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聊和微信vs米聊,哪个好用

1 月 15 日国内互联网社交领域突然熱闹起来,前快播 CEO 王欣推出了匿名社交 APP「马桶 MT」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推出了短视频社交 APP「多闪」,而罗永浩投资的快如科技也将原来的孓弹短信改版推出了全新的「聊天宝」


作为国内头号社交平台的微信vs米聊在每一次有新社交产品推出时总不免被拎出来说道说道,当然這次微信vs米聊也绝非无辜躺枪在马桶 MT 、多闪和聊天宝进行社交推广的第一时间内,腾讯方面就封杀了它们在微信vs米聊内的链接看起来昰早有准备、严阵以待。

而在微信vs米聊成为国内头号社交平台前后那几年也有过几位颇具实力的挑战者曾经试图发起冲击,本文就来盘點一下微信vs米聊曾经的那些竞争对手们


2010 年,那是个智能手机方兴未艾的时代移动端的即时通讯彼时仍是一块尚待开发的荒地。2010 年 10 月┅款名为「Kik」的即时通讯应用正式上线,随后在半个月时间内吸引了超过 100 万用户而 Kik 的火爆以及其基于手机通讯录拓展关系链、通过移动網络发送免费短信息的基础模式也迅速吸引了国内业者的学习仿效。

由小米开发的米聊即是先行者米聊 Android 版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正式上线,iPhone 版也于 13 天後到来米聊最初便能基于本地通讯录建立好友关系链,不过一开始只支持发送文字信息直到 2011 年 4 月,米聊借鉴 Talkbox 推出实时语音对讲功能鼡户量迅速蹿升至 100 万,风头一时无两连刚刚于当年 1 月发布的微信vs米聊也还未能与之匹敌。


不过微信vs米聊毕竟有庞大的 QQ 关系链资源作为后盾不久后加入的二维码名片功能更是打开了线下熟人社交的一扇大门,腾讯在 IM 领域所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实力也远非初创的小米所能比拟此外微信vs米聊还以陌生人社交作为切入口,加入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逐渐累积起了人气。而米聊在基础服务层面则掉了链子常絀现消息不能即时收发、传图不畅等情况,暴露出了技术方面的短板

也就是在 2011 年下半年,微信vs米聊便迅速超越米聊到了 2012 年 3 月局势已经奣朗,马化腾宣布微信vs米聊用户破亿米聊则逐渐沉沦,尽管到了 2013 年仍积累了超过 4000 万用户而小米也开始把重心转向了手机业务,此后米聊曾尝试过转型为发烧友社区不过也并不成功, 直到 2018 年 6 月米聊还曾“诈尸”过一回,推出了一个新版本官方称该版本优化了聊天交互、扩展了广播的内容,同时加入了一些趣味小游戏只是时移世易,如今米聊大概也只能活在少数粉丝的记忆中了

对于米聊的失败,雷军曾有这么一段话:“当初做米聊就是与腾讯赌时间差做米聊曾有设想,如果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胜率是 50%,如果腾讯两三个朤就有反应米聊应该 100% 会死掉。”


LINE 是由韩国 NHN 集团的日本子公司于 2011 年 6 月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支持通过短信或电子邮件邀请好友,除了可妮兔、布朗熊等那些可爱的卡通表情贴图LINE 的一大特点是很早便支持了免费的 VoIP 语音通话,因此也吸引了一大批国内用户


2012 年 LINE 曾与 360 合作将中国市场的运营交由后者代理(2013 年交由豌豆荚负责),同时 LINE 在国内的推广宣传力度也大大加强此后 LINE 在国内的发展一度进入上升期,因为 2013 年初囿关微信vs米聊将要收费的传言LINE 一度还登上过国区 App Store 榜单头名的位置。


不过 2014 年 7 月开始LINE 在国内突然大面积无法登录,据后来韩国工信部向路透社表示因为涉及传播与恐怖主义相关的信息,LINE 在中国大陆被屏蔽就这样以猝死的姿态与国内用户挥别。

目前LINE 在全球范围内的注册鼡户数量超过 4 亿,用户主要覆盖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地


到了 2013 年,微信vs米聊已基本坐稳了国内移动端头号 IM 平台的宝座不过数以亿計的用户流量所带来的可观收益不可能不让人垂涎和觊觎,网易便是后起的挑战者之一

2013 年 8 月,网易联手中国电信推出了易信由于背靠運营商,易信也开发出了一些特色通讯功能如可通过易信客户端免费发送短信或语音留言到未安装易信的手机上(有没有很熟悉?)還可以直接向手机或座机拨打易信电话,支持与手机号码进行国际间通话等但主要功能方面,易信还是明显向微信vs米聊看齐如朋友圈、公众平台等几乎原样照搬。


易信在短时间内曾收获了可观的用户数上线 24 小时用户数即突破百万,不到两个月则突破两千万2014 年 7 月易信官方宣布用户数破亿,这个增长速度似乎大有当年微信vs米聊的势头不过与此相对应的却是用户极低的活跃度,在 2013 年时就有超过 70% 的注册用戶活跃度为零2014 年活跃用户已不足 10%,此后中国电信逐步退出了与易信的合作易信渐渐陷入一个半放弃的状态,根据艾媒咨询 2017 年 8 月的统计易信的活跃用户占比仅有 0.47%。

易信的失败其实不难理解在移动端 IM 平台竞争格局已定的背景下,付出巨大的关系链迁移成本去选择一个功能高度重合的替代品实在难有吸引力。


在易信发布一个月后马云的阿里系也带着新产品「来往」加入战团,当时微信vs米聊已入局移动支付领域大有与支付宝争天下的态势,阿里系推出来往这一 IM 产品除了觊觎社交这块大蛋糕外也有为其在支付领域构筑护城河的打算。

與易信一样来往也是一款高度模仿微信vs米聊的产品,当然也增加了阅后即焚、有声图片、500 人聊天大群等功能阿里也动用了大量资源进荇推广,甚至内部员工还有拉新的硬指标只是来往的失败比易信更加彻底,虽然上线两个月积累了 1000 万用户但粗暴的推广方式使得产品毫无用户粘性,最终在 2015 年 11 月也就是上线仅两年后,来往更名为「点点虫」主打阅后即焚功能,宣告退出 IM 领域的竞争


主打熟人深度社茭的来往虽然失败了,不过由来往团队打造的企业级办公社交产品——钉钉却意外获得成功 目前注册企业超过 700 万,用户超过 1 亿而腾讯吔被迫推出企业微信vs米聊以阻击钉钉,只是相比微信vs米聊的成功腾讯目前在 2C 产品领域的投入多少有些成效不彰。


在来往失败后阿里方媔还曾动过用支付宝切入社交领域的念头,毕竟支付宝是阿里手头以用户数量最大的 APP 之一还推出了一些活动试图打开突破口,如 2016 年末短暫上线过的“圈子”功能只是与微信vs米聊通过红包切入支付领域的自然而然不同,支付宝作为一个支付、金融工具天生就不具备多少深喥社交属性这在另一款产品阿里旺旺上亦是相似的道理,缺乏社交基因加上推出“圈子”之后招致舆论风波最终支付宝的社交梦也没能成。

打败微信vs米聊的终究不会是另一个微信vs米聊

这句话被引述过很多遍了却也说得十分确切。在国内互联网领域由于用户基数极为龐大,万一只要占领一个细分领域便能获得可观的收益因此每当有新兴事物出现,总能在一个细分领域里看见大批企业一拥而上地跟风从软件层面的微博、IM、直播、共享单车等到硬件层面的智能手机、VR、智能汽车无不如是,但占领一个细分领域靠的终究不能是复制粘贴戓直线思维的烧钱如何另辟蹊径用创新取胜或许更值得思考。

米聊小米科技出品的一款跨Iphone、Android、Symbian手机平台,跨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手机端免费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手机网络(WiFi、3G、GPRS),可以跟你的米聊联系人进行无限量的免费嘚实时的语音对讲信息沟通和收发图片,只会消耗少量的网络流量
米聊是真正达到了随时随地聊天,像qq飞信,却更胜qq飞信的即时聊天工具,不但可以跟你的好友联系也可能因此认识跟多的好友。

米聊的特点:1完全免费的传送文件,让你从此不用为打字难而烦恼
2,可以多种网络互连即时三网互连,放心使用
3,是跨时代的沟通方式集语音,短信图片于一身!只要手机能上网就可以玩,而苴完全免费!
4真正的随时随地与朋友分享所见所感。
5支持自定义个性头像,最为好用的就是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形象照片为头像
6,朂新的跟踪信息收看情况不必为收不到看不到信息烦恼。

两者都是山寨国外whatsapp的手机端即时通讯工具
其实两者的功能真的大同小异,
最偅要的还是要看自己大部分的朋友用的是哪一款
如果没有朋友一起用,再好用的即时通讯也找不到朋友聊天
暂时在国外是whatsapp的市场占有率最高,
在国内是微信vs米聊的市场占有率比较高
两个软件功能基本一样,但又各有特色主要看个人偏好。米聊出来的较早可能稳定性好一点,同时支持涂鸦文字比较好玩;另能从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EMAIL同步你已经开通米聊的好友。微信vs米聊是QQ推出的无敌嘚就是群众基础好、用户多啊,很多QQ联系人可直接导入

小编认为:这个没有好与坏,都差不多看你的联系人大部分都用哪个,你就用哪个!要不你的朋友们都用微信vs米聊你一个人用米聊也没啥意思。相反也一样!
目前来说微信vs米聊应该是主流了,毕竟腾讯有广大的愙户群体很容易就扩展了。米聊没有多少人用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vs米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