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突然很想你觉得自己很想他

为什么我觉得他们俩特别像!!!_tvb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90,293贴子:
为什么我觉得他们俩特别像!!!收藏
南派三叔力荐《盗墓笔记》
乔振宇 雪花女神龙时期 可以完爆煎peng 〜奈何现在脸塌的太快是有点儿象
都是我的爱
一点都不像
差太多了好吗
陈展鹏要Man些,乔振宇要英气些!
政委比陈要帅多
南派三叔力荐《盗墓笔记》
有点像,不过乔的五官大一些,看起来比较正派,陈看起来亦正亦邪
明明乔颜要精致的多!
乔振宇 都帅
都喜欢,但没觉得很像啊
虽然我是煎锅粉,但是,小乔更帅吧,我们煎锅是型男,man的一塌糊涂男子气概十足
哪里像啊?乔振宇完爆某人好伐
政委更帅吧
一点也不觉得像
能不黑政委吗?为毛要和盘盘比,直接完爆他好吗?   --盘粉尿性→_→装B装路人,踩人洗白,删回复。嫉妒论,乱扣属性,满嘴喷粪,吹盘神演技。转移话题,倒打一耙,申删狗,装公正。动不动让人死全家或者问候人全家!
都是长脸型,风格气质不同。
乔振宇帅很多好吧,古装更是男神,现代装都很帅,无死角。陈展鹏的古装有点不忍直视
一点都不像,展鹏比较帅而且属于男人味爆棚那种。
点亮12星座印记,
不像,我觉得两个都不算很帅。
明显乔要好很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为什么任何人对我好我都感觉到受宠若惊,特别想立刻回报他们?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个长得绝对不丑的女生,而且读的艺术学院,算是多才多艺那种类型的。但是每次别人对我好,我都特别心虚,好像自己配不上这种好一样,哪怕是跟同性在一起也一样,我总是抢着付账,送礼物。不管跟谁在一起,我如果付出很多不会感觉到不适,但是哪怕别人出于回礼请我吃顿饭我都心虚。任何人对我的付出我都特别感恩戴德,恨不得立刻做更多的事情还别人恩情。我特别害怕别人因为我的举止不当觉得不愉快。所以会特别努力对别人好。别人对我好不管我喜欢不喜欢这个人都会努力对他好,所以每次男生喜欢我对我好我首先不是感觉到优越感和得意,而是特别内疚,觉得亏欠了他们一样,也说不出来绝情的话,所以常常处理不好这类关系。哪怕对父母也一样,父母的举动让我有什么不舒服我也不说,我们家有四个孩子,我是第三个。我一直偏科,考上大学之前他们并不很喜欢我。但是他们对我好我就特别小心翼翼,要生活费也是说能不能借些钱给我?我应该怎样改变自己的这种心态呢?别人说许晴天生就是公主,何来的公主病?我挺想像她那样的,大家来往付出都是互相的,而不是我这种别人对我好一丁点我就感恩戴德。尽管我努力不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心态让我觉得自己很屌丝,很自卑。
按投票排序
284 个回答
首先分析病因。题主和我一样,属于严重缺乏安全感的自卑型人格。就像一棵常年缺少阳光雨露的脆弱小草,渴望生活的美好,但潜意识里习惯了压抑和失去的痛苦,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好,害怕对这些美好产生依赖。所以干脆蜷缩在某个角落中封闭起来,害怕自己的存在给他人和这个世界增加了麻烦。如果有人主动给我们一点阳光雨露,我们的内心就感动地泪如泉涌,甚至会想用自己的整个世界来报答。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害怕失去而宁愿选择不去拥有。这种人格形成的原因多由于童年或少年时代家庭施加的病态压力。在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写的《爱的艺术》中,他提到了母爱与父爱对于孩子人格两极化的作用。依据你的描述,我推测你的母亲或者父亲可能从小对你缺乏关爱。母亲的可能性较大。自卑的本质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自我”建立在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上。没有安全感是因为我们面临选择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所以只好随波逐流与群体趋同。就像面对黑暗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总是会有恐惧,是因为我们无法看清未知的事物。我们在面临选择时,潜意识里优先考虑的永远是防卫,而不是争取。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其实就是潜意识的集中体现,不可能被轻易改变。鸡汤和成功学之所以不管用就是因为它只是把看似有用的道理交给你,却对潜意识没有任何的影响。不了解病因就直接开药方,最好的效果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所以我不太喜欢那种隔靴搔痒的建议。下面说下解决办法。首先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存在没有给这个世界和任何人带来麻烦,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完全配得上那些阳光雨露,当友好和温暖出现的时候,要懂得克制自己的防卫意识,逼着自己去接受甚至是争取幸福和快乐的机会。生活中的自卑者往往是比较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他们不善言辞,外表冷漠但是内心火热。其他人反而才是需要提防的,很多都是笑里藏刀。所以我甚至认为我们更配得上生命的美好。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里说过:你必须强迫自己接受应有的骄傲。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够做到真正赞叹自己的人。另外要学会摆脱对于外界评价的依赖,塑造独立思维,自信起来。真正能够决定你的感受的是你自己的内心,外界的评价永远只是间接地甚至是根本不起作用。还有,对抗缺乏安全感的最好武器就是理性,也就是充实自己的头脑与灵魂。用客观分析照亮黑暗中的未知,就不会缺乏安全感了。学会剖析自己的潜意识,思考自我与生活的联系,不要让群体选择的数量影响了你的理性分析,群体意识永远都是短视愚昧的。看看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随波逐流,生活的方向完全由惯性决定,他们的观念都是未经思考直接由传统和世俗灌输的,对于内心没有想法的人这种活法再合适不过了。每个人都带着n种面具,却不知道真正的自己长什么样。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未真正的活过。被动的途径就是多经历事情,让亲历的经验使自己成长,不要轻易接受没有逻辑推理的二手经验(然而片面谬误的经验却充斥着整个世界)。主动的途径就是多思考,观察自我,多读好书。在我们年轻的时候弄清楚内心究竟想要的是什么,爱情、婚姻、工作、梦想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能避免走很多弯路。慢慢改变,不要指望一蹴而就,生活毕竟不是鸡汤和成功学。对于思想和性格的塑造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后,我想说的是:妹子,我们不比任何人差!当你接受了自己,摆脱了束缚,那时候我们不仅要接受阳光雨露,还要主动“勾搭”绚丽的彩虹呢!生命有那么多可能,咱们不去抢别人的快乐,但是属于我们的美好为什么不敢触碰呢?最终你可能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是别人快乐的源泉~完~
亲爱的,在我说任何其他的话之前,我想先隔着屏幕,隔着看不见的网,抱抱你。因为我也跟你一样。记得之前我把这种想法告诉一个我认为值得信赖的人时,他的反应是“哈哈哈,你怎么会有这么奇葩的想法”,当时我握着微热的手机,心里却凉得透透的。被宠爱的小孩儿也许一辈子也没办法理解我们这种“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感觉,在他们的世界里,别人的优待和好意似乎是理所当然,他们也许会感恩但不会像我们一样感恩戴德,会感激但不会像我们一样感激涕零。一旦有人对我好,愿意对我好,我心里就会诚惶诚恐又惴惴不安,跟你一样,我觉得自己不配。有时候觉得,他们喜欢我也许是因为不知道真正的我有多么糟糕,如果他们知道了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就肯定不会再喜欢我了。我会愿意无限委屈自己对别人好,身边不管是好朋友还是普通朋友,能帮的上忙的事情我一定倾尽全力去帮,但是一遇到自己有事情需要别人帮忙,却愿意自己死撑,哪怕已经精疲力尽也死咬着牙关不想去麻烦别人。会很难相信一个人,但一旦相信,就会恨不得把自己的全世界都给他/她,但同时,一旦发现有要失去那个人的迹象,就会第一时间想要放弃,因为不想自己变成被遗弃的那个人,所以愿意选择似乎高傲地先行离开,对于我们这种人来说,外壳坚硬可是内心柔软又敏感,这种模式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从来没有办法好好处理和追求者的关系,就像你说的,觉得特别内疚,所以拒绝的话从来不好意思说,只能礼貌还要尽量要求自己热情地对待,结果又被对方误会。对于自己喜欢的人,从来都是觉得自己不配去喜欢别人,在和一些人交往时,一开始就会有“因为你太美好,所以我终究会失去你”的想法,所以会错过一些人,一些机遇。经常会觉得,如果我不像现在这么差劲,如果我长得好看一点,如果我再优秀一点,这件事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我喜欢的人是不是就会喜欢上我,然后陷入深深的无力和自卑自责中。大三那年学了《周易》,里面讲到人生有起必有伏,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敢很畅快地开心。总觉得如果一件好事发生,那么之后我一定会倒霉,所以每次有人对我好,有开心的事情发生,我都告诉自己不能太开心,因为我从来不是上天眷恋的小孩儿,根本不配这么开心。其他回答里有很多提到家庭教育对这种性格养成的影响,我的父母并不像题主和诗无忌的父母那样经常辱骂或者暴打我(虽然小时候经常揍我,我爸到了我上高中时也会间或打我),但回望一下我的成长历程,我觉得我这种性格的养成在于鼓励的缺失和缄默却沉重的期望。我很小就知道“不得志”是什么意思,我爸有才气有能力,上大学时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毕业之后会迈入仕途,前途一片光明,而后却因为家庭和性格等原因,经历无数坎坷,最后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师。初中时,我的成绩成为他为数不多的骄傲中的一个,但这种骄傲也只展露在外人面前,无论我拿什么样的成绩面对他,表扬和鼓励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我爸总说他从来没给我提过苛刻的要求,没给过我压力,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无形的压力总是让我喘不过气来,总觉得自己拼命去学去考试,也换不来他的一句肯定,觉得自己好没用,好无力。而且当我每次向我爸叙述别人怎么样对我好我很开心的时候,他总是缄默的,不说话不表态不参与我的情绪,面对这样的缄默,我的开心也往往被一扫而光。所以我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回报那些对我好的人的正确方法,我也无法自信从容淡定地说出“谢谢”,我想这也许就是我开始惶恐甚至逃避别人对我好的原因之一吧。有时感觉自己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亏欠别人点儿什么,亏欠这个世界点儿什么,却从未想过也许世界是不是亏欠了点儿我什么。对于这一切,这种自卑到骨子里的无力感,我并没有太多太好的建议,因为我也是正在这样的泥沼中挣扎的一员。我想感谢题主,这世上最让人绝望的不是深陷困境,而是觉得自己孤身一人深陷困境。其实说是自卑,我们这样的人往往是自卑加自负,两个极端同时存在,一方面有些内心的小小骄傲甚至是自傲在支撑着我们继续生活,一方面又无法控制内心常常涌动的自卑感。经历了一些事情,我也在渐渐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这里我想给你的建议是:接受你现在的样子,不管是好是坏,从心底里去喜欢上自己,不对自己有过高的期望和过低的贬损。听过很多歌,从来不记得歌词,但有那么一句我却过耳难忘,“我拥有的都是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我们没有办法乘着时光机回去告诉之前的那个自己你很棒,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认真对待自己,对待每一个对我们好的人,不再惶恐,不再逃避。如果你愿意,欢迎与我通信,即使这个已经存在了二十多年的心理黑洞宽阔无垠,我们也可以庆幸有彼此可以互相诉说我们的惶恐不安,告诉彼此,亲爱的,你的确值得拥有这些美好。——————————谢谢大家,最近在读1Q84,看到这样一段话想跟你们分享,也说不上是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多少给我带来了一些触动。我们一起加油,祝好。
自从来到知乎,我发现了许多病友_(:з」∠)_你不是一个人
题主的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来以前在一次团体自我发现上,一个同学向督导师提出同样的问题,她谈到“我总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别人对我的好,比如说团体中很多其他同学夸奖我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去回应他们,总觉的心理惴惴不安,您觉得我该怎么?”督导师很有风趣的回答道“why don’t just say thank you?(为什么不试试看简单的说句谢谢)”这句话其实在我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浪,对啊,对别人的好意和馈赠说句简单的谢谢怎么了?为什么不能用一句简单的谢谢来反应呢,到底我们在担心什么呢?在后来的实践过程中,我逐渐的发现了,这句简单的谢谢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因为:1、这句谢谢代表着一种深度的自信,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去汇报对方的好意,我们有能力变得和对方一样好。你知道这对于一些孩子是特别困难的点,尤其对于那种生长环境不是那么稳定的孩子。我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虽然已经很有成绩,但是仍然在内心的某一个地方不相信自己的生活是可以像其他人一样稳定、幸福,认为如果自己不使劲努力追寻的话,生活立刻会变得一团糟。然而有趣的是,这种糟的状态一方面让她害怕,但另一方面又让她熟悉。2、这句谢谢还代表着一种很深的信任(他信),信任他人的好意真的是好意,而不是别有用心或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代价的陷阱。在上世纪60-70年代的意大利,黑手党横行,家长们为了训练孩子不要轻信他人,会把孩子们放在墙上面坐着,然后像孩子招手,孩子们本能的走向父母,但是就掉了下去。这样的孩子最后会变得对人充满戒心,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却难以轻易的信任别人,他们会倾向于和别人保持距离,尤其是对别人的示好。遗憾的是,很多孩子的成长环境中,父母也有意无意的制造了“孤墙”训练,比如说只有你听话我才会喜欢你,只有你比别人家的孩子考得好,你才是我们最喜欢的孩子。这会让孩子内心产生一种关于爱的偏差认识,别人对我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真的喜欢我自己,因此当他们在面对别人的好意时,就会尽量选择一个回避,或者立刻归还的态度,来保持距离。3、这句“谢谢”还意味着一种对问题的包容,一种对安全感的坚定。说实话,朋友之间很难说的清楚到底谁付出的更多,这种付出的不平衡其实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来一些摩擦与冲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种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我们避开这种冲突。你对我好2分,我还给你3分,然后我们从此不相往来。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稳定,但是却不能让我们真正的彼此深入了解,建立一个稳定的关系。另一种方法是,面对解决这种冲突,也许你对我有什么不满,我也对你有什么不满,但是我们可以用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做要承担着很多的风险和不愉快。但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这种选择可以让我们深入的与另一个人走进。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自然地采用第二种方法来和人交往,比如说那些成长环境中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经常争吵的家庭。如果这种争吵能够得到良好的解决,父母之间能够包容彼此,那么久会在孩子的心中形成一个关于问题的安全感。他/她会在内心形成即使我们之间有问题,但是我们依然是相爱的且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安全感。反之,如果父母不能良好的解决这些冲突,那么就会给孩子留下一个,生活原来如此的可怕,人与人之间的争吵是不可解决和被原谅的。从而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个极力避免人与人之间冲突、哪怕牺牲一些交往深度也在所不惜的概念。由此可见,这个问题反映着我们内心对于自己、他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看法的问题。下面是我个人对于如何改善这个问题的一点小看法,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1、具体化自己内心的那些担心。了解自己内心对于该问题到底在担心什么?你知道当人们担心一个事情的时候,往往内心会有一些关于这个担心的画面,或者自己对自己说的一些话语。这些画面和话语很多时候就像是“咕咚”来了里面的“咕咚”,它让我们非常恐惧,但是却又不知道到底在恐惧什么,这就会为我们去改善这一问题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因此不妨去看看到底自己关于别人对自己好,在担心什么?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用一句谢谢回应对方的好,到底可能发生什么让自己如此的担心。将恐惧具体化,可以有效帮助自己提升控制感,开启解决问题的大门。2、尝试锻炼你的担心,要想锻炼肌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面对负重,对于担心也是如此。不妨尝试在你心里列一个单子,把所有人按照你信任程度的高低从高到底列上去。找个机会从高到低,去问问他们关于你的担心。比如说“我其实很不习惯你对我好,因为我担心……”去看看他们的反应,用实际来检验一下我们的担心。3、尝试真正的理解自己的担心,如果你完成前两步的话,相信你会发现你的这些担心有的是真的存在的,但也有的是不存在的。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一下更深入的理解自己的担心。正如上面所说,这些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往往会和我们的成长环境有关。不妨去探索到底这些担心是怎么在我们内心形成的,去理解他们形成的过程,以及他们所带给我们的影响。相信你会发现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更多可能性以及选择。与人相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很难,但是相信题主能够完成的很好。加油!--------------新书《愈亲密,愈伤害》已在知乎电子书上架,欢迎大家指正 :-)
是不是应该先说,泻药。现在个人成长,自信这一类心理困惑上,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而是简单地就将自己用一些标签来描述了。题主你的问题,简单说是不自信。然而自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比如说:1. 我因为不自信,所以总是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我很怕别人不喜欢我,所以表现地不自信在1中,自信似乎是描述原因,心态;而在2中,自信又是一种表现,行为。因此,我们暂时跳过这些标签,来对题主的问题总结一下:心态:1. 任何人对自己好都会不适应,想加倍报答
2. 特别怕自己导致别人不开心,讨好别人(因此也不敢表达自己的喜怒)最后题主认为这样使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很没价值:我条件不差为何心态这么自卑?问题在于自我认知偏差。理性上,认为自己条件不差,值得被关照,温柔地对待;但是感性上,又认为自己的感情,想法似乎不值得被温柔地对待和关爱。感性上的认知多数来自过往的体验,对你来说主要就是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和言传身教:如果父母从小不重视你的感受,你需要让他们开心才能取得应有的关爱,你就会觉得自己的感受、愿望是没有价值的。或者父母给你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你知道自己只有学习好,才能得到怎么样的喜欢,因此充满了不安全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到父母老师的无条件的关爱,或者长大受到了爱人的无条件的关爱,她的过往体验就告诉她,她值得被关爱、照顾,值得被关心。就是你看到的那个许晴公主。现在假设生活在一个相对恶劣的家庭环境,母亲出轨,父亲赌博酗酒,完全没人关心,而主人公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孩。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许晴的生存状态就不如你,因为她会每天为不能满足自己的愿望而日日悲伤,而你却能更好地适应现实,乃至改变现实。感性认知大多形成于体验,认知中自我价值感低,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只是一种状态,是好是坏是要看环境的。因此希望你首先能接受你的“自卑”,它是你感情自动适应环境的结果,是为了你更好适应环境而存在的。现在你的问题是,感情上,你的自我认知是低价值。你又看到了自信的人、看到了自己得到关爱的可能性。因此你开始渴望自己能得到应得的关爱,痛恨那个让自己“自卑”的感性认知。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我认知,加强自我意识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 看各种鸡汤。优点:见效快。人的感性认知在于体验,如果在喝鸡汤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自我意识强的感觉,于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心态。缺点是,这样的体验并非是基于现实的,像是空中楼阁,容易被现实中的不顺利再次冲垮。建议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体会自信的感觉和状态,却不应当利用这样方式来塑造自我认知。2. 建立对自己,对世界的更深的认知。你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原理,知道了和他人的关系的本质,你选择自己生活的同时,塑造了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处事方式,你被大部分人喜欢,也有人不喜欢你,但是这不重要,你清楚地明白这是为什么,你只是不选择讨好他们罢了。因为,比起讨好他们,你有更重要的,更想要的。其中,最主要的就在于这个你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过的生活,想要的伴侣,想改变的世界!有了这些的支撑,才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弥补你内心的不安。3. 再是更深灵性觉醒,现在也许并不适合你,但希望你有一天体会到,“自我”的概念是虚假的,自我仅仅是过去的环境、行为的一个合集。其实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将自己塑造成任何一个想要表现的样子。每个灵魂都是完全平等的,不同的只是经历,行为罢了。因此每个人都是值得被关爱,被关注,被温柔的对待。那就没有所谓的“自卑”,“自尊”了。
题主你好,感觉你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强迫性地拉开自己与别人的距离。当别人释放善意的时候,你会立刻进行回馈,从而阻止亲密关系的进一步建立。这或许和你的出生顺序有些关系。之前你说到,你在家中是老三,并不是很得父母的喜爱。在这样的情况下,或许你的潜意识里会很渴望父母的关怀。因此当父母照顾你,关心你时,你会受宠若惊,会希望回馈父母的爱,以期望保持这样的亲密关系。在长期的家庭互动中,你也慢慢习得这样的人际交往策略,当别人给予你关怀时,你也会立刻回馈,避免关系的破裂。此外,这也是自卑感的一个体现。或许在早期,你很渴望父母的爱,但这一愿望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你因此产生了一定的自卑情结,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当别人给予你关怀时,你潜意识里也会感激这份关爱,以至于做出过度的反应,以超乎正常的方式感激别人的给予。如果要进行改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整自己在亲密关系中的目标,体验自己的价值。首先你可以调整认知,改变“受宠若惊,涌泉相报的表现很low”的认知。如果你一心纠结于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低级,那你的精力将浪费在无休止的思想斗争中,并且毫无建树。如果能把这样的行为模式用于慈善事业,帮助别人,那你将会拥有很多积极且富有意义的人际活动,改变自我中心的模式,拓宽视野。你看到的将不再是“这样的行为很low”的个人得失,而是体会到融入集体,发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的愉悦感,并且在这样良性的社会互动中,慢慢实现人格的完善。总之,自卑情结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纠结于个人的得失,那最终会陷入无休止的思想斗争;如果你能把这股能量用来追求卓越,帮助别人,那在良好的社会互动中,你将会走出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消融渺小和自卑感,最终在奉献中找到生命的意义。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幼时缺失父母的爱,从而养成的惯性讨好。可能父母对你的关心较少,加上要求严格,只有当你很乖的时候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夸奖。所以在你的潜意识里就种下了这样的意识:只有让别人开心舒服了,获得了别人的认可,你才有价值。所以你会非常努力的讨好别人。从小播种下的小芽,长大后已经成为你待人接物的直接的指导。—别人对你好,你受宠若惊。在你的常识里这是不寻常的,因为从小没人这么对你。所以惊讶和不适应。—对于别人的好你会想办法弥补你不习惯于这种状况,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甚至会惧怕受到惩罚,所以很不安心。只有弥补之后才会心安。—对于对你好的男生你会内疚从而处理不好关系一个陌生的异性,无缘无故对你好,当然会让你受措手不及。他做的越多,你只会觉得亏欠越多。加上你也不忍让人伤心,你很在乎他人的心情。这双重的魔障就积压在你身上,更让你看不清你对他的真实情感。即使看得清,也不想让他伤心。因为让人开心才是你的价值。所以你不会忍心拒绝。妹子,这种性格在大多数人眼中叫“善良”。因为本质是对于他人情感的同理心,还有关心他人的心情,也就是善解人意。对维护一段你周围的和谐会有很好的帮助。你人缘一定不错吧。但是,这不利于成就自我。人的精力有限,过于关心他人的情感就会忽视掉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建议你多花一点时间在观察自己的喜好上面。但别入了旁道,过了就是自私了。感情问题上,这确实会很大影响你的伴侣选择,甚至影响人生走向。这个方面真的不好说,说不定对方就是很珍惜你的那一个,只能祝你好运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感同身受,说多了都是泪。
何必过谦?自卑和傲慢,都是令人不适的.报效不在一时.十年不晚.
首先我想对题主说,你很勇敢。人在经历不如意的时候,是很容易胆怯、逃避的,有时候我们会制造一个看不见的壳,缩进去,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封闭起来。然而,这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走出这个壳,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自己和陌生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你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接下来我想和你、还有大家分享自己的真实经历,希望可以帮得上忙。—————— 分隔线 ——————你的问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原因,第二问是方法。咱们先聊聊第一问,为什么你那么想讨好别人。我同意网友
的看法。你的自尊过低,存在感太弱。造成这种现象,我觉得关键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在成长经历里,获得的正向反馈不足,很少得到表扬、夸奖和赞美;无论是做功课也好、干家务也好、玩游戏也好,即便做的确实不错,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以批评、斥责等负面评价居多;还有一种情况比这更糟糕,那就是,压根儿就没有反馈,被当作空气对待,几乎被无视存在。说到底,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棵叫做自尊的小树苗,我们需要不断地取得成就、还有伴随着成就所带来的正面评价,来供养那棵既强大、又脆弱的小树苗。正向反馈不足,会让人怀疑自身存在的价值。第二点是来自权威的控制。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大部分人生经历,特别是重要的人生经历,是由像父母、老师、领导这样的权威角色来主导的。他们制订了严格的规矩、只关心想关心的部分,却对我们的自我、我们的感受不够重视甚至是漠视。他们掌控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习惯了以他们的标准、喜好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的经历会导致两个后果:其一是自我被压抑,得不到成长;更重要的是其二,一旦习惯了以权威角色为指导方向,会在不经意间忽视同伴,包括同龄人、同学、同事等,这种忽视会在我们和同伴之间产生隔阂,难以建立信任,无法融入本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得不到安全感。这样一来,就会出现题目中所说的那种情况,任何人、包括同伴对我们好,本来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们却想立刻回报,撇清关系,之所以会有这种过度的反应,是因为我们和同伴之间没有建立起信任关系。—————— 分隔线 ——————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我的故事,说一说我是怎么从同样的困境中走出来的。那是若干年前的事了,故事背景很简单:北漂、青年、单身。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走,不知道出路在哪里,特别急于出人头地,特别想快速积累人脉,于是我也和你一样,极力地讨好所有人,欠费、欠账,绝不欠人情。别人一句客套的好话,也能让自己感动好几天。要是收到了什么小礼物,一定要回赠给对方更贵重的东西。现在想想,真的是过于偏激和偏执了。直到有一天,我静下心来想了想,发现刻意为之的低姿态并不符合自己的本心,也没有换来我想要的东西,这样不行。于是,我开始尝试着改变,做了这样一些事:整理——我戒掉了那些给我带来不快、让我不舒服的信息来源,比如大名鼎鼎的帝吧(百度李毅吧)、比如经常去发帖灌水的论坛、比如路边报亭贩卖的各种小报,我不想再把心思都放到对生活的吐槽、对名人的猎奇、对环境的抱怨上了。整理的效果很好,它为我的心灵腾出了宝贵的空间。积极——心气聚拢了,该做自己的事了。我的做法是:两线出击、齐头并进。当时公司正在大力拓展新业务,还有做出口的规划。我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于是拼命工作,每天下了班,还和几个部门经理一起找老板聊业务,这个过程一般会持续到晚上七、八点;之后是自我提升的学习和充电时间,匆匆吃完饭,赶回公司附近的出租屋,定上闹钟睡一个小时,再爬起来啃书,准备一个资格考试。努力带来的是充实,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感觉自己又进步了一点点;每天清晨起床的时候,感觉又迎来了有意义的一天。活力——我觉着吧,每个人应该有那么一两项文体爱好,它能够带给我们活力。我住的小区有个大院子,就买了个足球踢:颠球、左右脚拉球、马赛回旋、牛尾巴,有时候还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踢,玩得不亦乐乎。社交——当生活重心回归到自己身上时,我发现,跟别人打交道似乎变得更容易了。北京美食多,我就拉上公司另外两个大吃货,老郭、还有老顾,像什么羊蝎子啦、大盘儿鸡啦、涮羊肉啦、烧烤啦,每个月打一次牙祭。最有意思的是去吃大盘儿鸡,伙计把菜端上来,嚯,比洗脸盆还大,老顾是地地道道北京人,忒热情,一个劲儿给我夹菜,嘴皮子还不闲着:-来啃个鸡翅膀,有了翅膀飞得快,飞黄腾达;-再来点儿土豆,土豆又叫什么薯,马铃薯,吃了马上当领导,非你莫属;-还有洋葱,你丫不是学洋文的嘛,吃多了讲洋文聪明,多吃点儿就听老顾在那儿瞎掰,我和老郭听着直乐,老郭说你贫不贫啊,有一品牌叫特仑苏,你丫是特能说最后吃完了走半道上,我觉着不对劲儿,就问老顾,-你说咱哥仨今儿个是不是被坑了?-为啥捏?-咱点的是大号的大盘儿鸡,应该是一整只鸡对不?-对啊,没错,是一整只啊-那我咋没见着鸡腿儿呢?内俩哥们儿一愣神儿,然后老郭就狂笑,原来老顾这家伙特鸡贼,一个劲儿给我夹菜,然后趁我不注意,跟老郭俩人偷偷地把鸡腿儿给分了,嘿,你说这人儿孙子不?后来,这就成了公司的经典段子,以后每逢聚餐,老顾都要被黑—————— 分隔线——————除此之外,我还跟同事去爬香山、跟朋友去唱K、跟老外爬长城,生活渐渐变得有意思起来了。而且,好运似乎也开始眷顾我了:在公司获得晋升,被提拔成为部门经理;学习充电取得成果,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感情生活也有进展,找到了交往对象。我找回了阔别已久的存在感,越来越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不再刻意地讨好别人,开始用不卑不亢、平和的心态和别人打交道。我很享受这样的生活。题主,这就是我的故事,希望你能喜欢,也祝你早日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最后,祝大家 端~午~节~快~乐~!我的微信公众号:
第一次回答问题,有些小紧张。观点阐述不严谨,表达不顺畅的地方还望见谅···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我打算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优势是告诉你如果你保持这种性格会有什么受益;劣势是如果把握不住度,会带来怎样的损失。题主的性格乍看起来是再好不过的优点,但正如题主所描述的凡事没有绝对,过了度反而会造成困扰。如果题主能够清晰地把握这个“度”,那么就能够有效地控制性格对心理的影响。--------------------------------------------------------分割线【优势】------------------------------------------------------------1.题主谈到了对待父母的态度。从对待家人的态度的几句简单描述可以推测,题主的成长环境并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肯定,导致题主“自我”意识是比较单薄的。缺乏“自我”,则容易对他人的言谈举止更为敏感,做事谨慎小心(简称“察言观色”)。“察言观色”是可贵的高情商的表现,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与人相处能够探知对方喜怒哀乐的能力,从而及时纠正自己的言行。我个人认为题主的性格中一定有“察言观色”的潜质。因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是不会明说的,而题主是通过自己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好”,题主也能敏感察觉。其实题主自己仔细观察,应该能够发现已经开始在运用“察言观色”的能力:父母伤害自己,自己可以控制情绪和言行隐忍不发,目的是为了不要触怒父母而带来更恶劣的对待;父母对自己好,自己会小心翼翼,为的是能够更长时间的维持父母对自己好的状态。相反,“自我”意识过重的人,思考角度大多是从自身出发。他们内心大多会想:”我要如何如何“,“我想怎样怎样”。自我意识过重的人是不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对周围人的反应迟钝,什么时候得罪对方都不知道。2.题主目前对自己的认可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外界的反馈。如果外界对你做出肯定的反馈,那么题主会努力朝大家喜欢的方向发展,如果外界对你做出否定的反馈,题主则会反思自我,寻找能够“取悦”他人的方法。因此题主是应该具备“自省”特质的人。当出现问题时,先思考问题是不是出在自身,并如何改进。这样的人是能够在人生的修行中把握主动的。人活一生图什么,功名利禄终究是带不走的,那么但求一个健全饱满的灵魂(哈哈,这个是我个人的价值观,仅作参考)。如果题主也有修行自身灵魂的意向(且认为题主能提出这个问题,便是这场修行的同路人),那么自省便是让你走得更快的方法。3.题主着重提到会特别在意他人对自己的“好”。那么你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在如今的社会成了稀有的品德。我个人认为“感恩”像个磁铁,它会把更多好的事物吸引到你的身边。当他们发现你是懂得“感恩”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在回报他人了。他人会不由自主地想给你更多的恩惠或者帮助,并从你这里得到更多的反馈。“感恩”同时会让你充满幸福感。你会对微不足道的美好而动容,你会不停得沉浸在感动当中,你的世界是一片花海。千万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神经质,这是拥有赤子之心的人才具备的能力。OK,下面谈谈劣势,也就是为什么这些优势反而让你困扰的原因----------------------------------------------------分割线【劣势】-------------------------------------------------1.上面提到”自我“。题主是严重缺乏”自我“。可能题主是主观认为”自我“就等同于”自私“、“傲慢”。但事实上”自我“有很多优秀的特质,自我之人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明白自己有什么、自己要什么已经清楚自己与他人有什么不同。让他人喜欢其实是有两种方式,题主选择了一个与”自我“相反的方式,即信奉“上善若水”之道:不争不抢,随环境而变,融于其中。但是事实上还有另外一种处世之道,便是让自己“发光发热”,让自身的魅力吸引他人。前者是适应环境,那么后者则是改造环境,一个被动一个主动。题主习惯了“上善若水”的为人之道,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已经迷失了自我。你与什么人在一起便用那个人的方式相处,简单的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是人还是鬼了。2.俗话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题主应该是深喑此道的女孩,从他人身上反省自身的不足。这种方式本身没有大问题,但是要注意题主本身是学生,接触的人大多是同学老师家长。自己的社交圈的质量将会是这种方法的障碍。另外自省的结果意味着改变,但是在自省之前必须先明白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你的一切改变只能是让你更接近你想成为的那个人,否则你将变得毫无特点。这种矛盾最容易出现在家庭:父母希望你成为的人和你希望自己成为的人是不一样的,你既想成为父母要求的人,又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往往事与愿违。最终导致父母失望,自己灰心。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没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你往往只能选择一条路走下去(最好是自己希望走的路)。3.“感恩”固然是优秀品质,但是滥用将使你变得缺乏价值观念。任何人的小恩小惠都让你受宠若惊,导致我会往邪恶的方向想,你很容易被利用和诱惑。如果你身边出现想算计你的人,那么他很容易让你欠他人情,很容易让你无法拒绝,很容易剥削你的价值。OK,下面说说如何破----------------------------------------------------分割线【解决方案】----------------------------------------------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几大步骤:1.认清你当前特质的优势和缺陷,并平衡两者。凡事没有绝对,不是因为有优势就无限放大,要知道物极必反;也不要因为有缺陷而不敢有用。世界因为有光明和黑暗才会精彩,不要把自己当成只代表光明的天使,我个人觉得那是不完整的人。懂得“自私”和“奉献”的人才明白“舍得”的真谛。那么你需要做的是,把那些与你现在截然相反的特质纳为己用。其目的并不是要让你变成自私、傲慢、不懂感恩的人。而是让你体会如何在内心中去平衡两种矛盾的特质。好好去感受一下,当一个特质变得极端时,有什么感受,如果中和一下两者之间的比重又是什么感受。举个例子:当人向你释以恩惠时,如果你采用感恩去应对,那么你会减小亏欠感,但同时你会发现自己要付出过多的精力;如果你采用不感恩去应对,可能对方会觉得你不通人情,让你良心受到谴责,但是你保住了自己的精力;然后你可以多尝试几次,用不同的比重去应对别人的恩惠,并找到让自己感受最良好,且最节约精力的方法。也许,最后你发现,当别人给予你比较小的恩惠时,你顶多说声“谢谢”,并给予一个善意的微笑就足够了。2.自我认同。我相信题主有足够的天分和能力让别人认可自己,但是我希望你能够开始自我认同。首先你需要建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观。你的一切判断和言行都要符合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里要特别提醒你,人始终是为自己活的,满足别人的欲望不是你的人生观,除非你的人生观就是做一个施舍者。不要担心拒绝别人(只要你的决定没有真正伤害到对方),因为慢慢别人会明白你是有原则有思想的女孩,会更加尊重和仰慕你。我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的男性朋友找你约X,你拒绝了。你自己的价值观清晰的让你做出了符合你价值观的决定,但没人会觉得你不懂得与人相处,别人反而会认为你是有节操有原则的好女孩。这里在价值观上再提给点个人建议。不要把别人一些微不足道的示好看成天大的恩惠。你难道没有发现,你的“良心债”远比一顿饭钱更加昂贵么。改变仅仅是你的认知而已。给你推荐《孔融让梨新解》,大致是告知大众不要把别人毫无价值的施舍变成自己高昂的道德债,链接:。希望能给你写启发。还有,希望你能先跳出道德的束缚,看看“自私”能带给你怎样的收益,是否能让你的内心变得更舒适一些。让“自私”也成为你人格的一部分,你的人格将变得更加完整。--------------------------------------------------分割线【补充】------------------------------------------------------最后在另外阐述一下我对“自信”的看法,希望能对题主有用。真正的自信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改变环境。题主选择适应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那明显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环境。【解决方案】第二点“自我认同”就是为你提升自信而写的。当你真正找到自己的方向而为此努力的时候便是你自信得开始。当你为之努力的时候,自然会散发出力量的魅力,你的努力会得到更真诚的认可和对你更有价值的帮助。当然,你也会接触到外界让你停止努力的诱惑,例如:“休息一下”,“看场电影”,“逛逛街”。这时,你有足够的理由去拒绝它们,因为它们违背了你的价值。而且你会发现你开始勇敢得说“不!”,说得是那么理直气壮,问心无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是突然很想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