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交流过各自的生活活

吴念真:真正的沟通是互相理解生活(图)-中新网
吴念真:真正的沟通是互相理解生活(图)
吴念真。(于凯 摄)
  “对要听我讲故事的观众,我会先去理解他们。”这就是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知名编剧、导演吴念真的诀窍。近日,他带着《台北上午零时》来到北京,借由这部和他“个人经历最接近”的舞台剧,讲台湾、讲年轻人、讲他自己的故事。
  黑T恤、牛仔裤、黑皮靴,吴念真的打扮和他的语言一样,虽不花俏却踏实舒服。此前,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舞台剧能在大陆演出,他希望大陆观众能从中看到一些台湾社会的生活细节,他说,“这次是他尝试的第一步。”
  《台北上午零时》回顾青春
  《台北上午零时》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三个从“下港”来到台北讨生活的年轻人三十年的人生以及他们与面店打工女孩的感情纠葛。有人说,吴念真对这部戏“用情最深”,戏中年轻人为了梦想奋斗,相濡以沫互相支持的故事,也正是他自己青春经历的写照。
  记者:《台北上午零时》最近来到大陆演出,你期待其中的台湾故事怎样感动大陆观众呢?
  吴念真:《台北上午零时》其实是我创作的“人间条件系列”舞台剧的第三部,为什么第一部会选择它呢?一是因为,我个人跟这个剧本的情感比较接近,它描写了1960年代,一群年轻人从乡下到城市工作,直至中年的故事。我也是1960年代,从乡下到台北工作的人。那个时候,从乡下到台北来,你会认识非常多跟你同样命运的人。这群人在一起,相濡以沫、互相帮忙、道义相通的感情,让我非常眷恋。
  以前我们三四个人住在宿舍里面,暗暗的喜欢楼下卖东西的女生,当一个朋友说他追女生的时候,所有人就会放弃,这是道义,本能就会这样。即便是他们分手了,我要去追她,都不太好意思,甚至还要想办法帮他去追回来。尽管当时很多坎坷,但因为每个人怀抱着同样单纯的愿望,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碍,都能坚持生活下去。到了一定的年纪,再回顾那段岁月,反而觉得非常甜蜜。当时一群人现在再坐在一起聊天,有的人甚至已经变成大老板,都觉得如果没有经过那一阵子的磨炼,说不定我们的人生也不是现在这样的。
  后来我几度到大陆来,发现在上海、广州,北京也一样,来自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来到北上广求学或者工作,我想就像我们当时一样,怀抱着一种很单纯的希望,只希望能够改变家里的生活,自然就希望在这座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看着他们就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因此这样的题材我觉得应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于是我第一个挑的就是这个题材作为大陆上演的首部作品。
  舞台剧中使用了非常多的是闽南语,为了在大陆演出,我将剧本重新写了一遍,把原来闽南语的部分改为普通话。在改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好象是重新回顾了一次创作的过程,回顾了自己的青春,还是很感动。
  记者:这个故事虽然创作背景是60年代的台湾,但不管是60年代、70年代,不管是台湾或者大陆,人们为了改变命运,从故乡来到城市这样的经历可能都是相似的。
  吴念真:是相同的,只是年代不同而已,但是某种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记者:来看的大陆观众年龄层是怎样的?他们反响如何?
  吴念真:好像都有,年龄层蛮复杂,跟台湾的观众一样,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我门会向观众发调查问卷,观众很认真的填了。这两场过去,他们的满意度还都不错。有些观众甚至看到我们当初放在戏里面非常细微的东西,让我挺感动的。有些人喜欢里面中年时代的勤奋,有些人喜欢年轻时候的那种感觉,还有里面所诉说的爱情。
  真正的沟通是理解生活
  这几年,两岸交流热络,吴念真认为,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去理解生活,理解普通人的看法,“我要跟谁讲故事,我会先去理解他们。”他不仅微博玩得好,还热心大陆公益,为尘肺病人捐钱出力。“我觉得我自己在大陆,已经在慢慢接触到一些更细微的东西了。”吴念真说。
  记者:你最近几年在大陆都做了什么工作?
  吴念真:我有一个小小的广告公司在上海,接了很多大陆的案子。我也过来拍过几个大陆商品的广告。以前是不敢的,因为我对大陆消费者不理解,商品要卖给那一群人,就要理解他们在想什么,迫切需要什么,整个社会的状态、感觉是什么。
  我们以前在台湾了解大陆是透过新闻或者电视节目。但是,我一直认为,相隔两地要真正理解,是要理解生活的细节。近年来,我常常通过微博观察普通人的看法,渐渐就对大陆越来越了解。
  几年前有出版社想出一本我在台湾发行的书,我还跟出版社讲,你不要发了,会亏本。因为我写的东西都是台湾的事情,大陆的朋友可能不会理解那样的情感,他们说不会的,试试看。结果事实证明,那本书在大陆还卖得不错。这说明,不管怎么样,人的基本情感是一样的。更何况两岸同文同种,情感的连接还是存在的。
  记者:有没有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吴念真: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慈善组织叫“大爱清尘”,帮助那些尘肺症的病友,我看了很感动。因为我父亲是个矿工,身患尘肺病,最后因此而去世。我时不时就会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可以帮忙的,托人帮我捐款。通过这样一个小事,我觉得我自己在大陆,已经在慢慢接触到一些更细微的东西了。
  记者:有些台湾综艺节目中,有讲过“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等夸张言论,大陆的观众看到之后会非常的气愤。这样的误解似乎应该是在几十年前就不应该存在的。
  吴念真:那是蠢蛋讲的话,干吗要相信呢。我的意思是,电视尤其综艺节目某些东西,你要看是谁讲的。如果是一个完全不了解某些地方就随口乱说的人讲的话,你不必在意。我觉得,这是沟通过程中,还没有完全沟通透时,会发生的误会,没有必要在意。
  记者:你说了解生活才是真正了解了一个地方,那你在大陆是怎么办到的?
  吴念真:前一阵子我在上海拍片,我会观察餐厅的价格、超市里的价格,比如洗发水多少钱,然后问年轻人说你们上班挣多少钱。你就了解到,他们有人的遭遇和台湾年轻朋友一模一样,这些年轻人在城市过日子的话,如果不是家庭帮些忙,日子会过得非常拮据,非常、辛苦。我喜欢观察一般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那些经济新闻什么的。我觉得这才是对生活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沟通。
  最得意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吴念真的生活里不能缺少朋友,他最得意的就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一起去完成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通过慈善募款,他们为全台所有乡镇的小朋友演戏,送去快乐;他们为“留守儿童”开设辅导班,每个班一年就要花费上百万新台币,但他坚定地说,这个班只要开了就不能关,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们相信,辅导班成立十年之后,最早的哥哥姐姐们工作之后,会回馈这个班,然后就可以生生不息。”
  记者:你对谁最有依赖感?
  吴念真:其实我最在意的是朋友,这也是我人生里最富足的,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从年轻到现在,可能有过争辩,也互相帮过忙。到现在年纪比较大了,一群人不管大家政治倾向如何,会想一起来做一件事,我觉得这样做蛮好的。
  记者:那最幸福的时刻是?
  吴念真: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一群很棒的朋友完成一件我们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几年前,我们觉得台湾的乡下小孩没那么多的机会看演出,就用几年时间,以最高舞台的标准,到台湾每一个乡镇演戏给小朋友看,经费全部从民间募款。过了两年,有些奶奶们就讲说,我的孙子出生的时候你们演完了,他从来没有看过,你们再演一次。于是我们从前年开始就再一次走遍全台去演戏,现在又演了100多个乡镇了。
  但是,演出的过程中,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说,对乡下很多小孩子来讲,看戏当然是件快乐的事,可是看完之后他们第二天还是要回到原来的世界里面。这些乡下的小孩,父母亲都在外面工作,要么就是和爷爷奶奶这些长辈在一起,没有人教他们做功课,所以在外面乱搅合,他认为这些小孩子从这时开始就失去了竞争力,未来要怎么办呢?于是,我们一群朋友决定,到最需要的地方为这些小朋友开设课后辅导班。
  小学生下课就过来,先吃晚餐,然后学习,有老师照看。因为志工是义务帮忙的,可能心情不好就不来了,所以这些老师都是我们付费来请的。这样算下来,每一个辅导班差不多一年要花台币140万左右,等于28万人民币。我们从前年7月开始,接近一年半时间,已经开设了20个班,我们的目标是先以60个班为基础,因为60个班一年就要花费将近一亿。为了募集到这么多钱,我们也都在想办法,比如我们最近就去找便利店合作,帮它拍广告,然后它卖一个冰激凌给会捐出一些钱的模式。
  这种班只要开了就不能关,否则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大的伤害。我们相信,辅导班成立十年之后,最早的哥哥姐姐们工作之后,会回馈这个班,然后就可以生生不息。这是一大群朋友们的想法,现在一步一步在实现,我觉得很开心。
  作为父亲也需要儿子的鼓励
  吴念真之子吴定谦说,“父亲教会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他人。他是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讲义气的人。从小到大,我们的关系‘情同手足’又如好朋友一样,任何事情都会非常尊重我的意见,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亲爱的深沉,这样没有隔阂的交流让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
  《台北午夜零时》此番大陆演出,吴定谦不仅以演员身份亮相,还与父亲一同完成作品的编排,”父子档“的合作成为一大亮点。让吴念真形容自己这对父子,他说“像朋友”,两个人相处起来没大没小,但儿子对父亲的一次鼓励仍让吴念真念念不忘。
  记者:你和儿子平时都会聊什么,是怎样的父子关系?
  吴念真:朋友,我们没大没小,很随便的。我儿子住外面,平常也没有很多时间聊天,有时候工作就在一起。《人间条件6》在演的时候,因为他是戏剧专业,对很多东西并不是完全认同,但后来观众反映非常好,他才明白爸爸的某些看法,角度也是对的。所以,最后一天演出结束,他竟然把我抱起来,说Good Job(干得好)!我觉得好开心,那时候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也蛮需要儿子的鼓励。我们既是父子,又像朋友。
  记者:你会不会告诉他一些人生感触或者经验教训?
  吴念真:倒不会,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够聪明,应该自己就会慢慢了解。不过,他会看我的作品,比如我的书。本来他不想看《这些人,那些事》这本书,因为他觉得自己爸爸是非常压抑的人,一定写的很悲伤。后来他有一次和记者讲,看了这本书,好象看到了爸爸在不同与现在年纪的时候的感受。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交流就很好。就像我很多朋友和我儿子讲,你很幸福,你爸爸的所有事情都在你爸爸的作品里面一点一点看到。
  记者:最后,请问未来对于工作有什么规划吗?
  吴念真:我老了,年轻人该起来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慢慢退休了。工作那么多年,从16岁工作到现在很累人,想回归最简单的生活,写写东西就好了,不要劳师动众那么多人,舞台剧、拍电影、甚至拍个30秒广告,都需要动用那么多人。我觉得,自己只要有一部电脑就好,想写就写,写的不好就删除,这样简单就最好了。到现在这个年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记者 刘洁妍)
【编辑:王诗尧】
>相关新闻:
>台湾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以党建工作抓手 凝心聚力促保密.doc 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50 &&
以党建工作抓手 凝心聚力促保密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凝心聚力促保密--记十堰市国家保密局机关党建创先争优活动文章作者:瞿道群近年来,局机关党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大工作目标”、“四项主要任务”,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五个基本”、“七大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机关党建“活力工程”,努力使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头,为完成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局先后被上级组织表彰为:1、“2010年度目标管理工作优秀单位”。2、2010年度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3、“五五”普法先进单位。4、2010年档案达省一级标准。5、2010获得“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提高党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我局明确了政治理论学习主要内容: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二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三是认真做好党报党刊征订,党建信息报送和编发工作,号召党员群众积极阅读党报党刊,学习先进典型,保先教育的最新动向,积极按要求参加上级党组织安排的有关活动和会议,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学习等。通过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强化了理想信念,加强了自身修养,澄清了各种模糊认识,从思想上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四是坚持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习效果,要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学实学透,更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品读】做人的“十要”、“十不要”
【品读】做人的“十要”、“十不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学会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情做好。而做人,就是要做到这十要十不要。
|做人十要,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一、做一个孝顺的人孝悌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古人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和别人的关系会怎么样了。《论语》中说,孝悌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即便没有什么知识、地位,这也是儒家所推重和赞赏的人。▌二、做一个善良的人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里宁,为善事者子孙兴。善良是我们修身最好的方法,是处世最好的法门。《道德经》上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大道、天地的法则都是这样: 没有亲疏,却把善果酬善人。▌三、做一个勤劳的人我们中国人有句古话说「天道酬勤」。勤劳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质,也是我们干事立业的根本。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从古到今天下的平常人,都是因懒惰而导致失败。鲁迅说,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四、做一个宽容的人常言道:「有容乃大」。人要有一颗宽容之心,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春秋时期,楚庄王打胜仗后,大摆酒宴欢庆胜利。君臣喝得尽兴,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许姬把事情告诉庄王说,「大王快命人点蜡烛,重惩那人。」谁知庄王却没有让人点蜡烛,他然后对众人说:「大家都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后来,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立下汗马功劳。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五、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是立身之本,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之无诚,不可为交。「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可见「诚」对于我们修身来说有多么重要。一个不诚实的人,在欺骗别人之前首先欺骗了自己,既无法正心诚意地修身修行,也无法取信于人,无法立足于社会。▌六、做一个低调的人低调是好人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一个成熟的人,在生活中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低调做人。他们懂得要在特定的时机才会展露自己的才华。一个低调的人恬淡从容,温厚、宁静,就像大地,永远把自己置于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博大;守得住低处的人,收敛、含蓄,就像大海,永远把自己放在低处,但没有人否认它的深邃。▌七、做一个正直的人身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做人要正道直行,做事光明磊落。孟子有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正大光明,处世磊落,不要背地里损害他人利益。做人正直,一定要慎独。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八、做一个守信的人《论语》上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守信,是用钱都买不到的人格魅力!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永远不要丢掉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别人信任你,是你在别人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失信是人生最大的破产,守信方得人心。▌九、做一个乐观的人《周易·系辞上》说:「乐天知命,故不忧。」 孔颖达疏:「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乐天知命,就是乐从天道的安排,安守命运的分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不可能事事都顺。日子总是在前进,好也一天,烦也一天,不如多看看生活中美好的一面,让自己快快乐乐地生活。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多舛。他一再被贬谪,甚至下狱。然而,豁达的苏轼无论在什么样的逆境下,都不悲声叹气、怨天尤人。无论处在何时何地,他总是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登山览胜,临渊赋诗,总是努力寻找人生的快乐,乐天知命。▌十、做一个厚道的人厚道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古老原则。《周易·坤卦》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载物就是以厚德去包容万物。大地以广厚之德,载含万物,容载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厚德容物。厚德是一种观光的胸怀,能够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意见、包容别人的过失。厚道是最好的人品,最高的精明。一个厚道的人就这样,别人都愿意跟他相处,做他的朋友,对他有一种深厚的信任。因为厚道的人做事厚道,可以把很小的孤儿委托给他教养,也可以托付一个百里大的诸侯国的命运给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他能够保持大节不变,意志不可剥夺。李嘉诚说,「你和别人合作,假如利润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做人十不要,守住人生底线|▼▌一、不要自满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古人生最忌满,半醒半醉半神仙。自满意味着停止进步,不再有新的发展。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修行的过程,▌二、不要贪婪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这句话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古往今来,欲壑难填,多少人葬身欲海。有一个人到神前请求得到一块土地,神就对他说,清早,你从家里往外跑,跑一段就插个旗杆,只要你在太阳落山前赶回来,插上旗杆的地都归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阳偏西了还不知足。太阳落山前他是跑回家了,但已精疲力竭,摔个跟头就死了。于是有人挖了个坑埋了他,墓碑上写着:一个人要多少土地呢?就这么大。▌三、不要盲目承诺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盲目承诺、随意承诺的人,都是在给自己挖坑。说出去的话如果做不到,就一定会败坏自己的人品。▌四、不要损人利己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五、不要强加于人《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只顾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六、不要乱发脾气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不要染上不良习惯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是由习惯养成的。一旦我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消耗我们的福报和健康。比如酒色财气,这人生四戒。如果我们沉溺其中,不仅有害健康,还会消磨意志。▌八、不要封闭自己《周易》上说,天地之气相互交流,就吉;天地之气不交,就凶。这就启示我们,生活中不能封闭自己,一定要学会交流。人越交流就越富有,越交流生活就越明朗,道路就越开阔。反之,就只能画地为牢,做个井底之蛙。▌九、不要盲目攀比我们的快乐,源于内心的真实,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不幸,皆因内心的浮躁和空虚。人比人气死人,每个人都有长处,亦有不足,艳羡别人的风光,追寻身外的幸福,尽属痴迷之人。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你再不堪,也是独一无二,无须自轻自贱。生命的意义,在于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做最精彩的自己。▌十、不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虚度年华,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人生苦短,所以有古人秉烛夜游。人生苦短,我们就更应该抓住时间干事创业、用心生活。来源:中华传统文化小编先做人,后做事!把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转发给更多朋友吧~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
发表评论:
馆藏&28081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各自的生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