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法律知识,我梦见男朋友的父母在小的时候父母离婚了,15岁的时...

&&&& 下午接到妹妹的电话,说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爸爸妈妈闹着要离婚。说要我请假回家去。我现在人在外地工作,跟我办了结婚证的男朋友在一起。
&&&& 两三年来,父母也是经常吵,曾经我一碰到他们吵架,我就默默地流泪,我内心非常害怕他们离婚,害怕家庭破裂。
&&&& 可现在,我的心都已经麻木了,我自己也结婚了,我现在认为,如果真的没有了感情,一直纠结在一起,也是痛苦的事情,也许分开彼此都解脱了。如果是我自己的婚姻,以后如果真没有感情了,我也会这样做的。
&&& 可是,家里的环境,是一个还很传统的环境,认为离婚名声不好听。
&&& 我现在不懂要不要回家里去劝他们,回去也不一定劝得了。可是我的亲戚都要我回去劝我爸爸,因为以前爸爸都很重视我的意见。
&&&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跟我男朋友讲,我心里有点担心告诉他之后,他会不会认为我的家庭这样,连带的认为我也不好呢。
&& 每天寻找快乐,可是烦扰总是自动找上门来。
& 我该怎么办,大家可否给我点意见?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09-07-24 17:01
天要下雨,娘要佳人,由他去吧
肯定要跟老公讲,不讲更不好
发表于:09-07-24 17:01
啥也不说!
你们的事他们一定都考虑到了。
等过了冲动期,你们再看看有没有复合的机会。
发表于:09-07-24 17:02
暂时观望吧。
发表于:09-07-24 17:03
小孩小的时候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大了就无所谓了,因为有了自己的世界了。所以人都是自私的。
发表于:09-07-24 17:10
爹妈这么大岁数了才离肯定是因为以前顾及到孩子还小
刚看题目还以为是10来岁的小姑娘发的帖..
回不去的从前,讲不出的再见
发表于:09-07-24 17:13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板凳有4条腿 的话:
小孩小的时候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大了就无所谓了,因为有了自己的世界了。所以人都是自私的。 ...
小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完全独立啊 长大了都是独立的个体了 再说父母的情感问题 不是说子女不喜欢就不会怎么样的
尊重他们的感情也是子女能做的 我们能改变的又有多少呢
干涉了结果就会不一样嘛
反正我是这么觉得
婚姻中的我们
男人拘小节一点点
女人大义一点点
那样我们会生活的更幸福
发表于:09-07-24 17:15
&&[第2版 07-24 17:15]
又当了 卡的重复了 破啊
婚姻中的我们
男人拘小节一点点
女人大义一点点
那样我们会生活的更幸福
发表于:09-07-24 17:15
以前我和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 我吃着吃着就就会拿爸爸妈妈开玩笑 说 你们两人离婚吧 然后每人再找个结婚 这样 我就可以常常两边吃饭 两边住了....然后老妈老爸就会用筷子敲我的头!
无爱则无忧,无痴,无惧,爱的太投入难免患得患失!
发表于:09-07-24 17:17
以下是引用 第2楼 杀人放火 的话:
天要下雨,娘要佳人,由他去吧肯定要跟老公讲,不讲更不好...
请问你是以男性的思维考虑的吗?我在乎我男朋友的想法。所以才不懂要不要跟他讲。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7:21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板凳有4条腿 的话:
小孩小的时候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大了就无所谓了,因为有了自己的世界了。所以人都是自私的。 ...
小的时候是不希望父母离婚,大了也不希望,只是长大了,考虑问题比较成熟了。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世界,所以就无所谓,自私了,恰恰相反,小时候才是自私,怕没有完整的家庭,长大了会为他们考虑,知道如果他们呆在一起不幸福,就分开算了。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7:24
其实我现在还是很害怕他们真的离婚,可是又告诉自己不要那么自私,随他们算了。
但我的叔叔、姑姑等等,他们都让我去劝他们,不要让他们离婚。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7:25
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如果真离了,我还是会很伤心的,以后一切都将不一样了。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7:35
办了结婚证就是老公了
当然要跟他讲了
云淡风轻,惬意生活
发表于:09-07-24 17:41
以下是引用 第11楼 百变妖精85 的话:
,小时候才是自私,怕没有完整的家庭,长大了会为他们考虑,知道如果他们呆在一起不幸福,就分开算了。...
可是大多数的父母会为了孩子凑活着生活。而最美好的10多年也是放在了孩子身上,你让他们现在分了各自寻找各自的幸福,哪那么容易呢?
发表于:09-07-24 17:45
你可以劝,但决定权还在你父母手上
如果他们生活在一起很痛苦,那又何必强把两人拉在一起,追求形式上的婚姻存在呢?自欺欺人而已...
柔情&*&侠骨
发表于:09-07-24 17:51
父母离婚与否只在于他们自身对婚姻 对家庭的看法 两人在一起还有没有感情
作为子女 实在没有必要参与
有句话叫 鞋合适不合适 脚知道
夫妻以外的人通常不能切身体会身处婚姻中的感受
so 你还是问问他们为什么要离婚 让他们好好沟通 如果两人都觉得实在过不下去了 分开未尝不是好事
帅虎&你已经离开快一年了
我们从来没有忘记你
老爸时常会把
熊熊叫错你的名字
你的饭盆水盆和球还在墙角
你在哪儿啊
发表于:09-07-24 17:59
我爸我妈 闹离婚十几年了,现在两个人又好的跟鬼一样。呵呵。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发表于:09-07-24 18:35
其实不开心就分开好了~~~可能他们为了你们已经委屈一辈子了~~~~
让他们暂时分开冷静一下~仔细想想~
当然你们如果不想他们分开的话就在这段时间多互相开导开导~想想对方的好吧!
发表于:09-07-24 18:45
首先,你男人是你老公了
其次,你父母是成年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吧
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杨佳
发表于:09-07-24 18:45
以下是引用 第16楼 板凳有4条腿 的话:
以下是引用 第11楼 百变妖精85 的话:,小时候才是自私,怕没有完整的家庭,长大了会为他们考虑,知道如果他们呆在一起不幸福,就分开算了。...可是大多数的父母会为了孩子凑活着生活。而最美好的10多年也是放在了孩子身上,你让他们现在分了各自寻找各自的幸福,哪那么容易呢?
现在压根就不是我要让他们分开啊,一个充满欢乐回忆的家,曾经一个温暖的家,我怎么会希望他们分开呢,他们分开 了,家也没有了。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8:47
以下是引用 第17楼 侠骨柔情 的话:
你可以劝,但决定权还在你父母手上如果他们生活在一起很痛苦,那又何必强把两人拉在一起,追求形式上的婚姻存在呢?自欺欺人而已...
是啊,站在大人的角度,应该这么想,可站在孩子的角度,真的很不希望他们分开:(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8:48
回复 第18楼 的 漂漂的小野猫:
谢谢你的意见,只能如此了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8:49
以下是引用 第19楼 世界相信你 的话:
我爸我妈 闹离婚十几年了,现在两个人又好的跟鬼一样。呵呵。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
要是这样就好了,可我家的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8:52
回复 第21楼 的 端木若愚:
我决定还是等这件事的最后结果再跟我男朋友讲,我们是刚领不久的证,还没办酒,在我感觉还是男朋友。
我先打电话了解情况吧,希望我的亲戚不要说我没有良心。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19:10
还是不要讲吧。。。
但是我觉得你要回家。。。。
&鑫鑫妈。。
&鑫鑫爸。。。&
发表于:09-07-24 19:34
还是暂时不要说吧
发表于:09-07-24 19:46
以下是引用 第7楼 叶月歌 的话: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板凳有4条腿 的话:小孩小的时候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离婚,大了就无所谓了,因为有了自己的世界了。所以人都是自私的。
...小的时候自己还没有完全独立啊 长大了都是独立的个体了 再说父母的情感问题 不是说子女不喜欢就不会怎么样的尊重他们的感情也是子女能做的 我们能改变的又有多少呢干涉了结果就会不一样嘛
反正我是这么觉得 ...
同意7楼,如果没有感情了,勉强在一起也没意思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发表于:09-07-24 20:24
你的父母为了什么要离婚呢?你认为他们应该离吗?
等你回了以后了解情况后,和你的父母沟通过在跟你男友说比较好!
我认为娘家不是所以的事都要跟老公讲的!!
发表于:09-07-24 20:36
&&& 你自己理智的判断一下,他们之间到底有没有感情,如果有,就不要离婚。有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毕竟人老了,需要伴侣在身边照顾,做儿女的忙的很,不可能每天都伺候在他们身边的。
&&&&我建议是,劝合不劝分!说个自私的话,离婚后,某一方再找个老伴,那你们头昏的日子就长了。
发表于:09-07-24 20:49
谢谢各位胡同友人热心地为小女子出主意给意见,真的是不胜感激。
刚已经分别给我老爸老妈打过电话了,没想到这么大的人了,听到爸爸说出离婚,我还是流出了眼泪。讲了很久很久,最终爸爸说如果妈妈要离,他就离,如果妈妈不离,他也可以过下去。妈妈最终说为了这个家,她会撑下去。
&&&&了解了情况,这次闹得真的很大,所有的亲戚几乎都到了,他们打架了。是妈妈说要离婚的,可是实际上可能是她太气、太失望了,才做出的冲动的决定。现在事后,她可能考虑了很多,最终还是不离婚了吧。
&&&& 听妈妈说了那么多爸爸的不好,我站在同是女性的立场,认真地跟妈妈分析了很多,我说既然他这么不好就分了吧。可是妈妈说要挽救他,要挽救这个家。
&&&& 一直劝妈妈对爸爸死心,每一次都是爸爸让妈妈失望、伤心,可是妈妈却一次又一次对爸爸燃起希望,又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伤心,为什么她不死心呢,也许是妈妈对爸爸还是有感情的吧,可是好像爸爸对妈妈不是那么的有感情了。爸爸不离婚,也是为了这个家吧。可是虽然他们保留了这个完整的家,但他们一直这样吵下去,难道孩子就会觉得幸福吗?
&&&&& 这是上一辈人对待婚姻的方式。
&&&&那么,我们呢?
&&&& 婚姻是一门艰深的学问,我想我要努力学会去经营两个人的婚姻。
&&& 阿弥陀佛……只希望我的婚姻之路一路平坦,把婚姻学修个完美学分。
&& 同时祝愿西祠所有的男男女女,进入围城的,还是享受单身的,都幸幸福福,快快乐乐!!!&&&&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20:53
理智处理好父母之间的矛盾,你是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纽带,有个健全的家庭是件幸福的事,你要做个和事佬哦
发表于:09-07-24 20:58
回复 第30楼 的 想想再告诉你:
现在我打算当这事就这样过了,不再跟男朋友讲了。想一想,讲了也没什么,如果是让他帮我出主意,这么多年一个人的时候,还不是碰到问题都要自己解决,我想我要坚强一点,可以自己解决的事就自己解决了吧,再说,说了还不懂得会有什么不良后果呢。
&&&& 婚姻,要学习的好多……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4 22:06
没有感情在一起也勉强不来的,
其实,还是离婚的好!~
我只是,睡了&一觉,
醒来,什么都没了!
发表于:09-07-24 22:25
理解你的父母,尊重他们的决定
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
发表于:09-07-24 22:36
还烦那么多啊!
我的世界里只有黑和白,没有灰色。
发表于:09-07-25 09:08
也许你爸爸压根就不爱你妈妈,为了让你们健康成长忍受的没有离婚,
现在你们大了,就体谅他们吧,没感情在一起是很痛苦的。
我的签名很特别--既可以写自己喜爱的话,也可以用文字组合成有趣图
以下各项中不得设置任何商业性质的信息,包括公司名称、地址、网址、
发表于:09-07-25 09:40
我在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和我家人说,如果没有感情,2个人勉强在一起也不会幸福的,何况天天吵吵闹闹的,搞的2个人都不愿意呆在家里,那我愿意你们离婚,这样至少会有一个亲人会陪伴在我身边
        の⒈袢发袢粟[ニ"_hoho!~&●._?&&&&&&&
      &|W会放壹份のoY果N感情t→. 
                         磊    &&&&
      
发表于:09-07-25 10:14
以下是引用 第38楼 大视野汽车兰镜 的话:
也许你爸爸压根就不爱你妈妈,为了让你们健康成长忍受的没有离婚,现在你们大了,就体谅他们吧,没感情在一起是很痛苦的。
不是的,曾经他们非常恩爱,我们的家庭曾经充满欢声笑语。
热爱美、创造美、集世间之美!
小小梦想,小小幸福!
百变妖精之幸福杂货铺!
发表于:09-07-25 10:26
我家里的情况和你一样& 从小开始爸爸妈妈就吵架 一直到现在& 我从小就在这种环境中生长& 所以我的愿望就是找个好老公 希望我不会吵架&
我很没有安全感
发表于:09-07-25 10:55
他们肯定有什么矛盾了,不然这么大岁数还吵什么啊,还闹得要离婚?
回去能劝就劝,不能劝就尊重他们的决定
你在的时候,你是一切;
你不在的时候,一切是你......
如果你是普鲁斯特,我会是你的赛莱斯特吗?
发表于:09-07-25 12:14
估计以前就是考虑到儿女年纪小,没走最后一步。
现在楼主已经结婚了,父母终于解脱了,可以各自寻找自己的生活了。
感觉是很负责的一对父母。
牛年要与牛合影!
发表于:09-07-25 13:34
以下是引用 第30楼 想想再告诉你 的话:
你的父母为了什么要离婚呢?你认为他们应该离吗?等你回了以后了解情况后,和你的父母沟通过在跟你男友说比较好!我认为娘家不是所以的事都要跟老公讲的!!...
你尚未登录或可能已退出账号:(请先或者
【敬请阅读】
亲爱的网友们,、有更新哦!
请您务必审慎阅读、充分理解各条款内容,特别是免除或者限制责任的条款、法律适用和争议解决条款。免除或者限制责任将以粗体标识,您应重点阅读。
【特别提示】
如您继续使用我们的服务,表示您已充分阅读、理解并接受《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全部内容。阅读《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过程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可向平台客服咨询。如您不同意《西祠站规》、《西祠胡同用户隐私保护政策》的任何条款,可立即停止使用服务。
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我已阅读并同意、中的全部内容!求关于法律的电子小报(DOC格式)
求关于法律的电子小报(DOC格式)
09-02-25 &
分几个栏目: 一、法庭传真,主要刊登一些典型的法院审理的案件;并附带该案例的评论。例如:案件一  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案发后,刘某说:当初父亲如果能好好地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案件二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讲堂,主要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小知识1、不要轻信一些“诱人”的虚假广告,例如所谓“学习朋友的福音”、“留学之路的可靠保证”、“学校承诺办理签证”等等。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要轻易把护照交给学校,更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不要随便透露个人银行卡的密码,卡上的本人签字要尽量复杂,防止他人模仿。类似银行卡和手机等物品丢失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报失。 4、外出时慎重选择出行伙伴和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携带月票或购买车票。任何无票乘车或逃票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租房一定要签署租赁合同,入住时要根据合同仔细检查房屋内的设施是否齐全或有损坏。 6、一定要购买人身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 7、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后一定要冷静,注意取证和寻找目击证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多提供书面材料。如人身受到伤害则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将来获取民事和刑事赔偿的有效依据。 8、在出国留学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让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刻提高警惕。劳动争议的法律小知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解决途径:1、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时效:1、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可申请调解;2、必须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3、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法院起诉。三、法律新闻,主要登一些相关的法律新闻; 四、法在身边,主要说一些与老师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并用法律来说明; 五、少年与法,可主要讲一些未成年人、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一、 不良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看了以上这些沉重的案件,我想,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据日《北京晚报》报道:在我国,有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其中有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极强,自我生存能力很差;30%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型,喜欢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另有10%的家长采取严厉打骂的形式,导致孩子畏缩、懦弱的个性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粗暴、野蛮;而懂得用温暖、平等、理解和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却相当有限。据北京市少管所1999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中被家长溺爱的占18.2%,经常受家长粗暴打骂的占7.2%;北京市少管所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34%。据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对60例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调查,其中有87.5%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河北省少管所的调查,失足少年中,父母有不良嗜好,行为不端,受过行政拘留以上处分的占33.4%;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感情不合,离异或分居的占37.3%。据上海的调查统计,在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中,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人数的30%。
   二、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父母的法定责任。    父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奠基,又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和迫使其离家出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加管教或者配合学校将其送入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三、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5岁的男孩,因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12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回答: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15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呀,那么我只有去偷、去抢。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解决家庭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要求父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自护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预防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父母的侵犯;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要提高法律责任意识,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同时我们希望,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和全社会应当切实作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的案件及时有效的投诉和处理,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关怀备至的家庭生长环境。六、法律格言,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人的关于法律的言论。法律,由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深的法理平实讲述,是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2,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 .亨金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 属按语》 ??????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西方法谚 ??????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5、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格言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做武器的。格言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多简洁,多优美,而是在于它的力量,它的智慧,它的生命力。(lawyerbar) ????  1.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2.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4.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已暴露出来。——梅因 ??????5.法律不规定正确的定义,而委任善良人裁量。1.期待比法律更为贤明的明智便是愚蠢。??????2.胸怀造就法学家。??????3.法之理乃法之魂。??????4.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3、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5、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分几个栏目: 一、法庭传真,主要刊登一些典型的法院审理的案件;并附带该案例的评论。例如:案件一  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案发后,刘某说:当初父亲如果能好好地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案件二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讲堂,主要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小知识1、不要轻信一些“诱人”的虚假广告,例如所谓“学习朋友的福音”、“留学之路的可靠保证”、“学校承诺办理签证”等等。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要轻易把护照交给学校,更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不要随便透露个人银行卡的密码,卡上的本人签字要尽量复杂,防止他人模仿。类似银行卡和手机等物品丢失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报失。 4、外出时慎重选择出行伙伴和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携带月票或购买车票。任何无票乘车或逃票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租房一定要签署租赁合同,入住时要根据合同仔细检查房屋内的设施是否齐全或有损坏。 6、一定要购买人身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 7、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后一定要冷静,注意取证和寻找目击证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多提供书面材料。如人身受到伤害则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将来获取民事和刑事赔偿的有效依据。 8、在出国留学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让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刻提高警惕。劳动争议的法律小知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解决途径:1、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时效:1、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可申请调解;2、必须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3、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法院起诉。三、法律新闻,主要登一些相关的法律新闻; 四、法在身边,主要说一些与老师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并用法律来说明; 五、少年与法,可主要讲一些未成年人、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一、 不良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看了以上这些沉重的案件,我想,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据日《北京晚报》报道:在我国,有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其中有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极强,自我生存能力很差;30%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型,喜欢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另有10%的家长采取严厉打骂的形式,导致孩子畏缩、懦弱的个性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粗暴、野蛮;而懂得用温暖、平等、理解和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却相当有限。据北京市少管所1999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中被家长溺爱的占18.2%,经常受家长粗暴打骂的占7.2%;北京市少管所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34%。据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对60例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调查,其中有87.5%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河北省少管所的调查,失足少年中,父母有不良嗜好,行为不端,受过行政拘留以上处分的占33.4%;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感情不合,离异或分居的占37.3%。据上海的调查统计,在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中,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人数的30%。
   二、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父母的法定责任。    父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奠基,又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和迫使其离家出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加管教或者配合学校将其送入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三、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5岁的男孩,因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12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回答: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15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呀,那么我只有去偷、去抢。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解决家庭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要求父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自护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预防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父母的侵犯;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要提高法律责任意识,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同时我们希望,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和全社会应当切实作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的案件及时有效的投诉和处理,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关怀备至的家庭生长环境。六、法律格言,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人的关于法律的言论。法律,由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深的法理平实讲述,是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2,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 .亨金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 属按语》 ??????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西方法谚 ??????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5、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格言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做武器的。格言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多简洁,多优美,而是在于它的力量,它的智慧,它的生命力。(lawyerbar) ????  1.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2.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4.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已暴露出来。——梅因 ??????5.法律不规定正确的定义,而委任善良人裁量。1.期待比法律更为贤明的明智便是愚蠢。??????2.胸怀造就法学家。??????3.法之理乃法之魂。??????4.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3、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5、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分几个栏目: 一、法庭传真,主要刊登一些典型的法院审理的案件;并附带该案例的评论。例如:案件一  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案发后,刘某说:当初父亲如果能好好地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案件二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讲堂,主要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小知识1、不要轻信一些“诱人”的虚假广告,例如所谓“学习朋友的福音”、“留学之路的可靠保证”、“学校承诺办理签证”等等。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要轻易把护照交给学校,更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不要随便透露个人银行卡的密码,卡上的本人签字要尽量复杂,防止他人模仿。类似银行卡和手机等物品丢失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报失。 4、外出时慎重选择出行伙伴和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携带月票或购买车票。任何无票乘车或逃票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租房一定要签署租赁合同,入住时要根据合同仔细检查房屋内的设施是否齐全或有损坏。 6、一定要购买人身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 7、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后一定要冷静,注意取证和寻找目击证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多提供书面材料。如人身受到伤害则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将来获取民事和刑事赔偿的有效依据。 8、在出国留学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让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刻提高警惕。劳动争议的法律小知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解决途径:1、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时效:1、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可申请调解;2、必须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3、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法院起诉。三、法律新闻,主要登一些相关的法律新闻; 四、法在身边,主要说一些与老师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并用法律来说明; 五、少年与法,可主要讲一些未成年人、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一、 不良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看了以上这些沉重的案件,我想,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据日《北京晚报》报道:在我国,有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其中有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极强,自我生存能力很差;30%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型,喜欢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另有10%的家长采取严厉打骂的形式,导致孩子畏缩、懦弱的个性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粗暴、野蛮;而懂得用温暖、平等、理解和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却相当有限。据北京市少管所1999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中被家长溺爱的占18.2%,经常受家长粗暴打骂的占7.2%;北京市少管所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34%。据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对60例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调查,其中有87.5%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河北省少管所的调查,失足少年中,父母有不良嗜好,行为不端,受过行政拘留以上处分的占33.4%;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感情不合,离异或分居的占37.3%。据上海的调查统计,在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中,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人数的30%。
   二、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父母的法定责任。    父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奠基,又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和迫使其离家出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加管教或者配合学校将其送入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三、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5岁的男孩,因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12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回答: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15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呀,那么我只有去偷、去抢。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解决家庭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要求父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自护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预防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父母的侵犯;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要提高法律责任意识,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同时我们希望,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和全社会应当切实作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的案件及时有效的投诉和处理,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关怀备至的家庭生长环境。六、法律格言,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人的关于法律的言论。法律,由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深的法理平实讲述,是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2,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 .亨金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 属按语》 ??????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西方法谚 ??????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5、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格言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做武器的。格言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多简洁,多优美,而是在于它的力量,它的智慧,它的生命力。(lawyerbar) ????  1.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2.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4.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已暴露出来。——梅因 ??????5.法律不规定正确的定义,而委任善良人裁量。1.期待比法律更为贤明的明智便是愚蠢。??????2.胸怀造就法学家。??????3.法之理乃法之魂。??????4.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3、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5、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分几个栏目:一、法庭传真,主要刊登一些典型的法院审理的案件;并附带该案例的评论。例如:案件一 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刘某小的时候,父亲很疼爱他,随着刘某的长大,父亲对他的爱就越来越少,甚至讨厌他。只要刘某稍不听话,父亲就打他、骂他。上初中以后,父亲打得越来越凶,常常把他打得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每想到要挨打,就不敢回家,只好在大街上游荡,肚子饿了就去食品店里偷。这样,渐渐认识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跟着他们到公共汽车上扒窃、去居民区里撬门拧锁、在学校门口拦路抢劫。以至多次被警察抓进派出所里进行教育,每次父亲从派出所将他领回家后,对他又踢又打。父亲打得越厉害,刘某越不敢回家,作案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最后一次是父亲用铁链子把他锁住,下班回就打他。一次,父亲用细铁条狠狠地打他时,不论他怎么求饶,父亲都不肯放手,他突然发现身边有一个小方凳,就提起来朝父亲砸去,正好砸在父亲的额头上,加之用力过猛,致使父亲昏倒在地,经检查,为严重脑外伤,至今还留有严重的后遗症。案发后,刘某说:当初父亲如果能好好地教育我,不要动不动就打就骂,更不要把我往死里打,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悲剧。   案件二 陈某,17岁,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有期徒刑。陈某因怀疑同学张某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还向老师告“黑状”,便趁张某值日时,拿刀朝张某乱戳,致使张某死亡。案发后,陈某很后悔,说自己犯罪的原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小被父亲母亲宠爱过度。由于从小被娇宠惯了,陈某一直惟我独尊,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气,动不动就跟同学吵架打架。父母还经常教他:谁欺负你了你就和他拼,拼不嬴有我们呢!于是,陈某慢慢在学校里成了出名的打架大王,还与校内外的一些人结成团伙,只要觉得谁不顺眼,就借端生事找他的麻烦,然后狠狠地收拾他一顿。陈某说:如果从小父母不是这样娇惯溺爱我,我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案件三 张某,16 岁,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张某在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工厂里偷偷往家里拿些东西,还常常把张某叫到工厂,把一些东西悄悄装在他的书包里让他带回家。慢慢地,受父亲的影响,张某养成了一个坏习惯,经常把别人的东西“拣”回家。父母总是夸奖他有本事,“顾家”。上初中以后,张某迷上了网吧,为了有钱进网吧,张某把“拣”到的东西拿去卖,后来又伙同网友去盗窃,把盗窃来的钱拿去上网、大吃大喝、进高档舞厅。渐渐地,胆子越来越大,仅两年时间,就和同伙作案共二十多次,盗窃过的东西有钱包、手机、自行车和摩托车,价值二万七千多元,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讲堂,主要讲解一些相关法律知识; 法律小知识1、不要轻信一些“诱人”的虚假广告,例如所谓“学习朋友的福音”、“留学之路的可靠保证”、“学校承诺办理签证”等等。 2、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明,不要轻易把护照交给学校,更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不要随便透露个人银行卡的密码,卡上的本人签字要尽量复杂,防止他人模仿。类似银行卡和手机等物品丢失后要及时到有关部门报失。 4、外出时慎重选择出行伙伴和交通工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携带月票或购买车票。任何无票乘车或逃票行为一旦被发现,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5、租房一定要签署租赁合同,入住时要根据合同仔细检查房屋内的设施是否齐全或有损坏。 6、一定要购买人身保险,尤其是医疗保险。 7、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后一定要冷静,注意取证和寻找目击证人,在寻求法律保护时多提供书面材料。如人身受到伤害则要立即去医院诊治,因为医生的诊断证明是将来获取民事和刑事赔偿的有效依据。 8、在出国留学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国的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让自己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时刻提高警惕。劳动争议的法律小知识 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义务产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范围: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社会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调解的其他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解决途径:1、企业与职工自行协商解决;2、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3、经调解不成,或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可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处理时效:1、自争议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可申请调解;2、必须自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仲裁;3、仲裁裁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可向法院起诉。三、法律新闻,主要登一些相关的法律新闻; 四、法在身边,主要说一些与老师或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并用法律来说明; 五、少年与法,可主要讲一些未成年人、青少年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 【法律分析】
一、 不良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看了以上这些沉重的案件,我想,类似这样的案件数不胜数。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越来越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一定程度上促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侵犯子女合法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使子女辍学等,这些子女如果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去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发现子女有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不会正确矫治或纵容子女的这种行为,从而使子女逐渐走上犯罪道路;三是离异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体系不完善,家庭的破裂不仅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心理伤害,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教育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例如父母离婚后,把孩子当成互相报复的工具,甚至不给付子女抚养费、教育费,致使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得到保障,在此情况下,未成年子女心中充满痛苦、仇恨等极端的情绪,影响他们完善的人格和健康成长;四是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成长,例如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具有赌博、吸毒、偷窃等不良的嗜好;五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态度或方法不当,例如溺爱、要求过于严格或放任不管、侮辱人格等,致使子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 据日《北京晚报》报道:在我国,有70%的家庭教育不合格,其中有30%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极强,自我生存能力很差;30%的家长属于“过分干涉”型,喜欢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另有10%的家长采取严厉打骂的形式,导致孩子畏缩、懦弱的个性或走向另一个极端变得粗暴、野蛮;而懂得用温暖、平等、理解和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却相当有限。据北京市少管所1999年的统计,在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中被家长溺爱的占18.2%,经常受家长粗暴打骂的占7.2%;北京市少管所的另一项数据显示,来自单亲家庭的未成年犯占未成年人罪犯总数的34%。据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对60例未成年人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进行调查,其中有87.5%的家庭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据河北省少管所的调查,失足少年中,父母有不良嗜好,行为不端,受过行政拘留以上处分的占33.4%;家庭结构残缺,父母感情不合,离异或分居的占37.3%。据上海的调查统计,在各类家庭中仅占5%的单亲家庭中,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占全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人数的30%。
二、正确教育未成年子女,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父母的法定责任。
父母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的先导和奠基,又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对此,《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有明确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十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实施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不得对未成年人放任不管和迫使其离家出走,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父母应当严加管教或者配合学校将其送入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三、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
中央电视台曾经报导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15岁的男孩,因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12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回答: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15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呀,那么我只有去偷、去抢。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的权利保障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们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就要首先从家庭教育入手,解决家庭教育所暴露出的问题,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这不仅要求父母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子女,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法制教育、自护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心理教育,预防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意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父母的侵犯;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父母要提高法律责任意识,认识到抚养教育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义务,不要把孩子当成出气筒;同时我们希望,我国应尽快建立起监护人监督制度和国家监护制度,各级政府、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居委会或村委会和全社会应当切实作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的案件及时有效的投诉和处理,以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关怀备至的家庭生长环境。六、法律格言,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人的关于法律的言论。法律,由精美的语言表达,有一种穿透心灵的美。法律格言,将精深的法理平实讲述,是法律语言的精品,更显精致和富有魅力。1,法律不能让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2,如果律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舌头。在民主的国度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度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1.在一个秩序良好的国家中,司法部门应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这个意义出发,公信力的丧失就意味着司法权的丧失。——马丁 ??????2.如果行政权力的膨胀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宿命,那么为了取得社会的平衡,一方面必须让政治充分反映民众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法的体系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人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与过分膨胀的行政权力相抗衡。——棚濑孝雄??????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决冲突的首要渠道。——埃尔曼??????4.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有占有,是一种事实。一个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马克思 ??????5.我们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人权是我们时代的观念,是已经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与道德观念。——[美]L .亨金1.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美〕德沃金 ??????2.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古罗马法谚 ??????3.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 ——【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 属按语》 ??????4..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 ——西方法谚 ??????5.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英】培根《论司法》?????? 1、陛下虽在万人之上,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英国法谚 ??????2、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英美法谚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意】贝卡利亚??????4、司法,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条件的地方,我就越难看出在刑罚平等上有什么司法。——[法]皮埃尔.勒鲁 《论平等》??????5、习惯法所不同于法律的仅仅在于,它们是主观地和偶然地被知道的,因而它们本身是比较不确定的,思想的普遍性也比较模糊。——[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格言不是拿来装饰的,而是拿来做武器的。格言最大的魅力不是在于它多简洁,多优美,而是在于它的力量,它的智慧,它的生命力。(lawyerbar) ????  1.法律并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平等,但是所有的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波洛克??????2.法官对任何案件都应进行三段论式的逻辑推理。大前提是一般法律,小前提是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结论是自由或刑罚。  ——贝卡利亚 ??????3.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霍尔姆斯 ??????4.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已暴露出来。——梅因 ??????5.法律不规定正确的定义,而委任善良人裁量。1.期待比法律更为贤明的明智便是愚蠢。??????2.胸怀造就法学家。??????3.法之理乃法之魂。??????4.法律不知父母,只知真实。??????5.没有法律就没有犯罪,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3、有二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格言和反省》 ??????4、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5、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邪恶。——【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男朋友的父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