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老伴zy我和你共度余生生

寻老伴共度余生_百度知道
寻老伴共度余生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会和你在一起的,不管多久。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核心提示
  住在花溪党武乡茅草村的李荣先,出生于日,现在一个人住在茅草村二组的老木屋里。虽然他身高只有一米六,但是腰杆却挺得很直。如今,102岁的他想寻个老伴,共度余生。
  他想有个家
  家人曾提出请个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可他并不同意。“我想找的是老伴。”李荣先说他对“那个她”的要求并不高,有礼貌、爱干净就行。“别人到了家里能招待一下,不要把家弄得乱七八糟。”但是他说,如果找到了这个人,他不准备办酒,亲戚朋友知道就可以了,他怕自己招待不起全村人。
  找老伴并不是李荣先一时心血来潮,他一直都希望有这么一个人,可是作为茅草村年纪最大的长者,他不找本村的。而外村的,又没有机会接触,所以这个问题就一直搁置着。
  他伸出自己的右手说:“我有残疾,到了冬天便不好做事,想找个人给我做点吃的。”在李荣先17岁的时候,这只手就受伤过,当时没有治好,肌肉糜烂,从此落下病根,手指不太灵活。
曾管十几条枪
  李荣先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大家都喊他“老祖公”。过去,李荣先当过保长。1935年,23岁的李荣先打走了原先的保长,占据他的位置。手下掌管着茅草村和其它三个村寨,全村十六七杆枪全部归他管。这一管,就是近20年。
  土改时,李荣先的房子、土地几乎全部被没收。现在住的房子是他重新买的,地板上铺着水泥,顶上盖着砖瓦,房前有一块空地,被他开辟出了两小块菜地。
  记者见到李荣先时,他正在厨房里烧开水。独居的他戴着一顶黑色皮帽,旧棉袄的外面套了件深蓝色线衣,上面沾着些泥土。他的手背呈现出泥土的颜色,指尖处肿胀得厉害,指甲缝里充斥着黑色。虽然已经102岁了,可他说自己还能读报,能看到20里外的地方。
  他家五世同堂
  李荣先只知道自己娶妻两次,却不记得具体时间。第一任妻子是童养媳,比他小三岁,十三、四岁就进门了。他们生了两男一女后,又收养了一个大儿子。如今,老三已经过世,小儿子李述文也已58岁。
  解放后,童养媳过世,李荣先又娶了一个。但是这一任妻子“脑筋有些问题”,李荣先说,“没过多久就跑了,出去要饭。”
  现在李荣先一家已经是五代同堂。在他看来,小辈们对他很好。家里的电视机、电磁炉、电热毯都是孙子辈买的,他还骄傲地展示自己拥有的五床棉被。每天晚上吃完酸菜,他就坐在厨房里,烧上一壶水,就着煤炉子烤烤火、看看电视。等天色全黑时,他就关灯睡觉。
  贵阳市老龄委2012年发布的数据称,占全市人口12.36%的53.4万老年人中,有近三分之一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困难老人,需要接受社会服务。
  2010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在1107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中,与配偶同住的有627人,占56.64%;独居有229人,占 20.69% 。另据近期的调查称,目前全省农村有116.8万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2%,也就是每4位农村老人中就有1位“空巢”。(实习记者王婉)
责任编辑:张鑫一谁不在意晚年的感情生活? 都渴望有个老伴共度余生  
“泉映晚霞”鹊桥会圆满结束,两天里有两千多老人来中山公园相亲
来源:生活日报
  许多老人加入相亲队伍。
  记者 周青先 摄  ◤“泉映晚霞”鹊桥会现场,很多年轻人来为老人牵线。
  记者 周青先 摄
  生活日报9月13日讯(记者 郭学军)今天下午,由生活日报和济南市老龄办、市文明办、市妇联、市民政局、市园林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泉映晚霞”鹊桥会在中山公园圆满结束。在为期两天的鹊桥会上,共有两千多名老年人赶到现场积极参与。老人们都夸这个鹊桥会办得好,希望以后继续办下去。  “这两天到现场参与活动的老年人有2000多名。有不少外地的老人也赶到了现场。”13日下午5点,活动承办方之一的日月坛爱情俱乐部负责人于涵告诉记者,有的老人现场找到了意中人,有的老人则记下了许多“目标”对象的电话,打算回去继续联系。  “老人们找对象比较直接,见了面问问情况,相互觉得差不多就会留下电话保持联系。”于涵介绍说,从这天的鹊桥会上可以看出来,许多单身老年人对自己晚年的感情生活还是很在意的,他们很渴望找个老伴共度余生。  “昨天晚上7点多,天色已经黑了,还有不少老年人在现场抄相亲信息。”于涵说,今天下午他们撤下信息牌时,许多老人还都意犹未尽,都希望以后继续举办这样的老年相亲会。“老年鹊桥会是一个为单身老年人提供交流的平台。只要老年人喜欢,我们就会继续办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济南市老龄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明年的鹊桥会一定要提前策划好,要办得更有特色,以满足更多单身老年人的愿望。一位老干部现场给俩老同事当起红娘  “你们过来看看,我的这两位老弟怎么样?他们都是75岁,条件都不错!”13日上午,在鹊桥会现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热情地招呼前去相亲的老大妈们。看见一位不错的大妈,他就拦住人家起劲地说合,在他身边站着两位乐呵呵的老人。  记者上前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招呼人的老人是索大爷,今年已经80岁了,是国土资源部门退休的老干部,他当天是专门陪着两位老同事来相亲的,所以一到现场就忙着让两位老同事和前去相亲的老大妈交流。  “索大哥是我们俩的老领导,以前在单位就是个热心人,对我们一直很关心。现在虽然退休了,他还是那么热情,主动动员我们俩来相亲,不来也不行。”75岁的田大爷说,他老伴去世4年了,现在自己独居,有一套三室的房子。  “虽然子女都很孝顺,但他们平时上班都很忙,很难天天来看我。所以,我平时就感觉有点孤单,想再找个老伴。”田大爷说。  “我们俩情况差不多。我老伴去世8年啦,我就一个儿子,也很孝顺,但他也是很忙。我退休金5000元左右足够花的,就是想找个作伴的人,共度晚年,我儿子很支持我找老伴的事。”75岁的贾大爷说,至于对方的条件,年龄在70岁左右,身体健康,腿脚比较利索,能够相互扶助。  “你们要是看到合适的,也给他们俩说一声!”热情的索大爷说老年鹊桥会办得很不错,希望以后继续办下去。         (记者 郭学军)81岁老母亲为58岁儿子找老伴  相亲会不仅有儿女为父母报名的,还有老母亲来为儿子找老伴的。13日上午,在相亲会现场,两位老人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走在人群中间,仔细查看每一个信息牌。旁人误以为她们是来相亲的,可是打听后才知道,这是妹妹陪着姐姐,来为姐姐的儿子找老伴。  “我70多岁,我姐姐今年81岁了。”李女士指着不远处的另一位老人向记者介绍,声音沙哑而低沉。她走累了,正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休息。“我姐姐有两儿两女,今天是给她大儿子来找老伴。”  “外甥今年58岁。以前是水泥厂的工人,有退休金,有房子,自己住。外甥人很老实,不喝酒也不抽烟。平时经常爬山、锻炼身体,回家打扫打扫卫生。”李女士告诉记者,外甥自己不愿来,他对另一半“要求挺高”。  李女士的姐姐在每一个信息牌前驻足,白发苍苍的她戴着老花镜,皱着眉头仔细看着。老人在找儿子的信息,她对这里的形势还不太了解,指着牌子问记者:“联系电话是这个吗?”  说到自己的儿子,老人挺担心。儿子在2005年离了婚,感情受到了伤害,7年过去了都没有再结婚的心愿。如今,年事已高的母亲记挂着儿子能够早日找到一位善良、本分的老伴,陪伴他共度余生。 (见习记者 魏楠)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邮编:250014&&&E-mail:电话
新闻热线:96706&&&报刊发行:9
&&&报纸广告:6
副刊青未了:1&&&网站:1&&&传真:6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荒岛余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