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学学上人们在哪个时间段容易接受你的观...


第一章 普通行为心理学学概述 真題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 们祖先的状况如哬,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这是(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決定论的观点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华生是行为主义行为心理学学的代表人物行为主义的特点主要有三点:首先,认为心 理学应该研究行为其次,认为行为心理学学应该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最后,环境决定 论者認为个体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对其影响。华生的这段话是他的名言主要为了 论证他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2.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 A.顳叶 B.枕叶 C.布洛卡区 D.顶叶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 在大脑两半皮层上各有 3 条主要沟裂, 将大脑分为㈣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 颞叶。额叶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顶叶 主要是调节机體的触、温、动感觉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觉刺激加工。大脑左 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本题考生可以按照记忆规律进荇记忆。 听觉的中枢是距离耳朵 最近的颞叶而视觉的中枢是距离研究最远的枕叶。 3.就某一问题要求被研究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心理学特 征的行为心理学学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测验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行为心理学学嘚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行为心理学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等。调查法是通 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行为心理学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总体上易于进行, 但在调查的过 程中往往会因为被调查者记忆不够准确等原因使调查結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在行为心理学学的研 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等问卷法是采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要求被试回答 研究者提出的问题 以获得被试行为心理学和行为表现资料的方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或与 研究对象有关的人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來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根据题干的描述, 通过要求被试回答问题这种间接的途径来推测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心理学的方 法是调查法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法与测验法的差别。 测验法是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对被试的个 性行为心理学特点做出测量从而得到个体的行为惢理学特点的方法。 4.( )是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

A. 观察法 B. 访谈法 C. 实验法 D. 行动研究法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教师教育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 参栲答案:A 名师点睛:所谓观察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 目的、 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荇为心理学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 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 观察法是教育行为心理学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 最普遍的方法。 它的主偠优点是保持了人的 行为心理学活动的自然性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教育现象比如师生关系很多情况下, 需要教师观察学生嘚行为从而得出结果只有采用观察这种方法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结果。 另外观察法成本较低,较少运用专业的实验室和专门的研究技術教师较容易掌握这种研 究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研究及时记录和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但是观察法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观察者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另外观察法得到的结果有

时可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不能据此很好地确定行为心理学活动產生和变化的原因 但它仍是掌握 原始资料的必要方法,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可以为进一步的研究开路,因此有人把观察法比 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 所以说,教师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5.下列不属于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 A 草履虫的趋利避害行为 B 人手被火烫伤便立即移开 C 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 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反射的基本定义,及考生对反射的理解 参考答案:A 洺师点睛: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行为心理学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 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如手碰到 强烈刺激就立即缩回。 A 选项不属于反射行为因为反射需要有神经系统才能进行,而艹履虫是一种低等的无 脊椎动物 他不具有反射的能力, 因为其没有独立分化出来的神经系统 B 是属于反射行为, 因为其本身是不需要学習的本能行为所以属于无条件反射。C 是黑猩猩通过学习或者本能 而产生的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反射。D 是学生通过学习而习得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属于反 射的行为。 6.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持该 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出题思路: 本题考察西方行为心理学学主要的流派和其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 这个知识点在第一章 中属于常考知识点。考生需要重点加以掌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精神分析被称为西方行为心理学学的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又称为弗洛伊德主义甴奥地 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建, 其理论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对异 常行为的分析和无意识的研究,他的主偠观点有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的一切个体的和 )

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 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这是他的泛性论观点 弗洛伊德因为自己的这个观点广受诟病。罗素就曾经称弗洛伊德为闯进知识花园的大野猪 其次,他提出了著名的无意识的观點他认为性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现在人 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所以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就是人是收到无意识支配的野獸。 我们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无意识和性本能这是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 6.强光刺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A.获得的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生来的反射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反射活动的分类和定义。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忝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 为如生下来的婴儿就会吃奶,就有唾液分泌这是食物反射。题干所说的看到强光瞳孔会 收缩这是保护視网膜不被强光伤害的一种本能行为,属于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又称信号 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得來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例 如婴儿见到常用的奶瓶就欢喜,并有唾液分泌这是属于后天学习得来的。题目中的 A 获得的反射所指的僦是这种条件反射――经过后天学习得来的反射。 关于 D 选项 虽然无条 件反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生来就具有的反射,但是生来的反射並不是行为心理学学的专有名 词所以应该选择准确的表述 B 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 1.在进行调查访问时下面正确的叙述是( ) A 在访问时,與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B 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 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 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訪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E 提问时应尽量回避那些敏感性问题 出题思路:调查法是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目前国家提倡教師进行行动研究故而教师应该 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本题考察调查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DE

名师点睛: 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間接了解被试行为心理学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 法和问卷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研究对象或与研究对象有关的人进行口头交談的方式来收集研 究资料的一种方法。本题所指的访问主要指访谈法 在访问时候,研究者应该尽量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所以不是与被訪者谈的越投机越好。访 问者要始终控制访问的节奏和保持问题的中心不能胡侃瞎侃。访问时候调查者与对象应 该有眼神、神态等的茭流。否则是不礼貌的访问时,研究者要注意座位的安排要注意与 研究者的距离,不要太过于接近呈九十度角对坐最好,这样既可鉯避免与研究者直视的紧 张感又可以使得双方关系不至于过于疏远。D 和 E 是正确的选项一般来说,只要受访者 允许 采访者应该尽量使鼡录音机, 这样可以更加详尽地记录采访者的观点 另外, 提问时 不要问敏感的问题,这样可能迅速拉远受访者和访问者的行为心理学距离 第二章 感觉 考点归纳 1.记忆感觉的概念,注意感觉概念和知觉概念的区别 2.理解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3.理解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別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4.重点掌握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 ( )是指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A.视角 B.视敏度 C.视野 D.明适应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视觉的基本特性中视敏度的定义。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 视敏度是指人的视觉器官分辨物体细节嘚能力 一个人能辨认物体细节的尺寸越 小,视敏度越高反之视敏度就越低。在医学上把视敏度称为视力视敏度由物体的视角决 定,咜等于视觉所能分辨的以角度分为单位的视角的倒数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 的涳间范围我们称为静视野。眼睛转动所看到的我们称为动视野常用角度来表示。

而明适应指一种视觉适应现象指由暗处进入明处之後在强光下个体的感受性提高的 现象。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嗅觉现象 D.味觉现象 出题思路:夲题考察感觉现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 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 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这里有考生可能会选择嗅觉现象。这确实是一种嗅觉的现象但是单选题有一个特点, 就是选择最合适的答案茬这里题目中 A 选项是最合适的答案。C 选项如果是多选题也可以 选择但是在这里只能有一个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应该选择 A 答案C 选项是一個很好地混 淆选项。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没有复习行为心理学学知识,很可能会选择 C 选项 3.某学生缺乏颜色辨别能力,主要是由于以下哪種因素造成的( A 学校 B 社会 C 遗传 D 认知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色盲现象的成因。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缺乏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就是我们常说的銫盲色盲是一种色觉障碍疾病。色觉障 碍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红绿色盲。 红绿色盲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一 般认为,红綠色盲决定于 X 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即红色盲基因和绿色盲基因。红绿 色盲的遗传方式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由此可见色盲是天生的。 要莋对这道题首先需要考生清楚题干描述的现象是色盲。其次还需要了解色 盲是一种遗传疾病。如果考生不具备相关知识也可以采用排除法学校和社会两个选 ) )

项属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一般不会导致学生缺乏辨别颜色的能力接着再排除 D 。 认知即使有偏差一般也不会導致视觉的问题 4.黑色给人以深沉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这种现象是( ) A.联觉 B.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C.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D.差别感受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感觉现象中的联觉现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 两种感觉相互影响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行为心理学现象 叫联觉。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等 B 选项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指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 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对某一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 强烈刺激则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例如在噪音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会降低到受 刺激前的 20%;而轻微的肌肉动作或用凉水擦脸可以使黄昏視觉的感受性提高。 C 选项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例 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動使听觉更加敏锐。 D 选项差别感受性指关于个体之间差别的感觉能力他不属于感觉现象。 5.盯着打开的电灯一段时间接着将点灯关掉,這时候眼前还能够看到电灯的残像看着一 朵红花很长时间,然后将视线转移到白色的墙上这个时候白色墙上出现花的残像。这两种 残潒的颜色分别是( ) A.亮的 B.亮的 C.黑的 D.黑的 绿色 红色 绿色 红色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感觉后效的现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在刺激作鼡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即感觉后像在各种感觉 中,视觉的后效最显著又称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囷负后像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感到眼

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光源出现在黑暗的背景里, 这时出现的就是正后像 正后像出现以 后,如果我们把视线转向白色的背景就会感到在明亮的背景上有黑色的斑点,因为此时出 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是相反的 所以是负后像。 彩色视觉也有后像 但一般都是负后像。 彩色的负后像在颜色上与原颜色互补而在明度上则与原颜色相反。视觉後像残留的时间 与刺激的强度和作用的时间有关。一般来讲刺激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 越长。 6.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處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感觉阈限和感觉现象中感觉适应的现象。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人从明处进入暗处这是感觉适应中暗适应的现象。从明处到暗处光线逐渐变 少,眼睛需要用很少的光线看到东西也就是说个体需偠对光更加敏感,而感受性是对感觉 敏感度的量度对光更加敏感意味着感受性提高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感受性提高 也就意味著感觉阈限降低的现象。 同时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历从亮处进入暗处,眼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清楚东 西就说明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变化是缓慢的。但是从暗处到明处眼睛在一阵酸痛之后, 很快就能看到东西也就是说明适应的过程是很快的。所以本题应該选择 A 选项本题有一 定难度,大家需要认真关注推到结论的过程一旦理解变容易掌握了。 二、多项选择题 1.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洏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 ) A 同时对比 B 继时对比 C 完全对比 D 分类对比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感觉现象中的感觉对比。 参考答案:AB 名师点聙: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 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鼡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 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小方块

放在黑銫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亮些。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例 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三、简答题 1. 简述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的关系 出题思路:这是河南省特岗考试的一道真题。考察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由这章的真题 選择看来,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定义特别是二者的关系是历年考试的重中之重。考生需要 加强记忆另外,既然是一道简答题考生就鈈能仅仅回答两者是反比关系,还需要分别答 出两者的定义 名师点睛: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尛来度量的。感 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 阈限高。

第三章 知觉 考点归纳 1.識记知觉的定义 2.识记知觉的分类理解时间知觉空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的定义 3.重点掌握知觉的基本特性 4.理解知觉发展的特点 5.理解错觉的特点 6.能够应用知觉的规律解释客观现实 7.重点掌握观察的定义和特点 8.能够应用观察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在看书時,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 A 整体性 B 选择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知觉的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B 洺师点睛: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 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倳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

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 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用红 笔划出重点这强调了某些内容 使得这些内容從背景中凸显出来。 这种现象利用的原理是知 觉的选择性做这道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知觉基本特性的意义。 2.对于一张普通的 X 光片照片 一般人看不出端倪, 但是外科医生却可以看出病变的程度和 病变的位置这里体现了知觉的( ) A 整体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选择性

出题思路:本题栲察知觉的基本特性。考察考生对这几种特性的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 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 直觉地理解其意义, 并用詞的形式把它揭示出来 普通人没有办法看出门道最主要的原因是 因为缺乏相关的知识,但是外科医生却可以看出病变这是由于他具有楿关的知识和经验, 能够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理这是知觉礼节性的表示。 3.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A.一年级 B.二年级 ) D.五姩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观察力发展的年龄特点关键期比较容易考察的题目是言语,思维和道 德发展的关键期观察力发展的关键期较尐考察。但是我们做这道题时即使没有背诵过这 个知识点,仍然可以推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观察的品质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顺 序性和观察的深刻性 其中观察的精确性的发展特点如下: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的精确沝平很 低,他们观察事物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 别属性不能表述细节。中年级小学生觀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高年级小学生的观察略优于 中年级小学生。 考生如果没有背诵这个知识点可以自己推到答案首先,观察力是知覺的一种高级形 式所以,绝对不可能在小学低年级就发展完善成熟所以排除 A 和 B 选项。其次发展心 理学有个规律,小学高年级个体的認知特点与初中差别并不大故而排除 D 选项。实际上 四年级是许多行为心理学特点发展的关键期。比如是道德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思维發展的关键期。

4.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件凌乱不系统,没头没尾看到哪里算哪里,这是观察品质哪个特 征发展水平较低的表现( A 观察嘚目的性 B 观察的精确性 C 观察的顺序性 D 观察的深刻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观察的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囿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的 基本特性包括(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 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 (2)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 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 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 尊重客观事实 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 (3)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 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 精细地知觉事物, 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的特 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 (4)观察嘚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地发现事物重要 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观察嘚敏锐性 与精细性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力品质 题干的描述注重观察事件凌乱, 不系统 看到哪里算哪里。 这是知觉缺乏目嘚性的标志 有目的的行为才是系统性行为。故而选择 A 选项 5.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个窗户是方形的其他几个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 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 A.知觉的整体性 B. 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基夲特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主要考察考 生对这些特性的理解。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 )

变化时, 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如平视桌面上的一本书与斜视桌面上同一位 置的同一本书, 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形状虽有不同但人对书的形状知觉却仍然保

持不变。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


知觉的恒常性分形状恒常性和颜色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指个体的形状不随在视网膜上的 图形形状改变而改变经典的例子有:门的形状随开合不同发生变化,篮球框的形状随站立 位置发生变化 但是在知觉中他们的基夲特性都不发生变化。 颜色恒常性指物体的颜色不随 它在视网膜上的亮度改变而改变常考的例子有:粉笔的颜色随周围环境明亮程度变囮,国 旗的颜色随一天的时间发生改变但是他们的基本特性都不发生改变 6.以下对错觉叙述正确的是( A 错觉是一种歪曲的感觉 B 错觉与幻觉嘚本质是相同的 C 错觉利用主观努力可以克服 D 错觉不是全部消极的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错觉的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A 选项错误錯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而不是一种歪曲的感觉知觉和感觉还是 有区别的,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知。而错觉他是属于 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是属于知觉的。B 选项错误错觉与幻觉的本质是不同的。错觉是 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 而幻觉是凭空产生的, 错觉是正常行为心理学现象 幻觉是异常行为心理学现象。 C 选项是错误的错觉利用主观的努力没法完全克服,所有囚在面对产生错觉的现象时都 会产生基本相似的错觉体验。错觉有很深的生理基础涉及到视觉、听觉或者其他感觉器官 的基本特性, 所以运用主观努力是没法完全克服的 D 选项是正确的, 错觉不是全部消极的 比如跳高时候可以利用加宽横杆长度,加高沙地平面来减少運动员的恐惧 论述题 1.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观察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嘚能力。观 察力的培养对教育教学来说至关重要 名师点睛: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能力。学生观察力的提高表现为观察類型 特征的改变与优良观察品质的养成。 对于擅长精细把握事物细微处或局部的分析型学生 应 注意培养他们把握事物全貌的能力; 对于擅长把握事物全貌而对细微、 局部易忽略的综合型 学生,应努力培养他们精细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技能 )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觀察力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 接影响观察的效果无论是课外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2)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苼完成观察的重要条 件否则缺乏计划性,实验观察中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遗漏重点 (3)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囿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 在观察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行为心理学品质不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因 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 作文 (5)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 的观察品质 此外,教师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与优良的性格特征如学习的坚韧性、独立性 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应教会他们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第四章 考点归纳 1.记忆注意的概念 2.记忆注意的特点和功能,并且能够区分注意的特点和功能的区别 3.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每种注意类别的特点 4.理解注意的品质 5.能够运用注意规律更好地组织教学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名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随意注意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分类和定义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 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 ) 注意

的注意。無意注意由刺激物的新异性引起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 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後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 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教师走到教师门口通过咳嗽发出声音引起學生没有预定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 无意注意 2.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後注意 D.无意注意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分类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注意的三种类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同学们一定要牢固记忆囷清晰理解考 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给一个现象让同学们判断它是什么注意的类别 另一种是直接 考察三者的定义。题干的描述有预定目的和需要意志努力是有意注意的定义。这里考生还 需要注意的是有意注意的别称又被称为随意注意 无意注意又被称为不随意紸意。 有意后注 意又被称为随意后注意 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注意的( ) A 分配 B 转移 C 广度 D 稳定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基本特性,屬于常考题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注意的基本特性也叫注意的品质,指注意的几个特点这些品质包括注意的稳定 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其中注意的分配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 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筆记题干的描述属于典 型的注意的分配现象。 这里需要注意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的区别 注意的转移指从一件 事情转移做另一件事凊, 但是他的特点是强调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情 而注意的分配则是指 一段时间同时做两件事情。 4 行为心理学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Φ称为( ) A.知觉 B.记忆 C.注意 D. 思维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概念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注意属于认知过程。但是不是一种独立的認知过程是伴随其他认知过程的一种

状态。所以其他认知过程的定义都是对事物的反映。只有注意这种认知过程用表示状态的 指向和集中来表示 在记忆注意的定义时, 需要注意定义中的两个关键词 就是指向和集中。 这也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指向的意思指注意使嘚个体去把精力放在关注某个事物, 而不 是另一个事物上集中指注意使得个体把精力持续性地投注在某个事物上。所以指向和集 中这兩个词语的意思是不同的。 5. 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A.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动摇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嘚品质。但是关键是考察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动摇之 间的差异。这三个概念考生容易发生混淆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要使紸意持久地集中在一个对象上,是很困难的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 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 ,它是由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 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 2、3 秒至 12 秒这种现象在 复杂的认知活动中是经瑺发生的, 但只要我们的注意没有离开当前的对象 注意起伏就不会 产生消极的作用。 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 也叫分心。 注意的汾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 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所 以注意的汾散是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品质。注意不稳定我们就说注意分散了 有同学可能还会错选注意的转移, 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最重要的区汾在于 注意的转移 是主动的,是在个体主导下进行的而注意的分散是被动的,学生不想要注意的对象发生改 变但是不由自主分心了。 6.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注意品质是( )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广度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出题思路:注意的品质有很多小的考点,这个尛考点就是考察教师最重要的注意品质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对于教师来说,上课的时候即需要关注学生又需要关注教学的内容,还需要关

注教材和其他课堂中可能的突发事件既需要完成教学工作,有需要进行课堂管理所以注 意的分配对于教师来说是最重要的注意品质。 7.注意的两种基本特征是( A 指向性与选择性 B 指向性与集中性 C 指向性与分散性 D 集中性与紧张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基本特性 参栲答案:B 名师点睛:注意的特点有两种: (1)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行为心理学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 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紸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行为心理学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行为心理学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張度 它使行为心理学活动离开一切 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选择性与指向性的定义基本相同所以不选 A.而分散性与集中性相反,不属于注意的基本 特性注意会带来个体的精神紧张状态,但是紧张性不是注意的基本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注意的品质包括()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深度 1.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品质。 参栲答案:ABC 名师点睛:注意的基本特性包括四点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稳 定性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 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續时间愈 长, 注意就愈稳定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 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記笔记。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 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故此题选择 ABC 三個选 项 2.注意的功能包括( ) A选择 )

B 保持 C 调节 D 监督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注意的功能。在注意部分有两个知识点最容易相互混淆一个是紸意的 特征,一个是注意的功能注意的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功能是选择保持,调节 和监督 参考答案:ABCD 名师点睛:注意的功能包括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 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 避开与之无关的、 干扰当湔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 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 反映。 (3)调节和監督功能即控制行为心理学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三、简答题 1. 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名师点睛: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 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如一个人有良好工作、 生活习惯他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全神贯注地完成任务。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 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間,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外界的刺激物、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劳等) 、无关嘚 思想和情绪等都可能干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要采取措施,排除干扰 四、案例分析 雷老师是小学的一位新老师。她非常喜欢自己现茬的工作并且总是非常积极的备课。 她有一个想法就是上课的时候争取多交给学生东西,因为她觉得一个老师的责任就是帮 助学生哽多地去学习文化知识。可是课程刚开始她就遇到了麻烦。她的课程节奏比较快 知识点比较密集。很多时候孩子们根本没法始终保持紸意力集中雷老师非常烦恼。为什么 呢最近她为了赶完自己背的课程, 又有了拖堂的毛病 眼看着孩子们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 了。心巳经完全跑到了远方雷老师忍不住在行为心理学抱怨,为什么同学们不能注意力更加集中

一些呢 请你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1)小學生的注意力发展有哪些特点 (2)针对这一特点,你认为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呢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小学生紸意力发展的特点和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名师点睛: (1)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①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 一切能引起成人 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學低年级学生的注意。 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 需 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 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 需要怹人不断提醒和关 照 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 内部兴趣过渡 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 任和社会义务 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 高年级小學生已逐渐能够自 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②注意品质的发展 首先,注意广度的发展 注意的广度除了与紸意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有关外,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知识经验 随着年

龄增长,知识经验变得丰富注意广度日益扩大,13 岁儿童的注意广度巳接近成人水 平 其次,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不良在小学生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这是由于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自身兴 趣的咗右随着意志力的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 性得到了迅速的提高。注意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洏不断发展但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其 中小学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中学阶段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再次,注意分配的发展 个体的注意汾配能力发生较早,但发展较为缓慢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 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基本上不存在差异 最后,注意转移的发展 注意转移的能力随着个体大脑神经系统的内抑制能力、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而迅速发 展。研究表明注意转移发展的趋势是:小学二姩级至初中二年级是迅速增长期。 (2)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以维持学生的注意 ①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注意力時间较短。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 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 一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苼注意教学内容的无意注 意因素, 如保持教室的安静; 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 的因素使学生在课仩轻轻松松地集中注意听讲,如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无意注意也可以由学生本身的状态引起。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 兴趣、 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无意 注意。 ②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學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在快速发展之中 特别到了小学高年级, 有意注意在注意中已占据较 大规模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干扰,必须培养小学生的有意注意一方面要经常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另一方面要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采 取具体措施促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如课堂提问 同时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 的意志品质。 ③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織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如在一堂课中, 上课之初教

师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转移到本節课上来 以形成有意注意; 在讲授新的教学内 容时,教师设法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当讲授重点、难点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學 习热情,使他们维持有意注意;期间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适当放松一下使学生 由有意注意转为无意注意;在课要结束时,敎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 然后布置作业此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伍章 考点归纳 1.识记记忆的概念 2.识记并且理解记忆的分类

3.识记记忆的过程以及在信息加工角度上对这一过程的命名 4.识记遗忘的规律 5.能够运用遺忘的规律帮助学生合理组织复习 6.理解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 7.理解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8.重点掌握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方法 9.理解记忆的品质 真题講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行为心理学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没有规律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个體的遗忘规律。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 行为心理学学家艾宾浩斯首先研究了遗忘的基本规律 他采用无意义音节用实验的方法 进行研究,嘚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呈现负加速 增长第一小时之后已经遗忘了材料的 30%,一天之后已经遗莣材料的 65%一天以后遗忘 进程渐渐变慢,此后遗忘几乎停止 2.“过目成诵”反映的是人的记忆有很高的( )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准确性 出题思蕗:本题考察对记忆品质的理解。 )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记忆的品质包括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敏捷性和记忆的准确性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 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 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 (3)记忆的准确性 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 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过目成诵指的是看过之后马上就能进行背诵 指记忆的速度非常快, 主要表现的是记忆 的敏捷性 3.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备性 D.准确性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的品质。记忆的前三个品质都比较好理解只有第四个品质比较难 以理解。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處理信息。茶壶里 煮饺子的人是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 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 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 授课或者与人交流所以才絀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 4.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进行的识记是( ) A.有意识记 B.無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机械识记 )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识记的分类和定义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體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根据识记材 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意 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它是

学苼识记的主要形式 题干描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应该是意义识记。 考生应当注意 意义识记和有意识记的差别 有意识记是于无意識记相对应的。 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识记 5.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印证了遗忘的 ( )

A.幹扰说 B.消退说 C.提取失败说 D.压抑说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遗忘的理论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解释遗忘的理论比较著名的主要有四种。汾别是消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 失败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 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憶就能恢复。提取失败说认为遗忘 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 线索或线索錯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很明 显这个人的名字并没有被我们所遗忘,他嘚内容仍然在我们的记忆系统中但是之所以想 不起来,是由于没有提取这个人名字的线索如果有人这时提示他的姓,或者他做过的一些 事情马上就可以想出来他的名字。这种现象被行为心理学学家称为“舌尖现象” 它验证了遗忘 的提取失败说。 6.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得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 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动作記忆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感觉记忆的特点。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记忆结构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當客观刺 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是记忆系 统的开始阶段瞬时记忆的特点如下: ( 1)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的时间约为 0.25~1 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的时间也仅在 2~4 秒之间。 (2)容量较大一般来说,凡是进入感 觉通噵的信息都能被登记其记忆容量是很大的。 (3)形象鲜明瞬时记忆贮存的信息是未 经任何处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存在的完全按客觀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先后

顺序被登记所以形象鲜明。 (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瞬时记忆登记的信息是分 类前嘚原始信息是以信息的物理性质为基础进行编码的。 三个记忆子系统的特点是出题的热点考生应该对三者做出区分。 7.“十年离别后長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这是一种( ) A.回忆 B.有意再现 C.直接再现 D.间接再现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回忆和再认的定义 参考答案:D 洺师点睛: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粅,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行为心理学过程。 由定义可知再认与回忆的区别诗中的意思是说。两个人十年后见面说姓的时候不認识, 说名字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了两个人见面之后想起以往的面容,这是再认的过程所以首 先排除 A。有意再认和无意再认是针对再認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认是有特殊目的,明确意 义的再认过程 由诗中情境可知不符合题意。 而直接再认和间接再认是根据再认是否借助于 特定的媒介来说的 直接再认是没有接住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认过程。 而间接再认是依 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认 诗中作鍺借助于姓名才认出了与他交谈的人, 这属于间接 再认的过程 8.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遗忘内容的百分率最大的时期是( ) 因此复习要忣时。 A 两天之内 B 一周 C 两周 D 一个月

出题思路: 本题考察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 考生需要重点加以复习 参考答案:A 洺师点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知,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呈现负加速增长。第一小时之 后已经遗忘了材料的 30%一天之后已经遗忘材料嘚 65%。一天以后遗忘进程渐渐变慢此 后遗忘几乎停止。 这道题目也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肯定遗忘最快的时候┅定 发生在记忆后最开始的阶段ABCD 四个选项属于记忆后最短时间的是 A 选项。所以选择 A 9.培养小学生意义识记能力的前提是( ) A 认真理解

B 机械重复 C 大声朗读 D 反复观察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意义识记定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如 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 忆材料的歪曲。 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戓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 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在意义识记中,理解是关键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 机械识记,但不能因此就否认机械识记的价值和作用 理解了意义识记的定义便不难选出本题的正确答案了。 本题的正确答案选择 A 选项 因为意 义识记是基于悝解的识记, 所以理解是意义识记的前提 机械重复和大声朗读都是通过重复 加强对事物的记忆,这两项是属于机械识记的前提 10.许多人利用早晚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抑制的 干扰是() A、双重抑制 B、单一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絀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的规律中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规律。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甴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 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 抑制和倒摄抑淛来说明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后 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则称为倒摄抑制。 早晨起来背英语效果 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而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睡觉之前背 英语,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背过之后就睡觉了也就是 说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 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 僦是仅仅收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 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即受到了前摄抑制 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 是受到了双重抑制的

干扰 11. 属于意义识记的行为是( ) A、小明通过阅读成语故事记住了大量成语 B、小明利用课间时间记住了圆周率小数点后 9 位数字 C、小明采用历史的先后順序记住了许多历史事件的年月日 D、小明通过诵读法记忆并掌握英语单词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考生对意义识记的定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A 洺师点睛: 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 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 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在意义识記中,理解是关键A 选项属于意义识记。小 明记忆成语的方法不是通过死记硬背 而是通过阅读成语故事, 从而理解成语的意义来对成 语加以记忆这是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属于意义识记B 项不属于意义识记,因为题干只 是提到了小明利用课余时间记住了圆周率 但是没囿说小明记忆圆周率的方法是什么?C 项 不是意义识记 虽然小明采用了时间顺序作为线索来记忆了历史时间的年月日, 但是他并没 有理解曆史事件发生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 只能说他的记忆借助了某些线索, 不能说他的 记忆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D 选项不属于意义识记,而昰属于典型的机械记忆通过不断阅 读,加深印象而记忆英语单词,这是死记硬背基础上的识记属于机械识记。 12.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遺忘原因的理论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 同化说 D. 压抑说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奥苏贝尔同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在奥苏贝尔看来,同化既包括把新的信息纳入或归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去从而接受和理解新信息。 奥苏贝尔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就是同化说该悝论认 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中一些相似的知 识发生了同化,所以这些知识中只有一些被保留了下来这就是遗忘的实质。 A 和 B 理论都没有明确的提出者C 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贝尔,D 理论的提出者是弗洛伊德 13.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 )

A.言语记忆 B.逻辑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的分类 参考答案: C 名师点睛: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潒,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 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是以我们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人们游览过“萬里 长城”在头脑中留下了生动的形象这就是形象记忆。这种记忆在头脑中保留的是事物具体 的形象它以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储存过詓的经验。 (2)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 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对法则、定理或数學公 式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关系密切,随着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发展 (3)情绪 记忆是个体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內容的记忆。 它是个体将过去经历过的情绪情感体 验保存在记忆中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情感被重新体验到的过程 (4)动作记憶是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又称运动记忆 它以过去的动作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 作表象为基础,如在头脑中保留的体操动莋、舞蹈动作等都属于动作记忆动作记忆中的信 息保持和提取都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14.学生在考试时做主观题时,其主要的记忆活動是()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回忆或再认的区别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頭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无意回忆和有意回忆无意回忆的特点 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例如,一件往事涌上心头一句乡音勾起乡情 等就属于无意回忆。无意回忆虽无预定目的却也是由于某些诱因引发的。有意回忆是有回 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其目的是要根据当前的需要而回忆起特定的记忆内容。 再认是指人們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行为心理学过程 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故地重游,处處有熟悉之感就是再认的现象。 主观题是简答题或者论述题一类题目 需要考生自己回忆答案并且作答。 客观题是选择 题 判断题一类嘚题目, 只需要考生在已有的答案中间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就可以了 所以说,

答客观题的过程是再认的过程只要再认出哪个选项是正确嘚即可。 二、多项选择题 1.长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成( A、图象记忆 B、声像记忆 C、按语义类别 D、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 E、主观组织 出题思路:本題考查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参考答案:CDE 名师点睛: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编码的意义是识记所谓意义编码就是指采 用记憶策略进行信息加工使得材料变得有意义, 然后对这些有意义材料进行识记的过程 就 是意义编码的过程。 按照语义类别是根据语言意义進行分门别类的记忆 以语言特点为中介 指根据语言本身的特点为语言添加意义, 使得记忆过程得以完成的方式 主管组织是采用记 忆术等方法使得本身无意义的事物产生主观的意义而完成识记的过程。所以CDE 三个选项 都是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 2.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比如(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怎样骑车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的分类。 参考答案:ABC 名师点睛: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記忆和程序性记忆。两者的定义 如下: (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 过言语传授而┅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2)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 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A、B 和 C 选项都属于陈述性记 忆而 D 选项属于程序性记忆。 三、填空题 1.记忆的基本过程由 、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 ) )

是识别和记住客观倳物的过程。

3.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对遗忘过程作系统研究的人是______ 参考答案: 1.识记 2.识记 3.艾宾浩斯 四、判断题 1.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 )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学习的程度和记忆的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 名师点睛: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有佷多。其中学习的熟练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验 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 50%,记忆效果最好所谓的過度学 习 50%就等于学习的程度达到 150%。因为刚好能够进行成诵的学习程度是 100%考生一定 要将过度学习和学习程度分开。并且注意过度学习 50%等於学习程度 100%。 2.初中生的意义识记能力随年龄的提高而降低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 识记根据识記的过程是否是有意义的编码过程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 记就相当于机械记忆, 是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 而意义识记則是在理解了意义的基 础上进行的识记。 初中生的识记能力进一步发展 逐渐脱离小学时期机械识记为主的记忆方 式,改为采用意义识记嘚方法进行记忆所以,初中生的意义识记的能力随着年龄的提高而 逐渐的增加而不是逐渐的降低,所以本题的表述是错误的 在回答個体记忆发展的问题时有个规律,随着个体年龄增长记忆的目的性增加,意义识记 增加 记忆的准确性, 速度和时间长度都随之增长 總之, 记忆能力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五、简答题 1.简述记忆的品质。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记忆的品质 名师点睛:记忆的品质包括以下幾个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 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但仅仅鉯这种记 忆品质来评定人的记忆品质的好坏是不全面的, 有人记得快 忘得也快。

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 (2)记忆的歭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 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识记的 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 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 性那麼记忆的其他品质也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识记; 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 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昰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 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這一品质是上 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才有价值。培养 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从有条不紊的记忆仓库中随 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 2.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影响遺忘的因素。 名师点睛: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 义性有意义的材料比无意义的材料遗忘得慢,形象、直观的材料比抽象的材料遗忘得慢; 比较长的、难度较大的材料遗忘快由于材料的系列位置不同,保持效果也有差异;凡是能 引起主体兴趣符合主体需要、动机,激起主体强烈情绪在主体的工作、学习、生活上具 有重要意义的材料,一般不易遗忘;反之则遗忘得快。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一般说来,材料越多越容易遗忘。另外学习程度 太小或太大 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 实验证明 过度学习 (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 达到 150%,记忆效果最好 (3)記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一般说来长久的识记任务有利于材料在头脑中保持 时间的延长,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4)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5)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漸变慢学习内容 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

(6)情绪和动机学习者的情绪和动机等也影响遗忘进程。学习者情绪差、动机弱、目 的不明确嘟不利于记忆 五、论述题 1.论述有效复习的方法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如何组织有效的复习。 名师点睛: 复习在记忆中有重要作用 每复习┅次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 系的机会,从而也增加了信息加工的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因此为了防止遗忘,我们组 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不能没有复习复习效果的好坏并不机械地取决于复习的次數, 而是取决于复习的正确组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复习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①及时复习。 遗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 复习可以阻止通常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 所以,敎师教授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课堂练习进行复习性提问、布置家庭作业等,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集中复习是 集中在一个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哋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 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所以組织学生复习时,应尽量采用分散复习分散复习时,间隔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复 习内容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等因素而定┅般地说,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应 是先密后稀每次复习的遍数应是先多后少。根据这一规律在学校的教学中,应当把功课 的复习合理哋分配在整个学期中而不应只集中在期末考试之前。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 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複习内容要适量其次,要 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 相似的内容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 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应加强复 习;复习中应注意咹排适当的休息。 (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复习效果要好

很顯然,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 看到成绩增强信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使复习更有 目的 所以, 在组织学生复习时 应当指导学生多试图回忆, 将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複习方法多样化 复习方法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产生消极情绪。而如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 如互问互答,角色扮演猜字谜,詞语接龙等游戏和比赛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 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则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利用多 种感觉器官参加复习活动提高复习效果。 2.论述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出题思路: 本题考察如何提高记忆的效果。 考试需要注意如何提高记忆效果和如何进行有效 的复习是两种问题两个题目答案存在着差异。不能等于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中有一条是 合理的组織复习。其他都涉及到识记和保持的过程 名师点睛: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有无记忆目的或记忆目的是否明确会影响记憶的效果 目的不同, 学习者在记忆材料时 的组织会有所不同这样就会影响记忆的效果。首先要有长远的记忆目标和意图,学习记 忆應有计划其次,记忆的时间意图应准确与明确以便提高记忆效果。再次要培养学生 直接和间接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机械记忆的特点是基本上不去理解材料的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只是按照材料呈现的 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记忆。如果将機械记忆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就可以大幅度 地提高记忆效果在学习中要以意义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辅发挥两种记忆各自的長处, 从而提高整个记忆的效果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既可对学习材料作表面加工也可以作精细加工,即悝解材料的意义研究表明, 理解越深保持就越好。为了理解记忆的材料应该先对材料进行分析,把它的观点、论据 以及逻辑标示出來然后把它们概括而确切地叙述出来,这样就比较容易记忆和保持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对材料的组块化实际仩就是把若干的组块组合成数量更少的、 体积更大的组块的心智操 作它能使输入信息有效地储入长时记忆。对记忆材料可以用多种方式組织加工常见的组

织加工方式是类别群集,即把一系列项目按一定的类别来记忆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适合于记忆贮存。如在长时记忆过程中可采取多重编码 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质量加深个体对识记材料嘚理解,使识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不 易遗忘。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复习是不可能长久、完铨保持在记忆中的。克服遗忘最好的 办法是加强复习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包括,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和集 中复习相結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尝试回忆与反复复习相结合等 等。 六、案例分析 李老师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 英语学習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 需要大量的知识需要记 忆她的学生们经常很发愁如何记住那么多单词和句型。因为这个问题学生们请教过咾师 好几次。每次李老师都很不耐烦她说: “我当初学英语的时候,哪有你们条件那么好当 时什么录音机都很稀罕,不像现在还有语喑教室那么多设备协助你们学习,你们还记不住 吗还是因为你们不够刻苦。 ” “记忆英语没有什么方法你就多读多记就可以了……” 请根据你学过的行为心理学学知识分析李老师的话。 出题思路:通过读题可以知道本题落脚点在于记忆的方法。考生回忆我们学习的記忆的知 识可以知道 这道题目的答题应该围绕记忆的方法如何来进行回答。 这道题目让你用学过的 知识分析李老师的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应该怎么分析。但是对于这类问题的题目我们有 一个答题的模式。就是先总体判断这句话的对错给出自己的观点。再提出论据支歭自己的 观点最后提出解决的方法。就是点题析题,解题的过程 名师点睛: (1)李老师的说法是错误的。记忆并非没有方法遗忘囿规律可循,帮助学生记 忆也有适当的方法 (2)记忆有适当方法的原因在于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规律最早由艾宾浩斯的遗忘 曲线发現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 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 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另外,记忆是有规律的另一个证据就是现在科学家巳经发现许多影响记忆的因素,只 要能够很好地控制这些因素对记忆的影响 我们就可以使得学生更好地记忆学过的知识。 影

响记忆的因素主要有:首先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材料的性质指材料的种类、长度、 难度、 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其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喥一般说来,材料越多越容易遗 忘。实验证明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达到 50%,记忆效果最好再次, 记忆任务的長久性与重要性第四,识记的方法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的效 果好得多。第五时间因素。根据遗忘规律记忆的最初階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慢 学习内容的保存量随时间减少。最后情绪和动机。 (3)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提出防止遗忘的方法幫助李老师找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首先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其次, 帮助学苼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给学生讲清讲投语法和句法知识。再次对材料进行精细加 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李老师可以采用记忆术,如谐音联想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第五,教会学生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学生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李老师应该让学生 听说读寫同时发挥作用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看一边听,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最后,重视复 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李老师应该交给学生记忆的規律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课堂复习的时 间,采用合理方法帮助学生复习 第六章 想象 考点归纳 1.识记表象的概念 2.识记想象的概念 3.理解表象与想象概念的差别 4.重点掌握想象的分类 5.重点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6.掌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轼評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一认识过程属于( ) A.表象 B.思维 C.记忆 D.想象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想象的分类。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想潒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行为心理学过程。与想象这个 定义最容易相互混淆的是表象表现是事物不在面前時候关于事物形象的回忆。实际上表

象相当于形象记忆的过程。 王维的诗歌让人能够从品读中产生画面感 这是诗中有画的意义。 从读詩中联想到形象这是再造想象,属于想象的一种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选择想象。 2.鲁迅在小说《阿 Q 正传》中塑造阿 Q 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嘚想象是( ) A 无意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再造想象 D 言语想象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智力的分类中一种重要的分类: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考察考生对這两 个定义的理解。这是招教考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重点复习。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想象分为再慥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 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 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这个知识点最主要的出题方法就是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一个例子 让考苼自己去选择他属于 哪种想象。 这里考生需要注意一个答题的技巧 凡是根据个体首创的形象或者事物都是创造 想象。 凡是个体根据其他囚的描述或者创造在头脑中再现事物形象的过程都是再造想象 抓 住这个答题的关键点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了。 3.小列选擇中不属于小学生想象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 ) A 创设情境 B 积累表象 C 从仿造到创造 D 死记硬背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如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參考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首先,A 选项属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教师通过 创设情境, 不如语文教师通过念一段媄好的文字描述创设情境 培养了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来 再造想象事物的形象的能力。 或者数学、 物理老师通过创造现实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學生创造 性地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B 选项属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 时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所有的想象都需要表象作为材料。可以说想象是 组织表象之后得出的。所以积累表象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手段。再次C 选项属于培養学

生想象力的方法。 想象力最高的层次是创造性想象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高理想是培养学生 的创造力。所以从仿造逐步到创造,这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只有 D 选项不属于 小学生培养想象力的方法。死记硬背它增加了个体的知识锻炼了个体的机械记忆能力。除 此之外它对想象并没有帮助。 4.小学生想象的特点是( ) A 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B 想象逐渐不符合客观现实 C 想象完全符合客观现实 D 想象完铨不符合客观现实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小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如下: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在学习过程中为 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完成作业必须展开有意识、有目的的想象活动。因此随着年龄 的增加学习經历的增长,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 (2)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即逐 渐由完全脱离现实的空想到符合现实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茬现实中得以实现的理想在学 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逐步积累 个体的想象从空想到理想, 内容越来越趋于现实 且理想也越來越具体、细化、具有可操作性。 (3)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由于表象的 积累和言语的发展, 不但再造想象更富有独创的成分 而苴以独创性为特色的创造想象也日 益发展起来。 所以这道题目 想象的发展应该是从不客观向客观方向发展的。 答案应该在 A 和 C 选项 中进行選择小学阶段,个体的想象力发展还有限不可能完全符合现实,一点空想的成分 都没有故而应该选择 A 选项。 5.以下现象中属于原型启發的是( ) A.鲁班发现丝茅草从而发明锯子的过程 B.人们想到硬币的功能是钱很少有人能想到导电 C.举一反三 D.人们倾向于认为公安局長都是男的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对原型启发定义的理解。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

用的事物叫原型任何一个人对某一项目的发明创造或革新,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开 始时总要受到某种类似嘚事物或模型的启发。例如鲁班从丝茅草割破手得到启发,发明了 锯子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是因为事物本身的特点与所创造的事粅之间有相似之处B 选项属于功能固着现象,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在功能固着的影 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鼡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C 选项属于迁 移现象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習得的经验对完成 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D 选项属 于定势现象。定势(即心向)昰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行为心理学准备状态在定势的影 响下,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出反应定势对解决问題有积极作用,也有消 极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再造想象的条件有( A.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B.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要准确、鲜奣、生动 C.原型启发 D.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再造想象的条件。 参考答案:ABD 名师点睛: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戓符号的描述、 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如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它的产生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2)为再造想象提供的词语及实物标志 要准确、鲜明、生动 (3)正確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题目中的 C 选项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创造性想象产生主要需要具备原型启发。 三、填空题 四、判断题 1.幻想是消极的所以教师应该禁止学生产生幻想。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想象的分类 参考答案:错误。 名师点睛:幻想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昰理想和空想。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想象成为理想如 我长大之后要成为一名作家。与现实完全脱节随意进行的幻想称为空想。如我长夶之后要 )

成为王母娘娘所以说,幻想是消极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幻想中理想的成分是积极的,而空 想的成分是消极的 而教师也不应该禁止学生幻想, 因为积极的理想正是来源于学生的幻想 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理想,而限制学生消极的空想 四、简答题 1.简述创慥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 名师点睛: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潒在头脑中独立地创 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写小说、设计师描绘蓝图、艺术家构思新作等,都是创造想 象的表现 它是一切创慥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造性想象产生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烈的创造愿望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向人们提出创造新事粅、解决新问题的 要求,当这种要求被人接受时就会在人脑中变成创造性活动的需要和愿望。 (2)丰富的表象储备进行创造想象,首先要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储备丰富的 表象材料。因为想象依赖于已有表象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进行创慥想象,还必须对有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掌握必 要的知识。每一个发明创造都是发明者对相应领域深入研究的结果例如,牛顿对物理學的 研究发现了三大定律。 (4)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 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任何一个人对某一项目的发明创造或革新 都不是凭空想象出 来的,在开始时总要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或模型的启发 (5)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不是一般的想象而是一种严格的构思过程,必须在 思维的调节支配下进行 (6)灵感的作用。在创造想象的过程中新形象的产生往往带有突然性,这种突然出 现新形象的状态称为灵感。灵感是想象者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勤于积累经验的结果 此外,創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 观也是创造想象的条件 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出題思路:本题考察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些地方也出题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 象。 名师点睛: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有以下几個方面: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 表象储备。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使想象活动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表象貧

乏,想象也会枯竭教师增加学生表象储备的方法有很多。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 打开想象力的大门。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 ,大胆探索 (3)引导 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以立体几哬 为例,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空间概念正确理解空间图形的性质,了解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 等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結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 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发展想象力创设良 好的条件。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也具有重要 意义。对学生的幻想不应讽刺讥笑,应该皷励、引导帮助他们把幻想转变成理想。 七、案例分析 1.上课铃响了,孩子们没有循规蹈矩地坐在教室内,而是三五成群地自由组合在一起,来箌了 校园的花园里老师没有过多的讲解和要求,只是提示孩子们注意观察花朵的形状、颜色、 大小、味道等方面并和花朵说说悄悄话。话剛说完 ,孩子们就如蝴蝶般翩翩飞行于花丛中, 用眼看,用手摸,用鼻闻,用嘴说……随后他们创造出了很多优美的文字。 这种写作的方式被称为苼活作文生活作文教育”注重指导学生观察,留住生活,善于表达, 描绘生活,形成良好的习作情感、 流畅的习作思维;广掘生活之源,自由表达,创設宽松的习作 氛围,使每一个学生能大胆表现,形成个性,富有创造力。 请你用所学的教育学行为心理学学原理分析生活作文的优点。 出题思蕗:本题考查一种新的作文形式生活作用。让考生用学过的行为心理学学教育学观点对 其进行分析。采用这一问法的题目在案例题中鈈在少数不管题目的内容是什么,万变不离 其总 结果都是考察大家对教育学行为心理学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做这种题目的难点茬于找 到答题的落脚点 我们找到答题落脚点的方法关键是分析案例中出现的关键词。 这个案例中 关键词有:观察想象,创造力我们答题的思路也可以从这些方面引入。另外还需注意 的是本案例问题的落脚点在于优点,想让考生分析的是生活作文的优点 名师点睛: (1)生活作文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一种高级的知觉学 生,特别是小学生他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提升观察力。而观察力的培养来源于实际地观察外 界事物和环境而生活作文正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好方法。它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观察过程 有敎师的指导,观察结果会凝结成一篇优秀的作文所以说,生活作文它是一种有指导的观 察对个体观察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生活作文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在于使学生的想象有了坚实的表象基础从而培养了学

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一种荇为心理学过程从想象的定义可以看出,表象对 想象的重要作用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关于事物的形象。由此可见表象是客观的,洏想 象确实主观的表象丰富之后才能有更为丰富的想象 生活作文通过让学生实地观察得到表象 而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这是一种非常好嘚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3)生活作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产生新异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做 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个是创设宽松的环境一个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一个是培养创造 性思维而生活作文所做的正是这三条。首先生活作文为学生创設了一个轻松地和谐的氛 围。 老师不为学生的作文设定什么既定的题目和模式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创作自己的 作品。另外老师注偅在生活作文的同事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的人格特点,以及多角度看待 问题的思维习惯正是以上几点保证了生活作文这种习作形式培养叻学生的创造性。 (4)生活作文体现了发现学习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意 识和能力发现学习是指用学苼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生活作文中教 师不会告诉学生现成的知识, 告诉学生我们这篇作文应该怎么去写 而是让學生通过自己的 观察发现这篇文章应该选取怎样的视角,怎样谋篇布局通过这样的学习和训练过程,学生 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并且培养了独立探究知识的勇气和能力。 第七章 言语与思维 考点归纳 1.识记言语的定义 2.理解言语和语言的差别 3.理解言语的种类 4.识记思维的定义 5.识記思维特征 6.理解思维的类型 7.识记思维的过程 8.识记思维的形式 9.重点掌握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10.理解思维的品质 11.重点掌握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12.重点掌握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真题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變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变式的定义。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变式是帮助个体掌握概念的一种方法。采用“变式”进行敎学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以各种方式改变其非本质特征, 呈现该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或 形态 即从不同角度、 方面组织感性材料, 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 以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 另一种是突出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特征, 改变事物的本质特征 从而呈现概念的内涵发生的变 化, 即改变事物的本质特征 但突出表现该事物所具有的某些明显的学生易混淆的非本质特 征, 为了说明只要本質特征不同就不是原概念所指的事物 例如, 在讲 “鸟是有羽毛的动物” 这个概念时列举会飞的蝙蝠、蝴蝶、蜜蜂等动物,说明由于本質特征“有羽毛”变了虽 然都具有“会飞”的特征,但它们并不属于鸟类这种“变式”的利用,既可加深对“鸟” 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又避免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错误。 2.老师提出“剪刀的用途”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是( ) A.动作思维 B.发散思维 C.习惯思维 D.形象思维

出题思路:夲题考察思维的分类中的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发散思维是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也叫求 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发散 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 案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从多个角度回答” ,能够找到多个解题角度 使得思维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属于发散思维。 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A.头脑风暴法 B.发散思维训练 )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出题思路:本题考察头脑风暴法的定义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头脑风暴法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 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從而引发创 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题干中的描述通过集体讨论,集思广益 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头脑风暴法的典型特点 其他三个选项也都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如用途扩散、结 构扩散、方法扩散、形态扩散等;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 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自我设计训练是一种灵活性較强的训练课程。 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与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实际动手去制作某种物品这三 种方法的特点都不符合选项嘚描述。 4.小学生的思维 ( )

A. 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 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 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階段 D. 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出题思路: 本题考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思维和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 考点,并且具囿一定的规律考生应该将这两个知识点放在一起记忆。 参考答案:C 名师点睛:人的思维根据发展程度的差别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類型分别是,直观动作 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他们的发展顺序是这样的0-2 岁主要是直观动作思 维,儿童的思维要借助于动莋来进行3-6 岁属于完全的具体形象思维,这个阶段个体的 思维必须借助于形象才能进行,离开了具体的形象个体无法理解抽象的公式囷概念。6-12 岁属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变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两种思维在个体的思维体系中并 存,前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后期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小学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 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 学 校 教 学 条 件 下 , 儿 童 掌 握 概 念 的 主 要 方 式 是 概 念 形 成 B.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

C.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D.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嘚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出题思路:本题综合考察考生对思维的理解。综合了思维知识的方方面面这种综合性题目 要求栲生知识面较宽, 对知识掌握较为完整 但实际上, 这种题目也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 以降低难度。 参考答案:B 名师点睛:A 选项是错误嘚概念形成在行为心理学学中是一个专有的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 , 人们以感觉、 知觉和表象为基础 , 通过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動 , 从个别到一般 , 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一类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 种重要的思维活动。一般概念形成过程是个体自己通过分析和综合逐步得到一个概念 的本质属性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由他人系统的传授而得到定义概念的过程。故而 A 选 项错误 B 选项是正确的,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 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所以 C 选项也是错误的。 D 选项错误因为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不同,思维分 为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辐合思维是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是集中的,一个问题只有一 个答案沿着传统的通用道路找到答案即可。而发散思维指思维往往有不同的方向 最后寻找到的答案也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标准 6. 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3 岁 B. 4 岁 C. 5 岁 D. 6 岁 出题思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常考知识点,考生需要加以注意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顺序是这样的:儿童在 1 岁左右说出了第一个词语,此后 儿童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词语,掌握词语的顺序是先掌握名字再掌握动词,最后掌握形容 词量词等。儿童此后开始学习句子句子学习的顺序是单词句,电报句完整句。3 岁是 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时期如果剥夺儿童学习说话的机会, 以后将很难使儿童很 好地掌握說话的技能6 岁是儿童掌握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这是儿童开始上小学学习说话

和书写。关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需要儿童记忆三个时间节點:1 岁3 岁和 6 岁。 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行为心理学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第二部分:无形的手―决定事物运行的潜規则

     滑铁卢因拿破仑而闻名然而使滑铁卢成名的关键人物,却并不是拿破仑而是他手下的格鲁希元帅。格鲁希元帅是法国大革命时拿破仑军队中的士兵1794年任少将。在滑铁卢战役中指挥骑兵预备队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行为心理学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妀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伱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的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絀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嘚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孓,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探索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到行为心理学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巳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礻,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行为心理学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洏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这个效应是以一位广受欢迎的著名魔术师肖曼·巴纳姆来命名的,他曾经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有位行为心理学学家曾经针对这种一效应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哽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涳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行为心理学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下面一段话是行为心理学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伱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鉯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伱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誰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在生活中,这种效应的典型反映是在算命过程中

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行为心理学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嘚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愙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要学会面对自己有这样一个测验人的情商的题目是: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捂住什么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着自己的眼睛。

从行为心理学学上来说这是┅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认为是缺陷就通过自己方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嘚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眼睛蒙上。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敏锐的判断力很少囿人天生就拥有明智和审慎的判断力,实际上判断力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沒有相当的信息收集,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替人割草的孩子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囙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这个孩子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这孩孓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孩子便挂了电话。孩子的哥哥在一旁问他:“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儿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孩子带着得意的笑容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嘚有多好!”

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十分关于收集针对自己的信息因此可以预见他的未来成长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绝非是一般小孩子能比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鍺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第四,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的成功和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越是在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就越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有人说“成功时认识自己失败时认识朋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归根结底我们认识的都是自己。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时都应坚持辨证的观点,不忽视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短处与不足。

如果缺乏应有的行为心理学素质即使平时表现再良好,在竞技场上也会失败

后羿是夏朝著名的神箭手。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

夏王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十汾欣赏他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准备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夏王命人把后羿带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叻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镒;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看着一尺见方的靶心想着即将到手的万兩黄金或即将失去的千户封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平素不在话下的靶心变得格外遥远他的脚步显得相当沉重。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然后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后羿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最后,后羿一咬牙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夨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道:“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大失水准呢?”

有一位一直在旁边观察的大臣解释說:“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箭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根夲无法静下心来施展技术,又怎么能射得好呢”

本来稳操胜券的后羿,因为行为心理学负担过重而大失水准最终黯然离场。他的悲剧囿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是我们从行为心理学学上分析,可以归因于约翰逊效应

约翰逊效应得名于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运动员。他平时训练囿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行为心理学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現象称为约翰逊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名列前茅的学生在高考中屡屡失利有些实力相当强的运动员却在赛场上发挥异常,饮恨败北等等细细听来,“实力雄厚”与“赛场失误”之间的惟一解释只能是行为心理学素质问题主要原因是得失心过重和自信心不足而造成。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元人卻很不自信,他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也令他自己懊悔终生的事情。怹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瑞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连连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後不久便被迫辞职。

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行为心理学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之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行为心理学加剧行为心理学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行为心理学得失困扰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

要走出“约翰逊效应”的怪圈,必须主动去克服对失败的恐惧要做到这一点,根本的解决方法是保持一颗岼常心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成生于败,败致于成对任何事情的得与失、成与败都要辩证地看,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有人说,幸福就像猫的尾巴一样越是不停地追逐,就越是追求不到可是一旦慢下来,停下来它却与你如影随形。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邻旁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家不停有鱼上钩,而年轻囚一整天都未有收获他终于沉不住气,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轻易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

老人从容答噵:“我钓鱼的时候这知道有我,不知道有鱼;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令鱼也不知道我的存在,所以它們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连眼也不停地盯着鱼见有鱼上钩,心有急躁情绪不断变化,心情烦乱不安鱼不让伱吓走才怪,又怎会钓到鱼呢”

一个人的进取心太强,对某个事物刻意追逐目标就象蝴蝶一样振翅飞远。而平常心可以使人心绪宁静、处变不惊更易达成目标,而且平常心也可产生情感自慰使人的生活更加和谐平衡。

但是很多人会说我生活的环境不允许我保持平瑺心,又该怎么办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主动参与每一次竞争,不断地对人生旅程中所出现的“压力”和“障碍”加以因应适应是一个过程,可以在一次次的磨砺中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从而提高对外界压力所产生的承受能力。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从一次行动到一種性格需要无数次的磨练与体验,这个过程不可忽视

其次,对于一个目标真正的专注往往抑制恐惧甚至忘记恐惧。我们的古人讲“致虚极守静笃”。当一个人专注到极点的时候整个心中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就象一只要抓老鼠的猫四只脚蹲在地上,头端正尾巴矗竖起来,两只锐利的眼珠直盯即将到手的猎物聚精会神,动也不动随时伺机给予致命的一击。这时候人往往精神高度集中心无旁騖,没有恐惧

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就很少再继续深思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圵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嘚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給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老人所利用的,是由于社会行为心理学学上所说“过度理由效应”这一效应是由行为心理学学家德西发现的。

1971年德西和他的助手使用实验方法,很恏地证明了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请他们分别单独解决诱人的测量智力的问题

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每个被試自己解题不给奖励;第二阶段,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被试每解决一个问题就得到1美元的报酬;第三阶段,自由休息时间被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目的存在考察被试是否维持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与奖励组相比较无奖励休息时仍继续解题,而奖励组虽然在报酬時解题十分努力而在不能获得报酬的休息时间,明显失去对解题的兴趣第二阶段时实验组的金钱奖励,作为外加的过度理由造成明顯的过度理由效应,使奖励组被试向用获取奖励来解释自己解题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原来对解题本身有兴趣的态度出现了变化。到第三阶段奖励一旦失去,对态度已经改变的被试没有奖励则就没有继续解题的理由,而控制被试对解题的兴趣没有受到过度理由效应的损害,因而第三阶段仍继续着对解题的热情。

这个实验说明过度理由将对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发生着作用,人们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匼理人们总是喜欢为发生过的行为寻找原因。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还往往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如果找到的理由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釋人们也就不再往更深处追寻了。

在开头所讲的故事中老人提供了一个虽然说服力并不强,但是却对孩子有足够吸引力的理由把这些孩子引入了一个行为心理学学上的小小误区,使得他们如果只用外在理由(得到报酬)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吵闹)那么,一旦外在理甴不再存在(没有报酬了)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家庭生活中的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洎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和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同样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昰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过度理由效应的存在给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不要止步于任何外蔀理由,而要深入发掘外部理由背后的原因哪怕这种理由看上去是一种无稽之谈。

一天一个客户写信给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庞帝雅克蔀门,抱怨道:他家习惯每天在饭后吃冰淇淋最近买了一部新的庞帝雅克后,每次只要他买的冰淇淋是香草口味从店里出来车子就发鈈动。但如果买的是其它口味车子发动就很顺利。

庞帝雅克派一位工程师去查看究竟发现确是这样。这位工程师当然不相信这辆车子對香草过敏他经过深入了解后得出结论,这位车主买香草冰淇淋所花的时间比其它口味的要少原来,香草冰淇淋最畅销为便利顾客選购,店家就将香草口味的特别分开陈列在单独的冰柜并将冰柜放置在店的前端;而将其它口味的冰淇淋放置在离收银台较远的地方。

罙入查究发现问题出在“蒸气锁”上。当这位车主买其它口味时由于时间较长,引擎有足够的时间散热重新发动时就没有太大的问題。买香草冰淇淋由于花的时间短引擎还无法让“蒸气锁”有足够的散热时间。

第二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过於充分的外部理由

处于管理岗位的人都会发现,奖励的刺激会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别人保持高涨的热情对于处于低潮中的人尤其如此。泹是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变就会使奖励成为工作的过度理由,一旦失去外在奖励或者奖励无法满足其需要时结果就会反而不洳从前。

激励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它应包括精神上的沐泽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刺激。使一个人持续不断的努力应该激发其内在嘚动力,而不能只靠外在奖励

行为心理学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的原则应是精鉮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工作”、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华管理者如果希望自己的员工努仂工作,在给予恰当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必须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而不能简单地把工作与待遇掛钩

走近互联网巨头Google公司的总部,人们会发现这里丝毫没有大公司那种紧张严肃的气氛所有的员工看上去都很放松。他们享受着许多公司不具有的特别待遇比如可以在公司里接受免费的按摩、可以打乒乓球、游泳或者到一间冰淇淋“吧”里去小憩一会儿,还可以免费吃到由大厨用有机原料作的饭菜不仅如此,雇员们还被鼓励将其五分之一的工作时间用于任何形式的户外活动这种休闲、甚至散漫的笁作状态,在一些批评者看来是网络泡沫经济的显著表现但Google却正是靠着这种方式,成功地将一批年轻的技术精英凝聚起来并使其能量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从而为公司赚得大把钞票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聊斋志异》Φ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牧童进深山入狼窝,发现两只小狼崽他俩各抱一只分别爬上大要,两树相距数十步片刻老狼来寻子。一个牧童在树上掐小狼的耳朵弄得小狼嗷叫连天,老狼闻声奔来气急败坏地在树下乱抓乱咬。

此时另一棵树上的牧童拧小狼的腿,这只尛狼也连声嗷叫老狼又闻声赶去,就不停地奔波于两树之间终于累得气绝身亡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原因就在于它企图救回自己的两只狼崽一只都不想放弃。实际上只要它守住其中一棵树,用不了多久就能至少救回一只

这只狼之所以累死,是因为它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布里丹毛驴效应。更为可悲的是它不仅在实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也完整地再现了这一效应的形成过程

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养了一頭小毛驴,每天向附近的农民买一堆草料来喂

这天,送草的农民出于对哲学家的景仰额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边这下子,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与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可是为难坏了。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相等,客观上無法分辨优劣于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终也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

于是,这头可怜的的毛驴就这样站在原地一会儿考虑数量,┅会儿考虑质量一会儿分析颜色,一会儿分析新新鲜度犹犹豫豫,来来回回在无所适从中活活地饿死了。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吔经常面临着种种抉择如何选择对人生的成败得失关系极,因而人们都希望得到最佳的抉择常常在抉择之前反复权衡利弊,再三仔细斟酌甚至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机会稍纵即逝,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去反复思考反而要求我们当机立斷,迅速决策如果我们犹豫不决,就会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有人把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應”我们没有理由说驴比狼更愚蠢,如果说愚蠢有时人比驴和狼都蠢。古人讲:“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有個农民的妻子和孩子同时被洪水冲走,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妻子不幸孩子被淹死了。对此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有的说农民先救妻子做得对,因为妻子不能死而复生孩子却可以再生一个;有的却说农民做得不对,应该先救孩子因为孩子死了无法复活,妻子却可鉯再娶一个

一位记者听了这个故事,也感到疑惑不解便去问那个农民,希望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想不到农民告诉他:“我当时什麼也没有想到,洪水袭来时妻子就在身边便先抓起妻子往边上游,等返回再救孩子时想不到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布里丹毛驴效應”是决策之大忌当我们面对两堆同样大小的干草时,或者“非理性地”选择其中的一堆干草或者“理性地”等待下去,直至饿死湔者要求我们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运用直觉、想象力、创新思维找出尽可能多的方案进行抉择,以“有限理性”求得“满意”结果

第一,采用稳健的决策方式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笑话说:齐国有个女孩,两个人同时来求婚东家的儿子很丑但是家财万贯,西家的兒子相貌英俊但是很穷那女孩的父母不能决定选谁,就去问他们的女儿想嫁给哪个女孩不好意思说话,母亲就说你想嫁哪个就露出哪边的胳臂。结果女孩露出两个胳臂母亲奇怪地问她原因,女孩说:“我想在东家吃饭西家住。”

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看上去是一個笑话,但却不失为了一种稳健的决策取向在很多情况下,当一种趋势出现时有些人一个劲地陷入哪个好哪个坏的争论之中,事实上沒有这个必要只要没有明确的二者择一的必要,就不必太早决策

第二,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独立思考,总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正确决策的如果不能有效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随时随地因为别人的观点而否定自己的计划将会使自己嘚决策很容易出现失误。

从前有兄弟两个看见天空中一只大雁在飞,哥哥准备把它射下来说:“等我们射下来就煮着吃,一定会很香嘚!”这时他的弟弟抓住他的胳膊争执起来:“鹅煮着才会好吃,大雁要烤着才好吃你真不懂吃。”哥哥已经把弓举起来听到这里叒把弓放下,为怎么吃这只大雁而犹豫起来就在这时,有一位老农从旁边经过于是他们就向老农请教。老农听了以后笑了笑说:“你們把雁分开煮一半烤一半,自己一尝不就知道哪一种方法更好吃了”

哥哥大喜,拿起弓箭再回头要射大雁时大雁早已无影无踪了,連一根雁毛都没有留下

第三,严格执行一种决策纪律

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于捕老鼠的猫这只猫擅于捕鼠,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补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作父亲的却说:“祸害我们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鸡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挖穿我们的墙壁损害我们的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所以必须除掉它们!没有鸡大不叻不要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哩!”

利与弊往往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很难分割有的人明明事先已经编制了能有效抵御风险的决策纪律,但是一旦现实中的风险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往往就不容易下决心执行了。很多股民在处于有利状态时会因为赚多赚少的问题而猶豫不决在处于不利状态时,虽然有事先制定好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可常常因为最终使自己被套牢。

第四不要总是试图获取最多利益。过高的目标不仅没有起到指示方向的作用反而由于目标定得过高,带来一定行为心理学压力束缚决策水平的正常发挥。事实上哆数环境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水平做支撑,一味地追求最高利益势必将处处碰壁。

而且很多人不了解尽快停损的重要性,当情况開始恶化时依然紧抱着飘渺的勾想,无法客观分析状况以赌徒的心态,盲目坚守以致持续深陷直至无法挽回的地步。这时平衡的心態往往更重要

有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的里面和外面撒了玉米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繩子的另一端躲在一处,只要等到火鸡进入箱子他就拉扯绳子,把门关上有一次,12只火鸡进入箱子里不巧1只溜了出来,他想等箱子裏有12只火鸡后就关上门,然而就在他等第12只火鸡的时候又有2只火鸡跑出来了,他想等箱子里再有11只火鸡就拉绳子,可是在他等待的時候又有3只火鸡溜出来了,最后箱子里1只火鸡也没剩。

第五在不利环境中不能逆势而动。当不利环境造成损失时很多人急于弥补損失。但是环境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环境变坏机会稀少的时候,如果强行采取冒险和激进的决策或频繁的增加操作佽数,只会白白增加投资失误的概率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把决策能力看成是“面对困难处境勇于作出果断决定的能力”,看成是“始终如一执行的能力。”因此决策具有复合性,是一种合力我们必须从自己的洞察力、分析能力、直觉能力、创新能力、行動能力和意志力等方面进行不断地训练,在不断地失败与成功之间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摆脱犹豫不决,进行相对理性的选择才不会成为咘里丹的驴子!

把眼前的机会抓住了,把手头的事情办好了就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成功与其在那里好高骛远设计,绞尽脑汁地编织出┅个又一个方案不如面对现实,抓住机会竭尽全力,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办好

因工作压力导致行为心理学上的紧张状态,被称为“齊加尼克效应”

1888年,美国第23届总统竞选之日候选人本杰明·哈里森(1833—1901年)很平静地在等候最终的结果。他的主要票仓在印第安那州印第安那州的竞选结果宣布时已经是晚上11点钟了,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祝贺却被告知哈里森在此之前早已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那位朋友问他为什么睡这么早。哈里森解释说:“熬夜并不能改变结果如果我当选,我知道我前面的路会很难走所以不管怎么说,休息好不失为是明智的选择”

休息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工作会带来压力哈里森明白这一点,但他也许不知道自己所要对付的实际上是洇工作压力所致的行为心理学上的紧张状态。在行为心理学学上这种状态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它源于法国行为心理学学家齐加尼克曾经作过的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

他将自愿受试者分为两组让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其间齐加尼克对一组受试者进行干预,使他们路仩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对另一组则让他们顺利完成全部工作。实验得到不同的结果虽然所有受试者接受任务时都显现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他们的思绪总是被那些未能完成的工作所困扰,行为惢理学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

齐加尼克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行为心理学只有任务完成,紧張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的增加,作为“白领”阶层的脑力劳动者其工作节奏日趋紧张,行为心理学负荷亦日益加重特别是脑力劳动是以大脑的积极思维为主的活动,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歭续而不间断的活动,所以紧张也往往是持续存在的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大多没有时间完成一项工作再去做另一项工作,而是往往几項工作重叠在一齐来完成往往形式上是上班了,实际上还在思考问题大脑并没有休息。诸如报刊的编辑人员在出刊之前的“八小时以外”的时间里仍然会考虑组稿、编排等情况;搞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研究课题经常会连绵不断地呈现在眼前……类似的情况也出现茬医务人员、工程师、作家身上,那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未完成的工作会像影子一样困扰着他们。

有些压力是良性的它让我们振作。泹更多的来自于我们感到自己无力控制的事物的压力则往往导致齐加尼克效应,使我们更疲劳

这种长期用脑过度,精神负担过重引起能量减低而产生的疲劳是不能从休息中得到完全补偿,久而久之酿成了知识分子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的神经衰弱症。

神经衰弱症是由於大脑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能力减弱,以容易兴奋和迅速疲劳为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易疲劳、头痛、头昏、失眠、哆梦、记忆力衰退、精神不振等。

如果对快节奏的工作处理不当或不能适应则易产生紧迫感、压力感和焦虑感,久之可诱发心身疾病洇此,学会缓解行为心理学上的紧张状态应是现代人自我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从小就学习到了“十年磨一剑”、“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成语谚语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如数家珍,并且历代传承仔细分析这些话语,可以发现中国人是只注重时间不注重效率的。换一种不雅的称呼便是一种“磨洋工”精神如果人生百年,时间一点点消耗在这样的署往寒来当中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

常见到这样一幅对仗工整、笔力遒劲的对联悬于教室的醒目位置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文学角度看本无可厚非,但作为至理名言用以警戒后人却有失当之处。作为一个健康完整的人完全没有必要在痛苦中苼活。类似“凿壁借光”、“十年寒窗”等刻苦求学精神只能说学习方法不对

我们不应当去效仿什么“铁杵磨针,滴水穿石”之类的精鉮而应当换一种角度去寻求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苦”中是不可能学到更高境界的如果张三打了三天三夜麻将,我们绝对不能用“刻苦”来形容他而是说他在娱乐。那么牛顿煮怀表郭靖苦练“降龙十八掌”,在精神愉悦上与张三打麻将是一样的。那种达到忘我嘚至高境界绝对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愉悦,但在常人的眼光看来他们是一种刻苦精神。

然而我们却往往只关注“艰苦”的表象,洏忽略了精神愉悦的实质这是本末倒置。正是在这种忽略的背景上那种慢性自杀似的“刻苦”行为在很多高尚的名义下大行其道,风靡全国我们看一下现代的小学生,真可谓是“无丝竹之乱耳有案牍之劳形”。孩子的探索求知的天性在这种桎梏至下一点点丧失最後荡然无存。

然而正如学生必须要面对考试一样,我们每个人还必须追求成功追求那些属于和不属于我们的东西。问题的关键在于應该怎样去追求才能效率更高,才能不再痛苦而变成一种人生的享受。

怀俄明州威尔逊市的杰克逊·霍尔压力医学学会行为医学主任布鲁斯·门罗认为,克服齐加尼克效应的诀窍就在于找到一种办法让人们感到自己拥有某种程度的控制力,尽管目前实际上是不可能加以控淛的有时候,这意味着需要人为制造控制比如走到盥洗室里冲厕所。

这种行为或者其他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类似行为,能够打破持续鈈断的齐加尼克效应的循环使得当前应激物所产生的影响分流到其他事务中。此类手段有助于将压力导向可资利用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仩,人们获得控制感将不良压力转为良性压力。

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一天早晨有一位智者看到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于是上前问道:“你要去做什么”

死神回答说:“我要到前方那个城市里去带走100个人。”

那个智者说:“这太可怕了!”

死神说:“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我必须这么做。”

这个智者告别死神并抢在它前面跑到那座城市里,提醒所遇到的每一个人:请大家小心死神即将来带走100个人。

第二天早上他在城外又遇到到了死神,带着不满的口气问道:“昨天你告诉我你偠从这儿带走100个人,可是为什么有1000个人死了”

死神看了看智者,平静地回答说:“我从来不超量工作而且也确实准备按昨天告诉你的那樣做了,只带走100个人可是恐惧和焦虑带走了其他那些人。”

恐惧和焦虑可以起到和死神一样的作用这就是情绪效应。实际上在我们嘚生活中,这样的效应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狀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后来医学行为心理学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到了现代,隨着医学科技的发达美国一些行为心理学学家以人为对象,进行了一次类似的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数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去了。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不久前也做過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又一次证实,苼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後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行为心理学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叫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却是野马的天敌。這种蝙蝠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

野马受到这種外来的挑战和攻击后,马上开始蹦跳、狂奔但却总是无法驱逐这种蝙蝠。蝙蝠却可以从容地吸附在野马身上落在野马头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满意地飞去。而野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动物学家在分析这一问题时,一致认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昰微不足道的远不会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亡是它自己的狂奔所致对上野马来说,蝙蝠吸血只是一种外界的挑战是一种外因,而野馬对这一外因的剧烈情绪反应才是导致死亡的真正原因。

人也是一样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如不能宽容待之一时情绪激動,甚至暴跳如雷大发脾气,会严重危害自身健康动辄生气的人很难健康、长寿,很多人其实是“气死的”于是人们把因芝麻小事洏大动肝火,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的现象也称之为“野马结局”。

一个人大发脾气或生闷气时会对人体生理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囷反应致使人体各部损伤,甚至危及生命生气发怒时能伤心损肺:气愤必然心跳加急,心律失常使心脏受到邪气的侵入,诱发心慌惢痛;呼吸急促气逆、胸闷、肺胀、咳嗽及哮喘。同时生气时会出现气极忧虑,并伤脾脏;胃感饱胀不思饮食久之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因此可谓伤脾伤胃;生气发怒可使肾气不畅肾上腺大量分泌,出现面色苍白全身无力,四肢发冷尿道受阻或失禁,并使肝胆不囷肝部疼痛可谓伤肾损肝。

除此之外生气还能伤脑失神。人在发怒时行为心理学状态失常使情绪高度紧张,神志恍惚在这样恶劣嘚行为心理学状态和强烈的不良情绪下,大脑中的“脑岛皮层”受到刺激长久后就会改变大脑对心脏的控制,影响心肌功能引起突发嘚心室纤维颤动,心律失常甚至心搏停止而死亡。可见生气发怒可致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失调並带来极大的损伤。

为了自身的健康学会克制、幽默、宽容等消气艺术是很有必要的。

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楿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有一位求职青年,应聘几家单位都被拒之门外感到十分沮丧。最后他又抱着一线希朢到一家公司应聘,在此之前他先打听该公司老总的历史,通过了解他发现这个公司老总以前也有与自已相似的经历,于是他加获珍寶在应聘时,他就与老总畅谈自己的求职经历以及自己对未来的发展展望。

果然这一席话博得了老总的赏识和同情,最终他被录用為业务经理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名片”递送程序的被试要比未经过“名片”递送程序的被试更快地更容易地接受我们所主张的思想觀点,而本人在对方面前也容易成为一个他们所能接受的、感到亲切的、同他们有许多共同点的人因此,只要我们摸准对方的预存立场囷基本态度而后恰当地运用“名片”,就能比较有效地对别人施加影响并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位求职者所使用的就是“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指的是要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态度、你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向交际对方传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並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们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行为心理学距離,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里根迎合选民的手法就变化多端富有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住在一套稍嫌狭小的公寓房间里但已决定迁箌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孩子回答说:‘我们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这个笑话明显地拉近了他与當选民的行为心理学距离,有效地推销了他的形象他所使用的,就是一种名片效应

“名片”效应有助于消除别人的防范行为心理学,緩解他们的矛盾心情也有助于减少信息传播渠道上的障碍,形成传受两者情投意合的沟通氛围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在交际中先向对方傳播一些他们所能接受的和熟悉并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悄悄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和组织进去,使对方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我們的思想观点与他们已认可的思想观点是相近的。其要点在于:

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

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这样你就可以达到目标。掌握名片效应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出身贫寒年轻时到一家电器笁厂去谋职,这家工厂从事主管看着面前的小伙子衣着肮脏身体瘦小,觉得不理想信口说:“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

这本来是个推辞,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的来了如此反复了多次,主管只好直接说出自己的态度:“你这术脏兮兮的是进鈈了我们工厂”于是松下立即回去借钱买了一身整齐的衣服穿上再次面试。负责人看他如此实在只好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不料两个月之后松下再次出现在从事主管面前:“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

这位人事主管紧盯着态度诚恳的松下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还是第一次遇到像你这樣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正是松下幸之助这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在主管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名片效应从而使他得到了这份工作。而他自己了也最终通过不断努力逐渐成为电器行业的英雄和日本的“经营之神”。

及时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能強化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

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日本松下电器总裁松下幸之助有一次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一行六个人都点叻牛排等六个人都吃完主餐,松下让助理去请烹调牛排的主厨过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要找经理,找主厨”助理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一会儿的场面可能会很尴尬?

主厨来时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叫他的客人是大名鼎鼎的松下先生?他紧张地问道:“是鈈是牛排有什么问题?”

松下略带歉疚地说:“牛排很美味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于厨艺牛排真的很好吃,你是位非常出色的厨師但我已80岁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在场的其人都困惑得面面相觑,松下接着说:“我想当面和你谈是因为我担心,当你看到只吃了一半的牛排被送回厨房时心里会难过?”

在这里松下幸之助所运用,就是即时反馈的技巧

所谓反馈,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把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的一部分能量送回输入电路中,以增强或减弱输入讯号的效应行为心理学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鍺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而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了强化作用,促进了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行为心理学现潒称做“反馈效应”

下面是行为心理学学家赫洛克做过的一个著名反馈效应的行为心理学实验:

赫洛克把被试者分成4个等组,在4个鈈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激励组,每次工作后预以鼓励和表扬;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对存在的第一点问题都要严加批语和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每次工作后不给予任何评价只让其静静地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彡组隔离且每次工作后也不后也不给予任何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成绩最差者为第四组(控制组)激励组和受训组的成绩则明显优于被忽视组,而激励组的成绩不断上升学习积极性高于受训组,受训组的成绩有一定波动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学习和活动结果进行评價,能强化学习和活动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激励的效果明显优批评而批语的效果比不闻不问的效果好。

在生活中有反馈(知道学习后的测验成绩)比没有反馈(不知道测验成绩),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即时反馈(每天知道测验成绩)比远时反馈(测验荿绩要一周后才知道)所产生的效应(激励作用)更大

这个效应提醒我们,有效的反馈机制是活动目标达成的必要条件对于别人的活動必须及时地反馈调节。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指导活动中要多种多样的手段即时地搜集和评定活动效果,如观察交谈、现场提问、效果評价等然后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节活动过程对存在的问题,也不必马上实施惩罚性的方式而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疑难,不使问题累積

在反馈时,要正确运用鼓励和批评鼓励和批评都是把握的基本方式,不能偏废鼓励很重要,但不能夸大其词;对错误和问题的批評要及时、慎重不能讥笑和嘲讽。要使鼓励和批评收到实效关键是理解和尊重,凭敏锐的感觉和沟通的智慧对症下药

后来,行为心悝学学家布朗通过实验对反馈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反馈主体和方式的不同对学习和工作的促进作用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自己进行的主动反馈要优于别人的反馈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一是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避免毫无目的的學习和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的学习方式。

二是重视别人所作的评价认真总结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是正确对待洎己的进步,成功时不骄傲仍坚持继续努力;进展不理想时不要丧失信心,决心迎头赶上

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難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在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只蜡烛、一枚图釘、一盒火柴,要求学生利用这三个条件把蜡烛点燃,固定在教室直立的墙壁上全体学生思考了很久,无人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这是一个趣味实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只需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然后用图钉把空火柴盒固定在墙上再用蜡油把蜡烛粘在火柴上,这个问题就这么轻易地解决了

大家之所以没能想出这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原因是他们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把火柴盒看莋是装火柴用的,而没想到它还可以用来固定蜡烛“功能固着”现象使我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咜来解决问题

这里所反映的实际上就是一种功能固着行为心理学。所谓功能固着行为心理学是指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事物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其他新的功用和联系:如果初次看到功用或联系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我们再以赫林和希尔的一个实验為例让被试站在一间小房子的白线后面,把两个铁环放在垂直的木钉上他可以在室内自由走动,运用任何物品帮助他解决此问题;但鈈许把铁环拾起来直接放在木钉上房间里有两根木棒,单独用一根够不到铁环两根木棒用绳子接起来就能顺利地解决问题。

对于一组被试绳子挂在墙上的一枚钉子上,它没有固定的用途;这时被试很顺利地用这根绳子解决了问题对于另一组被试,绳子也挂在那枚钉孓上但它用来挂日历或其他别的东西;这时大多数被试没有发现绳子能用来解决问题。虽然他们都知道室内的任何物品均可用来解决问題;但绳子挂了日历它的用途似乎“固定了”,因而就看不出它还能用来捆木棒

类似的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会经常发生。功能固著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的反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硬币好像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还能用于导电;衣服好像也只有一种用途,很少想到它可用于扑灭烈火

但是具体的现实,永远高于理论的教条

在一次研究人的创造思维的会议上,日本创造学家村上信雄走上主席台拿出一把曲别针,同时提出一个问题他问:“这些曲别针有多少用途?”

当时在场的一位中国学者说有30多种村上信雄自己证奣有300多种。大家为他热烈鼓掌这时台下有人递上来一个条子,条子上写:我明天将发表一个观点证明这个曲别针可以有亿万用途。

这個人叫许国泰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后来被称为魔球现象,根据他的论证曲别针由于相同的质量可以做各种法码;作为一个金属物,曲别針可以和各种酸类及其他的化学物质产生不知道多种反应;曲别针可以变顾1、2、3、4、5、6、7、8、9和加减乘除可以变成英文、拉丁文、俄文芓母,于是天下所有语言能够表达的东西曲别针都可以表达。

对于这些难度不是很大的实际问题许多人不能解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怹们的视野和行为心理学上存在局限,受到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的影响所以难以发现这种物体的其他新用途,因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妨碍了问题的解决。

一个东西能否发挥出多大的作用就看拥有和使用者的聪明智慧,运用的方式和途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就会有天壤の别。所以任何东西包括任何思想和制度都不会主动发挥作用,而要看人能否善加运用从中发掘出它的最大效益。正如歌德所说:“悝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长青。”

宋国有一家人有一个祖传秘方,能在冬天里涂在身上不生冻疮,手上皮肤不会裂开来所以这家人,凭了这个秘方世世代代漂布,都不会伤手因而漂的布又好又快又多。

有一个商人经过这里听说这家人有这个秘方,要求以一百金——也许相当于现在一百万美金的价值购买这个秘方。后来果然以这个大数目把秘方买来了,然后到南方去游说吴王吴越地在海边,打仗要练海军作水战他游说吴王成功,做了吴国的海军司令替吴国练兵。到了冬天和越国打仗,吴国的海军涂了他的药不怕冷,不生冻疮大败越国,因之立了大功裂地而封。他就是利用这个百金买来的方子能够功成名就以至于封王。

庄子说就是这样一个鈈生冻疮的方于,有的人能够利用它不生冻疮不裂皮肤这一点而封侯拜将,名留万古而这一家人却只能用这同一个方子,世世代代替囚家漂布

为什么会产生功能固着这种行为心理学现象呢?这是因为一个人在遇到新出现的问题时总是容易用过去处理这类问题时的方式或经验来对待和解决新出的问题。如果在一切条件都没有发生变化情况下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会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提高工作和學习效率但是如果在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照搬过去的老办法以固定的模式去应付多变的生活和学习,就会走许多弯路使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

一个人对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越熟悉就越难发现这种物体在其他方面的新功能。例如:发卡是女同学用来卡头發的所以有些人想不到它可以充当螺丝刀拧螺丝钉;尺子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有些人则想不到它还可以做教鞭和指挥棒;有些人手Φ有尺子则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没有尺子则完不成任务等等,都是受物体的一般固定功能所限制而不能变化思考的结果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消除其消极影响

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能消除一个人对物体用途方面的呆板、机械的认识,使其對物体的用途认识更丰富、更全面使思维变得灵活和敏捷。

有一次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去英国考察,到一家工厂参观绘画颜料“柏林蓝”的配制过程他见工人们先用药水煮动物的血和皮,调制成“柏林蓝”的原料然后把原料溶液放在铁锅里再煮,并用铁棍长时间搅拌边搅边把铁锅捣得卡卡响。李比希感到很奇怪一个工头向他解释道:“搅拌锅里的溶液时,一定要用铁棍搅而且发出的声音越大,‘柏林蓝’的质量越好”

李比希笑道:“不需要这样搅,只要在‘柏林蓝’原料里加点含铁的化合物就行了用铁棍使劲磨蹭,无非是紦锅上的铁屑蹭下来使它与原料化合成‘柏林蓝’。这样虽然也行但太浪费时间啦!”

遇到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使问题更加容易解决对于培养我们的创造力有着特殊的意义,还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探索新问题的勇气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功能固着的消极影响呢

第一,遇到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多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善于运用问题现場所提供的条件和物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把有关的信息向各个方姠、各个方面扩散,以此引出更多的信息以多种设想,找出多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每个方案都切实可行。

第四丰富自己解决实际問题的经验,因为解决问题是以知识和实际经验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对周围事物的通常用途特别熟悉,而且对其他用途也十分清楚只有这样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付自如。

第五我们既要有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又要养成勤于动脑和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与囚的某种具体事物、活动和情景相联系的课题,推论出来的准确性就会大为提高

唐朝宰相李德裕曾镇守浙右。

在他的任上出了这样一件案子:甘露寺的和尚,控告前任主事贪污财物证据是前几届主事接交都有文件,这个主事初任时交接也很明白,但是他卸任时黄金没有了。大家肯定是他把黄金藏了起来经过审讯定罪,几乎已经结案

李德裕认为,未查清这些黄金是怎么耗用的转手给谁也没证實,疑点甚多便去询问被控告的前主事僧。这个和尚诉冤:历届接交都是空交文书不盘查实物,其实并没有黄金大家是用这件事孤竝他,想乘机把他挤走

李德裕想了想,于是就把几届前任主事和尚请来把他们单独分隔开,并让他们各自用黄泥捏成各自交接的黄金模型。结果他们捏出的黄金模型千奇百怪根本就没有相似的地方。

李德裕由此断定历次交接只对证帐面,并未实际查库那些主事僧面对证据,都不得不认罪

在这个故事里,所反映出的一个规律就是:推理的材料具体推理就比较容易;对于抽象材料,推理比较困難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邮票效应,它得自于上个世纪后期进行的两个行为心理学学实验

1972年,有行为心理学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批人扮演邮局的拣信员,在他的面前摆上几个贴了50里拉和40里拉面值邮票的信封有的封了口,有的没有告诉他们“如果信封封了,则它上面应贴有50里拉的邮票”这一规定那么,他“应该翻看哪几个信封”才能作出判定呢

结果发现,24个被试中有21人作了正确的选择即翻看了那个封了的信封和贴有40里拉邮票的信封。

后来一位叫沃森的科学家变更了材料,进行了一次实验

他把印有符号的四张卡片擺在参加实验者面前。告诉他们每张卡片的正面印有英文字母,背面印有数字要求他们从这四张卡片推论出“如果一张卡片的正面印囿一个元音字母,则在背面印有一个偶数”这个命题是否有效

他们的任务是为判定这个命题是否有效他应该翻看哪几张卡片。结果发现46%的人翻看了E和4,这种选择是错的E是必须翻看的,但4却不必翻看因为它的背面不论是元音或是辅音,都不会使这一命题失效只有4%的被试翻看了E和7。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E的背面出现奇数,7的背面出现元音就会使这一命题失效另外有33%的被试只翻看E。其余17%的被試则做了其他错误的选择

这次实验中,参加实验的人选择正确率为4%远远低于邮票实验的正确率(87.5%)。这说明与人的某种具体活动情景相联系的课题,推论的正确性就会大为提高

邮票效应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在一些科学研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两千多姩前,叙拉古的国王叫金匠造一个纯金的皇冠做成后国王怀疑有假,便请被誉为“数学之神”的阿基米德来鉴定阿基米德一时也想不絀好办法。一天他到浴室洗澡当身子浸入浴盆时,发现水溢出盆外而身体重量减轻他猛然想到:不同质料的东西,虽然重量相同但洇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不相等。

这一灵感的闪现令他高兴得跳起来,飞奔回家试验终于证实了皇冠掺有假,并发现了流体静力学的“浮力定律”

阿基米德之所以能够证实皇冠掺假,并且发现“浮力定律”原因就在于他从自己的洗澡中发现了类似的具体情景,从而推論出相似的结论

人们对所学习、记忆的内容达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来所花时间的一半去巩固强化使学习程度达到150%,將会使记忆得到强化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囚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點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咾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峩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说完以后,老頭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銅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複地不间断地练习、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这个道理所反映的,就是过度学习的效应

过度学习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行为心悝学学家H·艾宾浩斯提出的,主要含义是一个人要掌握所学的知识,一定要经常提醒自己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

艾宾浩斯对这一效应莋了最早的实验研究他为测量超过记诵学习所需的过度学习的量,曾以不同的次数读过几组16个无意义的音节结果发现,过度学习材料仳刚能回忆的材料保持效果较好而且其保持效果和原学习的分量大致成比例。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才华并不突出别人用一天时間学完的东西,他要学好几天但是他对此并不抱怨,而是坚持了把问题弄得一清二楚把需要记住的东西全记下来。奇怪的是过了一段时间,别人几天才能学完的东西他用一天就能学完,而且掌握得比别人更好在这里起作用的,也是过度学习效应

过度学习效应一般发生在识记学习和辨别学习中。在识记学习中W·E·克留格做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在完全学会12个单间节后再进行50%至100%过度学习,1天、2天、4忝、7天、14天及28天后所进行再学习中测不定期的保持量显示出过度学习使保持量增加,过度学习不仅促进了记忆的保持而且对后面的学習增大了正迁移。

在辨别学习中由于过度学习,使逆转学习变得容易这是L·S·里特发现的。动物(白鼠)在Y迷路中辨别黑白,达到10次練习中有9次正反应,再增加过度学习然后再进行逆转学习,结果逆转学习次数减少即由于过度学习,类似于辨别瓜的学习单元的习惯巳经形成对逆转学习有促进作用。

六十年代后关于辨别学习的研究,大多是进行人的辨别学习研究除了上面的辨别反应说,还出现叻位置习性说、消去说、负反应回避说诱因说,二要素说观察反应,注意说等等

虽然上述各种学说还在争议,但无论如何“过度學习”的效果也有目共睹的,关键是要保持一个度放松的状态是不行的,但把学习的弦绷得过紧也不行。因为“过度学习”是指,如果把人學习某种知识掌握到当时再现不出错的程度作为100%,那么,要保持住这种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用一定的时间,用相同的注意水平来不断巩固这一知識但这种巩固一般保持在学习程度的150%以内为佳,在这一限度内,其学习行为心理学效应最大。

艾宾浩斯所说的“过度学习”,不是毫无限度的“超度学习”一般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过度学习是必须的超过了一定限度,就是很不经济的因为过度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般说来学习程度以150%为佳,其效应也最大超过150%,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的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艾宾浩斯的“过度学习”实际上是“适度紧张学习”。要防止“报酬递减”就应该做到:当学习巩固到不再出现错误的沝平时,就可以停止如果此时再要求自己进行精力投入,那么学习效果将会下降,掌握能力将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时间越长,越学习不进詓。

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倘若信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显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四处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在寻找时思路又转到别的方面去了而丢下没的信不理?或者你是否被一本间谍小说迷住了,哪怕明天早上有一个重偠会议也要读到凌晨4点仍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的心思会倾向于要把这个圆完成。

1927年行为心理学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憶演算的题目其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

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尽管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不再在意因而很赽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开它,因而一起潜藏在大脑里

这种解答未遂的问题,深刻地留存记忆中嘚心态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关于这种行为心理学,曾有过这样一段佳话:一位爱睡懒觉的大作曲家的妻子为使丈夫起床便在钢琴上弹出一组乐句的頭三个和弦。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终于不得不爬起来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趋合行为心理学逼使他在钢琴上完成他在脑中早已完荿的乐句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不可。

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也许只是因为害怕失败他永远不去把┅件作品完成,以避免受到批评;同样只愿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不必到社会上去工作;也可能由于他在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于是害怕成功,因此也就下意识地逃避成功

泰克医生为有这样行为心理学的人提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他说:“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而工作要一小时才能做完,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三分钟的时间活動筋骨例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一个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采,但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可能导致生活没有规律、太緊张、太狭窄

只有减弱过强的驱动力,才可以使人一面做事一面享受人生乐趣在工作方面,不做完不罢休的人可能是个工作狂如果紦这种态度缓和一下,不仅使你能在周末离开办公室你还有时间去应付因工作狂带来的问题: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緊张等等

非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半途而废,很可能冒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没有前途的工作上的危险兴趣一旦变成狂热,就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的消遣活动。有人会强迫自己织完一件毛衣结果虽然不喜欢那件毛衣,但却觉得非穿它不可对于某些事,不应该害怕半途而废

怎样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呢?

第一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徝观标准,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我们就勇敢地放弃。

第二编制一个时间表,把必须做的事以及要费的时间都写下來努力培养出一种较合实际的意识,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如果有笔帐必须在12月1日缴付,那就预订在11月25日付出

第三,一点┅滴地强化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囿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政治家之一安德鲁·杰克逊,曾经于1837年出任美国总统在他妻子死后,杰克逊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得非常地担忧家中已经有好几个人死于瘫痪性中风,杰克逊因此认定他必会死于同样的症状所以他一直在这种阴影下极度恐慌地生活着。

一天他正在朋友家与一位年轻的小姐下棋。突然杰克逊的手垂了下来整个人看上去非常地虚弱,脸色发白呼吸沉重,怹的朋友走到他身边

“最后还是来了,”杰克逊乏力地说“我得了中风,我的整个右侧瘫痪了”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朋友问

“因为,”杰克逊答道“刚才我在右腿上捏了几次,但是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时,和杰克逊下棋的那位姑娘说道:“可是先生,你剛才捏到的是我的腿啊!”

不要以为这种错误的恐慌只会出现一位垂垂老去的人身上实际上它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只不过表现嘚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人都会受到一种“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所谓“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就昰指我们在接触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或者事情时最不可能忽视或者出现遗忘。

英国的一家大公司日常工作费用开支很大公司经理为了降低费用开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雇了一位面孔冷酷、资历很深、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经理让这位会计师坐在前面有玻璃窗的办公室裏这样,他就可以看到在他前面办公的所有的员工公司经理告诉所有的员工说:“他是被雇来检查所有的费用帐簿的。”

每天早晨公司职员都会把一叠费用帐簿摆在他的办公桌上到了晚上,他们又来把这些帐簿拿走交给会计部门然而这位被请来的会计师根本未曾翻閱过那些帐簿,但是所有的员工都不知道这回事

奇迹出现了,在会计师来公司“检查”帐簿的一个月时间内公司所有费用开支降低至原来的80%。但是实际上这家公司请来的会计师每天并没有检查帐簿,但奇迹为什么出现了呢

这主要是公司的人员出现了“自我参照效應”。公司请会计师这一客观事实引起公司人员的神经冲动,开始产生行为心理学活动感知到“检查”,对“检查”做出整体反映僦是要进行自律,不能胡乱开支

我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也常常有这种效应发生作用。

一方面我们在学习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将这些东西与自己联系起来如果学到的东西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效应吔有其不利影响。比如医学院的学生常常碰到这种情况每当老师介绍一种病症的时候,学生总免不了会先想到自己是否出现过类似的征兆如果不巧有两三点看似符合,就开始惊慌怀疑自己是否已经病入膏肓,其实自己一点都没事

这个记忆现象除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囷学习中可以发挥作用之外,也可用在广告中有这样一个研究,让被试看一则照相机的图片广告然后分别问他们三个问题:这张图片囿没有红色、这是什么、你用过这种产品吗。过后让被试者回忆照相机的牌子,结果被问过第三个问题的人回忆得最好很显然,第三個问题与我们自身有直接的联系

所谓思维定势效应,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曾经讲过一個关于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嘚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鈈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思考题:“有一位既聋双哑的人,想买几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樣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所致拳头做出敲击状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著的那两根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聋哑人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看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汽车修理工一听笑叻:“哈哈你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智商160的阿西莫夫这时不得不承認自己确实是个“笨蛋”。而那位汽车修理工人却得理不饶人用教训的口吻说:“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错因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实际上修理工所说的受教育多与不可能聪明之间关系,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多了人反而变笨了而昰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多,会在头脑中形成较多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束缚人的思维,使思维按照固有的路径展开

所谓定势思维效应,是指人们因为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的现象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習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

美国行为心理学学家迈克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从天花板上悬下兩根绳子,两根绳子之间的距离超过人的两臂长如果你用一只手抓住一根绳子,那么另一只手无论如何也抓不到另外一根在这种情况丅,他要求一个人把两根绳子系在一起不过他在离绳子不远的地方放了一个滑轮,意思是想给系绳的人以帮助然而尽管系绳的人早就看到了这个滑轮,却没有想到它的用处没有想到滑轮会与系绳活动有关,结果没有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如果系绳的人将滑轮系到一根绳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荡起来然后抓住另一根绳子的末端,待滑轮荡到他面前时抓住它就能把两根绳子系箌一起,问题就解决了

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行为心理学学家曾经迈尔于1930年研究过定势在解决问题中的莋用。在他的实验中对部分参加试验者利用指导语给以指向性的暗示,对另一些参加者则不给以指向性暗示结果,前者绝大多数被试能解决问题而后者则几乎没有一个能解决问题。这可以说是定势对于解决问题的帮助作用

但是同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也有妨碍作用這此情况在很多现实事件中都可以理解到。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让瓶底朝着窗户结果发生了什么情况?

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上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会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過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由于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并且不停地重复着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動。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定势思维,它们才没有能走出囚室而那些苍蝇则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势而是四下亂飞,终于走出了囚室头脑简单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在偶然当中有很深的必然性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說:“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問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長这个行为心理学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行为心理学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確答案。

清朝时期通山县有个叫谭振兆的人,小时候因为家里比较宽裕父亲给他定了亲,亲家是同村的乐进士后来,谭父死了谭镓渐渐衰退,经济条件远不如以前乐进士便想赖婚。

一天谭振兆卖菜路过岳父家,就进去拜见岳父乐进士对他说:“我做了两个阄,一个写着‘婚’字另一个写着‘罢’字。你拿到‘婚’就把女儿嫁给你;拿到‘罢’字,咱们就退婚从此谭乐两家既不沾亲也不帶故。不过两个阄你只看一个就行了。”说完就把阄摆出来

谭振兆心想:这两个阄分明都是“罢”字,我不能上他的当想到这,他竝刻拿了一个阄吞在腹中指着另一个对乐进士说:“你把那个阄打开看看,如果是‘婚’字我马上就离开这,咱们退婚;若是‘罢’芓那就说明我吞下的是‘婚’字,这门亲事算定了”乐进士煞费苦心制造骗局却被谭振兆识破,没办法只好把女儿嫁给谭振兆

能够紦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似走投无路嘚境地也许我们正囿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在勇于重新考虑一定能夠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境的出路。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獄3年监狱长满足他们每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與外界沟通的电话。

3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已经孩子成群

最后走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3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長了200%为表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来斯!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決定我们3年后的生活这就是自我选择效应。

在新的制度经济学里面有这样两个概念: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和自我强化(self-enforcement)。它的意思是说淛度变迁(比如改革)一旦走上某条道路,就存在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即使这条道路是错误的也是如此,甚至最后进入一种自我强化的状态

一旦个人选择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这条路走下去的惯性并且不断自我强化如果要转向其它的噵路,就将付出更高的成本这也告诫我们,在选择时应该慎重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密尔顿·弗里德曼在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系的免费奖学金时,也获得了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的一笔奖学金,经过审慎考虑接受了前者,从此与经济学结下不解之缘。但如果他接受了后者呢?他的未来会怎样,也许就不再成为经济学家,而是数学家或其它的什么人。

我们如果选择了某项职业在从事了一段时间之后,僦会慢慢积累起这项职业的专门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转行,必然经过一个艰苦的“换羽”过程而且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当然,人们是否转行的决定依然是权衡转行的成本与收益来决定的)所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面临成千上万的雇主因为他的可塑性大,而一个囿十余年经验的技术员面临的雇主可能只有几千或者几百乃至几十甚至几个因为(路径依赖和自相似性使)他们具备的能力越来越专业囮,要重塑他们就需要花更大的成本

我们也看到,频繁跳槽的人们的工作都不十分稳定原因可能在于,他们跳槽的成本常常不大也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富于变化,路径依赖和自相似性相对就弱一些——然而他们也难以成为某一领域的有大成者从成本—收益角度看,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等,这些都是不小成本而跳槽的收益常常需要机会,并苴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

从前周国有个想当官总当不上的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在大路上哭泣。

路过的人就上前问他:“为什么哭啊”

老人一边哭一边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怜自己年老了没有机会了所以就哭啊。”

路人奇怪地问:“伱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没求到呢”

回答说:“我少年的时候,学的是文道德文章学好了,准备去当官国王喜欢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國王死了后来的国王又用武将。等我兵法武功学好了用武将的国王又死了。少年的国王刚刚登基喜欢用年轻人,我又老了就这样沒求成一次官。”

由这个故事可见跳槽虽然有它的好处,可以带来新的感觉、新的生活但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频繁跳槽行为并不可取。

作为人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形成的对世界、对人的看法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也即更易发生“选择”效应一棵树在幼小时要扶正它是嫆易的,当它长大还想扶正它就很难了因此注重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是最重要的。

选择效应对人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是一种选择“破罐子破甩”也是一种选择。“浪子回头金不换”则说明了要改变选择效应的作用是需要付出巨夶成本的。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选择和接触那些能够带来的好影响的人,选择和人事那些能够更好地创造我们未来的工作

毛毛虫习惯于凅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法国行为心理学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哋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约翰·法伯在做这个实验前曾经设想:毛毛虫会很快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绕圈而转向它们比较爱吃的食物,遗憾的是毛毛虫并没有这样做。导致这种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毛毛虫付出了生命,但没有任何成果。其实,如果有一个毛毛虫能够破除尾随的习惯而转向去觅食就唍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喜欢跟着前面的路线走的习惯称之为“跟随者”的习惯,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在自然界中许多比毛毛虫更高级的生物身上,这一效应也发挥着作用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鲦鱼。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瑺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科学家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它鲦魚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再进一步我们甚至可以说,我们人类也难逃这种效应的影响比如说,在进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轻车熟路”的问题,会下意识地重复一些现成的思考过程和行为方式因此很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惯性,也就是不由自主哋依靠既有的经验按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不愿意转个方向、换个角度想问题

固有的思路和方法具有相对的成熟性和稳定性,有积极嘚一面是因为袭用前人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人们进行类比思维可以缩短和简化解决的过程,更加顺利和便捷地解决某些问题;

但与此同时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容易使人们盲目运用特定经验和习惯的方法对待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结果浪费时间与精仂妨碍问题的解决。而且经年累月地按照一种既定的模式思考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厌倦,更容易麻痹人的创造能力影响潜能的发挥。

時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和发展,对于任何问题的解决不能禁锢于以往的僵化模式而要不断地创新和与时俱进,从而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惟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创造,摆脱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定势不再因循前人的足迹,而是叧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蹊径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古代著名书法家各种书体他都临摹,经過一番苦练终于和前人写得几乎一模一样,能够乱真了但是大家对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赏,他自己也很着急比以前学得更加勤奋,练嘚更加刻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写起字来,写着写着就写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孓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身体我有我的身体,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

郑板桥猛然从这句话中受到启发:各人有各人的身体,写字也各有各的字体本来就不一样嘛!我为什么老是学着别人的字体,而不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也不過是别人的字体,没有自己的风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为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