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业 西是怎样划分的

|12189次浏览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8 小时威望4691 点羊币7977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帖子主题精华2积分4691UID86032
由于国内民族学的学者很少用到族群这一概念,所以我们通常会将民系这一概念等同于族群。
民系一词于上世纪30年代,被客家学家罗香林创造出来,逐渐被华人学者所接受和使用。一般的说法是,罗香林创造出民系这一概念,是爲了研究汉族这一个庞大的群体的内部差异。但也有人推测,罗香林是为了他作为客家人,这个当时被认为是非常特殊的汉族支系的身份去争取权益。
也因为这样,虽然一直有所谓全国汉族16大民系的说法,但在譬如燕幽民系、胶辽民系所指代的人群,通常只会意识到自己是北京人、河北人、山东人,而一般不会说自己是燕幽人、胶辽人,即使后者的描述可能在学术上更准确。
而事实上,民系一般在北方则很少被提及,而多见于南方,尤其是广东。因此常会出现如题主这种"广东有哪些民系"的问题。原因除了因为北方的平原地形与行政划分,使北方各省的性质相对单一和稳定,而南方的山岭地形使得这边的文化分支相对繁多以外,更重要是因为广东这个在中国近代举足轻重的地方,出现了三个差异巨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族群——广府、客家和潮汕。而一般广府人,也较少会用广府这个词语来形容自己,所以,民系这概念,很多时候,都是跟客家人、潮汕人连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客家人。
但必须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民系只是一个学术上、文化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民族则是法律概念),因此如何定义一个民系,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如同大卫 . 梅柏利—路易斯对族群的定义一样,一般来说,如果社会上存在一个群体,有著相同的语言、文化、风俗、历史和心理认同,就可以称之为一个族群,但又不仅仅如此。由于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关系属于空间关系而非线性关系,因此,需要多大的差异才能形成一个民族、民系,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标杆,所以很多时候,民系,与民族、族群一样,在认定上,都存在争议。
所以,要回答广东有多少个民系,就先要有一个标杆,到底要将族群分到多细。毕竟,无论是按照中国一直以来的斯大林划分法,还是梅柏利—路易斯的划分法,都是可以分出成千上万个族群。极端一点,一个村子都可以算是一个族群,因为他们可能都符合共同的语言、文化、区域、经济生活和心理认同这些要素。但这样的话,划分就显得无甚意义。而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承认广东存在三大民系。但如果只将广东的族群分成三类,好像的确无法足够完整地描述广东族群的内部差异。因此,我将自己拿捏一个天秤,将有足够特点,而又出现过的族群主张,划分出来。
因为语言毕竟是区分一个族群的重要标志,所以我的划分方法主要以语言划分为主。
另外,虽然从行政规划上,香港和澳门不属于广东,但由于这两地与广东的密切关系,所以我会将其包含在内。
然后,我的划分对象只包括原生族群,外来族群不算在内。
一、粤海民系(广府民系)
操广府话(广州话),标准口音为广州西关口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语支——粤海方言
广东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族群。其足迹覆盖整个珠三角地区、东南亚、欧洲、美加、澳大利亚等等等等,可以说是遍佈世界上所有有华人的地方。多数情况下,广东人,、粤语等说法,也是特指这一支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语言。大部份粤语流行文化,如电影、音乐等都是以广府话为载体创造出来。
从语言的角度,广府话在国内的分佈范围,从广西梧州开始,到珠三角出海口的西江流域沿岸大部份市县、广州、佛山、中山、珠海大部份地区,以及香港和澳门。
虽然广府话里的南番顺口音与石岐口音,与广州口音有一定差距,但传统上都将他们视作粤海方言的不同口音。
而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其实粤海方言区域可以说是一个方言岛的状况。因为包围广府民系的其它片区,与粤海方言之间都是很难沟通的。但反而广西南宁一带的邕浔方言,跟粤海方言却能够沟通。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包括广州口音在内的粤语语支的所有方言,他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并列关系,而非从属关系,因此并没有所谓正宗一说。只是,粤语的标准化建设,都是以粤海方言的广州西关口音为准,加上这一支族群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目前的文化垄断地位,使得其它片区的方言一直被粤海方言所打压。
00:34 上传
广府文化独特的早茶点心
二、四邑民系
操四邑话,传统上以新会话为代表,但近年由于台山话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成为代表口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四邑方言
覆盖范围为今天大江门辖下的四个县市——开平、恩平、台山、新会,以及鹤山部份乡镇等潭江流域地区,与粤海方言很难沟通。
另外一支对大广府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族群,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大量四邑华侨,佈满欧美、澳大利亚与大洋洲一众岛国,四邑独有的碉楼文化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从前因为四邑人的强势,使得他们与广府人之间有著强烈的族群区分意识,但自从六七暴动,广州话成为香港的法定语言之后,很多年轻一代的四邑人开始逐渐投向强势的广府文化。
有观点认为,四邑人在全广东里面拥有最多的北方汉族基因。近年有学者指出,当年从珠玑巷南下的那一帮人,比起广府人,更多成为今天四邑人的主体。
00:34 上传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是四邑人的文化结晶
三、莞宝民系
操莞宝方言。又分成东莞话、宝安话、大鹏话三个小片,以莞城话为代表。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 莞宝方言
覆盖范围为除樟木头地区以外的东莞全境,龙岗地区、深圳市区以外的深圳全境,与粤海方言很难沟通。
操莞话内部分支众多。以前曾是从东莞、深圳到香港地区的原住民语言,但近100多年的时间里面,随著香港开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等等一系列历史性变迁,在受到粤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强势夹击之后,已经逐渐衰落。但现时仍是东莞最主要的语言。不过却没有趁著东莞成为世界工厂的今天,如粤海方言和四邑方言一样,将莞宝方言带到世界各地。
00:34 上传
驰名中外的莞式桑拿
四、罗广民系(注二)
操罗广方言。一般以罗定口音为标准语,但不明确。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罗广方言
覆盖范围为罗定、广宁、四会、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州、连山等各乡镇。
以前罗广地区的粤语被划入勾漏片,但后来被发现在发音系统上的明显分歧,而且罗广粤语与勾漏粤语之间基本不能通话,加上罗广地区位于广东文化圈内,与勾漏片的广西文化圈明显不同,因而被独立分出。罗广人的族源,历史上受到了瑶人、俚人和从广信西迁的广府人影响,较少受到北方语系干扰,因此比广府粤语保留了更多底层古语词彙。
4.1、罗定市内还存在著一种非常独特的粤语分支,叫㑷古话(“㑷”字非大五码字符集收录汉子,一般写出“能”、&亻能&),具体分支未明,但不属于现时分类系统的所有分支,与一般粤语较难沟通,使用人数10万左右,分佈于罗定各乡镇。由于语言人口较少,且该语言暂时缺乏影响力,所以暂不单独列出。
00:34 上传
古泷州,即是今天的罗定,是罗广地区的文化中心。
五、围头民系
操围头话。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莞保方言——保安片——围头话
覆盖范围为深圳平湖以及香港新界的围村,与粤海方言勉强能沟通。
香港原住民。本属于莞保民系的一个分支,但自香港开埠以来一直扮演著重要作用。事实上,即使香港开埠之后的数十年,围头话仍是香港地区最主要的语言。清朝覆灭后,香港成为成为众多外来族群经商,甚至避难的地方,围头话逐渐式微,但到上世纪70年代, 仍在香港的语言系谱中占优重要比例,但近年已经只有在香港围村内部使用。
今天,围头人当年为防止客家人攻击而创造的围村文化,仍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一大特色。
00:34 上传
今天的香港围村,其实最初是从客家人的围屋概念衍变而来。
一、循衍民系
操(粤台)客家话。以梅州梅县口音为标准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客家语支——南部方言——粤台片
又分嘉应、兴华、韶南、新惠四个小片,省内覆盖范围为梅州全境,汕尾海丰、陆丰、饶平部份镇村,惠州部份地区,以及新丰、翁源、英德等市县。
客家人最重要一个支系,名人辈出。今天散佈全球的客家人,主要都以这一支为主。清未年间在西迁过程中,与四邑人爆发土客械斗,从而导致“客家”一词出现。其中梅州可以说是全世界客家人的“首都”,是客家文化的传播中心。其中嘉应小片的梅县方言是世界客家话的标准语,写进了客家教材,也是台湾客家人的首要语言。但是,世界很多循衍人并没有对梅县口音特别有归属感。实际上,分佈在新丰、惠州、惠东、博罗、龙门、深圳、东莞、增城、从化、花都的新惠小片在国际上更有影响力,今天香港客家人所操的客家话主要都以新惠小片为主。而惠州客家口音是最主要的口音。
00:34 上传
梅州最富盛名的文化座标——梅县围屋。
二、江汀民系
操(岭北)客家话。 传统上以福建长汀口音为标准音,但并不明确。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客家语支——北部方言
江汀民系是客家人的第二大族群,不过他们传统的文化中心在江西和福建。但是,韶关北部始兴、南雄、仁化、乐昌、乳源五县,与武江、曲江城区以外地区的客家人,从语言和迁徒历史的角度来看,都属于江汀人。只是,由于从行政规划上,这些地方属于广东,因此他们的文化归属感与江西和福建的客家人并不完全一致。江汀人除了在语言上,与循衍人最大的区别就是缺少海洋文化的特徵,因为他们的文化区域都不沿海。
福建长汀县是江汀民系的文化中心。
00:34 上传
传统客家村人的婚礼。
三、东江民系(惠河民系)
操客家话水源音。 以惠城话为代表口音(区别于新惠小片客家话)。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客家语支——南部方言——水源音
以方言岛的形式,沿东江流域,散佈在惠城、源城、博罗、紫金、龙门、东源、龙川、新丰、连平、和平的部份乡镇。其中,在惠州、河源的市区作为主要语言。
东江民系是客家人里面很独特的一支,虽然河源是客家的千年古邑,但他们对“客家”这一概念的归属感,在客家各支系里面相对是最弱的一支,尤其是惠城人(虽然河源的水源音与一般客家话分别更大)。东江人认为自己是主家人,是在客家人和广府人到达广东之前就在那裡生活。而对于其他地方的客家人,都将水源音盖以贬称作蛇话。水源音在东江流域以外的地方很少分佈,因此常受到孤立。不过,河源作为客家的活化石场,一直都是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据点。
00:34 上传
河源著名客家村寨——苏家围。
四、涯人民系
操涯话。传统上以广东茂名市电白县沙琅镇口音为标准,但并不明确。(本字“亻厓”由于“ 亻厓 ”字非大五码字符集里汉子,一般用“涯”字代替)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客家语支——涯话
以方言岛的形式,散佈在桂东、粤西各县市。其中广东的分佈点为电白、高州、信宜、化州、茂港、阳西、阳东、阳春、廉江、雷州、徐闻、遂溪、云安、罗定、新兴、郁南的客家乡镇村落。与其它客家话之间较难沟通。
客家民系的独特分支。因为涯话的第一人称称“我”为“涯”,因而得名。有研究指出是古时福建汀州和广东梅州一带客家人,迁移到桂东、粤西后,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后提炼出来的一支新客家语。但由于涯人的范围在桂东粤西地区并不相连,而且远离客家文化中心,加上经济相对落后,所以对涯人的研究甚少。
广西桂平的涯人村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源地。
00:34 上传
客家人在中国的分佈图。
一、潮汕民系
操潮州话。以潮州口音为标准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闽语语群——闽南语支——潮汕片——潮州话
覆盖范围为潮州、汕头、揭阳全境,丰顺、陆丰部份乡镇。
一般学术文献都会称之为“潮州话”,但由于改革开放后汕头迅速掘起,“潮汕话”这一称呼以得到潮汕人的普遍认同。
广东三大民系之一。潮汕文化有著显著的海洋文化特徵,其身影踏遍海内外,尤其是广东、福建和东南亚。潮汕商人遍佈华人商界的各行各业,被称为东方犹太人。潮汕人以说潮汕话为荣,在广东身处广府话和客家话两大强势方言,与官方普通话的夹击下丝毫没有出现衰退现象。从文化逻辑的角度,潮汕文化属于闽南文化的分支,而且潮汕话能与多数闽南语的其它方言沟通。不过,潮汕人 普遍对闽南文化没有归属感,对广府文化也没有归属感,自成一体,可以说是中国汉族各族群的奇迹。
00:34 上传
遍佈全国的潮汕砂锅粥,标志著潮汕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海陆丰民系
操河洛话(常称汕尾话、海丰话)。以海丰海城镇口音为标准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闽语语群——闽南语支——闽台片——海丰话
覆盖范围为汕尾城区、海丰县、陆丰县。
因为与潮汕地区相连,而且汕尾的名字也有“汕”字,很多时候会被当成是潮汕人,但其实海陆丰人自成一格。 而河洛话(海丰话)也比潮汕话更接近福建本土闽南话和台湾闽南话。
海陆丰人大量分佈在广东和香港。虽然汕尾作为影响力一般,但海陆丰人作为一个族群在广东一直扮演著一顾重要的力量。有一句话叫“天顶雷公,天下海陆丰”,通常用来形容好勇斗狠,喜欢儆恶惩奸。海陆丰出过很多名人,即使在今天香港也有不少英杰是好陆丰藉。
00:34 上传
轰动全国的乌坎村抗争事件,充分反映了海陆丰人永不低头的反抗精神。
三、雷州民系
操雷州话。以湛江雷州市雷城口音为标准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闽语语群——闽南语支——琼文片——雷州话(注一)
覆盖范围为湛江雷州半岛遂溪、徐闻、雷州三县全境,以及湛江其它市县区的大部份城镇。
发源自闽南地区,但因为其特殊的半岛沿海地理环境,加上与其它闽南文化的隔绝,经过上百年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已经发展成一支有别于其它闽南文化的独特民系。也是广东除三大民系以外,最普遍被承认的民系。而雷州戏剧还成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闽南潮汕各系以外,雷州人和海南民系的联繫也非常紧密。
00:34 上传
独树一格的雷剧是雷州文化的精华和缩影。
大高凉(注二)
一、高阳民系
操高阳方言。一般以阳江江城区口音为标准语。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高阳方言
覆盖范围为阳江除阳春外全境,茂名、高州、信宜,化州北部,吴川北部。
西江支流漠阳江流域的重要文化分支。祖先为广东土著先民俚人,融合了广府和闽南文化。其中高州是隋唐俚人巾帼英雄洗夫人的出生地和统治中心,而洗夫人今天还是粤西和海南地区很多居民的信仰对象,甚至是图腾,因此高阳地区今天还是整个大高凉地区的文化中心。
高阳地区还有人过族纪念俚人行军的军坡节的传统。
00:34 上传
高凉地区人民最重要的祭祀圣地洗太庙。
二、吴化民系
操吴化方言 。吴川吴阳镇口音为代表口音。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吴化方言
覆盖范围为鉴江中下游流域,包括吴川和化州的南部地区。
高凉民系的一个分支,以鉴江作为文化传播中心,古俚人后裔,吴化方言属于粤语方言九大片区之一。吴川商人近年在全国尤其是广东地区取得的成绩,使这个族群见露头角。据统计,作为建筑之乡的吴川,每年对外输出建筑工人10万人,占整个城市劳动人口五分之一。京基集团的壮大,京基100的在深圳的奠基以及克林顿的到访,再次使吴川人声名大噪。
00:34 上传
吴川人所创造的奇迹——深圳京基100大厦。
广东蜑家民系
操蜑家话 。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蜑家话
覆盖范围为广东、广西和海南的沿海区域,河流区域。
中国一个举世无双的族群,一生大部份时间都生活在船上,有著独一无二的语言、风俗、文化和经济生活。建国初期进行民族划分的时候,曾经有机会划入少数民族,但他们放弃了这个权利,始终承认汉族这个身份。
蜑家人主要分两支,一支福州蜑家人,一支广东蜑家人。而广东蜑家人讲和粤语相近的蜑家话,香港的英文名Hong Kong一词就是来自蜑家话。蜑家人为香港四大原住民系之一,也是以前广州珠江河沿岸的活跃群体,炒田螺,艇仔粥等蜑家驰名中外。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处传统渔业逐渐被现代渔业取代,蜑家人陆续上岸,时至今日,很多蜑家人的后裔已经不会说蜑家话,更不会重返以前的水上生活,是一个频临灭绝的族群,亟需受到保护。
00:34 上传
今天三亚的蜑家部落。
操粤北土话(韶州土话)。
语言学系谱: 未定
以方言岛的形式覆盖在乐昌、仁化、乳源、曲江、南雄、浈江、武江、阳山、连州、连州、连南等乡镇。
为粤北原住民的本土语言,根据语言学界观点,韶州人应该比客家人和广府人更早就粤北定居,因此,粤北土话的语系归属至今未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不属于粤语语族。有人认为是广西平话的扩张,有人则认为是在宋代江西赣语的基础上,融合了客家话、广府话和西南官话演变而来。
虽然粤北土话的使用人口还有50万左右,但就和其他广东地区的小众方言一样,受到了标准普通话、粤语和客家话三方的夹击,逐渐衰亡,年轻一辈的韶州人,特别了进入了城市生活的,很多都已经不太会说粤北土话了。
00:34 上传
广东的语言分佈图。
过山瑶(注三)
操勉语 。以韶关市乳源县必背镇口音为标准音。(注四)
语言学系谱: 苗瑶语系——瑶语族——勉语支
广东省内覆盖范围为除连南县以外所有瑶族聚居地,连南县小部份乡镇。
瑶族扩散最广的一个支系,自称勉。分佈于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其中广东乳源县是世界过山瑶的故乡。建国之前,过山瑶居无定所,有吃尽一山过一山的传统。建国之后,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固定的土地上,迁徒历史随即结束,但千年的迁徒史使过山瑶遍及全世界,在海外的瑶族主要都是这一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瑶族访华团来访时,分别不会说汉语和英语的双方,却能够用勉语做到无障碍交流,是当时标准化程度极低的少数民族语言史上的奇迹。
过山瑶也是瑶族文化最重要的传播者,目前研究瑶族的学术文献,主要都是过山瑶的后人编纂,瑶文教材全部都是用勉语编写,因此过山瑶使用的勉语被视作瑶族的标准语。
00:34 上传
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过山瑶。
操藻敏语 。以清远市连南县三排镇油岭村口音为标准语。
语言学系谱: 苗瑶语系——瑶语族——藻敏语支
覆盖范围为连南境内大部份乡镇,连山,阳山,阳春与湖南省宜章也有少量分佈,与过山瑶所操勉语极难沟通。
自称藻敏,一般村落都建在高海拔山岭上。因其依山建房成寨,且其房屋以高密度形式排排相连,所以称为排瑶;而又以其中八个排最具实力,因此称为八排瑶。在排瑶的传统里,大规模的作“排”,较小的作“冲”,所以又有八排二十四冲。八排又分“州属西三排”和“县属东五排”,建国前,八个排里,都各有数百户房屋,其中南岗排最鼎盛的时候有七千多人。建国后,政府爲了易于管理,用各种怀柔政策将排瑶人迁移下山,因此到今天,除了西三排的南岗排和油岭排,以及东五排的大掌排以外,其馀冲排都相继没落。改革开放后,政府从这裡嗅到业的商机,又开始著手筹备将排瑶人回迁上山。今天,油岭排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瑶寨;而南岗排则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八排瑶有其非常独特的节庆和文化传统,其中最特别的则是排瑶人姓名的起名方式。虽然同样用汉姓,但规则异常複杂,与一般汉人的名字明显不同,最长的可以多达七到八个字。不过,到城裡生活的排瑶人,一般都会另起一个汉名,方便日常交流。
00:34 上传
油岭瑶寨。
操连山土语。
语言学系谱:壮侗语系——侗台语族——壮傣语支——壮语——北部方言——连山土语
覆盖范围为连山南部广大地区,以及连南、怀集部份乡镇。
一般国内的民族学者不会把连山壮族当成单独一支,而是将他们作为是布壮的一个整体来看待。但是,世界最重要的人类语言研究组织,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正式顾问团体“SIL国际”将连山壮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开档,而其辖下网站,还有其馀一些人类学研究组织,都将连山壮族当成一个独立的族群给予介绍。
根据壮族学者韦景云在06年出版的《壮语通论》介绍,连山壮语拥有很多独特的语音系统,其中有北部方言中罕见的送气音声母。相传14世纪时,有一支西瓯人从南丹、平乐、柳州迁往连州,连山壮人一般自称为他们的后代。与其它壮族支系相比,连山壮人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而与相邻的瑶族相比,连山壮人汉化程度较高,没有形成太大规模的壮族村寨。“追天灯”是连山壮民特有的民间活动。
00:34 上传
每年七月初七的戏水节是连山壮人数百年来的特有传统。
輋系(注五)
语言学系谱:未定
99%畲族人使用语言。在广东省的覆盖范围为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以及潮州与梅州的粤闽赣交界村落。
今天生活在广东的畲族只有三万人左右,无论是作为广东的人口份数,还是作为畲族在全国的人口份数来讲,都相当低。但是,广东作为畲族的起源地,无论从作为畲族文化传播地的角度,还是作为客家民系起源的角度,都扮演著重要的力量。
今天畲族的起源有两支,一支来自广东潮州凤凰山;一支是战国秦汉时期武陵蛮的后裔。(注六)而輋系则是来自前一支。而这一支畲族又分成三个支流:一支继续继续生活在粤闽赣交界的山区;一支到达浙皖南部,主要集中在今天浙江景宁;一支主要生活在江西,经过几百年与客家人杂居已经完全被客家化,但在建国初期民族划分的时候重新被划入畲族,而他们都没有自己的畲族记忆。因此今天的畲族整体可以分成四支,而輋系则是来自留在粤闽赣的那支。
輋系自称山客,与客家人渊源甚深。当年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达到粤闽赣交界,从輋民处学习了旱田的种植技术,长时间与輋民杂居,客家话的形成亦深受輋话影响。后来这部份人里面的一帮人,迁到平原城镇生活,成为了客家人的雏形。而今天的畲话在分类上也跟客家话非常接近。
輋民的分佈,鼎盛时覆盖了从珠三角到粤闽赣三省的山区。
00:34 上传
今天香港还有很多带有“輋”字的地名,以见证輋民在此地的繁衍。
语言学系谱: 苗瑶语系——畲语族——畲语
覆盖范围为广东海丰、河源、博罗、增城、惠东五县的畲族村落。
根据语言学家的报告,绝大多数畲族人所使用的,非常接近客家话的语言,叫做畲话;而在上述五县市内,只有大约1200人使用的,真正属于畲族人的原生语言,叫畲语。根据史学家的观点,活聂人可能是当年南迁武陵蛮的后裔。秦汉时期,长沙武陵蛮因逃避朝廷讨伐,向南越过五岭山脉,当时一支移到桂东,成为今天瑶族的主体,一支进入粤北,成为活聂畲族。至于活聂与粤闽赣那支畲族之间的关系,则未有定论。
活聂是一支频临灭绝的族群。除了人丁稀少以外,更重要是未形成聚居地。现时活聂人所操畲语,保存得最好的地方,在海丰县鹅埠镇红罗村。日本语言学家中西裕树,用了13年的时间,在红罗村收集整理了6000多个畲语词彙的发音,出版“畲语海丰方言基本词彙集”,成为迄今为止研究畲语最重要的一份材料。
00:34 上传
今天保存活聂畲语最丰富的汕尾海丰红罗村。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粤海方言
分佈范围为广州、肇庆市区。
广东境内回族数量甚多,但多数是近年从其他地方迁移过来经商的流动人口。而原生的回民只有两万多人,生活在广州和肇庆。两种回民最大的差异就是,广东原生的回民全部说粤语。
中国的回族由于没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是说他们所在地居民的母语,因此很难为他们树出支系。广州的土著回民来源有二,一支是唐宋时期沿海上丝绸之路入籍广州的穆斯林人后裔,在广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支是元明时期从内陆其它地方迁入的,也有数百年历史。因此回民在广州的历史比其馀大多数人都要长,是真正的原住民。
回民以前在广州有自己的聚居地,在今天的光塔路一带,还有清真寺建筑,广州有全国第一所回民学校,不过,今天他们大多分散到广州各地了。
00:34 上传
全国首间回族学校广州市回民小学。
操土生葡语。
语言学系谱:克里奥尔语——土生葡语
覆盖范围为澳门。
从16世纪开始在生活在澳门的葡萄牙移民与当地原住民不断通婚,经过几百年的融合而演化出来的新生族群。今天,可以说大部份的澳门居民都或多或少有点葡国血统,但却不能说所有的澳门居民都算是土生葡人。土生葡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杆就是会说土生葡语——这种混合了葡萄牙语、粤语和东南亚各国语系特点而成的克里奥尔语。一世纪以前,澳门大部份居民都会说土生葡语(注九),甚至进行教育和文学创作。但时至今日,在受到粤语和英语的衝击底下,会说土生葡语的澳门人已经只剩下一两万,他们主要与一起葡萄牙人聚居在澳门的凼仔一带,大多信仰天主教。目前澳门一些母语保育团体正爲土生葡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澳门不少土生葡人在回归以前选择回到葡萄牙,而留在中国的那一批,一直致力于与中国政府沟通,争取让他们成为中国第57个少数民族。
00:34 上传
总书记在澳门与土生葡人代表交流。
注一:雷州话的语系归属有不少争议,现在有不少声音都觉得雷州话应属于闽语语群下的琼文语支,与闽南语支属于并列关系,而非从属。这一观点认为雷州民系并不是闽南民系的扩展,而是属于琼文民系以下的一个分支,与另一分支海南民系相对应。但这裡还是按照传统分法。
注二:传统上高凉地区都划入广府民系,但近年开始有声音觉得广东三大民系的划分是当年罗香林急于想证明客家人的地位而作出一个不严谨的论证,事实上粤西地区的语言的确比广府地区保留更多古汉语底层词彙,而且有对广府人异常陌生的洗夫人信仰,所以主张设立高凉民系。但是,如果在这个前提,罗广地区算不算高凉文化圈则有争议。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罗广地区的多数地方被广府民系的重要动脉西江所分隔,并不相连。而西江北部地区的文化风俗则与西凉地区存在较大分野,所以这裡将罗广地区划到大广府之内。
注三:如果按照更细緻的划分法,过山瑶之下还有分支。但为免支系太散,这裡先将他们视作一个整体。
注四:瑶语的标准化教程,是以广西金秀县长垌乡的口音为标准语,他们的瑶语与过山瑶一样同样属于勉语,如果按照这个角度,过山瑶的标准语应该也是金秀县长垌乡口音。但是,金秀的瑶族属于长毛瑶(分茶山瑶、坳瑶、花蓝瑶三支),与过山瑶族源并不一致,而在美国的过山瑶回国祭祖的时候,都是认广东乳源必背的,所以这裡将必背口音作为过山瑶的标准口音。
注五:《岭表纪蛮》载:“畲与輋同音,盖以同一种族,故音同字异”。而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称:“輋当作畲,实录谓之畲蛮。”可见,“輋族”与“畲族”同为南蛮一类,与瑶族同族。然而他们非指两个不同之民族,畲族多指福建、江西畲族,是“刀耕火种,崖栖(洞居)谷汲”的土著居民。輋族则指广东畲族。原因是汉族文人对闽、粤、赣三地畲族经济生活方面所观察到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的异称。 因此这裡将从广东本土起源,而没迁移到浙南的畲族,统称輋系。
注七:传统说法,广东有六大原生民族——汉、瑶、壮、畲、回、满。而广东满人则来自清兵入关后派往广东的驻军,而他们的后裔一直生活在广州,已经有数百年历史,也比很多今天的广府人在广州的历史长。但是,由于这批满人已经完全被广府人同化,不但不会说满语,失去聚居地,而且多数也遗失了满族记忆。今天,他们除了身份证上能辨认出是满族以外,起源所有特徵都与广府人无二,因此这裡不作另表。
来源:知乎
作者:九时用茶
  羊城网鼓励用户发布各种形式的原创作品.
总评分:&威望 + 5&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83 小时威望77 点羊币2537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77UID467829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5 小时威望1 点羊币1127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1UID469212
我是第五、围头民系
操围头话。
语言学系谱: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粤语语支——莞保方言——保安片——围头话 覆盖范围为深圳平湖以及香港新界的围村,与粤海方言勉强能沟通。
---------------------------------------------------------------------------------------------------------------------------
围头话与广东话(粤海方言)应该是基本沟通不是问. 在我5-6岁时就有电视机睇香港电视台节目,
我家中的老人家识字很少, 但都可以睇明香港电视节目..
我识围头话,广东话,与普通话. 如果你同我讲客家话...是达不到&勉强能沟通&这个阶级
(沟通的分阶准则各有不同)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35 小时威望1 点羊币1127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1UID469212
这编话题应该上&首页&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8705 小时威望212 点羊币15537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0帖子主题精华48积分212UID24
我係廣東人 发表于
这编话题应该上&首页&
如你所愿……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243 小时威望18 点羊币1622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帖子主题精华1积分18UID468357
學習了,不過所有族語唔應該話係方言。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1 小时威望0 点羊币172 个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帖子主题精华0积分0UID469375
我从来没见过面的祖爷爷,奶奶是来自新会,三江,沙岗村,是那个民系?我看不懂,很乱!!!哈。。
&下次自动登录
用其他账号登录:
Copyrigh 2016 羊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广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