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城市多少个城市

别争了!内蒙古最大城市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屈居第二,第三个是?别争了!内蒙古最大城市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屈居第二,第三个是?思想榨汁机百家号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较大的一个省区,它是我国接壤省份最多的一个省级行政区,有9个省区与它接壤。蒙古国的首都乌兰巴托,有最大的中心的城市,人口140万,如果把它与内蒙古的特大城市相比的时候,比如航拍城市风貌等,就面临我们抬出呼和浩特还是包头呢?到底呼和浩特和包头,谁大?谁是第一?必须有标准毕竟,长期以来,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布局南有上海宝钢,北有包头包钢,包头一度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这是一座重工业大城市,一座全国人民比较熟悉的城市,甚至有很多外地人不知道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只知道有包头这么个城市。多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内蒙古东部盟改市速度加快,更多城市涌现出来,谁是老大,谁是第一梯队?敲黑板!必须明确标准,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是:城市,城市,首先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就是属于蒙古语“浩特”的感觉)如过去人口较稠密的地区称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公共汽车等公共设施。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市”则是指进行交易的场所,“日中为市”。发达的各类市场,满足人们的交易需求,这势必牵涉到人与物的流动,特别是人的流动的便捷程度,因此城市交通和市场特别重要。城市不是用来吹GDP的地方,也不是用来炫富的地方,城市是用来生活的群居区,用来生活!看问题的标准就出来了:城市是为了大量人口生活更便捷,更能满足需求而存在的,因此,人口才是第一位的,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表现。这么一来,将按照地级市管辖的多少县、旗,远郊区,都算上,包头地级市全部人口290万,通辽市人口315万,呼伦贝尔市人口252万,但谁都明白,包头市生活综合指数方便还是通辽市方便呢?因此,小编必须明确:必须是以集中的楼群与集中的道路聚集区才算城市!两个区之间有大量乡镇和农田,几个县旗之间都是分割的城镇,把这些人口加起来算作一个城市人口,毫无意义。人口集中度,典型城市凝聚力,非呼和浩特莫属。呼和浩特市四个连片(新城区、回民区、玉泉区和赛罕区)的集中区人口198万,包头市连片四个区(昆都仑、河东、青山区,九原区)总人口192万,石拐区和白云鄂博区的城区与包头市像哑铃一样分布,不能算到里边。就是算到里边,包头市六个区,也只有197万。呼和浩特四个区的非常集中的“拥挤在一起”,具有超强的中心辐射效益和吸纳作用,是典型的城市。包头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三个区,而且呈现东西线性分布。这也符合人们对城市活力和繁荣的印象。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包头在历史上一度是内蒙古最大城市,是当时“市民组成的社会”聚集区,因为工业发达,带动人口聚焦。呼和浩特后来居上,曾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时代,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一度是次要需求,所以城市人口长期保持在第二位。2000年之后,我国社会的第三部类----商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教育、文化的需求,流动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人口增加,城建加快;城建加快,人口更增加,这是扭结在一起的两股绳。呼和浩特,成为最佳的选择,而且今后呼和浩特只会加重这一趋势,把包头甩在后边,很远很远。“中心城区集中度,中心聚居人口”这个标准下,不难印证大家的感觉,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赤峰第三位,红山区松山区元宝山区人口达到130万人口,无人超越。至于说车牌号排名地第三,全市GDP数据在全区第三的是鄂尔多斯市,但其市区人口,只有65万(老城区的东胜50万,新城的康巴什只有15万),排第四。赤峰和鄂尔多斯属于第二梯队。乌海类似于包头,工业立市,市民集中50多万,排名第五。乌兰察布市(集中在集宁区中心)10个街道,接近40万人,排名第六。有人说,通辽市感觉够大的啊,但是即使按照起地级市政府所在地的科尔沁区算,总人口达到84万。由于分布较远的多个乡镇,城市集中区涉及的11个街道,总人口只有30多万,只能是第七位。如果再拿出详细数字测算,通俗说乌海市、乌兰察布市、通辽市的时区人口基本相同,都在第五到第七,属于第三梯队。各位可能不服,纷纷拿出自己掌握的数字和感觉,但请还是明确标准,越简单越通俗的标准,城市嘛“感觉像城市的繁华程度”来把握。城市是一个偏正词组,市,“市场”,才是标准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思想榨汁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上网何所求
将以通情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内蒙古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内蒙古,简称“蒙”。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内蒙古横跨中国、、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较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
内蒙古下辖呼和浩特、、、、、、、、9个地级市;、阿拉善、3个;另外有
、2个计划单列市(县级市);52个(其中包括、、莫力达瓦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个县,11个盟(市)辖县级市,23个市辖区。内蒙古地处内部,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全国总面积的12.3%;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全境主要分布有、,以及满族、回族、、等49个民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
内蒙古资源储量丰富,有“东林西矿、南农北牧”之称,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中国第一,储量居世界首位,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2012年人均GDP与江苏省和浙江省同时突破1万美元大关;
2014年为0.766(高);《经济蓝皮()》认定内蒙古为中国大陆6个步入高收入阶段和工业化后期阶段的省级单位之一;
201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突破50%;农村和城镇分别为27.8%和27.4%。
内蒙古与、、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密切,是辐射区,也是是中国八个之一。
截至7月7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对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各地已经问责4305人。
狭长的内蒙古横亘在中国北方,是一条连接东北和西北的大动脉,更是拱卫华北的军事要地。它的行政区域划定,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内蒙古历史沿革
内蒙古名称由来
清代将较早内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称为“”,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厄鲁特等部称为,不设札萨克的、等部称
内蒙古自治区 汉蒙双文
为。“”后来演变出“内蒙古”一词。
在中,内蒙古的名称原来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dotuγadu mongγol;西里尔写法:дотоод 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将名称更改为(鲍培转写:?b?r mongγol;西里尔写法:?в?р монгол),并至今。其中(鲍培转写:?b?r;西里尔写法:?в?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阳面”即“的南面”。汉语一般仍称为“内蒙古”,也有少数人称这一地区为来源于的一词,直译“南蒙古”。
内蒙古史前历史
5000多年前,内蒙古已经是的分布范围。另见出土的。之前,一些北方的,如和人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游牧生活。
据记载的儿子在灭亡后北逃建匈奴,史记还的介绍了淳维北遁后千余年的历史。
“”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的《》,《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 山戎戎菽”,考证认为,早在商初东胡就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在与流域发掘的东胡人墓葬被认为是对上述说法的旁证。
秦长城遗址
战国后期,燕国、赵国、秦国的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阴山山脉南部定居。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广“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这两个游牧民族之后,在今呼和浩特托克托县建云中城。中原的华夏民族开始在呼和浩特定居。“赵长城”经过呼和浩特北面的大青山。
燕将秦开击败东胡之后,构筑“燕北长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南建右北平部,治所在宁城。东胡之后往北迁移。
秦国的北部领土已经拓展到今天的内蒙古地区,成为西部霸主。
内蒙古辽金以前
参见:、长城、、、
匈奴在夺取单于之位后,公元前206年灭了,并对汉朝产生威胁。匈奴帝国疆域十分广阔,疆域最东达到流域,最西到达(现),南达,北抵一带。内蒙古地成为了匈奴与中原王朝争夺的焦点。
被击败,馀部聚居和,形成后来的族与族。从此东胡的名字从历史上消失。乌桓山和鲜卑山都在今天的内蒙古境内。东汉末年,乌桓部落被曹操攻克,乌桓山便不见于史籍。
匈奴势力期间两次分裂成和,其中北匈奴逐渐北迁、西迁。南匈奴逐渐内徙,后在期间被消灭。
修筑万里长城,连接和增建加固从前各国的长城,以防御匈奴。阴山山脉南部,如云中郡,是边防重镇。
时修筑并且对匈奴的三百战争最终取胜,汉朝全盛时,在今天的漠南地区置、,辖境相当于今、和一带。著名将领就出生于此。
起源于辽东,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哈古勒河附近。内蒙古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胡人迁入中原的主要发起地之一。4世纪西晋灭亡后,鲜卑陆续在今天的中国北方建立、、、、、、及等国,而则由鲜卑别支称霸。
439年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之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而后北魏经历后分裂成、,东魏、西魏随后也分别被、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于581年因篡位而亡。称霸塞北的也于552年为所灭。
北齐、北周和隋唐时势力左右蒙古高原。
隋十九年(599年),在突厥内战中战败只身南下归附隋朝,册封突利可汗为。在隋朝的大力扶持下,突厥启民政权在内蒙古建立。这个政权直辖于隋朝中央政府。隋朝与启民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宗藩关系和使臣往来。隋炀帝曾先后两次亲自出塞北巡,开中原王朝皇帝亲临塞北藩属政权巡视的先例。
隋大业七年(611年),亦降隋。隋朝短暂的控制了大约今内外蒙古全境。
时,突厥南下侵唐,迫使唐结。突厥颉利可汗的在(今内蒙古林格尔北土城子古城),贞观四年(630年)正月,唐将率三千精骑夜袭阴山趁黑夜攻下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迫使颉利可汗逃遁(今内蒙古),贞观四年(630年)三月颉利被俘,亡。唐军把颉利带到长安,颉利可汗后投降唐朝,老死长安。
唐朝在故地设置顺、祐、化、长四州都督府,颉利可汗故地置定襄都督府、云中都督府。646年,唐朝联合回纥等铁勒部落,击灭。由燕然都护府管理铁勒故地,治所在之麓(今内蒙古),辖境东到、西到、南到戈壁、北到的整个蒙古高原。650年,唐朝军队俘车鼻可汗,突厥故土尽为唐有。设(后改为),治所在云中故城(今内蒙古西北土城子),领狼山、云中、桑干三都督、苏农等二十四州。初年,入侵,916年,契丹占领云中故城,单于都护府废除。
唐代元年(742年)将改为云中(今山西),辖境约是今日的内蒙古以东,以南,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元年(758年)云中再改为云州。
唐后,内蒙古地西部为回鹘国控制,以为。东部为兴起的契丹人的势力范围。
内蒙古辽金时期
五代十国初人的一支后裔人于907年创立了契丹部族政权,916年建立,947年更国号为,期间在今内蒙古附近建立了蒙古草原上的第一个都城上京。“丰州”为今呼和浩特市附近。
辽被金灭了之后,蒙兀室韦人的一个小小分支的后裔进入这一地区,今内蒙古的大部地区还是属于金国的范围。在云中一带生活的是突厥支的。
内蒙古元朝时期
参见:、、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54年之后在中原建立了。忽必烈迁都大都前的(开平城)就在今内蒙古的境内,西北闪电河畔。
地区是初期蒙古帝国的核心地,帝国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1260年,死后,留守首都的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汗,据有漠北。而闻讯后,也在自立为大汗,据有。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谓遭忽必烈毒杀。漠北、漠南尽为忽必烈所有。
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都在漠南地(今内蒙古),因此不再以为都城,而迁都于,并改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后改为,省会和林,管辖范围大概为今内蒙古北部、全境、南部。而今天内蒙古东部的,属于,西部一部分土地属于甘肃行省,中部一小部分直辖于。
内蒙古明朝时期
参见:、、
明朝成立后元朝残余势力退回漠北,戈壁沙漠北部是蒙古人北元和1388年北元覆亡之后而分裂出来的鞑靼和瓦剌和的活动范围,漠南则是明军对抗北元的前线反攻基地。明朝在漠南地区先后设置了40多处分别为九大塞王辖区,永乐元年后诸卫非徒既废。土木堡之变英宗复辟后河套无人驻守,鞑靼在天顺年间()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河套,15世纪末,东部蒙古首领统一蒙古实现“中兴”。1572年,蒙古首领达延汗的孙子率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在今境内建“库库和屯”城,从此土默特部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阿勒坦汗在此前和明朝订立关系,阿勒坦汗被奉为“顺义王”。明政府于万历年间赐汉名“归化”,意思是令少数民族归顺、化一,服从明朝廷的统治。
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20多处,各卫所长官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
内蒙古清治时期
参见:、、
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在1636年前后归属于清朝。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沙俄的侵略魔爪伸进了我国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清朝经过多次用兵,终于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了蒙古族地区。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清朝十三年(1735年)至四年在今呼和浩特东部新建军事驻防城,命名为“”,后将“归化”、“绥远”两城合并为归绥县。清朝时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内札萨克49旗分属于6个盟,同时呼伦贝尔地区隶属黑龙江。
鸦片战争后,不仅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还攫取了各种特权,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修筑铁路、掠夺资源,控制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掠夺和搜刮财富。
1859年6月,英、法侵略军进犯,驻守在那里的2000多名蒙古族骑兵在的指挥下,不顾清朝政府的卖国投降命令,奋起自卫还击。经过一昼夜激战,击沉敌舰4艘,毙伤敌军400多人,打得侵略军狼狈逃窜。
时期,蒙古族人民掀起了反对清朝政府和蒙古族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1858年,内蒙古爆发了由贫困牧民等领导的“独贵龙”运动(或作“多归轮”,蒙古语“环形”、“圈子”之意。参加“独贵龙”的人,开会时按环形席地而坐,发表文件签名时也依次将名字排成一个圆圈,因以得名),反抗贵族官吏的苛捐杂税和兵差徭役。此后,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蒙古族人民都以“独贵龙”的形式与统治阶级不断地展开斗争。内蒙古东部则有蒙古族领导的义州、朝阳起义,汉、蒙古等族人民团结战斗,打击了统治者。
内蒙古民国
时期,沙俄趁机勾结和支持少数封建上层和喇嘛活佛——等在蒙古地区策动所谓“独立”、“自治”,煽动民族败类发动叛乱,妄图借机吞并蒙古地区。清亡之后走向独立,而内蒙古则在中华民国的统治下,分属于若干省。1913年,改今呼和浩特为归绥县,1928年,建省,以归绥县城区设立市,作为省会。内蒙古地仍然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分属于、、、、等。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侵略步伐。期间,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曾被日本军占领,为首的群体与合作,成立“”等机构,管理内蒙古部分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他们网罗蒙、汉奸头目,如(即德王)、、王英等,拼凑伪军,建立傀儡政权,对沦陷区蒙、汉各族人民进行残暴统治。
日本人将归绥市改为“厚和特别市”。日本战败后,复称归绥市。
内蒙古共和国
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领导人检阅人民自卫军
,在(今市)举行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来自内蒙古大部分盟旗的蒙古、、鄂温克、汉、满、回、朝鲜等各民族代表393人出席会议。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包含了、以及、、和的部分地区,选举为自治政府主席。会议决定每年的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纪念日。1949年11月,经总理周恩来批准,自治政府迁址。
1952年11月划归河北省。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迁到归绥市,并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同年宁夏省撤销,并入甘肃省。
1955年,撤销热河省。赤峰、、3县及、、(原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改设)3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除外)变更为黑龙江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参与组建大兴安岭地区,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巴彦淖尔盟的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的巴彦诺尔、乌力吉、塔木素、阿拉滕敖包、笋布尔等公社划归宁夏回族自治区;巴彦淖尔盟阿拉善右旗其余部分和额济纳旗划归甘肃省。
日,将黑龙江省的呼伦贝尔盟和大兴安岭地区的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将吉林省的哲里木盟和白城地区的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辽宁省的昭乌达盟,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阿拉善左旗,甘肃省的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从日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
2000年后,中国政府提出的政策,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和四盟市被正式纳入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总体规划。
内蒙古行政区划
区划详情  行政区面积(k㎡)市辖区、县、县级市、旗地图17344、、、、、、、、
27652、、、、、、、、
90064、、、、、、、、、、、
59364、、、、、、、
86881康巴什区、东胜区、、、、、、、
262062、(代管)、、、、、、、、、、、
66263、、、、、、
54795、、、、、、、、、、
59815、、、、、
199882、、、、、、、、、、、
270244、、
注:行政区划面积由县级行政区域陆地面积加和得出,县级行政区域陆地面积由各地提供,仅供参考。
内蒙古地理环境
内蒙古位置境域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起东经126°04′,西至东经97°12′,横跨经度28°52′,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土地面积的12.3%,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东、南、西依次与、、、、、、和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和接壤,国境线长420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地图
内蒙古地质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
内蒙古卫星照片
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1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中国著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Ⅱ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
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内蒙古地形地势
全区地势较高,平均海拔高度1000m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在世界自然区划中,属于著名的亚洲中部的东南部及其周沿地带,统称,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在内部结构上又有明显差异,其中高原约占总面积的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平原与滩川地占8.5%,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高平原、高平原、--阿拉善及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m左右,海拔最高点主峰3556m。高原四周分布着、(、、、)、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
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及。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内蒙古气候特征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
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降水量达486㎜,西部的年降水量少于50㎜,为37㎜。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高原地区达3200㎜以上。
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达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1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内蒙古河流水文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中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主要有、、、、、等。
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m?,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中西部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水系地区(、那都里河、、等);辽河水系地区(和);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山地、、水系地区;阴山南麓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内蒙古自然资源
内蒙古土地资源
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耕地549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4公顷,是中国人均耕地的3倍,实际可利用的耕地面积超过800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居中国首位。
内蒙古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以东和以南。河套、、、嫩江西岸平原和广大的丘陵地区,有适于农作物生长的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等多样性土壤地带和可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从而形成自治区乃至中国北方的重要粮仓。
内蒙古畜牧资源
内蒙古天然草场辽阔而宽广,总面积位居中国五大草原之首,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占中国草场总面积的1/4。
内蒙古截至2010年共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盖6个著名大草原,生长有1000多种饲用植物,饲用价值高、适口性强的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茅、、、野燕麦等禾本和豆科牧草非常适于饲养牲畜。
从类型上看,内蒙古东北部的草甸草原土质肥沃,降水充裕,牧草种类繁多,具有优质高产的特点,适宜于饲养大畜,特别是养牛;中部和南部的干旱草原降水较为充足,牧草种类、密度和产量虽不如草甸草原,但牧草富有营养,适于饲养马、牛、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宜于养羊;阴山北部和西部的,气候干燥,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但牧草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是小畜的优良放牧场地;西部的荒漠草场很适合发展骆驼。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草原红牛、乌珠穆沁肥尾羊、敖汉细毛羊、鄂尔多斯细毛羊、阿尔巴斯绒山羊等优良畜种在区内外闻名遐迩。
内蒙古森林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内蒙古森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大兴安岭北部山地,原始森林就占全区林地面积的50%,林木蓄积量占全区林地活立木蓄积量的75%以上。这里盛产的兴安落叶松、白桦、黑桦、色木等,均为著名的优质木材。在、阴山、贺兰山等山地也生长着成片的天然次生林。罕山地区的云杉、油松、柞木、山杨林,、、的山杨、白桦林,贺兰山的云杉、松树林以及大青沟阔叶林等,都是具有较高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
人工林是内蒙古森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条件较好的平原区开展造林,而且深入河区、水土流失区及牧区进行造林。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林种都得到较快发展。据198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达237万公顷,比解放前人工林面积增长52倍。特别是1978年开始进行的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自治区平原农区50%左右的农田实现林网化,牧区有35%的草库伦得到林木保护。
内蒙古植物资源
内蒙古农作物多达25类10266个品种,主要品种有小麦、玉米、水稻、谷子、莜麦、、大豆、马铃薯、甜菜、胡麻、向日葵、蓖麻、蜜瓜、黑白瓜籽等许多独具内蒙古特色的品种,其中莜麦、荞麦、颇具盛名。还有发展苹果、梨、杏、山楂、、等耐寒耐旱水果的良好条件。
内蒙古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2351种,其中野生植物2167种,引种栽培的有184种。这些植物分属于33科,720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24种。野生植物以山区植物最为丰富。有丰富的森林和草原植物,还有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草原共有维管束植物1668种,隶属于121科、504属,有饲用价值的900余种,优良牧草200余种。
内蒙古的野生植物按经济用途可分为十几类。纤维植物有樟子松、落叶松、甜杨、荨麻、大叶草、芦苇、蒲、沙柳、红柳等70多种,是造纸、编织、制绳、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中草药有人参、天麻、麻黄、肉苁蓉、柴胡、甘草、黄芪、枸杞、黄苓、赤芍、杏仁等500多种。榛子、山杏、唐松草、金莲花、松籽、文冠果等几十种植物的种子是榨油的好原料。越桔、笃斯、悬钩子、山丁子、红豆、山樱桃等果实是酿造的重要原料。沙棘、野山楂、山荆子、秋子梨、蔷薇果、草莓等野果含维生素较丰富。几十种食用植物中尤以猴头、口蘑、发菜最负盛名。百合类、石蒜类等50多种植物在印染和淀粉工业中有重要用途。柠条、沙蒿、酸刺、马蔺、碱地肤等在固沙、治碱和环境保护中有独特用途。
内蒙古动物资源
全区有兽类24科114种,占中国兽类450种的25.3%。兽类中有产业狩猎价值的50余种,珍贵稀有动物10余种。鸟类51科365种,占中国鸟类1186种的31%。被列入国家一、二、三类保护的兽类和鸟类共49种。兽类有驼鹿、马鹿、驯鹿、野驴、野马、野骆驼、梅花鹿、兔狲、貂熊、猞猁、麝、雪豹、盘羊、黄羊、青羊、狍子、獐子、黑熊、雪兔、虎、野猪、赤狐、水獭、北山羊、岩羊等;鸟类有丹顶鹤、白鹤、白鹳、黑鹳、大天鹅、金雕、玉带海雕、大鸨、中华秋沙鸭、红嘴松鸡、兰马鸡、榛鸡、鸳鸯等。蒙古野驴和野骆驼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兽类,驯鹿是内蒙古特有的动物,百灵鸟是自治区区鸟。此外,鼠类是内蒙古草原上占优势的居住者。全区有啮齿动物54种,约占中国种数的35%,多属害兽。
内蒙古矿产资源
内蒙古煤炭资源跃居中国第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自1958年以来,中国获得国际上承认的新矿物有50余种,其中10种发现于内蒙古,包括钡铁钛石、包头矿、黄河矿、索伦石、汞铅矿、兴安石、大青山矿、锡林郭勒矿、二连石、白云鄂博矿。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到1997年已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储量占世界稀土总量的76%。该矿山含矿物172种,是世界上含矿物种类最多的矿山。至2006年,已发现各类矿种135种,探明储量的有83种,储量居中国第一的矿种有5种,居中国前三位矿种约有28种,居中国前十位的矿种有67种。稀土储量居世界之首,煤炭储量7016亿吨,居中国第一位,天然气地质储量7903亿立方米。盆地苏里格天然气田是截至2010年中国发现的为数不多的陆上特大型气田之一。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01亿千瓦,居中国首位。
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有四个,分别为伊敏、、元宝山和准格尔露天煤矿。霍林河煤矿是中国建成最早的现代化露天煤矿。准格尔煤田是中国最大的露天开采煤田(截至2011年)。与陕西合称东胜—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中最大的一个。锡林浩特市北郊的,是中国最大的、煤层最厚的褐煤田。煤层一般厚度200m以上,最厚处400米。含有11个煤层,13个煤组。煤田长45㎞,宽15㎞,面积675㎞?,已探明储量159.32亿吨,保有储量159.31亿吨。阿拉善盟二道岭煤矿的太西煤,属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无烟煤,平均灰分3.96%,挥发分6.83%,含硫0.2%~0.32%。发热量大卡/千克,中国最高。
其他矿产:锡林郭勒盟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亚洲天然碱储量最大的碱矿。查干诺尔天然碱化工总厂是中国最大的天然碱开采及深加工联合企业。锡林郭勒盟锡矿储量居中国第一,保有储量4.67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太仆寺旗、镶黄旗的五个矿区。锡林郭勒盟锗储量中国第一,储量1600万吨,占中国已探明总储量的30%。内蒙古萤石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查干敖包萤石矿属于特大型萤石矿床,原矿氟化钙平均品位达到熔剂富矿的工业要求。石墨的远景储量约为3亿~5亿吨,居中国首位。在西起阿拉善右旗,东至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长1000㎞的地带,成矿面积达3000㎞?。其中兴和县石墨矿的产品,鳞片大,柔韧性好,是中国三大石墨生产基地之一。通辽市是中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天然硅砂储量约为550亿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宝山玛瑙矿储量2775吨,居中国第一。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埋藏着世界罕见的超大型芒硝矿。
内蒙古水资源
全区地表水资源为406.60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中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139.35亿立方米,占中国地下水资源的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45.95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1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地表水: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地表年径流量约291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78%;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22%。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降水及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径流量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区水量富而有余,而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同时,河川径流年内分布不均,年际间变化比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区径流量的60~80%。历年间径流量大小不匀,相差很大。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东部林区各河流为4~12;中部各河流为6~22;西部地区各河流高达26以上。此外,从区外流入自治区境内的河川径流量有330.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入境的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8.4亿立方米。
地下水: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1%。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内蒙古人口民族
内蒙古人口
2017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528.6万人,比上年增加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568.2万人,乡村人口为960.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2.0%,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男性人口为1305.2万人,女性人口为1223.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23.9万人,出生率为9.47‰;死亡人口为14.5万人,死亡率为5.7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3‰。
内蒙古民族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
,占79%;蒙古族人口为4226093人,占17%;其他民族人口为829541人,占4%。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26729人,增长4.39%,蒙古族人口增加196943人,增长4.8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2778人,减少了8.07%。
内蒙古政治
现任主要党政领导干部李纪恒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委员、常委、书记
党委常委、自治区主席
等人副主席
内蒙古经济
内蒙古综述
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10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2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8.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8047.4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比例为10.2:39.8:50.0。第一、二、三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14.8%和74.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3786元,比上年增长3.6%。
内蒙古第一产业
2016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94.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78.5万公顷,增长1.0%。粮食总产量达2780.3万吨,比上年下降1.7%;油料产量225.5万吨,增长16.5%;甜菜产量266.8万吨,增长15.9%;蔬菜产量1502.3万吨,增长3.9%;水果(含果用瓜)产量316.3万吨,增长6.6%。
全区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头数达13597.9万头(只),比上年增长0.1%;牲畜总增头数7847万头(只),总增率达57.8%。牧业年度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总头数12398万头(只),良种及改良种牲畜比重91.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全年肉类总产量258.9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达到72.1万吨,增长1.8%;牛肉产量达到55.6万吨,增长5.1%;羊肉产量达到99.0万吨,增长6.9%。牛奶产量734.1万吨,下降8.6%;禽蛋产量58.0万吨,增长2.8%。
内蒙古第二产业
201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7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2%。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1.4%,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0.9%,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3.1%,其它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增长20.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5.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7.5%。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区原煤产量达84558.9万吨,比上年下降7.0%;焦炭产量2816.7万吨,下降7.4%;天然气产量299.2亿立方米,增长3.2%;发电量达到3949.8亿千瓦小时,增长0.5%,其中,风力发电量464.2亿千瓦小时,增长13.8%;钢材产量2016.8万吨,增长6.3%;铝材产量272.9万吨,增长48.4%。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9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实现利润1242.1亿元,增长3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6.4%,产成品库存额585.4亿元,下降9.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22.5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区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991个;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296.0万平方米,下降9.7%;竣工房屋面积2538.6万平方米,下降18.1%;房屋建筑竣工率40.3%。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实现利润50.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实现税金44.7亿元,增长8.2%。
内蒙古第三产业
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00.8亿元,比上年增长9.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056.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0.4%,增长9.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4.6亿元,增长12.0%。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烟酒类完成零售额285.1亿元,增长7.4%;汽车类完成零售额514.2亿元,增长13.1%;石油及制品类完成零售额524.6亿元,下降5.8%。
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772.8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下降2.1%。其中,出口总额295.3亿元,下降15.7%;进口总额477.5亿元,增长8.7%。从主要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额达433.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56.1%;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额达208.3亿元;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32.2亿元。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1165.6亿元,全年新增存款3088.
0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96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60.7亿元,增长10.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5959.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9.6亿元,增长20.2%;广义政府存款余额431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8.3亿元,增长22.7%。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361.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220.3亿元,增长13.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61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5.2亿元,增长9.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473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31.8亿元,增长14.2%。
内蒙古社会
内蒙古教育事业
2016年末全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3所;全年招收学生13.3万人,增长4.5%;在校学生43.7万人,增长3.8%,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1.4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9.9万人;毕业学生11.2万人,增长3.3%。年末全区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0个,招收研究生6427人,增长3.7%;在校研究生1.9万人,增长3.1%,其中,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5107人,少数民族在校研究生中有蒙古族研究生4508人。年末有普通高中289所,全年招收学生14.7万人,下降0.9%;在校学生44.9万人,下降3.0%,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3.4万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学生12.2万人;毕业学生16.1万人。年末有小学1730所,招收学生22.8万人,增长1.7%;在校学生133.8万人,增长1.9%;毕业学生19.9万人,下降1.3%。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60.8万人,增长2.4%。全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8.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本科院校  行政区名单呼和浩特(211)、、、、、、、、、包头、、通辽呼伦贝尔赤峰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资料来源
内蒙古科技事业
2016全年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58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95项,应用技术成果460项,软科学成果3项。获得国家级奖励的科技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10672项,授权专利5846项。年内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数2711个。合同成交金额144.2亿元,其中,区内成交技术金额10.6亿元,向区外输出技术成交金额1.5亿元,吸纳区外技术成果金额132.1亿元。全区共有56个有产品质量检验证书的机构,其中,国家检测中心5个。
科研单位  行政区名单呼和浩特、、包头、资料来源
内蒙古文化
2016年末全区有艺术表演团体97个,其中,乌兰牧骑71个;艺术表演场所19个。现拥有文化馆106座,公共图书馆118座,博物馆87座,档案馆139座,已开放各类档案281.1万卷。年末全区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2%。年末全区有线电视用户330.6万户。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29601.8万份,出版各类期刊1849.7万册,出版图书6169万册。全年生产故事影片8部,蒙语译制片100部。
内蒙古体育
中国乙级联赛球队-包头南郊联社
2016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241枚。其中,国外获奖牌13枚,国内获奖牌228枚。
内蒙古医疗
2016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24001个,其中,医院720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32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7个,妇幼卫生机构113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54个。年末全区医疗卫生单位拥有病床13.9万张,增长3.6%,其中,医院拥有病床10.9万张,乡镇卫生院拥有病床2万张,妇幼卫生机构拥有病床0.4万张。全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9万人,增长4.3%,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6.6万人,注册护士6.6万人。农村牧区拥有村卫生室1.4万个,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8万人。
内蒙古社会保障
2016年末全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385个,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000个。全区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8万张,各类福利院收养人数1.4万人。全年共有162.5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6.2亿元,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8.0亿元,分别增长2.5%和8.2%。接受社会捐赠306.7万元。
内蒙古环境保护
初步核算,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超额完成年度下降目标和“十三五”进度目标。万元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下降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增长0.9%,其中,七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0.8%。主要耗能工业企业(3)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增长1.1%,单位电石生产综合能耗增长1.0%,吨水泥综合能耗增长1.4%,吨钢综合能耗增长0.4%。
内蒙古交通运输
内蒙古公路
2011年内蒙古国道图
截止日,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初,公路方面仅有近千公里的古老驿道供骆驼队、勒勒车跋涉。64年之后,一个全线贯通东西南北、联通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内蒙古公路建设及有利于内蒙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2015年,内蒙古公路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
内蒙古铁路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铁路线路由铁道部下属的三个铁路局管辖。斜体为规划或在建中铁路。
1.哈尔滨铁路局
管辖:呼伦贝尔市全境。
干线:(哈尔滨—满洲里)、(牙克石—满归)、。
支线:(—)、(伊图里河—)、(东—伊敏)、(朝中—莫尔道嘎)、(伊敏—伊尔灺)、(阿荣旗—扎兰屯)、加漠线(加格达奇—漠河)、齐加线(齐齐哈尔—加格达奇)。
单位:哈尔滨铁路局海拉尔铁路办事处。
已开行“广满俄”等多条铁路联运班列,其中“苏满欧”是速度最快、运价最低的欧亚货运大通道。
2.沈阳铁路局
管辖:兴安盟全境、通辽市全境、赤峰市南部。
干线:齐通客专
、(—)、(北京北—通辽西)、(通辽北—霍林郭勒)、(大虎山—)
支线:(通辽东—让湖路)、(叶柏寿—赤峰)、赤锦线(赤峰—锦州)、赤大白线(赤峰—大板—白音华)、珠珠线(珠斯花—贺斯格乌拉)、(霍林郭勒—白音华)。
单位: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办事处。
3.呼和浩特铁路局
管辖: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北部。
干线:(北京北—包头)、(包头西—兰州东)、(乌兰察布—二连浩特)、(乌兰察布—通辽北)、(包头—西安)、集张线(乌兰察布—张家口南)、集包线(乌兰察布—包头)、、、、
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铁路。
支线:、、、、、、、临策线。
内蒙古民航
内蒙古主要民航机场分布
内蒙古现有、、、、、、、、、、巴彦淖尔天吉泰机场、、等几大机场,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实现了主要城市的机场全覆盖。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内蒙古机场集团所辖各机场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了长足进步,大部分机场达到4C级以上标准,其中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达到4E级,包头二里半机场、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锡林浩特机场达到4D级。
2010年,内蒙古机场集团共运营航线141条(国际航线8条,地区航线1条),通航城市55个,保证运输飞行7.9万架次,参与运营的航空公司24家(外航4家)。
内蒙古文化艺术
内蒙古民族风情
草原盛会一:即游艺、联欢的意思,多在草原8月份举行,源于七百
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主要传统运动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
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圆仓式,再用圆木组成伞形圆顶,顶中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传统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蒙古族传统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内蒙古饮食文化
蒙古族人的传统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特色美食有、、、、、、资山熏鸡、、、、蜜麻叶、德兴元等。
传统食品分为白食和红食两种。白食蒙古语叫查干伊德,是牛、马、羊、骆驼的奶制品。红食蒙古语叫乌兰伊德,即牛、羊等牲畜的肉制品。白食是蒙古族的敬客食品,按照蒙古族的习惯,白色表示纯洁、吉祥、崇高,因此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
: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考究,酒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哈达上,唱起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内蒙古民间文化
内蒙古常见民间舞蹈有、、等。
主要演奏乐器有:马头琴、大小蒙古四胡、蒙古筝、火不思、胡琴、胡笳、口弦。
特色曲艺为、。
蒙古艺术-呼麦
主要歌曲种类有长调、和呼麦。
内蒙古民歌:《》、《》、《那木斯来》、《劳工之歌》等;赞美故乡、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歌,如《》、《》、《金姐》等;哀歌、格言歌、摇篮曲、讽刺歌,如《波茹莱》、《都吉娅》、《丁格尔大喇嘛》等,仪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礼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尔玛》、《篝火歌》等;反映妇女生活的歌,如《万梨》、《高小姐》、《玛》等;情歌,如《》、《》、《金叶玛》等。
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
内蒙古语言方言
蒙古族主要使用(),包括①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土语。②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③卫拉特方言,包括阿拉善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汉族和其他民族主要使用汉语,各地不一致,东部地区(东四盟和锡林郭勒盟东部)使用居多;中西部(巴彦淖尔至锡林郭勒盟西部)使用较多;阿拉善盟等受甘肃、宁夏影响较大,以为主。
内蒙古民族文字
内蒙古自治区使用传统,主要通用;与蒙古国主要使用音同字异。蒙古文字从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内蒙古旅游资源
内蒙古旅游资源主要由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民俗游览主要包括蒙古族歌舞,蒙古族“男儿三艺”——赛马、摔跤、射箭,那达慕等;名胜古迹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包头市的、,伊金霍洛旗的,阿拉善左旗的,赤峰市的辽上京、、,鄂伦春自治旗的等。
截至2014年末,全区确定的自然保护区18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0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61.9万公顷。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25个。森林公园面积达到77.9万公顷。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39处,国家湿地公园14处。共有世界地质公园2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省级地质公园10个。地质遗迹保护区17个。
内蒙古自然风光
: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总面积一亿四千九百万亩,有“牧草王国”之称。6月-9月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最佳旅游季,尤其7、8月间大草原牧草茂盛,适合在大草原腹地骑马、垂钓,或在西部的上泛舟。
:地处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以沙漠景观和响沙奇观为主要特色,此外,还有沙湖、沙地绿洲、蒙古族风情等景观。响沙湾是一个弯形沙坡,背依苍茫大漠,面临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为45度,宽度400多米。
:位于宁城县黑里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有“塞外西双版纳”之称。
:中国第四大沙漠,蒙古语为天,意为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沙漠内部,沙丘、湖盆、盐沼、草滩、山地及平原交错分布。腾格里沙漠中还分布着数百个存留数千万年的原生态湖泊,包括和(居延海)。
:早在清代就因被列为呼伦贝尔八景之一,因沙埠古松而著名。是我国唯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塞外西湖”,位于呼和浩特西70公里的土默特左旗。水面面积32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湖底杂草丛生,水质肥沃,盛产草、鲢、鲤、鲫、团头鲂、武昌鱼等鱼类及河虾蟹。
:自然景观有、、、
、、、、、等。
:自然景观有、、、黄岗梁林海、、、、、等。
内蒙古其他自然旅游景点:、、、、、、、、等。
内蒙古人文景观
:是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衣冠冢,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草原历史文化圣地。由三座相连的蒙古包为主体,陈列了成吉思汗一生相关的物件。
:又名“青冢”,位于呼和浩特市,始建于西汉时期,为明妃的墓地。
: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是内蒙古境内最大的石窟寺建筑群,也是我国西夏至蒙元时期较大的石窟寺。
:因在黑山头而得名,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临近为黑山头口岸。
:位于正蓝旗五一牧场境内,初建于六年(1256年),名开平府,后改为上都。城市布局具有中原传统风格,有宫城、皇城和外城三重,规划整齐对称,形成一条中轴线。
:该市最早和最大的清真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雍
正、乾隆年间又曾多次重修、扩建,形成今日规模。寺内建有圣殿、讲堂和穆斯林浴室等重要建筑。
:位于锡林浩特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三十三年赐汉名祟善寺。乾隆以后至民国间陆续扩建,成为上规模最大的。
:位于宁城县,是在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兴筑规模宏大的陪都中京大定府城。
:呼和浩特市东郊33公里处,保合少多大窑村南,发现于1973年。经鉴定年代为距今70万年至1万年前,出土了大量的各种石器。
:位于新巴尔虎左旗境内,为二战期间日苏遗迹,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著名人物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不能简称为“蒙”,与独立后的蒙古国区分,车牌因只能写一字而称,官方简称为“内蒙古”或“内”,民间多称“内蒙”
汪洋. 也谈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问题[J].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 -37.
.Солонго 索伦嘎新闻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引用日期]
.正北方网[引用日期]
.光明日报-光明网[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国家信息中心[引用日期]
.新华网内蒙古地方频道 [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日[引用日期]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中国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包头晚报.[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用日期]
.包头稀土研究院[引用日期]
.中国公路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百度文库[引用日期]
.蒙古语学习网[引用日期]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
.内蒙古新闻网[引用日期]
.城市风光网[引用日期]
.正北方网[引用日期]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城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