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卫河的卫河和修武的大沙河有什么关系?

卫河的源头考证_百度知道
卫河的源头考证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卫河,汉称白沟,隋称永济渠,宋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 通常所说的卫河是指新乡合河镇至河北馆陶县称沟弯一段,河南省志·地理志谓:长347公里,其中在河南省长240公里; 河南省志·水利志谓:河道全长344.5公里,流域面积14970平方公里。在河南省境内河长2865公里,流域面积14580平方公里。 。合河镇至皂角树一段100公里,当地称运粮河。 关于卫河的发源,业界曾有三种说法。一说发源于博爱县之皂角村,这里是原运粮河(古永济渠,引沁水的人工河道,在大沙河源头下游)的起源处。历史上的运粮河由此东北流汇合新河、沙河、门河、洪水河至新乡县合河乡与卫河相接,这是按“河源唯远”的观点而定的卫河河源,后来,随着运粮河的改道,这种观点已成为史话。二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乡。夺火在陵川县城南35公里处,原名铎壑,因春秋时为铎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讹传,演变为夺火。此处高山林立,沟壑比比,古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运粮河改道以后,卫河上游的主要干流为大沙河。三说辉县市百泉为卫河之源。其实百泉只是卫河上游支流百泉河的源头。在辉县市境内注入卫河。大沙河上游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坡陡、水急,新中国成立前又无固定河槽,灾害频繁。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治理,并在上游的太行山中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群英水库。而群英水库的上游,正是净影峡谷。从卫河的所有支流来看,卫河显然不可能发源于百泉,因为这些支流都处在百泉的上游,而大沙河是卫河的第一个支流,理应成为卫河的源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洹水(今安阳河),在冯宿以上同今河道,以下往东北流,至回隆附近入黄河。
漳水(今漳河),由讲武城往东北流,经临漳北、成安东,至广平北入黄河。
由宿胥口北流之水,形成了黄河的主流,而余波顺古道东流,称为漯川。宿胥大河与漯川合称“禹骊二渠”。
此时,漳卫河系属黄河水系,尚未形成海河水系。西周末年,中国经济中心向东转移,各诸侯国相继筑堤,“壅防百川,各以自利”。因而黄河下游漫流区日益缩小,九河逐渐归一。由于堤防约束,河床淤高,黄河于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今浚县)图2-2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示意图
宿胥口决徙,宿胥大河断绝,黄水全行于漯川。自宿胥口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省滑县东北)与漯川分行,东经今滑县、濮阳、内黄东南、清丰北、南乐西北、大名东、馆陶东北折向东行,经高唐西南折向北至沧县后,合禹河(漳河),在天津以南入海,这是有史记载的黄河第一次改道。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见图2-2。这次改道使海河平原水系由众流归一的局面变成分流入海的局面。
图2-2周定王五年黄河改道经行地区示意图
第三节卫河
一、河道变迁
卫河支流繁多,主要有:大沙河、淇河、汤河、安阳河等。
(一)大沙河
大沙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镇,流经河南省博爱、焦作、武陟、获嘉、辉县,经新乡县西永康北入共产主义渠,全长115.5公里,流域面积2688平方公里,其中山西省716平方公里,河南省1972平方公里。
大沙河属山洪河道。由于山洪暴发,冲带沙石,沁河多次决口,形成石河,故得名大沙河。大沙河左岸承泄太行山区洪水、右岸承接沁河以北平原涝水。
大沙河,坡陡、流急。建国前无固定河槽,沿河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年间沁河决口6次。民国期间多次决口,特别是1947年,国民党为阻止解放军,扒开沁河大樊口堤,淹地38万亩,53个村庄受灾,5.7万人无家可归。建国后,1953年有修武、武陟两县在距河心400米处筑堤防洪;1955年、1959年新乡地区水利局又扩挖行洪断面;1964年、1978年又进行扩挖并兴建桥、涵、闸等工程,除涝标准2~10年一遇,现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最大行洪流量可达980~1260立方米每秒。
(二)淇河
《水经注》载:“淇水出河内隆虑县西大号山”即今河南省林州市境内。《续行水金鉴》载“淇水上源出山西省平顺县南陵川,??”。1997年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编纂的《卫河防洪预案》载:“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方脑岭,流经陵川、辉县、林州、鹤壁、淇县、浚县,于淇门注入卫河。”
淇河属山区河道,比降在1:100~1:200之间,流域面积为2142平方公里,河长160公里,主要支流有淅河。上游为山区,河水顺山峡而下,河道弯曲,比降大,流速快,水冲卵石阵阵有响,因此人们也叫它响石河。淇河石河岸以下筑有堤防,石河岸至淇门段河道长27公里,其中左岸堤防22.7公里,右岸堤防20.4公里,一般左堤高出右堤0.5米左右,以确保左堤为原则。河道安全泄量为700立方米每秒。当淇县阎村流量超过800立方米每秒时,即自然分洪(阎村附近约500米无堤防)进入良相坡。左岸枋城附近设有300米的口门标志,是扒口分淇河洪水入共渠西滞洪区上片的位置。
(三)汤河
《水经注》载“荡水出河内荡阴县西山东,荡水出县西石尚山,??。”并注解“石尚?36 山即牟山”。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1997年编纂的《卫河防洪预案》载:“汤河发源于鹤壁市孙圣沟,流经汤阴、安阳,在内黄县西元村汇入卫河。”汤水本名荡水,唐贞观初以水微温改曰汤水。
汤河全长73.3公里,流城面积1287平方公里。其中流经内黄县段又叫:印L篮游髁黉亢樱辖游篮樱币园惭艉游纾厥莆鞲叨停┕闾饭岽┢渲小L芬晕骰旧鲜羯角鸬厍婊620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48%;铁路以东,除火龙岗环绕其东南界外,基本属平原地区,面积约650平方公里。较大支流左岸有h河(流域面积516平方公里)在四伏厂汇入,右岸有永通河(流域面积353平方公里)在双石桥汇入。流域内,有伏通坡、万亩坡、基店坡、方庄坡、广润坡等洼地。
汤河在铁路以西无堤防,铁路以东右岸有堤防,左岸于周流东开始有堤防。左堤顶宽2.0米,右岸顶宽2~3米,堤高2~2.5米。汛期,当洪水满槽后,在周流以西向北自然漫溢入广润坡滞洪区。汤河双石桥左岸留有导洪口门,1956年、1963年均在此扒口,洪水直入广润坡。目前,干流排洪能力为150立方米每秒。
(四)安阳河
安阳河亦称洹河、洹水。《水经注》载:“洹水出洹山,山在长子县也。”《辞海》(1999年版)载:“洹水源出林州市隆虑山。”《畿辅安澜志》载:“安阳河一名洹河源出林县洹山。”1997年河南省豫北水利工程管理局编纂的《卫河防洪预案》(初稿)载:“安阳河发源于林州市的黄花寺。”
安阳河,西接太行山麓,南接淇、汤两河,北界漳河,东西横贯林州市、安阳县,全长约164公里,流域面积为192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0%。河道上游谷深沟宽,坡降陡,洪水汇流快而猛。中下游坡降渐缓,河槽狭小,泄水不畅,易决口、漫溢。左岸铁路以西系山区,支流有粉红江、天喜河等,右岸水冶镇以东地势平坦,为历史悠久的万金灌区,铁路以东地势低洼。下游有崔家桥滞洪区。
安阳河在高平出山后,折向东流经孝民屯,于安阳市与京广铁路相交,又经柴村、冯宿、豆公,于内黄县李大晁汇入卫河。孝民屯以上洪水不出槽,历年无水灾发生;孝民屯以下河槽逐渐变浅而窄,比降由陡变缓,两岸始有堤防。左堤向下至柴村中断,至豆公复见,直至入卫处堤防较为完整。右堤较坚固,自安阳市至冯宿堤防由小变大,顶宽2.0米左右,高1.5~3.0米左右(蔡村以东较高);冯宿至豆公有小堤,豆公以下堤顶宽2~4米。
安阳河至柴村附近泄量超过250立方米每秒时,河槽即不能容纳,洪水则向北漫溢,入崔家桥滞洪区。1963年洪水,安阳站最大流量1150立方米每秒,两岸分别在曹马、柴村、杨家集、永和、伏恩、豆公等47处决口,冯宿以下断续漫溢,崔家桥滞洪区滞洪。
三、排水沟
(一)孟姜女河
孟姜女河兴起于战国时代。它是一条排泄武陟、获嘉、新乡、汲县、古阳堤以北坡洼洪水的自然河道,也是历代黄、沁两河易决,洪水夺卫的河道。清代以前,称此河为“沁河故道”。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新乡县呈请河南省,照会汲、延两县开挖此河时,才以民间故事:“秦时孟姜女从陕西到山海关万里寻夫,哭经此地”而定名孟姜女河。
1930年京汉铁路的修建,特别是1950年人民胜利渠的兴建,把起源武陟木栾店,流至新乡县东营村的孟姜女河分成东、西两支,即:总干渠以西称西孟姜女河,以东称东孟姜女河。
1、东孟姜女河
起自新乡县郎公庙小河村北东三干渡槽,中经延津小店至汲县城关入卫河,长33.8公里,流域面积383.8平方公里。建国后,该河是排除内涝积水和引黄的主要退水渠道。从?37 1952年至1956年曾五次清淤治理,按10年一遇除涝标准扩宽加深,口宽达35~40米,河底宽6~7米。
2、西孟姜女河
源出武陟县乔庙乡陈堤村,经获嘉、新乡县,由新乡县北关入卫河,长45.5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该河是季节性河流,冬春干枯,夏季雨期一片汪洋,它是沿河各县的主要排涝河道。
1958年共渠的开挖,于获嘉县程操村将西孟姜女河截为两段,上段入共渠改称武陟二干排渠,下段自程操村至新乡市西高村入卫河,仍称西孟姜女河,长29.4公里,底宽2~8米,深3~4米不等,比降约1:3000,可排192平方公里的涝水,排涝标准5年一遇,除涝流量为43立方米每秒。
建国后,原西孟姜女河故道自路庄以下,河床宽阔,岸垂扬柳,甚宜游玩,随着新乡市城市发展和市政建设的需要,1978年城建部门将其连同环城河均复盖为地下河,上面建成公园和住宅区,东西留一通道命名为“孟姜女路”。
(二)长虹渠
长虹渠以前亦称新镇坡渠,南起卫辉市徐家堤,向东入浚县境,北至滑县道口西泄水闸入卫河,跨卫辉市、浚县和滑县。全长42.3公里,在柳围坡内为23公里,流域面积350平方公里。
清乾隆及光绪年间,进行过疏浚。建国后,1952年4月至5月,河南省组织浚、滑、延、汲四县民工扩挖长虹渠,并开柳围坡相通。1955年、1956年特别是1963年大水后,进行了治理,1964年河南省新乡与安阳两专区达成以下协议:长虹渠按3年一遇标准治理,设计流量为26立方米每秒。现在它是卫河中游坡洼长虹渠滞洪区的主要排水渠。
(三)浚内沟
浚内沟自浚县大缮揭员保骶!⒛诨屏较赜谀诨葡卮罅醮逦魅胛溃26公里,排水面积212平方公里。
建国后,经1952年、1956年两次疏浚,最大排水能力达17.3立方米每秒;1963年大水后,1964年、1971年、1982年又多次疏浚,目前排水能力达54.3立方米每秒,最大行洪流量达158.6立方米每秒。浚内沟入卫河处无控制工程,其豁口宽约800米,小滩坡滞洪后可通过浚内沟相机向卫河泄洪。
(四)硝河
《畿辅安澜志》载:“硝河在清丰县东南十八里,水流无源,盈涸不时,两岸产硝,因名。”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其中内黄县约占400平方公里,干流自赵王至留固长34公里。建国后,多次疏浚,并在入卫处建有留固闸一座,共6孔。目前,硝河5年一遇排涝流量为45立方米每秒。
此外,排入卫河的沟渠还有志节沟、八里沟、赵王沟、红卫沟、故城沟、杏圆沟、岳飞河等。
四、古代堤防
(一)古阳堤
古阳堤起自武陟县木栾店,经获嘉、新乡、延津、汲县、浚县,终至于滑县的古黄河大堤,它兴起于春秋,形成于战国时代,统一完臻于秦,具有相当规模于汉,遗迹至今犹存。万历《卫辉府志》和清《一统志》把该堤直记为“汉堤”,并记载说:“汉堤,金、河平军节度使奥敦复修,以障黄河。”《河南通志》及1983年出版的《黄河史志资料》称“太行堤”。当地统称“古阳堤”。其名称之由来,是按兴起的时间而定,汉堤是指汉朝时期所筑的堤;太行堤是处在太行山前的黄河大堤和古阳堤即古黄河的北堤,按它所处的位置而定名。
(二)禹堤 ?38
禹堤系古防水堤,自浚县城东至濮阳,确址不详。据史籍载,为尧舜命鲧治水所筑,夏禹续修,故名禹堤。宋李垂著《导河书》载:“曹公所在开运渠东北有伯禹堤,盖鲧所留也,而禹修之,世遂曰禹堤。”明《一统志》载:“鲧堤在开州城(今濮阳)西十一里,自浚县入界。”明嘉靖《浚县志》载:鲧堤在浚县城东,相传禹治水于此。
(三)金堤
汉代时泛指黄河堤。贾让《治河策》中上策载:“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此处所说金堤,是指当时魏郡(辖今河北省大名、磁县、涉县、武安、临漳、魏县、丘县、成安、广平、馆陶,河南省滑县、浚县、内黄及山东省冠县等县)境内的黄河北堤。就是说,贾让要在遮害亭(今河南省滑县西南)一带筑堤,使河水北去,穿过魏郡中部,然后东北入海。
(四)傅庄堤
古名十里铺堤、亭子坡堤、鲍公堤,俗称小堤,位于浚县境中部卫河西。南起城关乡傅庄村南,北至屯子乡候胡寨村东北,全长10公里,一般堤高2.5米,堤顶宽3米。其作用是阻拦白寺坡洪水向东泛滥,保护浚县城镇、城关、屯子乡29个村3.6万亩土地免受水淹。
傅庄堤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明万历《浚县志》载:“十里铺堤,南起长寿村,北至候胡寨,长十余里。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知县陆光祖筑。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董世彦再筑。”“明万历五年(1577年),亭子坡堤,南自傅家庄,北接十里铺,长十里,知县任养心筑。二堤成,障田四百顷,诚为民利之大者。”清乾隆五年(1740年),知县鲍志周复修二堤,故称“鲍公堤”。
(五)陈公堤
北宋初年,黄河又夺海河水系入海,其下游分为北流与东流两支。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黄河东支在滑州(今滑县)决口。天禧四年(1020年),滑州知州陈尧佐受命“造木龙以杀水怒”修长堤,后人称“陈公堤”①。堤防大体经今馆陶往临清、夏津、武城至德州南,向东北方,沿黄河北岸至渤海。后历代皆有记载,现仅存武城县境内23公里,其余已难寻旧貌。
第四节卫运河河道变迁
卫运河与上游的卫河、下游的南运河曾统称卫河。它是由古代清河、屯氏河、白沟、永济渠演变而来的,并且与黄河的变迁有密切关系。《畿辅安澜志》载:“卫河,古清、淇二水所导也,汉为白沟,亦曰宿胥渎,隋为永济渠,宋元曰御河,明曰卫河。”卫运河的名字出现在漳河1942年於馆陶入卫后,据查,日,解放区冀南卫运河河务局成立,是最早使用卫运河名称的单位。
卫运河在战国时称为清河或清水。《水经注》载:“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今河南省辉县白鹿山东),”“其水沥涧飞流,清冷洞观,谓之清水矣。”“东北过获嘉县北,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于河。”“东过内黄县南,又东北过馆陶县北(即临清,古城在河北馆陶县清阳城)”,“又东北过广宗县东(在今河北省威县东),又东北过武城西,又北过广川县东(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又东北过东光县西”。
汉代称屯氏河,曾是黄河故道。《辞海》(1999年版)载:“屯氏河,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元封后,黄河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入海”。“隋炀帝时开永济渠,其今在山东境内一段,一部分是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山东师范大学安作璋教授在1986年给临西县水利局徐登阶信中称“据有关资料,现在的卫运河自临清经武城至故城一段,应即是利用屯氏河的河道。”
卫运河在东汉末年称白沟。《辞海》(1999年版)载:“原为大河(即黄河)故道,在今河南浚县西,由宛水分部分淇水为源,东北流下接内黄以下古河。水流微弱。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为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此后?39 上起枋堰,下至今河北威县以南的清河,皆被称为白沟,成为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至隋炀帝后才为永济渠所代替。”
卫运河在隋唐时期为永济渠的一段。卫运河在宋元时称御河。《辞海》(1999年版)载:“宋元时代所谓‘御河’专指今河南、河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永济渠的一部分。”
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其中会通河在临清入卫河,当时将会通河称漕河,将御河称卫河(图2-10)。明代仍沿用这一称谓。
图2-10元代南北运河示意图
清代将临清至天津一段称南运河,临清以上称卫河。建国后,于1958年修建四女寺枢纽,将徐万仓至四女寺一段,称卫运河至今。
第五节南运河
一、河道变迁
南运河是隋代永济渠的下游段、元代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与卫河、卫运河类同,是经过人工开挖的蜿蜒性河道,呈半地上河。
二、南运河上的减河
(一)四女寺减河
四女寺,位于德州西南约12公里,属山东省武城县,又名四女树。四女寺减河挑挖于明永乐十年(1412),最初的减河口在德州西北,自减河上口到旧黄河仅12里,5里旧有沟渠,5里系古路,2里系平地,因此开挖并不困难。开挖后的减河洪水泄入老黄河故道,东北流经吴桥(今县东南)、宁津、乐陵、庆云(今县北)、海丰(今无棣),自大沽河口入海。长227.5公里。
四女寺减河的下段大致是利用了当时的鬲津河(老黄河),《辞海》(1999年版)载:鬲津为“《尚书?禹贡》谓古黄河下游‘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及《汉书?沟洫志》,九河中最南一条即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今山东平原西北)附近,东流入海,但在西汉时即已淤塞??。胡渭《禹贡锥指》据唐宋后地志所载,以为鬲津故道系自山东省德州市附近向东流经商河及河北盐山、山东无棣诸境入海。”《畿辅安澜志》载:“老黄河古鬲津河也。首起直隶(今河北省)元城县(在今大名县东)入山东冠县,循陈公堤而北,经山东馆陶县至临清州,逾会通河,??入清平县(今临清市),又北至夏津县入恩县境,始有河形,东北流经平原县”“转入德州,”“又东北流经甜水铺至九龙庙,”“又东北至避雪店,行五十六里入直隶河间府吴桥县之西南境,”“东北流经玉泉P。”“又东北经黄家镇入宁津县西境,”“又东北经县西北隅之冯家P入天津府南皮县之东南境,”“自南皮县东北流经盐山、庆云并山东乐陵县境凡五十四里又东流入庆云县西境。”“又东北流入盐山县东南境又东北??入山东海丰县境”,“又东北合无棣沟,”“又东北经三官庙至马谷山(今无棣县大山)前由大沽口入於海。”鬲津河经行与四女寺减河走向基本一致。1979年出版的《新华字典》(第五版)解释:“鬲津河,古水名,旧名四女寺减河,即今漳卫新河。”
弘治三年(1490年)黄河决原武以后,户部左侍郎白昂凿小河12道,四女寺减河的上口可能在这时移至四女树,并置堰控制泄洪流量。但这座闸可能很快就废弃了,因而至嘉靖十年(1531年)才有巡按直隶御史詹宽关于在德州置闸之议。嘉靖十四年(1535年),右副都御史刘天和命通判黄琦重修,用银七百余两。另有一说认为四女寺减水闸是恩县知县杜永昌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建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嘉靖十五年工部郎中杨旦建闸”,或许后两个人都曾经参与过一部分工作。
清初,四女寺减河“淤塞已平”,“闸座废坏不修”。因而山东、直隶一带运河经常泛滥。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伯行曾建议修复四女寺减水闸及引河。当时引河早已淤平,河道已为百姓佃种,修复工程浩大,实施困难。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四女寺减水闸重建,不久又复淤废。至雍正四年(1726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何国宗再次建议疏通四女寺减河。?40修武历史文化(二) - 根在中原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渊源
修武历史文化(二)
发布时间: 16:34:48
(三)古代遗迹
&&& 1、李固龙山文化遗址
&&&&&& 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文化层厚3―4米。由于历史原因,一条南北大道将遗址分成东、西两块,东、西、南三面形成2―3米高的断崖,大量的遗迹、遗物暴露在外。经常看到的有石刀、石铲、石斧、石镞,大量的陶片标本和汉代的空心砖,以及少量的骨器和陶文符号。根据出土的器物和地层关系来分析,此遗址经历了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和汉代等历史时代。
&&& 2、当阳峪瓷窑遗址
&&&&& &位于西村乡当阳峪村,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当阳峪瓷窑是宋代北方一处重要的制瓷生产场地,规模可观,工艺精湛,产品丰富,种类齐全,尤以剔花瓷和刻花填彩著称,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河南省博物馆、以及英国、日本等著名博物馆都有不少藏品。
&&& 3、运粮河
&&&&&& 流经修武的运粮河是隋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永济渠的一条重要分支。历史上有豫河、小丹河等不同的称谓,因其下游入卫河直达天津,且以漕运为主,故最终得名为运粮河。道光年间,运粮河在修武境内全长62里,过水量4立方米/秒。建国以后的1953年,新乡专区曾在修武成立运河管理局,负责博爱、武陟、修武、获嘉4县的运河治理与灌溉农田工作。据资料记载,当时4个县共可灌溉农田4万亩,其中修武可灌溉农田2万亩。运粮河还具有排泄洪水功能,最大过水断面可达30立方米/秒。1959年冬,修武县开始实施引黄工程和开发治理大沙河工程,使具有千年历史的运粮河失去灌溉与排洪能力。近年来,修武县委、县政府对运粮河道进行整修拓宽,并在沿岸建起了滨河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四)宗教建筑
&&& 1、胜果寺和胜果寺塔
&&& && 位于县城老城大街中段,系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所建,原寺规模宏大,为黄河之北著名寺院。后屡毁屡建,现存主殿及侧房二十余间,该寺佛塔胜果寺塔为修武县城标志性建筑之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建于修寺之初,为古砖木混合结构,呈八角形九级楼阁式,塔高26.15米。塔身外轮呈抛物线形,逐层收敛。各层檐下,均用仿木结构的斗拱装饰,使塔身优美玲珑。塔心室为六角形,攀登梯道可达塔顶,顶端耸立一铁铸形塔尖,登顶可环眺全城。
&&& 2、万善寺
&&&&& &位于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区主峰之下,又名沟坡寺。座北朝南,背靠围屏山。原有山门、中佛殿、大佛殿、僧舍等古代建筑群体。寺前有明代嘉靖六年的望亲台,寺东有临济正宗二十五世禅师石塔,寺南有临济正宗三十七、三十八世禅师墓碑两座。万善寺地处群山环抱之中,山青水秀,环境清幽。近年来,云台山风景管理局将万善寺的山门、大殿进行了重修,使万善寺成为颇具规模的佛教活动场所。
规模宏大的圆融寺&&&
&&& && 圆融寺座落在云台山西部的吕涧山上,创建迄今有1650多年,是河南省境内仅晚于洛阳白马寺的第二座古老佛寺。到北齐高僧稠禅法师重新整修后,常住僧人达千余之众。千余年来,由于战火不断,该寺屡毁屡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云台山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投入四千多万元巨资重建圆融寺,依山造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古色古香,气势恢宏,重现了“深山藏古寺,梵音绕塔林”的盛景。寺内现有国家一级文物白玉佛一座,明碑一通,还有龙泉、圣姑泉、古佛洞、伽蓝井、阴阳井、佛图澄卓处等名胜。
4、百家岩寺与孝女塔
&&&&&& 百家岩寺又名崇明寺,始建于北齐,为北齐高僧、一代佛学大师稠禅师所创建。后经历代屡次复修、扩建,形成了庞大的规模,现仍为云台山百家岩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其寺塔又称孝女塔,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686年),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唐塔之一。该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总高26.15米,雄伟而秀丽,为百家岩景区增色不少。此塔为当时民间孝女朱四娘,因其母久卧病床,遍请名医不治,有僧侣劝她以死救母,到阴间乞求阎君为其母增添阳寿,即可救其母性命。该女则来到百家岩寺,祈佛之后而投崖,后其母果然久病痊愈。其母感其至孝而建塔於此,遂命为“孝女塔”。
&&& 5、玄帝宫与云台观
&&& && 玄帝宫位于云台山1314米的主峰茱萸峰顶,被道教信徒称为“北顶”,和武当山称为“南顶”相对应。道教传说真武大帝在云台山修成神仙,成仙后被封镇守武当山,而云台山的玄帝宫则成为其行宫,每年都要回云台山驻锡、显灵,所以此宫历来香火极盛。该宫初建于唐代,时称“玄元庙”,经历代扩修复建,形成今天玄帝宫的恢宏气势。宫内的真武大帝铜像身高3.45米,是全国最高大的真武大帝铜像。云台观座落在茱萸峰下的凤凰岭上,除供奉道教诸神外,特侍奉生于修武、终于云台山的道教神仙宁封子。云台观外建有30多米高的重阳阁,极为壮观。
&&& 6、海蟾宫
&&&&&& 位于修武县城东北五里源乡马坊村。原名“真清观”,相传五代燕王宰相刘海蟾看破红尘,弃官修道,马坊村的马坊泉即为刘海蟾的洗丹潭,因有金代邱处机所书“海蟾宫入道歌”而得名。现存的大殿座南朝北,当地人又叫“背南宫”,重建于明末清初,建筑造型奇特,是研究古代建筑的珍贵资料。宫北曾有马坊泉,泉中有大量的石壳虫,鸭子吃后生的蛋,经过加工做成的松花蛋,去壳后呈现清晰的松柏枝、竹叶纹理,食之味道异常鲜美,被称之为“海蟾宫松花蛋”,元末以后,历代皇家都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
&&& 7、祖师庙
&&&&&& 位于修武县城关镇北关村内,座北朝南,面阔三间。相传很久以前,北关村有一吕姓恶霸,横行乡里,祖师爷化作一位道人,将吕氏坟地的荆根、枣根刨出,使吕家破败衰落。为了报答祖师,人们用荆根、枣根做梁,建起祖师庙,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祖师庙现存各种碑刻二十余块,碑文主要记述了每年三月三“金顶圣会”的盛况,以及历次到武当山朝圣的经过。
&&& 8、火神庙
&&&&&& 位于修武县城西北西村乡艾曲村。地处山区,座北面南,原系大型古代建筑群。现仅存山门、瘟神殿、孙真殿、拜殿、大殿、观音堂等建筑,均为清代风格。从现有的碑刻中,可以领略到当年火神庙游人香客云集的情景。
&&& 9、城隍庙
&&&&& &位于县城老城大街中段路北,是又一座重要的道教建筑。该庙城隍神像手、眼能动,表情丰富,香火颇盛,已有五百多年历史。
&&& (五)古代墓葬
&&& 1、商冢
&&&&&& 位于修武县城东城关镇秦厂村东部,云台大道的东侧。据道光十九年《修武县志》记载:“商冢在县东二里,武王伐商,其子孙有来归而死者,葬于此”。据近代考证,所谓“其子孙来归而死者”,就是跟随武王伐纣作战中负伤牺牲的周军将士,他们在牧野之战中战死后,被运至“大后方”修武集中埋葬,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墓冢。又因此冢成于商末,所以叫“商冢”。当地群众相传,黄飞虎所骑五色神牛埋于此,所以又称“牛王冢”。可以说是周初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烈士陵园。该冢原有面积一百余亩,现存面积东西长约290米,南北宽约110米,封土最高处约7米。
&&& 2、汉献帝陵
&&&&&& 位于修武县七贤镇(原方庄镇)古汉村南。现存陵墓为半圆形,高约7米,周长250余米。汉献帝刘协(181―234年),东汉末帝。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刘协被废,封为山阳公,居于浊鹿城(今修武县李固村南)。汉献帝在浊鹿城生活了十四年,经常携夫人到百家岩游乐避暑,并走乡串村为民医疾治病,因此,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和可凭吊的遗迹。古汉村、古汉山即由汉献帝禅陵的所在而得名。
&&& 3、韩愈墓
&&&&&& 位于修武县方庄村西之韩坡,是唐代伟大的文学家韩愈的墓地。韩愈乃修武人氏,其上六代已从常山迁来修武,至韩愈时已七代了。韩愈死后葬此,墓高八尺,墓前竖有丈二高碑曰:“韩文公之墓”。墓道旁原有石人、石马、石兽等八对。
&&& 4、韩昶冢
&&&&&& 位于修武县前雁门村北,高3米多,周长50多米,乃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长子韩昶之墓。
&&& 5、金代杂剧砖雕墓
&&&&&& 位于郇封镇大位村。墓葬坐北面南,全用小砖砌成仿木结构。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的西北壁、北壁、东北壁镶嵌十四块砖雕。砖雕分男、女侍和杂剧两大类。杂剧砖雕为“吹笛童子”、“拍板童子”、“伞舞童子”、“拍鼓童子”、“拱手者”、“持物者”、“吹口哨者”、“戴卷幞者”、“摇手鼓者”等形象。
&&& (六)戏剧
&&& 1、怀梆
&&&&&& 光绪九年(1883年)冬,孟县怀梆艺人牛三堂因生活所迫,到修武县山区大东村落户,即在村上传授技艺。光绪十九年(1893年),该村张春来组织起有40余人参加的大东村戏班,很快怀梆风靡全县。至民国时期,怀梆最为著名的演员是崔福令(外号“拐来孩”),他嗓音优美,身架利落,扮相俊俏,闻名远近数县。崔福令下台拄双拐,上台不拄拐,拿手戏为《桃花庵》中饰陈妙常,《刀劈杨凡》中饰樊梨花。
&&& 2、京剧
&&&&&& 光绪十五年(1889年),修武城内南门富家子弟李尧组织起京剧班,收纳数名贫困幼童学戏,数年后名声大振。民国13年(1924年),由郭相五等京剧爱好者发起,组成了“乐天社”京剧班。他们自筹经费,自购行头,免费为群众演出,有《九江口》、《四郎探母》、《状元谱》、《女起解》等传统剧目。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修武县城,“乐天社”自行解散。
&&& 3、二夹弦
&&&&&& 民国9年(1920年)冬,原武县二夹弦艺人葛玉堂因生活所迫来修武传艺,南关村周文德等人均向葛拜师学艺,演出《小姑贤》、《三疑计》等传统剧目。
&&& 4、豫剧
&&&&&& 民国35年(1946年)有一“血花剧团”在修武演出豫剧,曾风靡一时。1950年,北门村侯同勋春节时组织村内戏剧爱好者演出折子戏《断桥》、《劈山救母》、《卷席筒》等剧目,在当地大受欢迎。因豫剧充满地方特色,念白好学,韵调易唱,故至今仍十分风行。
&&& 5、上党梆子
&&&&&& 1954年,斗水村戏曲爱好者郭麦旺等人组织起有30余人参加的上党梆子戏班,逢年过节演出《五凤楼》、《雁门关》、《海桃关》等剧目。文革期间,戏班解散。
&&& (七)民间艺术
&&&&&& 修武县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有十多种,主要有:
&&& 1、花船,也称旱船。三个人物分坐(实为站立)在插满花的布制船上,由老公和丫环持桨划船,皆着戏剧古装,表演时三船穿梭跑动,停时只摇桨,开始唱词,并有乐队伴奏。
&&& 2、狮子:用麻和布制作成狮皮,两人驾驭,一人撑头,一人作身和尾,表演时可登山(上桌子),可直立,也可滚球和舞蹈,由训狮人指挥。
&&& 3、老虎:和“狮子”类似。
&&& 4、高跷:为传统节目。表演者双脚绑在两各50厘米高的木棒上,以代替双脚行走、跳跃,有古装,也有时装,扑蝶节目最为精彩。
&&& 5、腰鼓:为建国后新兴的文艺节目。表演者于腰际背一长圆形红鼓,双手持木棰击鼓,发出不同节奏,全队由拍镲者一人指挥队形和鼓点变换。为增加气势,另有大鼓重击。
&&& 6、秧歌:为革命根据地的传统文艺节目,人数不限,表演者按乐器节奏扭动,时而变化队形。
&&& 7、推花车:也叫小火车,建国初最为盛行。一俊妇坐(实为立)在一方形花车内,车后有两扶手,一老翁手握扶手作推车状,车两边少男少女各一人,手摇扇子扭动,一小丑担一软质杠子扭在车前,乐器伴奏,表演者扭动数圈后停在原地扭唱,唱腔为民间小调。
&&& 8、背妆:一个大人身上背一铁架,架上立一儿童,上下固定为一体,称为“一妆”,表演者可据故事人物多少,决定妆数多少(一般不超过八妆)。妆上儿童扮作故事人物在上表演,背妆人在下走场套花,有乐队伴奏,只行走,不演唱。
&&& 9、张公背张婆:由一人上身扮张婆,下身扮张公,另做一张公假头和双肩,置张婆身前作背状,再做一张婆假下身,于张公身后,使其共成一体。无唱,只需乐器伴奏,表演者按节奏扭动,作些嬉戏动作,别有风趣。
&&& 10、骑毛驴:表演者足踩高跷,用纸或布做一毛驴,固定在表演者身上,按乐器节奏跑动舞蹈。
&&& 11、霸王鞭:表演者人手一鞭,上系铜铃和花,谐和鼓点节奏击臂、腰、腿、脚等处,或与别人互击,使其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人数不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乡市卫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