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老婆不要脸 支持的就说几句 说的好给...

竟然有马化腾这么不要脸的企业家?_百度知道
竟然有马化腾这么不要脸的企业家?
讯的抄袭还在继续:QQ=ICQ,QQ对战平台=浩方,QQ堂=泡泡堂,QQ飞车=跑跑,问问=百度知道,QQ炫舞=劲舞团,QQ播客=土豆播客,QQ三国=冒险岛,QQ校友=校内,QQ校友开心农场=校内欢乐农场,穿越火线=CS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能他的名字也是外国人的译音
中国人就这样。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马化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已收藏本页面
你们说马化腾他贩卖军火,咋就不上军事法庭呢!
我不但买了武器,还买了德玛。
法庭怕被山寨了呗
还不如玩cs
全部英雄武器全买了
我只买过3天M4A1轻骑兵,不喜欢玩
先回家补补智商再来,还军事法庭?
楼主没文化
就是,一把火麒麟都卖那么贵
11楼亮了!难道我会告诉你那只是游戏!只是cf?
sb 军人犯事才上军事法庭
我买了雷神,天龙
我买了一把麒麟
逗比,军事法庭是针对军人的
我曾经也买过,半年巴雷特,没有好武器打僵尸很费劲的,哈哈!
我还买了斧头,炸弹,狙击枪,机枪步枪。哈哈性能都不错是好枪
每天在他的世界战死的有多少人?怎么计算?如
马化腾的军火我也买了,没武器根本不能愉快的玩耍啊
八楼前面说对了,最后俩字不妥,应该是SB
在QQ上找客服买两把枪他会不会卖我
大企鹅帝国的皇帝
尼玛的,如果他卖给其他人只要不是八路军,你看他死不死!
马化腾是谁?
他还贩人呢
笑死人了,谁说贩卖军火是上军事法庭的?逗比
你妈逼不属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属于局部战略武器。
昨天才在他那里买个大炮,爆头杠杠的
1楼你的快递 大话空话谎话可以说,敢说真话你活的不耐烦了
我日,评论大亮
因为他把军火卖给八路军了
你可能喜欢的图片笑话
最受欢迎的爆笑笑话
扫码下载糗事百科app马化腾在知乎发布的一条提问,暴露了他的焦虑,马化腾焦虑什么?
- 谷普下载 |
| 您所在的位置: >
> 马化腾在知乎发布的一条提问,暴露了他的焦虑,马化腾焦虑什么?马化腾在知乎发布的一条提问,暴露了他的焦虑,马化腾焦虑什么?更新:&&&&编辑:电脑问题&&&&来源:谷普下载站&&&&人气:加载中...&&&&字号:|标签:&& 网友在人间说到:截至目前,在国内,押中两次宝的只有腾讯和阿里。阿里押中了淘宝和支付宝,腾讯押中了QQ和微信。这个观点就不对,当初马云做淘宝那是真的是用心去做的,一种对未来的信心,并不能算压宝和走运,那是真正的判断。而腾讯也不是压宝,而是走运,qq当年差点被老马几十万给卖掉,只是没人要而已,微信当时做出来老马也没当回事,感觉微信和qq功能重复,没多大意义,当微信一年不到就发展了很多用户并引起热议后才引起老马注意。所以老马只能算走运。
网友徐鹏说到:有个毛焦虑的,腾讯一管的作风,能抄的抄,不能抄的买,不能买就举报。
网友说到:马化腾这种人每天的忧虑就是:拿着大把的钱,面对着数不清的项目。我应该投哪个?主要投哪个?
网友乔沃德达基巴说到:马化腾不停被人喷,可是他还是做大了,喷子们也仍然希望能有机会进入腾讯工作,最好是现在能进天美运营王者荣耀,喷只是为了过嘴瘾,真的无关正义
网友RonnieOSulli说到:化腾哥最担心的事,就是没有新的东西可抄……那可咋办啊……恐惧??
网友老A说到:一路抄袭二十年,你焦灼就对了。你只知道盈利。我觉得你应该关心一下中国下一代,多关心老百姓,想办法为国家老百姓做些服务方面人民的东西。
网友h2o说到:IBM和思科现在尸体都凉了吧 网友白人浪子858说到:该模仿的都模仿了,该山寨的也山寨了,人生最无奈的就是没有值得模仿的东西出现,急啊,中国科技需要创新啊,因为腾讯要模仿啊。
网友民科尖兵说到:马化腾时刻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动态,一旦发现好的产品,立马组织程序员攻关,用新代码编出更好的产品,纳入自己的互联帝国,而冷眼旁观原创企业的慢慢消亡。
网友再见你大爷说到:马狗焦虑就对了,一路抄抄抄,以为搞了几年校招给高待遇,就能洗白了,进去的人也是悲哀
网友汉唐李春成说到:怎么看他十五年前的提问啊。
网友快乐幽默111说到:大企业要做经典事业,精致化事业比不过小企业。
网友贰一说到:现在的腾讯帝国你让他模仿谁,一直在模仿结果超越了,他现在是大佬没了目标当然焦虑
网友空中石子说到:把别人都抄死了,不知道该抄谁了
网友中国桉树说到:撸起袖子抄,不要脸的企业谈什么吉巴的责任,早点屎掉是王道。
网友追踪你的笔意说到:这是你现在看到的,当时做项目的时候不管是不是用心的,肯定不知道未来结局怎样。用心的企业很多,能做大做强的很少。都得靠点运气。没有谁敢说我这个项目一定会成为主流,只有运营了一段时间以后才能知道。网友小黄人49说到:马化腾只会抄袭,多少企业被腾讯抄袭后就倒闭的
网友一个有神奇故事的男人说到:化腾,你还年轻,要相信自己!遇到事儿不要慌,要长远打算,。实在不行也可以到江苏盐城请我喝酒,我可以给你畅谈人生,指点迷津!
网友alpha呀呀虎说到:腾讯谁都会重视, 但是永远都不会被人尊敬。
网友影像阁说到:人云亦云的人还真不少。客观地说,马化腾还是很有才能的,他可以说是现在中国互联网行业最最出色的产品经理,QQ的成功就是靠他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才能走到今天。许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由后人不断改进完善,并最终取得巨大成功,这其中的努力岂能用一句抄袭去抹杀?QQ的前身,美国在线的ICQ,开创了互联网即时通讯的先河,但是它根本无法适应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更无法适应中国市场用户的需求,腾讯在它的基础之上做了巨大的改进并持续优化,做了很多颠覆性的创新,那些可以靠抄袭得到吗?
网友宠辱不惊42说到:你这么有骨气真不应该用腾讯名下的产品//网友玩世不恭说到:不是什么踩狗屎运一无所有拿下的,比尔盖茨的妈妈是IBM董事,谢谢
网友忠诚小郎君说到:icq貌似是以色列的吧???网友外语狂魔陈清泉说到:整顿网络游戏之日,就是腾讯倒下之时
网友34526说到:嗯,巨头公司,像文化产品需要重新和灵活的,文化产品跟工业产品不一样,和零售业也有区别。网友morelove1说到:你把中国小孩都毒害了,中华都没有未来,你腾讯有屁未来……
网友忠艾科密说到:关键是就是让他们进,他们会技术吗?也就是为了喷而喷网友迪瑞克特丶说到:大兄弟,你的“用心”是指为了平台不垮,马云默许假货在平台售卖?网友21世纪必有一战说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是小马哥能壮大的根本原因
//网友xhangyafri说到:就是不客观地讲,马化腾也很有才能//网友麻花辫1012说到:精辟 网友青春染指流年说到:这个我看笑了网友流浪性骑士说到:贪小便宜的阿里粉得到点好处就捧马云爹上天了//网友魅力小姐婷说到:微信是基于qq用户庞大,微信是山寨小米的米聊app,一句话,腾讯就是踏马太腾讯了……网友GGJKL47说到:靠走运做到第一第二你这说法也是人才,马云水军网友名字太长看不到我爱你说到:我个人很喜欢小马哥
网友Interger说到:电话人工永远摆设,你说要改变,忧虑。我说屁
网友AGE浩子说到:你是说阿里没有整顿假货?如果阿里任假货纵横,淘宝早没了~网友影像阁说到:最初是以色列人搞得,后被美国在线收购。网友这么有趣的世界说到:珊瑚虫网友相见不如怀念6426697说到:阿里搞死了多少知道莫//网友说到:用心卖假货就不是用心了么,哈哈网友qzuser说到:为啥没人申请?动脑想想网友_s雁Φ那圄说到:没办法的,这是战场,不是有爱小课堂,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网友基督山伯爵9886667说到:秦桧不停的被人辱骂,但人家依然位极人臣,有多少人都期望能得到他的赏识进去朝廷当鹰犬!so,秦桧是优秀的!网友sji1976说到:因为出名才有关注和各种 ,成王败寇,胜者为王,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搬砖了!洗洗睡吧孩子 晚安
网友偬说到:你都说是现实了,你有能力就去改变他,无能力只能接受他!喷是完完全全没有用的 网友生性不羁丶说到:肤浅网友jack_叔叔说到:只会抄袭的人担忧这个,哈哈哈,我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 分类选择您可能在找这些马化腾说:“不就一款软件嘛!”——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做人不能太马化腾!!
马化腾的QQ电脑管家完美的抄袭了360软件管家,360老总周鸿祎被逼无奈,发短信质问马化腾“你怎么可以这样?”,没想到马化腾很轻视的回了句,“不就一款软件嘛!”
这就好比马化腾fuck了周鸿祎的老婆,周质问他怎么可以这样,马很轻视地说“不就一个女人嘛!”一样!——马化腾,你不要脸也就罢了,但是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啊!!
而现在,马化腾又来强jian用户了,逼着用户干这干那,还一副受尽委屈的模样,显然他已无耻到了一种境界了!
马化腾说360扣扣保镖危害到了QQ的安全,这是他自始至终的挡箭牌,但是有多少人没装扣扣保镖同样也被腾讯恶意被逼QQ下线呢?
我想问马化腾,360杀毒危害到你QQ了吗?360保险箱危害到你QQ了吗??360急救箱危害到你QQ了吗???360浏览器危害到你QQ了吗????
——没有!
没有你为什么要逼我下线?没有你为什么不给我浏览空间?还360不正当竞争,你这才是赤裸裸的不正当竞争!而且还是不要脸般恶心的恶意竞争!!
——也活该你被恐吓威胁!
借机推广你的电脑管家是不是?借机推广你的浏览器是不是??得了吧,你以为大家都爱用吗?还QQ电脑管家装机量多少多少,省省吧,如果你不让它跟QQ捆绑、安装QQ的时候不自行安装,你看它装机量能有多少!!
——不要脸的人报数据时当然不知脸红!当然恬不知耻!!
仗着你公司大用户多就可以由着你的性子干这干那?告诉你,我们不怕你!当你恶心到人人都唾弃你的时候,那就是灭亡的时候!互联网不欢迎你!!
马化腾,回家玩蛋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马化腾在这场对谈中,说到腾讯曾三次差点死掉的那些事儿
作者:钛媒体
  摘要: 马化腾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微信诞生背后的故事、对未来创新的展望,还有腾讯曾差点死掉的那些事儿。
  昨天下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16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展开了一场对话,谈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微信诞生背后的故事、对未来创新的展望,还有腾讯曾差点死掉的那些事儿。
  “没有哪一位来过的企业家像你这样,我们在座的所有人都在使用你们公司的产品。”钱颖一在一开场说道。不过即将迎来自己45岁生日的小马哥却很谦虚,说无论是自己的45岁生日还是腾讯当前取得的成绩,都只是过程和阶段。
  马化腾说自己不是学霸,上学的时候喜欢看科幻小说,大学其实想学天体物理和天文学,“看科幻小说,会让自己有前瞻性。”
  在谈到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时,马化腾说自己一共经历过三道坎。第一道坎是在早期创业时,第二道坎是与MSN的竞争,第三道坎是因为微博的出现。
  对话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小爆料:创业初期经常被合作伙伴认为是工程师而不是老板,QQ最早叫“网络寻呼机”,最近通过运动成功瘦身……
  提到微信的名字,马化腾说,“we chat 的名字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刚开始想到什么信,还想到q信,后来就叫微信,we 和微同音,就这样吧。”
  在谈到创新时,马化腾称,国内的赛道紧,所以腾讯需要跑的更快。他认为,中美在互联网上创新和迭代都很活跃,但我们更注重我们是在应用上的创新,其他国家可能在于长远的计划创新如自动驾驶等等。
  马化腾还给面临资本寒冬的创业者们提了些建议,“不要想太大,先想小一点,解决小痛点,有了根基再扩大。”
  此外,马化腾认为创业者要重视跨界,各行各业与互联网的连接,在里面寻找机会,“人口红利已经基本过去,下一步抓住消费升级这个优势。”
  以下是钱颖一与马化腾在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的对话实录,经钛媒体编辑:
  大学其实想学天体物理和天文学,喜欢科幻小说
  钱颖一:你是1989年入学,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大学的经历对你后来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马化腾:我在中学就接触到计算机,一下就成为我的兴趣爱好,越学越觉得里面差别很大,后来在大学就发生越来越多的兴趣。
  钱颖一:你们在大学时集体学了一些天文方面的课程吗?
  马化腾:当时没有,业余我自己看,包括找美国的资料。所有有关的问题我都看了。
  钱颖一:你是从国外买这些天文方面的书籍?到现在还对天文有兴趣吗?
  马化腾:对,一直都有兴趣。也可能是受我的影响,我们早期的创始人中还有很多对天文有兴趣的,有的人自己投资建了个人的天文台。
  钱颖一:天文这方面的兴趣或者知识对你的工作或者思考创新创业有影响吗?
  马化腾:没有直接影响。但你喜欢天文,会觉得自己很渺小,可能我们在宇宙当中从来就是一个偶然。所以什么事情仔细想一想,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对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够稳定心态,想得更开,我觉得还是挺有帮助的。
  钱颖一:你对科幻小说也有兴趣?
  马化腾:很有兴趣。像三体这样的科幻小说,想象力很丰富。实际上小说里写出了现在的科技发展,包括未来研发的一些方向,有前瞻性,可以展望。
  钱颖一:科幻小说提供想象力,并且有一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有前瞻性的想象。计算机课程在学校学了什么,对以后很有帮助呢?这个领域发展非常快。
  马化腾:计算机应该在清华是非常难考的,我相信当时我要考的话很可能进不来。在大学里的学习还是打基础,对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但更多要靠课外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当时计算机机房里有电脑病毒,是什么病毒,它的机制是怎样的,我们有兴趣去研究,对病毒样本进行解剖,然后了解它们。
  这些都不是课堂里要求你学习的。另外学校老师会找一些项目来做,有的可能是和外面的企业合作,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把这些项目从头跟到尾做完,会全方位地锻炼能力,对以后的价值是无限的,它超越了你在课本上学的东西。
  钱颖一:很多培养实际上是课程之外的学习,你对这个的印象比你上老师的课印象更深?
  马化腾:会更有用。有的同学就对这种课外项目不感兴趣。
  钱颖一:你是学霸吗?
  马化腾:我不算学霸。
  钱颖一:你在班里大概排到什么位置?
  马化腾:10名左右。
  钱颖一:一共不止10个人吧?
  马化腾:30多个人。
  钱颖一:注意了,30多个人排10名左右,将来能做出大事情。当时你念书时对自己后来的职业有什么规划?正好是1989年到1993年这个时间段。
  卖电脑不行,就转行写程序了
  马化腾: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很早我们就看到别人创业,这里创业氛围比较浓,比其他城市更早。
  那时候我的师兄们会做一些软件让我们看,我很有兴趣。我会观察这个项目的收入怎样,需求怎样,怎么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觉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创业。现实还是比较残忍的,那时北京有中关村,深圳有华强北,中关村的货很多是华强北运过去的。
  华强北都是从香港、从海外进口这些材料、电脑产品。我们很早就说要做一个电脑公司,那时候的电脑公司就是帮人家组装,把零件装成电脑再销售,就这么简单。
  后来我发现,在华强北干这个活的人,都是那些不是很熟悉这个行业的、可能只有初中文化、小学文化的人,但是市场经验很丰富。我们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可能还做不了。后来我说,既然竞争不过,我们还是到企业去锻炼一下,再想创业的事情。
  机缘巧合,在一个卖电脑书的书店里,我碰到一个同学,他在润迅工作。润迅是当时最大的民营电信企业,做寻呼台的,就是BP机。因为我会写C语言,当时正好有个项目要用,我给他展示了,他说就是你了。离毕业还有三个多月,我就进去实习了,一干就是5、6年。
  我就这样进了寻呼机行业,大家知道QQ最早做的是网络寻呼机。也是机缘巧合,因为我很早就开始做计算机和通信。
  钱颖一:程序是你写的?
  马化腾:这个领域是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当时懂计算机的人不太懂通信,懂通信的人不太懂计算机和网络,我刚好在中间,这在以后我们的创业中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诠释领导力:民主、多元,不搞一言
  钱颖一:刚才讲的几点,我是第一次听到。总结一下,第一地理位置很重要;第二周边的人很重要,周边有创业的,对你很有影响;第三,跨界很重要,有做计算机的,有做通信的,你正好在两者之间,未来这几十年的发展也正好是在结合之处。
  你刚才说的,最开始的QQ原来是个寻呼机,这段历史对我们学生非常有吸引力。你从程序员开始,变成了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和领导者,这中间有相当大的跨越。我们都很敬佩好的领导者。
  比如腾讯最早是5个创始人,基于信任相互合作,合作得非常好,后来你引入了很多职业管理团队,都融合得非常好。我想知道,你个人的领导能力和风格是怎么塑造起来的?
  马化腾:我是典型的程序猿青年,原本根本没有想到我要开个公司,领导什么人,更多还是说我想要做一个产品,让很多人能用。第一步要生存。怎么用我的手艺先生存下来,这是最难的。首先你得想第一年的工资怎么办?你可以省吃俭用,用以前的积蓄也行。但创始人投下去的钱能不能挣回来?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当时没有想那么多,领导力这些都顾不上,因为这个公司能不能走下去都不知道。小企业能做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低于5%,至少95%的企业很快死掉了。这个时期压力很大。包括我父母都没有想到,我这个书呆子还可以开公司,他们觉得不可能。
  所以第一步我就说要找一些合作伙伴,我的缺陷他们可以弥补。我们最早的团队里头,4位是我的中学或大学同学,有一位是我们在工作中认识的,是在电信这个行业。
  我对产品比较在行,我知道我要什么,怎么实现,我也想得比较通。张志东绝对是学霸,实践能力很强;陈一丹是政府部门出来的,他虽然技术不强,但是他可以组建团队,对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有经验。
  钱颖一:几个人之间的互补性非常强。
  马化腾:对。包括曾李青是负责市场,长得派头很像老板,我们一起出去大家都叫他老板。我呢递我的名片,名片上也不写总经理,有时就写工程师。我负责在技术上实现。
  钱颖一:别人的领导力是看得见的,你这个呢,看不见,但你实际上把这5个人,以及后面的团队都结合得很好。
  马化腾:关键是用好他们每个人的特长。公司有时候会有争议,我们会听听大家的想法,然后想办法平衡他们的意见。
  钱颖一:怎么平衡?
  马化腾:矛盾非常多。往往发展不好的时候矛盾更多,大家意见会不同。说服人我觉得我还有一套,我主要听你讲,然后我引导大家,让他觉得主意是他出的。
  钱颖一:这个很厉害,很有领导的艺术,让人不知不觉就接受了你的想法,还以为是自己的想法。
  马化腾:对。因为有的时候管理上确实需要这样,我的风格不是强势的,也不是一言堂,反正是互相商量。你可以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不是这样更好?他说“也对”,很快就自己开始往下推了。那么,“对,好,这个方向你来做”。
  后来腾讯的风格也是这样,比较民主一点,比较多元化一点,让不同的声音出来,我觉得这是好事情。
  钱颖一:作为一把手最后还是你定。
  马化腾:对,关键时候还是要强一点。比如说实在讲不通,该动手得动手。
  钱颖一:你在念大学时当过学生干部吗?
  马化腾:没有。我们创始人里陈一丹是学生会主席,毕业时,他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看。
  钱颖一:最后你还能领导他?
  马化腾:没有,我们一起合作。
  给创业者忠告:专注一个小痛点;跨界非常重要
  钱颖一:腾讯的很多产品都是针对年轻人,你已经是非常年轻的70后了,但你的很多产品是给80后、90后,现在是00后用,通过什么方式理解这些年轻人,让他喜欢你的产品?我知道你有团队在设计,但最后还是需要你来决定方向,你怎么能跟上这些年轻人的想法?
  马化腾:当初创业时我们还年轻,那时候把握用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岁数大了,有些产品我们用过觉得好像没意思,但后来在国外很火,美国的青少年特别喜欢。我们错过很多机会,包括现在国内一些新兴的多媒体,或者一些社区的创业,都有错过。岁数大了确实错失很多年轻人的触觉。
  现在我的办法是,如果你自己不能解决的,你应该让了解的人去做。你可以多和年轻的用户接触,观察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你也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去投这样一个企业。第三,让更年轻的一些员工能够更快速地走上来。
  钱颖一:你们有什么制度化的安排,给特别年轻的人发展机会?
  马化腾:人才方面我们需要更努力的年轻人,或者勇于创新的一些人才能够出现。我们在内部也是鼓励内部竞争,你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就大胆地去试。
  钱颖一:现在90后、00后在你们内部是什么作用?现在高管层还是70后、80后?
  马化腾:对,基本都是70后。
  钱颖一:现在大学生都是95后了,很多都是90后了,今年清华入学的有00后了。你们的产品又特别针对年轻人。
  马化腾:我们把微信做成一个开放平台,让很多年轻人喜欢这个产品的服务,由别的公司开发,在微信里能够使用。这是一个解决方法,我们未来希望通过一个“小程序”搭建新的生态环境,能让别人开发一些年轻人的产品,在我们平台里面跑,同样我们自己也开发。
  创业要专注解决小的痛点,还要学会跨界
  钱颖一:这几年,国内创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是一个高潮,我记得上一次创业高潮大概是本世纪初,2000年左右。你是那一次创业潮里的幸运儿,也是现在年轻人的偶像,你怎么评价这两个创业时代,对现在的创业者有什么忠告?
  马化腾:我觉得现在创业的条件比我们当年好得太多了,要资金有资金,要环境有环境,人才又多。现在这几家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云平台上打造生态平台,创业门槛其实在降低,这是非常好的事。当然门槛低了,创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比我们当年还激烈,有利有弊。总体来说,还是比我们当年的环境要好。
  钱颖一:在这种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到底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创业者能够脱颖而出?
  马化腾:第一,要专注解决一个痛点问题。我每个礼拜都会收到一些信件说,我可以帮你实现什么。在我看来他想得太大了,我的建议是:你想小一点,解决一个问题。
  比如说,能不能用手机解决停车的问题,找停车位的问题;或者其它一些小问题,比如考勤、学校的作业安排等等。总有一些小的痛点让你觉得平时不方便的,想想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话,你有一个跟进在里边。
  这种创业其实不需要太多人,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解决,当你这个想法能够通过互联网来验证,再逐渐扩大,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
  第二要留意跨界。跨界非常重要,现在我们说互联网+,更多谈的是各行各业的创业企业如何和互联网结合跨界。在两个领域之间——比如IT和医疗等等这些跨界的东西是不是有机会,因为那是一片蓝海,其他的都是红海,细分下去也都是红海一片。
  最初的时候往往就是可能懂这个的人不懂那个,懂那个的人又不懂这个。如果你两个都懂一些,就有很大的优势了。
  未来的创新包括以后很多传统创业的转型,往往是跨界,而且这个产业它是会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里面你能抓到机会的话,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
  腾讯经历过的三道坎
  钱颖一:任何创业中都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和挫折,我特别想知道,你在创业中曾经碰到最大的困难和难题,或者失败的经历是什么?后来是怎么应对的?
  马化腾:腾讯从小做到大应该有3次特别困难的时候。一个是我们开发出来的产品最早想卖给运营商,我们想像卖电子邮箱系统一样卖很多套,当时那些大的ISP、ICP愿意买。但后来发现即时通信这东西它天然只有一套,这可怎么卖?
  而且我们当时投标还输了。这是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产品不一样的地方,传统的电信产品一中标做完就走,而互联网产品需要你不断创新不断维护,不能做完就走,没有人维护它就死了。
  类似的困难很多互联网企业都遇到,我相信百度也是。搜索本来想给门户提供的,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入口。当年我们的QQ是卖不出去,砸在自己手上了。但用户疯涨,我们没钱买服务器,那时候很艰难,压力很大,做不下去就要卖掉。
  当时一些早期的朋友帮我们找来了投资者,一个是IDG,一个是香港盈科数码,各给了110万美金。后来他们又把股份卖给了南非MIH。
  投资人进来后,我们也没有真正找到商业模式。当年投资者担心没有商业模式,不知道怎么挣钱,唯一的想法是养肥了卖掉。IDG曾经拉我们去见新浪等互联网公司,开始感兴趣,但都没看上我们。
  钱颖一:第一次困难是没中标,第二次困难是人家看不上你们。
  马化腾:文人相轻,IT男之间也相轻。当时有新浪技术人员觉得这个软件他们一个月就可以做出来,不用收购。
  (这些困难)后来逼着我们很早就要想有造血能力,所以第一时间跟运营商做了第一个产品——移动QQ,短信和电脑的QQ消息互动,5块钱一月。包月费是我们收入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大家都以为死定了。我们创始人也在讨论,这些讨论还是有作用的,我们比国外的产品做得更适合中国人使用。
  当时中国有几个不同的产品,有163,有169,还有南方的一个产品。我们针对中国特殊的网络做了大量优化,我们会建一个点,撒三张网,就是电信、联通和教育网,让它们互联,我们把它集中起来,这样的话用户使用起来速度最好,传送文件最快。当时建立的口碑就是我们的传输速度很快,这是一个很大的刚需。
  我们有聊天室,当年聊天室对产品的冷启动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大家都在聊天室里讨论,就交上朋友了。第二是我们的头像,个性化也是我们比较早的创新。用一个一个创新解决一个一个痛点,你才可能赢。
  马化腾:几年前新浪微博起来之后,开始从社交媒体转向社交网络,那时候我们听说,谁谁学校里有一个微博做班级之间的通信,这对我们是很大的危机。它开始往下撒网,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要做微博。
  但这很难,同样的产品是没有办法去战胜对手的,你只有找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微信就这样诞生了,它是纯手机的移动通信。当时QQ的包袱很重,要解决PC的问题,也要解决手机终端的问题,内部几个团队都在开发,谁最先解决问题谁就胜出。
  钱颖一:这是有意设计的,让3个团队互相竞争?这是你的决策?
  马化腾:确实是有3个团队报名。当时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从PC到移动怎么打?当年诺基亚从前一年市场份额70%、80%规模一下子掉下来,安卓、苹果这类智能手机迅速替代了传统功能机,互联网企业反应过来的才能活下来,没反应过来就死掉了。我们是最早拿到这张船票的,没上船的再也过不来了,这是最大的一个危机。
  钱颖一:三个团队一起做,基本上是同时起步,最后一个胜出,后来又把三个团队融合了吗?
  马化腾:这就涉及我们内部组织结构的问题了。原来集团有几个不同的平台在做移动端产品,有QQ,还有我们的无线部门,当时是分开的。但这个先天的结构不合理,后来我们迅速把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那些传统手机端、PC端的产品整合到一个部门来做。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QQ邮箱的团队。我们很早接触手机邮件,用黑莓手机,最初只给高管配。后来我们想,能不能在QQ邮箱开发一个软件,让每个员工都能很方便地使用手机邮件。于是就有了一个小分队研发手机邮箱。幸好有这个布局,最后微信出来了,就是这个团队做的,最先把手机端的邮件、客户端改成微信。
  微信最初就是一个邮箱。微信其实是邮件,是个快速的短邮件,只是它快到让你以为不是邮件。
  有这个班底在,我们在设计和开发上的速度很快,所以很快研发出来了,张小龙带领这个团队,包括他本人对这个产品的把握度都非常到位,是非常好的。
  钱颖一:原来我还不太理解,现在我有点理解了。微信和QQ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微信除了大众用以外,精英和高管也都用,你们做QQ邮箱的时候是考虑到高管使用的习惯的。
  马化腾:最主要的问题是,刚出来时用户数据起不来,大家觉得这就是一个简单的QQ。真正的启动是语音,按了就可以讲话,录音就出去了。这是国外同类产品没有的功能,包括像WhatsApp也没有或者功能藏得很深。我发现有这个功能之后,迅速就火爆了。它把很多不习惯手机打字的高管变成了微信用户。
  还有就是跟手机通讯录的整合,QQ用户数据的导入,你一看通讯录好友装了微信,就赶紧也装上了,这是社交链的能量。
  钱颖一:听说微信这个名称是您想出来的?这个名字起得非常好。
  马化腾:我也没有想到。当时觉得肯定应该叫什么信,那时微博很火了,我天天在想,后来就在群里说就叫微信吧,就这么随便定的。立项的时候,三个团队在同时做,广州的QQ邮箱团队在做,无线事业群他们也在做,名字都叫微信,但是他们互相不告诉对方研发进度。邮箱团队做出来,无线事业群团队很郁闷,他们的产品后来改名叫Q信。
  钱颖一:即使在一个公司里面,也要做平行实验。
  马化腾:我们后来总结,这些内部良性的竞争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自己打自己?往往自己打自己,才会更努力,才会让公司不丢失一些大的战略机会。
  钱颖一:因为每一个创新都有不确定性,都是困难的。
  马化腾:如果你不做,竞争对手或者业界总有人做出来。
  中国互联网竞争远比美国激烈,中国的创新如何“从一到N”
  钱颖一:今年3月,我们邀请了《从零到一》作者到学院专门讲了一门课,讲得非常精彩,他特别强调“从零到一”。我在这儿和他也有对话。我从中国的案例中发现,实际上也不能太讲“从零到一”,因为中国很多创新是“从一到N”。中国的N是非常大的。而且“什么是零”,“什么是一”很难定义。
  比如QQ是从ICQ里得到很多启发,其他的例子,我们也可以举出阿里巴巴、百度、滴滴等。人们觉得“从零到一”很伟大,但是容易忽视“从一到N”,并不是所有做“从一到N”的都能成功。
  这个“从一到N”中,有非常多的创新适合中国的市场,适合中国的文化,适合中国特殊的产业结构。腾讯在这方面是特别突出的,你们受到过一些产品的启发,但现在你们做出来的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那些产品,这里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马化腾:整个中国互联网确实最早多是如此。因为美国是全球互联网的中心,基础类的产品创新都是美国最早提出,是非常强的优势,也不只是亚洲国家落后,欧洲都是这样。但是在应用方面结合到本土市场就很不一样了,中国的文化非常不同。
  而且坦率讲,同一个模式在国内,同时起步的非常多,当有一个主意出来,不到两个礼拜,就有几十个团队同时开工,开始做。国内的赛道很挤,这是最难的,这个时候往往需要更多的创新。这种创新竞争之激烈,远远超过了美国。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出海了,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公司是远超过美国的。你靠跟原来的模式一样肯定走不远,两三个月之后就开始有不同了。增加很多新的、独特的、创新的点,你才可能赢得这场竞争。
  淘宝、百度也是这样才能成长起来。微信里面还有更多的创新点,你可以看到微信做了大量的东西,现在海外你可以看到,用微信可以实现全行业结合,包括公众号、扫二维码和各种生活的服务。
  街上通过扫二维码能跟各个产业连接起来,这方面的结合是我们三年前才开始做的,包括移动支付。三年前,我们开始做的时候,遭遇阿里巴巴的支付宝的激烈竞争,迅速成长起来,打开市场,让更多人去使用。
  但这里有大量的补贴,滴滴和快的当年大量的补贴对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的环境导致一些后面的创新迭代会更快,我们讲互联网+整个生态,目前中国是比较原创,比较领先的。
  钱颖一:今年特别有意思的,有不少文章在美国的主流媒体里出现,讲到中国的包括微信在内的创新,甚至反过来有美国公司在模仿,Facebook上个礼拜在Facebook里加入了外卖。美国以前的APP都是单一功能,微信是综合功能,他们现在也开始加了。
  有一天我在清华附近走,看到一个卖西瓜的老太太在树上挂了一个微信支付二维码的牌子,我讲这个例子给美国人听,他们就知道,微信支付的功能有多大了。
  这个很有意思,突然之间觉得美国虽然在互联网行业非常活跃,中国也非常活跃。在这场竞争、这一轮创新中,欧洲或者亚洲其他以前先进的地区似乎都没有跟上?
  马化腾:整体来说中国还是比欧洲更早一点。
  钱颖一:欧洲特别滞后?
  马化腾:欧洲基本上直接用美国的产品。但我们也不能沾沾自喜,这毕竟是应用上的创新,很多基础上的创新,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下一个影响世界的创新有可能是什么?
  钱颖一:在应用型创新上,中国现在比较领先,但是基础性的创新不是很领先。
  马化腾:未来像人工智能也好,也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美国在这方面未来的领先强度还是很大的。对于未来20年、30年这样长远的技术变革,应该提前布局。
  钱颖一:这方面腾讯有什么思考或者动作?我知道基于成本考虑,之前砍掉研究院,现在就像你说的,对技术基础性的研究方面你们有什么规划?
  马化腾:我们过去发展中的错误是什么?搞了一个研究院,他们和我们的事业部群(BG)竞争,抢着做产品,做出来的产品还没有竞争力。我们就开始思考做独立研究院的意义和方式。最后发现,做研究还是需要靠近战场,如果和QQ、微信这些平台资源离得太远,很多事基本做不了。
  所以后来把研究院拆成三部分,分别给了三个BG。有一部分到了微信;还有优图团队,是做图像识别的;还有团队是做搜索的,后来搜索卖掉了,就把他们整合进了后台事业部。现在这个团队又得到重视了,因为AI非常重要,他们又组建了一个AI实验室。我们未来会大量招这方面的人才。
  钱颖一:所以AI你们现在也非常重视。
  马化腾:过去其实也做一些,但是都没应用在我们的产品上,我们现在需要有集团、公司级的AI实验室,能够做一些更前瞻性的产品。
  另外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就是跟清华等高校合作。我们2011年开始和清华建立一个联合实验室,这里面有很多创新都来自于跟清华的合作。比如街景入口,我们最早在地图里做了街景。街景要把车牌和人的脸模糊,不能侵犯隐私,也不能把车牌拍下来。
  但是大量的图片怎么处理?我们和清华的研究团队一起,教授带着学生跟我们团队一起研发,后来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还有很多功能是清华的老师、同学和我们团队一起实现的,包括LBS,IP地址的精准定位等等。
  未来其实还有很多黑科技,都要和高校合作实现。不一定我们自己研究,要开放出去。
  钱颖一:像谷歌现在做无人驾驶车,Facebook做虚拟现实、VR,跟他们原来的产品非常不一样。现在你们做的创新研究跟你们现在的产品还比较相关。讲讲你的设想,有没有做非常不一样的产品?
  马化腾:有,现在我还很难说它是不是成功,我保留这个机会,也鼓励内部有竞争、创新,还是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还有一些我们投资的公司,做的是像O2O这样强运营的业务,我们就不做了,交给他们去做。
  钱颖一:你觉得微信以后,下一个影响世界的创新有可能是什么?
  马化腾:现在不知道,但是我自己在想,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伴随着终端的变化。PC到手机,其实是因为智能手机起来了,一切的生态都不一样。未来比如说眼镜式VR、AR。
  很多VR可能每个人最多玩20分钟就晕了,受不了,也许并不能持续做,但是有些外挂式的AR,可能看到人脸就知道你的历史和相关资料。类似这样的终端如果越来越普及的话,那么新的场景变化,会导致上门服务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觉得AR是一个非常好的有未来成长性的新终端。
  但是这里面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隐私问题,有一些场合也许不允许带一个眼镜等等,这些都会产生问题,但是这个方向还是非常好。
  钱颖一:这个方向是未来的方向,你刚才讲了这么多,从成长经历到腾讯发展的很多细节,都让我们很受启发。再有一个星期你就满45岁了,我们提前祝贺你。在这样一个节点上,今年又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钱颖一:回顾45年人生,有没有什么感想?
  马化腾:我们还在路上,我们还在一直往前冲,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很幸运,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在里面做一些事情。
  中国或者亚洲的互联网企业,应该在全球来说,取得一些成绩是不容易的。全球10大互联网公司,有6家美国的、4家中国的,其他国家还没有,你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得益于中国的经济在蓬勃发展,过去我们讲人口红利,这个快用完了,人口红利可能没有了,但是有消费升级。产业在不断升级和提升,有大量的机会。
  在我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后,10年、20年之后还有一波人口红利,你还可以抓住,看看下一波年轻人的需求会有哪些变化。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化腾老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