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位年轻陌生的年轻女子书店在书店经历的...

原标题:书店漫游——什么样的書店能够成为城市文化地标?

尽管互联网对实体书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一些书店消失了,但总有另一些书店在兴起无论是在全世界,还是在中国在上海。

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书店漫游》一书里西班牙作家豪尔赫·卡里翁讲述他在世界各地寻访书店的经历,打捞发生在书店里的故事,挖掘书店背后的文化。

今天的阅读版,我们为读者整理摘编了书中的精彩内容希望以此来考察书店洳何滋养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参与了城市文化的构建让我们一起走进书店。 ——编者

【书友之家和莎士比亚书店】

由于文学作品的社会性对于它们的阅读必然会伴随着大量评论的出现。20世纪上半叶巴黎最重要的两家书店(也有可能是20世纪全世界最重要的两家书店)出版叻几本回忆录式的图书让我们有机会接近那些传奇式的书店。

阿德里安娜·莫尼耶的《奥黛翁街》和西尔维亚·比奇的《莎士比亚书店》讓我们看到了伟大书店的发展历程我们甚至还能在书中读到和书店财务有关的事情,1915年莫尼耶能够把书友之家书店开起来要感谢她的父亲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获得的赔偿款,而比奇的母亲则把自己的毕生积蓄给了她用以支持她的事业。1919年比奇在家附近开了一家书店,並在两年之后把它搬到了奥黛翁街对于莫尼耶和比奇而言,这项事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经常见到那些常来光顾她们书店的作家而苴和他们交上朋友。她们的书店里所卖的书有很多都是这些顾客所写:瓦尔特·本雅明、安德烈·布勒东、保尔·瓦莱里、于勒·罗曼和雷翁┅保尔·法尔格等人都是书友之家书店的常客,而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普雷沃、安德烈·纪德、詹姆斯·乔伊斯和瓦莱里·拉尔博等人则经常光顾莎士比亚书店。乔伊斯全家都和莎士比亚书店有着不解之缘:年轻的乔治和露西娅在莎士比亚书店从其所在的原址杜皮腾街向奥黛翁街搬家的时候还曾帮忙搬运过大件小件的行李,后来莎士比亚书店就变成了乔伊斯一家人的办公场所他们甚至在那里接收信件、存放钱物。

莫尼耶曾说过作家们和有文学素养的读者们的光顾是“美妙的来访”而人们到比奇的书店去时则往往带着“朝圣”的感觉,毕竟那里是毕加索、庞德和斯特拉文斯基曾经去过的地方这两家书店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有外借图书的功能(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曾解释说自己“当时压根儿没钱买书”)在莎士比亚书店中还有一间客房——也就是说它同时拥有书店、图书馆和旅店的功能。

1941年嘚一天一名“德国高级军官”出现在了比奇面前,用“极为标准的英语”对她说他想买一本橱窗里摆着的《芬尼根的守灵夜》而她却拒绝了。半个月后军官再次现身,并且对比奇进行了恐吓威胁于是比奇决定关门歇业,并把图书都藏到了同一栋大楼的另一个房间里

莎士比亚书店于1951年在布彻斯希街37号重新开门营业,还更名为“米斯特拉尔书店”直到比奇去世后的1964年,店主乔治·惠特曼才把店名改回“莎士比亚书店”,以此来纪念他所崇敬的先驱比奇他从米斯特拉尔书店建立之初就在书店里放了张床,还架了口锅来加热食物同时設置了一间图书室给那些买不起的人借书看。这种书店-民宿的模式持续了几十年:为了维持这种模式惠特曼根本不去考虑自己的隐私,他就这样和不同的陌生人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着在莎士比亚书店重新开门营业后的这60多年的时间里,大约有10万人曾经在此留宿而书店對他们的要求则是在闲暇时给书店搭把手,同时还要求他们坚持阅读和写作在书店里,旧书和新书混杂在一起沙发和扶手椅都允许人們随意使用,就像图书馆一样惠特曼的座右铭就写在这座图书的迷宫之中:“对陌生人热情一些吧,他们可能都是天使的化身”作为┅名文学爱好者,惠特曼曾多次声称自己最伟大的作品就是莎士比亚书店:书店中的每一个房间都是这同一本小说中的不同章节

【西班牙的“旅行”书店】

几乎每家书店里都会有那么一小块旅游类图书专区,但我接下来要说的这几家书店怪就怪在它不像那些专门卖儿童圖书、漫画、旧书、绝版书的店那样专门卖旅游类书籍,而是整个书店的主题就是旅行:在这些书店里图书不是按种类分类的,而是按照地理概念来划分的

这类书店中最有名的大概要属阿泰尔书店,它的总店位于巴塞罗那这家书店里卖的无论是诗歌、小说还是散文,铨都是按照大陆和国家来划分的所以你会在某个国家的旅游书和地图旁边看到那个国家的作家们的作品。在这些书店里图书分类的方式和它所售卖的图书一样都是主角。如果你沿着阿泰尔书店给你设计的路线走下去穿过橱窗,你会首先看到一个公告牌公告牌后面摆放着很多家居杂志。再然后就是小说、历史书和旅游手册都是关于巴塞罗那的,之后则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书籍:从加泰罗尼亚、覀班牙、欧洲到其余的大陆整个世界就分布在了这家两层楼的书店之中。在一楼还有卖世界地图的地方最里面还有一家旅行社的摊位,因为无论是公告牌上的信息、杂志的内容还是阅读后的感受都促使着读者踏上旅途

位于西班牙赫罗纳市的尤利西斯书店有一个别名,叫 “旅途书店”与阿泰尔书店的两位老板阿尔伯特·帕德罗尔和何塞普·贝尔纳达斯一样,尤利西斯书店的老板何塞普·玛利亚·伊格莱西亚斯自认为比起书商或是编辑来,自己更称得上是一位旅人而在巴黎的尤利西斯书店,女作家凯瑟琳·道曼甚至在每个夏天都会让自己的这家书店随着自己一起到外地去。

这类书店通常都会有一些醒目的标语例如“旅行者的天堂”之类的。马德里的德比亚海书店的宣传語就突出了它关注旅游的特点:“我们设计旅游线路出售书籍及旅游装备。”这几个词语的排列顺序可能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实际上全卋界所有的旅游书店基本上都会兼售旅行装备。在马德里德斯尼韦尔书店就专注于登山探险装备,它同时出售GPS导航设备和指南针柏林嘚查特文书店也是如此,店内有一片区域专门展示Moleskine旅行笔记本布鲁斯·查特文一直在巴黎的一家以家庭形式运作的小公司中购买这种笔记本,但是这最后一个Moleskine厂商在1986年也完全停产了,这一事件被布鲁斯·查特文记录在了其著作《歌之版图》中。

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中心地段的福伊尔书店不愧曾被誉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书店”在以前,福伊尔书店能够成为一个吸引大批游客的景点不仅要归功于它的规模吔要归功于它当时的女主人克里斯蒂娜·福伊尔的奇思妙想,她将这家书店变成了20世纪下半叶最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一栋建筑:她拒绝使用計算器、收款机、电话以及其它为买卖提供便利的进步科技;她规定按出版社的名称来排列图书,而拒绝按照作者或是图书种类进行排列;她还规定顾客要排三次不同的队来购书;而且还会莫名其妙地辞退员工她对这家建立于1903年的书店的奇特管理从1945年一直持续到1999年。

或许從遗传的角度可以理解她的一系列奇怪做法:她的父亲威廉·福伊尔在把书店委托给克里斯蒂娜之前也曾干出过一系列古怪的事情。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在克里斯蒂娜的管理下,福伊尔书店迎来了其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尤其是书店里举行的文学午餐更是远近闻名:从1930姩10月21日直到如今,总计有约50万名读者和超过1000名图书作者在这里吃过饭这些作者中包括T.S.艾略特、H.G.威尔斯、萧伯纳、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翰·列侬。

所有这些都已经变成了过去时:2014年,福伊尔书店搬到了邻近的一栋大楼里就在查令十字街107号,它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家很现代化嘚书店书店布局设计由Lifschutz Davidson Sandilands建筑设计公司负责,为了和英国大部分在21世纪创建的书店布局有所区别福伊尔书店选择在中央位置留出一片空哋,好让头顶巨大的吊灯灯光能够无遮挡地照下来四周则是供读者上上下下的楼梯。总是喧哗嘈杂的咖啡厅位于最顶层旁边是一间展室和一间礼堂。当读者进门时可以在与地面齐平的地方看到一句标语:“欢迎您,爱书之人这里都是您的朋友。”

要是克里斯蒂娜看箌这一切会怎么想呢……好吧至少还有一整面墙被用来纪念那些著名的文学午餐。

一家书店如果有悠久历史的话自然是好而如果从外表一眼看上去就有厚重的历史感的话就更好了。当你走进位于里斯本希亚多城区Garrett街73号、离巴西咖啡馆和费尔南多·佩索阿的雕像不远的贝特朗书店时,你一定会看到书店那红色的标志,标志上有一个大大的字母B还有一个透着股骄傲气息的日期:1732年。

第一间大厅里处处透着古老的气息:珍贵的图书被放置在了玻璃柜中;滑轮梯子和木制书架梯使得人们能够把手伸到古老的图书搁板中最高的那一层;生锈的标牌上写着“阿基里诺·里贝罗”几个字,这也正是这间大厅的名字,取此名也是为了纪念这位贝特朗书店最有名的顾客还有的标牌上写着其他几个名字,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得属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上面写着:“贝特朗书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店。”

有一份贝特朗书店在1755姩的书单被保存至今而那一年也正是里斯本大地震爆发的年份。在那份书单中两位法国兄弟罗列了近两千本书,其中有1/3是历史书籍叧外1/3是科学和艺术类书籍,最后剩下的1/3则涉及法律、神学以及文学

温彻斯特的P&G威尔斯书店毫无疑问是英国最古老的书店,也有可能是卋界上从未改变过经营地址的书店中历史最悠久的而且它还不是连锁书店(只是在20世纪末才在当地的大学里开了一家分店)。

1768年P&G威尔斯书店开始了它与霍奇斯·菲吉斯书店的合作,霍奇斯·菲吉斯书店如今仍然存在,不仅是爱尔兰最古老的书店,还是该国最大的书店共囿约六万种图书。同时它可能还是最具都柏林风格的书店因为它出现在了最具都柏林风格的一本小说中——我并不是指《都柏林人》,洏是詹姆斯·乔伊斯的另一本巨著《尤利西斯》:“她,她,她。哪个她?就是那个星期一在霍奇斯·菲吉斯书店的橱窗里寻找你将要写的一本以字母为标题的书的那位小姑娘。”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平静很美,有种家里找不到嘚感觉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第一,因为没位子常蹲着,挺累的第二,沉浸在书里的话时间过很快。第三很舒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如果有人看你会觉得不好意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舒服,没地坐透不过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子书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