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有什么好玩的吃的?

& (二):东门天后宫 & &&&&&&&& 出去,我喜欢一个人无目的地乱串,尤其是在小地方。 & &&&&&&& 想着反正潮州大多数古迹都在太平路附近,也就不管什么地图不地图了,慢慢转就是,转到什么算什么。结果,第一个转到的,便是东门天后宫。 & &&&&&& 在太平路上远远听到有唱戏的声音,顺着声音寻了过去,哈,竟然是天后宫,热闹得很(后来才知道,三月二十三,是妈祖的生日)。 & &&&&&& 据说,潮州原先有很多天后宫,太平路一带几乎没一个城门都有一座,如上水门、竹木门、下水门等,只是后来都被毁了,只剩东门的这座还保留着。 & &&&&&& 东门天后宫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潮州府志》康熙版和乾隆版均有记载,是潮州郡城唯一一座由官方主持春秋二祭的天后宫。现在能够见到的东门天后宫是2002年重修古城墙的时候,由于防洪通道建设的需要,在原置的北面重新建造的。 & &&&&&&& 东门天后宫规模不是很大,基本上只有主殿一间,但香火非常的旺。 &
& &&&&& 这种高香要三个壮小伙抬着才立得起来, &
& 点香还要爬到高高的梯子上去。 &
& 天后宫屋顶的嵌瓷工艺异常精美,颜色艳丽, &
& 天后宫前戏台上演的酬神戏也是高甲戏,还是诏安过来的戏班。 &
& (三):古城墙和广济桥 & & &&&& 潮州是个悠久的古城,据史料记载,自西晋建置以后,潮州古城墙先后经历了十几次大大小小的修建过程,只是这些古城墙基本上都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偶尔能寻找到的一些残垣断壁。 &
& &&&&& 1999年10月,潮州政府出资2.4亿元修复明代广济门城楼、古城墙与韩江北堤、城堤,建设一条全长5.5公里,集水利、城建、交通、、文物保护于一体的滨江长廊。古城墙纵轴线布置基本按原线走向,局部修顺,城墙面料采用仿明代青砖,城墙南端增建城角楼,城墙原位修复敌台,整修重建上水门、下水门、竹木门、广济门城楼。& & &&&& &
& 滨江路上,有一排高大的木棉树, &
& 可惜来晚了几天,木棉刚刚开过,只有零星的红花还孤零零地站立在高高的枝头。 &
& &&&&&& 广济桥就在广济门外的韩江上。 &
& &&&& 广济桥是我国四大古桥之一(另外三座是泉州的洛阳桥、河北的赵州桥和北京的卢沟桥),它建于南宋,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楼”的景致。 &
& &&&&&&& 1958年潮州政府大修广济桥,原有梭船被撤去,建成双柱式(高椿承台)桥墩二座,架以钢梁,铺设路面,接通东西二桥。原有旧石墩,全部整治后留用,在旧石梁上,加铺钢筋路面。路面原为宽五公尺,扩阔而为七公尺,两旁加设行人道,道外有花格栏杆及灯柱。至是全东西桥为一,汽车可由桥上通过。1977年,&又一次进行扩建,原7米的桥面作为行车道,桥两侧各加宽2米作人行道。原来“十八梭船廿四楼”的景致彻底消失,这就是当年扩建所用的钢板。 &
& &&&&&&& 2003年10月,广济桥重新修复,加固桥墩、修复桥面、十八梭船以及桥上之亭台楼阁,到2007年6月全部工程才完工,重新恢复了广济桥的历史面貌。 &
& &&&&& 如今,韩江上已经架起了多座桥梁,广济桥通行的功能基本上退去,只作为一个景观成为潮州的旅游标志。 &
& (四):开元寺 & &&&&据说,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唐玄宗曾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玄宗年号为寺名,叫开元寺。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坎坷,如今保留下来的已经所剩无几,潮州开元寺是其中的一座。 &
&&&&&&开元寺的总体建筑格局是按照汉化佛教“伽蓝七堂”的营造法则而设置的,中轴为照墙、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西侧为方丈厅、观音阁、慧业堂。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天王殿,为宋代建筑,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明珠”,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 &&& 开元寺保存了一批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文物,天王殿、大雄宝殿前四座石经幢是唐代建寺时所造,线条明快、手法凝炼的雕刻如力士、覆莲、双龙夺宝等图案以及《准提咒》、《尊胜咒》及梵文尚隐约可见。 &
& && 开元寺是潮州目前最大的佛寺,还是岭南佛学院的所在地。 &
& && 潮州的寺庙一大特色是香火鼎盛,另一特色便是烧香拜佛的年轻人多。 & &&& & 再一特色是寺庙建得漂亮,特别是他们的嵌瓷。 &
& (五):许驸马府 & &&&& 行前不做计划地独自在外头跑多了,越来越发现,网上的东西往往可信度很差。感情现在大家都懒,图省事,你抄我我转你,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不知道哪朝哪代的老皇历,也不更新。你要是按着上面的“传说”找去,难免便失望过多。 & &&&&&& 己略黄公祠就是我在潮州碰到的第一个失望。作为潮汕地区目前唯一被国家公布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的文物保护单位,本以为在当地应该大名鼎鼎才是,结果问了好几个人,人家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没办法只好找了个人力车,心想这满街跑的总该知道了吧,结果还是如同鸡同鸭讲,就连写到纸上,司机师傅还是很肯定地说只听说过韩公祠。还好我想起它的所在地铁巷来,司机才恍然大悟。 & &&&&&& 可等到了跟前,又是失望,不开门。不明白这地方为什么不开放,反正是大门紧锁。只能拍下它的门楼,作个纪念。 &
& &&&&&& 不过与许驸马府比起来,这个失望还不算大。 & &&&&&&& 黄公祠没看成,掉头便去了许驸马府。这里倒是开放的,只是刚迈进去没二步,便很无语地想退出来。他们把里面老旧的东西统统拆了,换上新门窗、新木板墙、新地板,整个就快成了新房子,除了还能看出原来房子的布局外,几乎是全新的东西。这还有什么好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怎么还会有这么个干法的?实在搞不懂。 &
& 就这块大门板没换掉,也被刷新了。 &
& &&& 海阳儒学宫还好,没被再一次破坏。 &
& 里面地板上堆放着很多不知道从哪里收集来的老石雕,有一些非常有特色。 &
& &&&&& 不过,有失望也有意外收获,外江梨园公所便是不小心撞到的收获。 & &&&&& 从上水门走进来,忽然看到一座很别致的老房子,以为是庙,走到门前,才看到上面写的是“外江梨园公所”。 &
& 门没开,但墙上的几幅精美的石雕画已经足够吸引我了。 &
& &&&&&& 隔壁卖豆浆包子的阿姨说要到晚上才会开门,而且会在里面演戏,搞得我狠不得天快点黑下来。 & &&&&&&& 晚上去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开门,也没有戏演,还是有点失望。 & &&&&&& 木偶工艺坊是又一个意外收获。那是东门街上的一个小店面,只有一小间,里面的木偶和脸谱全是老板一手制作的。 &
& 老板还很高兴地给我展示了一下他的潮州木偶和漳州木偶、泉州木偶的不同, &
& 如今,这些工艺也都快失传了,虽然是非遗项目,可是没有人愿意学,后继无人。 & &
& (六):韩文公祠 & &&&& &不知道最早是谁先开始拔高韩愈的,总之,到了后来,韩愈在潮州就基本上成了上纲上线的吹牛拍马不上税的典范,最恶心的一条怕就是刻在韩文公像右手边的“功不在禹下”了。 & &&&&&&& 韩愈被贬潮州八个月,位子还没来得及捂热,说多了,也不过是做了些兴学、勤政的份内事,不可能立竿见影就“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至于说他的“驱鳄”,完全是因为那篇《祭鳄文》,是否真有其事,还有待考证(有考证说潮州上从来就没有鳄鱼),与滕子京的重修岳阳楼一样,怎么看都有形象工程的嫌疑。 & &&&&&&&不过后世文人的这些吹捧,倒是造就了一座韩文公祠,让韩愈与潮州再也脱不了干系。潮州的江河,称为“韩江”。潮州的山,也称为“韩山”。 &
& 只是坐在上面的韩文公如果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觉得受之有愧?当他还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时候,不知道会不会想到有今天? &
& 面对滔滔的韩江,不知道他该作何感想。 &
& &&&&&& 还是晚上的小西湖安静,没有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名名利利。 &
& 面对滔滔的韩江,不知道他该作何感想。 &
&&&&&& 还是晚上的小西湖安静,没有那么多的纷纷扰扰,名名利利。
& (七):陈慈黉故居 & &&&& 陈慈黉故居的确很大,很壮观,不能不说有点出乎意料。 &
& &&&&&& 故居位于澄海市隆美镇前美村,离潮州市区将近20公里,是旅泰华侨陈慈黉及其家族在家乡兴建的民居建筑群体,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历时近半个世纪,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包括善居堂、郎中第、寿康里、三庐四大宅第院落,共有厅室506间,站在楼顶上望去,几乎望不到边。 &
& &&& 故居是典型的近现代民居建筑,以潮州传统的四进驷马拖车为主体,中西合壁,厢房则仿北京东西宫建筑,四周为双层洋楼。每座院落内部大院套小院,大居配小屋,既有点缀亭台楼阁、西式阳台,又有更楼哨台,通廊天桥。 &
& &&& 故居内雕梁画栋,还有名师名匠塑造的精美金木石雕。所用建筑材料,多是东南亚各国风情图案的花纹的墙砖、地板砖。建筑形制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 &
& & 四座大宅中只有“善居室”现在对外开放,其他几座都还作为民居。善居室是四大宅第中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座。 &
& &&&&& 但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当年他们建这么大的房子到底是为了什么?翻了很多资料,不过一直没有合适的答案。 & &&&& 以前手机上流行一个段子,“赚钱了赚钱了,我不知道怎么样花,左手一个诺基亚右手一个摩托罗拉...”,觉得很搞笑。其实,只要钱是你赚来的(当然,还要合法),在你口袋里,你爱怎么样花都是合理的。按着今天金融危机下的经济观来看,富人大把花钱是其赚钱后对和经济的最大贡献,既拉动需求,又增加GDP。 & &&&&& 以前的富人是在外面赚了钱,秉着“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信条回到原来偏僻闭塞的小村大兴土木,他们带来的外面世界的文明理念和财富效应,功德不会比韩文公兴办一、二所学校的教化作用小,真正要纪念的话,这些千千万万的“富贵还乡人”,是值得纪念的。 & &&&&&& 中国今天的富人不一样,可能是大都钱财来历不明,天天心里不安,在国内发了财,却统统偷偷摸摸转到外面去,最终连人也转到外面去,“富贵不敢还乡,只能锦衣夜行”。发财的时候,学老鼠,发了财以后,成了老鼠。 & &
& (八):潮州美食 & &&&&&& 在潮州,什么都可以担心,唯独吃例外。 & &&&&&&& 走在潮州的街上,无论何时何地,你都可以找到让你的味蕾绽放的各色美食,吃得好,吃得饱,还便宜。 &
& 单看这五花八门的粿印,就该知道潮州的小吃有多少品种了。 &
& 恨只恨,自己肚子太小。 &
& 牛肉丸, &
& 大朥饼, &
& 春卷, &
& 粿条, &
& 云吞, &
& 白皮饼, &
& 还有胡荣泉看家的鸭母捻。 &
& 腐乳饼。 &
& &&&&&&& 说起这腐乳饼的来历,当地还有很有趣的传说。说是此前有个黑心的饼店财主,常想方设法克扣雇工工钱。有一年年关,雇工眼看着辛苦一年又拿不到工钱了,只好愤然离去,临走前,趁天黑将店里所有饼料连同一大罐豆腐乳全部倒到大缸里,搅和在了一起。第二天起来财主一看,饼料已经全混在了一起,心疼舍不得扔,就将就着做成饼,没想到这饼竟然异香扑鼻,成了潮州有名的小吃。这传说不知道是谁编的,至少它有二点教人学坏:一是为富不仁未必不好,没准哪天天上会掉下大馅饼回报你,二是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大可心安理得,没准你会给对方带来惊喜。 & &
潮州牛肉丸,好吃!
回复月影:似滴似滴。
回复小城小民:但是还么去潮州吃过正宗滴
嗯,必须是手工锤的。
回复月影:在潮州现在也很难吃多正宗的牛肉丸了。
马克一下,国庆去。&
回复梨子:祝玩得开心。
&过好!?孬!
&过好!?孬!
回复老马:
回复风的呢喃:
&打算国庆的时候去看看
&回复好摄之徒:祝玩得开心!
深度挖掘潮州~顶一个~~ LZ的巧遇木偶工房不错!
&很不错的游记
&回复szyuewei:谢谢评价!
正在潮州,再看一遍这篇游记。许驸马府相当坑爹,二十块钱一张门票,啥也没有。&
&回复梨子:嘿嘿,在外旅游,被坑总是难免的。
看来版主好喜欢古建筑,彩塘镇的从熙公祠(斜角头)&
&回复摩诃炜:是的。古建筑有着一种特殊的韵味。
回复czm0810:
& 拍的好,观察细微入至 &
&回复gdeast:谢谢鼓励。
回复袁小蚊:谢谢!
你住的是客栈吗?有好的推荐吗?
回复cher想流浪:不是,我一般不预订,走到哪算哪,没法给你推荐,抱歉。
很不错,照片也拍得有新意
回复小城小民的图片:
天后宫香火好旺呀
回复zjsxxhq:是的,相当旺。
回复蓝采儿:
楼主拍的很棒,有没有去喝功夫茶呢?
回复?ヅ末路童话 .?:不喝功夫茶,怎么能算是到过潮州?
回复小城小民的图片:
回复keep walking:很有韵味哦!
陈慈黉故居是怎么前往的?市区容易包车吗?还是有下乡的小巴士?
回复小城小民的图片:好美!
回复小城小民的图片:广东这边,正常来说是不把香火照进来的。迷信
回复小城小民:你当前的位置:&>&&>&&>&
明万历年间,潮州乡贤林熙春在《感时诗》中描述了商业的开拓对当时潮人饮食的影响:
瓦陈红荔与青梅,
故俗于今若浪推。
法酝必从吴浙至,
珍馐每自海洋来。
诗的意思是:用瓦土做成红荔和青梅待客的旧俗,已被时尚的浪潮卷走了。现在的人啊,喝的都是从吴越江浙运来的美酒,珍贵的食材也大多来自海外。
还在元朝的时候,汪大渊在《岛夷志略》中说:&万里石塘,由潮洲(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万里石塘一是指连通东西洋的贸易航线,二是指包括南海诸岛在内的沿途岛屿。为什么万里石塘由潮州而生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条航线是由潮州人开辟出来的。旧时有一句谚语,叫&上至天津,下至马辰&,从正南出了南澳岛海面,就是这条古航道,向东北方向航行称上,可达天津、日本等&东洋&;向西南行称下,可达印尼(马辰))、暹罗等&西洋&。到了明代中期,潮州出现过吴平、林道乾、林凤等很多著名的海商盗寇。他们无视朝廷的海禁,有时驰骋海上,通番贸易,有时占岛为王,攻城掠寨,成为叱咤风云的海上枭雄,所以潮州地方旧志说潮民&逐海洋之利,往来乍浦苏松如履平地&,&驾双桅船,挟私货,百十为群,往来东西洋,携诸番奇货&。这是早期潮州海商的足迹。
在小镇达濠,时光仿佛停滞不前
中山大学的蔡鸿生教授在《清代苏州的潮州商人》一文中说,清代有三种潮州货饮誉大江南北:一是&潮白&,也就是潮州出产的白糖,见张德彝《四述奇》卷十五;二是&潮蓝&,扬州染房使用的蓝色染料,即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所记的&蓝有潮蓝,以潮州得名&;三是&潮烟&,即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描述的&兰花潮烟&,是用泽兰子拌制而成,专供吸水烟之用的皮丝烟。
从清代雍正初年重开海禁起,潮州海商迎来了辉煌的红头船时代。潮州出产的蔗糖,垄断国内市场达两个世纪以上。潮州商帮在国内建立的潮州会馆遍布大江南北,多达20多家,包括北京、天津、苏州、上海、南京、汉口、芜湖、芝罘(烟台)、醴陵、南通、杭州、嘉兴、冕宁(四川)、龙州(广西)、长汀、海口、广州、香港、台湾等。其中清乾隆四年(1739)由潮州商帮和漳州商帮共同建立的闽粤会馆,是天津市最早设立的会馆。潮州商帮在苏州上塘设立的潮州会馆则以规模著称,在苏州历史上所有260座会馆公所中仅次于全晋会馆而列第二位。
到19世纪下半叶,在香叻暹汕(香港、新加坡、曼谷、汕头)之间出现了一条连结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由于主要是潮商发起和经营的,因而被日本著名学者滨下武志称为&潮州人的商业网络&。滨下武志还认为,这个网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红头船大米贸易时代,而且是移民社会的一种发展形态和在商业上的延伸。大约从清代到民国,有大量的潮州人移民到了海外,有研究认为,今天的海外潮人总数已超过1000万人,与潮汕本土的潮人数量不相上下。
世界上最幸福的生活在鱼肚市场的猫
在香港,传统的转口贸易被称为南北行,集中在上环文咸东街与文咸西街。那里也被称为食材的天堂,除了燕翅鲍参肚等高档海味干货,还有元贝、蚝豉、螺片、鱿脯、虾干、鱼唇、火腿、咸鱼、菌笋、发菜、腊鸭等,普天之下只要你想象得到的任何食材,几乎都可以买到。你还能够用潮汕话跟店主们讲价交易,因为他们大部分是潮汕人。在新加坡,晚清广西荔浦人潘乃光在《海外竹枝词》中曾这样描写过新加坡的饮食业:&买醉相邀上酒楼,唐人不与老番侔。开厅点菜须庖宰,半是潮州半广州。&说明远在19世纪,潮菜在海外已经有了一定的数量和影响。
作为潮州人族群的风味菜肴,潮菜最初是伴随着潮商的足迹传遍东西洋的,而后通过南北贸易和移民,吸纳了东西洋各地的饮食精华,包括各种各样的食材和烹饪技法,进而融会贯通并走向成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潮菜在全国各地迅速兴起,其独特健康的饮食理念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按照当代流行的八大菜系分类法,潮菜因为地处广东而归入了粤菜,但已故美食方家唐振常却不以为然。他在《饔飧集》中说:&八大菜系中无潮州菜,大约以为潮州菜可入粤菜一系。此又不然,通行粤菜不能包括潮州菜的特点,凡食客皆知,试看香港市上,潮州菜馆林立,何以不标粤菜馆而皆树潮州菜之名?&为什么潮菜不能够归入粤菜?为什么潮州人无论到哪里都不标榜粤菜而只树立潮菜自己的声名?
就潮州人而言,大概认为粤菜或广东菜其实都是广府菜的别称,是讲粤语的广府人族群的风味菜点,与潮州人所吃的潮菜有明显的差别。还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197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当地大饭店的名厨整理出版一套6册的&菜点选编&丛书,没有把潮州菜汇编到《广东菜点选编》一书中去,而是与福建菜合编为《福建潮州菜点选编》。说明在专家名厨的眼里,潮州菜反而与闽菜存在着更多的共性。
位于粤东一隅的潮州古属七闽,境内土著与闽越人无异,自秦始皇之后虽隶属广东,移民却多数来自福建,所以宋代的《舆地纪胜》说潮州:&虽境土有闽广之异,而风俗无漳潮之分。&潮菜的很多菜品及调料,是与闽南菜共有或者大同小异的,如蚝烙、生腌咸蟹、古法蒸鱼、沙茶酱等;潮菜的很多特点,如善烹海鲜、重汤轻油、崇尚清淡、注重养生等,也同时是闽南菜的特点。只不过到了近代,潮菜融合了海内外更多饮食文化的长处,发扬光大了传统的饮食文化。
菜系之名,实际是上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新名词,基本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属于地域范畴。而旧时菜肴是以族群风味饮食为分界,只有&菜点&和&帮口&(商帮口味)之说,属于族群范畴。历史上潮州人广布于世界各地,新中国之后,由于地理隔绝和社会隔绝,各自生存发展,造成了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最终呈现出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种风格不同的潮州菜流派。潮菜这种在本土之外出现的多流派现象,在其他菜系中是极其罕见的,用流行的菜系理论也是难以解释的,但如果采用族群饮食的视角,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位多年后归国的老华侨,一言不发地坐在汕头市外马路&爱西干面&摊档前,一口气连吃四大碗干面之后突然泪流满面。在老华侨的心里,这种原本平淡无奇的面条已经不是普通的食物,而是凝聚了历史文化的美食。族群饮食,就是这样一些能够引起文化认同感的食物,它们跟语言一样是族群区分的标志,是饮食文化的真正边界。在海内外潮人的心目中,最具潮汕味道的这类饮食大概有下面这些:
卤水类:卤狮头鹅、隆江猪脚、卤豆干
鱼饭类:巴浪鱼饭、红肉米(蓝蛤肉)、冻大红蟹
腌制类:咸膏蟹、腌虾姑、咸厚尔(腌小鱿鱼)
主食类:白糜(粥)、糇饭(捞饭)、番薯糜
面食类:炒粿条、爱西乾面、炒糖醋面
小吃类:猪肠胀糯米、水晶球、老妈宫粽球
粿品类:鼠曲粿、甜粿、鲎粿、菜头粿
甜品类:羔烧白果、甜番薯芋、甜姜薯
杂咸类:菜脯、咸菜、乌橄榄菜、白糖贡菜
丸饼类:牛肉丸、牛肉饼、鱼丸、鱼面、鱼册
主菜类:红炖鱼翅、鸡茸咸官燕、明炉烧响螺
煎烙类:蚝烙、秋瓜烙、佃鱼(龙头鱼)烙
汤菜类:胡椒猪肚汤、清醉竹荪汤、益母草汤
火锅类:牛肉火锅、杜龙(蛇鳗)火锅、鹅肠火锅
鲜鱼类:生炊鲳鱼、红焖乌耳鳗、半煎煮乌尖鱼
虾蟹类:生炊膏蟹、豆酱焗蟹、沙虾炒吊瓜(黄瓜)
干货类:鱼胶、宅鱿、墨脯、乖脯(河豚干)
羹菜类:七样羹、大菜煲、猪肉苦瓜煲、炒芥蓝
水果类:潮州柑、林檎、青皮梨、木仔(番石榴)
贝壳类:薄壳、月姑(西施舌)、血蛤、车白
调味料:鱼露、沙茶、南午(咸土柠檬)、南姜
茶饮类:潮州工夫茶、凤凰单枞茶、普宁炒仔茶
糖饼类:朥饼、腐乳饼、糖葱薄饼、南糖(淋糖)
蜜饯类:柑饼、山楂糕、瓜丁、老香黄、黄皮鼓
&(扫一扫,关注潮人在线官方微信)
相关新闻阅读:
相关热点图片在潮州有什么好吃的?_百度知道
在潮州有什么好吃的?
提问者采纳
潮州手捶牛肉丸:分别是鸭母念、锦绣雀巢、潮州春饼、五香油橄榄、姑苏香腐、上汤牛肉、蚝烙(酥)潮州20道名小 、莲香猪仔巢、金都牌咸菜皇、香酥鸡翅、咸水、萝卜酥、开元善素、香酥沙律卷、糯米饭桃、糍壳、梅花饺、高堂菜脯、潮州墨斗丸
肠粉-据说是潮州的肠粉是十几年前从广州这边传过去的,但又相当不同。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口味,那肠粉也就自然有新的造诣。一张面粉皮,打上一个蛋,加猪肉碎,加萝卜丁,加香姑丝,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笋丁,然后上面浇一层芝麻浆和卤汤。那味道实在让人怀念。一样的肠粉,不一样的口味,个人最喜欢去的是振德街。
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
其他类似问题
1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潮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潮州有什么好吃的_百度知道
潮州有什么好吃的
麻茶 西马路头 杏仁茶 西马路头 鸭母稔 胡荣泉(老字号) 春饼、笋粿 胡荣泉(老字号) 桂花肠 春光上埔(宏兴对面桥入约100米处) 姑苏豆腐 开元路尾 沙茶果 新安街大仓购物门口 糯米猪肠 二支渠中段 芋丝果 西马路头 咸水果 开元路开文书店隔壁 无米果 下西平路(太平办事处路尾) 蚝烙 开元路尾老郑蚝烙 肠粉 西荣路中段(饼干厂铺面) 果汁 最集中是潮州电影院了 牛杂果条 西湖公园对面 炒果条 开元路莲华斋菜馆 或金信旁的&果条西施&(我们封的)
肠粉-据说是潮州的肠粉是十几年前从广州这边传过去的,但又相当不同。潮州人有潮州人的口味,那肠粉也就自然有新的造诣。一张面粉皮,打上一个蛋,加猪肉碎,加萝卜丁,加香姑丝,加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或笋丁,然后上面浇一层芝麻浆和卤汤。那味道实在让人怀念。一样的肠粉,不一样的口味,个人最喜欢去的是振德街。
春饼的皮酥脆,馅咸香,一口咬下去,只...
其他类似问题
1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比较出名的餐厅有:
潮州悦斯美食城、位于潮州大道、
小食相对最集中的地方是 西马路
吃素菜比较好多地方是开元广场 那里有几家素菜馆
潮州城区的小吃聚集地
芝麻茶 西马路头
杏仁茶 西马路头
鸭母稔 胡荣泉(老字号)
凤凰浮豆干 南较路南兴路口
麦生糖 大街顶原开元商场出口对面)
虾酥 枫春市场威盛铺面
猪脚圈 西新路(好象是二巷)
地豆斑、芝麻斑 下西平路家伙巷附近
溪口卤鹅肉 西河路乌痣明
干草水果 南较路口
甘挡(土豆)粿 西马路头(药店那边第一间)
水晶包 枫春市场正门处
宵米 开元市场
南瓜芋泥 西马路中段西马邮局对角
甜汤 胡荣泉(老字号)
北方水饺 市城新路市医院对面
炒冰花 市城新路市医院对面
虾卷 新桥东路西新路口
鱼饺 西马路与打银...
潮州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潮州有什么好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