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松江是上海市青浦区邮编成陆时间最早的地区,大约形成于...

你所不知道的上海, 东方明珠的前世今生!|上海|上海市|东方明珠_新浪网
你所不知道的上海, 东方明珠的前世今生!
你所不知道的上海, 东方明珠的前世今生!
在6000多年前,上海市域内只有西部的青浦、松江、金山三地基本成陆。这些陆域都属于古太湖淤浅后形成的湖沼(特别是青浦、松江一带)与湖滨平原。从那时一直到中原的西周时代中后期,期间的陆地都形成得非常缓慢,距今3000年前,嘉定、闵行、奉贤三地的西部大部或局部形成。此时,包括市中心区在内其他区域仍处在海平面之下。古代上海市,夏商为百越之地,春秋属吴国,战国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曾是楚春申君黄歇的封邑。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近代同治二年(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为英美公共租界,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又改称为上海国际公共租界。此后,租界多次扩大。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2年1月,中华民国成立。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现代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1960年3月,浙江省舟山县嵊泗人民公社划属上海市。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1995年,上海市辖浦东新区、徐汇、长宁、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黄浦、南市、卢湾、静安、宝山、闵行、嘉定等14区和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等6县,有106个街道、208个镇、10个乡和3590个居民委员会、2986个行政村。面积6340.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6218.65平方公里、水面积697平方公里。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1月奉贤县、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浦东新区,组建新的浦东新区。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组建新的黄浦区。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全市干部大会上宣布,静安区与闸北区正式合并,组成新的静安区。日,上海市下辖的唯一一个县——崇明县撤县设区,改制为崇明区,此标志着上海市告别下辖县,全市至此形成下辖16个市辖区的新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上海市地区概况
摘要◆上海市 上海,中国 大陆 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 金融 、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 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之最 。上海位于
  上海,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工业基地。有超过2000万人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地区,其中大部分属汉族江浙民系,通行吴语上海话。上海又是一座新兴的目的地,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今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闪耀全球的国际化大都市,并致力于在2020年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上海是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城市。
  上海市 - 概述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湾,西接、两省,北界长江入,正当中国南岸线的中部,便利,腹地广阔,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海拔 平均海拔高度为4米左右。
  地形 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上海境内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能源 煤、、水力的储藏和生产,所需能源都要靠其他省市的支援。但是,上海具有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二次能源&生产,产品主要是、油品、焦煤和煤气(包括液化石油气)。其他可以利用开发的能源还有沼气、风能、潮汐及太阳能。
   上海滨临东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据统计,东海、黄海的水产资源有700多种。此外,上海地处长江口,这里江面宽阔,海淡水交汇,是鱼类索饵、繁殖、栖息的场所,有各种鱼类108种,其中经济鱼类有20多种。上海有众多的天然湖泊,螺蚬蚌等底栖生源比较丰富。稠密的水网,为淡水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航运 至2005年末,上海港拥有16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每月集装箱航班数已达1967班,其中国际航班942班。
  远洋航线:从上海始可以分别抵达、(经第三地)、韩国、日本、东南亚、澳人利亚、以色列、地中海、西北欧、南非、南美、美国东西岸等地;
  沿海航线:可抵达从北到市沿海主要港口;
  长江航线:可直达长江中下游各港口;
  内河航线:通过江南水网可抵达江、浙、皖等省各大小港口码头。[1]
  上海市 - 历史沿革
  &申&、&沪&的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
  古代上海
  春秋时属吴国东境,战国时属楚国。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上海
  1、上海开埠至1912年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于1855年小刀会的人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三次占领部份上海发生战役,1854年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地方政府行政与司法管辖权之外的租界。此后,在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黄浦、静安以及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闸北区和原南市区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两块。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屈指可数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被称为&十里洋场&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带来了近代上海的繁荣。
  2、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的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的新势力尚且稚嫩,从中央到地方,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呈现出一片无序混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同时,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由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同时并入江苏省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20世纪初,在上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因此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随后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开始了国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会领袖杜月笙诱捕并杀害了上海总工会负责人汪寿华。此后,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机关仍然隐藏在公共租界中区闹市的云南路达数年之久,直到1933年苏区稳固后才迁往那里。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向忠发在上海被国民政府抓捕,随即叛变并被杀。
  3、国民政府时期
  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为地理优势,随即成为全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直至今日。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三友实业社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上海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日,蒋中正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日人并将上海改名为大道市,取自礼运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伟烈抗日战争。在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半部,即今虹口、杨浦两区作为日军防区和日本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美英也放弃租界。1942年起,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便不复存在了。1945年上海由中华民国接管。此后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1946年,国民政府统领的中华民国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参见国共内战)。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此间,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现代上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上海为直辖市。后成为中国工业中心。文化大革命时期,上海是四人帮张春桥和王洪文活动的基地,在上海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0年代,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经济中心的地位受到南方许多城市,尤其是经济特区的挑战。在1989年六四运动中,上海各界人民和学生也积极参加了反腐败、争取民主自由的运动。进入1990年代后,上海重新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金融及贸易中心。1993年,浦东开发开放,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目前保持年人均GDP10%以上的增长。目前,上海正向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目标迈进。
  浦东与浦西连接通道的建造进程也标志着上海的发展进程,为浦江两岸的共同繁荣奠定了基础。1971年,松浦大桥建成,改写了黄浦江无大桥的历史,日,上海第二座跨黄浦江大桥、南浦大桥通车,1993年10月,杨浦大桥竣工通车直到日卢浦大桥的建成,黄浦江上已经有了6座大桥;同时1970年9月,打浦路隧道建成;日东路越江隧道通车至日大连路隧道通车。越江通道的发展,使得处在市中心金融贸易区的陆家嘴发生着显著的变化,1994年11月,明珠电视塔完工;日,金茂大厦正式开张营业;1999年8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业,2008年,中国最高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式开放。同年,上海中心筹建,预计将成为中国新的最高。
  上海自从浦东开放后承办过许多重要国际会议,增加了其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显示了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日,上海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2010年,上海承办世界博览会。此外,每年还有各种主题的大小展会在上海大量举行。会展业已经成为上海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版图上,1949年上海面积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市,上海市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到2003年末,上海面积6340.5平方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三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是目前中国的第三大岛。
  2006年,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祝均一违法挪用32亿社会保障基金,借给民营企业家张荣坤旗下的福禧公司用于收购沪杭高速。因此中央政府100多名调查人员前往上海,调查非法挪用社会保障基金的大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此被撤职查办。
  2009年3月,国务院通过加快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两个中心&)的意见。专家预计于2020年时,上海会成为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市 - 行政区划
  解放初期,上海共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后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撤县建区。
  1992年建立的浦东新区,由原黄浦区浦东部分、南市区浦东部分、杨浦区的浦东部分、上海县的浦东部分和川沙县组成。原南市区和原黄浦区于2000年合并成为新的黄浦区。
  各郊县也从1980年代末起先后改为市辖区,具体的是:宝山区(1988年)、闵行区(1992年,之前大部为上海县)、嘉定区(1992年)、金山区(1997年)、松江区(1998年)、青浦区(1999年)、奉贤区(2001年)、南汇区(2001年)。
  日上海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国务院已批复了上海关于浦东扩区的申请,同意撤除南汇区,将南汇区行政区域并入浦东新区。2009年,上海的行政区划内仅存一个郊县:崇明县。至2009年6月,上海共有17个区、1个县,共118个镇,3个乡,100个街道办事处,3293个居民委员会和1991个村民委员会。
  日,上海市撤销黄浦区、卢湾区建制建立新的黄浦区。
  上海市 - 地质气候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上海正当中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7年平均气温18.5℃,1416.6小时,降水量1208.8毫米。全年6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土地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7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为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中国的第三大岛。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
  在上海市区的北部,长江的出口处有三个岛屿和一些刚出水面的沙洲。三个岛即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这是上海市最大的三个岛屿,另外还有南部的金山嘴,大金山等岛,崇明岛以东35公里有佘山岛。此外位于上海市区东北部、黄浦江下游有一座上海唯一的内河岛屿&复兴岛。
  崇明岛是由长江携带下来的大量泥沙冲积而成,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仅是长江中的两个小沙洲,面积只有十余平方公里。后几经变迁,现在东西约80多公里,南北宽约10-15公里,面积为1041平方千米,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和最大的冲积岛。
  长兴岛和横沙岛位于崇明岛以南的江口,将江水分为南北二水道。长兴岛俗称鸭窝沙,露出水面不过百年左右,分为石头沙、瑞丰沙、潘家沙、鸭窝沙、金带沙五个部分。近40年来才逐渐成一岛。与吴淞相对。横沙岛在长兴岛东面,由横沙岛和元沙岛组成,面积约为40平方公里。
  九段沙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南侧新淤积形成的沙岛,总面积为420平方公里(-6米),其中吴淞0米线以上面积145平方公里。目前无常住人口,2000年建立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
  黄浦江及苏州河(吴淞江)贯穿市区。黄浦江将上海分为浦东和浦西。淀浦河衔接淀山湖与黄浦江。大治河衔接黄浦江于长江出海口。
  上海市 - 人口
上海市1990年起人口自然变动图表
  其中:橙色为出生率,紫色为死亡率,红色为自然增长率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开始已连续15年负增长。2007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7.34&,死亡率为7.44&,自然增长率为-0.1&。
  人口来源
  从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曾经吸引了很多外国侨民前来定居。
  在毛泽东发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中,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很多上海的青年被发放到大陆各地,也改变了其他地区的人口组合。
  1990年代后期,上海再次成为移民城市的目的地。大陆各地有很多人搬迁到上海定居。台湾人、香港人在沪常住的数目众多。由于很多外国公司在上海常年设有办事处,所以很多外国人也常年定居在上海。小部分犹太人仍然在上海经营家族生意,为上海带来了商机。日本、韩国人很多都聚集在&古北&小区附近。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陆续在上海市长宁区集中居住。
  上海人口最多的首十个姓氏依次是张、王、陈、李、朱、徐、周、沈、吴、陆。除了沈姓和陆姓外,其余姓氏都是中国首二十个姓氏之内。这个排名亦与邻近的江苏和浙江接近。
  上海市 - 文化
豫园、明代庭园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它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文化)的基础上,与开埠后传入的影响上海的欧美等各国文化融合而逐步形成,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举办过多次大型文化活动,并建造了多所全国一流的文化设施,包括了上海大剧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影城等。欧洲风格的上海音乐厅因市政建设需要被移位,但在内部改建之后已经重新对公众开放,以举行交响乐音乐会为主。每年上海还举办国际艺术节、国际电影节等文化活动。
  上海话(也有人称为沪语)是上海地区的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受早期移民中占优势的苏州和两地影响巨大。其语音和苏州话发音接近,保留很多古汉语语音,而在词汇方面与话颇多类似,如&阿拉&。
  上海郊区方言与普遍意义上的&上海话&在发音和语法上有少许区别,按地区可分为&松江话&、&崇明话&、&浦东话&等方言。
  人文历史
  上海城隍庙坐落于上海市最为繁华的城隍庙旅游区,是上海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了重大的打击,神像被毁,庙宇被挪为它用。现已修复。
  上海文庙位于上海老城厢,黄浦区文庙路215号,是上海市区唯一一座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古建筑群。另外,&文庙书刊交易市场&也是著名的书市。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地方。当时上海著名的&百乐门&舞厅享有盛名,从英文&Paramount&得来。&大世界&也是很有名的中心。很多电影院也是非常豪华。
  1918年至1925年间,中华民国国父孙也曾经在繁华的淮海路以南、思南路东侧香山路上的一幢欧洲乡村式小洋房居住过。现被改为孙故居。另,上海行知公园设有陶行知纪念馆。虹口公园附近有鲁迅纪念馆。
  上海拥有许多欧美式老建筑,其中位于外滩的一组欧洲风格的外国银行、商家和饭店遗留下来的建筑群一直是上海的标志,在市中心,还有当时占地广大的上海跑马厅。
  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即是在上海的徐园又一村,时间是日。直到1949年前,中国电影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
  电影摄制与电影公司
  上海电影的摄制,始于意大利侨民劳罗1908年3月在上海拍摄的新闻片与风景片。1909年,中国第一影公司&&亚细亚影戏公司在上海成立,由犹太裔美国人布拉斯基(Benjamin Brodsky)投资经营。
  民营电影企业占到上海电影公司总数的90%以上。但是,大多数公司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公司甚至一片未拍,即已销声匿迹,而稍具规模、能均衡制片生产的,约十几家。
  电影放映
  1949年前,上海是中国拥有最多且最先进设备电影院的城市。但后来大部分被拆毁或改建,保存至今的有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南京大戏院、平安大戏院等。
  导演与演员
  伴随着当时极其发达的电影产业,几乎所有最优秀的中国电影导演与明星都集中在上海。导演有:蔡楚生、郑君里、万籁鸣、石挥、张石川等;女演员有:胡蝶、阮玲玉、周璇、陈燕燕、白杨、王人美、黎莉莉、上官云珠、徐来、陈娟娟、袁美云、谈瑛、黄宗英等;男演员有:赵丹、刘琼、金焰、金山、魏鹤龄、韩兰根、周伯勋、孙道临等。毛泽东的第三任妻子江青也曾经在上海做过演员,当时的艺名为&蓝苹&。
  著名影片
  《三个摩登女性》 、 《太太万岁》 、 《不了情》 、《渔光曲》 、 《十字街头》等。
  流行音乐
  与此电影产业相应的,1949年以前上海的流行音乐产业也极其发达。30年代已经出现仙乐斯夜总会歌唱大赛这样由唱片公司通过比赛选拔新人歌手的形式。当时中国的流行音乐家与歌手均活跃在上海:陈歌辛、黎锦光、聂耳、姚敏、姚莉、李香兰、吴莺音、白虹、龚秋霞、白光、周璇等。较为知名的歌曲有:夜上海、苏州河畔、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玫瑰玫瑰我爱你、如果没有你、恭喜恭喜、明月千里寄相思等。
  日,世界最早的美国匹兹堡的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两年后的12月,美国人E.G.奥斯邦就把一套无线电广播发送设备由美国运到上海,在外滩广东路三号大来洋行的屋顶开办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也是中国第一家广播电台。该台于日晚首次播音,同年1月26日,该台播了孙中山当日在上海发表的《和平统一宣言》。对此,孙中山特向《大陆报》发表谈话表示称赞。
  上海现存电视放送基本由上海文广新闻集团(SMG)负责。SMG是在2006年,由1958开播的上海电视台、1993开播的上方电视台和上海有线电视台合并而成的。除SMG外,上海电视台也在上海放送节目。
  2006年,上海电视台大厦设立SMG电视新闻中心,并将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和东方卫视的优秀新闻评论资源组合,并将优秀的时事栏目如原本只有在东方电视台新闻娱乐频道《小宣在现场》等组合分发到三个频道的节目中。
  日,SMG成立了上海外语频道(ICS),用英语和日语两种语言播出。
  文学与出版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中国的出版中心,在当时的四马路(路)一带聚集了中国规模最大,带来最新思想的出版社。民国三大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全设立在路上。
  1949年后,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被迁至北京,其他出版社则大都被关闭。如今的上海被戏称为&失落的文化高地&。
  上海是中国新文学的重镇。20世纪40年代,年轻女作家张爱玲创作了一系列以上海为背景或以上海人观点描写香港故事的小说。《十八春》原名《半生缘》描述三十年代上海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
  另外,上海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末兴起的文学流派。该派的文人有:刘呐鸥、戴望舒、施蛰存、穆时英、郭建英等。
  1949前,上海拥有中国最丰富的戏曲资源。在上海可以欣赏到几乎所有地方的戏曲演出,而各类戏曲的大师也多活跃在上海。
  民国时期,京剧是上海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任何一个角儿在上海不红就不能算真的红。当时定居上海的京剧大师有:盖叫天、周信芳、林树森、冯子和以及沈宝钧等。梅兰芳壮年的时候便移居上海,他曾直言不讳地说:&我虽然出生在北京,但上海是我最爱之地。&
  苏州评弹在19世纪中期大规模进入上海,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鼎盛。以在商业电台的播放时间计算,评弹是民国时期上海最受欢迎的戏曲。
  从1930年代起,越剧在上海得到蓬勃发展,上海也成为中国的越剧活动中心。民国时期的越剧&十姐妹&尹桂芳、筱丹桂、袁雪芬、竺水招、徐玉兰、张桂凤、傅全香、范瑞娟、徐天红、吴小楼全部集中在上海。1949后,上海的一大部分越剧团和精英越剧演员被迁往北京或西部城市,发展遭严重打击。
  1860年后,上海逐渐成为中国的昆曲活动中心。驰名江南的晚清姑苏四大昆班&&&大章、大雅、鸿福、全福扎根于上海。至民国时期,苏州惟一昆班&&&&传字辈&也主要活动于上海。自清道光年间至1949年,上海城内较为出名的曲社总数超过50个,远远超过其他中国城市。有名的曲社组织者与昆曲家有:俞伯陶、殷震贤、徐凌云、管际安、殷震贤、穆藕初、谢绳祖、俞振飞等。
  上海的地方戏曲剧种。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开始把申曲改称为&沪剧&。沪剧的曲调优美,富有江南水乡的气息。著名演员有:丁是娥、解洪元、邵滨孙、石筱英、王盘声、杨飞飞、汪秀英、王雅琴等。
  流行于上海的苏北籍人士中。
  滑稽戏
  产生与抗日战争中期,由上海的曲艺&独脚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因为方言隔阂,只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一人演出的滑稽曲艺称作&独角戏&。比较著名的滑稽演员有王无能、江笑笑、刘春山、严顺开、周柏春、姚慕双、杨华生和王汝刚等。
  报章杂志
  1949年前,上海作为&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兼中国的文化中心,在报刊种类和发行量上均据中国首位。
  外文报刊
  上海出版最早的报纸即是英文的《北华捷报》,日由英人奚安门(Henry Shearman)创办,周刊。上海是中国出版外文报刊数量最多,品种最繁的城市。据统计,截至1911年,在中国境内共出版过136种外文报刊,其中54种由上海出版,近40%。其中有英文34种,法文10种,德文3种,日文7种。影响较大的有:
  英文:《北华捷报》、《宇林西报》、《泰晤时报申报》、《大陆报》等;
  法文:《法国七日报》、《进步》、《上海差报》、《上海回声报》、《中国差报》等;
  德文:《德文新报》等;
  日文:《上海新报》、《上海日报》、《上海时报》等。
  中文报刊
  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为《上海新报》,1861年12月创刊,是《字林西报》的中文版。截至1911年,中国共出版中文报刊1753种,其中460种是在上海出版的,超过四分之一。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申报》和《新闻报》,世称&申新&。
  1949年后,上海所有的中外报社均被接收,报纸或改组或停刊,上海报业至此衰落。
  今沪上报业大体由解放日报和文汇新民两大党报集团垄断,主要公开发行的报刊有:
  解放日报集团
  党报:解放日报 新闻时政类:新闻晨报、新闻晚报、天天新报
  生活时尚类:申江服务导报
  英文报:上海学生英文报
  文汇新民集团
  新闻时政类:文汇报、东方早报、新民晚报;
  生活服务类:外滩画报、上海星期三;
  体育类:东方体育日报;
  英文报:Shanghai D
  刊物:新民周刊
  其他知名的报纸还有: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青年报、Shanghai Star等。 此外,在上海的轨道交通站点和主要写字楼,每个工作日还有免费时政新闻类报纸派送,著名的有《时代报》和《M2F五日金报》。
  重要文化节日
  上海电视节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国际电视节,1986年创立至2006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
  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创办于1993年,次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证,被归于A类即非专门类竞赛型电影节。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举办了7届。
  上海旅游节
  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
  上海书展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上海博物馆是1952年在当时的市长陈毅的支持下,合并了原有的几个博物馆而成立的。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1959年10月迁入中路16号旧中汇大楼,
  上海博物馆(新馆)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1995年底,新馆正式建成。上海博物馆是与北京、南京、齐名的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
  上海市 - 饮食
  上海地处湿热带,气候宜人,四季常青,海岸线又长,物产丰富。山珍海味、土特产应有尽有,上海人在饮食烹饪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产和人们的口味、习惯,加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精于制作,从而形成了特有的海派饮食文化。
  1 、鲜活生猛 上海人的口味,以鲜为特色,所选用的原料,无论是蔬菜或肉类,都要求新鲜为了迎合这种饮食爱好,肉菜市场均设有水族箱或饲养笼,将各种鱼类、禽类活养着供顾客选购,即点、即宰、即售,方便家庭。
  2 、夏秋清淡、冬春香浓夏秋季节,由于上海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大,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上海日常饮食以清淡、鲜爽、嫩滑等消暑祛热的菜式为主,家庭一般常用瓜类制成清香可口汤、煲等菜式。夏天上海时蔬有贡菜,金针菜,米蓰等等,不过夏天上海人一般讲究清淡,菜诸如糖拌番茄,糖拌黄瓜,毛豆丝瓜就可以打发汤,一般是番茄煸尖冬瓜汤,要么雪菜肉丝豆腐羹。在北风凛烈、寒气袭人的冬春季节,上海的家庭饮食以营养丰富、滋补暖身、味道香浓的菜式为主。这时,狗肉、羊肉、鸽、蛇等,都是家庭的常用菜式。春节,现在上海人春节大多外出蹭饭,家里无非应付些春卷、汤圆之类的小点心。
  3 、一日三餐有汤水 上海人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滋补、口感。因而在一年四季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可口滋润的汤、羹、粥品。饭前饭后一碗汤,成为上海人饮食特点之一 。[2]
  特色菜
  上海菜,简称沪菜,又叫本帮菜,以浓油赤酱、咸淡适中、保持原味、醇厚鲜美为其特色。较早时候的本帮菜口味较重,后来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喜食清淡爽口的口味,特别是上海文化人的需要,本帮菜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汲取别帮别派之长,菜肴渐由原来的重油赤酱趋向淡雅爽口,形成海派本邦之特色。烹调方法上善于用糟,别具江南风味。上海本邦菜馆中,德兴馆和上海老饭店两家百年老店素享盛名,有八宝鸭、糟钵头、虾子大乌参、竹笋腌鲜等名菜。还有油爆虾等等家常菜。
  特色小吃
  上海小吃在南宋时即有记载,明初上海成为东南名邑,制作渐趋精美,在清时随着上海商业日益繁荣,应时适令的各类米、面类小吃品种更为丰富。
  清末,上海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相继吸取了各地风味小吃精华,几乎包括了全国各主要地方的特色,并加以发展和提高,形成自己的特色。
  上海小吃特点是品种繁多,兼具南北风味;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应节适令,因时更变;供应方便灵活。各种菜系云集上海,并通过新老交替、并存、复合以后形成了现在的上海美食。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了以京帮、扬帮、、广帮和上海本帮菜系为主,兼容并蓄了苏州、、宁波、杭州等等。
  上海市 - 经济
从外滩眺望浦东陆家嘴
  1949年以前,上海是中国的商业金融中心、亚洲最主要的金融中心和远东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同时是当时外国金融进入中国的首选之地。据统计,到1936年外国在华银行家数共有32家;其中,上海就有27家,而香港同年只有17家外国银行。这些外国银行大多集中在外滩一带:英国汇丰银行及渣打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及台湾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美国花旗银行、比利时华比银行等,组成了&东方华尔街&。
  上海当时的金融市场非常发达,拥有同业拆借、贴现等货币市场,内汇、外汇市场和标金(黄金)市场与大条银()市场。在资本市场方面,上海当时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和第三大债券市场。上海当时既是全国资金调剂中心,也是远东国际交易最活跃的金融中枢:1936年,上海的黄金市场全年成交数实际达到3116万条,折合美元1100余万元。这一数字既远远超过日本的东京和大阪之和,也远远超过法国的巴黎。&每日交易额之巨,虽不足与伦敦、纽约媲美,然凌驾法、印、日之上&。
  现今的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08年人均GDP10,529美元,全年地方财政收入23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一定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了金融业、、保险业以及业等。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是上海的新兴金融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5年8月在上海揭牌,主要职能是管理公开市场操作。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部分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区总部、分公司和办事处。
  上海工业发达,国民政府时期和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全国领先。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地区飞速发展,一度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90年来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轻纺、重工业、、石油、、工业为主,其他还有、航空、航天等工业。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占总体经济的比例较小,大约在1.7%左右。
  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等原因,目前纺织业、重污染行业等低端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逐渐迁往郊区或关门停业,上海市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上海港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中国最大的港口。2008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5.82亿吨,比上年增长3.6%,连续第四年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0.6万标准箱,增长7.1%,保持世界第二。港口吞吐量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正在建设的大型深水海港洋山保税港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为2200万箱(日一期工程开港,2020年全部建成)。
  上海经济也受到其周围省份的非经济方面的竞争。上游省份GDP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来自黄浦江上游的饮用水污染,已成为困扰上海发展和居民生活的一大难题。
  上海市近年来(2001年~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GDP)[3]
  年份 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亿元) 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人民币)
  .17 76.68 6.8632333
  .12 78.00 8.9435445
  .23 81.02 4.1940130
  .83 83.45 7.2646755
  .66 90.26 6.2052535
  .24 93. 37
  .01 107.
  .87 111.80 2.2375109
  .45 113.82 0.8578989
  上海市 - 交通
  市内交通
  海的市区交通较为发达,公共交通设施有:公交汽车(包括大客车和小客车)、公交电车(目前只有无轨电车)、黄浦江上轮渡、轨道交通(以前3号线被误称为轻轨,现在统一更名为轨道交通),基本上每一个住宅区周围会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公交线路停靠。以上这些公共交通设施皆可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从而方便付费。
  上海全市公交有1350多条公交线路,并且正以每年新辟、延伸、调整50多条公交线路的记录持续扩充。线路编号按运输工具分,1-10原为有轨电车,现已全部由公共汽车代替,11-30为无轨电车,部分已有公共汽车代替,40以上为公共汽车。
  长途交通
  上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造营运铁路的城市,这第一条营运铁路是吴淞铁路,横跨今天的宝山区、杨浦区、虹口区和闸北区,全长14.5公里,连接吴淞码头和江湾镇,于1874年12月开工,1876年12月全线建成。今日的淞沪铁路早已进行多次扩建,总里程达到23.04公里,已成为上海铁路网北环货运的主要通道。
  在淞沪铁路的建设过程中,同时还辟建沪宁铁路,日建成通车。
  如今上海市最主要的两个火车站:上海火车站(俗称新客站)和上海火车南站。
  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是虹桥机场,位于上海市西郊。
  上海第二个民用机场,是位于龙华地区的龙华机场,龙华机场的建造日期比虹桥机场要早,但是在建成伊始,一直用作军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虹桥机场成为空军机场,龙华机场则继续作为民用机场。1963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虹桥机场扩建为国际机场。之后虹桥机场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修建扩建,日正式对外宣布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并且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未启用前成为中国前三大航空民用机场。而龙华机场最终在1991年降为供小型固定翼和直升机使用的通用航空的机场。
  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以浦东为发展龙头,发展速度惊人,虹桥国际机场已不堪重负。上海市政府决定建设浦东国际机场。目前,浦东机场是中国大陆最繁忙的机场,上海也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两座机场和唯一拥有4条民用跑道的城市。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亦是仅次于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2007年全年吞吐量为2615.2万标准集装箱。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从上海港出发的客货轮,出海可抵世界上400多个港口。由于乘船旅行速度太慢,目前除公平路码头尚有四天一班往大连的车客渡航线外,其余沿海沿江的长途航线均已停航。
  上海港2005年的货物总吞吐量达到4.43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港。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日正式开港,标志着上海正向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
  上海市 - 旅游
南京路商业街
  每年秋季(九月中旬至十月中旬)上海都会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上海国际旅游节。诚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上海参观游玩,2004年上海国际旅游节于年9月18日-10月6日举行。
  2004年上海举办F1大奖赛中国站的比赛,吸引了数以十万计的游客前来观看比赛。赛道位于嘉定,拥有各种室内外赛车运动,有着亚洲第一大的卡丁车场地。2005年至2008年,上海将连续举办三届网球大师杯赛。&体育旅游&已成为申城热点之一。
  名胜古迹
  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至2006年末,上海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迄今仍保留着中国唐、宋、元、明、清以来的若干古迹和富有特色的园林。包括:龙华寺、孔庙、豫园、玉佛寺、方塔、朱家角。
  革命遗址
  上海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城市,留下了无数革命者的足迹和不少革命遗址。 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二大会址、孙中山故居、鲁迅故居、周公馆、毛泽东故居。
  旅游景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功能性建筑,构成了迷人的都市风景线,同时也成为上海的旅游新景观,向世人展示了上海的新风貌。 包括:外滩、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人民广场、金茂大厦、上海海洋水族馆、上海新天地、上海科技馆、上海野生动物园。
  饮食购物
  上海素有&美食天堂&、&购物乐园&之称,拥有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和经典时尚的购物激情。包括:老城隍庙、云南路美食街、南京路商业街、淮海路商业街、徐家汇商业圈。
  上海市 - 宗教
  目前上海和中国大陆其他地方一样,有5种宗教是得到政府承认的合法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上海市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348处,其中基督新教164处,天主教100处,佛教65处,道教12处,伊斯兰教7处。历史上上海还曾经存在过许多其他宗教,例如犹太教、东正教、锡克教等,现在仅存遗址。
  有9个市级宗教团体: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市道教协会、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天主教上海教区、上海天主教爱国会、上海市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上海天主教知识分子联谊会、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5所宗教院校:上海佛学院、上海道学院、中国天主教佘山修院、上海天主教修女院、基督教华东神学院;2所宗教研究出版机构:上海佛学书局、天主教光启社。[4]
  上海市 - 教育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上海3岁至未满6岁适龄幼儿入园率为 99%。2007年,上海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99%,初中学生净入学率为99.99%,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为98%,普通高等学校录取率为82.1%。
  上海共有包括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交大附中,控江中学在内的5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大学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建桥学院、上海金融学院、上海商学院。
  上海市 - 体育
  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上海申花
  中国足球甲级联赛:上海东亚、上海浦东中邦
  中国女子足球超级联赛:上视SVA
  中国篮球协会联赛:上海汇中(上海东方大鲨鱼)
  上海市 - 领事馆
上海原英国驻沪领事
  上海是设立外国领事机构最多的一个中国大陆城市。到2008年底,有64个国家在上海设立领事机构,其中多数为总领事馆,领区范围大多包括上海及临近的江苏、浙江、等省。
责任编辑:宋恩宝
上一篇: &&&&下一篇:
1、凡本站注明“中国市县招商网”、“市县招商网讯”的作品,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市县招商网”。
2、如作者本人对本站刊载内容、版权持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刊载之日起20日内联系本站,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3、本网所有项目信息“来源”真实、可靠,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时效性等负责,如有异议可通过信息来源处核实。
欢迎各类型媒体与本站签订转载、频道、栏目等合作协议。电话:010-&&&&Email:
项目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青浦区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