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各种好用的宝宝厌食症症状的症状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长时间内食欲不振,厌恶或抗拒进食,尤以学龄前儿童多见。小儿厌食症多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缺乏、多种慢性疾病等都会导致小儿厌食。1、大多数的厌食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零食过多、餐前饮用大量饮料、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如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等不良的习惯,可以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使患儿食欲减退。2、家长长期强迫进食的恶果。这些家长他们常常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体重增长不快,进食量过小等,强迫小儿进食。大大影响了小儿的情绪,产生了&进食等于受罪&的错觉,并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拒食,最终发展成厌食。3、多种急、慢性疾病常常伴有厌食。全身性疾病如结核病、胶原病、贫血及一些慢性感染等,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功能不全、高血压、酸中毒、尿毒症、心功能不全以及消化道淤血,以及各种原因的腹泻及慢性便秘等都是常见的原因。4、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小儿厌食。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氨茶碱等。或服用过量导致中毒,也会引起小儿厌食。5、缺锌也可导致厌食。若厌食的小儿找不到其它可以解释的原因时,可做血锌或发锌的浓度测定。为了避免小儿患厌食症,家长需要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餐前不吃零食,专心用餐,不偏食不挑食;家长也要注意不要强迫小儿进食,以免小儿对进食产生恐惧,导致厌食。
小儿厌食症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小儿食欲减退抗拒进食,除此之外,厌食症患儿还会出现频繁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小儿厌食症其实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小儿厌食症会有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如下:积滞不化:患儿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脾胃气虚:患儿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胃阴不足:患儿口发干,宁愿多喝饮料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小儿厌食症症状表现也不一:1、由于乳食喂养不当引起的厌食症,患儿常吐奶,口中有酸味,脘腹胀满,大便酸臭,舌质红、苔白腻。患儿常呕吐酸腐食物残渣,按压可感到剧痛,大便腥臭,舌苔白腻,指纹多见紫滞。2、痰湿滋生型厌食,患儿形体消瘦或虚胖,不思饮食,呕吐痰涎,大便稀,面无光泽而苍白,舌苔白腻,脉濡滑,指纹淡红。3、虫积伤脾型厌食,患儿面色苍黄,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欲饮食,嗜食异物,睡眠时,腹痛腹胀,大便不调,巩膜上有蓝斑,面有白斑,唇口生白点等。
大多数情况下厌食症是由于心理原因导致小儿不愿进食的一种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小儿的进食情况,判断小儿是否患厌食症。在确诊小儿患厌食症前,必须先排除小儿是否有或内科慢性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等疾病都会引起小儿厌食症,等到疾病痊愈后,厌食就会跟着改善,所以必须对上述疾病进行。要从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化验检查深入了解,以除外消化系统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对消化道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判断:1、看年龄。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败血症、结核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年纪稍大的小儿要特别留意其饮食的习惯和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为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小儿容易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喜欢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厌食症;2、看食欲不振的程度。如果是轻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零食过多或者天气、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厌食症或者其他潜在疾病;3、有无症状出现。若小儿有轻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泼、愉快,多属正常情况。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疼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4、的检查。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找到是因为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症,也有助于判断。一般来说,缺锌容易导致小儿厌食。若家长经过观察发现小儿确实患厌食症,则需要带小儿到医院就诊,寻求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积极纠正小儿不当的饮食习惯,逐步让小儿恢复正常饮食。
治疗小儿厌食症需要针对发病原因对症处理。若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厌食症,应改正不良饮食习惯,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可配中药成方让小儿进服,达到开胃健脾的效果。若是由于缺乏或疾病导致的厌食,家长需为小儿补充微量元素,并积极治疗疾病,让小儿尽快康复。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1、中药内服法:包括服用汤剂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汤剂可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苍术、、佩兰、藿香、半夏、枳壳、神曲、鸡金、等,脘痞腹胀者,可加菜菔子、木香;湿热困阻者,可加薏苡仁;呕恶不适者,可加砂仁、叩仁。中成药可用化积口服液、消食健儿糖浆等。2、针刺疗法:刺四缝穴,常规消毒后先刺出液体挤出,至刺出血为止,3天后重复一次。3、穴位注射疗法:可用1mg,分别注射左右足三里穴。4、疗法:运用推脾经、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方法治疗。5、外敷疗法:运用中药散剂如胡黄连、神曲、枳壳、木香、陈皮等药研末而成的“开胃散”,外敷脐部治疗。6、补锌: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喂养小儿,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除了配合治疗外,家长也应逐步改正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才能有效避免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的推拿治疗
小儿厌食症中药应正确诊断病因和治疗原发病。对症治疗应着重恢复小儿的消化功能。主要用中医疗法、针灸疗法、捏脊疗法。在此同时注意改善饮食内容和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并纠正家长对小儿饮食的不正确态度。必要时可给硫酸锌10mg,放糖浆内饲婴,每日1-2次。如检查血锌低下,可用硫酸锌2-3mgkg·d,疗程1-3个月。锌能使味蕾细胞迅速再生,改善味蕾的敏锐度,又能提高消化功能,对缺锌的患儿有效率高达90%以上。中医疗法:中医称厌食为纳呆,主因脾胃功能失调。由于脾胃素虚,或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所致。临床分为虚、实两证:偏实证者治以消导为主;偏虚证者治以调补为主,并结合临床随症加减。实证:因停食停乳引起脾胃失调,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手足心热,睡眠不安,腹胀或腹泻。舌苔黄白腻,脉滑数。治以消食化滞化,常用保和丸方加减。处方举例一:藿香9g,胡连3g,6g,建曲9g,焦山查9g,茯苓9g,鸡内金9g处方举例二:9g,川明参9g,鸡内金9g,苡仁9g,稻芽9g,9g。虚证:体质虚弱或久病元气耗伤,致使脾胃消化无力,食欲不振,面黄肌瘦,精神倦怠,乏力,或大便溏稀。唇舌较淡,舌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无力。治以健脾益胃法。常用理中汤加减。处方举例一:党参9g,白术9g;茯苓9g,草蔻3g,干姜3g,生谷,麦芽各9g。处方举例二:党参9g,茯苓9g,焦术3g,甘草3g,焦查6g,川朴3g,生麦芽9g。加味法:以上二证均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1)潮热加骨皮9g,白薇9g;(2)腹泻加山药9g,莲肉9g;久泻加赤石脂9g,诃子6g;(3)消瘦不思食加启脾丸继服;(4)气逆加砂仁3g,千年健9g;(5)虚甚加黄精9g;(6) 腹胀加莱菔子3g;(7) 厌食顽固者加丁香1.5g;(8)婴幼儿停食停乳或加一捻金,每次0.3-0.6g,日2-3次;(9)出汗多者加生牡蛎15g,浮9g。
1、让宝宝吃各种不同口味、颜色和口感的菜,这会让宝宝总是对饭菜很感兴趣。即使是很小的宝宝也会因为每天吃相同的东西而感到厌烦的。2、当宝宝吃得很好的时候要表扬他。3、给宝宝提供健康零食,宝宝每天消耗大量的能量,因为他们每天动来动去,所以营养丰富的零食来补充宝宝的能量,比如水果片(新鲜的或干制的)、天然、米糕、条。4、不要给宝宝吃快餐食品,如果在就餐时间带着宝宝出去转转,您最好随身带一些健康食品,这样您就不必依赖快餐店了,薯条、汉堡包、香肠都是高脂肪、高盐、高糖分食品,而且含有很多添加剂,应该避免食用。5、别把甜食当奖励。如果您想让宝宝喜欢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自己首先要大量吃这些食物以给宝宝树立榜样。如果您总是把饼干和巧克力当作零食,并且把甜食作为奖励(这些食物会使宝宝越来越喜欢吃甜食,并使他们长出龋齿),不要指望您的宝宝爱吃水果。您可不能为了宝宝吃水果和蔬菜而跟他讨价还价,这会形成一个难以改变的习惯。6、给宝宝喝的饮料中,水是最佳和最提神的,所以要把水作为首选饮料。如果宝宝的食欲不是很好,在他吃饭前就不要给他喝含糖太多的饮料,因为喝这些东西会使他感觉不到饿。妈妈们注意:Tips1:进食看总量而不是一餐两餐当宝宝拒绝妈妈给他准备的食物时,您的反应不要过于激烈,这只说明他不想吃罢了,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不要将吃饭变成拉锯战”,把吃饭的时间延长30分钟。如果您觉得宝宝吃得还不够,那在1-2小时后,再给他吃一些零食,例如水果或者牛奶,一天三顿主食再加上两顿零食就足够了。一些孩子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拒绝某种食物,不要为此担心,只要总体的饮食情况是均衡的就行。Tips2:如果宝宝看到碗里的饭太多,会感到厌烦。妈妈其实可以给他换一个大一点的碗,或者装少一点的饭,让宝宝从心理上先接受,以后逐渐增加。这就是聪明妈妈的做法了。Tips3:不要给宝宝吃含过量的饱和脂肪、食盐和糖的油炸食品,最好以蒸烤的食品取代之。加工食品中的盐、糖和人工调味剂的含量很高,所以要给宝宝吃新鲜的食品,包括以下四类:(1)鱼、肉、鸡蛋和其他富含的食物;(2)牛奶、酸奶和其他奶制品;(3)大米、马铃薯、面包、和其他;(4)水果和蔬菜。
【处方1】来源 《中医杂志》组成 炒神曲、炒麦芽、焦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内金5克,共研细粉。用法 上药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调成稠糊状,临睡前敷于脐上,再用绷带固定,次晨取下,每日1次,5次为1疗程。不愈者,间隔1周,再行第2疗程。兼症药物加减:乳食停滞,加陈皮6克,酒大黄5克;水湿困脾,加白、薏苡仁各10克;先天不足加人参3克,干姜5克,灸草6克;脾胃虚弱加党参、各10克,白术6克;恶心呕吐,加半夏、藿香、枳壳、诃子各6克;大便稀溏,加苍术10克。主治 小儿厌食症。【处方2】来源 《河北中医》组成 生杏仁去皮,栀子,小红枣(男用各8粒,女用各7粒),黍米一小撮。用法 将黍米和红枣放入碗中,加适量水,上锅蒸20分钟,取出,待凉后,将枣核去掉,再加入杏仁和栀子粉,共捣如泥状,平摊一块黑布上,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24小时后去掉,以皮肤出现青色为度,连敷2贴。主治 小儿厌食症。【处方3】来源 《辽宁中医杂志》组成大黄、大白、白蔻仁、神曲、麦芽、山楂、良姜、陈皮各等份,共压细粉,用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用法 每次取莲子大药膏置于一块4.54.5厘米橡皮膏中央,药膏对准脐心贴敷,四周粘牢,每次敷8-12小时,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主治 小儿厌食症。【处方4】来源 王宜新等。组成 白术150克,茯苓150克,炙附子50克,干姜50克,神曲100克,生山楂100克,麦芽100克,用500毫升水浸2小时,煎30分钟,取滤液,再加水复煎1次,两次滤液混合,浓缩成稠液,加黄连粉60克,肉豆蔻粉60克,烘干压粉,装瓶备用。用法 每次取药粉0.1-0.3克放入脐中,上压一干,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用3天停3天,1周为1疗程,连用1-2疗程。主治 小儿厌食症。【处方5】来源 魏振装组成 木香、白术、生山楂等20余种中药,经科学加工,取18克药料装入布袋内制成药芯,将药芯装入小儿兜中,做成脐疗兜。用法 药芯中心对准脐部佩戴,只白日应用。主治 小儿厌食、腹泻、、夜惊。
小儿厌食症并非实质病变,患儿多是出于心理原因不愿进食。因此,对于厌食症患儿,并无太多饮食禁忌。在保证营养均衡丰富,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维生素、无机盐的前提下,家长可以尝试将食物做得可爱精美些,可选择具有酸味和香味的食物,帮助小儿开胃,增强食欲。可以尝试一些食疗方:小儿消食粥:材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做法: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于铁锅,文火炒焦,取出压碾成粗粉,置于沙锅,加水煮成粥。不满1岁,每次取10克消食粥,每日3次;2-3岁,每次取20克消食粥;4-5岁,每次取30-40克消食粥食用。调味可加适量的奶粉和白糖。功效:健脾消食。主治小儿厌食、。苡米粥:材料:扁豆20克,淮山药15克,苡米10克。做法:将扁豆、淮山药、苡米等洗净一同放入沙锅,加水煮沸,文火煮成粥。每日1次,连服5-7天。功效:和中健脾,消暑化湿。主治小儿厌食。萝卜酸梅汤:材料:鲜 50克,酸梅5枚,盐少许。做法:先将胡萝卜洗净,切片,加清水1大碗,同酸梅共煮,煎至半碗,加食盐调味。功效:生津养胃,促进食欲。对于津液不足、厌食的患儿效果甚佳。橘皮山楂茶:材料:橘皮15克,焦山楂、莱菔子各10克。做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2岁以下小儿药量减半。功效:健脾开胃,化食理气。适用于小儿厌食。八仙糕:材料: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各150克,党参50克,粉1000克,麻油100克,白糖250克。做法:将芡实、山药、茯苓、白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党参,晒干后共研为细粉,过筛。把上粉同糯米粉、白糖及麻油一并拌和均匀,然后加水适量,如常法揉成面团,压入木模,做成小饼块。把小饼块放入蒸笼内,蒸熟后晒干,备用。每日早晚空腹食用,每次1-3块,用开水调服或嚼服,连服半月。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致的厌食,泄泻,消化不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形体瘦弱等。炖苹果泥:材料:苹果1个。做法:将苹果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放碗内加盖,置锅中隔火炖熟,用汤匙捣成泥状,喂幼儿服食。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家长还可以买一些山楂片给小儿吃。山楂片味酸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小儿也喜欢吃。但注意不要让小儿吃过多山楂,以免伤胃。
厌食症患儿长期食欲不振不愿进食,身体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生长发育受到极大影响。为了防止小儿患厌食症,家长应积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研究表明,纯喂养的小儿很少会出现厌食的情况,因此最好母乳喂养小儿至半岁再行戒奶。在时,也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操之过急。对于1岁以下的小儿,若无特殊需求不必添加补药和补品。2、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适当控制零食。饮食合理搭配。每餐要求荤素、粗细、干稀搭配。讲究烹调方法。后,小儿消化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就要求饭菜做得细、软、烂;随着年龄的增长,咀嚼能力增强了,饭菜加工逐渐趋向于粗、整。3、防止挑食和偏食。其次小儿喜欢吃的饭菜要适当地限制,防止过食损伤脾胃。还有要经常变换饭样,使小儿有新鲜感,提高他们的食欲。4、节制冷饮和甜食。中医认为冷饮损伤脾胃,西医认为会降低消化道功能,影响消化液的分泌。甜食吃得过多也会碍胃。这两类食品饱腹作用强,影响吃正餐,所以要有节制。5、改善进餐环境。进餐时大人过多地说笑,听广播,看电视,容易转移小儿吃饭的注意力,应排除各种干扰,让小儿专心吃饭。小儿进食父母不能过多干涉,也不要强迫小儿吃当时不爱吃的饭菜。另外,尽量让小儿与大人共餐,提高小儿进餐的积极性。6、保证充足睡眠,适量活动,定时排便。合理的生活制度能诱发、调动、保护和促进食欲。7、积极治疗因疾病导致的小儿厌食。如果小儿是由于疾病导致食欲下降,需要及早治疗疾病,病愈后小儿食欲自然会增长。此外,家长是小儿的榜样。在和小儿一同进餐时,家长不要出现挑食、暴食或不食等行为,以免小儿学样,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
相关知识点
相关专家解答
小孩厌食主要是拒吃某种食物、挑吃自己喜欢的饭菜、不愿尝试新的食物和对食物缺乏兴趣等。有时还会有有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症状伴随发生。做父母的要多些耐心培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教育宝宝养成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家长要先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儿科或消化内科进行全面细致检查,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铁、缺锌。因原发病引起的厌食,则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饮食要规律,定时进餐,保证饮食卫生;生活规律,睡眠充足,定时排便;营养要全面,多吃粗粮杂粮和水果蔬菜;节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饮料。还要改善进食环境,使孩子能够集中精力去进食,并保持心情舒畅。请不要盲目吃药,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病情,适当服用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中、西药。
妈妈平日里可以用北沙参和粳米一起熬粥,食疗的效果很不错。因为北沙参有很好的养胃生津的作用。也可以给孩子喝一些鲜梨汁、鲜藕汁等饮品,可以起到滋润阴津的作用,不要让孩子喝冷冻饮品,会损伤脾胃之气。另外,也可以在饮食上多吃些百合,可以煮粥,也可炒菜,百合具有很好的养阴润燥的功能。
你家宝宝的情况没那么严重的,没必要去扎针,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两岁以内都是以奶为主的,吃奶也不是什么坏事啊,既然你的宝宝爱吃奶,那就可以让他多喝奶,饭、粥等固体或者其他半固体食物就作为副食一点点的让宝宝适应就好。只要宝宝的体重不下降,身体健康,精神好,那就是没问题的。
妈妈要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饮比如说吃饭要定时、定位、基本定量等。一般来说,宝宝1岁以后,一日几餐的进餐时间都要相对的固定,年幼的小孩由于因为胃比较小,一次不可能摄入更多的食物,那么,宝宝妈在两餐之间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点心补充营养和热能。
相关网友问答
相关词条712
联系编辑:吴佳子
联系邮箱: .cn (#改为@)
联系电话:02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厌食症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