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二战英雄都2次了,感觉没有动力在和勇气再考了,听人家介...

&img src=&/cad7cdfe57cd7c_b.jpg& data-rawheight=&734&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ad7cdfe57cd7c_r.jpg&&&br&&strong&你阅兵踢得再漂亮,莱茵兰还是在法国人手里&/strong&&br&&img src=&/98e04f954bc18babf6578477dfedc1c8_b.jpg& data-rawheight=&1026& data-rawwidth=&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98e04f954bc18babf6578477dfedc1c8_r.jpg&&&br&&strong&你阅兵踢得再漂亮,苏台德还是在捷克人手里&/strong&&br&&img src=&/664ffbd62dab0ceab5d25ba6ef429d38_b.jpg& data-rawheight=&507&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664ffbd62dab0ceab5d25ba6ef429d38_r.jpg&&&br&&strong&你阅兵踢得再漂亮,但泽还是在波兰人手里&/strong&&br&&br&不就是说风凉话嘛&br&风凉话又不用反驳&br&------------------------------------------------------------------------------------&br&希特勒:古德里安啊,这仗你怎么打&br&古德里安:从比利时分进合击,5天我们就在默兹河对岸了&br&希特勒:然后呢,过河以后你要怎么办&br&古德里安:没别的事的话,我就往西边一直艹了,两条路,亚眠或者巴黎,老大你到时候下命令,我个人意见呢,先艹亚眠然后北上比较合适&br&希特勒点了点头&br&布施:老夫就不信你能过河!&br&&strong&古德里安:小B用你管啊?&/strong&
你阅兵踢得再漂亮,莱茵兰还是在法国人手里 你阅兵踢得再漂亮,苏台德还是在捷克人手里 你阅兵踢得再漂亮,但泽还是在波兰人手里 不就是说风凉话嘛 风凉话又不用反驳 -----------------------------------------------------------------------------------…
哦,要没打过好仗的话,感情德军是从柏林一路输到斯大林格勒的?&br&&br&评价标准是:&br&(1)基本达到战役目的&br&(2)较好的战损比(1:2以上),大量的歼灭地有生力量&br&(3)(加分项)较为不利的战前态势&br&(4)适当的规模:双方参战总兵力总计30万以上&br&能想到的大概有:&br&(1)波兰战役(1939)&br&时间:日——10月6日&br&地点:波兰&br&德方兵力:&br&==德军60个师6个旅150万人&br&==斯洛伐克军3个师5万人&br&==苏军33个师47万人&br&==总计96个师超过200万人&br&敌方兵力:&br&==波军39个师16个旅95万人&br&结果:波兰战败投降&br&德方伤亡:&br&==德军亡1失踪3500&br&==斯洛伐克军亡37伤114失踪11&br&==苏军亡+失踪&br&==总计亡+失踪21366人,伤35497,总计56863&br&敌方伤亡:&br&==波军亡66000,伤133700,总计199700,被俘无计(德军俘获了约40万人,苏军俘获了23-45万人)&br&损失比(不含被俘):1:3.51&br&总结:波兰战役的胜利是德方依靠巨大战略优势和新的战役学纲领“闪击战”得到的。德军初战表现可圈可点,虽然问题也是冒出来一大堆,但是毕竟是赢了。通过这次战役德国完全歼灭了波兰军队,灭亡了波兰。&br&&br&(2)法国战役(1940)&br&时间:日-6月25日&br&地点:法国、低地国家&br&德方兵力:&br&==德军:141个师335万人&br&==意军:22个师30万人(阿尔卑斯战线)&br&敌方兵力:&br&==对德方向总计144个师330万人&br&==对意方向参战6个师(还有大量要塞守备单位)15万人&br&结果:比利时、荷兰、法国战败投降,英国远征军撤退&br&德方伤亡:&br&==德军死约27000人,伤亡总计157621&br&==意军伤亡总计6055(阿尔卑斯战线)&br&敌方伤亡:&br&==盟军伤亡约36万人,被俘190万人&br&==对意方向伤亡229人&br&损失比(不含被俘):1:2.20&br&总结:法国战役是闪击战的一次成功发挥。德军以单侧钳形攻势合围了盟军几乎全部精锐部队,仅有英国远征军得以从敦刻尔克登船撤出,而这也就造成了法国的崩溃投降。&br&&br&(3)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br&时间:日-7月8日&br&地点:白俄罗斯&br&德方兵力:56个师1个旅75万人&br&敌方兵力:44个师62.5万人&br&结果:苏军西方面军被合围,约25万人突围成功,另40万人被歼灭。&br&德方伤亡:具体不明,但伤亡不小&br&敌方伤亡:死80000失踪3,另被俘290000(含重复统计如受伤后被俘)&br&损失比:不明&br&总结: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乍一看是一场好仗:西方面军在令人咋舌的惊人时间内被围歼了,仅有1个集团军在突围后得以维持建制,而苏军装备最好、训练最精良的部队则几乎全部葬送在了比亚韦斯托克包围圈内,这种令人难以容忍的失败使得斯大林下令处决了突围而出的西方面军几名高级指挥员。&br&然而苏军的顽强抵抗给予德军巨大伤亡,也使得苏军最终得以突围三成,这就给接下来的斯摩棱斯克战役造成了困难,使得这一战役形成拉锯,打的不算特别理想。&br&&br&(5)基辅战役(1941)&br&时间:日-9月26日&br&地点:乌克兰,基辅地区&br&德军兵力:约50万&br&敌方兵力:战役开始时62.5万,累计投入超过70万&br&结果:苏军西南方面军被围歼,超过50万被俘&br&德军伤亡:亡2失踪被俘5008总计128500&br&苏军伤亡:死约11万,伤8.4万,被俘一说超过65万(各方数据差距较大)&br&损失比(不含被俘):1.28&br&总结:基辅战役是德军实施的一次杰出的歼灭战役,苏军西南方面军主力(4个集团军)在此战中覆灭,再加上在此前苏军在乌曼战役中被歼灭的2个集团军,苏军西南方面军在战前拥有的全部经验丰富的部队都被歼灭了。苏军展现出了一贯特点:占据防线的有组织的抵抗十分坚决顽强(1.28的损失比),然而一旦失去组织、防线被夺就立刻崩溃(惊人数量的苏军投降了)。&br&本次战役的主要争执是其是不是耽搁了莫斯科战役的实施,以古德里安为首的一部分人持这种观点,不过南方集团军群的指挥官们如果认为不肃清中央集团军群的右翼,对莫斯科的进攻事实上是很难进行的。而基辅战役的实施总体上极大便利了台风攻势的头一个阶段。&br&&br&(6)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br&时间:日—10月23日&br&地点:维亚济马、奥廖尔-布良斯克两地&br&德军兵力:190万人&br&敌方兵力:120-145万人&br&结果:苏军西方面军一部、预备队方面军全部、布良斯克方面军全部被围歼,超过65万人被俘,莫斯科大门洞开。&br&德军伤亡:&br&苏军伤亡:&br&损失比:&br&总结: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是一次杰出的歼灭战役,苏军3个方面军主力共7个集团军被歼灭,莫斯科的第一道防线也被突破,苏军在这两次歼灭战中付出了整个莫斯科防御战役期间的绝大部分损失。苏军(包括在被合围状态下)的顽强抵抗也为莫斯科防御的加强争取了时间。德军此时已出强弩之末,不过仍能有如此发挥的确不错。&br&&br&(7)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br&(8)刻赤半岛战役(1942)&br&(9)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
哦,要没打过好仗的话,感情德军是从柏林一路输到斯大林格勒的? 评价标准是: (1)基本达到战役目的 (2)较好的战损比(1:2以上),大量的歼灭地有生力量 (3)(加分项)较为不利的战前态势 (4)适当的规模:双方参战总兵力总计30万以上 能想到的大概…
谢邀,既然有人邀了就多写点&br&&img src=&/v2-b1ad87f05e278c499d8ae218de3fee95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6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v2-b1ad87f05e278c499d8ae218de3fee95_r.jpg&&图:希特勒与时任少将的古德里安&br&&br&&blockquote&虽然古德里安并不能够挽救第三帝国的灭亡,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足以使他在军事方面建立一个不朽的名誉。对于“立功”的人们而言,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就是由他们所能形成的历史影响而来加以决定的。古德里安的成就——他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争本身的影响——已足以使他成为第一流的名将了。虽然在名义上,他始终没有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但是他把装甲兵力独立使用的观念应用得如此的充分,而且得到了具有决定性的胜利,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他在战争的记录上都是无可比拟的。&br&很明显的,他具有了历史上一切“名将”所共有的气质。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时能够找到奇袭的机会使敌人措手不及;他的思想和行动都是迅速无比使敌人无喘息之余地;他懂得如何把战略和战术配合使用;并且他能获得部下的拥戴,使人乐于为他效死。此外他还有许多惊人的成就,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br&除此以外,古德里安还具有创造性的幻想力——这是一个“天才”的基本条件——在军事方面是如此,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多数的名将都只是以使用他那个时代所已经习惯的工具和技术为满足,只有极少数的天才会去追求新的工具和方法。新武器的发明常是由于“圈外”的发明家所引起的——常常是文人。新战术的发展常是由少数的军事思想家所领导,逐渐地把他的影响传播给下一代的具有进步头脑的青年军人。所以创立理论的人是很难有机会试验自己的理论的,可是古德里安却偏偏得到了这个机会。把他的幻想力和精力结合在一起,就使他对于这个机会可以充分地加以发展——因此就获得了一个革命性的结果。&/blockquote&——李德·哈特&br&&br&&br&&b&一:德国装甲兵的建立&/b&&br&&br&&br&机械化作战的创始人,自然不是古德里安,而是英国的查尔斯·富勒将军&br&但古德里安作为装甲战大师,或者说专家,在这方面已经完全超越了前人,可谓青出于蓝&br&&blockquote&由于我们的敌人认定战车为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武器,因此才禁止我们使用。这样,我才决心仔细地研究这种决定性武器的历史,并且还追踪它的未来发展。因为我的研究并不受到传统观念的拘束,所以对于装甲部队的使用、组织和装甲车辆的制造,都得到了一些新的见解,而超出了国外权威理论的范围之外。经过了多年的苦斗,我已经把我的理论,成功地变成了事实,可以说是比其他的国家先取得了优势。由于对于战车的使用和组织,我都有独到的创见,所以我才会深信我一定可以完成我的使命。甚至到了1940年,和我抱着同样信念的人,在德国陆军中也并不太多。&/blockquote&首先,古德里安是30年代的世界中唯一一个几乎完全继承了富勒装甲战思想的人&br&也是第一个将其付诸实践的人——这一点连富勒自己都没有机会去做到&br&&br&另外,古德里安是一名普通参谋,而富勒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出色的装甲指挥官,二人的起点天差地别。古德里安在日调任至运输部,那时,他对摩托化作战乃至机械化作战完全一无所知,只能通过有限的战史资料摸索学习。&br&&blockquote&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摩托化车辆运输部队的例证非常的多。不过这种部队的运动却大多都是使用于一条固定战线的后方,从来没有在运动战中直接紧跟着敌人来运用。德国现在是处于无防御的状态中,所以假使有任何新的战争发生,则势必无险可守,因此就必须要依赖机动性的防御。针对在机动战中摩托化部队的运输问题,不久就又引发出对这种运输方式的保护问题。&b&这个问题的惟一解决办法就是“装甲车辆”,所以我就想从战史中去寻找使用装甲车辆的先例,因此我就和福克汉中尉发生了接触。他是在我们这个小型陆军中,惟一搜集装甲兵资料的专家。他汇集了一些运用极有限的德国装甲车资料,和敌军战车兵力在大战期间广泛运用的情形。他把某些资料提供给我用,虽然在理论上还是不够,但是却使我获得了一个工作的起点。英法两国对于这些问题具有更多的经验,而且所发表的文献也很多。我就把这些书都搞到手,仔细地加以学习。&/b&&/blockquote&&br&简而言之,古德里安的机械化作战思想,&b&完全是从零开始的&/b&。不仅是理论上,还有物质上。因为他是一个德国人,受凡尔赛和约所限,德国没有一辆坦克。&br&&br&&blockquote&1928年秋天,运输部队的训练主管斯托特迈斯特上校,要求我去兼任他们的战车战术教官。我的上级也批准了我的此项兼职。所以我又回来研究我的老问题,虽然仍旧只是从理论方面来着手。&b&我对于战车完全没有实际的经验,到这个时候为止,我还从来没有看见过一辆战车的内部是怎样的。&/b&而现在居然叫我去担任战车战术的教官,所以我事先必须仔细地准备,把一切可以弄得到手的资料都加以详细地研究。现在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已经有很多,而其他国家的最新发展也在他们的操典教范中可以找得到,因此我这一次研究战车理论就要比上一次容易得多。&b&至于实际经验方面,我们在演习中所使用的都只是“模型”。最初所使用的是帆布制的模型,用人力来推动,现在至少我们已经有了铁制的模型,而且是摩托化的。&br&&/b&&/blockquote&-------&br&&blockquote&&b&因为10万人的德国陆军中根本上就不准保有真正的战车,所以没有人曾经实际看见过我们所大吹大擂的新武器。&/b&当我们利用那些铁皮所制成的模型从事于演习的时候,让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们感觉非常好笑,他们觉得我们很可怜,对于我们所说的话当然更认为无认真考虑之必要。其结果是他们最多只是把战车当作一种步兵的支援武器,而对于战车是一种主要的兵种的新观念,则完全持否定的看法。&/blockquote&&br&当然古德里安的思想能够付诸实践,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例如接任运输兵总监的鲁茨将军,陆军高层领导布隆伯格与弗里契,以及认可装甲集群作战的希特勒,不能全归功到古德里安一人的头上。&br&&blockquote&Das kann ich gebrauchen! Das will ich haben!&br&这就是我所需的!这就是我所想的!&/blockquote&——阿道夫·希特勒在展览上对装甲部队的评价&br&&br&但除了元首的赞许以外,古德里安在军队内部并不受待见&br&首先,骑兵不愿意接受自己已经落伍的现实,要求取代装甲兵的地位&br&&blockquote&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骑兵总监部,我广泛地向骑兵当局们征求意见,问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准备担任其他部队的搜索兵力,还是计划组成重骑兵,准备自己单独作战。当时的骑兵总监黑尔希堡将军表示他们的目的是重骑兵,并且愿意把战略搜索的工作转移给摩托化部队。于是我们就决定训练我们的装甲搜索营来担任这种工作。最后,我们希望在每一个步兵师的建制中,都成立一个摩托化的战防炮营,因为我们认为要想有效的对付敌人的战车,所有的战防武器就应该具有同等的速度和机动性。&br&&/blockquote&&br&而总参谋长贝克是一个极为守旧的人,他虽然欣赏毛奇的外表,学识渊博而又沉稳,但他却无法像毛奇一样接受新的事物——毛奇靠电报、铁路、后膛枪打遍了欧洲,但贝克却不相信一切新事物。&br&但古德里安一直与之抗争,在他的努力下贝克居然也进行了一部分退让——但远远不够。&br&&br&&blockquote&为了使贝克将军能够同意建立装甲师和印行装甲部队的训练教材,我在经过长期的拉锯战后终于获得了胜利。&b&最后他甚至于同意成立两个装甲师,可是我却早已坚决主张要同时成立三个师了。&/b&我尽量地在他面前夸耀这种新组织的优点,尤其是在战略方面。他却回答我说:“不,不,我不想和你们发生任何关系。对我而言,你们实在是走得太快了。”当我说到,由于近来无线电的发展,尽管用极高的速度前进,也照样可以保持着指挥上的联系,他却完全不相信我所说的话。在我们的训练教范上面,常常一再重复要求,所有各级的指挥官一定尽可能地身临前线,愈前进就愈好。这个观点他也完全不赞成,他说:“你没有地图和电话,那么你又怎样指挥呢?你读过施里芬所著的书(&b&答主注:此处指施里芬1909年的著作《现代战争》,可见贝克其人之落后程度&/b&)没有?”至于说到身为一个师长,即便不实际突入敌阵,也应该尽量接近前线的理论,对于他则更是分量太重了。&/blockquote&&br&之后,接任贝克的弗里契,至少不是一名极度守旧的人。这也是古德里安的机会,1934年,鲁茨和古德里安终于有机会将所有的装甲部队拼凑成一个真正的装甲师,而1935年,在演习中装甲师的出色表现成功说服了深受元首信任的弗里契与布隆伯格,于是三个装甲师建立了,但古德里安要求装甲兵作为独立兵种指挥的提议仍然没有通过。&br&&blockquote&Jetzt fehlt nur noch, dass auf den Ballon steht:&Guderians Panzer sind die Besten! &&br&就只是漏了一件事,这个气球上面似乎应该印上“古德里安的战车,顶好!”&/blockquote&——弗里契在演习后对装甲部队的夸赞&br&&br&之后,古德里安专心进行装甲部队的训练,并写了本阐述装甲兵作战要则的著作《注意!坦克!》&br&1937年,三个装甲师参加了梅克伦堡演习,演习原定7天,而在第4天,三个装甲师便以包抄及向心突击彻底碾碎了装备反坦克炮的守军假想敌。而贝克勃然大怒,直接命令演习中最优秀的第3装甲师退出演习。&br&&img src=&/v2-02d048c171cd9cbbc0433_b.jpg& data-rawwidth=&601& data-rawheight=&8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1& data-original=&/v2-02d048c171cd9cbbc0433_r.jpg&&&br&---------------------------------------------------------------------------------------&br&我认为,单就古德里安从白手起家,从1922年进入运输兵总监,到1935年建立了三个正规装甲师(而非英国那个垃圾“实验机械化师”),37年完全能够投入实战的历程,这样的一个功绩,已经足以在世界军事史占得一席之地。&br&&br&&br&&b&二:闪击战的雏形&/b&&br&&br&&br&德奥合并之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奉命开入奥地利,这也是考验装甲部队长距离进攻能力的一个机会,而古德里安也总结了一部分经验,最可贵的一点就是这证明了装甲部队完全可以实现长距离持续作战。当然,保守派们则继续冷嘲热讽。&br&&blockquote&一般说来,进军的情形算是相当顺利。普通的车辆抛锚的很少,但是战车方面却比较多。准确的数字我已经记不清楚,不过至少它们还没有超过30%。到了3月15日阅兵的那一天,所有的战车也都修理好了。由于它们所走的距离那样远,而行军的速度又是那样快,所以这个故障的数字实在并不算太高。可是对于那些并不了解战车性能的人,连同博克上将在内,就不免要大惊小怪。所以在大阅兵之后,这个年轻的装甲兵种就从某些方面受到了不少的严厉指摘。他们认为现在已经可以证明战车不适宜作为执行长期持久进攻之用。事实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要正确地评估装甲部队在这一次“维也纳进军”中的成就,那么首先就要明了下列各点:&br&(1)装甲部队对于这一次的行动可以说是毫无准备。在这一次进军开始的时候,他们还只刚刚开始“连”级教练。至于幕僚人员在理论上的训练也都还没有完成。谁都没有想到会突然来了这样一个“师”级的冬季大演习。&br&(2)较高级的指挥部也同样是毫无准备。这一次的行动完全是希特勒一个人所发动的。对于装甲兵而言可以说是一个临时性的考试,事实上装甲师是在1935年秋天才正式成立,所以一切都感到十分的困难。&br&(3)这一次临时发动的“维也纳进军”对于第二装甲师而言一共行进了大约700公里里程。对于警卫旗队师(答主注:原文SS-Leibstandarte)而言则大约为1000公里,而时间则不过48小时左右。可是大体说来,一切任务都要算是圆满完成。&br&(4)装甲兵自己所感到的最大弱点就是保养设备不够充足,尤其是在战车方面。这个弱点在1937年秋季演习中就已经很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不过要求改良的建议到了1938年3月间却还没有完全付诸实行,这个错误以后永远不可再有。&br&(5)燃料的供应可以看出来是一个基本问题。这一次的弱点应该立即加以改善。因为这一次根本上没有使用弹药,所以弹药方面的补充无法加以考察,不过也同样值得我们注意。&br&(6)无论如何,这次任务已验证了装甲师在运用上的可行性,并证明我们原先对它所抱的理想并没有错误。&br&(7)这一次进军告诉我们沿着一条路线移动一个以上的摩托化师,并无什么困难,我们关于摩托化军的组织和战略运用的看法似乎都是对的。&br&(8)这一次经验使我们对于战车部队的运用和补给方面,学得了一些新的东西,但是对于我们有关战车战术的基本理论,却并没有什么新的收获。从现在到将来,都可以证明德国装甲兵所走的路线是一条正确的路线。&/blockquote&而随着德国局势紧张,装甲部队在战争中的具体地位则成为了一个焦点,古德里安仍然要亲自维护装甲部队的地位。&br&&blockquote&我的动员命令告诉我说,在动员的时候,“机动兵”总监将调任“步兵”预备军的军长。结果我花了不少的气力,才算是把它改成一个装甲军的军长。&br&&/blockquote&日波兰战役开始前夕,古德里安接任19军军长,下辖进攻前锋第3装甲师,机动部队第2、第20摩步师,预备队第23步兵师,负责穿过但泽走廊。&br&&img src=&/v2-ab9adc4b2d0e4b6ae811_b.jpg& data-rawwidth=&714&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v2-ab9adc4b2d0e4b6ae811_r.jpg&&&br&古德里安不断地亲临前线各地指挥,德军没有战争经验,他的部队也经常缺乏进攻的主动性,但出现在前线的古德里安及时鼓舞、鞭策着他们前进。&br&&blockquote&我向第六战车团的军官们询问布尔达河方面的情况,这位团长不相信今天就可以渡河,他很想休息休息。他竟然完全忘记了军部的命令——在第一天内就应该渡过布尔达河。我很愤怒地走开了,并想着应如何纠正这种令人不愉快的现象。有一位年轻的中尉费里克斯向我所站立的地方跑了过来。他的上衣已经脱掉,衬衫的袖子卷得高高的,两臂都给烟火弄黑了。他说:“报告军长,我刚刚从布尔达河边回来,河那面敌军的实力异常脆弱。波兰人要纵火烧毁哈米尔缪地区的桥梁,但已经被我扑灭。这个桥现在还可以通过,我们的部队之所以停留不进,就是因为没有人领导。军长,你应该亲自去指挥渡河。”我很诧异地看着这个青年尉官,他给了我以一个极好的印象,他的眼光中似乎充满了自信。也许这个青年人的见解正是我现在所需要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马上就采纳了这个青年尉官的忠告,立即驱车向哈米尔缪森林进发,在12点钟刚过就到达了目的地。一群参谋人员正站在距离水边有百码之远的一棵大橡树的底下,他们一看到我来了,就向我喊道:“军长,他们还在向这里射击呀!”一点都不错,敌人是朝着这个方向射击,而我方的第六战车团的战车炮,和第三步兵团的步枪也都正在回击之中。对岸的敌军都隐伏在堑壕里面,根本就不见一人。所以我第一个命令就是停止这种象征性的射击,这个时候第三步兵旅的旅长安根上校也赶来了,他很能帮我的忙。于是我就命令尚未经过战斗的第三装甲车营,找一个敌人威胁不到的地点,用橡皮艇首先渡河。等到他们渡河成功之后,就由他们监视敌方,然后再命令战车利用桥梁渡河。他们把防守这个地区的波军脚踏车连全部俘获,而且自己的伤亡极少。&br&&/blockquote&---&br&&blockquote&在这一个夜晚,由于是开战的第一天,所以神经紧张的事件一再地发生。过了午夜不久,第二步兵师的师长又用电话向我报告说:由于波兰骑兵的袭击,他们被迫要撤退了。我有一会儿没有开口,等我再提起声音跟他说话的时候,我就问他,你听说过一个波美拉尼亚的掷弹兵会让敌方的骑兵赶跑么?他就回答说:他没有听过,并且向我保证他一定可以守住现有的阵地,于是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去亲自视察这个师。&br&在大约5点钟的时候我就到了第二师的师部,发现那些幕僚人员还是处在惊慌失措之中。我就亲自率领夜间撤出的那个团,由大克罗尼亚的北面直向图霍拉方面迂回。现在第二师就开始有了迅速的进展,第一天的战争恐惧心理已经成为过去。&/blockquote&古德里安19军的进攻&br&&img src=&/v2-7f0fef969ed4eea91ba58e8_b.jp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8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7f0fef969ed4eea91ba58e8_r.jpg&&&br&波兰战场上装甲部队的初次登场,虽然缺乏经验,但已经彻底颠覆了战争的面貌,波兰的步兵及骑兵依靠少量的反坦克武器,根本无力阻止装甲师的猛烈进攻:&br&&blockquote&希特勒问我死伤了多少人,我把我最新得来的数字告诉他:在全部走廊战役中,我所指挥的四个师大概一共死了150人,伤了700人。他对于这样小的死伤数字,不免感到很奇怪,并把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验拿来作对比:他那一团人在作战的第一天就死伤了2000人以上。我就告诉他这一次敌人固然也很坚强勇敢,但是我们的损失却能这样的小,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战车能够发挥高度威力的缘故。战车实在是一个“救命”的武器。由于走廊之战的成功,可以使相信装甲兵威力的人声威大振。敌人的全部损失有两三个步兵师和整个骑兵旅,我们俘获了好几千战俘,数百门大炮。&br&&/blockquote&在战争中,第一次指挥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古德里安也学到了很多教训,比如他下令第2摩步师前进与主力汇合,特别指出&Divisionskommandeur voraus&——“师长应在师的先头前进”,但师长巴德尔将军真的就坐在通讯车里冲到了前面,结果被波兰的溃兵困住,几小时后增援部队才解了围。&br&&br&摄于日,向维兹纳进攻中的第3装甲师,波兰军队依托工事展开了殊死抵抗,由于兵力相差巨大,仅靠永备公事无法阻止装甲集群的猛烈进攻。他们的事迹被Sabaton改编成了歌曲“40:1”&br&&img src=&/v2-b86dd5c93c9aedeb0d257a8fb01b0c87_b.jpg& data-rawwidth=&738&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8& data-original=&/v2-b86dd5c93c9aedeb0d257a8fb01b0c87_r.jpg&&&br&&br&&b&三:五天击破法国陆军&/b&&br&&br&&br&古德里安在波兰战场上,就开始向希特勒建议,装甲师需要快速更换最新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但是换装进度缓慢,一方面因为产能限制,另一方面,陆军仍然怀疑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他们不愿意将坦克下放至装甲师。&br&而另一方面,在波兰战场上,古德里安发现,摩步师的编制过于庞大,难以指挥,于是削减编制。&br&&br&此时希特勒催促参谋部提出对法作战的方案,曼施坦因拟定了镰刀计划,之后向古德里安这位坦克方面的专家求教,古德里安凭着自己一战时期的记忆,对照地图查看,提出计划完全可行,但所需的装甲师及摩步师必须足够。&br&&br&在科布伦茨的演习中,古德里安提出,应该在第5天强渡默兹河,之后直接突入法军纵深,而哈尔德完全不同意,他认为装甲部队缺乏步兵依托是不可能发起进攻的,只能在第9天之后开始渡河。哈尔德此时认为,使用空军掩护装甲部队能够在第4天渡河,但之后的再一次推演,哈尔德的计划还是停留在第9天。此时古德里安和作为后续部队的14摩托化军军长魏特夏都极力反对哈尔德的计划。&br&而1940年3月,德军得知法军已经组建了数个装备地表最强坦克Char B的装甲师,在措森的演习中,扮演甘末林的利斯利用这些装甲部队,几乎全歼A集团军群。此时哈尔德无路可退,他要么选择相信古德里安,放手一搏,要么整个镰刀计划都将推倒重来。哈尔德选择相信古德里安,对博克表示“即使作战行动只有10%的胜算,我都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败敌人。”&br&希特勒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后,也放弃了黄色方案,同意实行曼施坦因拟定的计划。&br&&blockquote&在此之前,A集团军的高级将领又曾经被召集到总理官邸,举行一次军事汇报,由希特勒亲自主持。我们每一个将领都自己报告他所担负的任务,以及他将要如何去执行的计划,我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人。我的任务如下述:在奉命进攻之日,我要越过卢森堡的国界,经过比利时南部,一直到色当,渡过默兹河,并在那一面建立一个桥头阵地,以掩护后续的步兵军渡河。我又简单地解释,在经过卢比两国的时候,我军将分为三个纵队前进,我指出第一天可以到达比利时边境,并且希望在同一天之内突破它;第二天我应该可以到达讷沙托;第三天可以到达布永,并渡过瑟穆瓦河;第四天我就已经到达了默兹河;而第五天我就已经渡河了。在第五天的下午我应该已经建立好了桥头阵地。希特勒问道:“那么之后你又准备做些什么呢?”他是第一个想到应该同我提出这个重要的问题的人。我答复他说:“除非我已经接到了其他的命令,否则在第二天我就会继续向西推进。最高统帅应该决定我的目标是亚眠还是巴黎。照我个人的看法,正确的路线是应该过亚眠,直向英吉利海峡进发。”希特勒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b&这时布施将军——他所统率的第十六军团正位于我的左翼,突然高声喊了出来:“好吧,第一点,我首先就不相信你可以渡得过默兹河!”希特勒脸上现出了紧张的表情,用眼睛注视着我,看我怎样答复这个挑战。我说:“无论如何,总不需要你来代劳呵!”希特勒没有再说话。&br&&/b&&/blockquote&而装甲战的核心之一就是速度与反应,杰克逊等人一样神秘莫测的指挥方式已经不适合了,古德里安将其计划告知自己所有的部下,使他们明确各自的使命,能够团结一致。同时还有上级长官及负责支援的空军,使他们了解自己的计划。&br&&blockquote&我的第二个工作就是要说服我的长官和我的部下,使在上面的人能够承认我的观念是对的,而使我可以获得充分的行动自由;使在下面的人都能够和我一样具有信心,并且完全与我合作。前半段的努力只获得了一部分的成功,而后半段的努力则收获较大。&br&在进攻的时候,第十九军所奉到的命令,就是经过卢森堡和比利时的南部一角,在色当附近的默兹河上取得一个桥头阵地,并协助后续的步兵渡河,对于奇袭成功之后,应做何种进一步的行动,则完全没有指示。&br&关于与空军的合作也事先有了安排。我与战术空军司令斯徒尔汉将军,以及空军兵团司令罗兹尔将军都做了一番接触。为了尽快地建立合作的基础,我邀请了空军人员参加我们的演习,同时我个人也参加他们的演习。我与空军所讨论的要点还是渡过默兹河的问题。经过了详细研究之后,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在渡河的时候,空军最好是能够连续不断地支援陆军,而不要用集中轰炸的方式。这样就可以使在开阔地布置的敌炮兵,经常感到空军的威胁,不能安心作战。关于攻击的时间和目标的位置,都事先记明在地图上。&br&在发动攻势的前夕,为了满足戈林的心愿,曾经把“大德意志”步兵团的一个营,用空降的方式投掷在比利时防线的后方,以扰乱敌方的军心。&br&由于想迅速地冲过卢比两国的领土,我所率领的三个装甲师就一线排开。中央是第一装甲师,军炮兵、军部和高射炮兵的大部分都跟在它后面前进,从始至终,这都是我们的攻击主力。在第一装甲师的右边,就是第二装甲师;在它的左边就是第十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第一装甲师由吉尔希纳将军指挥,第二装甲师由法伊尔将军指挥,第十装甲师由夏尔将军指挥。这三个师长都是我的老部下,我对于他们的思想和能力具有充分的信心。他们的观念和信心是完全和我一致的,都认为装甲兵只要一发动了攻势,那么在他们的前进道路上绝不会有红灯出现,我们要把绿灯一直开到路的尽头——这一次就是英吉利海峡!我们的每一个士兵,对于他们的使命也都能有明确的认识,在攻势发动之后,即令长时间不再收到新的命令,他们也照样可以各自为战的。&/blockquote&&br&日16时,古德里安离开科布伦茨前往前线。下辖第1、2、10三个装甲师作为进攻矛头,以及“大德意志”团。而德军装甲部队编入克莱斯特指挥的兵团&br&而法军也进入了崩溃的倒计时&br&&br&第一天:&br&5月10日5时30分,古德里安随第1装甲师进攻,突破国境线一直到达马特朗日,南线与法军接战&br&而当天夜晚,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命令第10装甲师调头向南应对法军骑兵,古德里安马上要求克莱斯特收回命令——所谓“骑兵”连个鬼影都没见到,怎么能突然调走三分之一的进攻主力呢?当然古德里安为了防止克莱斯特再胡乱指挥,命令第10师向南平行运动,更改至另一条方向一致的路线,这样也暂时打消了克莱斯特的曹操症。&br&----------&br&甘末林将军得知德军进攻,在堡垒的走廊里来回踱步,哼着愉快的军乐,还有人看见“他状态很好,并且大笑。”在多次虚假警报之后,他等待已久的攻势到来了,同时他的精神良好,反映出他对法兰西未来的极度自信。&br&&br&第二天:&br&5月11日上午,德军扫除了地雷,正午时第1装甲师开始继续推进。突破了讷沙托,黄昏时到达布永城下。第2、10装甲师也推进到预定地点。&br&&br&第三天:&br&5月12日清晨,巴尔克率领步兵团进攻布永,古德里安乘飞机回到兵团司令部接受指令,克莱斯特命令古德里安于13日强渡默兹河,但第2装甲师进攻受阻,只有两个装甲师可用,同时克莱斯特命令空军集中轰炸,这与古德里安之前的计划完全不同,古德里安一番周折回到前线,决定尝试以两个师强渡。由于时间仓促,古德里安直接把之前科布伦茨演习的旧命令拿出来,将进攻时间由演习时的10时改为16时,下发给两个装甲师,装甲师向下级也是如此。&br&当天下午第1、10装甲师已经攻占色当,准备渡河工作。&br&图:古德里安所部前两天的进攻:&br&&br&&img src=&/v2-66f96eeca0e01f7b_b.jpg& data-rawwidth=&1173& data-rawheight=&7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3& data-original=&/v2-66f96eeca0e01f7b_r.jpg&&&br&第四天:&br&古德里安于进攻发起之前就来到前线,进攻打响后,发现空军的支援行动并未得到改变(事后得知是由于克莱斯特的新命令传达的太慢),古德里安对各部队的命令是一直进攻,不准停留。而在深夜,第1装甲师的先头步兵已经全部渡过默兹河。&br&&br&第五天:&br&古德里安前往第1装甲师师部,向师长和参谋长问了一个问题:全师是一致向西推进呢?还是在朝南对着阿登运河的东岸方面,应该留下一个侧卫部队?&br&而参谋长温克用古德里安自己的话回答道&Klotzen, nicht kleikern! &——只准集中,不准分散!&br&这样德军的行动目标就更为坚定了&br&当天黄昏,第1装甲师前锋已经渡过阿登运河,攻占河对面的推龙尼,驻扎于此的法军炮兵部队没有来得及后撤就被俘虏。至此,古德里安所率3个装甲师已经全面攻破马奇诺防线。&br&图:色当突破至海峡的进攻路线:&br&&img src=&/v2-256cbe2ddc28f0efc9a87_b.jpg& data-rawwidth=&1116& data-rawheight=&7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16& data-original=&/v2-256cbe2ddc28f0efc9a87_r.jpg&&5月15日早上,法国总理雷诺和丘吉尔通电话,承认已经全面战败,无力回天,法国乙烷。&br&古德里安则接到兵团命令,不得远离桥头堡阵地。古德里安马上联系蔡茨勒和克莱斯特,争执之后终于得到了一天的行动自由。&br&德军在这一天发现了甘末林的命令:“德军战车的狂潮最后必须加以制止!”&br&于是在5月16日,古德里安召集士兵,把这条命令向所有士兵们公布,告诉他们法国已经无力抵抗,让全军上下明白,此时更应该继续进攻。&br&&br&之后,由于希特勒一再阻挠,英法军队得以逃脱,但古德里安本人在作战中的表现可谓完美&br&实际上刚才也已经指出,&b&德军总参谋部从一开始就将古德里安装甲集群渡过默兹河当做整个战役的重心,而哈尔德在最后也改变了他的保守看法,决定让古德里安放手一搏。&/b&而哈尔德更是在北部战线搞出几个动作来迷惑法军,策应古德里安的突破——例如著名的奇袭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特种作战,正是哈尔德为了使法军认为,德军的进攻重心在B集团军,所使出的一招障眼法。&br&&br&而甘末林将军在战后依然这样写道:“这真是一奇着。但是否完全出于先见之明呢?我不相信。”&br&&br&之后的战役计划,也是古德里安与希特勒早就商讨过的,至于希特勒为何下令停止进军,仍然是历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而古德里安在突破之后,敢于凭借甘末林的一张命令——甚至就算没有这张命令也一样——向海峡进攻。&br&&br&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在17天内进行了600公里的长途袭击,其中被上级耽搁两天,又临时抽走了一个师的兵力,因此,装甲部队完全有可能在两周之内完成如此长距离的连续进攻。&br&&br&理论上,如果要应对闪电战这样的战法,只需要合击敌军后卫部队保证防线,或者进行机械化钳形攻势就可以了。但是比装甲部队推进得更快更远的,是他们所散播的恐惧。法军的抵抗意志,在古德里安的装甲师突破色当之后瞬间瓦解,谣言和恐怖笼罩着法国,人们声称有数十个装甲师和空降师进入了法国后方。而恐怖甚至率先一步跨过了英吉利海峡,英国国内也陷入了不必要的恐慌。&br&&br&6月11日,巴尔克向古德里安展示缴获的军旗&br&&img src=&/v2-b1d4ea724fa2ab3be573ff7a502b0816_b.jpg& data-rawwidth=&529& data-rawheight=&7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9& data-original=&/v2-b1d4ea724fa2ab3be573ff7a502b0816_r.jpg&&&br&&br&富勒认为,装甲部队的首要打击目标是敌人的指挥机关,这样能使敌人陷入混乱。而古德里安所率领的装甲集群,每前进一公里,都是对联军士气的巨大打击,无论是遇到的成群的难民,还是被击溃的溃兵,都成为了恐惧的散播者。以至唯一有希望力挽狂澜的法军装甲部队,也被恐惧所吞噬。他们一经接战便被击溃,乘员们自己炸掉手中堪称世界最强的坦克之后,仓惶逃窜。&br&&br&在6月10日,Char B坦克就让古德里安吃了点苦头&br&&blockquote&第一装甲师现在沿着河流的两岸前进,第一战车旅在南面,而巴尔克的步兵则在北面。在下午就到达了周尼维利,并遭遇到敌军强大装甲兵力的反攻。在该地的南面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车对战,打了两个钟点,才决定了我们最后的胜利,于是我们在下午就占领了周尼维利。当战车战还正在进行的时候,我想利用一门俘虏的47mm高射炮,来击毁一辆Char B型的战车。但是所用的炮弹都被从它的装甲上面弹了回来,一点都不能损伤它,我们的37mm、30mm的火炮当然更是无能为力,所以我们这一次的损失很重。&/blockquote&而这些全部都是被法军自己炸掉的Char B1坦克,摄于5月16日&br&&img src=&/v2-f7f294ec53ed_b.jpg& data-rawwidth=&461& data-rawheight=&6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1& data-original=&/v2-f7f294ec53ed_r.jpg&&&br&&br&&b&四:苏联战场&/b&&br&&br&在了解到希特勒对苏作战的计划后,古德里安作为远离决策层的人物,只能尽职尽责而已&br&&blockquote&在莫洛托夫来访后不久,我的新参谋长李本斯坦中校和作战处处长拜尔林少校,都奉陆军参谋总长的电召,出席一次新的会议,在会议当中他们才第一次听到所谓“巴巴罗萨”作战计划——为假定中对苏战役的秘密代号。他们在会议结束之后,就把会议的结果报告我:他们把一张苏联地图铺在我的面前,真使我感到有一点儿不相信我自己的眼睛。难道这个我一向认为不可能成真的噩梦,现在真会变成一个事实吗?希特勒曾经痛骂过1914年决定德国政策的领袖人物们,说他们没有能够避免两面作战。可是今天当对英的战争尚未结束之前,为什么他居然又出尔反尔的,突然想起来对苏联开辟第二战场呢?所有的军人们都曾经一再地劝告他不要重犯这个错误,而他自己对于这个意见也一向表示同意。&/blockquote&---------------&br&&blockquote&我实在无法隐瞒我的不满和失望。我的两个幕僚因为在会议席上已经被OKH说服了,所以对于我的激烈言论,不免感到惊异。他们向我解释着说,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是如何计算出,只要8到10个星期就可以击败苏联。哈尔德认为三个集团军,实力大致相等,分别各向它们的目的地进攻,但他似乎并没有规定单一明确的战略目标。从一个专家的立场上来看,这种计划似乎是并不太合理想。于是我就请我的参谋长将我的意见转达OKH,结果并未产生任何影响。&br&因为我并未参与决策工作,所以我现在只有希望希特勒对于攻苏的准备并不太积极,甚至于只是虚张声势。1941年的冬季和春季我都是在梦魇中度过的。我重新研究瑞典国王查理士十二世和拿破仑一世的战史,更使我明了未来战场上的一切困难是将如何艰巨,更使我看出来我们对于对苏作战这个巨型工作的准备工作,是如何地不适当。我们过去的胜利,尤其是西线战场上的闪电式的胜利,已经冲昏了我们高级统帅们的头脑,所以在他们的字典里面,已经没有“不可能”这一名词的存在了。凡是与我谈过话的OKW及OKH的一切人员,几乎都是一致表示出不可动摇的乐观心理,对于任何的批评或反对,都会感到不耐烦。&br&因为感觉到未来任务的沉重,我就只有集中一切的精力来训练和装备我现在所负责监督的各师。我非常明白地告诉我的部队,摆在他们前路上的战役将是一个极困难的工作,其困难的程度比之波兰战役和西线战场战役,都不知道又要高出了多少倍。为了保密的原因,我不能讲得更肯定,不过我总希望我的部下,对于这个未来困难无比的新工作,不至于毫无准备。&/blockquote&&br&而这场希特勒执意挑起的对苏战争,用古德里安的话来说:“所有的将领都沉默地恭听希特勒的讲演,因为并没有讨论的机会。”&br&古德里安对希特勒也只做了一个回答:&br&&blockquote&下午继续开军事会议,讨论战争的准备情形,希特勒只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你要多少时间才能够到达明斯克?”我回答说:“五六天的样子。”&br&&/blockquote&而古德里安也确实做到了&br&--------------------------------------------------------------------------------------&br&&blockquote&在那段最艰苦的时期,有一位旧皇室的王子,曾经把一幅小型的腓特烈大帝的画像送给我。他在那个像上面点了几句话,那是腓特烈大帝在似乎将要失败的时候,写给他的朋友戴爱琴斯侯爵的几句话。他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改变我内心里的灵魂,我将照着我自以为正直的路线走去,并且做我所自认为是正确光荣的事情。”(Nichts wird das Innere meiner Seele ?ndern, und ich werde meinen geraden Weg gehen und tun, was ich für nützlich und ehrenvoll halte.)这幅小像我已经遗失掉了,但是腓特烈大帝的语句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永远作为我的指针。&b&虽然,我并没有能够阻止我的国家战败,但是我却想要求读者诸君相信我,这并非因我缺乏这种舍身救国的意志力。&br&&/b&&/blockquote&&br&而除了战场上的表现,古德里安将军是一名正直的职业军人,他战功卓著,但从不攀附权力中枢,在战争中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无论是战争初期的装甲先锋还是战争末期的虚职参谋长。在东线战场,他拒绝下发希特勒的不合理命令。他对德国高层人物的评价极为中肯而扼要,他对总参谋部历史的评价睿智而深刻。&br&&br&===================================================&br&附:英/中文版古德里安回忆录中被删掉的最后一段:&br&最后,我的老兵们,这是我最后要说的话。&br&站起来,我的战友们,抬起头,就像第一次阅兵那样!你们没有必要为你们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你们曾经是最优秀的士兵,现在则是人民中最优秀的公民!不要撒手不管,不要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拒绝提供帮助!将你们所有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每一个重建的工作之中,这是我们共同的沉重命运。没有什么工作是耻辱的,取决于你的诚意和双手,以及谦逊。没有挑不起的重担,即使你在过去的几年内不受人待见。当我们所有人为了我们民族站在一起劳动的时候,我们成功的太阳就会升起,德意志也会升起。&br&想想波格斯拉夫·冯·塞尔筹的话,那个旧帝国海军军官来自波美拉尼亚,那片曾经属于我们的地方:&br&(答主注:这首诗实际上是艾伯特·马太写于1922年的,可能古德里安记错了)&br&Du sollst an Deutschlands Zukunft glauben, &br&An deines Volkes Auferstehen. &br&Lass diesen Glauben dir nicht rauben, &br&Trotz allem, allem was geschehen. &br&Und handeln sollst du so als hinge &br&Von dir und deinem Tun allein &br&Das Schicksal ob der deutschen Dinge &br&Und die Verantwortung w?re dein. &br&(好几句根本看不懂,何况还是诗体,还是不翻译了)&br&现在比过去更加艰巨,因此,开始行动吧。&br&为了统一、公正和自由!&br&为了我们的德意志!
谢邀,既然有人邀了就多写点 图:希特勒与时任少将的古德里安 虽然古德里安并不能够挽救第三帝国的灭亡,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足以使他在军事方面建立一个不朽的名誉。对于“立功”的人们而言,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就是由他们所能形成的历史影响而来加以决定…
先说军事吧,隆帅军事天赋很高,首先他出生的是教师家庭,家里跟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他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是数学和机械,长大想当工程师,如此看来完全和军事不沾边,他小时候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军人,估计近军校学习也非他本意,他父亲把他强制送进去的。因为他从小身体不好,隆爹是想让孩儿锻炼身体!但我说过他军事天赋很高,也说明此孩儿头脑聪明在军校学习体力上的科目可能跟不上,但军事理论他绝对拔尖,所以在军校他学会了用头脑打仗。这为他日后再一战表现中打下很好的基础。&br&日后一战,他仅率几名小伙伴俘虏了对方几千个人的事(抱歉那场战役我忘了),一战的表现,在一名普通军官看来已经算出色了,其中从他在一战时期获得的勋章就能看来,包括最牛X的蓝色马克思。&br&一战中后期隆被调离战场后有部分时间是在军校当教员,他还出版了《步兵进攻》这些都是对他军事素质的巩固。&br&二战到来后,我认为这时才是隆帅军事天赋突出的时候,因为在这事前他是陆军指挥官,他从没接触过坦克这样的东西,直到闪击波兰是隆帅还在元首大本营,他当初向小胡子提出想要支装甲部队时,所有人都反对但是元首不反对,顺便说下,隆帅的家庭无任何背景,而那时的军人都讲究背景和阶级的,也就是说,隆帅能获得小胡子肯定没拼爹,全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小胡子不反对,给了他一个装甲师,就是日后再法国战场上,敌人口中的幽灵师,第七装甲师。&br&
据说他从得到装甲师到上法国索姆河战场,只有两个月时间。这两个月时间,看看他日后在法国的表现,估计只有他这样的军事天赋才能悟出来装甲部队的使用方法。&br&
他的军事素质高,不代表他在指挥的时候就能够做到十全十美,所以这也是(战术上天才战略上矮子)的原因,北非是很有争议的,他在北非的战果一度最辉煌,也最值得争议,先说补给线拉长的原因,我想非他本人愿意,因为放到北非他根本无法控制,打还是不打?打吧,有损耗,本来补给来的就慢,关键不打吧?别人打来了你往哪儿跑,而且战争机不可失,要把握住战机才有获胜的机会,北非后期隆的编制大概只有10位甚至个位数他还在向埃及推进,他不这么打,被别人围而歼之他死的更快不是么。&br&&br&说说他本人吧:个人认为隆帅是个人格魅力爆棚的人,其实他是个真正优秀的军人!隆帅无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能控制得住自己。爱老婆也算吧,笑起来特苏!作为军人,恪守纪律没有战争意外的罪行。最后还有人把他捧成反法西斯势力。从他个人战时文件来看,隆帅也是不满小胡子的做法,也有说过“这家伙疯了”的话。.
先说军事吧,隆帅军事天赋很高,首先他出生的是教师家庭,家里跟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他小时候的兴趣爱好是数学和机械,长大想当工程师,如此看来完全和军事不沾边,他小时候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军人,估计近军校学习也非他本意,他父亲把他强制送进去的。…
14.12.28补充&br&二战各国原钢产量。来源:《苏军坦克》(英)蒂姆 比恩&br&&img data-rawheight=&1936& data-rawwidth=&2592& src=&/697a6da6b3f63fca7d62eac199b8d7d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92& data-original=&/697a6da6b3f63fca7d62eac199b8d7d4_r.jpg&&&br&&br&啦啦啦~谢邀~&br&参见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二战中的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如何,是不是很菜?&/a&,似乎大家一直认为二战中的意呆是个很大的槽点啊,囧~&br&&br&大家都喜欢吐槽,啦啦啦,先说几个有名的吐槽吧~&br&“万幸意大利成了德国的盟友,而不是我们的”
-----丘吉尔&br&&br&“向意大利人投降?还是战死算了......没那脸活着......或者叫个德国军官来吧”
----希军&br&&br&“站住,希腊人!这里已经是法国边界了!”
-----意法边境告示牌&br&&br&网传的大多数意呆的可爱的战列多数来源于《爆笑意大利二战史》这本书,此书不忍评价,对战史断章取义,以至于近似谣言,注意到下面的回答中有针对这个书的辟谣,大家可以看下。&br&&br&说正事,个人觉得,也就是我要阐述的:&b&意大利打那么渣,其实是有原因的,加以理解嘛&/b&。。。不过某些传言似乎太不靠谱了,以上吐槽仅当娱乐。。&br&&br&&br&&b&首先,二战前的的意大利是什么样呢?&/b&&br&&br&&b&一、经济资源&/b&&br&&br&&br&图为整个二战中各国资源产量&br&&br&&img src=&/01914fca1c2a2c4b7b168ed_b.jpg& data-rawwidth=&604& data-rawheight=&2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4& data-original=&/01914fca1c2a2c4b7b168ed_r.jpg&&另注,1938年,美帝铜产量58万吨,意2963吨。&br&&br&战时资源储备对一个国家维持战争状态有巨大的影响。要我说,就这实力,打毛线啊打,意大利叔叔玩得起么。。。。明显是进错服务器了。。。&br&&br&日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时,意大利钢材够用14天,煤炭50天,铁矿石180天。不禁再说句 打毛线啊打。。。。&br&&br&&b&意当时外长齐亚诺考察意大利工业后,在日记中曾写道:“我们处于这样一种状况,怎敢参战呢!?”&/b&&br&&br&&b&仁兄说的对。。。。。&/b&&br&&br&&b&二、军事准备&/b&&br&&br&其实经济和资源是渣,谈毛线军事准备。。。。这部分想想可知。。&br&&br&意大利国防大臣吹嘘可以动员1000万人,但因武器装备不足,到 日意大利参战时,其陆军总数仅为45万人,编为74个二二制陆军师,而参战那天,74个二二制陆军师中,只有19个师人员满编,武器装备齐全, 意总参谋长的巴多格里奥元帅日记语。&br&&br&陆军:&br&步兵师:占陆军80%的步兵师只能算轻步兵师,士兵主要武器是一战的91式步枪,34门100毫米野炮、30门81毫米迫击炮、8门47毫米反坦克炮。同比美帝步兵师各种火炮900多门,155mm榴弹炮就18门。&br&装甲师:二战开始时,意大利有阿里叶、圣陶罗和利托里奥三个装甲师,共有约2000辆L.3超轻型坦克和不到70辆11吨的M11/39型中型坦克,结果在利比亚的作战中,M11/39在英国的Matilda坦克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于是意军不得不于1941年把它们全部撤走。&br&&br&可以说,陆军装备其实是意军的软肋,真心是没法看。。。。&br&&br&海军:&br&各类舰艇
257艘。&br&3.5万吨级战列舰
4艘,&br&万吨级巡洋舰
7艘,&br&轻型巡洋舰
15艘,&br&驱逐舰
59艘,&br&快艇
67艘。&br&&br&应该说,吨位足够统治地中海了,因为墨索里尼上台后十分重视扩充海军和空军。并且海空军的待遇,其中包括服装、食品和津贴都优于其它军种,有次在《兵器知识》看到就灰常惊讶哎,意大利空军海军的军服和徽章与陆军比起来,就是富帅和屌丝的区别。。。。同时,在墨索里尼的宣传下,意大利民众一直认为其海空军都是世界一流的。墨索里尼自己也说过,在战场上陆军不过是做做样子,摆摆阵势,打仗不靠陆军,而意军军舰,后来因为木有燃油,参战1年后,基本就是固定炮台了。。。&br&&br&空军:&br&1928年组建官方数据:3000架&br&1939年12月官方数据:2300架。&br&意大利空军参谋长普里科洛:847架因过于陈旧将要被拆卸,约500架因技术性能落后还存放在机库里。&br&个人估计能作战的:1000架左右。&br&&br&意空军一直被吹嘘为意大利的“精英部队”。而墨索里尼把空军完全法西斯化,当时空军便成为富家子弟和投机分子快速晋升和步入高层的阶梯。他们纷纷参加空军,短则呆上两三个月,长则混个一年半载,“退役”后很快就会得到提拔和重用。飞行员素质其实很水。&br&&br&&b&总的来说,二大战前,人们认为在墨索里尼的领导下,意大利已经整装待发,做好了战争准备,实际上,意大利只能打得起二至三个月的战争。&/b&&br&&br&&b&三、战略领导&/b&&br&&br&总的说,和德国一样,坑就坑在最高领导人直接插手军事指挥了,元首还好,有一些军事素养,个别决策还是比较靠谱(呃,声明,个人觉得打基辅是正确的),而墨索里尼。。。。。。。。。。囧。。。呵呵了。&br&&br&从墨索里尼的几个比较搞笑的作战动机可窥一番:&br&&br&一,入侵希腊仅仅是为了显示意大利能与德国平起平坐。&br&&br&日,德国在事先未通知意大利的情况下出兵占领了罗马尼亚,墨索里尼感到十分恼火,决定立即入侵希腊。他说:“希特勒总是让我面对既成事实,这次我要照方抓药,将让他从报上看到我占领希腊的消息”。呃,有点小孩子气。。。。有点小可爱。。&br&&br&&br&二,为了了获取战利品,意大利派20几万军队参合苏联战场,结果。。。。&br&&br&苏德开战,墨索里尼预计希特勒会很快取得胜利,他认为如果意大利派军队到苏联,必将获得许多战利品,于是他给希特勒写信,要求派一支军队参战。1941年6月底至7月初,由1个装甲师和2个汽车运输师共计6.2万人组成的“意大利远征俄国军团” 开赴苏联。后来于1942年又增派4个步兵师和3个快速师,共计10个师22.9万人组成“意大利第8集团军”。&br&结果,派到苏德战场的所谓“精锐部队”死伤将近一半,其余冲出苏军包围圈逃回意大利,装备损失80%以上。&br&&br&三,不知道怎么总结了。。墨索里尼。。无语了&br&日,新组成的法国贝当政府要求停战,希特勒邀请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共商对法行动方略。在二人举行会晤时,墨索里尼要求把尼斯、科西嘉、突尼斯、吉布提和法国南部划归意大利,希特勒当即表示同意。&br&这碴不就过去了吗&br&但是。。但是。。。。
墨索里尼觉得这样得来的胜利有失自己的尊严。于是。。于是。。。。
&br&突然决定,在停战协定签订前,向法军驻守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动闪电战。进攻开始后,意军遭到法军的迎头痛击,损失惨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伤,626人失踪。。。闹哪样。。。&br&齐亚诺曾经说:“墨索里尼并不是想要这要那。他想要的是战争,通过和平方式即使他能得到他所要求的两倍他也不会要”。&br&墨索里尼也说过类似的话:“军事成功远比完全通过和平途径去获取领土更加吸引人”。。。&br&&br&关于墨索里尼。。不懂军事,乐于下级报喜,恶于下级报忧,根本听不进不同的意见。&br&齐亚诺语:“没有必要反对他,那样会更糟”。&br&某将军认为意军准备不足,参战只有失败,劝诫墨索里尼不要参战,结果被墨索里尼下令砍去了双脚。&br&巴多格里奥元帅认为意军在希腊的失败完全是墨索里尼造成的,他指出:“领袖(指墨索里尼)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是他的一知半解和好大喜功正在把意大利引向失败”。墨索里尼而后然大怒,他把巴多格里奥说成是“国家的公敌”和“叛徒 ”,迫使他于日正式辞职。&br&&br&&b&总的来说,战略上,墨索里尼自己话还是靠谱:“我的政权在缺乏武器、士气和资源的情况下,在错误的时间把国家拖入一场错误的战争。滥用了千万人的勇气和热情,为了向盟国显示自己的伟大,外行地指挥了多次愚蠢的远征”。。。。。精辟&/b&&br&&br&&b&四,意军斗志问题&/b&&br&&br&很多人觉得意军斗志低下,比国军还能跑啊,但貌似是因为被黑的太离谱了。。&br&&br&1,也有打的很爷们的。&br&意大利第185闪电伞兵师,云雨师。闪电师在阿拉曼战役后拼死阻击英军,弹尽粮绝之后师长带领最后300人破坏武器之后投降。啧啧,这个不是吹的。&br&&br&2,至于为什么意军绝大多数军队战斗意识薄弱,我们首先看几个时间点:&br&日盟军登录西西里岛&br&7月24日墨索里尼下台&br&8月17日西西里岛战役结束&br&9月3日意大利投降。&br&&br&意注意,24号,领导倒台了,1个多月后,才投降,在这期间,意军还有在西西里岛战役继续和美军开仗,这怎么打。。。&br&国内政权不稳,军心动荡,甚至24号后,南部大部分意军就地反水,转向拥护国王和德国人打开了,加上士兵本来对墨索里尼都没好感,打毛线。。&br&&br&我查了下,大部分说意军斗志低下,投降很凶,都是在这个时间段。。。这,时局就是这样:走,投降去,领导不在了,什么,盟军叔叔号召打德国人,行,走~&br&&br&3,也有人举出阿拉曼战役的事。&br&阿拉曼战役失利后,隆元帅撤退时,夺走意大利了淡水和油料补给,意军只能步行,后面又有英军机械化部队,于是投降。&br&主要是淡水,木有淡水啊,亲,利比亚沙漠,亲,波斯王子貌似在这儿渴死过3万士兵。&br&&br&4,有人在知乎同名帖吐槽,意军被埃塞俄比亚“怒艹回去”。。。&br&他们以为埃塞俄比亚军队是这样的:&br&&img src=&/aaa09cc24d709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aaa09cc24d709_r.jpg&&实际是这样的:&br&&img src=&/83c451a720de71ee0a128_b.jpg& data-rawwidth=&412& data-rawheight=&3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2&&&br&和这样的:&br&&img src=&/eaca17d16cc2e4b4a697aa_b.jpg& data-rawwidth=&345& data-rawheight=&4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5&&开战前,德国曾向埃塞尔比亚提供了一万条步枪,一千万发子弹,60门以上的火炮,3架飞机,其中还不包括德国的后续援助。&br&而埃军主要有:阿比西尼亚帝国禁卫军,阿比西尼亚“内阁”军以及非正规军。&br&而虐意军很惨的帝国禁卫军是从陆军里特别精选出来的身高1.8米以上的共约三万五千名战士所构成。他们所受的是埃塞俄比亚特有的、不过是非常有效的职业训练,制服、装备都与一战时英军的装备相仿,只是不戴钢盔,战斗时脱去鞋靴而已。但到1941年后帝国禁卫军都配置了英式钢盔和野战靴,部份还有美式装备。&br&&br&说埃军用长矛,只是一些非正规军习惯于把子弹打光后,而操起长矛盾牌还有板刀进行白刃格斗。&br&&br&&b&终于反吐槽完了,&/b&&b&总的说,意大利军队在二战中的战斗表现确实非常渣,但究其本质,也是战争准备不足,装备落后,领导人过分干预军事指挥,政局不稳,这些原因所造成。&/b&&br&&b&算不算情有可原呢&/b&
14.12.28补充 二战各国原钢产量。来源:《苏军坦克》(英)蒂姆 比恩 啦啦啦~谢邀~ 参见问题,似乎大家一直认为二战中的意呆是个很大的槽点啊,囧~ 大家都喜欢吐槽,啦啦啦,先说几个有名的吐槽吧~ “万幸意大利…
中国有一句话叫前因后果。讲文艺复兴,讲现代文明都要从突厥中兴开始。&br&&br&1、突厥中兴&br&&br&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被阻断,欧洲需要新的航道,这就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纪元。&br&&br&奥斯曼帝国(突厥人)强势崛起,控制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垄断、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他们一度打的欧洲诸国无还手之力。对内他们包容、开放,用犹太人当自己的财政大臣,用宗教自由和泛民族主义控制国家,在地中海、印度洋、西太平洋他们实现了绝对控制,他们的知识分子可以自由的学习欧洲各国的文化和文明,甚至还有人专门研究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哲学,在中国的广州、泉州、扬州、西安、洛阳、南京有穆斯林聚居区,奥斯曼帝国甚至攻下了东罗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并把伊斯坦布尔作为新的首都,把东正教最大的教堂改成了清真寺,用以彰显意志和决心。&br&&br&2、十全武功&br&&br&而当时的欧洲还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东方的中国还在无止尽的烧书杀人,日本还在研究所谓的兰学,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是繁荣、开化的,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甚至出现这样一幕,奥斯曼帝国的士兵拿着火炮、火枪和骑着战马,拿着长矛、弓箭的欧洲士兵会战,最后轻而易举的消灭那些技术落后的欧洲邦国和民族。我们只知道拿破仑和希特勒远征莫斯科,其实1571年奥斯曼帝国就焚毁了莫斯科,并计划征服俄罗斯。&br&&br&3、帝国危机&br&&br&伴随着开明、强势君主苏莱曼一世的死亡,一些极端保守的知识分子和极端排外的宗教人士浮出水面,并控制了这个国家,开始出现后宫干政、排犹主义、残害少数民族、思想控制、原教旨主义、军国主义、军权世袭等弊政。在此情况下,土耳其逐步滋生了改革派。塞利姆三世也试图尝试改革,但这个时候的既得利益者已经羽翼丰满,最终塞利姆三世死于自己的改革之下。此后奥斯曼帝国进行了类似于中国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的社会改革,但是由于既得利益者的不配合和反对,奥斯曼帝国所有的改革都失败了,甚至改革走向了反面,不但没有改变国家存在的问题,反而使既得利益者的势力越发强大。18世纪初期艾哈迈德三世的“郁金香改革”,19世纪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军改革,继起的马哈茂德二世改革,都以欧为师,但他们不是被废,就是被杀。20世纪初青年土耳其党人推动的君主立宪也失败了。究其原因,土耳其的改革充其量是一种改良运动,虽然推动了传统社会的改造,但是学习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无法完成制度的革新,更不要提对文化的改造。希腊、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先后独立。奥斯曼帝国已经无法实现北非的有效管理。1798年埃及先后被法、英两国占领,1830年阿尔及利亚被法国占领,1881年突尼斯被法国占领,1912年利比亚被意大利占领。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的君主立宪和宪政改革又一次的失败了,也加剧了帝国危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11年失去黎波里和昔兰尼加。&br&&br&4、无上光荣&br&&br&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列装火炮和火枪的国家,是全世界第一个拥有空军的国家,曾经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海军,甚至一度向西欧公派留学生。改革无效,唯有革命。1922年土耳其终于想通了,废止了精神社会,驱逐了苏丹及其王室,称其为不受欢迎的人。经过二百多年的挣扎与反思,土耳其终于选择了凯末尔式革命,在确立现代制度之后,进行文化革命,开始选择脱亚入欧。&br&&br&5、第一次巴尔干战争&br&&br&&img src=&/f9c54023cdd26dde4ccebe3_b.jpg& data-rawwidth=&684&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4& data-original=&/f9c54023cdd26dde4ccebe3_r.jpg&&&br&&br&伴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势力的衰退,希腊、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先后独立,日巴尔干联盟组成联军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大有瓜分小亚细亚半岛的气势,这就是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大败,被迫签订伦敦条约,放弃巴尔干半岛大部分主权和领土诉求。这次战争保加利亚获益最大,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人口数量、经济规模都有了东欧大国的气势。&br&&br&6、第二次巴尔干战争&br&&img src=&/957385eaafd6fd7a474ece8_b.jp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957385eaafd6fd7a474ece8_r.jpg&&由于俄罗斯对塞尔维亚的支持,以及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独立后可能出现腹背受敌情况的预判,于是奥匈帝国策动保加利亚攻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为了自保,联合希腊组成同盟,后罗马尼亚见有利可图也加入同盟,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接壤,为保证自己国家的安全,也加入了同盟。战争一开始就出现四打一,一边倒的局面,于是保加利亚战败,被迫接受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了一半的领土,这个所谓的东欧强国保加利亚昙花一现,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br&&br&7、奥匈帝国的覆灭&br&&br&第一、二次巴尔干战争塞尔维亚都是大赢家。前面是野心勃勃的沙俄,背后是乘势崛起的塞尔维亚,奥匈帝国有点坐不住了,于是想肢解塞尔维亚这个所谓的大国,于是就出现了塞尔维亚青年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的事件,一战爆发了。&br&&br&8、一战前&br&&br&1914年1月,欧洲很少有人能想到,7个月后,世界将发生一场灾难性的战争。当时的欧洲,英国正忙着应付爱尔兰自治运动。巴黎人在关注“卡约事件”。圣彼得堡的焦点是格里高利o拉斯普京(Grigory Rasputin)的人品问题。与此同时,一个身无分文奥地利青年画家(24岁)正在慕尼黑逗留,以逃避祖国的征兵。他的名字叫阿道夫o希特勒(Adolf Hitler)。&br&&br&9、英国的狂妄和恐惧&br&&br&英国通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的主宰,并通过现代金融手段以黄金为基础的英镑金本位体系控制全球经济,通过强大的舰队和海外殖民地,形成了日不落帝国,但是英国懂的,陆权理论始终是英国的噩梦。&br&&br&10、孤立主义&br&&br&美国前期的孤立主义和战后攻而不占的政策&br&&br&战争早期的美国有两种人反对战争,一种是德国人,一个是爱尔兰人,这两种人是美国第一、第二族裔,他们高调的反对战争,促使美国陷入孤立主义的窘境。&br&&br&&strong&11、武王举鼎 &/strong&&br&&br&德国不怕英国,即使英国再强大些,德国也不怕。德国怕的是俄国,俄国已经有效控制了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当时的俄罗斯开始减缓军事扩张的步伐,开始准备国家全面的工业化,德国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不管是在市场经济竞争还是国力、资源等方面比较,德国绝对竞争不过俄罗斯这样的超级大国,德国的命运必然是像波兰那样变成附庸,最后被吞并,所以德国做出了唯一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先发制人。战争从一开始就变成了魔鬼的游戏,德国为进行广泛的战争动员,开始实行军国主义,并在1917年宣布了无限制潜艇战,这触及到美国商业利益的底线,随后美国加入一战,德国战败。&br&&br&多少年后,当苏联开始工业化,希特勒不可避免的开动了战争机器,其实道理很简单,假如今天俄罗斯迁都圣彼得堡,或者有资金实现大规模的电气化、工业化、信息化,那德国将以最快的速度武装到牙齿,德国的国家战略没有选择。&br&&br&这就是德国发动战争的源动力。&br&&br&12、法国式的炮灰&br&&br&法国绝不容许一个欧洲陆权大国的出现,假如有这样一个国家,那就一定是法国。法国在一战中付出了极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社会对战争破坏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这也导致了法国在二战中不战而降。英国之所以要把法国拉进联合国,目的是为了制衡自己亲密的盟友------美国。&br&&br&13、俄罗斯的态度&br&&br&其实俄罗斯的工业化,完全就是个鬼话,俄罗斯内部太多的民族问题需要消化(苏联解体的主因),由于疆域过于庞大,导致行政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发展所谓的工业化,即使在若干年后的苏联,也面临这个问题,行政管理成本过高。&br&&br&所以俄罗斯需要这场战争,打仗叫少数民族去,死谁都是好事情,最后俄罗斯完成了巴黎公社没有完成的任务,建立了第一个人民政府。&br&&br&14、奥匈帝国的如意算盘&br&&br&奥匈帝国内部长期存在南斯拉夫分离主义,而且有证据表明俄国支持这些活动,奥匈帝国希望通过和德国结盟对内可以无底线的镇压南斯拉夫人,对外可以抵挡沙皇俄国的军事进攻。战后奥匈帝国覆灭,现巴尔干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都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徘徊,所谓欧洲经济一体化完全就是冰火两重天。&br&&br&15、奥斯曼帝国的重生&br&&br&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的政策就是屠杀,性质堪比纳粹,从战争的角度讲奥斯曼帝国是失败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国家转型成功的范例。新的国家土耳其诞生了,大量的边疆地区被放弃,土耳其没有奥斯曼帝国那样多的民族问题,没有过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大学、图书馆、歌剧院等拔地而起,新的世俗国家体制为新的国家塑造了新的生命力。现在一些没有政治头脑的土耳其政治家妄想恢复奥斯曼帝国,就行政管理学的角度讲是很荒谬的。&br&&br&16、命运的抉择&br&&br&一战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总统黎元洪不支持参战,总理段祺瑞想参战,于是爆发府院之争。段祺瑞寻求军队支持,组成督军团向黎元洪施压,最后中国向德国宣战。黎元洪期望张勋支持,张勋因为德国支持帝制,所以不愿对德宣战,却在黎元洪面前表现的唯唯诺诺,换取了黎元洪的信任,最终导致了张勋复辟,最终段祺瑞赶走张勋,大权独揽。战后中国爆发著名的“五四运动”,中国不可逆转的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一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伴随着一战的兴起,中国因为远离战场,接到了大量欧洲军事和工业品订单,进入了一个和平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战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改造,战后马列主义传入中国,伴随着五四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思潮进入高潮阶段,并直接导致了今天的无产阶级专政。&br&&br&17、非典&br&&br&第一次非典世界大流行&br&&br&对一战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中国人,中国人第一次把H1N1版本的禽流感带到欧洲,导致全世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死亡超过七千万至一亿人,最后各国被迫提前终止战争。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对中国H7N9版本的禽流感、非典高度恐慌的原因,人家的生命可是非常宝贵的。&br&&br&18、铅封列车&br&&br&德国人的阴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德国人为避免两线作战,大力支持一个叫列宁的革命家,用黄金和铅封列车向沙俄输出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为德国二战战败埋下伏笔。假如当时没有铅封列车,就没有苏联,假如没有苏联,就没有苏联工业化,假如没有苏联的工业化,二战德国就不会战败,印度教说世界是个环,你不得不说世界就是这么可笑。&br&&br&19、战后经济&br&&br&战后的欧洲要求惩罚德国,法国希望德国被肢解,英国希望德国赔款,美国希望战后和平。&br&&br&1919年的凯恩斯希望可以用发行债券的方式让德国缓一口气,最后凯恩斯失败了,写下了著名的《和平的经济后果》。21条传到中国,中国人终于想明白了,新青年从宣传自由主义变成宣传共产主义,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赴后继的推动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占领,英国失去了日不落帝国的荣光,巴尔干战争、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这些都是拜巴黎和会所赐。所以说看一个政治家的水平优劣,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br&&br&20、战争应激性创伤&br&&br&一战的血腥、残暴,让人类对历史开始反思。战后俄、德两国割地赔款,意大利认为分赃过少,日本没有达到他瓜分东亚和东南亚的战争目的,法国惨胜如败,英国多年累积的财富付之一炬,奥匈帝国灰飞烟灭,美国拒绝为欧洲承担义务,那些战争中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在剧烈应激后的恐惧和痛苦之中,一些极端主义的思潮开始出现,比如说:法西斯主义。&br&&br&21、战后满意度调查&br&&br&一战的结果就是谁都不满意,法国不满意,美国不满意,英国不满意,日本不满意,中国不满意,德国不满意,苏俄不满意,不满意就打呗,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br&&br&22、巴尔干火药桶&br&&br&谁会想到地球村死这么多人,只是因为几个突厥改革家搞了个军队世袭制;只是因为保加利亚人过度膨胀的野心;只是奥匈帝国想入侵东欧的一个小国;只是因为德皇不认可俾斯麦连俄、连奥的三角同盟关系;只是因为一个塞尔维亚青年的一时冲动,政治因果妙不可言。&br&&br&23、为什么南斯拉夫会被肢解?&br&&br&南斯拉夫对构建欧亚非帝国的重要性。怎么用语言形容呢?德国的希特勒和苏联的斯大林已经缔结同盟性质的条约,但是斯大林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巴尔干要在苏联的势力范围,希特勒的回答就是:骑兵连,进攻。谁占领了巴尔干地区,谁就能构建一个欧亚非帝国。二战后,苏联已经探察到了西方国家的底线,所以不敢染指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地区。&br&&br&所以拥有七条国界、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二种文字、一个国家”的南斯拉夫就一定要被肢解,不然假如有政治家构建一个巴尔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会威胁到英联邦的海洋利益,法国的地中海经济一体化利益、美国的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利益。&br&&br&24、科索沃战争&br&&br&巴尔干地区是一个奥斯曼土耳其放弃,欧洲和俄罗斯都不能控制的三不管地区,而这个三不管地区又和土耳其、欧洲、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联系。&br&&br&伴随着苏联势力的退出,巴尔干地区再次出现动荡和统一的迹象,这就是美国为什么操刀21世纪科索沃战争的起因。 因为传统的欧洲势力和新兴崛起的美国都不愿意巴尔干出现一个新兴的大国,最危险的是这个大国有能力用暴力或者市场一体化手段统一巴尔干地区,而这些所谓的巴尔干地区积极因素,就他们看来都是不稳定因素。美国、英国所遵从的都是奥匈帝国的强权思维,这就是为什么南斯拉夫会被肢解的原因。&br&&br&科索沃、黑山本身没有任何战略价值,但是假如能封堵和削弱塞尔维亚,那就是有战略价值的。&br&&br&25、斯拉夫主义&br&&br&&img src=&/d894ba67f066b7711af4cdca229f7758_b.jpg& data-rawwidth=&588& data-rawheight=&5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8& data-original=&/d894ba67f066b7711af4cdca229f7758_r.jpg&&&br&斯拉夫人又被分为以波兰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以保加利亚和南联盟为代表的南斯拉夫,还有就是以俄罗斯、乌克兰为代表的的东斯拉夫,假如这些人被统一起来,他们所占据的资源和地理优势,将会形成危害世界安全的新局面。&br&&br&我称之为:斯拉夫人之矛,这就是冷战局面的形成。&br&&br&26、新型大国&br&&br&陆海权复合的国家。&br&&br&美国有海权,而且还有陆权,英国曾经几次想征服美国,但是美国的战略纵深太大,英国这样的国家根本吃不消,这也就不可避免的造就了美国崛起。&br&&br&27、吊打英法&br&&br&二战中丘吉尔甚至直言:那种耗尽大英帝国和德国纳粹的做法是极不道德的。罗斯福一点羞愧的意思都没有,只是稍微加大了援助物资的量,继续耗英国而已。对于美国而言,耗不死你们,美国是绝对不会参战的。即使后面苏德之间爆发了战争,美国还是没有出兵和参战,只不过把受援国,从英国变成了英国和苏联。美国需要陆海权复合的新盟友,而不是口惠实不至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体系。对于这个盟友美国当时选择的是苏联,因为老二和老三的结合,才能干翻老大。这个时候,美国的盟友是苏联。&br&&br&尤其是在中东,苏美组合吊打英法组合,详见历届中东战争,不愿倒向美国的政治势力全部被清洗,英国只能干看着。用一句话就是解释当时的情况就是丘吉尔曾经说:“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br&&br&28、中国入常&br&&br&美国把民国拉进联合国的目的其实很简单,还是继承德国的地缘政治理论,美国需要一个亚洲协管,而日本分量太轻,没有构成盟友的资格。苏联的海权成功的被英国遏制,没有海权的苏联也是一个鸡肋。SO,还是蒋介石吧。当时苏联、英国都反对,但美国明白,关键时候能和自己穿一个裤衩的还是人畜无害的蒋介石。所以反对无效,中国进联合国。&br&&br&29、中苏博弈。&br&&br&中国建国以后,想到了延安谈判,这说明美国不是个东西,所以倒向苏联。问苏联要外蒙,苏联不给,苏联(斯大林)为了拉拢中国,说荆州(亚洲)以后就归你了。后来斯大林被批臭,苏联也不承认亚洲归中国,中国打赢了朝鲜战争,正得瑟的时候,劳动党倒向苏联。中国打赢越法战争,越美战争,与好消息一起到来的是越共倒向苏联。中国盐铁专营搞的漠北决战,非但没有捞到好处,还赔了不少钱。&br&&br&毛泽东总结出一个道理,美国不是东西,苏联更不是个东西。&br&&br&布热津斯基美国的教父,他也承认亚欧大陆的联合可以颠覆美国的第三罗马帝国。而美国唯一的优势就是十一个航母战斗群形成的绝对制海权,对于制海权,最关键的就是石油,石油才是战争真正的核心,即使是爆发核战争,只要有石油,最后都能翻盘。&br&&br&30、白衣渡江&br&&br&美国地缘政治学家基辛格于日秘密访华。访华不能空着手啊,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叫美国工人下岗,让中国农民工当产业工人,这是多么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病啊。&br&&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Jr-ehZGS0q1zxdnW5kiPVoYvOpzADw4rmJ_qobFcurVmRbXa70ldJwQAVWTCEUB98UhOIcvp-cfBcX6HJtfczaIsS3BsPYu6NIgBNdpRAeyLVkDcZG0hHEe8nDmPdGaSn5UJn3mpL25aSse28BEmh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1、美国构想&br&&br&对于美国而言,割裂亚欧大陆,遏制印度发展(印度制造),拉拢中国(中国制造),打压欧盟(大西洋湖),恐吓俄罗斯(北约东扩),驻军中东(军事基地以色列等),就是美国亚欧地缘政治边缘化战略的全部。&br&&br&中国一看,美国的交道比苏联好打,最主要的美国钱多,所以中美建交,改革开放。苏联分分钟被秒,叶利钦上台以后,希望通过自残的方式,换取美国的谅解,希望继续当美国的狗腿子,美国默默的看了一眼曾经的苏联,没(养)有(不)表(起)态。&br&&br&32、社会本质&br&&br&人类社会归根结蒂都是人压迫人的制度,究其所以还是资源稀缺和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的。&br&(上面这句话,你信不信不重要,但一定要记住。)&br&&br&我最想对我的关注者说一句话:你们是想知道历史?还是想知道真相?&br&&br&33、小叙改革&br&&br&阿萨德开窗改革,大国之间角力,英法也不甘心中东战争的失败,参与进来。土耳其丑人作怪,沙特一厢情愿,伊朗已经处置完不良资产,以色列枕戈待旦,ISIS背后捅刀,库尔德蓄势待发。大家都知道陈胜吴广和张角黄巾的下场,先出头的椽子早烂,最后只是给别人作嫁衣裳。&br&&br&34、凯末尔&br&&br&讲到土耳其,就要讲到凯末尔,他是土耳其的国父,是土耳其外交、经济、文化、军事政策的制定者。土耳其在中东的优势最大,但在全世界土耳其是一个有野心的小国。从宗教上讲,土耳其是穆斯林世界的多数派,即逊尼派。从大国政治上讲,土耳其,或者是奥斯曼土耳其,不是没有能力统一穆斯林世界,而是奥斯曼土耳其明白,大国不容许他统一穆斯林世界。从军事上讲,奥斯曼土耳其取得的军事成就是中东其他国家不可企及的。从民族独立开始说:土耳其的国父凯末尔聪明的多,早早的就开始排斥精神社会,并着力构建世俗社会,这在中东相当于脱亚入欧的日本。他明白土耳其打不过英国,以及英国的继任者,所以土耳其放弃并非、中东、巴尔干的大部分领土,安安心心的韬晦待时。而英法德美俄为了争夺这些地区,纷争不断,也很长时间的却保了土耳其的国家和地缘政治安全。突厥人是一个好斗的民族,突厥人是一个有野心的民族,装了整整一百年的怂,终于装不下去了?&br&&br&35、先知圣裔&br&&br&在中东历史上,唯一想统一中东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汉志国王侯赛因(先知穆罕默德后裔)。&br&&br&一战时期,汉志王国(侯赛因)想统一阿拉伯地区,其中包括耶路撒冷,英国人口头同意,于是汉志反。土耳其被迫两线作战。&br&&br&&img src=&/0ee21fda90b237ae7caf2_b.jpg& data-rawwidth=&583&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3& data-original=&/0ee21fda90b237ae7caf2_r.jpg&&&br&一战打完了,英国人想,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地,不应该给侯赛因,于是出尔反尔。(注意这是近代中东政治的起源。)&br&&br&36、屌丝梦想&br&&br&ISIS的政治理想是什么?答:统一阿拉伯世界。&br&&br&37、背后金主&br&&br&众所周知,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最有钱,一个是中国,另外一个是沙特。&br&&br&那ISIS背后的金主是谁?&br&&br&ISIS的政治诉求和他的体量完全不符!所以我得出结论,是沙特叫ISIS在前面打前阵,自己在后面摘果子。&br&&br&38、命运多舛&br&&br&于是侯赛因开始奉行不合作的政策,于是英国决定换代理人,英国人选的代理人是内志国王伊本-沙特,于是伊本-沙特倒向英国,占领了汉志,赶走了侯赛因。侯赛因的两个儿子比较识时务,找到英国,你看你们统治中东总是需要带路党的吧,你看能不能让我当这个带路党?英国人当然高兴,这可是圣裔啊!低三下四的求我,那就给你们俩约旦和伊拉克的国王吧!!!民族主义运动的大潮中,两国国王都坚决效忠英国,结果约旦国王被刺杀,伊拉克国王全家被杀。后约旦倒向民族主义者。私以为约旦王室没灭的主要原因是约旦没有石油。&br&&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f6TiJVwEfo5N0wUOU2uydTqv5NSbXxjaWpEqj-aG0Gu49VGKtmOWhpaBXZB_P9T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约旦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a href=&///?target=http%3A///link%3Furl%3D39u0FLt3TKenN9dGSke--_YqSDXJA6pIkFhX9Se7TkVxcB9dGmeJfQYEqO-wdozGHBkRFK5_AuHTrtzZBseg2_&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伊拉克王国_百度百科&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39、大国伊朗&br&&br&伊朗自然清楚自己面临的险恶处境,土耳其和沙特假如打起来,那是兄弟打架。沙特和伊朗打起来,假如伊朗输了,那就是抄家灭门,伊斯兰教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最关键的是伊朗战略性的放弃了和美国撕逼,立刻就同意了美伊核协议。万恶的美帝你过来,我们拥抱一下,你太可爱了,我们签订那个什么核协议。这可是重大的战略性让步,目的就是为了中东乱局做准备。伊朗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伊朗已经对战后的中东做了预判,大不了放弃库尔德地区。&br&&br&40、万事俱备&br&&br&建国已经是板上订钉的事情,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事情。那库尔德人还在等什么?库尔德人还在等沙特、土耳其、伊朗之间爆发的局部战争。以下是库尔德人的战略推演,是沙特和土耳其的联盟进攻伊朗?还是土耳其和伊朗的联盟进攻沙特?假如是沙特和伊朗联盟进攻土耳其,那剧情就太狗血了。库尔德人说:我能说养寇自重这种没品的话?还是要和沙特、伊朗、土耳其搞好关系!,虽然我是中东第四大民族,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br&&br&&img src=&/b31dbf21eed3da228ed7f_b.jpg& data-rawwidth=&78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4& data-original=&/b31dbf21eed3da228ed7f_r.jpg&&&br&&br&&br&41、元首梦话&br&&br&SIS这双臭袜子,我已经穿很久了,已经没什么使用的价值了。对于臭袜子,我们美国一贯的态度就是想扔就扔,比如说伊拉克和阿富汗,还有其他不能说姓名的特工和组织。在这里我谨代表我自己感谢ISIS精彩纷呈的卖力演出,但他们演的再好也是配角。&br&&br&现在轮到俄罗斯、英国、法国、土耳其、伊朗、沙特、以色列上台表演战国时期了,最后我第三罗马的皇帝凯撒,不,是第三罗马的皇帝奥巴马将会像一战、二战、苏德战争那样出面收拾残局,拯救全人类。至于为什么我们美国不从一开始就遏制战争这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美国是如何从不入流的殖民地发展成世界霸权吗?对了。战争。&br&&br&感谢威廉一世,感谢张伯伦,感谢赫鲁晓夫,感谢米罗舍维奇,感谢本-拉登,感谢普金。伟大的第三罗马帝国万岁!我自己万岁!嗨!奥巴马。&br&&br&42、中东政治&br&&br&&b&不让中东统一的,不是俄罗斯,而是英国,以及英国的继任者美国。&/b&&b&美国对中东的态度,就是拜把子(土耳其)、掺沙子(以色列)、丢石头(两伊战争)、搅混水(中东战争)、打棍子(伊拉克战争)等,目的就是石油开采完以前,不能让中东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英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