开始股份制改造,同时聘请了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全面启动上市辅导,目标是于2010年在国内创业板上市。  第一轮增资扩股引入的投资者为12个自然人和邦德国际;紧跟的第二轮引资中,有包括北京弘毅泰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金石在内的共16个自然人与3家公司入股,两轮引资后公司股本从100万元扩张到4600万元。随后,成都娱音迅速提交了上市申请。  在两轮引资进来的很多新股东中,不乏像王峰那样被中信投资报告吸引的跟投者,但更多的是特殊关系者。  接近谭春陵的人士称,第一轮进来的十多个自然人都号称有各种关系,甚至高层背景。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其中一个股东李红,即当地一著名设备代理商之妻。在四川移动分公司总经理李华腐败案发后,这位谢姓代理商被要求协助调查。  成都娱音何以一度备受投资人追捧?首先是盈利能力令人艳羡。成都娱音虽然只有60多名员工,但中移动将年收入上百亿元的无线音乐基地放在四川,而它是音乐基地的独家内容支撑服务商。  知情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截至2009年9月,娱音当年实际收入8000万元,利润5000万元。2010年原预计收入可达1亿元,利润6000万元,而且还隐藏了一些利润以在上市后有更好表现。  而作为中移动飞信业务独家运营维护商的神州泰岳,因坐享中移动庞大的用户基础,使飞信一跃而成中国第三大即时通信工具。据神州泰岳2010年年报显示,飞信业务收入达4.9亿元,毛利率达到74.13%。  其次是对垄断性背景的追逐。这类关系型公司,常常独家垄断某一渠道或资源,有稳定的现金流和巨大的成长空间,对投资者极具吸引力。有的投资人本身就有特殊资源或背景,与公司合力进一步推高竞争门槛,如无外力突然袭击,破坏其独有关系,这些公司将继续其吸金之路,从成都娱音、神州泰岳,到网秦,莫不如此。  最初,成都娱音的主要工作是为彩铃音乐转换文件格式,随着中移动集团对于SP(服务提供商)越收越紧,它从SP向CP(内容运营商)角色转换。2009年底,成都娱音从提交股改申请到完成股改,前后不到一个月,足见当时各方对其上市的支持。  但成都娱音的上市梦昙花一现。李向东案发后,娱音上市进程止步;李华案发后,中移动不再与之续约,投资人纷纷要求退股。去年七八月,成都娱音给了几个机构股东退股承诺,并同意按同期银行利率支付所投资资金的利息。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很多音乐人、音乐内容提供商都无法向移动12530正常上传新歌了。除了少数大牌歌曲或者“红色歌曲”可以特办,中移动音乐基地正常的音乐上传业务程序基本暂停。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调查了解,其原因,一是自去年11月起,成都娱音与中移动合约续签的问题一直悬而未明;二是中移动业务整体调整方案未定。直到今年4月底,一家新公司中国海峡环球已确定替代成都娱音,成为了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新的独家音乐内容运营支撑合作商,娱音命运就此定局。  另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从接近四川移动人士处获悉,去年7月间,成都娱音负责人谭春陵曾赴京与中移动谈判续约之事,无功而返。去年秋,谭主动向警方交代,他曾提供给李向东使用的账户上无故多出了巨额资金。谭称曾向李向东提供一银行卡,卡内预存了200万元。李向东出逃之后,谭在查询账号时发现,这一账户余额已从200万元激增至2000万元。此后,谭春陵被卷入相关调查,成都娱音资金被冻结。  这样的结局,是2009年追捧成都娱音的股东、投资人,以及当地各政府部门都始料未及的。  飞信恐飞走  在中移动总经理案发前已经上市的神州泰岳,本可算是一个典型且完整的PE掘金垄断行业案例。但上市是否是永久的保护伞?已上市两年,PE、投资人和企业能否一劳永逸?答案是否定的。  神州泰岳负责维护运营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就在上市前,中移动还将原本一年一签的飞信独家运营支撑服务协议改为三年一签,这无疑增加了神州泰岳在上市中的吸引力。不过,互联网即时通讯市场是一个相对充分竞争的市场,只要中移动愿意,可以随时替换神州泰岳。但神州泰岳主要营收和利润都来自中移动的飞信业务,对中移动高度依赖,是典型的业务单一型寄生公司。  随着今年11月飞信业务合同的即将到期,飞信业务将何去何从,使神州泰岳的未来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在各种传闻之下负面消息不断,2011年一季度神州泰岳股价已下跌近两成。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最近中移动调整统一了与外包服务商的协议年限,所有新签协议将很可能采用一年一签的模式。原来的合同由神州泰岳旗下全资子公司新媒传信与中移动控股的卓望信息公司签署。但现在,中国移动正在重组卓望系公司,一改过去的“分成模式”为固定劳务费模式。而飞信业务也将收归中移动数据部统管,虽然仍可能会有部分运营权放给新媒传信,但整体业务模式将发生改变。  与QQ等竞争对手的高成长性有着根本不同,神州泰岳既不拥有飞信的品牌,也不具备相关知识产权,由于门槛不高,更无核心竞争力可言,其主要竞争力即在于与中移动的关系,一旦关系发生改变,对神州泰岳的影响巨大。  神州泰岳每年的稳定增长,与各省级移动对飞信的大力推广分不开,飞信业务一直是各省移动公司每年重要的KPI考核指标。然而,从今年开始,中移动即调整了对包括飞信在内的移动增值服务KPI指标,这无疑对中移动整体激励体系是一个挑战。(参见本刊2011年第2期“中移动李跃新政”)  今年一季度以来,受到中移动政策调整不确定性的影响,多个基金对神州泰岳陆续减持,即便有多家证券公司对神州泰岳给出“增持”“持有”等积极评价,神州泰岳股价仍持续下跌。  神州泰岳在2010年年报中已提示相关风险,并承诺要拓展客户范围。“公司对电信行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如果未来电信行业发生不可预测的不利变化或者电信运营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公司将在深化和巩固在电信行业市场地位的同时,加大向金融、能源、政府部门等领域的横向拓展的力度。”  目前,神州泰岳已动用上亿元IPO募集资金投入“农信通”产品,但该产品目前的服务对象仍只有中移动重庆分公司。神州泰岳主要靠核定的飞信活跃用户数量,以及其对服务质量的考核情况来结算服务费,而农信通是由神州泰岳为重庆农村信息网站提供开发、维护和运营支撑,服务费则采用有效用户数和农信通业务分成的方式核算,合同期为两年。  神州泰岳并不能独立实现农信通的职能,又与北京另外一家技术公司签署了外包协议,每月向这家北京公司支付不低于475万元的分成。这种类似于层层分包的模式,目前也正在被中移动收紧。  谁的迅捷英翔  在四川,围绕着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SP公司中,还有一家与成都娱音齐名的公司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迅捷英翔)。这也是一家很有背景的公司,空中网现任董事会主席兼CEO王雷雷与之颇有瓜葛。近日,王雷雷涉案的消息也使得迅捷英翔的命运面临重考。  迅捷英翔成立于2004年4月,注册资本金200万,公司业务几乎全部来源于由李向东掌控的移动无线音乐基地。  从四川移动内部流程来看,迅捷英翔涉及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运营的多个环节。  中移动除与四大唱片公司直接合作外,其他内容供应商都要委托创意和弦和迅捷英翔两家公司集成内容。如成都娱音引入内容后,就由迅捷英翔负责把产品(包括振铃、彩铃)制作完成;如果成都娱音已经制作好产品,则迅捷英翔负责后台技术支撑以及分发。  迅捷英翔与TOM在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TOM在线是负责版权代理的CP集合商,业务包括无线音乐内容版权审核、产品设计和营销、运营支撑、无线音乐品牌建设、市场和用户分析。TOM在线与李向东关系紧密,这在四川移动内部为人熟知。  2004年4月发起成立时,迅捷英翔的法定代表人是洪亮,投资人包括洪亮、盛勇、仇卫民、严珊、戴坚、陈政、杨琨、刘明海。但当年8月,投资人变更为华如秀、盛勇、戴坚、王霆霆。其中,王霆霆为王雷雷堂弟,王氏兄弟的爷爷王诤早年曾任总参通信部部长兼国家邮电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在变更后的投资者当中,华如秀是成都音信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四川移动SP之一)的股东成都创思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而盛勇和王霆霆两人此时均在TOM在线任职,盛勇为TOM在线总裁助理。  2004年迅捷英翔还亏损9万多元,2006年音乐基地正常运营之后,该公司业绩猛增,当年收入2124万元,税后利润889万元;2007年收入5287万元,2009年则收入近1.3亿元。  王雷雷现年37岁,他在1999年加盟TOM,后成为TOM在线CEO。在TOM退市后,2008年10月他以大股东身份接管空中网,任董事会主席兼CEO。就在王雷雷离开TOM的同时,华如秀、盛勇和王霆霆也激流勇退,将迅捷英翔的股权悉数转让,最后由TOM在线原副总裁蒲东皖控制了97.5%的迅捷英翔股权。  王雷雷在互联网界曾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当年后起的TOM之所以能凭借短信收入挤入中国门户网站前四,王雷雷功不可没。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地方电信的领导还是卖王雷雷的面子,别的互联网公司老总想约见中移动或中国电信的省公司负责人很难,王雷雷想见就能见。而在空中网,除网络游戏外,SP业务也是主要收入来源。  据媒体报道,王雷雷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3月24日,当时王雷雷以越野装束亮相,维持其一贯的军人式硬汉形象。尽管空中网董秘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电话问询时否认王雷雷本人被查,多位接近中移动的消息人士均证实4月底王雷雷涉案协助调查。  同时传出涉案的,还有中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马力。数据部是主管中移动增值业务的重要部门,对李向东负责的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业务、考核有较大话语权。  马力为人低调,在业内颇有人缘,以讲义气著称。据业内人士介绍,他原是广东移动数据业务中心副总经理,后因广东整顿SP市场得力被提拔到总部。  2002年1月,中国移动数据业务运营中心在北京成立,并很快对SP的信道费进行了调整。当时,马力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中移动来说,现在该是规范SP市场的时候了。”2004年10月,移动梦网中心和互联网中心被撤消后,马力被调任中移动数据部,任营销处处长,是2006年升任数据部的几位副总之一。  增值业务在中移动业务版块中地位日益重要。中移动(00941.HK)2010年年报披露,增值业务收入达到1514亿元,同比增长15.2%,增值业务收入占营运收入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1.2%。短信、彩铃、彩信等业务继续在增值业务收入中发挥重要贡献作用。其中,无线音乐(含彩铃)收入超过203亿元。  马力也是四川人,与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到底有多深的利益尚不得而知。在马力和王雷雷身后,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受到冲击的关系公司并不止于迅捷英翔一家。来源新世纪周刊)(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中移动增值服务十年兴衰史 SP利益链腐败不绝
今年5月中旬的一天,卓望控股CEO叶兵离开北京,飞赴四川成都。这次,他不再是以领导的身份检查工作,而是因卷入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总经理李向东一案,被成都纪检部门办案人员带走调查。目击者称,叶兵当时被固定在轮椅上。
自李向东和四川移动总经理李华案发,中移动反腐行动已持续一年多,仍然没有停止迹象。黑名单上的人还在增加,而且,漩涡的中心正从成都转向北京,直指中移动无线增值服务的神经中枢——中移动数据部,以及各主要SP(Service Provider,无线增值服务商)。
接近纪检部门人士透露,中移动数据部案由中央纪委一室督办,四川省纪委直接负责。在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原总经理李向东携款出逃后,纪委部门通过一名与李向东关系密切人士所交代问题,顺藤摸瓜,使得中移动在电信增值业务链条上的腐败问题持续发酵。
多位消息人士证实,除叶兵外,中移动数据部副总经理马力也已被带走调查,其涉案金额数以亿计。马力被查后,写下长达四万字的交代材料,里面涉及多个至今仍活跃在互联网和SP领域的公司。叶兵便在马力之后直接被四川省纪委带走调查。此外,包括空中网CEO王雷雷、12580前董事长田涛、12580执行副总裁王诚在内的多家中移动SP负责人,均被协助调查。这些人,有些已恢复自由,如田涛;有些还在被监控状态,如王雷雷和王诚。
6月底,淘米网创始人、原腾讯五大创始人之一曾李青亦被协助调查,消息人士称仍系马力案牵出,与当年在广东的一笔款项有关。
上述诸人,均是中移动SP领域里的标志性人物。
卓望是中移动为管理SP业务而专门成立的公司,亦是中移动试水互联网的试验田。今年44岁的叶兵曾任中国移动数据部部长、集团客户部部长。移动梦网的兴起与发展、卓望的设立与调整,叶兵都是直接参与者。2008年,叶兵取代中国移动当时分管数据业务的副总裁鲁向东,出任卓望控股CEO及卓望下属公司董事长,再次执掌SP的生杀大权。
这并非叶兵第一次被查。叶兵28岁当上湖南电信数据局局长,后因卷入湖南一起电信腐败案被押数月。随着中移动的分拆与独立,叶兵被调往中国移动数据部出任数据部部长。2008年,叶兵被调往卓望担任卓望系公司CEO之前,也曾接受过调查,均不了了之。
马力曾任广东移动数据业务要职,从移动梦网到139业务,再到“红段子工程”都发源自广东移动。2004年,马力调任中移动数据部,亦是关键人物。
王雷雷涉案协查,则更令业界人人自危。王是SP领域风云一时的人物,从TOM网到后来的空中网,及大大小小数十家不为外界所知的影子公司,王雷雷在SP领域涉猎之广,人脉之丰富,根基之深,无人能敌。
多名接近中移动的人士透露,围绕中移动电信增值业务的调查还在继续,如今整个数据部几陷瘫痪,地方分管数据业务的人员更是风声鹤唳。相关SP公司今年的业绩不容乐观。
无线增值服务,是除手机基础通话外的其他应用。中移动在2000年4月成立之初即推出短信服务。当时一毛钱一条(0.1元/条)的短信业务看来毫不起眼,服务繁琐,因此运营商放开交给SP经营,与SP按15∶85分成。这激发了一批包括新浪、搜狐在内的创业公司的激情,电信增值业务从最初的短信,到彩信、彩铃、WAP上网、手机游戏、手机阅读,再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衍生出飞信、手机报、手机邮箱、视频会议、条码凭证等多种服务。这些应用服务,初期价值有限,2000年时一年收入不过1000万元左右,到现在已占中移动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达1514.35亿元。
与反腐相伴随的,是中移动对SP业务大举展开以收权为核心的调整与整顿。这十年间,中移动的增值服务收入节节攀升,但麻烦不断,如黄色内容泛滥、盗号、乱收费等。为了清理市场,也为了从增值服务的增长中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中移动数次改变对SP的管理模式和分成政策,整顿和清肃SP。
从移动梦网到卓望,再到李跃新政,总趋势是从开放走向集权。几乎每次整顿,都在减少SP的数量,也抑制了SP领域的市场竞争。在这种整顿中,SP的生存发展从最初的开放竞争日益走向通过关系寻租,谋求细分垄断地位,相关利益人和公司在地下结成一张密不可分的蛛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腐败犹如附骨之疽,禁之不绝,斩断一条利益链很快就有新的利益链取而代之。新一轮反腐风暴力度前所未有,但这能连根拔除SP11年织就的蛛网吗?
提起SP,几乎每个业者都会提到王雷雷。
从2000年一直活到现在且做大的SP,除了新浪、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均背景不凡。王雷雷是第一批SP里的佼佼者,他将在国内毫无根基的TOM网一度推上了第四门户的交椅,至今仍是活跃在这一领域里的重量级人物。
2000年8月,中移动推出短信业务,当年底,即推出移动梦网创业计划,征集电信增值业务合作伙伴,收入与SP按15∶85分成。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即便今天,这种开放在寡头垄断的电信领域都如石破天惊。“这相当于中国移动建高速公路,SP做自由接入,你拿15%的增长,我拿85%的收益。很具激励性。”一位老SP人回忆。
1996年,王雷雷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一度在上海炒期货。1998年3月,王雷雷与孙静晔创办北京寅诚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寅诚志)。这家注册资本100万元的公司,第二年就被刚刚在香港上市的TOM集团曲线收购,王雷雷也成为TOM中国区运营总经理,翌年升任TOM集团副首席运营官兼在线业务总经理。当时,王雷雷年仅27岁。
这一过程,后来被王雷雷简述为“周小姐邀我加盟”。周小姐即周凯旋,是TOM集团第二大股东,也是幕后实际控制人。
外界当时对这桩收购和王雷雷都颇有疑问,但王雷雷很快展现出才干。出身于通讯世家的他,从短信业务开放中嗅到商机。他说,TOM做网站已经落后,希望通过短信业务赶上。
要做短信,首先要加入移动梦网。最初的SP审批流程不复杂。企业只要提供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等资料,即可提交业务合作申请和商业计划书,由相关省移动公司对商业计划评估后在省内开展业务。如果要在全国开展业务,则需中移动总部批准。不过,资格审批有先有后,领跑者有一定先发优势。
而最早的移动梦网计划发源于广东,广东在业内被冠以“SP革命摇篮”的称号。2000年11月,移动梦网还只有十余家SP加盟。
马力2002年当上了新成立的广东移动数据业务中心副总经理,负责增值业务的对外合作与开发。至马力调至总部的2004年,广东全省的数据业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9%以上,全省“移动梦网”用户达800多万。王雷雷与马力的相识即在此时。TOM的多媒体短信业务正是从广东移动起步。多媒体短信业务早期信息发布、对外推广当时都由广东移动承担。据TOM公开披露的统计,与TOM当时业务往来最多的省公司也是广东移动。
在业界看来,王的家世为他在电信行业积攒了人脉,这对TOM初期的短信业务发展颇有助力。王的祖父王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中央军委电信总局局长,也是第一任邮电部党组书记,以及通信部部长兼国家电信工业局局长。“当时互联网企业都小得可怜,CEO想和地方电信的老总见一面都难,但王雷雷来了,电信口的人都会买账。”一位互联网业内资深人士回忆说。
短信掀起了SP业务的第一个高潮,也拯救了当时面临生存危机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纷纷开通短信、彩信等的订制和推送平台。新浪、搜狐、网易和TOM几家门户网站成为中移动最大的SP。2002年除夕,六小时内仅北京地区手机短信就达到1200万条。这些短信内容雷同,大多为网站订制。
王雷雷兑现诺言,凭借短信将TOM拉上一线。在2001年初便推出短信服务,领先了搜狐半年。2002年中移动推出彩信业务时,TOM在2002年10月率先成为中移动第一个多媒体短信内容提供商,比新浪和搜狐早了至少三个月。仅两个月就有20万用户登记。
2002年下半年,TOM每个月的短信收入已经高达1500万元,远高于第二名搜狐的900万元。2003年3月,短信业务整体收入达到了3000万元,超过预期的2000万元,也因此与当时的搜狐等三大门户网站并列一线互联网企业。同一时期,三大门户扭亏为盈,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上市高潮。
2004年,TOM集团将TOM在线分拆,在香港上市,在招股说明书里,电信增值服务被放在重要位置。王雷雷成为SP“明星”,但同时,TOM的短信业务也因黄色短信泛滥而毁誉参半。
这一年,马力因业绩出众调任中移动总部,在数据部分管包括无线音乐基地在内的多项业务。
王雷雷加入TOM之后,由于TOM集团是外资公司,在国内无法申请电信增值服务许可证,因此当时以TOM集团CEO王和王雷雷等的名义成立内资公司经营电信增值服务,然后通过协议控制将相关收入转入TOM上市公司。据TOM集团披露,深圳新飞网及雷霆系列公司均为协议控制。
深圳新飞网即成立于1999年11月,创立时注册资本仅50万元,共三名自然人股东,王控股90% ,王英持股9%,王朋持股 1%。
以雷霆命名的公司,则有北京雷霆无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雷霆无极)和北京雷霆万钧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雷霆万钧)。其中雷霆无极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仅100万元,王雷雷持股80%,仇岩持股20%。
一位已离开TOM的前部门主管称,TOM当时取得的收益大多来源于雷霆系列公司。
但在推动TOM短信业务同时,王雷雷也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特别是2004年TOM在线成立之后,王雷雷持股并不多,他将重心逐渐转向自己的业务。
2004年4月,注册资本为200万元的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迅捷英翔)成立,并很快成为中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核心SP,它负责将内容供应商的内容制作成振铃或彩铃上传。发起人股东包括华如秀、盛勇、戴坚、王霆霆等。其中盛勇当时是王雷雷的助理,而王霆霆则是王雷雷的堂弟。(详见本刊2011年第19期“寄生中移动”)
类似的公司非常多,包括迅捷英翔、北京讯能网络有限公司等在内,很多公司都与TOM有合作关系。这些公司哪些是王雷雷或其他管理层个人持有,哪些是替TOM代持,收益有多少归入TOM名下,不仅外界无从得知,TOM内部亦是一团乱麻。这也被业内普遍猜测是导致王雷雷最终离开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只是为了绕开国内监管政策,无需成立那么多SP来做增值业务,TOM在线也从未公告相关投资做出。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称,最多时王雷雷实际控制或参股90多家公司,堪称SP第一人。与他有关的SP业务五花八门,从总部到地方都有。很多想做增值业务的公司都拉王雷雷入股合作。
因一人而兴,一人而衰
2004年,SP业务如火如荼之际,整改开始了。
在中移动开放政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国内SP数量激增,到2004年,与国内各大运营商签约的SP数量已突破9000家。然而,让中移动和其他电信运营商苦恼的是,短信诈骗、乱扣费、黄色信息泛滥等问题也接踵而来,不仅使企业形象受损,亦因“制造不稳定因素”而受到来自监管高层的政治压力。其时,增值业务虽已增至316亿元(2004年),但占比不过6%,在中移动眼里是“收不到多少钱的麻烦货”。
知情人士介绍说,从2002年到2005年初,中移动客服部门70%的精力都在应付用户投诉。为了赚钱,很多SP不择手段,到处找中移动技术上的漏洞违规操作,“太狠了!有用户刚买卡开户,就被扣费数百元”。
接近中移动数据部的人士透露,当时中移动开会,有的省级移动公司总经理直接站起来痛骂中移动数据部负责人,问“为何出问题了要我们解决,而结算和经营权却在总部”。
之后一段时间,中移动一度下放审批权,由各省结算、各设网关。SP要做全国业务,必须一个个省去谈,这加大了SP经营全网业务的难度,但反而巩固了王雷雷这样具备背景资源、能游刃于多个省级移动之间的人物的地位。
2004年6月开始,中移动又连续颁布了禁止短信代收费,统一MISC平台,清理短信沉默用户等一系列政策,打击面几乎涵盖所有SP。同年,信产部出台文件,要求SP必须获得信产部颁发的跨省经营牌照,才能在全国开展业务;申请跨省业务的SP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0万元,申请省网的SP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到2006年,中移动出台“二次确认”政策。各省移动亦根据总部要求制订对SP的各种考核处罚方法。
上述政策带来了SP领域的一次大规模洗牌,几乎所有SP都受到冲击,小公司出局,大公司亦被频频点名要求整改,其中包括。2006年,雷霆无极因违规操作引发客户投诉,被广东移动通报整改。2007年信产部曝光13家违规SP,其中包括北京雷霆万钧和深圳腾讯,违规行为涉及业务名称与内容不符、虚假宣传等类似“代收费”事项。
所谓代收费,就是很多不合法服务,比如黄色信息拿不到接入号,却通过合法服务的接入号将收入转接过去,这体现出来就是服务申请名不副实。
但真正有背景的公司都有“办法”挺过整改。以雷霆万钧为例,2007年被曝光的同时还被广东省移动在考核中评为优秀。腾讯亦不受影响,至今类似代收费业务仍是其电信增值收入的大头。
整改还为中移动相关管理人员开辟了新的寻租空间。一家SP公司中专门对接运营商的人员称,他在处理一个可能要因违规扣分的问题时,曾被中移动数据部人士私下告诫:“此事可算违规,也可以不算,就看我们怎么看。”这实际上在暗示其送礼,但由于工作人员并无表示,该问题后被判违规。
2005年,中移动又将过去“15∶85”的分成政策调整为“3∶7”,惟有TOM、空中网、新浪、搜狐、网易等保持原分成不变。不过,大互联网企业普遍感到增值服务比过去难做,加之网络游戏和互联网广告收入增势喜人,重心便逐渐转移,电信增值服务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从2006年开始TOM一半是由于整改,一半是由于王雷雷的重心转移,高度依赖电信增值服务收入的TOM在线,无线业务收入持续下滑,当年15264万美元,较上年下跌3.3%,次年中报收入仅为5.65亿港币,同比下降27.8%,2007年9月退市。
此后,每年中国移动都要对一批SP企业进行清查和惩处。这一定程度上确实规范了SP的运作,抬高了SP的违规成本,SP公司数量大减,但资源迅速向一些有背景的大公司集结,甚至因小公司的退出以及与相关利益人捆绑得更紧密而在细分领域形成垄断。SP领域逐渐变成张锐、谭春霖等关系人的吸金场,拼的更多是关系、背景,而非实力。成都娱音和迅捷音翔即为典型,在李向东的支持下,这两家公司成为了音乐基地的核心技术服务商。
无线天利则是另一家以背景取胜的SP,业界盛传这家公司与王雷雷和叶兵关系密切。叶兵是湖南人,作风泼辣,20世纪初即任中移动数据部部长,移动梦网模式即在他任内建立。叶与王雷雷结交很早。2006年,叶兵出任中移动集团客户部(下称集客部)部长,当年无线天利即告成立,初始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现在已增至60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无线天利主要为手机集团客户提供移动信息化应用服务。2007年,圈内闻名的中国移动财信通俱乐部成立,发起人即包括无线天利、中国移动和中建投等8家国有大型券商。
据无线天利的年审财务报告,该公司一直盈利,且利润率颇高。成立后第二年,2007年年检即显示收入2396万,净利363万;2008年年收入6487万,净利1104万;2009年年检收入9230万,净利2649万。公司目前正准备上市。
工商资料并未显示无线天利与王雷雷有股权关系。公司成立时股东主要为钱永耀,日改制和增资扩股后,变为钱永耀控股59.39%;钱永美16.485%,邝青276.75万,孙巍270万,江阴鑫源公司14%。钱永耀生于1965年,曾任上海联和投资总经理助理。
一位曾与无线天利谈过合作的业内人士形容说,“他们太傲了”。无线天利可通过为中移动集团客户服务获得10%以上的分成。“集客部都是大客户,每笔单子收入都可观。”上述业内人士称。
在SP领域,因关系而兴因关系而衰的例子每年都在上演。2008年9月,王雷雷离开TOM前往空中网,TOM的短信收入就一落千丈。2010年3月,雷霆万钧被中国移动通报列入黑名单,包括TOM音乐、社会新闻等15项具体业务被清退。而空中网第四季就从上一季的亏损2157万美元变成盈利252万美元。2010年7月,中移动又公开北京雷霆万钧和联动优势的“自消费”作弊行为。而李向东出事之后,成都娱音负责的业务已于今年4月被一家名为中国海峡环球的公司所取代。
联动优势的优势
整顿的同时,技术也在进步,SP领域从最初的短信、彩信等初级增值服务,拓展到了代扣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商务和金融相关领域。但新浪、搜狐等互联网公司已日渐淡出这一领域,现在在SP领域里活跃的是很多不那么有名、但其实很有能量的公司,比如联动优势和前述的无线天利。
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其中北京博升优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博升)投资760万元,占股38%;中国移动、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下称银联商务)投资620万元,占股31%。当时董事会成员包括温云松、李凌(来自银联商务)、万建华(来自银联商务)、鲁向东(中移动集团副总经理)、陈坚、张斌。张斌为公司总经理。
其后几经变更,博升股份增至84.5% 但根据股东协议,享受的股东权利是60%,持股各7.75%的中移动和银联商务则分别享受20%的股东权益。
2008年4月,公司法人由李凌变为鲁向东。董事会成员包括鲁向东、高念书、张斌、李凌、于剑鸣、温云松、赵志强(银联商务)、谢岷。总经理仍是张斌。其中于剑鸣为新天域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四个月后,张斌又取代鲁向东成为公司董事长。
2009年10月,联动优势的注册资金增至1亿元,股东将2008年末未分配利润中的2000万元转增注册资本,其中博升1200万元,占股79.6%,中移动和银联各占10.2%。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张斌为中国原电子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芝家人。而且,王雷雷与联动优势亦颇有瓜葛,这要追溯到联动优势大股东博升。
博升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中郑建源500万元,张斌150万元,合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350万元。后郑建源的500万元辗转转让给了张斌。张任博升董事长。
2004年1月,张斌将10%的博升股份转让给大连海昌集团董事长曲乃杰。2005年后,王雷雷当时的总裁助理盛勇投资4800万元,成为博升第二大股东,占股48%。2009年,博升股权又变为,张斌和李涛各持股2900万元,冯珏、李育红、王秀英各1400万元。后三人均为王雷雷旗下雷霆系等公司的股东。
联动优势主要做手机支付,这被业内视为一本万利的生意。中移动目前应用的有两种支付方式:与银行合作的手机钱包;从手机话费中扣除的小额支付,即手机支付。
熟悉联动优势的人士称,2006年中移动陆续出台了各类规范政策后,很多SP开始找联动优势合作通过手机支付来收费,这部分市场越做越大。一位曾与联动优势合作过的SP回忆称,联动优势关系很硬,当时必须得找它们才能解决扣费的问题。在王雷雷主政时期,TOM也是联动优势的战略合作伙伴。
根据股东协议,联动优势其他股东与中移动、中银联的分成模式为6∶2∶2。联动优势从2007年才开始盈利,之后每年收入都在3亿元以上,净利润数千万元。2009年,联动优势营业收入9.32亿元,净利达1.44亿元。
卓望试验田
中移动从未放弃进军互联网的野心,也不甘于在电信增值领域只做一个开放平台。随着电信增值服务收入的增长,它越来越希望扩大自己的统治力。从2004年开始,中移动通过卓望开始作实和收拢对SP的管理,并试图闯出一条路,但效果不彰;从2006年开始,中移动又推出基地模式,鼓励省公司竞争新业务基地。四川移动脱颖而出,成为中移动的无线音乐基地。
卓望最早设立于2000年,主要成立了卓望数码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卓望数码)、卓望信息网络(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卓望深圳)两家公司。它们均由日中移动在开曼群岛发起设立的卓望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卓望控股)控制。
2004年,卓望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卓望信息)成立,又称为移动梦网运营支撑中心,它成为最早的SP大管家,是卓望控股的全资子公司。
卓望设立之初,就是希望设立一个融资平台,并作为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因此,卓望控股成立不到两年,便陆续引入美林、沃达丰和HP(惠普)等财务股东,合计占股20%多,中移动控股70%多。不过,据中移动内部人士透露,这里引入的美林背景复杂,实际上是美林与前女排国手杨希联合投资。当时参与交易人士则称,当时美林入资中移动为杨希引荐,因此安排了股份。
一家外资股东的内部人士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中移动谋划互联网发展策略,曾请麦肯锡做了半年研究。麦肯锡设计了三条道路。一种是自己做,但国企没有机制和人才,没有做互联网成功的先例,一些省公司尝试过也未能成功;第二条路是收购。当时腾讯才估值150亿元,要价300亿元,但中移动不舍得,也担心买进后管不好。第三条路就是引入外资做。
中移动选了第三条路。经过中移动党组会反复讨论、评审后,外资股东进入谈判。为了在企业中引入人才,并建立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治理机制,外方股东提出设立10%-20%的期权计划,一部分送,一部分买。董事会亦曾计划要独立上市。但仍碍于国企的决策机制,据这位外资股东透露,期权计划与上市计划均未能执行。
在卓望信息成立之后,中移动与SP的合作大多通过卓望信息签约,比如飞信业务,神州泰岳就是与卓望信息合作。只有少数公司如12580直接与中移动合作,还有部分SP则与地方基地签约,比如成都娱音和迅捷音翔。
在此之前,中移动省公司曾一度获得结算权,但SP改成与卓望信息签约后,意味着收入又归总到总部。而卓望信息将所得收益,与中移动按五五分成。很多SP对此不满:“他们都不做什么事,就是分钱。”不过,据一位卓望信息前高管透露,公司主营业务还是手机报,80%收入来源于此,一个用户收费3元/月,共有6000万用户,一个月收入就近2亿元。而且基本上没成本,内容由媒体免费或低价提供。仅去年一年,卓望信息收入就高达20亿元,按协议,中移动可分走10亿元。卓望信息员工从300人很快扩张到1000人。
但或许是赚钱太容易了,除了依靠中移动用户资源的手机报,卓望信息并未能在互联网开疆扩土。而且由于激励机制不足,人员不断流失。前述外资股东人士评价说,卓望是中移动内部最贴近市场化的,但和真正的市场化公司相比还差得远,加上外部调查,现在已经很难做了。不过,他否认了外界关于中国移动有意让外资股东撤股的传言,外资股东目前也无意撤出。
去年5月底接任中移动总经理的李跃已从卓望开刀,开始对SP进行大手术。今年上半年短短数月时间,卓望系公司基本完成重组,原有的卓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四家公司卓望数码、卓望深圳、卓望信息和一三九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卓望139社区)全部整合到卓望信息名下,再下设飞信事业部、创新业务事业部、互联网事业部、新媒体事业部等八大事业部。
知情人士还透露,从今年开始,卓望信息也从分成模式改成了劳务支撑费,即中移动每年包干5000万元给卓望信息,其余收入全部上交中移动。据多位业内人士称,手机报在央视大火等报道上失控遭批,以及无线音乐基地李向东腐败案均是导致马力案发的导火索。
此外,中移动腐败案办案人员亦在调查外资股东的真实身份。公开资料显示,引美林入股的杨希曾与北京市邮电局合作开发著名的贡院六号,杨还与前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前中组部副部长刘泽彭及孙晋芳等发起山花网球基金,资助贫困儿童从事网球训练。
真正尝试互联网的期权激励模式来做互联网的是139。但与卓望一样,同样没能在互联网闯出新路。
卓望一三九为系列公司,在国内持牌运营的是一三九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11月成立,注册资金1000万元。叶兵、张晓明、涂志森、罗川、陈瑞卿五人各出资160万元,张鹏200万元,上述六人均为卓望管理人员。其中,曾任微软MSN中国总经理的罗川是中移动以“股权激励”为条件招揽的互联网人。
但财新《新世纪》记者多方了解,北京持牌公司虽名义是个人股东,其实通过协议控制,实际控制人为139移动互联(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139),实际操作的管理层持股激励比例不能超过10%。这是为了规避对于电信业务相关的外资禁入的一些监管政策。
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因腐败问题而引发的更为严格的延伸审计中,审计署曾对这一结构表示过疑惑,并要求研究可行性,之后经董事会反复讨论,李跃决定放弃。
139模式自创立以来一直没有实现盈利,2008年净利亏损仍高达1866万元。
一位曾帮139融资的投资人坦言,互联网是要烧钱的,社区网站就更是如此。139没做成是因为新推出的几项业务139说客、社区都需要很大的投入。139业务从广东移动开始试点。中移动的投入只有1000万美元左右。“一个网站至少得3000万美元投资。”上述投资人称。
接近中国移动数据部的人士也称,139创新的业务即139说客,类似于手机微博,比新浪微博还早,是目前惟一可以打通几大主要微博平台同时推送的手机平台。在他看来,139说客挣钱没那么快,但前景应该不错。
无论是尚未盈利的139,还是依靠资源优势盈利能力超强的卓望信息,总体而言,中移动已经意识到电信增值服务距离互联网很近,试图引入创新机制来拓展,但这些向市场化靠拢的尝试均受制于国企的机制而以失败告终。
现在,139业务的具体运营已交还给广东移动,139互联公司则已于去年底注销。目前中国移动将互联网基地设在广东,由其负责整合飞信、139、梦网等互联网业务。139的收回以及卓望模式大调整,意味着过去五年多,中移动在SP管控上的新尝试被全面否定。
11年来,中移动一直试图为电信增值服务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路径,从最初的放开,到规范与收紧,再到试图收回部分业务自己做,兜兜转转,似乎陷入一个尴尬境地:一放就乱,一收就腐。而在SP领域里呈现的趋势是,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大公司在逐渐远离,靠关系上位的公司有如韭菜,割完一茬又生一茬。
中移动自己从未能造就一家真正的市场化公司嵌入互联网领域。2011年上半年,随着中移动全面收紧对SP的管理,又有大批SP人开始转投互联网。“现在大家都想,能绕开运营商的,就绕开运营商,宁可做像苹果或者Android的系统客户端。”一位SP人士说。
SP出路何在?在多位业内资深人士看来,中移动早期推出的移动梦网创业计划,是开放式平台,合作分成亦极大激励了创业者的热情,这原本是一个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发展模式,只是后来在各种压力及国企固有的制度性问题影响下走偏。
包括资深互联网人谢文在内的多位业内观察家,均肯定中移动开放SP业务的历史功绩。谢文回忆说,中国电信行业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已引入有短信功能的无线设备,但直到中移动推出移动梦网计划,才带来短信业务大发展。这被认为是很有魄力的一件事。而短信领域的竞争也非常充分和开放,让很多互联网公司分享到了好处。接近中国移动数据部的一位人士透露,当时数据部的人都忙疯了,“找合作的人每天都来排成长队”。
随后的整顿与规范虽然势在必行,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被扭曲成寻租通道。
中国移动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已推出多个版本。日,中移动又对移动梦网合作伙伴公司级信用管理机制、业务日常考核退出等管理规定进一步补充完善。但这些规定更多的是收紧了准入通道,近几年来,很多合作伙伴在细分领域甚至成为垄断者,结果是一旦与中移动结成联盟,这种考核与规范就不那么奏效,即便公开处罚过,也未必对公司实际运营造成影响。
日,网秦准备递交上市申请的前一天,央视“3·15晚会”曝光网秦与北京飞流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串通,强制用户消费。当晚工信部即指示三家运营商对网秦应用软件下线处理。网秦的强行扣费往往通过天津易达通实现。但天津易达通作为中国移动梦网全网接入SP,几乎没有遭受任何处罚。5月5日,网秦在美国正式挂牌上市前,三大运营商又陆续恢复上线。
对SP的管理也从相对透明走向暗箱操作。接近中移动数据部的一位人士说,用户使用量的数据在最初几年本来是开放的,后来变得不透明,一般以移动宣布的数量为结算标准。加之分成从早期的15∶85逐渐升至3∶7,2006年后,更进一步提升到4∶6,普通SP收益逐渐缩减,但有关系的SP仍能获得较高分成。SP逐渐失去了活力。这位人士称,后来中移动也意识到,就转而认为与其让别人吃,不如自己吃。而底下掌握资格审批权的人干脆成立各种关联公司来吃,SP的竞争格局逐渐腐化。
“短短几年时间,一个本来有进步意义的好业务与商业模式,因为体制问题而毁掉,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谢文说。在他看来,现在的SP为什么会高度同质化、高度利益化、高度黑箱操作,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移动互联网和客户端的趋势是全面开放,如果中移动将SP全部收回来自己做是逆潮流而动,只能将自己做死,应该改的是管理规范、让游戏规则清晰化、透明化,“只有开放,才能做好”。
坐享6亿用户资源 12580四年练成吸金器
加入12580还不到一年半的李一男,与董事会的关系正在恶化。
在7月1日举行的一次董事会上,12580的CEO李一男提出,因市场环境不好,要降低今年收入预期。此举令投资者颇为不满。在他们看来,12580现在的收入不仅有从中移动获得的无线业务分成,也有商户广告,而且后者发展势头不错,即使中移动调整SP政策,将分成模式改为支付劳务费形式,对整体收入影响也不会太大。
此前,李一男被卷入中移动腐败案的谣言一度在网上盛传。但财新《新世纪》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证实,涉入中移动案的并非李一男,而是12580的另两名高管,其中董事长田涛于今年清明节期间被河北公安带走调查,事涉工信部原电信管理局局长苏金生案。苏金生曾是中移动成立初期的筹备组组长,目前由河北公安立案调查。12580执行副总王诚,则与中移动数据部的副总经理马力关系密切。有消息人士称,他当年加入凤凰网和后来加入12580均得益于马力的安排。目前,田涛已恢复自由,而王诚仍在协助调查。
在中移动的众多SP中,12580地位相当特殊。2007年,为了发展一种可匹敌中国电信114的业务,中移动推出了以“一按我帮您”为谐音的12580。负责运营的,是一家名为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无限讯奇)的公司。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为数不多的几家与中移动数据部直接签约的SP公司(其他大多通过卓望信息与中移动合作),而且能免费共享中移动高达6亿的用户资源,甚至还有通道费豁免及免费广告宣传等诸多便利。这一切优越条件,使得12580在短短四年间发展成一个年收入4亿多元、净利7000万元的企业。
无限讯奇官方介绍称,该公司是中国移动12580业务独家合作伙伴,负责开发和建设中国移动12580业务核心系统、内容采编与发布、广告销售、用户拓展与服务等运营工作。
无限讯奇的业务颇有特殊性。据无限讯奇的一位内部人士介绍,它独立于卓望体系之外,所有业务协议全部都绕过卓望与中移动直接签署(在2004年后,除地方基地外,SP大部分都与卓望签约)。其次,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12580可通过中移动的渠道在全国提供服务或发送手机播报,却无须为此支付通道费。
12580一年省下来多少通道费呢?所谓通道费,即发送彩信时占用中移动通道资源必须支付费用。通道费的收取标准一般为,服务用户规模较大的按每户0.5元收,关系特别好的可减至0.3元;发送量小的,则按每户1元收取。
12580所提供的服务包括语音搜索、手机交通违章查询、手机天气预报查询等。用户为这些服务支付的费用,中移动与1分成。
据无限讯奇内部人士介绍,无限讯奇共包括四块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语音搜索;商旅服务,类似手机携程订酒店机票等;传统SP业务(即无线业务);媒体业务,即手机播报。从今年开始,无限讯奇已开始转型重点做无线搜索,即通过短信、Wap等的搜索服务。
最初两年,无限讯奇的收入主要来自与中移动的分成,后来来自商家的广告费渐涨。即当用户电话咨询时,将用户转接到相关的商家,商家将为此给中移动支付广告费。据接近无限讯奇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广告费已占其总收入的一半左右。
此次涉案的王诚主要分管无线业务,即传统SP业务那块,前述手机交通违章查询,手机天气预报查询等均在此列。中移动为了加强对省移动的考核,设置了KPI指标,将奖金与绩效挂钩。各省为了完成任务,有时会选择将增值业务做大,12580因此而获得很多免费宣传与推广,也因此增加了收入,当时分管无线业务的王诚负责与各省移动沟通。今年,中国移动已彻底砍掉了这一指标(详见本刊2011年第2期“中移动李跃新政”)。
前述12580内部人士介绍说,原则上,12580可以共享中移动6.11亿手机用户数据,但目前12580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四川等六大省市提供服务,推送用户数达数千万。但类似12580生活播报几乎没有用户主动订阅,都是中移动给用户绑定推送,但由此而来的广告收入全部归公司所有,无需与中移动分成。这部分去年的广告营收在亿元以上。
倚靠中移动的“免费资源”或“廉价资源”,12580能最大程度上开发和享用客户资源价值,最终的受益人是12580的股东。
中移动规定,所有手机报业务都要通过卓望,但12580手机生活播报不在此列。生活播报的内容包括财经、时尚、汽车、健身等,主要由上海讯奇完成,经营比卓望更灵活,卓望不能独立做广告,但12580可以。
无限讯奇共有300多名员工。工商年检显示,公司在2007年、2008年均未盈利,亏损额超过2000万元。至2009年收入约3.60亿元,净利5298万元;2010年收入为4.47亿元,净利7010万元。
城头变换大王旗
北京无限讯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短短四年多时间股权频繁变更。创始人包括田晓杉、张志浩、刘娟、怀千江、周韬、丁华鹏六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到2007年4月,周、丁二人从股东名单上消失,田晓杉、张志浩、刘娟、怀千江分别出资343万元、323万元、284万元和50万元,刘娟任法人代表,总经理为张志浩。其中田晓杉即为田涛之子。张志浩曾在腾讯任职。
2007年7月和2008年5月,上海开拓投资有限公司与上海诚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又分别出资136.36万和83.73万元加入。董事会成员包括:田涛、孙丽、张志浩、黄鑫、许志明。
2008年8月再变为十方出资:增加刘学敏、陈文江、梁建龙、苏州极锋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刘学敏、陈文江、周树华(苏州极锋)进入董事会。
之后的2009年3月,上海诚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股权又辗转转至北京天智勤睿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怀千江的股份则转给怀铁成,刘学敏转让给梁田,上海开拓转让给虞学东。公司法人代表和总经理变成李一男。
据财新《新世纪》记者调查,上海诚贝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及后来的北京天智勤睿均为田溯宁发起设立。另一股东陈文江则是鼎晖投资分管该项目投资的负责人,其股份是替鼎辉代持;周树华则来自另一家风险投资基金北极光。
多位知情人士还透露,华为与12580也有渊源。股东田晓杉是公司董事长田涛之子,从不参与公司实际运营。2008年出现的名叫孙丽的董事,曾是IT经理世界的记者,写过不少华为的报道,后来做了一家小公司卖给了华为,赚了点钱,又拉华为一起投资了12580。田涛本人亦与华为总裁任正非有深交。
据前述12580内部人士透露,除李一男外,公司其他外聘高管都没有股权激励,在他看来,这也影响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无限讯奇为全网SP,与中移动关于12580的协议今年底到期,大势所趋,今年将从分成改成支撑费,但无限讯奇自己做的手机播报内容及广告分成方式还将继续。
无限讯奇的广告代理业务主要由2006年11月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北京无限讯奇新传媒广告有限公司负责。但手机生活播报的制作和经营方为上海讯奇无限传媒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无限讯奇和媒体广告人江南春合资,其中无限讯奇控股66.6%。据财新《新世纪》记者了解,江南春旗下广告公司也曾负责代理12580的广告。
(本文来源:《新世纪》-财新网 作者:赵何娟 于宁)
{{news.titl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迅捷通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