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石家庄市中心医院 获鹿县永北乡西良相 在哪

Processed in 0.041413 second(s), 10 Queries, Gzip Enabled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上寨乡北寨村有多少人
河北省石家庄鹿泉市上寨乡北寨村有多少人
09-10-05 &匿名提问
  鹿泉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 处于东经114°18′,北纬38°05′,总面积603平方公里;东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5公里,并与正定县、 栾城县接壤,北与灵寿县、平山县为界,南接元氏县,西临井陉县。  自然特征  南北长、东西窄。依靠太行山脉,自西向东倾斜,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主要山脉有挂云山、九里山、莲花山、抱犊寨、龙池山、封龙山等;主要河流有石津渠、古运河、太平河、金河、校河等,人工渠有引岗渠、源泉渠、计三渠及其支分渠;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平均气温为12.6 —13.5℃;年降雨量536毫米,日照时数2554小时, 无霜期197天。  自然资源  农副土特产品众多,主要有菠菜、乒乓球葡萄、澳洲龙虾等。矿产资源丰富,有花岗石、凝灰岩、大理石等15种非金属矿和金属矿。旅游资源较丰富,有抱犊寨、龙凤湖、龙泉寺、封龙山等景区和200多处景点。  区位交通  鹿泉市地处晋、冀交通咽喉,区位十分优越。市区距石家庄市中心15公里,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鹿泉市交通便利,境内有京广、石太、大宋铁路,有107、307国道,石铜路、获铜路、石微路、石获路、装院路,有京深、石太、青银、张石等高速公路。  民族宗教  基督教和天主教  基督教与天主教于清光绪年间传入获鹿县,当时这个教会均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势力很大。1891年英国人(一说意大利人)青季廉受上海内地会派遣来获鹿传教,设教堂(今二街福音堂)。八国联军侵华之际,青季廉为侵获法军穿针引线,游说知县谢鉴礼,使法军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占领获鹿县城,并有“后勤”保障。直到民国年间,青季廉仍主持获鹿县基督教教务。1929年,上海内地会发表教会政策、宣言,主张教会自立,是年8月,成立获鹿区(含获鹿县)董事部推行教务,众代表推行凌桐为首任会长,获鹿县负责人是胡景森。教会经费,除信徒们捐献外,不足部分接受差会津贴,到1934年差会津贴撤销,本县教会转化为完全的自立自养自传,改名为基督教圣教会。1964年,县教会长老为芦秉钧。  新中国成立后,基督教、天主教实行三自革新运动,实行独立自主的办教方针,号召广大教徒爱国、爱教、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人民政府。  天主教传入获鹿县的时间与基督教传入时间不相上下,最初传入时与基督教相似。获鹿县人起初不愿入教,但有时为了对付衙门,或犯了法后惧怕官府捕捉,不得不求助于“洋教”。才当了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所以,有民谣日:“××街,两头翘,不打官司不入教。”  佛教和道教  佛教和道教何时传入获鹿已无从查考,到唐代,这两个教都有了很大势力,寺院、道观遍布全县,著名的寺院有本愿寺,道观有良相观等,由于二教时常发生矛盾,或因朝廷扬此抑彼,寺院和道观又经常发生去僧留道,或去道留僧。尽管如此,二教仍不断发展。现有据可查的寺院仍有韩庄的龙泉(寺)院,该院于金代重修,并于大定二年(1162年)由礼部赐名龙泉院,该院僧众最多时达200余名,其寺旁泉名叫龙泉,其水甘冽,明代已用来冶疗肠胃疾病。抗日战争爆发前夕,该寺还有几十名僧众,后因日军侵入,僧去寺空。抗日战争胜利后,庙内一片荒凉,“文化大革命”中仅存的大殿又被拆毁。80年代文物考察中,石家庄市文保所所长孙启祥、县地名办公室负责人吴顺元发现明代碑碣、金代石幢群、清代保护林木石碑尚保存完好,还有国内罕见的响碑,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当即向当地公社领导建议,开发泉水和旅游。后经县政府帮助,寺院得到恢复,有僧人闻讯来该院住持。  上寨乡梁庄村西五峰山内风景极佳,早年建有庙宇,不知何年被毁,明成化年间游方经此的临济宗一位高僧发现旧庙遗址与斑驳碑石,鸠工重修,重新建起金碧辉煌的宝泉禅院百明代中叶,香火一直旺盛,以后逐渐衰落,僧人减少,道士占上了风,进而僧人走净,即所谓去僧留道。  获鹿县道教场所主要有莲花山、抱犊寨、十方院(即金阙宫)等。其中抱犊寨被奉为“北岳佐命”、“能避兵水”的洞天“福地”,但由于山高坡陡,上下不便,只有在庙会期间山上的庙宇才香火旺盛一阵,而十方院殿堂宏伟,又座落县城之旁,故至土改前夕,还有道士活动。  除佛、道二教之外,伊斯兰教为回族同胞所信仰,但其人数稀少,县内很长时间没有该教活动场所,直到石家庄发展成商埠,才建一清真寺。石家庄建市后,获鹿县境内的伊斯兰教信徒行礼拜要到石家庄市清真寺去。  县内没有加入宗教组织的群众,旧时多信民间杂神,如门神、灶王、龙王等等。不法分子常利用民间复杂的信仰,组织反动道会门愚弄人民,进行非法活动,如先天道、九宫道、一贯道等,解放后均被取缔。[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鹿泉市历史源远流长,距今已有4000余年,战国时 称石邑 ,隋改为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鹿泉市辖8个镇、4个乡:获鹿镇、铜冶镇、寺家庄镇、上庄镇、李村镇、宜安镇、黄壁庄镇、大河镇、石井乡、白鹿泉乡、上寨乡、山尹村乡。  获鹿镇:第一~第十一共11个社区;高庄、西马庄、东马庄、北新城、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八街、曹庄、杨庄、贺庄、符家庄、郑家庄、张庄、大毕村、小毕村、南海山、北海山、东辛庄、石相村、六街、七街、杜家庄、下聂庄、大李庄、黄峪、方台、南新城、申后、横山村委会 。  铜冶镇:南铜冶、北甘子、永壁东街、永壁西街、永壁南街、永壁北街、耿家庄、西良厢、南杜村、北降壁、莲花营、小张庄、南张庄、李家庄、西铜冶、北铜冶、南甘子、羊角庄、东任村、北故邑、南任村、 西任村、岭底、南故邑、乔门沟 。  寺家庄镇:寺家庄、东营东街、东营西街、东营北街、南降壁、岗上、西龙贵、南龙贵、 高迁西街、高迁东街、高迁北街、东良政、西良政、平南、平北 。  上庄镇:大车行、上庄、台头、大宋楼、小宋楼、南庄、辛庄、大王庙、王 庄、谷庄、洞沟、小李庄、庄窝、小车行、韩庄、钟庄。  李村镇:李村、闫同、南许营、北许营、百尺杆、张堡、南白砂、屯头、王 村、东小壁、西小壁、孟庄、灰壁、邓村、秦庄、郑村、前东毗、 后东毗、邓庄、同阁、南胡庄、北胡庄、向阳。  宜安镇:马山、永乐、田都、东丘陵、裴村、新寨、东鲍庄、西鲍庄、南鲍庄、北鲍庄、孟岭、西丘陵、庄头、牛山、宜安、东焦东队、东焦 西队、东焦中队、王屋、高窒、岭口、于庄、高家台。  黄壁庄镇:北白沙、沿村、古贤、北庄、田村、下黄壁、上黄壁、黄壁庄、上吕、东升。  大河镇:大河、孟同、双合、贾村、杜童、南落凌、中落凌、北落凌、城东 桥东队、城东桥西队、霍寨、徐家庄、小马庄、北高庄、邵营、小 河、南故城、北故城、双庙、曲寨、山前、庄头、小刘庄。  石井乡:石井、北薛庄、岸下、山南张庄、栈道、东庄、封庄、黄岩、天井沟。  白鹿泉乡:东土门、西土门、郄庄、枣木、曹坊、白鹿泉、东胡申、西胡申、谷家峪、 西薛庄、西杨庄、段庄、水峪、上聂庄、荷莲峪、武庄、梁庄。  上寨乡:上寨、南寨、梁庄、北寨、常河。  山尹村乡: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韩家园、山南张庄、底下园。[编辑本段]经济建设  自九十年代以来,按照“优化一产、强化二产、活化三产” 的发展思路,以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为重点,全力实施“开放兴市”和“科教兴市” 两大主体战略,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强前列。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0.1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0元。199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市。鹿泉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 西倚太行山,东环省 会石家庄,面积 603 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8镇4乡和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九十年代以来,按照“优化一产、 强化二产、活化三产” 的发展思路,以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发展后劲为重点, 全力实施 “开放兴市”和“科教兴市” 两大主体战略,全市经济保持了稳定、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河北省十强前列。  工业状况  鹿泉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岗石、白云岩等十几种矿藏,其中石灰岩的储量达7.9亿吨。鹿泉工业从依靠传统产业开发矿产资源起步,不断发展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了建筑材料、冶金机械、轻工食品、医药化工四大主导行业。  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鹿泉市着力培育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建材、乳业、旅游业等特色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一期投资4.2亿元的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8个项目已经竣工投产,投资3.5亿元的半导体照明项目动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铜冶火炬创新创业园具备了开工条件。建材业结构更加优化,在对传统水泥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先后建设了鼎鑫、曲寨等5条日产 2500吨以上的大型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旋窑水泥熟料占全市熟料生产能力的60%以上。乳业稳步发展,依托三鹿集团,先后建成了三鹿乐时、三鹿乳品等4 家乳品加工龙头企业,鲜奶日加工能力900吨,奶牛存栏4万多头,成为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旅游业蓬勃发展,按照建设“省会西花园”的要求,加大旅游业投入力度,境内现有抱犊寨、龙凤湖、石家庄动物园、封龙山等景区,长达50华里的西部环山旅游带正在形成。特色产业逐步成为鹿泉经济的重要支撑。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严格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建立完善了项目月调度、项目落实责任制等制度,加强了督导考核,促进了项目转化落实。目前,全市共有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45个,亿元以上的项目7个,主要包括一期投资3亿元的省委接待中心、投资1.98亿元的珠江啤酒、投资1.78亿元的国能投资页岩砖、投资2.7亿元的华通物流等项目。此外,共有谋划项目51个,总投资174亿元,其中,投资7亿元的石家庄北方农副产品批发中心等项目已经签约,投资100亿元的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公司等项目正在积极跑办,发展后劲得到增强。  农业基础  鹿泉市自然条件良好,农业基础扎实。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地形条件优越,水利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近年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种植业,发展牧渔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成了奶牛养殖、优质瘦肉型猪、无铅松花蛋和新兴鱼饲料四大龙头企业,先后被农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粮食、小杂果、瘦肉型猪和肉牛生产基地。  拥有农业用地65.1万亩,其中耕地42万亩。水利条件较好,境内有滹沱河、古运河等八条季节性河流,黄壁庄、龙凤湖等13座水库,塘坝72座,标准化机井3516眼,源泉渠、计三渠、引岗渠三条大型灌渠横贯全市南北;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耕种收打浇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近年来,鹿泉充分发挥紧临省会的区位优势,围绕城郊型农业和“餐桌”经济,着力调整农业结构。乳业成为第一大农业产业链,三鹿乳业、三鹿乳品等四家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550吨,全市奶牛存栏1.42万头,年创税金达到3000多万元,成为促进财政增收、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蔬菜产业重点抓了无公害技术推广,扶持培育了农特公司、双凤公司等龙头中介组织和大河、永壁等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面积达到6.5万亩。紫藤葡萄、雪泥特菜等 17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优质麦面积达到5.5万亩,粮饲兼用玉米达到10 万亩,苗木、葡萄、小杂粮均发展到一定规模。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实施了计三渠改造、节水灌溉、太行山绿化、绿色通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兴农、山区开发和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行政区划—河北省石家庄市
1.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 1949年,石家庄市为河北省辖市。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8区。
1950年,由石家庄专区井陉县第八区的41个村设立井陉矿区(县级),划归石家庄市。撤消石家庄市第七区,并入石家庄市第六区;撤销石家庄市第八区,并入石家庄市第五区。
1953年,撤消石家庄市第五、第六2区,合并设立石家庄市市郊区。石家庄市第三区铁路以西的彭村一部划归石家庄市第二区;石家庄市第四区的东花园、休门道划归石家庄市第三区;将酒厂以南及中纺以西的厂矿企业划归石家庄市第四区。
1955年石家庄市市第一区更名为新华区,第二区更名为永安区,第三区更名为东华区,第四区更名为和平区。旋撤消石家庄市新华、永安2区,合并设立桥西区;撤消东华、和平2区,合并设立桥东区;设立长安区。
1956年,石家庄专区获鹿县的于底镇及其他9个村划归石家庄市;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小作村划归石家庄专区的井陉县。
1957年,石家庄专区正定县的15个村,石家庄专区栾城县的6个村,石家庄专区井陉县的微水镇及其他6个村划归石家庄市。
1958年石家庄市降为专辖市,划归石家庄专区。撤销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并入井陉县;后撤销井陉、获鹿2县,并入石家庄市。
1960年石家庄市升为省辖市市,原石家庄专区的衡水、正定、新乐、藁城、宁晋、深县、束鹿、元氏、平山9县划归石家庄市。以石家庄市井陉区、获鹿区恢复井陉县(驻微水镇);恢复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天津市献县的官亭、饶阳、五公、武强、小范公社及堤南公社的13个村划归深县。辖桥西、桥东、长安、井陉矿区4区,衡水、正定、新乐、藁城、宁晋、深县、束鹿、元氏、平山、井陉10县。
1961年,石家庄市降为专辖市,划归新恢复的石家庄专区。将宁晋县划归邢台专区;衡水、正定、新乐、藁城、深县、束鹿、元氏、平山、井陉9县划归石家庄专区。石家庄市以京广铁路为界,设立石家庄市东郊、西郊2区。
1968年,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迁驻石家庄市。
1978年,石家庄市改由省直辖。设石家庄市红卫、新华、桥东、东方红、郊区、井陉矿区6区。
1980年石家庄市红卫区更名为桥西区,东方红区更名为长安区。辖6
1983年石家庄地区的井陉、获鹿2县划归石家庄市。
1986年将石家庄地区的正定、栾城2县划归石家庄市。
1989年撤销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并入井陉县。辖5区4县。
1992年,恢复石家庄市井陉矿区。
1993年,原石家庄地区的行唐、灵寿、高邑、深泽、赞皇、无极、平山、元氏、赵县9县和辛集、藁城、晋州、新乐4市划归石家庄市。
1994年,撤销获鹿县,设立鹿泉市(县级)。
2000年,石家庄市辖长安、桥东、桥西、新华、井陉矿区、郊区6区,平山(平山镇)、井陉(微水镇)、栾城(栾城镇)、正定(正定镇)、行唐(龙州镇)、灵寿(灵寿镇)、高邑(高邑镇)、赵县(赵州镇)、赞皇(赞皇镇)、深泽(深泽镇)、无极(无极镇)、元氏(槐阳镇)12县,代管辛集、藁城、晋州、新乐、鹿泉5市。
2001年,撤销石家庄市郊区;设立石家庄市裕华区。将正定县的留村乡、二十里铺镇,栾城县方村镇的12个村和长安区的裕东、裕华路、东大街3个街道以及原郊区的槐底街道、孙村街道的2个村划归裕华区。将原郊区留营乡和振头、建国路2个街道以及西里街道的3个村划归桥西区,西三庄乡、杜北乡、大郭镇、赵陵铺镇的6个村和天苑、五七路2个街道以及西里街道的3个村划归新华区,南高营镇的6个村和赵陵铺镇的3个村以及孙村街道的2个村划归桥东区。将正定县的西兆通、南村2个镇和原郊区谈固乡的6个村以及南高营镇的4个村划归长安区。
[石家庄专区、石家庄地区] 1949年,设立石家庄专区,驻石家庄市。辖正定、藁城、晋县、束鹿(驻辛集镇)、赵县、高邑、赞皇、元氏、栾城、获鹿、井陉、建屏(解放后由平山县西部地区析置,驻洪店子)、平山(驻岗南)、灵寿14县及辛集镇。
1950年,由井陉县第八区的41个村设立井陉矿区(县级),划归石家庄市。将获鹿县的28个村划归栾城县。
1951年,辛集镇降为县辖镇,并入束鹿县,旋又恢复。
1952年,原衡水专区的衡水、深县、武强、武邑、枣强、冀县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石家庄专区辖20县、1镇。
1953年,辛集镇降为县辖镇,并入束鹿县。藁城县的固营村划归正定县。
1954年,将武强县划归沧县专区;原定县专区的饶阳、安平、深泽、无极、新乐、行唐6县划归石家庄专区。辖25县。
1955年,将山西省平定县的杜家庄、测鱼、白城、南藁亭、南寺、石门6乡划归井陉县。
1956年,石家庄专区获鹿县的于底镇及其他9个村划归石家庄市;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小作村划归石家庄专区的井陉县;井陉县石家庄乡划归建屏县。
1957年,山西省平定的县汪里、梁江2乡划归河北省井陉县(当时因群众思想不通未交接,至1963年3月始将大梁江、小梁江、汪里、固兰4个村划归石家庄市井陉区领导)。井陉县的4个村划归平山县;正定县的15个村,栾城县的6个村,井陉县的微水镇及其他6个村划归石家庄市;保定专区安国县的周村乡划归安平县。
1958年,石家庄市降为专辖市,划归石家庄专区。原邢台专区的宁晋、新河2县划归石家庄专区。撤销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并入井陉县。撤销晋县、深泽2县,合并设立晋深县;后又撤销晋深县,并入束鹿县。撤销高邑、元氏2县,合并设立高元县(驻原元氏县城);后撤销高元、赞皇2县,合并设立元氏县。饶阳县划归沧州专区,旋又划归天津专区,最后撤销并入献县。撤销井陉、获鹿2县,并入石家庄市;撤销灵寿县,并入正定县;撤销行唐县,并入新乐县(迁驻东长寿);撤销无极、栾城2县,并入藁城县;撤销安平县,并入深县;撤销武邑、枣强、冀县3县,并入衡水县;撤销新河、赵县2县,并入宁晋县;撤销建屏县,并入平山县。保定专区阜平县的原三官乡(与岔河乡合并前所辖区域)划归灵寿县。石家庄专区驻石家庄市,辖石家庄市及正定、新乐(东长寿)、藁城、深县、束鹿、衡水、宁晋、元氏、平山9县。
1960年,撤消石家庄专区,石家庄市升为省辖市,将衡水、正定、新乐、藁城、宁晋、深县、束鹿、元氏、平山9县划归石家庄市。
1961年,复设石家庄专区,驻石家庄市。石家庄市降为专辖市,划归石家庄专区。石家庄市的正定、新乐(东长寿)、藁城、深县、束鹿(辛集镇)、衡水、元氏、井陉(微水镇)、平山9县划归石家庄专区。从衡水县(原冀县、枣强县区域)恢复冀县;从深县(原安平县、饶阳县区域)恢复安平县;从束鹿县(原晋县、深泽县区域)恢复晋县(驻辛集);从宁晋县和石家庄市恢复赵县。沧州专区献县的合方公社分别划归安平、深县2县,张村公社的8个村划归深县。辖1市、13县。
1962年,从衡水县恢复武邑县;从冀县恢复枣强县;从深县恢复武强县;从安平县恢复饶阳县;从晋县恢复深泽县;从藁城县和石家庄市恢复栾城县;从藁城县恢复无极县;从正定县恢复灵寿县;从新乐县恢复行唐县;从井陉县和石家庄市恢复获鹿县;从元氏县恢复赞皇县;从元氏县恢复高邑县。将衡水、深县、冀县、安平、武强、武邑、枣强、饶阳8县划归新恢复的衡水专区。石家庄专区辖1市、17县。
1964年,石家庄市的46个村划归正定县,12个村划归栾城县, 61个村划归井陉县。
1965年,井陉县的2个村划回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栾城县的小马村划归正定县。
1966年,获鹿县的王角公社划归灵寿县。
1967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驻石家庄市。
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保定市迁至石家庄市。井陉县北正公社大峪大队和赵家岭公社天户峪大队划归石家庄市。
1970年,平山县由平山迁至岗南。地区辖石家庄市及行唐、新乐(驻东长寿)、灵寿、正定、束鹿(驻辛集镇)、深泽、晋县、无极、藁城、赞皇、高邑、元氏、赵县、栾城、井陉(驻微水镇)、平山(岗南)、获鹿17县。
1976年平山县由岗南迁回城关。
1978年石家庄市改由省直辖。石家庄地区仍驻石家庄市。辖17县。
1982年,行唐县北龙岗公社的石城生产大队划归保定地区的曲阳县。
1983年,将井陉、获鹿2县划归石家庄市。
1986年,撤消束鹿县,设立辛集市(县级)。正定、栾城2县划归石家庄市。
1989年,撤消藁城县,设立藁城市(县级)。
1991年,撤销晋县,设立晋州市(县级)。
1992年,撤消新乐县,设立新乐市(县级)。
县和辛集、藁城、晋州、新乐4市划归石家庄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家庄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