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是怎么王安石待客 翻译的?

东北人的十大特点
我的图书馆
东北人的十大特点
主打满族文化和东北文化,打造最接地气的生活微信。1情义看得比命重东北人重情义在全国是出了名的!为了情义二字,什么上刀山,下火海,跑头颅,洒热血,都不在话下。2热情如火东北人性格豪爽,非常好客。他们巴不得把整个太阳都摘下来,用来待客。东北人就是这么简单,喜欢用火辣辣的心,火辣辣的情,跟你缔结友谊。3好面子好面子这个缺点,全国各个地方的人都有,但东北人的好面子程度比较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客人来访,没钱也会想尽办法借了钱请客人好好搓一顿。4吹牛皮东北人吹牛皮可不是盖的。这个好像是先天技能,一生下来就会,撸串整点小酒一喝,就更能吹了。吹的人高兴,听的人也跟着瞎高兴。5嫉恶如仇嫉恶如仇是东北人的又一个特点。看不惯以大欺小,看不惯恃强凌弱,一是一,二是二,东北人爱憎十分分明。6脾气火爆“你瞅啥?”“瞅你咋地?”“咱俩出去唠唠。”东北人可以因为一个眼神而干起架来,能动手的就绝不瞎嚷嚷。这也印证了东北人性格耿直,脾气火爆的特点。7一条道走到黑凡是东北人认定的事,就会铆足了劲去干,哪怕过程艰辛,哪怕途中荆棘遍地,哪怕撞得头破血流。这就是东北人的坚韧不拔精神。8喜欢抬杠,爱钻牛角尖东北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喜欢跟别人抬杠,不懂得有度的进退,爱钻牛角尖,殊不知,越钻越窄,到最后,只能是苦了自己。9追求完美东北人眼里是特别揉不得沙子的。所有的事情都必须做的尽善尽美,一点瑕疵也不允许。他们对自己要求很高,追求自我,无形中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0兜里缺钱这是东北人最大的一个缺点了。因为仗义,因为豪爽,因为爱面子,所以请客从来都是抢着结账。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兜里没钱。大半年都过去了,还没点存款,你们不急,外地人都急了!&&如果您喜欢本文,喜欢满族文化和北方民族文化,请您关注我,我会每天给您发送满族文化和东北文化的好文章!
馆藏&16285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Black Queen)
(不能再吃了呦喂)
第三方登录:11被浏览4681分享邀请回答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因为工作关系,去年8月,从东北沈阳来到了西南的贵阳,如今也快一年了,没来之前,曾在二月河的小说上读到一段有关贵州的顺口溜: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尺衣,腰无三分银。这就是我想象中的贵州贫困山区,当我一个一个通知亲戚朋友我要去贵阳时,有点文化的和我说:“多穷多苦的地方,去什么啊,在沈阳怎么也比那儿强啊。”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就是一愣:“贵阳在哪儿?”“贵州省会。”“那贵州在哪?”“云南那边。”“噢,不错啊。”    我总是这么倒霉,买票的时候正遇上暑期,于是托我在北京读研的高中同学“老头子”买北京到贵阳的卧铺,一天几个短信,他说他也买不到,他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直到我到了北京,他也没买到。    紧接着就是收拾行李了,我把厚重的毛衣毛裤从行李中扔出来,又被固执的奶奶塞了回去“那边是南方,用不着的。”“等冷的时候还不冻死你,带总比不带强。”(事后证明老人家的阅历就是比我们丰富,大有先见之明)    到北京之后,自然下榻在我同学“老头子”的宿舍里,他那里可是我们同学来往祖国大地的中转站。而且还有一个在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学“大鼻子”也整天在他那里混着(谁让北京的房租那么贵啊)。当天晚上,在“老头子”和“大鼻子”的陪同下,我买到了4天后的卧铺票——终点站到昆明的,半道而且是半夜下车,而且是上铺,甭管怎么说,总算买到了。    第二天,高中同学“狒狒”到北京出差,我们又约上在北京工作的“秀秀”(这家伙和我当年高中同床但不共枕——住我下铺),我、大鼻子、老头子、狒狒、秀秀在北京来了一个高中同学小型聚会。会后合影,用的是我的傻瓜相机,照片到现在还没洗,甚至还没从相机里取出来。    在北京玩了几天,终于上火车了,我出门经验不多,总有些惴惴不安,俗话讲“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没几分钟就忘在脑后了,先是和我对面的一个矮黑胖子攀谈起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是《xx公主》剧组的剧务,到昆明外景地打前站的,主要演员有范冰冰、黄海冰,据他说范的脾气很大,经常耍大牌,正眼也不瞧他们这些基层工作人员,黄海冰还不错。紧接着又和隔壁铺的老夫妻外加一个大白胖子聊了起来,老夫妻俩也到贵阳,他们在贵阳工作,是60年代支援三线建设去的,两人自称是河北的,听口音和赵丽蓉差不多,估计是唐山的,但没细问。    车进贵州境内,就感觉到隧道开始多了,一会儿就一个,等过了凯里,就开始收拾行李,做好下车准备,在听了那老头关于89年风波的一通乱侃之后,列车缓缓地驶进了贵阳站。(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错,楼主继续:)
  车进贵阳站,心里又开始惴惴了,一会儿担心同事们不来接站,大半夜的,谁来都不愿意,一会儿又担心吃不好,睡不好,水土不服。  下车了,果然不见同事身影,看着其他人被接走,我突然想起小时候上幼儿园等爸爸接回家的情景。岁月悠悠,人何以堪。我必须得把四大包行李拿到站外啊,我正发呆,马上就来了一个挑夫问我要不要走,哇,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贵州话啊,和我想象的一样,和四川话差不多,又有些像湖北话。不是很难懂。问问了价钱,10元,我有点怀疑他是不是看我是外地的就宰我,北京也是这个价位,贵阳难道和北京一样消费水平么?几番讨价还价,我妥协了,谁让我天生不擅此道,10元就10元吧,反正没多少钱,不过路上心里一直犯嘀咕。  挑夫个头不到我胸高,但没想到挑起行李健步如飞,我紧赶慢跑才能让他在我的视线之内,刚出站台,就感觉一个字:乱。这是我所到过的火车站的通病,沈阳这样,北京这样、贵阳也这样,看得我一阵眼花缭乱,不过眼角还一直瞄着挑夫和行李。  猛听见有人叫我的名字,是同事温,果然来了,还开着车,我一阵激动,指挥着挑夫向他跑去,激动过后心里有些愤愤不平:“靠,站台票都舍不得买。”一阵寒暄过后,行李装车,付挑夫钱,没想到死挑夫看到我拿出钱包后,里面夹有20元钱,他竟然说挑了这么远,很辛苦要我付那20元的,靠,真把我当外地的随便宰,我严辞拒绝了, 10元就是10元,这是当初讲好了的,虽然这价格我也不敢担保有没被宰。  温是司机、山西人,一路上不停的和我抱怨车怎么怎么有故障,他怎么怎么修车又怎么怎么来接我却不知道我的车次。我则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说话,从他嘴里得知,BOSS批准我休息2天再上班,并给我在团坡桥租了房子,房租300元,预交了3个月的从我工资里扣。和他说话的同时,我开始打量这个陌生的城市。  
  欢迎楼主来贵州发展,居然住的地方离我很近!有机会出来喝啤酒呵呵!
  呵呵 楼主是沈阳的啊,我在沈工大读的书,现在回贵阳上班了。很想念那边的小吃,而且现在讲话全一口的东北话,呵呵。有机会出来聊聊啊
  贵阳给我第一印象是道路窄,尤其是刚出站台的时候,和火车站平行的那条马路,比我家门口的那条路还窄,上了大道就好多了,虽然还是有些窄,但感觉是个省会规模了,道路两旁也有不少高楼大厦和各种娱乐场所,不过总觉得马路有那里不对头,到底差哪呢?我索性不去想了,费脑子。  没多久,车子就停在一片花园式住宅小区的门口,里面的路灯是灯火辉煌,门口的保安也是和蔼可亲,看来贵阳的消费水平是不高,300元就可入住这样的花园洋房,那他们平时工资是多少啊?  我正胡思乱想着,温帮我把行李从车上拿了下来,拎起两个超重的就往前走,我也急忙拎起另外两个紧随其后,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落后地区有落后地区的好处,300元,不知道多大平米,刚才忘问温了,估计这里边户型至少得80平米,看来,我有必要在这边买个房子,不能总租房子住啊,80平每月300,一平米市价应该是多少?还真不好算,喂,喂,温,你往哪走啊?只见温拎着两个旅行袋走向旁边一片低矮的红砖楼。靠,你车停那么靠前干什么啊,害得我空欢喜一场。  两拐三拐,进入一个比筒子楼还筒子楼的楼道里,“楼道里连灯都没有啊”我嘟囔着,温放下了行李,看来是到了,在黑暗中摸索了好一阵,突然眼前一片光明,原来温是在找灯绳,我还以为他忘带钥匙了呢。  打开门,温打开灯,又是白炽灯,地上一片狼藉,不过还好,都是干的,是些废纸盒、旧报纸、塑料袋之类的东西,好收拾。一张方桌,一个塑料凳子,一个电视柜、一张床,一个沙发,一个大衣柜,一个塑料床头柜(也可说是鞋架),还是有些家当的。不过,这房子也太……太小了吧,满打满算也就20平米,而且没有厕所和厨房,温似乎看出了我的不满,连忙解释外面有自己的厕所和厨房。自己的?果然,房门对面的正是一个厨房,拐角还有一个厕所,都是铁将军把门。温拿出钥匙,我跟随着温参观了一下我的厕所和厨房,厕所没灯,厨房倒是日光灯,墙还有个镜子,落了很厚的一层灰。厨房里没锅没灶,倒显得很干净。回到屋里,坐在床上,床上倒也干净,一个白花花的被里和一个电褥子,还有两个枕头。温帮我简单收拾了一下,把钥匙给我后,就告辞了。我从行李里拿出被子、褥子和枕头,整理了床铺。看看手机,已经3点了,啥也别说了,赶紧睡吧,衣服往沙发上一扔,钻进了被窝。  一夜无梦,这就是我在贵阳的初夜。  
  8月还盖被子,全国能有几个城市这样哦~  条件差了点儿,不过万事开头难嘛,都会好的:)
  很真实..建议红脸.
  早上醒来,已是10点半,向窗外望去,阴沉沉的,看来“天无三日晴”是对的,看这天气有可能下雨,出门得带伞。  打竹板,迈大步,来到楼下杂货铺,杂货铺的东西真叫好,不花点钱不能跑。  我打算买两个塑料盆,但又怕一张嘴被他们听出是外地人给宰了,思索片刻,计上心来。我先沿着马路慢慢走到尽头,再兜回来,主要是偷听这一路的杂货店里的对话,学学当地人是怎样买东西的,很快就学会了一句:“毫多欠(好多钱)”。现学现卖,我立即进入一家杂货店,装着很老练的样子,指着一摞盆问道:“毫多欠?”“四块(具体是不是这个价钱有些记不清了,我姑妄言之,大家姑妄听之吧)。”看店面的是个15、6岁的小姑娘,长得蛮清秀的(关于贵州女孩的话题日后详谈),回答得也干脆。我掏出十块钱递给她,“要几个?”糟了,光学一句话不够用,接茬说普通话,那不露馅了,还好我够急智,伸出了两根手指。  小姑娘找完钱,我自己挑好了两个盆,刚要走,突然想换个大的洗衣服用,但大的用手势比划似乎不妥,我又不是哑巴,一着急,竟顺着贵阳话的腔调说了出来:“换个打点滴哈”。话一出口,脸上不禁有些发烧,不过看着小姑娘去张罗给我换个大盆,我又颇有些自信,看来贵阳话不难学吗,要不就是老子对语言颇有悟性,虽然说为了验证这一点多花了2块钱。  把盆放在空荡荡的厨房里,才想起还得去买锅、灶、煤气罐。有了买盆的经验和信心,买这些东西,一定也不成问题。  和杂货店的小姑娘打听了煤气站和市场的位置,就一路浩浩荡荡杀将过去,路上又买了锅、铲、电饭锅,没想到,用贵阳话侃价也是一种享受啊。  终于来到煤气站,几个来回的讨价还价后,店主他一分都不肯再降了,而我又嫌贵,我们只好对坐无语,突然他劈头问了我一句话,令我顿时茫然无措。
  哪样话嘛  咋个不讲哦勒?
  hehe~~~  
  说了啥啊?快点写:)
  “你是武汉的?”,我说的像武汉话么?我可从来没去过武汉,我和武汉的联系好像只有我小学一年级我爸去武汉出过差,再就是老爸有个姓杨的同事是武汉人,一口武汉话,上初一的时候见过几次,从此对武汉话还算有些印象。我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下意识地张嘴应了声“啊”,“我也是武汉的,你家是武汉哪里的?”坏了,凭空冒出个老乡来,一个谎撒下去,千百个谎得圆上来,我家是武汉哪里的?我没去过武汉啊,这谎可没法圆了,我就知道历史课学过国军制造花园口洪水延阻日军,再往前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噢,对了,好像有个武汉三镇,武昌、汉口、还有哪儿?好像都归武汉管.,就像新民和沈阳似的,离的他住的远点,省得漏出破绽。“我家是汉口的。”“是吗,我家也是汉口的。”靠,不会这么巧吧,真他妈衰。“我家是**的,偏僻的很,听过么?你家是市内的吧。”刚才还争的脸红脖子粗,这会儿突然变得热情起来,我的大脑都有点不够使了。不过还好,他没有接着问我家住汉口哪里,估计他没进过几回城使我大松一口气。老乡见“老乡”自然有一番寒暄,在互留了名片后,我也客套地关心了一下他的情况“孩子多大了”“来贵阳几年了”。老乡买东西自然要便宜些,他又给我降了10块,并付了一块钱给我叫了一个背兜。  出了煤气站,我是一句贵阳话也不敢再讲了,生怕被其他省份的人再认作老乡,路过刚才买东西的地方,我都下意识地捂住半边脸,看来我语言天赋是有,但会经常串门,我还是说比较有前途的东北话去吧。从此,我再也没说过任何一种方言。  给我背东西的背兜看不出具体多大岁数,30~50吧,个头到我下巴,瘦得皮包骨,看着他身后背着煤气罐和煤气灶,手里拎着锅、铲、电饭锅,腰弯得和大虾似的,心里有些不安,一块钱雇他拿这么多东西,这是不是剥削啊,反正在沈阳花一块钱雇民工帮你扛东西是没人干的。这种劳动力我还是第一次使用,下楼的时候,楼下也有些背兜在那里打扑克,我本以为他们和沈阳的民工差不多呢,没想到是干这个的,那我在火车站遇到的挑夫呢,和这工作差不多,怎么收了我10块?  背兜很健谈,一路上不停地露着血红的牙花子和我说笑着,可惜他说什么我绝大部分听不懂,可能是什么少数民族地区的,我也只好连猜带蒙,或点头或微笑地答对他,倒有点像我大学时上外教课。  背兜帮我安好煤气罐和煤气灶,又千叮咛万嘱咐了许多小心使用的话,看着他瘦弱的身躯,我倒有些感动,忍不住又给了他一块钱。事后又有些后悔,人家就是那工作吗,用你去好心啊。  
  有能力多給人家一塊錢是你的福氣,應該開心的~:)
  LZ好细腻!不错
  楼主 从沈阳到贵阳做火车要多久啊?
  回楼上:沈阳-北京8-10小时  
北京-贵阳29-33小时  
  贵阳的天气很怪,上午乌云密布,下午就艳阳高照,晒得我直想睡觉。  一觉醒来,吃过晚饭(就是在火车上吃剩下的面包火腿之类的,再不吃该坏了),外面的路灯也亮了起来,闲来无事,想出去走走,刚到楼下,被楼下蹲点的两个戴红箍的老大妈堵住一通盘问,胖的说得又急又快,一句也听不懂,瘦的在旁翻译,其实就是说的慢些,难道要查我身份证、暂住证不成?不是去年就取消了么?  闹了半天我才明白,她们知道我是新搬来的外地人,要我提高警惕,说贵阳很乱,小偷很多,晚上出门要当心。贵州老大妈人真好啊,不过看她们每天坐个小板凳把守要道,警惕地审视着来往的行人时,我不由想起电视剧《我爱我家》里老傅说的一段话:“坏人要让你们给抓住了,那坏人得多大岁数?那么大岁数的坏人即使被抓住了,那还能改造的好么?即使改造好了,那还有什么用,你说你们闲得没事抓他干吗啊。”这种居委会老太太抓坏人在沈阳基本绝迹,要么是保安,要么是没人管,城市已经荒漠化了。  走在大街上开始仔细观察贵阳了,这回是闲庭漫步,不像第一次在车上是走马观花,来不及细看,第二次是去买东西,没打算细看。  这次就看出问题了,我说初到贵阳看马路哪里不对头呢,原来是没有自行车,马路上压根就没有自行车道,这对骑惯自行车的我来说可是极不适应,不过也难怪,贵阳的路这里一个坡,那里一个坑的,不像沈阳的马路又平又直,在贵阳这种路上骑车得累死(不过后来还是见到有骑车得了,大多是民工)。  没走几步就看到网吧了,兴致勃勃地走进去,却被告知没有上网卡公安局不让上,上网卡?那是什么东西?我在沈阳虽然大都在家上网,也进过几次网吧的,从来没听过有什么上网卡,我软磨硬泡,老板死活不干。奶奶的,贵阳的公安管得也太宽了,无奈,换了一家,还不行,又换一家,又不行,换到第四家的时候,我脚都走软了,没想到老板头晃的和拨浪鼓似的,就在我出门打算找第五家的时候,老板叫住了我,让我办一张上网卡,靠,网吧里能办,不早说,花10元办了张卡(这张卡就用了一次,因为后来有本地的朋友带我去网吧,老板给我一个号码就可以了。再后来,在贵州师大里的网吧上网,也不用卡,还便宜,一小时一块钱。再再后来,办公室通了宽带,从此就再也没进过网吧)  正在网上冲浪,BOSS来电话叫我明天就去上班,因为村里又来新人了,得去见见。无语中…这就是我在贵阳的第一天。  以后将分类叙述,计有:环境、语言、女人、男人、小孩、衣食住行等等。  
  呵呵,楼主,贵阳市的网吧管得不是很严的,只是你不懂行情罢了,贵阳和沈阳差别的地方太多了,沈阳有三好街,一条街全是IT,贵阳你想找IT可是要到5个地方的电脑城哦,走路的话还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建议你,想吃东北菜,就去好吃不如饺子和东方饺子,味道还是比较正宗的,特别是酸菜炖粉条和锅包肉。其实骑自行车的并不是都是民工,学生骑车的也有啊。不过我学会骑车都是在沈阳学会的,呵呵。
  楼上的,你说的地方在哪啊
  楼主 我的天啊 那么远 ?还是做飞机好了 从沈阳到那有直达的飞机吗?
  吃的吗?就在蔡家街口那里,小十字往省医那一条路上
  我和楼主一样,从待了二十几年的西安到贵州工作,语言不通,也没机会认识当地的朋友,每天都在家郁闷,哎~~  
  楼主写得不错阿,继续。
  其实骑车的还有很多学生,我中学的时候就是一直骑车上学的。所以每天骑车上坡下坡的,练了两腿的肌肉,哈哈~~~~~~
  子曰“食色性也。”饮食男女,人之大事。  先说这饮  饮无非是酒和水  先说水  许多在贵阳的东北老乡都说贵阳的水质不是很好,说经常喝这里的水牙会变黄。我不是很相信,就没事盯着当地的牙做调查,据我目前统计,黄的确实有不少,但白的更多。  刚到贵阳喝水的确有些不习惯,自来水似乎有些异味,和沈阳的一种漂白粉味有很大不同,烧开了就好多了,不过水垢特别多,可能和水里矿物质多有关系,而我现在住的地方有时候水龙头一打开,有很多白色的悬浮物,就像刚淘过米似的,放一会沉淀一下就好了,平时都不怎么喝那水,不过还好,单位有矿泉水,我一般都在单位喝,下班时用饮料瓶装一瓶回家喝。    
  呵呵 ,我和你相反,沈阳的水怎么都没有喝惯,可能是学校锅炉的问题,老有一股怪味,四年全喝的是矿泉水。呵呵,但是沈阳用的水倒是很好,全地下水,很凉,5555555洗了四年的冷水,夏天洗脚都觉得冷得刺骨,冬天………………唉
  楼主怎么不来了?    继续写嘛~等着看呢
  哈哈,有意思啊!等楼主继续啊!
  昨天在师大对面的江南包饺店要了一笼蒸饺打算带回家吃,都走到师大正门了,听见后面好象有人说话,回头一看,是江南包饺店的小工,他拿着瓶矿泉水,正是我的,刚才等蒸饺的时候顺手就放在桌上忘了拿了,小工看来是一直跟在我后面,他可能一直在叫我,只是声音太小,加上我又不是太懂他的话,才让他一直走了这么远。那瓶水根本不值钱,是我在单位接的矿泉水。小工也就15、6的样子,走路好象一瘸一拐的。我心里既感动又惭愧。
  再来说说酒。  我天性讨厌烟酒,同学聚会或工作应酬时,也就跟着大家喝点啤酒根号2(意思意思而已)在沈阳从来就没喝过白酒。可到了贵州,发现应酬喝的大都是白酒,对我来说简直是噩梦,其实我的酒量还不错,但我实在是不愿意喝酒,尤其是白酒,有时想喝点啤酒,他们就说:“东北人还能不喝白酒,东北的烧刀子凶得很。”此时我真的有点后悔是个东北人,但为了东北人的面子,也只好奉陪到底。不过还好,没给东北人丢脸,到现在还没醉过。最狠的一次是在盘县,喝的珍酒大元帅,座中有个四川小姑娘,才18岁,我们喝到最后席都散了。后来才知道,敢情人家是珍酒大元帅的销售代表。  本来以为贵州人喝茅台的居多,来了才知道,原来和沈阳差不多,也都喝红星二锅头。啤酒一般都是“瀑布”“漓泉”,我不懂酒,在我嘴里都是一个味:啤酒苦,白酒辣。喝下去就是占肚子,想吃也吃不下,每次喝酒,我都是饿着肚子回家的。  说点题外话,我觉得酒桌上最能看出人的脾性,不少人平时道貌岸然,一本正经装深沉,几杯酒下肚,就露出本性了。  
  哈哈 看不出你对酒是这样的,我也从不喝酒,但是沈阳的雪花啤酒实在好喝,好久没喝到了
  顶下lz!  楼上的,居然在这能碰到校友!有意思!
  呵呵,居然是东北人啊,感觉亲切,我的很多同学都是东北人,什么哈尔滨的,沈阳的,没有想到现在东北人都到贵阳来了啊。有空大家说说话吧,放心,我不说贵阳话,说贵普话,你绝对听得懂:)
  该说说吃了。    来之前就有人告诫我,贵州湿气重,非吃辣的不行。我听了以后就有些发怵,我本人对饮食没什么挑剔的,什么都能吃,但是我从小就不爱吃辣的,连青椒都不吃,到了贵州该吃什么,心里确实没底。  到了贵州的吃的第一顿饭是蛋炒饭,在楼下的小吃店吃的。我去的时候已经晚上11点了,小吃店都块打烊了,看店面像是个大学生,斯斯文文戴个眼镜,手里捧本大学英语。他递给我菜单,我没看,直接要了蛋炒饭,门上写着呢,我就冲这来的。  做饭的可能是大学生他妈,三下五除二就做好了端了过来,我的妈啊,碗上面一层红红的辣椒,没办法,硬着头皮开吃,几口下去就辣得我直咳嗽,大学生急忙端来茶水。我在四杯茶水的配合下,终于攻克了这碗蛋炒饭,同时鼻涕和眼泪在我脸上不停的赛跑。  此后,我就开始自己做菜,虽然我手艺不是很好,但都能吃得下去。电饭锅里焖点饭,上市场买点肉,买点蔬菜,回家拿油一炒,就齐活了。有时则买点白菜、蘑菇、猪肉加水一通乱炖,还不用看着,比较省事。  说道买油,我到市场买油时,看到卖的都是菜油,我是属于那种五谷不分的人,不懂什么叫菜油,就看那颜色和在沈阳买的豆油不一样,(我以为菜油是炒菜的,我去问卖油的,菜油能炒肉不,老板说能)心里就有些犯嘀咕,想去买那金龙鱼花生油,但一看花生油那桶太大怕吃不了浪费,加上卖油的老板又极力推荐,就买了5斤菜油回家了。  结果也没用多少,到冬天,菜油在低温下凝固结晶了,只好到超市买了小瓶装的花生油。  不过,做饭毕竟是个麻烦事,你得先去买菜,然后洗菜,坐后再做菜。同时还得淘米做饭。  时间一长,我就犯懒了。同时,应酬、出差,都得在外面吃,而且本地人吃饭都吃辣的,有时顾及到我就专门给我点些不辣的,吃火锅时专门要鸳鸯锅,我也太不好意思,也经常主动提出吃辣的来锻炼自己。锻炼来锻炼去,现在一般的炒菜我都还能对付。但是麻辣火锅还是望而生畏。去年元旦那天,我和一些朋友去吃乌江鱼,20多人,有本地的、外地的,我和一沈阳老乡还有几个贵州本地的坐在了一起,别的桌是清汤的,给我们上的是麻辣的(本地人点的),一小块鱼肉,得下半碗饭,还不算水,别的桌汤都加了好几回了,我们这桌就像没动过似的。  我在贵州吃得最多的就是盖饭外卖,5元一份。中午在单位吃。到饭店吃还可以加饭,味道也不错。不过饭店里饭菜合为一碗,外卖则是分开装。  不过贵州面食很贵,饺子2毛5一个,而且味道有些怪,既不同于江浙风味也不同于广东,和北方的差别就更大了,不是很习惯。师大对面有家江南包饺店还算不错,还有卖山东炊饼、陕西肉夹馍的。同事温也曾经带我去一家山西风味店吃过羊肉泡馍和刀削面,想起来口水都要往外淌。不过我对饮食不挑剔,能吃饱就行,所以也就不去特意记那些饮食地图,在我活动范围内的就去看看,远的就算了。  也许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没什么草,所以羊少,连带着羊肉也少,市场里没有卖羊肉的,偶尔能看到卖牛肉的,但我一直很奇怪,没有卖羊肉的,那卖羊肉粉的原料从哪里来的?也别说,冬至那天看到有卖羊肉的了,一问价,30一斤,买少了,不够吃,买多了,掏不起。摸摸钱包,算了吧,  说道牛羊肉粉,可称得是贵州的特色了,在贵州饭店对面的一条道上有一家牛肉粉店,据同事说是贵阳最好吃的牛肉粉,确实好吃,就是离我单位远点,要不就让他中午送外卖好了。  因为很少牛羊肉,所以在贵州的烤串大多是猪肉,猪肉一烤就黑糊糊的,而且没羊肉串好吃,即使有羊肉串,味道也不好,不知是哪里的羊。现在这时候的沈阳正是吃烧烤的季节,有点想家了,不过还好,下个月就成行了。  在贵州吃火锅和沈阳也有很大区别,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必须得吃米饭才能饱,可能是沈阳吃火锅一般主食都是羊肉、牛肉等高热量食物,无须再吃饭,而贵州的火锅主食是蔬菜,即使有肉也大都是猪肉,热量不是很高,所以吃不饱。  我还有一个不太习惯吃的就是蔗耳根,又硬又塞牙,我们这些东北老乡都不吃这个,出去吃饭的时候一般都特意嘱咐调料里不放蔗耳根。  以上说的不一定对,因为我对吃实在不在行,只是说说我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我对饮食一般不挑剔,能吃饱就行,所以也就不去特意记那些饮食地图,在我活动范围内的就去看看,远的就算了。所以可能有不少好吃的我都没吃过,就在这里胡侃一通了。  
  说说对贵州人的印象吧  先说点不好的,和贵州人本身没什么关系,就算是一个现象吧  来贵州之前从没接触过贵州人,刚来时在火车上和人闲聊时听人说过只言片语,说贵州的女人蛮不讲理,小偷多等等。  现在看来,蛮不讲理的女人我还没遇到,但小偷确实是有,我也被偷过:我最开始住的地方厨房、厕所和卧室是被一条公共走廊分开的,每次去厨房都要拿钥匙开门,回卧室还要再把厨房锁上,久而久之,我就懒得锁了,反正里面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估计没人偷。结果就在“十•一”期间(具体哪一天我忘了),在我通宵达旦玩天下霸图的同时,煤气罐被偷了,小偷就偷走了煤气罐,厨房里的菜刀、菜板、锅碗瓢盆一概不动。无奈,只好打电话给那个汉口的“老乡”,叫他再送一罐过来。  我认识的人中绝大多数都和小偷打过交道,而且大多是在公车上被偷,而且有不少人还见过小偷下手的过程,不过我在贵阳也是坐公共汽车的,别说被偷,连见都没见过。当然,还是不见的好。  就在上个月,在师大对面的江南包饺店,我正在吃饭,看见不少食客都更着脖子往外瞅,我扭头一看,两个年轻人正在对滚倒在地的一个人连打带踢,地上的那人双手护脸蜷作一团,但从指缝里可以看出满脸是血。看客们一脸冷漠,我当时忍不住喊了一声:“别打了,什么事啊,至于得么?”不过当时嘴里塞了个饺子,说得不清不楚,而且离的又远,打人的可能没听见,就周围的几个人扭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把头扭过去了。  两人打累了,坐在饭桌旁休息,那个挨打的晃晃悠悠的也爬了起来,满脸是血地走过来向打他的人伸手要什么,似乎是要面巾纸搽脸,一个年轻人扔了一包纸给他,同时指着他的鼻子大声骂道:“你把眼睛放亮点,敢偷老子的包,也不去打听打听……”  我旁边桌的两个女学生对老板娘说打小偷打得太狠了,老板娘说小偷就该这么收拾,并举了不少发生在他店里的实例,还说每个到他店里的客人她都提醒把包看好,因为小偷实在是防不胜防  看着那小偷晃晃悠悠远去的背影,我觉得他可能不是职业小偷,也就是一时糊涂,顺手牵羊。唉,真不知说什么好。  
  写得很真实
  TO 闹闹28 你也是沈阳工业大学的?是贵州老乡吗?哪一届的,看看认识不?
  贵州的羊一般都是山羊,所以不算很多,但是大多数的羊肉粉的羊肉还算是正宗的,所以放心吃了,至于火锅,我比较喜欢北方的吃法,蘸着芝麻酱吃,爽啊,但是在贵阳你不至于只吃到猪肉的火锅吧,羊肉 牛肉都用的啊,可能羊肉相对少点,但是牛肉绝对多。
  牛肉的我也吃过,分量太少,吃不饱,还挺贵
  to zx214  我是93届的,你是?
  to zx214  我是93届的,你是?
  lz你一旦习惯了贵州风味,保证你一定会迷上她的!
  to 闹闹28  
呵呵 是学长了,我进去的时候你刚好毕业 我是97的
  我也是沈阳人,曾经在贵州呆了10个月,主要是在贵州的铜仁,对那里至今还有很深的感情。顶一下!!!
  接下来,步入正题。  可能是因为落后的原因,总觉得贵州人有些自卑,我接触过的贵州人大都主动的和我大谈贵州人的缺点。  最早一个是贵州师大的一个姓蒙的老师,水族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他就大发感慨:贵州人好吃懒做。并举例说贵阳的饭店多如牛毛,但是企业却很少,都是贵州人不思进取的缘故,不少人就守着土地过活,够吃就行。现在情况虽然有所改观,出去打工的人多了,但还是没什么活力。  我当时以为是因为我与他不熟,这顿饭也是别人带我去的,我和他没说过话,介绍时也没说我是外地的,他可能把我当成贵州人了,以为座中都是本地人,才发这样的感慨。再说大学老师常常会发泄感慨,说说社会问题,我上学的时候就领教过了,所以也见怪不怪。  后来去理发。理发师是个退伍军人,在沈阳当的兵,所以他一下子就听出我是东北人,攀谈之时,他也和我说贵州人的主要缺点是好吃懒做。我虽然不是贵州人,贵州人的好坏,无关我痛痒,但我当时听了,心里竟然也有些隐隐作痛的感觉,怎么能这么说自己的家乡呢。在沈阳,平时哥几个聚会在一起闲聊时也会说说东北、说说沈阳的坏话,但是在外地人面前,还是给家乡留余地的,最起码不自曝家丑,可能是东北人爱面子吧,这也算是东北人的毛病。  再后来,就是单位里新来的两个贵阳的小姑娘,和我痛陈贵州人的缺点,什么爱名牌,虚荣,挣得少花得多,爱面子,好吃懒做,反正一般的缺点都有。  后来又陆续认识了些贵州人,都和我说贵州人的缺点,或有不同,但所有人都用“好吃懒做”作为开场白。不知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是外地人送的,还是本地人自己总结的,总之已经约定俗成了。  
  只是实话实说,不是自卑了。
  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要一遍遍的给外人说,自己的缺点自己知道就可以了,你光说有什么用呢?有没有想过从自己怎么去改变这种现状,我本身就是贵阳人,但是不管怎么样,很看不起这种贵阳人,你觉得这里不好就不要在这里呆着,有本事去好的地方去。这里始终是我们的家乡,我们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不管他有什么缺点,我们不应该去嫌弃它,去贬低他,而应该想想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现象,虽然一个人不可能做出什么很大的影响,但是大家都这样想的话呢??
  我也是东北人
不久之后就要到贵阳工作了 ,看过几位前辈的介绍我很是担心啊,贵阳真的那么不好吗。    希望以后有机会多多交流
  现在说说我的看法。  就我接触的贵州人来说,好吃,的确是好吃。其实好吃是人之天性,我有两个东北老乡也很喜欢吃的,说白了就是馋。  我认识的几个贵州人就非常的好吃,我单位两个新来的小姑娘,可以说是饮食地图了,每次出去聚餐,都要去问她们去哪里吃,又经济又实惠。  要说懒做,我觉着贵州的基层劳动人民倒比较勤奋,经常看见不少背兜忙碌着,不过说老实话,单位里的几个本地人确实没有什么责任心,工作总是拖着做,后来我制订了周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情况还才有好转。其实我也很懒,整天在办公室泡着,一天的活半天干完,然后就上网。同时还得装出活多的干不完的样子。  不过,有一点我总觉得不好,就是一些商铺的开门时间都很晚,我们单位以前上班时间是9.00,但是我常常发现,不少商铺的开门时间比我们单位雇恚?饪啥际撬接?模?缈?旁缱??铮??恼饷赐恚?悴凰阌械憷磷觥?  至于说花钱,我个人觉得贵阳人,尤其是贵阳的年轻人是比较爱美的,我们单位里的几个本地的同事,挣得很少,但是衣服却不少,隔三差五就买一件,我算过,凭他们的工资,买完衣服,就没钱吃饭了,而且贵阳的东西有这么贵,不过他们家都在贵阳,而且都没结婚,所以一般就在家吃父母。而贵州其他地方的人相对的就节俭些。  再就是爱吹牛,反正我见到的都是这样的,不知道贵州话把聊天叫吹牛是不是有这层含义。  这点倒有些像东北人(有关东北人的缺点,可以去看下电视剧马大帅作为参考)。  还有就是歧视外地人,或者说欺负,打的就不说了,全国各地都差不多,我想说的主要是小商贩们,对说普通话的外地人往死了宰,我认识不少来贵阳工作学习的外地人,大家对这一点都深有体会,最甚的是,前一个本地人买完东西刚走,我去买他就敢把价提了一倍,我一南京的朋友碰到过贵4倍的事情。我曾经怕被宰,说过一天半吊子贵阳话(后来被人当作武汉老乡),打那以后,都说的是普通话,买东西一般都买明码标价的,或者多走几家。  还有一条,不知算不算,就是贵州人的政治热情不是很高,也可能因为我是沈阳人,有些过于敏感,也可能因为日本人没打到过贵州。  至于说优点么,一时倒不知从何说起,因为我没听过别人和我说过这类的话,倒是不少贵州人都说东北人的优点豪爽,弄得我有时都不好意思。  我就先说几条把,不一定准确。  首先是热情,每次出差到贵州各地,接待的都对我们极为热情,当然中国人的习惯就是把酒言欢,大吃大喝。而对我这个东北的,大家也都极为照顾,都尽量给我点个不辣的菜。  其次,是热心,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有一个做足疗保健的大姐(其实应该叫大姨,她女儿岁数都和我差不多了),在我光顾了两次后,她和我攀谈时了解到我对租的房子不满意,就积极地为我联系房子,甚至还为我联系业务,虽然都没成,但我却极为感动。  再就是警察好像比北方的警察要好些,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上次出差到毕节,因为不知道是禁停区,车轮被交警给锁住了,后来给交警部门打了电话,人家很客气,几个人坐了面包车过来帮我们打开,罚款也没交,当然,我们先给他看了些介绍信和区委书记批示等文件。  
  一口起看完啦    贵阳气候应该不错
  人家很客气,几个人坐了面包车过来帮我们打开,罚款也没交,当然,我们先给他看了些介绍信和区委书记批示等文件。  ------------------------------------------------------------  哈哈~~原来如此啊~~
  说说贵州人的长相吧,有人说贵州MM漂亮。也有说难看的,我个人觉得好看的确实有不少,但这和贵州的气候地理没太大关系。  从血统上来说,贵阳是个移民城市,何大一部分人都是外地来的,至少祖籍不在这,三代皆长于此的并不多,这和全国其他省会都差不多,我祖籍山东蓬莱,祖父祖母闯关东过来东北的。  所以,贵阳的外地移民也大都是邻近省过来的,其实就整个贵州来说,也是如此。三代以内的,大致上四川、湖南、湖北的比较多,还有不少东北的、河南的,6、70年三线建设来此的,所以从长相上来说,贵阳人的长相和其他城市的差不多。我经常坐公车,如果屏去说话的声音,和沈阳没什么区别。  但是,贵阳确实有不少好看的美眉,这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家可以看看地图上长江的位置,流经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直辖市,长江所流经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公认的美女产地(青海西藏也出美女的,只是气候条件太恶劣,把美女都摧残了,有机会大家看看生活在其他地方的藏族人),所以说长江水养人得很。  而三代以内由四川、湖北、湖南入黔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比较好看的美眉,她就有可能有那些地区的血统。  而贵州的水土养不养人,大家可以做个调查,三代皆长于此的有多少,好看的又有多少。  不过贵州的气候倒是不错,在北方,好多住在郊区的人因为风吹日晒,两腮都有红斑,而在贵州就很少见。  
  hoho偶现在是贵州人,可血统是四川,倒
  写得很细,也比较流畅,赞一个!  说的都是些比较实在的话~~看得出楼主是个亘直的人!
  楼主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对贵阳的述多于评,比较客观、公正,不过,贵阳人在待客方面确实是比较热情,这点没错,特别是在贵阳市以外的县和市犹其让人感觉淳朴和厚道。  
  再来说说气候吧  临来贵阳前,好多人都说贵阳就是阳光很贵的意思,常年见不到太阳,整天潮乎乎的,说得我晚上做梦身上长了一层苔藓。  来了之后发现没那么恐怖,虽然阴雨天比较多,但太阳一周还是会出来几次的。不过阴天总是让人发闷,心里郁闷。刚来的时候,成天带着伞,后来发现光阴天不下雨,就不带了。天气预报又不是很准,只好自己预测。现在倒是略有心得,一般来说,大到暴雨都是在半夜下,打起雷能把人吓醒,白天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雨,要是早上下雨,出门肯定要带伞(废话),要是早上没下过雨,十有八九这一天安全无事,即使下也不大。  不过今年3月到6月阴雨天非常少,不知道是今年的特例还是年年这样,阳光直泻大地,一个字:“爽!”那些天我一周要晾几次被子。  听同事说贵州没春天,是有这种感觉,5月就已经很热了,不过8月份到北京才回想起来北方又闷又热的天气,贵阳的确夏无酷暑,好地方。  我原以为贵阳没冬天,因为直到11月末了,穿的还是秋装,可谁知下了几场雨后一夜之间气温骤降,当然这种温度还是小意思的,还不到零下,穿上件小薄毛衣即可。可万万想不到的是屋里竟然比屋外还冷,我总不能整天在大街上呆着吧,没想到来了半年多才发现,贵阳竟然没有暖气,我一回到家就得钻进被窝,点上电热毯。想起和本地人吹牛说东北的雪有多大,天有多冷,能把人鼻子耳朵都冻掉时,才想起来这是坐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听别人说的。也想起来人家和我介绍贵阳冬无严寒是按温度说的。而且最让我不服的是贵阳人好像对这种生活很习惯,一个个都好像不怕冷似的,家里买个炉子就够了,我也买了一个,不过效果不好,热了前边热不了后边。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贵阳竟然也下雪,2004的那一场雪也可称得上是鹅毛大雪了,虽然第二天就化了。  
  很实在的说~~~~      俺现在在海南,想恋贵阳中~~
  楼主写得的确很实在,友情帮顶!
  LZ勾起了我对贵阳的美好回忆。顶!!
  做男人顶好!
  希望lz继续
  楼主不错,我是贵州人在东北。不过明年毕业就回家,呵呵!
  不错不错,喜欢喜欢,潜水看只个帖子看哦n久哦,现在实在是不好意思再潜下克哦.活活.
  在那儿呆了四年,想念。
  楼主对贵阳的评价很客观哦.欣赏楼主的文笔^-^
  哈哈,楼主,“下雨如过冬”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哦。  还有,电热毯用多了皮肤干燥,要好好保养哦,即便你是男生~!:)  
  在说说对整个贵州的印象吧    首先贵州地薄,四处都是喀斯特地貌,农业人口虽多,但产量却非常少,出差时常看到高速路两旁有农田,但都小得可怜,因为周围都是喀斯特地貌的石头,可耕种面积有限,就是梯田规模也不大,不要说和河北河南黑龙江这些平原地区比,就是沈阳郊区棋盘山那样的山区,农田规模也比这大。这种一家一户作坊式的我不知道是不是贵州农业的缩影。反正在辽宁,种地是不大挣钱的,那在贵州岂不更是……    贵州司机整天和我们说的就是贵州的高速路多么难修,一里的造价顶得上其他地区的十里二十里,不过,我也知道,金桥银路,中国的公路猫腻多得很,看看这高速路经常七拐八拐的,我也大概能猜得出。    我来贵州的时候恰逢刘方仁倒台,街头巷议众说纷纭,不少人听说我是沈阳来的,都把刘方仁和沈阳“幕马大案”联系在一起,向我打听。    说来奇怪,我不知道这两个案子怎么联系到一起的,一个是省长,一个是市长,时间也相差好几年了。  -----------------------------      谢谢楼上,你是张国容的粉丝么,  我每天醒来都觉得口干,可能就是电热毯的缘故
  风流魏晋 剽悍胡风       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是我国传统节日光棍节,为了庆贺节日,我在接待过一个应聘的女孩之后,留在办公室上网,与其他“节友“共勉。  当看过从“电驴“下载的一个片子后,我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悲伤地痉挛,没错,是我的胃,靠,已经10点半了,晚饭还没吃呢,关机回家,不过,得先去嘘嘘,十分钟前接水的时候就已经刺激我了,幸亏我日本动画看过不少,学会了忍术。  我们这栋办公楼厕所在二楼,而我办公室在三楼,大半夜的黑灯瞎火,再加上我忍术又没练到家,为了那几步道弄得以后常备前列康可不好,只好在在路道里的洗手池解决了,刚要开始,猛地听见楼道内有铁器作响。惨,该不是楼里其他单位加班吧,这要是出来了我可如何是好,非把我当流氓办了。我偷眼打量,楼道内空无一人,赶紧小心翼翼地解了水火之急,而此时,声音又消失了,哪来的动静?莫不是院子里的,似乎不像,嗨,管他的,赶紧回家吃饭,快饿死我了。  先灌瓶矿泉水再走,刚要开门,声音再度响起,是从隔壁的办公室里传来的,离我不过咫尺,好像是推门的声音,蹑手蹑脚走过去仔细看了看,门后应该有人,被反锁在里面了。我们这些办公室的房门大都是木制的,这间办公室也不知道是哪个公司的,门上连个标志都没有,不过倒常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内办公。刚要开口问询,转念一想,要是他们公司的人被反锁在内,早就呼天抢地,大拍大打地呼救不已了,莫非是……?  
  lz,我也去年从沈阳来的,而且现在身份证上的住址还是,沈阳市东陵路120号,是农大的,  
刚才看了一下发言的 人,好像,在贵阳的曾经在沈阳待过的人还不少,谁组织一下,大家有时间聚一下吧,我住在兴关路
  对了,我还有几个校友,贵州水院的房军,和我联系,qq
  我立即转身悄悄下楼,来到楼门口,门口的铁拉门竟然虚掩,靠,赶紧敲开值班室,看门值班老头披着衣服,双眼通红地问我什么事,我把事情说了一遍,那值班老头立即穿戴齐整,回屋从枕头下将一物品抄在手中,把手一挥:“上去看看”。我定睛一瞧,我还以为是电棍呢,没想到是电棒(手电筒),话又说回来,这么大岁数,也不可能带着我和歹徒搏斗吧,顶多看看我说的是否属实,然后报警。  值班老头先上了楼,我返身锁上大门,同时暗自佩服自己想得周到,即使歹徒在我下楼之际打开了门,又岂能让他夺路而逃。  我二人上了楼,我发现这值班老头,脚步声奇大,喘息沉重,弄得楼道里都有回音,别再把小偷给吓跑了。来到三楼,还好,声音仍在继续,看来那木制房门挺隔音。  我向值班老头打了手势示意有动静的那间办公室,值班老头点头会意,来到门前,只见他神色凝重,左手电棒摆在后心,右手轻按房门,莫非这貌不惊人的老头竟会使出武林绝学——“隔山打牛”?  只听这位老前辈大吼一声:“里面有没有人?”同时大力拍击房门,震得楼道内灯光发暗。  靠,都告诉你有人了,还用你多说,再说你也听见了,这么一闹岂不打草惊蛇?  这时声音也停止了,值班老头转过头来冲我点点头“里面确实有人,他往外推,我感觉到了。”  Faint,“快报警吧!”既然我们已经暴露,我也只好开口了。  值班老头慢腾腾的开始掏手机,突然一个念头转进我脑海,“快下楼”,顾不上解释,我拉着值班老头就往楼下跑,小偷有可能是从外面的窗户爬进来的,被值班老头这么一惊,还不顺原路跑了。拉着值班老头来到一楼,靠,谁把大门锁上了,对了,是我自己。  来到窗户下,看看并无动静,也不知跑了没,话说回来,三楼那么高爬上去似乎并不容易,我在下面根本就看不清三楼的窗户,何况这窗外是主干道,一楼又都是正在开业的门市,有几个胆子敢在这里爬上爬下的。  值班老头开始打110了,说了好几遍地址,人家才大概弄清楚我们的方位,说一会儿派人来。  在等110来的时候,我脑子里竟然冒出了一个龌龊想法:说不定不是小偷,而是有人在里面偷情呢,两人背靠着门正如胶似漆,不想被我们吹皱了一池春水。想到这,竟脱口而出,对值班老头说:“说不定是他们公司内部的人在里面不一定做什么呢!”值班老头则接口道:“对头!”靠,你个色老头,真龌龊。  
  强烈期待楼主继续
  一口气看完了LZ在贵阳的所见所闻,又勾起了我在贵阳那段日子的回忆。呵呵,只是今年五月的时候离开这了(我也是东北人)。和LZ有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啊。  快接着讲吧。。。。。。
  友情顶帖。欢迎LZ继续努力,强烈稀饭。
  不到10分钟,来了一辆白色小型轿车(无瑕看牌子,大概是奥拓吧),怎么看都不像警车,车上下来四个人,三个制服的,一个便衣(其实是没穿外套,穿着毛衣)。问我们有几个人,我们说不知道,于是留下两人看着窗户,其余二人一个制服一个毛衣跟着我们上了楼,领头的制服到了二楼后说想看下二楼,简略地看了一眼后,我们上了三楼,警察冲屋里喊了几声,没什么动静,然后问值班老头有没有钥匙,值班老头说没有,也没有这家公司的负责人的电话,物管负责人可能有,已经在赶过来了。这时,楼下把守的人打来电话说窗户是开着的,估计人有可能已经跑了。两个警察和我在把值班老头打草惊蛇的行为一顿数落后,打开我这边的办公室,看看通过阳台能否看到那边的情况,答案是看不见,在和楼下确认了情况后,“毛衣”和“制服”对望了一眼点头会意,“制服”从腰中掏出了一把黑色小手枪,同时毛衣猛地飞起一脚将门踢开,两人先冲了进去,我怕崩我一身血先躲在一旁,只听里面几声“啊唷”的感叹,难道有什么新鲜玩意?我探头过去,屋内已不见小偷踪影,所有抽屉都被打开,满屋纸张,门口放着一个白布大包裹,打看一看是一台惠普喷墨打印机和一个电脑机箱,看来是小偷想将其打包带走,奇怪,显示器怎么不拿?看来小偷就一个人。警察到阳台看了看,确认小偷是从没关的窗户爬进派出的,因为有脚印。看来这小偷通过没关的窗户爬进来实施盗窃,结果一通狂搜,什么也没有,只好把这些大件打包,没想到房门反锁,只好偷偷从里向外撬锁,又不敢太大动静,结果被我发现。不过这小偷够笨的,要是我,就后半夜等人熟睡再动手,那时踹门都没人知道,才10点多,隔壁(我办公室)还有灯光就敢动手,而且在主干道的楼上爬上爬下,真是胆大无脑,技术高、身体棒。  这时物管负责人也赶过来了,说已经联系到了这家办公室的负责人,正在赶过来,警察让她给带个话,如果丢失物品,就写出清单然后送到派出所,他们就是这片派出所的。然后就坐车离开了,临走时对值班老头说:“你们值班的不知道我们派出所电话么?打我们电话比110来的快多了。值班老头解释说一时着急想不起。  就这么完了?也不仔细勘查一下现场,验一下指纹,甚至连笔录都没有,罪犯说不定从三楼翻到了二楼而没逃走呢,这么一个立功人员别说什么良好市民连表扬也没人表扬一下,算了,警察走了,我也走了,走在半路才想起来,忘记接矿泉水回去喝了,算了,甭管怎么说,也是做了件好事,积了点阴德。对了,那个警察打开我办公室窗户后关了没有,我的办公室反锁没有?  
  lz加油,文章蛮好看的
  楼主:我和你一样,也是今年来贵阳的,和你走的是同一条线路,沈阳-北京-贵阳.刚来时也是四块和十块听不清.
  这贴子写得实在,文笔不错。可惜没有了后续......
  楼上的职业是摸金校尉?不过你挖的的确是好坟啊。
  比较客观  贵阳人对北方人还是比较好的,一些贵阳人以说普通话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标志,这个可能和贵阳本地缺乏人文基础有关。  贵阳人深知自己的缺点,也在努力改变,无奈大环境在那里,小部分人的小部分努力一时半会看不出什么效果来  说贵州人懒的,其实也要看,我就觉得很多背篼很可怜的,很辛苦,赚钱很少,被客人使唤,被城管剥削殴打,而且贵州最早是没有背篼这一行的,我还在家那几年的背篼的确不错,农村赚钱太难,所以很多人到了城市里,很能吃苦耐劳,不能说他们的贫穷是因为懒惰,很多背篼很老实,很厚道,楼主遇到的那个背篼就是一类型,所以我觉得你多给人家一块钱其实是很好的事情,想想贵阳物价多贵啊,05年的时候一碗粉也要3块吧,我很同情那些靠劳动赚钱的低层民工,他们开始都很老实,所以也被欺负,后来情况慢慢变了,现在老实的背篼不多了,找他们做事要精明一些,不然也会被宰的,我相信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坏,而是生活所迫,物价太高,城管盘剥厉害,客户也很刁,经常只花一点点钱就让人家干很重的活。  所以每次回贵阳我都很不舒服,这里有钱的人有钱得过分,可以说不比北京上海或者邻居的成都高收入阶层差多少,但是穷人就穷得很让人心痛,尤其是背篼之类的低层人民,至于夹在中间的,大多数就是靠小生意或者有份工作的,这里面的人就是贵阳人的主流,也就是那些虚荣,欺弱,没钱又攀比的人很多,在贵阳找老婆最好不要找本地的,有人说得好,不是贵阳女人不好,而是好的太难找,找到了很好的自己未必配得上,总之贵阳是个两极分化很严重的城市。
  LZ写得很好,很客观.  
贵州是我的家乡,我非常爱她,我和你的感觉一样,走到其他省份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贵阳的路好窄  
我觉得我字也是好吃懒做,拖拖拉拉这一型的,爱慕虚荣也有,总之我们读大学时,这帮女生确实都很谗  
现在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坚决改正  
不过现在真的很想念家乡的小吃,我出来还不久,尤其是辣椒,铺满厚厚辣椒的火锅,现在想起来都在流口水,呵呵,的确是个馋猫哦~  改正,改正...  
祝楼主在贵阳过得开心,事业有成,呵呵
  又回了次贵阳.不错,变化蛮大的
  偶是贵阳人在东北 感同身受了
  “当然,更没想到的是贵阳竟然也下雪,2004的那一场雪也可称得上是鹅毛大雪了,虽然第二天就化了。” 我当时也在,确实很大很大。  大学毕业后在贵阳工作了三年半调走。怀念黔灵山、小吃、、、、、很多很多。
  LZ:你好!还在贵阳吗?怎么这么久没有写了啊?    我是黑龙江的,来贵阳10年了,交个朋友啊!    QQ:
  大家好,我虽然没在贵阳,但我很想去那,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我最爱的人在贵阳。所以为了我的爱 我要去那里陪她。  可我对那边一点也不熟悉 希望认识几个老乡 朋友给我介绍一下把边的情况    
我辽宁锦州人
现在在大连 QQ  谢谢你们。。
  这里有个“黔中北国”群,,都是北方人,有内蒙古的,辽宁的,黑龙江的,吉林的,希望大家加入,共同探讨在贵阳的生活!
  我也是沈阳人!顶你!
  一些贵阳人以说普通话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标志,这个可能和贵阳本地缺乏人文基础有关。  ---------------------------------------  老娘看了难过~  确实不否认这是个事实
  贵阳会慢慢好起来的
  写的很好,后面怎么没有了
  习惯一个地方的生活很难的,支持一下老乡。
  我贵州人,在沈阳呆了4年(本科),哈尔滨呆了2年(读研),又在长春呆了半年,对东北的也了解比较多,总的来说,如果再给我一个选择,做东北人还是贵州人,我还是选择做贵州人,我这人是比较崇敬多出名人的地方,东北没有一个像样的名人让我折服(不要说什么张学良,老校长呢,才不吊他,一枪不放就丢掉东三省),贵州倒有一些,呵呵,退一步说,东北的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都鲜有能使人口服心服的,东北同学最大的一个特点我觉得是说的比做的好,口才特别好,能“白乎”,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业时,很多东北同学都有靠关系找工作的,另外,很多东北人一听说贵州,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好穷呀”,我在沈阳4年和哈尔滨2年以及长春这半年中,听过这样的话无数次,感觉这样说的人素质特别低劣。    
楼主所说的贵州的缺点,我也感同身受,也心痛不已,假以时日,当这些缺点消失的时候,也是贵州崛起的时候!
    楼主的文章还是很真实的,都是自身的感受和心得。    如今人员流动也很频繁了,实际上不仅仅是东南、华北,好多以前外地人并不多的地方,这些年也是各色人等都有了,大流通、大交流。    呵呵。        
  写得很客观呀,蛮好的
  写的好,LZ继续努力
  楼上两个是挖坟的,鉴定完毕-。-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安石待客 翻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