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防山西职工医学院地址是属什么性质的医院,属哪...

国防医学院的介绍_百度知道
国防医学院的介绍
我有更好的答案
//b,或称国防医学中心,简称国医。<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jpg" esrc="http,NDMC)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国防医学院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国防医学院-台湾台北市普通高校
>> 国防医学院
国防医学院
所属地区: 学校性质:公办211工程:×985工程:×独立学院:×教育部直属:×开设研究生院:×学校级别:学校类型:军警院校招生电话:886-2-学校邮箱:学校网址:学校地址:台北市内湖区民权东路六段161号邮政编码:
  国防医学院(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NDMC),或称国防医学中心,简称国医。创立于1902年,是中华民国军事院校中历史最悠久之学府。现址位于台北市内湖区。直属教学医院为三军总医院。校长 陆军少将 张德明医师 ,学生 正期班 约900人,研究部 约900人 。
  国防医学院于1949年迁台,以美式教育为主,与当时日式教育为主之台湾大学医学院,同为台湾早期医学教育及制度的奠基者。并于1958年,时任国防部长之蒋经国先生指示,协助成立台北荣民总医院及阳明医学院(今阳明大学)等退辅会之医学中心。
  1902年(清光绪28年)11月24日,袁世凯于天津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开始招收医科学生。1906年(清光绪32年)移至天津黄纬路,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负责人为陆军部军医司司长徐华清。1912年(民国元年)更名为陆军军医学校,校长李学瀛为医科第一期毕业。1936年(民国25年)更名为军医学校。校长张建为医科第15期毕业,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及哲学博士。1947年(民国36年)于上海江湾改组为国防医学院,院长由军医署长林可胜兼任,第一副院长张建, 第二副院长卢致德。1949年(民国38年)迁至台北市水源地。1999年(民国88年)迁至台北市内湖区。
  学术单位
  大学部   医学系,英文缩写为M。   药学系,英文缩写为P。   牙医学系,英文缩写为D。   护理学系,英文缩写为N。   公卫学系,英文缩写为PH。   通常以英文缩写后加上数字表示期别,如2006年入学者为M106、P93、D65、N59、PH27。   硕士班   生物及解剖学研究所   生理学研究所   药理学研究所   生物化学研究所   病理及寄生虫学研究所   公共卫生学研究所   护理学研究所   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   牙医科学研究所   药学研究所   海底医学研究所   航太医学研究所   博士班   医学科学研究所   生命科学研究所
  知名校友
  国防医学院超过百年历史,校友遍布医界。   M1~M50   邹济勋(M22) 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二任院长。   于俊(M46) 曾任国立阳明医学院第二任院长。   周先乐(M47) 美国犹他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生理学会总干事。   罗光瑞(M48) 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三任院长。   韩伟(M49) 曾任国立阳明医学院首任院长。   韩韶华(M49) 曾任国立阳明医学院第三任院长、国立阳明大学首任校长。   M51~M60   彭芳谷(M52) 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四任院长。   程东照(M52) 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五任院长。   郑德龄(M53) 曾任高雄荣民总医院首任院长。   郁慕明(P45) 现任新党全委会主席、亚洲医药网董事长。   邵克勇(M59) 曾任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现任台北中心诊所医院院长。   张心湜(M60) 曾任国立阳明大学第二任校长。   张茂松(M60) 曾任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台北荣民总医院第六任院长。   杨建芳(M60) 曾任高雄荣民总医院第二任院长。   石曜堂(M60) 曾任国防医学院公卫学系主任、教育长,现任国家卫生研究院医疗保健政策研究组主任。   张立人(P47) 曾任三军总医院副院长、景德制药公司董事长,现任新吉美硕公司总经理。   M61~M70   陈颖从(M61) 现任台中荣民总医院副院长。   王丹江(M62) 曾任三军总医院院长,现任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   郑国琪(M62) 现任高雄荣民总医院院长。   陈之凯(M63) 曾任三军总医院副院长,现任耕莘医院院长。   何桡通(M65) 曾任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   雷永耀(M66) 现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副院长。   尹长生(M66) 现任台北康宁医院副院长。   陈宏一(M67) 曾任三军总医院院长,现任国防部军医局中将局长。   阎中原(M68) 曾任三军总医院院长,现任三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兼职主治医师、国防医学院教授。   魏峥(M68) 台湾换心手术权威,现任振兴复健医学中心心脏医学中心主任 。   何善台(M69) 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妇幼院区院长、国防医学院教授。长年贡献于麻醉医学与疼痛医学。   M71~   石台平(M71) 曾任刑事局法医室主任,曾获邀参与319枪击案的鉴识工作。   萧开平(M71)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现任法务部法医研究所法医病理组组长。   林欣荣(M73) 现任花莲慈济医院院长、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欧天元(M74) 现任署立金门医院院长。
加入学校校友
申请学校管理员
修改学校资料
添加教师资料
添加学校资讯
学校地图路线
台湾台北市 国防医学院国防医学院
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
添加笔记:
<div id="correct" title="在法汉-汉法词典中发现10个解释错误,并通过审核,将获赠《法语助手》授权一个">有奖纠错
国防医学院(英语:National Defense Medical Center),简称国防医,是最高层级、历史最悠久的军医学校,前身为「第一集团军军医学校」,1902年由成立于天津海运局,历经九次迁校,现址位于,与其直属教学医院等国军军医机关合称国防医学中心。
由于学校历史悠久,毕业生参与过各大著名战役,包括、、台海战役、、;学校迁台后为中华民国医疗、食品、药材之研发主要力量之一,并成立了许多医疗、教育与事业单位,包括、、台北荣总、、、、、、、、、(今)、荣民制药厂、景德制药厂等。
是于2010年的国防医学院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时任的于东门外海运局创立北洋军医学堂,招收第一届医科学生(期班代号M1)。1906年,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并于1908年开始招收药科学生(期班代号P1),创立中国药学教育先河。
1912年成立,改为陆军军医学校,由李学瀛(M1)主持校务。1928年(民国17年)结束,学校改隶军政部,经张仲山、郝子华、因故未能到任校长,后由医科科长林鸿代理,1929年由戴棣龄担任校长,将医科期限由四年改为五年,增加一年为医院临床实习,药科由三年增加为四年。1933年(民国22年)迁往南京指定前陆军第三军医院院舍(简称北校)与前江苏省立工业学校为校址(简称南校),低年级在南校上课,高年级在北校上课,由军事委员会军医设计监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瑞恒兼任校长,将所有教职员撤职力图整顿但引发学潮,因此停课两周并处分学生代表于陆军官校禁闭一周以平息学潮。
1936年(民国25年)因毕业之人员分发至陆海空军故更名为军医学校,1937年(民国26年)校长由兼任,实际校务由(M15)教育长负责,时期,学校随战况演变几度迁校,1937年(民国26年)迁往广州,1938年(民国27年)日军于登陆,以广西大墟为校本部与医科驻地,为药科驻地,新并入的军医预备团以为驻地,以广西省立柳州医院实习。1939年(民国28年)全校迁往贵州安顺,由军医署第十二重伤医院为教学医院并于西安、云南设立分校。1946年胜利后于江湾在上海市立医院及抗战时期之日本军医院为校址占地150万平方公尺与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及军医预备团合并复校。
日更名为国防医学院,由协和医学院时任军医署署长的将军担任院长,将军及将军任副院长,下设有医学系、牙医学系、药学系、护理学系、生物型态学系、生物物理学系、生物化学系、医学生物形态学系、物理医学系、内科学系、外科学系、社会医学系、卫生勤务学系、医事技术学系等十四个系,官佐、学员、学生、士兵共计8194员。另为重视军医学校之传统,各科期别仍沿用军医学校原期别衔接编排,仍以军医学校成立日期11月24日为院庆纪念日,虽然为军医学校的延伸,但实际上大部份的官职与教职来自于协和医学院体系的卫生勤务训练所。
国防医学院随着情势告急,国防医学院决定展开第八次迁校,1949年该校师生、仪器分成三批(2月16日、3月16日、5月4日分别抵台)乘坐安达轮转进,于上海江湾遗留下来的校舍演变为今日的。国防医学院转进台湾后,部分教职员生曾入驻清风园(来台初期曾作为入伍生营舍与卫勤训练班训练场所)、802总医院等地,最后选择于原砲兵联队营舍进行,当时与日本系统的台湾大学医学院是台湾仅有的两所医学院,虽然国府卫生部曾有将此两医学院合并的想法,受到后者时任医学院院长拒绝。
在台第一任院长中将,逐步落实「八类六级」教育制度,国防医学院由于接受大陆协和医学院与军医学校的优秀人才以及,其组织、规模、教学、设备完备良好,培育众多优秀护理人才,台大校长傅斯年之女也为校友,而更为中华民国首位女将军,其后进更协助台湾大学护理学系的创建。1958年(民国47年)由时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之指示,该校联合军医系统成立了及阳明医学院(今)。
1983年7月,成为该校直属教学医院。1999年,该校学院及医院进行第九次迁校,自水源校地迁至,现在的国防医学院校区及内湖总院,而遗留下的公馆水源校地则演变成今日的水源校区,但目前该校区大部分区域,外观仍保留原来状态,大操场成为收费停车场,只有少数人员负责看守。
2000年,国防医学院调整编制,改为国防医学院;2006年改隶属,再改回国防医学院。
1902年:建校,校名「北洋军医学堂」,校址东门外海运局,招收医学系第一期(M1,修业四年)
1906年:迁校黄纬路,改校名为「陆军军医学堂」
1908年:招收药学系第一期(P1,修业三年)
1912年:创建,改校名为陆军军医学校
1918年:迁校
1929年:医学系改为五年制、药学系改为四年制
1933年:迁校
1936年:改名为军医学校
1937年:爆发,迁校
1938年:应抗战战地需求,与中华民国红十字共同于长沙成立「内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是年11月迁往湖南祁阳。
1939年:前线告急,军医学校迁往;内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训练班迁往贵阳图云关,改编为「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联合训练所」。
1940年:前线告急,军医学校迁往迁校;内政部军政部战时卫生人员联合训练所改组为军事机关「军政部战时军用卫生人员训练所」。
1941年:军医学校招收牙医系第一期(D1,修业五年)、专科班、护训班。
1944年:军医学校招收高中部护理科。
1945年:军政部战时军用卫生人员训练所改组为「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
1946年:胜利,军医学校迁往江湾(现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校区)
1947年:改名为国防医学院,与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合并,招收护理系正期班第一期(N1,修业四年)
1949年:国府迁台,于水源区复校
1952年:医学系、牙医系改为六年制
1955年:开始招收医学专科班
1968年:医学专科班停招
1970年:医学系改为七年制
1979年:公共卫生学系创立(PH1,修业四年)
1994年:药学系八十一期(P81)开始招收女生
1995年:护理系四十八期(N48)开始招收男生
1997年:国防医学院正期班全面开始招收女生,开放自费生及代训生名额
1999年:卫勤专科部停招
2000年:迁校成功路,与三军大学、中正理工学院、国防管理学院及国防医学院等四校,合并为国防大学
2001年:开放卫生署公费生名额
2005年:停止招收代训生
2006年:废除军事联招,学院新生(M106、D65、P93、N59、PH27)统一由大学入学,自国防大学中独立
2008年:学生部队由级单位降编为级单位
2009年:停止招生卫生署公费生
2010年:复招退辅会代训生
陆军军医学校时期
任次姓名就职时间卸任时间备注
1李学瀛1912年1914年
21914年1922年
3戴棣龄1922年1924年
4张用魁1924年1924年
5张修爵1924年1926年
6梁文忠1926年1926年
7陈辉1926年1928年
8鲁景文1928年1928年
代理林鸿代1928年医科科长代理
9郝子华1928年1929年
10杨懋1929年1939年
11戴棣龄1929年1930年
12郝子华1930年1930年
13陈辉1930年1932年
141932年1934年
151934年1936年
军医学校时期
任次姓名就职时间卸任时间备注
1刘瑞恒1936年1937年
2特级上将1937年1947年各军官学校兼任校长
教育长校务由教育长负责
国防医学院时期
任次姓名就职时间卸任时间备注
1中将日日海澄人,生于,医学博士,协和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学院迁台后,受聘赴美讲学。1969年病逝。
2中将日日中山人,协和医学院毕业,医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学院迁台,代行院长职务,奉命创建及。退伍后专任荣总院长。1979年病逝荣民总医院。
3(M47)中将日日人,美国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退伍后于专职研究工作。
4潘树人(M39)中将日日上饶人,任内置议迁移国防医学院及三军总医院于内湖成立为医学中心。1991年突发性心脏病逝世。
5尹在信(M49)中将日日嵊县人。
6马正平(M49)中将日日广饶人。退伍后聘为泌尿外科教授。
7李贤铠(M59)中将日日福州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哲学博士。后奉调国防部军医局局长,退伍后聘为科教授。
8沈国梁(M59)中将日日上虞人。内湖迁建完成后,自动申请退伍,聘为一般外科教授,前任财团法人为恭纪念医院院长。
9(M66)将军日日长沙人,后奉调国防部军医局局长,退伍后任院长、总院长,现任慈济医疗体系策略长。
10(M67)将军日日人,曾任国防部军医局局长。退伍后任奇美医院院长。
11王先震(M66)将军日日人,退伍后任台北市立整形美容外科主任,曾任瑞东医院院长。
12张德明(M74)将军日日人,美国风湿学院院士,之后调升为国防部军医局局长,现任院长。
13于大雄少将日日
14司徒惠康少将日现任
校训与校风
校训:「亲爱精诚」,为军事院校及(前中央党务学校)共同校训,源于先总统草创时,手拟之校训,经由国父核定使用。对此之阐释为:
『亲爱』是要所有的革命同志能『相亲相爱』,本校的宗旨『精』是『精益求精』,『诚』是『诚心诚意』
校风:「博爱忠真」。由于学校为,教育性质与其他官校并不完全相同,是故另制定校风。所谓「博爱」,即天赋情感,博爱利人;「忠」则代表忠于、、职务及;「真」以示追求求真之态度。
卢致德院长
中将为该学院迁台后第一任院长,现在该学院院部三楼大厅有置放卢院长之半身像,以为永怀,学院礼堂也因此命名为「致德堂」
院徽与军医徽
国防医学院校徽以军医徽为范本,稍作更改而成。军医徽为一对翅膀、一根权杖、两只盘于权杖上的蛇。
用绿色为地,红色梅花内含国徽、象征军医的双蛇杖、题写校训「亲爱精诚」的翻开书本,外缘无丝穗,是1986年《陆海空军军旗条例》施行后,少数非制式军旗。
源远流长,桃李成荫,伟哉国防医学中心,八类六级。
日新又新,手脑并用,建国先健军。
建国建军,成功有赖力行。
惟勤惟奋,精益求精,亲爱精诚。
守我院训,努力向前,努力向前进!
本曲为民国39年创作,在水源地旧院区公布实施,由政战部成文秀主任(时为训导处处长)填词,音乐教官崔月梅女士作曲。歌词注释:
八类:国防医学院的教育主旨是设置各种教育班次以养成军事卫生之各种专门人才为目的,依学术范围分为医学科、牙医学科、护理学科、药学科、卫生工程学科、卫生装备学科、卫生检验学科及卫生行政学科等八类。
六级:(1)特科进修教育(2)大学教育(3)专科及职业教育(4)技术准尉(5)技术军士(6)卫生士兵等六个教育分级。
建国先健军:原要创建国家须先有强健之军队,短捷言明军医之重要性,惟今人常误为建国先建军,意指必须先有军队方可创建国家。
学生与生活
该校学生种类非常多,大概可分为具国籍的本国学生,以及不具国籍的侨生、外籍生。本国籍学生入学皆必须取得之成绩,并向军事招生委员会报名入学。入学身份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军费生:学杂费、官饷由负担,毕业后具军人身分,须按合约服。
公费生:学杂费大部份由负担,毕业后不具军人身分,须按规定至卫生福利部系统之医院服务。
代训生:学杂费大部份由负担,民国55年度起代辅导会招训医科学生十二名,毕业后不具军人身分,须按规定至退辅会所属之各级医院服务。
自费生:学杂费自行负担,毕业后不具军人身分,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
借读生:学杂费自行负担,收训曾于医学院肄业之大陆失学来台青年,需教育部甄选保送国防部同意即可就读,毕业后不具军人身分,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
侨生:学杂费自行负担,凡持有外国证件或侨居国外六年以上有居留征件之华侨学生,民国40年医科、民国41年牙科及药科、民国45年护理系开始招收侨生,毕业后不具军人身分,亦不受任何契约限制。
而外籍生毕业后续遵守该国家服务之规定。但是无论是何种身分别,生活管理要求完全一样。管理上比照编制,各、、、等,由军官及学生组成之层层管理,非假日不得出营区、夜间灯火管制、服仪发式均有规定。
国防医学院学生大部分于、实习,亦有、、台南奇美医院、台北马偕医院、振兴复健中心、荣民制药厂、景德制药厂、永信制药厂、三军卫材供应处等单位实习,包括医师实习(医学系)、牙医师实习(牙医系)、药师实习(药学系)、EMT实习(公卫系)、护理师实习(护理系)。
该校在台湾复校后,逐步落实「八类六级」教育体制,尔后因应中华民国医疗教育的演进以及国军军医系统演变,现今该校教育已没有以往「八类六级」的规模,但仍然为国军军医人员培育的中心,亦替台湾医疗培养出许多人才。而所谓八类六级,是指国防医学院各种不同之教育体制。八类是指各科系教育,即该校的各学系:医学、牙医、药学、护理、公卫(早期无公卫系,而是卫生检验、卫生装备、卫生行政、卫生工程);六级是指各学制教育,早期计有:特科进修、大学教育、专科教育、高级职业教育、医事技术训练、业务训练,其中部份现已废除。以下为该校拥有之科系:
国防医学院附设幼稚园:又称私立爱德幼稚园,与台大幼稚园性质类似,位在国防医学院旁的学人新村内占地2690平方公尺。幼稚园教育不属于该校规划之「八类六级」中的任何一环,一般正式文献中鲜少提及。
医学专科班:1955年开办医学专科班,修业年限4年,至1968年最后一届招生共计十期总共毕业466员。专招非医学系出身之军医官,俗称老爷班,但医专班毕业后授予专科学历,亦可报考医师国考,与当年中山医专(现)性质相似。
卫生勤务:1999年卫勤专科停止招生。
,英文缩写为M,1902年建校之初便设立,军费生毕业挂阶服志愿役军官十四年(惟1970年至2012年入学者,修业年限为七年,毕业后任官),是国军医院、部队医务所、,荣民医院主要干部。
,英文缩写为P,1908年创立,药学教育先声,抗战时期曾断期。修业四年,军费生毕业挂阶,服志愿役军官十年,是国军医院药师、部队卫材后勤、部队药学官主要来源。
,英文缩写为D,1941年创系,牙医教育创始,修业年限为六年,军费生毕业挂阶(惟2012年以前入学者,毕业后任官),服志愿役军官十二年,是国军医院、部队医务所主要干部。
,英文缩写为N,1947年设立,护理系始祖,修业年限四年,军费生毕业挂阶,服志愿役军官十年,主要服务于国军医院,荣民医院。
,英文缩写为PH,1979年设立,修业年限四年,军费生毕业挂阶,服志愿役军官十年,是卫生勤务类单位主官管主要来源。
该校以「期」分别出各个年级。所谓「期」代表的就是民间大学所说的「届」;而「年班」所代表的意思是民间大学所说的「级」。该校习惯在「期」前面加上学系英文代号称呼:比如说民国97年入学的医学系称作「M108」(代表第108届医学系、医学系104年班,也就是民间大学说的104级)。而同年级的所有科系习惯上称作一个「期班」,比如说M108、D67、P95、N61、PH29为同年级,就属于同一个期班。
生物及解剖学研究所(硕士)
生理学研究所(硕士)
药理学研究所(硕士)
生物化学研究所(硕士)
病理及寄生虫学研究所(硕士)
公共卫生学研究所(硕士)
护理学研究所(硕士)
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硕士)
牙医科学研究所(硕士)
药学研究所(硕士)
海底医学研究所(硕士)
航太医学研究所(硕士)
医学科学研究所(博士)
(博士、与、合办)
高级护理职业班:原陆军卫生勤务训练所开办后并入国防医学院,自1943年(民国32年)开办至1970年(民国59年)停招,二十四期共计毕业1179人。
高级护士训练班:由军医学校主办,自1942年开办至1946年(民国35年)停招,四期共毕业29人。
药剂班:自1944年开办至1945年停招,三期共毕业46人。
牙医职业班:1947年开办一期毕业29人。
牙艺职业班:1947年)开办一期毕业19人。
药学职业班:1948年开办一期毕业17人。
营养职业班:自1947年开办至1948年停招,两期共毕业9人。
放射职业班:1948年开办一期毕业9人。
卫生检验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24人。
卫生行政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31人。
卫生装备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6人。
卫材供应职业班:1949年开办一期毕业13人。
放射线治疗医师进修班:自1962年开办至1963年停招,两期共毕业14人。
护理佐理员训练班:自1952年开办至1955年停招,两期共毕业129人。
检验佐理员训练班:1950年开办一期毕业11人。
非学位单位
卫勤训练中心:原为联合后勤学校卫勤分部。
院庆暨军医大会
军阵医学展
医学研习营
元旦升旗典礼
著名校友与教官
邹济勋(M22)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二任院长。
{于俊}(M46)曾任第二任院长。
曾庆忠(M46)现任东华学院校董会副主席。曾任常务副校长与汉方精研公司主席。
周先乐(M47)美国犹他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哲学博士,曾任中国生理学会总干事。
罗光瑞(M48)美国西华盛顿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三任院长。
(M49)曾任国立阳明医学院首任院长。
韩韶华(M49)曾任国立阳明医学院第三任院长、首任校长。
彭芳谷(M52)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四任院长。
程东照(M52)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第五任院长。
郑德龄(M53)曾任首任院长。
赵秀雄(M54)曾任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国防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系主任。
(P45)现任全委会主席、亚洲医药网董事长。
邵克勇(M59)曾任院长,前任台北中心诊所医院院长。
张心湜(M60)曾任国立阳明大学第二任校长。
张茂松(M60)曾任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台北荣民总医院第六任院长。
杨建芳(M60)曾任高雄荣民总医院第二任院长。
石曜堂(M60)曾任国防医学院公卫学系主任、教育长,现任国家卫生研究院医疗保健政策研究组主任。
张立人(P47)曾任三军总医院副院长、景德制药公司董事长,现任新吉美硕公司总经理。
陈颖从(M61)曾任台中荣民总医院副院长、曾任副院长、前任院长。
王丹江(M62)曾任三军总医院院长、台中荣民总医院院长。
郑国琪(M62)曾任高雄荣民总医院院长。
陈之凯(M63)曾任三军总医院副院长,前任院长,现任新店耕莘医院荣誉顾问。
何桡通(M65)曾任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
雷永耀(M66)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副院长,前任院长,现任台北中心诊所医院院长。
尹长生(M66)前任台北院长,前任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台北分院副院长,目前担任
台北医疗副院长。
阎中原(M68)曾任三军总医院院长,现任三军总医院泌尿外科兼职主治医师、国防医学院教授。
(M68)台湾换心手术权威,现任振兴医疗财团法人振兴医院心脏医学中心主任。
何善台(M69)曾任妇幼院区院长。现任副院长。
长年贡献于麻醉医学与疼痛医学。
(研究部)建军以来第四位女性将领。
石台平(M71)曾任刑事局法医室主任,曾获邀参与的鉴识工作。
(M71)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博士,现任法医研究所法医病理组组长。
林欣荣(M73)曾任院长、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现任中国医药大学副院长。
胡幼圃(P60)曾任药政处处长、国防医学院药学系药研所所长,国防医学院研发长,现任与国防医学院合聘教授,考试委员。
欧天元(M74)曾任署立金门医院院长。
张峰义(M74)曾任行政院卫福部疾病管制署署长,国防医学院合聘教授。
(M81)前任后勤指挥部军医处少将处长,国防医学院合聘教授,目前担任国防部军医局少将副局长。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曾任国防医学院外科学系主任。
首位女性将领,民间称之,军医界则称之为军护之母,前国防医学院主任,退伍后创立台湾大学护理系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曾任三军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台北荣民总医院首任外科主任。
医学院医科毕业,曾任三军总医院神经外科部主任、署长、台大医学院、国防医学院教授。
关注我们的微信
下载手机客户端
赞助商链接
欧洲最具活力的中文社区.最大的关于法国的中文网络平台www.revefrance.com
法语爱好者的家园 留学与考试的助手 提供各种法语相关的信息与服务www.mimifr.com请问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国防医学院这所院校吗?_百度知道
请问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山西国防医学院这所院校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防医学院早就随政府迁台了
度里都没搜到,这么一所大学如果真的存在的话,,我想不需我说了吧,,,那怎么可能网上会搜不到呢,,而且从名字上来看这所大学应该还不错
没听说过,八成是西贝货。。。。。
根本不存在这么一所学校小心不要被忽悠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国防医学院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职工医学院地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