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一中十八里党委书记?

聊城新闻网讯
8月19日上午,县委书记张国洲来到莘县十八里铺镇苏堂村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莘县十八里铺镇党委书记李占群和苏堂村支部书记刘增民陪同活动。
  苏堂村是省级文明村、聊城市唯一的&三同&教育基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基地,以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独具特色的集果树采摘游、乡村农家游、传统文化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总体目标,重点开展&一带五区&建设,也就是进村景观带、新型住宅区、传统风貌乡愁记忆区、果蔬采摘区、湿地景观区和高效精致农业示范区建设。苏堂村一直是各级领导关心、关注的村庄,近年来连续完成了省内外的各级调研和参观任务,县委书记张国洲更是对村庄的发展倾注了心力,提供了大量支持。
  张国洲一行骑自行车绿色出行,沿路看了全村街道的绿化、美化和硬化工作,又查看了新型住宅区,认可了苏堂村层次面貌的提升建设。对湿地景观区的人工湖建设进行了细致调研,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又参观了果蔬采摘区,品尝了绿色无公害的葡萄。最后来到了传统风貌乡愁记忆区,体验了苏堂建设美丽乡村前后的对比变化。
  张国洲表示苏堂村的变化很大,对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给以了肯定。
  通讯员 段燕红
版权与免责声明:聊城新闻网是聊城报业传媒集团所属《聊城日报》、《聊城晚报》刊登新闻及其他作品的唯一授权使用单位,上述作品电子版的版权均为聊城新闻网所有,严禁任何网站擅自转载或盗用。任何网站转载聊城新闻网作品,需事先征得本网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聊城新闻网,作者□□□”等字样。莘县十八里铺好书记扶贫扶出好村风
日  来源:
  十八里铺镇郭庄村村支部书记郭相伟摆正自己在脱贫攻坚“领头羊”位置和身份,逐步有了党建促脱贫,脱贫强党建的深刻领悟。  扶贫树立了党员干部战斗堡垒过硬作风。郭书记团结好村两委班子,相互之间“求大同存小异”作为村支部书记自身 脑勤、腿勤、嘴勤,多跑多问多争取各方面的项目支持和资金帮助。  扶贫理顺了党群干群和谐风。郭相伟和村两委一班人身兼数职,是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也是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还是综合治理等村级领导小组成员,郭庄村每户家长里他们都当自家事过问,干群关系融洽和谐。  贫劲吹起孝老爱亲美德风。郭庄村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开展了孝德扶贫和移风易俗。十八里郭庄村作为移风易俗的样板村,民风淳朴和谐。         (李爱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当前位置:&>&&>&
    □ 肖会 杨成涛 冯言超  “一座座最新型的第五代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整整齐齐,大棚里的蔬菜琳琅满目,明媚的春光里,村民满怀喜悦地采摘着成熟的蔬菜。”5月4日上午,记者一走进莘县十八里铺镇苏堂村,就感受到了一片快乐的气氛。  “看,这是我们村最新型的第五代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其中10亩地是我家的。今年村里还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运用土地增减挂流转出158亩土地,要建成50座这样的高标准大棚,与原有的400亩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进行统一整合。”村民苏有志欣喜地对记者说。  十八里铺镇地处莘县城南6公里,德商高速、临商省道穿境而过,镇域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辖69个行政村4.2万人。多年来,传统的蔬菜种植习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规模。2012年来,十八里铺镇把“农业结构调整富民”作为发展方向,带动村民大力发展大棚有机蔬菜种植,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也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4年,该镇以“为传统农业换挡提速,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为方向,大力鼓励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的转方式、调结构、合理布局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保障,以质量抢市场,以市场定方向”的发展战略,积极通过土地增减挂、土地流转和反租倒包等方式,打破原有的“零、散、小”的传统种植模式,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种植,全力打造“莘县绿色蔬菜的生产核心区”,使全镇的绿色蔬菜种植上档次、成规模,加速了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选对发展路子,更要创出产品牌子,在国际、国内金融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要想持续实现农民增收,达到富民目标,要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向规模农业要效益。为此,我们确立‘农业结构调整富民’目标,就是要通过农业结构调整的‘二次创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再次腾飞,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富民’战略永不止步,这也正是我们每一位十八里铺人不懈追求的目标。”镇党委书记张生居说。  在山东省莘县润达蔬菜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成片的第五代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内,各种蔬菜让人垂涎欲滴。公司是一家集有机蔬菜种植、礼品蔬菜销售、绿化苗木培育销售及生态种植为一体的规模农业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五统一”的经营方式,从而实现了绿色蔬菜种植的规模化、企业化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现有第五代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近百亩、大拱棚及高标准育苗棚100余亩。而这只是十八里铺镇大力发展规模化绿色种植的一个缩影。  截至目前,莘县十八里铺镇已形成以无公害大棚蔬菜为主导产业的92个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处蔬菜育苗基地、9处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6个恒温冷藏加工厂,并有“法拉利”牌西葫、“千禧”牌樱桃西红柿、“长浪”牌长豆角、“紫光”牌圆茄等50余个蔬菜品牌。高标准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达10处,冬暖式蔬菜大棚3.2万座,无公害蔬菜年种植面积5万亩,年产无公害蔬菜6.8亿斤,年收入近9亿元。芸豆、西葫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并通过国家有机蔬菜认证,黄瓜、青椒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
本文相关新闻提醒:该公司已完成三证合一,以更新页面。
实时掌握企业动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莘县一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