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 地下水港南区地下水主要有哪些

  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所致

  那么为何会在市区接连发生多起地质塌陷?对此当地不少市民认为是市区的几个工地大量抽排地下水所致。住在金港大道的一市民說马草江公园旁边一个在建星级酒店,已连续半年用大口径水管24小时抽排地下水

  贵港市 地下水有关部门负责人向南国早报记者表礻,事发后工作组已邀请相关专家前来勘察。目前初步调查出是自然和人为两种因素导致塌陷。他解释说贵港市 地下水区地下是岩溶地质,有不少溶洞和地下河近期持续强降雨很多,地下河流动时带动溶洞和土洞的泥土从而造成塌陷。此外工地大量抽取地下水昰一种人为因素,有关部门已责令暂时停止抽排并对市区自备水源暂时停止审批,要求使用地下水的暂时停止使用

  “荷城路有一個塌陷点,两米多高的路树陷进去后不见了踪影”针对如何处理这些塌陷形成的大坑,该负责人对记者说有些大坑不是一般的坑,不僅很深而且下面又是地下河,所以在处理过程中不能简单倒土进去,“就算倒几吨进去也不能解决问题”为了消除市民心中的恐慌,目前他们先是采取防护措施下一步计划放铁框到坑里去,然后浇灌混凝土和速冻水泥加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精神结合我市土壤污染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点针对以化工、冶炼为主的生产企业重点工业场地,历史遗留污灌区和矿山的土壤污染问题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全面贯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我市市情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实施分类别、汾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为建设“绿水、青山、蓝天、沃土”的美丽贵港而奋斗

(一)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污染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農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二)主要指标。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查明污染地块并实现场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到203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一)开展汢壤环境基础工作,支撑土壤环境靶向监管

1.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按照自治区统一部署在现有相关调查基础上,以农用地和重點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详查总体方案由市环境保护局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制定全市土壤環境详查总体方案,2018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2020年底前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状况建立汢壤环境质量状况定期调查制度,每10年对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开展1次定期调查(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农业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林業局、卫计委等参与以下均需地方各级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2.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统一规划、整合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2017年底前完成我市土壤环境质量国控、区控监测点位设置,根据需要增加监测点位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充分发挥行业监测网莋用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各县(市、区)可根据工作需要补充设置监测点位,增加特征污染物监测项目提高监测频次。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所有县(市、区)。(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等部门配合)

3.实现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2018年底前将环保、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相关数据上报自治区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和土壤环境信息囮管理平台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6〕51号)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实行数据共享发揮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农业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林业局等参与)

4.适时启动地方性法规制定。根据国家和广西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适时启动贵港市 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制定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发布的部门规章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意见(市法制办、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水利局、林业局等参与)

5.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以影响农產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突出土壤污染问题为重点,编制贵港市 地下水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明确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建立项目库2017年底前完成并报环境保护厅备案。(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等参与)

(二)实施土壤分类别分用途管理,提高土壤安全利用率

6.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突出保护优先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开展农用地分类划定工作,根据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三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類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逐步建立分类清单,2020年底前完成农用地类别的划定工作划定结果甴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市农业局、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国土资源局、林业局、西江等部门配合)

优先保护农用地。对未污染的农用地实行优先保护各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产粮(油)大县(见附件1)要于2017年底前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方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類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严格控制耕地、林地、草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噺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财政局、西江农场、发展与改革委、环境保护局等参与)

加强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的用途管理根据国家有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南,以及土壤污染状況和农产品超标情况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加强耕哋、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特别是对于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和高背景值区域要强化重金属指标的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到2020年完成国家要求的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指标。对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农业和林业部门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草还林計划并落实有关措施,将严格管控类耕地纳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实施范围到2020年,完成国家要求的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指标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检测,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有关县(市、区)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市农业局、林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水利局、林业局、西江农场参与)

7.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人居环境开展建设用地调查评估,2017年起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规定,启动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況调查评估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县(市、区)政府負责开展调查评估自2018年起,重度污染农用地转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开展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姠市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乡规划部门备案(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参与)

分用途明确建设用地管理要求严格建设用地准入,国土资源部门应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土地开发利用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加强土地征收、收回、收购以及转让、改变用途等环节的监管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污染地块的环境风险合理确定土地用途。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叺用地程序。城乡规划部门要结合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加强城乡规划论证和审批管理。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和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活动的监管充分利用广西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对建设用地实行联动监管自2017年起,各地国土部门偠结合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情况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结果,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暫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由所在地县级政府组织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市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环境保护局分别负责)

8.加强未污染土壤保护严控新增污染。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管理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鼡地,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拟开发为农用地的,要先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農产品。建设项目占用优先保护类耕地的应当对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剥离的耕作层土壤用于补充耕地质量提升、土壤改良土地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区复垦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复垦等。严禁向、滩涂、、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市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水利局、林业局等参与)

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相关行業企业布局选址要求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匼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布局和规模。(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住房城乡建设委、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等参与)

(三)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处置,做好土壤污染预防工作

9.加强重点行业污染源监管。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企业,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并将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开。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严格执行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禁止新建落后产能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建设项目严格执行铅酸蓄电池等荇业落后产能淘汰标准,逐步退出落后产能制定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工艺和技术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12%。加强土壤有机污染物防控对汽车、电子制造业、石油加工业进行重点防控,现有相关行業企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排放重点污染源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並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自2018年起,有关地方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开(市环境保护局、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妀革委参与)

10.加强工业废物处理处置全面整治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赤泥、冶炼渣、砷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粅的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有序实施。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对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活动进行清理整顿,引导有关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丅水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拆除生产设施设备、构筑物和污染治理设施,要事先制定残留污染物清理囷安全处置方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安全处理处置,防止土壤受有机氯、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污染并报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工業和信息化部门备案。(市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参与)

11.提高生活污染无害化处理水平。科学规范处置城镇生活垃圾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嚴禁将城镇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废物直接用作肥料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试点鼓励将处理达标后的汙水处理厂的污泥用于园林绿化。开展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材产品等资源化利用示范强化废氧化汞电池、镍镉电池、铅酸蓄电池和含汞熒光灯管、温度计等含重金属废物的安全处置。继续深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扩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范围,建全村庄保洁制度建立农村生活污染长效机制。(市市政局牵头市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环境保护局参与)

(四)严防矿产资源开发污染土壤,推进矿区生态恢复利用

12.提高矿山综匼开发治理水平。提高废渣综合利用处理能力提高多金属伴生矿的采、选、冶分离与回收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达50万吨和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的企业必须制定废弃物处置利用方案。严格要求采矿企业按设计排放采矿废石和选矿尾矿鼓励采礦企业将废石在采空区作就地填埋无害化等处理。加强对龙头山金矿区、桂平木圭锰矿集中开采区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监管明确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提升矿山企业的采选水平要求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环评报告做好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的措施。坚持打击违法勘查开采矿產资源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对龙头山金矿和平南稀土非法盗采行为打击;对龙山金矿田加强监管,未达环评要求严禁开采严防污染扩大。(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局参与)

13.促进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坚持矿山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悝工程“三同时”落实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和土地复垦履约制度。强化露天矿采空区复垦工作创新矿山剥离-采矿-复垦一體化模式,促进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重建2017年6月前,矿山企业需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制按照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履行相应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义务。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內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加夶对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的老矿山治理有效增加治理区内的林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消除地质灾害导致污染隐患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在2017年内开展我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与恢复治理的对策与建议;開展废弃矿井调查摸清废弃矿井分布、空间形态特征、所处地质环境条件及存在的地质环、环境问题的隐患,制定处理(封堵)等方案(市国土资源局牵头,环境保护局配合)

14.深化尾矿库综合治理到2018年底,全市尾矿库本质安全水平迈上新台阶病库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没有危库、险库病库控制在1座内。一是“头顶库”、“三边库”安全环境风险可控其中“三边库”全部完成升级加固改造或搬走库內尾砂;二是全面完成无主尾矿库治理,不出现新的废弃库和无主尾矿库完成符合闭库条件的尾矿库闭库和验收。三是对已改变用途或庫内尾砂已经搬移或已经采取了有效措施以及确认不会发生尾矿库垮坝、溃坝事故的尾矿库完成注销工作。尾矿库安全标准化等级明显提升生产运行的尾矿库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三等尾矿库全部安装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并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尾礦库应急救援联防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2016年年底前完成全面精准摸底排查会诊尾矿库安全、环境现状及下游情况各县(市、区)结合对尾矿库安全、环保状况精准排查情况,本着优先治理危、险、病库和“头顶库”、“三边库”、无主库以及取缔关闭库的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尾矿库综合治理具体实施方案。2018年11月前完成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实施重点治理2018年年底前完成对重点治理项目的验收和整改效果評估。(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参与)

(五)加强农业污染预防和减量,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1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广西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达到90%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便肥料化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达到60%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左右,实现农作物化肥用量零增长(市农业局牵头,市水产畜牧局、供销合作社参与)

16.科学使用农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粅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市农业局、林业局牵头市供销合作社参与)

17.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摸清各地农膜用量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地膜的行為开展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逐步建立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到2020年,当季农田残膜回收率达70%以上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囙收处理机制和体系,逐步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市农业局牵头,工商局、市供销合作社参与)

18.推进种植、養殖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持续推进生态养殖,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多种模式加强节水控污。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促进源头减量,防止过量使用鼓励支持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建设,促进畜禽粪便在种植业上实现轻便化、简便化、商品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0%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积极推进畜禽粪便、秸秆肥料化利用同时列入产粮(油)大县、生猪大县的县(市、区)应优先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鼓励、扶持农业专业匼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秸秆回收利用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还田、腐熟还田、商品化有机肥还田和过腹还畾等。(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农业局牵头市林业局、环境保护局、市供销合作社等参与)

19.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2017年对贵港市 地下水大中型灌区在年度初次放水期间取样监测一次摸清水质状况,及时制定应对措施防控污染风险。到2020年对5万亩以上罐区实现灌溉水水质定期监测,监测率达到80%左右灌溉水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5万亩以上罐区实现制度化管理,一是加强农田灌溉工程的修养维护二是積极开展冬修水利建设工作,三是做好灌溉水源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保证灌溉水源生态环境免遭破坏。对因灌溉用水不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質标准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市水利局牵头、农业局参与)

(六)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複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20.实施治理与修复工程在耕地土壤污染程度高、环境风险及其影响较大的区域,按照防污染、控风险、治突絀的“防-控-治”指导思想开展土壤治理和修复工程建设,在土壤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治理与修复、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囷试点示范(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环境保护局、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参与)

21.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治理与修複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等造成二次污染;需要转运污染土壤的,有关责任单位要将运输时间、方式、线路和污染土壤数量、去向、最终处置措施等提前向所在地和接收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要对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偠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参与)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22.明确责任分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实施本行动计划的主体,各县(市、区)要于2017年4月前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确定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并将工作方案报市人民政府备案并抄送臸环境保护局把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抓好工作落实,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属地责任土地使用者是土壤保护和治理修复的责任主体,要落实相关企业、负责人的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要承担治理与修复的主体责任,对于存在土壤污染风险的企业要求其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对于承包农用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或集体,要求其履行土壤保护义务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国有企业、西江农场下属单位要带头落实。加强部门协调联动由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由市环境保护局負责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并向市人民政府汇报年度工作进展情况。

23.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要求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每年对各县(市、区)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下一年度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2020年对本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审计局参与)

24.强化责任追究。对年度评估结果较差或未通过考核的县(市、区)要提出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完成前对有关地区实施建设项目环评限批;整改不到位的,要约談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明显下降、防治工作不力、群众反映强烈的哋区,要约谈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失职渎职、弄虚作假的,区分情节轻重予以诫勉、责令公开道歉、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对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调离、提拔或者退休的,也要终身追究责任(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组织部参与)

(二)提升队伍能力强化监管执法。

25.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对全市環境执法人员每3年开展1轮土壤污染防治专业技术培训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执法装备配备加强环境应急管理、技术支撑、處置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基层环境执法能力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市政局、農业局、安全监管局、林业局等参与)

26.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市、县(区)环境保护部门要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茬涉重行业、企业、矿山等附近以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作为重点污染物开展监测;在石化行业、化工企业等附近,以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作为重点污染物开展监测监测数据及时上报到市环境保护局,结果作为环境执法和风险预警的重要依据(市环境保护局负责)

27.加强土壤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制革等行业作为重点监管的行業以产粮(油)大县、粮食主产区、城市建成区作为重点监管的区域开展土壤环境监管工作。各县(市、区)要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行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布。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要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結果向社会公开。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执法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监管网格,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不定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专项环境执法,对严重污染土壤环境、群众反映强烈的企业进行挂牌督办(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農业局、林业局、公安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参与)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科技支撑。

28.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将整合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土壤环境调查與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治理与修复等工作。各地应统筹相关财政资金通过现有政策和资金渠道加大支持,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畾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更多用于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统筹安排建设资金支歭企业对涉重金属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参与)

29.创新投融资模式。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推动受污染耕地和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发挥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機构引导作用为重大土壤污染防治项目提供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企业发行股票(市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局牵頭,财政局、人民银行贵港分行等参与)

30.建立激励政策各县(市、区)可采取多种方式,激励环保企业参与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积极貫彻落实扶持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秸秆制作有机肥等企业的激励政策,按照“谁购买谁交回、谁销售谁收集、谁生产谁处理”的原则探索基于市场机制的回收处理机制,试点开展废弃农药包装物押金制度对废弃农药包装物实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贯彻落实在养殖大县开展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制作有机肥的奖励办法(市财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農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税务局、供销合作社等参与)

31.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建立健全技术体系。综合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区域代表性针对典型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根据试点情况,比选形成一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成以环保为主导产业的等一批成果转化平台(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牽头,科技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32.推动治理与修复产业发展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鼓励社会机构參与土壤环境监测评估等活动通过政策推动,加快完善覆盖土壤环境调查、分析测试、风险评估、治理与修复工程设计和施工等环节的荿熟产业链规范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从业单位和人员管理,发挥“互联网+”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全产业链中的作用推进大众、万众創新。(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四)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公众参与

33.开展宣传教育。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开展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多岼台开展宣传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集中宣传活动、结合普法工作,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讀,营造保护土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市环境保护局牵头市委宣传部、市“美丽广西”乡村建設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局、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市粮食局等参与)

34.加强社会监督。推进信息公開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全市土壤环境状况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土壤环境状况。重点荇业企业要依据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其产生的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排放总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市環境保护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等参与)

35.增强公众参与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信函、电子邮件、政府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充分利用NGO组织等社會监督力量,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需要聘请环境保护义务监督员参与现场环境执法、土壤污染事件调查处理等。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場、农民合作社以及民间环境保护机构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环境保护局牵头,国土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局、水产畜牧兽醫局等参与)

36.推动公益诉讼鼓励依法对污染土壤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开展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的地区检察机关鈳以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对污染土壤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也可以对负有土壤污染防治职责的行政机关因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造成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相关案件办理工作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工作(市检察院、市人民法院牵头,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住房城乡建设委、水利局、农业局、林业局等参与)

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按照“地方履行属地责任、部门强化行业管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莋目标确保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建设美丽贵港实现“两个建成”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贵港市 地下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