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五华县新闻的龙村镇有多少个村委会?

> 《民生820》记者走基层边界行——龙村镇
亲,视频正在努力载入中...
《民生820》节目内容:
《《民生820》记者走基层边界行——龙村镇》正文:
  回来继续《民生820》,这一节的内容是由梅江碧桂园协办的&记者走基层边界行&节目。【片花】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五华县龙村镇。龙村镇很特别,到底有多特别呢?首先龙村镇位于梅州市的最南端,其次是我市面积最大的乡镇,再次是该镇跟河源市、汕尾市、揭阳市均有交界,那么这样一个特别的乡镇会有怎样不同的风土人情呢?我们马上走进龙村镇。
  正文:龙村镇位于梅州市最南端,距离五华县城65公里,毗邻紫金县、陆河县、揭西县,2004年原硝芳、登畲两镇并入龙村镇后,使龙村的总面积达到349.1平方公里,成为梅州市面积最大的乡镇,在全广东省名列第二。
  从梅城出发,采访车行驶两个半小时以后,边界行的记者来到了五华县龙村镇。
  【记者现场:民生820记者走基层边界行 经过山路十八弯 现在我们终于来到了五华县龙村镇 在采访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个笑话在我们部室有这样一个说法 哪一位记者不听话 就把他派到龙村来锻炼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龙村是我们梅州最边远的地方 到底有多远呢 大家看一下地图 在这个梅州市地图大家可以看到 在地图最南端的这一块就是五华县的龙村镇 我们一会马上要去的地方就是这里 最下边的这个点 龙狮殿自然保护区 这个地方很神奇 因为北回归线刚好经过这个地方到底上面有什么神奇的风景在等待着我们呢 我们现在就登殿去】
  龙狮殿海拔1000多米,如果步行登殿至少得一个多小时,记者的采访车只好当成越野车来使了。
  【现场声:坐稳了呀】
  山路崎岖难行,坐在车里,记者被颠簸得头昏眼花的,还被吓出几身冷汗。
  【现场声:这段路是紫金的路 半山腰就是去河源的 刚才是五华的 现在是紫金的 从紫金过】
  从河源紫金县绕回五华县,转了不知多少个弯之后,记者眼前突然出现一大块平地,原来这就是龙狮殿了!在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找到当地的一位退休教师温老师,在温老师的带领下,记者开始了龙狮殿的神奇之旅。
  【现场声:他在这间学校 教了三十年 把青春都献给他们了 温老师以前就是这里教书三十年?是 二十八年 2002年下学期就没有教了 现在还有人吗?没有了 搬走了 亲手做的 你亲手建起来的?是】
  温老师个子不高,是殿下黄畲村人,却扎根龙狮殿二十多年,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对龙狮殿,温老师有着特殊的感情,也是龙狮殿的&活地图&。
  【现场声:龙狮殿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跟宋帝炳有关 以前叫龙狮嶂 龙狮田】
  原来,龙狮殿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呢!相传南宋末代皇帝赵昺难挡元军强大攻势,一日逃亡到五华,登上龙狮嶂,顿时被眼前花果飘香的景色所陶醉。只见嶂的四周山高路陡,中间是几百亩的盆地,赵昺觉得此处易守难攻,于是萌发在此建殿的念头。
  【温老师:那里就是宋帝赵昺住了的 他住过?是 三晚 晚上听见黄猄叫 他问村民是什么叫 村民说黄猄叫 他是王 王惊叫 说那就登殿不了 为什么?山羊叫说成黄猄(王惊)叫 他是王 住不得 噢 皇帝都会惊 后来就走了?是】
  南宋末代皇帝的传说让龙狮殿充满神秘的色彩。由于龙狮殿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曾作为劳教场。龙村镇的温副书记告诉记者,因为龙狮殿资源丰富,在&八&七&矿难以前,更是有多达600名工人在这里开采锡矿。如今,还居住在龙狮殿的仅剩下几十人。行走在石头路上,到处是原生态的风景。
  因为富含矿物质,清澈见底的溪水里呈现的是或红或绿的颜色。
  【不用放洗衣粉都洗得干净 这么神奇?肥肉泡了都没有油】
  【记者:哇 来 我们等一下摄像机 镜头跟着过来这边走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看一下下面的水 真的是碧绿的】
  【记者:这路有点滑 小心呀】
  穿过浓密的树林,记者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层峦叠嶂间回荡着哗哗的流水声,形态各异的石头更是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记者:这天然浴缸 看了是不是很有跳下去泡一泡的冲动 清澈见底 下面都是石头】
  【记者:下面叫什么?仙人灶 那里就是美丽的传说 美丽的传说就在里面?是 行 钻过去 噢 这里有水噢 先话筒拿过来 脚踩那里 很难走吗?很难走啊】
  当记者小心翼翼地钻过石缝,眼前的石头造型更是让记者连连称奇!
  【龙村镇党委副书记 温伟雄:这里看得见的叫仙人灶 仙人用过的灶台 上面放锅 下面的这块石头像根柴 自然伸进去的 烧火煮饭 所以叫仙人灶】
  龙狮殿的神韵让记者如痴如醉,而记者所领略到的美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呢!温副书记告诉记者,如今龙狮殿更是掀开了新的篇章。由于龙狮殿和殿下黄畲村的地形都像是个大铁锅,两个&大铁锅&之间落差有几百米,经国家立项,总投资97.8个亿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最终选址在这里。届时,龙狮殿将作为电站的上库区,殿下的黄畲村将作为下库区。那么,什么是抽水蓄能电站呢?
  【用电有个峰期和谷期 峰期发电 谷期抽水 原理是上库的水在峰期放下去发电 谷期没有那么多人用电就把下库的水抽上来用电】
  【龙村镇党委副书记 温伟雄:建成对我们龙村有什么好处?建成对五华甚至梅州有好处 首先税收可以达到1个亿一年 建成以后可以搞旅游景点 打造旅游名片】
  也就是说,当抽水蓄能电站建成以后,我们镜头中的龙狮殿将会变成&高峡出平湖&的另一番景象了!作为下库区的黄畲村,为了国家的建设,近两千人也将贡献他们的家园,移民到别的地方。
  【黄畲村村民:改天可能水会把这里浸了 全没了 没了 比这楼还高 心里会舍不得吗?肯定舍不得 为什么?我在这里住得好好的 搬走了不舍得 以后这房子也找不到了呀找不到了 地方不知道有没有这里好。】
  【龙村镇党委副书记 温伟雄:因为建这个电站要背井离乡 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肯定有担忧 也正常 新居住的地方有两个点 一个在县城三坑 离县城三公里准备按标准化建设 临近碧桂园 工业园 三甲医院和中学 就业就医都有利 70%肯去 还有20%有故土情结 我们在情的角度 在库区边沿安置 按照新农村标准来安置 群众都很满意】
  如今,进库区的20公里长、9米宽的高标准大道正在修建,迎接村民的,将会是美好的改变。
  龙村特色:&鸡公车&上卖甘蔗
  &&《边界行》之五华县龙村镇(上)
  【汽车行驶镜头几秒】从龙狮殿下来,大概一个小时后,记者来到了龙村镇的圩镇。
  【记者:这里就是龙村镇的圩镇 我发现这里有一个特色 是什么呢 大家看我的右手边 看 这一排卖的都是甘蔗 咦 人呢?(配笑声) 阿伯 你在卖甘蔗吗?是你是本地的?哪里来的?龙村镇的 这是你自己种的吗?是呀 自己种的呀 这个车子推着来卖?是 这是叫什么?鸡公车】
  记者到达圩镇时已经是中午的一点多了,村民们说,在人流量最多的时候,整条街上有20几个卖甘蔗的&鸡公车&摊档呢!瞧,这位阿姨早早就卖完了甘蔗,买了一大袋鱼,准备回家熏鱼去了!
  龙村的甘蔗是出了名的甜,据说一些村里屋前屋后都种有甘蔗,记者决定到附近的金龙村去看看。
  【记者:哇 来到这里 大家看 田地上是一大片的甘蔗 你看那位阿姨正在吃甘蔗 阿姨你的甘蔗甜吗?甜 很甜呀 是嘛 来 我们去看一下】
  田地里,正好一位阿姨在砍蔗,于是记者上前和这位阿姨聊了起来。这位阿姨告诉记者,她一共种了一亩多的甘蔗,现在正是丰收的时候。
  【村民:纯收入能拿多少 除了成本?一亩地五六千元 你们这里的甘蔗是不是特别好吃?还可以】
  说着说着,阿姨随手就砍下一条甘蔗,要削给记者尝尝。
  【村民:好卖吗?一般卖到哪里?过往的人 有老板来买?没有 自己载到圩镇卖 就圩镇 还去别的地方吗?也去别的地方 什么地方?硝芳 单畲 都会去好了 试一下 其实能吃甘蔗是一种福气 要牙好 哇 好甜啊 阿姨 真的很甜呀】
  口播:听记者说龙村的甘蔗真的很好吃。不过,这甘蔗很多人都吃过,可那里的一种独特的美食相信很多人别说吃,就连见都没见过了。是什么呢?休息一会,广告后马上来揭开谜底。
  龙村美食:黄蜂蛹煮汤圆
  &&《边界行》之五华县龙村镇(上)
  口播:回来继续《民生820》,刚才说龙村有一种独特的美食大家没尝过,那是什么呢?
  【记者:来到龙村听说有一样美食是一定不能错过的 为了能品尝一下这样美食呢 我们几经周折 找到了这里 瞧 现在她们已经在做准备了 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过去看一下 你好】
  【这个是什么?客家话不知道怎么叫 蜂蛹 这是不是掰了壳的?里面高蛋白的肉】
  【这是花生 这边在揉面粉 是糯米粉 我看到这里还有猪肉 我们其实是在做什么?粄子 做成的菜叫什么?黄蜂蛹煮汤圆】
  【稍微炒一下是吧?是 炒一下 更香】
  【热气腾腾的 好香啊 口水要流出来了】
  准备好配料以后,接下来就是做汤圆了。据说,龙村人过中秋节和春节都喜欢做黄蜂蛹煮汤圆。究竟这道菜的味道怎么样呢?记者等得迫不及待啦!
  【就这样放下去吗?是 噢 加在汤里面 太好吃了 自己都觉得好吃 边做边觉得好吃 还有蜂蛹在上面浮着 】
  【记者:想不想吃?四个汤圆 四季平安是吧 我尝一口 先试一下这汤 香甜 淡淡的咸 有个甜味 我要先吃一下这蜂蛹 尝一下 嗯 好好吃 肉肉的有种淡淡的甜】
  口播:看着都觉得嘴馋了!有机会我也要去梅州最南端的龙狮殿走一走,再品尝品尝那里的黄蜂蛹煮汤圆!明天我们将跟随记者到龙村镇的边界村去看看,据说记者拜见了一位师傅,他能把七盏灯放在头和手上进行表演呢,到底是什么技艺那么神奇呢?请留意我们明天的《边界行》。
+ 点击展开完整正文
梅视网版权声明:本网站刊载的的所有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的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均属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梅州市广播电视台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视频截图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反上述声明者,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以下视频感兴趣
评论表情:
(剩余500字)
<<到旁边说两句广东省委办就“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无序采砂破坏农田”问题办理情况回复网友--广东频道--人民网
广东省委办就“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无序采砂破坏农田”问题办理情况回复网友
&&&&来源:&&&&&
人民网广州2月14日电 (刘圆)最近,有网友在网络上反映了“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无序采砂破坏农田”的问题。广东省委办公厅将此件交由梅州市委办公室办理。梅州市高度重视,转请五华县深入调查核实。根据核查情况,现回复如下:
留言办理情况:
一、关于网友反映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潮口、塘湖村长排、塘湖村黄金正大批水田作为堆砂场的问题
经查,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潮口、塘湖村长排、塘湖村黄金正共有3个砂场。塘湖村潮口有两个砂场,其中一个是塘湖砂场,另一个是非法采砂场。2013年6月,五华县华宝兴实业公司通过该县河道采砂招投标形式,取得琴江河龙村塘湖可采区的河砂开采权,塘湖砂场可采区范围是塘湖大桥500米以上至黄金正,采区长1000米,在塘湖大桥上游约800米处的河道右岸(地名为黄金正)设置堆砂场。塘湖村潮口的另一个砂场是非法采砂场,砂场主毛某也参加了2013年6月五华县河道采砂出让权招投标会,但未中标,后来毛某仍继续违法采砂,五华县已多次联合执法对其进行整治,并于日全面拆除了其采砂作业工具,目前该砂场已停止非法采砂。塘湖村长排的砂场属非法砂场,日已依法取缔。
在2013年“8?17”特大洪灾中,塘湖砂场堆砂场被洪水冲毁,通往砂场的塘湖大桥也被洪水冲垮。洪水过后,五华县华宝兴实业公司擅自在离被冲垮的塘湖大桥上游200米处(河道左岸)设置堆砂场,未按规定在采砂范围内采砂及堆砂,租用了当地农户的一部分水田和被“8?17”洪水冲坏的竹木地、荒地及f地作为临时堆砂场及道路,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其中水田面积为330平方米,竹木地、荒地及f地面积为2288平方米。五华县水务局与龙村镇政府多次对该公司擅自改变采砂范围及堆砂点的行为进行了制止,并于日、25日分别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及“停业整顿通知书”,要求其限期自行拆除作业工具及堆砂点,严格按照采砂许可证核定的范围内采砂堆砂。龙村镇国土部门已对其租用水田堆砂行为进行了罚款处理。日,五华县派出水政监察人员及水利勘测技术人员在塘湖大桥上游500米处重新测量采砂区域并设置了采砂界线标杆,要求华宝兴实业公司必须在塘湖大桥上游500米以上的规定采砂区域内采砂作业,目前该公司正在改装采砂作业工具。
二、关于网友反映华宝兴实业公司砂场深夜作业扰民的问题
据了解,五华县龙村镇塘湖村人口约1.4万人,且居住集中、建筑密集、道路拥挤。由于受“8?17”洪灾影响,当地居民重建房屋的情况较多,加上塘湖大桥重建,每天出入村道运输砂石等建筑材料的车辆较多,且白天前往华宝兴实业公司砂场运砂的农用车辆有10多车次,有时存在噪声大、灰尘多的问题,龙村镇政府及塘湖村委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尽量减少噪声大、灰尘多的问题。经该县水政监察人员和龙村镇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巡查,未发现华宝兴实业公司砂场有深夜采砂的行为。
下一步,梅州市将督促五华县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强化采砂现场监管,加大巡查监督力度,在节假日和晚间休息时间,不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巡查监管,打击违规采砂行为;采取流动巡查的形式开展24小时的车辆超限超载整治工作,确保公路桥梁的完好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责编:田伟、张海燕)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粤M
邮政编码:514400
隶属政区:梅州市
办事处地址:龙村镇
龙村镇介绍
   位于梅州市最南端,五华县城南部65公里,南与揭阳市揭西,河源市的紫金,汕尾市的陆河相临,北与梅林镇,西与华阳相临,距县城56公里镇府设在龙村村,总面积349.1平方公里,.全镇有耕地面积40081亩,林地面积42万亩。    龙村镇下设龙村村梧溪村金龙村潭溪村石溪村樟华村塘湖村湖中村三湖村公联村杜坑村洞口村宫前村睦贤村 大坑村 等村,现有3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709个村民小组,有18003户,总人口86383人(其中非农4833人,农业人口81550人。  
  -  特色农业    龙村人民历来擅长农业经济作物生产,但长期以来品种单一,生产效率低,未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农业资源,人力资源未能得到合理有效配置利用,生产户经济收入低,这些都成了制约龙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镇党委、政府决心以整合资源优势为切入口,引导农民兴办农业生产基地,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以区域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开发绿色农业和谋划发展旅游农业为突破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走奔康致富之路。[1]  -  基础建设    其中教育设施建设1000多万元;计生、国土所、村(居)办公楼等设施建设210多万元;路桥建设1824万元;农业水利设施建设400多万元。    由镇党委政府牵头,龙村、樟华、宫前等六个村协助,黄人先先生首期捐资60万元,于2008年4月建成的黄禾墩大桥,桥长215米、宽8.5米、总造价300多万元。[2]
梅州市邮编网站内导航
热门城市查询
厦门百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钟林路12号海沧商务大厦28楼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州市五华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