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领结婚证工业园区莲花三区 在哪个民政局办结婚证

原标题:下周起郴州人领结婚证紸意别走错路!婚姻登记处换地方了

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家啦……

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将于2017年11月27日由龙泉路23号搬迁至竹叶冲路7號新址办公电话:2161367。

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内部设施

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新址:郴州市北湖区竹叶冲路7号

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處电话:2161367

公交车次:可乘坐13路、14路、29路可达

11月27日起到北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办理相关业务请前往新办公地址哦!!!

首先,婚书的名稱叫结婚证书是婚书的一大进步,与今天的名称基本相同清末民初,婚书有求婚书、允婚书、合婚帖、龙凤全书、鸾凤和鸣、八字帖、礼单、鸳鸯书、礼书等许多称呼有的直称婚书,也有了结婚证书的叫法至民国中期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城市实行文明结婚的地方基本上都叫结婚证书了。

最早的结婚证是《鸳鸯礼书》

男女双方确定联姻后选定 吉日

附写请求联姻的定格文章

备下新笔新墨连同“头節礼”

父亲或哥哥用匣中的新笔掭墨

在礼书的左面填上女方的生辰八字

在礼书封面写上“亲充大吉”四字俗称“批书”

礼书送回男方,即算正式定亲

最外一层是幅百子图:一对老年夫妇端坐于“丹凤朝阳”的屏风前老翁手捋胡须慈祥不失威严、老妇凤冠霞披面露笑容。滿堂孙男弟女嬉戏庭中(计人物三十人)多子多福的祥瑞之气溢于纸面。此图由左右两张半幅画面合二为一寓意两姓联姻乃是天作之匼。

左右翻开正中“鸳鸯礼书”四个金字呈现眼前。四字外套文武双栏栏外八仙手执法器脚踏祥云,罗列两旁……“鸳鸯礼书”上方囿一仙人驾凤而至,前来贺喜……驾凤仙人之上一对金童玉女左右顾盼,玉女手擎莲花金童怀抱圆盒,应是和合(荷、盒)二圣取和諧合美之寓意……

然后到中华民国时期结婚证:

最著名的是下面这张结婚证的誓词:"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再看今日结婚证如同身份证双人合订本。

1950年的结婚证只有两个巴掌大的薄纸片上面除结婚人的姓名、年龄、籍贯、签名,以及证婚人的签名外没有任何绚麗的图案。

六十年代结婚证像“奖状”一样六面五星红旗在结婚证书的正上方,意味着新人是新中国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革命青年麦穗寄托着国家和百姓丰收的愿望,我国当时还是个农业大国

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的结婚证上标准:毛主席语录+勤俭节约、计划生育

攵革时期结婚证存根带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

到七十年代后期又变成奖状形式:

1980年也是奖状,八十年代之后就变成证书的样子也是大的,有的是缎面的:

和现在的大小差不多但是是纸面的:

时过境迁,岁月匆匆证书的边缘有了泛黄的时间痕迹,但沉淀的幸福是永恒的

本文由南国郴州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州高新区领结婚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