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可以生二胎答题?

[转载]北京大学2011年传播学真题解析、时间分配、答题
准备考研的孩子必看呀本文在我的人人网、豆瓣网、新浪博客、qq空间同步发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下仅是个人观点。如果考研初期的话,不要太关注我的这些规划,我觉得到了深水区关注也不迟。
还要说一点,因为离考试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忘记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我现在的思维深度已经达不到考试的灵敏度了。而且我的语言已经不学术了。但我尽力把我知道的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吧。可能以后会有“修订版”,这个原版的,大家凑合看吧。
一、我的个人感受:
1、对今年传播学的真题,我有种感受就是明显比2010年的要难。2010年的题给人的感觉是,不需要有太多的学术素养,都可以扯到90分。甚至不是大传方向的同学答大传的题会比大传的同学答得好。但2011年明显有区分度。
2、不知大家发现没有,2010年真题很多都是一个点,但是2011年考题很少有一个点的。例如2010年的“谷歌(Google)的数字图书馆未经授权扫描中国作家的图书,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还有“简要谈谈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人肉搜索现象。”这类的题都是很简单地评论一个现象,难度很低。但是2011年的真题中一个题目中明显有两个点或多个点。例如:“结合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谈谈你对网络社会资本的看法”。这个明显是将“社会化媒体”与“社会资本”联系在一起。老师想考察的是学生的将两个知识点的联系能力。或者“公共服务媒体“前面加上“作为制度设计”这个前提,老师不想看到学生在试卷上天南海北东拉西扯,而是对答题方向有所限定。难度有所提高。(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观点表达清楚了没有)。
3、北大有四个考察重点:新媒体,研究方法,批判学派,时事热点。在考题中表现得很明显。但是方法的考察比以往少了一道30分的分析题。
4、北大出题偏向稳定了。题量基本定了一下。09年,10年,11年三年的题型题量都一样。所以,按照这个出题量来规划试卷就可以。但是,要是12年有变化了,大家别来打我。
5、专一的题偏重理论,专二的题偏重评论。这是我认为专一专二最大的区别。专二的题很少用死理论去套的。主观评论为主。
二、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名词解释大约100-200字就ok了。写多了,会严重侵犯后面的时间。相信我,不要高估自己的写字速度。名词解释如果知道英语的话,把英语也写上。平时看书的时候,下意识地记一下一些专业名词的英语名字,其实不浪费时间的。复试的时候会省力。
有一些答案在书上能找到的,我就不一一打了。而且真题解析重在思路,而不是答案。
1、控制实验:方法的书上都有。袁方老师的书第十二章。说点儿题外的,实验法在现实中很少用到,干扰太多。
2、法兰克福学派
对于学派而言,起源,特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影响……这些就差不多了。这个名解,基础的课本都有,精编上也有。
3、维基经济学
这个题,我问了几个同学,大家都之前好像都没接触过。对于这种题,我想说的是,考北大,抓主流才是王道,对于这种偏的题,不要太在意。不要因为要做到看书滴水不漏就去看一些偏的书。更让我担心的是,可能有的孩子到处找“维基经济学”出现在哪本书里,就狠狠地将那本书看好几遍。
其实每年北大都会有这种题目。这种题考的不是我们知识的积累。而是我们的智商与现场反应能力。其中还有专二的“网络驴舍”。我们只要对着字面意思去想相关的名词就可以了。“维基”这个名词我们一定知道是什么,将特点说一下,加上经济学,再润色一下,答案就出来了。利用组织里每一个人的智慧,开放、对等、共享、全球运作等等特点。与用户共同创新,共享以前高度保护的资源,利用大规模协作的力量创造财富。优点是更加有活力等。
4、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这个名词很“宏观”。以下是百度百科的定义,我觉得总结的还可以。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再把代表人说一下,显著观点。我只记得帕森斯。如果字数不够,将发展也说一下,默顿后来的中观视角。
5、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是先从几个适合的调查对象开始,然后通过他们得到更多的调查对象,这样一步步扩大样本范围。袁方方法书p223
定义,优点,缺点等等。如果实在说不清楚,举个例子一目了然。
二、简答(每题15分,共60分)
1、 比较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
比较的话,异和同的都要说。(这个我不说大家都知道)。这个题明显超出了我的复习范围,我不会答,纯粹地瞎掰。
答案在百度上可以查到。方法的书应该在后面可以找到。
2、结合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谈谈你对网络社会资本的看法。
这个题就正好切合了我之前“个人感受’中的第2点,并不单纯出一个点。题目不是要我们谈“社会化媒体”,也不是谈“网络社会资本”,而是两者的结合点,我认为这将是以后的出题趋势。
遇到看法题,辨证思维很重要。
出题背景: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很多名人在微博上呼吁社会捐款。碎片化的表达可以形成很强悍的示“微”效果。网络社会资本可以凝聚成很强大的社会力量。举例,宜黄拆迁中,&
钟如九开通微博,在无助中获得更多援助。
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
但是,网络社会资本毕竟是建立在虚拟空间中的一种资本。它的稳定性和真实性不强。
最后展开你的联想,预测一下前景。
这个题可以延伸到公民社会的构建上。
三、论述题
“偷菜”……(全部是关于偷菜兴起的论述),2010年8月国家出台
游戏管理规则,针对管理者提出的一些限制,请从网络管理和社会伦理道德方面来是说说你的看法?
这种题先简单提一下出台的背景。出台的必要性肯定是为了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络秩序。例如版权问题。
但是,网络有娱乐性。太多的干预汇破坏网络的自由性。如果行政的力量深入某个领域就意味着这一行业神话的结束。
2 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理解媒介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举例分析。
注意,论述题不一定要求广,但一定要深。所以,角度最好别选十个八个的。(在那么紧张的条件下,能想出那么多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另外,别选相似的或者把同一个角度换着方式分开。
我就不很详细论述了。大家应该能看懂。
第一个角度:跨国公司 &全球化
原来人们生活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礼俗社会,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支持,所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礼俗社会的社区逐渐解体。渐渐法理社会取代礼俗社会。公民,国家,原子家庭,城市,大公司渐渐取代左邻右舍,本土社区,村镇。
跨国公司要向全球化扩展并达到预期目的,需消费文化来支撑。这也是个可以延伸的点。
第二个角度: 英尼斯 偏向时间的媒介,偏向空间的媒介
这个角度最重要的一句就是“新的媒介的出现常常转移权力中心。”
一开始羊皮纸、石头等“偏向时间的媒介”可以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中心。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可是,后来“偏向空间的媒介”逐渐占领主流,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
所以,媒介对社会的变迁产生了影响。举例子,互联网是偏向空间的媒介,使“赋权”产生。恶搞等现象,使权力由精英阶层向草根转移。
第三个角度: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理想的公共领域被电子媒介的发展所打破。媒介由印刷到电子媒介的发展,公共领域实现了两次转型。封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再封建化。共享、批评的公共话语被被动的文化消费所取代,被大众媒体塑造的世界知识外表上像个公共领域而已。
第四个角度:麦克卢汉 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
口语时代,人们生活在部落社会。拼音文字为什么能导致部落社会走向非部落社会。电子媒介又使人们重新回归部落化
第五个角度:后现代主义
1、三网融合:这个热了好久了。网上铺天盖地的介绍。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好处是有利于极大地减少基础建设投入,并简化网络管理,降低维护成本。
但实施起来有难度,广电明显占有优势。实行期间会遇到问题,例如部门利益问题,信息安全问题。
2、文化领导权(hegemony):任何一本批判学派的书里都有这个。郭庆光的书里在最后的部分也有。谁提出的,哪个学派的,内容,影响
3、网络庐舍(loser):这个词肯定又是90%的同学不知道。不要急,一看loser就知道是个贬义词。然后猜。每天在网上耗费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沉迷于SNS类网页游戏和各大论坛等与工作毫不相关的事情,无主动进取的工作心态,得过且过的上网一族,主要是指工作白领一族。
4、后电影产品:这个根据字面意思很容易猜到。就是电影产品后面产业链的延伸。与电影相关、从影片衍生出来的各种娱乐产品,包括各类授权的小说、书籍、漫画、海报、图片或者依靠电影内容制作的各类影碟、录像带、原声大碟、唱片、记录拍摄过程的宣传片、道具、玩具、文具、纪念品、等等。再把好处说一下。再举几个例子。再把前景提一下。让这个名词丰富起来。每一点只需要一句话,写多了浪费时间。名词解释的原则就是要“点多,话少”
5、传播的仪式观:凯瑞的经典。与传播的“传递观”相对。这种传播观并不在意于信息的获取,更强调参与者通过对信息的分享,使媒介在参与者的生活和时间中具备角色,担当身份,形成媒介化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构建集体认同。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媒介社会化?
这个从字面意思来看。媒介不再仅仅是喉舌的职能,而是真真实实地走近我们的生活。媒体的服务性变强,我们可以利用媒介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微博,博客或其他sns网站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社会资本得到累积。我们可以利用媒介跟名人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公共话题。这些都是媒介社会化的表现。
最后可以点一下社会越来越媒介化,媒介越来越社会化。
2、票房成为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谈看法。
这个题倾向很明显。也是今年唯一的电影题。出题的背景可能是米高梅破产(我猜的)。电影题一般人都会押年末的电影。如果要考单纯的影片的话,考的肯定是最出名的那一部。我去年押的是《唐山大地震》和《让子弹飞》。可是没考单纯的影片。如果考影片的话,一般从两个角度答题,一个是电影生产角度,就是票房啊,制片方的宣传,或者电影的造势等等。另一个角度是文本角度,就是对电影内容的分析。
这个题我的答题方向是票房在某种程度可以是作品成功因素的标准。但是,不能以票房论英雄,依然会有票房飘红,但是口碑极差的影片。电影是高成本投入的大众化艺术。所以,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要从艺术性,商业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可以延伸一下,之所以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电影与受众的媒介素养有关。我们受众的审美还有待提高。有想象力的受众才会有想象力的电影。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好莱坞大片,与受众也有很大关系。
3、作为制度设计的“公共服务媒体”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公共服务媒体肯定是与商业媒体相区别的。首先必须着眼于社会效益。其次覆盖范围要广。有广泛的受众。再次,节目制作需要非娱乐性,不以盈利为目的。第四,作为制度设计的公共服务媒体代表的必须是整体公民的利益,而不是某一方的喉舌。
这个题我不确定我的答题思路对不对。都是我自己写的。
4、谈谈微博的力量及其发展。
在微博上“围观中国”,一呼百应,群体力量的组织成本被降到最低。可以产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力量。
在微博上,“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弱小的声音可以急剧放大并成为挑战不合理传播秩序的力量。
这个题需要靠例子支撑。例如宜黄拆迁,微博上的公益事业。
5、奥巴马一度因坚持维护韩国媒体的提问权利而和中国记者芮成钢发生激辩,芮成钢“代表亚洲”引争议,谈看法。
这个主要围绕“话语权”的争夺来展开。给大家几个关键词吧。
东西方主流媒体的差异(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中国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softpower),亚洲人的身份认同,&
新闻专业主义
三、论述题
文化全球化有哪些表现形式?传播媒介在这个过程扮演什么角色?
这个题我认为要靠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没有固定答案。
文化生产的全球化
文化内容的全球化
文化传播的全球化
传播媒介在其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特别是互联网。然后说怎么推动的。例如合拍片等等。肯德基,麦当劳应该也算。
2、腾讯和360上演一场“关闭”大战,facebook和myspace宣布展开合作。结合两个案例,社会化媒体和媒介社会的角度谈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整张卷子中社会化媒体谈的太多了。所以这个题被我删掉了。
从“竞争”与“合作”角度展开。利用sns网站汇聚社会资本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后互联网的趋势必然是共享,合作。而qq、360的冲突再一次证明了同类产品的正面冲突会导致两败俱伤。
3、萨义德,在西方国家谈论“东方”的话语中存在着某种“内在一致性”。如何理解“内在一致性”?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以大众媒介领域中的例子说明你的观点。
我回答的是“同意”。
关键词主要有:东方主义,妖魔化中国,国家认同 (National identity)
也可以写“文明冲突论”等等。
例子可以用3·14西方主流媒体的一致的声音。
4、英尼斯,传播媒介都具有某种“偏向性”。互联网也有偏向性吗?解释这种偏向性在社会生活层面中的体现。
(1)我个人认为互联网是偏向空间的媒介,不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体制,这和网络的自由性不谋而合。
(2)偏向空间的媒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文化帝国主义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互联网传播。
(3)偏向空间的媒介一般善于传播大众文化,而偏向时间的媒介倾向于精英文化。在生活中,互联网的娱乐性表现明显可以体现这一点。吸引眼球的东西挤占了精英文化的空间。
(4)与偏向时间的媒介相比,偏向空间的媒介不容易形成专业壁垒,人与人地位相对平等。通过融合许多过去不同的知识场景,形成新的对话。生活中的表现例如网络问政。
以下的内容我觉得真的很重要。
试卷事实上是11页答题空间。我花了两天时间去设计答题卷面分配与时间分配。不停地算时间,算字数,算卷面空间,算每分钟的得分数。最后得出了以下我自己的结论。当然,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个别题可能有所变动,但我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规划来的。最后11页我都写满。(汗颜的是,我的字迹不是一般的潦草)
这样算,11页要在180分钟写满,则每页需要用16-17分钟。试想,如果你过了20分钟还没翻过第一页,那一定要小心了。过了40分钟,你应该写到第3页了。以此类推,把握好自己的时间。
其实答题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很多东西。下面是我在考前不想看书时,拿着凳子坐在校园里算了好长时间才算出的结果。这是个很庞大的计算量。因为“时间”,“字数”,“版面”,“分数”这四个指标都要考虑到。
另外说一下我的一个毛病,就是不管什么考试,考前必须玩两天。就算我看书,脑子也不会转。
三、时间规划:
名词解释:5个题,每个题4-5分钟,一共用20-30分钟,(一定不可以超30分钟,切记,不要认为自己很有时间)
简答:4个题,每个题15分钟,一共用60分钟。
论述题:2个题,每个题40-45分钟,一共用90分钟。(这里面有个疑问,专一的论述题一共60分,分数占了总分的三分之一,可是时间却占到了一半,我也试想换一个方案,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这样答题,谁让人家是论述题呢,如果有认为这种分配不合理的同学,可以按照自己的规划来)
名词解释:5个题,每个题4-5分钟,一共用不超过25分钟。(专一的名解一共30分,所以可以延长到30分钟,但是专二名解是25分,所以,时间要少一点儿)
简答:5个题,每个题12分钟左右,一共用60-70分钟就可以。
论述题:3个题,每个题30分钟,一共90分钟。(人家的分数是75分,占了总分的一半,所以,时间也要占到一半喽)
四、试卷版面规划:
名词解释:5个题大概是1.5页
简答:每个题占到1页多一点,4个题可以有4.5页的空间。
论述题:每个题占到2.5页,两个题大概可以用5页。
(或者把论述题的空间挪点儿给简答也可以。)
名词解释:5个题大概1.2页
简答:5个题不要超过5页,大概4.3页就可以。
论述题:3个题,大概5.5页。
另外有个问题,我想提一下。就是名词解释的10个字与论述题的10个字,含金量不同,得分也不一样。名词解释的10个字比论述题要值钱好多,所以,算的时候不能这样算:专一名词解释30分钟答30分的题,大概一分钟得1分.(这样算是错误的),因为名词解释可能1分钟得1分。可是到了论述题,也许长篇大论好几百字才可以拿到1分。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会不会把人弄糊涂。如果不明白的话,就严格按照“时间”,“版面”来答题就好。
说实话,要把“时间”,“字数”,“版面”,“分数”这四个指标按照黄金比例来分配的话,应该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就算能算得很精准,在考场上也不会严格照做。但是,做到心里有数还是必要的。
五、答题小tips:
其实有的小tips,我觉得必须是考研进去深水区才能理解的。我的表达能力不太好,对于难理解的我尽量举例子,我希望可以表达清楚我的想法。
要正反两方面答,辨证地看,不能一刀切地说,好或者不好。
2、& 有些题最后不要忘记网民的力量。
某些题落脚点在政治、经济权力上。例如答电影的题,要分电影本身内部“文本符号”和外部“票房利益和经济链条”。
自己头脑装一个传播学框架,遇到没有思路的题,就一一往框架上卡。总能找到思路。但是,注意,传播学的框架远远不是5w这么简单。自己在看书的时候慢慢搭建,看到一点就塞进去,到最后就会有一个自己的框架。
遇到不会的题,可以纠着题干多问“为什么”。总能找到思路。(不过这个不是适合所有的题)
字写大点,条理清楚一点儿,每个论点后面最好举例子。所以复习的时候多关注时事,时事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应付北大的出题点,还可以用在自己的例子上。
7、不要抱着押题的心理去复习,这样的同学往往复习不好。经常考完出来听有同学抱怨,背了那么多,结果都没考到。这些同学一定是考研没有进入深水区。要知道押题是一种水平,而不是靠运气。深水区的同学对出题思路的把握都很准。
一个字一个字地敲,终于敲完了。师弟师妹们,师姐能帮你们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剩下的路,靠你们自己走。希望我的这份幸运可以传递给你们。明年北大见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手机扫描二维码,把小组装进口袋
第三方登录:问题16:如何科学地分配和把握答题时间?_新浪教育_新浪网
问题16:如何科学地分配和把握答题时间?
12:31& 北京安通学校
  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本书作为考前辅导教材,采用的例题和模拟试题其难度一般在中等偏上。GCT-ME逻辑试题的难度一般不大,但题量大。按照目前的模式,GCT-ME考生要在45分钟内完成50道试题,每题平均只有0.9分钟,而国外同类考试每题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GCT-ME的规定答题时间明显偏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地分配和把握答题时间就非常重要。
  以下几点供参考。
  第一,从实际情况出发,恰当分配用于逻辑应试的时间,即恰当确定逻辑部分在整个GCT-ME考试中的用时比例。如果必要,可占用一些其它科目的时间,但要做到刻刻心中有数,不可过多占用,盲目占用。
  第二,先答最前面的若干题。一般地说,难题不会排在最前面的若干题。
  第三,优先答多道试题基于同一题干的试题。
  第四,优先答题干简短的试题。
  第五,优先答熟悉的试题。所谓熟悉,是指或者在练习中已解答过的,或者虽然没解答过,但对试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已明显了解的。
  第六,把直觉和思考结合起来,以缩短答题时间。多做规范的模拟试题,有利于提高此种直觉。
  第七,碰到难题,先放一放。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 12:30) (/ 12:04) (/ 11:59)
电话:010-6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新浪公司 北京网通提供网络带宽答题时间5下载_答题时间5单机游戏下载
您的位置: >
热门单机游戏
最新单机游戏
本站游戏较大,强烈推荐使用[迅雷]下载,否则下载速度较慢
游戏名称:答题时间5
游戏类型:益智类
游戏语言:英文
【游戏介绍】
&&&& 是一款充满智慧型的游戏作品。游戏中将会为每一位参赛者准备3500个类型不同的提问,游戏中你将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参加盛大的娱乐电视节目。小到生活常识,大到天文地理。在如此多变的提问中,考验玩家智力的时刻到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游戏玩法和电视节目《开心辞典》非常类似,当你遇到困难和麻烦时,可以借助朋友和观众的帮助,但是游戏目前尚未汉化,可能回答起来比较困难。&这是一款纯提问和选择答案型的游戏作品,玩家在全程通过快速的回答问题来获得更高的分值,也许这也是考验选手智慧的方法。
【游戏截图】
答题时间5游戏相关文章
179人气更新
334人气更新
238人气更新
288人气更新
255人气更新
224人气更新
188人气更新
234人气更新
274人气更新
217人气更新
来自,请推荐给您的好友一起分享!
◎ 看过这篇文章的网友还浏览过↓ ↓ ↓ 上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可以生二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